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成人高校的若干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鹏[1](2021)在《天津成人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成人高校对建设"教育强国"有着重大的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从成人高校当前的现状出发,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从突出正确政治导向、加强教学核心能力培养、创新思政教学模式、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参与一体化培训、强化校本研修等方面探寻提高成人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
张华亮[2](2020)在《从不确定性走向确定性: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区域成人高校管理策略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代社会不确定性特征的突显既为区域成人高校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又为其管理模式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区域成人高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催生了许多新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在为区域成人高校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其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为此,区域成人高校管理亟待通过实施完善机制建设、夯实教育理念、推广信息技术、参与社会治理等策略来应对和迎接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寻求区域成人高校发展的确定性。
洪成文,郑承军,周满生,宋亦芳,朱红,刁元园,米淑兰,吴晓川[3](2020)在《推进教育现代化》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2019年年会在成都召开。此次大会以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为主题,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党中央国务院2019年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聚焦我国教育发展战略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来自全国各地的会员及高校和教育研究机构的代表、学者300多人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与成都大学联合主办。会议由一个主论坛和四个平行分论坛组成,本刊编辑部特此记录整理论坛专家的主题报告,本期按照发言先后顺序刊发"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国际化""教育现代化与终身教育"分论坛专家的部分主题报告,以飨学界同仁和广大读者。
王晓松,朱宝璐[4](2020)在《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相互关系》文中研究表明现在是终身教育时代,人的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处在成人阶段,但不是说成年人接受的教育就是成人教育,也不能说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是普通高中教育之后的继续教育,这些都需要准确地界定,并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对于做好工作十分重要。
张华亮[5](2020)在《身份认同视角下区域成人高校教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推进和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区域成人高校教育功能的转型已经成为日益普遍的现象。在社会发展和学校转型的共同推动下,参与社区教育工作成为对教师个体的职责与能力的新要求,也影响着教师职业的发展。从社会结构功能论的视角进行审视,教师个体身份认同的变化是在社会性力量的推动和个体主体性力量发挥的双重作用下不断重塑和生成的。了解这一过程及其特征,可以为教育机构决策和教师个人发展提供很好的借鉴。为此,试图通过个案分析,以身份认同的视角对转型发展中区域成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变化和新机遇进行深入探索与反思。
贺碧圆[6](2020)在《城区公立小学教师接受高校教师培训现状及满意度研究 ——基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世界各国对高校参与教师培训或高校与各方协同进行教师培养培训的研究越发深入,高校已逐渐成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重要力量。在这种高校越发深入的参与小学教师培训以提升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大环境下,我国对于高校参与小学教师培训也做出了一系列指示,发布各种相关文件以促进高校教师与小学教师培训之间关系的稳定发展,强调高校在小学教师培训中的重要地位。本研究以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为基础,以县域城区公立小学教师接受成人高校与普通高校的教师所主讲的培训的满意度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方法了解分析高校教师对于小学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访谈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建议。具体而言,本研究具有以下发现:首先,通过对高校教师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发现,高校教师的师资力量结构与受训教师的期待在年龄、学历方面存在有较大差距;在对专业标准各维度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与受训教师进行访谈的基础上,发现高校教师对小学教师进行培训过程中存在有专业理念与师德培训忽视受训教师个人修养、专业知识培训“供需关系”不平衡、专业能力培训与实践的结合仍需加强等问题。其次,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及与受训教师、高校教师、进修学校管理人员的访谈结果表明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有:培训方式与受训者意愿不符、部分受训者主动性有待增强以及高校教师与受训教师交流不畅等。最后,本研究结合该县小学教师的受训态度、意愿、目前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原因进行反思,对行政单位、管理机构、高校教师、受训教师四方分别提出相关建议。以期通过行政单位、管理机构、高校教师以及受训教师四方同时协作,共同促进小学教师培训的不断发展以及小学教师专业化的不断深入。
张力丹[7](2020)在《责任落实导向的A广播电视大学财务内部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国家针对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日益增多,相较于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方面的研究,高校的财务内部控制研究不仅起步较晚而且重视程度往往不够。A广播电视大学作为一所国家开放大学(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体系中的地市级分校,根据广播电视大学(简称电大)的办学特色,A电大向上由中央以及省级电大统筹规划向下设有分校与教学点分工协作,本文选取A电大为研究对象,既有电大系统成人高校的特殊性又具备了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研究的代表性。本文的主体内容撰写首先从A电大财务内部控制现状及原因出发,介绍学校概况、组织结构以及财务部门的基本情况,对研究对象近5年的人事状况与大事记、财务内部控制现状的了解进行介绍,并以收支业务为具体案例描述了相关财务内部控制情况;接着,对A电大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展开全面的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对比现状与调查之间的问题点;再根据现状与调查分析的结果,对研究对象的宏观层面风险点以及规章制度层面风险点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根据A电大财务内部控制现状及风险点分析结果,依据责任落实导向从宏观层面以及规章制度层面提出适用于电大管理特点的优化设计。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相对于会计层面内部控制管理,A广播电视大学作为典型的公办非营利组织,从领导责任导向、部门责任导向、岗位责任导向三个方面设计落实实际责任人的财务内部控制治理结构,更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也减少控制管理带来的内耗;(2)财务人员作为实施财务内部控制的关键参与者,其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控制的执行效果,有效的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就是降低学校的财务风险;(3)规章制度作为学校执行财务内部控制的理论依据,在根据要求建立的财务内部控制规章制度的同时,还应当贴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避免制度形同虚设抬高管理风险。
陈玄玄[8](2020)在《我国不同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比较研究 ——基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关于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的研究十分必要。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是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在学历相互弥补的基础上,为了实现高等教育更好服务经济社会目标不断调整研究生层次教育、本科层次教育和专科层次教育之间比例关系的一系列过程。相较于传统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研究,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中,普通高等教育承担着大众化的主要职能,尤其是普通本科教育,而成人高等教育逐渐没落。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较大,但高等教育发展层次不高,研究生教育占7.16%左右,普通本科教育占44.52%,且高等教育发展地区差距明显。为进一步分析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本研究基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我国31个省市划分为“普及化地区”(毛入学率≥50%)、“后大众化地区”(毛入学率在40%-50%)、“大众化地区”(毛入学率在15%-40%)。发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越低的地区对普通高等教育的依赖性越强,其研究生教育越不发达,进而高等教育发展层次越低,同时高等学校质量越低,也就是新建本科院校越多;本科教育对不同发展阶段地区的贡献基本没区别,专科教育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较低地区的贡献较大;地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越高的地区的成人高等教育越发达,尤其是网络本专科教育,而“后大众化地区”和“大众化地区”的网络高等教育有较大发展潜力。为进一步研究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本研究从人口发展、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三个维度进行探究。研究发现,上海、北京、天津、湖北、江苏、浙江、陕西、吉林、辽宁、山东等省份具有较高的匹配层次,匹配状态也整体中等偏高;福建、黑龙江、湖南、重庆、安徽、广东、宁夏、四川、河北、山西等省份呈现出中等层次的中、低度匹配状态。此外,部分省份属于低层次的不同匹配状态,包括河南、江西、海南、青海、新疆、内蒙古、云南、广西、西藏、甘肃、贵州11省份。发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的地区的高等教育与人口、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匹配层次整体上高于毛入学率低的地区,匹配状态则不尽相同。由于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不同、基础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不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存在地区差异是必然的、客观的。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不好,差异发展的过程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它使得高等教育结构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不同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的比较分析,不是为了比较而比较,其最终目的在于明了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差距,对高等教育的差异发展要实施必要的控制。不追求绝对均衡,重要的是高等教育发展与地区的经济、人口、科技等发展协调一致。
曹俊捷[9](2020)在《面向成人高校的自适应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教育新环境逐渐形成,针对成人高校的办学模式与成人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需求,从技术实现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考虑,设计实现一个面向成人高校、符合成人教育规律、能够有效结合现有实际情况的自适应学习系统是具有一定价值与现实意义的。本文论述了面向我国直辖市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自适应学习系统的建设研究过程。通过对主要的适应性学习技术及主流的自适应系统进行对比研究,确定了系统的自适应模型和基于Moodle开源平台进行二次开发技术路线。同时,针对成人高校学习者工学矛盾突出、面授课程教学秩序不稳定、学习个体差异化大等问题,结合实际应用需求进行了分析。系统通过不同维度的自适应和教学干预等功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辅助教师开展模块化教学或分层教学。通过对成人高校与全日制高校学生的差异化分析,针对关键问题,以自适应为方向,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系统基于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偏好自适应地提供课程内容界面布局、课程内容的呈现形式和知识点学习资源的文件类型;基于学生的学习水平自适应地显示对应难度的学习内容,以及动态调整在线测试中组卷时的抽题难度策略;学习路径的规划与推荐;基于学习状态分析和微信公众号实施的教学干预功能等。文章先后对自适应的功能性需求与系统非功能性需求进行了分析,对学习风格自适应模型与业务流,以及学习水平自适应模型与业务流进行了设计,对学习内容进行了逻辑关系构建,并对学习路径的设计与推荐模型进行了描述,还对学习状态分析模型与干预功能的设计进行了阐述。在具体的开发实施过程中,以Atom 1.41为开发工具、Navicat Premium为数据库管理软件、PHP与Maria DB为实施工具,介绍了自适应学习系统实现的基本思路、部署与运行环境、数据接口定义、各自适应功能以及学习行为统计与状态分析模型等实现过程,并对Block版块的实现方式与应用形式进行了介绍。之后对整个系统分别进行了功能性与非功能性测试,对学习风格的判断进行了验证,对自适应效果进行了有效性验证。文章最后对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与展望。系统在实际投入应用后,能够稳定有效地为成人高校的师生进行服务。使用过程中各业务逻辑功能运行正常,自适应界面与内容、学习路径规划及教学干预等功能有效可用,系统整体运行稳定可靠,成为了面授教学的有效补充和支撑,为成人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了环境基础,体现了其应用价值。
李亚楠[10](2019)在《MOCC背景下成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文中提出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MOCC"为形式的"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成人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紧随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改革创新,成人学生应当化被动为主动,自觉、主动地担当知识传播的"联通者"和知识体系的"构建者"。本文在介绍、分析当前成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MOCC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提出MOCC模式在成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二、关于成人高校的若干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成人高校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天津成人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新时代办好成人教育的必然要求 |
2.新时代成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必然要求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分析 |
四、建议和策略 |
(一)加强教师教学核心能力培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1.在“教什么”上下功夫 |
2.在“教给谁”上下功夫 |
3. 在“怎么教”上下功夫 |
4. 在“教得怎么样”上下功夫 |
(二)强化校本研修,参与一体化培训 |
1.聚焦日常课堂,检验校本研修成果 |
2.运用信息化手段,助推校本研修 |
3.参与一体化培训,提高校本研修 |
(三)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新网络思政建设 |
(四)推动线上线下优势融合,创新思政教学模式 |
(五)加强党的领导,突出正确政治导向 |
(2)从不确定性走向确定性: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区域成人高校管理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确定性”思想的由来及其内涵 |
二、不确定性视野中的区域成人高校 |
三、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区域成人高校面临的不确定性 |
(一)不确定性的具体表现 |
1. 学校内部管理环境的不确定性 |
2. 学校外部管理环境的不确定性 |
(二)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
1. 内部管理挑战 |
2. 外部发展机遇 |
四、从不确定性走向确定性:疫情下区域成人高校的应对策略 |
(一)完善机制建设,将有效应对举措程序化 |
(二)夯实教育理念,将学校办学宗旨使命化 |
(三)推广信息技术,将在线教学模式常态化 |
(四)参与社会治理,将教育服务功能外延化 |
(3)推进教育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国际化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思考 |
一、何谓现代化:从不同角度理解 |
二、国际化如何助力教育现代化 |
教育国际化创新应从生活世界着手 |
一、对教育国际化的理解 |
二、创新的政策背景和理论来源 |
(一)政策背景 |
(二)理论来源 |
三、创新从生活世界着手之案例———“中澳千禧计划” |
四、教育国际化创新从生活世界着手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
(一)面临的问题 |
(二)解决的对策:教育创新必须联结生活世界 |
服务贸易背景下,推动基础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
一、服务贸易背景下,基础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 |
二、加强基础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时代特点 |
(一)对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 |
(二)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推动从以区定位为主开始向以市定位为主过渡 |
(三)基础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从引进来开始走出去 |
(四)“一带一路”倡议助推基础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
三、推动基础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需要把握好几个关键环节 |
(一)要在理解和坚守本国教育特色及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中西结合 |
(二)要重视公办教育机构的引领作用 |
(三)民办国际学校要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 |
(四)要牢牢把握课程设置这一核心问题 |
(五)要强调提升教师国际化素养 |
(六)要开放办学,密切与社区特别是与家长的联系 |
(七)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教育国际化 |
区域成人高校构建终身教育大平台的探索与思考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什么是区域成人高校 |
(二)为什么会学校变平台 |
(三)终身教育大平台的内涵 |
(四)大平台理念形成的过程 |
二、区域成人高校构建终身教育大平台的探索 |
(一)前期研究 |
(二)相关实践 |
(三)主要成效 |
三、进一步思考 |
(一)如何顺应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 |
(二)如何对接终身教育现代化战略 |
(三)如何发挥区域成人高校平台优势 |
基于学生发展倡导基于传统文化的大生涯教育理念 |
一、倡导大生涯教育的缘起 |
二、大生涯教育是什么 |
三、大生涯教育实现生命经验到生命智慧的转换 |
成都市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新发展与再出发 |
一、对学习型城市认识与定位的再聚焦 |
(一)终身学习成为时代趋势 |
(二)学习型城市的概念界定 |
(三)学习型城市的建设目标 |
二、成都学习型城市的新发展 |
(一)持续出台政策 |
(二)完善办学机构 |
(三)推动多元主体参与 |
(四)发展老年教育 |
(五)扩大公众参与 |
(六)深度参与国际交流 |
三、成都学习型城市的再出发 |
(一)进一步加大国际合作交流 |
(二)落实学习型城市三年提升行动计划 |
(三)建立完善学习型城市的监测指标 |
(四)加大对社会各方的动员与整合力度 |
对习近平关于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政党论述的研究 |
一、研究的实施过程 |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一)研究的三个分课题 |
(二)强调课题中的“重视” |
三、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
(一)从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认识 |
(二)从国际发展潮流角度认识 |
(三)从教育改革角度认识 |
(四)从习近平学习型政党建设论述的理论价值体现认识 |
(五)结合习近平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认识课题研究的意义 |
四、课题主要成果 |
(一)为宣传贯彻十九大相关精神做出了新的贡献 |
(二)强化了“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战略信念 |
(三)拓展了对学习型政党建设论述的系统认识 |
(四)启示了教育改革向学习革命的必然发展 |
(五)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研究积累了重要学习资料 |
未来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 |
一、加快完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 |
(一)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结构特征 |
(二)加快完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要解决的四个问题 |
二、把握人工智能时代未来教育改革和终身学习的基本特征 |
(一)人工智能时代人们对于知识的获取方式将被颠覆 |
(二)人工智能时代学生能力培养和培训空间将极大拓展 |
(三)人工智能科技正推动从“教育1.0”转向“学习2.0” |
(四)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将成为指导者和协助者 |
(五)人工智能时代终身学习将成为主流 |
(六)人工智能应用将成为学校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联动的关键,加快形成终身教育共同体格局 |
三、未来推进我国城市学习型组织创建的路径和策略 |
(一)如何推进学习型组织中的个人学习 |
(二)如何推进学习型组织中的团队学习 |
(三)如何推进学习型组织中的组织学习 |
(四)不断推进学习型组织创建进入较高阶段 |
(4)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相互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成人教育的概念及歧义 |
二、继续教育的概念及歧义 |
三、终身教育的概念 |
四、要处理好各种形式的教育方式之间的关系 |
(一)要处理好传统全日制教育和成人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 |
1.如前所述,今后的成人高校应当成为区域内成人高等教育的平台,对教育资源提供方,如普通高校和科研院所所兴办的成人高等教育提供认证服务和考试服务。 |
2.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高度依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这就决定了成高学历教育在招生人数、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经常性变化。 |
3.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较,更要高度重视以网络为依托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学员能够克服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挤时间学习。 |
4.我国当前的确客观存在着大量学历不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却又不去学习的人群。 |
5.整个社会对于成人教育的重要性应当有高度的共识。 |
6.当然,我们要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考试手段,坚决防止混文凭现象。 |
(二)要处理好继续教育与全日制教育、成人教育之间的关系 |
(三)要处理好培训教育与成人教育之间的关系 |
(四)要处理好成人教育、培训教育与老年教育的关系 |
(5)身份认同视角下区域成人高校教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师身份认同研究概述 |
二、从“迷茫”到“融入”:区域成人高校教师身份认同的变迁与重构 |
(一)新的角色行为催生认知转变 |
(二)新的教育对象推动技能进化 |
(三)新的发展空间促进专业提升 |
三、从“协商”到“共赢”:区域成人高校教师身份认同的内在属性 |
(一)多方联动参与建构 |
(二)个体角色能动适应 |
(三)良性互动达成共赢 |
四、身份认同变迁对区域成人高校教师发展的影响及建议 |
(一)影响 |
1. 给教师发展带来新挑战。 |
2. 为教师发展提供新机遇。 |
(二)建议 |
1. 高校:创设教师发展的新平台。 |
2. 教师:抓住个体发展的新机遇。 |
(6)城区公立小学教师接受高校教师培训现状及满意度研究 ——基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有利于促进地方公立小学教师培训的发展 |
二、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师与地方协作关系的稳定发展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基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师培养培训研究 |
二、高校教师参与小学教师培训的相关研究 |
三、文献综述小结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一、高校教师 |
二、培训满意度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调查法 |
第二章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及对高校教师进行培训提出的要求 |
第一节 专业理念与师德培训要内外兼修 |
第二节 专业知识培训要具体全面 |
第三节 专业能力培训要结合实践 |
第三章 城区公立小学教师接受高校教师培训的现状 |
第一节 高校教师参与城区公立小学教师培训概况 |
第二节 对城区公立小学教师进行培训的高校教师结构 |
一、年龄结构 |
二、学历结构 |
三、职称结构 |
四、性别结构 |
五、教师院校来源 |
第三节 城区公立小学教师接受高校教师培训的方式 |
一、在县内接受培训 |
二、到县外进行培训 |
三、网络培训 |
第四章 城区公立小学教师接受高校教师培训满意度调查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一、问卷的设计、发放与信效度检测 |
二、访谈的设计 |
第二节 问卷结果及分析 |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满意度 |
二、专业知识满意度 |
三、专业能力满意度 |
四、小结 |
第五章 城区公立小学教师接受高校教师培训的问题与原因 |
第一节 高校教师参与城区公立小学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教师年龄和学历结构与受训教师期待存在差距 |
二、专业理念与师德培训较为忽视个人修养 |
三、专业知识培训“供需”关系不平衡 |
四、专业能力培训与实践的结合仍需加强 |
第二节 相关原因分析 |
一、培训方式与受训教师意愿不符 |
二、部分受训教师主动性有待增强 |
三、高校教师与受训教师交流不畅 |
第六章 提升小学教师受训满意度的建议 |
第一节 行政单位:完善制度,开放自主 |
一、层层递进,完善相关制度 |
二、同时开放多项内容,促进个性化教师培训 |
三、改进网络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率 |
第二节 管理机构:承上启下,合理调配 |
一、结合专业知识结构,调整知识培训比重 |
二、了解教师需求与能力,促进按需培训与分层培训 |
三、平衡培训时间与班额,质量与数量并重 |
第三节 高校教师:拉近距离,促进交流 |
一、提升自身教学艺术,增加趣味性与实践性 |
二、提升反馈意识,促进交流互动 |
第四节 受训教师:反省自身,主动积极 |
一、明确自身不足,积极接受培训 |
二、提升专业理念,发扬崇高师德 |
三、端正定位,开放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7)责任落实导向的A广播电视大学财务内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内部控制相关制度与框架 |
1.2.2 内部控制的必要性与财务风险 |
1.2.3 影响财务内部控制的因素 |
1.2.4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问题研究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 |
2.1.2 责任导向的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财务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
2.2.2 责任导向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A广播电视大学财务内部控制现状及原因分析 |
3.1 A广播电视大学基本情况介绍 |
3.1.1 A广播电视大学概况 |
3.1.2 A广播电视大学组织结构 |
3.1.3 财务部门基本情况介绍 |
3.2 A广播电视大学财务内部控制现状 |
3.2.1 近5年人事状况与大事记 |
3.2.2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现状 |
3.2.3 A广播电视大学收支业务案例 |
3.3 关于A广播电视大学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问卷调查 |
3.3.1 A广播电视大学调查问卷设计思路 |
3.3.2 A广播电视大学问卷调查数据结果 |
3.4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问卷调查分析 |
3.4.1 被调查者参与单位经济活动相关性 |
3.4.2 单位财务内部控制规章制度的建立 |
3.4.3 单位财务内部控制规章制度的健全 |
3.4.4 单位财务内部控制规章制度的可行性 |
3.4.5 单位财务内部控制规章制度的执行 |
3.4.6 单位财务内部控制规章制度的有效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A广播电视大学财务内部控制风险点 |
4.1 财务内部控制宏观层面风险点 |
4.1.1 管理体系与治理结构不合理 |
4.1.2 财务人员专业素养不足 |
4.2 财务内部控制规章制度层面风险点 |
4.2.1 规章制度设计不够健全 |
4.2.2 规章制度流程缺乏可行性 |
4.2.3 规章制度实施缺乏有效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责任落实导向的财务内控制度优化 |
5.1 优化原则 |
5.1.1 整体性原则 |
5.1.2 重点突出原则 |
5.1.3 可调节原则 |
5.2 财务内部控制宏观层面优化设计 |
5.2.1 完善内部控制文化建设 |
5.2.2 建立稳定的领导组织结构 |
5.2.3 清晰划分部门岗位职责 |
5.2.4 提高财务岗位专业技能 |
5.3 财务内部控制规章制度层面优化设计 |
5.3.1 健全贴合学校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 |
5.3.2 定期对规章制度调整完善提高可行性 |
5.3.3 形成与业务循环促进框架保证制度有效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我国不同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比较研究 ——基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的现状 |
第一节 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 |
第二节 我国高等学校的院校类型 |
第三节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地区分布 |
第二章 “普及化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格局 |
第一节 “普及化地区”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 |
第二节 “普及化地区”高等学校的院校类型 |
第三节 高等教育普及化地区的内部差异 |
第三章 “后大众化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格局 |
第一节 “后大众化地区”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 |
第二节 “后大众化地区”高等学校的院校类型 |
第三节 高等教育“后大众化”地区的内部差异 |
第四章 “大众化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格局 |
第一节 “大众化地区”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 |
第二节 “大众化地区”高等学校的院校类型 |
第三节 “大众化地区”与“后大众化地区”“普及化地区”的比较 |
第五章 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
第一节 地区高等教育与人口发展的协调性 |
第二节 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
第三节 地区高等教育与科技发展的协调性 |
第四节 研究结论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面向成人高校的自适应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项目背景概述 |
1.1.2 成人高校与全日制高校的差异化分析 |
1.2 现状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相关技术概述 |
2.1 适应性学习技术 |
2.1.1 适应性学习技术概述 |
2.1.2 主流自适应学习系统分析 |
2.1.3 自适应技术的比较与使用 |
2.2 Moodle二次开发技术介绍 |
2.3 本章小结 |
3 需求分析 |
3.1 系统功能性需求概述 |
3.1.1 系统功能和语境 |
3.1.2 功能模块划分 |
3.1.3 用例图 |
3.2 学习风格自适应需求详述 |
3.2.1 学习风格的分类 |
3.2.2 学习风格自适应需求分析 |
3.3 学习水平自适应需求详述 |
3.3.1 学习水平初始化 |
3.3.2 学习水平自适应需求分析 |
3.4 学习路径规划与推荐需求 |
3.5 学习状态的获取与教学干预需求 |
3.5.1 学习行为的获取与归类统计 |
3.5.2 学习参与度 |
3.5.3 学习进度与完成情况 |
3.5.4 基于微信公众号消息推送的教学干预需求 |
3.6 非功能性需求 |
3.6.1 性能 |
3.6.2 可靠性 |
3.6.3 兼容性 |
3.7 本章小结 |
4 系统设计 |
4.1 系统架构 |
4.2 学习风格自适应设计 |
4.2.1 学习风格自适应模型 |
4.2.2 课程布局与内容样式自适应业务流 |
4.2.3 学习资源自适应业务流 |
4.3 学习水平自适应设计 |
4.3.1 学习水平自适应模型 |
4.3.2 学习水平初始化业务流 |
4.3.3 学习内容难度自适应业务流 |
4.3.4 在线测试难度自适应业务流 |
4.4 学习路径规划设计 |
4.4.1 学习资源的逻辑关系 |
4.4.2 学习路径的构建算法 |
4.4.3 学习路径规划实例 |
4.4.4 学习资源界面与路径推荐业务流 |
4.5 学生状态分析与教学干预设计 |
4.5.1 学生状态分析模型 |
4.5.2 教学干预的触发模式 |
4.5.3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教学干预业务流 |
4.6 本章小结 |
5 系统实现 |
5.1 系统实现概述 |
5.1.1 系统实现总体思路 |
5.1.2 系统运行环境 |
5.1.3 数据操作API |
5.2 学习风格自适应实现 |
5.2.1 课程模块布局自适应的实现 |
5.2.2 学习内容样式自适应的实现 |
5.2.3 学习资源类型自适应的实现 |
5.3 学习水平自适应实现 |
5.4 学习路径实现 |
5.5 学习情况统计与分析的实现 |
5.5.1 学习情况分析实现框架 |
5.5.2 学习情况分析 |
5.5.3 学习分析接口 |
5.5.4 配置器 |
5.5.5 学生状态与教学干预实现 |
5.6 系统UI的实现与Block应用 |
5.7 本章小结 |
6 系统测试 |
6.1 测试概述 |
6.1.1 测试方法 |
6.1.2 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描述 |
6.2 功能性测试 |
6.2.1 学习风格的验证 |
6.2.2 状态重置测试 |
6.2.3 学习风格自适应功能测试 |
6.2.4 学习水平自适应功能测试 |
6.2.5 学习路径功能测试 |
6.2.6 教学干预功能测试 |
6.3 非功能性测试 |
6.3.1 性能测试 |
6.3.2 可靠性测试 |
6.3.3 兼容性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MOCC背景下成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成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
(一)对成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严重不足 |
(二)教学内容老套且缺乏针对性,授课形式单一 |
(三)环境障碍对成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消极影响 |
二、MOCC模式在成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 |
(一)资源优质丰富,教学模式新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
(二)突破时间、空间的物理限制,提高学习效率 |
(三)多层次、全方位的考评,提升学习效果 |
三、MOCC模式在成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
(一)提高学生觉悟意识,积极参与MOCC教学,做知识体系的“构建者” |
(二)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MOCC应用水平,增强课程的吸引力 |
(三)学校要加大对MOCC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丰富成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四)国家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发展规划,审慎推进成人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支持优质思政MOCC的开发 |
四、结语 |
四、关于成人高校的若干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天津成人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J]. 李国鹏.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1(07)
- [2]从不确定性走向确定性: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区域成人高校管理策略探究[J]. 张华亮. 当代职业教育, 2020(05)
- [3]推进教育现代化[J]. 洪成文,郑承军,周满生,宋亦芳,朱红,刁元园,米淑兰,吴晓川.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0(08)
- [4]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相互关系[J]. 王晓松,朱宝璐.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0(07)
- [5]身份认同视角下区域成人高校教师发展研究[J]. 张华亮. 职教论坛, 2020(07)
- [6]城区公立小学教师接受高校教师培训现状及满意度研究 ——基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D]. 贺碧圆.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责任落实导向的A广播电视大学财务内部控制研究[D]. 张力丹. 南华大学, 2020(01)
- [8]我国不同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比较研究 ——基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视角[D]. 陈玄玄.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面向成人高校的自适应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D]. 曹俊捷.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10]MOCC背景下成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 李亚楠.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