为什么要缔结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为什么要缔结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一、《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究竟缘何缔结?(论文文献综述)

闫磊[1](2020)在《共产国际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研究(1921-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与自身的革命理念紧密相关,换言之,对国际形势的认识与制定的对外政策本身就是其追求革命目标的一部分。以二十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变动与国际共运的发展为背景,考察中共在探索对外政策方面的独立自主之路,是本文的研究视角与思路。这一过程的复杂性在于:一方面列强诸国对中国社会控制之深,中国政局的变化深受外部势力的影响,中外关系错综缭乱,难以把握;另一方面,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共在对外政策上长期保持了遵从苏联的基本方向。从本质上讲,中共对外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上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以中国革命为中心,将世界革命与民族革命,阶级利益与国家利益统一起来,根据具体的实际形势,选取正确的价值标准来区分内外,达到统战的目的。共产国际存在期间,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与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对国际共运的战略做了三次重大调整。这些战略转折深刻影响到中共的革命路线,几乎完全照应了中共革命的三个时期:大革命时期;苏维埃革命时期;抗战时期。第一次转折是在1921年前后,列宁与共产国际从发动欧洲范围的世界革命转向东方的民族殖民地革命,将东、西方两种性质的革命统一于世界革命的进程中。受此指导,中共成立初期的革命路线确定为与民族资产阶级组成联合战线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但比较而言,在革命的双重任务中,中共赋予了对外反帝以更为重要的意义。第二次转折是在1928年完成的,共产国际六大以“第三时期”为理论依据,形成了中期“左”倾路线。中共受此理论的影响,按照苏维埃革命的要求推行了两次“左”倾进攻路线。这期间,作为区域政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根据列宁主义的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外交政策,虽然仍饱含反帝卫苏的内容,但逐渐将重心转向抗日。第三次转折是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提出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战略,中共也根据国际七大的精神提出了具有统战性质的抗日外交政策。尽管在“慕尼黑协定”出台后,共产国际重提世界革命与反对一切帝国主义,中共对国民党和英美国家亦实行戒备。但此后以新民主主义论的提出为标志,特别是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意识到在革命立场上与共产国际根本相异,进而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全党范围内展开了以马列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内容的思想教育运动。同时,在抗战中后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也走出了全面的、自主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外政策与世界革命相联系,且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又成为对内革命路线制定的现实依据。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后期探索出的外交道路与形成的外交思想,可总结为:将世界革命与国家革命,阶级利益与民族利益统一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既坚持原则又不失策略,积极利用国际局势与中外关系中一切有利因素,贯彻以统战思想为革命服务。在思想成果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思想无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的历史时段观照,本文最后从外力与内争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对国际主义与世界革命认识的演变,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对外思想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方针的影响三个角度,进一步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历史作用和意义。

周玉文[2](2018)在《抗战时期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打击日本侵略者和反投降斗争是抗日战争的一体两面,毛泽东以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担当精神,敏锐观察抗战形势,着手反投降斗争理论的构建,用以指导打击投降主义的伟大实践。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的理论渊源,即马克思主义反投降斗争理论与中华民族发扬民族气节的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反民族投降主义思想主要包括原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气节,创立了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最高形式,谴责资产阶级丧失民族气节投降的可耻行为,批判各种庸俗的爱国主义,运用阶级分析法,对地主、资本家及走狗和小资产阶级投降采取分类施策的策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民族气节的精神元素,主要包括威武不屈、反抗侵略、和合统一、忧国忧民等,这些基本元素通过数千年的沉淀,已经深深的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抗战时期反投降斗争缘于三方面的因素,日寇的侵略和诱降,英美等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绥靖和劝降,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妥协投降,致使亡国灭种阴霾笼罩中国,抗战局势时刻处于危险境地,因此必须开展反投降斗争。毛泽东的反投降斗争理论包括了六个方面,第一,构建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最大限度的孤立投降派。第二,主张以军事和法制手段打击、威慑和教育投降分子。第三,巩固党的团结统一,为反投降斗争提供组织保证。第四,毛泽东提出了构建心防,占领道德制高点,从精神上鞑伐投降分子。第五,开展外交反投降斗争。第六,发动群众是反投降斗争的最好形式。在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开展反投降斗争有序推进,成效斐然。反投降斗争实践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从1935年1月开始到武汉会战结束,此阶段主要是为反投降斗争做准备,形成反投降斗争形势的基本认识,对投降主义的表现形式、对反投降的基本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第二阶段是汪精卫公开投降至汪精卫建政前夕。此阶段是反投降斗争实践的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全方位的反投降斗争。第一,毛泽东对反投降斗争形势的研判与部署。第二,驳斥汪精卫的投降主义言论。第三,开展军事反投降工作,消灭死心塌地的汉奸,重点开展对伪军的政治攻势。第四,以党的宣传媒体为阵地开展宣传文化战线上的反投降斗争;党的文艺工作者在文艺战线上开展反投降斗争,与日汪的奴化教育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第五,坚决反对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制造东方慕尼黑阴谋,争取苏联和共产国际等民主进步力量对反投降斗争的理解和支持。第六,开展反投降斗争的群众运动。第七,开展国民参政会平台的反投降斗争。第八,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有力地打击了抗战阵营内的投降暗流。第三阶段汪精卫建政至抗战胜利期间的反投降斗争。汪精卫建政建军增加了反投降斗争的难度,中国共产党反投降斗争的重点有所调整。第一,加强宣传媒体、文艺战线、教育战线的反投降斗争。第二,利用日伪矛盾深入开展伪军工作,大大抵消了日伪的军事优势。第三,继续开展外交战线的反投降斗争,坚决反对美日制造东方慕尼黑阴谋,继续寻求苏联与共产国际等民主进步力量的支持。第四,加强打击投降暗流,使国民党投降反共均不能实现。第五,抗战胜利后坚持除恶务尽的原则揭发、抓捕、审判投降分子,汉奸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理论与实践凸显了鲜明的特色。第一,鲜明的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反投降斗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成果及应用,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关于民族气节优秀传统文化在抗战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二,彻底的人民性。汪精卫因为叛国投降而被人民抛弃,蒋介石却因限制民众不能获得全面支持,只有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第三,兼具国际性和民族性。表现出驾驭各种反投降斗争的能力。第四,凸显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国际形势扑朔迷离、反投降对象混成难辨、各种矛盾纠缠交织。第五,彰显完美性。与近代史上历次反投降斗争相比、与蒋介石国民党反投降斗争相比均体现了完美性。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审视。第一,历史价值,保证了抗战进行到底并取得最后胜利,完美演绎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为后来的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战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第二,精神文化价值,铸就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为探询中华民族反侵略史上精神沉沦与人格沉沦提供了一把钥匙。第三,当代价值,为应对美、日等对中华民族的现实和潜在威胁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绝不妥协的创造了反击美国贸易战的经典范例;为打击“台独”等各种民族分离主义的卖国行径提供了历史启示和借鉴。

袁智广[3](2017)在《揽镜自鉴:1930年代末中国知识界对捷克事件的反应研究》文中提出193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界对一系列国际问题产生了重大关注,这些关注都因特殊的时代背景而起。鸦片战争之后,随着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弱小国家,中国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观念和外交意识开始兴起。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此时抗击日本侵略是中华民族挽救危亡的共同呼声和唯一选择,抗日救亡运动成为鲜明的时代主题。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国人的国际意识和外交观念变得愈发强烈。此时,一个欧洲的小国——捷克开始走入国人的视野。1938年的下半年,中国抗日战场面临严重挫折,武汉、广州相继失陷,日军的残暴促使国人更加呼吁英美等大国维持国际公理与正义,制裁侵略。而无独有偶,捷克也正在面临德国的侵略,新的世界战争危机近在眼前,知识界希望英法等大国可以保护像捷克一样的弱小国家。于是,捷克就成为了国人眼中弱小国家的象征,同时知识界在对捷克的描述中充满了想象,一个几近完美的、富于民族精神的捷克形象诞生了。“五月危机”是捷克问题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英法的干预下,“五月危机”以德国的失败而告一段落,这更加激发了知识分子的思考。首先捷克的胜利者形象进一步升华;其次,在争取外援打击日本的外交战略中,知识分子以捷克为先例,希望国民政府实行立场鲜明的外交策略。但是捷克最终被英法的“现实外交”所牺牲,国家惨遭灭亡命运,助长了抗战悲观论调的蔓延。捷克的悲惨遭遇和慕尼黑协定大大刺激了知识分子敏感的神经,众多知识分子对捷克问题撰文论述,一方面批判大国“现实主义”外交的罪恶,一方面通过论证“中国不是捷克”,指出中国的光明前途,并同时总结了捷克失败的教训,认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许正[4](2017)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全世界在二战结束后出现了六十余年的“长期和平”。这种所谓的“和平”,是在美苏紧张对峙、核武器的发明及其技术的扩散以及全球军备水平大幅升级的背景下出现的。因此它不仅没有使得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变得重要性,相反却变的更为突出。表现在安全观念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没有整个人类的共同安全,单个国家的安全是较为脆弱和没有保证的。在实现安全的手段上,安全机制作为中观层次解决方案中最具影响的流派之一,得到了学界人士更多关注。根据相关理论,安全机制是指国家这一行为者在双边或多边军事关系上或在某个全球共同关注的特定安全问题领域上达成的相互遵守的协定与规则。安全机制的确立并不必然仰赖成员在制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一致,与之相反,它常常是在对立的政治世界中寻求对威胁和武力使用的约束与控制。而且安全机制中的大部分属于问题性质,目的是解决特定的安全议题,应对威胁整个人类安全的议题。自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结束以来,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安全机制“欧洲协调”应运而生,它所确立的谈判制度和协商精神,成为了之后各个安全机制所遵从的标准。无论是国际联盟、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欧洲安全合作会议还是上海合作组织这些安全机制,大体上都是在“欧洲协调”确立的原则上所构建的。尽管这些安全机制都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甚至其中某些安全机制早已解体,但是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对于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都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湄公河次区域位于中国和南亚次大陆之间,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和南亚的枢纽,西靠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域,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大湄公河次区域是一个地理相连数目高达六个的国家板块群,而且由于该地区战略地位重要且蕴含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成为了大国博弈的一个重点区域,从英法殖民时期至今以来便战乱不断,各个大国在不同时期的介入成为了威胁该地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衍生的大量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导致的地区的安全问题会不定期的爆发。尤其是在冷战时期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甚至被描述为“叛乱的地区”、“东方巴尔干”和“多米诺地区”。新建立的民族国家虚弱的社会和政治凝聚力,后殖民时期国家之间的领土纠纷,域内意识形态的一度两极化,跨国有组织犯罪、地区分离主义的猖獗以及抵御经济风险的薄弱,都表明了该地区地缘政治经济的特征。这些冲突不仅危及到某些国家政权的存亡,也对该地区的整体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在安全机制的构成上,根据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形势的历史和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包括次区域各国领导人及部门首长定期会晤机制;安全决策和信息交流机制,其中应设置秘书处、成员国常驻代表机构、观察员机制和对话伙伴机制,以加强六国间安全信息的交流;维和机制,其中应包含各国总参谋长会晤机制、安全理事会以及一支必要的维和部队,由各国总参谋长和安全理事会来统一指挥维和部队,应对域内各种安全威胁;核不扩散机制,包括负责常规武器和核武器的裁军事务部们,还有提供技术支持的裁军研究所;警务合作机制,包括警察首长定期会晤机制、联合武装执法巡逻机制、统一逮捕令制度、犯罪情报交流机制和警务培训制度等;联合演习机制,次区域各国定期举行联合演习,以增强次区各国应对地区安全问题的协同行动能力,增加政治互信。根据以上安全机制的构成,次区域的安全机制的构建已经迫在眉睫。首先,泰国和柬埔寨、柬埔寨与老挝、泰国和缅甸依旧中国和越南之间的领土争端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环境安全问题、跨国拐卖妇女儿童和毒品犯罪问题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在冷战结束后又纷纷涌现出,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地区安全问题变得愈发的棘手。而且,次区域既有的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如东盟地区论坛和东盟领土争端解决机制已逐渐沦为摆设,无论是在结构上或是效果上都远不足以应对区域内日益严重的各类安全问题。由于冷战时期分属不同阵营,次区域各国在冷战时期曾多次兵戎相见。泰国在冷战初期,追随美国在次区域的反共政策,武装干预了越南和老挝的民族解放战争。越南在冷战时期为实现称霸东南亚的企图,在苏联的支持下,曾武装侵占了柬埔寨并与中国和泰国在边境上爆发了冲突。尽管战争已经结束多年,但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战争留下的后遗症,次区域各国的政治互信依然不足。而且,由于长期遭受殖民掠夺和战争频发,再加上统一后的新政府采取了错误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次区域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长期低下,需要依赖国际援助才能维持国家正常运转。老挝、柬埔寨和缅甸至今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泰国和越南则是因为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遭受金融危机的重创,越南在十年内连续遭遇两次经济危机;泰国军事政变频发,历届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计划经常夭折,缺乏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目前泰越两国的经济复苏仍未有明显起色。中国云南省作为与次区域各国对接的重要窗口,在中国国内各省的经济排名中常年处在倒数的位置,经济指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均严重滞后。尽管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但由于该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抑制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以及部分欧洲国家纷纷在该地区展开角逐,次区域部分国家被迫在各大国的竞争缝隙中,采取平衡外交的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利益。次区域各国政治互信的不足,经济的落后和域外大国的干预等因素对该地区安全机制的构建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路径,应遵循以“先易后难”与“合作求安全”以及“以经济合作带动安全合作”的理念,循序渐进的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首先,要加强次区域各国间的互信,建立互信机制,强化安全合作。根据现阶段次区域的安全形势,建立互信机制是完成构建安全机制的首要条件,实践的可行性相对更大。在“循序渐进”和“先易后难”的构建原则下,互信机制的构建需要搁置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正确看待其它国家的发展道路。争取前期成功建立起沟通协商子机制、危机评估子机制与危机评判子机制,以加强在平时以及预防或处理潜在安全威胁的协调。在以上三个子机制的基础上,构建起次区域国家间的互信机制。其次,进一步深化次区域各国间的经贸合作,以经贸合作带动安全合作的进程。继续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的建设,首先,明确现阶段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的不足。在政治、经济、人文方面继续推进经济走廊的建设。再次,拓宽融资渠道,吸纳更多的投资资金,为新阶段次区域的经济合作提供更加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此外,还有继续深化次区域国家的环境合作。在深入推进以上三个领域的基础上,将老挝作为中国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加以重点经营,推进“中老友好合作条约”的谈判与签署,以经贸合作带动安全合作,以此给次区域其它国家树立典范,在条件成熟时将相关模式向柬埔寨和泰国扩展,并最终覆盖到缅甸和越南。以“中路突破”带动两侧应该是中国与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在进行安全合作的一个较合适的选择。这些更为密切的经贸合作势必对地区安全提出更高要求,从而带动地区安全合作的开展和地区安全机制的建立。除此之外,还需要开展次区域功能性合作情报共享。其中包括推进湄公河流域安全执法合作、探索展开次区域金融合作、深化次区域国家间产能合作以及加强民间交流,发挥民间外交的特殊功能,为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提供建设性思路。

王帅[5](2017)在《两德统一的外交史研究(1989-1990年)》文中指出“德国问题”可谓东西方欧洲冷战场上最重大、最核心的议题。二战之后它基本上经历了 1941—1949年两个德国分裂局面的形成、1949—1963年围绕德国问题展开的斗争、以及1963—1985年德国问题的“缓和”及其困境几个大的历史阶段。从这段历史中德国人清楚地认识到,解决德国问题的所谓的自主权仅仅存在于两个超级大国的影子之下。不过,“缓和”时期种下的合作、协商等解决问题的方式给以后处理德国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示范路径。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为了继承和发扬安德罗波夫的改革思想并进一步根除勃列日涅夫时代的沉疴旧病、调整苏联因过度扩张而导致的国民经济结构的畸形、避免核战争带来的全盘皆输的风险,提出了对苏联从内政到外交实施全面改革的“改革与新思维”。“改革与新思维”在外交上的表现便是鼓励东欧等社会主义卫星国效仿苏联推进自由化改革并默认其脱离社会主义大家庭。波兰与匈牙利的民主化改革加上联邦德国对“东方政策”的背离诱使了民主德国危机的全面爆发。德国问题随着柏林墙的倒塌再次回归国际政治舞台。以“克服欧洲分裂”为目标的美国谨慎支持德国的重新统一;惧怕“德意志民族侵略性性格”的英国首相撒切尔不顾英国外交部的反对坚持公开反对统一;法国的立场则是矛盾的,私下里反统一因担心统一破坏既有的欧洲一体化建设,公开对统一的友好因担心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可能破坏法德互信。苏联仍然抱守传统的两德分裂政策,但戈尔巴乔夫无差别地鼓励东欧改革连同苏联自身无力帮助东德走出危机,使得苏联难再胜任“保持两德统一大门关闭”的守门人的角色。联邦总理科尔在极度微妙的国际与国内环境下出人意料地提出了旨在实现德国统一的“十点计划”。他凭借该计划树立了国内权威、进一步稀释了民主德国的主动权与稳定性、有力抵制了欧洲邻国的迟疑和反对、为联邦德国的进一步行动塑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十点计划”遭到了欧洲的联合抵制,美国坚定地站在联邦德国一边一面安抚苏联,一面对英法施压。德美协作构建了德国统一之路坚实的外部基础。科尔通过对波德边界的公开承诺以及对欧洲建设法国式路径的允诺最终得到了密特朗在统一问题上的中立。撒切尔拉拢密特朗组建英法反统一协约因此失败。与此同时,苏联面对科尔一步步将东德推向深渊的“大步子政策”,不论是在内政上还是在外交上都显得无能为力。1990年1月底四大国相继承认统一不可避免后,各方启动了对协商框架的研判。美国国务院主张的“2+4”框架无意中贴合了法、苏私下里的想法。与英国方面的接触使国务院坚定推行“2+4”框架路线而非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张的“1+1”事实统一路线。贝克对联邦德国推广这一框架时德国外交部仅仅表现出了兴趣但并未给出承诺。英、法迫于两德内部事实统一进程的推进迅速接受了六方框架并加入到了美国劝说德国接受六方框架的努力中,这又迫使德国总理府表示并不反对“2+4”框架。贝克的莫斯科之行顺利取得了戈尔巴乔夫对框架的支持。美国国务院及贝克在框架的形成中扮演了倡导者与推动者的角色。四大国随后一方面对“2+4”框架进行筹备,另一方面谋划统一后德国的安全身份、地理版图、以及以一种什么样的地区机制约束潜在的地区霸权。“2+4”框架的议程之争中,在德美协作以及两德事实统一的压力下,英法逐步倒向德美。联邦德国对苏联经济与政治要求的迎合促使莫斯科做出了谨小慎微的妥协,“2+4”谈判的四大议程(边界、政治军事、柏林、终结四大国权利与责任)问题得以确立。安全议题上,虽然美国内部的不同立场给了联邦德国、英国以及法国政策空间,但德美戴维营再协调推翻了德国外交部的“图青构想”(北约不能东扩)。东德大选的结果挤压了莫斯科的政治空间、华沙条约凝聚力的式微、国内的分离主义运动分散了精力、国内各派在安全议题上的分歧巨大使得苏联难以再出台统筹性立场等。联邦德国与美国分别从经济、政治、北约改制等方面促动苏联接受德美路线并最终在苏德高加索峰会取得了成功。边界议题上,出于国内选举政治考量的科尔不愿公开惹恼国内的保守派,并且确认波兰德国间的奥德-尼斯边界与德国统一是一枚硬币不可分割的两面。波兰总理马佐维耶茨在国际舞台上发起的外交战得到了英法的支持,国内执政联盟的持续压力最终迫使科尔答应邀请波兰进入“2+4”谈判。边界问题上的争执实际上是波德两个民族实现历史和解的重要内涵。在以一种什么样的机制来约束德国问题上,苏联的泛欧主义构想遭到了西方盟国的一致孤立。法美欧洲主义与大西洋主义的激烈竞争以法国的不彻底让步告终。这种不彻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答应美国召开北约峰会以共同就大西洋联盟的未来进行磋商;另一方面与德国一道加速欧共体进程建设并凸显欧共体的主要地位。这又为1991年底《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署以及欧共体转型成为欧洲联盟奠定了坚实基础。欧洲主义与大西洋主义的争论也促使美国急切地推动北约转型,并冠之以说服苏联接受德国北约身份这一理由。受制于国内保守派的苏联在“2+4”层面虽然表现出了一如既往的不妥协,但盟国先后展开的多轮游说充分显现出盟国对苏的极大诚意以及盟国之间的牢不可破。德国主导的对苏经济援助以及美国主导的北约改制这双轨策略帮助戈尔巴乔夫与谢瓦尔德纳泽在苏共二十八大上战胜莫斯科的保守派并巩固了最高权威,科尔的访苏之行为两德的最终统一扫除了最后一道障碍,四大国与两个德国在莫斯科签署了《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总的来说,“2+4”谈判的成功离不开柏林四国协调一致的立场,也离不开盟国对苏联利益的关切。

薛婉婷[6](2016)在《再论昭和天皇的战争责任 ——以“御前会议”战争决策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近年来由于日本国内右翼分子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归属问题上屡屡制造事端,并依旧坚持错误历史观,否认其侵略历史等,致使近年来中日两国关系严重倒退,几近冰点,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被起诉的甲级战犯进行了审判,但并没有提到昭和天皇裕仁的罪责。作为战时日本最高决策者的天皇裕仁对于日本发动的对外侵略战争是否负有责任,也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根据《大日本帝国宪法》,天皇裕仁作为日本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绝对的权力。并且,战时日本在对外战略以及重大政方针决定之前都需要经过天皇亲自参加决策的国务会议,即“御前会议”来进行。昭和天皇裕仁统治时期(1926.12.25—1989.1.7),御前会议成为国家战争政策的最高机构。本课题通过在1938年11月至1945年8月14日期间,昭和天皇统治前期所召开的十五次御前会议进行梳理,对昭和天皇裕仁在会议前后的言行态度予以分析,进而表明昭和天皇裕仁的战争责任不可推卸。

石天然[7](2013)在《阎宗临及其中西交通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简介阎宗临生平。第二章主要介绍阎宗临中西交通史研究。重点研究阎宗临在中西两种文化上的研究成果。阎宗临留欧多年,对欧洲文化有通盘了解,对法国、德国、西班牙、英国、意大利等国都有专门论述,对巴尔干地区问题也立有精论,对于欧洲文化的研究是他中西交通研究的基础之一。阎宗临研究过帕斯卡、波德莱尔,曾追随罗曼罗兰并翻译了他的《米开朗基罗传》。法国文化在阎宗临的研究中最常被作为论述的对象,他对法国的情感不仅仅只是学术上的。阎宗临在欧洲文化里最精通的当属法国文化,而从中西交通史来说,法国又是世界上和中国关系最密切的国家,阎宗临关于中西交通史的论述最重要的部分也正是中法交流史。故在第二章第二节之中对此重点说明。阎宗临早年从事文学,对其后史学写作风格的影响很大。他在抗战爆发后毅然回国,并从文化史的角度来论述中国抗战必胜的原因,是他的一大发明。第三节主要对此说明。第三章第一节概说阎宗临关于中法交流侧重为中国对法国的影响,其出发点为反对文化西来、全盘西化;第二节主要论述了中国文化影响法国大革命的条件以及法国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借鉴。由于“中国文化与法国大革命之关系”这个问题是阎宗临研究欧洲文化史的重点,又是其研究中西交通史的中心,而他又是国内最早一批对此问题有深刻见解的史家(另有朱谦之),故重点说明。第四章分别为“对早期汉学家的研究”、“对杜赫德的研究”、“对清代传教士的研究”。阎宗临认为“元时方济各会修士来华史实,系东西交通史、公教流行中国史上最动人与最有趣的一页。”对于早期来华的传教士,阎宗临比较重视,这是过去的学者常忽略的问题,也正是阎宗临一大贡献。阎宗临的博士论文以杜赫德为名,故在第二节中对此说明。另外除了在分析研究方面阎宗临对传教士汉学有所贡献,在文献收集上他也不遗余力,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财富,这点将在第三节进行说明。第五章分为两节,分别是“阎宗临研究笺注之学的主要原因”、“四部笺注”。阎宗临是山西人,所以对法显、樊守义等早期走出国门的山西人非常重视,对他们的着作进行了注解考辩。第六章为总结,此章总览阎宗临一生,说明他的贡献与价值,分析他的缺陷,最后指出他对当代的启示意义。

刘琳[8](2013)在《颓废时代的艺术意志 ——论本雅明文学批评中的俗世英雄主义》文中研究表明本雅明作为20世纪初的德国犹太思想家,他的思考集中反映了那个黑暗时代人们所面临的问题。他的多种立场和多重身份,也让后来的研究者们众说纷纭。不过,本雅明首先将自己看作是文学批评家,他是从对文学的批评中发掘时代的真相的。因此,本文将从本雅明的文学批评入手探讨他的思想关怀。对于本雅明来说,他的核心关切就是:在祛魅的现代,在神离去之后的世俗历史中,人的处境和应该何去何从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传统瓦解,意义崩溃,整体性坍塌为碎片,象征的光辉沦为寓言的废墟。确定性的真理丧失,与此同时却是各种神话对人们的魅惑和蒙蔽。人们丧失了对过去的记忆、对自身存在的认识,因此也就丧失了对真相的感知,而正是这种无知麻木的状况助长了神话的暴力,使人陷入神话的摆布,更加难以得到拯救。在这种情况下,本雅明主张重新认识往昔、认识自己、认识真相。他要冲破神话暴力和虚假的整体性诱惑,坚持从碎片中探究真理、获得觉醒。这就是他的认识论,他的世俗的启迪,同时也是他的救赎之道。在本雅明看来,虽然神已经隐匿,总体性的真理已无法直接把握,但是通过对具体的经验现象的研究却可以有助于真理的显现。他进行的那些对过去的挖掘和自然史的重建,无不是为了趋向真理,为救赎做好准备。可以看到,本雅明对真理本身的存在依然抱有信念,对弥赛亚的救赎仍怀有期待。但是,由于神之真理已然溃散,弥赛亚的到来也遥遥无期,本雅明深知这种信念终究只是一种绝望中的守望。对此,本雅明认为我们必须直面无神的废墟,通过对意义的沉思和对真理的追寻来坚守自身、朝向救赎。这就是身处这个颓废时代所应具有的意志,也是在这个神已拂袖而去的世俗世界生活所需怀有的英雄气概。如果要在本雅明的诸多暧昧不明的立场中确定他的位置,本文认为,本雅明持有的是一种勇敢的现代立场。一方面,他直面祛魅的此世,承认灵光消逝的碎片状态,而不是逃向一个虚假的整体性的安慰;但另一方面,他对于真理的坚守又拒绝了后现代的虚无,始终保有对于超越的追求。这种态度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依然具有贯通心灵的现实意义。

李若愚[9](2013)在《日本近代以来疆域扩张与殖民政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一篇关于日本近代以来疆域变化的研究。但与既往的研究相比,本文并不侧重在微观上对冲绳问题、小笠原问题、北方领土问题等做进一步发掘。而是致力于将上述日本扩张中的子问题进行横向对比的同时,把日本战前战后疆域变化情况带入历史的纵向维度中考查,在经纬的纵横中构建一种对日本领土变化动态的宏观认识模式。以期从更深层次来探究日本领土扩张的动因及其对东亚格局的影响。本文分为四章展开。其中为了对日本近代以来的领土问题进行集中探讨,第一章第一节首先对既往之研究史做了全面回顾。在第二节中笔者则指出所谓“日本”本身就并非一成不变之概念,而这种变动恰恰与其领土变化有着密切关联,因此对日本的领土问题必须以一种动态的眼光加以认识,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着眼所在。第三节中笔者回顾了日本近世以来对外认识及领土观念转变的历程,并指出正是上述观念随着时代背景产生的变化,最终引发了日本疆域的变动。第二章的前三节集中探讨了近代以来琉球问题之经纬。琉球因其独特的地理及历史背景,成为了东亚世界一个特殊的存在。琉球问题并非孤立的一国、一地的归属问题。琉球作为整个东亚世界体系中的一环,与台湾、朝鲜都是环环相扣,密不可分。无论是最早的明代,还是之后的明治维新时期,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复兴,日本的琉球政策都成为其对外扩张政策的风向标。因此笔者在东亚历史的大背景下对琉球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将有助于厘清近代以来日本对外扩张政策的头绪。而第四节中所涉及之小笠原问题因为与中国关系不大,长期以来为国内学界所忽视。其实小笠原群岛无论是其在明治时期通过日本和西方国家间的协商,最终正式并入日本的过程,还是其在战后通过谈判最终从美国的占领下回归日本手中的经历都与冲绳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本身似乎是一个惊人的巧合。然而当厘清日本国内民族主义抬头与日本对外扩张政策的关联后,就会发现正是基于上述大的历史背景,同时代的事物才会展现出如此多的共同点。第三章致力于将日俄领土争端这一当下热点问题带回到近代以来日本对外扩张过程这一大的历史情境下进行论述。日俄之间的北方领土问题是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的一个焦点。往往领土问题的形成都是一个相当长期的历史过程,北方领土问题也不例外。17世纪以前的俄罗斯还是一个领土只限于欧洲的国家,正是从这一时期起,俄罗斯开始奉行向远东扩张的政策,最终使其成为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几乎与此同时,日本却开始执行锁国的政策,寄望通过把自身封闭起来以免受来自外部世界的侵扰,从而完全忽视了俄罗斯进入远东这一足以影响东亚格局的重要动向。正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外交理念,为18世纪前日俄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调,通过研究笔者发现日俄领土问题背后隐藏的是双方对外政策的演进。而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在北方领土问题上的种种选择,正可看作是其开始推行大陆扩张政策的标志。而自二战后延续至今的日苏领土问题表面上只是日苏双边问题,但在冷战的时代背景下,其已经成为了牵涉美苏在内的国际问题。正因为美苏都将北方领土作为拉拢日本的筹码,此问题的真正解决将使得这一筹码自然消解,因而双方在彻底解决问题上远没有提出问题时来得热心。日本在冷战中既是美国阵营的一员,又是苏联的近邻,因此只能游走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却不能真正在北方领土上主导自己的命运,这也是日苏领土问题迟迟得不到彻底解决的根本原因。第四章首先研究了日本在其近代以来首块吞并的领土——冲绳所奉行的统治政策。日本自明治维新走上近代民族国家的道路以来,扩张主义一直是其对外政策的基石,我们中国人民更是深受其害。以前的学者谈论扩张问题往往只聚焦于巧取豪夺的过程,但其实占领本身只是扩张的第一个环节,通过在新扩张的领土上施政使其最终与本国完全融合才是完整意义上的扩张。因此在前文对日本领土扩张的过程进行了梳理之后本段则将着力于日本在新领土上的统治政策上来。其实吞并琉球作为日本近代扩张的第一步是有着极其深远影响的,日本正是因为受到顺利吞并琉球的鼓舞,才会变本加厉加紧了对外扩张的脚步。琉球被吞并后设置的冲绳县作为日本侵占的第一块领土,也成为其殖民政策的试验田,从之后日本在台湾、朝鲜殖民政策的背后都能看到日本对冲绳统治政策的影子。因此笔者在对日本的冲绳统治政策研讨之余,将视线转向了日本的台湾殖民政策,并将其与日本的冲绳政策做一比较,以分析日本殖民政策之一脉相承。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认为日本近代以来的种种领土扩张行径并非孤立的个案,这背后有一条日本国内民族主义抬头的线索将其串联起来。民族主义首先作用于日本的对外认识上,正是日本对外认识的转变使得日本谋求通过扩张来改变其所处的国际环境,来应对外部世界的刺激。就这样近代以来日本疆域的变化最终对整个东亚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时至今日仍在东亚格局中发挥着作用,因此也尤为值得国人警醒。

任文峰[10](2010)在《木户幸一外交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木户幸一是日本昭和前期重要的宫廷政治家,他不仅是近卫文磨的好友,而且长期担任作为昭和天皇第一侧近的内大臣一职,在整个日本上层有着广泛的人脉关系,其外交思想对于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有着直接而又深刻的影响。本文以木户幸一外交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为主线,主要考察1930-1945年期间木户外交思想嬗变的原因、外交思想与外交行为运作的特点、以及其外交思想对日本外交决策的影响。论文正文部分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主要论述木户幸一外交思想的形成。首先从其元勋之后的家世、受教育经历、工作经历等几方面论述了其成长经历;接着就宫中集团对日本政治、外交的重大影响力以及木户与宫中集团的关系展开论述;最后,从时代背景、西园寺公望和近卫文磨的影响等三方面分析木户幸一“革新”外交观的形成。第二章着重分析木户幸一对华、对德、对苏的外交思想。伴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木户幸一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外交思想——“善导论”,并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以之作为自己外交思想指导思想。于是,在华方面,他坚持强硬到底;对纳粹德国方面,暗中促成三国同盟;对苏联则常怀防备之心。这一阶段,木户幸一是第一届近卫内阁的重要阁僚,对近卫内阁的外交决策有着重大影响,被称为“近卫的影子”。第三章集中分析木户幸一的对美外交思想。此时木户幸一已经升任内大臣,对天皇、对日本政局有着重大的影响力。尽管木户对军部蓄谋已久的“南进政策”不持异议,但是基于国力差距等考虑,木户提出了“卧薪尝胆论”。作为拖延时间的手段,木户支持日美和谈。在1941年底日美和谈走向逐渐绝望之际,木户仍力图避免日美过早开战并推荐东条英机上台。最后在《赫尔备忘录》的最后通牒下,木户幸一转变态度,促成了日本对美开战。第四章主要论述木户幸一的终战外交思想与实践。随着战局的每况日下,身为“天皇的影子”的内大臣木户幸一,也逐渐对战争不再抱有乐观态度。主和派逐渐聚集,作为主和派的核心,木户幸一开始着手进行终战事宜。内政方面,木户以天皇的利益和政局稳定为主要考量,在政局变更方面循序渐进:先延长东条的任期,在时机成熟后才迫使其下台;然后继续推荐军人内阁,稳定好战势力;最后在败局已定的时刻才推举终战内阁。外交方面,木户一方面起草了《收拾时局之对策试案》,为束手无策的日本统治层提供了一整套应对方案;另一方面则直接操纵日本外交,寄希望通过苏联的外交斡旋,与美国进行谈判。最终,木户幸一的终战外交虽然没有取得预想的成果,但还是促成了日本尽快投降,并为天皇守住了保留天皇制这一最基本的底线。第五章作为结语章,对木户幸一的外交思想作一简单总结和评价。木户幸一的外交思想,是在保皇这一核心理念的基础上,“革新”思想和日本传统政治思想的结合体。木户幸一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负有重大责任;但另一方面,他在日本终战中所做出的努力也是后人值得注意的。

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究竟缘何缔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究竟缘何缔结?(论文提纲范文)

(1)共产国际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研究(192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1.2 学术前史
    1.3 本文的主要观点与结构安排
    1.4 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概念的解释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共产国际成立初期的战略转变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政策(1921—1927)
    2.1 共产国际东方战略与反帝统一战线策略的形成
        2.1.1 共产国际世界革命战略的调整
        2.1.2 东、西方革命战略决定的革命路线
        2.1.3 世界革命理论的发展及其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
    2.2 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政策的形成与演变
        2.2.1 共产国际代表来华与中共联俄反帝对外政策的初步提出
        2.2.2 中共对外反帝的目标与策略
        2.2.3 共产国际指导下中共反帝主张的激进与妥协
        2.2.4 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对社会民主党的认识与态度
    2.3 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政策的内涵解析
        2.3.1 民族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认识
        2.3.2 反帝与打倒军阀的关系
        2.3.3 对外政策中的苏俄因素
第3章 :共产国际中期“左”倾路线与中共苏维埃革命前期的对外政策(1927—1935)
    3.1 共产国际中期“左倾”理论的形成
        3.1.1 重提进攻路线和强调保卫苏联
        3.1.2 “第三时期”理论
        3.1.3 新的反帝路线
    3.2 苏维埃革命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与毛泽东的独立探索
        3.2.1 共产国际主导中共六大和中共放弃反帝统战策略
        3.2.2 第三时期理论指导下中共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和世界革命思想
        3.2.3 毛泽东独特的对外认识与策略
    3.3 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外交政策与长征中的对外方针
        3.3.1 中共对“九·一八”事变的应对
        3.3.2 以苏联为榜样:区域政权形态下的对外政策
        3.3.3 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统一:北上抗日与打通苏联
第4章 共产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确立与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转变(1935—1937)
    4.1 共产国际反法西斯统战路线形成的内部动因与矛盾
        4.1.1 共产国际政策转变的内部动力
        4.1.2 共产国际七大路线的内部矛盾
    4.2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对外政策的转变
    4.3 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开端
        4.3.1 中国共产党形成以抗日为中心的对外政策
        4.3.2 国际统战性质的外交方针:毛泽东同斯诺的谈话
        4.3.3 对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新认识:毛泽东与史沫特莱的谈话
第5章 共产国际路线的倒退与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反复(1937—1941)
    5.1 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
        5.1.1 坚持统一战线,不放弃争取外援
        5.1.2 坚持独立自主,不可依赖外援
        5.1.3 民间外交到官方接触:卡尔逊到访延安
    5.2 共产国际路线倒退及其对中共外交政策的影响
        5.2.1 共产国际路线的倒退
        5.2.2 中共支持苏联与德订约
        5.2.3 共产国际重提世界革命与中共转向“革命外交”
    5.3 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初步形成
        5.3.1 “新民主主义论”的对外方针
        5.3.2 中国共产党处理“皖南事变”中的外交策略
        5.3.3 中共对美、苏与日接触的不同认识及对策
第6章 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与中国共产党走向世界的外交(1941—1945)
    6.1 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自主性与全面性
        6.1.1 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6.1.2 中共对共产国际再提保卫苏联的应对方针
    6.2 世界局势深刻变化与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挑战与机遇
        6.2.1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太平洋反日统一战线
        6.2.2 共产国际解散及中国共产党对苏关系的变与常
        6.2.3 中国共产党再次运用外交途径打退第三次反共高潮
    6.3 中国共产党对美苏对华新政策的迎拒与选择
        6.3.1 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与美合作
        6.3.2 中国共产党与美观察组的接触及“联合政府”的提出
        6.3.3 赫尔利调解失败后中共对美认识的改变
        6.3.4 苏联重新介入远东和中共对外联苏反美
第7章 总结
    7.1 从中外关系的角度审视中共革命道路
    7.2 中国共产党对外思想中国际主义与世界革命观念的演变
    7.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对外政策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方针的影响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2)抗战时期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5 基本概念界定
第二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理论溯源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反投降斗争理论
        2.1.1 马克思、恩格斯反对民族投降主义的理论
        2.1.2 列宁、斯大林反对民族投降主义的理论
    2.2 中华民族历史上关于民族气节的优秀传统文化
        2.2.1 威武不屈
        2.2.2 反抗侵略
        2.2.3 和合统一
        2.2.4 忧国忧民
第三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缘起
    3.1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与诱降
    3.2 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的绥靖与劝降
    3.3 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妥协与投降
第四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理论维度与内涵
    4.1 夯稳基石:高举团结、抗战、进步旗帜最大限度地孤立投降派
        4.1.1 高举团结旗帜,巩固扩大抗战阵营
        4.1.2 高举抗战旗帜,反对中途妥协投降
        4.1.3 高举进步旗帜,勇当民族中流砥柱
    4.2 强化保障:以军事与法制手段保障反投降斗争顺利开展
        4.2.1 加强惩治汉奸的法制建设
        4.2.2 加强军事打击震慑投降分子
    4.3 整党建党: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反投降斗争领导权
        4.3.1 巩固党的团结与统一对于反投降斗争的重要性
        4.3.2 开展党内两条战线斗争是反民族投降主义的重要前提
        4.3.3 巩固党组织是取得反投降斗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4.4 构建心防:加强文化建设占领道德制高点保持对投降派精神打击
        4.4.1 加强党的宣传媒体建设揭露汪精卫集团的卖国投降的活动
        4.4.2 驳斥汪精卫的汉奸理论
        4.4.3 加强抗战文艺建设铸就民族精神
        4.4.4 反对日汪的奴化教育
    4.5 争取外援:发挥国际正义力量的作用进行反投降斗争
        4.5.1 阐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外交路线
        4.5.2 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共产国际紧密配合开展反投降斗争
        4.5.3 争取英美等反法西斯国家援助开展反投降斗争
        4.5.4 联合其他国家人民革命力量开展反投降斗争
    4.6 组织群众:反投降斗争的根本方法
        4.6.1 群众是取得反投降斗争胜利的决定力量
        4.6.2 反投降与维护群众利益紧密集合
        4.6.3 在反投降斗争中注重改进群众工作方法
第五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实践与成效
    5.1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初起阶段(1935. 1——汪精卫出逃)
        5.1.1 对反投降斗争的基本认识
        5.1.2 反投降斗争的初步尝试
    5.2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高峰阶段(汪精卫出逃——汪伪政府成立)
        5.2.1 毛泽东对时局的研判与反投降斗争部署
        5.2.2 驳斥汪精卫的投降主义言论
        5.2.3 开展反投降的军事斗争
        5.2.4 开展反投降的宣传和文化斗争
        5.2.5 开展反投降的外交斗争
        5.2.6 开展反投降的群众运动
        5.2.7 开展国民参政会内的反投降斗争
        5.2.8 开展反投降暗流的斗争
    5.3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后续发展阶段(汪伪政府成立——抗战胜利)
        5.3.1 强化反投降的宣传和文化斗争
        5.3.2 强化伪军和伪组织工作
        5.3.3 继续开展外交反投降斗争
        5.3.4 强化反投降暗流的斗争
        5.3.5 抗战胜利后对汉奸的揭发、逮捕与审判
第六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鲜明特色
    6.1 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
        6.1.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抗战反投降斗争实际相结合
        6.1.2 对中华民族固有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6.1.3 注重对反投降主义传统性的扬弃
    6.2 依靠群众:彰显人民性
        6.2.1 汪精卫因充当日寇傀儡得不到群众
        6.2.2 蒋介石因独裁专制限制群众运动
        6.2.3 毛泽东因坚决抗日反投降能够彻底发动群众
    6.3 宏大视野:兼具国际性和民族性
        6.3.1 驾驭反投降斗争各种力量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6.3.2 指导思想的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6.3.3 审判投降分子方法的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6.4 云谲波诡:凸显复杂性
        6.4.1 国际形势的变换扑朔迷离
        6.4.2 反投降的对象浑成难辨
        6.4.3 各种矛盾纠缠交织
    6.5 惟精惟一:彰显完美性
        6.5.1 与近代中国几次反投降斗争相比,彰显完美性
        6.5.2 与国民党反投降斗争相比,彰显完美性
第七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价值”
    7.1.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的历史价值
        7.1.1 确保抗战坚持到底并取得最后胜利
        7.1.2 完美演绎了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7.1.3 为后来的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7.2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精神文化价值
        7.2.1 铸就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抗战精神
        7.2.2 为探询中华民族反侵略史上的精神沉沦和人格沉沦提供了一把钥匙
    7.3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当代价值
        7.3.1 为应对美、日等对中华民族的现实威胁和侵略提供了精神支撑
        7.3.2 绝不屈服地创造了反击美国贸易战的经典范例
        7.3.3 为打击各种民族分离主义的卖国行径提供了理论武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3)揽镜自鉴:1930年代末中国知识界对捷克事件的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1930年代的国内时代背景
    第一节 国民外交意识的增长
    第二节 30年代外交的严峻形势
    第三节 30年代国内报刊舆论的话语转向
第二章 慕尼黑会议前知识界眼中的捷克形象
    第一节 弱国心态:知识界关注捷克问题的深层原因
    第二节 制造捷克:民族主义视域下的捷克形象建构
        一、古代捷克形象
        二、近代捷克形象
        三、现代捷克形象
    第三节 想象异域:知识分子的“捷克观”
第三章 慕尼黑会议前知识界的捷克观察
    第一节 “五月危机”时的国人观察
        一、民族问题:捷克事件的缘由
        二、德国干涉:捷克问题的实质
        三、依托英法:捷克的应对之策
        四、捷克非奥:外交维度的深层观察
        五、再造捷克:捷克形象的升华
    第二节 慕尼黑会议前夕的国人观察
        一、否定与鄙夷:穷凶极恶的德国形象
        二、颟顸与帮凶:残酷的“现实主义”外交
        三、天助自助者:崇高的捷克精神
        四、捷克与中国:世界意义下的和平不可分割
第四章 慕尼黑会议后知识界的捷克观察
    第一节 慕会之后知识界对新欧局的认识
        一、忍辱偷生:捷克的悲惨情状
        二、相反相成:国人对捷克的同情与抨击
        三、罪魁祸首:邪恶的慕尼黑会议
    第二节 知识界对抗战消极言论的批判
        一、居心叵测:慕会与汉奸的消极宣传
        二、自立求存:中国不是捷克
    第三节 知识界对中国抗战的深刻反思
        一、回归理性:知识界对国际关系的反思
        二、谋国之道:知识界对争取外援的反思
        三、自力更生:知识界对抗战策略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文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国际安全机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欧洲协调”的形成与发展
        (一)“欧洲协调”的形成背景
        (二)“欧洲协调”的形成
        (三)大国对“欧洲协调”的基本认同
        (四)“欧洲协调”遭遇的挑战及其解体
    二、国际联盟的成立与发展
        (一)国际联盟成立的背景
        (二)国际联盟的发展
        (三)国际联盟安全机制解体的原因
    三、联合国安全机制的成立与发展
        (一)联合国的建立
        (二)联合国的作用和缺陷
    四、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二)冷战时期北约军事战略的调整
        (三)北约在后冷战时期的转型
    五、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一)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二)华沙条约组织的发展
        (三)华沙条约组织的解体
    六、“欧洲安全合作会议”安全机制的成立与发展
        (一)欧安会安全机制的形成及特征
        (二)欧安会安全机制的作用
    七、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与发展
        (一)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
第二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形势的历史与现状
    一、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一)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侵略和反侵略斗争
        (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侵略和反侵略斗争
    二、二战时期远东重要战场
        (一)二战时期日本南进政策的形成
        (二)日本对缅甸的入侵
        (三)中美英盟军反攻缅甸
    三、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的重要地区
        (一)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二)越南战争
    四、冷战结束后次区域安全问题凸显
        (一)泰国南部地区分离主义运动
        (二)毒品犯罪问题
        (三)武器走私问题
        (四)非法移民问题
        (五)湄公河航运安全问题
        (六)经济安全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第三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与构建的必要性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
        (一)各国领导人和部门首长会晤机制
        (二)安全信息和决策交流机制
        (三)维和机制
        (四)警务合作机制
        (五)裁军与军控机制
        (六)联合演习机制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间的领土争端问题长期无法解决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面临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加剧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既有的国际机制无力解决安全问题
第四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制约因素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间政治互信不足
        (一)越南与柬埔寨
        (二)泰国与越南
        (三)老挝与泰国
        (四)中国与越南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经济落后,财政困难
        (一)柬埔寨
        (二)缅甸
        (三)老挝
        (四)泰国
        (五)越南
        (六)中国云南省
    三、域外大国的影响
        (一)美国
        (二)日本
        (三)俄罗斯
        (四)欧盟
        (五)澳大利亚
        (六)印度
第五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路径
    一、明确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原则
        (一)倡导“以合作求安全”的理念
        (二)逐步稳妥的推进安全机制构建
        (三)秉持“积极推动”的政策取向
    二、加强次区域国家互信,强化安全合作
        (一)构建次区域国家互信机制的可行性
        (二)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前提
        (三)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方法
        (四)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阶段目标
    三、深化经贸合作,发展经济,加大安全投入
        (一)进一步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的力度
        (二)拓宽融资渠道,为新阶段经济合作提供拥更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三)继续深化次区域环境安全合作
        (四)重点经营中国与老挝的关系,借此加强与次区域其它国家的合作
    四、开展次区域功能性合作情报共享
        (一)推进湄公河流域安全执法合作
        (二)探索展开次区域金融合作
        (三)深化次区域产能合作
        (四)加强民间交流,为次区域安全机制建设提供建设性思路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5)两德统一的外交史研究(1989-199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重难点及应对措施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德国问题历程回溯
    第一节 德国问题的产生(1941-1949)
    第二节 东西方围绕德国问题的斗争(1949-1963)
    第三节 德国问题的“缓和”及其困境(1963-198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回归国际政治议程
    第一节 “改革与新思维”下苏联外交政策的转变
    第二节 东欧剧变与民主德国危机
    第三节 四大国的初步反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走向公认的“不可避免”
    第一节 “十点计划”的提出及其意义
    第二节 德、美协作的开启与推进
    第三节 欧洲阻止统一的努力
    第四节 作为突破口的法国: 对欧洲一体化及边界问题的承诺
    第五节 争取苏联: 加速民德衰亡与统一进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设计统一框架
    第一节 谈判框架的多边孕育
    第二节 从贝克访苏到开放天空会议: “2+4”框架的确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谋划德国未来的大国博弈
    第一节 “2+4”议程之争
    第二节 安全议题: 华盛顿-波恩-莫斯科的三角互动
    第三节 确立版图: 设定奥德-尼斯边界问题的解决路径
    第四节 约束潜在的地区霸权: 新欧洲秩序的设想与竞争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再论昭和天皇的战争责任 ——以“御前会议”战争决策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本课题的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四、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五、本课题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昭和前期御前会议的召开背景
    第一节 明治宪法体制下的日本天皇
        一、明治宪法体制下的天皇的地位
        二、明治宪法体制下天皇与内阁
        三、明治宪法体制下天皇与军部
    第二节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对外战争与御前会议决策机制的形成
        一、明治宪法体制下的政军关系
        二、内阁与军部间对外决策权之争与御前会议最高决策机制的形成
    第三节 甲午、日俄战争时期的御前会议及天皇在对外决策中的作用
        一、甲午战争时期的御前会议及天皇在对外决策中的作用
        二、日俄战争时期的御前会议及天皇在对外决策中的作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昭和前期御前会议及昭和天皇在侵略战争决策中的作用
    第一节 昭和前期日本的侵略战争决策与御前会议
        一、御前会议与日本侵华战争决策
        二、御前会议与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决策
        三、御前会议与日本终战决策
    第二节 昭和前期天皇裕仁在御前会议战争决策中的作用
        一、裕仁对华态度与“九一八事变”
        二、裕仁对华态度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决策
        三、天皇裕仁与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决策
    第三节 昭和天皇裕仁在御前会议上的“终战”决策
        一、裕仁关于终战的第一次“圣断”
        二、裕仁决定投降的第二次“圣断”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昭和天皇裕仁在御前会议中的作用及其侵略战争责任
    第一节 昭和天皇裕仁在御前会议中的地位
        一、御前会议在日本对外战争决策中的地位
        二、裕仁在御前会议中的地位
    第二节 昭和天皇裕仁的侵略战争责任
        一、昭和天皇裕仁的战争责任不容推卸
        二、追究昭和天皇裕仁战争责任的意义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阎宗临及其中西交通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从山村走出来的学者——阎宗临的生平
    第一节 家庭与早年生活
    第二节 负笈欧陆
    第三节 重回祖国
第二章 知己知彼之学——阎宗临中西交通史研究的基础
    第一节 阎宗临的欧洲文化史研究略述
        1、为“黑暗的”中世纪正名
        2、欧洲“精神自觉”与机械文化
    第二节 阎宗临的法国文化史研究
        1、专题研究
        2、法国民族的精神
    第三节 阎宗临的文学研究与文化抗战
        1、阎宗临早年的文学研究
        2、阎宗临的文化抗战
第三章 中国文化与法国大革命
    第一节 阎宗临研究中西交通侧重“东学西渐”
        1、简述阎宗临在中法交流上所研究的问题
        2、阎宗临为何要侧重研究中国对法国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文化对18世纪的法国思想界的影响
        1、中法两国发生关系所具备的条件
        2、中国文化影响法国大革命
第四章 对传教士汉学的研究
    第一节 对早期汉学家的研究
        1、阎宗临的元朝中西交通研究
    第二节 对杜赫德的研究
        1、杜赫德其人其书
        2、阎宗临关于杜赫德研究的博士论文
    第三节 对清代传教士的研究
第五章 对早期国人西行的研究
    第一节 阎宗临研究笺注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 四部笺注
        1、《身见录》笺注
        2、《北使记》笺注与《西使记》笺注
        3、《佛国记》笺注
第六章 总结与评价
    第一节 关于生平
    第二节 阎宗临对文化的贡献
    第三节 阎宗临作品特色
    第四节 关于异议
    第五节 阎宗临被重新发现的意义何在?
附录一:阎宗临先生年谱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8)颓废时代的艺术意志 ——论本雅明文学批评中的俗世英雄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诗人的勇气
    1.1 时代变局中的本雅明
    1.2 研究者眼中的本雅明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相关文献
    1.3 选题意义与论文构思
2 波德莱尔的“忧郁和理想”
    2.1 在震惊中灵韵消散
        2.1.1 累积的经验与片刻的震惊
        2.1.2 波德莱尔笔下的两个主题和两种时间
        2.1.3 经验的贫乏与灵韵的消逝
    2.2 幻境与废墟
        2.2.1 商品的狂欢
        2.2.2 新奇的幻境与永恒的轮回
        2.2.3 现代性中的古代性
    2.3 谁是现代生活的英雄
        2.3.1 现代英雄的各种化身
        2.3.2 波德莱尔的英雄使命:阐明现代性
        2.3.3 本雅明的英雄诉求:从现代性中觉醒
    2.4 小结
3 歌德的妥协和决断
    3.1 歌德对神话魔力的屈从与反抗
        3.1.1 小说《亲和力》中的神话因素
        3.1.2 歌德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3.1.3 挫败神话的努力
    3.2 小说中的命运与拯救
        3.2.1 长篇里的软弱与中篇里的果决
        3.2.2 美的表象与和解的表象
        3.2.3 激情与爱情——从美到崇高
        3.3.1 用决断打破神话暴力
        3.3.2 为真理而反对神话式崇拜
        3.3.3 关于神话暴力的批判
    3.4 小结
4 卡夫卡的绝望和希望
    4.1 弱者的绝望
        4.1.1 面对生存的无能为力
        4.1.2 法的暴力
        4.1.3 变形之态与忘却之罪
    4.2 真理的溃散
        4.2.1 真理坚实性的消解
        4.2.2 卡夫卡的寓言式写作
    4.3 寻找出路的希望
        4.3.1 小小的计谋——战胜神话暴力的童话
        4.3.2 通过学习通往正义
        4.3.3 无路之路与无望之望
    4.4 小结
5 德国悲悼剧之“颓废时代”的“艺术意志”
    5.1 颓废时代:衰败的历史与悲悼的自然
        5.1.1 何为悲悼剧?
        5.1.2 脱离救赎史的世俗历史与抛弃天恩的造物
        5.1.3 反抗神的骄傲与远离神的悲悼
        5.1.4 价值的虚无与忧郁者的沉思
    5.2 艺术意志:言说的冲动与寓言的救赎
        5.2.1 从象征到寓言
        5.2.2 寓言的表达冲动及其极端任意性
        5.2.3 主观之恶与救赎之力
        5.2.4 本雅明的寓言救赎观
    5.3 小结
6 结论:废墟上的英雄主义
    6.1 世俗的启迪——本雅明的救赎尝试
    6.2 足现实与信仰坚守——在世俗与弥赛亚之间
    6.3 一种独特的现代立场
    6.4 启示与反思
参考文献

(9)日本近代以来疆域扩张与殖民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日本”形成与其对外认识及领土观变迁
    第一节 导论
        一、选题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二、前人成果及本文之研究方法
    第二节 对日本疆域动态认识的建立
        一、“日本”的由来
        二、领土扩张与“日本”的形成
    第三节 日本近世以来的对外认识及领土观
        一、明治前后日本对外认识模式的变化
        二、日本近代领土意识的萌芽
第二章 冲绳与小笠原问题
    第一节 琉球群岛与琉球王国
        一、自然条件对琉球政治经济之影响
        二、琉球“两属论”的由来
    第二节 近代日本之“琉球处分”与冲绳置县
        一、日本吞并琉球始末
        二、清政府就日本吞并琉球的对日交涉
    第三节 二战后的冲绳问题及“冲绳夺还”
        一、二战中衍生出的冲绳问题
        二、战后冲绳地位之定位
        三、日本“冲绳夺还”战略的实现
    第四节 日本领土中的小笠原问题
        一、小笠原群岛的发现
        二、英美对小笠原群岛的实际控制
        三、日本对小笠原群岛主权的确立
        四、战后小笠原群岛“复归”的实现
第三章 日俄(苏)之间的北方领土争端
    第一节 近代以前的日俄关系
        一、“锁国”政策背景及其对日本外交的影响
        二、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逐步扩张
        三、日俄政府的直接接触
    第二节 近代日俄领土交涉的开端
        一、幕末时期日俄领土外交
        二、明治初期日俄领土谈判
        三、日俄战争与二战前日俄边界的最终划定
    第三节 二战后日苏围绕北方领土问题的交涉
        一、围绕二战产生的日苏领土争端
        二、日苏复交谈判中的领土问题
        三、日苏复交后冷战背景下的领土谈判
第四章 新领土治理与殖民政策的比较
    第一节 日本对冲绳的大棒政策
        一、冲绳县民的抵抗与日本对冲绳的政治压迫
        二、日本对冲绳的经济掠夺
        三、冲绳县的民主运动
        四、“旧惯温存”政策的本质
    第二节 日本冲绳政策中的“胡萝卜”——产业扶持与皇民化教育
        一、传统琉球糖业生产结构
        二、明治政府对冲绳糖业的改造
        三、皇民化教育在冲绳的推行
    第三节 冲绳开发与日本台湾殖民政策的比较研究
        一、作为日本殖民地的冲绳、台湾与朝鲜之异同
        二、日据时期的台湾糖业
        三、同化教育与台湾教育中的差别化问题
结语
    一、日本领土扩张的动因
    二、从统治政策看新领土与海外殖民地的内在联系
    三、日本领土扩张对东亚格局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本研究前期成果
后记

(10)木户幸一外交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论文框架、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木户幸一外交思想的发轫
    第一节 木户幸一的成长经历
        一 家世与求学经历
        二 农商务省时代
        三 人生转折——就任内大臣秘书官长
    第二节 木户幸一与宫中集团
        一 宫中集团
        二 宫中集团与日本外交决策
        三 木户幸一与宫中集团的关系
        四 木户幸一的宫中友人与"十一会"
    第三节 木户幸一早期"革新"外交思想的形成
        一 木户幸一"革新"外交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二 对西园寺公望传统外交思想的继承与颠覆
        三 对近卫文麿"改造现状论"思想的接受与发展
第二章 侵略与结盟——木户幸一亚欧外交思想与实践
    第一节 木户幸一对华思想与外交实践
        一 "满洲事变":"善导论"的提出
        二 全面侵华战争中的木户幸一
        三 "中国事变"的长期化与对英美的反应
    第二节 木户幸一与日德、日苏关系
        一 二战爆发前木户幸一对日德结盟的看法
        二 欧战的刺激与内大臣的上任
        三 木户幸一与日德结盟的实现
        四 《日苏中立条约》与"四国同盟"梦的幻灭
    第三节 木户幸一亚欧外交思想分析
        一 机会主义是木户幸一亚欧外交的基本特征
        二 通过与近卫文磨配合左右日本外交决策
        三 亚欧外交是木户幸一"善导论"思想的发展
第三章 木户幸一对美外交思想与实践
    第一节 木户幸一与"武力南进"
        一 木户幸一的"南进论"
        二 木户幸一与近卫访美
    第二节 木户幸一与日美开战
        一 木户幸一对战争的评估与"卧薪尝胆论"
        二 九月六日御前会议决议
        三 九六政纲"白纸还原"——东条英机的上台
        四 木户幸一对美态度的转变与开战决策的实现
    第三节 木户幸一对美外交思想分析
        一 木户幸一对美外交思想的特点
        二 木户幸一对美外交思想无法实现的原因
第四章 终战外交——木户幸一的最终外交实践
    第一节 木户幸一的终战外交基本构想
        一 战局的变化与木户幸一立场的转变
        二 木户幸一的终战构想——"一·六预案"
    第二节 木户幸一终战外交的具体实践
        一 木户幸一与东条英机的下台
        二 操控对苏、对华外交
        三 推举终战内阁、转变天皇态度
    第三节 木户幸一与终战的实现
        一 《收拾时局之对策试案》
        二 近卫特使案的流产与《波茨坦公告》
        三 "护持国体":"御音放送"的实现
    第四节 对木户幸一终战外交的思考
        一 核心手段:苏联斡旋
        二 木户幸一终战外交思想的特点
第五章 木户幸一外交思想与实践的评价
    第一节 木户幸一外交思想和实践的特点
    第二节 木户幸一对不同国家采取不同外交对策的原因
    第三节 木户幸一外交思想和实践的总结与评价
补记 战后的木户幸一:东京审判与晚年
附录 木户幸一生平简要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究竟缘何缔结?(论文参考文献)

  • [1]共产国际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研究(1921-1945)[D]. 闫磊.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2]抗战时期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研究[D]. 周玉文. 湘潭大学, 2018(04)
  • [3]揽镜自鉴:1930年代末中国知识界对捷克事件的反应研究[D]. 袁智广.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4]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D]. 许正. 苏州大学, 2017(04)
  • [5]两德统一的外交史研究(1989-1990年)[D]. 王帅. 南京大学, 2017(04)
  • [6]再论昭和天皇的战争责任 ——以“御前会议”战争决策为中心[D]. 薛婉婷. 黑龙江大学, 2016(02)
  • [7]阎宗临及其中西交通史研究[D]. 石天然.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07)
  • [8]颓废时代的艺术意志 ——论本雅明文学批评中的俗世英雄主义[D]. 刘琳. 浙江大学, 2013(12)
  • [9]日本近代以来疆域扩张与殖民政策研究[D]. 李若愚. 复旦大学, 2013(12)
  • [10]木户幸一外交思想与实践研究[D]. 任文峰. 复旦大学, 2010(11)

标签:;  ;  ;  ;  ;  

为什么要缔结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