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部实绩考察应走出“四个误区”(论文文献综述)
邹正金[1](1999)在《干部实绩考察应走出“四个误区”》文中研究表明一、全面地评价干部实绩,走出“一俊遮百丑”的误区。评价干部实绩,应当客观、全面。但少数地方和单位在考察干部时,往往由于干部某一方面的政绩和才干比较突出,导致对干部的评价上以偏概全,“一俊遮百丑”,有的甚至只看表象而忽视本质。走出这一误区,就要全面、真...
李小中[2](2018)在《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研究》文中认为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和巡视工作实践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巡视方面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党的十六大提出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以来,巡视领域的理论研究蓬勃兴起。但从实践发展需要来看,巡视的研究仍然相对滞后。目前的部分研究成果在路径模式、方法手段方面比较单一、缺少多元化,研究的结果存在趋同化,理论阐释和实证分析都比较欠缺,特别是结合案例的分析研究更是不足。本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特别是深入贯彻习近平关于巡视工作重要思想,在系统梳理巡视制度的发展脉络和演进路径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从全面从严治党的视角,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视角,对巡视理论尝试作一些诠释。同时,尝试运用实证研究,利用搜集到的公开资料和案例,对巡视的实践价值,以及巡视制度设计和实践层面的创新路径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更好地推动巡视制度完善和巡视工作创新,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促进反腐败工作标本兼治,作一些探索研究。从历史发展演进看,巡视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重要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官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内巡视与古代巡视虽然呈现一定的历史传承性,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党内巡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历了萌芽发生,确立与推行,以及期间遭受挫折,为巡视制度的发展积累了历史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巡视工作在曲折中不断探索完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出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化党内监督和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需要,恢复建立和完善党内巡视制度变得极为迫切。1990年,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提出,中央和省区市党委可以根据需要派出巡视工作小组。1996年中央纪委第一次派出巡视组。1996年到2002年为党内巡视初步展开时期。通过这段时间的巡视试点掌握了大量真实情况,取得明显效果,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党的十六大提出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之后,巡视工作制度框架逐渐形成。《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首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巡视工作的主要任务、巡视的方式方法、监督的重点对象等。党的十七大将巡视制度写入党章。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制度化进程加速。《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正式颁布施行,标志着巡视工作进入规范发展阶段。十八届党中央在一届任期内首次实现巡视“全覆盖”。党的十九大和新修改的党章对巡视巡察制度作了强调和规定,巡视巡察具有了党内最高合法性。2018年,十九届中央巡视工作全面展开,巡视工作开启新的航程。巡视工作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面。基本观点有: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反腐败的组织化安排,是发现问题形成震慑的有力手段,是遏制腐败问题的重要治本之策。习近平关于巡视工作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和深远的实践意义。本文还尝试从学理层面阐释党内巡视,一是制度惯性论:对历史制度文化的传承与批判;二是政党适应论:对外部环境的积极回应;三是政治净化论:党内自我净化的有效机制;四是政治整合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有效疏通机制;五是政治调节论:地方党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机制。从功能分析角度看,当代巡视制度具有“政治体检”功能、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功能、政治保障功能。党内巡视工作从发端到演进,从中央到地方,巡视制度不断完善,实现了历史性发展和飞跃,在助推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从工作实践来看,巡视工作在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实践范式,巡视工作领导体制和制度机制日益完善,常规巡视工作流程逐渐清晰,工作方法不断创新,巡视触角向下延伸,巡视巡察“双剑合璧”效应不断显现。如同其他制度一样,巡视制度的发展必然是一个不断变迁的过程,巡视制度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必须完善制度设计,强化工作闭环管理,真正推动巡视发现问题的有效解决。实践中,要探索党内巡视与其他监督形式相衔接相结合的路径模式。一是基于关联度分析的结合路径,包括基于权力关联度的路径选择,基于责任关联度的路径选择,基于利益关联度的路径选择,基于信息关联度的路径选择。二是基于实践层面的结合路径,包括巡视监督与其他党内监督制度相结合,巡视监督与自下而上的监督以及横向之间的监督相结合,巡视监督与执纪执法相结合,巡视监督与审计监督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健全党内监督机制的一项重大举措,对全面加强党的各项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巡视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的思维、制度化规范化的路径、信息化公开化的手段,不断拓展巡视功能,探索与其他监督制度深度整合的有效路径,真正做到精准发现问题、深入研判问题、联动解决问题、跟踪落实整改,形成巡视工作的完整闭环,最大化地释放巡视制度的红利,充分发挥其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温华[3](2013)在《论外国文学研究话语转型 ——以五家学术期刊为中心》文中认为本文是对1978年以来中国外国文学研究学术历程的整体性回顾和反思。所谓“整体性",有两重指向:其一,本文考察的对象不是各国别、各语种的研究历史,而是作为整体的“外国文学”的学术历程。其二,本文的目标不是面面俱到地梳理这一时期的学术得失,而是力求清晰呈现这一时期外国文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和话语模式的变与不变。本文聚焦于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百年历史当中的一个时段,即1978—-2010年之间,在中国历史文化语境变迁的背景下,以五家权威的综合性专业学术期刊——《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为主要考察范围,通过梳理这一时段内理论研究、作家作品研究模式及期刊话语热点的变化,勾勒外国文学研究学术话语转型的过程,揭示转型过程的复杂、多样与矛盾,探讨不同阶段外国文学秩序的建构过程,以及话语转型的学术史意义。本文认为,外国文学研究属于话语建构和话语实践活动,对于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反思应当充分借鉴话语分析的视角和知识考古的方法。因此,本文虽然在学术史的框架内展开论述,以史的梳理为要旨,必要时也会深入讨论,将某些话语热点还原至更大的历史、文化语境当中,结合这些话语在历史语境中的生成、运作过程,考察本学科相关话语实践的独特性,进而思考外国文学研究对于中国文化主体的建构作用。论文主体为四章。第一章简要勾勒“前史”,描述了“五四”时代到1978年之前外国文学研究话语模式的变化过程。论文认为,从晚清到民国,不同知识群体通过各有侧重的外国文学译介共同建构了众声喧哗,多元共生的外国文学话语,为转型期中国文化的重建提供了参考;50—70年代,在一元独尊的阶级斗争话语系统中,学界确立了具有鲜明意识形态特色的外国文学新秩序。第二章梳理1980年代外国文学话语重建和转换的过程,以1985年为界,将1980年代分为前后两段。论文指出,经过前期的论争与磨合,人道主义话语和现代派话语代替“十七年”话语传统,成为外国文学研究的主流话语,1980年代后期基本形成了重视19、20世纪西方文学、重视西方当代理论话语的外国文学新秩序。与此同时,阶级分析话语模式虽已淡出,外国文学研究的主要模式依然是社会历史批评,形式审美研究呼声渐高,但并未形成规模。第三章回顾1990年代以来西方话语强势凸显的过程,以及学界对西方话语所表达的质疑。通过对比1990年代与1980年代在理论引介、作家作品研究视野上的异同,呈现西方当代理论对外国文学研究模式日渐深入的影响;剖析“殖民文学论争”、“全球化与民族化”、“理论”三次重要论争所折射的学科困局与问题意识。第四章描述新世纪以来外国文学研究模式多元化的态势;概括理论退热、文化转向对于外国文学研究的影响及其在批评实践中的表现;并通过批评个案详析新时期以来外国文学研究话语的转型过程;最后评析几种本土批评话语建构的价值以及建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远[4](2009)在《转型中国的政府治理与经济增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80年代以来,推行“华盛顿共识”的拉美国家、东欧前苏联国家的经济表现远远不如预期,使得许多人对其产生了质疑。华盛顿共识在推行的各国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曾有很多解释,但大多强调它所倡导的经济政策在执行层面上出现了问题。近些年来,许多学者(例如,罗德里克,2005a;Stiglitz,2004)把目光从华盛顿共识在经济政策层面上的不足转向制度层面的欠缺,强调良好的制度安排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华盛顿共识带来的教训不仅仅是流于表面上的经济政策的不足,更沉重的教训是华盛顿共识在推行时并没有对实施经济政策的政府本身予以高度重视。如果能有效地改善政府治理、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更深层次的制度环境,理想化的经济政策至少能在更大程度上推动经济增长。拉美国家、俄罗斯在1990年代的失败经验,反衬出采用非正统(heterodox)发展政策的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即这三十年出现的“经济奇迹”。实际上,中国的成功离不开中国特殊的政治环境以及政府治理,它们从改革开放之初就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包括国家与社会关系、决策结构以及干部人事制度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本文着重关注中国转型时期经济增长源泉的重要因素——政府治理。虽然政治体制改革看起来相对迟缓,但至少从过去的经验来看,中国的政治体制已经使经济保持三十年的快速增长。本文不纠缠于政治体制改革是否滞后或者缓慢,而是回过头去观察过去三十年中国的政府治理的变化。也许在现实中,政府治理许多方面都有或大或小的变化,本文目的是通过几项非常典型的政府治理措施(包括党政干部人事制度、反腐败制度、公务员工资制度等发生的变化)以管中窥豹,从这些治理改善中观察政府自身的努力及其带来的经济绩效,那么制度、治理的改善能使政府收起“掠夺之手”,伸出“扶持之手”的意义就能够得到完美的体现。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以中国基本特征事实为研究起点,对中国政府治理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接着对具体治理措施建立具有微观基础的模型并采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我们对制度、治理、增长三者关系做了理论阐释,我们的讨论还涉及到政治组织(即政府)和政治组织中的关键参与者(官员)。论文的主题是研究政府治理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但我们不能被束缚于它们的范畴,我们还要寻找治理背后更为核心的“驱动器”,我们认为,制度是治理问题的核心,有必要厘清制度安排、制度环境和治理之间的关系。我们将制度、治理、增长联系在一起并考虑政府和官员在其中的角色,由此发展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这对于后续的研究非常重要。2.正式讨论了经济增长背后的政府治理因素,特别强调对官员的治理(包括行政、人事、工资制度改革和反腐败制度)。近年来一些文献力图回答在中国政府官员致力于经济增长的激励来自何处(如Li and Zhou,2005;周黎安,2007),而本文力图回答由一些制度安排如何激发治理改善并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本文不但分析了相关制度安排的激励问题,还探究了其经济绩效。3.在国内首次研究“反腐败(对腐败的控制)”这个治理指标与经济增长指标(FDI)之间关系,对反腐败从多个角度详细地进行了客观度量,并厘清腐败与反腐败之间关系。在讨论FDI决定因素的国内外文献中,目前还未发现作为政府治理指标之一的反腐败这个视角的相关研究,本文填补了这个空白。4.本文在1985年和1993年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基础上,建立符合中国现实的效率工资模型探讨在这些年间公务员工资的增加是否有效地改进了政府效率,该章节很有代表性地探讨了制度安排如何影响政府治理。这为将来进行的如何改进政府治理的政策研究以及针对某项制度和政策是否成功的政策评估提供了很典型的文献参考。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我们认为,制度是理解治理问题的关键。制度和治理间的关系远不是制度在先,治理在后这么简单。我们首先要区别制度中的根本的内涵和表层的内涵,制度环境就接近于根本的内涵,制度安排涵义更表层化些,制度安排是在制度环境下存在与变动的。我们认为,治理涉及管理社会和经济交换的制度安排比较多,而制度环境是制度安排的基础。因此,制度环境与治理很可能存在某种形式的因果关系,而制度安排有些情况下可能是治理的一部分。与治理有关的制度安排可以称作政府治理措施,从广义上讲,它也属于政府治理的范畴。2.1978年以来中国政治与政府体制的重要变化是中央对高级官员的治理制度推行的改革。对中国的官僚系统和治理模式产生深远影响两个制度安排是官员任期制度和官员异地任职制度。我们建立了经济学模型探讨了对省级高级官员的任期限制和异地交流如何影响地方的经济业绩。我们还从经验上证实,官员的任期限制和异地交流制度总体上对经济增长有相当正面的推动作用。研究进一步发现,官员任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现出“倒U型”的特征。研究还发现,官员的异地交流对经济增长也有积极的影响。3.我们对官员治理的预警和惩罚机制(即反腐败制度)进行了的研究,它与官员任期、交流制度的研究相得益彰,加深我们对治理与增长关系的理解。论文从经验上证实,反腐败的贪污贿赂立案数和反腐败人员配备的提高对FDI有相当正面的推动作用,特别是近十年来,而且这个结论具有比较好的稳健性。因此也证实了,腐败不是FDI的润滑剂而是会腐蚀FDI的沙子,要靠不懈的反腐败努力来进行控制。我们的研究还发现,近十年来的反腐败努力在执行效率上比之前提高了,但人员配备的提升并没有像1997年前那样促进FDI。中西部地区增加反腐败人员配备起到了显着的效果,这也彰显了在中西部地区扩充诸如检察机关的反腐败队伍的重要性。4.之前的章节并没有回答干部人事制度和反腐败制度这两项制度安排在多大程度改善了政府治理。本章是对前两章的有益补充,我们回顾了1985年和1993年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的历史,探讨在这些年间公务员工资的增加是否有效地改进了政府效率。首先,我们对政府效率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监督机制、公务员自身的素质、公务员的工资都能影响政府效率。然后,我们先建立了契合中国实际的效率工资模型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进行了实证检验,计量结果显示在这二十年间,提高公务员工资确实对改善政府效率起到了正面作用,反腐败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政府效率。因此,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制度安排本身可能也是政府治理的某一度量指标,这说明政府治理某一方面的改善有利于其他方面的改善,如本章所述的反腐败对政府效率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应当从多个方面提升政府治理,这样才会有更好的政府治理水平。
张辉菊[5](2006)在《公共组织人才测评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公共部门的重要性也越发凸现。公共组织人才测评是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指导性、参考性也就不言而喻。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公共组织人才素质结构分析、公共职务分析,公共组织人才测评指标体系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基于德、能、勤、绩、廉多元指标体系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公共组织人才测评的普适性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从而为公共组织人才测评、评定等级提供一条定量方法,有效实现能位匹配原则,不断促进人才自身全面素质与组织目标协调发展。并拟建议人事部门建立公共组织人才测评信息库,从而为我国公共组织人才的选拔任用、考核奖惩提供一种客观公正、民主公开、科学公平的依据。
常征[6](2004)在《大港油田南部公安处干警队伍管理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大港油田这个特大型国有企业加快体制改革,积极融入国际经济市场,大港油田将融入全国和世界经济体系,可以直接参与更大范围的经济竞争,这将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气象。同时,也给公安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社会转型期的缩短将推动企业公安机关由内向外自身改革的进程,同时也给公安机关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油田社会治安将有所波动,犯罪活动将在特定的时期内有所增加,公安保卫任务将会更加繁重。与之紧密相连,企业公安队伍建设,也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严峻挑战。深入思考和研究新形势下公安队伍建设面临的种种机遇和挑战,以及工作现状和对策思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针对新形势下油田公安队伍管理工作的现状,本文运用管理学、绩效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和观念,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在分析南部公安处干警队伍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公安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路,探讨思想政治工作与干警文化建设问题。论文集中研究南部公安处干警队伍的管理机制问题,并指出其切入点是建立一个有效的考核激励体系。论文结合南部公安处的实际情况,研究提出建立考核激励体系应抓好的三个环节和若干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构建南部公安处干警业绩考核体系。
宋建林[7](2011)在《基于相机续约的政府间博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改革与发展可以说主要是靠政府来推动的,同时,改革与发展中的许多深层次问题也是与政府间的互动交织在一起的。在任命制条件下,上下级政府间存在相机续约的特征。在相机续约的约束机制下,地方政府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前提是首先满足上级的要求。于是上级政府可以通过给予下级一个最优报价来最大化剩余。隶属于同一上级的下级政府间相互博弈。博弈的胜负与地方政府官员的政治前途息息相关。博弈的结果也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本文关注以下问题:(1)中国的政府结构是什么样的?(2)中国的政府间关系是怎么形成的?(3)上下级政府间和同级政府问的博弈机理是什么?(4)博弈中各级政府采取了什么样的策略,表现出了什么样的行为?(5)政府问博弈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什么后果?这些后果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的这些问题的方向在哪里?本文采取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尝试回答上述问题。在理论研究方面建立了政府间博弈的数学模型,在实证分析方面采用的是案例分析的方法,期望用中国经济的事实来检验理论模型的正确性。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导致了计划经济的产生。(2)计划经济的根本弊端是信息成本高昂。(3)中国通过承包制重新界定了产权,从而搭建了从计划走向市场的桥梁。承包不仅促进了企业的竞争而且促成了政府间的竞争。(4)建立了基于相机续约的政府间博弈模型,首次提出并证明了中共选拔和任用干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的经济学基础。(5)政府间博弈引发了中国经济结构失衡和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主要原因是政府行政成本高昂、国富民穷和政府权力的过分集中。(6)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第一,打造有限政府。具体可以从税收法定、预算民主、优化人大常委会人员结构、完善人民监督机制着手。第二,建立法治。从传统的“人格化交易”转变为现代的“非人格化交易”。第三,国资藏富于民。通过股票市场把有自生能力的国有企业股份转让给社会大众,把获得的转让资金分成三个部分,一部分用于帮助地方政府偿还短期贷款利息,一部分充实社保基金,余下的平均划拨到全体公民的银行账户上,分给国民。
陈梦迁[8](2018)在《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研究》文中认为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是以教育职员的职务、责任、权力及工作性质为标准,将大学管理、辅助和服务中相同的项目放在一组,对每组进行分类,同时认识它们的共同特征,区分各组之间的差别,分别纳入各个’类’的人事管理工作。职位分类是人事管理的基础。教育职员是大学“行政——学术”组织结构中行政与服务系统的主体,它对大学的有效运行以及提高大学办学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育职员职位分类有助于形成大学良好的职位结构和运行机制。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大学的职能增多,大学管理、辅助和服务的事务越来越多,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大学教育职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规模扩大,大学人事系统更加庞大,相应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大学行政机构膨胀,教育职员严重超编;教育职员人浮于事,办学效率低下;大学因人设岗,等。因此,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显得更加重要。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管理和服务人员实行职员制度”,开启了教育职员管理由大一统的干部管理模式向职位管理模式转变的进程。职位分类是教育职员职位管理主要发展路径。2007年颁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就教育职员职位分类进行具体规定,包括职类、职等职级、任职资格等方面的内容。以后颁布的诸多政策法规文件反复强调了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管理的主张,并完善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制度中的薪酬和分配制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制度及其实践已有20年(1998至今)时间,但教育职员职位分类还不成熟,职位分类的专业化程度还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育职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而研究者很少关注教育职员职位分类问题,理论成果较少,理论基础薄弱,指导实践乏力。因此,对教育职员职位分类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对职位分类的实践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价,是大学人事管理工作者及研究者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方法、访谈方法、问卷调查方法、比较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方法,以职位分类理论为分析基础,梳理和总结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制度及其实践经验和成就,分析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的主体、理念、结构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借鉴美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的经验,针对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的优化策略。本文共分导论、正文和结束语三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论。首先,陈述本文选题“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问题的起源,即理论起源、制度起源和现实起源。其次,指出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第三,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职位分类的内涵与外延、职位分类的理论以及职位分类的技术方法等方面的理论主张及实践。中国大学职位分类的研究主题包括教育职员制度及其实施、职位设置及其分类管理、大学行政组织结构、教育职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等。最后,在此文献分析基础上,提出从理念、结构和技术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第二章为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分析。本章对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和职位管理三个核心进行了深入分析,界定三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本文以职位分类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职位分类是与品位分类相对的人员分类模式。职位分类以“事”为中心的分类体系,职位划分规范统一,有严格的程序,分类方式先横后纵。职位分类的工作内容就是在工作、人、任职资格之间建立合理的逻辑关系。职位分类包括横向结构和纵向,职位分类横向结构是根据职位所包含的工作或任务的性质和特征把职位分为若干职门、职类、职系。职位分类的纵向结构是根据工作任务内容数量以及职位责任大小把职位划分为若干职等职级。职位分类的方法包括一般化的方法和综合方法。第三章为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制度的变迁。本章梳理了建国以来教育职员管理的各项制度以及其改革的过程,并揭示职位分类是教育职员职位管理的主要发展路径。通过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制度变迁的模式分析,指出中国政府在推动教育职员职位分类改革进程中的努力和作用。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制度影响因素,也即其动力机制,包括外部的政治经济因素、内部高等教育发展因素、职位分类理论等认知因素、国外大学的经验等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构成了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第四章为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现状与问题反思。国家推动了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的发展,但是大学的职位分类实践并不令人满意。本章根据满意度理论,编制了由三个一级指标(职位分类结构、职位分类活动、工作成就感)一十八个二级指标构成的职位分类满意度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发现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现状与问题,分析了教育职员对大学职位分类结构、职位分类活动、教育职员工作成就感的影响因素。总之,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在理念、结构和技术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五章为美国大学职位分类的经验与启示。本章以哈佛大学、马里兰大学等为案例,从制度的内容、分类结构、分类人员的主体资格与职责等方面分析美国大学职位分类的特征,并指出了美国大学职位分类遇到的问题及回应。美国大学职位分类的经验为我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与教训。美国大学职位分类的经验表明,职位分类是有效的人事管理制度和手段,但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教育职员职位分类需要进一步提高其专业化水平,而且职位分类的模式有严格意义上的职位分类向职位——品位分类的混合模式发展,这意味着需要重塑大学职位分类理念和技术。第六章为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优化的路径。当前,大学人事管理改革的任务之一是“全面深化大学教育职员制度改革”。这意味着教育职员职位管理着从宏观的、粗放型人事管理改革向微观的、精细化管理的职位分类方向发展,而完成这项工作的主体则是大学及其人事管理工作者。一群具有专业素质的人们,依据一个合理的制度,按照一定流程,能够建立一个合理的大学职位分类的结构,使大学形成有效运行机制以及合理的管理和服务的组织结构。因此本文认为,针对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存在的问题,以职位分类的理论为依据,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优化路径有四条:(1)促进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主体专业化发展;(2)建立持续性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项目;(3)优化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的结构;(4)完善大学教育职员职位的配置结构。
成炳彦[9](2013)在《西北永新集团廉洁风险管控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国有企业是国家独资或控股的生产经营实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由于其对资源占用、使用的直接性和部分管理人员权力的相对集中性,往往成为贪污腐败的重灾区。腐败问题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问题。如何预防国有企业从业人员的贪污腐败行为呢?运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方法,开展廉洁风险管控就是一种有效管用的措施。企业廉洁风险管控工作主要是针对权力及其运行中廉洁风险的预防、监督和管理,它运用全面风险管理的方法,将监督关口前移,对权力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主动预防,超前防范,有效防止权力使用不当、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最大限度地预防腐败现象发生、降低因腐败行为导致的危害。推行廉洁风险管控是从源头上加强企业内部反腐倡廉管控机制建设的科学方法和重要举措,是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制约、预防腐败和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论文阐述了企业廉洁风险管控的相关理论以及廉洁风险类型、具体表现形式、基本流程以及方法步骤。论文以甘肃省国有重点企业集团之一的西北永新集团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西北永新集团开展廉洁风险管控的内部环境、以及在反腐倡廉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企业重点岗位职权目录的梳理和权力运行流程图的绘制,明晰了岗位职责和权力行使范围;通过查风险、定等级,明确了岗位廉洁风险级别;提出了廉洁风险管控的有效措施;通过制定措施,让廉洁风险得到及时发现和化解,确保权力在监督中行使,业务在阳光下操作,企业在健康中运行。在此基础上,论文强调在廉洁风险管控中要建立健全教育机制、制约机制、监督机制、惩处机制、文化机制等运行长效机制。从而构建起企业完整、科学、管用的廉洁风险管控体系。论文最后还展示了企业开展廉洁风险管控取得的成果。
谢明[10](2014)在《汉川市国税局办税服务厅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举措之一。税收工作与经济社会紧密相联,与广大纳税人息息相关。税务部门作为重要的政府经济职能部门,它的服务水平和执法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税务部门在完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和建设服务型政府中担负着重要职责。优化和改进纳税服务工作,既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也是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由绪论、相关概念与理论解读、纳税服务分析、提高纳税服务质量的对策思考、总结与展望等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探讨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写作框架和特色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纳税服务的概念和包含的基本内容等进行了解读。第三部分以汉川国税局办税服务厅为例进行纳税服务分析,结合工作实际论述了汉川国税局纳税服务工作的整体开展情况,总结了一些好的做法及取得的成绩;同时也从工作认识、工作考核、人员素质、信息化建设等四个方面指出了汉川国税局在纳税服务工作中存在的影响服务质量的问题,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第四部分对提升汉川国税局办税务厅的服务质量的途径进行了研究。从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打造“权益保护365”服务品牌等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第五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概括,并对未来纳税服务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要求进行了展望。本文的创新点是将税务机关的纳税服务工作融入到服务型政府建设之中去,再将其与社会公众满意度结合起来研究,提出构建一个纳税人的信息反馈体系。重点阐述税务部门和纳税人互动、纳税人和中介组织参与、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必要性。
二、干部实绩考察应走出“四个误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干部实绩考察应走出“四个误区”(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与缘起 |
1.1.1 巡视制度问题 |
1.1.2 党内巡视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巡视制度变迁的历史学方法研究 |
1.2.2 巡视制度的理论基础研究 |
1.2.3 巡视制度的实证研究 |
1.2.4. 与巡视关联的反腐败国际比较研究 |
1.3 研究方法思路、创新与局限 |
1.3.1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1 研究方法 |
1.3.1.2 思路结构 |
1.3.2 创新与局限 |
第二章 党内巡视的历史发展和现代化演进 |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的产生发展 |
2.1.1 建党初期党内巡视的萌芽发生 |
2.1.2 党内巡视在土地革命时期的确立与推行 |
2.1.3 抗战时期的党内巡视工作 |
2.1.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的特点 |
2.2 新中国成立后到党的十八大之前党内巡视工作的探索发展 |
2.2.1 弱化时期:1949年—1978年 |
2.2.2 新探索实践时期:1978年—2002年 |
2.2.3 逐步规范时期:2002年之后 |
2.3 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制度化加速 |
2.3.1 首次实现一届任期内中央巡视“全覆盖” |
2.3.2 巡视工作条例的创新完善 |
2.3.3 党的十九大开启巡视工作新航程 |
第三章 党内巡视的官方阐释和学理分析 |
3.1 习近平关于巡视工作重要思想 |
3.1.1 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 |
3.1.2 巡视是反腐败的组织化安排 |
3.1.3 巡视是发现问题形成震慑的有力手段 |
3.1.4 巡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治本之策 |
3.1.5 习近平关于巡视工作重要思想的理论特色和实践意义 |
3.2 党内巡视的几种学理分析 |
3.2.1 制度惯性论:对历史制度文化的传承与批判 |
3.2.2 政党适应论:对外部环境的积极回应 |
3.2.3 政治净化论:党内自我净化的有效机制 |
3.2.4 政治整合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有效疏通机制 |
3.2.5 政治调节论:地方党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机制 |
第四章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的巡视功能分析 |
4.1 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提出和时代内涵 |
4.1.1 “从严治党”向“全面从严治党”的迈进 |
4.1.2 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理念的发展 |
4.2 当代巡视制度的功能分析 |
4.2.1 “政治体检”功能 |
4.2.2 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功能 |
4.2.3 政治保障功能 |
4.3 大数据分析视角下的巡视功能 |
4.3.1 巡视工作舆情关注度分析 |
4.3.2 舆情关注度与巡视功能的正相关 |
4.3.3 引导群众理性参与巡视工作 |
第五章 巡视工作的实践范式和地方探索 |
5.1 常规巡视工作流程解析 |
5.2 巡视机构和巡视队伍结构 |
5.2.1 巡视领导体制 |
5.2.2 巡视组 |
5.3 巡视工作方法机制 |
5.4 巡视工作配套制度保障 |
5.4.1 巡视工作中长期规划 |
5.4.2 工作规程和流程再造 |
5.4.3 “三个不固定”制度 |
5.4.4 巡视整改落实制度 |
5.5 巡视实践中的“热词” |
5.5.1 巡视“热词”清单 |
5.5.2 巡视“热词”背后的问题透视 |
5.5.2.1 问题清单中的存量事物 |
5.5.2.2 存量问题的“新变异” |
5.5.2.3 问题清单中的新类型 |
5.6 市县巡察工作实践:巡视触角的延伸 |
5.6.1 巡察是巡视体系的制度化补充 |
5.6.2 巡察工作成效的现状分析 |
5.6.3 巡视巡察“双剑合璧” |
5.7 江苏巡视实践探索 |
5.7.1 形成整体推进合力 |
5.7.2 坚守政治巡视定位 |
5.7.3 细化配套制度规定 |
5.7.4 用好巡视工作报告 |
第六章 巡视制度面临的形势和创新完善的路径探析 |
6.1 巡视制度面临的内外环境 |
6.1.1 政治文化环境 |
6.1.2 信息网络环境 |
6.2 巡视制度执行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
6.2.1 制度设计层面 |
6.2.2 巡视专业化方面 |
6.2.3 巡视目标和对象方面 |
6.2.4 巡视人员监督方面 |
6.2.5 巡视信息沟通机制方面 |
6.2.6 巡视成果运用转化方面 |
6.3 客观评价巡视制度价值 |
6.3.1 从时效的角度来看 |
6.3.2 从权力监督的角度来看 |
6.3.3 从实践功能的角度来看 |
6.4 闭环理念与巡视工作优化路径 |
6.4.1 闭环理念 |
6.4.2 基于关联度分析的优化路径 |
6.4.3 基于实践层面的优化路径 |
6.4.3.1 与其他党内监督制度相结合 |
6.4.3.2. 与自下而上的监督以及横向之间的监督相结合 |
6.4.3.3 与执纪执法监督相结合 |
6.4.3.4 与审计监督相结合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论外国文学研究话语转型 ——以五家学术期刊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回望:外国文学研究话语的创建与变异 |
第一节 小异大同:民国时代外国文学的多元话语 |
第二节 众流归一:“十七年”外国文学一元话语的创建 |
第三节 走向极端:文革十年外国文学话语的变异与失声 |
第二章 外国文学研究话语的重建与转换 |
第一节 阶级话语与批判模式的滞留与退隐 |
一、 转折与过渡 |
二、 变与不变 |
三、 新旧话语并存 |
第二节 人道主义讨论和现代派文学论争的话语分析 |
一、 话语历史 |
二、 方式和效果 |
第三节 西方新理论话语的引入与影响 |
一、 新旧理论的选择 |
二、 新理论话语对批评实践的影响 |
第四节 期刊专栏与话语热点 |
一、 期刊定位与外国文学新秩序 |
二、 “比较文学”与“走向世界” |
三、 “20世纪外国文学走向”大讨论 |
第三章 西方话语中心的凸显与质疑 |
第一节 “延续性问题”的再探讨 |
一、 “延续性问题”和“新问题”、“新话语” |
二、 “20世纪外国文学”再讨论 |
三、 “十七年”话语传统的“昙花一现” |
第二节 西方话语中心的形成 |
一、 理论译介特点 |
二、 叙事学与后现代主义的接受历程 |
三、 作家作品研究版图 |
四、 理论与批评的时间错位 |
第三节 西方话语与本土意识 |
一、 “殖民文学”论争 |
二、 “全球化与民族化” |
三、 “理论”之争 |
第四章 理论退热、文化转向与本土话语建构 |
第一节 理论退热与话语多元 |
一、 学术繁荣与理论退热 |
二、 多元化研究模式 |
三、 批评实践个案分析 |
第二节 文化研究:理论探讨与批评实践 |
一、 理论探讨 |
二、 批评实践 |
第三节 建构本土批评话语的尝试 |
一、 文化诗学 |
二、 作为“方法”的古典西学研究 |
三、 文学伦理学批评 |
结束语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4)转型中国的政府治理与经济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华盛顿共识"的困境 |
1.1.2 中国增长背后的治理因素 |
1.2 核心概念:治理 |
1.2.1 治理的定义 |
1.2.2 治理的度量 |
1.2.3 世界银行对中国治理的度量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 本文创新 |
1.5 本文结构 |
表1.2 世界各地区经济增长率(1960-2000) |
表1.3 金砖四国营商环境 |
第二章 政府治理与经济增长:现有文献述评 |
2.1 引言 |
2.1.1 对中国改革相对成功的不同解释 |
2.1.2 小结 |
2.2 治理与增长:六个方面 |
2.2.1 言论和问责 |
2.2.2 政治稳定 |
2.2.3 法治 |
2.2.4 管制质量 |
2.2.5 政府效率利对腐败的控制 |
2.2.6 小结 |
2.3 政府治理与经济增长:中国经验及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度、治理与增长:理论分析框架 |
3.1 制度与治理 |
3.2 制度、组织与治理 |
3.3 官僚体制、治理与增长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与经济增长 |
4.1 引言 |
4.2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文献评述和背景介绍 |
4.2.1 相关文献评述 |
4.2.2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背景介绍 |
4.3 官员任期与经济增长的一个分析模型 |
4.3.1 基本假定 |
4.3.2 均衡结果 |
4.3.3 任职时间短的情形 |
4.3.4 任职时间长的情形 |
4.3.5 额外的讨论:异地晋升 |
4.3.6 小结 |
4.4 数据样本的说明 |
4.5 计量模型与结果报告 |
4.5.1 按时期分段的回归结果 |
4.5.2 不同在任年数的回归结果 |
4.5.3 分地区的回归结果 |
4.6 增强稳健性所采取的检验 |
4.6.1 工具变量 |
4.6.2 采用官员观察值样本的结果 |
4.6.3 进一步的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表4.1:变量及统计描述 |
表4.2:逐年样本数据的OLS回归 |
表4.3:不同在任年数的回归结果 |
表4.4:分地区的回归结果 |
表4.5:工具变量法(Ⅳ)的回归结果 |
表4.6:逐个官员样本的回归 |
表4.7:中西部官员样本的回归 |
第五章 反腐败与外商直接投资:中国的经验 |
5.1 引言 |
5.2 相关文献及评论 |
5.3 腐败、反腐败的度量与诠释 |
5.3.1 腐败的度量 |
5.3.2 反腐败的度量 |
5.4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
5.5 模型与计量结果 |
5.5.1 全样本(1988-2004) |
5.5.2 分时期(1988-1997与1998-2004) |
5.5.3 分地区(东部与中西部) |
5.5.4 稳健性的讨论 |
5.6 小章小结 |
表5.1:主要变量及统计描述 |
表5.2:FDI的决定因素(被解释变量:FDI实际利用金额) |
表5.3:FDI的决定因素:分时期、分地区 |
附录:"每万公职人员贪污贿赂案件立案数"数据及说明 |
第六章 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与政府效率 |
6.1 引言 |
6.2 文献综述 |
6.3 中国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1978-2006 |
6.3.1 1985年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 |
6.3.2 1993年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 |
6.3.3 "阳光工资"改革 |
6.4 理论分析 |
6.4.1 一个令公务员保持清廉的工资模型 |
6.4.2 对模型的讨论 |
6.5 计量模型和实证结果 |
6.5.1 全样本(1985-2005) |
6.5.2 分时期(1985-1993与1994-2005) |
6.5.3 对面板TOBIT估计值的解释 |
6.6 本章小结 |
表6.3:政府效率的决定因素(被解释变量:政府效率的潜变量) |
表6.4:分时期政府效率决定因素(被解释变量:政府效率的潜变量) |
附录:当y=min(1,y~*)时Tobit模型中((?)E(y(?)x))/((?)x_j)的推导 |
第七章 结论 |
7.1 全文小结 |
7.2 论文的政策指导意义 |
7.3 中国政府治理展望 |
7.4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公共组织人才测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 |
第二章 人才测评问题研究基础 |
2.1 人才测评的兴起与发展 |
2.2 人才测评相关理论及重要意义 |
2.3 公共组织人才测评与绩效考核的区别 |
第三章 公共组织人才测评指标体系研究 |
3.1 公共组织人才素质结构与分析 |
3.2 人才测评对调整人才素质结构的意义 |
3.3 人才测评指标及其测评标准 |
3.4 人才测评等级的确定 |
3.5 职务分析 |
3.6 人才测评指标权重调查研究与确定 |
第四章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方法 |
4.1 当前人才测评模型简述 |
4.2 两两对比测定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选择理由 |
4.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具体研究过程 |
第五章 模型应用与案例分析 |
5.1 公共组织人才测评模型应用 |
5.2 外交部考察选拔人才的案例分析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大港油田南部公安处干警队伍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南部公安处概述 |
1.3 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2.南部公安处干警队伍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
2.1 南部公安处干警队伍管理现状分析 |
2.2 提高公安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路 |
2.3 思想政治工作与干警文化建设 |
3.南部公安处干警队伍管理机制研究 |
3.1 南部公安处干警队伍管理机制概述 |
3.2 建立考核激励体系的基本思路 |
3.3 建立公安队伍管理长效机制需要注意的问题 |
4.南部公安处干警业绩考核体系研究 |
4.1 南部公安处职责权限研究 |
4.2 考核体系概述 |
4.3 评定单位等级量化考核内容 |
4.4 评定民警等级量化考核内容 |
5.研究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基于相机续约的政府间博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财政分权视角 |
1.2.2 政治激励视角 |
1.2.3 官员治理视角 |
1.2.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国政府制度现行结构分析 |
2.1 中国政府纵向结构分析 |
2.1.1 省、直辖市 |
2.1.2 自治区 |
2.1.3 特别行政区 |
2.2 中国政府横向结构分析 |
2.2.1 立法机关 |
2.2.2 行政机关 |
2.2.3 司法机关 |
第3章 经济发展中的中国政府间关系演化 |
3.1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的选择 |
3.1.1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
3.1.2 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 |
3.2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分权演进 |
3.2.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第一次分权 |
3.2.2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第二次分权 |
3.3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
3.3.1 承包制的产生 |
3.3.2 承包制推向工业 |
3.3.3 股份制的兴起 |
3.3.4 承包制推向地区 |
第4章 基于相机续约的政府间博弈模型 |
4.1 上下级政府间博弈模型 |
4.1.1 基本模型的建立 |
4.1.2 进一步的分析 |
4.1.3 竞争性均衡的特征 |
4.2 同级地方政府间博弈模型 |
4.2.1 博弈模型的构建 |
4.2.2 非均衡动态与稳定性问题 |
4.2.3 帕累托劣解与矫正 |
第5章 政府间博弈模型的实证检验 |
5.1 上下级政府间博弈模型实证检验 |
5.1.1 相机续约 |
5.1.2 重奖激励 |
5.1.3 公平规范 |
5.1.4 引入技术 |
5.2 同级地方政府间博弈模型实证检验 |
5.2.1 囚徒困境 |
5.2.2 走出困境 |
第6章 政府间博弈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
6.1 政府间博弈的积极效应 |
6.2 政府间博弈引发的问题 |
6.2.1 土地财政带来的问题 |
6.2.2 债务融资带来的问题 |
6.3 经济结构失衡原因的进一步分析 |
6.3.1 物价水平高 |
6.3.2 收入财产少 |
6.4 解决经济结构失衡的对策 |
6.4.1 打造有限政府 |
6.4.2 健全法制 |
6.4.3 收入分配合理化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奖励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起源 |
1.1.1 问题的理论起源 |
1.1.2 问题的制度起源 |
1.1.3 问题的现实起源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职位分类有助于大学人事管理改革的顺利实施 |
1.2.2 职位分类有利于制定大学成员平等报酬计划 |
1.2.3 职位分类有利于促进大学教育职员提高工作效率 |
1.2.4 职位分类研究有助于完善大学人事管理制度建设 |
1.2.5 职位分类研究有助于提升大学教育职员管理的认识水平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大学组织结构与职位之间关系的研究 |
1.3.2 关于职位分类的一般理论研究 |
1.3.3 关于职位分类的应用研究 |
1.3.4 关于大学职位分类与岗位设置的研究 |
1.3.5 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评价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框架和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的难点 |
1.5.2 研究的创新点 |
2. 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分析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教育职员 |
2.1.2 职位分类 |
2.1.3 职位管理 |
2.2 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的理论基础分析 |
2.2.1 职位分类的理念 |
2.2.2 职位分类的结构 |
2.2.3 职位分类的程序 |
2.3 当代职位分类的理论困境 |
3. 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制度变迁 |
3.1 大学教育职员职位管理体制变革的历史回顾 |
3.1.1 改革开放前教育职员职位管理体制 |
3.1.2 改革开放后教育职员职位管理体制 |
3.2 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制度改革的议题 |
3.2.1 开启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改革的法制化进程 |
3.2.2 规范大学教育职员职位的结构 |
3.2.3 改革大学教育职员薪酬制度 |
3.2.4 改革大学教育职员聘任制度 |
3.2.5 制定和完善大学内部职位分类制度 |
3.3 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制度变迁的模式及动力机制 |
3.3.1 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制度变迁的模式 |
3.3.2 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 |
4. 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的现状与问题反思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的现实背景与分析基础 |
4.1.2 问卷与访谈对象的选择 |
4.1.3 研究假设 |
4.1.4 分析方法与工具 |
4.2 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满意度评价 |
4.2.1 样本分析 |
4.2.2 教育职员职位分类满意度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存在的问题反思 |
4.3.1 教育职员职位分类“以人为中心” |
4.3.2 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的概念混乱 |
4.3.3 缺乏配套的教育职员职位管理制度 |
4.3.4 大学内部教育职员职位配置结构不合理 |
4.3.5 职位分类的主体专业化程度不高 |
4.3.6 缺乏持续的职位分类项目 |
5. 美国大学职位分类的经验与启示 |
5.1 美国大学职位分类产生的背景 |
5.1.1 美国大学职位分类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 |
5.1.2 美国大学职位分类产生的理论背景 |
5.1.3 美国大学职位分类产生的科技文化和教育背景 |
5.2 美国大学职位分类的特征 |
5.2.1 美国大学职位分类制度内容 |
5.2.2 美国大学职位分类的横向结构 |
5.2.3 美国大学职位分类的纵向结构 |
5.2.4 美国大学职位分类主体特征 |
5.3 美国大学职位分类的困境与改进 |
5.3.1 美国大学职位分类的困境 |
5.3.2 美国大学职位分类的观念改进 |
5.3.3 美国大学职位分类的流程再造 |
5.4 对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的启示 |
5.4.1 深化职位分类的理论认识 |
5.4.2 深化对职位分类的功能的认识 |
5.4.3 制定全国统一的职位分类制度 |
5.4.4 组建专业化的职位分类的团队与机构 |
5.4.5 建构大学内部的职位分类标准 |
5.4.6 再造职位分类的流程 |
6. 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的系统优化路径 |
6.1 加强中国大学教育职位分类主体的专业化发展 |
6.1.1 优化教育职员职位分类主体的团队结构 |
6.1.2 推行教育职员职位分类主体的职业资格制度 |
6.1.3 建构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管理主体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
6.2 建立持续性的教育职员职位分类项目 |
6.2.1 持续开展教育职员职位分析和评价 |
6.2.2 不断修订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的标准 |
6.2.3 再造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的流程 |
6.3 优化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结构 |
6.3.1 重构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的横向结构 |
6.3.2 固化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的纵向结构 |
6.4 优化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配置结构 |
6.4.1 合理确定大学教育职员的劳动定额与职位数量 |
6.4.2 优化校——院教育职员的职位配置结构 |
7. 结论 |
7.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7.2 本文存在的一些问题 |
7.3 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研究的趋势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管理制度目录 |
附录2: 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及其改革访谈提纲 |
附录3: 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满意度度调查问卷 |
附录4: 大学教育职员职位结构(以武汉三校为例) |
附录5: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与奖励 |
致谢 |
(9)西北永新集团廉洁风险管控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 研究内容与思路 |
二、廉洁风险管控相关理论 |
(一) 廉洁风险管控的基本概念 |
(二)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
三、西北永新集团开展廉洁风险管控内部环境分析 |
(一) 西北永新集团简介 |
(二) 西北永新集团反腐倡廉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三) 西北永新集团廉洁风险诱因分析 |
四、西北永新集团廉洁风险管控体系构建 |
(一) 廉洁风险管控职权目录的编制及权力运行流程图的绘制 |
(二) 廉洁风险管控风险点的识别 |
(三) 廉洁风险管控风险点的评估 |
(四) 廉洁风险管控措施的制定 |
(五) 廉洁风险管控考评体系的建立 |
五、西北永新集团廉洁风险管控体系运行保障机制 |
(一) 教育机制 |
(二) 制约机制 |
(三) 监督机制 |
(四) 惩处机制 |
(五) 文化机制 |
六、结束语 |
(一) 主要结论与成果 |
(二)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汉川市国税局办税服务厅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 需求型人性化纳税服务理论 |
2. 经营税收需要理论 |
3. “无缝”服务的税收服务理论 |
4. “纳税人占主导地位”的税收服务理论 |
5. 税收遵从税收服务理论 |
(三) 研究方法、写作框架和特色创新之处 |
1. 研究方法 |
2. 写作框架 |
3. 本文的特色之处 |
一、纳税服务概述 |
(一) 纳税服务的概念特征及其基本内容 |
1. 纳税服务概念 |
2. 纳税服务的特征 |
3. 纳税服务的基本内容 |
(二) 纳税服务质量管理 |
1. 质量管理 |
2. 纳税服务质量管理 |
(三) 纳税服务的层次 |
1. 基本层次的纳税服务 |
2. 深层次的纳税服务 |
3. 延伸层次的纳税服务 |
(四) 信息化条件下纳税人对纳税服务的需求 |
1. 集成服务 |
2. 同质服务 |
3. 增值服务 |
二、汉川市国税局办税服务厅纳税服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一) 汉川市国税局纳税服务现状 |
1. 加强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努力为纳税人打造舒适的办税环境 |
2. 加强内外部环境建设,为纳税服务工作创造好的机制环境 |
3. 创新纳税服务工作方式,打造纳税服务工作新品牌 |
(二) 汉川国税局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
1. 办税服务厅纳税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2. 当前纳税服务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
3. 纳税服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
4. 纳税服务信息化质量有待提高 |
三、提高纳税服务质量的对策思考 |
(一) 开展“素质提升工程”,重点提升税务人员的能力、活力、执行力 |
1. 充电:提升能力 |
2. 放电:提升活力 |
3. 发电:提升执行力 |
(二) 加快税务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纳税服务质量 |
1. 构建“网上办税厅”平台,全方位拓宽服务渠道 |
2. 响应“服务需求”,多层面提升纳税人满意度 |
3. 挖掘“服务潜能”,大幅度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
4. 应用“数字签名”技术,提升工作质效 |
(三) 打造“权益保护365”服务品牌,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
1. 信息沟通“互动式”,让纳税人全方位“知权” |
2. 流程运行“一体化”,为纳税人全天候“护权” |
3. 管理监督“民主型”,请纳税人全过程“行权” |
4. 依托中介内外协作,为纳税人减负“维权” |
5. 加强和改进12366服务质量,为纳税人权益“领航 |
四、总结与展望 |
(一) 总结 |
(二)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干部实绩考察应走出“四个误区”(论文参考文献)
- [1]干部实绩考察应走出“四个误区”[J]. 邹正金. 党建研究, 1999(01)
- [2]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研究[D]. 李小中. 南京大学, 2018(06)
- [3]论外国文学研究话语转型 ——以五家学术期刊为中心[D]. 温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4)
- [4]转型中国的政府治理与经济增长[D]. 高远. 复旦大学, 2009(10)
- [5]公共组织人才测评问题研究[D]. 张辉菊.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07)
- [6]大港油田南部公安处干警队伍管理机制研究[D]. 常征. 西南石油学院, 2004(01)
- [7]基于相机续约的政府间博弈研究[D]. 宋建林.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6)
- [8]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研究[D]. 陈梦迁. 武汉大学, 2018(09)
- [9]西北永新集团廉洁风险管控体系研究[D]. 成炳彦. 兰州大学, 2013(05)
- [10]汉川市国税局办税服务厅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D]. 谢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