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在造纸工业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闫宁[1](2020)在《典型造纸湿部化学品质量参数的检测及过程评价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纸浆流送和纸幅成形过程中,造纸湿部非纤维性化学品的添加有助于改善纸张的质量性能、提高湿部的成形效率、保证纸机运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等。然而,化学品合成工艺控制不当会带来化学品有效含量或取代度失准、产品中有毒副产物超标等问题,并最终导致化学品在产品质量、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方面不达标。因此,在兼顾环保的同时为了实现化学品的少量高效使用,必须对湿部化学品的质量提出严苛的管控要求,这对于降低生产成本、维持湿部平衡以及整个造纸工艺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国内纸厂在使用化学助剂中缺乏必要的监测和控制手段,而一些传统落后的检测概念以及检测手段又难以满足各类新型助剂关键参数(如有效含量、取代度、含氯有害副产物、储存及使用过程中稳定性等)的检测要求,不利于造纸湿部化学品质量性能的准确及时评估。因此,为了更加客观地评价湿部化学品的质量性能、安全性能以及过程稳定性等,基于顶空分析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本论文开发了一些快速准确、科学合理的新方法用于湿部化学品关键参数的检测。针对目前化学品固含量或水分指标检测概念和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引入了“有效固含量”的概念,并且基于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建立了准确快速的定量方法。包括:一种双波长紫外可见光谱技术测定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PAE)溶液的有效固含量的新方法;一种基于离子液体辅助顶空气相色谱技术快速测定烷基烯酮二聚体乳液(AKD)有效含量的新方法;一种基于示踪剂光谱衰减技术快速测定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的浓度新方法;一种基于多次抽提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聚丙烯酰胺(PAM)的水分含量新方法。这些方法学的建立从样品实质有效成分的角度出发,检测结果客观准确,对产品质量真伪的有效鉴别以及在后续湿部的应用添加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指导依据。此外,AKD乳液有效含量测定方法中首次采用离子液体辅助模式,这对于其他检测方法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建立了造纸湿部关键生物质基化学品脱乙酰度或取代度的检测新方法。首先,建立了一种基于自动化顶空分步滴定技术高效测定壳聚糖脱乙酰度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基于酸化后壳聚糖分子上的-NH3+基团呈弱酸性质,并且采用碳酸氢钠代替传统氢氧化钠溶液作为碱滴定剂,根据所释放的CO2信号与滴定剂体积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最终产品的脱乙酰度值。在此基础上结合透析作用,开发了同时测定羧甲基壳聚糖脱乙酰度和取代度的相反应顶空气相色谱方法。其次,建立了多波长光谱技术测定纳米纤维素羧基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亚甲基蓝作为示踪剂,基于离子交换反应以及多波长光谱解析最终得到纳米纤维素羧基计算公式,该方法克服了混合溶液中亚甲基蓝与其缔合产物光谱高度叠合的问题。最后,建立了一种基于离子交换的可见光谱技术测定阳离子淀粉取代度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阳离子淀粉结构上的结合氯含量来描述其取代度。建立了PAE树脂溶液中残余单体环氧氯丙烷(ECH)及其水解或酸解产物1,3-二氯-2-丙醇(DCP)和3-氯-1,2-丙二醇(MCPD)有害氯组分的检测新方法。首先,建立了一种基于内标校正法的相平衡顶空顶气相色谱技术测定PAE树脂溶液中挥发性有机氯(ECH和DCP)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选择性高,可以对各含氯物质单一组分进行分别定量检测,且不需要预处理和外标校准操作,提高了检测效率。其次,建立了一种基于相反应的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PAE树脂溶液中MCPD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高碘酸盐对MCPD上的邻二醇进行选择性氧化,其氧化产物甲醛被硼氢化钠还原为甲醇,最终通过GC-FID分析甲醇可以实现MCPD的间接定量。与参考方法相比,该方法精准度高,十分适用于PAE树脂溶液中MCPD的定量检测。建立了相关湿部化学品过程参数的检测方法及合成与使用过程控制的手段与模型评价方法。首先,建立了一种全新的自动程序升温结合多次抽提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AKD蜡片熔点的新方法,该方法简单、准确并且自动化程度高。其次,建立了AKD乳液在储存和造纸工艺过程中水解反应的动力学模型,考察了工艺过程参数(温度、时间和体系p H)对AKD乳液水解行为的影响,通过数学拟合得到AKD在储存和造纸工艺过程中的水解动力学模型,为AKD乳液在造纸湿部工艺中的实践应用及过程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最后,利用紫外光谱技术对PAE树脂合成工艺过程中的实时粘度及环氧化反应程度进行监测与控制,这为PAE合成工艺的过程提供了有效的控制手段。
曹英楠[2](2019)在《基于生物强化技术的再生纤维造纸废水有机物降解过程与效果研究》文中指出可再生纤维造纸相比于传统造纸工艺,具有用水量低、排污少的优势,但其用水趋于封闭循环,难降解有机大分子污染物随循环次数递增而积累,易造成降解循环系统崩溃,严重限制可再生纤维造纸产业发展。生物强化技术具有设备增设耗费低、高浓缩污水处理效率高、针对性强等特点,是强化有机废水处理工艺的关键技术,也是废水排量波动大、经济实力弱的中小型造纸企业提升废水处理能力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采用紫外、红外光谱,GC-MS联用等有机污染物表征手段,选择3种工程菌剂运用混料设计优化最佳菌剂复配比例进行降解效果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生物强化处理工艺条件,基于生物强化技术针对再生纤维造纸废水有机物降解过程、大分子有机物的降解机理、最优碳氮酶补充量和投加时机等方面展开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应用常规水质分析手段、UV-vis等波谱分析联用方法,通过研究小型再生纤维造纸厂废水水质特性和组成,得出此类废水具有浓度高、波动性大、色度深、粘度大等特点,废水中有机物以小分子为主,大分子占比少且主要是以芳香族结构形式存在的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有机污染物近40种主要包括低碳酸、脂肪酸类、醇类和少量酮类有机物。废水Mg2+,A13+含量均较高,并含有微量重金属离子。(2)根据再生纤维造纸废水色度高、粘度大等特点,筛选出有针对性的EM菌、PP菌、苏柯汉菌三种菌剂。通过分析微生物生长特性确定最佳活化时间、通过比较不同投加方式确定直接投加效果最佳。应用混料设计构建高效复合微生物菌剂,得出PP菌占比77.91%,苏柯汉菌占比21.09%时为最佳配比,木质素、色度和粘度去除率分别可达到35.06%、44.08%和43.08%。(3)基于单因素实验结果,选用Design-Expert的响应曲面中心组合方法,以接种量、温度、溶解氧浓度、pH值为自变量,建立以木质素和色度去除率为响应的多元回归方程,模拟结果显示接种量和温度对木质素降解效果影响显着。对模型进行优化,获得微生物接种量为14%、温度为28℃、溶解氧浓度为2.8 mg/L、pH值为7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优工况下木质素和色度去除率可分别达到55.13%和65.01%。(4)通过对氮和碳补充作用的考察,发现最佳氮碳源分别是氯化铵和蔗糖,草酸铵对木质素的降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最佳蔗糖和氯化铵用量分别为2 g/L和0.5 g/L,不需要过量蔗糖。通过对漆酶的测定发现添加碳和氮会影响漆酶活性,适当的初始C/N比对漆酶生产起重要作用。(5)在复合菌剂构建、最优工艺条件控制及最佳补充碳氮酶分析基础上,应用常规水质分析手段、FTIR等波谱分析联用方法,研究生物强化处理可再生纤维造纸废水有机物处理过程和效果,得出处理后废水中常规水质指标、重金属含量均大幅度下降;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降解比例提高,达70%以上,降解产物以烷类为主,处理后溶解性有机物从37种增加到50种。通过对纤维素酶组分优化研究,获得了最佳纤维素酶组分比例,为后续的工艺处理效率进一步提升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再生纤维造纸废水有机物生物强化降解技术有助于提升中小型可再生纤维造纸业废水处理能力,可为造纸业污水资源化利用提供翔实的实验数据和可靠的理论依据,并为可再生纤维造纸废水实现封闭循环探索新途径。
胡志文[3](2015)在《脂肪酶水解马尾松木浆中甘油酯的研究》文中提出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马尾松木浆中甘油酯的含量。通过的显色产物的全波长扫描实验,得到显色产物最大吸收峰波长在410nm。回收率与精确度实验,验证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可操作性。利用该方法,得出显色产物的标准曲线及其方程式为Y=4.5626x+0.1186(R2=0.9872)。测得马尾松木浆样品中的甘油酯浓度为0.01599g/g(绝干浆)。通过脂肪酶处理马尾松木浆中树脂的单因子实验,确定了脂肪酶的酶用量最佳水平为20U/g,pH最佳值为7,反应温度最佳值为60℃,浆浓的最佳值为6%,反应时间最佳值为2h。基于上面的单因素最佳水平的确定,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脂肪酶处理马尾松木浆中树脂的反应条件优化。各因素对脂肪酶作用马尾松木浆中树脂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浆浓>pH>酶用量>反应温度。脂肪酶作用马尾松木浆的优化条件为:酶用量18.9U/g,浆浓5.5%,反应温度62.8℃,pH 7.63,反应时间2h。在此最优条件下,测得脂肪酶水解马尾松木浆中甘油酯的降解率为16.1%。由漆酶水解马尾松木浆中甘油酯的正交实验可知:漆酶水解马尾松木浆中甘油酯的最佳反应条件:酶用量2.0%(m),木浆浓度4.0%,pH6.0,反应温度40℃。综合考虑脂肪酶、漆酶的最佳反应条件,选5%(m)马尾松木浆分别在两种酶的最适条件下处理1h。得出漆酶结合脂肪酶二步法水解马尾松木浆中甘油酯的降解率为19.4%。脂肪酶结合表面活性剂水解马尾松中甘油酯实验结果表明:在所选的表面活性剂中,曲拉通X-100、吐温-8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十二烷基硫酸钠能促进脂肪酶水解马尾松木浆中甘油酯。表面活性用量的单因素实验中:曲拉通X-100的最适用量为1.24%(绝干浆),吐温-80的最适用量为1%(绝干浆)、聚乙二醇-6000的最适用量为0.52%(绝干浆)、聚乙二醇-400的最适用量为1%(绝干浆)、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最适用量为0.27%(绝干浆)。脂肪酶结合优选出的表面活性剂水解马尾松木浆中甘油酯实验中,脂肪酶结合聚乙二醇-400水解马尾松木浆中甘油酯的降解率为21.3%,脂肪酶结合曲拉通X-100水解马尾松木浆中甘油酯的降解率为24.7%,脂肪酶结合吐温-80水解马尾松木浆中甘油酯的降解率为19.0%,脂肪酶结合十二烷基硫酸钠水解马尾松木浆中甘油酯的降解率最高,其降解率达到了 28.7%。综合比较:脂肪酶水解马尾松木浆中甘油酯的降解率为16.1%、漆酶结合脂肪酶二步法水解马尾松木浆中甘油酯的降解率为19.4%、脂肪酶结合十二烷基硫酸钠水解马尾松中甘油酯的降解率28.7%。最终得出脂肪酶结合表面活性剂水解马尾松中甘油酯的方式最佳。
王胜丹[4](2019)在《微纳米纤丝纤维素的绿色制备及其在纸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微纳米纤丝纤维素(M/NFC)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纸浆纤维素为原料,采用酶预处理联合机械法制备了不同结构特性的M/NFC,详细探讨了酶预处理对纸浆纤维素微观结构、降解规律、机械能耗及M/NFC形态结构的影响。将所得M/NFC应用于增强纸张的强度性能,评价了M/NFC在纸张的分布规律及留着特性。为M/NFC的绿色制备及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支持。运用商业内切纤维素酶(Banzyme 2900)对漂白针叶木浆进行预处理,优化了内切纤维素酶预处理的工艺条件,探究了内切纤维素酶预处理过程中纸浆纤维素微观性能的变化,分析了内切纤维素酶在纤维底物上的吸附规律及底物的降解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酶解温度50℃,固体浓度5%(w/w),pH 5.5是较优的酶处理条件。当预处理时间延长至0.5 h时,纸浆纤维表面被破坏且出现明显的分丝帚化现象。随着预处理时间的延长纸浆纤维素被逐渐解构,纤维素大分子链的链间及原纤丝间的结合力减弱,但纸浆纤维素大分子链内的结合力增强,与此同时,纤维素大分子链内的糖苷键被随机切断,纸浆纤维素的微晶尺寸减小。当酶用量大于9.0 mg/g(基质)、预处理时间超过3.0 h时,纸浆纤维素不能完全回收;预处理时间延长至1 h时,Banzyme 2900快速吸附在纤维上,该阶段纸浆纤维素的聚合度快速降低且纤维表面变得疏松,随着预处理时间的持续延长,Banzyme 2900逐渐从纤维素底物游离到预处理体系中,当预处理时间延长至35 h时,达到动态平衡;纸浆纤维素存在快速降解和慢速降解两种形式,预处理初期以快速降解为主,当预处理时间超过0.25 h时,以慢速降解为主,慢降解阶段的反应表观活化能为12.25kJ·mol-1。酶用量(LE,mg/g基质)和反应时间(t,h)与联合酶处理因子(CHFE,h·mg/g基质)的关系为:CHFE=exp(0.2413-0.0378·LE)·t·LE,当联合酶处理因子CHFE<5时,纸浆纤维素的聚合度(DP)变化较快,该阶段难以控制纸浆纤维素的降解程度;当联合酶处理因子CHFE>35时,该预测模型将不再适用。研究结果为预处理阶段纸浆纤维素的可控降解提供理论指导。探究了内切纤维素酶预处理程度对M/NFC磨浆能耗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程度预处理所得M/NFC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Banzyme 2900预处理能够显着降低纸浆纤维的打浆能耗,使BSKP浆料纤维的打浆度达到32 oSR45 oSR之间,CHFE>4能使该过程的打浆能耗降低94%左右。进一步深度磨浆制备M/NFC的过程,最多能使M/NFC制备过程的总能耗降低75%,较高酶用量预处理或两段酶处理能够显着降低机械处理阶段的能量消耗,所得M/NFC的直径小于25 nm,但M/NFC的平均长度相对较低;未经内切纤维素酶预处理所得的M/NFC呈高度分化的树形结构,经内切纤维素酶预处理所得M/NFC呈表面较光滑的网络结构。随着预处理时间的延长,所得M/NFC的平均直径呈减小的趋势,当酶用量为9 mg/g(基质)、预处理时间为1h、3h、24h时,所得M/NFC的平均直径分别分布在1723 nm、1418 nm、1015 nm范围内。该结果为不同形态结构M/NFC的绿色、高效制备提供理论支持。探究了内切纤维素酶、复合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预处理对M/NF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复合纤维素酶预处理所得M/NFC的结晶指数较低,透光度较好;使用内切纤维素酶预处理所得M/NFC的聚合度较高,机械性能较好;经木聚糖酶或复合纤维素酶处理后,所得M/NFC的起始热分解温度较低,热稳定性较差。该结果为M/NFC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探究不同类型M/NFC对纸张强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刚果红染料标记法对M/NFC进行染料标记,分别运用残余油墨测试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了染料标记的M/NFC在纸张中的分布规律与留着率,结果表明:M/NFC表面树状分支的微纤丝数量越多,对纸张的增强效果越显着;M/NFC在纸张表面的分布较均匀,在M/NFC与纸浆纤维结合、成纸的过程中,未被纤维网络捕获的M/NFC大多均匀分布于纤维网络下部,随着M/NFC添加量的增加,M/NFC在网部的沉积量增大,当M/NFC的添加量大于10%时,纸张网面与毛布面M/NFC的分布量差别较大;随着M/NFC添加量的增加,M/NFC在纸张中的留着率增大,当M/NFC的添加量从1%增加到40%时,M/NFC的留着率由24.5%增大到68.5%。该结果为M/NFC在造纸领域的工程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黄彬磊,吴成新,孙凤,朱佳奇[5](2019)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线性范围的校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线性范围的校准方法。通过实验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线性范围的校准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校准方法和技术指标。采用重铬酸钾标准物质进行校准,测量波长为257 nm。线性范围下限不大于1.0×10–3 mg/mL,线性范围上限不小于0.10 mg/mL。该校准方法覆盖了JJG 178–2007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中没有覆盖的吸光度范围,能够实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全范围吸光度的计量校准。
屈维均[6](1983)在《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在造纸工业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 造纸工业中现有的许多化学分析与测定方法,操作繁杂,花费时间很多,而且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并不很高。用于生产管理中往往成为马后炮,不能及时的指导生产。在科学研究中,也影响科研成果的多、快、好、省,不适应形势的要求。国外造纸行业,正在积极发展光学方面的分析,使用有关的分
付林俊[7](2020)在《磁性纳米材料固定化漆酶及其属性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漆酶能作用多种底物,但漆酶在水溶液中稳定性差,且回收困难,导致其很难应用于工业化,为了较好的解决漆酶上述缺点。本文选用磁性纳米材料对漆酶进行固定化,既解决了漆酶在溶液中易失活的问题,又实现了漆酶的回收利用。首先,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载体,并进行相关材料表征,并探究固定化的最佳戊二醛浓度、最佳反应pH、最佳反应时间;其次探究了固定化漆酶的酸碱稳定性、热稳定性、储存稳定性、可循环利用性,以及固定化漆酶在水溶液/极性/非极性体系/有毒体系中的热失活动力学;最后探究了不同条件下固定化漆酶对2,4-二氯酚的处理效果。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磁性纳米Fe3O4-SiO2载体,扫描电镜(SEM)表明所制备材料是一种直径为500nm左右的微球;X光能量散射元素分布图(EDS Mapping)表明材料中含有Fe、Si、O三种元素;X射线衍射(XRD)表明物相为Fe3O4和SiO2;透射电镜(TEM)表明Fe3O4微球外围包覆薄层SiO2;磁强性表征(VSM)表明Fe3O4-SiO2具有顺磁性,具有良好的磁响应;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中出现Fe3O4-SiO2特有Si-O-Fe的特征吸收峰,以上几种表征结果相互印证,表明制备的磁性纳米Fe3O4-SiO2材料完全适合作为固定化载体。(2)磁性纳米材料固定化漆酶的结果表明:当戊二醛浓度为2%、pH=6、固定化时间为6h,漆酶的固载量最大。(3)以游离漆酶作为对照,对固定化漆酶属性进行探究,发现最适pH值由3上升到4,最适温度由25℃变为45℃,降低了漆酶工业化应用的成本;固定化漆酶储存20天后的酶活是相同储存条件下游离漆酶酶活的1.3倍,回收实验表明反复使用5次后,相对酶活仍保持在40%,说明固定化漆酶储存稳定性好且具有良好回收性;探究固定化漆酶在极性/非极性/有毒体系中的热失活动力学方程及热力学常数,为固定化漆酶在不同溶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4)使用固定化漆酶对2,4-二氯酚进行降解,发现固定化漆酶在pH=6、温度为65℃、2,4-二氯酚初始浓度为10mg/L时降解率最高,且固定化漆酶的重复利用性良好,即使反复使用7次,仍能保持59%的去除率。
迟聪聪[8](2010)在《阔叶木生物质精炼两种利用模式的研究 ——与碱法制浆相结合/转化制备生物乙醇》文中研究表明“生物质精炼”以实现对生物质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宗旨,其研究对于缓解世界所面临的资源短缺与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造纸速生材国内桉木和美国混合阔叶木为研究对象,根据两种思路进行研究:一是基于IFBR(Integrated Forest Products Biorefinery)理念,将生物质精炼与化学法制浆相结合,探讨预处理提取半纤维素的方法和工艺及其对后续碱法制浆和纸浆漂白(ECF和TCF)的影响,并对相关机理进行研究;二是转化制备生物乙醇,结合ZeaChem公司的产乙酸菌发酵模式,从工业生产的实际出发,对木片乙酸预处理和浆料酶水解条件进行优化,以增加糖的转化率进而提高乙醇得率,研究目的是为实际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对桉木木片进行了碱预处理和水预水解,研究了碱浓、液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提取半纤维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水预水解的效果优于碱预处理。对桉木片水预水解反应历程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或预水解因子的增大,提取液中木糖、糠醛和酸溶木素等组分的含量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预水解因子与水解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研究中探讨了表征半纤维素提取效果的方法,研究了直接法(测定提取液中的戊糖含量)与间接法(测定预处理前后木片中聚戊糖含量的差值)两种结果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测定戊糖相对提取率的方法。由于提取液中糖类与糠醛类化合物的含量对制浆和转化制备生物乙醇都具有显着影响,研究中探讨了有利于实际应用的快速分析方法。利用双波长可见光谱技术建立了同时测定戊糖、己糖和总糖含量的方法,并利用双波长紫外光谱法实现了对酸性水解液中糠醛和羟甲基糠醛含量的同步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述两种方法所用条件下,提取液中可能存在的木素等其它物质对测定结果无显着干扰。对碱预处理或水预水解后的桉木片与原木片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制浆,结果表明前者浆料的卡伯值和粗浆得率均较低,在(AQ)P漂白流程中浆料的可漂性提高。对水预水解后的混合阔叶木木片与原木片分别进行模拟MCC制浆与传统KP法制浆,与后者相比,前者达到相同卡伯值所需用碱量稍低,粗浆得率降低,浆料在D0(EP)D1漂白中的可漂性提高。水预水解导致木片中的半纤维素损失,使成浆打浆难度增加,浆料的物理强度明显降低,不透明度和光散射系数增加。对木片和浆料纤维形态的分析结果表明,碱预处理后木片纤维的数均长度有所降低,数均宽度明显增加,长宽比减小。水预水解后木片和浆料纤维的数均宽度均有所下降,长宽比基本不变,纤维的扭结系数与卷曲系数增加。采用Win/GEMS软件对预水解-硫酸盐法(AKP)与传统硫酸盐法(KP)制浆工艺过程进行了初步模拟与经济分析,结果显示,在漂白浆年产量相同的基础上,前者的年利润相对较高,且税后净现值与内部收益率均有所增加。对预提取过程中半纤维素与木素的变化机理进行了相关探讨。经碱预处理后,进入提取液及残留在木片中半纤维素的平均分子量均有所降低,多分散系数增加;而水预水解后木片中半纤维素的平均分子量明显降低,多分散性相当。对从木片中分离的酶解-温和酸水解(EMAL)木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水预水解后,木素的平均分子量增加,多分散性降低。采用核磁共振31P-NMR定量分析的结果显示,预水解后木素的各类酚羟基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缩合酚羟基含量随预水解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脂肪族羟基含量则降低,S/G比例增加。结合美国ZeaChem公司的产乙酸菌高效发酵工艺,对木片的乙酸预处理及酶水解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探讨了进一步提高酶解效率的方法。结果表明,利用PFI磨浆能够显着提高酶解效率,将乙酸预处理提取液加到酶水解体系可增加酶解后总糖得率,但由浆料底物本身水解所产生的糖降低。在优化条件下采用酶Cellic I进行水解,酶用量为520 FPU时,糖得率高达7585%,经计算,采用ZeaChem的发酵模式可使乙醇的理论得率达503.5570.6 L乙醇/吨绝干木片。
何秋菊[9](2019)在《古书画施胶剂的作用机理及中性铝盐施胶沉淀剂的研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书画是一种重要的传统艺术门类,我国各博物馆以及民间都有大量藏品。由于书法绘画的载体材料纸张纤维之间存在大量的孔隙,书写绘画时易于晕散走墨,影响到书写绘画的效果。因此,古人常用胶料和明矾配制成胶矾水,对纸张施胶提高其疏水性,胶矾水也常用于古书画修复固色。然而,明矾在潮湿环境中易水解,产生的酸会加速纸张纤维素水解老化,导致古书画不易耐久保存。本文在对胶矾水的疏水性、固色机理认知的基础上,探讨了胶矾水应用的科学内涵,有针对性的“趋利避害”,研发出性能优异的书画修复保护新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胶矾水熟化宣纸以及固色机理研究。通过胶料固化性能实验、墨滴晕散实验、书写效果模拟实验研究胶与矾在熟化宣纸时各自的作用。采用均匀试验研究胶矾水体系中提高宣纸疏水性的主导因素。利用Ferron逐时络合分光光谱、高场27Al核磁共振波谱(27Al-NMR)研究了明矾水解后的铝形态、与胶料混合施胶时铝形态分布的变化。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测试宣纸施胶后的化学键合状况(包括明矾与胶料、纤维),利用ATR-FTIR去卷积、二阶导数曲线拟合分析明胶二级结构的变化,以期研究明胶和明矾的协同作用。利用色度、色牢度及微观孔隙变化探讨胶矾水固色的科学内涵。研究表明,明矾在熟化宣纸时起到了促干剂、软化剂及施胶助留剂的作用。明胶对胶矾水疏水性发挥主导作用,明矾促使明胶蛋白质二级结构无规则卷曲增多,使蛋白质构象结构更加疏松,导致蛋白质的表面疏水性增加。明矾的水解产物主要为单核铝Al(H2O)63+(Al1)、AlSO4+和多核铝[Al30O8(OH)56(H2O)24]18+(Al30);结合ATR-FTIR分析结果可知,与明胶混合后降低的各正价态单核铝、多核铝与明胶微粒中羟基(-OH)或羧基(-COOH)产生了键合,形成了网状络合物,提高宣纸疏水性。固色时,明矾促使胶料均匀沉淀、包裹在带负电的颜料颗粒表面,填补颜料颗粒表面孔隙,减少光散射现象,使颜料亮度增加。(二)不同老化环境明矾对宣纸酸化的影响。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能谱(SEM-EDS)研究了高温(105℃)、湿热(50℃,85%RH)以及不同湿度(44%85%RH)环境老化前后,明矾处理宣纸纤维分子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变化及明矾对宣纸填料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建议:高温老化、湿热老化的明矾含量阈值分别为0.5%和0.1%,常温下引起宣纸酸化的湿度阈值为55%,明矾含量阈值为0.6%。湿热老化后施加胶矾水的宣纸纤维部分表面出现皱缩,当明矾浓度超过4%后纤维出现扭曲和断裂。施加明矾后宣纸纤维素红外光谱吸收峰强度逐渐减弱。化学成分分析表明,明矾促使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均减少,相对应灰分含量增加。明矾析出的酸促使了纤维素糖苷键发生分解,溶解宣纸碱性填料碳酸钙。(三)书画修复中不同熟度豆浆水的应用效果及机理研究。首次将8-苯胺基-1-萘磺酸(ANS)荧光探针法及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等生物学方法应用到文物保护研究中,研究考察了不同熟度的豆浆水处理宣纸前后的表面疏水性,并探讨了大豆蛋白加热前后的差异条带。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对差异条带进行了蛋白鉴定,利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去卷积、二阶导数曲线拟合分析不同加热温度豆浆水大豆蛋白二级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加热消失的两条条带蛋白分别为球蛋白Glycinin G3亚基及糖蛋白凝集素Lectin亚基,80℃豆浆水的疏水性最大,随着温度从25℃上升到80℃,大豆蛋白β-sheet结构由41.14%增加到48.87%,β-sheet结构含量与表面疏水性呈正相关。加热温度80℃,加热时间不超过30min的豆浆水适用于书画修复过程中的纸张施胶。(四)纸张施胶及颜料加固的中性铝盐施胶沉淀剂的研发。通过研究宣纸施胶前后pH值、色度、疏水性及力学性能等指标的变化,筛选出天然动植物施胶材料和最有潜力的施胶沉淀剂。结果表明,明胶处理宣纸呈现中性,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施胶沉淀剂中,聚合氯化铝多核铝Alb含量相对较高,其中多核铝[AlO4Al12(OH)24(H2O)12]7+(Al13)具有较高的阳离子电荷和反应活性,对明胶也具有促干剂作用,可和胶料产生键合,形成网状络合物,适合替代明矾作为施胶沉淀剂。确定以酸溶法制备pH值接近7.0的中性铝盐施胶沉淀剂。(五)中性铝盐施胶沉淀剂的应用及效果评估。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中性铝盐施胶沉淀剂中多核铝Alb(可促进施胶的有效成分)含量超过80%;施胶沉淀剂与明胶混合物在宣纸施胶后的pH值大于7,湿热老化28天后依然呈弱碱性,提高了纸张的疏水性能与力学强度;对重彩画颜料的固色效果良好、无晕染。该研究实现了传统技术的优化和提升,中性铝盐施胶沉淀剂的研发将改善古书画的酸化问题,对书画纸张文物的有效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党中煦[10](2019)在《活性炭负载金属氧化物催化臭氧降解木素衍生物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制浆造纸废水成分复杂、有机物浓度高、色度深、含有毒性污染物,属难生物降解工业废水。其中的木素及其衍生物是制浆和漂白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有机污染物,是造成制浆造纸废水经二级生物处理后仍具有较高的化学需氧量、较深的颜色、不能满足排放标准的主要污染物。本论文较系统地研究了活性炭负载金属氧化物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木素衍生物(丁香酚、愈创木酚、藜芦醇)的效果及规律,并对机理进行初步探讨,为催化臭氧-生物处理联合工艺和催化臭氧技术在降解造纸废水中的木素衍生物及其他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数据。首先制备了活性炭负载金属氧化物催化剂(Fe/AC、Cu/AC、Ni/AC),并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Fe/AC、Cu/AC、Ni/AC催化剂的活性炭表面上分别成功负载了活性组分Fe2O3、CuO和Cu2O、NiO。应用制备的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木素衍生物,考察催化剂种类、负载量、加入量和初始pH对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木素衍生物过程中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降解过程中CODCr的去除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负载的活性组分特性对臭氧氧化降解木素衍生物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的活性组分对臭氧氧化降解不同木素衍生物具有不同的催化活性,其中Fe/AC催化剂催化臭氧处理丁香酚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在pH为11、负载量3%、Fe/AC加入量0.5 g/L条件下,反应60 min后CODCr去除率达到91.2%;Cu/AC催化剂对臭氧处理愈创木酚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在pH为11、负载量3%、Cu/AC加入量1.0 g/L条件下,反应60 min后CODCr去除率达到90.29%;Ni/AC催化剂对臭氧处理藜芦醇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在pH为11、负载量5%、Ni/AC加入量1.5 g/L条件下,反应60 min后CODCr去除率达到92.95%,表明不同催化剂种类催化臭氧氧化降解不同木素衍生物过程中CODCr去除效果不同。动力学分析表明: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木素衍生物过程中,CODCr的降解过程符合表观二级动力学规律,AC上负载的活性组分有效提高了动力学速率常数,加快了木素衍生物降解的速率。其次,可生化性分析表明:Fe/AC、Cu/AC和Ni/AC催化臭氧处理能显着提高木素衍生物的可生化性。在催化氧化时间为60 min时,丁香酚、愈创木酚、藜芦醇的BOD5/CODCr分别达到0.59、0.46和0.61。自由基捕获剂投加实验表明:Fe/AC、Cu/AC和Ni/AC催化臭氧氧化过程中木素衍生物的降解反应过程遵循羟基自由基反应机理,·OH在木素衍生物的降解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UV-Vis吸收光谱和GC-MS分析表明:在Fe/AC、Cu/AC和Ni/AC催化臭氧化过程中,木素衍生物的结构被破坏,生成中间产物,中间产物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后降解,使木素衍生物模拟废水中难降解物质逐渐减少,这对木素衍生物模拟废水处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可能是木素衍生物可生化性改善的主要原因。最后,应用制备的催化剂催化臭氧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结果表明:废水中的木素衍生物等污染物在反应过程中被逐渐降解去除。制备的催化剂处理制浆造纸废水对CODCr的去除效果从大到小顺序为Ni/AC>Fe/AC>Cu/AC。废水中污染物的降解反应遵循羟基自由基反应机理,废水CODCr的去除符合表观二级动力学规律,活性炭负载的活性组分有效提高了反应的动力学速率。催化臭氧处理能较大地提高制浆造纸废水的BOD5/CODCr值,在反应时间为60 min时,BOD5/CODCr达到0.61,比0 min时提高了35倍。表明催化臭氧技术可以作为生物处理的预处理方法,有效提高后续生物处理降解制浆造纸废水中木素衍生物等污染物的效率。
二、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在造纸工业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在造纸工业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典型造纸湿部化学品质量参数的检测及过程评价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造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1.1.2 我国造纸化学品市场分析 |
1.1.3 我国造纸化学品市场质量管理现状 |
1.2 造纸湿部化学品分类及其作用 |
1.3 湿部关键化石基/合成类助剂的介绍 |
1.3.1 烷基烯酮二聚体 |
1.3.2 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 |
1.3.3 聚丙烯酰胺 |
1.4 湿部关键生物质基助剂的介绍 |
1.4.1 淀粉及其醚化衍生物 |
1.4.2 壳聚糖及其羧化衍生物 |
1.4.3 羧甲基纤维素与纳米纤维素 |
1.5 湿部化学品关键质量参数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
1.5.1 AKD定量分析的研究现状 |
1.5.2 PAE树脂的质量安全评估 |
1.5.3 生物质基化学品的取代度或脱乙酰度定量分析 |
1.6 顶空分析技术 |
1.6.1 顶空分析技术发展历程 |
1.6.2 静态顶空分析技术的原理 |
1.6.3 静态顶空分析的基本理论及分配系数的影响因素 |
1.6.4 静态顶空分析的常用技术及其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
1.7 紫外-可见光谱技术 |
1.7.1 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 |
1.7.2 紫外-可见光谱的常用技术及其在制浆造纸领域的应用 |
1.8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8.1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 |
1.8.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造纸湿部化学品水分或有效含量检测新方法的建立 |
2.1 双波长紫外光谱技术测定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溶液的有效固含量 |
2.1.1 前言 |
2.1.2 实验部分 |
2.1.3 结果与讨论 |
2.1.4 本节小结 |
2.2 基于离子液体辅助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烷基烯酮二聚体乳液的有效含量 |
2.2.1 前言 |
2.2.2 实验部分 |
2.2.3 结果与讨论 |
2.2.4 本节小结 |
2.3 基于示踪剂光谱衰减技术快速测定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的浓度 |
2.3.1 前言 |
2.3.2 实验部分 |
2.3.3 结果与讨论 |
2.3.4 本节小结 |
2.4 基于多次抽提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聚丙烯酰胺的水分含量 |
2.4.1 前言 |
2.4.2 实验部分 |
2.4.3 结果与讨论 |
2.4.4 本节小结 |
第三章 造纸湿部关键生物质基化学品脱乙酰度或取代度测定新方法的建立 |
3.1 基于顶空分步滴定技术测定壳聚糖的脱乙酰度 |
3.1.1 前言 |
3.1.2 实验部分 |
3.1.3 结果与讨论 |
3.1.4 本节小结 |
3.2 基于相反应顶空气相色谱技术同时测定羧甲基壳聚糖的取代度和脱乙酰度 |
3.2.1 前言 |
3.2.2 实验部分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4 本节小结 |
3.3 基于多波长光谱技术测定纳米纤维素的羧基含量 |
3.3.1 前言 |
3.3.2 实验部分 |
3.3.3 结果与讨论 |
3.3.4 本节小结 |
3.4 基于离子交换的可见光谱技术测定阳离子淀粉的取代度 |
3.4.1 前言 |
3.4.2 实验部分 |
3.4.3 结果与讨论 |
3.4.4 本节小结 |
第四章 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溶液中有害氯组分检测新方法的建立 |
4.1 基于常规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溶液中挥发性有机氯含量 |
4.1.1 前言 |
4.1.2 实验部分 |
4.1.3 结果与讨论 |
4.1.4 本节小结 |
4.2 基于相反应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溶液中3-氯-1,2-丙二醇含量 |
4.2.1 前言 |
4.2.2 实验部分 |
4.2.3 结果与讨论 |
4.2.4 本节小结 |
第五章 相关化学品物化参数检测及合成与使用过程控制评价方法的建立 |
5.1 基于多次抽提自动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烷基烯酮二聚体蜡片的熔点 |
5.1.1 前言 |
5.1.2 实验部分 |
5.1.3 结果与讨论 |
5.1.4 本节小结 |
5.2 烷基烯二聚物乳液在储存和造纸工艺过程中的水解动力学研究 |
5.2.1 前言 |
5.2.2 实验部分 |
5.2.3 结果与讨论 |
5.2.4 本节小结 |
5.3 用于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合成工艺控制的紫外光谱技术 |
5.3.1 前言 |
5.3.2 实验部分 |
5.3.3 结果与讨论 |
5.3.4 本节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基于生物强化技术的再生纤维造纸废水有机物降解过程与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再生纤维造纸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
1.1.2 再生纤维造纸废水的危害 |
1.1.3 封闭循环再生纤维造纸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造纸废水治理技术及研究现状 |
1.2.2 生物强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原料 |
2.2 试验药品及仪器设备 |
2.2.1 试验药品 |
2.2.2 仪器设备 |
2.3 试验装置 |
2.4 试验方法 |
2.4.1 微生物生长曲线 |
2.4.2 微生物菌剂活化方法 |
2.5 分析测试方法 |
3 再生纤维造纸废水水质及污染特性分析 |
3.1 再生纤维造纸废水常规水质分析 |
3.2 再生纤维造纸废水中有机物的分子量特点 |
3.3 再生纤维造纸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特性分析 |
3.3.1 再生纤维造纸废水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3.3.2 再生纤维造纸废水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3 再生纤维造纸废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
3.4 再生纤维造纸废水中金属离子含量及成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生物强化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构建 |
4.1 投加方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1.1 不同菌剂活化时间的选择 |
4.1.2 不同投加方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 再生纤维造纸废水高效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构建 |
4.2.1 基于混料设计菌剂配方及其处理效果 |
4.2.2 基于混料设计菌剂构建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4.2.3 菌剂比例变化对木质素、色度及粘度去除率的影响 |
4.2.4 高效复合菌剂的构建及模型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5 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再生纤维造纸废水影响因素和工艺优化 |
5.1 复合微生物菌剂降解有机物影响因素分析 |
5.1.1 起始微生物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5.1.2 不同温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5.1.3 不同溶解氧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5.1.4 初始pH值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5.2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工艺参数优化 |
5.2.1 基于响应面试验设计 |
5.2.2 基于响应面模型建立及检验 |
5.2.3 基于响应面各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
5.2.4 再生纤维造纸废水工艺优化和模型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生物强化技术的再生纤维造纸废水有机物降解过程和效果研究 |
6.1 提高有机物降解效果的生物强化机制 |
6.1.1 提高木质素降解效果的共代谢机制 |
6.1.2 提高纤维素降解效果的酶组分优化机制 |
6.2 基于生物强化技术的再生水有机物降解效果分析 |
6.2.1 基于生物强化技术处理再生纤维造纸废水实验研究 |
6.2.2 基于生物强化技术的再生水有机物降解效果分分析 |
6.3 基于生物强化技术的再生水有机物降解过程分析 |
6.3.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降解过程 |
6.3.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降解过程 |
6.3.3 再生水中有机物的分子量特点 |
6.3.4 再生水中有机物组成分析 |
6.3.5 基于生物强化技术的再生水有机物可能降解过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脂肪酶水解马尾松木浆中甘油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1 新闻纸厂树脂障碍问题对制浆造纸业造成的危害 |
2 在新闻纸厂中树脂障碍问题产生的原因 |
3 目前处理新闻纸厂中树脂障碍问题的主要方法 |
3.1 工艺控制法 |
3.2 化学控制法 |
3.2.1 滑石粉 |
3.2.2 分散剂 |
3.2.3 表面活性剂 |
3.3 生物控制法 |
4 生物酶水解纸浆中树脂的机理 |
4.1 脂肪酶水解纸浆中树脂的机理 |
4.2 漆酶水解纸浆中树脂的机理 |
5 脂肪酶控制树脂障碍效果的评价方法 |
5.1 粘度测定法 |
5.2 树脂颗粒显微镜计数法 |
5.3 树脂颗粒沉积试验法 |
5.4 综合评价法 |
5.5 氢氧化钠滴定法与甘油酯显色产物显色法 |
5.6 直接测定甘油酯含量法与R_N值法 |
6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6.1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6.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一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马尾松木浆中甘油酯的含量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1.1 实验材料 |
1.1.2 实验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1.2.1 主要仪器 |
1.2.2 玻璃仪器 |
1.3 主要溶液配制 |
2 方法 |
2.1 紫外-可见光谱测量甘油酯的实验原理 |
2.2 甘油酯的标准曲线绘制 |
2.3 马尾松木浆中树脂物的抽提 |
2.4 马尾松木浆中甘油酯含量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绘制甘油酯显色产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 |
3.2 甘油酯显色产物的标准曲线 |
3.3 显色时间对显色产物吸光值测定的影响 |
3.4 回收率与精确度 |
3.5 马尾松木浆中甘油酯的含量测定 |
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脂肪酶处理马尾松木浆中树脂的条件优化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1.1 实验材料 |
1.1.2 实验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2 方法 |
2.1 Burkholderia sp.ZYB002脂肪酶酶活测定 |
2.2 脂肪酶处理马尾松木浆的方法 |
2.3 脂肪酶处理马尾松木浆中树脂的单因子实验 |
2.4 Box-Behnken设计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Burkholderia sp.ZYB002脂肪酶酶活测定 |
3.2 脂肪酶处理马尾松木浆中树脂的单因子实验 |
3.2.1 酶用量对脂肪酶降解马尾松木浆中树脂的影响 |
3.2.2 pH值对脂肪酶降解马尾松木浆中树脂的影响 |
3.2.3 温度对脂肪酶降解马尾松木浆中树脂的影响 |
3.2.4 反应时间对脂肪酶降解马尾松木浆中树脂的影响 |
3.2.5 浆浓对脂肪酶降解马尾松木浆中树脂的影响 |
3.3 响应面法优化脂肪酶降解马尾松木浆中树脂的工艺条件 |
3.3.1 响应面分析因素水平的选取 |
3.3.2 响应面分析方案及结果 |
3.3.3 最佳条件的确定及实验验证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脂肪酶结合漆酶二步法水解马尾松木浆中甘油酯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1.1 实验材料 |
1.1.2 实验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2 方法 |
2.1 漆酶水解马尾松木浆中甘油酯的单因素实验 |
2.2 马尾松木浆中树脂物的抽提 |
2.3 漆酶水解马尾松木浆中甘油酯的正交实验 |
2.4 漆酶结合脂肪酶二步法水解马尾松木浆中甘油酯 |
3 结果与分析 |
3.1 |
3.1.1 漆酶浓度对水解马尾松木浆中甘油酯的影响 |
3.1.2 木浆的浓度对水解马尾松木浆中甘油酯的影响 |
3.1.3 pH对水解马尾松木浆中甘油酯的影响 |
3.1.4 反应温度对水解马尾松木浆中甘油酯的影响 |
3.2 漆酶水解马尾松木浆中甘油酯的正交实验 |
3.3 漆酶结合脂肪酶二步法水解马尾松木浆中甘油酯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脂肪酶结合表面活性剂水解马尾松木浆中甘油酯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1.1 实验材料 |
1.1.2 实验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2 方法 |
2.1 模拟物的配制方法及有关计算 |
2.2 甘油酯的测定方法 |
2.3 甘油酯溶解在丙酮水溶液中的吸光值与其浓度之间的关系 |
2.4 表面活性剂的优选 |
2.5 表面活性剂用量的单因素试验 |
2.6 脂肪酶结合表面活性剂作用于木浆树脂物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表面活性剂的优选结果 |
3.2 五种优选的表面活性剂用量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
3.2.1 十二烷基硫酸钠用量的单因素试验 |
3.2.2 聚乙二醇-400用量的单因素试验 |
3.2.3 曲拉通X-100用量的单因素试验 |
3.2.4 吐温-80用量的单因素试验 |
3.2.5 聚乙二醇-6000用量的单因素试验 |
3.3 脂肪酶结合优选出的表面活性剂水解木浆中甘油酯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微纳米纤丝纤维素的绿色制备及其在纸张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基于制浆造纸产业生物质精炼的发展现状 |
1.1.2 纤维素衍生物的制备与利用 |
1.2 植物纤维细胞壁微观结构特性 |
1.2.1 纤维细胞壁的层状结构 |
1.2.2 木质纤维素的结构特性 |
1.3 纤维素酶处理技术 |
1.3.1 纤维素酶的分类 |
1.3.2 纤维素酶处理技术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
1.3.3 纤维素酶的循环回用 |
1.4 植物微纳米纤维素 |
1.4.1 纳米纤维素的分类 |
1.4.2 机械法制备微纳米纤丝纤维素 |
1.4.3 预处理辅助机械法制备微纳米纤丝纤维素 |
1.4.4 微纳米纤丝纤维素的脱水干燥 |
1.4.5 微纳米纤丝纤维素在纸张增强中的应用 |
1.5 课题的提出及本论文的研究目标 |
1.5.1 M/NFC的绿色制备及其在纸张应用的可行性 |
1.5.2 M/NFC制备及应用所面临的科学问题 |
1.5.3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内切纤维素酶预处理对纸浆纤维素微观性能的影响 |
2.1 实验部分 |
2.1.1 原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内切纤维素酶预处理较优条件确定 |
2.1.4 酶法预处理 |
2.1.5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1.6 纤维平均长度分析 |
2.1.7 纤维保水值(WRV)分析 |
2.1.8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1.9 染色法测定纤维比表面积 |
2.1.10 纤维平均聚合度检测 |
2.1.11 环境扫描电镜(SEM)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内切纤维素酶较佳预处理条件确定 |
2.2.2 内切纤维素酶预处理对BSKP回收率的影响 |
2.2.3 内切纤维素酶预处理纤维内部结合力的影响 |
2.2.4 内切纤维素酶预处理对纸浆纤维素形态结构的影响 |
2.2.5 内切纤维素酶预处理纤维表面形态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切纤维素酶预处理过程中纤维素降解动力学及降解程度预测模型 |
3.1 实验部分 |
3.1.1 原料与仪器 |
3.1.2 酶预处理 |
3.1.3 预处理液中酶含量分析 |
3.1.4 纤维平均聚合度检测 |
3.1.5 内切纤维素酶预处理过程中纸浆纤维素降解动力学 |
3.1.6 内切纤维素酶预处理过程中纸浆纤维素降解预测模型 |
3.1.7 预测模型的可信度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内切纤维素酶与纸浆纤维素间的作用 |
3.2.2 内切纤维素酶预处理过程中纸浆纤维素的降解动力学分析 |
3.2.3 内切纤维素酶预处理过程中纸浆纤维素的降解预测模型 |
3.2.4 纸浆纤维素降解预测模型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切纤维素酶联合机械法制备微纳米纤丝纤维素的机械能耗及形态结构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1.3 一段酶预处理 |
4.1.4 一段超微粒磨浆 |
4.1.5 二段酶处理 |
4.1.6 二段超微粒磨浆 |
4.1.7 PFI磨浆 |
4.1.8 预处理及磨浆能耗计算 |
4.1.9 打浆度检测 |
4.1.10 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内切纤维素酶预处理对BSKP纤维打浆性能的影响 |
4.2.2 内切纤维素酶预处理对制备M/NFC磨浆能耗的影响 |
4.2.3 内切纤维素酶预处理对M/NFC形态结构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酶种类对微纳米纤丝纤维素性能的影响 |
5.1 实验部分 |
5.1.1 原料与方法 |
5.1.2 酶活性测定 |
5.1.3 微纳米纤丝纤维素的制备工艺流程 |
5.1.4 内切纤维素酶预处理 |
5.1.5 PFI打浆 |
5.1.6 不同类型酶处理 |
5.1.7 高压均质制备M/NFC |
5.1.8 M/NFC膜的制备 |
5.1.9 化学组分分析 |
5.1.10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5.1.11 X-射线衍射分析 |
5.1.12 M/NFC形态分析 |
5.1.13 M/NFC的比表面积 |
5.1.13 M/NFC膜的光学性能分析 |
5.1.14 M/NFC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
5.1.15 M/NFC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不同酶预处理对浆料化学组成的影响 |
5.2.2 不同酶预处理对浆料结晶结构的影响 |
5.2.3 不同酶预处理对浆料官能团结构的影响 |
5.2.4 不同类型酶预处理制备M/NFC的微观性能 |
5.2.5 不同类型酶预处理制备M/NFC的形态特征 |
5.2.6 M/NFC膜的光学性能 |
5.2.7 M/NFC膜的机械性能 |
5.2.8 M/NFC膜的热稳定性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M/NFC对纸张抗张强度的影响及其在纸张中的留着与分布 |
6.1 实验部分 |
6.1.1 原料与试剂 |
6.1.2 实验仪器 |
6.1.3 纤维素酶活性测定 |
6.1.4 PFI打浆 |
6.1.5 M/NFC的染料标记 |
6.1.6 D-M/NFC的表征 |
6.1.7 纸张抄造 |
6.1.8 白水分析 |
6.1.9 纸张性能检测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M/NFC对纸张抗张强度的影响 |
6.2.2 D-M/NFC的特性分析 |
6.2.3 D-M/NFC在纸张中的留着率 |
6.2.4 D-M/NFC在纸张中的分布规律 |
6.2.5 D-M/NFC纸张的表面结构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线性范围的校准(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环境条件 |
1.3 标准溶液的配制 |
1.4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吸光度的测量 |
2.2 测量波长的确定和线性范围上限的测量 |
2.3 线性范围下限的测量和线性范围的确定 |
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线性范围校准方法的确定 |
3.1 校准环境条件 |
3.2 标准物质 |
3.3 校准方法 |
3.4 技术指标 |
4 结语 |
(7)磁性纳米材料固定化漆酶及其属性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漆酶研究现状 |
1.1.1 漆酶的来源及性质 |
1.1.2 漆酶的催化机理 |
1.1.3 漆酶的应用 |
1.2 固定化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1 吸附法 |
1.2.2 包埋法 |
1.2.3 共价结合法 |
1.2.4 交联法 |
1.2.5 漆酶在磁性纳米材料Fe_3O_4-SiO_2上的固定化 |
1.3 氯酚类化合物 |
1.3.1 氯酚类化合物的来源 |
1.3.2 氯酚类化合物的性质及危害 |
1.3.3 氯酚类化合物的处理技术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创新点及课题来源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课题创新点 |
1.4.4 课题来源 |
第2章 磁性纳米Fe_3O_4-SiO_2的制备与表征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磁性纳米微粒扫描电镜分析 |
2.3.2 磁性纳米微粒的X光能量散射元素分析 |
2.3.3 磁性纳米微粒的X射线衍射分析 |
2.3.4 磁性纳米微粒的透射电镜分析 |
2.3.5 磁性纳米微粒的磁强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固定化漆酶的制备 |
3.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固定化漆酶的酶学性质探究 |
4.1 固定化前后漆酶的属性研究 |
4.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1.3 结果分析 |
4.2 固定化前后的漆酶在不同体系中的热失活动力学研究 |
4.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3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固定化漆酶降解2,4-二氯酚的研究 |
5.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溶液pH对去除2,4-二氯酚的影响 |
5.3.2 反应温度对2,4-二氯酚去除的影响分析 |
5.3.3 反应时间对2,4-二氯酚去除的影响 |
5.3.4 2,4-二氯酚初始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分析 |
5.3.5 重复使用固定化漆酶降解2,4-二氯酚 |
5.4 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8)阔叶木生物质精炼两种利用模式的研究 ——与碱法制浆相结合/转化制备生物乙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生物质资源与生物质能的现状与展望 |
1.2.1 生物质、生物质能的概念 |
1.2.2 生物质能与化石能源的区别 |
1.2.3 全球森林资源现状 |
1.2.4 国内外生物质资源与生物质能的利用与研究现状 |
1.2.5 对生物质能利用的展望和意义 |
1.3 “生物质精炼”的提出与研究进展 |
1.4 阔叶木在制浆造纸工业及“生物质精炼”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
1.4.1 我国制浆造纸工业发展现状 |
1.4.2 速生材桉木在造纸工业中的重要性 |
1.4.3 阔叶材在生物质精炼模式下的应用前景 |
1.5 制浆漂白技术的发展 |
1.5.1 碱法制浆 |
1.5.2 氧脱木素技术 |
1.5.3 ECF和TCF漂白 |
1.6 植物纤维原料的预处理 |
1.6.1 物理法 |
1.6.2 化学法 |
1.6.3 物理-化学法 |
1.6.4 生物法 |
1.7 木质纤维素转化为生物乙醇 |
1.8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8.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8.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桉木木片半纤维素预提取工艺的研究 |
2.1 实验 |
2.1.1 实验原料 |
2.1.2 仪器设备与试剂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木糖标准曲线的建立及戊糖相对提取率的计算 |
2.2.2 碱预处理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
2.2.3 水预水解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
2.2.4 两种预处理方式的比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戊糖相对提取率两种测定方法的关系 |
3.1 实验 |
3.1.1 实验原料 |
3.1.2 仪器设备与试剂 |
3.1.3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两种方法测定碱预提处理戊糖相对提取率结果之间的关系 |
3.2.2 两种方法测定水预水解戊糖相对提取率结果之间的关系 |
3.2.3 两种预处理方式下不同关系的比较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桉木木片水预水解反应历程的研究 |
4.1 实验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1.3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不同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应的预水解因子(P-因子) |
4.2.2 预水解因子与提取液中戊糖浓度和固形物含量的关系 |
4.2.3 预水解因子与提取液中糠醛含量的关系 |
4.2.4 提取液pH值及酸溶木素类物质含量与预水解因子的关系 |
4.2.5 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色度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半纤维素提取液快速分析方法的建立 |
5.1 实验 |
5.1.1 实验原料 |
5.1.2 仪器设备与试剂 |
5.1.3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提取液中糖类组分分析方法的确立 |
5.2.2 酸性溶液中糠醛和羟甲基糠醛含量的测定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半纤维素预提取对阔叶木制浆漂白性能的影响 |
6.1 实验 |
6.1.1 实验原料 |
6.1.2 仪器与设备 |
6.1.3 实验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1(桉木) |
6.2.1 木片预处理的结果 |
6.2.2 半纤维素预提取对木片及浆料纤维形态的影响 |
6.2.3 半纤维素预提取对制浆结果的影响 |
6.2.4 水预水解对纸浆可漂性的影响 |
6.2.5 半纤维素预提取对浆料成纸物理性能的影响 |
6.3 结果与讨论2(美国混合阔叶木) |
6.3.1 木片及提取液化学组分分析 |
6.3.2 水预水解对碱法制浆的影响 |
6.3.3 水预水解对碱法浆ECF漂白的影响 |
6.3.4 水预水解对浆料打浆性能的影响 |
6.3.5 水预水解对漂后浆物理性能的影响 |
6.3.6 用Win/GEMS软件进行过程模拟与成本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预处理对木片及提取液相关性质的影响 |
7.1 实验 |
7.1.1 实验原料 |
7.1.2 仪器与设备 |
7.1.3 实验方法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预处理对木片化学组成的影响 |
7.2.2 预处理对半纤维素分子量及分布的影响 |
7.2.3 水预水解对木片中木素结构及性质的影响 |
7.2.4 水预水解对纤维素结晶度的影响 |
7.2.5 预水解前后木片的热化学性质 |
7.2.6 预水解前后木片的扫描电镜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乙酸预处理对生物乙醇转化效率的影响 |
8.1 实验 |
8.1.1 实验原料 |
8.1.2 仪器设备与试剂 |
8.1.3 实验方法 |
8.2 结果与讨论 |
8.2.1 预处理提取液及浆料底物组分分析 |
8.2.2 乙酸预处理条件对酶解糖转化率的影响 |
8.2.3 PFI打浆转数对酶解糖得率的影响 |
8.2.4 结合ZeaChem发酵模式的酶解 |
8.2.5 酶解用浆料底物的表征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9)古书画施胶剂的作用机理及中性铝盐施胶沉淀剂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纸张施胶技术发展史 |
1.2.1 中国不同时代施胶剂的种类及工艺 |
1.2.2 中国造纸术和施胶技术的国际传播与发展 |
1.3 纸张施胶原理及常用施胶剂 |
1.3.1 施胶原理 |
1.3.2 纸张常用施胶剂 |
1.4 施胶沉淀剂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胶矾水熟化宣纸以及固色机理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1.2 溶液及样品的制备 |
2.1.3 测试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明矾对胶料固化性能的影响 |
2.2.2 明胶与明矾对墨滴晕散面积的影响 |
2.2.3 疏水性主导因素研究 |
2.2.4 明胶与明矾对书写效果的影响 |
2.2.5 Ferron逐时络合分光光度法测量铝的聚合形态 |
2.2.6 高场27Al-NMR分析铝离子的化学存在形态 |
2.2.7 ATR-FTIR法进行红外吸收光谱研究 |
2.2.8 ATR-FTIR法研究明矾对明胶二级结构的影响 |
2.2.9 颜料固色色度分析 |
2.2.10 耐磨擦及耐洗色牢度 |
2.2.11 SEM法研究微观形貌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老化环境明矾对宣纸酸化的影响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高温老化明矾对宣纸的影响 |
3.2.2 湿热老化明矾对宣纸的影响 |
3.2.3 不同湿度老化明矾对宣纸的影响 |
3.2.4 明矾对宣纸微观形貌的影响 |
3.2.5 明矾对宣纸纤维分子结构的影响 |
3.2.6 明矾对宣纸填料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熟度豆浆水在宣纸施胶中的应用效果及机理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仪器与材料 |
4.1.2 样品制备 |
4.1.3 老化实验方法 |
4.1.4 测试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酸碱度测试 |
4.2.2 抗墨滴晕散性能测试 |
4.2.3 热老化前后的色差及力学性能变化 |
4.2.4 固色效果 |
4.2.5 微观形貌分析结果 |
4.2.6 表面疏水性研究 |
4.2.7 蛋白质热变性研究 |
4.2.8 红外光谱特性及蛋白质二级结构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性铝盐施胶沉淀剂的研发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5.1.2 样品制备 |
5.1.3 老化实验 |
5.1.4 测试方法 |
5.1.5 pH调节剂的筛选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胶料的筛选 |
5.2.2 施胶沉淀剂的筛选 |
5.2.3 中性铝盐施胶沉淀剂的制备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性铝盐施胶沉淀剂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
6.1 实验部分 |
6.1.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6.1.2 样品制备 |
6.1.3 湿热老化实验 |
6.1.4 应用效果测试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中性施胶沉淀剂有效成分分析 |
6.2.2 抗墨滴晕散性能 |
6.2.3 固色效果分析 |
6.2.4 微观形貌观察 |
6.2.5 化学键合状况分析 |
6.2.6 湿热老化性能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10)活性炭负载金属氧化物催化臭氧降解木素衍生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制浆造纸废水污染现状及木素衍生物 |
1.1.1 制浆造纸废水及其污染物排放现状 |
1.1.2 制浆造纸废水的污染特性 |
1.1.3 制浆造纸废水中的木素衍生物及其危害 |
1.2 制浆造纸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及处理现状 |
1.2.1 物化法 |
1.2.2 生物法 |
1.3 主要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及在造纸废水处理的应用现状 |
1.3.1 芬顿氧化技术 |
1.3.2 电化学氧化法 |
1.3.3 光催化氧化法 |
1.3.4 膜分离技术 |
1.3.5 臭氧氧化技术 |
1.4 催化臭氧技术及其在废水深度处理的应用现状 |
1.4.1 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 |
1.4.2 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木素衍生物 |
2.1.2 实验药品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催化臭氧氧化实验方法 |
2.2.2 催化剂制备及使用 |
2.3 分析检测方法 |
2.3.1 pH检测 |
2.3.2 臭氧浓度 |
2.3.3 水溶液的COD_(Cr)值 |
2.3.4 生物需氧量(BOD_5值) |
2.3.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2.3.6 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 |
2.4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第三章 Fe/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木素衍生物的研究 |
3.1 Fe/AC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3.1.1 Fe/AC催化剂的制备 |
3.1.2 Fe/AC催化剂表征 |
3.2 Fe/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木素衍生物 |
3.2.1 Fe/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不同木素衍生物效果分析 |
3.2.2 pH对Fe/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丁香酚效果的影响 |
3.2.3 Fe负载量对Fe/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丁香酚的影响 |
3.2.4 Fe/AC加入量对催化臭氧氧化降解丁香酚效果的影响 |
3.2.5 使用次数对Fe/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丁香酚的影响 |
3.2.6 Fe/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木素衍生物的动力学分析 |
3.3 可生化性分析 |
3.4 催化臭氧化降解木素衍生物的机理初探 |
3.4.1 自由基捕获剂对催化臭氧化降解木素衍生物的影响 |
3.4.2 Fe/AC催化臭氧化降解木素衍生物过程中UV-Vis图谱分析 |
3.4.3 GC-MS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u/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木素衍生物的研究 |
4.1 Cu/AC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4.1.1 Cu/AC催化剂的制备 |
4.1.2 Cu/AC催化剂表征 |
4.2 Cu/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木素衍生物的工艺研究 |
4.2.1 Cu/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不同木素衍生物效果分析 |
4.2.2 不同pH对Cu/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愈创木酚的影响 |
4.2.3 不同Cu负载量对Cu/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愈创木酚的影响 |
4.2.4 不同Cu/AC加入量对Cu/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愈创木酚的影响 |
4.2.5 不同使用次数对Cu/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愈创木酚的影响 |
4.2.6 Cu/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木素衍生物的动力学分析 |
4.3 可生化性分析 |
4.4 催化臭氧化降解木素衍生物的机理初探 |
4.4.1 自由基捕获剂对催化臭氧化降解木素衍生物的影响 |
4.4.2 Cu/AC催化臭氧化降解木素衍生物过程中UV-Vis图谱 |
4.4.3 GC-MS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i/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木素衍生物的研究 |
5.1 Ni/AC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5.1.1 Ni/AC催化剂的制备 |
5.1.2 Ni/AC催化剂表征 |
5.2 Ni/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木素衍生物的工艺研究 |
5.2.1 Ni/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木素衍生物效果分析 |
5.2.2 不同pH对Ni/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藜芦醇的影响 |
5.2.3 不同Ni负载量对Ni/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藜芦醇的影响 |
5.2.4 不同Ni/AC加入量对Ni/AC催化臭氧化降解藜芦醇的影响 |
5.2.5 不同使用次数对Ni/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藜芦醇的影响 |
5.2.6 Ni/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木素衍生物的动力学分析 |
5.3 可生化性分析 |
5.4 催化臭氧化降解木素衍生物的机理初探 |
5.4.1 自由基捕获剂对催化臭氧化降解木素衍生物的影响 |
5.4.2 Ni/AC催化臭氧化降解木素衍生物的过程中UV-Vis图谱 |
5.4.3 GC-MS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模拟制浆造纸废水的研究 |
6.1 废水的来源 |
6.2 催化剂种类对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废水中COD_(Cr)去除效果影响 |
6.3 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废水的动力学分析 |
6.4 可生化性分析 |
6.5 自由基捕获剂对催化臭氧化降解废水的影响 |
6.6 催化臭氧化降解自制废水过程中UV-ViS图谱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在造纸工业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典型造纸湿部化学品质量参数的检测及过程评价方法的研究[D]. 闫宁.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2]基于生物强化技术的再生纤维造纸废水有机物降解过程与效果研究[D]. 曹英楠.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3]脂肪酶水解马尾松木浆中甘油酯的研究[D]. 胡志文.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5)
- [4]微纳米纤丝纤维素的绿色制备及其在纸张中的应用研究[D]. 王胜丹.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线性范围的校准[J]. 黄彬磊,吴成新,孙凤,朱佳奇. 化学分析计量, 2019(03)
- [6]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在造纸工业的应用[J]. 屈维均. 广东造纸, 1983(04)
- [7]磁性纳米材料固定化漆酶及其属性与性能研究[D]. 付林俊.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 [8]阔叶木生物质精炼两种利用模式的研究 ——与碱法制浆相结合/转化制备生物乙醇[D]. 迟聪聪.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7)
- [9]古书画施胶剂的作用机理及中性铝盐施胶沉淀剂的研发[D]. 何秋菊. 西北大学, 2019(01)
- [10]活性炭负载金属氧化物催化臭氧降解木素衍生物的研究[D]. 党中煦.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