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核不育的研究和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科,黄寿松,杨智全,徐旗[1](1998)在《遗传型小麦核雄性不育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小麦核雄性不育是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途径之一。但小麦核不育往往由于缺乏稳定的保持系而限制了其应用。标记性状尤其是籽粒颜色标记是解决核不育小麦保持问题的一种较理想的途径。蓝标型小麦核不育体系的育成和矮秆基因的导入,为小麦核不育杂优利用创造了基础材料。利用籽粒颜色标记太谷核不育小麦,对于其育种应用和杂优利用有一定意义。作者还对VE型不育系的蓝粒标记,蓝标型不育保持系的粒色表现及杂种优势的表现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王鹏科[2](2006)在《蓝标型小麦核雄性不育、保持系的转育研究》文中提出杂种优势(heterosis)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许多农作物(如玉米、水稻、小麦、高粱、油菜、棉花等)以及园艺作物(如番茄、洋葱、黄瓜、胡萝卜和茄子等)的杂种优势利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明显的社会效益。小麦作为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也和其它作物一样,有着明显的杂种优势。多年来,许多学者探讨出了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和方法,例如,细胞核质互作遗传型雄性不育(即“三系法”)、化学杂交剂(CHA)诱导的生理性雄性不育(即“化杀法”)、核不育“二系法”和光温敏不育“二系法”等,使得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小麦核型雄性不育是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遗传资源之一,核型雄性不育由于受核基因控制,没有异源细胞质的不良影响,具有恢复源广(所有的普通小麦都是它的恢复系)、恢复度高、杂种优势显着、易选配强优势杂种组合等优点,但由于难以找到有效的保持系而限制了其杂种优势利用,针对这一问题,许多学者先后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繁育制种体系,如“两系法”、“XYZ”体系等,均未应用于杂交种生产。我国原西北植物研究所黄寿松等利用蓝粒标记方法成功地选育出了稳定的蓝标型雄性不育保持系,使得小麦核型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成为可能。蓝标型雄性不育保持系染色体机理类似于XZY体系,它集中了XYZ体系和粒色标记法的优点。但是它具有明显的缺点:蓝标型小麦核雄性不育、保持系的农艺性状差,尤其是苗弱苗黄、苗期生长发育迟缓、叶细色浅、植株细弱、穗小穗畸形、结实粒少、不抗锈病、生育期长、子粒瘪瘦、遗传背景单一等,严重影响了其杂种优势利用。本研究就是针对蓝标型小麦核雄性不育、保持系的缺点,利用轮回选择和蓝粒标记等方法,对蓝标型小麦核雄性不育、保持系进行遗传改良,同时深入探讨简便有效的蓝标型小麦核雄性不育、保持系转育途径。研究结果表明:①利用轮回选择对核不育系进行多代(8-10代)的轮回杂交和选择,选择出符合目标的不育系,再利用原蓝标型保持系对符合目标的不育系进行标记的方法,是蓝标型小麦核不育、保持系的有效转育途径。转育出的新型蓝标型小麦核不育、保持系,其表现为苗期生长发育趋于正常,苗壮叶宽,无黄花苗;植株健壮,杆粗叶宽,生育期提前;新型不育系的平均单株穗数、平均穗长、平均小穗数比原不育系分别增长1.55个、1.0cm和6.4个。从育性上看,新型不育系的不育性已稳定,且平均全不育株率增加了10.55%,自交结实率平均下降了1.4%;新型保持系在株高、穗长、小穗数上与原保持系相近,但其自交结实率明显提高,平均提高4.35%。②蓝标型小麦核不育、保持系的有效转育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不育系轮回改良法。即利用轮回选择方法对不育系进行遗传改良,然后利用带有不育基因的4E单体附加系进行标记,再进行育性分离选择的方法,其优点是利用轮回选择可以对不育系的性状进行综合改良,同时可以选择出不同遗传背景的不育系;二是不育系和4E二体附加系(携带有核不育基因)同时改良法。即先对白粒不育系和深蓝粒的4E二体附加系单独分别进行杂交回交转育,然后利用转育出的符合目标的不育系和深(浅)蓝粒4E附加系进行标记。其优点是对目标性状的改良非常明确,对单一性状的改良非常有效,改良后的不育系和4E附加系都具有同一目标性状,遗传背景相同,在标记时直接进行杂交选育出浅篮的株系即为改良后的保持系,无须再进行性状的选择;三是保持系回交改良法。即对浅蓝粒保持系利用具有优良性状的普通小麦进行连续杂交、回交转育的方法。其优点在于方法简单,对少数性状的改良有效,改良基因的选择不受限制。以上研究结果对于蓝标型小麦核雄性不育、保持系的遗传改良和小麦核雄性不育杂种小麦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王鹏科,亢福仁,杨智全[3](2006)在《蓝标型小麦核不育、保持系的遗传改良》文中提出为改善蓝标型小麦核不育、保持系的农艺性状,使其能够应用于杂种小麦生产,利用轮回选择、标记及育性分离鉴定方法对原蓝标型小麦核不育、保持系进行了遗传改良,初步转育出了新型蓝标型不育、保持系。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后的不育、保持系育性稳定,农艺性状较好,生长发育正常。这说明利用轮回选择、标记及育性分离选择是蓝标型小麦核不育、保持系转育和遗传改良的有效途径。
王鹏科[4](2006)在《小麦核不育×中国春3C二体附加系后代(F1)的细胞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小麦核不育×中国春3C二体附加系杂种F1和小麦核不育×普通小麦4E单体附加系杂种F1代为材料,利用细胞学方法研究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中期和后期)的染色体及二分体、四分体时期的小核。结果表明,小麦核不育×中国春3C二体附加系杂种F1代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出现了3个单价体的染色体构型,后期出现了2个或2个以上的落后染色体,二分体、四分体时期出现了2个或2个以上的小核,在不同的核不育背景中出现的频率各不相同,说明3C染色体在小麦核不育背景中具有诱导染色体断裂的作用,但在不同的小麦核不育背景中诱导染色体断裂的作用各不相同;在小麦核不育×普通小麦4E单体附加系杂种F1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后期、二分体和四分体时期也观察到了同样的结果,说明4E染色体同样具有诱导染色体断裂的作用;3C或4E染色体诱导染色体断裂可能是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多个时期。
庄巧生[5](1995)在《《小麦核不育性和轮回选择育种》读后感》文中指出《小麦核不育性和轮回选择育种》读后感庄巧生我高兴地阅读了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小麦核不育性和轮回选择育种》。这本书集学术性、实用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简明扼要,深入浅出,这与作者刘秉华同志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小麦细胞核雄性不育的研究和利用,在...
刘秉华[6](1993)在《小麦核不育的研究和利用》文中认为 植物两性花的雄性不育现象早在18世纪中期就有报道(Kohlreoter,1763)。此后,Gorter(1844)和达尔文(1890)等又相继发现雄性不育现象,并在形态上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进入本世纪以来,在100多个物种上发现或产生了数百例雄性不育材料,其中一些在形态学、细胞学和遗传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宋瑜龙[7](2015)在《SQ-1诱导的小麦雄性不育花药物质代谢及miRNA研究和不育相关基因F8-1的功能分析》文中认为目前,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均已实现了依赖雄性不育系大面积生产杂交种,并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瞩目的经济效益。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我们课题利用自主研发的小麦新型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产生生理型(PHYMS)不育并实现了小麦杂交亲本的随机组合,并组配出了一批杂交小麦新品种(材料),如西杂1号、西杂5号、西杂9号等,但其不育机理目前仍未研究清楚。本文从花粉粒物质积累层面,探讨了PHYMS花粉粒败育与能量物质积累、花粉粒结构之间的关系。随后,高通量测序鉴定了花药特定组织小RNA的表达,并分析了不育和可育材料同一时期差异保守mi RNA及其靶基因功能;最后,利用电子克隆技术获得了一个与生理型雄性不育相关的花粉特异性表达的基因序列,并对该基因做了初步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首先通过形态观察发现,特定时期特定浓度的SQ-1可以诱导西农1376小麦株型、雌蕊活性等方面不受影响,但雄性不育率可以高达99%以上;单核晚期至三核期,PHYMS-1376小孢子细胞核分裂迟缓,大部分小孢子细胞核在二核期停止分裂,即使少数小孢子可分裂至三核期,但核型也表现为不正常的圆点状。2.通过扫描电镜及光学显微镜观察CK-1376和PHYMS-1376小麦三核期花粉粒外壁外侧和各发育时期物质(淀粉、蛋白质和脂类)积累表明,与CK-1376相比,PHYMS-1376花粉粒呈干瘪的不规则多面体,且花粉粒外壁无乌氏体或营养物质富集;PHYMS-1376绒毡层细胞降解代谢持续时间延长(四分体时期提前开始,二核期仍有部分绒毡层残留),致使花药绒毡层细胞内营养物质不能定时足量地释放出来以供给小孢子正常的生长发育,最终导致花粉粒体积减小,内壁结构发育不充分,缺少必要的物质积累,最后表现为花粉粒雄性不育。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首次发现了小孢子的另外一种物质摄入方式,花粉粒内壁通过花粉粒萌发孔用内吞的方式将绒毡层代谢的乌氏体或球状体摄入进小孢子内。3.通过建立CK-1376及PHYMS-1376花药小RNA文库,本文在四个小RNA库中分别获得小RNA Clean Reads序列数11351207、11446429、11671120、11407681和Unique Reads序列数3984769、3812079、4132493、4792376,并且在四个数据库中共确定了归属于78个家族的102个保守的mi RNA。此外,分析小麦花药中差异表达的保守mi RNA,结果发现mi R9774、mi R397、mi R159、mi R9652、mi R396、mi R9664、mi R9655、mi R9661、mi R9663、mi R160、mi R9658、mi R9774.mi R9677等多个mi RNA可能参与花药结构发育及花药内物质代谢途径。同时,通过比较CK-1376和PHYMS-1376花药单核早期和二核期已知差异mi RNA靶基因,并对这些差异靶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代谢途径分析,发现分别有4个和94个靶基因被注释到了Path Way上,其中单核早期参与代谢途径(Metabolic Pathways)的靶基因占50%,二核期参与植物抗逆性互作(Plant-pathogen interaction)、代谢途径(Metabolic Pathways)的靶基因比例最高,分别为37.23%和17.02%。4.通过同源克隆获得了小麦完整的F8-1基因序列,编码165aa,分子量约18.2759k Da,等电点为4.86,同源比对分析发现F8-1蛋白与黑麦×硬粒小麦后代中扩增得到的F8-4蛋白的同源性高达100%。同时,F8-1蛋白具有pollen Ole e I的保守结构域,序列为Q-G-R-V-Y-C-D-T-C-R,且仅在小麦二核期和三核期花药组织中特异性表达。半定量结果显示,F8-1在PHYMS-1376花药二核期显着下调,且亚细胞定位发现该基因仅在细胞核中表达。最后F8-1基因功能研究发现,F8-1基因表达量下调会诱发一定程度的花粉败育,表明F8-1基因的表达与小麦花粉育性密切相关。
闻捷[8](2006)在《离子束辅助遗传转化小麦后代雄性不育现象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离子束辅助遗传转化小麦后代中出现的雄性不育变异株为材料首次进行研究,主要围绕不育性质的鉴定、不育的特性研究及不育性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途径探索3个方面开展工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不育性质的鉴定从不育的遗传性、不育程度和不育类型鉴定三个方面来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雄性不育变异是属于可遗传的部分不育;不育类型是显性单基因控制的小麦核不育类型。 2、不育性与农艺性状相关,田间容易区分和辨别。通过对不育株系内不育株和可育株的株高,穗数和穗长3个农艺性状的研究发现,两者的株高和穗数2个性状差异极显着,穗长差异不明显。与可育株相比,不育株的株高平均降低15.34cm,穗数平均减少2.50个。不育低株和可育高株的蛋白质含量的差异达到了极显着水平,低株的蛋白质含量高于高株的蛋白质的含量,且随着世代的增加,差距有增大的趋势。对于蛋白品质,两者均可以用回归方程来预测,但是不育低株的预测真实度要高于相应的可育高株。控制株高变异的基因属于显性矮变单基因。幼苗发芽试验表明:不育株的苗高、生长势及根部生活力都与可育株差异极显着。利用不育性与株高矮变及高蛋白性状高度相关的特征,可以在苗期较早的预测育性、蛋白品质,或者由后期的品质育性特点来推测株高,从而为下一步的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3、在不育性与蛋白质品质的相关关系研究过程中:首先通过对不育株连续三代的蛋白品质追踪调查,研究分析了每个世代不育株蛋白质品质表现及他们的遗传表现得出如下主要结论:不育株的蛋白品质既继承了原来转基因后代的高蛋白特点,又表现出不育性与高蛋白性状是高度相关的新的遗传特点,并且随着不育世代增加,不育株的高蛋白性状表现越来越稳定,这种遗传相关性可以运用多项式回归来预测。 4、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的方法对不育株的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进行分析,从蛋白质水平上进一步验证了不育性与蛋白品质的高度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醇溶蛋白电泳图谱上可以发现:不育株在γ、ω区与可育株有较大的差异。在γ区,
梁凤山,王斌[9](2003)在《小麦雄性不育遗传及基因定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雄性不育的研究对于杂种优势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小麦雄性不育遗传及基因定位研究进展,介绍了小麦雄性不育的基因工程,对小麦雄性不育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王山荭,刘秉华[10](1998)在《植物隐性核雄性不育材料姊妹交后代遗传模式的建立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提要本文论述了姊妹交方式在植物雄性不育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姊妹交后代育性分离的复杂性,提出了隐性核不育材料姊妹交后代育性分离的遗传模式:可育株:不育株=2m:1(n=1)(1)可育株:不育株=(1-2-i)(2n-1-1)(2)其中n为姊妹交的次数,m为控制隐性核不育性的基因对数。上述模式大大方便了隐性核不育材料的遗传鉴定。利用该模式不仅可以根据某一代姊妹交群体的育性分离资料,而且可以在姊妹交代数未知的情况下,根据连续2代姊妹交群体育性分离比,确定控制不育性的基因对数。在小麦轮选可育株衍生的后代中发现一个被命名为P740的雄性不育材料。在第1、2、3次姊妹交后代中,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分别符合4:1、7:5和15:13。通过遗传分析,并利用本文提出的遗传模式,一致确定P740雄性不育材料是由2对隐性基因控制的核不育材料。
二、小麦核不育的研究和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麦核不育的研究和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2)蓝标型小麦核雄性不育、保持系的转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概况 |
2.2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与方法 |
2.2.1 细胞质雄性不育体系的研究(CMS) |
2.2.2 化学杀雄剂诱导雄性不育体系的研究(CHA) |
2.2.3 光温敏雄性不育体系的研究(PCMS) |
2.2.4 细胞核基因雄性不育体系的研究(GMS) |
2.2.5 创制雄性不育系其它途径的研究 |
2.3 小麦雄性不育机理研究 |
2.3.1 小麦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 |
2.3.2 小麦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研究 |
2.3.3 小麦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2.4 小麦核不育杂种优势利用概况 |
2.4.1 核型雄性不育研究发展简史及其遗传机理 |
2.4.2 核不育的遗传特点 |
2.4.2.1 隐性核不育遗传 |
2.4.2.2 显性核不育遗传 |
2.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 |
3.1.1 不育材料 |
3.1.2 杂种后代 |
3.1.3 常规品种 |
3.1.4 标记材料 |
3.2 方法 |
3.3 调查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蓝标型小麦核不育、保持系的转育途径 |
4.2 新型不育、保持系的苗期表现 |
4.3 新型不育、保持系的农艺性状表现 |
4.3.1 新型不育系的农艺性状表现 |
4.3.2 新型保持系的农艺性状表现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不育系轮回改良法 |
5.2.2 不育系和4E 二体附加系(携带有核不育基因)同时改良法 |
5.2.3 保持系回交改良法 |
5.2.4 蓝标型小麦核不育、保持系的研究与利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蓝标型小麦核不育、保持系的遗传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新型不育、保持系的苗期表现 |
2.2 新型不育、保持系的农艺性状表现 |
2.2.1 新型不育系的农艺性状表现 |
2.2.2 新型保持系的农艺性状表现 |
3 讨 论 |
(4)小麦核不育×中国春3C二体附加系后代(F1)的细胞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 料 |
1.2 方 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F1植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的染色体构型 |
2.2 F1植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期Ⅰ的落后染色体 |
2.3 F1植株花粉母细胞二分体和四分体时期的小核细胞 |
3 讨 论 |
(7)SQ-1诱导的小麦雄性不育花药物质代谢及miRNA研究和不育相关基因F8-1的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
1.1.1 植物雄性不育生理生化研究 |
1.1.2 植物雄性不育的细胞生物学研究 |
1.1.3 植物雄性不育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1.1.4 植物雄性不育的分子研究 |
1.2 小麦雄性不育机理研究及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
1.2.1 小麦雄性不育机理研究现状 |
1.2.2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
1.3 植物小分子RNA的研究 |
1.4 植物花粉应变原蛋白研究 |
1.5 VIGS技术发展及应用研究 |
1.5.1 VIGS技术的原理 |
1.5.2 VIGS技术的建立与发展 |
1.5.3 VIGS技术的优缺点 |
1.5.4 VIGS技术鉴定植物基因功能 |
1.5.5 BSMV在VIGS中的研究进展 |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6.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SQ-1 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绒毡层代谢及花粉粒物质积累的研究 |
2.1 材料种植和处理 |
2.2 试验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 |
2.4 试验方法 |
2.4.1 表型观察及不育性研究 |
2.4.2 花粉粒核型的细胞学观察 |
2.4.3 半博切片制样 |
2.4.4 细胞化学染色处理 |
2.4.5 面积、平均光密度值及累积光密度值计算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表型观察及不育性研究 |
2.5.2 核型观察 |
2.5.3 不同发育时期花药及小孢子营养物质分布及结构研究 |
2.6 讨论 |
2.6.1 花药绒毡层与小孢子育性的关系 |
2.6.2 不溶性多糖与小孢子育性的关系 |
2.6.3 脂类物质与小孢子育性的关系 |
2.6.4 蛋白质与小孢子育性的关系 |
第三章 SQ-1 诱导生理型雄性不育差异MIRNA鉴定及靶基因研究 |
3.1 材料种植和处理 |
3.2 主要试剂 |
3.3 主要仪器 |
3.4 试验方法 |
3.4.1 小麦RNA提取 |
3.4.2 RNA纯化 |
3.4.3 小分子RNA文库构建 |
3.4.4 小分子RNA信息分析 |
3.5 结果 |
3.5.1 RNA提取及质量检测 |
3.5.2 小RNA结果初步分析 |
3.5.3 不同时期小RNA碱基偏好性 |
3.5.4 基因组比对 |
3.5.5 鉴定mi RNA并分类注释sRNA |
3.5.6 已知mi RNA分析 |
3.5.7 GO注释已知差异miRNA靶基因及KEGG通路分析 |
3.5.8 预测小麦花药新miRNA |
3.6 讨论 |
第四章 SQ-1 诱导生理型不育相关F8-1 基因的扩增和功能分析 |
4.1 材料种植和处理 |
4.2 实验主要试剂 |
4.3 实验仪器 |
4.4 实验中所涉及的引物 |
4.5 实验方法 |
4.5.1 小麦RNA提取 |
4.5.2 cDNA一链的合成 |
4.5.3 小麦F8-1 基因克隆 |
4.5.4 F8-1 基因扩增片段的回收 |
4.5.5 F8-1 基因扩增连接与转化 |
4.5.6 基因组DNA的扩增 |
4.5.7 F8-1 序列分析 |
4.5.8 F8-1 基因半定量分析 |
4.5.9 F8-1 基因亚细胞定位 |
4.5.10 VIGS载体构建 |
4.6 结果与分析 |
4.6.1 鉴定取材发育时期 |
4.6.2 F8-1 基因的克隆及测序 |
4.6.3 F8-1 基因序列分析 |
4.6.4 F8-1 基因组织表达及半定量分析 |
4.6.5 亚细胞定位 |
4.6.6 VIGS诱导F8-1 基因沉默 |
4.7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1.1 SQ-1 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育性及花粉粒核发育 |
5.1.2 SQ-1 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毡层代谢及花粉粒物质积累 |
5.1.3 SQ-1 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差异miRNA鉴定及靶基因分析 |
5.1.4 SQ-1 诱导的生理型不育相关F8-1 基因的扩增和功能分析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离子束辅助遗传转化小麦后代雄性不育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植物雄性不育概述 |
1.2 离子束辅助遗传转化的机理及研究进展 |
1.3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4 论文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不育性和不育类型的鉴定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育现象的可遗传性判定 |
2.2.2 不育性的鉴定 |
2.2.3 不育类型的鉴定 |
2.3 讨论 |
第三章 不育性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育性与田间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研究 |
3.2.2 不育低株和可育高株品质差别 |
3.2.3 低株和高株分离比例的适合性测验 |
3.2.4 不育性与苗期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
3.3 讨论 |
第四章不育性与蛋白质品质相关关系研究 |
4.1 不育性与蛋白质品质相关关系研究 |
4.1.1 材料和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1.2.1 不育株和正常株系间蛋白品质比较 |
4.1.2.2 不育株在S1代的品质分析 |
4.1.2.3 不育株在S2代的品质分析 |
4.1.2.4 不育株在S3代的品质分析 |
4.1.2.5 不育性与蛋白品质关系遗传性分析 |
4.1.3 讨论 |
4.2 不育株系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电泳图谱分析 |
4.2.1 材料和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2.2.1 不育株系的谷蛋白电泳分析 |
4.2.2.2 不育株系的醇溶蛋白电泳分析 |
4.2.3 讨论 |
第五章 不育性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途径探索 |
5.1 材料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小麦核不育的研究和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遗传型小麦核雄性不育研究进展[J]. 王鹏科,黄寿松,杨智全,徐旗. 麦类作物学报, 1998(03)
- [2]蓝标型小麦核雄性不育、保持系的转育研究[D]. 王鹏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6)
- [3]蓝标型小麦核不育、保持系的遗传改良[J]. 王鹏科,亢福仁,杨智全. 麦类作物学报, 2006(04)
- [4]小麦核不育×中国春3C二体附加系后代(F1)的细胞学分析[J]. 王鹏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11)
- [5]《小麦核不育性和轮回选择育种》读后感[J]. 庄巧生. 中国农业科学, 1995(02)
- [6]小麦核不育的研究和利用[J]. 刘秉华. 大自然探索, 1993(04)
- [7]SQ-1诱导的小麦雄性不育花药物质代谢及miRNA研究和不育相关基因F8-1的功能分析[D]. 宋瑜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9)
- [8]离子束辅助遗传转化小麦后代雄性不育现象研究[D]. 闻捷. 郑州大学, 2006(12)
- [9]小麦雄性不育遗传及基因定位研究进展[J]. 梁凤山,王斌. 遗传, 2003(04)
- [10]植物隐性核雄性不育材料姊妹交后代遗传模式的建立及应用[J]. 王山荭,刘秉华. 中国农业科学, 19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