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气说”与文学创作(论文文献综述)
徐桂秋[1](2011)在《孟子文艺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力图在战国时代文化的大背景下,借助相关的出土文献,系统阐述孟子文艺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理论内涵、特征、历史影响及现实意义,其目标是从战国诸子文学思想的格局中观照孟子对文学艺术的独特阐释,从孟子心性理论与仁政学说的整体建构中阐释其文艺思想的内在理路与观念延展,将孟子文艺思想中常被论及的观点、范畴,置于现代学术视阈下,发掘其新的理论价值。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本论文的绪论,阐述本论文选题提出的背景、研究意义、前人研究成果、研究范围及《孟子》版本说明、研究思路与方法等问题,为深入研究孟子文艺思想打下基础,并对本论文的写作原则进行介绍和限定。第二章是本论文的主体与核心,它通过对孟子文艺思想中重要命题和范畴的系统考察与研究,具体论述孟子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理论内涵、系统结构及相互间的有机联系。1.以“善信”为核心的道德审美思想。心性之学是孟子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孟子的美学思想继承并超越了孔子,具有不同于孔子的新特点。通过对《孟子》中“美”范畴具体含义的分析,确认孟子“美”范畴的道德意蕴。“充实之谓美”这—美学命题体现出孟子将道德伦理直接升华为审美体验,这是孟子美学思想中理论创新之处。通过总结孟子所论述的美的五种存在形态以及对后世产生的积极影响,更加直观地展现孟子美学思想以“善信”为核心的道德审美性质。2.以“养气”为核心的道德气论思想。本文梳理了孟子气论思想的理论渊源,在此基础上论述孟子“养气”说是“道德凝聚”的理论内涵及其在创造主体人格美、培养审美能力、创造诗文的气势美等方面具有的重要审美价值。结合梳理前人对孟子“夜气说”的阐述,论析“夜气说”是孟子道德气论思想的延展,其影响主要集中在道德修养领域。孟子的道德气论思想在文学批评、文艺美学以及知识分子的人格修养等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3.以文本诠释为核心的文学批评思想。“以意逆志”说和“知言”“知人”说是孟子文学批评思想的主要内容。研究、解析“以意逆志”命题的诠释史,给我们研究这一经典命题以思想上的启迪。通过对“文”“辞”“意”“志”的语义辨析,结合孟子文本诠释实践,确定“以意逆志”说的理论内涵及孟子的文本诠释理念。从历代学人对孟子“以意逆志”说的继承和发展中展示孟子“以意逆志”说对后世的巨大影响和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阐释学的角度论述了孟子“知言”、“知人论世”以及“言近而指远”等命题所包含的文学批评思想及其对后世文学批评思想的影响。4.以“致用”为核心的诗学思想。本文通过论析孟子的用诗实践,揭示出孟子以“致用”为核心的诗学阐释思想。一是论述战国中期诗学发展状况,展示孟子诗学思想的时代、学术背景;二是论析以“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为核心的诗学阐释思想,展示孟子以“致用”为核心的说诗理论;三是论析孟子诗学思想的理论创新,展示孟子诗学思想的历史贡献。第三章论述出土文献对孟子文艺思想的丰富与补充,阐述其对孟子文艺思想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认定马王堆帛书《五行篇》“说”部为孟子所作,并进而论述《五行》篇“说”部提出的“德气说”、“色然说”、“大体说”对孟子文艺思想的重要补充和修正。孟子“充实之谓美”命题是对郭店楚简《性自命出》提出的“美情说”的延伸和发展。《性自命出》中的“乐教”论对孟子的乐教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性自命出》“以气论性”、“习以养性”观对孟子的“养气”说的提出有重要影响。本文还从学术背景、史料价值、研究方法方面论述出土文献对孟子文艺思想研究的重要意义。第四章主要从儒家意识形态话语建构角度总结、论述孟子文艺思想的“经世致用”特征。孟子作为先秦儒家主要代表,其行为、思想(包括文艺思想)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为儒家意识形态话语建构服务,从其功用上说具有较为明显的“经世致用”特征。本文结合具体历史语境,从孟子“好辩”、论“诗亡然后《春秋》作”、对《诗》的应用等三方面分析其文艺思想的“经世致用”特征。第五章论述孟子文艺思想的诗性特征。孟子文艺思想的诗性特征具有深厚的中国古代诗性文化传统的学术背景。孟子文艺思想诗性特征主要表现为以取譬、比德、引譬连类为主要内容的诗性思维方式和以比喻、寓言、排比为主要内容的诗性言说方式上。孟子文艺思想诗性特征的成因既有客观时代文化背景因素(中国古代诗性文化传统的影响、汉语言文字及语法的影响、宗法社会现实的影响),也有孟子自身“好辩”的主观因素。
孙延波[2](2013)在《养气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既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又是中国文论的重要理论范畴之一,其含义丰厚而衍变繁杂,凡论及本体论、宇宙论、性命论者几乎各有其气论,见于中国古代的文论、书论、画论中,也都对气及文气有特殊的解释和应用。养气思想就是从气这一核心范畴中衍生出来的。源于先秦以来气学传统的养气思想,在哲学领域、医学领域、文学领域乃至军事领域都占有一席之地,但相对于哲学、思想史等领域,文学史领域养气思想研究相对薄弱,从目前文学理论来看,学界对养气思想的关注,多集中在对历时性的思想流变过程的梳理,以及对具体文论家,如刘勰、苏辙等人养气思想所做的个案分析上,而针对养气思想资源类型的探析涉及较少,且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本文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以先秦诸子养气思想为发端,探讨养气的思想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对气之涵养途径和方法以及养气思想对为人、为文的影响进行一些理论上的分析阐释,力图更全面地展现自先秦以来养气思想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韶泉,姬建萍[3](1991)在《孟子的“知言养气”说及其对古代文论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 “知言养气”说是孟子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对后世的文学批评理论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应该认真研究并给予充分肯定。然而,人们往往首先认定孟子为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家,再判定其“养气”说是“唯心的观点”,从而阻碍了对这一极有价值的学说的源流研究。今天,有必要对此进行理论梳理。“知言养气”的核心是“气”,“气”在孟子之前曾作为一个具有朴素唯物论思想的哲学范畴而被运用。战国时代齐国的稷下学派,就从“云气”、“地气”和人呼息的“气息”中获得了“气”的观念,提出了自然元气论,把气看作是自然界万物的总根源,甚至认为人的生命也要由气产生。《管子·心术下》:“气者,身之充也。”房玄龄注:“气以实身,
刘英[4](2013)在《论韩愈“不平则鸣”与“气盛言宜”的文学创作观》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有唐一代成就卓着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韩愈积极倡导古文运动,形成了以他为中心的“韩门弟子”的古文创作队伍,“雄奇怪伟”诗文作风的独辟蹊径,为中唐文学的发展指出了向上一路,开创了永续为新的局面;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力辟佛老、复兴儒学,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都使得韩愈成为唐代文化学术思想史上转旧为新的关捩点的人物。尤其是他所提出的诗文创作理论,更成为唐代文学发展的里程碑式的纲领,为中唐文坛指明了创作路径与发展方向。本文着眼于韩愈的“不平则鸣”说与“气盛言宜”观,通过对二者源流的追溯及其思想内涵的观照与思忖,以期探讨和分析两者间的关系,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与把握其所折射出的文学特质、审美意蕴以及隐含其中的现实文化意蕴。本文主要通过四个章节来逐层展开:第一章,着眼于中唐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社会时代大背景,同时寻觅并追随韩愈的心路历程,把握“不平则鸣”与“气盛言宜”文学理论生发的现实精神风貌,以便更好地做到“知人论世”;第二章,具体探讨“不平则鸣”的文学理论。首先追溯该理论的来源,接着就其内涵加以思忖与观照,以求深刻了解其本质意蕴;第三章,全面把握“气盛言宜”的文学理论。一方面对其历史进行探源,另一方面聚焦于该理论的思想内蕴,从中把握韩愈诗文创作的风格特色;第四章,在前三章内容的基础上,对“不平则鸣”说与“气盛言宜”观给予全方位、多层面的比较和归纳。其一,把“不平则鸣”与“气盛言宜”纳入“道”的层面进行研究,探讨得出两者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其二,对“不平则鸣”与“气盛言宜”进行深入地探讨,把握二者所蕴含的鲜明而深刻的时代特征、现实意义以及强烈的针对性和斗争精神的本质价值;其三,以“不平则鸣”与“气盛言宜”在具体创作实践中自觉追求的审美形式为切入点,分析得出二者发抒情感思绪之目的的一致性;此外,还探讨了雄奇怪伟风格创新的共同的触发源——鲜明而浓厚的时代背景、作者强烈的个性气质以及文学艺术的自身发展规律。
刘兆辕[5](2016)在《唐前文学功能观与本源观演变研究》文中指出“文学功能观”是指当时人意识中对文学所具有的功用、能力等的普遍认知。它可以隐含地表现在文学创作和传播的实践中,当其形之于具体语言文字的叙述时,即成为功能论。“文学本源观”是指当时人意识中对文学的本体、发生、变化、差异等问题的普遍认知,它由普通的哲学本源观念衍生而来。当人们用语言或文字的形式对文学的本体、流变等问题进行论述时,文学本源论就产生了。本文认为,先秦时期的文学功能意识产生于不断丰富的文学实践中,在商周时期经历了三阶段的演化,最终在春秋时期确立了以“诗言志”为代表的文学功能论。而文学本源观念的产生则相对较晚,它是伴随着“诗言志”观念的演变,以及人们对“本体”问题的思考而慢慢显现的。战国中期虽然产生了以“道”为本体的泛义文学的本体论,但直到在魏晋玄学影响下产生了“诗缘情”说,真正的文学本体论和本源论才得以完全确立。“诗言志”说和“诗缘情”说的根本区别,也正在于功能论与本源论的区别。因此,本文以唐以前的文学功能观念和功能论、本源观念和本源论为考察对象,按以下三条线索进行论述:第一,先秦两汉时期文学功能观念的存在情况和演进过程;第二,文学功能论发展并向本源论变化的具体过程;第三,先秦至魏晋时期文学本源观念的存在和演进过程。正文部分分别梳理了先秦两汉时期文学功能观念和功能论的发展过程以及先秦至魏晋时期文学本源观念和本源论的发展过程,将其产生的背景、萌芽状态、演化过程以及相关的理论层面,如价值论、创作论、本体论等,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分析。又通过二者的对比和并行分析,确立本文的主要观点,即认为:在先秦两汉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思想或理论发展的主要线索,就是文学功能观念和功能论的产生成熟,以及在演进过程中最终形成文学的本源论。而与之相关的是,以“诗言志”说为代表的先秦诗论最初表现为功能论,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为含有本源论的复杂诗论,最终在“诗缘情”说产生后,形成了“言志”功能论与“缘情”本源论相反又相成的经典理论局面。全文分四章:除最后一章结语,正文三章。另有附录部分两节。第一章着重论述文学功能观念和功能论的发生发展过程。先秦时期文学功能意识的发展经历漫长的过程,在其萌发阶段表现出三种典型的特性,一是人们对文学功能的大量实践;二是对文学本体的认识和强调;三是文学功能的多样化。经历萌发阶段之后,文学功能观念脱离单一的阶段,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而文学功能与其目的密切相关。先秦文学的创作和应用目的都经历了宗教、政治和个体情感三个阶段。文学功能论是文学功能观念的成熟形态。与功能意识相同,功能论也可以分为宗教论、政治论和情感论三个阶段,但功能论的发生和发展又明显滞后于意识的发生和发展,它的出现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作品意识是文学功能论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此外文学创作者的独立,诗歌(文学)与音乐舞蹈的分化,文学功能的多样化、复杂化,也是功能论产生的重要原因。第二章主要以“诗言志”说为个案进行考察,它最初是一种明显的文学功能论述。本章通过分析它的发生、发展、形式转变的细节过程,并在与“诗缘情”说整体的对比中,展现了文学功能论如何产生、演化、最终孕育出本源论的具体过程。最后,本文又尝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运用社会历史分析、字频统计、义项分解等方式来分析其原因。本章特别强调,“诗言志”说是一个历时的、复杂的、不断变化发展的诗歌(文学)理论,它在不同时代有自己特殊的内涵和表述方式;“诗言志”只是其中一种表述方式,只不过因种种原因而被后世用作表达这一理论的主要形式。“诗缘情”说并非是“诗言志”说的反动,毋宁将其视为“诗言志”说在演化过程中分化而来的一种特殊形式更为恰当。第三章以文学本体观念为中心,着重梳理以“诗缘情”说为代表的文学本源论如何接续功能论发展而来。其中有两条重要的线索,第一是功能论观念转变为本源论观念,第二是“志”本体观念转变为“情”本体观念。在先秦诗文论中,受哲学本体论影响的文学本源观念和本体观念皆有萌芽,本源论相对成熟地表现在庄子、荀子的着作中,但文学本体论尚缺少明晰的表述。在两汉时期,功能论和本源论依然占据主导,而本体论更倾向于与“道-志”本体。直到魏晋时期,在玄学本体论大发展的前提下,文学本体论才得到了伸张,而本源论也进一步丰富发展。当时的理论可概括为:道是文学的本体,道先化生为情,而情又是道进一步化生为文的基础和动因。这种理论就是“道-情”本源说。本章第四节在第二章基础上,站在本源论主导的角度,再次探讨缘情本源论产生的必然性。附录部分为个案材料的分析,它们既是正文三章分析的依凭,也是一种重要补充,故列于文末。其中选择了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十六种经典文论文献,着重分析了其中与功能论和本源论有关文学思想。包括:《尚书》、《诗经》、《论语》、上博简《孔子诗论》、《墨子》、《孟子》、《庄子》、《荀子》、《毛诗大序》、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王充《论衡·超奇》篇、王逸的《楚辞章句序》、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序》。除了分析这些文献所蕴含的文学功能观念和本源观念等主要理论角度外,文中也顺带涉及了相关的文学思想,比如文学批评观、价值观、创作论等。通过本文分析,可基本了解唐以前文学理论最主要的两个方面的存在和演进过程以及彼此的互动影响,为作品的解读以及此后时代的理论研究提供帮助。
洪静[6](2014)在《刘勰“养气说”新探》文中认为"文气"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养气说"又是古代气论文艺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刘勰《文心雕龙·养气》篇为代表的"养气说",其内涵就是要保持生命之先天本性,使生命之本性在文学创作中自然而然的显现、流露。这种文论思想是古代"气"本体论的具体表现,它以道家的思想为渊源,与稷下学派、王充、魏晋玄学养气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整个《文心雕龙》体系中,我们不能把《养气》篇仅仅视为对《神思》篇的补充,而应看到它的独立地位,"养气"可以视为《文心雕龙》整个理论体系中的一块厚重的基石。
张坤晓[7](2003)在《论“养气”说的形成与发展——以孟子、刘勰为中心》文中提出“养气”说是中国古人对文学理论的重大贡献。孟子始从哲学角度论后天主体意识修养对人崇高精神境界形成的重要性,此论亦可推及艺术意义;刘勰则直接从艺术意义上论文学创作中作家“蓄气”“守气”、巧妙用气的重要性,并进而将自己的观点与孟子的观点合而兼论,认为作家能做到气得其养、又善巧用,创作中将会获益无穷。
杨琪[8](2012)在《文气说理论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按历史发展顺序将“文气”说的发展做了简略的纵向勾勒,认为“文气”说的发展经历了酝酿、确立、繁荣、深化四个时期,主要介绍各个时期“文气”说的基本情况并对相关理论进行简要评价。先秦两汉是“文气”说的酝酿时期。“气”观念在当时的哲学领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被用来解释宇宙的生成,也用来说明人生存的理由,后来音乐理论也多与“气”相关,人的风貌、性格、言辞等等都离不开“气”。魏晋南北朝为“文气”说的确立时期。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开了以“气”论文的先河,南朝梁的刘勰继承并发展了曹丕的思想,特别强调“养气”对文学创作的重要作用,“养气”成了“文气”说的核心理论问题。唐宋是“文气”说的发展时期。唐宋古文家和宋代的道学家都重视“养气”,但目的不同。元、明、清三代是“文气”说的深入时期。深入到文学审美的层面,是这一时期“文气”说的主要特点。刘大櫆的“神气”说为探求文学之美提供了一种“因声求气”的具体方法。第二部分重点论述“文气”说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养气”的作用首先表现在文学主体的修养上。文学主体的道德修养、情感培养和文学修养都离不开“养气”。“养气”不仅使主体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为创作冲动的产生准备必要的心理条件。“养气”在文学创作构思阶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使文学主体的内心处于一种“虚静”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文学主体可以敞开空灵的心怀去容纳天地万物,可以洞观事物的本质,可以激活创作灵感,使文思通达,主体可以进入一种“物化”的高度审美境界。第三部分论述“文气”论者对文学风貌的追求,由作家精神道德支撑起来的“气”渗透到作品里,形成俊朗刚健之美;在以“气韵”论文的时候,实际上偏重“韵”的一面,即清新舒缓、含蓄隽永为特征的优美;从阴阳二气为文的角度将文学作品的美分为阳刚和阴柔两类,阳刚者气势浩瀚,阴柔者韵味深美,刚柔相济,不可抑此扬彼;文学作品应该是作家本真情性的表露,是作家生命力的体现,要顺其自然,不要过分雕琢,追求文学的纯真自然之美。
张利群[9](2003)在《论刘勰“养气”说的“自然之道”本质和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勰《养气》篇提出“养气”说的思路重在“养”与其在《原道》篇中提出 :“自然之道”是吻合的。“养气”以作者自然逍遥的态度、自然而为的方式而养自然之气。刘勰的“养气”说在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儒道和魏晋曹丕的“养气”说和“文气”说的基础上确立了“养气”的实质和特征 ,具有重要的创作论、作者论、批评论意义
胡博越[10](2015)在《孟子文艺美学思想的现代价值阐释》文中指出孟子作为我国古代战国时期的着名思想家,其文艺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而又独具特色。他所提出的三大着名文艺理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和“知言养气”,更是被世人视为我国文学接受、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理论的重要内容,这些理论主要集中在他的着作《孟子》一书中,它们的提出,不仅在当时看来富有创见,就是在今天对于当代的学者开展各类文学活动而言,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借鉴意义。那么,本文就从现代价值的角度来对孟子的这三大文艺美学思想进行具体阐释。本文主要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论述“以意逆志”与“文学接受”。主要通过解读“以意逆志”、述说“意”和“志”的具体含义以及阐释如何更好的“以意逆志”三个方面来论述“以意逆志”与“文学接受”的联系。在孟子看来,“以意逆志”是强调在文学接受的过程中,读者应该怎样做的问题,把读者放在文学接受的突出位置,对于今天我们探讨文学活动也相当具有借鉴意义。第二章论述“知人论世”与“文学批评”。主要向读者阐释“知人论世”的历史由来,以及怎样在文学批评的过程中合理运用“知人论世”理论,并通过关注“作者本人”和关注“作者之世”将这一理论融会贯通到文学批评中,以体现“知人论世”与“文学批评”间的密切联系。第三章论述“知言养气”与“文学创作”。一方面,强调“养气”对于作家创作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强调“知言”对于作家创作的重要性,并通过对“知言养气”的解读突出作家在创作之前提升自我修养的深刻意义,从而表明“知言养气”对文学创作的重要价值。所以,通过对孟子三大文艺美学思想所进行的现代价值阐释,我们可以对其“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和“知言养气”理论有一个全新的理解和定义,这对当代学者进行文学接受、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活动都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
二、“养气说”与文学创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养气说”与文学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1)孟子文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前人研究成果概述 |
1.2.1 孟子美学思想研究 |
1.2.2 孟子《诗》学思想研究 |
1.2.3 文学批评理论研究 |
1.2.4 相关出土文献研究 |
1.3 研究范围及《孟子》版本说明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大而化之"的思想智慧——对孟子文艺思想的系统考察 |
2.1 "充实之谓美"——论孟子以"善信"为核心的道德审美思想 |
2.1.1 心性与美 |
2.1.2 孟子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
2.1.3 论孟子"充实之谓美"的道德审美思想的内涵 |
2.1.4 孟子论美之存在形态 |
2.1.5 孟子美学思想的影响 |
2.2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论孟子以"养气"为核心的道德气论思想 |
2.2.1 孟子道德气论思想的学术渊源及背景 |
2.2.2 孟子道德气论思想的理论内涵及审美价值 |
2.2.3 孟子道德气论思想的影响及意义 |
2.3 "以意逆志"与"知言""知人"——论孟子以文本诠释为核心的文学批评思想 |
2.3.1 "以意逆志" |
2.3.2 "知言""知人" |
2.4 "诗亡然后《春秋》作"——论孟子以"致用"为核心的诗学思想 |
2.4.1 孟子的用诗实践与战国中期的诗学背景 |
2.4.2 孟子以"致用"为核心的诗学阐释思想 |
2.4.3 孟子诗学思想的理论创新与历史贡献 |
第3章 出土文献与孟子文艺思想的再发现 |
3.1 马王堆帛书《五行》篇与孟子文艺思想研究 |
3.1.1 马王堆帛书《五行》篇概述 |
3.1.2 论帛书《五行》篇"说"部为孟子所作 |
3.1.3 帛书《五行》篇与孟子文艺思想再发现 |
3.2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与孟子文艺思想研究 |
3.2.1 《性自命出》"美情说"对孟子美学思想的影响 |
3.2.2 《性自命出》"乐教"论与孟子的乐教思想 |
3.2.3 《性自命出》"以气论性"、"习以养性"观对孟子的"养气"说的影响 |
3.3 出土文献对孟子文艺思想研究的重要意义 |
3.3.1 孔孟之间——郭店楚简之于孟子文艺思想研究的背景意义 |
3.3.2 地下之新材料——出土文献之于孟子文艺思想研究的史料意义 |
3.3.3 二重证据法——出土文献之于孟子文艺思想研究的方法意义 |
第4章 孟子文艺思想的"经世致用"特征 |
4.1 士与士人文化——孟子文艺思想"经世致用"特征的时代背景 |
4.1.1 士与士的时代——"礼崩乐坏",百家争鸣 |
4.1.2 孟子的主体意识与乌托邦精神 |
4.2 从孟子建构儒家话语系统的实践看其文艺思想"经世致用"的特征 |
4.2.1 孟子"好辩"的文化考察 |
4.2.2 "诗亡然后《春秋》作"与孟子儒家意识形态话语的建构 |
4.2.3 从孟子对《诗》的应用看其文艺思想"经世致用"特征 |
第5章 孟子文艺思想的诗性特征 |
5.1 原始思维与中国古代诗性文化传统 |
5.1.1 中国古代诗性文化传统 |
5.1.2 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特征 |
5.2 孟子文艺思想的诗性特征 |
5.2.1 "以己度物"——孟子文艺思想的诗性思维 |
5.2.2 "言有象,辞有比"——孟子文艺思想的诗性言说 |
5.3 孟子文艺思想诗性特征成因 |
5.3.1 中国古代诗性文化传统的影响 |
5.3.2 汉语言文字及语法的影响 |
5.3.3 宗法社会现实的影响 |
5.3.4 论辩的需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养气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养气的思想资源 |
第一节 诸子养气浅析 |
一、老子“专气”、“虚静” |
二、管子“导血气” |
三、荀子“治气养心” |
第二节 孟、庄养气主旨 |
一、孟子养气之旨 |
二、庄子养气之旨 |
第三节 孟、庄养气比较 |
一、主体之维 |
二、方法之维 |
第二章 养气的类型分析 |
第一节 以内为主 |
一、先天之养 |
二、后天之养 |
第二节 以外为主 |
一、“江山之助” |
二、涵泳经史 |
三、礼乐教化 |
第三节 内外并重 |
一、“变化气质” |
二、穷理主敬 |
三、积理养气 |
第三章 养气的功能指向 |
第一节 养气与为人 |
一、养气与养生 |
二、养气与养性 |
第二节 养气与为文 |
一、养气与运思 |
二、养气与立言 |
第三节 养气与品鉴 |
一、养气与铸辞 |
二、养气与成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古籍 |
今人研究专着 |
期刊论文 |
硕博论文 |
致谢 |
(4)论韩愈“不平则鸣”与“气盛言宜”的文学创作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 选题缘由 |
2.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和思路 |
一、韩愈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心路历程 |
(一) 时代背景分析 |
1. 政治经济状况 |
2. 思想文化状况 |
(二) 韩愈的生平及心路历程 |
二、韩愈的“不平则鸣”理论 |
(一) “不平则鸣”的渊源考述 |
(二) “不平则鸣”的理论内涵 |
三、韩愈的“气盛言宜”理论 |
(一) “气盛言宜”的历史探源 |
(二) “气盛言宜”的思想内蕴 |
四、“不平则鸣”与“气盛言宜”的关系 |
(一) “道”:“古”与“不古” |
(二) 文学形式与内容的完满统一 |
(三) “雄奇怪伟”:共同的审美“通变”追求 |
1. 意在抒情的自觉审美追求 |
2. “雄奇怪伟”诗文风格的成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唐前文学功能观与本源观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说明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预期成果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先秦两汉时期文学功能观的演进 |
第一节 引言及相关概念 |
一、文学的意识与论述 |
二、创作功能和应用功能 |
第二节 文学功能观的萌生 |
一、现有研究的缺陷与启示 |
二、功能意识萌发阶段的三类表现 |
第三节 功能意识的角度演化 |
一、创作目的的角度演变 |
二、应用目的演变及其部分特性 |
第四节 功能论的发生和发展 |
一、功能论述产生和三类角度 |
二、功能论产生的原因 |
第五节 本章总结 |
第二章 功能论向本源论的演化:以“诗言志”说为中心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诗言志”说的内涵和演变 |
一、论“诗言志”说的功能论性质 |
二、宗教功能阶段的“诗言志”说 |
三、“志”的转变与政治性的“《诗》言志” |
四、“诗言志”与“诗以言志” |
五、从“诗以言志”到“诗,志也” |
六、本源论:“诗缘情”的理论属性 |
第三节 功能论演变的宏观原因 |
一、“诗言志”说原初为功能论的原因 |
二、转变:创作主体与语言意义的凸显 |
三、“诗缘情”产生条件的简单分析 |
第四节 功能论演变的微观原因分析:以情志观念为中心 |
一、唐以前“志”、“情”二字频率分布及分析 |
二、“志”内涵的复杂化和“志情相通” |
三、“情”的三性内涵和发展 |
四、荀子“性情欲”三分理论的意义 |
五、魏晋时期“情”观念的新变 |
第五节 总结和补充 |
第三章 文学本源观念的演进 |
第一节 引言与相关概念 |
一、本源与本体 |
二、本源的四个因素 |
第二节 先秦本源观念的兴起 |
一、“本”、“源”探源 |
二、普通本源观念的产生 |
第三节 文学本源观念产生与发展 |
一、文本源思想的初期形态 |
二、文学本源论的简要演进 |
三、魏晋玄学与文学本体论 |
第四节 再析“缘情”本源论的必然性 |
一、观察与归纳产生诗文论 |
二、“诗”功能的缩小与“志”的转变 |
三、不以“诗”言“志” |
四、志不能动与“情动于中” |
第五节 总结和补充 |
结语 |
附录:先秦至魏晋南北朝相关诗文论例析 |
第一部分 先秦经典文献中的诗文论例析 |
一、《尚书》 |
二、《诗经》 |
三、《论语》 |
四、上博简《孔子诗论》 |
五、《墨子》 |
六、《孟子》 |
七、《庄子》 |
八、《荀子》 |
第二部分 汉魏晋南北朝经典文献中的诗文论例析 |
一、《毛诗大序》 |
二、《太史公自序》与《报任安书》 |
三、《论衡·超奇》 |
四、《楚辞章句序》 |
五、《典论·论文》 |
六、《文赋》 |
七、《文心雕龙》 |
八、《诗品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6)刘勰“养气说”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刘勰“养气说”的内涵 |
三、刘勰“养气说”的思想渊源 |
四、刘勰“养气说”在《文心雕龙》中的地位 |
(8)文气说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气”说的历史展开 |
第一节 : “文气”说的酝酿 |
第二节 : “文气”说的确立 |
第三节 : 文气”说的发展 |
第四节 : “文气”说的深化 |
第二章 “文气”与文学创作 |
第一节 : “养气”与主体修养 |
一、 道德修养 |
二、 情感培养 |
三、 艺术修养 |
第二节 : “养气”与创作冲动 |
第三节 : “养气”与创作构思 |
一、 “养气”致“虚静” |
二、 “养气”通畅文思 |
第四节 : “养气”与物化境界 |
第三章 “文气”与作品风貌 |
第一节 :俊朗刚健之美 |
第二节 : 气象浑成之美 |
第三节 : 气韵生动之美 |
第四节 : 刚柔相济之美 |
第五节 : 自然纯真之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论刘勰“养气”说的“自然之道”本质和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刘勰对“养气”说资源的吸收和利用 |
2. 刘勰“养气”说的“气”的本质内涵 |
(10)孟子文艺美学思想的现代价值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孟子文艺美学思想研究现状综述 |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 |
第一章“以意逆志”与“文学接受” |
一、“以意逆志”的历史解读 |
二、“意”与“志”的分歧辨析 |
(一)以“读者之意”逆“作者之志” |
(二)以“作者之意”逆“作者之志” |
三、“以意逆志”的价值阐释 |
第二章“知人论世”与“文学批评” |
一、“知人论世”的历史由来 |
(一)关注“作者本人” |
(二)关注“作者之世” |
二、“知人论世”的价值阐释 |
第三章“知言养气”与“文学创作” |
一、养气在“我” |
(一)“养气”功夫在诗外 |
(二)“养气”体现在诗内 |
二、知言在“人” |
(一)“言”为“心”声 |
(二)“象”由“心”生 |
三、“知言养气”的价值阐释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养气说”与文学创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孟子文艺思想研究[D]. 徐桂秋. 辽宁大学, 2011(01)
- [2]养气思想研究[D]. 孙延波. 首都师范大学, 2013(01)
- [3]孟子的“知言养气”说及其对古代文论的影响[J]. 韶泉,姬建萍. 齐鲁学刊, 1991(06)
- [4]论韩愈“不平则鸣”与“气盛言宜”的文学创作观[D]. 刘英. 云南大学, 2013(01)
- [5]唐前文学功能观与本源观演变研究[D]. 刘兆辕. 东北师范大学, 2016(12)
- [6]刘勰“养气说”新探[J]. 洪静. 理论学刊, 2014(12)
- [7]论“养气”说的形成与发展——以孟子、刘勰为中心[J]. 张坤晓.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5)
- [8]文气说理论研究[D]. 杨琪. 青海师范大学, 2012(04)
- [9]论刘勰“养气”说的“自然之道”本质和特征[J]. 张利群.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02)
- [10]孟子文艺美学思想的现代价值阐释[D]. 胡博越.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