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宁县道教协会召开第二届理事会(论文文献综述)
许婷婷[1](2018)在《后苏哈托时期印尼华族宗教信仰的复兴与影响 ——以民丹岛华人庙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民丹岛是印度尼西亚廖内群岛省首府丹绒槟榔市的所在地,原隶属苏门答腊岛廖内省。虽远离印尼政治经济中心,但民丹岛靠近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新山地区的地理位置优势,使其自古成为王权中心,并在18世纪一度发挥着国际性贸易中转港的重要地位。它不仅在马六甲王朝、柔佛王朝的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在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中留下了足迹。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的潮籍、闽籍华人漂洋过海来到民丹,种植甘密、胡椒,开采锡矿,在现在靠近海港的大坡及丹绒槟榔一带形成了较大的聚落规模。荷兰殖民者抵达民丹岛后,原先在廖内群岛占据统治地位的马来人、布吉斯人纷纷逃亡,而华人则选择留在岛上继续用甘密和胡椒与外界互通有无。为保障社群利益,防止海盗入侵,在华人形成聚落的河港、海港逐渐出现了各类华人秘密会社,并最终发展成为完善的港主制度。随着槟榔屿、新加坡的相继开埠,民丹岛华人更引领了北上开辟新马地区的浪潮,并在港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完善的社群组织。本论文基于2016年1月对民丹岛现存华人庙宇的实地走访、考察,在搜集相关口述及报章资料,整理庙宇分布等基本信息的基础上,综合概括民丹岛现存华人庙宇的特征,民丹岛华人宗教信仰的类别及分布。同时,结合印尼独立后各时期的宗教政策背景,解析民丹岛华人庙宇集中在后苏哈托时期重建、扩建的历史原因,从而体现华人宗教信仰的复兴与传播。通过介绍庙宇与当地华社及华裔领袖、华商的互动,突出民丹岛华人庙宇在廖内群岛-新加坡-马来西亚祭祀圈范围内的巨大影响力,从庙宇举办酬神庆典活动及日常的乐捐活动中,解析上述互动关系的形成与巩固,从而以庙宇为载体呈现民丹岛华人社会的动态景象。从旅游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庙宇文化旅游的发展趋势以及民丹岛华人庙宇的发展方向,体现庙宇文化功能的提升。重点分析后苏哈托时期华人庙宇的功能,从跨区域的信仰共同体、华族的集体文化记忆场、华商及华族政治领袖的社会资本、传承华族文化的旅游胜地等方面,以小见大,为印尼乃至整个东南亚华人社会的华人庙宇及华族宗教文化的复兴提供新视角。
张帆[2](2017)在《民国地方社会的生存危机应对 ——基于1934年东南大灾荒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祸患频仍,地方社会屡受摧残。1934年夏季及其后一段时间,东南地区遭遇了百年难遇的超常灾荒,人们纷纷以各种方式起而应对危机。无论从灾荒的致因、长期的影响还是从地方应对之策看,对1934年东南超常灾荒的考察在近代中国灾害史研究中都别具意义。异常天气是1934年大旱灾的直接诱因,但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利功能的欠缺以及地方社会的仓促应对则是促使大旱成荒、灾黎遍地的深层原因。旱灾严重摧残了灾区民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发了频繁的社会动荡。面对大灾荒,在中央政府规划和领导下,各地方政府纷纷勉力应对。在灾荒应对方案上,地方政府依据已有成规或临时法令,构建救济机制,重视社会宣传和赈灾经费筹募。在赈济统筹层面,地方政府除注意上下级机关、各平级机关以及与各事务部门的有效互动,重视与社会力量的赈灾合作,注意对灾民自救因势利导。地方政府的赈灾举措各有侧重,无论是急赈、工赈、蠲缓和农贷,还是机械灌溉的引入、人工降雨的提议与水利工程的推进,均显示地方政府的灾荒应对在承续传统荒政基础上的现代性趋向。行政与市场手段并重以维持经济稳定,严格审查、惩恶扬善以保证赈济功效,抚慰、规劝、命令与震慑多管齐下敉平社会动荡,对确保救灾赈济、维持经济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毋庸置疑,政府的灾荒应对也存在一些弊端,常态治理和日常准备的不足,产生了如反应迟缓、资金匮乏、抗旱设备缺少等等问题,导致政府在一些减灾行动上事倍功半,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社会力量在灾荒应对中贡献甚巨。社会力量因灵活多样的募捐方式吸纳了众多赈济资源,故土情结、慈善理念与人道主义的感召使越来越多人参与其中,扩大了赈济势力。在当地赈济与跨区域赈济的过程中,社会力量颇为注意放赈对象的管控、施赈过程的监督与赈务公开等赈济监控环节。社会力量居于政府、灾民之间发挥其桥梁作用,同时,各社会慈善团体间也注意协调与合作。在精神抚慰与舆论导向层面,社会力量发挥自身优势,安抚灾民,监督政府,贡献意见,鼓励捐输。“甲戌全浙救灾会”在此次大灾荒中的作为,突出显示了社会力量在灾荒应对中的积极作用。大灾荒造成被灾百姓生活困难:收益剧减、生活成本陡增造成生计的窘迫,农时违逆、日常生活错乱造成日常节奏的紊乱,谣言传播、行为反常反映灾民心理的异化,疫病流行更使他们雪上加霜。灾民的自救在积极一端,通过补水、改种、加强副业等手段进行农事补救,通过多种渠道挣取资金、寻找代食品等手段进行生活补救,灾民之间的互助以及灾民向政府和社会寻求赈济,都体现出灾民灾荒应对的主动性。在消极一端,祈雨求神虽给心理以安慰,却造成了资源的损耗;逃难就食与聚众抢米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社会动荡;卖儿鬻女、遗弃、自杀等极端方式则显现了灾民自救能力的薄弱与国家赈救能力的不足。城市民众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显示了不同阶层民众旱灾中的生活状态与应对方式。危机时段的非常态应对与常态的地域经济社会生活密切关联。1934年的超常灾荒在一定意义上检视了东南地方社会的生态系统状态,说明了生态环境因素在地方生存和发展中的潜在而长久的影响力。地方政府常态治理与应急方案显示了一定的灾荒应对能力,但财政困窘、措施仓促,极大滞碍了政府荒政效能的发挥。社会力量的灾荒应对既体现了地域慈善的传统,也显示了赈灾方式的时代转型。灾民面临生活危机的种种应对方式,积极与消极并存,凸显了民国时期乡村地区之日渐凋敝和民众自救能力的单薄。在灾荒史研究中,这样的非常态—常态关联应该是社会史学者更为关注的方面。
武宁县道教协会[3](2002)在《武宁县道教协会召开第二届理事会》文中研究说明
郭树森[4](1996)在《全真道传入江西及其蕃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真道传入江西及其蕃衍郭树森全真道又称全真教,或全真派。为金代北方兴起的三个新道派之一。创始人是王重阳及其七个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全真道是后期道教中最大的派别这一。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南传,几乎遍布江南各省、...
二、武宁县道教协会召开第二届理事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宁县道教协会召开第二届理事会(论文提纲范文)
(1)后苏哈托时期印尼华族宗教信仰的复兴与影响 ——以民丹岛华人庙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民丹岛华人社会的形成及华族民间宗教信仰的分布 |
第一节 民丹岛史地概况 |
第二节 海上丝绸之路与民丹岛及周边岛屿 |
第三节 民丹岛华人社会的形成 |
第四节 民丹岛华族民间宗教信仰的分布及特征 |
第二章 后苏哈托时期民丹岛华族宗教信仰的复兴 |
第一节 苏哈托时期华族族群特性的压制及维持 |
第二节 后苏哈托时期民丹岛华族宗教文化认同的重建 |
第三章 后苏哈托时期民丹岛华人庙宇的功能分析 |
第一节 跨区域的信仰共同体 |
第二节 华族的集体文化记忆场 |
第三节 华商及华族政治领袖的社会资本 |
第四节 传承华族文化的旅游胜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民国地方社会的生存危机应对 ——基于1934年东南大灾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1934年超常旱灾及其生存危机 |
第一节 灾情及其成因 |
一、灾区分布 |
二、灾情轨迹 |
三、异常的气候 |
四、旱灾的社会成因 |
第二节 民众生存危机 |
一、旱灾的经济影响 |
二、灾荒之年的社会动荡 |
小结 |
第二章 政府的灾荒应对 |
第一节 灾荒应对方案 |
一、应对流程 |
二、救济机制 |
三、应对政策与社会宣传 |
四、赈灾经费的筹集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的赈济统筹 |
一、政府内部互动 |
二、政府与社会的赈灾合作 |
三、灾民自救的引导 |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赈灾举措 |
一、抗旱技术的实施与推广 |
二、急赈 |
三、工赈 |
四、蠲缓与农贷 |
第四节 经济社会秩序的维持 |
一、稳定经济秩序 |
二、关注赈济功效 |
三、敉平社会动荡 |
小结 |
第三章 社会力量的灾荒应对 |
第一节 赈济资源的募集 |
一、多样的募捐方式 |
二、赈济力量的聚合 |
第二节 社会赈济的实施 |
一、社会赈济的范围 |
二、社会赈济的监控 |
三、赈济力量的整合与协调 |
第三节 精神抚慰与舆论导向 |
一、信仰的力量 |
二、社会舆论的导向 |
第四节 个案考察:“甲戌全浙救灾会”的作用 |
一、“全浙会”的组建及救灾行动 |
二、“全浙会”为民发声 |
三、“全浙会”的资源整合 |
小结 |
第四章 灾民的生活危机自救 |
第一节 灾民生活窘态 |
一、窘迫的生计 |
二、紊乱的生活节奏 |
三、异常的心理 |
四、疫病流行 |
第二节 灾民的积极应对 |
一、农事补救 |
二、生活补救 |
三、灾民互助 |
四、向政府和社会寻求赈济 |
第三节 灾民的消极应对 |
一、祈雨求神 |
二、逃难就食 |
三、抢米风潮 |
四、极端方式 |
第四节 旱灾与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基于城市的考察 |
一、消夏饮食的改变 |
二、消夏空间的调整 |
三、公共生活的变化 |
小结 |
余论:地方社会的危机应对与常态运行 |
一、地方发展中的生态要素 |
二、地方政府的常态荒政效能 |
三、地方社会的常态救助检视 |
四、近代市场条件下民众的生活自救能力 |
附录 |
一、1934 年东南旱灾各地概况 |
二、1934 年旱灾东南各省农业损失统计 |
三、1934 年东南旱灾天气数据样本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后记 |
四、武宁县道教协会召开第二届理事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后苏哈托时期印尼华族宗教信仰的复兴与影响 ——以民丹岛华人庙宇为例[D]. 许婷婷. 厦门大学, 2018(07)
- [2]民国地方社会的生存危机应对 ——基于1934年东南大灾荒的考察[D]. 张帆. 苏州大学, 2017(04)
- [3]武宁县道教协会召开第二届理事会[J]. 武宁县道教协会. 中国道教, 2002(06)
- [4]全真道传入江西及其蕃衍[J]. 郭树森. 江西社会科学, 199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