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边境旅游发展的意义和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孟庆雷[1](2021)在《中国边境贸易与边境旅游耦合发展水平评价及空间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边境贸易与边境旅游两大产业是否耦合协调对边境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从二者耦合发展的微观机理出发,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揭示边境旅游与边境贸易耦合发展的演变特征:2002~2019年,中国边境八省区旅游和贸易耦合发展水平、协调水平及同步性持续改善;边境地区涉及的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耦合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全局空间自相关由扩散转向集聚,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双变量集聚水平呈现由东向西、由北向南转移的趋势,空间效应呈现出显着的优化和改善。
孙学文[2](2021)在《珲春市边境旅游驱动机制及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罗妹梅[3](2021)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广西龙州边境人文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文中认为
于天秀[4](2021)在《丹东市边境旅游治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区域集团化带来的影响,地缘政治利用地缘经济完成了区域的控制,边境区域从传统的政治壁垒发展成了跨境合作的中介区域,其功能也从传统的国家安全作为核心功能发展成了经济增长作为核心功能,是开展多类经济合作的试验区。现阶段已经转化成了发展经济的全新经济区域,边境旅游成为了边境区域进行经济合作的先导行业之一。1997年,我国落实了《边境旅游暂行管理办法》,十一五、十二五均表明了发展边境旅游产业,尤其是制定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后,边境贸易和边境旅游合作的发展、边境旅游试验区的创建均有了新的模式。2018年3月国务院批复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第一批边境旅游试验区,可见国家对边境旅游发展的高度重视,边境旅游再不是小众旅游,而是我国边境地区新兴旅游经济增长极。丹东市作为我国首个开设边境旅游项目的城市,于1987年开创了我国边境旅游的先河。本文旨在针对丹东市边境旅游治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深入访谈的方式,发现丹东市边境旅游存在的关于边境旅游特色化不足、便利化不足以及规范化不够的问题。以丹东市边境旅游现状为基础,以全面治理和新公共服务的理论为框架,制定了完善丹东市边境旅游管理标准、完善丹东市边境旅游投融资渠道标准、完善丹东市边境旅游市场监管标准、健全法律法规建设。通过以上对策希望能够对丹东市边境旅游行业发展提出可参考的实质性建议。
熊志航[5](2021)在《滇缅边境旅游合作多元主体共生研究 ——以瑞丽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缅两国邦交历史悠久,胞波情谊深厚。缅甸、云南山水相连,有着近两千公里的滇缅边境线。缅甸作为东南亚地区最为神秘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云南作为我国的旅游大省,两者边境都具备品位极高的旅游资源,且资源互补性强。加上我国沿边发展政策的升级、对缅战略的深化,都推动了滇缅边境旅游的合作发展。旅游合作牵涉多个主体,各主体之间是否能和谐共生是成功合作的首要前提。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边境旅游合作多主体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引入共生理论,尝试定量分析各主体之间(政府、旅游企业、边民、游客)的共生模式。笔者首先对滇缅旅游合作情况进行了梳理,再初步筛选出可以作为衡量主体间共生关系的关联因素。随后从各个主体彼此对于共生关系的交互感知的角度,搭建了共生模型。选取滇缅边境旅游的典型旅游目的地——瑞丽市进行实地调查和访谈,获取一手数据,对数据进行结构方程分析以验证共生模型并剔除相关性不高的共生因素。再通过计算共生度、共生系数和共生关联度三个描述共生模式的特征指标,对多元主体间的共生模式进行了讨论。基于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针对地区整体和瑞丽滇缅边境旅游合作中各主体提出了共生优化建议,以期促进滇缅边境旅游合作主体间的共生关系朝理想方向进化,实现主体间的自发旅游合作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本文共分七章,具体如下:第一章对本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方法和技术路线、创新点做了概述,并梳理了国内外边境旅游、共生理论应用的相关学术成果;第二章对本文涉及的概念(边境旅游、共生)进行界定,搭建了理论平台;第三章从合作基础、发展历程及其特征两方面对滇缅边境旅游合作情况进行阐述;第四章选定衡量共生关系的共生关联因素,构建了多元主体共生模型;第五章进入实证分析,选取瑞丽作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取数据和其他资料,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关联因素的有效性等;在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基础上,推导计算出三个特征指标,描述当前瑞丽边境旅游合作主体间的共生模式;第六章针对还需共生优化的方面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建议;第七章得出结论,反思不足,提出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思考。
吴丹丹[6](2021)在《中俄边境村庄文化再造研究 ——以室韦村为例》文中指出在边境旅游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催生了许多边境民族文化村的出现。边境民族文化村往往以真实的民族历史文化为蓝本,对已经逐渐消失的民族文化进行再造。在旅游场域将民族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资本,并加以利用。位于中俄边境的室韦村所进行的旅游开发,较为完整的呈现了边境民族地区进行文化再造的全过程。室韦村通过大力打造俄罗斯族家庭游项目,拉开了文化再造的序幕。室韦村村民、政府、外地开发商等主体均参与了文化再造的实践,并成功将室韦村打造成了俄罗斯族特色村庄,享有盛名。社会是由许多场域组成的,正如社会在不断发展一样,场域也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如今室韦村的旅游场域正在重组,文化再造的实践中也遭遇了市场的冲击。民族文化展演逐渐僵化,真实之争影响旅游声誉等问题都是民族文化发展问题,但其本质与文化资本密切相关。文化再造即是文化构建的过程,但为何室韦村的文化再造较为长久,而其他地区较为短暂?文化再造的问题不在于构建性这一事实,而在于真实的构建过程与逻辑。因此本文从文化资本角度切入,详细呈现室韦村进行文化再造的历程,从文化资本的运作、策略等层面解释文化再造现象以及文化再造中遭遇的困惑,并提出一些思考。本文认为室韦村的文化再造使民族文化日趋产业化、从各个方面重塑边境村落。但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民族文化展演日益僵化、真假文化之争影响声誉以及不成体系的产业化运作等主要问题,对此当地积极通过重视民族精英、创新开展访俄户、拓展边境旅游资源等方式自救,取得了一定效果。在室韦村的实践中可以看出,一方面文化再造使文化资源逐渐资本化,为其成功提供了实现途径。另一方面,室韦村俄罗斯族民族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稀缺性和收益性的特点,以及所处的中俄边境、旅游环线必经之地的重要位置,为室韦村的文化再造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观众”,为其发展提供动力。为了更好地进行文化再造,可以通过合理理解文化再造实践、着重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整合资源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等措施,更好地进行民族文化再造。村落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发展,应该通过人的需求,寻找发展的不竭动力。村庄文化再造实践不应沦为旅游发展的附属品,更不能仅仅成为一场资本争夺的实践。
徐宁,图登克珠[7](2021)在《中国西藏与尼泊尔边境旅游主体合作的博弈分析》文中指出边境旅游是在边境区域内的一种特殊的旅游消费活动,既有国内旅游的形式,也有国际旅游的形式。边境旅游合作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文章在讨论中国西藏与尼泊尔边境旅游主体合作动力博弈的基础上,分析了边境旅游"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合作模式中政府与企业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并给出了其政策建议。
于婷婷,左冰,阿荣,高俊[8](2021)在《中国边境地区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及驱动机制》文中认为边境旅游作为次区域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文章采用Theil指数、地统计分析、地理探测器等多种研究方法,测算旅游综合发展指数,同时探讨2005年以来中国陆地边境地区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表明:①边境旅游综合发展水平差异整体波动下降,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而后趋于平稳的收敛态势,东北、西北、西南三大片区内部差异大于片区间差异。②边境地区旅游发展综合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西双版纳州对周边地区旅游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扩散效应在西南地区渐显。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旅游综合发展相对缓慢,尚未形成稳定的旅游发展核心区域。③口岸的建设对边境地区整体的旅游发展具有明显的驱动作用,东北片区主要受交通基础设施的影响,而丰裕的旅游资源是西南和西北边境地区旅游得以发展的重要依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对边境旅游发展的整体影响相对最弱,需继续加大力度优化边境地区的产业结构。
覃家烈[9](2020)在《桂西南边境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研究 ——以龙州县水口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桂西南边境处于中越交界处,边境沿线分布着众多的小城镇和口岸,是中国通往越南及东南亚各个国家的陆路大通道,也是中国连接东盟通道上的重要枢纽。随着国家扩大对沿边地区的开放开发支持力度,桂西南边境小镇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论文通过对桂西南边境产业研究,旨在构建桂西南边境产业理论体系,对桂西南边境特色小镇产业的发展提出客观、科学、具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为桂西南边境地区特色小镇产业进一步发展实施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政策指引。论文首先对特色小镇相关政策、经济背景、产业发展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特色小镇理论进行研究,总结出特色小镇产业发展以产业集群、产业结构优化等为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接着对桂西南边境小镇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定性分析,研究桂西南边境小镇产业发展优势、机遇与挑战以及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结合定性分析结果对现状产业构建预测评价体系进行定量分析,综合定性及定量分析对桂西南边境特色小镇产业选择、产业定位、产业类型、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等五个方面做出预测。以现状评价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桂西南边境实际情况提出在政策引导、产业选择、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模式以及产业结构优化下的桂西南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策略,形成桂西南边境特色小镇产业发展方法论。接着以龙州县水口边贸特色小镇为实践研究对象,研究其产业发展规划,分析水口特色小镇在产业选择、全产业打造、产业集群、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的应用,通过产业实施评价进一步验证桂西南边境特色小镇产业发展方法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最后综合全文,总结归纳桂西南边境特色小镇产业在政策引导、产业选择、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结构优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形成具有桂西南边境特色小镇发展的产业理论体系,为桂西南边境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精准施策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促进桂西南地区产业发展。
马海鹰[10](2020)在《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演进及模型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催生出的新治理时代,摆脱固化的政府部门结构,通过跨部门协同治理对产业发展和社会诉求做出整体性回应,是新世纪以来多个国家政府改革的新趋势。推进跨部门协同治理也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走向之一。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遵循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回顾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上,政府作用的充分发挥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政府诸多部门协同推进旅游业的治理上。在全域旅游下,发挥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此背景下,加强政府的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研究就显得必要和有价值,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目前整体上显然还较为薄弱。本文溯源了政府跨部门协同的有关基础理论,包括协同理论、治理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明晰了政府跨部门关系中的政府跨部门协同概念,并从政府跨部门协同治理发生的逻辑过程入手,对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四种主要类型,从内外因的角度对演进的过程进行了分析,从而梳理出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有关脉络体系。在对国内外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实践的分析基础上,通过对已有跨部门协同治理的主要典型模型分析,在借鉴优点和分析不足的基础上构建了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分析模型。结合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实际,本文对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政府的旅游行政职能实际上分配于多个部门之中,旅游行政权力的配置变化决定了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难易程度。政府需要在不同层面、环节和领域对旅游业发展采取大量的协同行为,既是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问题,又是如期实现旅游发展目标的需要。不同的政府部门拥有不同的行政资源,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需求,也有进行资源交换的需要。政府管理的碎片化状态不仅直接影响政府服务的效率,也会给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带来权责空档、权责固守、利益冲突等阻碍。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和客体的多变性决定了旅游协同治理有着不同的类型。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聚焦于同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横向关系,在我国同级政府的治理体系中,旅游治理的参与者往往包括多个层面:个体人、旅游行政机构及多种形式的协调机构和机制。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变化对跨部门旅游协同的治理方式提出更多的要求,这就对构建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分析模型提出了需求。在分析已有SFIC模型、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型、公共部门旅游管理模型优点和不足的基础上,明确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明确一般性目标、层次性目标和法律性目标。在明确目标之后,优化的协同方式和协同过程则至关重要,建立决策中枢系统协同、强化等级制职务权威协同、共享等级制组织协同的利益、加强旅游机构的协同能力建设、完善横向协同机制、完善辅助机制等进一步明确了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优化方式。同时,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还需要加强文化、制度和技术支撑,来帮助其运行得更加有效。在构建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县域政府引导推动旅游业发展、出台重大旅游政策、应对旅游突发事件的三个实践案例对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进行了具体分析,进一步说明了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能够有效地推动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中国边境旅游发展的意义和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边境旅游发展的意义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边境贸易与边境旅游耦合发展水平评价及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 |
(一)耦合发展作用机理 |
(二)耦合度、耦合协调度与耦合同步性 |
1. 耦合度。耦合度是边境贸易与边境旅游两大产业相互影响的程度,即彼此作用强度的大小。 |
2. 耦合协调度。 |
3. 耦合同步性。 |
(三)空间自相关 |
三、耦合发展水平测度与结果分析 |
(一)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构建 |
(二)耦合结果分析 |
1. 中国边境贸易与边境旅游产业耦合分析。 |
2. 边境贸易与边境旅游产业耦合分析。 |
四、耦合发展水平空间效应研究 |
(一)全局自相关研究 |
(二)局部空间自相关研究 |
五、结论与启示 |
(一)结论 |
(二)启示 |
1. 稳步发展边境贸易。 |
2. 同步提升边境旅游。 |
3. 充分发挥地区优势。 |
4. 建立有力保障机制。 |
(4)丹东市边境旅游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现状 |
(二)国外现状 |
(三)国内外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一)边境旅游 |
(二)旅游治理 |
二、理论基础 |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三章 丹东市边境旅游现状分析 |
一、丹东市边境旅游基本情况 |
(一)边境旅游情况 |
(二)边境旅游投诉情况 |
(三)边境旅游商品情况 |
二、丹东市边境旅游存在的问题 |
(一)边境旅游特色化不足 |
(二)边境旅游便利化不足 |
(三)边境旅游规范化不够 |
三、丹东市边境旅游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边境旅游治理协调性不够 |
(二)边境旅游市场监管不够 |
(三)边境旅游相关法律不健全 |
第四章 经验借鉴 |
一、延吉市边境旅游经验 |
(一)自然条件与人文特点优势 |
(二)延边州边境旅游发展经验 |
二、防城港市边境旅游经验 |
(一)自然条件与人文特点优势 |
(二)防城港市边境旅游发展经验 |
第五章 丹东市边境旅游治理问题的建议 |
一、丰富丹东市边境旅游特色 |
(一)丰富旅游产品 |
(二)加大宣传力度 |
(三)加大政府对旅游产品的扶持力度 |
二、加快丹东市边境旅游便利化建设 |
(一)完善丹东市边境旅游基础设施便利化建设 |
(二)加快丹东市边境旅游通关便利化建设 |
(三)加大丹东市边境旅游公共财政投入 |
三、推进丹东市边境旅游标准化建设 |
(一)完善丹东市边境旅游管理标准 |
(二)完善丹东市边境旅游投融资渠道标准 |
(三)完善丹东市边境旅游市场监管标准 |
(四)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滇缅边境旅游合作多元主体共生研究 ——以瑞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沿边发展政策的升级 |
二、国家对缅战略的推动 |
三、滇缅边境旅游的发展优势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边境旅游 |
二、共生理论的应用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边境旅游 |
二、共生概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共生理论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滇缅边境旅游合作基础与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滇缅边境旅游合作基础 |
一、滇缅边境旅游合作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
二、中缅两国邦交历史悠久,胞波情谊深厚 |
三、滇缅边境文化具有趋同性,文化认同度高 |
四、滇缅边境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独特 |
第二节 滇缅边境旅游合作发展历程 |
一、滇缅边境旅游合作发展历程 |
二、滇缅边境旅游合作发展阶段特征分析 |
第四章 滇缅边境旅游合作多元主体共生模型 |
第一节 滇缅边境旅游合作多元主体共生关联因素选取 |
一、旅游合作发展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
二、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职能 |
三、旅游企业的社会责任 |
四、共生关联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滇缅边境旅游合作多元主体共生的模型 |
第五章 滇缅边境旅游合作多元主体共生分析 |
第一节 案例地概况 |
一、案例地选取 |
二、案例地边境旅游合作多元主体的共生环境 |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人口学分析 |
一、数据来源 |
二、人口学分析 |
第三节 多元主体共生模型的假设与验证 |
一、G→CRT模型的假设与验证 |
二、C→GRT模型的假设与验证 |
三、R→GCT模型的假设与验证 |
四、T→GCR模型的假设与验证 |
第四节 多元主体共生模式描述指标分析 |
一、多元主体间的质参量计算 |
二、多元主体间的共生度分析 |
三、多元主体间的共生系数分析 |
四、多元主体间的共生关联度分析 |
五、多元主体间的共生模式总结 |
第六章 滇缅边境旅游合作多元主体共生优化建议 |
第一节 宏观层面上的建议 |
一、培育滇缅边境旅游合作意识 |
二、营造滇缅边境旅游合作氛围 |
三、优化滇缅边境旅游合作机制 |
第二节 微观层面上的建议 |
一、政府 |
二、旅游企业 |
三、边民 |
四、游客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6)中俄边境村庄文化再造研究 ——以室韦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边境村庄的相关研究 |
二、边境旅游的相关研究 |
三、民族文化再造的相关研究 |
四、室韦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一、相关理论与概念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田野点介绍 |
第一节 位于中俄边境的室韦村 |
一、蒙兀室韦驻地 |
二、俄罗斯族聚居区 |
三、室韦口岸所在地 |
第二节 室韦村基本概况 |
一、生计模式 |
二、民族与人口 |
第二章 边境旅游中的文化再造 |
第一节 文化再造的背景与历程 |
一、综合背景 |
二、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民族文化符号的再造 |
一、民族节日的改造 |
二、房屋建筑的改良 |
三、传统饮食文化的重温 |
四、民族歌舞的创造性展演 |
第三节 文化再造的结果 |
一、民族文化日趋产业化 |
二、重塑边境村落 |
第三章 再造民族文化的实践困惑 |
第一节 民族文化再造的实践难题 |
一、逐渐僵化的民族文化展演 |
二、影响声誉的真假文化之争 |
三、不成体系的产业化运作 |
第二节 地方性的应对策略 |
一、重视民族精英的力量 |
二、访俄户的兴起 |
三、延展边境旅游资源 |
第四章 民族文化再造的反思 |
第一节 如何理解民族文化再造 |
一、文化再造使文化资源实现资本化 |
二、室韦村文化再造实践成功的原因 |
第二节 室韦村民族文化再造策略 |
一、文化再造的逻辑 |
二、文化再造的斗争策略 |
第三节 如何更好地进行民族文化再造 |
一、合理看待作为文化资本的文化再造 |
二、着重挖掘民族文化独特内涵 |
三、整合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化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国西藏与尼泊尔边境旅游主体合作的博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边境旅游概念及特征 |
二、边境旅游合作主体分析 |
三、边境旅游主体合作的动力机制及相关问题分析 |
(一)边境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分析 |
1. 边境旅游发展内生动力机制。 |
2. 边境旅游合作市场驱动机制。 |
3. 边境旅游合作的政府调控机制。 |
4. 边境旅游合作的创新驱动力机制。 |
(二)边境旅游多元主体合作相关问题分析 |
1. 边境旅游合作的主体问题。 |
2. 边境旅游合作的内容问题。 |
3. 边境旅游合作的利益问题。 |
4. 边境旅游合作的模式问题。 |
四、中尼边境旅游主体合作博弈分析 |
(一)边境旅游合作博弈的规则 |
1. 博弈参与人 |
2. 博弈的策略 |
3. 博弈的行动顺序 |
4. 博弈的收益 |
(二)边境旅游合作动力机制的博弈分析 |
1. 数据来源 |
2. 回归分析 |
3. 博弈纳什均衡 |
4. 对策分析 |
(三)中尼边境旅游主体合作的“逆向选择”博弈分析 |
1. 模型设定 |
2. 政策含义 |
(8)中国边境地区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及驱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1 研究区域界定 |
1.2 边境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的选择 |
1.3 研究方法 |
1.3.1旅游发展水平综合指数 |
1.3.2泰尔指数 |
1.3.3地理探测器 |
1.4 数据来源 |
2 中国边境地区旅游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 |
2.1 边境旅游综合发展水平差异整体波动下降,三大片区内部差异大于片区间差异 |
2.2 边境地区旅游发展综合指数均值呈上升趋势,扩散效应在西南地区渐显 |
2.3 旅游综合发展水平在不同经济基础、地缘环境以及资源依赖程度的地区之间表现各异 |
3 边境地区旅游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机制 |
3.1 边境旅游空间分异的总体特征 |
3.2 边境旅游发展的片区特征 |
4 研究讨论与结论 |
(9)桂西南边境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研究 ——以龙州县水口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架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架构 |
第二章 相关产业理论发展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特色小镇 |
2.1.2 桂西南边境小镇 |
2.2 产业理论研究综述 |
2.2.1 产业结构相关理论研究 |
2.2.2 产业布局相关理论研究 |
2.2.3 特色小镇产业理论研究综述 |
2.3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桂西南边境小镇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
3.1 区位交通分析 |
3.2 桂西南特色小镇建设现状 |
3.2.1 特色小镇发展概况 |
3.2.2 特色小镇发展特征 |
3.3 产业发展现状 |
3.3.1 产业概况分析 |
3.3.2 优势产业分析 |
3.3.3 产业特征分析 |
3.4 土地利用现状 |
3.4.1 土地概况 |
3.4.2 用地特征 |
3.5 市场环境分析 |
3.6 问题分析 |
3.7 优势分析 |
3.8 机遇与挑战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桂西南边境特色小镇产业发展预测 |
4.1 预测体系构建 |
4.2 价值评价分析 |
4.3 区位熵分析法 |
4.4 产业发展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桂西南边境特色小镇产业策略研究 |
5.1 政策引导下的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研究 |
5.1.1 特色小镇高质量背景下产业发展路径 |
5.1.2 国际宏观环境优化下产业发展路径 |
5.1.3 国际宏观环境波动下的产业发展路径 |
5.2 产业选择下的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研究 |
5.2.1 一般发展型小镇产业选择 |
5.2.2 资源优势型小镇产业选择 |
5.2.3 区位优势型小镇产业选择 |
5.2.4 新兴潜力型小镇产业选择 |
5.3 全产业链下的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研究 |
5.3.1 产业链的纵向构铸 |
5.3.2 产业链的横向构铸 |
5.4 产业集群下的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研究 |
5.4.1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产业集聚发展 |
5.4.2 调整用地布局,城镇用地相互融合 |
5.5 产业结构下的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研究 |
5.5.1 “农业+”产业发展模式 |
5.5.2 “边贸+”产业发展模式 |
5.5.3 “工业+”产业发展模式 |
5.5.4 “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口特色小镇产业规划实践研究 |
6.1 区位分析 |
6.2 交通分析 |
6.3 产业现状分析 |
6.3.1 社会经济 |
6.3.2 产业概况 |
6.4 用地现状分析 |
6.5 优势分析 |
6.6 问题分析 |
6.7 产业发展规划 |
6.7.1 产业选择 |
6.7.2 产业定位 |
6.7.3 产业目标 |
6.7.4 产业链构筑 |
6.7.5 产业布局规划 |
6.7.6 产业用地规划 |
6.8 实施评价及优化建议 |
6.8.1 实施评价 |
6.8.2 优化建议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演进及模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实践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1 有关行政改革的研究 |
1.3.2 有关政府部门间关系的研究 |
1.3.3 有关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研究 |
1.4 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与研究不足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不足 |
2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理论 |
2.1 理论溯源 |
2.1.1 协同理论 |
2.1.2 治理理论 |
2.1.3 协同治理理论 |
2.2 政府中的跨部门关系 |
2.2.1 政府跨部门冲突 |
2.2.2 政府跨部门协同 |
2.3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 |
2.3.1 政府介入旅游业的原因 |
2.3.2 全球政府旅游协同治理的典型模式 |
3 中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演进 |
3.1 政府履行旅游治理职能的演进 |
3.2 中国政府旅游行政权力配置的演进 |
3.3 中国政府旅游协同治理演进的内因 |
3.3.1 政府组织协同的需要 |
3.3.2 政府干预的需要 |
3.3.3 部门行政资源交换的需要 |
3.4 中国政府旅游协同治理演进的外因 |
3.4.1 权责空档 |
3.4.2 权责固守 |
3.4.3 利益冲突 |
3.5 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主要类型 |
3.5.1 正式型横向协同 |
3.5.2 有特定职能的旅游议事协调机构 |
3.5.3 体制型的综合旅游机构 |
3.5.4 非正式型协同 |
4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的构建 |
4.1 已有代表性模型述评 |
4.1.1 SFIC模型 |
4.1.2 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型 |
4.1.3 公共部门旅游管理模型 |
4.2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的完善思路 |
4.3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的构建 |
4.3.1 确立治理目标 |
4.3.2 确定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的多中心治理主体 |
4.3.3 确立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支撑 |
4.3.4 确立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方式 |
4.4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 |
5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的案例分析 |
5.1 宏观维度:江西青原区政府引导推动旅游业发展 |
5.1.1 案例基本情况 |
5.1.2 案例的综合模型分析 |
5.2 中观维度:协同推动边境旅游试验区重大政策出台 |
5.2.1 案例基本情况 |
5.2.2 案例的综合模型分析 |
5.3 微观维度:处理中国旅游团在老挝严重交通事故 |
5.3.1 案例基本情况 |
5.3.2 案例的综合模型分析 |
6 结论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中国边境旅游发展的意义和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边境贸易与边境旅游耦合发展水平评价及空间效应研究[J]. 孟庆雷.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1(06)
- [2]珲春市边境旅游驱动机制及发展模式研究[D]. 孙学文. 延边大学, 2021
- [3]文旅融合背景下广西龙州边境人文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D]. 罗妹梅. 桂林理工大学, 2021
- [4]丹东市边境旅游治理问题研究[D]. 于天秀.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5]滇缅边境旅游合作多元主体共生研究 ——以瑞丽为例[D]. 熊志航.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6]中俄边境村庄文化再造研究 ——以室韦村为例[D]. 吴丹丹. 兰州大学, 2021
- [7]中国西藏与尼泊尔边境旅游主体合作的博弈分析[J]. 徐宁,图登克珠.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1)
- [8]中国边境地区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及驱动机制[J]. 于婷婷,左冰,阿荣,高俊. 经济地理, 2021(02)
- [9]桂西南边境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研究 ——以龙州县水口镇为例[D]. 覃家烈. 广西大学, 2020(07)
- [10]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演进及模型构建研究[D]. 马海鹰.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