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KPE-3000型布氏硬度计的改装(论文文献综述)
南京无线电厂[1](1967)在《KPE-3000型布氏硬度计的改装》文中提出 KPE-3000型布氏硬度计是民德生产的一种硬度计。该硬度计自来我厂投入生产后,性能一直稳定准确。由于操作过程中必须先将预载荷卸下,把试样放在工作台上,对准压头,顶上预载荷,再将主载荷加上,保持加载时间如10秒、30秒、60秒,到时后,卸去载荷将试样取下进行测量,这样烦琐步骤对于大批零件和样品测试硬度来说,操作较为吃力。因它要注意什
王菊青,王卫东,王坤[2](2013)在《HB-3000型布氏硬度计换向系统的改造》文中研究指明主要描述了改造前后的HB-3000型布氏硬度计的换向系统,提出用电气自动控制系统替代原机械式换向开关的改造方案,实现了对硬度计电机的保护,并论述了改造后的效果。
张凤林[3](2016)在《用于大型铸锻件现场硬度检测的大型硬度计》文中指出大型硬度计主要用于大型铸锻件的现场硬度检测。介绍了国内外典型大型硬度计的原理、结构、性能、操作方法、主要特点及技术参数。结果表明:摇臂式硬度计,以手动或半自动方式工作,主要用于检测单件或小批量大型工件;门式硬度计以手动、半自动或全自动方式工作,既可用于单件或小批量大型工件的检测,也可用于批量大中型工件的检测;其中自动门式硬度计的检测效率较高,可用于批量工件的逐件检测;以自动门式硬度计为核心,配上打磨、上下料、压紧及输送装置,并且增加远程通信功能,可以构成一套在线自动硬度检测系统。
贾立功[4](2021)在《隆起形貌下的计量级布氏硬度高精度测量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型工艺和材料不断涌现。而硬度是衡量材料强度及刚度等性能的综合指标。所以材料的硬度测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布氏硬度测试金属表面时局部塑性变形较大,能够较好地反映出金属材料各部分的综合性能,所以在生产测试中占极大比重。针对目前计量级布氏硬度测量在国防工业及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中的精度与效率低等瓶颈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布氏硬度高精度测量方法,以确定在布氏硬度压痕的形貌特征变化下真实的压痕边缘直径。压痕测量装置和压痕的清晰程度均影响着压痕直径的测量精度,从而影响硬度值的准确性。针对现有布氏硬度测量系统多为读数显微镜,其出现视场模糊及显微镜的放大调节倍数时都需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存在人为操作及测量误差。本文对测量系统进行改装搭建,利用视觉测量装置对压痕圆边缘进行自动对焦,降低了人为测量、操作误差。并针对隆起边缘对硬度测量的影响特性问题,本文构建了压痕圆直径变化范围内对应硬度值的函数模型。针对布氏硬度压痕圆形貌的形态多样性问题,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布氏硬度压痕圆的挤压过程,构建了压痕形貌的仿真模型。并针对压痕形貌中的隆起效应,确定了试件材料与压头分离时最后的接触边界位于其隆起部分。运用Bruker三维光学表面轮廓仪对轴承钢Gcr15布氏硬度块不同压痕圆直径的表面形貌进行测量,其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相吻合,验证了本文仿真模型的有精准性。针对压痕自身形貌变化导致的轮廓边缘位置确定问题,利用Canny算子、亚像素拟合等思想,对282HBW5/75压痕边缘的初步定位。并通过清晰度评价函数构建了KL值与压痕边缘的对应变化趋势,获得压痕边缘的精确定位。其真实边缘接近于隆起变形的最内侧边缘约4~6μm,由原来的直径误差值5μm降低到1μm,并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定量验证。最后选用282HBW5/75、102HBW10/1000和258HBW10/3000不同工况下的轴承钢Gcr15布氏硬度块进行实验验证,5mm球头对应的直径误差值为1μm以内,10mm球头对应的直径误差约为2μm,测量误差率与光学显微镜相比,由50%降为20%,测量精度提高了30%。其稳定性比人工测量(光学显微镜)提高了一倍,验证了本文方法测量精度和稳定性,本文方法为揭示布氏硬度测量压痕的形貌特征和测量规律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张凤林[5](2018)在《汽车零部件硬度的现场检测与在线检测》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汽车零部件硬度检测方面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包括应用于生产现场的快速硬度计、大型硬度计、专用硬度检测系统及硬度在线自动检测系统等;分析了现场硬度检测与实验室常规硬度检测的不同之处,指出检测效率是现场硬度检测的关键。实践表明:汽车零部件硬度在线自动检测系统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可解决许多汽车零部件的硬度在线检测问题,这些系统的推广应用可提高企业的质量保证水平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
郭卫卫[6](2014)在《W-30Cu(WC)合金组织与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特高压输电的发展,高可靠性长寿命触头材料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现在商用的W-30Cu合金在大电流高频开断工作中存在着耐电弧击穿能力差、热机械磨损严重等不足。本文通过采用熔渗法分别制备了WC-30Cu合金和不同粒度的W-30Cu(WC)合金,研究了WC的加入量和不同粒度WC和W混合骨架对W-30Cu(WC)合金组织与电击穿性能的影响,测试了不同W-30Cu(WC)合金与CuCr合金的界面结合强度,并借用SEM对其拉伸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不同粒度的W-30Cu(WC)合金的高温疲劳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烧结温度升高,WC骨架进一步致密化,在熔渗Cu后形成的WC-30Cu合金硬度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现象,电导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合金致密度变化不大。(2)W骨架中加入适量WC,可提高W-30Cu(WC)合金的硬度和电导率,同时提高了W-30Cu与CuCr合金的界面结合强度,W-30Cu(WC)断口上呈现出局部韧性断裂。(3)W骨架中加入逸出功较低的WC后,W-30Cu(WC)合金在电击穿过程中,电弧得到分散,侵蚀面积增大,侵蚀坑变浅;首次击穿相由原来的富铜区转移到WC/Cu相界面处,从而提高了合金的耐电压强度,降低了截流值,延长了燃弧时间。(4)采用亚微米级WC和W粉末制备的W-30Cu(WC)合金,其硬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得到大幅度提高,合金电导率因小颗粒表面的增加略有下降。(5)亚微米粉末制备的W-30Cu(WC)合金经过200次热疲劳试验,合金仍保持较高的硬度,合金组织中W骨架的连续性良好;而商用W-30Cu合金经过40次热疲劳试验,W骨架连续性变差,硬度大幅下降,合金疲劳失效。
王世英,钱明宣[7](2000)在《HB-3000型布氏硬度计换向系统的改造》文中认为介绍了 HB- 30 0 0型布氏硬度计换向系统的改造方法及改造后硬度计的工作程序 ,并就改进效果进行了论述。
杨竹君,赵洪刚[8](2011)在《布氏硬度测量方法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布氏硬度测量原理,用自制带有改装测头的百分表直接测量压痕深度的新方法测量试样的布氏硬度。对于45钢炉冷和气冷、T12炉冷和气冷的对比试验,以LINTAB5显微镜测量布氏硬度结果为基准,新方法测得硬度的误差分别为1.64%、2.95%、1.87%和1.54%,用读数显微镜测压痕直径的误差分别为2.98%、3.27%、2.69%和3.17%。
初仲贤[9](1983)在《用时间继电器控制布氏硬度计的保荷时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HB-3000型布氏硬度计的负荷控制机构是机械式的,其换向开关在长期使用后经常失灵,产生各种故障,影响试验机正常工作. 为此,我们改装成用时间继电器控制布氏硬度计的加荷、卸荷和负荷保持时间.试验时只需按动一次按钮即自动完成加荷-保荷-卸荷全过程.完全能达到硬度计检定规程要求的10±2秒的误差范围以内. 其控制程序是:正转-延时-略停-反转-停机. 1电气原理图电器原理图见图1所示.
康洪岩[10](2014)在《热处理工艺对E级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满足重载提速货车对车钩性能的新要求,本文以铁路货车车钩用E级钢为材料,分别研究了预备正火+调质、预备正火+二次淬火+回火及预备正火+二次淬火加中间回火+回火热处理工艺对E级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旨在通过改变热处理工艺来大幅度提高E级钢的力学性能。首先,固定淬火和回火温度,探究正火预备热处理温度对E级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正火预备热处理能够细化组织,但正火温度过高,易使组织粗化;显著提高E级钢的强度及-40℃冲击功。当预备正火温度由880℃增至960℃时,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塑性呈升高趋势,低温韧性先降低后升高,综合各项力学性能,920℃为最佳正火预备热处理温度。其次,固定预备正火温度,探究淬火及回火温度对E级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淬火温度对E级钢强度影响不明显,但对其塑性和-40℃冲击功影响较为明显,淬火温度由860℃增至920℃时,强度升高,塑性和-40℃冲击功降低,当淬火温度高于920℃以后,强度降低,塑韧性略有升高。回火温度由560℃增至640℃时,强度和布氏硬度降低,塑性和韧性升高。优化出预备正火+调质的工艺为920℃正火+900℃淬火+580℃回火,此工艺下的屈服强度为912.0MPa,抗拉强度为984.0MPa,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分别为14.6%和50.6%,-40℃冲击功为33.0J,布氏硬度为284.0。最后,固定正火、淬火及回火温度,探究二次淬火温度和中间回火后快速奥氏体化保温时间对E级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二次淬火温度由800℃增至880℃时,强度、塑性和低温韧性先升高后降低;820℃时强度和-40℃冲击功达最大值,840℃时塑性最好。快速奥氏体化的保温时间由20min增至80min时,强度和-40℃冲击功先升高后降低,塑性先降低后升高;保温时间为60min时强度最高;保温时间为40min时冲击功达最大值。优化出最佳的热处理工艺为920℃正火+900℃淬火+640℃回火(保温2h后快速升温至820℃)+820℃(保温40min)淬火+580℃回火。此工艺下E级钢的力学性能如下:屈服强度904.1MPa,抗拉强度967.1MPa,-40℃冲击功为80.2J,延伸率为18.0%,收缩率为51.6%,布氏硬度为294。
二、KPE-3000型布氏硬度计的改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KPE-3000型布氏硬度计的改装(论文提纲范文)
(2)HB-3000型布氏硬度计换向系统的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改造前HB-3000型布氏硬度计的换向系统 |
2 改造后HB-3000型布氏硬度计换向系统 |
3 调试与校准 |
4 结束语 |
(4)隆起形貌下的计量级布氏硬度高精度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测量系统的选型及相机标定 |
2.1 测量系统硬件的选型 |
2.2 压痕圆的相机标定 |
2.2.1 标定目的及相关理论 |
2.2.3 相机标定实验 |
2.3 硬度值与形貌隆起的函数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压痕圆形貌特征理论与分析 |
3.1 形貌特征理论 |
3.1.1 材料力学特性 |
3.1.2 屈服条件 |
3.1.3 强化准则 |
3.2 硬度测试方法 |
3.3 有限元仿真及结果分析 |
3.3.1 有限元模型及理论 |
3.3.2 结果分析 |
3.4 压痕圆三维形貌的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布氏硬度压痕圆的精确定位 |
4.1 压痕圆图像的增强 |
4.1.1 压痕圆图像的平滑 |
4.1.2 压痕圆边缘的锐化 |
4.2 压痕圆图像的直方图分割 |
4.3 压痕边缘轮廓的定位 |
4.3.1 压痕边缘图像清晰度评价 |
4.3.2 边缘轮廓的初步提取 |
4.3.3 边缘拟合 |
4.3.4 边缘轮廓的精确定位 |
4.4 本章小结 |
5 布氏硬度压痕圆实验测量 |
5.1 测量实验 |
5.2 误差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汽车零部件硬度的现场检测与在线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 汽车行业常用的硬度试验方法 |
1.1 布氏硬度试验 |
1.2 洛氏硬度试验 |
1.3 里氏硬度试验 |
1.4 测深法布氏硬度试验 |
2 汽车零部件硬度的实验室检测、现场检测与在线检测 |
3 现场检测用快速硬度计 |
3.1 拉杆式快速布洛硬度计 |
3.2 悬臂式自动快速布洛硬度计 |
3.3 悬臂式自动快速布氏硬度计 |
3.4 摇臂式大型布氏、洛氏硬度计 |
4 汽车零部件检测专用硬度计 |
4.1 刹车盘硬度自动检测系统 |
4.2 汽车曲轴硬度计 |
4.3 汽车发动机缸盖硬度自动检测系统 |
5 硬度在线自动检测系统 |
6 结束语 |
(6)W-30Cu(WC)合金组织与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常规钨铜合金制备方法 |
1.2.2 新型纳米WCu合金制备工艺 |
1.2.3 添加相对WCu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1.2.4 粉末粒度对WCu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2 材料制备及实验方法 |
2.1 材料制备 |
2.1.1 实验用原料的选择 |
2.1.2 制备工艺流程 |
2.1.3 材料制备中参量选择依据 |
2.2 试样制备与性能测试 |
2.2.1 机械加工 |
2.2.2 制备金相试样 |
2.2.3 合金的电导率、硬度、致密度测试 |
2.3 实验设备 |
3 WC-30Cu合金组织及性能 |
3.1 WC主要物理性能 |
3.2 制备WC-30Cu合金的目的 |
3.3 WC-30Cu合金的制备 |
3.4 WC-30Cu合金显微组织及致密度、硬度、电导率 |
3.4.1 WC-30Cu合金显微组织 |
3.4.2 WC-30Cu合金的致密度、硬度及电导率 |
3.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5 WC-30Cu合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3.6 本章小结 |
4 添加碳化钨对W-30Cu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4.1 W-30Cu合金中添加碳化钨的研究目的 |
4.2 添加WC的W-30Cu合金的制备 |
4.3 添加WC的W-30Cu合金显微组织及致密度、硬度及电导率 |
4.3.1 添加WC的W-30Cu合金显微组织 |
4.3.2 添加WC的W-30Cu合金的致密度、硬度及电导率 |
4.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 添加WC的 W-30Cu合金与Cu-Cr结合强度 |
4.4.1 结合试棒的制备 |
4.4.2 添加WC的 W-30Cu合金与Cu-Cr结合强度及断口形貌 |
4.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5 添加WC的W-30Cu合金的耐电烧蚀能力 |
4.5.1 添加WC的W-30Cu合金电击穿50 次形貌 |
4.5.2 添加WC的W-30Cu合金电击穿50 次实验数据 |
4.6 本章小结 |
5 粉末粒度对W-30Cu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5.1 研究不同粒度粉末制备W-30Cu合金的目的 |
5.2 合金的制备 |
5.3 采用不同粒度粉末制备W-30Cu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基本性能 |
5.3.1 采用不同粒度粉末制备W-30Cu合金的显微组织 |
5.3.2 采用不同粒度粉末制备W-30Cu合金的基本性能 |
5.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 采用不同粒度粉末制备W-30Cu合金与Cu-Cr结合强度 |
5.4.1 结合试棒的制备 |
5.4.2 采用不同粒度粉末制备W-30Cu合金与Cu-Cr结合强度及断口形貌 |
5.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5 采用不同粒度粉末制备W-30Cu合金的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 |
5.6 采用不同粒度粉末制备W-30Cu合金的高温疲劳性测试 |
5.6.1 实验目的 |
5.6.2 实验方法 |
5.6.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5.7 采用不同粒度粉末制备W-30Cu合金的组织均匀化处理 |
5.7.1 实验方法 |
5.7.2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HB-3000型布氏硬度计换向系统的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HB-3000型布氏硬度计换向系统的改造 |
2 调试与检测 |
3 改进效果 |
(8)布氏硬度测量方法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原理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使用读数显微镜测量 |
2.2 使用改装百分表测量 |
2.3 使用LINTAB5显微镜测量 |
3 结果与分析 |
4 结论 |
(10)热处理工艺对E级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车钩概述 |
1.2 国内外车钩发展现状 |
1.2.1 国内车钩的发展 |
1.2.2 国外货车车钩的发展 |
1.3 低合金钢的热处理 |
1.4 研究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材料及设备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备 |
2.2 试验方案 |
2.3 样品制备 |
2.4 砂型制备 |
2.5 配料及熔铸 |
2.6 力学性能测试 |
2.6.1 拉伸试验 |
2.6.2 低温冲击试验 |
2.6.3 硬度试验 |
2.7 微观组织观察 |
2.7.1 金相组织观察 |
2.7.2 冲击断口观察 |
第3章 正火预备热处理对 E 级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化学成分分析 |
3.3 正火预备热处理温度对 E 级钢组织的影响 |
3.4 正火预备热处理温度对 E 级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 断口形貌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调质热处理对 E 级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淬火温度对 E 级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4.2.1 淬火温度对 E 级钢组织的影响 |
4.2.2 不同淬火温度对 E 级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3 断口形貌分析 |
4.3 回火温度对 E 级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1 回火温度对 E 级钢组织的影响 |
4.3.2 回火温度对 E 级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3 断口形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重热处理工艺对 E 级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二次淬火温度对 E 级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5.2.1 二次淬火温度对 E 级钢组织的影响 |
5.2.2 二次淬火温度对 E 级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5.2.3 断口形貌分析 |
5.3 二次淬火加中间回火热处理对 E 级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5.3.1 快速奥氏体化保温时间对金相组织影响 |
5.3.2 快速奥氏体化保温时间对 E 级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3 断口形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KPE-3000型布氏硬度计的改装(论文参考文献)
- [1]KPE-3000型布氏硬度计的改装[J]. 南京无线电厂. 理化检验通讯, 1967(06)
- [2]HB-3000型布氏硬度计换向系统的改造[J]. 王菊青,王卫东,王坤. 计测技术, 2013(S1)
- [3]用于大型铸锻件现场硬度检测的大型硬度计[J]. 张凤林.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16(08)
- [4]隆起形貌下的计量级布氏硬度高精度测量方法研究[D]. 贾立功. 中北大学, 2021(09)
- [5]汽车零部件硬度的现场检测与在线检测[J]. 张凤林.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18(10)
- [6]W-30Cu(WC)合金组织与性能的研究[D]. 郭卫卫. 西安理工大学, 2014(01)
- [7]HB-3000型布氏硬度计换向系统的改造[J]. 王世英,钱明宣. 航空计测技术, 2000(04)
- [8]布氏硬度测量方法改进研究[J]. 杨竹君,赵洪刚. 热加工工艺, 2011(20)
- [9]用时间继电器控制布氏硬度计的保荷时间[J]. 初仲贤.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1983(03)
- [10]热处理工艺对E级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D]. 康洪岩.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