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亚裔美国人迅速增加(论文文献综述)
段劲楠[1](2012)在《译着:《流散诉求:亚裔/华裔美国的音乐、跨国主义与文化政治》及书评》文中研究指明郑苏(Su Zheng)的《流散诉求:亚裔/华裔美国的音乐、跨国主义与文化政治》(Claiming Diaspora-Music, Transnationalism and Cultural Politics in Asian/Chinese America)一书属于“美国音乐领域”(American Musicspheres)系列中的九部着作之一,该系列由马克·斯洛宾(Mark Slobin)担任主编。郑苏的这本着作以美籍华人音乐生活为核心,提供了当今文化全球化语境下流散写作的一个独具特色的案例,同时也为国内音乐和相关学术研究补充了许多宝贵的历史资料。全书正文共分八章。第一、二章以历史叙事的方式引入着作讨论主题,并深入对研究涉及的各理论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阐述;第三章记录了现存最早的、与美国华人经历相关的音乐材料,并且分析了各类音乐创造与华人多样化的移民经历之间的关系;第四章全面概述了当前纽约市美籍华人逐渐形成的广泛的音乐体裁;第五章引入了美籍华人音乐创造的空间旅行;第六章通过族裔媒体产品、流行音乐、以及跨国族裔媒体网络的视角,观察了美籍华人流散音乐的世界;第七章通过7位移民音乐家个人的故事探索流散经历对个体音乐创造和音乐表达所造成的影响,并试图从微观上审视广泛的社会模式和人类个体能动作用之间的辩证关系;第八章讨论了跨越民族国家边界(该边界用于界定美籍华人音乐世界的范畴)的个体、音乐团体、文化机构之间的多重联系、互动、以及多向交流。书评名为“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音乐流散写作——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评《流散诉求》”,其一方面从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结合萨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理论中独具特色的方面对郑苏所做的流散研究案例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则对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翻译实践谈及了自己的观点。
李一诺[2](2018)在《《纽约时报》对亚裔美国人的媒介形象建构》文中研究指明亚裔美国人在2010年成为美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少数族裔,也在美国经济、文化、政治等各领域取得出色的成就,但是,亚裔美国人仍然遭受着严重的种族歧视和不公平对待。近几年,亚裔美国人遭到种族歧视的事情频发,引发了受众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本文从媒介形象的角度入手,将2013年至2017年五年间《纽约时报》关于亚裔美国人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以此分析《纽约时报》对亚裔美国人的媒介形象建构,探讨《纽约时报》如何对亚裔美国人进行新闻报道以及亚裔美国人在《纽约时报》上呈现了何种媒介形象这两方面主要问题。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第二章是研究设计,介绍了本文重点运用的理论和方法,即“框架理论”、“话语分析理论”和“内容分析法”,阐述了如何选择和采集样本,并-将样本的时段跨度设定为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从三个角度对2013年至2017年五年来《纽约时报》有关亚裔美国人的125篇新闻进行分析和解读。第三章从内容分析角度入手,主要对新闻样本的数量、版面、体裁、所涉及的亚洲族裔和题材这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四章运用框架理论,对高层次结构的议题框架和低层次结构的形象框架进行分析。第五章运用话语分析理论,具体分析了 125篇新闻样本中的典型负面新闻亚裔警察皮特·梁案件,从新闻图式范畴的概述、情节、后果和评论这四个范畴进行分析。通过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对《纽约时报》与亚裔美国人有关的125篇新闻样本的分析,第六章总结了三方面的研究发现和研究局限,并且对我国对外传播工作、提升华人国际形象和打破西方世界对华人刻板印象方面有所启示。研究发现,《纽约时报》关于亚裔美国人的新闻报道负面化倾向显着,大量新闻报道涉及明显的种族歧视,而且关于亚裔美国人的新闻报道定型化严重,导致亚裔美国人的媒介形象过于单一。总体来看,《纽约时报》所呈现的亚裔美国人的媒介形象最显着的是“亚裔美国人沉默寡言,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本文对《纽约时报》呈现的亚裔美国人的媒介形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新闻与传播领域中对亚裔美国人形象的研究。最重要的是,在多元化世界的今天,固定的媒介形象和刻板印象不利于不同种族之间的认识、交流,会阻碍各种族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提升受众对亚裔美国人媒介形象的认识,减轻刻板印象对亚裔美国人群体的影响,有利于促进各种族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减少各种族之间不必要的误会与冲突。
金学品[3](2010)在《呈现与解构 ——论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儒家思想》文中认为迄今为止,对儒家思想的呈现与解构一直是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一个核心命题。本论文借鉴后现代理论中的差异政治观,结合斯图亚特·霍尔关于文化身份生成性的后殖民理论,探讨华裔美国文学中族裔文化身份的异质性、杂糅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同时分析儒家思想在这种身份变化中呈现和解构的多元图景。一方面,本文采用语境化的方法,将华裔美国文学置于特里·伊格尔顿所谓的“文学场”之中,结合历史和政治背景,勾勒出华裔美国文学中身份政治的种种权力运作关系及其对华人族裔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本文采用互文性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了从早期到当代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一些代表性小说文本,剖析了华裔美国人在文化身份的选择上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和情感纠葛。这些小说文本主要包括:黄玉雪的《华女阿五》;黎锦扬的《花鼓歌》;汤亭亭的《女勇士》、《中国佬》;谭恩美的《喜福会》和《接骨师之女》;李健孙的《荣誉与责任》;任碧莲的《典型的美国佬》;雷祖威的《爱的痛苦》;伍慧明的《骨》和《向我来》。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和讨论,本文试图呈现儒家思想在华裔美国人文化身份重建过程中遭遇的文化冲突和协商,以期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的转型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儒家思想有一套完整的价值体系,但是本文只选择“孝”、“言”以及集中体现谦逊、容忍、勤劳等儒家品德的“模范少数族裔”形象作为论文的切入点,这是因为这些主题在华裔美国文学中表现出最为明显的张力。在对这些问题探讨中,论文共分五个部分进行: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多元文化主义下的差异政治和身份生成理论,这是儒家思想在华裔美国文学中呈现和解构的理论依据和话语背景。第一章介绍了华裔美国文学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的相关论争热点。长期以来,在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如何定位儒家文化在华裔美国人文化身份中的地位成为作家及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儒家思想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呈现方式以及解构程度被赋予了种族主义、东方主义、文化霸权主义等族裔政治的色彩。第二章首先回顾了“孝”这一儒家核心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演绎出的父权等级观、家庭经济关系以及性政治方面的内涵。然后,本章进一步探讨“孝”的这些内涵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呈现与解构。“孝”具体表现在“美国梦”、家庭观和婚姻和性取向自由这三个方面的冲突和协商。作品的分析表明,孝文化在这几个方面遭遇的文化冲突和解构是与其包含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专制特征分不开的。第三章运用米歇尔·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和儒家思想对“言”的规范和表述,分析华裔美国文学中表现出来的“言语”政治。本章重点分析了“沉默”、“秘密”和“谎言”这三个主题,指出华裔美国文学中的这些言语策略实际上是美国社会种族、性别政治的一面镜子。第四章追溯了“模范少数族裔”理论的起源和发展,指出了将儒家思想与“模范少数族裔”形象联系背后的政治意识形态和种族主义偏见。本章通过解读《华女阿五》和《典型》的美国人这两部作品,揭示了“模范少数族裔”理论“族裔化”背后的种种真相。结语对研究的儒家文化主题和解读方法作了一些补充说明,指出华裔美国文学中儒家文化的呈现与解构是族裔属性的反映,而语境化的解读则与华裔美国文学产生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文化冲突密不可分。
张举文,桑俊,王继超[4](2016)在《美国亚裔民俗研究的新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回顾美国民俗学界有关亚裔民俗研究的历史,追溯亚裔在美国民俗生活中的角色,指出目前面对的挑战,并提出新的理论思考和研究方法。作为《美国民俗学刊》一百多年历史上第一次有关亚裔民俗专刊的开篇,本文也界定了亚裔民俗以及与美国民俗的关系等问题。特别提倡了民俗认同的概念,藉此呼吁民俗学研究从以"民族"为前提转向以"民俗"为前提的学术范式转换。
魏晓川[5](2019)在《归化异化策略指导下的《当代美国文化百科全书》(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本文是一篇英译汉笔译实践报告,原文文本为劳特里奇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的《当代美国文化百科全书》(节选)。该百科全书包含了超过1200个词条,广泛并精要地介绍了当代美国文化的各个方面。首先,笔者在第一章中介绍了此次翻译任务、原文文本以及该报告的意义。然后在第二章中描述了此次翻译实践的具体过程。在第三章中,笔者对归化异化策略,以及信息文本做了简要介绍。在第四章中,笔者通过案例分析,从翻译方法的角度探讨了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在信息文本中的具体应用。在最后的结论部分,笔者总结了案例分析中的心得体会,就归化异化的具体运用,提出了三点意见:1.归化或是异化翻译策略的选择,应取决于具体的文本;2.在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时,译者应充分相信读者的理解能力;3.在运用归化策略时(英译汉),译者应充分发挥汉语优势,利用好汉语特有的表达。作为两种截然相反的翻译策略,归化与异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归化有利于增强译文的可读性,但可能导致信息失真;异化有利于保留原文的原始信息与异国情调,但可能造成一些阅读理解的障碍。所以在翻译实践过程中,翻译策略要结合具体的文本而定。此外,这次翻译实践提高了笔者的翻译能力,也加深了笔者对这两种翻译策略的认识。
王新秀[6](2015)在《美国反亚裔仇恨犯罪初探》文中认为仇恨犯罪,又称“偏见犯罪”,其本质是偏见引起的犯罪。亚裔美国人作为美国少数族裔的一支,被主流社会视为不可同化的“外来者”,在历史与现实中饱受种族偏见、歧视与种族暴力的困扰。亚洲人移民美国的历史开始于19世纪中叶,早期的亚洲移民填补了美国西部城市劳动力的空缺。19世纪后期,在政客的宣传与媒体的渲染下,亚裔被主流社会视为令人恐惧的“黄祸”,排华、排日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20世纪60年代,随着亚裔在经济、教育等领域取得的瞩目成就,主流社会给亚裔美国人冠以“模范少数族裔”的头衔。“模范少数族裔”的荣誉反映了主流社会针对亚裔的歧视得到一定的改善,亚裔的社会地位得到一定提高,却掩盖了亚裔社群存在的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模范少数族裔”的刻板印象使得亚裔与其他少数族裔的矛盾凸显,非裔与亚裔之间的矛盾突出。亚裔成为仇恨犯罪的受害者主要源于罪犯的种族偏见和宗教偏见。反亚裔仇恨犯罪集中在亚裔聚居的地区,亚裔人口越多的州,反亚裔仇恨犯罪的数量越高。反亚裔仇恨犯罪的罪行集中于故意破坏财物、恐吓和身体攻击三项。校园成为反亚裔仇恨犯罪的突出地点,亚裔学生普遍经历过来自同学的仇恨犯罪。此外,反亚裔仇恨团体和反亚裔仇恨犯罪实施方法的都呈现多样化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后,种族竞争、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国际关系变动成为反亚裔仇恨犯罪数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陈果仁事件、1992年洛杉矶骚乱事件与锡克教庙宇枪击事件是典型的反亚裔仇恨犯罪案例,前两者是基于种族偏见的仇恨犯罪,第三者基于宗教偏见。反亚裔仇恨犯罪不仅严重伤害了受害者的财产和身心健康,对校园环境、亚裔社群和整个美国社会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不利于群际关系的改善和社会安定。可喜的是,20世纪末期以来亚裔民权组织不断发展壮大,通过扩大政治参与、促进仇恨犯罪立法等方式遏制仇恨犯罪,提升种族形象,争取种族平等与权利。在亚裔社团与其他少数族裔、同性恋组织等拥护团体的推动下,美国通过了一系列法律用以收集仇恨犯罪的数据和惩治仇恨犯罪行为。亚裔各族群在应对反亚裔仇恨犯罪的过程中增强了亚裔美国人的身份认同,提高了亚裔的政治觉悟和参政能力。
徐峻,罗薇[7](2012)在《为何少数族群的参与较少?——移民、教育以及选举程序对亚裔美国选民登记及投票的影响》文中提出美国黑人和白人在选举投票上的差异性一直备受学界关注,但是亚裔美国人参与投票率低这个问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利用"当前人口调查中关于投票和登记的附录",笔者分析评估了对于亚裔美国人及其他少数族群投票率低的四种解释,即社会经济(socio-economic)解释、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解释、差异性回报(differential return)解释、制度障碍(institutional barriers)解释。笔者运用一种统计学模型,能够同时对登记和投票进行评估,得出了四点结论:第一,社会经济解释在解释白人与亚裔美国人的差异性时,没有像解释白人与其他少数族群的差异时那么有说服力;第二,作为文化适应的两项重要指标——移民身份和居住时间——直接影响到亚裔美国人和拉美裔美国人的选民登记,但对其投票的影响甚微;第三,教育通常对参与投票有积极的影响,但是教育对亚裔美国人参与率的影响相对低于其他族群,尤其是白人;第四,制度障碍,尤其是对于选民登记的各种要求,不同比例地屏蔽了很多亚裔美国人,其次是拉美裔美国人,去参与最后的投票。本文的反事实分析(counterfactual analyses)表明,如果没有选民登记这项要求,亚裔美国人和白人在选民投票上将没有区别。
李红燕[8](2011)在《任璧莲小说中的身份焦虑》文中研究说明任璧莲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当代华裔美国作家。她的小说结合身份认同,探讨了二战以来美国华人移民的生存状况和思想意识的发展变化,表达了对美国弱势族群的关怀和对美国社会现状的思考。本文以当代文化政治批评高度关注的边缘性和社会身份关系问题为切入点,结合当代西方社会学和心理学关于身份的论述与发现,对任璧莲的几部主要小说进行梳理和分析,进而指出任璧莲的小说反映出的身份焦虑。任璧莲的小说从阶级、文化、基因等层面所揭示的移民个人与群体身份地位说明,在具有种族从属关系的美国社会里,移民无法完全决定自己的身份,身份焦虑不可避免地成为流散移民的宿命。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前言介绍任璧莲作为第二代华裔的出身背景以及她在文学领域的成就,梳理国内外任璧莲研究现状,并从美国华人移民所遭受的身份制约出发讨论华裔美国作家职业发展道路上的坎坷,最后指出任璧莲的创作流露出的“焦虑”之情。第二章对西方学界关于身份的概念、理论和观点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本章首先区分有助于身份研究的两大视角:源自于社会学的个体身份理论和源自于心理学的社会群体身份理论,其次梳理身份分类的起源、框架和政治效应方面形成的研究传统,指出阶级、族裔等边缘性的社会群体身份都受到种族的制约,他们与政治的关系常常揭示了社会不平等现象和社会不同群体间的利益矛盾。第三章以任璧莲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典型的美国人》(Typical American, 1991)为例,分析任璧莲对于阶级身份问题的关注。本章从阶级这一社会群体身份入手,结合二战后三十年的美国历史,集中考察作品中第一代华人移民的生活状况,他们因移居美国而造成阶级地位下移,从中国的上层阶级跌落到美国的贫民阶层,因而产生了阶级身份焦虑,为消除焦虑,他们保持流散贵族的心理定势和上层阶级身份意识,将个人的自我归类等同于上流社会西欧裔美国人,他们在经过多年打拼之后,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中间人”的身份地位。本章探究了第一代华人移民移居美国后表现出的阶级身份变化、生存方式转换和处理个体与族群以及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时的政治立场,进而指出,由于美国上层阶级群体和种族身份边界的双重阻碍,第一代华人移民的个人阶级身份认同始终未能得到他们的目标群体的接受,因此,他们的阶级身份焦虑仍将继续。第四章集中讨论任璧莲对于文化身份问题的关注。本章以任璧莲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希望之乡的莫娜》(Mona in the Promised Land, 1996)为例,结合美国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社会运动和思潮,考察作品中第二代华人移民的文化身份焦虑。小说中的两位女主人公,面对美国白人主流社会的文化压力,分别尝试了不同的文化身份定位,如“亚裔美国人”和“犹太人”,以期提升个人的社会地位。本章认为,任璧莲通过上述两条道路选择,生动地刻画了第二代华人美国移民的文化身份焦虑,并指出这种焦虑的根源仍然是美国社会中的种族压力,不论华裔个体选择加入“亚裔”这一虚构的、缺乏整体文化内涵的群体,还是以改宗的方式加入另一族裔群体,都不能改变华裔美国人的社会群体身份,因此,华裔个体的身份焦虑仍无法消除。第五章探析任璧莲对于包括性别和基因等问题的关注。本章结合任璧莲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妾》(The Love Wife, 2004)集中考察了第二代华人移民的跨族爱情和婚姻,任璧莲小说中的美国华裔因在生活中深受种族等级的影响,表现出对“白色”身体的偏爱和向往,他们为更快地融入白人社会而选择跨族婚姻,然而通婚使华裔在家庭内部产生社会性别身份错位,此外,混血儿的基因,无论是遗传深肤色多,还是复制浅肤色多,华裔都不能解决他们的种族身份问题。小说表明,华裔美国移民个体试图通过通婚重构基因,重塑族裔/种族身份,以消解因血统关系造成的心理焦虑,但是,美国的种族观念和华裔的身份地位(无论是个人的还是群体的)并不能因为通婚和基因的融合而得到改变。第六章结论部分指出,任璧莲的“焦虑”写作充分展示了美国少数族裔生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受错置和被歧视(身份焦虑之源),另一方面是选择性同化(缓解身份焦虑之方)。任璧莲的小说对于华人移民的身份焦虑进行了连续的、层层深入的探讨,小说表明,移民个体并不总是能够以改变自我角色身份的方式来赢得目标社会群体身份,个人身份的改变最终受制于种族群体身份。小说中人物在阶级、族裔文化和基因方面的焦虑,在很大程度上与作家自身的身份焦虑相契合,作家通过这些小说,叩问自我和美国社会。任璧莲认为在现代美国导致身份焦虑的根源仍无法消除,她用写作表达了对美国多元文化现状的理解和批判。
李爱慧[9](2007)在《“陈果仁案”与亚美民权运动》文中研究说明为深入研究1982年“陈果仁案”给亚裔民权斗争提供的借鉴和警示,通过对“陈果仁案”的剖析,对华人和亚裔群体努力为陈果仁争取司法公正的行动及其影响进行了阐述和探讨。底特律司法部门对此案凶手的轻判,促使底特律和全美的华人及其他亚裔群体,以美国公民伸张正义联合会为领导中心,掀起了为陈果仁争取司法公正的抗议和声援运动。“陈果仁案”是一起典型的反亚裔暴力案件,它在亚美民权运动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爱民[10](2002)在《美国多元文化主义起源研究》文中提出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社会出现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意识形态现象或者说是政治现象,其影响涉及到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份研究报告希望对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我们知道,多元文化主义首先发端于美国的高等院校。笔者试图将多元文化主义的根源追溯到美国早期出现的多元文化教育运动中。教育不平等现象在美国由来已久。直到50年代中期,非裔美国人才从法律上获得享有同等的接受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权利。但在实践中,非裔美国人在教育方面依然十分落后,且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而土着美国人到了60年代才有了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其他美国的少数族裔群体,如犹太人、德裔美国人和天主教徒也程度不等地受到这样、那样的限制与歧视。为此,这些少数族裔和种族群体为了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一直在进行着不懈的顽强斗争,并取得了一些胜利。这些少数族裔群体在争取上述权利的过程中,努力保持并发扬本族裔的文化和传统,并在60年代中期陆续在美国的高等教育机开设了关于本民族或者族裔群体的研究项目。这些项目在促进美国高等教育机构教学内容多样性和多元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美国国会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对其移民政策进了重大调整,出台了新的移民法,即《1965年移民与国籍法》。该新移民法的重大影响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得以突出展现出来。亚裔和拉美裔移民成为这一时期来美移民的主体,并形成了美国移民史上的新的高潮。在整个90年代,每年都有100万移民进入美国。新的移民高潮对美国的族裔构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教育领域的突出反映是美国的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学生的构成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在少数族裔群体集中的地区,如加州和纽约市更加明显。这些族裔群体随着数量的增加,其力量也日益壮大,并加入为争取族裔身份、族裔文化和传统的认同和保持的斗争行列中来,并对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肯定性行动计划的出台,以及为执行该计划,美国联邦政府在不同时期所制定的原则和指导方针,加上美国最高法院和联邦各级法院就有关肯定性行动计划的宪政性和合法性问题所做出的裁决,共同构成了一整套关于少数族裔群体、妇女、残疾人等群体的政策和法律体系。这一体系所确立在最重要的原则是“优先待遇”原则和“配额制”。美国最高法院在巴基案中在就学和就业中考虑种族因素的合法性。这些裁决还涉及到奖学金和学生资助金的发放等其他问题。这些政策和裁决在美国高等院校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高等院校教师构成的多元化;二是学生构成的多元化;三是改变了美国的种族和族裔关系格局,高等教育机构中各族裔群体的关系有紧张化的趋向。而将多元文化主义放到美国种族和族裔群体关系变化的背景下进行考察,正是本报告的创新之点。 美国高等教育机构中族裔研究项目出现的时间远比多元文化主义要早。它们之间是一种互惠和竞争的矛盾关系。但毫无疑问,这些族裔研究项目的存在和发展对于美国高等院校核心课程的设置于内容的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这恰恰是多元文化主义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其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在实践方面远大于族裔研究项目。
二、亚裔美国人迅速增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裔美国人迅速增加(论文提纲范文)
(1)译着:《流散诉求:亚裔/华裔美国的音乐、跨国主义与文化政治》及书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致谢 |
技术注释 |
译着技术注释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矛盾丛生的“流散音乐文化”的构成 |
第三章 纽约与跨太平洋之旅:美籍华人种族化历史经历当中的音乐 |
第四章 此时此地的音乐:一个国际化城市中的流散声音景观 |
第五章 多元文化主义由私有领域向公共展示的转变:绘制音乐生产、消费和(再)呈现的地方地理文化进程 |
第六章 “我们的目标是与世界其他地方同步”:跨国媒体文化与流行音乐 |
第七章 移位的诗学与政治:七位移民音乐家小传 |
第八章 美国亚裔/华裔音乐语境当中文化政治的模糊性 |
注释 |
索引 |
图例注解 |
表格注解 |
谱例注解 |
书评: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音乐流散写作——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评《流散诉求》 |
一、引言 |
二、理论背景 |
三、《流散诉求》中后殖民语境下的流散写作 |
四、践: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流散翻译(代译后记) |
参考文献 |
问题汇总表 |
译名问题表 |
注释译名问题表 |
(2)《纽约时报》对亚裔美国人的媒介形象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对象——亚裔美国人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理论基础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 |
四、样本选择 |
五、样本采集 |
第三章 《纽约时报》关于亚裔美国人报道样本的内容分析 |
一、新闻数量分析 |
二、新闻版面分析 |
三、新闻体裁分析 |
四、新闻所涉及的亚洲族裔分析 |
五、新闻题材分析 |
第四章 《纽约时报》关于亚裔美国人报道样本的框架分析 |
一、议题框架 |
二、形象框架 |
第五章 《纽约时报》关于亚裔美国人典型新闻案例的话语分析 |
一、话语分析之概述 |
二、话语分析之情节 |
三、话语分析之后果 |
四、话语分析之评论 |
第六章 研究发现、局限与启示 |
一、研究发现 |
二、研究局限 |
三、研究启示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呈现与解构 ——论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儒家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及理论背景 |
第一节 华裔美国文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儒家思想与身份认同 |
第三节 儒家思想与族裔政治 |
第二章 孝的荣誉与责任 |
第一节 "美国梦"的延续:荣誉与责任 |
第二节 "纸生仔"家庭与"孝"的空间性维度 |
第三节 孝与性政治 |
第三章 言语、权利和主体 |
第一节 沉默中的政治 |
第二节 被言说的秘密 |
第三节 正当的谎言 |
第四章 儒家思想与"模范少数族裔" |
第一节 "模范少数族裔"理论的起源和现状 |
第二节 《华女阿五》与"模范少数族裔" |
第三节 《典型的美国佬》与"模范少数族裔"神话的解构 |
结语 |
第一节 儒家思想的呈现与东方主义 |
第二节 语境化的华裔美国文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美国亚裔民俗研究的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曾经的历史 |
追寻美国亚裔民俗 |
挑战 |
本期专刊的努力 |
(5)归化异化策略指导下的《当代美国文化百科全书》(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1.1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Task |
1.2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
Chapter 2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translation |
2.2 While-translation |
2.3 Proofreading |
Chapter 3 Literature Review |
3.1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
3.2 Encyclopedia as Informative Text |
Chapter 4 Case Analysis |
4.1 Application of Domestication |
4.1.1 Conversion into Chinese Four-character Idioms |
4.1.2 Liberal Translation |
4.1.3 Addition |
4.1.4 Omission |
4.1.5 Restructuring |
4.2 Application of Foreignization |
4.2.1 Transliteration |
4.2.2 Literal Translation |
4.2.3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Annotation |
Chapter 5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 1 The Source Text |
Appendix 2 The Target Text |
Acknowledgements |
About the Author |
(6)美国反亚裔仇恨犯罪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一章 美国亚裔社群的形成 |
第一节 亚洲人移民美国的历史 |
第二节 族群分布与民族特征 |
第三节 根深蒂固的反亚裔偏见 |
第二章 反亚裔仇恨犯罪的特点及成因 |
第一节 仇恨犯罪的定义 |
第二节 反亚裔仇恨犯罪的特点 |
第三节 反亚裔仇恨犯罪的现实缘由 |
第三章 反亚裔仇恨犯罪个案分析 |
第一节 陈果仁事件 |
第二节 1992年洛杉矶骚乱 |
第三节 美国锡克教寺庙枪击事件 |
第四章 反亚裔仇恨犯罪的危害及治理 |
第一节 反亚裔暴力的危害 |
第二节 仇恨犯罪立法 |
第三节 亚裔个人、社群的反应和民权组织的努力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为何少数族群的参与较少?——移民、教育以及选举程序对亚裔美国选民登记及投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导 言 |
二、理论背景 |
(一) 社会经济解释 |
(二) 文化适应解释 |
(三) 差异性回报解释 |
(四) 制度障碍解释 |
(五) 对四种解释的评价 |
三、数据和方法 |
四、结 果 |
(一) 社会经济变量的影响 |
(二) 是否与移民有关 |
(三) 教育的差异性回报 |
(四) 登记要求对投票的影响 |
(五) 讨论 |
(8)任璧莲小说中的身份焦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身份政治与流散作家 |
第一节 自我身份的认同 |
第二节 身份认同的政治 |
第三节 流散/移民与身份认同 |
第三章 《典型的美国人》中的移居与阶级位移 |
第一节 移民贵族的阶级位移 |
第二节 流散中的贵族心理 |
第三节 没落贵族的政治倾向 |
第四章 《希望之乡的莫娜》中的信仰与文化归属 |
第一节 世纪末的文化论争 |
第二节 归属“亚裔文化” |
第三节 皈依犹太教 |
第五章 《妾》中的跨族通婚与基因重构 |
第一节 身体的等级 |
第二节 错位的性别身份 |
第三节 基因的忧虑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后记 |
(9)“陈果仁案”与亚美民权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 “陈果仁案”始末 |
二、亚裔为陈果仁争取司法公正的抗议和声援运动 |
三、“陈果仁案”在亚裔民权运动中的重要意义 |
(10)美国多元文化主义起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1960年前的美国族裔,多元文化主义与高等教育 |
一、 不平等的高等教育机会 |
二、 非裔美国人的教育 |
三、 土着美国人的教育 |
四、 德裔美国人的实践 |
五、 教科书问题 |
第二章 1965年移民法 |
一、 1965 年前美国实行的主要移民法 |
二、 1965 年移民法的内容和影响 |
三、 187 法案与美国移民政策的重大调整 |
第三章 “肯定性行动计划” |
一、 推出“肯定性行动计划”的背景 |
二、 “肯定性行动计划”的实施及影响 |
三、 自由派同保守派的争论 |
四、 克林顿政府报告与209提案 |
第四章 美国族裔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 族裔研究计划的出现 |
二、 非裔美国人研究 |
三、 墨西哥裔美国人研究 |
四、 亚裔美国人研究 |
五、 土着美国人研究 |
六、 小节 |
第五章 美国多元文化主义 |
一、 多元文化教育的尝试 |
二、 多元文化主义论争的主要问题 |
三、 大学和学院的反应 |
第六章 族裔研究和多元文化研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
一、 关于“文化资本”或文化控制权的争夺 |
二、 关于“政治正确” |
三、 教育机构中种族或族裔群体之间的冲突对族裔研究和多元文化主义的影响 |
四、 1994年中期选举 |
五、 美国法院的影响 |
六、 其他限制性因素 |
结束语 |
附录: 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发表的成果 |
后记 |
四、亚裔美国人迅速增加(论文参考文献)
- [1]译着:《流散诉求:亚裔/华裔美国的音乐、跨国主义与文化政治》及书评[D]. 段劲楠. 上海音乐学院, 2012(02)
- [2]《纽约时报》对亚裔美国人的媒介形象建构[D]. 李一诺. 山东大学, 2018(12)
- [3]呈现与解构 ——论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儒家思想[D]. 金学品.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4]美国亚裔民俗研究的新视角[J]. 张举文,桑俊,王继超. 文化遗产, 2016(04)
- [5]归化异化策略指导下的《当代美国文化百科全书》(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魏晓川. 宁夏大学, 2019(02)
- [6]美国反亚裔仇恨犯罪初探[D]. 王新秀.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7]为何少数族群的参与较少?——移民、教育以及选举程序对亚裔美国选民登记及投票的影响[J]. 徐峻,罗薇. 世界民族, 2012(04)
- [8]任璧莲小说中的身份焦虑[D]. 李红燕. 苏州大学, 2011(06)
- [9]“陈果仁案”与亚美民权运动[J]. 李爱慧.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07(02)
- [10]美国多元文化主义起源研究[D]. 张爱民. 华东师范大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