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级保护植物

我国一级保护植物

一、我国的一级保护植物(论文文献综述)

郭子良[1](2016)在《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文中提出为了优化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局,提高自然保护区网络的有效性,该文以地貌、植被和自然保护区等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采用叠加分析、TWINSPAN分类、保护空缺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和格局以及各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评估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天然植被的保护有效性。研发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定量评估方法,并用106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测试。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分析,提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的优化布局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包括4个地貌大区、40个地貌地区、127个地貌亚地区和473个地貌区的地貌区划系统。提出了包括8个地理区域、37个地理地带、117个地理区和496个地理小区的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2.在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挥着主体作用;野生植物、草原与草甸以及海洋和海岸类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中小型自然保护区居多,大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且主要位于西南、西北等地;我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倾向于局部聚集。3.有7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和188个自然保护地理小区尚未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这些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并不是均需要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布局,许多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以栽培植被为主,但在一些自然生境较好的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仍存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空缺。4.超过8.85%的植被区和35.87%的植被小区并未进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近25%的自然植被群系未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天山山地、黄土高原和东南沿海等地区植被的保护有效性低。在主要山地800 m以下的山地基部,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的保护力度不足。低海拔的水平地带性植被和基带植被在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存在明显空缺。5.提出了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种质资源等三方面定量评估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测试发现河北南大港和辽河源、黑龙江镜泊湖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更高。此评估方法能很好识别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等保护价值。6.建议优先在202个地理小区对23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升级,并在102个地理小区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优先建设高岭-盘岭和长白山等6处自然保护区域,太行山北段和武夷山北段等14处自然保护区群;在10个地区促进跨境自然保护区网络的建设;对18个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合并。

王乙[2](2018)在《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据估计,当前野生动物灭绝速度比自然状态快1000倍、比物种形成速度快100万倍,灭绝速度由每天1种增加到每小时3种。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想要确保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保护野生动物。人类保护决策的主要原因是钱的问题,就是计算投入多少成本并带来多少回报,虽然决策也会受道德、美学、科学的影响,但主要依据是经济问题。因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明确我国野生动物数量本底和质量本底。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就是研究测度野生动物的保护本底的理论和方法,对制定保护政策、配置保护资源、提升保护成效具有重要意义。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是在物种稀缺濒危的背景下,人类通过保护行为能够保存、延续并产生的野生动物总体价值,包括内禀价值和利用价值。内禀价值是物种延续自身存在和特征的价值,利用价值是野生动物对人类经济、生态、社会的贡献价值。本文首先明确了相关概念,指出内禀价值就是野生动物作为种质资源维系物种特征延续的价值,可以体现在稀有性、遗传资源信息、自然历史及进化信息、生产力供给能力和所处营养级等五个方面,尝试利用经济学的方法对内禀价值进行评价方法设计,拓展了保护经济学和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的应用范围。其次,梳理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提出研究假设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自身禀赋是影响保护价值的首要因素、生态服务价值最能代表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这些因素彼此关联并形成包括直接关系、中介关系和相关关系的复杂机理关系。第三,将保护价值影响机理研究结果与评价体系结合,以自身禀赋特征作为种质资源价值评价的主要指标,提出包括5个因素15个指标的种质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对已有价值评价方法进行改进,设计基于CE方法的非消费型游憩价值评价模型,构建包括4类、14项内容的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体系。根据野生动物的保护级别与层次,明确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保护名录以外野生动物保护价值的总体评价方法。最后,根据保护级别与层次分别选取丹顶鹤、黑熊、东北林蛙3个物种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种质资源保护、促进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产业经济发展、恢复国家保护名录外野生动物生态服务功能、提高野生动物总体社会综合效益的政策建议。

张军辉[3](2013)在《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野生药材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或范围内分布的非人工种植、圈养或养殖的各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本文中,药材是广义的概念,包括传统中药、民间药(草药)和民族药。我国药材资源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上诞生了《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医学名着。不仅中药资源源远流长,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医药,包括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傣医药、壮医药等。西部民族地区由于独特而多样的自然条件,具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其中许多着名的地道中药材在全国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药材需求量大,乱砍滥伐、盗猎现象严重,资源生境破坏,群众保护药材资源意识薄弱等原因,西部民族地区的药材资源呈现出减少和枯竭的态势,保护民族地区的传统医药资源迫在眉睫。保护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有利于保持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有利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维持自身民族特色;有利于发展中药和民族医药产业、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有利于再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在分析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及法律保护状况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条约和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在立法、执法、守法及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本文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理论基础,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明确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在界定野生药材资源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其特点、分类、历史沿革及重要性。结合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情况,对西部民族地区的中药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进行全面梳理;第二章从立法、执法、守法和公众参与等角度介绍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现状,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实证研究,通过对云南省文山自治州的调研,分析该地在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第四章对涉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国际条约及有关国家的做法进行介绍,提出对西部地区的借鉴意义;第五章就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从立法、执法、守法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建议;第六章是结语。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全面梳理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资源保护及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比较研究,在梳理国内和西部民族地区药材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比较研究国际有关条约、国外有关立法和体制在保护药材资源方面的差异,为西部地区完善立法提供借鉴;专题调研,选取一个省区内某个典型地区进行保护药材资源方面的调研,分析其有益经验及需要改进之处。本文力图实现的创新之处:一是选题的创新,论文首次从法学角度出发研究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问题。二是研究范围的创新,首次全面关注西部12省区市的野生药材资源及保护状况。本文结合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情况,全面介绍了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野生药材资源种类、分布及保护状况。在中药资源外,本文还关注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对其历史沿革、药材资源以及与中药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二是研究内容的创新,论文以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基础,在关注国家层面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立法、执法、守法等状况进行全面梳理,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在立法中,提出要确立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对全部野生药材资源和各个管理环节进行规范;要发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立法权,体现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要挖掘整合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发挥非正式制度的支撑作用。在执法层面,建议实行保护管理部门垂直管理,引入环境非强制行政行为。在守法层面,建议发展环境非政府组织、探索环境公益诉讼,进一步推进公众参与。

李卓[4](2016)在《中国濒危植物保护网络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人类对植物资源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以及全球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而不断增长。由于我国植物资源种类的多样性以及地理分布的复杂性,加之保护力度的不足,部分植物资源已面临濒危处境,目前急需确定濒危植物分布的关键地区,找出保护空缺,优化网络布局,并提出有效的保护措施。为此,本研究主要依据《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共选取了极危、濒危和易危植物166科3773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系统保护规划(SCP)软件(C-plan),以我国2378个行政县为基本规划单元,计算了各规划单元濒危植物保护的不可替代性值(Irrelaceability),筛选出高保护价值区,结合现有保护区分布情况找出了保护空缺,提出了三种保护网络优化方案。同时计算了保护贡献值(Ti)和保护效率值(C),对现有和优化后的保护区网络保护贡献率进行比较和评估。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濒危植物在不同区域数量分布不等,山区高于平原,西南地区高于东北地区。本研究将我国陆地区域分为八个大区:西部喜马拉雅山脉区、西南横断山脉区、南部海南岛地区、东南武夷山脉—台湾山脉区、中部昆仑山脉—秦岭地区,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地区、西北天山山脉—阿尔泰山地区和北部祁连山—贺兰山脉地区。研究表明,西南地区濒危植物数量最多,北部地区数量最低。(2)濒危植物高保护价值覆盖区域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其中保护价值高(Sum Ir≥18.88)和较高(4.6≤Sum Ir<18.88)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南部地区,共有规划单元86个,总面积433701.09kmm2,占研究区域总面积4.57%,而西北、北部地区等保护价值偏低。不可替代性值显示,全国濒危植物种类较多的兰科(Orchid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山茶科(Theaceae)、樟科(Lauraceae)、壳斗科(Fagaceae)、豆科(Leguminosae)、槭树科(Aceraceae)、松科(Pinaceae)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部,以云南省分布最为丰富。高保护价值(0.8≤Ir≤1.00)和较高保护价值(0.60≤Ir<0.80)区域分别有规划单元142个、57个、208个、264个、197个、72个、330个和340个。(3)濒危植物保护空缺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其中,一级保护空缺(Sum Ir≥3.00)共有46个规划单元,总面积为219819.63 km2,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和西藏自治区错那县等地区;二级保护空缺(0.45≤Sum Ir<3.00)共有139个规划单元,总面积523159.36km2,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云县和四川省马尔康县等地区。(4)濒危植物保护网络优化后保护效率显着提高。如将保护空缺中濒危种子植物纳入保护区,将有3648种保护对象达到保护目标,占保护对象总数96.69%,保护效率增至95%左右。(5)提出三类濒危植物保护网络优化方案。结合人类活动干扰指数与不可替代性值,本研究提出了三种保护网络优化情景方案;保护价值优先空缺保护方案,该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西南部、南部、东南部和东北部等地区,共有173个规划单元,总面积699506.7km2,占研究区域总面积7.36%;抢救优先空缺保护方案,该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南部和东南部等地区,共有73个规划单元,总面积186196.6 km2,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1.95%;经济避让优先空缺保护方案,该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区,共有规划单元98个,总面积513310.2 km2,占研究区域总面积5.40%。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对濒危植物的就地、迁地等一系列保护措施,以期为我国濒危植物的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张殷波,郭柳琳,王伟,田瑜,李俊生[5](2014)在《秦岭重点保护植物丰富度空间格局与热点地区》文中研究表明秦岭地区物种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以秦岭山系涉及的43个行政县为研究区域,基于重点保护植物的县级分布,并结合垂直分布和生境类型信息获得物种分布区范围,探讨重点保护植物的丰富度空间格局和热点地区。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共包括重点保护植物20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0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80种;秦岭重点保护植物丰富度空间格局总体随山体呈东西向递减的条带状分布,东段随着山岭与盆地相间的地形呈扫帚状展开,南坡物种丰富度高于北坡;通过丰富度空间格局确定了3个热点地区,分别是:(1)伏牛-熊耳山地;(2)太白-佛坪山地;(3)天水东南部山地。将热点地区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叠加后鉴别出保护空缺地,可为下一步实施科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提供基础资料。

马骏[6](2016)在《生态环境阈限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遗产旅游开发协同发展研究 ——以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例》文中认为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其突出价值在于"真实性"和"完整性"。在此价值理念和保护要求下,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或利用,一直都是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关注的重大问题。随着人们物质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提高,遗产旅游因其具有极高的观赏、体验价值,正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而在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中,如何协调两系统的关系,具体到本文即在遗产地作为"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前提下,如何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遗产旅游开发协同发展,形成两系统能动一致、互利共生、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模式,达到遗产保护与开发协同发展的目的,这是学术界和业界应当积极应对和有效解决的课题。武陵源是一个在中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发育的以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景观为主要特征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有大量地质历史遗迹,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完整,风景独特,具有极高的科学和美学价值。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自然环境景观和生物多样性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坏,自然遗产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受到严峻挑战,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遗产旅游开发协同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结合前期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遗产旅游开发协同发展的视角出发,深入阐释两系统协同发展既具有以互利共生为导向的内在原始驱动力,又存在以生态环境阈限为响应的外在刚性约束力,以此为基础,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系统研究和推导出两系统协同发展的概念、内涵、动力、模式等运行机理,最后提出了武陵源遗产旅游合理开发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保护重构、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理念下遗产旅游开发转型这一协同发展的任务和举措,为世界遗产特别是世界自然遗产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参考和实证案例,为推动遗产地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1.运用文献梳理、逻辑分析等方法系统,分别研究了武陵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子系统和武陵源遗产旅游开发子系统。其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子系统中,对其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进展予以梳理、概括和评价。具体包括:归纳了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特点,并对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层面生物多样性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的现状,开展了生物多样性评价,梳理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进展和问题。在遗产旅游开发子系统中,对遗产本身的资源状况开展了分析、并对其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对遗产旅游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识别。通过对上述两大子系统的研究,分析了两系统之间的关联和矛盾,揭示了推动两系统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此基础上,对两系统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予以阐述,包括协同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环境伦理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等。2.综合运用AHP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武陵源景区的生物多样性状况进行评价。通过选用野生脊椎动物丰富度、野生维管束植物丰富度、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指数、植被垂直层谱的完整性指数、物种特有性指数、外来物种入侵度、濒危物种丰富度等7个指标构建武陵源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生物多样性状况处于"中"等水平,虽在物种资源数量、生态系统多样性、地理过渡特征、植被垂直层谱完整性等方面有一定的价值,但与湖南省其他地区相比,表现出优势不甚明显,物种丰富度不具比较优势、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相对不高、特有物种不多等问题。当前,武陵源遗产地旅游开发中存在自然环境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生态环境受到污染、景区城镇化、商业化现象突出等几大现象,并暴露出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威胁、遗产开发与环境保护失调、遗产资源保护资金投入不足、遗产利害相关人保护水平待提高和遗产保护和管理体制待完善等问题。应积极协调遗产旅游开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促进遗产开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同发展。3.针对本文提出的"生态环境阈限背景"作为协同发展的外在刚性约束条件进行了具体研究。主要包括遗产地生态系统安全状况分析与评价、遗产地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和遗产地生态环境阈限状态评价三个部分。通过分析和测算得出武陵源遗产地生态系统尚处在比较安全状态,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大气环境与水环境安全度等级较低,在进行遗产旅游开发时,应对旅游环境容量进行合理管控,强化生态系统安全的环境管理,使生态系统安全处于区域阂限范围之内。与此同时,通过对武陵源遗产进行大气、地表水和声学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综合来看,武陵源环境质量处于良好等级,尚处在环境阈限范围之内。在此基础上,对武陵源遗产地生态环境阈限状态进行了测算和评价,结果表明武陵源遗产地生态环境阈限状态评分为92分,生态环境达到了"优质"的等级,因此,目前武陵源遗产地生态环境阈限状态处于相对合理区间。虽然当前两系统协同发展的生态环境阈限空间富余,但仍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大气环境与水环境安全度等级较低,应在今后的遗产旅游开发中予以重点改善。4.运用协同论相关原理和方法,提出了遗产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遗产旅游开发协同发展的概念、内涵,分析了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种因素,并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武陵源遗产地两系统协同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两系统当前协同发展的状况,即协同度水平为"优质协同"。两系统协同主要体现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依赖遗产旅游保护,并能一定程度上促进遗产旅游开发。进一步对协同发展的协同度变化进行了预测,最后推导出两系统协同发展的模式。两系统协同发展的概念是指:将遗产地作为"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整体考虑的前提下,以遗产地生态环境阈限为刚性约束条件,在确保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价值和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上,充分激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遗产旅游开发协同发展的内在原始驱动力,促进两系统在发展过程中理念协同、目标协同、战略协同、路径协同、机制协同,使两系统形成互利共生的发展关系和实现机制,最终推动遗产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两系统协同发展内涵是指:背景协同、理念协同、目标协同、战略协同、路径协同、机制协同。两系统协同发展的模式为:生态环境阈限背景下互利共生模式。5.在推动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遗产旅游开发协同发展的应用对策层面,本文提出应重点推进两大战略任务,分别是遗产旅游合理开发背景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重构,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理念下的遗产旅游开发转型。其中:生物多样性保护重构中,主要包括四个领域的内容,分别是:强化旅游规划环评中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与调控、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和内容重构、强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升级、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主体机制的多元化构建;遗产旅游开发转型中,主要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分别是:强化旅游环境容量的科学测算与合理控制、推动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理念更新、推进遗产旅游开发模式转型、加快遗产旅游开发核心景区扩容提质发展。通过具体可操作的对策任务,促进两系统协同发展。

蒲真[7](2019)在《我国东北地区陆域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优化我国东北地区陆域自然保护区体系布局,本文以东北地区91个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海拔和地形等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采用叠加分析和保护空缺分析的方法,评估了自然植被的保护现状,探讨了水平和垂直两个空间维度上的保护空缺,划定出了东北地区植被保护一级、二级优先区。以东北地区68个自然保护区作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大样地”,利用ArcGIS创建渔网功能,将东北地区均分成2893个20km×20km的网格单元,在R中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植被、海拔和地形等17个因子作为自变量,评估了我国东北地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分布格局。依据上述研究结果,划分了我国东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一级、二级和三级优先区,提出了东北地区陆域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我国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体类型是森林生态系统、内陆湿地和野生动物类型。随着海拔的升高,保护区的面积和数量都呈现下降趋势,高海拔段的自然植被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中、低海拔段的自然植被未获得较好的保护,仍然存在保护空缺。栽培作物作为保护区内植被的主要人为干扰来源之一,未得到足够重视,极有可能严重威胁到了东北平原地区内陆湿地类型和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保护一级优先区集中在长白山中部和东北部林区、辽河口、通辽东北部和呼伦贝尔高原,植被保护二级优先区分布在东北山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特别是大、小兴安岭交接地带,以及大兴安岭南段森林草原过渡区和辽东丘陵地区。(2)内陆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野生植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指数(VP)明显低于该类型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指数(VA),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情况却相反,且VP最大值远大于VA最大值,野生生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VP整体略低于该类型的VA,而VP和VA最大值相差不大。(3)东北地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一级、二级优先区总面积410,446.59km2,占东北地区陆域行政总面积的39.89%。其中一级优先区面积252,212.23km2,占划分总面积的61.45%,二级优先区面积158,234.36km2,占划分总面积的38.55%。将物种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分别与东北地区自然植被进行叠加分析,发现物种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内共分布有8个自然植被型组(共99个群系),其中除草丛和沼泽之外,剩余6个植被型组中共有9个群系存在保护空缺。(4)东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总面积为180,063.96km2,占东北地区陆域行政面积的14.43%。其中生物多样性保护一级优先区面积18,084.93km22(10.04%),生物多样性保护二级优先区面积为109,667.06km2(60.9%),生物多样性保护三级优先区面积52,310.98km2(29.05%)。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县与东北地区陆域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叠加分析,建议优先对12个省(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升级,并在7处区县新建省(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对6个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合并。

胡耀丹[8](2019)在《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景观是风景名胜区和各类旅游景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构成景区生态环境、游憩观赏和文化展示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尽管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风景区建设,但植物景观规划依然主要依赖规划师从实体空间层面进行的感观规划,缺乏从不同层面进行科学的风景区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规划,导致植物景观规划不合理、植物资源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生态尺度通过明确的组织层次将植物景观分解再组合,形成种群、群落、景观的有机整体,为科学系统的规划提供了新型思路。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具有生态尺度观的植物景观规划体系,以峨眉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对其植物景观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风景区植物景观的规划建设抛砖引玉。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种群——群落——景观三层次的规划体系。在种群层次重点对风景名胜区的植物资源及分布进行调查分析,采用描述因子法对调查的植物进行了评价,对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进行了分级保护,筛选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为景区树种规划奠定基础。群落层次在种群层次的基础上,通过植物群落学相关指数的计算,对景区植物群落的构成与空间结构进一步分析,为地带性植物群落的保护与构建提供依据。采用ArcGIS对景观层次的风景区植被类型和分布情况进行空间分析,并基于群落层次和种群层次的综合结果,遵循整体性、保护性等原则,以保护优先,构建植物保护区网,优化风景区的植物景观结构,其次整合植物景观资源进行分区规划。层层分级,最终形成具有生态尺度观的规划体系,为风景名胜区的植物景观的规划提供理论依据。(2)以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线路与样地相结合的方法对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研究区共有植物88科247属546种。从分布上来看,风景区植物科属种总体呈现随海拔的升高缓慢上升再急速下降的趋势。基于构建的规划体系,从三个层面对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的植物景观进行分析。基于种群层次对珍稀濒危植物、古树名木进行分级评价,得到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红豆杉、峨眉拟单性木兰等5种,二级保护植物8种、三级保护植物3种;一级保护古树34株、二级保护古树85株、三级保护古树38株;以及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观花、观果和变色叶植物,如光亮峨眉杜鹃、峨眉蔷薇、领春木、马比木和槭树科植物等。群落层次结果表明,峨眉山从低山到高山反映了5个典型植被带、7植被型和36个植物群系。其中适用于构建地带性植物群落的有楠木+润楠-桃叶珊瑚+中华青荚叶-冷水花群丛、交让木+小叶青冈<曼青冈-水麻-方竹群丛等;景观层次结果表明: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的植被景观结构具有垂直分化的特点,低山区主要为常绿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中山区植被类型最为丰富,包括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及混交林等。高山区主要为针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和灌丛草甸。(3)基于植物景观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综合各层次调查分析的结果,以景观——群落——种群为主线,对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的植物景观进行了规划。一是从保护的角度,构建景区的植物保护区网。根据复合种群理论,形成“二横、二纵、多核心”的规划框架。规划核心保护斑块共12个,重点对珍稀植物、古树名木及其生境群落进行保护,各斑块通过生态廊道连接形成生境网络。二是从观赏和文化的角度,对植物景观进行分区规划,形成“雄秀”亚高山植物景观区、“神秀”山地森林景观区、“朴秀”佛寺植物景观区、“野秀”疏林草甸景观区和“灵秀”植物园景观区5大分区。低山区古树寺庵众多,主要突出古树文化;中山区的物种较为丰富,重点打造春花、夏荫、秋彩的季相植物景观,以突出植物景观的多样性;高山区则可更多考虑亚高山植物的特色性以及佛寺文化的渲染。最后,通过群落、种群层次的专项规划对上述景观层次的规划进行补充和完善。

张燕妮,张志明,耿宇鹏,欧晓昆,彭声静,王文礼,冯欣,呙靖雯[9](2013)在《滇西北地区优先保护的植物群落类型》文中认为确定优先保护的地区和群落类型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尤为重要。为评价滇西北地区优先保护的植物群落类型,针对植物群落在维持栖息地稳定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功能,依据科学性、层次性及可操作性等原则,构建了由3个层次6个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6个与群落相关的指标分别是:物种多样性、珍稀濒危植物物种种数、保护植物级别、群落稀有性、特有植物物种种数和群落特有性。通过对滇西北地区现有资料的收集整理,共选出有样地数据的群落61个,归入13个植被亚型。根据数据的分布特征,利用等级赋值的方法制定了各个指标的评分标准。运用层次分析法与专家咨询法相结合确定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各群落及植被亚型进行评价,再进行重分类,划分出一级、二级、三级和一般保护类型。利用ArcGIS9.3软件制作不同保护级别的植被亚型的分布图,划分出优先保护的区域。综合评价划分出一级保护群落4类,二级31类,三级23类,一般3类;一级保护植被亚型1类,二级6类,三级6类。这些优先保护类型中,一级保护类型少量,分布在贡山县西南部和泸水县西南部的高黎贡山;二级保护类型较为集中地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高海拔地区各大山系及东南部高山地区;三级保护类型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海拔较低的区域以及独龙江、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流域的河谷地段。

马青[10](2013)在《中国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非使用价值评估》文中提出中国荒漠生态系统据海洋遥远、并且地理位置特殊,蕴藏着大量的珍稀、特有物种和珍贵的野生动植物基因资源,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目前,关于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评估较多,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定量评估少有报道。对其价值进行评估,提高人们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对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开发。中国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研究是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既是中国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需要,也是加强中国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能够永续存在的管理工作,实现中国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的迫切需要。本文选取条件价值评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CVM)对我国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非使用价值进行了研究。采用支付卡式(Payment Card, PC)问卷调查方式向全国31个省份(除香港、澳门、台湾外)发放了3569份问卷,通过筛选得到有效问卷2803份。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探讨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 WTP)与受访者社会经济特征的关系,运用Kendall相关系数对影响支付金额的相关因子进行了检验,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中国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非使用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估。研究发现WTP主要受性别、职业、学历和月收入的影响,其中女性的支付意愿高于男性,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公司/企事业单位职员、高校教师等职业的支付意愿比例高,且高学历、高收入人群支付意愿较高。支付金额主要与受访者所在的省份、月收入、职业和受教育程度有关。研究计算得出荒漠生态系统的非使用价值总支付意愿为6141亿元/年。通过调查受访者的支付动机得出中国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价值为2255.6亿元/年,遗产价值为2032.7亿元/年,选择价值为1852.7亿元/年。从研究结果可以分析得出16个区的生物多样性非使用价值与调查区域的面积和被保护的物种有关。本文以国内外关于生物多样性和条件价值评估法的研究为基础,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中进行面访与网页作答的方式相结合,对中国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非使用价值做了初步的探索研究,为相关管理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有效依据。

二、我国的一级保护植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的一级保护植物(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自然保护体系构建技术研究进展
        1.3.1 自然保护区合理布局方法
        1.3.2 生境廊道设计
        1.3.3 小结
    1.4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4.3 小结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研究
    2.1 引言
    2.2 原则
        2.2.1 区划原则
        2.2.2 命名原则
    2.3 区划依据
        2.3.1 地貌区划依据
        2.3.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依据
    2.4 区划方法
        2.4.1 地貌区划
        2.4.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2.5 地貌区划系统
        2.5.1 东部季风淋蚀地貌大区
        2.5.2 西北干燥风蚀地貌大区
        2.5.3 青藏高原高寒冻蚀地貌大区
        2.5.4 南海诸岛地貌大区
    2.6 基本地理单元数量分类结果
    2.7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
        2.7.1 东北温带区域
        2.7.2 华北暖温带区域
        2.7.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2.7.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2.7.5 内蒙古温带区域
        2.7.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2.7.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2.7.8 南海诸岛热带区域
    2.8 结论与讨论
        2.8.1 地貌区划
        2.8.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3 自然保护区的数量特征和分布格局分析
    3.1 引言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 结果
        3.3.1 自然保护区的级别
        3.3.2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3.3.3 自然保护区的规模
        3.3.4 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格局
        3.3.5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3.4 结论与讨论
        3.4.1 结论
        3.4.2 讨论
4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分析
    4.1 引言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
    4.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总体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4.3.1 自然保护地理区域和地带
        4.3.2 自然保护地理区
        4.3.3 自然保护地理小区
    4.4 各自然保护地理区域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4.4.1 东北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2 华北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5 内蒙古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5 结论与讨论
        4.5.1 结论
        4.5.2 讨论
5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保护有效性分析
    5.1 引言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1 数据来源
        5.2.2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植被区域和植被地带
        5.3.2 植被区和植被小区
        5.3.3 植被群系的保护
        5.3.4 各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域的垂直覆盖差异
        5.3.5 中东部24个自然保护地理地带的垂直保护空缺
        5.3.6 我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格局
        5.3.7 自然保护区对不同山地的保护有效性
    5.4 结论与讨论
        5.4.1 结论
        5.4.2 讨论
        5.4.3 建议
6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研究
    6.1 引言
    6.2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方法
        6.2.1 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价值评估
        6.2.2 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2.3 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价值评估
    6.3 案例研究
        6.3.1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3.2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4 结论与讨论
        6.4.1 结论
        6.4.2 讨论
7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
    7.1 引言
    7.2 数据来源与处理
        7.2.1 数据来源
        7.2.2 数据处理
        7.2.3 优化布局原则
    7.3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
    7.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建议
        7.4.1 东北温带区域
        7.4.2 华北暖温带区域
        7.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7.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7.4.5 内蒙古温带区域
        7.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7.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7.4.8 总体布局
    7.5 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布局建议
        7.5.1 自然保护区域建设
        7.5.2 自然保护区群建设
        7.5.3 跨境自然保护区建设
        7.5.4 自然保护区合并
    7.6 结论与讨论
        7.6.1 结论
        7.6.2 讨论
8 结论和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数据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
附录2 不同自然地理单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级前后对比
附录3 建议优先规划建设的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2)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分析
    2.1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相关概念界定
        2.1.1 野生动物
        2.1.2 保护价值
        2.1.3 价值评价
    2.2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的特征
        2.2.1 复杂特殊性
        2.2.2 综合影响性
        2.2.3 动态变化性
        2.2.4 保护约束性
        2.2.5 种间差异性
    2.3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相关理论
        2.3.1 劳动价值论
        2.3.2 效用价值论
        2.3.3 环境价值论
        2.3.4 能值理论
        2.3.5 认知心理学理论
        2.3.6 野生动物可持续经营理论
        2.3.7 保护经济学理论
    2.4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方法
        2.4.1 直接市场法
        2.4.2 间接市场法
        2.4.3 虚拟市场法
        2.4.4 路径分析法
        2.4.5 层次分析法
    2.5 本章小结
3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分析
    3.1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3.1.1 影响因素结构
        3.1.2 影响因素内容
    3.2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机理
        3.2.1 影响因素的直接关系
        3.2.2 影响因素的中介关系
        3.2.3 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
    3.3 影响机理模型构建及变量预设
        3.3.1 影响机理模型构建
        3.3.2 观测变量预设
    3.4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假设实证研究
        3.4.1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3.4.2 数据分析及检验
    3.5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假设实证结果分析
        3.5.1 假设验证结果分析
        3.5.2 模型路径拟合分析
        3.5.3 观测变量差异分析
    3.6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实证研究解释
    3.7 本章小结
4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4.1 保护级别对评价体系的约束
    4.2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构成分类体系构建
        4.2.1 种质资源价值构成分析
        4.2.2 经济价值构成分析
        4.2.3 生态价值构成分析
        4.2.4 社会价值构成分析
    4.3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方法体系设计
        4.3.1 种质资源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4.3.2 经济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4.3.3 生态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4.3.4 社会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4.3.5 预期收益折现方法设计
    4.4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指标设定及内涵阐释
        4.4.1 种质资源价值指标设定
        4.4.2 活体价值指标设定
        4.4.3 一次性产品价值指标设定
        4.4.4 多次性产品价值指标设定
        4.4.5 消费型游憩价值指标设定
        4.4.6 非消费型游憩价值(CE方法)指标设定
        4.4.7 能量供给价值指标设定
        4.4.8 有害物种控制价值指标设定
        4.4.9 植物授粉及种子传播价值指标设定
        4.4.10 科学研究价值指标设定
        4.4.11 社会生产力价值指标设定
        4.4.12 文化、美学及遗产价值指标设定
    4.5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总体评价方法
        4.5.1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总体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4.5.2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总体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4.5.3 国家保护名录外动物总体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4.6 本章小结
5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案例研究
    5.1 案例研究的原因、物种选取标准及数据来源
        5.1.1 案例研究的原因
        5.1.2 案例物种选取的标准
        5.1.3 参照物种选取的标准
        5.1.4 案例物种保护价值构成的确定依据
        5.1.5 数据来源
    5.2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丹顶鹤(Grus Japonensis)保护价值评价
        5.2.1 生态学特征及保护现状
        5.2.2 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5.2.3 丹顶鹤保护价值评价
    5.3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黑熊(Ursus thibetanus)保护价值评价
        5.3.1 生态学特征及保护现状
        5.3.2 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5.3.3 黑熊保护价值评价
    5.4 国家保护名录外野生动物东北林蛙(Rana Chensinensis)保护价值评价
        5.4.1 生态学特征及保护现状
        5.4.2 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5.4.3 东北林蛙保护价值评价
    5.5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案例的比较分析及解释
        5.5.1 影响因素对案例物种价值评价结果影响分析
        5.5.2 案例物种保护价值评价结果的比较及解释
    5.6 本章小结
6 促进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提升的对策建议
    6.1 加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种质资源保护
        6.1.1 重点保护高度濒危野生动物
        6.1.2 加强野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
        6.1.3 加强历史孓遗野生动物保护
    6.2 促进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产业经济发展
        6.2.1 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育产业
        6.2.2 发展野生动物生态旅游产业
        6.2.3 探索野生动物新型保护经营模式
    6.3 恢复国家保护名录外野生动物生态服务功能
        6.3.1 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6.3.2 规范自然保护区管理
    6.4 提高野生动物总体社会综合效益
        6.4.1 开展野生动物科普教育
        6.4.2 推动野生动物科学研究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3)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概况
    第一节 野生药材资源概述
        1.1.1 野生药材资源的界定
        1.1.2 野生药材资源的特点
        1.1.3 野生药材资源的种类
        1.1.4 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沿革
        1.1.5 保护野生药材资源的重要性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1.2.1 中药资源普查及野生药材资源状况概述
        1.2.2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的分布
        1.2.3 西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状况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现状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现状
        2.1.1 国家层面关于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2.1.2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立法现状
        2.1.3 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
        2.1.4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立法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执法现状
        2.2.1 执法依据欠完善
        2.2.2 执法部门权限划分不明确
        2.2.3 环保部门执法能力不足
        2.2.4 执法体制外制约因素较多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守法现状
        2.3.1 西部民族地区守法现状
        2.3.2 西部民族地区守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实证研究
    第一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现状
        3.1.1 文山州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3.1.2 文山州的野生药材资源种类
    第二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措施
        3.2.1 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3.2.2 促进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与执法
        3.2.3 探索实行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
        3.2.4 多方筹措自然保护区管护资金
        3.2.5 开展野生药材资源产业科研攻关
        3.2.6 提高全民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第三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3.3.1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专门立法缺失
        3.3.2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职责交叉
        3.3.3 资源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矛盾比较突出
        3.3.4 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困难较多
    第四节 文山州新一轮中药资源普查开展情况
第四章 国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的借鉴
    第一节 国际条约中有关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规定
        4.1.1 生物多样性公约
        4.1.2 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
        4.1.3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4.1.4 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4.1.5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第二节 部分国家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措施
        4.2.1 美国
        4.2.2 欧盟
        4.2.3 澳大利亚
        4.2.4 印度
    第三节 国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对西部地区的借鉴意义
        4.3.1 详细阐述立法指导思想
        4.3.2 明确规定执行机构及其职责
        4.3.3 及时更新法律规定
        4.3.4 积极推进公众参与
第五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的完善
    第一节 健全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5.1.1 完善野生药材资源相关立法
        5.1.2 提高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质量
        5.1.3 突出自治立法特色
        5.1.4 挖掘整合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
        5.1.5 定期进行野生药材资源保护领域法律法规的清理
    第二节 强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法规的执法效果
        5.2.1 完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的执法依据
        5.2.2 理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体制
        5.2.3 加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执法能力建设
        5.2.4 协调野生药材资源执法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第三节 促进公众守法及对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参与
        5.3.1 加强宣传教育
        5.3.2 完善规章制度
        5.3.3 发展环保非政府组织
        5.3.4 探索环境公益诉讼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中国濒危植物保护网络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创新点
2 研究进展
    2.1 植物濒危理论研究
        2.1.1 濒危等级划分
        2.1.2 濒危机制研究方法
        2.1.3 致危因素
    2.2 濒危植物保护研究
        2.2.1 就地保护
        2.2.2 迁地保护
    2.3 保护规划研究
        2.3.1 系统保护规划
        2.3.2 保护空缺分析
        2.3.3 热点地区分析
        2.3.4 保护区网络体系
3 研究概况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研究对象概况
        3.2.1 濒危植物分类分级
        3.2.2 濒危植物分布概况
        3.2.3 重点濒危植物类群
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5 中国濒危植物不可替代性分析
    5.1 研究目标
    5.2 研究内容与方法
        5.2.1 规划软件的选择
        5.2.2 数据来源
        5.2.3 绘制基础图层
        5.2.4 濒危物种的评价准则
        5.2.5 保护目标的确定
        5.2.6 不可替代性分析
    5.3 研究结果与分析
        5.3.1 濒危植物不可替代性分析
        5.3.2 主要科濒危植物不可替代性分析
    5.4 讨论
        5.4.1 濒危植物的选择依据
        5.4.2 濒危植物的潜在分布预测
        5.4.3 保护目标的设定
        5.4.4 不可替代性指数计算
        5.4.5 分区方式的选择依据
        5.4.6 规划单元的选择
    5.5 小结
6 中国濒危植物现有保护网络评估
    6.1 研究目标
    6.2 研究内容与方法
        6.2.1 濒危植物保护现状评价
        6.2.2 保护贡献率分析
        6.2.3 保护空缺分析
    6.3 研究结果与分析
        6.3.1 已有保护区保护现状评价
        6.3.2 已有保护网络对濒危植物的保护贡献率
        6.3.3 保护空缺分析
    6.4 讨论
        6.4.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据
        6.4.2 保护空缺指标选择的依据
        6.4.3 保护贡献率偏高
    6.5 小结
7 中国濒危植物保护网络优化方案
    7.1 研究目标
    7.2 研究内容与方法
        7.2.1 保护网络目标
        7.2.2 保护网络优化思路
        7.2.3 保护网络优化步骤
    7.3 研究结果与分析
        7.3.1 保护网络目标
        7.3.2 保护网络优化思路
        7.3.3 保护优先性排序
        7.3.4 优化网络成效分析
        7.3.5 人类干扰分析
        7.3.6 三种保护网络优化方案比较
    7.4 讨论
        7.4.1 指标划分的主观性
        7.4.2 人类干扰因子的选择
        7.4.3 保护网络优化方案
    7.5 保护措施与管理建议
        7.5.1 建议升级部分省级以下自然保护区
        7.5.2 采取迁地保护
        7.5.3 强化宣传教育及法制建设
        7.5.4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7.5.5 数字化管理与检测
        7.5.6 建立各管理部门的协调机制
        7.5.7 加大走私濒危植物的处罚力度
        7.5.8 对野生濒危植物产品进行标识
    7.6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秦岭重点保护植物丰富度空间格局与热点地区(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
2 研究方法
    2. 1 物种名录和数据来源
    2. 2 物种分布区确定和热点地区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 1 物种组成
    3. 2 秦岭地区重点保护植物丰富度空间格局
        3. 2. 1 行政县分布
        3. 2. 2 丰富度空间格局
    3. 3 秦岭地区重点保护植物的热点地区
        Ⅰ伏牛-熊耳山地 ( FNXE)
        Ⅱ太白-佛坪山地 ( TBFP)
        Ⅲ天水市东南部山地 ( TSSE)
4 讨论

(6)生态环境阈限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遗产旅游开发协同发展研究 ——以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来源与背景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情况
        1.3.2 国内研究情况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3.4 未来研究趋势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遗产旅游开发理论概述
    2.1 生物多样性保护概述
        2.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
        2.1.2 生物多样的威胁和原因
        2.1.3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模式和进展
    2.2 遗产旅游开发概述
        2.2.1 旅游开发的定义和周期
        2.2.2 遗产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2.2.3 遗产旅游开发的意义和模式
        2.2.4 旅游容量的概念和内容
    2.3 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
        2.3.1 协同论基础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3 生态学理论
        2.3.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5 环境伦理学理论
        2.3.6 经济学理论
3 世界自然遗产地武陵源概况
    3.1 研究区域概述
        3.1.1 区域概况
        3.1.2 地理位置
        3.1.3 区域范围
    3.2 自然地理概况
        3.2.1 地质地貌
        3.2.2 气候
        3.2.3 水文
        3.2.4 母质母岩及土壤
        3.2.5 自然灾害
    3.3 经济社会状况
        3.3.1 行政区域与人口
        3.3.2 经济发展状况
        3.3.3 社会进步状况
    3.4 世界自然遗产的价值
        3.4.1 具有突出价值的地质、地貌特征
        3.4.2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
        3.4.3 极高的风景美学价值
        3.4.4 珍奇的地质历史遗迹
        3.4.5 多姿多彩的气象景观
    3.5 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3.5.1 遗产地的管理
        3.5.2 遗产地的保护
        3.5.3 遗产地的利用
4 生物多样性分析及其保护进展梳理
    4.1 生物多样性主要特点
        4.1.1 物种组成丰富
        4.1.2 区系起源古老
        4.1.3 区系成分复杂
        4.1.4 地理过渡明显
        4.1.5 特有类型群集分布
    4.2 物种多样性分析
        4.2.1 主要植物种质资源
        4.2.2 主要动物物种资源
    4.3 生态系统多样性分析
        4.3.1 生态系统概况
        4.3.2 植物群落多样性
        4.3.3 主要动物分布情况
    4.4 景观多样性分析
        4.4.1岩峰石桩群斑块
        4.4.2 岩峰石柱峪谷溪沟斑块
        4.4.3 山坡岩墙峰柱沟谷斑块
        4.4.4 障谷内岩峰石柱群斑块
        4.4.5 方山台勘斑块
        4.4.6 廊道生态异质性状况
    4.5 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现状
        4.5.1 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
        4.5.2 珍稀濒危动物
        4.5.3 外来入侵物种分析
    4.6 生物多样性评价
        4.6.1 评价指标
        4.6.2 评价方法
        4.6.3 评价结果及分析
    4.7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进展和问题
        4.7.1 生物多样性保护概况
        4.7.2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进展
        4.7.3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问题
5 遗产旅游开发评价及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识别
    5.1 遗产地旅游资源状况分析
        5.1.1 景观资源评价
        5.1.2 旅游资源空间划分
        5.1.3 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分析
        5.1.4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
    5.2 遗产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5.2.1 遗产旅游开发的阶段
        5.2.2 遗产旅游开发的进展
        5.2.3 遗产旅游开发的问题
    5.3 遗产旅游开发评价
        5.3.1 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威胁
        5.3.2 遗产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失调
        5.3.3 遗产资源保护资金投入不足
        5.3.4 遗产利害相关人保护水平待提高
        5.3.5 遗产保护和管理体制待完善
    5.4 遗产旅游开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识别
        5.4.1 生物多样性承载能力等级划分
        5.4.2 旅游发展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过程
        5.4.3 旅游发展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对象与结果
        5.4.4 武陵源遗产旅游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6 遗产地生态环境阈限状态分析与评价
    6.1 遗产地生态系统安全状况分析与评价
        6.1.1 评价内容
        6.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1.3 评价方法
        6.1.4 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6.1.5 生态系统安全等级评价
    6.2 遗产地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6.2.1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6.2.2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6.2.3 声学环境质量评价
        6.2.4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6.3 遗产地生态环境阈限状态评价
        6.3.1 评价原则
        6.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3.3 评价过程与结果
7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遗产旅游开发协同发展机理推导
    7.1 协同发展的概念和内涵解析
        7.1.1 协同发展的定义
        7.1.2 协同发展的内涵
    7.2 协同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7.2.1 协同发展影响因素的构成
        7.2.2 协同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7.3 协同发展的协同度评价
        7.3.1 评价模型的构建
        7.3.2 协同性评价与分析
        7.3.3 结果分析
        7.3.4 结论
    7.4 协同发展的协同度变化预测
        7.4.1 灰色预测GM(1,1)模型的建立
        7.4.2 模型检验
        7.4.3 协同度的预测
    7.5 协同发展的模式推导
        7.5.1 现行模式描述与分析
        7.5.2 协同发展模式的概念和内涵
        7.5.3 协同发展的模式推导
        7.5.4 协同发展模式的实现机制
8 遗产旅游合理开发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保护重构
    8.1 旅游规划环评中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评价与调控
        8.1.1 环评中生物多样性影响识别的原则
        8.1.2 环评中生物多样性影响识别的内容
        8.1.3 规划中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调控
        8.1.4 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与旅游规划的结合
    8.2 遗产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模式和内容重构
        8.2.1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总体思路
        8.2.2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五种模式
        8.2.3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四个层次
        8.2.4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监测与预警
    8.3 遗产旅游开发中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升级
        8.3.1 突出保护自然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8.3.2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育与恢复
        8.3.3 加大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灾害防治
        8.3.4 提升景区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水平
        8.3.5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功能区
    8.4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体和效益多元化构建
        8.4.1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公众意识培育
        8.4.2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共同参与
        8.4.3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协调发展
        8.4.4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法律制度完善
9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理念下遗产旅游开发转型
    9.1 旅游环境容量的科学测算和合理管控
        9.1.1 环境容量计算模式
        9.1.2 资源空间容量测算
        9.1.3 生态环境容量测算
        9.1.4 设施环境容量测算
        9.1.5 环境容量的合理管控
    9.2 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理念更新
        9.2.1 质量效益型开发
        9.2.2 生态自然型开发
        9.2.3 循环经济型开发
        9.2.4 生态补偿型开发
    9.3 遗产旅游开发模式转型
        9.3.1 生态旅游模式
        9.3.2 低碳旅游模式
        9.3.3 乡村旅游模式
        9.3.4 文化旅游模式
        9.3.5 多维复合模式
    9.4 遗产旅游开发核心景区扩容提质发展
        9.4.1 核心景区扩容提质的必要性分析
        9.4.2 核心景区扩容提质总体方案设计
        9.4.3 核心景区扩容提质方案综合效益分析
        9.4.4 核心景区扩容提质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10 结语
    10.1 基本结论
    10.2 本文特色与创新
        10.2.1 研究特色
        10.2.2 创新点
    10.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我国东北地区陆域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研究进展
        1.2.1 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1.2.2 自然保护区体系的内涵及建设现状
    1.3 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的研究方法综述
        1.3.1 保护空缺分析(Gap)
        1.3.2 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评估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2.2 气候条件
    2.3 水文
    2.4 自然植被与物种概况
3 东北地区自然植被保护现状与保护优先区分析
    3.1 引言
    3.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自然保护区的数量特征和分布格局
        3.3.2 水平空间上的植被保护有效性分析
        3.3.3 垂直空间上的植被保护有效性分析
        3.3.4 自然保护区对植被型组的空间保护空缺
        3.3.5 栽培作物的分布区分析
    3.4 讨论
4 东北地区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
        4.2.2 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
    4.3 讨论
5 东北地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空间分布评估
    5.1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5.1.1 数据处理
        5.1.2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主要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
        5.2.2 物种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空间分布评估
        5.2.3 物种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分布情况
        5.2.4 物种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自然植被分布情况及保护空缺分析
    5.3 讨论
6 东北地区陆域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方案
    6.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研究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东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在各区县的分布情况
        6.2.2 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方案
    6.3 讨论
7 结论
    7.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与海拔段的变化具有一定规律
    7.2 植物保护的主要干扰是栽培作物
    7.3 物种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仍存在植被保护空缺和保护缺失
    7.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与野生动植物保护价值情况相关
    7.5 提出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区的布局优化方案
8 创新点与建议
    8.1 创新点
    8.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A
附表B
附表C
附表D
附表E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相关研究概述
        1.3.2 国内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相关研究概述
        1.3.3 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概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核心概念辨析及基础理论
    2.1 核心概念辨析
        2.1.1 风景名胜区
        2.1.2 植物景观
        2.1.3 植物景观规划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植物群落学理论
        2.2.3 景观美学理论
        2.2.4 植物文化理论
第3章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体系的构建
    3.1 生态尺度观下的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
    3.2 种群层次的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
        3.2.1 植物景观资源
        3.2.2 种群层次评价
        3.2.3 种群尺度规划
    3.3 群落层次的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
        3.3.1 植物群落构成
        3.3.2 植物群落空间结构
        3.3.3 群落尺度规划
    3.4 景观层次的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
        3.4.1 植被类型
        3.4.2 植物保护区网规划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分析
    4.1 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概况
        4.1.1 地理位置及交通区位分析
        4.1.2 自然概况
        4.1.3 人文概况
    4.2 种群层次分析
        4.2.1 植物资源现状
        4.2.2 珍稀濒危植物
        4.2.3 古树名木
        4.2.4 观赏植物资源
    4.3 群落层次分析
        4.3.1 植物群落的构成
        4.3.2 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
    4.4 景观层次分析
        4.4.1 植被类型
        4.4.2 植被景观结构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
    5.1 规划目标、原则及依据
        5.1.1 规划目标
        5.1.2 规划原则
        5.1.3 规划依据
    5.2 植物景观层次规划
        5.2.1 植物景观结构规划
        5.2.2 植物景观分区规划
    5.3 植物群落层次规划
        5.3.1 植物群落空间规划
        5.3.2 地带性植物群落的构建
    5.4 植物种群层次规划
        5.4.1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规划
        5.4.2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5.4.3 佛寺植物景观规划
        5.4.4 景区树种规划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9)滇西北地区优先保护的植物群落类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体系的构建
    2.3 评价标准的确定
    2.4 优先保护植物群落的确定
3 评价指标体系及内涵
4 评价结果
    4.1 滇西北植物群落的优先保护类型
        4.1.1 一级保护植被亚型
        4.1.2 二级保护植被亚型
        4.1.3 三级保护植被亚型
    4.2 滇西北植物群落优先保护类型分布图
5 讨论

(10)中国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非使用价值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1.2.1 国外进展
        1.2.2 国内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支付意愿调查
        2.1.2 非使用价值评估
    2.2 研究方法
        2.2.1 CVM理论基础
        2.2.2 采样方法
        2.2.3 调查方式
        2.2.4 研究步骤与方法
3. 中国荒漠生态系统分区
    3.1 研究区范围
    3.2 区域划分
    3.3 研究区概况
4. 中国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支付意愿调查
    4.1 调查问卷的设计
        4.1.1 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
        4.1.2 调查问卷的内容设计
        4.1.3 偏差控制
    4.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2.1 样本确定
        4.2.2 调查方式及样本选择
        4.2.3 有效调查问卷筛选
    4.3 基本数据统计
        4.3.1 受访者基本信息统计
    4.4 支付意愿分析
        4.4.1 支付意愿统计
        4.4.2 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4.4.3 支付金额的影响因素分析
5. 非使用价值评估
    5.1 中国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存在价值、遗产价值及选择价值估算
    5.2 中国荒漠区各省非使用价值估算
6.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育的个人支付意愿调查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我国的一级保护植物(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D]. 郭子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2]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研究[D]. 王乙.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1)
  • [3]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D]. 张军辉.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4]中国濒危植物保护网络优化研究[D]. 李卓.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5]秦岭重点保护植物丰富度空间格局与热点地区[J]. 张殷波,郭柳琳,王伟,田瑜,李俊生. 生态学报, 2014(08)
  • [6]生态环境阈限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遗产旅游开发协同发展研究 ——以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例[D]. 马骏.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1)
  • [7]我国东北地区陆域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研究[D]. 蒲真.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研究[D]. 胡耀丹.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9]滇西北地区优先保护的植物群落类型[J]. 张燕妮,张志明,耿宇鹏,欧晓昆,彭声静,王文礼,冯欣,呙靖雯. 生物多样性, 2013(03)
  • [10]中国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非使用价值评估[D]. 马青. 北京林业大学, 2013(S2)

标签:;  ;  ;  ;  ;  

我国一级保护植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