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贴近”增活力(论文文献综述)
王奎亮[1](1996)在《“四贴近”增活力》文中研究指明 长白县公路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长白县运输公司。为顺应市场经济和改革的发展,于1994年9月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在企业的经营机制发生了根本转变的新形势下,党支部怎样围绕企业经营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增强活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公司党支部经过实践,探索出了党建工作“四贴近”的新路子,把党建工作融于企业经营管理中去。
费佳丽[2](2018)在《重庆市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力研究》文中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作为支撑点,能够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有序开展。荣昌区作为重庆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区,如何在国家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局面下,利用其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核心区、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的政策优势,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为准绳,以农业部出台的《“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和农业部办公厅颁布的《2017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为蓝本,承接国家、重庆市的要求,确立正确的政策执行价值取向,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发生,有效贯彻落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使之与荣昌区的区情相契合,是当前摆在荣昌区面前的突出问题。因此,研究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力的现状,探析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力存在问题的真正根源,提升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的效果,从而为荣昌区社会经济乃至重庆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增添活力。本文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力相关的文献,在厘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力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借鉴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政策执行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形成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力的基本认识。然后对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发展进行整合,描述当前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的现状,构建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力评估的指标体系,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其政策执行力进行评估,剖析影响因素,寻求提升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力的主要对策,最终挖掘重庆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力提升的发展趋势。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第1章为导论。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确立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内容,梳理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第2章为概念界定与理论借鉴。主要界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力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引入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政策执行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此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础。第3章为政策的演进。主要通过明晰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框架,领会政策的价值取向,梳理政策的发展过程,透视政策的特征,夯实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力研究的基础。第4章为政策执行现状。主要识别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的主体和目标群体,描述其政策执行的实践、成效和不足。第5章为指标体系构建。主要依据特定的原则,对初步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展开对指标体系的可靠性检验,最终确立政策执行能力和政策执行效果两个一级指标,21个末级指标。第6章为实证研究。主要运用熵值法,全面评估各指标的得分,衡量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力水平。第7章为影响因素。通过运用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方法,聚焦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第8章为对策。主要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寻求提升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力的具体对策。第9章为重庆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力提升的发展趋势。第10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力就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的能力与效果,涉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主体及执行能力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效果。(2)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层级框架、价值取向、特征明晰,一脉相承,助推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力。(3)通过政策执行实践,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按时完成培育目标、资金投入逐步规范、构建新型经营体系、完善政策执行体系,但存在政策本身矛盾凸显、学员组织难度较大、执行主体认同度低、资金使用流程复杂问题,制约政策执行力水平。(4)政策执行力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多种因素相互影响,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力评估过程复杂且影响因子众多。(5)以乡村振兴为契机,提高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力的核心在于强化政策保障力、提升政策认知力、完善政策协同力。(6)重庆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力的提升要遵循公正性和公平性两个逻辑,抓住完善主客体之间的协调关系、发挥各试点区县的带头作用、推进全市目标的整体性实现三个关键点,从而把握更加注重长远发展,更加注重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和谐发展三个基本趋势。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本文选取荣昌区为地域研究对象,对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力水平进行评估,研究主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是本文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研究范畴局限。只对重庆市荣昌区一个区域进行研究,且评估资料的收集不够全面。二是指标体系构建局限。结合荣昌区的实际,基于现有的理论指标体系和实证指标体系,对两者进行融合,其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和漏洞,如指标体系的维度设计,指标体系的全面性等。
王晶晶[3](2008)在《福建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信息化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方面,农村信息化就是以信息媒体技术装备农村相关领域,使信息资源在农村得以充分开发应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使农业社会逐步向信息社会过渡。福建省是中国的沿海开放省份,福建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到关系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进程,研究和探讨福建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农村信息化的含义与内容,特点与重要性来解析农村信息化,继而分析我国农村信息化的政策背景。结合国外农村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并试拟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目标以及原则。福建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立足本省农业多年的成果、经验和资料积累,以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为目标,规划“福建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八大工程”。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搭建信息平台,建设人才培训基地。以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农村信息服务运行和管理机制现已初步建立。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初具规模,网络覆盖能力大大提高。与此同时,福建省还建立起一个能够比较科学、合理的描述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进而通过此评价模型定量地衡量全国及各省区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并将结果进行排序,得出各省区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总指数差异。本文通过对福建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从技术上分析了农业信息网络系统模式,网络架构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对我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王治明,过荣法,汪维龙,段文生,蒋德军,吴大俊,赵伟[4](2013)在《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实际成效服务水利中心工作——鄂、蒙、苏等水利勘测设计单位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2年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为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有针对性地解决勘测设计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根据中国水利政研会年度工作要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职工政研会抽调有关人员组成调研组,对全国部分水利
孙立坤,李若砚,平俊怀[5](2004)在《努力打造农村现代流通主体》文中研究表明
二、“四贴近”增活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贴近”增活力(论文提纲范文)
(2)重庆市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借鉴 |
2.1 概念界定 |
2.1.1 政策执行力 |
2.1.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
2.2 理论借鉴 |
2.2.1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2.2.2 政策执行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重庆市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演进 |
3.1 重庆市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框架 |
3.1.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层级框架 |
3.1.2 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既有架构 |
3.2 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价值取向 |
3.2.1 从以物为本转向以人民为本 |
3.2.2 从供给导向转向需求导向 |
3.2.3 从政策摸索转向政策创新 |
3.3 重庆市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发展过程 |
3.3.1 重庆市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时序概览 |
3.3.2 重庆市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发展概述 |
3.4 重庆市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特征 |
3.4.1 政策的继承性与层次性 |
3.4.2 政策的协调性与适用性 |
3.4.3 政策的完善性与科学性 |
3.5 本章小结 |
4 重庆市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的现状 |
4.1 重庆市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主体与目标群体 |
4.1.1 政策执行的主体 |
4.1.2 政策执行的目标群体 |
4.2 重庆市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的实践 |
4.2.1 明确培育任务 |
4.2.2 健全保障措施 |
4.2.3 严格监管跟踪 |
4.3 重庆市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的成效 |
4.3.1 按时完成培育目标 |
4.3.2 资金投入逐步规范 |
4.3.3 构建新型经营体系 |
4.3.4 完善政策执行体系 |
4.4 重庆市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的不足 |
4.4.1 政策本身矛盾凸显,无法实现目标 |
4.4.2 学员组织难度较大,协调工作困难 |
4.4.3 执行主体认同度低,工作缺乏支撑 |
4.4.4 资金使用流程复杂,缺少有力保障 |
4.5 本章小结 |
5 重庆市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1 独立性原则 |
5.1.2 全面性原则 |
5.1.3 有效性原则 |
5.1.4 可行性原则 |
5.2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
5.2.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构建与筛选 |
5.2.2 评估指标体系的可靠性检验 |
5.3 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 |
5.3.1 政策执行能力 |
5.3.2 政策执行效果 |
5.4 小结 |
6 重庆市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力评估的实证研究 |
6.1 评估的分析框架 |
6.1.1 评估数据的来源与选取 |
6.1.2 评估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
6.2 评估的过程 |
6.2.1 调研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6.2.2 评估的计算公式 |
6.2.3 评估的指标权重 |
6.3 评估的结果讨论 |
6.3.1 政策执行能力得分分析 |
6.3.2 政策执行效果得分分析 |
6.3.3 综合比较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重庆市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 |
7.1 影响因素的选取与确定 |
7.1.1 影响因素的选取原则 |
7.1.2 影响因素的确定 |
7.2 影响因素的模型设计 |
7.2.1 影响因素的模型选择 |
7.2.2 影响因素的模型运用 |
7.3 影响因素的分析 |
7.3.1 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执行力的影响 |
7.3.2 政策执行主体对政策执行力的影响 |
7.3.3 政策协同力对政策执行力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8 提升重庆市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力的主要对策 |
8.1 强化政策保障力,优化政策本身的内容 |
8.1.1 秉承以农为本的理念制定政策 |
8.1.2 构建和完善配套政策支持体系 |
8.1.3 引导政策走向法制化与规范化 |
8.2 提升政策认知力,增强政策执行的效率 |
8.2.1 加强政策执行主体的政策认同度与执行能力 |
8.2.2 提高政策执行目标群体的政策共识与满意度 |
8.3 完善政策协同力,实现政策执行的目标 |
8.3.1 重塑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有效协调沟通与配合 |
8.3.2 促进政策执行的资源配置,加大投入力度与效度 |
8.3.3 健全政策执行的机制建设,逐步规范监督与反馈 |
8.4 本章小结 |
9 重庆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力提升的发展趋势 |
9.1 重庆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力提升的价值逻辑 |
9.1.1 政策制定的价值逻辑:公正性 |
9.1.2 政策执行的价值逻辑:公平性 |
9.2 重庆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力提升的关键点 |
9.2.1 完善主客体之间的协调关系 |
9.2.2 发挥各试点区县的带头作用 |
9.2.3 推进全市目标的整体性实现 |
9.3 重庆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力提升的趋势判断 |
9.3.1 更加注重长远发展,以实现乡村振兴为目的 |
9.3.2 更加注重协调发展,推进政策执行的融洽性 |
9.3.3 更加注重和谐发展,落脚于农民的切身利益 |
9.4 本章小结 |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调查问卷 |
2 访谈提纲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3)福建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基本概念与意义 |
1.1 农村信息化的含义 |
1.2 农村信息化的内容 |
1.2.1 农村信息技术层 |
1.2.2 农村信息服务层 |
1.2.3 农村信息应用层 |
1.3 农村信息化特点 |
1.3.1 地域的分散性 |
1.3.2 产业的复杂性 |
1.3.3 对象的特定性 |
1.3.4 效益的社会性 |
1.4 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 |
1.4.1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
1.4.2 提高农业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水平 |
1.4.3 减少市场交易风险,提高农业市场流通效率 |
1.4.4 促进农科教结合,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和推广 |
1.4.5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变革 |
1.4.6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
1.4.7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
1.5 中国农村信息化的政策背景 |
1.5.1 国家农业信息化政策的发展进程 |
1.5.2 国家涉农的政策 |
1.5.3 农村信息化对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 |
1.5.4 农村信息化对促进农村发展的作用 |
2 中国农村信息化未来发展的模式探讨 |
2.1 国外农村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
2.1.1 国外农村信息化现状 |
2.1.2 国外农村信息化发展趋势 |
2.2 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
2.2.1 农村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2.2.2 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指标水平很高 |
2.2.3 信息基础设施指数水平参差不齐,差异较大 |
2.2.4 计算机拥有率水平指数还很低 |
2.2.5 信息人力资源指数较低 |
2.3 发展目标以及原则 |
2.3.1 发展目标 |
2.3.2 发展原则 |
3. 福建省农村信息化现状 |
3.1 总体概括和特点 |
3.1.1 国家政策 |
3.1.2 财政投入 |
3.1.3 国家进行的信息化工程 |
3.2 福建省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 |
3.2.1 总体思路 |
3.2.2 福建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 |
3.2.3 实施重点工程,强化农业信息化建设基础 |
3.3 福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情况 |
3.4 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应用与示范体系 |
3.4.1 农业信息远程服务平台建设 |
3.4.2 涉农信息人才情况 |
4. 福建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
4.1 福建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农业信息化建设滞后于农业的发展 |
4.1.2 农民素质不高,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 |
4.1.3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难以形成正常的信息需求 |
4.1.4 网络成本较高,阻碍了信息化的普及 |
4.1.5 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作用仍有待提高 |
4.1.6 农业网站建设水平不高 |
4.2 加强福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措施以及规划 |
4.2.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民间力量 |
4.2.2 要强化各类电信运营商的重要作用 |
4.2.3 农村信息化建设中龙头企业的价值链(以电信为例) |
4.2.4 福建农村信息化建设应采取的组织架构 |
4.2.5 加快“三电合一”和“三网合一”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 |
4.2.6 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实现法制化、规范化 |
4.2.7 多方引导,确保投入,保障农村信息化建设 |
4.2.8 制定人才培养规划,构建农村信息化人才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四贴近”增活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四贴近”增活力[J]. 王奎亮. 党员之友, 1996(12)
- [2]重庆市荣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力研究[D]. 费佳丽. 西南大学, 2018(01)
- [3]福建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研究[D]. 王晶晶. 福建农林大学, 2008(11)
- [4]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实际成效服务水利中心工作——鄂、蒙、苏等水利勘测设计单位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A]. 王治明,过荣法,汪维龙,段文生,蒋德军,吴大俊,赵伟. 全国水利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及水文化研究2012年度优秀论文集, 2013
- [5]努力打造农村现代流通主体[J]. 孙立坤,李若砚,平俊怀. 中国合作经济, 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