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鼻甲前端冷冻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52例(论文文献综述)
郑晓丹[1](2013)在《鼻内镜下激光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52例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鼻内镜下应用激光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在鼻内镜下采用脉冲-激光治疗仪气化筛前神经分布在中、下鼻甲前端、鼻丘和鼻中隔黏膜前上方鼻阈。结果:随访1年以上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局部检查收到满意效果,总有效率92%。结论:鼻内镜下由于能通过高清晰的摄像显示系统在显示屏上同步放大术野,使视野清晰、光源近距离照射术野,脉冲-激光,只需操作离组织0.3cm以上就能正常烧灼气化黏膜,不会造成正常织织的损伤,不会造成"穿透性"深层组织的损伤,避免术后粘连,不会引起鼻中隔穿孔,术后无需填塞,减轻患者痛苦。
周安文,李苏卫[2](1983)在《下鼻甲前端冷冻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52例》文中认为 在我国南方,变态反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门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为了进一步探讨对其采用冷冻治疗方式及提高疗效。我们将沿用的以冷冻探头与下鼻甲内侧面紧贴的方法,改为用冷冻探头接触下鼻甲前端与鼻腔侧壁移行处“板机区”。在部份病例作了鼻腔涂片检查,比较治疗前后嗜酸细胞的改变。
梁俊薇[3](1995)在《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近况》文中研究表明
王日荣[4](2010)在《针药结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辨证论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临床科研方法学及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以针灸疗法和中药组为对照,观察针刺与中药结合的方法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两种方法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期间在台湾王日荣耳鼻喉科诊所治疗的,符合病例筛选标准的90例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按1: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针药结合组、针刺组和中药组三组,每组各有30例。1周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分别测量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中医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外周血血浆白细胞介素-4(IL-4)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并进行安全性检测。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组问比较采用F检验(方差不齐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组间多重比较用q检验(Newman-Keuls法),自身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分类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统计图形的制作采用软件Graph Pad Prism 4.03完成。结果共收到合格病例报告表90例,其中男43例,女47例;年龄19岁~42岁;病程1年~15年。其中针药结合组30例(男18例,女12例)、针灸组30例(男14例,女16例)、中药组30例(男11例,女19例)。三组平均年龄分别为27.84岁、25.52岁、28.13岁;平均病程分别为6.51年、7.48年、5.52年。主要研究指标的疗效,治疗一月后,针药结合组、针灸组和中药组均能降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其总积分,三组之间比较,鼻痒、鼻塞、流涕、鼻粘膜体征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喷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可知,针药结合组在改善鼻痒、鼻塞、流涕、鼻粘膜体征方面疗效优于针灸组和中药组。但是在改善喷嚏方面三组疗效相当。通过对三组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也可得出,针药结合组能明显减低症状体征总积分方面,优于其它两组;针灸组优于中药组。三组均可使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4含量、IgE水平显着降低;三种治疗方法对IFN-γ水平均无明显影响。经过1月治疗后,针药结合组30例患者,显效17例,占56.7%;有效10例,占33.3%;无效3例,占10.0%,总有效率90.0%。针灸组30例患者,显效8例,占26.7%;有效15例,占50.0%;无效7例,占23.3%,总有效率76.6%。中药组30例患者,显效6例,占20.0%,有效16例,占53.3%;无效8例,占26.7%,总有效率73.3%。三组临床疗效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根据平均秩和大小,针药组最小,疗效最好。但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治疗期间,三组未见一例不良反应,表明针药结合临床应用安全可靠。结论综合以上临床研究结果,初步证明了采用针刺结合中药的方法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可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能显着改善患者整体证候,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本疗法治疗本病的机制有可能是通过抑制Th细胞向Th2方向分化,调节体内失衡的Th1/Th2细胞,从而减少IgE的合成来抑制变态反应的发生。
赵金花[5](2015)在《探讨鼻内镜下激光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疗效》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分析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使用鼻内镜激光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52例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来进行研究分析,对其使用脉冲-激光治疗,对患者的中鼻甲、下鼻甲和鼻中隔粘膜前上方鼻阈进行治疗。结果:根据对这些患者进行一年以上的随访调查,其治疗后局部检查结果理想,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结论:通过鼻内镜来对鼻内情况进行观察,将图像放大,清晰的显示在显示屏上,为手术提供更好的视野,使用脉冲-激光治疗,可以在距离组织0.3厘米以上进行灼烧便可,不会给正常的组织带来影响,因此穿透性损伤不容易出现,术后患者无粘连症状,没有中隔穿孔,术后无需填塞,患者治疗的痛苦比较轻。
黄后华(Wong Hau Wa)[6](2014)在《针刺加火针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变应性鼻炎是人体对某些过敏原敏感性增高而出现的以鼻粘膜病变为主的一种变态反应,是机体对外界某些过敏原敏感性增高,而表现为以鼻粘膜的病变为主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属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以鼻塞、鼻痒、流涕、喷嚏为主症,其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目前尚无特效药根治,但中医药防治变应性鼻炎的研究,尤其是针刺加上火针治疗已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显示了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优势。本文通过针刺加上火针治疗的文献研究,系统回顾祖国医学及现代医学对变态性鼻炎的认识及研究概况,同时通过临床研究实践对照性观察中西药不同治疗方法对该病的治疗效果及可能机理,并为临床的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将120名门诊的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法随机分为A普通针刺组、B麻黄素滴鼻剂组、C普通针刺组+火针组、D组火针组。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评分,以及血清总IgE水平变化。并于治疗的第30天、60天随访临床疗效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四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症状及体征积分、血清总IgE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经过2周治疗后,除了A普通针刺组,其余三组症状、体征积分都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并且组间有差异,以B麻黄素滴鼻剂组症状、体征改善最明显;治疗4疗程后除了四组症状、体征积分都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并且组间有差异,以C针刺+火针组效果最好。其中C针刺+火针组对喷嚏、流涕、鼻堵症状改善明显,D火针组对鼻痒症状改善明显。提示针灸疗法,特别是火针配合针刺在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体征积分优于麻黄素滴鼻,虽然普通针刺组起效稍慢,但是4疗程后也能达到比麻黄素滴鼻更好的效果。治疗4疗程后除了B麻黄素滴鼻剂组,其余三组血清总IgE水平都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并且组间有差异,以C针刺+火针组体征改善最明显。提示麻黄素滴鼻虽然缓解症状迅速,但只是在于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从而缓解症状,对免疫系统无干预性。治疗4周后根据症状、体征积分综合评估,四组临床疗效依次是80.00%、76.67%、93.33%、86.67%(P<0.05),提示各组治疗后临床疗效都令人满意,其中C针刺+火针组最佳。治疗30天后评估发现,四组临床疗效依次是73.33%、60.00%、93.33%、86.67%(P<0.05);治疗60天随访评估,四组临床疗效依次是73.33%、23.33%、93.33%、86.67%(P<0.05)。分析数据发现,C针刺+火针组和D火针组的临床疗效在随访过程中无变化,提示这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稳定;A普通针刺组在治疗后30天时的临床疗效下降至73.33%,但往后一直维持,提示普通针刺随不如火针组、火针+针刺组巩固,但仍有一个满意的疗效。B麻黄素滴鼻剂组在治疗后30天时的临床疗效下降至60%,60天后下降至23.33%,提示麻黄素滴鼻远期疗效差,只能暂时解决局部症状体征。结论:1.麻黄素滴鼻能快速缓解患者症状,但是远期疗效不佳,而且不能抑制血清IgE水平。2.针灸疗法可明显降低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抑制血清总IgE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调理免疫系统机能,其中以火针+针刺组效果最佳,而且远期疗效稳定。
王小华[7](2009)在《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变应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已引起医学界的重视。随着中医药研究的深入,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和重视。本文在综述了变应性鼻炎中医和西医的研究和治疗进展后,在理论和临床两方面对常年变应性鼻炎(PAR)进行了探讨,以西药贝芬为对照,观察玉屏风散加味治疗PA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30例)和西药(贝芬)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玉屏风散加味,对照组口服贝芬,疗程为2周。观察比较治疗结束后和停药一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经统计分析,两组总有效率(P>0.05),无显着性差异。2.停药一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5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3.3%,(P<0.01),差异显着。结论: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明显,且疗效持续时间较长.
付文洋[8](2006)在《五龙颗粒对实验性AR大鼠细胞因子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在病理形态、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从基因水平上研究五龙颗粒对脾虚型AR的影响及该型AR的治疗机制。为健脾益气固表的五龙颗粒治疗AR在临床应用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①空白组②脾虚+AR模型组(简写为脾虚AR模型组)③脾虚+AR+中药组(简写为脾虚AR中药组)④脾虚+AR+西药组(简写为脾虚AR西药组)⑤AR模型组⑥AR+中药组(简写为AR中药组)⑦AR+西药组(简写为AR西药组)。脾虚模型依据李德新采用饮食不节加游泳疲劳过度综合因素伤脾的方法造模,AR模型按照安云芳报道的方法造模,复制病证结合之模型。治疗组造模结束后开始给药,治疗期间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每日给药1小时后再予以5%卵白蛋白溶液半量激发。造模第一天开始,观察动物一般情况变化,并在滴入卵白蛋白溶液30分钟内,着重观察鼻部症状、鼻分泌量。用药第七天时,实验动物分别在卵白蛋白激发后,观察30分钟,了解动物AR发作情况;之后立即处死动物。每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剥离上颌骨后立即用标准比色板测鼻中隔粘膜pH值;并摘取鼻中隔,观察光镜和电镜下的病理形态变化。剩余6只大鼠在超净工作台上取鼻粘膜,提取mRNA,并逆转录为cDNA,用RT-PCR法测定白细胞介素2,4,6(IL-2 IL-4,IL-6),干扰素-γ(IFN-γ),其mRNA的表达。另外,分别在造模结束后及处死动物前,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组胺的含量。 结果:中药组动物pH值较模型组有所恢复(p<0.01)。治疗前模型组血清组胺含量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各组均较模型组显着下降(P<0.01),而治疗各组之间及与空白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中药组大鼠鼻粘膜IL-2mRNA,IFN-γ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显着升高(p<0.01或p<0.05);中药组大鼠鼻粘膜IL-4mRNA,IL-6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显着下降(p<0.01或p<0.05);而治疗各组之间比较及与空白组比较IL-2mRNA,IL-4mRNA,IL-6mRNA,IFN-γmRNA的表达无显着性差异(P>0.05),脾虚AR模型组与AR模型组比较IL-2mRNA,IL-4mRNA,IL-6mRNA,IFN-γmRNA的表达也无显着性差异(P>0.05)。 结论:五龙颗粒对实验性AR大鼠具有抗组胺、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等
雷超芳[9](2020)在《双辛鼻鼽散防治阳虚肺寒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观察双辛鼻鼽散对阳虚肺寒型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方法:于2017年2月-2018年10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纳入阳虚肺寒型过敏性鼻炎患者,研究设计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给予双辛鼻鼽散(北京市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颗粒剂型,2次/日,1包/次),连续服用2周,观察不同时间点(服药前、服药后第1周、服药后第2周、服药后第3个月)患者的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以及中医证候积分、鼻部症状分级记分、鼻部体征分级记分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0例阳虚肺寒型过敏性鼻炎患者,给予双辛鼻鼽散(颗粒剂型)口服,观察研究对象在用药前、用药1周、用药2周、用药第3个月不同时间点的疗效情况。(1)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分值:总体而言,研究结果显示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的总分值与各项分值均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VAS总分值在用药第3个月下降的比例占100%,各项分值以流涕、鼻塞两项下降的最为明显。(2)临床疗效比较:双辛鼻鼽散服药1周后的结果显示,显效率为7.81%,有效率为40.63%,无效率为51.56%,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48.44%。服药2周后显效率为22.95%,有效率为52.46%,无效率为24.59%,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5.41%。用药后第3个月显效率为54.10%,有效率为39.34%,无效率为6.56%,临床总有效率为93.44%,不同时间点的整体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服药1周后的双辛鼻鼽散中医证候临床痊愈率为0%,显效率为4.69%,有效率为32.81%,无效率为62.50%,总有效率为37.50%。服药2周后的中医证候临床痊愈率为4.92%,显效率为9.84%,有效率为55.74%,无效率为29.51%,总有效率为70.49%。用药后第3个月中医证候临床痊愈率26.23%,显效率为19.67%,有效率为39.34%,无效率为14.75%,总有效率为85.25%,不同时间点的整体中医证候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中医证候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表的各项次症比较:统计不同时间点研究对象的中医次症,以鼻涕清稀、精神倦怠、恶风怕冷、喜热饮、乏力、容易感冒等表现所占比例高。精神倦怠、咳痰色白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恶风怕冷、口淡不渴、喜热饮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比较最显着(P<0.01)。(5)鼻部症状分级记分:总体而言,鼻部症状分级记分的总分值与各项分值随用药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且不同时间点的总分值与各项分值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具体而言,鼻部症状分级记分的总分值以用药第3个月下降的比例最高,各项分值下降趋势表现为流涕>鼻塞>鼻痒>喷嚏,以流涕、鼻塞下降最为明显。(6)鼻部体征分级记分:鼻部体征分级记分的分值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呈现下降趋势,用药第3个月时分值的下降比例最高。(7)不良反应:用药1周时共有18例不良反应,用药2周时共有3例不良反应,采取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均好转。用药后第3个月随访未出现任何与双辛鼻鼽散有关联的不良反应。用药第2周、第3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第1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年龄分布情况,20岁~29岁的所占比例最大,30岁~39岁构成比例位居第二位;性别的分布情况,以女性所占比例大。研究结论:(1)双辛鼻鼽散有助于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减轻鼻部的过敏症状,远期疗效优于短期疗效,用药2周即可对过敏性鼻炎发挥一定的预防作用。(2)双辛鼻鼽散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流涕、鼻塞症状的治疗效果胜过对鼻痒、喷嚏的治疗效果。(3)双辛鼻鼽散对中医次症的疗效以恶风怕冷、口淡不渴、喜热饮的疗效最佳,优于对其他中医次症的疗效。(4)阳虚肺寒型过敏性鼻炎的发病人群以中青年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1.5。(5)双辛鼻鼽散的临床疗效显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均可缓解,复发率低,没有远期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黄嫚[10](2006)在《电针迎香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是一种鼻腔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可发生于一年四季,男女老幼,任何年龄。因机体对外界某些特异性过敏原,如冷空气、油烟、花粉、灰尘、螨虫、真菌、化学制剂等的敏感性增高而致,同时,也与人的体质、遗传、免疫功能、精神因素有重要关系。 近十几年来,因空气的污染及来自社会及家庭等精神压力的增加,本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呈全球上升趋势。如果得不到正确的治疗或治疗不当,约10%~39%的患者会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甚至肺心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防治,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已成为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共同愿望。 本研究分为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部分。 文献综述,又分别对过敏性鼻炎和迎香穴进行论述。 过敏性鼻炎的综述中,分别论述了现代医学及中医学对过敏性鼻炎的相关研究进展。迎香穴的论述中,对从古至今的一些关于迎香穴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并探讨了针刺迎香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西医机理。 临床研究,本课题为“电针迎香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是想通过本研究,以观察电针迎香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情况及安全性评价,并比较与一般口服西药方法在疗效上是否存在着差异。 按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缉委员会1997年海口会议提出的过敏性鼻炎诊断标准,选择季节性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共60例。观察组以电针迎香穴治疗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口服开瑞坦的方法。结果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过敏性鼻炎都是有疗效的,其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症状、体征均有改善(P<0.01)。而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着的差异(P>0.05),说明电针迎香穴治疗过敏性鼻炎与口服开瑞坦同样有效。针刺组有两例晕针,经处理能迅速恢复,且无后遗症,说明电针迎香穴治疗过敏性鼻炎是安全的。
二、下鼻甲前端冷冻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5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下鼻甲前端冷冻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52例(论文提纲范文)
(4)针药结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辨证论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祖国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的认识 |
1.1.1 病因病机 |
1.1.2 辨证分型 |
1.1.3 治疗原则 |
1.2 针灸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
1.2.1 毫针治疗 |
1.2.2 灸法治疗 |
1.2.3 耳穴贴压法 |
1.2.4 刺血疗法 |
1.2.5 穴位埋线 |
1.2.6 穴位敷贴 |
1.2.7 穴位注射 |
1.2.8 穴位拔罐 |
1.3 非针灸疗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
1.4 现代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的认识 |
1.4.1 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的探讨 |
1.4.2 现代医学对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的研究 |
1.4.3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现代医学治疗 |
1.4.4 变应性鼻炎的综合治疗 |
第二章 针药结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辨证论治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 |
2.2.1 病例来源 |
2.2.2 西医诊断标准 |
2.2.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2.2.4 纳入病例标准 |
2.2.5 排除标准 |
2.3 研究方法 |
2.3.1 临床研究设计 |
2.3.2 随机化方法 |
2.3.3 两组用药与取穴方法 |
2.3.4 操作方法 |
2.3.5 治疗疗程 |
2.3.6 观察项目及观察方法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4.1 鼻粘膜体征的评分标准 |
2.4.2 病情程度分级标准 |
2.4.3 中医临床症状分级标准 |
2.4.4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2.5 中止和撤出临床试验的标准 |
2.6 临床研究记录 |
2.7 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的记录和报告方法 |
2.8 临床研究中受试者的权益保障 |
2.9 统计学处理 |
2.9.1 数据管理 |
2.9.2 数据分析 |
2.10 研究结果 |
2.10.1 患者基线特征的可比性分析 |
2.10.2 患者主要研究指标的疗效比较 |
2.10.3 安全性检测 |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
3.1 针刺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机理探讨 |
3.1.1 对局部神经功能的调节 |
3.1.2 中枢的调节作用 |
3.1.3 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
3.1.4 对患者特异性体质的影响 |
3.2 本研究结果讨论 |
3.2.1 在改善中医症状体征方面 |
3.2.2 在改变免疫指标方面 |
3.2.3 在改善临床疗效方面 |
3.3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探讨鼻内镜下激光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6)针刺加火针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的认识 |
1.1 变应性鼻炎在古代医籍中的病名源流 |
1.2 古代中医对变应性鼻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古代医家治则归纳 |
1.4 变应性鼻炎中医证候及中医体质研究现状 |
1.5 中医内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现代研究现状 |
1.6 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概况 |
1.7 中医外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现代研究现状 |
2 现代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的认识及治疗进展 |
2.1 变应性鼻炎的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
2.2 变应性鼻炎发病机理研究概况 |
2.3 变应性鼻炎的分型及诊断 |
2.4 变应性鼻炎治疗概况 |
2.5 预防措施及日常护理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中医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疗效判定 |
2.4 观察内容 |
2.5 临床研究中受试者的权益保障 |
2.6 依从性评价 |
2.7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基线均衡性比较 |
3.2 治疗结果 |
4 讨论 |
4.1 变应性鼻炎西医发病机理及治疗机制讨论 |
4.2 变应性鼻炎中医发病机理讨论 |
4.3 组方依据 |
4.4 疗效分析及机理探讨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综述一 中医对变态反应性鼻炎的研究 |
1 中医古代对本病的认识 |
2 现代中医对鼻鼽的研究进展 |
3 小结与展望 |
综述二 西医对变态反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
1 病因病理的研究进展 |
2 临床诊断的研究进展 |
3 治疗的研究进展 |
4 小结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诊断标准 |
1.2 一般资料:病例来源和分组 |
2.观察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观察方法与指标 |
2.3 症状与体征计分标准 |
2.4 疗效评定方法: |
2.5 统计学处理方法 |
3.治疗结果 |
3.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总积分比较 |
3.2 两组治疗后总疗效比较 |
3.3 性别与疗效的关系 |
3.4 年龄与疗效的关系 |
3.5 病程与疗效的关系 |
3.6 一个月后疗效观察 |
4.讨论 |
4.1 中医学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4.2 中医学对肺气虚寒,卫外不固作用机制的认识 |
4.3 中西医结合对肺气虚寒证的认识 |
4.4 玉屏风散加味的组方原理 |
4.5 玉屏风散加味的现代机理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五龙颗粒对实验性AR大鼠细胞因子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试剂及药品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模型的选择 |
2.2 造模及分组方法 |
2.3 给药方法 |
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3.1 一般情况观察 |
3.2 鼻分泌物的pH值测定 |
3.3 血清组织胺含量测定 |
3.4 鼻中隔粘膜 HE染色 |
3.5 鼻中隔粘膜甲苯胺兰染色 |
3.6 鼻中隔粘膜透射电镜观察 |
3.7 鼻粘膜组织IL-2 mRNA的表达RT-PCR检测 |
3.8 鼻粘膜组织IL-4 mRNA的表达RT-PCR检测 |
3.9 鼻粘膜组织IL-6 mRNA的表达RT-PCR检测 |
3.10 鼻粘膜组织IFN-γ mRNA的表达RT-PCR检测 |
3.11 统计学分析 |
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1 一般情况观察 |
4.2 治疗后各组大鼠鼻分泌物pH值的测定结果 |
4.3 治疗前组胺的测定结果 |
4.4 治疗后组胺的测定结果 |
4.5 治疗后鼻粘膜组织病理学光镜观察 |
4.5.1 对鼻粘膜腺体增生病变程度的影响 |
4.5.2 对鼻粘膜杯状细胞病变程度的影响 |
4.5.3 对鼻粘膜炎症反应病变程度的影响 |
4.5.4 对鼻粘膜嗜酸性粒细胞细胞病变程度的影响 |
4.5.5 肥大细胞数及脱颗粒数检测 |
4.6 治疗后鼻粘膜组织病理学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
4.7 五龙颗粒对大鼠鼻粘膜组织IL-2 mRNA表达的影响 |
4.8 五龙颗粒对大鼠鼻粘膜组织IL-4 mRNA表达的影响 |
4.9 五龙颗粒对大鼠鼻粘膜组织IL-6 mRNA表达的影响 |
4.10 五龙颗粒对大鼠鼻粘膜组织IFN-γ mRNA表达的影响 |
4.11 对鼻粘膜IL-4 mRNA表达与IFN-γ mRNA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
5 讨论 |
5.1 中医学对鼻鼽(变态反应性鼻炎)的认识 |
5.1.1 历代医家对鼻鼽(变态反应性算炎)的认识 |
5.1.2 鼻鼽的辨证分型及病因病机 |
5.1.3 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
5.1.4 脾虚与变应性鼻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
5.2 五龙颗粒的组方原理及立法处方依据 |
5.2.1 五龙颗粒的组方原理 |
5.2.2 五龙颗粒的立法处方依据 |
5.2.3 现代药理学研究 |
5.3 现代医学对 AR的认识 |
5.3.1 AR的主要临床表现 |
5.3.2 发病机理 |
5.3.3 变应性鼻炎的西医治疗 |
5.4 五龙颗粒对实验性 AR大鼠的影响 |
5.4.1 五龙颗粒对实验性AR大鼠鼻分泌物pH值的影响 |
5.4.2 五龙颗粒对实验性AR大鼠鼻粘膜肥大细胞及脱颗粒数的影响 |
5.4.3 五龙颗粒对实验性AR大鼠鼻粘膜病理变化的影响 |
5.4.4 五龙颗粒对实验性AR大鼠血清组胺的影响 |
5.4.5 五龙颗粒对实验性AR大鼠鼻粘膜IL-2 mRNA表达的影响 |
5.4.6 五龙颗粒对实验性AR大鼠鼻粘膜IL-4 mRNA表达的影响 |
5.4.7 五龙颗粒对实验性AR大鼠鼻粘膜IL-6 mRNA表达的影响 |
5.4.8 五龙颗粒对实验性AR大鼠鼻粘膜IFN-γ mRNA表达的影响 |
5.4.9 五龙颗粒对实验性AR大鼠鼻粘膜IL-4 mRNA与IFN-γ mRNA表达相关性的影晌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图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申明 |
(9)双辛鼻鼽散防治阳虚肺寒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表 |
第一部分 过敏性鼻炎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病因 |
2 发病机制 |
3 诊断 |
4 治疗 |
5 预后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药研究现状 |
1 病因病机 |
2 中医药治疗 |
3 成药研究进展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研究资料与方法 |
前言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设计方法 |
2 诊断标准 |
2.1 过敏性鼻炎的西医学诊断标准 |
2.2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学诊断标准 |
3 病例筛选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剔除标准 |
3.4 脱落标准 |
4 治疗方法 |
5 观察指标及观察时间点 |
5.1 人口学资料 |
5.2 疗效性观察指标 |
5.3 安全性观察指标 |
6 疗效判断 |
6.1 疗效指标 |
6.2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
6.3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
7 统计学方法 |
8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
1 病例资料的一般情况 |
2 研究结果 |
3 本项研究的不良反应 |
4 讨论 |
4.1 结果分析 |
4.1.1 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的意义 |
4.1.2 鼻部视觉模拟量表(VAS)分值变化的临床意义 |
4.1.3 中医证候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表的中医次症变化情况分析 |
4.1.4 鼻部症状分级记分 |
4.1.5 鼻部体征分级记分 |
4.1.6 安全性评价分析 |
4.1.7 病例资料的一般情况 |
4.1.8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2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 |
4.2.1 实验方面 |
4.2.1.1 西药治疗过敏性鼻炎 |
4.2.1.2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 |
4.2.2 临床方面 |
4.2.2.1 西医治疗过敏性鼻炎 |
4.2.2.2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 |
4.3 双辛鼻鼽散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前期研究 |
4.4 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获奖经历 |
发表论文 |
参与课题 |
(10)电针迎香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英语缩略语表(abbeviations) |
综述部分 |
1. 现代医学对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
1.1 概念 |
1.2 流行病学研究 |
1.3 发病特点 |
1.4 病因 |
1.5 发病机制 |
1.6 动物模型的建立 |
1.7 诊断 |
1.8 治疗 |
1.9 小结 |
1.10 参考文献: |
2. 中医学对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
2.1 病因病机 |
2.2 辨证分型 |
2.3 治疗 |
2.4 小结 |
2.5 参考文献 |
3. 关于迎香穴的文献整理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 |
1.3 入组资料 |
2. 研究方法 |
2.1 诊断标准 |
2.2 病例选择标准 |
2.3 临床研究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疗效评定标准 |
3. 结果 |
3.1 总体疗效 |
3.2 针刺迎香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
3.3 不同因素对疗效的影响 |
4. 讨论 |
4.1 针灸选穴依据及治疗机理 |
4.2 疗效分析 |
4.3 安全性评价 |
4.4 体会 |
4.6 研究意义与展望 |
小结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下鼻甲前端冷冻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5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鼻内镜下激光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52例疗效观察[J]. 郑晓丹.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06)
- [2]下鼻甲前端冷冻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52例[J]. 周安文,李苏卫.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83(04)
- [3]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近况[J]. 梁俊薇.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5(01)
- [4]针药结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辨证论治研究[D]. 王日荣.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5]探讨鼻内镜下激光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疗效[J]. 赵金花.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05)
- [6]针刺加火针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D]. 黄后华(Wong Hau Wa).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2)
- [7]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观察[D]. 王小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8]五龙颗粒对实验性AR大鼠细胞因子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D]. 付文洋.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6(12)
- [9]双辛鼻鼽散防治阳虚肺寒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评价[D]. 雷超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电针迎香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D]. 黄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