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与外语教育

陈毅与外语教育

一、陈毅与外国语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冯兵,何志明[1](2021)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王右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程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右木成为四川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重要的"播火者"与他任职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密切相关。五四前后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具有极为活跃的思想氛围,为王右木传播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条件。与大多数马克思主义者类似,王右木经历了从无政府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转变,1922年初创办《人声报》,是其彻底转向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标志。王右木在此期间组织的马克思读书会是在陈毅等人组织的"社会主义读书会"基础上加以整合、改进发展而来的。该读书会后来成为青年团训练与吸收新成员的重要外围组织。经过王右木的"播火",以童庸生为代表的成都高等师范学校的学子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并成为成都青年团组织的骨干力量。

刘香汝[2](2021)在《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成都街巷志》(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报告的翻译材料选自《成都街巷志》下卷部分。该书主要以近代成都的街巷命名为出发点,详细描写了其历史文化内涵和地方风土人情,语言平实客观,属于信息型文本。其中包含了大量独特的文化负载词,给译者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因此,本篇翻译报告以源文本中的文化负载词为研究重点。根据奈达对文化的分类并结合此次翻译实践,源文本中文化负载词现象分可以为三大类,即物质类文化负载词,社会类文化负载词和语言类文化负载词,在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进行翻译实践,运用直译、意译、音译加注、增译、替代等翻译方法解决源文本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问题。研究表明,信息型文本中的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合适的翻译方法,能有效地帮助传达原文信息,提高译文的可读性,从而达到较好的交际效果,促进巴蜀文化的传播。

李晓辉[3](2021)在《外宣“三贴近”原则指导下《成都街巷志》(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文化外宣成为近年来中国文化发展最为突出的主题之一。成都作为我国向西对外开放的门户,同时也是西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着“领头羊”的位置。《成都街巷志》从街巷的命名缘由、历史变迁,街巷中的趣闻轶事,重要的历史事件与民俗活动等方面,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成都历史文化。该文本的英译对促进成都文化宣传、推动成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翻译报告选取的材料是《成都街巷志》,报告重点在于针对外宣翻译中忽略读者重要性的问题,在外宣三贴近原则的指导下,从词汇和语句两个层面,分别探讨了文中出现的文化负载词、街巷名称、长难句以及古诗词的翻译,针对不同的翻译对象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与技巧。经过译者的努力,原文的信息得到了较好的呈现,基本实现了“三贴近”,能较为有效的起到外宣作用。通过本次翻译实践,译者认识到在今后的翻译实践中要不断反思、总结经验,在翻译工作上精益求精。译者希望通过撰写此报告能对今后的翻译工作和学习起到指导作用。

韩石山[4](2021)在《越陷越深:我的传记写作》文中研究说明感谢赵白生教授的邀请,能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做这么一个讲座。原先通知,是在第一教学楼那边的一个教室,到了今天下午,也就是晚饭前两三个小时,赵教授估计来的人会很多,那边放不下,临时改在外文学院楼的501教室,说是放二百人不成问题。我心说,哪里会有那么多人?这会儿才知道,赵教授料事如神,这么大的教室还真的就坐满了。

张世甲[5](2020)在《留法勤工俭学先进分子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中认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为“化人”,即一批先进的中国人率先接受马克思主义为救国救民的真理,建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一为“化物”,即这些马克思主义者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分析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解释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找寻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并加以实践。“化人”与“化物”是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的。“化物”能够更多地“化人”: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了它的科学性,说服更多中国人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化人”得以更好地“化物”: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凝聚成整体并成立了先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大规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地理空间上并不局限于中国,而是具备极大的跨度。其中,留法勤工俭学进步分子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非凡。他们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逐步树立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并在法国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他们之所以能够在法国接触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内因在于他们始终背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这是马克思主义得以在这一群体内部生根发芽的精神土壤。外因在于法国社会得天独厚的客观环境,为这一群体接触、考察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便利与契机。而他们在法国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方式,可谓是殊途同归。一方面,少数人率先开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并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的国情结合,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最终认定马克思主义是救国救民的科学方法。另一方面,一批先进分子率先在法国组织进步团体,践行勤工俭学,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最终完成了意识形态的质变,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留法勤工俭学先进分子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后,便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他们一是通过翻译、解读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争取或培养更多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二是逐渐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实际结合,探索并宣传开展中国革命的科学方法。同时,他们也在法国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实践。他们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论同客观实际相结合,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领导或参与了数次具有标志性的革命行动,积累了宝贵的斗争经验。当然,留法勤工俭学先进分子在早期马克思主义化的探索过程中,也遭遇了诸多困难与挫折:他们需要直面法帝国主义的政治打压和舆论冲击,同时也要时刻提防华人内部敌对势力的攻击与破坏。这证明了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曲折,却也促使他们更快地成长成熟。总之,留法勤工俭学先进分子是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导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的主体之一,他们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开辟了一条极具特色的法国路径。同时,他们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彰显的优秀品质,对构建历史话语权、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宋军,韦庠,曹顺成[6](2020)在《京剧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与影响——以京剧《陈毅回川》和成都市京剧研究院为例》文中指出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使青少年接受传统艺术的熏陶,有利于其思想道德教育。本文以京剧《陈毅回川》进校演出与近年来成都市京剧研究院开展的京剧进校园活动为例,详细探讨了京剧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与影响。

高艳杰[7](2020)在《1959—1961年印尼排华浪潮与中印尼关系的波动》文中研究表明1959—1961年的印尼排华浪潮,是中国与印尼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直接影响到三百万印尼华侨华人的命运,并引发了新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海外撤侨行动。这一时期,在中印尼各自国内政治和国际局势都出现变动的背景下,印尼排华问题的敏感性被过度放大,以至于中国政府正当的护侨行动被印尼解读为干涉其内政,进而引发了双方之间的相互指责。但是,中国与印尼的外交攻势都旨在"教育"对方,两国关系出现了斗而不破的微妙情形,即中国和印尼一方面在公开场合相互抨击,另一方面又在直接会谈时反复强调友谊的重要性。归根到底,双方在当时的环境下既不存在战略性的利益冲突,也不存在长期敌对的动机和必要性。1961年6月印尼总统苏加诺再度访华后,中国与印尼关系重归友好轨道。

陈放[8](2020)在《外语教育史视阈下的中国文化自信述论》文中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坚定中国文化自信,是事关民族精神传承发展的大问题。以中国外语教育史的动态变迁为视角,探讨中国文化自信发展的历史过程,在不同的外语教育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历史意义。特别是从近代外国人在华办学对中国进行一系列的文化侵略,到民国时期的外语教育以及五四运动爆发给全国人民带来的文化觉醒;从新中国成立后外语教育的务实精神到21世纪高等外语教育改革及新举措的全面实施,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以外语教育史为研究视角,清晰构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观,正确处理中华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树立中国文化自信的主体意识,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邢琪[9](2020)在《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文中提出作为民国时期典型的现代都市,青岛的现代转型一向是极具研究价值的论题。自1898年德占胶澳始,青岛从僻处海隅的蕞尔渔村逐渐发展成现代大都市。经济、交通、文化、教育与公共卫生等各方面建设的现代化推进,使青岛成为山东省内甚至国内重要的经济与贸易中心,一跃成为远负盛名的国际大都市。与青岛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相适应,中国文学亦处于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中,呈现出相当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形成独具特色的青岛文学生态。以逊清遗民群体和大学教授作家群为代表的外来文人,与青岛本地文艺界,共同组成了晚清民国时期青岛的文学生态。学界往往专注于外来的新文学作家的活动与影响,反而忽视了本地文学生态的价值与意义。在现代文学转型的过程中,本地文人作家与儿童创作者亦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成长与蜕变创造了独具青岛特色的文学与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证明上述结论,本文分为以下四章分别阐述:第二章聚焦于逊清遗民在青岛的各项活动,试图阐述逊清遗民对青岛文学生态的构建的重要作用。随着清王朝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青岛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与德人庇护等有利条件,吸引逊清遗老前往寓居,如劳乃宣、刘廷琛、周馥和王垿等。在西方文化与古典文化的碰撞下,前清遗臣在去向的抉择上出现分歧。部分遗民致力于恢复清室,使青岛成为政治复辟活动的中心;置身于深受西方思想与文化影响的现代化都市,部分遗老选择从事中西交流的文化活动,在促进儒学经典的海外传播的同时,亦开启了思想的开化;部分寓公或将青岛作为“中转站”,出仕中华民国政府,或隐居海滨,不问世事。第三章综合分析由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与文艺创作活动,和学生文艺活动两部分共同构成的青岛大学文学生态。1930年9月国立青岛大学成立后,杨振声任校长,1932年,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继任校长。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吴伯箫、老舍和洪深等文人作家,先后前往青岛任教。两任作家校长的现代教育理念,与“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新文学创作与教育活动,推动了校园内学生文艺活动的蓬勃发展。学生们的文艺社团活动,与教授作家一并构成了大学校园内的文学生态,活跃了青岛本地的文艺气氛,为青岛文学生态的建构贡献了力量。第四章试图呈现以报纸文艺副刊与刊物为载体的青岛本地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与文艺副刊的编辑活动。学界研究一向关注于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的教授作家群的文艺创作,却忽视了本地文人对青岛文艺发展的意义与作用。在大学校园之外,青岛本地文人是如何通过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编辑文艺副刊等来建构青岛本土文艺界,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论题。作为本地市民文学的载体,文艺副刊与文学刊物,见证了本地文人的成长,是青岛城市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专注于考察集中为儿童发声的青岛本地儿童文学副刊与独具青岛特色的儿童文学的萌孽。20世纪30年代,《小朋友》和《儿童乐园》,是青岛各文艺副刊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两个刊物,专以刊登儿童的文学作品为主,辅以成人的儿童文学创作与外国着名儿童文学作品的译介。两个副刊尤其重视儿童话语的表达,成为儿童充分表达自我的重要场域。儿童文学副刊上发表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民国时期青岛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创作的繁荣与儿童话语受到社会成人重视,离不开青岛市政府对儿童的重视,对初等教育推动,与社会慈幼事业的进步。

朱雯瑛[10](2020)在《毛泽东着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1949-1978)》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超越时空的界限,影响整个世界。毛泽东思想的载体——毛泽东着作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编译局、外文局等单位以多语种对外翻译出版毛泽东着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海外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日本是翻译毛泽东着作最多的国家,其翻译活动值得重视。中日两国译者大量翻译毛泽东着作,将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介绍给日本人民。在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中,通过译本承载的毛泽东着作成功地实现传播目的,在日本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七八年是“毛泽东着作出版的鼎盛时期,也是毛泽东着作广泛传播的时期”,聚焦该时期更有利于把握毛泽东着作的翻译及传播情况,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文化学派的翻译理论,结合语言学派理论与传播学理论,对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到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毛泽东着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进行考察。本研究首先对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八年间毛泽东着作的日译本进行整理、汇总、量化,联系社会历史语境,析出其特点。然后,结合《毛泽东选集》日译活动的实际,对赞助人进行考察,认为中日双方翻译活动中存在一个相互结合的由中方主导的赞助人系统。赞助人系统通过政策(计划)从翻译出版计划、翻译选材、翻译标准、译者选定、受众设定等方面规范翻译活动,通过对翻译过程的设定规范译中行为,通过对海外翻译的“赞助”,影响赞助人系统内的海外翻译。赞助人与意识形态之间形成合力,共同影响翻译传播活动,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还对参与毛泽东着作日译活动的中日两国译者群体进行了系统的考察,让一直处于“隐身”状态的中方译者“显身”,认为译者的“显身”与“隐身”与政治、社会背景等相关,亦与译者的多重身份相关。同时,从主体间性的角度,探讨译者主体性,通过分析翻译活动中主体间的关系,明晰毛泽东着作日译译者在翻译活动作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进而从宏观研究移至微观研究,通过多译本对比,对集体翻译的典范《毛泽东选集》的译本生成进行历时性梳理,明确文本外因素对各译本制作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不同译本翻译策略及其流变,以及补偿性翻译手段在译本中的作用。并对单篇着作及复译的代表《矛盾论》进行翻译策略等方面的历时与共时的考察,关注复译竞争机制对译本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毛泽东着作中的典故翻译策略。最后,结合传播学理论,考察毛泽东着作日译在日本的传播及接受,认为译本传播的成功,受到原文魅力、译本质量、“赞助人”系统的积极作用、受众的积极参与行为、多元传播者带来的多元传播渠道等的影响。本研究运用第一手资料,结合实地考察,首次客观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间毛泽东着作日译活动的全貌以及译本在日本的传播情况,并从文本内外两个角度对日译活动及译本进行全面考察,析出毛泽东着作日译与在日传播的特点。毛泽东着作的大量日译及其在日本有效且广泛的传播是在复杂社会历史背景中完成的,本研究对其特点与经验进行了总结,期待能为中央文献的翻译与传播、中国理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予以启示,对后续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着作翻译研究、中央文献翻译史研究予以参考,能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服务于国家的对外传播战略。

二、陈毅与外国语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陈毅与外国语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王右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程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五四”前后成都高等师范等学校的思想状况
二、王右木任职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后的思想转变与《人声报》创办
三、从“社会主义读书会”到“马克思读书会”的转型
四、余论

(2)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成都街巷志》(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Project Descrip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2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Text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Description
    2.1 Before Translation
    2.2 While Translation
    2.3 After translation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Basis
    3.1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3.1.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3.1.2 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in the Project
    3.2 An Overview of Culture-loaded words
        3.2.1 Defini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3.2.2 Classific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4.1 Material Culture-loaded words
        4.1.1 Buildings and Streets
        4.1.2 Diets and Foods
    4.2 Translation of Social Culture-loaded words
        4.2.1 Titles and Time
        4.2.2 Historical Events and Customs
    4.3 Translation of Linguistic Culture-loaded words
        4.3.1 Poetry
        4.3.2 Chinese Idioms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Glossary
Acknowledgements

(3)外宣“三贴近”原则指导下《成都街巷志》(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2 Purpos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3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Text
    1.4 Framework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Translation
        2.1.1 Understanding Source Text
        2.1.2 Theoretical Preparations
        2.1.3 Schedule Control
    2.2 While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2.3 After Translation
        2.3.1 Proofreading
        2.3.2 Quality Control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Basis
    3.1 Huang Youyi and His“Three Closenesses”Principle
    3.2 Feasibility of“Three Closenesses”principle to the translation of publicity text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4.1 Difficulties in Lexical Transl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4.1.1 Translation of Cultural-loaded words
        4.1.2 Translation of Names of Streets and Alleys
    4.2 Difficulties in Syntactic Transl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4.2.1 Translation of Scattered Long Sentences
        4.2.2 Translation of Long Sentences with Apposition Clauses
        4.2.3 Translation of Long Sentences with Participial Construction
        4.2.4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Poems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Ⅰ
Appendix Ⅱ
Acknowledgements

(4)越陷越深:我的传记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传记铺子开张了——写《李健吾传》
生意做大了——写《徐志摩传》
揽下一个大“买卖”——编《徐志摩全集》
意料不到的收获——《边将》
三个小小的希望

(5)留法勤工俭学先进分子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能够在留法青年中传播的原因
    第一节 内因:“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
    第二节 外因:法国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
第二章 留法勤工俭学先进分子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途径
    第一节 先锋个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
        一、蔡和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纵向研究
        二、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横向比较
    第二节 进步团体从感性到理性的质变
        一、“蒙达尼派”:在勤工中转变思想
        二、勤工派:在挫折中及时觉悟
第三章 留法勤工俭学先进分子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
    第一节 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向中国传播的欧洲路径
        一、旅欧中国共产主义党团组织成立前的个体贡献
        二、旅欧中国共产主义党团组织成立后的集体行动
    第二节 开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结合的探索
        一、学习苏俄,寻找中国革命的阶级力量
        二、注重团结,开展革命统一战线的建设与宣传工作
        三、耕耘《赤光》,全面阐释中国革命的方法
第四章 留法勤工俭学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辨明矛盾,强化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意识
    第二节 实事求是,领导组织爱国主义统一战线
    第三节 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实践高潮
第五章 留法勤工俭学先进分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中的困难
    第一节 法帝国主义的政治打压和舆论冲击
        一、法国政府的极力打压
        二、法国舆论的极限施压
    第二节 华人敌对势力对进步分子的仇视与打击
        一、中国封建官僚对进步分子的敌视与打压
        二、中国青年党人对统一战线的攻讦与破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京剧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与影响——以京剧《陈毅回川》和成都市京剧研究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京剧《陈毅回川》的创作初心
二、京剧《陈毅回川》巡演对青少年观众的影响
三、京剧的校园普及和传播
四、院校共建“京剧传承示范校”,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7)1959—1961年印尼排华浪潮与中印尼关系的波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 1959年印尼排华浪潮的缘起
二、 中印尼围绕排华问题的互动与“外长论战”
三、 中印尼国家利益的交织与印尼排华浪潮的终结
结 语

(8)外语教育史视阈下的中国文化自信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外语教育与外国人在华办学及其文化侵略
二、民国时期外语教育与中国文化觉醒
三、新中国成立后外语教育的务实精神
四、21世纪高等外语教育与中国文化自信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与中国文化导入
    (二)孔子学院发展壮大与中国文化输出
五、结语

(9)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旨趣
    二、研究成果述评
    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四、论文架构
第一章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与文学生态
    第一节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
        一、经济的现代化
        二、文化的现代化
        三、教育的现代化
        四、公共医疗卫生的现代化
    第二节 文学现代化与青岛的文学生态
    小结
第二章 逊清遗民在青岛
    第一节 青岛:清遗民的主要聚集地
    第二节 寓青遗民的政治复辟活动
        一、复辟的组织和谋划
        二、清遗民复辟活动归于失败的原因
        三、复辟失败后青岛诸遗老的命运
    第三节 清遗民在青岛的文化活动
        一、尊孔文社与藏书楼的建立
        二、“十老会”:清遗民之“真率会”
    小结
第三章 国立青岛/山东大学:青岛新文学活动的中心
    第一节 校长的现代办学理念
    第二节 大学内的文学教育与创作
        一、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活动
        二、“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文学创作
    第三节 大学内学生文艺社团与文学刊物
        一、海鸥剧社与《青大海鸥社公演特刊》
        二、征程文艺社与《征程》周刊
        三、文刊编辑社与《文刊》
        四、刁斗文艺社与《刁斗》季刊
        五、国立山东大学话剧社与《山大剧社第一次公演特刊》
        六、《中庸》周刊
        七、国文学会
        八、新文艺学会与《新地》周刊
    小结
第四章 青岛本地文人的创作尝试——基于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第一节 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第二节 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青岛诗坛的繁荣:以诗歌副刊与期刊为中心
        一、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的成立
        二、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与青岛诗歌文艺副刊的繁荣
    第四节 《避暑录话》:国立山东大学作家群与青岛本地文艺界的联结
        一、《避暑录话》的创刊与由来
        二、《避暑录话》作者与内容
        三、《避暑录话》的地位与意义
    小结
第五章 儿童副刊与青岛儿童文学的萌蘖(1930~1937)
    第一节 青岛的儿童副刊
        一、青岛儿童副刊三种
        二、副刊编者的现代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
    第二节 成人话语下的儿童文学
    第三节 儿童的文学创作与现代意识觉醒
        一、发现自我
        二、关注国家与社会
    第四节 政府、社会与青岛儿童文学的繁荣
        一、政府与初等教育的现代化
        二、“儿童节”、“儿童年”活动与提高儿童地位
        三、青岛现代慈幼事业的推进
    第五节 青岛儿童文学的独特性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10)毛泽东着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起
    1.2 文献综述
        1.2.1 毛泽东着作翻译研究
        1.2.2 毛泽东着作译本传播研究
    1.3 理论框架
        1.3.1 描述翻译研究理论
        1.3.2 操纵学派理论
        1.3.3 语言学派理论
        1.3.4 传播学理论
    1.4 研究内容、方法、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概貌
    2.1 中国译毛泽东着作
        2.1.1 翻译出版趋势
        2.1.2 翻译活动特点
    2.2 日本译毛泽东着作
        2.2.1 翻译出版趋势
        2.2.2 翻译活动特点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的“赞助人”
    3.1 赞助人的构成
        3.1.1 赞助人的个体
        3.1.2 赞助人系统
    3.2 赞助人的行为
        3.2.1 翻译活动的规范
        3.2.2 翻译过程的设定
        3.2.3 对海外翻译的赞助
    3.3 赞助人的作用
        3.3.1 赞助人与意识形态
        3.3.2 赞助人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的译者主体
    4.1 翻译者群像
        4.1.1 译者的“显身”与“隐身”
        4.1.2 译者的多重身份
    4.2 主体间性
        4.2.1 译者与原文作者
        4.2.2 译者与读者
        4.2.3 译者与译者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的译本研究
    5.1 集体翻译的典范——《毛泽东选集》
        5.1.1 《毛泽东选集》的版本问题
        5.1.2 《毛泽东选集》的翻译策略
        5.1.3 《毛泽东选集》的译注问题
    5.2 复译的代表——《矛盾论》
        5.2.1 《矛盾论》的翻译之争
        5.2.2 《矛盾论》中典故翻译的历时与共时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本在日本的传播
    6.1 毛泽东着作日译本的传播
        6.1.1 译本发行
        6.1.2 学习讲座
    6.2 毛泽东着作日译本的接受
        6.2.1 毛泽东思想研究
        6.2.2 毛泽东思想研究结社
        6.2.3 毛泽东着作传播中的“知”与“传”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回顾总结
        7.1.1 毛泽东着作日译的译本研究(1949-1978)
        7.1.2 文本内外因素对翻译传播的影响
        7.1.3 毛泽东着作日译与传播的影响
    7.2 研究贡献及不足之处
        7.2.1 本研究的贡献
        7.2.2 本研究的不足
    7.3 思考及展望
        7.3.1 对本研究的思考
        7.3.2 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日本语要约
附录 Ⅰ 毛泽东着作日译本总汇(1949-1978)
附录 Ⅱ 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致日本毛泽东选集刊行会书简
附录 Ⅲ 毛泽东着作日译主要译者简介
附录 Ⅳ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译注表
附录 Ⅴ 《北京周报》中的《毛泽东选集》广告
附录 Ⅵ 《读卖新闻》刊登的三一书房旧译版《毛泽东选集》的广告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四、陈毅与外国语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王右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程与实践[J]. 冯兵,何志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成都街巷志》(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刘香汝.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外宣“三贴近”原则指导下《成都街巷志》(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李晓辉.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越陷越深:我的传记写作[J]. 韩石山. 文学自由谈, 2021(01)
  • [5]留法勤工俭学先进分子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 张世甲.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6]京剧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与影响——以京剧《陈毅回川》和成都市京剧研究院为例[J]. 宋军,韦庠,曹顺成. 四川戏剧, 2020(10)
  • [7]1959—1961年印尼排华浪潮与中印尼关系的波动[J]. 高艳杰. 世界历史, 2020(05)
  • [8]外语教育史视阈下的中国文化自信述论[J]. 陈放.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9]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D]. 邢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1)
  • [10]毛泽东着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1949-1978)[D]. 朱雯瑛.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陈毅与外语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