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就业五点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秋雨[1](2021)在《疫情背景下大学生焦虑情绪自悯训练小组干预研究 ——以江西省C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社会公众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同时疫情的发生对公众的心理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导致了焦虑情绪普遍得到提升,大学生作为社会公众的特殊群体之一,不可能避免地受到了疫情的影响,焦虑水平日益提升。已有研究表明,自悯能够让个体能够以一种开放和友善的态度去看待自己内心的痛苦和遭遇到的失败,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给予自己友善和关切,并且把这些痛苦的经历看作是人类整体经验的一部分,建立与世界的联结。自悯能降低个体的焦虑水平和维护心理健康。本研究通过对疫情期间419名大学生进行焦虑水平的调查问卷,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中选取了14名大学生进行自悯训练的小组干预。通过自悯训练小组干预,结果发现自悯训练能显着降低大学生焦虑情绪。具体的研究结果如下:(1)大学生的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平均值为43.28±9.17,显着高于全国常模。在419名调查对象中,焦虑得分为正常水平的有310人,占总体的74.0%,有焦虑情绪的大学生有109人,占总体的26.0%,其中具有轻度焦虑情绪的有85人,具有中度焦虑情绪的有22人,具有重度焦虑情绪的有2人,分别占比20.3%、5.20%、0.50%。(2)大学生的焦虑水平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显着性差异,而在地区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3)学习焦虑、社交焦虑和就业焦虑在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而经济焦虑和情感焦虑在年级上不存在显着差异。社交焦虑、就业焦虑、经济焦虑和情感焦虑在性别上存在显着性差异,而学习焦虑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4)自悯训练小组结果表明自悯训练可以显着降低焦虑水平、自我评判、孤立感和过度沉溺,显着提升自我友善、普遍人性、正念和我自尊水平。自悯训练能有效缓解大学生的焦虑情绪。最后,针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纾解,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1)在个人层面,正视焦虑,树立正确认知;主动求助,学会自我调试;(2)在学校层面,开展相关课程,分类进行指导;掌握学生健康动态,灵活开展咨询服务;联合高校,发挥社会工作在学校中的作用;(3)在社会层面,完善就业政策,缓解就业焦虑;加大财政支持,改善心理咨询环境。
戚予宁[2](2021)在《初中生职业理想现状调查及管理对策研究 ——以天津市三所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就业难的问题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就业问题的解决与职业理想的确立紧密相关,而初中阶段又是职业理想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本文将初中生的职业理想作为研究主题。进行初中生职业理想的有关研究,对解决就业问题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研究初中生的职业理想,有利于学校和有关部门了解初中生职业理想的现状,同时也可以为社会、家庭、学校开展职业理想教育提供借鉴,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职业理想。本文选取天津市的三所中学作为调查对象,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初中生的职业理想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天津市初中生的职业理想整体情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天津市初中生职业理想在年级、父亲的文化程度、母亲的文化程度这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天津市初中生在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为学生干部、户籍类型四方面不存在显着差异;总的来说,发现天津市初中生职业理想存在以下问题:职业理想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职业理想问题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职业理想话题探讨不深入;职业生涯规划不科学。针对初中生职业理想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建议:1.建立完善的职业理想规章制度;2.提高教师的职业理想教育水平;3.树立学生职业理想主体意识;4.重视与青少年的职业沟通;5.加强学生对自身的职业探索。
韩莎莎[3](2021)在《专业实习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择业意向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然而繁荣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诸多隐患,专业人才流失严重便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人才是推动行业稳步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作为旅游行业的主要人才后备力量,本该在择业时进入旅游行业,然而当前众多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在择业时放弃旅游业转而选择其他行业,这一棘手的问题引发了旅游业和教育业的思考。专业实习是学生对行业的探索是学生正式就业前的过渡阶段,其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旅游行业的看法,因此势必会对学生的择业意向产生影响。专业实习对择业意向究竟存在怎样的影响,如何通过优化专业实习为旅游行业留住人才,是本研究重点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文本分析法整理专业实习和择业意向的相关文献,基于杜威“从做中学”教育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和佛隆择业动机理论,参考前人所编制量表,并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和老师同学建议,编制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实习和择业意向量表,然后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最后分析回收数据,得出如下结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实习与择业意向均处于中等水平;个别人口统计变量对专业实习和择业意向存在显着影响;专业实习对择业意有着显着影响。最后本研究根据实证分析结论提出如下建议:学生个人要调整心态,端正实习态度;积极主动,做好实习准备工作。学校要合理分配课程,提高实践课程比重;精心挑选实习单位;完善实习制度,全面跟进实习生管理。实习单位要科学安排工作内容;改革实习薪资制度;实施轮岗制度,提高学生工作成就感。家庭要注重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社会要加强观念政策引导。
闫冬寒[4](2021)在《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兼职教练员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大学生兼职现象普遍,兼职对大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拥有艺术特长,选择在培训机构兼职教练员已成常态。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尚未稳定,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发现学界关于研究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兼职教练员影响因素的论着非常有限,指导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兼职教练员的理论比较薄弱。基于此,本文靶定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兼职的影响因素,厘清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构,探索要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以及发挥顺序等,以期为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合理、有效地兼职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本文基于文献梳理与实践调查,提出了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兼职教练员的影响因素模型假设和研究假设。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兼职教练员的影响因素假设模型包括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4个构面。研究假设为:(1)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均对兼职意向有显着的正向影响。(2)兼职意向对兼职行为有显着的正向影响。(3)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均对兼职行为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运用SPSS25.0、AMOS24.0软件,构建了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兼职教练员的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和路径分析等。论文最终通过验证研究假设,确定了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兼职教练员的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阐明了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的关系,以及各个要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与规律。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兼职教练员的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包括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4个构面。第二,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兼职教练员的影响因素4个构面一致性程度高,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分别与兼职意愿以及兼职行为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第三,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与兼职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对兼职行为的贡献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第四,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兼职教练员的影响因素中的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均可独立对兼职行为产生影响。第五,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兼职教练员的影响因素模型,以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为起点,以兼职意愿为中介,分别对兼职行为产生作用。第六,学校因素与兼职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因果关系不显着。提出建议如下:第一,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应明确自我未来发展方向,以就业为目的,以提升自我为导向,合理安排课余时间与精力。第二,政府相关部门应营造良好兼职大环境,保障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的兼职安全,维护其兼职权益。第三,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的父母在保障大学生生活的同时,也应在思想上多给予关注和关心,遇事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第四,学校应完善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和职业规划课程等课程体系,增加已有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奠定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合理兼职教练员的理论基础。第五,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应以学业为本,不要过早兼职;大学三、四年级学生在不耽误功课的前提下,在假期可以有目的、有选择的兼职。
王丽萍[5](2021)在《团体心理辅导提升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帮助高中生发展清晰生涯自我概念,增强生涯自我效能感,进一步提升其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本研究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成都市五所普通高中学校的7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问卷、生涯自我概念问卷和生涯自我效能感问卷,探讨了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发展特点及其与生涯自我概念、生涯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职业生涯团体辅导的干预方案,并分别从成都市两所普通高中学校(分别有职业生涯课程和无职业生涯课程)各筛选出24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共计8次的职业生涯团体辅导活动,以期为高中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教育提供一定参考。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生涯自我概念和生涯自我效能感得分总体达到中等水平。(2)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在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上均无显着差异。(3)高中生生涯自我概念、生涯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两两存在显着正相关。生涯自我概念、生涯自我效能感对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4)经过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干预之后,有职业生涯课程学校实验组在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生涯自我概念、生涯自我效能感总均分上都显着高于对照组。(5)经过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干预之后,有职业生涯课程学校实验组在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生涯自我概念总均分上都显着高于无职业生涯课程学校实验组。(6)有职业生涯课程学校实验组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总均分前后测差异量显着高于无职业生涯课程学校实验组。由以上结果,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生涯自我概念和生涯自我效能感总体达到中等水平,还有待提高。(2)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会随着生涯自我概念的增强有所提升;生涯自我概念越清晰的高中生,其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也更高。(3)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可以帮助高中生发展清晰的生涯自我概念、增强其生涯自我效能感,进而对提升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也有部分效果。(4)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和职业生涯课程的结合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
白云峰[6](2021)在《新时代体育院校大学生择业观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下的大学生挑战与机遇并存,作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每年高等院校毕业人数逐年攀升,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难”现象的背后与大学生自身的择业观有着紧密的关联,所以本研究以大学生择业观的现状为出发点而展开调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优化对策,对新时代下的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对于择业观大量中外文献的查阅,并结合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的相关内容,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以沈阳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这三所院校的部分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通过SPSS软件对回收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探索出了新时代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择业观包含择业认知、择业动机、择业价值取向、择业伦理这四个维度,并且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调查体育院校大学生择业观的现状。研究发现,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择业认知还需进一步提高,择业的物质动机较强,择业的价值取向缺乏奉献精神,而在择业伦理上基本能够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差异分析的结果可知,新时代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择业观在性别、年级与院校之间存在显着差异,而政治面貌与学生干部身份之间无差异。基于上述对东北三省三所体育院校大学生择业观所存在问题的认识与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分别从社会、高校、家庭、自身、朋辈、企业这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陈雪[7](2021)在《高职院校护生职业自我效能感与结果预期对择业意向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高职护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结果预期与择业意向现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基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分析高职护生择业意向的影响因素,以及职业自我效能感与结果预期对择业意向的影响效果。为高职护生进行职业选择提供指导,为护理教育工作者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为高校制定更加有效的高职护生就业指导课程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本研究属于非实验性研究中的横断面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吉林省内两所高职院校的458名护生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工具分为一般资料问卷、护生生涯自我效能感问卷、结果预期问卷与择业意向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进行调查。运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t检验、ANOVA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70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458份,问卷有效率为97.45%。在本次调查的458名高职护生中,男生76名(16.6%),女生382名(83.4%);年龄分布在18岁及以下的共87人(19.0%),18岁以上的共371人(81.0%);其中,汉族学生有392人(85.6%),其他民族学生有66人(14.4%)。独生子女有217人(47.4%),非独生子女有241人(52.6%);家庭居住地在城市的共150人(32.8%),在县镇的共116人(25.3%),在农村的有192人(41.9%);其中,父母或主要照顾者有人从事医疗护理相关职业的高职护生共40名(8.7%)。(2)高职护生择业意向整体得分均值为(17.26±3.75)分,其中各条目得分排序由高至低为条目5、4、2、3、1。择业意向得分在性别、年级、是否喜欢护理专业、是否为独生子女以及选择工作的城市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高职护生职业自我效能感总体得分均值为(92.91±14.00)分,其中职业态度及信念维度得分最高,职业认知维度得分最低。职业自我效能感得分在性别、年级、是否喜欢护理专业以及选择工作的城市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高职护生结果预期总体得分均值为(43.49±6.46)分,近期结果预期维度得分高于未来结果预期维度得分。结果预期得分在性别、年级、是否喜欢护理专业以及选择工作的城市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高职护生择业意向与职业自我效能感、结果预期均呈正相关(P<0.05),职业自我效能感与结果预期呈正相关(P<0.05)。高职护生择业意向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F值为54.620,P<0.05,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共四个,包括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喜欢护理专业、职业自我效能感和结果预期,以上变量共解释高职护生择业意向得分54.0%的变异度。结论:(1)高职护生择业意向有待提高,总体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男生、一年级、喜欢护理专业、独生子女以及选择一、二线城市工作的高职护生择业意向更为明确。(2)高职护生职业自我效能感较高,总体得分高于中等水平。其中男生、一年级、喜欢护理专业以及选择一、二线城市工作的高职护生职业自我效能感更高。(3)高职护生结果预期得分稍高于中等水平,其中未来结果预期得分较低,说明高职护生未来结果预期有待加强,并且男生、一年级、喜欢护理专业以及选择一、二线城市工作的高职护生结果预期得分高于其他护生。(4)高职护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结果预期各维度与择业意向之间均呈正相关,是否喜欢护理专业、是否为独生子女、职业自我效能感和结果预期能够预测高职护生的择业意向水平。
汪磊磊[8](2021)在《高校辅导员工作时间及分配研究 ——一种社会时间观的视角》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也逐渐感受到时间的宝贵和稀缺。对于专门培养高等人才的高校来说,早已经不是昔日人们印象中的象牙塔形象。不管是高校的学生还是工作人员,都有着同样的感受,尤其是高校里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群体——高校辅导员来说更甚。工作时间长、工作忙是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常态。研究具体现状并打破辅导员的时间困境,对于新时代辅导员队伍建设来说有着重要性和必要性。本研究从社会时间观的角度,以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时间长度、时间分配和工作感受作为切入点,重点探讨在社会时间视角下,高校辅导员的时间困境以及成因和对应的改善策略。社会时间观不只是从量化的角度去看待时间,更注重时间内在质性的意义。因此,以社会时间观研究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境况,能够更深层地凸显本质问题。本研究综合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境况进行调查。问卷研究发现,从工作时间的长度上看,高校辅导员工作时间高于法定标准工时,常常扩展到本为正常的家庭时间以及休闲时间之中。从工作时间的分配上看,辅导员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分配在学生的服务和管理工作中,个人发展时间明显不足。访谈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普遍产生的“时间不够用”、“工作时间过长”的感受一部分原因是在工作时间的量上确实比法定工作时间长,另一方面从工作时间的质上来看,工作时间密度过大、互动时间难以主宰、自我时间的稀缺、制度时间的浪费、文化时间的固化等都会影响辅导员的时间感受。从辅导员自身角度分析,辅导员时间管理现状、工作习惯、职业对象都会产生影响;从高校组织层面分析,学校的分工安排、评价机制、保障机制也有一定影响。最后,关于改善高校辅导员目前的工作时间过长的现状,从社会时间的量的度量上看,辅导员个人层面应当做到的包括:适当地学习时间管理的技巧和知识,提高自身的软硬件能力;学校层面应当完善辅导员的评价机制、提供合理的保障、加强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教育部门应当不止于制定政策,更要跟踪推进政策的落实。从提高工作时间的质上来看,高校辅导员自身要保持积极心态,善于从繁琐的工作中学习;从学校层面来说,要开始合理摈弃部分制度时间、保障辅导员的个性化时间需求,以及保障辅导员的收入。
张磊[9](2021)在《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文中提出对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而言,无论接收东北或统治东北,莫不以沈阳为大本营,沈阳成为当时国民党统治东北的军事政治重心。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东北所进行的接收重建工作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教育接收重建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其成败影响人心向背和政权兴亡。本文研究时段集中在1945-1948年,研究地域集中在沈阳市,旨在运用档案、报刊等文献史料,重点考察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严重危机,进而揭示国民党以教育为其内战服务的本质以及国民党在国共东北争夺中失败的历史必然性。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共鉴于沈阳市重要的战略地位,先于国民党进驻沈阳。中共撤出沈阳后,国民政府派出董文琦等人于1945年12月底到达沈阳,直到1946年3月13日,驻沈苏军全部撤离,国民党军进驻沈阳,才开始正式接收。受日本十四年殖民统治,沈阳市教育呈现畸形发展状态,后又经苏军抢掠,各学校建筑设备饱受摧残。第二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为指导东北教育接收,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东北区教育复员辅导委员会,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通过《接收东北教育事业决议案》,国民党辽宁省政府也相继颁布各类学校复员暂行办法。辽宁省教育接收工作由东北敌伪事业物资统一接收委员会辽宁省分会教育组负责,该教育组由教育部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及辽宁省政府共同派员组成,专科以上学校由处派员接收,中等以下学校由省市派员接收。沈阳市教育接收工作逐次推进大体完成,但在接收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师资不足、校舍残破、校具不全、教材匮乏等问题,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在东北临大学生分发过程中,由于东大开学日期未定,致使千余有为青年棉衣无着、煤斤无源、课业荒废,给教育重建带来极大困难。第三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接收后国民党沈阳市划定教育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进行教材编审和课程的重新设置,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国民党沈阳市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文化支出以22.75%居于第二位,不仅并未达到市县不得少于35%的规定,且不及保安警察支出47.86%的一半,这与蒋介石喊出的“抗战时期,军事第一;建国时期,教育第一”的响亮口号严重不符。国民学校通过周会、课程内容、壁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戡乱”教育,教育为内战服务的目的昭然若揭。献校运动口号喊的轰轰烈烈,最终结果却是徒有虚名,每区试办两保国民学校的计划也未能实现。受战乱影响失学儿童日益增多,政府措施失当收容效果甚微。由于叙级未定1946年国民党沈阳市政府仅向教员发放维持费等生活补助,同时向学生征收尊师米。但维持费极其微薄,且存在拖欠发放、公教人员不平等问题。教员叙级甄审工作办理完竣后所发薪俸虽有增加,但仍不及物价升腾之速,教员生活难以为继,引发请愿罢教斗争。第四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战后东北青年失学过多亟待收容,国民政府教育部筹办了大学先修班,国民党辽宁省设立临时中学,沈阳市接办东北青年中学并筹办暑期补习学校,并制定公立中等学校公助生暂行办法以及奖助金办法等。但中等教育重建中最大的问题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奖助金有名无实,教育救济收效甚微,教学设施匮乏,教师薪俸低微。甚至个别校长贪污公款以及一些教员教学无力、师德败坏等事件也屡有发生。为扭转军事战场颓势及补充兵源,国民党对沈阳市高中以上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初中以下学生实施童子军训练。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举办冬令营,动员学校组建青年工作队,为实施“戡乱”服务,其结果是教育环境更加恶化。第五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复员重建方式有回迁国立东北大学、接收国立沈阳医学院,以及创办私立东北中正大学、私立辽东学院、私立辽宁医学院和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国民政府教育部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支出捉襟见肘,教学设备奇缺,教职员待遇微薄。在教师管理上存在任人唯亲,师资不齐,教授缺少。教育部所欠学生公费不能全部下拨,学生生活难以为继。教育部实行奖学金制度,但因为奖学金名额数量较少,引起学生的抗议和不满。加之战后东北物价飞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和政治敏感性的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第六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为推行社会教育,在沈阳设置的社教机构有民众教育馆、图书馆、民众学校、学校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以及国民教育研究会等,这些社教机构相互配合,对民众实施识字教育、注音符号教育、电化教育、国民体育等。受经费限制沈阳市社会教育的推动十分困难,电化教育的器材设备不仅严重缺乏,对社会教育的人才培训也仍显不够。结语部分,对沈阳市教育接收与重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在教育接收中缺乏计划,并以军方和政治势力插手为主要特征。在教育重建中由于国民党在东北率先挑起内战,导致战后物价飞涨,经济殆于破产,教育经费被军事挤占,失学儿童和青年益众,种种弊端致使教师学生对国民党政权的离心力加速运转,并将政治信任投向了共产党一方,加速了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灭亡。
赵朋[10](2021)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现存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J省三所师范院校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2009)》文件精神,我国自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至今已有12年的时间,先后有10届研究生毕业。如何做好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工作,不断夯实教育硕士培养质量工程,相关各部委及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指导委员会印发各类政策文件指导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工作。但当前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工作仍然存在不足,在面向“教育现代化2035”,在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不断进步的趋势下,必须不断完善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工作,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需要,突出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这一实践取向符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质量效益”的要求。解决当前问题的办法首先是通过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开展系统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关键问题强化培养全过程质量管理,并对各个培养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要想将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工作做好,必须全面检测培养质量。建立一个科学的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对于探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评价,科学地选择和使用质量评价工具是前提。在本研究中,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个人访谈法。在文献、相关政策文本以及评价模型分析基础上,以CIPP评价模式为依据,建立起结构维度,从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输出评价四个要素出发,编制出当前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存问题的系列问卷,并进行信度检验与结构方程效度检验,使之达到测量学标准。在调查实施阶段,用编制好的系列问卷,分别调查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216人,校内管理者65人、全日制教育硕士毕业生325人等不同主体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认识与看法,从中发现问题,并根据实证调查与访谈结果,再结合理性探索,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剖析原因。在上述基础上,再结合相关理论基础,提有效地提升升策略。针对质量评价在各个维度中所呈现的问题,探寻其背后的原因,就是在整个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中,探讨质量文化、质量实施、质量保障以及质量评价等原因对问题产生的影响。例如在质量文化这一层面上,由于质量文化成为教育利益的附庸,而衍生的质量观念落后,质量体系缺失,质量导向不足等诱因,使得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观念没有深入到整个培养过程中。其次,在质量实施过程中,无法满足供给侧自身发展需要,造成培养过程中出现培养模式重形式,轻过程;课程配置重理论,轻实践;指导机制重成果,轻浸润等价值取向,这必然会影响到实施结果。再次,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保障资源的不足,也是导致培养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例如学生资源优质比率低,导师资源结构不平衡,配套资源投入产出少等,这些都是保障培养质量的关键性资源,这些资源的缺失必然造成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无法达到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预设的程度。最后,现有质量评价开放式增维能力薄弱也是造成培养质量问题的原因,由于诊断针对性不强,没有及时发现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在这一层面上,外部评价缺乏调节性,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内部评价缺乏特质性等都是导致不能科学、客观反映培养质量问题的原因。如何切实提升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解决现有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具有一定的整体性、联动性特征。根据对导致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最主要的就是建构合理的培养模式体系,并坚定落实。首先,需要提升以价值为导向的质量动力,提升质量文化氛围,诸如营造教育质量软环境,转变师生共生新观念,创新质量监管新模式等,具备良好的质量动力,是保障质量培养的前提。其次,夯实以实践为导向的质量支持,实践部分是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在这一目标下,要创设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探索符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课程,建立产学研共同体的供需互动平台,实现实践过程的联动,夯实专业型硕士的实践能力基础。再次,应该是强化以学生为导向的质量保障,包括优化学生选拔制度,开发优势导师资源,保障持续性投入链等,做到保障有力,才能确保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最后是完善以发展为导向的质量评估,在这一层面上,应该弱化行政部门干扰性政策,建立多维的质量评价标准,增强学术评价的主体职能,使得对于培养质量有清晰的认识,做到随时调整改进,不断优化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五点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就业五点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疫情背景下大学生焦虑情绪自悯训练小组干预研究 ——以江西省C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2.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自悯 |
2.1.2 焦虑 |
2.1.3 自尊 |
2.2 理论基础 |
2.2.1 认知行为疗法 |
2.2.2 归因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焦虑研究 |
2.3.2 自悯及其相关研究 |
3.大学生焦虑现状调查研究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对象 |
3.1.3 测量工具 |
3.1.4 数据处理 |
3.2 大学生焦虑现状的研究结果 |
3.2.1 大学生焦虑水平总体状况 |
3.2.2 大学生焦虑水平的差异性比较 |
3.2.3 大学生焦虑类型的差异性比较 |
3.3 讨论与分析 |
3.3.1 大学生焦虑水平的现状分析 |
3.3.2 大学生焦虑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3.3.3 大学生焦虑类型的差异性分析 |
4.自悯训练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干预研究 |
4.1 小组的前期准备 |
4.1.1 研究工具 |
4.1.2 小组基本设置 |
4.2 自悯训练方案的设计 |
4.2.1 方案设计的理论依据 |
4.2.2 干预研究设计与步骤 |
4.2.3 访谈及分析 |
4.2.4 目的与内容 |
4.3 自悯训练干预的具体实施阶段 |
4.3.1 小组初期——组员的相互认识 |
4.3.2 小组中期——改变组员错误认知和归因以纾解焦虑情绪 |
4.3.3 小组后期——远离焦虑与收获分享 |
4.4 干预效果评估 |
4.4.1 评估方法 |
4.4.2 过程评估 |
4.4.3 对组员表现的评估 |
4.4.4 结果评估 |
4.4.5 小组成员满意度评价 |
4.5 自悯训练干预小组结论 |
5.对策与建议 |
5.1 个人层面 |
5.1.1 正视焦虑,树立正确认知 |
5.1.2 主动求助,学会自我调适 |
5.2 学校层面 |
5.2.1 开展相关课程,分类进行指导 |
5.2.2 掌握健康动态,灵活开展咨询服务 |
5.2.3 联合高校,发挥社会工作在学校中的作用 |
5.3 社会层面 |
5.3.1 完善就业政策,缓解就业焦虑 |
5.3.2 加大财政支持,改善心理咨询环境 |
6.专业反思 |
6.1 关于方案设计的反思 |
6.2 干预实务过程的反思 |
6.2.1 关于组员互动的反思 |
6.2.2 关于社会工作者能力的反思 |
6.2.3 关于小组环境的反思 |
6.3 关于自悯训练干预方法的反思 |
7.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初中生职业理想现状调查及管理对策研究 ——以天津市三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目的和内容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理想 |
2.职业 |
3.职业理想 |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一)理论基础 |
1.职业人格理论 |
2.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二)文献综述 |
1.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 |
2.关于职业价值观的研究 |
3.关于职业理想的研究 |
4.关于职业理想教育的研究 |
5.相关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四、结果与讨论 |
(一)初中生职业理想总体状况 |
1.初中生职业理想认知有关情况 |
2.初中生职业态度有关情况 |
3.初中生职业情感有关情况 |
4.初中生职业学习状况有关情况 |
(二)初中生职业理想差异性分析 |
1.初中生职业理想在性别方面的差异性分析 |
2.初中生职业理想在年级方面差异性分析 |
3.初中生职业理想在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性分析 |
4.初中生职业理想在不同户籍方面的差异性分析 |
5.初中生职业理想在是否为学生干部方面差异性分析 |
6.初中生职业理想在父亲文化程度方面的差异性分析 |
7.初中生职业理想在母亲文化程度方面的差异性分析 |
(三)初中生职业理想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1.职业理想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 |
2.职业理想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 |
3.职业理想话题探讨不够深入 |
4.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 |
(四)初中生职业理想影响因素分析 |
五、结论与对策 |
(一)研究结论 |
(二)具体建议 |
1.建立完善的职业理想规章制度 |
2.提高教师的职业理想教育水平 |
3.树立学生的职业理想主体意识 |
4.重视与青少年的职业沟通 |
5.加强学生对自身的职业探索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类 |
(三)学位论文 |
(四)工具书类 |
(五)电子类 |
(六)外文类 |
附录 |
附录一 初中生职业理想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初中生职业理想访谈提纲 |
致谢 |
(3)专业实习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择业意向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二、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一)理论基础 |
1.“从做中学”教育理论 |
2. “双因素”理论 |
3.择业动机理论 |
(二)文献综述 |
1.专业实习 |
2.择业意向 |
3.专业实习与择业意向的关系 |
(三)本章小结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模型及假设 |
1.研究模型 |
2.研究假设 |
(二)问卷设计与前测 |
1.问卷设计 |
2.问卷前测 |
(三)本章小结 |
四、实证分析 |
(一)样本来源 |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
1.样本特征分布 |
2.样本数据正态分布检验 |
3.均值分析 |
(三)信度分析 |
1.实习质量信度分析 |
2.实习满意度信度分析 |
3.择业意向信度分析 |
(四)验证性因子分析 |
1.实习质量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2.实习满意度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五)差异性分析 |
1.性别对专业实习和择业意向的独立样本T检验 |
2.年级对专业实习和择业意向的独立样本T检验 |
3.实习模式对专业实习和择业意向的独立样本T检验 |
4.实习单位对各因子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5.实习时间对各因子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六)相关分析 |
1.实习质量与择业意向的相关分析 |
2.实习满意度与择业意向的相关分析 |
(七)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1.专业实习质量对择业意向的回归分析 |
2.专业实习满意度对择业意向的回归分析 |
(八)研究结论 |
1.假设检验结果 |
2.研究结论 |
(九)本章小结 |
五、对策与建议 |
(一)学生要正确看待专业实习 |
1.调整心态,端正实习态度 |
2.积极主动,做好实习前期准备工作 |
(二)学校要严格把控专业实习 |
1.合理分配课程,提高实践课程比重 |
2.精心挑选实习单位 |
3.完善实习制度,全面跟进管理 |
(三)实习单位要合理安排专业实习 |
1.科学安排工作内容 |
2.改革实习薪资制度 |
3.实施轮岗制度,提高工作成就感 |
(四)家庭社会要积极引导,转变观念 |
1.家庭要注重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 |
2.社会观念政策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预试问卷 |
附录 B 正式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兼职教练员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相关概念 |
1.1.1 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 |
1.1.2 体育舞蹈培训机构 |
1.1.3 兼职教练员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体育舞蹈发展研究现状 |
1.2.2 关于大学生兼职的研究现状 |
1.2.3 关于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的研究现状 |
1.2.4 关于大学生兼职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结构方程模型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兼职教练员的影响因素的理论依据 |
3.1.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3.1.2 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兼职教练员的影响因素的构建原则 |
3.1.3 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兼职教练员的影响因素梳理 |
3.2 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兼职教练员的影响因素假设 |
3.3 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兼职教练员的影响因素问卷 |
3.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3.2 调查问卷的实施 |
3.4 问卷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3.4.1 信度与效度分析 |
3.4.2 总方差分析 |
3.5 实证分析 |
3.5.1 人口学变量统计分析 |
3.5.2 研究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3.6 结构方程的构建 |
3.6.1 验证性因子分析 |
3.6.2 相关分析 |
3.6.3 结构方程 |
3.7 分析与对策 |
3.7.1 分析 |
3.7.2 对策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团体心理辅导提升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
2.1.1 职业生涯的内涵 |
2.1.2 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 |
2.1.3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含义 |
2.1.4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相关理论 |
2.1.5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现状 |
2.1.6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
2.2 生涯自我概念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相关研究 |
2.3 生涯自我效能感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相关研究 |
2.4 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 |
2.4.1 团体心理辅导 |
2.4.2 团体心理辅导的相关理论 |
2.4.3 职业生涯团体辅导的发展及其相关研究 |
3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意义 |
3.2.1 理论意义 |
3.2.2 实践意义 |
4 研究总体设计 |
4.1 核心概念界定 |
4.1.1 职业生涯规划 |
4.1.2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
4.2 研究目的 |
4.3 研究假设 |
4.4 研究思路 |
5 研究一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调查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对象 |
5.3 研究工具 |
5.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5.1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生涯自我概念和生涯自我效能感的状况 |
5.5.2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生涯自我概念、生涯自我效能感的人口统计学差异比较 |
5.5.3 高中生生涯自我概念、生涯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相关分析 |
5.5.4 生涯自我概念、生涯自我效能感对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预测作用 |
5.6 小结 |
6 研究二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的干预研究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方法 |
6.2.1 研究对象 |
6.2.2 研究工具 |
6.2.3 实验设计 |
6.2.4 研究程序 |
6.3 高中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方案 |
6.3.1 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方案设计依据 |
6.3.2 职业生涯团体辅导方案内容 |
6.4 职业生涯团体辅导过程及分析 |
6.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6.5.1 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差异比较 |
6.5.2 有职业生涯课程学校与无职业生涯课程学校前测差异比较 |
6.5.3 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差异比较 |
6.5.4 有职业生涯课程学校和无职业生涯课程学校后测差异比较 |
6.5.5 有职业生涯课程学校的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差异比较 |
6.5.6 无职业生涯课程学校的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差异比较 |
6.5.7 实验组前后测差异量差异分析 |
6.5.8 基于质性资料的团体辅导效果分析 |
6.6 小结 |
7 总讨论 |
7.1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生涯自我概念、生涯自我效能感水平现状 |
7.2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生涯自我概念、生涯自我效能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7.2.1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生涯自我概念、生涯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 |
7.2.2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生涯自我概念、生涯自我效能感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
7.2.3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生涯自我概念、生涯自我效能感在家庭所在地上的差异 |
7.3 高中生生涯自我概念、生涯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关系 |
7.4 职业生涯团体辅导的效果分析 |
7.5 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和职业生涯课程相结合的有效性。 |
8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新时代体育院校大学生择业观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新时代 |
1.3.2 择业 |
1.3.3 择业观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择业理论基础 |
2.1.2 择业实证方面的研究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择业观教育理论 |
2.2.2 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
2.2.3 关于体育院校大学生择业观的研究 |
2.2.4 大学生择业观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5 关于大学生择业观引导策略的研究 |
2.3 文献综述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4 体育院校大学生择业观的探索性因素分析与现状分析 |
4.1 调查问卷的引用与发放 |
4.1.1 调查问卷的引用 |
4.1.2 调查问卷的发放 |
4.2 体育院校大学生择业观测量工具的探索性分析 |
4.2.1 项目分析 |
4.2.2 探索性因素分析 |
4.2.3 信度检验 |
4.2.4 效度检验 |
4.3 新时代体育院校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分析 |
4.3.1 研究对象的人口学和社会学分析 |
4.3.2 体育院校大学生择业观现状 |
5 体育院校大学生择业观差异分析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体育院校大学生择业观的差异分析 |
5.1.1 性别类别的差异 |
5.1.2 学生干部类别差异 |
5.1.3 学校类别的差异 |
5.1.4 政治面貌类别的差异 |
5.1.5 年级类别的差异 |
5.2 体育院校大学生择业观影响因素分析 |
5.2.1 探索性因素分析 |
5.2.2 信度检验 |
5.3 体育院校大学生择业观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5.4 影响因素对体育院校大学生择业观的回归分析 |
6 体育院校大学生择业观优化对策 |
6.1 社会方面 |
6.1.1 强化政府职能,创设良好的就业环境 |
6.1.2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传播正能量 |
6.1.3 健全就业服务保障体系 |
6.2 高校方面 |
6.2.1 积极开展体育专业大学生择业观教育 |
6.2.2 加强新时代体育院校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
6.3 家庭方面 |
6.3.1 更新家庭传统择业观念 |
6.3.2 优化家庭择业观教育的方式 |
6.4 朋辈方面 |
6.4.1 经常净化“朋友圈” |
6.4.2 发挥朋友的榜样作用 |
6.5 自身方面 |
6.5.1 新时代体育专业大学生要有正确的自我与工作认知 |
6.5.2 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 |
6.5.3 保持健康的择业心态 |
6.5.4 制定详细可行的职业规划 |
6.6 企业方面 |
6.6.1 转变用人观念,消除歧视 |
6.6.2 加强与完善实习生的管理工作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时代体育院校大学生择业观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 |
(7)高职院校护生职业自我效能感与结果预期对择业意向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主要概念 |
1.5 文献回顾 |
1.6 理论框架 |
1.7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
2.3 样本量计算 |
2.4 研究工具 |
2.5 资料收集 |
2.6 统计分析 |
2.7 质量控制 |
2.8 伦理学考虑 |
2.9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3.2 高职护生择业意向的现状 |
3.3 高职护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现状 |
3.4 高职护生结果预期现状 |
3.5 高职护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结果预期与择业意向的关系 |
3.6 高职护生择业意向的多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高职护生一般人口学特征分布 |
4.2 高职护生择业意向的现状分析 |
4.3 高职护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分析 |
4.4 高职护生结果预期的现状分析 |
4.5 高职护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结果预期与择业意向的相关性分析 |
4.6 高职护生职业自我效能感与结果预期对择业意向的影响效果 |
4.7 提高高职护生择业意向明晰度的对策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本研究的创新性 |
5.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 调查问卷 |
附录 C 综述 护生择业意向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8)高校辅导员工作时间及分配研究 ——一种社会时间观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1.1 时间的魅力 |
1.1.2 时代的要求 |
1.1.3 实践的困境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核心概念 |
1.4.1 高校辅导员 |
1.4.2 工作时间 |
1.4.3 时间分配 |
1.5 研究方法 |
1.5.1 问卷法 |
1.5.2 访谈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关于高校教师工作时间及分配的研究 |
2.1.2 关于高校辅导员工作时间及分配的研究 |
2.1.3 文献评述 |
2.2 时间内涵的发展 |
2.3 社会时间 |
2.4 社会时间结构 |
2.4.1 个体的—自我时间 |
2.4.2 群体的—互动时间和制度时间 |
2.4.3 文化的—循环时间 |
第3章 高校辅导员工作时间长度与分配的现状及特征 |
3.1 研究的设计 |
3.1.1 问卷编制及说明 |
3.1.2 问卷信度检验 |
3.1.3 研究假设 |
3.2 问卷的收集与样本分析 |
3.3 高校辅导员工作时间长度的现状与特征 |
3.3.1 高校辅导员工作时间长度现状描述 |
3.3.2 高校辅导员工作时间长度的总体特征 |
3.3.4 高校辅导员工作时间长度的人口学特征 |
3.4 高校辅导员工作时间分配现状与特征 |
3.4.1 高校辅导员工作时间分配的内涵 |
3.4.2 高校辅导员工作时间分配的现状 |
3.4.3 高校辅导员工作时间分配的特点 |
3.5 小结 |
第4章 社会时间视角下高校辅导员工作时间的困境分析 |
4.1 高校辅导员工作日的一天 |
4.1.1 围绕学生的一天 |
4.1.2 思政教育的一天 |
4.1.3 计划性极强的一天 |
4.1.4 不慌不忙的一天 |
4.1.5 工作生活兼顾的一天 |
4.1.6 小结 |
4.2 社会时间结构视角下高校辅导员的时间困境 |
4.2.1 量上极度稀缺的自我时间 |
4.2.2 质上难以专注的自我时间 |
4.2.3 无法主宰的互动时间 |
4.2.4 不合理的制度时间 |
4.2.5 固化的文化时间 |
4.3 小结 |
第5章 时间的质和量——高校辅导员时间困境的破解 |
5.1 高校辅导员工作时间量的合理化 |
5.1.1 辅导员自身层面 |
5.1.2 学校组织层面 |
5.2 高校辅导员工作时间质的优化 |
5.2.1 辅导员自身层面 |
5.2.2 高校组织层面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校辅导员工作时间及分配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 高校辅导员工作时间及分配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运用史料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 |
第一节 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殖民教育 |
一、殖民教育的行政机构 |
二、殖民教育的基本方针 |
三、殖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
第二节 接收前沈阳市的教育状况 |
一、学校教育破坏严重 |
二、社会教育残破不堪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接收沈阳 |
一、中共政权在沈阳的建立与撤出 |
二、国民政府人员抵达沈阳 |
三、国民党军对沈阳的军事接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东北教育的接收政策 |
一、教育部东北青年救济处的《整理意见》 |
二、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的《东北教育议案》 |
三、国民党辽宁省政府制定《复员准则与办法》 |
第二节 沈阳市初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民学校接收概况 |
二、对教职员以训练代甄审 |
第三节 沈阳市中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的回迁 |
二、省立中学接收概况 |
三、市立中学接收概况 |
第四节 沈阳市高等教育的复员 |
一、东北临大补习班的设立与困境 |
二、国立东北大学的回迁与窘境 |
三、专科以上学校师生的甄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国民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沈阳市教育局的设置 |
二、市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 |
三、划定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 |
四、献校祝寿运动徒有虚名 |
五、整顿私立小学与私塾 |
六、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教学重建 |
一、贯彻落实“戡乱”方针 |
二、教科书缺乏且价格昂贵 |
三、教学设备严重匮乏 |
第三节 师资训练与薪俸 |
一、重视师资训练 |
二、教师薪俸微薄 |
三、请愿罢教迭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中等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辽宁省教育厅的设置 |
二、划分学区与学校设置 |
三、筹办东北大学先修班 |
四、设立临时中学收容流亡青年 |
五、创设市立师范学校 |
六、举办暑假补习学校 |
七、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学生管理与训练 |
一、学生费用高昂 |
二、奖助金有名无实 |
三、救济学生收效甚微 |
四、实施童子军训练及军事训练 |
五、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补充兵源 |
六、组织青年工作队为“戡乱”服务 |
第三节 教学重建与师资薪俸 |
一、改订教学科目 |
二、教学设施匮乏 |
三、教师薪俸微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概况 |
一、国立东北大学 |
二、国立沈阳医学院 |
三、私立东北中正大学 |
四、私立辽东学院 |
五、私立辽宁医学院 |
六、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
第二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师生管理 |
一、招生与就业 |
二、公费及奖学金短缺 |
三、教师管理办法 |
四、教师薪俸低微 |
五、教学设施不足 |
第三节 沈阳市学生运动的浪潮 |
一、“六二”罢课斗争 |
二、反对冬令营的斗争 |
三、迁校与反迁校斗争 |
四、抗议“七五”惨案运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社会教育机构 |
一、民众教育馆 |
二、图书馆 |
三、民众学校 |
四、其他机构 |
第二节 社会教育内容 |
一、识字教育 |
二、电化教育 |
三、其他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现存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J省三所师范院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质量标准的相关研究 |
(三)质量保障的相关研究 |
(四)现有研究的综合评价 |
四、研究目的、内容与问题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个人访谈法 |
六、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七、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本研究的创新 |
(二)本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政策依据与评价模型分析 |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目标 |
(一)热爱教育事业有崇高教育情怀 |
(二)掌握厚重的理论与知识基础 |
(三)具备扎实的教学与管理能力 |
(四)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 |
(五)具备国际化视野与交际能力 |
二、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保障性政策 |
(一)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整体性要求 |
(二)对培养方案、目标、规格质量方面的要求 |
(三)对招生与师资队伍的指导性政策 |
(四)对课程教学以及教师指导方面的指导性要求 |
(五)对学位论文以及质量追踪方面的指导性要求 |
三、CIPP质量评价理论模型的分析 |
(一)CIPP理论模式 |
(二)CIPP评价模式的特点 |
(三)CIPP模式适切性分析 |
第二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存问题系列问卷的编制 |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 |
二、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存问题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的编制 |
(一)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编制的目的 |
(二)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编制的程序 |
(三)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维度的确定 |
(四)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初稿的形成 |
(五)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的试测 |
(六)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的正式施测 |
三、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存问题管理者卷的编制 |
(一)管理者卷编制的目的 |
(二)管理者卷编制的程序 |
(三)管理者卷维度的确定 |
(四)管理者卷初稿的形成 |
(五)管理者卷的试测 |
(六)管理者卷的正式施测 |
四、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存问题毕业生卷的编制 |
(一)毕业生卷编制的目的 |
(二)毕业生卷编制的程序 |
(三)毕业生卷维度的确定 |
(四)毕业生卷初稿的形成 |
(五)毕业生卷的试测 |
(六)毕业生卷的正式施测 |
第三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调查样本选取 |
(一)教师样本的选取 |
(二)管理者样本的选取 |
(三)毕业生样本的选取 |
二、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现状调查 |
(一)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的现状调查 |
(二)管理者卷的现状调查 |
(三)毕业生卷的现状调查 |
三、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存在的问题 |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的制定缺乏广泛的参与 |
(二)培养数量激增与导师数量、培养设施发展不均衡 |
(三)培养过程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管理 |
(四)培养实际与教育实践目标间严重脱节 |
第四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质量文化成为教育利益的附庸 |
(一)质量观念落后,无法适应发展趋势 |
(二)质量体系缺失,无法实现预定目标 |
(三)质量导向不足,难以满足提升需要 |
二、质量实施无法满足利益方需求 |
(一)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 |
(二)课程配置重形式,轻过程 |
(三)指导机制重成果,轻浸润 |
三、质量保障资源共同体功能失效 |
(一)学生资源优质比率低 |
(二)导师资源结构不平衡 |
(三)配套资源投入产出少 |
四、质量评价开放式增维能力薄弱 |
(一)外部评价缺乏调节性 |
(二)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
(三)内部评价缺乏特质性 |
第五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提升策略 |
一、提升以价值为导向的质量动力 |
(一)营造教育质量的软环境 |
(二)生成教育质量的新观念 |
(三)创新质量监管的新模式 |
二、夯实以实践为导向的质量支持 |
(一)创设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 |
(二)探索符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课程 |
(三)建立产学研共同体的供需互动平台 |
三、强化以职业为导向的质量保障 |
(一)优化学生选拔制度,保输入 |
(二)开发优势导师资源,保过程 |
(三)加强持续性投入链,保供给 |
四、完善以发展为导向的质量评估 |
(一)弱化政府的垄断性评价权 |
(二)建立多维的质量评价标准 |
(三)增强学术评价的主体职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状况调查系列问卷初稿 |
附录二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存问题专家效度系列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存问题系列正式调查问卷 |
附录四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状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访谈提纲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后记 |
四、大学生就业五点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疫情背景下大学生焦虑情绪自悯训练小组干预研究 ——以江西省C大学为例[D]. 李秋雨.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初中生职业理想现状调查及管理对策研究 ——以天津市三所中学为例[D]. 戚予宁.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3]专业实习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择业意向的影响研究[D]. 韩莎莎.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兼职教练员的影响因素研究[D]. 闫冬寒.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团体心理辅导提升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干预研究[D]. 王丽萍.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新时代体育院校大学生择业观分析及对策研究[D]. 白云峰.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1(09)
- [7]高职院校护生职业自我效能感与结果预期对择业意向的影响研究[D]. 陈雪. 延边大学, 2021(02)
- [8]高校辅导员工作时间及分配研究 ——一种社会时间观的视角[D]. 汪磊磊.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9]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D]. 张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10]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现存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J省三所师范院校的调查[D]. 赵朋.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标签:职业规划论文; 职业理想论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大学论文; 大学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