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放射防护规定GBj8—74的介绍和学习(论文文献综述)
马卫东[1](2019)在《放射学操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与健康风险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核能核技术已广泛运用于工农业生产、科研、军事和医疗事业,尤其是放射诊疗技术的应用发展迅猛,放射诊疗技术已成为医学诊疗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和进步。然而,辐射是一把“双刃剑”,放射诊疗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如果在放射诊疗活动中“正当性”和“最优化”原则得不到落实,必将给放射工作人员带来不必要的辐射照射,进而影响其健康和生命安全,尤其是介入放射学操作人员近距离操作,接受辐射照射剂量较大,如果介入放射学操作人员在放射诊疗活动中“正当性”和“最优化”原则得不到落实,将存在较大健康风险。近期研究表明:介入放射学操作人员健康状况堪忧。因此,研究介入放射学操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与健康风险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原研究计划内容上进行了较大扩展,不仅仅对放射学操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与健康风险进行了分析,而是进一步扩展了研究内容,对我国放射诊疗辐射防护的整体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本研究结果及对策建议对提高我国放射诊疗辐射防护与质量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1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449号)、《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5号)、《放射诊疗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46号)和放射诊疗辐射防护与质量控制相关标准,通过从医用辐射防护监测网信息系统、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信息系统、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报告系统中提取相关数据,并结合文献调查研究、现场调查等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重点关注接受辐射照射剂量较大的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剂量和防护状况,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为国家有关部门加强放射诊疗管理,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1.我国放射诊疗机构2013年50555家,2014年53358家,2015年56663家,放射诊疗机构每年以6%的速度在增长。2.我国放射诊疗设备2013年10.3万台,2014年11.1万台,2015年11.8万台,放射诊疗设备每年6%--8%的速度增长。3.我国放射诊疗频次2013年3.94亿人次/年,2014年4.06亿人次/年,2015年4.54亿人次/年,诊疗频次每年以3%--11.8%的速度增长,尤其是2014至2015年诊疗频次增长达11.8%。4.2017年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率为83.9%,个人剂量监测率达94.5%。5.国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结论:1.我国放射诊疗机构、设备和诊疗频次迅速增长,放射诊疗技术的应用发展迅猛,并已成为医学诊疗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极大地促进了医学事业的进步。2.放射诊疗辐射防护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放射诊疗技术滥用的问题依然存在,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辐射防护意识淡薄,尤其是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堪忧,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辐射防护亟待加强。3.国家有关方面应进一步完善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推进《放射损伤防治管理条例》的立法工作;进一步提高放射卫生标准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防护意识;推动放射诊疗“正当性”原则的真正落实;进一步规范核医学工作场所布局;加强核医学工作人员的内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进一步加强对放射诊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医学物理师制度;完善放射卫生信息系统。
陈凌,文富平,骆志平,王仲文,刘森林,白光,许昌恒,王惠[2](2020)在《CIAE辐射安全防护事业的起步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CIAE)辐射安全研究所(前身技术安全室)是我国第1个辐射防护研究机构,成立60余年,在辐射防护标准、辐射防护监测、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天然辐射照射及国民剂量估算、能源与环境、核与辐射应急、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与最小化等领域进行了持续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成果主要包括:1)主持或参与我国历次辐射防护标准编制及研究;2)开展个人、场所、环境及流出物监测技术研究,建立系统的监测与评价方法,研发辐射防护监测仪器;3)承担科研生产辐射防护保障与技术支持、101重水反应堆大修改建中的辐射防护、核工业30年辐射环境质量评价等工作;4)开展我国氡照射关键问题研究等天然辐射照射和国民剂量估算课题研究;5)开展不同能源链环境影响比较研究;6)承担国家核应急监测技术支持中心运行及参与国家历次核与辐射应急工作;7)放射性废物最小化研究及实践。
徐秉森[3](1977)在《对放射防护规定GBj8—74的介绍和学习》文中指出一九七三年八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会议讨论和制订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及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为了促进原子能事业的迅速发展,保护环境、保障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和周围居民的健康与安全,会议讨论并修订了放射防护规定GBj 8—74,本文是对该规定中的主要问题的介绍和学习。
陈文[4](2002)在《综合医院建筑防辐射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院是人类救死扶伤、维护身体健康的场所。医院的产生和发展受到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的深刻影响,并与医疗技术设备和医学模式的发展息息相关。医院建筑就是这样伴随着医疗技术设备和医学模式的进步而不断完善。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射线和同位素等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放射科和核医学科的诊断治疗设备更新得越来越快。但是这些放射性的诊断和治疗是一种损伤性的手段,为了减少对环境和他人的危害,必须对这些科室根据设备的不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辐射防护是一个边缘的学科,本文只是从建筑师的角度去探讨综合医院建筑的辐射防护问题。首先从辐射产生的基本机理着手,分别得到外照射和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再将这些原则应用于相关科室的建筑设计中,以达到辐射防护的目的。从对放射科和核医学科在医院总图的位置选择及科室的各主要房间设计进行深入的基础上,对科室的平面组合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各种不同平面组合方式的特点,指出了多走道成团布置放射科平面的优越性及可行性。构造技术是辐射防护重要环节,从辐射防护的材料开始,对重要节点的构造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最后,提出了对心理环境进行辐射防护的概念,尝试通过建筑的语言减轻辐射给人带来的压力,努力创造一个以人为本的医疗空间。希望这些研究能加深建筑师对放射科和核医学科的空间构成和相应的设备系统有更清楚的认识,更新陈旧的设计观念,促进建筑师、工程师和医院管理人员等相关工作人员的沟通和配合,为建设安全、方便和舒适的辐射诊疗空间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赵文斌[5](2012)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遗址专指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规模特大、文物价值突出、影响深远的大型考古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我国大遗址保护领域的新兴事物,它践行了“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利用过程中促进保护”的理念,实现遗址保护与文化、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大遗址保护利用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我国,围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相关研究近两年才开始兴起,国家相关主管部门仅出台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细则(试行)》,目前针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研究成果多停留在论证是否需要建设以及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所面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等方面,对于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系统地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理论研究尚属空白。本文站在风景园林专业的背景下研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模式,对于我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相关理论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为我国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研究做了积极探索和有益补充。本文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系统总结国外大遗址保护利用经验和我国考古遗址公园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我国现有考古遗址公园案例,结合大遗址保护规划、风景名胜规划、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理论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进行探讨,在个性提炼和共性归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的系统工作模式。研究成果涵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所涉及的现状分析、价值评估、规划理论、技术支撑、工作模式、范围划定、分区布局、保护展示、法制建设和运营管理等各方面工作内容,并提出各阶段规划内容相应的工作原则和解决办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无锡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项目,将理论与实践融合,促进研究的深入,使论文研究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大遗址保护的有效途径,她是一个复杂的、集大遗址保护、展示与利用的综合工程,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综合性难题。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必须以贯彻始终的考古工作为指导,在动态规划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大遗址的保护展示利用,达到大遗址保护成果的全民共享。本文创造性地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的创新之路,初步搭建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管理的普适性工作框架体系,为相关项目的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为实现我国大遗址的有效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做出抛砖引玉的探索,可谓是一种前瞻性和时代性的彰显。
周同娜[6](2005)在《树脂纳米无机复合物的制备及对X射线吸收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用强酸型磺酸基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备了树脂纳米硫酸钡、树脂纳米铈和树脂纳米磷酸铈、树脂纳米镧和树脂纳米磷酸镧、树脂纳米铜和树脂纳米磷酸铜七种树脂纳米无机复合物。使用电子透射显微镜扫描测定所制备的树脂纳米复合物中的纳米粒子的分布及尺寸大小,同时获得了这几种纳米粒子在树脂中的电子衍射图,通过电子衍射图计算确定了纳米粒子在树脂中的堆积晶型。对所合成的树脂复合物进行了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简称CT 扫描),测定了树脂纳米无机复合物对X-射线的吸收系数,直接地表现了它们的防辐射性能。本文研究的主要特点和贡献如下: 1、使用强酸型磺酸基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备了七种树脂纳米金属盐及纳米金属粒子的复合物。2、通过测定样品的CT值,消除了树脂纳米无机复合物吸收X射线时,样品厚度以及盛放样品器皿本身厚度所带来的误差,提高了测量的精确度,为测量物质衰减电磁辐射提供了一种表征方法。3、树脂纳米无机复合物对X射线的吸收要比相同浓度下的普通同种颗粒对X射线的吸收性能要好。由于将金属盐或金属纳米粒子分布于树脂中,密度小,金属及其盐的用料少。同时树脂是有机产品交联而成,与一般的材料有较好的配伍性,具有明显的实际应用价值。4、样品经电子透射电镜扫描后发现,包复在树脂中的金属盐及纳米金属粒子的颗粒尺寸在经CT 扫描后没有变化,堆积晶型也没有改变,为防止纳米粒子的团聚问题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5、对增感屏进行了最初步的研究,定性的了解了稀土元素在这方面应用的前景。
朱波[7](2017)在《淮安市医用CT的辐射防护现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调查了解淮安市医用CT的使用及辐射防护现况,以及放射工作人员、申请医生、患者或受检者及家属对辐射防护的认知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学习研究与调查了解,对辐射防护的不足提出改进策略,从而为放射工作人员和受检者的健康护航,为更好地利用CT检查技术诊治疾病提供保障。方法:采用单纯整群抽样方法,于2016年10月至2016年12月对淮安市区5所三级医院,淮阴区、楚州区各2家二级医院,洪泽、盱眙、金湖及涟水四个县每个县2家二级医院,共计17家医院,对这17家医院的医生、CT操作人员以及就诊患者及家属进行调查。了解淮安市各级医院CT检查人员资质、CT检查场所情况、设施设备及防护用品情况;了解淮安市各级医院医生及CT操作人员对CT辐射防护的认知以及执行情况;了解淮安市各县市的患者及其家属对CT辐射防护的认知情况。结果:17家医院机房有7家位于大楼的一楼,10家位于平房;机房面积为36.2-62.4m2,单边长度为5.4-8.6m,均达到国家标准,因为很多机房多是其他房屋后改造而来,一般的使用面积都比较大,每台机器配备一定的防护用品,拥有铅围脖15件、铅裙16件及铅帽14件;10家医院CT机房的铅门有门机连锁装置,7家为手动控制,部分是因为门机连锁装置损坏后改的;每家机房都拥有良好的机械通风设施,在铅门、墙壁上张贴了温馨的提示语,每台机器拥有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医院拥有放射诊疗许可证;对于工作人员,由市卫生监督所集中进行培训,每两年一次,培训结束后进行书面考试,发放培训合格证书,每两年对CT工作人员进行一次身体健康检查,每90天对个人剂量进行一次检测,所有工作人员拥有放射工作人员证,比较有效的做到了工作人员的辐射安全防护,为更好的进行工作提供了保证。所调查患者或受检者及家属4056人,其中知道CT检查有辐射的人数为3162人,占总数77.9%,知道CT检查需要防护措施的人数为2462人,占总数60.7%,该结果表明患者或受检者对CT检查中辐射和防护措施认知情况在不同的年龄段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在不同性别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值大于0.05;而在不同文化程度上的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文化程度越高的人群中,对CT检查有辐射的知晓率越高,相反文化程度越低的人群中,则对知道CT检查有辐射的知晓率越低;并且知道CT检查需要防护措施的人数要比知道CT检查有辐射的人数明显减少。所调查CT操作人员均知晓CT检查存在辐射,仅11人不知道CT检查时需对受检者和陪检者采取相应防护措施且均为初级职称人员,但是大部分人员都没有在CT检查中主动保护患者非检查部位,有的也只是对儿童进行保护,而对成人却一个都没有。所调查医生均知晓CT检查是存在辐射,但只有120人(占30.3%)会主动告知患者CT检查有辐射,让病人选择做还是换其他检查,其余276人(占69.7%)都没有主动告知患者,直接开单让患者做检查。所调查申请医生为就诊病人开具CT检查单数量在50%以下的为129人,占总数的32.6%,为就诊病人开具CT检查单数量在50%以上的为267人,占总数的67.4%,在不同年龄、性别所开具CT检查单数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医生所开具检查单场所在性别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大于0.05,而在年龄及职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其中年轻的医生及初级、中级职称的医生的开具的CT检查单急诊多于门诊,而年长的医生以及高级职称医生的开具的CT检查单门诊多于急诊。结论:1、淮安市各级医院CT检查场所的基本情况均符合国家安全指标,检查设备均有合格证,并具备一定的防护用品及辅助防护措施;2、部分患者及家属对CT检查具有辐射性及检查时的辐射安全具有一定的了解,但远远不够,需要进行相应知识的普及;3、CT操作人员对CT检查具有辐射性及检查时的辐射安全了解程度较高,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不能具体实施,需要加强劳动纪律教育,培养主动自觉性;4、申请医生对CT检查具有辐射性拥有一定的了解,但部分人员没有主动告知患者,损害了患者的选择权,加上个人因素、经济因素及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复杂情况,CT检查单的数量居高不下,建议克服各种困难,从病人的角度出发,适量的开出CT检查单,避免造成一些本不应发生的情况。
郑钧正[8](1995)在《研制我国统一的辐射防护基本标准》文中指出研制我国统一的辐射防护基本标准郑钧正核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各领域日益广泛应用,对电离辐射防护提出了更高要求,辐射防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因此必须加强辐射防护基础结构建设,而辐射防护法规与标准是辐射防护基础结构的重要基础,其重要性是不言...
曲鹏[9](2015)在《移动式放射性废水处理实验装置辐射防护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研发小型化可移动式的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可解决核设施运行、退役、科研、生产中产生的放射性废水问题,可减少企业的固定投资,同时还可用于核应急处理。移动式放射性废水处理实验装置作为小型化可移动式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的研制平台,可测试得到装置的拦截效率、稳定性、安全性等参数,为进一步优化装置的性能提供依据和指导。由于实验装置设备的数量较多、形状不一且分布较分散,各净化设备及相关容器在截流或残留放射性核素后会成为众多源项,实验装置周围空间不同处的剂量水平会存在差异,且实验过程中要对装置进行调试和切换,同时还要对实验装置进行观察,无法做到完全密闭的屏蔽模式,只能进行半开放式的操作,因此需要对操作环境的辐射剂量水平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和现场操作情况进行具体的辐射防护设计,确保职业人员和周围公众的安全。使用传统的计算方法工作量较大且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数值模拟技术广泛应用于工程研究领域,因此进行辐射防护设计时可通过建立实验场所的数值模型,对粒子在空间中的运动进行模拟,得到较准确的空间剂量分布,帮助进行辐射防护的设计工作。本设计利用蒙特卡罗数值模拟的方法,在采集了实验场所及源项等相关参数后,使用大型粒子输运程序MCNP建立了实验模型,模拟得到了实验装置周围空间的剂量分布数据并使用MATLAB制作了剂量分布图,结合场所的实际情况根据图中的剂量分布,从运算结果中找出不同剂量水平边界的位置。在坚持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提出的正当性、最优化和剂量限值三个原则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指导下,结合剂量模拟结果、实验装置所处环境及具体操作情况,从划分工作区域、限制操作时间的角度达到了辐射防护设计的目的,为后续实验的辐射防护工作提供了指导性的依据。
孙梅[10](2008)在《卫生监督体系系统评价与配置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研究目的与意义(一)卫生监督工作是构建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卫生监督是卫生行政部门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维护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对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所采取的能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卫生行政执法行为,是维护正常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秩序的重要保障。卫生监督体系在贯彻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维护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卫生监督工作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之一。2000年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意见》对公共卫生立法和监督执法作了重要论述: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法制建设新形势的需要,公共卫生监督执法体制必须逐步加以改革。并要求“按照依法执政、政事分开和综合管理的原则,调整卫生资源配置,理顺和完善现行卫生监督体制,建立结构合理、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程序明晰、执法有力、办事高效的卫生监督新体制”。(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监督体系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的SARS危机,告诫世人:没有足够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即意味着国家的安全设防不严密。在中央召开的“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公共卫生建设的目标是,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在2008年3月全国两会提及的新医改方案中,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改革目标即为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监督体系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保驾护航。(三)卫生监督体系的首要问题是公共职能不清、政府投入不足导致的职能难以落实前期研究发现,发展中的卫生监督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集中表现为卫生监督职能的落实缺位。而职能界定不清、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是导致职能难以落实的根源。由于职能界定不清,导致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安监、工商等部门相互协调配合不畅,影响职能落实;加之政府完全承担筹资职能的仅占7.9%,而即使是这些政府完全承担筹资职能的机构,其投入也与切实履行职能的需要有较大差距。复杂系统理论提示,系统结构决定系统的整体功能。职能界定的不清楚和投入的不到位必然使得功能的实现受到阻碍。77.8%的机构认为,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卫生监督机构通过开展有偿服务弥补财政经费不足,出现“重有偿服务、轻无偿服务,重审批、轻监督,重养人、轻发展”等不良现象。卫生监督机构是政府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维护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秩序的行政执法机构,承担着政府管理社会卫生事务的公共职能。因此,应该完全由政府承担筹资职能。这一点已毋庸置疑。SARS危机后,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包括卫生监督体系在内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强调要用更长一段时间,完善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财政经费保障体系。然而,卫生监督体系究竟应该承担怎样的公共职能?体系建设三年来体系的现状如何?政府究竟应该遵循怎样的标准进行投入、才能保障其职能的切实落实?这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研究期望通过对卫生监督体系的历史回顾,通过文献的系统评阅,了解卫生监督体系的实践和研究现状,在已有技术基础上,明确卫生监督体系究竟应该承担什么公共职能、目前体系建设和职能承担的状况如何、有哪些因素影响职能的落实、应该按照什么标准进行配备才能保障职能的完全落实。即明确卫生监督体系“应该做什么”、“目前做得怎样”、有“哪些因素影响做得怎样”、应该“投入多少才能保证做得好”等一系列问题。二、材料与方法研究首先运用文献评阅和专家咨询、多重论证的方法,由卫生监督体系实践专家和研究专家共同明确界定了卫生监督公共职能,并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级别的209家机构中进行了意向论证。明确了我国卫生监督体系“应该做什么”。进而,在系统论和“结构—过程—结果”原理的指引下,从资源配置、能力建设、职能落实和外部评价等四个维度,研制了一整套卫生监督体系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该指标体系,课题组调研了全国630家卫生监督机构的基本状况,并对每一项指标从现状和变化趋势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明确了卫生监督体系“做得怎么样”。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资源配置、能力建设和职能落实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构建了卫生监督投入产出的结构方程模型。明确了在卫生监督体系中,资源配置对能力建设和职能落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提示卫生监督体系“做得怎样与投入多少有关”。最后,研究运用规范差距分析方法,在职能完全落实的前提下,考虑工作量的增加和效率的提高,研制了卫生监督体系的人力配置标准,以及日常工作经费和专项经费的配置标准。明确了卫生监督体系“应该投入多少”。三、主要研究结果(一)卫生监督体系公共职能界定课题组遵循法定、社会效益优先、职能与需求相一致、实事求是、动态追踪的原则,通过文献系统收集,界定卫生监督的地位和性质,总结我国卫生监督机构的基本职能和工作项目,并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机构应该承担的职能项目。经过5轮41人次的修改和完善,最终将卫生监督职能归纳为11项:(1)卫生行政许可;(2)卫生监督检查:(3)卫生监测与评价;(4)案件查处;(5)投诉举报处理;(6)突发事件处置;(7)重大活动的卫生监督;(8)执法督察与执法稽查;(9)卫生法制宣传教育:(10)卫生监督信息管理;(11)卫生监督队伍培训和管理。并定义每项职能的类别、类别中服务内容和具体项目,形成卫生监督机构职能和主要任务明细,共包括11项职能、31个类别、166项内容和457个项目。209家样本机构对上述结果的总体认同率达93.7%,提示课题组研制的卫生监督公共职能具有科学性和可接受性。(二)卫生监督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制在系统论和“结构—过程—结果”原理的指引下,课题组结合卫生监督体系的特性,运用头脑风暴法和焦点小组讨论等方式,首先构建了卫生监督系统评价框架,包括资源配置、能力建设、职能落实和外部评价等四个维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卫生系统宏观模型方法,将评价框架条理化和层次化,并用一系列概念或指标来表达其内涵,例如“资源配置”可用人力、物力两方面,物力又可用物力之量、物力之质、物力之质保来表达。而“能力建设”、“职能落实”模块则按照界定的公共职能逐级细分。按照上述思路和方法,课题组经过3轮25人次的咨询与论证,最终形成逐层展开、层次分明的卫生监督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指标共分为四个层次,由100个定量指标组成,每一个指标均有详细的解释和说明。(三)卫生监督体系资源配置现状1、卫生监督队伍已基本形成,但监督员人力配置标准不够,人员数量存在地区分布不均衡。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41个市(地)(98.3%)、2731个县(区)(94.2%)已组建独立的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队伍10万余人。其中,77.4%的在岗人员实行事业单位编制,其他是实行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等。但人力数量仍普遍低于配置标准,人员分布不均衡。监督员学历教育和培训工作,按照《2005年—2010年全国卫生监督员教育培训规划》(简称《规划》)的目标要求,还需要进一步加强。2、人员素质结构趋于良好。目前我国卫生监督机构直接从事卫生行政执法的人员占67.2%;行政、后勤工作人员占25.7%;综合业务科室人员占7.1%。人员职称水平主要集中在中级(33.4%)、初级(28.5%)和副高以上(10%)。大学本科学历人员比例达到27.1%以上。36.1%的法律、管理等非医学相关专业人员进入卫生监督队伍,呈现专业多样化的趋势。同时,为实现《规划》的目标要求,体系逐步重视人员的学历教育和培训。参加学历教育的人数逐年增加,且主要集中在本科和大专学历。体系建设初期和后期人员参加培训的时间平均增长了39.2%,主要侧重于专业知识、执法基础知识、职业道德素质培训和综合性培训。3、初步形成了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但有高素质人员流出逐渐增多的趋势。调查显示,总体来讲流入高于流出,样本地区净流入量就达2123人,以同级调动为主,呈现东多西少的情况,除了同行业间的调动外,还有相当部分来自教育机构即高校等。在人员流动中,有高素质人员流出逐渐增多的趋势,提示卫生监督机构留住人才和充分用好人才的机制有待完善。4、总体投入明显增加,但仍然存在较大经费缺口,入不敷出急待扭转。政府对卫生监督机构的财政拨款,从体系建设前的平均每机构123.8万元上升到167.6万元,增幅达36.5%;其中,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经常性业务经费、专项经费分别提高了38.7%、24.3%和32.5%。经费渠道趋于合理,财政拨款在卫生监督机构经费收入中占绝对主导地位,构成比例从2001年的62.1%上升到2006年的74.4%,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服务收入构成相应地从2001年的32.9%下降到2006年的21.3%。但政府投入仍显不足。一是从绝对数量来看,2004-2006年平均每机构每年人员经费和日常工作经费缺口分别为11.1万元和29.3万元,与2001-2003年相比,日常工作经费缺口缩小11.9%,而人员经费缺口却扩大了18.9%。二是随着卫生监督机构各项职能落实程度的提高,机构支出也与日俱增。2001-2003年平均每机构每年经费支出为156.2万元,后三年这个数据增至193.6万元,增长比率为23.9%。三是建设前后不同地区省、市、县级卫生监督机构收入占支出比例均未达到100%,虽然随年度有所上升,但是幅度较小,平均从2001年的66.6%上升到2006年的70.7%,提高仅4.1个百分点。5、经费投入公平性呈逐年好转的态势,但仍有待改善。借用在岗人员人均机构总收入的均衡性指数来衡量相同级别不同机构间的投入均衡程度,结果提示,2001-2006年间,县级机构经费分布均衡性指数从0.62下降到0.46,市级机构从0.50下降到0.36,省级机构从0.48降到0.33,公平性有逐年好转的态势。但仍有待改善,西部地区受中央政府政策的扶持,投入力度较大,由于其基数较低建设前后增加的幅度也较东中部地区高,增长趋势明显。中部地区的境地则较为尴尬,一方面中央政府的重视力度稍小,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所以该地区卫生监督机构这些年的投入不论是在总量上还是在增长幅度上均较东、西部地区小。6、工作用房面积有明显进展,但实际使用建筑面积、人均建筑面积、产权房建筑面积等指标均未达标。截至2007年底,全国新增工作用房面积12.1万平方米,省、市、县三级人均占有工作用房面积分别达到29.1、26.0、26.3平方米。但实际使用建筑面积、人均建筑面积、产权房建筑面积等几项指标均未达到2005年《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关于房屋建设的最低限基本要求。全国卫生监督机构实际使用建筑总面积为193.5万平方米,省级机构平均为3038平方米,市级机构平均为1446.6平方米,县级机构平均为480.9平方米;人均实际使用建筑面积,省级为30.6平方米/人,市级为30.0平方米/人,县级为20.8平方米/人;全国卫生监督机构产权房建筑总面积为70.3万平方米,其中省级平均为920.5平方米,市级为506.4平方米,县级为179.4平方米。7、卫生监督机构基本建设资金自筹比例过高,经济压力易导致工作方向的偏移和其它隐患。全国卫生监督机构建设中,44.1%的建设项目有自筹资金,2004年-2006年自筹资金总额达到4511.8万元,占总自筹资金64.9%,而自筹比例高的地方,往往也正是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债务可能引起工作方向的偏移和其它隐患。8、设备配备幅度明显提升,但仍未达到标准要求。在2001年至2006年6年期间,中央和地方政府共投入资金3.32亿元,用以卫生监督机构设备建设。卫生监督机构设备有较大幅度增加。2006年,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设备资产和设备种类数较2003年均有大幅度的提高,省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平均设备资产为294.5万元,市级机构为69.5万元,县级机构为35.6万元;省级机构平均拥有42.1种设备,市级拥有27.7种,县级拥有17.0种。其中,现场快检测设备建设得到了优先发展,省、市、县级机构平均拥有的种类数分别为18种、12种、7种。然而,卫生监督机构设备建设尚未达到标准要求。按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卫生监督机构设备建设的达标比例较低,东部省级卫生监督机构的设备配置达标比例只有41.1%,西部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的设备配置达标比例仅为15%。(四)卫生监督体系能力建设现状1、卫生行政许可工作服务能力提高,质量监控力度有所提升。调查显示,各地区、各级别卫生监督机构的按时办结率均维持在98-99%之间。几年来,卫生监督机构的卫生行政许可工作量逐年增加,在工作量增加的情况下,卫生监督机构仍能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和时限,保持比较高的工作效率,说明卫生监督部门的服务能力有很大提高。依法撤销的卫生行政许可数绝对数较低,但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其中尤以市级和县级机构的增加明显,这与近年来市、县级机构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更注重提升自身的质量控制能力,加大了许可后监管力度和对许可行为的内部稽查力度有关。卫生行政许可撤销率呈上升趋势,表明卫生行政许可后的质量监控力度越来越大。2、卫生监督检查力度加强,监督检查强度有所增强。2006年全国卫生监督检查覆盖率平均为95.4%。体系建设3年来,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平均卫生监督检查覆盖率提高了3.8%;同时卫生监督检查的强度也有所增强,户均卫生监督检查频次增加了14.3%,卫生监督员人均现场检查天数增加了12.1%。卫生监督检查覆盖的广度增加,对管理相对人监管数量越多,卫生监督检查的强度越大,卫生监督机构能够更好的发挥日常卫生监督的作用,督促管理相对人能依法行事,同时也能预防和及时纠正违法行为,履行好监督的职责。3、重大活动卫生保障次数和参与保障人次增幅较大,卫生保障作用愈加明显。2006年平均每机构参与重大活动卫生保障37次,参与保障230人次。3年来,卫生监督机构参与重大活动卫生保障次数的增加幅度为29.9%,参与人次的增加幅度则达到了29.6%,而重大活动中发生突发事件的起数平均降低了27.9%。4、案件查处工作量增加,工作质量较高。2006年,平均每家卫生监督机构立案116件,结案106件,结案率为89.9%。体系建设三年来,卫生监督机构的案件查处工作量有所增加,立案数平均增加了43.6%,结案数平均增加了36.8%;案件查处的工作质量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结案率基本保持在90%以上,且三年来经行政复议、诉讼撤销的案件总数呈现下降的趋势。5、投诉举报处理工作量增加,工作效能较高。2006年,平均每家卫生监督机构受理投诉举报78起,投诉举报及时调查处理率为99.1%。体系建设三年来,卫生监督机构平均受理的投诉举报平均增加了33.5%,投诉举报及时调查处理率基本维持在95%以上,提示各级机构均较好地履行了投诉举报查处的职责,从关注民生出发,加强了执法力度,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6、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均有提高,应急处置队伍不断壮大。与2003年相比,2006年,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组织建设项目设置率提升70.0%以上,制度建设项目设置率提升85.0%以上,预案和技术方案制定能力提升85.0%以上,组织分工能力虽然只提升了55.0%左右,但2006年科室分工明确率和协调有力率已达到90%以上。应急专业队伍人数平均增长87.2%,参与现场调查处置人数平均增长91.9%,现场检测人数平均增长61.4%。7、卫生监督信息化基础建设成效明显,信息管理能力建设不断提高。2006年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机构平均拥有信息设备配置种类数分别为9.3台(件)、4.3台(件)和2.3台(件),达标率则分别达42.5%、43.1%和57.7%,与2003年比较,有明显提高。信息公告次数也呈现逐年增多趋势。2006年卫生监督机构平均信息公告次数14.5次,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机构平均信息公告次数分别为59.0次、20.7次和9.9次;与2003年相比,信息公告次数平均增长了65.9%,其中省、市、县级分别增长59.5%、71.5%和65.1%。8、卫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成效显着。2006年,平均每省级机构在报纸刊物上刊登88.6篇、市级48.1篇、县级9.3篇;省级机构利用广播电视进行法制宣教工作播放次数最多,为29.8次,市级次之(25.6次),县级最低(10.5次)。讲座培训次数亦有大幅度的增长,平均增幅41.9%。可见,在过去的几年中,尤其是2003年后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以来,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各项能力建设均得到了显着的增强和完善,表现为工作数量的增加和工作质量的提升。但也仍然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需要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完善和改进。(五)卫生监督体系职能落实现状2006年卫生监督机构公共职能开展情况呈现以下特点,从整体看开展比例较高,但进一步细化职能项目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开展比例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基本呈现省级最高、市级次之、县级略低和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态势;已经明确的职能项目开展比例较高(62.8%),而不明确的项目开展比例则较低(37.9%),提示明确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能是当务之急。从卫生监督公共职能的具体项目角度来看,案件查处的开展比例最高(82.3%),其次是投诉举报的处理(74.7%)、执法督查和执法稽查(72.6%),而卫生监测与评价(35.0%)的项目开展比例则相对较低。各省、市、县样本地区的数据基本反映了相同的情况。省级和县级机构,均是东部地区开展程度要好,而市级机构则是中部地区开展较好。随着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2006年,卫生监督职能的项目开展程度平均达到了70.6%,相比项目开始当年,项目开展程度平均提高了11.5%。11项卫生监督职能的开展程度也得到大幅提升。其中案件查处平均提升15.3%,卫生行政许可平均提升12.2%。2006年卫生监督公共职能的完成程度为39.1%,距离完全落实还存在较大差距,机构内部职能开展比例和开展程度整体偏低,且参差不齐。表明卫生监督机构目前在履行公共职能时仍具有粗放型的特点,未走上集约、规范的道路。提示目前体系建设重视职能的开展,但并未对具体职能的开展和落实进行规范管理和监督。(六)卫生监督体系外部评价现状SARS之后,卫生监督体系经过三年建设,社会各方对卫生监督工作能力的提高、对卫生监督工作的理解支持增加以及社会公众从中受益增加等三个方面均表示高度认可,认同率均在90%以上,对进步程度的评价也较高,平均评分均在7分以上(满分为10分),表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所取得的进步与发展,确实带来了卫生监督工作能力的提高,公共卫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公众确实能够从中受益。(七)卫生监督体系投入产出分析1、卫生监督体系的资源配置状况直接影响卫生监督工作的能力建设和职能落实。卫生监督体系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其结构对其功能有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结构—过程—结果”指标的相关分析发现,卫生监督体系的资源配置程度对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情况、卫生监督的效果之间关系密切:(1)资源配置与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情况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615,(2)资源配置与卫生监督效果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96。而结构方程模型结果也同样提示,资源配置正向影响能力建设,而能力建设又正向影响职能落实,通径系数分别为1.03和0.74,提示资源配置越好,能力建设就越好,职能落实也就越高。提示要加强卫生监督体系的建设,必须确保卫生监督的保障到位。2、在现有配置水平下,人力数量和素质对资源配置水平的影响较大。研究发现,当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经费投入达到一定规模时,卫生监督人员的人员综合素质高低成为了影响卫生监督效果的关键因素。我国东部地区卫生监督机构基础建设大致完成,经费投入也达到一定程度,在这种背景下,卫生监督人员的数量及人均财政拨款对卫生监督工作效果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205和0.101,而卫生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卫生监督工作效果的弹性系数则达到0.825。这表明,在保障卫生监督的正常工作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条件下,卫生监督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实现更大的卫生监督的效果。同样,结构方程模型也提示,人员数量、素质和设备配置率对资源配置的效应大于经费的配置。因此,提示在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时候,加强经费的保障是一方面,但人员数量的配备、素质的提升以及仪器设备的配置亦不容忽视。(八)卫生监督体系配置标准研究通过测算,课题组明确了省、市、县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力配置基准值,分别为122、77、45人。考虑到全国共有32个省级、347个市级、2961个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因而得出全国卫生监督机构需要配置总人力为164249人,即需要在现有人力基础上增加54.45%的人员。测算结果同样提示,全国期望的经常性费用为90.82亿元,需追加56.61亿元,追加比例为165.48%:仪器设备需一次性投入经费57.05亿元;按照现有人力测算,全国卫生监督机构目前的房屋建筑面积经费缺口为28.08亿元、按照理想人力则需追加43.23亿元。四、研究中的主要探索和创新(一)结果创新1、课题组综合运用文献评阅、专家咨询、多重论证等方法,针对卫生监督体系职能界定不清的首要问题,首次明确界定了我国卫生监督体系的31个类别、166项内容和457个项目的公共职能,形成了《卫生监督机构职能和主要任务》等,并经209家卫生监督机构的实践专家论证,得到了高度认可。公共职能的明确界定为加强我国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提供了前提条件。2、课题组在系统论和“结构—过程—结果”思想的指引下,构建了卫生监督体系的系统评价框架:在此基础上,运用卫生系统宏观模型,将指标框架条理化和层次化,并用一系列概念或指标来表达其内涵。按照上述思路和方法经过3轮25人次的咨询与论证,最终形成由100个定量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为系统评价卫生监督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二)方法和应用创新1、课题组运用规范差距分析方法,从保障卫生监督公共职能切实落实的角度出发,研制了我国卫生监督体系的人力和经费配置标准的测算方法;并运用该方法测算了在切实落实公共职能的前提下,我国卫生监督体系应该配置的人力标准、及经常性经费和专项经费标准。为明确政府对卫生监督体系的筹资职能提供了定量依据。2、课题组将结构方程模型应用于卫生监督体系的系统分析中,理顺了其多投入、多产出变量间的复杂关系,解决了产出难以定量的难题。明确了卫生监督体系投入对产出的重要影响,揭示了卫生监督投入的重要性。
二、对放射防护规定GBj8—74的介绍和学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放射防护规定GBj8—74的介绍和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1)放射学操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与健康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放射诊断辐射防护与质量控制的发展 |
1.2 我国放射治疗辐射防护与质量控制的发展 |
1.3 我国核医学辐射防护与质量控制的发展 |
1.4 我国介入放射学辐射防护与质量控制的发展 |
1.5 我国放射卫生标准体系建设 |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范围 |
2.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3 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我国放射诊疗辐射防护现状 |
3.1.1 放射诊疗基本情况 |
3.1.2 医用辐射防护监测 |
3.2 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与个人剂量监测现状 |
3.2.1 职业健康检查与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报告 |
3.2.2 个人剂量监测 |
3.3 我国放射卫生法律法规标准现状 |
第4章 讨论 |
4.1 放射诊疗技术的应用发展迅猛 |
4.2 医用辐射防护对策与建议 |
4.2.1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推进《放射损伤防治管理条例》的立法工作 |
4.2.2 进一步提高放射卫生标准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
4.2.3 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辐射防护意识 |
4.2.4 落实放射诊断“正当性”原则 |
4.2.5 进一步规范核医学工作场所布局 |
4.2.6 加强核医学工作人员的内照射个人剂量监测 |
4.2.7 进一步加强对放射诊疗机构的监督管理 |
4.2.8 建立健全医学物理师制度 |
4.2.9 完善放射卫生信息系统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CIAE辐射安全防护事业的起步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辐射防护标准 |
1.1 我国第1代辐射防护基本标准的学习和研讨 |
1.2 参与编制我国第2代辐射防护基本标准 |
1.3 主持编制第3代国家辐射防护基本标准 |
1.4 我国现行辐射防护基本标准的编制及宣贯 |
1.5 其他辐射防护标准编制 |
2 辐射防护监测 |
2.1 个人监测 |
2.2 场所及流出物监测 |
2.3 核工业等辐射防护监测技术支持 |
3 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 |
3.1 辐射环境监测方法及标准 |
3.2 辐射环境监测仪器装备研发 |
3.3 辐射环境评价 |
3.4 全国科技大会奖 |
4 天然辐射照射及国民剂量估算 |
4.1 天然辐射本底水平的调查和评价 |
4.2 宇宙射线电离量的测量及其剂量估算 |
4.3 人为活动引起的天然辐射照射水平的调查与评价 |
4.4 氡、钍射气及其子体的照射水平的调查与评价 |
4.5 我国国民剂量中天然辐射照射剂量评价 |
5 能源与环境研究 |
5.1 核电的环境影响分析 |
5.2 不同能源链的环境影响比较 |
5.3 服务核电发展,保护环境安全 |
6 核与辐射应急准备与响应 |
6.1 核与辐射应急工作的起步 |
6.2 为国家核应急提供技术支持 |
6.3 国家应急法规标准的制定 |
6.4 核与辐射应急技术研究 |
6.5 核与辐射应急实践 |
7 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与废物最小化 |
7.1 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 |
7.2 核设施退役和放射性废物安全相关研究 |
7.3 放射性废物最小化研究及实践 |
7.4 放射性废物最小化战略研究与顶层设计 |
8 结语 |
(4)综合医院建筑防辐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前言 |
1 综合医院建筑的发展与医院建筑防护理念 |
1.1 综合医院建筑的演变及发展方向 |
1.1.1 综合医院建筑的演变 |
1.1.2 综合医院建筑的发展方向 |
1.2 综合医院建筑防护的理念 |
1.2.1 综合医院建筑防护的理念 |
1.2.2 关于医院建筑的辐射防护 |
1.2.3 辐射防护技术的发展是医学发展的必然 |
1.3 综合医院建筑防护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3.1 医疗环境质量的提高 |
1.3.2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1.3.3 促进建筑科技的发展 |
2 辐射防护机理与防护原则 |
2.1 射线产生的机理和特性 |
2.1.1 原子结构与放射性 |
2.1.2 常见射线的种类与特性 |
2.1.3 射线防护常用量 |
2.2 辐射对物质的作用与效应 |
2.2.1 电离辐射与物质的作用 |
2.2.2 非电离辐射与物质的作用 |
2.2.3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
2.3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
2.3.1 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措施 |
2.3.2 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措施 |
2.4 综合医院建筑的辐射防护对策 |
2.4.1 产生辐射的科室与辐射类型 |
2.4.2 综合医院建筑射线防护的总对策 |
2.4.3 医院建筑辐射防护的标准 |
3 综合医院外照射科室的设计与防护技术 |
3.1 放射科的规模与组成 |
3.1.1 放射科的组成 |
3.1.2 放射科的建设规模 |
3.2 放射科在综合医院中的位置 |
3.3 放射诊断主要房间设计 |
3.3.1 X射线诊断机室 |
3.3.2 暗室 |
3.3.3 核磁共振室 |
3.4 放射治疗主要房间设计 |
3.4.1 X线治疗室 |
3.4.2 后装治疗室 |
3.4.3 钴60外照射治疗室 |
3.4.4 电子加速器治疗室 |
3.4.5 模拟定位机(横位断层机)室 |
3.4.6 X刀治疗室 |
3.4.7 γ刀治疗室 |
3.4.8 中子治疗室 |
3.5 放射科的空间组合 |
3.5.1 放射诊断的空间组合 |
3.5.2 放射治疗的空间组合 |
3.5.3 理想与现实——在探索中进步 |
3.6 外照射防护的技术措施 |
3.6.1 屏蔽防护的形式与材料 |
3.6.2 低能量辐射的防护构造 |
3.6.3 高能量辐射的防护构造 |
4 核医学科室的设计 |
4.1 核医学科室与内照射防护 |
4.1.1 核医学科室和内照射 |
4.1.2 开发型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的途径 |
4.2 核医学科室的平面组合 |
4.2.1 核医学科室的基本要求 |
4.2.2 核医学科室的洁污分级 |
4.2.3 核医学科室的组合 |
4.3 核医学科室主要房间的设计 |
4.3.1 储源室 |
4.3.2 分装室 |
4.3.3 标记室 |
4.3.4 操作放射β源和高能γ源的放射化验室 |
4.3.5 体外探测室 |
4.3.6 内照射前装治疗室 |
4.3.7 病房 |
4.4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 |
4.4.1 放射性废物处理的基本原则和途径 |
4.4.2 放射性废物处理池 |
4.5 核医学科室辐射防护的其它辅助措施 |
4.5.1 辐射防护监测 |
4.5.2 通风系统 |
5 辐射医疗空间的环境心理分析 |
5.1 辐射医疗空间的客观环境 |
5.1.1 辐射医疗空间的现状 |
5.1.2 辐射医疗空间环境的特点 |
5.2 空间的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 |
5.2.1 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的互动过程 |
5.2.2 物理环境的认知 |
5.3 辐射医疗空间环境的再塑造 |
5.3.1 形的塑造 |
5.3.2 色环境 |
5.3.3 光环境 |
5.3.4 声环境 |
5.3.5 空气的品质 |
5.3.6 艺术装饰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相关概念辨析 |
1.3.3 小结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收集与实际工作结合 |
1.4.2 定性与定量分析评价相结合 |
1.4.3 对比分析与共性归纳相结合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大遗址保护概述 |
2.1 大遗址含义 |
2.2 大遗址特点 |
2.2.1 价值高、等级高 |
2.2.2 数量多、规模大、分布广 |
2.2.3 独特性、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 |
2.2.4 可观赏性和展示性不强 |
2.3 大遗址分类 |
2.3.1 按照时间序列分类 |
2.3.2 按照材料类型分类 |
2.3.3 按照功能分类 |
2.3.4 按照遗存位置分类 |
2.4 大遗址的破坏因素 |
2.4.1 自然因素 |
2.4.2 人为因素 |
2.5 大遗址保护的相关重要国际文献、国际公约与宪章 |
2.6 中西方大遗址保护对比及国外大遗址保护的借鉴 |
2.6.1 中西方大遗址的区别 |
2.6.2 中西方大遗址保护理念的差异 |
2.6.3 国外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方式 |
本章小结 |
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概述 |
3.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定义 |
3.1.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定义 |
3.1.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词释文 |
3.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意义 |
3.2.1 从被动的抢救性保护到主动的规划性保护 |
3.2.2 从“打补丁式”的局部保护到着眼于遗址规模和格局的全面保护 |
3.2.3 从单纯的本体保护到涵盖遗址环境的综合性保护 |
3.2.4 从“画地为牢式”的封闭保护到引领参观的开放式保护 |
3.2.5 从专一的文物保护工程到推动城市发展、整合文化遗产资源的工程 |
3.2.6 从单纯的文物保护工程到改善民生、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会与保护的过程 |
3.3 我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历程 |
3.4 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方针和原则 |
3.4.1 科学论证、规划先行的原则 |
3.4.2 保护第一、适当展示的原则 |
3.4.3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 |
3.4.4 稳步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 |
3.4.5 严格管理、合理运营的原则 |
本章小结 |
4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技术支撑和工作程序 |
4.1 考古勘探 |
4.1.1 考古学定义 |
4.1.2 考古勘察工作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的关系 |
4.1.3 考古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
4.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理论——动态保护规划理论 |
4.2.1 “动态规划”理论的定义 |
4.2.2 动态规划理论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管理的意义 |
4.2.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动态规划的工作原则 |
4.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的技术支撑 |
4.3.1 德尔菲法 |
4.3.2 3S技术 |
4.4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 |
4.4.1 规划设计前期工作 |
4.4.2 规划设计文件编制 |
4.4.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阶段工作流程总结 |
本章小结 |
5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状调查、价值评估及发展目标 |
5.1 基础资料调研与分析 |
5.1.1 基础资料调研与分析的意义 |
5.1.2 基础资料调查 |
5.1.3 调查结果分析 |
5.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资源调查 |
5.2.1 考古遗址资源调查与价值评估内容 |
5.2.2 考古遗址资源调查与价值评估应遵循的原则 |
5.2.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资源调查 |
5.3 考古遗址资源价值评估 |
5.3.1 考古遗址资源价值评估意义 |
5.3.2 我国考古遗址价值评估的不足 |
5.3.3 大遗址资源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 |
5.4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性质和发展目标 |
5.4.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性质 |
5.4.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口标 |
本章小结 |
6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范围划定与分区布局 |
6.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范围划定 |
6.1.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范围划定的意义 |
6.1.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范围的划定原则 |
6.1.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范围划定的方法 |
6.1.4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范围划定小结 |
6.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分区 |
6.2.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分区原则 |
6.2.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分区类型 |
6.2.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区划 |
6.2.4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功能分区 |
6.2.5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景观分区 |
本章小结 |
7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环境整治、居民社会调控与土地利用规划 |
7.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环境整治 |
7.1.1 景观环境整治 |
7.1.2 生态环境整治 |
7.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
7.2.1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的意义 |
7.2.2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的原则 |
7.2.3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的措施 |
7.2.4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的内容 |
7.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土地利用调控规划 |
7.3.1 土地利用调控规划的意义 |
7.3.2 土地利用调控规划的原则 |
7.3.3 土地利用调控规划的措施 |
7.3.4 土地利用调控规划的内容 |
本章小结 |
8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展示规划 |
8.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展示规划意义 |
8.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展示原则及内容 |
8.2.1 保护展示原则 |
8.2.2 保护展示内容 |
8.3 遗址本体保护展示 |
8.3.1 露天保护展示 |
8.3.2 回填保护展示 |
8.3.3 覆盖保护展示 |
8.3.4 修复保护展示 |
8.3.5 遗址重建展示 |
8.3.6 遗址模型复原展示 |
8.4 考古遗址周边环境保护展示 |
8.4.1 周边环境保护展示的意义 |
8.4.2 历史环境保护展示方式 |
8.5 遗址博物馆保护展示 |
8.5.1 遗址博物馆的含义 |
8.5.2 遗址博物馆特点及设计原则 |
8.5.3 遗址博物馆的外部空间设计 |
8.5.4 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内部空间设计 |
8.5.5 先进技术设施 |
8.6 考古工作展示 |
8.7 展示服务设施 |
8.7.1 标识系统 |
8.7.2 语音解说与背景音乐系统 |
8.7.3 无障碍设施 |
本章小结 |
9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专项工程规划 |
9.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道路交通工程 |
9.1.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道路交通规划原则 |
9.1.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道路交通模式 |
9.1.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道路分类与分级 |
9.1.4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道路交通设施规划 |
9.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绿化种植工程 |
9.2.1 绿化种植在考古遗址公园中的作用 |
9.2.2 绿化种植要求 |
9.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给水排水工程 |
9.3.1 给水规划 |
9.3.2 排水规划 |
9.4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邮电通讯工程 |
9.4.1 邮电通讯规划原则 |
9.2.2 邮电通讯规划的主要内容 |
9.5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供电能源工程 |
9.5.1 供电能源规划基本原则 |
9.5.2 供电能源规划的基本内容 |
9.6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游览设施工程 |
9.6.1 游览设施规划基本原则 |
9.6.3 游览设施规划的主要内容 |
本章小结 |
10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法制建设与运营管理 |
10.1 我国考古遗址公园管理机构现状问题 |
10.1.1 管理机构的行政管理问题 |
10.1.2 管理机构的执行权限问题 |
10.1.3 管理机构的土地管理问题 |
10.1.4 管理机构的经费运转问题 |
10.1.5 管理机构的职能结构问题 |
10.1.6 管理机构的宣传教育问题 |
10.2 我国考古遗址公园管理机构问题产生的原因 |
10.2.1 我国有关大遗址保护及考古遗址公园的立法现状 |
10.2.2 我国考古遗址公园的执法现状 |
10.2.3 国内外考古遗址公园的立法比较 |
10.3 构建我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运营管理体系 |
10.3.1 建立健全考古遗址公园的行政管理专项体制 |
10.3.2 建立健全考古遗址公园的法律法规执行体制 |
10.3.3 建立健全考古遗址公园的土地管理专项体制 |
10.3.4 建立健全考古遗址公园的经济产业发展体制 |
10.3.5 建立健全考古遗址公园的人才教育培养体制 |
本章小结 |
11 无锡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 |
11.1 项目概况 |
11.1.1 项目背景 |
11.1.2 背景环境 |
11.2 遗存概况与价值评估 |
11.2.1 遗存概况 |
11.2.2 价值评估 |
11.3 现状评估 |
11.3.1 本体保存状况 |
11.3.2 保护工作现状评估 |
11.4 规划总纲 |
11.4.1 指导思想 |
11.4.2 保护原则 |
11.4.3 规划原则 |
11.4.4 规划定位 |
11.4.5 规划目标 |
11.4.6 保护对象 |
11.4.7 规划策略 |
11.5 保护区划 |
11.5.1 保护区划 |
11.5.2 保护范同 |
11.5.3 建设控制地带 |
11.5.4 环境协调区 |
11.5.5 管理规定 |
11.6 遗址本体保护 |
11.6.1 保护原则与策略 |
11.6.2 本体保护结构 |
11.6.3 、本体保护措施 |
11.6.4 本体防护措施 |
11.7 环境整治 |
11.7.1 环境质量标准 |
11.7.2 环境整治措施 |
11.8 生态保护与修复 |
11.8.1 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原则 |
11.8.2 生态修复策略 |
11.9 遗址资源利用与展示规划 |
11.9.1 利用原则与策略 |
11.9.2 展示措施 |
11.9.3 展陈体系 |
11.9.4 遗址环境展示 |
11.10 专项设计 |
11.10.1 交通组织 |
11.10.2 展示服务设施及标识系统 |
11.10.3 基础设施 |
11.10.4 植物种植规划 |
11.10.5 建筑规划 |
11.11 游客管理 |
11.11.1 游客容量控制 |
11.11.2 游客管理措施 |
11.11.3 公益活动 |
11.12 管理规划 |
11.12.1 运行管理 |
11.12.2 工程管理 |
11.13 研究规划 |
11.12.1 考古工作 |
11.12.2 研究计划 |
12 结论与讨论 |
12.1 研究结论 |
12.2 研究成果 |
12.3 研究不足与研究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项目库的100处重要大遗址 |
附录二 十一五期间重要大遗址(100处)分类 |
附录三:大遗址保护的国际宪章、国际文献 |
附录四: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简介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树脂纳米无机复合物的制备及对X射线吸收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及研究原理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二部分 原理 |
一、X 射线吸收的理论基础 |
二、离子交换树脂简介 |
第二章 树脂纳米硫酸钡的制备及对 X 射线吸收性能的研究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二部分 硫酸钡的制备及对X 射线吸收性能的研究 |
第三章 树脂纳米稀土(铈、镧)金属粒子及其纳米金属盐的制备以及对 X 射线吸收性能的研究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二部分 树脂纳米铈、树脂纳米磷酸铈的制备及对X 射线吸收性能的研究 |
第三部分 树脂纳米镧、树脂纳米磷酸镧的制备及对X 射线吸收性能的研究 |
第四部分 树脂纳米稀土增感屏的初步研究 |
第四章 树脂纳米铜、树脂纳米磷酸铜的制备以及对 X 射线吸收性能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7)淮安市医用CT的辐射防护现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2 内容和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文献研究 |
2.1.2 现状调研 |
2.2 研究对象 |
2.3 技术路线 |
2.4 研究方法 |
2.5 质量控制 |
2.6 伦理考量 |
3 结果 |
3.1 调研医院一般情况 |
3.2 CT机房、CT工作人员及设备相关情况 |
3.3 患者或受检者及家属对辐射防护的认知情况 |
3.4 CT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的认知情况 |
3.5 申请医生对辐射防护的认知情况 |
4 讨论 |
4.1 患者或受检者及其家属对辐射防护的认知情况 |
4.2 CT操作人员对辐射防护的认知情况 |
4.3 申请医生对辐射防护的认知情况 |
4.4 创新点 |
4.5 局限与展望 |
4.5.1 局限性 |
4.5.2 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CT检查中的辐射剂量分析及其防护对策 |
附录 |
致谢 |
(9)移动式放射性废水处理实验装置辐射防护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办法 |
第2章 辐射防护设计依据 |
2.1 法律法规 |
2.1.1 相关法律 |
2.1.2 相关法规 |
2.2 相关标准 |
2.2.1 参考及执行标准 |
2.2.2 相关标准的主要参考内容及适用性 |
第3章 实验工艺分析 |
3.1 工艺流程介绍 |
3.2 源项分析 |
3.2.1 核素分析 |
3.2.2 辐射类型分析 |
3.2.3 放射性核素辐射特性及使用情况 |
3.2.4 实验指标 |
第4章 实验装置的辐射剂量模拟与防护设计 |
4.1 实验装置概况及周围环境简况 |
4.2 剂量模拟 |
4.2.1 模拟程序 |
4.2.2 三维参数的确定 |
4.2.3 核素分布参数 |
4.2.4 设备材质及厚度 |
4.2.5 模拟空间边界的设置 |
4.2.6 剂量模拟结果与分析 |
4.3 防护设计 |
4.3.1 设计原则 |
4.3.2 设计方案 |
4.3.3 其他注意事项 |
4.3.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卫生监督体系系统评价与配置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意义和必要性 |
(一) 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要求使然 |
(二) 国内外在卫生监督系统评价和配置标准方面的研究需要突破 |
(三) 本研究的定位 |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三)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材料与方法 |
一、主要研究方法简介 |
(一) 指导性研究方法 |
(二) 具体研究方法 |
二、资料来源和收集方法 |
(一) 文献查阅 |
(二) 机构调查 |
(三) 专家咨询和论证 |
(四) 二次资料利用 |
(五) 模型构建和模拟验证 |
三、质量控制方法 |
(一) 组织保证 |
(二) 现场调查阶段 |
(三) 资料录入与整理阶段 |
四、主要分析方法 |
五、技术路线 |
研究结果 |
第一部分 卫生监督公共职能界定 |
一、研究背景 |
(一) 卫生监督体系的首要问题为卫生监督职能界定不清、难以落实 |
(二) 卫生监督职能难以落实的种种表现 |
二、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三、卫生监督的地位和作用 |
(一) 卫生监督的概念和性质 |
(二) 卫生监督的功能和特征 |
(三) 卫生监督的作用和意义 |
四、卫生监督职能和基本任务 |
(一) 卫生监督机构职能和主要任务 |
(二) 界定的卫生监督职能被普遍认可 |
五、小结 |
第二部分 卫生监督体系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制 |
一、卫生监督体系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制的主要任务 |
二、卫生监督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制过程及步骤 |
(一) 全面构建卫生监督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二) 指标框架条理化和层次化的过程 |
三、卫生监督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
四、小结 |
第三部分 (1)卫生监督体系资源配置现状——人力 |
一、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配置一般情况 |
(一) 参照公务员管理情况 |
(二) 人力数量情况 |
(三) 人力素质结构情况 |
二、2001-2006年期间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变化情况 |
(一) 人员流动概况 |
(二) 人员具体流动情况 |
三、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综合素质情况 |
四、卫生监督人员学历教育和培训情况 |
(一) 学历教育情况 |
(二) 参加培训班情况 |
五、卫生监督现有人力资源与标准的比较 |
(一) 卫生监督员学历水平距2010年标准仍有一定差距 |
(二) 经常性培训时间达标情况 |
六、人员数量分布均衡性指数分析 |
七、小结 |
第三部分(2) 卫生监督体系资源配置现状——经费 |
一、政府对卫生监督机构的投入力度显着增加 |
(一) 卫生监督机构所获的财政拨款总量增加 |
(二) 人均财政拨款有所增加,西部地区增长相对较少 |
(三) 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经费普遍增加 |
(四) 卫生监督机构公用经费和经常性业务经费得到提高 |
二、专项经费投入效果显着 |
(一) 卫生监督机构专项投入总体加大,但中部地区不增反减 |
(二) 专项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拨款,中央以引导为主 |
三、经费渠道更加优化,服务收入比例持续下降 |
(一) 卫生监督机构不同经费来源构成情况分析 |
(二) 卫生监督机构服务收入逐渐下降 |
四、卫生监督机构投入的公平性逐年好转 |
五、政府投入尚不能满足卫生监督机构的支出需要 |
(一) 卫生监督机构经费支出情况分析 |
(二) 卫生监督机构经费收入占经费支出的比例分析 |
(三) 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经费缺口分析 |
(四) 卫生监督机构日常工作经费缺口分析 |
(五) 服务收入结余部分填补人员和公用经费后遗留的缺口分析 |
六、小结 |
第三部分(3) 卫生监督体系资源配置现状——房屋 |
一、从普查的数据看全国卫生监督机构房屋基础设施的现状 |
(一) 全国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实际使用建筑面积 |
(二) 全国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人均实际使用建筑面积 |
(三) 全国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产权房屋建筑面积 |
二、从抽样调查的数据看卫生监督机构房屋基础设施三年建设的变化情况 |
(一) 卫生监督机构建筑规模增大 |
(二) 卫生监督机构人均建筑面积提高 |
(三) 卫生监督机构房屋结构的变化 |
(四) 卫生监督机构建设资金投入 |
(五) 卫生监督机构房屋资产值的变化 |
(六) 卫生监督基础设施的均衡性指数的变化 |
三、小结 |
第三部分(4) 卫生监督体系资源配置现状——设备 |
一、主要设备配置规模 |
二、主要设备配置种类分析 |
三、地区间设备配置均衡性分析 |
四、小结 |
第四部分 卫生监督体系能力建设现状 |
一、卫生行政许可工作能力 |
(一) 卫生行政许可数 |
(二) 被依法撤销的卫生行政许可数和撤销率 |
(三) 卫生行政许可按时办结率 |
二、日常卫生监督检查能力 |
(一) 卫生监督检查覆盖率 |
(二) 户均卫生监督检查频次 |
(三) 卫生监督员人均现场检查天数 |
三、重大活动卫生保障能力 |
(一) 重大活动卫生保障次数 |
(二) 参与重大活动卫生保障人次数 |
四、案件查处能力 |
(一) 立案数 |
(二) 结案数 |
(三) 经行政复议、诉讼撤销案件数 |
(四) 结案率 |
五、投诉举报处理能力 |
(一) 投诉举报受理数 |
(二) 投诉举报及时调查处理率 |
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
(一)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成效显着 |
(二)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
(三) 应急处置培训和演练情况有所改善 |
(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实处置情况 |
七、卫生监督信息管理能力 |
(一) 信息设备配置规模 |
(二) 信息管理能力建设情况 |
八、卫生法制宣传教育能力 |
九、小结 |
第五部分 卫生监督体系职能落实现状 |
一、卫生监督机构公共职能地区开展情况 |
(一) 从11大项职能看卫生监督公共职能的地区开展比例 |
(二) 从31项类别看卫生监督职能的地区开展比例 |
(三) 从100项内容看卫生监督职能的地区开展比例 |
(四) 从457个子项目看卫生监督职能的地区开展比例 |
二、卫生监督机构公共职能是否明确、与职能是否开展的交叉分析 |
(一) 总体状况 |
(二) 不同地区机构职能项目明确与否和开展情况的交叉分析 |
(三) 不同级别机构职能项目明确与否和开展情况的交叉分析 |
三、2006年卫生监督机构公共职能履行情况 |
(一) 卫生监督机构公共职能的开展和完成情况 |
(二) 11项卫生监督公共职能具体项目的开展和完成情况 |
(三) 样本地区公共职能的项目开展比例和项目完成度的集中趋势分析 |
(四) 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对公共职能落实情况的影响 |
四、小结 |
第六部分 卫生监督体系的外部评价状况 |
一、SARS后社会各方认为卫生监督工作能力有所提高 |
二、SARS后社会各方对卫生监督工作理解支持程度上升 |
三、SARS后百姓对卫生监督工作的理解、参与、受益程度均得到加强 |
四、小结 |
第七部分 卫生监督体系投入产出分析 |
一、基本思路与方法 |
(一) 结构—过程—结果模型 |
(二) 分析思路 |
二、运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投入产出的分析 |
(一) 卫生监督投入产出指标筛选 |
(二) 研究结果 |
三、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投入产出的分析 |
(一) 变量选择和定义 |
(二) 卫生监督投入产出结构方程路径图 |
(三) 模型参数估计 |
(四) 模型拟合与评价 |
四、小结 |
第八部分 卫生监督体系配置标准研究 |
一、关于绩效预算 |
二、配置标准研究范围界定和测算原则 |
三、卫生监督体系人力配置标准研制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及思路 |
(三) 考虑的主要因素及其说明 |
(四) 主要测算过程 |
四、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经常性业务费测算 |
五、仪器设备一次性购置费测算 |
六、房屋建筑面积经费缺口测算 |
七、小结 |
讨论 |
一、研究结果概述 |
二、研究创新和应用 |
(一) 结果创新 |
(二) 方法和应用创新 |
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综述一: 我国卫生监督体系的发展变迁 |
综述二: 我国卫生系统投入状况 |
附件:卫生监督机构职能详述 |
四、对放射防护规定GBj8—74的介绍和学习(论文参考文献)
- [1]放射学操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与健康风险分析[D]. 马卫东. 吉林大学, 2019(10)
- [2]CIAE辐射安全防护事业的起步与发展[J]. 陈凌,文富平,骆志平,王仲文,刘森林,白光,许昌恒,王惠.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0(S1)
- [3]对放射防护规定GBj8—74的介绍和学习[J]. 徐秉森. 核防护, 1977(S2)
- [4]综合医院建筑防辐射技术研究[D]. 陈文. 重庆大学, 2002(01)
- [5]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模式研究[D]. 赵文斌.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8)
- [6]树脂纳米无机复合物的制备及对X射线吸收性能的研究[D]. 周同娜. 山东师范大学, 2005(07)
- [7]淮安市医用CT的辐射防护现况研究[D]. 朱波. 苏州大学, 2017(01)
- [8]研制我国统一的辐射防护基本标准[J]. 郑钧正.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5(04)
- [9]移动式放射性废水处理实验装置辐射防护设计研究[D]. 曲鹏. 南华大学, 2015(03)
- [10]卫生监督体系系统评价与配置标准研究[D]. 孙梅. 复旦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