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不同阶段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任小琴[1](2019)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越来越深入,我国的物质经济基础得到极大的发展,继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被提上日程之后,党和国家更加关注人民的幸福问题。事实上,让人民幸福是党和国家一贯的追求目标和永恒的事业。政府的工作报告越来越多地提到“幸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党的事业,服务于国家的需要。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幸福这个终极目的,发现大学生的幸福观至关重要。本研究探索了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一章、第二章为此进行了理论准备,第一章对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分析模式的设定等进行了论述,为研究做前期准备。第二章对幸福观的相关理论资源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幸福观、幸福观养成教育进行理论建构,为研究做了理论准备。第三章是在充分的理论准备之后,研究了我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分为三个方面,“时代背景”是首要考察的环节。幸福观养成教育要确立目标,除了传统意义和普适意义上的目标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当有新的时代性目标,即幸福观养成教育需与中国梦、核心价值体系、健康财富观、市场文化等融合起来。要完成这样的目标,我国当前的时代存在很多机遇,当然也有来自教育客体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各种挑战。“历史考察”回顾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治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经济转型期以经济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则回归当代,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幸福感的多少,与其幸福观是紧密相连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总体向好,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幸福感总体并不十分强烈;在对幸福的系列问题的理解和认知上,不少大学生存在偏差;在追求幸福的路径、方式、受挫反应上,部分大学生存在不理性的态度。此外,在幸福观认知领域、追求领域、享有领域的养成教育上,我国采取的通常做法是不够完善的,幸福观教育还面临着一些困境。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从更细致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五元分析模式从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个人进行了全方位的五元分析。首先,从政府层面,政府应当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起引领的作用;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应当在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上有积极的影响;再次,从高校的层面,高校是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直接承担者,肩负着教育的重任;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家庭应助推大学生科学幸福观的内化;第五,从大学生个人的层面,个人作为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内因和受益者,必须有能力和有觉悟进行自省。这五个方面的应然和实然存在着较大差距,通过大量实证调查,探索了存在差距的原因。第五章在国内分析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国外,以期分析国外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做法、经验和借鉴。选择美国、英国、法国进行研究,考察了这三个国家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基本举措,研究起主要特点,并分析了我国在五元视角下可以反思和借鉴的经验。第六章是对策章,基于上述对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目标研究、历史考察、现状分析,结合五元分析的结果,同时借鉴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对策。这些对策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系统,包括宏观上的顶层设计和微观上的具体设计。具体来看,首先,政府层面的设计。政府当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当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从社会文化的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从财富分化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从多元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第三,从高校的层面。高校当走出认识误区,设立目标体系,细化目标群体,依托心理科学,进行科际整合,完善现实对接,优化学科设置,发展体验式与价值选择式教学。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应大力推行家长教育,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第五,从个人的层面。个人当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自觉意识;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自觉抵制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提高精神境界和需要层次。第七章主要针对五元要素之间要互动起来,形成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更好地完成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八章是对全文的总结。
查颖[2](2017)在《阅读与大学生发展的关系研究 ——基于浙江省文科大学生的阅读调查》文中研究指明以学生为重点、以促进大学生的发展为标准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过程性评估模式的基本要义。目前在以"大学生发展"为主题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就"大学生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内容丰富的研究,验证人际互动、学生参与、大学组织、学习模式等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但"面"上因素关注较多、"点""上因素关注较少,鲜有研究从阅读这个微观视角检验阅读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而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传承文明、提升精神的基本实践活动,也是大学生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对阅读与大学生发展关系的研究分析,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阅读在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定位,为大学进行人才培养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中国大学生发展理论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证数据的支持。本论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上,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对研究问题——阅读与大学生发展的关系展开探讨。一方面,通过实地走访浙江省5所大学,对1105名本科阶段的文科大学生开展分场次集中问卷调查,并使用SPSS、Excel等统计软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多项Logistics回归模型和有序Logistics回归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获得大学生在阅读内容、阅读数量、阅读方式等方面的特征,对阅读参与水平是否影响和怎样影响大学生的发展以及大学在提升学生阅读参与水平、促进学生发展中的影响机制等进行了验证性研究;另一方面,通过与22位文科大学生(包括18位在校生和4位已工作人士)的深度访谈,面对面地感受他们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故事,并运用扎根理论对阅读与大学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大学生阅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分析,质性研究发现使量化研究结论得到进一步的验证、补充和丰富。本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个体特征和在阅读参与中付出努力的数量(阅读数量)和质量(阅读内容)显着影响大学生发展,包括大学生知识获取与创新能力、心理品质、组织表达能力、价值观和认知思维能力的发展,表明阅读参与水平对大学生发展具有影响力;阅读环境和阅读互动是大学为吸引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而提供的支持和服务,阅读环境和阅读互动显着影响大学生阅读和大学生发展,表明大学对学生的阅读参与水平和学生的发展都具有影响力。一言概之,学生的阅读参与和大学的阅读支持共同影响大学生的发展。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学生的阅读数量越多、阅读内容越以专业类书籍和经典着作为主,大学为鼓励和促进学生的阅读参与在阅读课程和校园阅读活动组织、图书馆建设、校园阅读互动等方面付出的努力越多,大学生的发展就越好。但本研究发现,当下的现实情况无论是大学生的阅读参与还是大学的阅读支持均不容乐观。基于以上研究发现,本论文从提升阅读参与水平、建立以阅读课程为主渠道和校园阅读活动为补充的大学生阅读教育机制以及加强和完善阅读推荐、阅读指导和阅读分享三位一体的阅读互动体系三个方面分别对大学生和大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左殿升[3](2020)在《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时代“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决不能同这样的历史机遇失之交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治理和国家网络安全工作,他多次强调“我们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互联网正在成为西方国家新一轮和平演变和实施网络殖民主义的重要工具,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背景,关乎政治稳定和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提升。政治认同是政治获得合法性的前提,是维系政治稳定的心理基础,是执政党的生命线。互联网的出现使政治认同的原有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不但重塑着政治认同的新形态,而且使传统社会的政治认同差异出现扩大趋势,网络时代政治认同的变化正成为一种影响国家安全的新的风险因素,互联网引发了全新的政治和政党安全问题。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情况直接影响着全社会的政治认同效果,决定着中国政治稳定、政治进程和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青年大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受到网络影响最为深重,互联网正在成为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最大“变量”。正是由于网络大环境的差异影响、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的差异作用和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差异构成,造成了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呈现。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具有极强的放大作用,需要高度警惕、有效应对。本研究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6所不同类型高校27174名不同学历在校大学生中展开大规模问卷调查,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大学生政治认同进行“可视化”呈现。将政治认同分为身份认同、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政策认同、文化认同、发展认同等六个方面构成,设置了权利认知、利益认知、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政治满意度等五个影响变量,围绕不同性别、民族、学历、政治面貌、生源地等1 1个维度进行整体性和差异性大数据分析。研究目的主要有三:一是,全面厘清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知认同基本状况和差异特征,为大学生政治认同精准“画像”;二是,深入分析网络时代不同影响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作用,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准确“把脉”;三是,系统构建应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的对策路径,为网络时代强化大学生政治认同“赋能”。研究发现,互联网极大拓展政治生态空间、极大激发大学生政治权利意识、极大焕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极大影响大学生行为观念;大学生身份认同、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文化认同、政策认同以及发展认同,两两之间分别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并且都与政治认同整体正向相关;大学生权利认知、利益认知、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政治满意度等五大影响因素相互之间高度相关,并且都与政治认同整体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向好,相较于党的十八大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差异明显:低度认知与高度认同存在悖论,宏观认同与微观认同存在失衡,情感热爱与行为疏离存在矛盾,整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存在差异。网络时代应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需要增强整体认同,消解差异分歧,要从变量到增量,创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优良网络环境,全面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意识形态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从网下到网上,夯实党和政府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效能、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努力让青年学生有更多获得感;从边缘到中心:彰显政治认同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粗放到精准:精准对待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精准应对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不同影响因素和不同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差异。
刘建榕[4](2012)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迟滞的探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实际案例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迟滞”的概念,并对概念进行界定,接着通过五个研究对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迟滞进行探索:首先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迟滞的公众观进行考察。通过搜集媒体关于当代大学生社会性发展问题的公众评述以及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验证了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社会性发展迟滞的现象,这些现象在大学生中有一定的普遍性,大学生们也认识到这些现象对自身的发展是不利的。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迟滞的心理结构包括个体要素、个体-社会关系要素和社会要素。其次是编制标准化的《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评定量表》作为社会性发展迟滞大学生的鉴别工具。该研究通过对量表的结构探索、测题编写、预测、修改、项目分析、结构探索等,形成量表终稿,包括认知分量表、情感分量表和行为分量表,每个分量表下有若干观测点。接着再抽取被试对量表终稿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证明该量表是一个测量学特征良好的量表。第三是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评定量表》的应用,对福州市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福州市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总体状况是不容乐观的,且社会性发展的各个方面水平表现不均衡,并表现出年级、性别、专业、城乡、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同时也受到父母受教育水平的影响。第四是通过创设一定的任务情境,以互动对象的熟悉性、性别和年龄作为控制因素,让大学生被试参与不同的实验互动过程,通过行为观察与评定,比较发展迟滞与发展良好大学生互动行为的差异,并针对发展迟滞大学生进行特殊表现的观察。结果发现,社会性发展迟滞的大学生在面对实验任务情境和不同性质的互动对象时表现出了与其他大学生不同的特点。第五是通过对不同社会性发展类型的大学生以及熟悉他们的教师、教辅人员、辅导员进行质性访谈的方式,发现社会性发展迟滞的大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特点,这与过度保护、纵容的家庭教养方式以及社会媒体的不良舆论导向、道德滑坡、学校教育的缺陷等有很大关系。
曲鹏达[5](2019)在《大学生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云南省4所高校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增强大学生健康的针对性建议。为大学生了解自身健康状况、高校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部门制定大学生健康指导、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并且一定程度上丰富云南省范围内涉及大学生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大样本调查研究内容。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昆明理工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的3111名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由专员对数据进行双重录入,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各研究因素发生频率采用描述性分析,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生活习惯大学生的量表总分及3个维度的得分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若方差齐采用Bonferroni校正检验,方差不齐则采用Tamhane’s法。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ForwardLR逐步法)分析量表总分及3个维度的人口学方面、生活习惯方面的影响因素包含哪些及关联强度,进入水准α=0.05,剔除水准β=0.10。对回归模型进行拟合检验,若拟合效果不好(P<0.05)则对其中多分类变量设置为哑变量并设置参照类(以每个变量最后一类为作为参照类)再次统计。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影响大学生健康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的针对性措施。结果1.不同人口学特征大学生健康状况分析结果不同性别、民族、生源地、学科、学校、学院、专业、父母婚姻状况、既往史、家族史大学生的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恋爱史大学生的心理表现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分、躯体表现维度和社会适应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总体和躯体健康状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和社会适应健康状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母亲学历大学生的躯体健康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其余不同父母学历大学生的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生活习惯大学生健康状况分析结果不同每晚睡眠时长、入睡时间、入睡前使用电子设备时长、午睡习惯、三餐规律情况、走路吃饭情况、早餐习惯、食用水果情况、吃饭时使用电子设备情况、购买路边摊等食物情况、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情况、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时长、锻炼身体情况、锻炼身体强度大学生的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大学生健康状况Logistic回归分析人口学方面Logistic回归分析:总分方面,共有5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包括:专业、性别、既往史、家族史、父母婚姻状况。躯体表现维度方面,共有6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包括:学校、性别、年龄、民族、既往史、家族史。心理表现维度方面,共有5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包括:性别、既往史、家族史、母亲学历、父母婚姻状况。社会适应维度方面,共有6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包括:学院、民族、既往史、家族史、父亲学历、父母婚姻状况。生活习惯方面Logistic回归分析:总分方面,共有6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包括:q63每晚睡眠时长、q64每晚几点入睡、q67三餐是否规律、q68是否边走边吃饭、q71吃饭时是否使用电子设备、q74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时长。躯体表现维度方面,共有7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包括:q63每晚睡眠时长、q64每晚几点入睡、q67三餐是否规律、q68是否边走边吃饭、q71吃饭时是否使用电子设备、q72每周购买路边摊或小吃街食物频次、q74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时长。心理表现维度方面,共有7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包括:q63每晚睡眠时长、q65入睡前使用电子设备时长、q67三餐是否规律、q71吃饭时是否使用电子设备、q73如厕时是否使用电子设备、q74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时长、q76锻炼身体的强度。社会适应维度方面,共有9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包括:q63每晚睡眠时长、q65入睡前使用电子设备时长、q66是否有午睡习惯、q67三餐是否规律、q68是否边走边吃饭、q69是否有吃早餐习惯、q73如厕时是否使用电子设备、q74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时长、q76锻炼身体的强度。此外,对以上每个统计结果进行进一步细化统计,如以性别为例,按照不同学校、年级、民族、父母婚姻状况等对数据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性别大学生进行统计分析;或按照不同性别、民族、生源地、学校、年级对数据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筛选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各细化统计结果大体上与未进行细化统计的总的结果相同,但也有不同。结论1.不同人口学特征大学生健康状况结论男性、汉族、城市大学生总体及3个维度的健康状况分别好于女性、少数民族、农村大学生(P<0.05)。19岁大学生的总体、躯体及社会适应健康状况好于大多数年龄(P<0.05)。从未恋爱过的大学生躯体健康状况较好、曾经恋爱过的大学生社会适应健康状况较好、正在恋爱中的大学生总体健康状况较好(P<0.05)。工学学科和农学学科大学生的总体和3个维度健康状况好于大多数其他学科大学生(P<0.05);昆明理工大学学生的总体和3个维度健康状况好于大多数其他高校大学生(P<0.05);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和林学院的总体和3个维度健康状况好于大多数其他学院大学生(P<0.05);生物工程、制药工程(昆明理工大学)、冶金工程和林学专业的总体和3个维度健康状况好于大多数其他专业大学生(P<0.05)。云南中医药大学学生的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均差于其它高校(P<0.05);中医学专业的总体及躯体健康状况均差于其它专业(P<0.05)。低年级的总体和躯体健康状况均好于其他年级(P<0.05)。父母学历为本科的大学生的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好于大多数其他父母学历的大学生(P<0.05)。父母婚姻状况为初婚的大学生的总体及3个维度的健康状况相较较好(P<0.05)。无既往史、无家族史的大学生的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均好于有既往史、有家族史的大学生(P<0.05)。2.不同生活习惯大学生健康状况结论睡眠时长为8小时左右的大学生各方面健康状况较好,6小时左右的大学生各方面健康状况较差,7小时左右的各方面健康状况介于6小时和8小时之间(P<0.05)。0点以后入睡的大学生的各方面健康状况差于0点之前入睡的大学生、2123点入睡的大学生各方面健康状况较好(P<0.05)。入睡前使用电子设备时长为基本不用或30分钟左右的大学生的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较好(P<0.05),使用时间越长其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越差。很少、时有时无午睡的大学生的总体、躯体和社会适应健康状况差于其他午睡情况的大学生(P<0.05)。三餐总是规律的大学生的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均好于其他三餐规律情况的大学生(P<0.05)。从不走路吃饭的大学生的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均好于其他边走边吃情况的大学生(P<0.05)。总是吃早餐的大学生的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较好(P<0.05)。食用水果为12次/周的大学生的躯体健康状况好于56次/周;从不食用水果、食用水果为12次/周的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健康状况较差,7次及以上/周的较好(P<0.05)。吃饭时从不使用电子设备的大学生的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较好(P<0.05),使用频率越高其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越差。从不购买路边摊等食物大学生的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较好(P<0.05),大学生各方面健康状况与购买频次呈负相关(7次及以上/周例外)。如厕时从不或很少使用电子设备的大学生的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较好,总是使用的大学生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较差(P<0.05)。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对如厕时长没有影响的大学生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最好,其次为影响不太大(P<0.05)。从不锻炼身体的大学生的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最差(P<0.05),7次及以上每周的最好(P<0.05),大学生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与锻炼频次大体呈正相关。锻炼时从不大汗淋漓的大学生的总体、躯体和社会适应健康状况较差。3.大学生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结论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的人口学影响因素各有不同,总体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包括:专业、性别、既往史、家族史、父母婚姻状况;躯体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包括:学校、性别、年龄、民族、既往史、家族史;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既往史、家族史、母亲学历、父母婚姻状况;社会适应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包括:学院、民族、既往史、家族史、父亲学历、父母婚姻状况。总体及3个维度健康状况的生活习惯影响因素各有不同,总体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包括:q63每晚睡眠时长、q64每晚几点入睡、q67三餐是否规律、q68是否边走边吃饭、q71吃饭时是否使用电子设备、q74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时长;躯体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包括:q63每晚睡眠时长、q64每晚几点入睡、q67三餐是否规律、q68是否边走边吃饭、q71吃饭时是否使用电子设备、q72每周购买路边摊或小吃街食物频次、q74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时长;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包括:q63每晚睡眠时长、q65入睡前使用电子设备时长、q67三餐是否规律、q71吃饭时是否使用电子设备、q73如厕时是否使用电子设备、q74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时长、q76锻炼身体的强度;社会适应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包括:q63每晚睡眠时长、q65入睡前使用电子设备时长、q66是否有午睡习惯、q67三餐是否规律、q68是否边走边吃饭、q69是否有吃早餐习惯、q73如厕时是否使用电子设备、q74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时长、q76锻炼身体的强度。以上所有内容的细化统计结论与总体结论大体相同,但也有不同。4.大学生中存在有“惑其现状,向成为成”、“乐其现状,不病未病”阶段特点。建议睡眠时灭灯;睡时不宜当风;枕头高度宜侧卧时与肩平,不用睡帽;睡姿应宜右侧卧为主;睡眠时间宜根据四季适当调整,春夏睡眠宜夜卧早起,秋季宜早卧早起,冬季宜早卧晚起;冬季午睡宜盖薄被,夏季午睡后宜喝热饮;睡眠环境宜寒热适中,不宜潮湿;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晚睡时间应不宜晚于23点,睡眠长度以78小时为佳,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宜小于30min,最好不用电子设备,宜规律午睡。饮食方面宜合理搭配、全面饮食;宜五味和调;宜四气和调,即寒热温凉相互调适;忌过食寒凉;饥饱宜适度;不宜极饥而食、极渴而饮;宜食不过饱、饮不过多;不宜在无食欲时强饮强食;忌常使肠胃充满;不宜食后即睡,宜小动后就寝;食物宜熟,菜不宜生。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三餐时间要规律(尤其是早餐),就餐时安静坐在一处不走动,就餐时不使用电子设备专心就餐,少购买最好不购买路边摊及小吃街的食物。适度运动,运动频率不宜过繁,也不应从不运动;不宜刚开始就进行高难度的运动内容;运动频率、强度及运动内容应是循序渐进的;不宜过用身体,使其力竭;宜借鉴传统运动养生内容中的转睛法、提肛法,或传统养生功法、武术,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本研究结果显示:锻炼频次为7次及以上/周的大学生、经常在锻炼时大汗淋漓的大学生健康状况较好。但不建议目前运动频次少、运动强度低的大学生立即进行高频次、高强度的运动。建议大学生适度、合理使用电子设备,除学习及必要用途外,尽量减少使用时间。大学生还应加强“治未病”意识。
邹小勤[6](2013)在《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文中指出大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大学生能否适应大学的校园生活是决定他们能否在大学阶段实现成长的关键要素。大学生学校适应不但影响着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收获,还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所以深刻认识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本质,厘清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基本状态,剖析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方式,从而提高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托“国家大学生学情调查”大型数据库,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同时进行的方式,解读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特征以及大学生达到适应状态所经历的过程,并重点分析了校园压力和校园活动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从而提出提高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建议。综合问卷分析与访谈,本研究得出以下五点主要结论:一、结构的多维性和维度的不平衡性是大学生学校适应系统的特点。大学生学校适应由学习适应、同伴关系适应、身心适应、校园生活适应和就业自信五个维度组成,尽管在对学生的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某些特定维度之间存在协同发生性,但是通过问卷调查部分的差别效应检验我们确认了五个维度之间的差异性,即这五个维度有独立存在的必要,而判定学生达到学校适应状态的标准就是在这五个维度上全部达到适应状态。而在学校适应的维度平衡方面,不同学生会在学校适应的不同维度上出现困难,而在学校适应的五个维度中,同伴关系适应维度上的适应情况最好,而学习适应和就业自信是大学生适应最为困难的两个维度,这说明学习和就业是学生们在大学遇到的最大挑战。二、大学生对校园环境的适应过程是一个阶段特征明显的动态过程。文化适应U型理论适用于对大学生学校适应过程进行分析,可以把大学生学校适应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蜜月期、震惊期、调适期和掌控期,每个阶段都体现出鲜明的阶段特征。在阶段的划分上,要注意区分蜜月期和掌控期的特征,因为处于这两个阶段的学生在学校适应的各个维度上都不会出现适应困难,区分这两个阶段的最主要依据就是学生与校园生活的接触程度以及是否感受到校园压力和校园活动的负面影响;处于震惊期的学生他们的主要特征就是对于校园生活的态度比较消极,在学校适应的五个维度上都能够感受到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而能否对自己的现状尝试进行积极改变是学生能否进入调适期的关键;处于调适期的学生可能在学校适应的某一维度上会感受到强烈的不适应,但是这一阶段他们对于解决问题的态度较为积极。三、个人背景变量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在不同维度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性别方面,除了就业自信维度外,女生在其他维度上的自我评价均高于男生;城乡方面,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学习适应和同伴关系适应两个维度上的自我评价较高,而城市学生则在就业自信维度上自我评价较高;是否独生方面,独生的大学生仅在就业自信维度上自我评价高于非独生的学生;院校类型方面,211院校的学生在学习适应、同伴关系适应和校园生活适应维度上的自我评价均低于其他院校类别的学生;年级方面,大二学生在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身心适应和就业自信维度上的自我评价均低于其他年级的学生;科类方面,理学类学生在学校适应五个维度上的自我评价均比其他科类的学生低。四、校园压力和校园活动对大学生学校适应存在重要的直接影响。四种类型的校园压力和校园活动的三个维度与大学生学校适应各维度之间均存在独特的匹配关系。校园压力和校园活动对学校适应不同维度的影响存在差异,与学习压力、竞争压力、人际压力和经济压力关系最为紧密的学校适应维度依次为身心适应、校园生活适应、同伴关系适应和就业自信,与教学认可、师生交流和课外活动参与关系最为紧密的学校适应维度依次为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除了课外活动参与度的提高能够同时提高学校适应五个维度的水平外,校园压力和校园活动的其它维度对学校适应的影响则是抑制、促进路径并存,可见,并不是所有类型的校园压力都会对大学生学校适应产生负面的影响,特定类型的校园压力反而是提高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动力,校园活动认可度的提高也并不必然能够提高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水平,而应该对校园活动的组织形式进行具体的分析;对于学校适应过程的不同阶段,校园压力主要在震惊期和调适期对学校适应产生作用,校园压力是引发学生进入震惊期的重要原因,到了调适期,一部分压力类型对学校适应的影响开始从负向转向正向,但是对学校适应还是以负向影响为主,而校园活动在蜜月期和调适期对大学生学校适应主要起正向的作用,在震惊期则主要起负向的作用。五、校园活动在校园压力与学校适应之间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校园活动在校园压力和学校适应之间主要起部分中介作用,也就是说校园压力还是会对学校适应产生一定程度的直接影响,但是在研究中我们也发现,通过校园活动的中介作用有的压力类型可以完全消除对学校适应的直接影响,比如校园活动对竞争压力和学习适应就起完全的中介作用,在校园活动的作用下,竞争压力对学习适应并不产生直接影响;校园活动的的中介效应只对特定类型的校园压力与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起作用,也就是说对于校园活动的中介作用需要针对具体的路径进行分析,不能笼统而论;校园压力对于学校适应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在中介效应研究中,我们发现,在校园压力对学校适应的影响路径中,有些路径的间接效应和直接效应的方向是相反的,属于“不一致的中介效应”,可见应该把“校园压力-校园活动-学校适应”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来进行解析;对于学校适应的不同阶段,校园活动的中介作用主要在震惊期和调适期起作用,当学生处于震惊期时,校园压力通过学生的自我感知对校园活动产生负面的影响并进而降低了学校适应水平,当学生处于调适期时,他们积极面对校园压力对自己产生的负面影响,并通过校园活动的参与来最终提高自己的学校适应水平。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从“学生进行自我调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学校改善校园活动平台”和“进一步深入研究大学生学校适应”四个方面提出提高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建议。
肖蓉[7](2020)在《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测评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文中指出一、研究意义与目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使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然而目前人们较多关注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与评价,而对于精神生活质量,却缺乏客观的衡量和评价方法。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备受关注,由于缺乏有效的测量工具,目前少有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实证研究。因此,本研究拟编制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量化评价我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水平和特点,深入考察其相关因素,为探索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策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与依据。二、方法:1.通过对开放式调查的质性研究获取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综合文献法、访谈法、专家小组讨论等多种方法形成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的条目池。以专家评价法评价其内容效度并对条目进行删减和修改,形成量表的预测版。2.对1573名大学生进行预测试,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进一步筛选条目并确定量表结构,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后确定量表的正式版本并制定量表的结果解释标准。3.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正式版(QOSLS-CS)、13条目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13)、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生命意义感量表(MLM)、简式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MHC-SF)、患者健康问卷抑郁9条目(PHQ-9)及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等对来自全国11省849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人口社会学表现特点,与生活质量、心理、行为等身心健康变量的关系,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初步探索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三、结果:1.质性研究显示:精神生活对满足大学生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极为重要,可表现为学习求知、精神追求、课外实践、人际和谐与休闲娱乐的五维结构,并可细分为13个亚维度。积极良好的精神生活是健康的重要组成。2.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正式版(QOSLS-CS)及其测量学性能:(1)QOSLS-CS共有32题,包括2个领域,10个因子。其中精神追求、精神信仰、精神成长、精神乐观、人生态度属于内隐性精神生活领域;学习进取、阅读求知、休闲实践、亲密关系、人际关系属于外显性精神生活领域。(2)结构效度: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10个因子可解释总量表变异的72.73%。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一阶与二阶模型拟合良好。χ2/df<3,RMSEA值<0.05,GFI、NFI、RFI、CFI值均大小0.9。各项参数值均达到统计学要求。10个因子间的相关在0.399~0.713之间,因子与总量表的相关在0.684~0.829,量表的内部结构效度良好。(3)效标效度:量表总分、内隐及外显性精神生活与生活满意度、生命意义感及幸福感的相关在0.600~0.797之间,呈高度相关;量表总分与抑郁的相关为-0.356。具有良好的效标效度。(4)信度: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分别为0.950、0.907。10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37~0.854之间;分半信度在0.630~0.832之间。285名被试在间隔2周后的测得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79,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在0.707~0.841之间,量表的各项信度指标均达到理想水平。(5)采用心理测量学中的标准参照分数进行QOSLS-CS的结果解释,将原始分进行百分制转换,得分<50分为很低水平,50~59.99分之间为较低水平,60~69.99分之间为中等水平,70~79.99分为较高水平,≥80分为很高水平。五级划分标准合理,具有良好的实证效度。3.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状况表现特点:中国大学生总体精神生活质量得分为(66.22±13.67),各维度中亲密关系得分最高(74.88± 18.28),休闲实践维度得分最低(59.33±18.60)。精神生活质量水平很低者占10.9%,较低者占19.1%,中等者占29.4%,较高者占25.5%,很高者占15.1%。4.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人口、社会学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1)除年级以外,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存在多方面的人口社会学差异,东部地区、女生、本科生、文科生和/或医科生、城市生源、是独生子女、汉族、有理想信念、有人生座右铭、有敬仰或崇拜对象、恋爱一次者及正在谈恋爱的大学生以及家庭经济状况好,父、母亲文化水平更高的大学生的总体精神生活质量更好(P<0.01)。(2)“有无人生座右铭”对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影响面最为广泛。此外“有无理想信念”、“家庭经济状况”、“地区”等因素的影响也较为广泛。人口社会学因素可解释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方差变异的9.8%。5.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心理、行为因素的关系。(1)与健康及积极心理因素的关系。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总分与WHO生活质量、生命意义感、生活满意度、幸福感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7、0.650、0.433、0.622。(2)与消极心理因素的关系。①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总分与抑郁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305。无抑郁者的精神生活质量总分(69.93±12.76)及其各维度得分均显着高于有抑郁者(61.13±13.23),精神生活质量越低者的抑郁筛查阳性率越高(72%VS 59.4%VS 42.2%VS 29.3%VS 2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4.273,P<0.001)。②有自伤自杀意念者的精神生活质量(61.62±14.13)显着低于无自伤自杀意念者(68.46±12.86)。精神生活质量越低者的自伤自杀意念筛查阳性率越高(56.3%VS 43.7%VS 30.6%VS 25.0%VS 1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0.927,P<0.001)。(3)与健康相关行为因素的关系。①运动频率越高者,在总体精神生活质量及各维度的表现越好(P<0.001);中、大运动量者在精神生活质量表现上均优于小运动量者(P<0.001)。高精神生活质量的大学生更多为中、大运动量者(χ2=155.276,P<0.001)。②每天网络使用时间少的大学生(0-3小时)的总体精神生活质量及各维度得分更高。网络使用时间很多者(8小时及以上)的精神生活质量较其它人更低(P<0.001)。(4)心理行为因素较人口社会学因素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及各维度表现的影响更大,其解释大学生总体精神生活质量的方差变异高达53.7%。四、结论:1.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具有独特性,复杂性和多维性的特点。良好的精神生活质量是大学生健康的重要元素。2.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性能和应用价值。3.中国大学生总体精神生活质量呈负偏态分布,40.6%的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处于良好以上水平。大学生在亲密关系、人生态度、精神追求上的满足度较高,在学习进取与休闲实践活动上的满足度较低。4.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受到多种人口社会学因素的影响,东部地区、女生、本科生、文科生和/或医科生、城市生源、独生子女、汉族、有理想信念、有人生座右铭、有敬仰或崇拜对象、恋爱一次及正在谈恋爱的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更好,父、母亲文化水平更高的的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更高。人口社会学因素总体上对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影响较低。5.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个体身心健康具有密切的关系。高精神生活质量的大学生的总体生活质量更高,在生理、心理、社会领域上的表现上更好;他们有更高的生命意义感、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更少的抑郁情绪,更低的抑郁障碍阳性率;更少的自伤自杀意念;更多的体育运动行为;更少的网络使用。健康相关的心理与行为变量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具有高度的影响。
吴本连[8](2010)在《自主学习方式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实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目标,就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国家发展、教育改革和个体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课程论领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被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在教学论领域,自主学习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学习论领域,它被看成是一种高水平的学习方式。21世纪以来,学习方式的变革已经带来教学范式的转型,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由于“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强调对学生自我性和主体性的呼唤,“工具主义”的教育理念也必将逐渐被“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所替代。学校体育必须要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终身体育是人类获得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体育自主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且也能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因此,只有加强体育自主学习的学理研究,以学定教,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鉴于此,本研究针对我国普通高校在培养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重点从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量表的研制,自主教学法设计及其实验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量表有36个条目组成,分为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和学习环境4个维度,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科学工具。(2)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身体自我效能感能够有效预测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并且体育锻炼态度具有中介效应;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有效预测其创新能力。(3)在多项指标方面,自主学习法比传统学习法的学习效果好,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体育自主学习能力、身体自我效能感、体育锻炼态度、创新能力、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育课成绩。(4)自主学习方式比较适合具有中等及中等以上运动技能基础的大学生。(5)传统学习方式对学习不同项群的大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没有显着性差异,自主学习方式对不同项群的学习效果不一样,技能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要优于隔网对抗性项群和同场对抗性项群。(6)传统学习方式对不同运动技能等级大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显着性差异,自主学习方式对不同运动技能等级大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一样,从低到高依次是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在测试的所有指标中,初级班和中、高级班之间都存在显着性差异;在部分指标方面,中级班和高级班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7)不同程度的自主学习方式影响大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不一样,半自主学习方式最好,其次是全自主学习方式、传统学习方式和零自主学习方式。(8)自主学习方式对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学习效果不一样,理科好于文科,男生好于女生。(9)不同学习方式中的师生关系类型不一样,零自主学习方式体现的是教师中心论,全自主学习方式体现的是学生中心论,半自主学习方式中的师生关系具有交互主体性。(10)建构“交互主体性”的师生关系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11)自主学习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能够改变个别学生的学业不良问题,有利于其将来走向社会后能够更好地发展。
谷松[9](2017)在《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研究》文中提出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结合我国社会“新常态”发展的时代需要,青少年健康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应有新的定位。心理健康不仅有外在表现,还有其本质特征。良好的适应和行为是其外在表现,其本质特征就是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素质发展所追求的高层次目标,反映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要求。目前,心理健康素质研究还存在内容界定不清和测量操作不便的局限。体育运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手段,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已是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与趋势。然而,由于不同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发展标准设定与认知的偏差,致使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培养的内容与方法还存在较大分歧。因此,如何合理利用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培养的独特功能就成为摆在当今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心理健康素质理论与运用为背景,以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为切入点,进行了兼具试探性和验证性的逐步递进的三个研究。以期为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的理论发展、丰富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理论以及为素质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实践提供参考与支持。研究一以素质教育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背景,以“什么是心理健康素质”为关键词,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编制和检验《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研究二依据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素质关系的理论,以“体育运动如何影响心理健康素质”为关键词,选择适宜的心理、生理、社会指标,选取我国7省28所中学1794名青少年作为被试样本,以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为主要方法探索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之间的关系及其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三在前述两个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体育运动如何培养心理健康素质”为关键词,辅以实地调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建构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现路径。结论如下: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的研制方面(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包括“认知素质”、“情绪素质”、“人格素质”和“适应素质”4个分量表、15个一级指标、89个观测项目。(2)本研究构建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侧重于实践验证性和可操作性,突出中学期间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较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下以“知、情、意、行”为核心理念的心理培养目标。(3)《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的各级内容具备中度及以上的相关性,通过使用可以对不同水平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进行有效区分。2.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之间关系方面(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在不同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运动项目、运动情境(竞争性/非竞争性)、运动持续年限和课外运动参与情况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课外体育活动能显着正向预测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及其分量表内容的发展情况。(2)“体育运动”能够间接通过“主观幸福感”、“心境状态”、“身体自我效能”、“身体自尊”、“心理坚韧性”、“同学人际关系”的作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产生正向效果。(3)“体育锻炼影响青少年认知能力与学业表现理论”、“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理论”、“运动能力感理论”和本文提出的“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理论”于本研究中可获得验证。3.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现路径方面(1)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主要路径是学校体育活动;学校体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在目标和功能上有交叉重盈之处;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为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2)为实现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青少年体育运动的组织与开展应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体育学科教学规律为指导思想,以积极情绪、体验成功、民主自治、个别辅导为基本原则,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题讲座、营造健康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为主要途径,以发展认知素质、调节情绪素质、提高思想品德素质、锻炼意志品质、健全个性素质、改善人际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及社会适应素质为主要目标,以体育运动过程、内容、方法中的有机、适度、灵活渗透为主要策略,以切合实际的培养设计和有效的课堂管理为过程控制,来建构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现实路径。(3)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对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包括:增强育心意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操作技能3个方面。
吴林龙[10](2015)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研究》文中认为当代中国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目前研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多,研究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少,而缺少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视域下对这项实践活动的对象开展本体性、根源性、发展性、阶段性和规律性的深入系统研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进行立体、多维、动态和带有经验支持性的研究,可以助益于加强和改进整体视域中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丰富完和善整体视域中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乃至学科建设。本文除导论和结语外,主体内容由七章构成。第一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意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人,而不是人的思想品德或人的思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求学的人,从层次上主要包括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发展的人,从元素上涉及到生理、心理、需要、行为和问题的形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历史上就存在的人,自奴隶社会开始经历不同的社会构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主要对象、关键对象和重点对象。中国古代思想家、西方古代思想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直接或间接波及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理解。第二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生理。生理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本体的前提性元素,是与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或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相关的生理,主要涉及到大脑及发育、腺体激素及发育、骨骼肌肉及发育、心脏血管及发育、肺生理及发育、第二性征及发育。以生命原始发生和人类起源的思考为视角可以为理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生理提供宽广的视域。不论是从尊重自然的角度,还是从敬畏生命的角度,抑或尊重人类的角度,都要尊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生理及发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生理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表现,整体上呈现出自然过程性和对意识影响性的发展特点。第三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心理。心理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本体的基础性元素,是基于个体思想品德或世界观、人生观进和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对心理学意义上心理的一种重新整合,主要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以及贯穿其中的注意。凸显想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成长发展乃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是从心理原始进化视角得出的重要结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心理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表现,从内容上表现为从具体形象性到抽象逻辑性的发展,从形成方式上表为从无意识性到有意识性的发展。第四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需要。需要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本体的核心性和动力性元素,本质上是思想意识的欲求状态,反映的是对自我、他人、社会、国家等层面某些特定事物的倾向性和敏感性,体现的是对自我、他人、社会、国家等层面的特定事物的投入和摄取状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需要不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也不是成人的需要,而是他们自己的需要。这种需要具有价值发生、理想形成、情感体验、人格发育、行为发动的功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需要是通过生命遗传机制获取自然进化积淀的需要机能的基础上受到社会同化并通过个体实现出来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不同学段有不同的主导需要,从内容上表现为从个体重心到社会重心的发展,从形成方式上经历自在表达到自觉形成的发展。第五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行为。行为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本体的关键性和表现性元素,是指个体协调关于自我、他人、国家和社会等关系及其中特定事物的现实活动。观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行为就要到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去观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行为具有承载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习惯养成和创新创造的作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行为植根于环境的交互作用、需要的驱动转化和认知力量的调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行为在不同学段具有不同的特点,从内容上表现出从行为动作到行为实践的发展,从形成方式表现为从依从立场到整合立场的发展。第六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问题。问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本体的伴随性元素,是指个体处理关于自我、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及其中特定事物而表现出的自身成长发展的困境或与国家和社会要求的差距。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问题的来源,从形成意义上,是在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个体成长发展与社会实际的相互影响中形成的;从建构意义上,是国家作为社会的支配力量运用社会主流价值进行的权威话语建构,是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与个体成长发展状况的相互比较中建构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不同学段有不同的典型问题,从内容表现出从社会差距向自我困惑的演进,从呈现背景上看表现从适应背景到成材背景的变换。第七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转换。发展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根据个体的原初成长发展,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来辩证重构个体的成长发展,从而使个体形成新的成长发展内容和态势。当代中国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是一种发展教育,即是一种以个体原初成长发展为基点,以个体主动成长发展为过程和核心,以个体全面成长发展为归宿的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是实现从模塑式到发展式转换。这涉及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者、目标、内容和方法等相关层面的调整。
二、对不同阶段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不同阶段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观点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分析模式的设定 |
1.4.1 模式依据 |
1.4.2 模式设计 |
1.4.3 模式验证 |
1.5 概念与理论基础 |
1.5.1 概念厘定 |
1.5.2 理论基础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准备 |
2.1 幸福观的理论资源 |
2.1.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
2.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 |
2.1.3 西方的典型幸福观 |
2.2 幸福观的理论建构 |
2.2.1 幸福观的结构 |
2.2.2 幸福观的特征 |
2.2.3 幸福观的功能 |
2.3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建构 |
2.3.1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构成 |
2.3.2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功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 |
3.1 时代背景 |
3.1.1 新时代赋予的目标要求 |
3.1.2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面临的挑战 |
3.1.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存在的机遇 |
3.2 历史考察 |
3.2.1 计划经济时期政治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3.2.2 转型经济时期经济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3.2.3 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3.3 现实状况 |
3.3.1 大学生幸福感现状 |
3.3.2 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
3.3.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分析 |
4.1 政府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1.1 应然要求 |
4.1.2 实然状况 |
4.1.3 问题原因 |
4.2 社会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2.1 应然要求 |
4.2.2 实然状况 |
4.2.3 问题原因 |
4.3 高校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3.1 应然要求 |
4.3.2 实然状况 |
4.3.3 问题原因 |
4.4 家庭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4.1 应然要求 |
4.4.2 实然状况 |
4.4.3 问题原因 |
4.5 个人层面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4.5.1 应然要求 |
4.5.2 实然状况 |
4.5.3 问题原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
5.1 基本举措 |
5.1.1 美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5.1.2 英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5.1.3 法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5.2 主要特点 |
5.2.1 广泛渗透性 |
5.2.2 目标淡化性 |
5.2.3 科际整合性 |
5.2.4 价值选择性 |
5.2.5 交流对话性 |
5.2.6 现实实用性 |
5.3 经验借鉴 |
5.3.1 政府层面:公民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
5.3.2 社会层面:影视与文化的反思借鉴 |
5.3.3 高校层面:校内教学的反思与借鉴 |
5.3.4 个人层面:实践体验的反思与借鉴 |
5.3.5 家庭与个人层面:宗教思想的反思与借鉴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设计 |
6.1 政府层面的设计 |
6.1.1 定位: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 |
6.1.2 导航: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 |
6.1.3 纠偏: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 |
6.1.4 提升: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 |
6.2 社会层面的设计 |
6.2.1 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 |
6.2.2 从社会文化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 |
6.2.3 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 |
6.2.4 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 |
6.2.5 从社会现象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 |
6.2.6 从社会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 |
6.3 高校层面的设计 |
6.3.1 认识前提:走出认识误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 |
6.3.2 目标设定:设立目标体系,贯穿奋斗幸福观 |
6.3.3 客体细分:细化目标群体,分层实施幸福观教育 |
6.3.4 渠道优化:思政主渠道与科际整合结合 |
6.3.5 保障支撑:现实对接与学科设置相结合 |
6.3.6 实效提升:依托心理科学,提升幸福观教育实效 |
6.4 家庭层面的设计 |
6.4.1 大力推进家长教育,提升家长素质 |
6.4.2 多维度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
6.4.3 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 |
6.5 个人层面的设计 |
6.5.1 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的自觉意识 |
6.5.2 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 |
6.5.3 自觉抵制外界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 |
6.5.4 提高精神境界与需要层次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五元互动做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7.1 五元静态配合织育人之网 |
7.1.1 五元各司其职 |
7.1.2 五元内外结合 |
7.2 五元动态协调育幸福之人 |
7.2.1 五元互相渗透 |
7.2.2 五元互利共生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调查 |
附录二 五元分析模式各层次的实然状况调查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阅读与大学生发展的关系研究 ——基于浙江省文科大学生的阅读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二、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统计分析法 |
四、访谈调查法 |
五、个案研究法 |
第二章 阅读与大学生发展及其相关性理论 |
第一节 大学生阅读及大学生发展 |
一、大学生阅读 |
二、大学生发展 |
第二节 阅读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
一、阅读对人的发展的价值 |
二、阅读影响大学生发展的机理分析 |
第三节 阅读与大学生发展相关性的理论和模型 |
一、学生参与理论 |
二、帕斯卡雷拉的大学生变化评定模型 |
三、学生参与理论和帕斯卡雷拉大学生变化评定模型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
小结 |
第三章 阅读与大学生发展的调研设计和研究工具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假设 |
第二节 阅读与大学生发展问卷调查 |
一、问卷设计、检验和确立 |
二、样本选择和抽样设计 |
三、统计模型的建立 |
第三节 阅读与大学生发展访谈调查 |
一、访谈对象选择 |
二、访谈内容设计 |
三、数据分析方法 |
第四章 阅读与大学生发展相关性的量化分析 |
第一节 样本检验和样本特征 |
一、样本检验 |
二、样本特征 |
第二节 大学生阅读参与及大学阅读支持现状呈现 |
一、大学生的阅读内容 |
二、大学生的阅读数量 |
三、大学生的阅读方式 |
四、对大学阅读环境的评价 |
五、对大学阅读互动的感知 |
第三节 大学生阅读参与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大学生阅读参与水平的影响因素模型 |
二、个体特征因素影响分析 |
三、大学阅读环境影响分析 |
四、大学阅读互动影响分析 |
第四节 阅读参与水平与大学生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一、大学生发展的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 |
二、阅读参与的数量、内容、方式与大学生发展 |
三、个体特征、大学阅读环境、大学阅读互动与大学生发展 |
小结 |
第五章 阅读影响大学生发展的质性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阅读的特点和典型个案 |
一、大学生的阅读特点 |
二、"全能型"、"学业型"和"创业型"大学生的阅读案例 |
第二节 大学生阅读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家庭背景和阅读熏陶、基础教育阅读经历与重要阅读机遇 |
二、大学校园阅读活动与阅读课程 |
三、大学阅读互动 |
第三节 阅读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
一、阅读与大学生的知识获取与创新能力发展 |
二、阅读与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发展 |
三、阅读与大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发展 |
四、阅读与大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发展 |
五、阅读与大学生的价值观发展 |
第四节 大学生经典阅读 |
一、大学生经典阅读现状 |
二、大学生阅读经典的困难 |
三、经典阅读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
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建议 |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 |
四、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1 阅读和大学生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1.2 阅读与大学生发展访谈提纲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理论工具与问卷设计 |
一、核心概念解析 |
(一) 政治认同的概念解析 |
(二) 政治认同的构成要素 |
(三) 政治认同的差异 |
二、理论分析工具 |
(一) 马克思关于政治认同的理论 |
(二) 政治社会化理论 |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 |
三、问卷整体设计 |
(一) 调查问卷整体设计 |
(二) 问卷整体指标体系 |
第二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情境与表征 |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环境的新变化 |
(一) 互联网改变了大学生政治认知形态 |
(二) 互联网提升了大学生政治权利认知 |
(三) 互联网唤发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 |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表征 |
(一)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思想复杂多元 |
(二)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心态芜杂多变 |
(三)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行为差异多端 |
第三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描述性实证分析 |
一、全国性问卷调查概况 |
(一) 问卷抽样调查实施 |
(二) 样本人口学统计 |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差异分析 |
(一) 身份认同 |
(二) 制度认同 |
(三) 政党认同 |
(四) 文化认同 |
(五) 政策认同 |
(六) 发展认同 |
(七) 小结 |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一) 权利认知差异 |
(二) 利益认知差异 |
(三) 政治参与差异 |
(四) 政治沟通差异 |
(五) 政治满意度差异 |
(六) 小结 |
四、不同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化作用 |
(一) 权利认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
(二) 利益认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
(三) 政治参与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
(四) 政治沟通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
(五) 政治满意度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
第四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结构性分析 |
一、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
(一) 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
(二) 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
二、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
(一) 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
(二) 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
三、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
(一)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
(二)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
四、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
(一) 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
(二) 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
五、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
(一)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
(二)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
第五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问题与归因 |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主要问题 |
(一) 低度认知与高度认同存在悖论 |
(二) 宏观认同与微观认同存在失衡 |
(三) 情感热爱与行为疏离存在矛盾 |
(四) 整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存在差异 |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主要原因 |
(一) 网络空间异质思想文化加剧呈现 |
(二) 社会负面政治现象离心作用明显 |
(三) 市场经济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
(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够 |
(五)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不足 |
第六章 网络时代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策略 |
一、创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优良网络环境 |
(一) 加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
(二) 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 |
(三) 加强网络空间政治文化建设 |
二、夯实党和政府执政基础 |
(一) 提升党和政府网上网下的执政效能 |
(二) 走好新时代网络群众路线 |
(三) 增强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获得感 |
三、彰显政治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
(一) 以高校党的建设统领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 |
(二) 以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
(三) 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四、精准对待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 |
(一) 精准对待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差异问题 |
(二) 精准对待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差异问题 |
(三) 精准对待不同大学生群体政治认同差异问题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迟滞的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引言 |
第一章 相关文献综述 |
1.1 社会性与社会性发展 |
1.2 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
第二章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迟滞”与研究构想 |
2.1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迟滞”的提出 |
2.2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迟滞”研究的意义与构想 |
第三章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迟滞的公众观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过程及方法 |
3.3 研究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评定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 |
4.1 引言 |
4.2 研究过程与方法 |
4.3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评定量表》初稿的试测与探索性分析 |
4.4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评定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4.5 讨论 |
4.6 结论 |
第五章 福州市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的现状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结论 |
第六章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迟滞的行为实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3 结果 |
6.4 讨论 |
6.5 结论 |
第七章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迟滞的质性研究 |
7.1 引言 |
7.2 研究方法 |
7.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7.4 个案研究 |
7.5 研究结论与教育建议 |
第八章 总讨论与总结论 |
8.1 总讨论 |
8.2 总结论 |
附录 |
附录1: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迟滞的公众观问卷 |
附录2:《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评定量表》初稿(例举) |
附录3:《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评定量表》正式稿(例举) |
附录4:社会测量法——同伴提名测验 |
附录5:《大学生适应性量表》(例举) |
附录6:《人脸量表》 |
附录7:行为评定的记录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大学生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大学生健康状况研究现状 |
2.1 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
2.2 国内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研究现状 |
2.3 国内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研究现状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大学生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
1 调查前期准备 |
1.1 调查工具及使用方法 |
1.2 调查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社会调查法 |
1.4 统计处理 |
1.5 质量控制 |
1.5.1 问卷设计和抽样设计阶段 |
1.5.2 现场调查阶段 |
1.5.3 数据录入及统计阶段 |
1.6 现场调查 |
2 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
2.1 调查结果基本情况 |
2.1.1 问卷回收情况 |
2.1.2 不同人口学特征人数分布 |
2.1.3 问卷得分及调查生活习惯题目选择情况 |
2.2 不同人口学特征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1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年龄的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 |
(4)不同生源地的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 |
(5)不同学科门类的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 |
(6)不同学校的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 |
(7)不同学院的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 |
(8)不同专业的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 |
(9)不同年级的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 |
(10)不同恋爱史的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 |
(11)不同既往史的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 |
(12)不同家族史的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 |
(13)不同父母学历的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 |
(14)不同父母婚姻状况的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2 不同年龄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不同年龄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年龄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年龄大学生健康状况 |
(4)不同生源地的不同年龄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3 不同民族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不同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生源地的不同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 |
(4)不同学科门类的不同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 |
(5)不同学校的不同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 |
(6)不同学院的不同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 |
(7)不同专业的不同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 |
(8)不同年级的不同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 |
(9)不同恋爱史的不同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 |
(10)不同既往史的不同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 |
(11)不同家族史的不同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 |
(12)不同父母学历的不同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 |
(13)不同父母婚姻状况的不同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4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健康状况 |
(4)不同学科门类的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健康状况 |
(5)不同学校的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健康状况 |
(6)不同学院的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健康状况 |
(7)不同专业的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健康状况 |
(8)不同年级的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健康状况 |
(9)不同恋爱史的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健康状况 |
(10)不同既往史的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健康状况 |
(11)不同家族史的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健康状况 |
(12)不同父母学历的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健康状况 |
(13)不同父母婚姻状况的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5 不同学科门类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不同学科门类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年级的不同学科门类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性别的不同学科门类大学生健康状况 |
(4)不同民族的不同学科门类大学生健康状况 |
(5)不同生源地的不同学科门类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6 不同学校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不同学校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年级的不同学校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性别的不同学校大学生健康状况 |
(4)不同民族的不同学校大学生健康状况 |
(5)不同生源地的不同学校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7 不同学院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不同学院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年级的不同学院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性别的不同学院大学生健康状况 |
(4)不同民族的不同学院大学生健康状况 |
(5)不同生源地的不同学院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8 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不同专业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年级的不同专业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性别的不同专业大学生健康状况 |
(4)不同民族的不同专业大学生健康状况 |
(5)不同生源地的不同专业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9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不同年级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学科门类的不同年级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学校的不同年级大学生健康状况 |
(4)不同学院的不同年级大学生健康状况 |
(5)不同专业的不同年级大学生健康状况 |
(6)不同性别的不同年级大学生健康状况 |
(7)不同民族的不同年级大学生健康状况 |
(8)不同生源地的不同年级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10 不同恋爱史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不同恋爱史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恋爱史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恋爱史大学生健康状况 |
(4)不同生源地的不同恋爱史大学生健康状况 |
(5)不同学校的不同恋爱史大学生健康状况 |
(6)不同专业的不同恋爱史大学生健康状况 |
(7)不同年级的不同恋爱史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11 不同既往史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不同既往史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既往史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既往史大学生健康状况 |
(4)不同生源地的不同既往史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12 不同家族史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不同家族史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家族史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家族史大学生健康状况 |
(4)不同生源地的不同家族史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13 不同父母学历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不同父母学历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父母学历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父母学历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14 不同父母婚姻状况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不同父母婚姻状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父母婚姻状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父母婚姻状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4)不同生源地的不同父母婚姻状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15 云南中医药大学与其它高校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云南中医药大学与其它医学高校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年级的云南中医药大学与其它高校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性别的云南中医药大学与其它高校大学生健康状况 |
(4)不同民族的云南中医药大学与其它高校大学生健康状况 |
(5)不同生源地的云南中医药大学与其它高校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16 中医学专业与其它专业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1)中医学专业与其它专业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年级的中医学专业与其它专业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性别的中医学专业与其它专业大学生健康状况 |
(4)不同民族的中医学专业与其它专业大学生健康状况 |
(5)不同生源地的中医学专业与其它专业大学生健康状况 |
2.2.17 小结 |
2.3 大学生健康状况人口学特征方面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2.3.1 大学生健康状况人口学特征方面影响因素筛选 |
2.3.2 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人口学特征方面影响因素筛选 |
2.3.3 不同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人口学特征方面影响因素筛选 |
2.3.4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健康状况人口学特征方面影响因素筛选 |
2.3.5 不同学校大学生健康状况人口学特征方面影响因素筛选 |
2.3.6 不同年级大学生健康状况人口学特征方面影响因素筛选 |
2.3.7 小结 |
2.4 不同生活行为习惯大学生健康状况 |
2.4.1 不同每晚睡眠时长大学生健康状况 |
(1)不同每晚睡眠时长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每晚睡眠时长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每晚睡眠时长大学生健康状况 |
2.4.2 不同入睡时间大学生健康状况 |
(1)不同入睡时间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入睡时间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入睡时间大学生健康状况 |
2.4.3 不同入睡前使用电子设备时长大学生健康状况 |
(1)不同入睡前使用电子设备时长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入睡前使用电子设备时长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入睡前使用电子设备时长大学生健康状况 |
2.4.4 不同午睡习惯大学生健康状况 |
(1)不同午睡习惯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午睡习惯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午睡习惯大学生健康状况 |
2.4.5 不同三餐规律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1)不同三餐规律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三餐规律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三餐规律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4.6 不同走路吃饭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1)不同走路吃饭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走路吃饭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走路吃饭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4.7 不同早餐习惯大学生健康状况 |
(1)不同早餐习惯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早餐习惯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早餐习惯大学生健康状况 |
2.4.8 不同食用水果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1)不同食用水果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食用水果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食用水果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4.9 不同吃饭时使用电子设备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1)不同吃饭时使用电子设备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吃饭时使用电子设备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吃饭时使用电子设备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4.10 不同购买路边摊等食物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1)不同购买路边摊等食物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购买路边摊等食物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购买路边摊等食物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4.11 不同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1)不同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4.12 不同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时长大学生健康状况 |
(1)不同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时长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时长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如厕时使用电子设备时长大学生健康状况 |
2.4.13 不同锻炼身体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1)不同锻炼身体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锻炼身体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锻炼身体情况大学生健康状况 |
2.4.14 不同锻炼身体强度大学生健康状况 |
(1)不同锻炼身体强度大学生健康状况 |
(2)不同性别的不同锻炼身体强度大学生健康状况 |
(3)不同民族的不同锻炼身体强度大学生健康状况 |
2.4.15 小结 |
2.5 大学生健康状况生活习惯方面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2.5.1 大学生健康状况生活习惯方面影响因素筛选 |
2.5.2 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生活习惯方面影响因素筛选 |
2.5.3 不同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生活习惯方面影响因素筛选 |
2.5.4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健康状况生活习惯方面影响因素筛选 |
2.5.5 不同学校大学生健康状况生活习惯方面影响因素筛选 |
2.5.6 不同年级大学生健康状况生活习惯方面影响因素筛选 |
2.5.7 小结 |
第三章 讨论及建议 |
1 讨论 |
1.1 大学生现阶段特点——惑其现状,向成未成;乐其现状,不病未病 |
1.2 本研究结果的讨论 |
1.2.1 不同人口学特征方面 |
1.2.2 不同生活习惯方面 |
(1)睡眠方面 |
(2)饮食方面 |
(3)运动方面 |
(4)如厕习惯方面 |
1.2.3 影响因素方面 |
2 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建议 |
2.1 睡者,有所宜有所不宜 |
2.2 食者,有所取有所不取 |
2.3 动者,有所可有所不可 |
2.4 行者,有所为有所不为 |
2.5 思者,有所虑有所不虑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6)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一、在迷茫中探索:源于对大学生的思考 |
二、在探索中关注:源于对人的发展的思考 |
三、在关注中聚焦:源于对教育回归生活的思考 |
四、在聚焦中明晰:源于对大学学生事务管理研究的思考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大学生学校适应 |
二、校园压力 |
三、校园活动 |
第二章 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述评 |
第一节 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研究方法 |
一、量的研究方法 |
二、质的研究方法 |
三、整合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相关研究 |
一、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
二、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研究 |
第三节 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现状总结与本研究切入点 |
一、对已有研究的整体评价 |
二、研究的趋势与展望 |
三、本研究的切入点 |
第三章 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理论依据 |
一、图式理论 |
二、文化适应理论 |
三、压力认知交互作用理论 |
四、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现实探讨 |
一、大学生身心特征与大学校园环境的特征 |
二、校园压力与校园活动对大学生学校适应影响的现实探究 |
第三节 研究整体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技术路线 |
第四章 大学生学校适应的问卷调查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研究设计 |
一、问卷的编制 |
二、问卷调查的数据收集 |
三、问卷调查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二节 大学生学校适应特征分析 |
一、大学生学校适应总体特征分析 |
二、基于人口统计变量的大学生学校适应特征分析 |
三、基于院校变量的大学生学校适应特征分析 |
四、结论与分析 |
第三节 校园压力与校园活动对大学生学校适应影响分析 |
一、独特、差别和中介效应检验应用于影响机制研究的现实基础 |
二、校园压力和校园活动对学校适应的独特、差别效应检验 |
三、校园活动在校园压力与学校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
四、结论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学生学校适应的访谈分析 |
第一节 质性研究设计 |
一、访谈方法的选择 |
二、访谈对象与内容 |
三、资料整理与分析 |
四、信度效度与伦理 |
第二节 大学生学校适应状态与过程分析 |
一、大学生学校适应状态分析 |
二、大学生学校适应过程分析 |
三、结论与分析 |
第三节 大学生学校适应阶段分析 |
一、蜜月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二、震惊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三、调适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四、掌控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五、结论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大学生学校适应系统的特点 |
二、大学生学校适应过程的特点 |
三、个人背景变量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状态的影响 |
四、校园压力和校园活动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 |
第二节 提高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建议 |
一、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提高需要学生的自我调适 |
二、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
三、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提高需要学校改善校园活动平台 |
四、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提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大学生学校适应 |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与展望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展望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测评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 客观认识和提升民众的精神生活质量是当前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重要目标 |
(2)社会经济的发展给民众的精神生活也带来巨大的挑战 |
(3)大学生空心病与精神空虚现象是时代和社会发展变迁下的普遍问题。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的不平衡发展所导致的后果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对精神生活的相关认识与研究 |
1.2.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状况的研究 |
1.2.3 国外对精神生活的认识及相关的测评工具 |
1.2.4 生活质量的研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设想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大学生精神生活状况表现的质性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研究方法 |
2.3 结果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预测版的编制 |
3.1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编制的原则与方法 |
3.1.1 量表编制的原则 |
3.1.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的编制方法 |
3.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初始条目池的建立 |
3.2.1 研究目的 |
3.2.2 研究方法 |
3.2.3 结果分析 |
3.3 对初始条目池的内容效度评价 |
3.3.1 研究目的 |
3.3.2 研究对象 |
3.3.3 研究方法 |
3.3.4 研究结果 |
3.3.5 讨论 |
第四章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正式版的编制与评价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方法 |
4.3.1 研究工具 |
4.3.2 统计方法 |
4.4 研究结果 |
4.4.1 项目分析 |
4.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4.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4.4.4 信度分析 |
4.4.5 结构效度分析 |
4.4.6 效标效度分析 |
4.4.7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结果解释 |
4.5 讨论 |
第五章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状况及表现特点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对象 |
5.2.1 样本量的确定 |
5.3 研究工具 |
5.4 研究方法 |
5.4.1 调查方法 |
5.4.2 统计方法 |
5.5 结果 |
5.5.1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状况的条目应答分析 |
5.5.2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状况得分 |
5.5.3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
5.5.4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人口社会学影响因素分析 |
5.6 讨论 |
第六章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心身健康的关系研究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对象 |
6.3 研究方法 |
6.3.1 研究工具 |
6.3.2 统计方法 |
6.4 研究结果 |
6.4.1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
6.4.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 |
6.4.3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的关系 |
6.4.4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抑郁的关系 |
6.4.5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自伤自杀意念的关系 |
6.4.6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
6.4.7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网络使用的关系 |
6.4.8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心理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6.5 讨论 |
6.5.1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 |
6.5.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积极心理健康变量之间的关系 |
6.5.3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消极心理健康变量之间的关系 |
6.5.4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健康相关行为因素之间的关系 |
全文总结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测评的相关资料 |
附录1: Delphi咨询专家名单 |
附录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专家咨询表 |
附录3: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QOSLS-CS)及其使用说明 |
附录4: QOSLS-CS的原始分数与百分制标准分转换对照表 |
附录5: 调查所使用的部分量表 |
附录二: WHO生活质量测评工具 |
附录1: 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的修订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结果 |
1.5 讨论 |
附录2: 修订的13条目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13)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8)自主学习方式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研究概述 |
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2 研究目的和研究路线 |
3 研究方法和研究假设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1 自主学习理论研究 |
2 自主学习实践研究 |
3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述评 |
4 体育自主学习研究概述 |
第三部分 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量表的编制 |
1 量表理论模型 |
2 量表编制 |
3 量表检验 |
4 结论与建议 |
5 研究贡献及展望 |
第四部分 实验一自主学习对学习不同项群大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
1 引言 |
2 实验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5 结论与建议 |
6 研究贡献及展望 |
第五部分 实验二 自主学习对不同运动技能等级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影响 |
1 引言 |
2 实验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5 结论与建议 |
6 研究贡献及展望 |
第六部分 实验三 不同程度自主学习对不同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
1 引言 |
2 实验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5 结论与建议 |
6 研究贡献及展望 |
第七部分 案例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5 研究贡献及展望 |
第八部分 总结论与研究展望 |
1 总结论 |
2 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1 10项陈述测验 |
附录2 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问卷结构题本初稿 |
附录3 专家效度检验问卷 |
附录4 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问卷结构题本(修订稿) |
附录5 大学生体育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6 第一轮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
附录7 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量表 |
附录8 身体自我效能量表 |
附录9 体育锻炼态度量表 |
附录10 培训实验教师的部分材料 |
附录11 关于测试工作的几点要求 |
附录12 各种教学法教案列举(以乒乓球初级班为例) |
附录13 研究过程中的部分图片资料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
后记 |
(9)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1.1 社会“新常态”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新的定位 |
1.1.2 心理健康素质发展反映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
1.1.3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运动渗透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回顾 |
2.1 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理论综述 |
2.1.1 心理健康素质的构念内涵 |
2.1.2 心理健康素质的理论基础 |
2.1.3 心理健康素质的影响因素 |
2.1.4 心理健康素质的测量方法 |
2.1.5 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理论研究的启示 |
2.2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的回顾与分析 |
2.2.1 “青少年”的界定 |
2.2.2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现状 |
2.2.3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议题 |
2.2.4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趋势 |
2.3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素质关系的研究回顾 |
2.3.1 体育运动的长期心理效益 |
2.3.2 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素质发展的相关理论 |
2.4 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1 有效界定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内容体系 |
2.4.2 科学建立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 |
2.4.3 积极探索体育运动、运动心理效益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访谈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3 研究思路 |
3.3.1 研究层面 |
3.3.2 研究路线 |
4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的编制和检验 |
4.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4.1.1 研究目标 |
4.1.2 研究内容 |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研究方法 |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3.1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构念的收集、整理和提取 |
4.3.2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的初步确认 |
4.3.3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的专家审查与修改 |
4.3.4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模型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5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4.3.6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正式问卷的效度 |
4.3.7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正式问卷的内容 |
4.4 讨论 |
4.4.1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内容与结构 |
4.4.2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的测量与使用 |
5 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5.2.1 研究目标 |
5.2.2 研究内容 |
5.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5.3.1 研究对象 |
5.3.2 研究方法 |
5.4 研究架构 |
5.4.1 自变量 |
5.4.2 中介变量 |
5.4.3 因变量 |
5.5 研究假设 |
5.6 资料处理 |
5.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6.2 方差齐性检验 |
5.6.3 单因子方差分析 |
5.6.4 信度分析 |
5.6.5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6.6 线性结构方程模型 |
5.7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7.1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情况 |
5.7.2 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 |
5.7.3 运动心理效益对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关系的中介影响 |
5.8 讨论 |
5.8.1 被试特征分析 |
5.8.2 运动心理效益对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关系的中介影响分析 |
5.8.3 相关理论支持结果 |
6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现路径 |
6.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6.1.1 研究目标 |
6.1.2 研究内容 |
6.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6.2.1 研究对象 |
6.2.2 研究方法 |
6.3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价值思考 |
6.3.1 心理健康素质培养是体育运动增进人体健康的重要内容 |
6.3.2 运动技能掌握依赖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水平 |
6.3.3 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在目标和功能上有某些交叉重盈之处 |
6.4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路径建构 |
6.4.1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指导思想 |
6.4.2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基本原则 |
6.4.3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 |
6.4.4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优势资源 |
6.4.5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目标设置 |
6.4.6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施策略 |
6.4.7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过程控制 |
6.4.8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评估反馈 |
6.5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对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 |
6.5.1 增强育心意识 |
6.5.2 完善知识结构 |
6.5.3 提高操作技能 |
7 综合讨论 |
7.1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的价值判断 |
7.2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理性认识 |
7.3 本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7.3.1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方面 |
7.3.2 在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中介模型方面 |
7.3.3 在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现路径方面 |
8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访谈 |
附录二: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项目专家效度表 |
附录三: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初测问卷 |
附录四: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测量及其与体育运动之间关系的研究”问卷实施说明书 |
附录五: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
附录六: 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 |
附录七: 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 |
附录八: 身体自我效能问卷 |
附录九: 中学生同学关系问卷 |
附录十: 心境状态量表 |
附录十一: 运动心理坚韧性问卷 |
附录十二: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正式问卷 |
附录十三: 身体自尊量表 |
附录十四: 体育运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及其预测变量的相关分析(各维度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意蕴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释义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人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求学的人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发展的人 |
(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历史的人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构成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层次构成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元素构成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历史构成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地位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主要对象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关键对象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重点对象 |
四、历史上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观念 |
(一)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观念 |
(二)西方古代思想家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观念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观念 |
第二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生理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生理的划定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生理的指涉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生理的组成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生理的原始溯源 |
(一)生命起源视角的溯源 |
(二)人类进化视角的溯源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生理的学段发展 |
(一)小学阶段的生理发展 |
(二)初中阶段的生理发展 |
(三)高中阶段的生理发展 |
(四)大学阶段的生理发展 |
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生理发展的特点 |
(一)自然过程性 |
(二)意识影响性 |
第三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心理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心理的圈定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心理的所指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心理的内容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心理的原始发生 |
(一)感觉的发生阶段 |
(二)知觉的发生阶段 |
(三)记忆的发生阶段 |
(四)思维的萌芽阶段 |
(五)想象形成的阶段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心理的学段发展 |
(一)小学阶段的心理发展 |
(二)初中阶段的心理发展 |
(三)高中阶段的心理发展 |
(四)大学阶段的心理发展 |
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心理发展的规律 |
(一)从具体形象到抽象逻辑的发展 |
(二)从无意识性到有意识性的发展 |
第四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需要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需要的厘定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需要的内涵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需要的主体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需要的功能 |
(一)价值发生功能 |
(二)理想形成功能 |
(三)情感体验功能 |
(四)人格发育功能 |
(五)行为动力功能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需要的根源 |
(一)根源于自然进化 |
(二)根源于社会同化 |
(三)根源于个体实现 |
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需要的学段表现 |
(一)小学阶段的主导需要 |
(二)初中阶段的主导需要 |
(三)高中阶段的主导需要 |
(四)大学阶段的主导需要 |
五、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需要的发展规律 |
(一)从个体重心到社会重心的发展 |
(二)从自在表达到自觉形成的发展 |
第五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行为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行为的界定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行为的含义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行为的观察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行为的作用 |
(一)承载思想观念 |
(二)承载政治观点 |
(三)承载道德规范 |
(四)承载习惯养成 |
(五)承载创新创造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行为的根据 |
(一)环境的交互作用 |
(二)需要驱动的转化 |
(三)认知力量的调控 |
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行为的特点 |
(一)小学阶段的行为特点 |
(二)初中阶段的行为特点 |
(三)高中阶段的行为特点 |
(四)大学阶段的行为特点 |
五、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行为发展的规律 |
(一)从行为动作到行为实践的发展 |
(二)从依从立场到整合立场的发展 |
第六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问题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问题的界说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问题的语用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问题的实质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问题的来源 |
(一)个体形成 |
(二)社会建构 |
(三)个体与社会互动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问题的学段表现 |
(一)小学阶段的典型问题 |
(二)初中阶段的典型问题 |
(三)高中阶段的典型问题 |
(四)大学阶段的典型问题 |
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问题的演化规律 |
(一)从社会差距到自我困惑的演进 |
(二)从适应背景到成材背景的变换 |
第七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 |
一、发展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能转换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转换 |
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成转换 |
五、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转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对不同阶段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D]. 任小琴.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2]阅读与大学生发展的关系研究 ——基于浙江省文科大学生的阅读调查[D]. 查颖.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8)
- [3]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D]. 左殿升. 山东大学, 2020(10)
- [4]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迟滞的探索研究[D]. 刘建榕. 福建师范大学, 2012(12)
- [5]大学生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调查分析[D]. 曲鹏达.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19(09)
- [6]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 邹小勤. 厦门大学, 2013(08)
- [7]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测评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 肖蓉.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8]自主学习方式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D]. 吴本连.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9]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研究[D]. 谷松.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10]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研究[D]. 吴林龙. 东北师范大学,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