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绍一种自制喷雾蒸发锅(论文文献综述)
李刚[1](2019)在《车用IBE/柴油混合燃料喷雾和燃烧特性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代用燃料在车辆上的使用因可以降低排放、缓解能源压力而备受关注。丙酮-丁醇-乙醇(ABE)混合液是发酵生产生物丁醇的中间产物,可以被直接用作车用代用燃料以避免丁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昂的分离和提纯成本,但ABE中的丙酮腐蚀性大、闪点极低,不适合作为燃料使用。利用生物发酵技术,ABE可以被转化为由异丙醇、丁醇及乙醇(IBE)组成的混合液。与ABE相比,IBE更适合被用作车用代用燃料。大多情况下,代用燃料的使用可以使碳烟排放降低,但NOx排放升高。低温燃烧是一种可以有效降低车用发动机排放的机内净化技术,具有同时降低碳烟和NOx排放的潜力。当前对其开展的研究大多以发动机台架实验为主,很少涉及具体的喷雾与火焰发展过程,而关于IBE/柴油混合燃料喷雾燃烧的研究更少。为研究车用IBE/柴油混合燃料的喷雾燃烧过程,本文构建了一台预混加热式定容燃烧弹,研究了IBE/柴油混合燃料和纯柴油的差异;IBE中各组分的比例、IBE与柴油混合比;正丁醇、IBE及ABE的差异等对燃料喷雾燃烧的影响。试验过程中,定容燃烧弹的环境温度变化范围为800K-1200K、环境氧浓度的变化范围为13%-21%,覆盖了低温燃烧、常规燃烧和有无EGR下柴油机的缸内环境参数。此外,本文还对柴油机燃用IBE/柴油混合燃料时的性能、燃烧及排放进行了研究,以验证定容燃烧弹所得结果。不同环境温度和氧浓度条件下的容弹试验结果表明,随环境温度或氧浓度降低,所有测试燃料的喷雾、燃烧及火焰发展过程呈现出一些一般性规律,即液态贯穿距离和喷雾面积均增大,最大燃烧压力和峰值放热率均升高或均降低,滞燃期延长,燃烧持续期缩短或延长,燃烧相位推迟,火焰举升高度和油气混合区域均增大。所有测试燃料的火焰自然发光强度随环境温度或800K和1000K温度下的氧浓度降低依然表现出相似的规律,即降低。但在1200K高温下,随着氧浓度降低却呈现出一些差异,即对于柴油和小混合比的燃料,其火焰自然发光强度降低,而对于纯正丁醇、IBE、ABE及IBE80,其火焰自然发光强度升高。不同燃料的容弹试验结果表明,燃料理化特性对喷雾、燃烧及火焰发展过程的影响在低温下较明显,但高温下不太显着。添加IBE到柴油中,可以改善燃料的喷雾特性,使液态贯穿距离缩短、喷雾面积减小;混合比越大,改善效果越明显,但燃烧压力和放热率降低,不利于发动机热效率的保持;与柴油相比,IBE/柴油混合燃料火焰举升高度较长,油气混合区域较大,火焰自然发光强度较低。对比不同组分的IBE/柴油混合燃料,可以发现,随着IBE中异丙醇含量的增多,被测燃料的液态贯穿距离缩短,喷雾面积减小,火焰举升高度略微延长,自然发光强度显着降低。此结果表明,增加IBE组分中异丙醇的比例有利于改善喷雾特性,降低碳烟排放。正丁醇、IBE及ABE的喷雾特性总体上较为相近,只有在800K低温工况下表现出差异,具体表现为ABE的液态贯穿距离和喷雾面积最小,IBE次之,正丁醇较大。与IBE和ABE相比,正丁醇的自然发光强度最大。在1000K温度下,ABE的自然发光强度略大于IBE,而1200K温度下明显大。由柴油机台架试验结果可知,柴油中掺混IBE可以有效降低碳烟排放,但NOx排放升高。随着进气道氧浓度的降低,NOx排放明显降低,碳烟排放升高。但对于混合比为30%的IBE/柴油混合燃料,碳烟排放随进气道氧浓度降低而升高的程度很小。这表明配合适当比率的EGR,缸内直喷IBE/柴油混合燃料可以同时降低NOx和碳烟排放。
杨超[2](2019)在《电容去离子技术在反渗透浓水回用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淡水的稀缺已对人类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反渗透技术以其成熟、可靠、高效、经济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工业锅炉补给水制备、污水深度回用等领域,但在生产纯净水的同时产生水质更复杂、含盐量更高的副产物浓水。由于环保要求及水资源短缺、零排放的需求,浓盐水的合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成为反渗透技术应用过程中新的难题。电容去离子技术具有低能耗、浓缩倍数高、不产生环境污染等优点,是一种非常有潜力,又远未发展成熟的水处理技术。目前将电容去离子技术应用到反渗透浓水的回用处理上还没有相关研究报道。本论文主要针对反渗透浓水零排放的减量化处理,利用自制电容去离子小试装置探究处理效果,并优化除盐条件;针对三种不同水质的反渗透浓水,研究处理反渗透浓水的适用性;探究再生液水质和pH对反渗透浓水的处理效果研究。本研究主要结论及成果如下:自制的电容去离子小试试验装置有效电极板面积为160 mm×80 mm,设计有均匀配水装置,可以进行涂覆厚度和极板间距、涂覆材料的调整和优化。(1)电容去离子装置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电极涂覆厚度的影响明显高于进水流量和工作电压,在本试验设计装置中,电极涂覆厚度0.8 mm,进水流量38 mL/min,工作电压1.0 V条件下,一个吸附饱和周期内总硬度和Cl-单位电极饱和吸附量分别能达到51.18 μmol和2.31 Jμmol。(2)在正交试验基础上,对小试装置基本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在进水流量38 mL/min,工作电压1.0 V,电极涂覆厚度0.8 mm条件下,既能保证最佳的脱盐效果,又能降低制作成本。且电容去离子装置单位体积活性炭电极对各离子的吸附量大小为:Mg2+>Ca2+>Na+,说明电容去离子装置对二价离子的去除效果优于一价离子。(3)在最佳工况条件下,对深井水反渗透浓水连续运行五个饱和工作周期,根据试验处理结果知:各离子单位电极饱和吸附量为1/2Ca2+:45.16μmol,1/2Mg2+:122.17 μmol,Na+:34.98 μmol,Cl-:41.86 μmol,且各工作周期对离子饱和吸附量基本不变,说明电容去离子装置处理反渗透浓水具有运行稳定,电极再生效果好的优点。(4)极板间距从1 mm增大到2 mm,单位体积的电极材料对钠离子的吸附量从40.98μmol提高到44.99μmol,提高了 4.01μmol,对Ca2+和Mg2+的吸附量降低,说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极板间距能够增大钠离子的吸附量,提高电极对离子的吸附选择性。(5)在最佳工况条件下,电容去离子装置处理海水淡化反渗透浓水和稀释后海水淡化反渗透浓水的单位体积电极总硬度饱和吸附量分别为98.28 μmol和71.87μmol,并且发现,进水含盐量越高,对离子的去除效果更好。(6)再生效果研究中发现:再生液含盐量越低,进行下一次吸附周期时,单位体积电极材料对各离子的吸附量越高,能够增强再生效果,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不能达到反渗透浓水减量化的目的,不符合实际应用价值。酸性再生液能够显着地提高电极再生效果,从而提高电极的脱盐效率。(7)对工业化装置进行初步设计研究,采用多个吸附模块并联的处理方式,每个吸附模块采用高效功能材料作为电极,每组电极设计尺寸为500 mm×300 mm×2mm,吸附模块设计尺寸为510mm×320mm×25mm,以适应高水量、不同水质反渗透浓水的处理。
礼博[3](2019)在《柴油射流控制柴/汽油预混合气压燃相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温预混合压燃模式突破了内燃机传统燃烧方式经济性和排放性的矛盾关系,有效降低燃油消耗,同时减少氮氧化物(NoX)和碳烟(soot)排放。但是着火相位控制、负荷范围拓展及碳氢化合物(THC)和一氧化碳(CO)排放高等问题严重限制了预混合压燃模式的实用化。为了主动控制预混合气的着火相位,促进预混合压燃模式的实用化,实现传统内燃机混合气形成方式、燃烧方式及使用燃料三个方面的统一,本文创新提出双直喷型柴油射流控制柴/汽油预混合压燃(JCCI)的新型燃烧模式。双直喷型柴油JCCI模式通过压缩上止点附近的少量柴油射流引燃预混合气,主动稳定地控制其着火相位。采用缸内直喷的预混合气制备方式,通过调整喷射参数控制预混合气的分层分布,结合推迟着火相位,降低最大压力升高率,拓展至满负荷运行。此外,通过使用柴油与汽油等燃料的混合物作为预喷射主燃料,提高预混合气的反应活性,结合控制缸内预混合气的分布,有效地降低THC和CO排放。本文基于186FA柴油机开发了双直喷型柴油JCCI模式的原理样机及相关测控程序,并对JCCI模式燃烧及排放性能进行发动机试验研究。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在四个负荷条件下,柴油射流正时均有效地控制了预混合气的着火相位,鲁棒性较强。通过调整直喷预喷射参数控制预混合气的制备过程,实现了对第二阶段高温放热过程的独立控制。通过采用两次预喷射策略,形成预混合气的分层分布,降低最大压力升高率超过60%,结合推迟柴油射流正时,实现了JCCI模式的满负荷运行,相比于传统柴油扩散燃烧模式,JCCI模式燃油消耗率降低了4.3%,soot排放降低了75.3%,NOX排放降低了16.3%。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可以发现,双直喷型柴油JCCI模式呈现明显的两阶段独立高温放热过程。本文通过CONVERGE软件进行三维模拟计算,详细分析了JCCI模式缸内工作过程。三维计算结果表明:柴油射流的压缩自燃,同时夹带着周围的部分预混合气共同燃烧,主导了第一阶段高温放热过程,即射流压缩自燃阶段。随着缸内温度和压力的升高,缸内环境达到预混合气的自燃条件,预混合气出现独立于第一阶段燃烧区域的大范围多点自燃,形成了第二阶段高温放热过程,即预混合气燃烧阶段。第二阶段高温放热过程内NOx产生较少,THC排放主要分布在狭缝等区域。发动机台架试验和三维模拟研究表明,预混合气的制备过程直接影响第二阶段高温放热过程和THC排放。因此本文结合喷雾可视化及发动机台架试验,分析了直喷混合燃料对喷雾特征及JCCI模式性能的影响。喷雾可视化试验结果表明:较低的喷油压力和较晚的预喷射正时条件有利于降低混合燃料的喷雾贯穿距,改善湿壁问题。粘度更低、表面张力更小的煤油组分有利于促进主燃料喷雾的破碎蒸发过程。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在较高负荷条件下,将预喷射主燃料中15%柴油替换为煤油,燃烧持续期缩短,指示热效率提高,并且THC和CO排放明显降低。
高怀民[4](1976)在《介绍一种自制喷雾蒸发锅》文中认为 水是浸出制剂中常用的溶媒,用水提取药物有效成分时,蒸发常是一项重要的工序,它直接关系到药物生产工效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为适应基层医药卫生工作的需要,本文介绍一种自制喷雾蒸发器。按照当液体受热时,液面分子获的动能超过了液体分子间的吸力,移向空间,即为气化的原理,若液体表面积愈大,单位时间内气化的分子也愈多,蒸发也愈快。而液面的蒸气不除去,达到饱合时,蒸发即停止。故蒸发过程中热能应不断的供应,蒸气应不断的除去,减低液面的压力,可使单位时间内的蒸发量增加。我们根据这个道理,采用直火加热,抽气排除气体,喷雾增加蒸发面积,低温蒸发使不耐热的有效成分不受影响。利用废旧材料,自制成连续喷雾蒸发器,提高了生产工效和产品质量。
马林才[5](2015)在《生物柴油制备、喷雾、燃烧及非常规排放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日益严重的石油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开发高效清洁的柴油替代燃料是世界各国应对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生物柴油作为传统柴油的替代燃料,具有清洁、可再生、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优良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研究了基于产率最高的大豆油生物柴油的最优制备工艺,并分析了各个因素的重要度、交互作用及其机理;从燃料设计角度研究了生物柴油的理化特性和喷雾特性;同时研究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在内燃机上的燃烧与排放特性。具体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1.生物柴油制备工艺优化研究。选取大豆油作为生物柴油制备原料,按U12(46)的均匀设计试验方案试验,以甲醇,催化剂,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4个因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BP神经网络、有约束优化、小波分析等方法处理,确定了大豆油生物柴油的最优制备工艺。在因素的作用机理研究时,根据“数据先小波消噪-后回归分析”得到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述4个因素对生物柴油产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且甲醇和催化剂,甲醇和反应温度,催化剂和反应时间之间存在对抗效应。甲醇和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之间存在协同效应。2.生物柴油的物性影响到其燃烧过程及排放。本文根据燃料设计概念,选用生物柴油和柴油以不同比例互溶互混,研究了混合燃料理化特性参数,并给出了这些参数与生物柴油体积分数的拟合函数关系。研究发现,混合燃料绝大多数理化特性与生物柴油体积分数呈线性关系。生物柴油的粘度比矿物柴油大,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粘度随生物柴油含量的增加而直线增加,其粘温曲线与石化柴油相似,按双曲线函数变化。混合燃料的表面张力随着生物柴油含量的增加而直线增加,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生物柴油的润滑性能明显优于矿物柴油,但生物柴油中残存的甲醇、甘油等物质会导致其极限承载能力下降。生物柴油对丁腈橡胶有溶胀作用,对铜管及含铜金属部件有腐蚀作用。3.生物柴油的喷雾特性也是其燃烧过程及排放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生物柴油和石化柴油的喷雾特性研究发现:在相同压力条件下,由于生物柴油密度较大,导致质量流量比石化柴油高;并且由于其较大的粘度使临界空穴条件更严格,空穴强度低于石化柴油,从而使得其雾化比石化柴油差。喷油器开始喷雾后,由于生物柴油密度、粘度和表面张力均高于柴油,导致生物柴油的喷雾细长,喷雾贯穿距离较大。而柴油的喷雾较宽,喷雾贯穿距离较小。在喷雾宏观特性上,生物柴油与柴油差别十分明显。在相同背压下,随着混合燃料中生物柴油含量的增加,喷雾贯穿距离变大,喷雾锥角变小,雾化质量变差。在高喷射压力下,随着喷射压力的增加,各种混合燃料的喷雾锥角差别不大。4.在研究了生物柴油制备、物性及喷雾特性后,重点研究了生物柴油及其混合燃料在内燃机上的燃烧与排放特性。(1)采用DEWE-800发动机多通道燃烧分析仪测取了490B柴油机缸内瞬时燃烧压力及其相位,并计算了放热规律。结果显示,随着混合燃料中生物柴油含量的增加,缸内燃烧压力峰值和压力升高率峰值均降低。与柴油相比,混合燃料的缸内燃烧压力峰值相位提前1-2°CA,瞬时放热率的峰值降低且相位提前2-3°CA。低负荷时,混合燃料的燃烧始点晚于柴油6-8°CA,燃烧终点比柴油延后29-38°CA左右,燃烧持续期比柴油增加21-32°CA左右。高负荷时,混合燃料的燃烧始点略微提前约0.3-0.9°CA,燃烧终点比柴油延后5-8°CA左右,燃烧持续期比柴油增加6-8°CA左右。低负荷时,B100的燃烧始点与柴油接近,燃烧终点比柴油提前23°CA,燃烧持续期比柴油缩短22°CA左右。高负荷时,B100的燃烧始点与柴油接近,燃烧终点比柴油延后0.7°CA左右,燃烧持续期比柴油增加1.6°CA左右。(2)采用Y380S型测功器测取了490B柴油机的扭矩、功率、及燃油消耗率等参数来评价内燃机的工作性能。结果显示,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有效功率和有效扭矩整体低于柴油(B20的有效功率和扭矩相对较高)。混合燃料的燃油消耗量及燃油消耗率均大于柴油,且其差距随发动机转速的升高而加剧。有效热效率明显低于柴油(外特性试验时规律相反)。混合燃料的排气温度低于柴油,且其差距随发动机负荷的增加而加大。(3)采用AVL SESAM-FTIR多组分分析仪和NHT-6型不透光度计测取了490B柴油机的常规及非常规排放。结果显示,B100的甲醛(HCHO)、乙醛(MECHO)、1,3-丁二烯(C4H6)排放相对高于柴油,高负荷下,甲酸(HCOOH)排放也相对较高。B100的芳香烃(AHC)、 NO、NOx、CO2、SO2、异氰酸(HNCO)、甲烷(CH4)和碳烟排放相对较低。与柴油相比,混合燃料的各类碳氢化合物(HC)排放较低,且以B20、B50和B75的降低幅度最为明显。但是,在高负荷高转速下,B100的各类碳氢化合物(HC)排放比柴油高。随着生物柴油含量的增加,混合燃料的NO、NOX、CO2、SO2、碳烟、甲烷(CH4)、丙烷(C3H8)、乙醛(MECHO)、乙炔(C2H2)、甲腈(HCN)和芳香烃(AHC)排放随之降低。混合燃料中,B20的乙醛(MECHO)、甲腈(HCN)、甲酸(HCOOH)、异氰酸(HNCO)及各类碳氢化合物(HC)排放量基本为最低。
王杰[6](2010)在《复方氨敏虎杖工艺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复方氨敏虎杖胶囊为研究对象,通过工艺筛选和工艺优化,获得本制剂主要原料虎杖、千里光的提取工艺及胶囊生产的最佳处方和生产工艺。首先,通过试验考察了中药虎杖和千里光的提取溶剂的浓度、溶剂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对药物的影响,从而分析筛查出虎杖和千里光的最佳提取条件,制定出其提取工艺路线,生产出合格的复方氨敏虎杖胶囊的中药原料。其次根据现有生产设备利用玻璃化温度原理对虎杖和千里光的喷雾干燥工序的工艺进行了优化,使干膏粉的质量和收率大大提高,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和喷雾干燥时间,大大提高了干膏粉的出粉率。再次,对复方氨敏虎杖硬胶囊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改进,通过改变辅料及辅料添加方法等手段,使本产品的生产工艺更具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使产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既节约能耗又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今后大规模生产打下基础。最后,进行稳定性考察,通过加速稳定性试验和含量变化分析,进一步验证复方氨敏虎杖胶囊研究中处方筛选和工艺优化的可靠性。
邓鹏[7](2016)在《喷雾碰壁模型及柴油机冷起动的数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内燃机缸内过程的多维数值模拟技术已经成为当前汽车发动机产品先进设计与开发的重要手段。与一维模拟相比,多维模拟包含流场的空间信息,通过这些结果可以洞察燃油的喷射、混合气的制备、燃烧的过程以及排放物生成的更多细节,其对于先进发动机技术开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靠的多维模拟需要准确地模拟发动机工作的各个物理化学过程,比如燃油的喷射、雾化和蒸发,因此需要建立不同的数值模型来完成这些任务,燃油的喷雾碰壁模型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全世界对环保问题的更加关注,内燃机的节能与环保成为技术发展的新要求,缸内直喷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无论是柴油机还是直喷汽油机,冷起动工况都是有害排放最严重的工况之一。冷起动时由于缸内热环境差,燃油雾化蒸发都不好,为了顺利起动需要增加喷油,因此会有大量喷雾油滴碰壁形成壁面油膜,这是其排放恶劣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准确地模拟内燃机中的喷雾碰壁现象并探讨它对直喷发动机冷起动工况下排放的影响,需要开发更加精确的喷雾碰壁模型,这就就构成了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首先对内燃机多维模拟中广泛应用的开源程序KIVA-3V Release2的框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重点介绍了喷雾模拟的相关子模型。接着对现在广泛使用的一些喷雾碰壁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比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和优缺点。结果表明:现有模型开发较早,建立它们的试验来源多为单个液滴或液滴串的碰壁试验,与现代高压共轨直喷发动机中的实际现象有较大出入,因此在某些工况下这些模型对高压喷雾碰壁的模拟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需要开发新的数值模型。根据上面的分析提供的思路和方向,本文根据高压喷雾碰壁的特点,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改进意见:一是针对CFD软件中喷雾计算的特点,提出了壁面射流子模型来修正碰壁液滴的气液相对速度,从而能更加准确地计算液滴的阻力,而且极大地降低了计算对网格的依赖性;二是针对高压喷雾碰壁后运动形态的特点,针对碰壁后液滴增加了升力的计算,从而能再现试验中观测到的壁面喷雾前端的涡旋;三是针对单个液滴碰壁和喷雾碰壁的差异,提出了计算高压喷雾碰壁后粘附油膜比例的公式。通过与柴油喷雾试验结果对比,新模型能明显地改进预测效果,预测的壁面喷雾运动形态、贯穿度和厚度等与试验值吻合良好。此外,在喷雾碰壁过程中同时发生的还有热力学过程,即喷雾和壁面之间的传热传质过程,这一过程虽然短暂,但也十分重要。在现有的数值模型中,液膜和壁面之间的传热基本都是按照热传导计算的,没有考虑喷雾碰壁过程对传热的巨大影响。为此,本文基于柴油喷雾碰壁的传热学试验开发了一个新的子模型来考虑这一过程。新模型考虑了不同喷雾碰壁情况下,碰壁液滴的动能对传热的影响,而对于气相和液膜之间的热交换则采用了气体射流碰壁下的传热关系式来计算。模拟结果表明,新模型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是现有液膜传热模型的有益补充。本文最后将开发的高压喷雾碰壁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模型应用于某款小型直喷柴油机冷起动工况的模拟,并探讨了排放物的生成机理和不同喷油规律对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起动时会有大量的壁面油膜产生,这些油膜是HC和CO排放的直接来源;燃烧之后壁面上剩余的油膜最多仍有25%,和试验值比较接近;相对于单次喷射,采用两次喷射有助于改善喷雾蒸发,从而减少排放。
李昊[8](2019)在《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烟道蒸发缓蚀实验及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燃煤电厂湿法脱硫系统产生的脱硫废水,氯离子含量非常高、重金属种类多、可溶盐和悬浮物含量高,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脱硫废水烟道喷雾蒸发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处理脱硫废水的技术之一,但是脱硫废水在烟道中蒸发不完全将会对下游烟道和设备造成腐蚀,现有的脱硫废水烟道喷雾蒸发模型不完善,亟待完善相关处理技术,研究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首先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低碳钢在不同温度和浓度的氯化钙溶液中的腐蚀特性。结果表明:当氯化钙溶液的温度为20℃、40℃和60℃时,随着溶液浓度从1%增加到10%,低碳钢在溶液中的腐蚀速率变大;当氯化钙溶液的浓度分别为1%、5%和10%时,随着溶液温度从20℃增加到60℃,低碳钢在溶液中的腐蚀速率增加。氯离子能够破坏铁表面的钝化膜,使金属基体直接与溶液接触,另外氯离子还会促进孔蚀的发生,加剧金属的腐蚀。然后,在腐蚀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低碳钢在40℃、1%的HCl溶液中的缓蚀实验,筛选出了XG、SDBS、PAZS三种适用于含氯离子溶液的缓蚀剂,对不同的缓蚀剂按照不同的添加浓度进行了缓蚀实验。结果表明:XG的浓度在0.5g/L-1.0g/L的范围内,缓蚀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其他两种缓蚀剂的缓蚀效率均比XG低,然后分别让其他两种不同浓度的缓蚀剂和0.1g/L的XG进行复配,复配之后,其缓蚀效率都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之后,进行了三种缓蚀剂复配物的缓蚀实验,三种缓蚀剂复配物的缓蚀效率相较于其中缓蚀效率最高的单一缓蚀剂的缓蚀效率有所降低。之后对某电厂脱硫废水进行了水质分析并进行了初步的缓蚀实验,40℃时三种缓蚀剂对脱硫废水的缓蚀效率没有对1%HCl溶液的高。最后,通过对脱硫废水烟道喷雾蒸发的模型进行合理的假设,将模型划分为初始加热阶段、等速蒸发阶段、降速蒸发阶段和干燥阶段4个阶段。其中在初始加热阶段中液滴温度较低,没有达到临界蒸发的温度,液滴不发生蒸发;在等速蒸发阶段,滴的蒸发相当于纯水的蒸发,蒸发速度较快;之后,液滴中含有的水分减少,液滴颗粒的表面形成一层硬壳,蒸发的阻力变大,蒸发速度减小,蒸发进入到降速蒸发阶段;最后,随着蒸发的进行,液滴中的水分变得非常少,液滴颗粒之间相互接触,液滴中水分的蒸发变得非常困难,蒸发的传质阻力变大,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蒸发的结束,称之为干燥阶段。另外,推导出了每个阶段中脱硫废水液滴颗粒的温度、粒径、体积和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韩林沛[9](2016)在《均质EGR及基于排气回流的分层EGR在GDI发动机部分负荷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传统动力轻型车辆面临着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限制和纯电动汽车的激烈竞争,其生存压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汽油机作为轻型车辆车载动力的主流,对汽油机燃油经济性的改善势在必行。废气再循环(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凭借其清洁高效、容易实现的技术特点,已成为改善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技术途径,汽油机使用EGR不仅可以降低中小负荷时发动机的进气泵气损失和氮氧化物排放,而且大负荷时还可以降低末端混合气的自燃概率,抑制爆震的发生,从而可以提高几何压缩比和增大点火提前角,改善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但汽油机EGR所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当EGR率过高时混合气会被过度稀释,火焰传播速度和燃烧稳定性明显降低,甚至会出现失火,限制了EGR在汽油机上的进一步应用。汽油机实现高EGR率旨在降低当量比燃烧模式下的进气泵气损失,提高部分负荷的燃油经济性,为了探索提高汽油机EGR容忍度的技术手段,本文在一台1.4T增压直喷汽油机上进行了均质EGR协同不同耦合策略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汽油机部分负荷分别使用常规高、低压EGR回路所获得的扭矩随EGR率的增大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转速1500r/min和2500r/min的试验工况点中能够获得正收益的最大EGR率较低,仅分别为15%和10%;而对比不同EGR回路的发动机性能发现,高压EGR回路相比低压EGR回路具有更好的瞬态响应性和高EGR率易实现性,但同时也会带来各缸EGR均匀度差和增压器效率降低的问题。汽油机部分负荷采用非冷却的EGR,可以减小相同体积流量下的EGR密度,从而降低EGR作为惰性气体对燃烧的稀释作用,同时采用热EGR方式还能够提高燃烧室内混合气的热氛围,进而促进油气混合和燃烧过程。汽油机均质EGR耦合含氧燃料燃烧在微观层面可以增大碳元素和氧元素的接触反应几率,加快火焰传播速度,进而提高EGR容忍度,但宏观层面燃用含氧燃料会降低燃烧空气需求量,节气门开度随之减小,削弱了EGR对汽油机部分负荷进气泵气损失的改善效果。汽油机均质EGR耦合强进气滚流可以充分利用滚流压缩破碎以后产生的湍流运动,促进分子间的动量、质量以及热量交换,加快火焰传播速度,特别是对于大EGR率工况的燃烧改善效果更为显着。当汽油机引入加浓燃烧产生的EGR时,EGR气体中的未燃HC和CO可以作为一种气态燃料再次参加燃烧,产生更高的扭矩输出,并且气态的HC和CO在燃烧过程中还拥有较快的燃烧速度,改善了高EGR率燃烧过程的定容度。虽然采用热EGR、耦合含氧燃料、增强进气滚流、改变废气组分等措施均能够改善废气对汽油机部分负荷燃烧的抑制效果,提高EGR容忍度,但这些改善效果仍是有限的。鉴于此,本研究内容在滚流气道汽油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排气回流的新型EGR分层策略,即进气行程进气门打开的同时二次开启排气门使排气道内废气重新回流入气缸,回流废气会在进气滚流的带动下发生随滚流外围的旋转转移,在点火正时之前回流废气与缸内新鲜空气始终保持分层分布状态,并且通过排气门二次开启行为参数以及进气滚流强度的调节还可以主动控制回流废气的回流量和缸内分布位置形成有利于燃烧的EGR分层状态,从而降低近点火时刻火花塞附近的废气浓度,消除或减弱废气对燃烧的抑制作用。本文采取了仿真计算和光学测量两种手段共同研究了排气回流分层这种新型分层方案的分层效果以及不同外部参数对回流废气缸内分布位置的影响规律性。首先使用AVL Fire软件建立了滚流气道汽油机的仿真计算平台,对排气门不同二次开启行为参数、不同进气滚流强度以及不同转速和负荷的适应性展开计算,计算中根据排气门的动作特点将排气门二次开启行为参数概括为排气门不同二次开启时刻、排气门不同二次开启持续期和排气门不同二次开启升程。计算结果表明:排气门只有在进气行程中后期二次开启回流废气才能产生随进气滚流的旋转运动和形成与新鲜空气的分层分布状态,回流废气较早的进入燃烧室基本无EGR分层现象的产生。较长的排气门二次开启持续期在增大废气回流量的同时还能起到降低滚流强度的作用,并且排气门二次开启持续期越长得到的滚流强度越弱,利用这一特性可以起到对某些废气过旋转工况的抑制作用。较高的排气门二次开启升程可以增大单位时间的废气回流量,但排气门二次开启升程并不是越大越好,较大的排气门二次开启升程会降低进气滚流的推动作用,造成过多的回流废气扩散到燃烧室中心区域,不利于初期火焰的发展和传播。固定的排气门二次开启行为参数并不具备转速适应性,不同的转速需要各自优化的排气门二次开启行为参数才能获得理想的EGR分层效果。较小的进排气压差能显着增大废气回流量,并且在固定的排气门二次开启行为参数下表现出了一定的负荷适应性;但当进排气压差过大时,则需要对排气门二次开启行为参数重新优化。通过对滚流强度的控制可以实现对缸内回流废气分布位置的主动调节,使回流废气在近点火时刻停留在远离火花点火的位置。为进一步通过实验手段研究回流废气的缸内分布特性并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在自主开发的单缸光学发动机基础之上搭建了一套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法诊断系统,用于测量回流废气的缸内分布位置,该套系统主要包括光学发动机、Nd:YAG激光器、ICCD、片光源生成镜片组、变焦紫外镜头、示踪气体生成装置等。实验用1#、2#、3#三根自制凸轮型线的排气凸轮轴分别实现进气行程后半段、进气行程前半段、较高升程和较长持续期的排气门二次开启,用节气门实现不同进排气压差,用半封堵垫片实现不同进气滚流强度。1#排气凸轮轴的测量结果表明,压缩上止点前180°CA BTDC时回流废气基本布满在燃烧室的排气侧壁面,而随着活塞上行回流废气发生了随滚流旋转方向的运动,由排气侧壁面逐步转移到燃烧室右下角和燃烧室顶部,继而再到燃烧室的进气侧壁面,回流废气在进气行程后半段进入燃烧室能够产生随进气滚流的旋转转移,且转移过程中始终保持与新鲜空气的分层分布。2#排气凸轮轴的测量结果表明,较早的排气门二次开启时刻回流废气与新鲜空气基本形成了均匀的混合气。3#排气凸轮轴的测量结果表明,长持续期和高升程凸轮轴在增大废气回流量的同时,还会产生减缓回流废气旋转幅度的作用,有利于抑制过旋转废气的产生。当进排气压差过大时,缸内负压导致回流废气快速进入气缸,产生较强的气流冲击,使得回流废气难以被有效组织。增强进气滚流能够起到加快回流废气旋转速度的作用,有利于实现回流废气缸内分布位置的主动控制。光学测量得到的回流废气缸内分布规律与仿真计算结果相同,证明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虽然通过三维仿真计算和PLIF光学测量可以得到排气回流策略的EGR分层效果,但汽油机应用该技术策略的优劣最终还是要以燃烧性能的改善为评价标准。因此在当量比进气模式下选择EGR回流量较大且分层效果相对较好的排气门二次开启进气上止点后70-180°CA ATDC&最大升程5mm工况进行初步燃烧计算,得出分层热EGR工况比分层冷EGR工况和均质冷EGR工况的缸压峰值分别高出33.94%和79.81%,燃烧改善效果明显。继而对回流废气缸内分布状态所带来的燃烧差异性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得出回流废气的缸内分布位置应尽可能远离火花塞点火区,使得可燃混合气燃烧有较大的燃烧空间和较短的火焰传播距离,且应以回流废气集中分布为控制目标,防止压缩末期废气与新鲜空气出现较厚的混合边界层。同时为对比燃油缸内喷射模式和当量比进气模式发动机的燃烧和排放性能,研究了原机多孔喷油器的喷雾特性,得出相同背压不同喷射压力下,高喷射压力下的油束贯穿距离更长,喷油结束时刻,背压0.1MPa时,9MPa喷射压力要比5MPa、1MPa喷射压力贯穿距离分别高出22.6mm和50.6mm;而喷雾锥角在整个油束发展过程中高低喷射压力的差别并不是很大,基本维持在40-50°夹角之间;相同喷射压力不同背压下,随着背压的增大,定容弹内气体对油束发展的阻碍作用增强,喷雾形状变得更为紧凑,油束贯穿距离减小,而喷雾锥角仍然变化不大。在标定后的喷雾模型基础之上计算得出,通过灵活的喷油策略和进气流动匹配可以实现EGR分层与燃油分层的共存;排气门二次开启进气上止点后70-180°CA&最大升程5mm工况燃油缸内喷射模式相比当量比进气模式的燃烧性能相差不大,但爆震指数可降低两个数量级。从燃烧缸压数据和可视化火焰图像分析,使用3#排气凸轮轴实现的排气回流分层燃烧相比相同EGR体积分数的均质EGR燃烧平均缸压峰值可高出18.6%,且拥有更小的循环波动量和更短的滞燃期。
李超[10](2020)在《脱硫废液在高温荒煤气中的热解特性研究》文中指出焦炉煤气采用氨法HPF湿式氧化脱硫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脱硫废液,我国每年会产生脱硫废液约396万吨。脱硫废液含有COD(>100000 mg/L)、硫化物(>2000 mg/L)、氨氮(>20000 mg/L)和盐分(~200 g/L),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污染物。国内外焦化行业急需高效、洁净、低成本的脱硫废液处理技术。针对现有处理脱硫废液技术中存在的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焦炉上升管中高温荒煤气余热热解法处理脱硫废液”的新方法。然而,在研究中发现:脱硫废液的组成和性质认识不系统、不完整;未见含盐废液在高温中蒸发的研究报道;脱硫废液在上升管荒煤气中热解的机理不清楚;上升管余热处理脱硫废液的工艺参数待确定、需优化;在大型焦炉试验运行中核心设备待研制。本文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以焦炉煤气净化HPF法脱硫废液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开展了五方面的研究工作:(1)脱硫废液的组成和性质研究;(2)脱硫废液和煤共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3)脱硫废液高温蒸发模型研究及模型参数优化;(4)单上升管中脱硫废液热解特性研究及喷洒参数优化;(5)大型工业焦炉热解脱硫废液工艺的核心设备研制。在此基础之上,在山西省焦炭集团益兴焦化厂(100万吨/年焦炭规模)建立了利用余热热解法处理12000吨/年脱硫废液的工程示范装置,系统评价了该工艺对焦化相关产品或操作的影响。经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在脱硫废液混合盐中,S为主要元素,占到原子序数小于Na元素总量的95.97%;XRD物相分析曲线与NH4SCN(25-0044)、(NH4)2SO4(41-0621)、(NH4)2S2O3(31-0068)的标准图谱对应较好;FT-IR分析曲线吸收峰对应的NH4SCN和(NH4)2SO4的红外振动峰较强烈;SEM分析中可以明显看出结晶较好、细长形的柱状晶体结构。脱硫废液为弱碱性溶液,p H值在8~9左右,其中主要无机物成分为硫氰酸铵和硫代硫酸铵,平均值分别为158.84 g/L和85.04 g/L;主要有机物成分为苯酚和对甲苯酚,分别占有机物总量29.01%和16.84%。脱硫废液中含盐浓度与沸点的关系满足公式Tb(28)0.0053c2(10)0.0664c(10)100。氩气环境中脱硫废液混合盐失重可分为五个阶段,开始热解于95.26℃,在温度达436.55℃时热解累计失重达99.00%,混合盐基本全部分解。2.脱硫废液和煤共热解从室温加热到500℃后开始热分解并产生大量气体,其中氢气含量最大时可达65%~70%左右,吸收液中COD的含量增幅较大,从9.54 mg/L增大到142.06 mg/L,热解残留物中g-C3N4对应的位于27.4°处的峰会随着温度增高而略有变高,而13.0°处的峰会随温度升高而变弱。升温速率加快有利于CO2、CH4和CO的生成,其变化幅度也会随之增大,12℃/min时,CO2、CH4和CO的释放量为最大,吸收液中COD和氨氮的含量随升温速率加快而升高,SCN-的含量略有下降。配煤中增加脱硫废液的含量会抑制CO2和CH4的生成,吸收液中COD、SCN-和氨氮的含量也会剧烈增长,热解残留物中Na和S元素的含量升高,使焦炭质量下降。H2S的生成量会在540℃之后迅速增多,并在600℃时达到顶峰2.061g/L,随脱硫废液含量的增加H2S的释放量会迅速增加。热解残留物中的S会随终温的升高而减少,但随脱硫废液含量由0%增加到15%,残留物中的S会由0.16%增加至0.95%。以分布活化能DAEM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加入脱硫废液的配煤热解动力学模型,得出加入脱硫废液浓度、热解终温、升温速率与挥发分析出产量的关系方程m j(7)T(8)(28)m j??。3.上升管高温荒煤气中喷洒脱硫废液喷雾的蒸发模型在800℃时,公式We(28)f(7)T(8)计算出雾滴运动最远距离为0.051 m,根据300次装煤的高度可得出喷嘴距焦炭表面的平均距离为0.075 m,该平均距离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CI)为(0.047-0.103),更加符合高温中雾滴的蒸发情况。荒煤气流动速度从0 m3/h增大到700 m3/h,液滴粒子轨迹的分散程度从x轴-0.181~0.174 m增大到-0.308~0.246 m的范围,液滴粒子达到荒煤气流速的时间从0.007s增大到0.02s,喷洒废液前后上升管中心竖直方向的流场速度沿高度变化的关系为u(28)f(7)h R(8)。喷洒脱硫废液前后上升管平均温度关系为T(28)568.49ln(7)T 0(8)-3151.9,在结焦时间20 h内,距上升管水封盖3 m处喷洒脱硫废液,蒸发后上升管的平均温度为620.44℃,平均蒸发时间为0.0025 s。喷洒量的增加会使喷雾的喷洒压力增加,有利于提高蒸发速率,但会增加蒸发时所消耗的热量,优化的喷洒流量为55 kg/L左右。喷嘴的孔径越小,喷射压力越大,液滴平均粒径越小,蒸发时间越短。喷射角度的增大会使液滴分散,间距增加,有利于液滴吸收更多的热量,减少蒸发时间。4.脱硫废液经蒸发干燥得到的固体混合盐在模拟焦炉煤气气氛下(55%H2+6%CO+25%CH4+14%Ar)热解有五个主要阶段:硫氰酸铵的晶型转变(92.87~127.38℃,主要为单斜晶体转变为正交晶体,以及正交晶体向正方晶相的转变)、硫氰酸铵向硫脲的异构化(127.38~246.26℃)、硫氰酸铵与硫代硫酸铵的共热解(246.26~290.45℃)、硫代硫酸铵与硫酸铵的分解(294.29~375.15℃以及375.15~543.26℃),在384.19℃时热解累计失重达99.00%。与在氩气环境中热解对比,在模拟焦炉煤气中开始热解和完全热解所需的温度均较低,且硫氰酸铵晶型转变、异构化和热分解所对应的吸热峰更加尖锐。在单上升管小试试验中,喷洒的优化条件为:喷洒位置为距上升管水封盖距离3 m的位置,喷洒量为50~55 L/h,喷洒时间为装煤后10分钟到结焦过程的20 h以内。在单上升管中脱硫废液喷洒量为40~96 L/h,上升管温度降低了76~287℃,喷洒量v与温差ΔT的关系为ΔT=-2.939v,喷洒量v与上升管高温荒煤气出口处硫氰酸铵浓度C的关系为C(7)N H4SCN(8)(28)f(7)v(8),4.3 m单上升管最大废液处理量为61.98 kg/h。5.大型焦炉热解脱硫废液工艺的核心系统研制,主要是(1)研制出脱硫废液精细过滤系统,该系统采用多层次、多材料的复合结构;(2)研制出恒压、连续输送系统,将脱硫废液从储槽经泵加压送入喷射系统;(3)优化的喷嘴孔径为1 mm、喷射角度为60°,并增加了喷射器旋转保护装置、喷嘴自清洗装置以及泄压装置等,开发了密封-喷雾-定角一体化高温高压防滴漏技术,保证了喷射器喷嘴连接处的密封性,并研发了新型适用于工程示范的喷射器装置;(4)开发了保护炭化室安全的系统自控技术,在上升管温度较低时控制喷射器自动切换为蒸汽;(5)研发出采用自制冷却液的湿法打孔技术对上升管内衬砖打孔,运用熔焊技术和定位器可保证喷射器定位管的密封性及安装角度;(6)脱硫废液的过滤、储存、加压和喷射等全部过程通过总控制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6.在大型工业焦炉中喷洒脱硫废液前后,对焦化产品及工艺废水的影响情况如下:(1)煤气中检测到H2S、HCN和CS2的平均含量均处于同一水平,在脱硫塔的入口处均未检测到硫氰酸根,且化验室煤气出口处检测到煤气各组分均保持在同一水平,NH3和苯的平均浓度达标率为99%~100%;(2)焦油中粘度(E80)降低了17.58%,有利于焦油质量提升,各项指标均保持一致,在正常范围内;(3)脱硫液中p H为8.5左右,各成分含量基本处于同一水平;(4)蒸氨废水各项指标均达到焦化生化进水指标,焦化调节池及生化排水中的各指标含量也基本保持一致;(5)皮带焦的各项指标均保持在同一水平。利用焦炉上升管高温荒煤气余热热解脱硫废液的方法对焦化系统没有不利影响,比炼焦配煤法处理脱硫废液的处理量可增加9.6%。利用荒煤气余热热解脱硫废液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投资小、能耗低、运行费用低、工人劳动强度低和处理彻底等技术优势。
二、介绍一种自制喷雾蒸发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介绍一种自制喷雾蒸发锅(论文提纲范文)
(1)车用IBE/柴油混合燃料喷雾和燃烧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符号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车用生物代用燃料综述 |
1.3 生物丁醇及其上游产物ABE、IBE的研究现状 |
1.4 低温燃烧技术的研究进展 |
1.5 汽车发动机喷雾与燃烧测量技术简介 |
1.5.1 汽车发动机喷雾和燃烧测量设备 |
1.5.2 汽车发动机喷雾和燃烧测量方法 |
1.6 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装置与数据处理 |
2.1 定容燃烧弹实验平台 |
2.1.1 工作原理 |
2.1.2 结构组成 |
2.1.3 供油系统 |
2.1.4 控制系统 |
2.1.5 光学测试系统 |
2.1.6 附属机构 |
2.2 液滴蒸发容弹 |
2.2.1 结构组成 |
2.2.2 液滴悬挂系统 |
2.3 发动机实验台架与TEM |
2.3.1 发动机实验台架 |
2.3.2 TEM |
2.4 混合燃料物性估算 |
2.4.1 汽化潜热和饱和蒸气压 |
2.4.2 粘度和表面张力 |
2.5 数据处理 |
2.5.1 喷雾图像处理 |
2.5.2 火焰图像处理 |
2.5.3 碳烟图像处理 |
2.5.4 液滴蒸发图像处理 |
2.5.5 燃烧压力处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IBE/柴油混合燃料与纯柴油喷雾和燃烧特性对比研究 |
3.1 蒸发喷雾特性对比研究 |
3.1.1 实验燃料与工况 |
3.1.2 喷嘴喷油特性 |
3.1.3 不同环境温度下蒸发喷雾对比研究 |
3.1.4 不同混合比下蒸发喷雾对比研究 |
3.2 喷雾燃烧对比研究 |
3.2.1 实验燃料与工况 |
3.2.2 喷雾特性对比研究 |
3.2.3 燃烧特性对比研究 |
3.2.4 火焰发展过程对比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BE掺混比与组分比例对喷雾和燃烧特性影响研究 |
4.1 掺混比的影响研究 |
4.1.1 实验燃料与工况 |
4.1.2 喷雾特性对比研究 |
4.1.3 燃烧特性对比研究 |
4.1.4 火焰发展过程对比研究 |
4.2 组分比例的影响研究 |
4.2.1 实验燃料与工况 |
4.2.2 喷雾特性对比研究 |
4.2.3 燃烧特性对比研究 |
4.2.4 火焰发展过程对比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IBE与 ABE及正丁醇的蒸发与喷雾燃烧特性对比研究 |
5.1 液滴蒸发特性 |
5.1.1 实验燃料与工况 |
5.1.2 液滴蒸发过程 |
5.2 喷雾燃烧特性对比研究 |
5.2.1 实验燃料与工况 |
5.2.2 喷雾特性对比 |
5.2.3 燃烧特性对比 |
5.2.4 火焰发展过程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FILE与 TEM测量技术的碳烟生成过程和结构研究 |
6.1 基于FILE技术的碳烟生成过程研究 |
6.1.1 实验燃料与工况 |
6.1.2 碳烟生成过程 |
6.2 基于TEM技术的碳烟微观结构研究 |
6.2.1 实验燃料与工况 |
6.2.2 碳烟微观结构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柴油机燃用IBE/柴油混合燃料的燃烧与排放特性研究 |
7.1 喷射策略影响研究 |
7.1.1 实验燃料与工况 |
7.1.2 主喷射正时的影响 |
7.1.3 预喷射正时的影响 |
7.2 进气道氧浓度的影响 |
7.2.1 实验燃料与工况 |
7.2.2 燃烧特性 |
7.2.3 有效热效率 |
7.2.4 排放特性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电容去离子技术在反渗透浓水回用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反渗透浓水水质特点及处理技术现状 |
1.2.1 反渗透浓水概述 |
1.2.2 反渗透浓水常规处理工艺 |
1.3 电容去离子技术 |
1.3.1 脱盐原理 |
1.3.2 双电层理论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4 特点与优势 |
1.4 本文研究意义与内容 |
1.4.1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 试验处理水水质 |
2.1.1 深井水及反渗透处理的浓水水质 |
2.1.2 海水淡化反渗透浓水水质 |
2.2 试验材料及分析方法 |
2.2.1 试验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
2.2.2 试验药品及仪器 |
2.3 小试试验装置 |
3 电容去离子装置及处理反渗透浓水影响因素优化研究 |
3.1 电容去离子小试试验装置的设计及制作 |
3.1.1 吸附电极的制备 |
3.1.2 试验装置设计 |
3.2 典型影响因素正交试验研究 |
3.2.1 正交试验设计 |
3.2.2 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 基本参数优化研究 |
3.3.1 工作电压对脱盐性能的优化研究 |
3.3.2 进水流量对脱盐性能的优化研究 |
3.3.3 电极涂覆厚度对脱盐性能的优化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电容去离子技术处理反渗透浓水研究 |
4.1 电容去离子技术处理深井水反渗透浓水性能研究 |
4.1.1 试验研究方法 |
4.1.2 循环周期次数对脱盐性能的影响研究 |
4.1.3 不同极板间距下的脱盐性能优化研究 |
4.2 电容去离子技术对海水淡化反渗透浓水处理效果研究 |
4.2.1 试验方法 |
4.2.2 对电导率的去除影响 |
4.2.3 对各指标饱和吸附量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电容去离子装置再生效果及工业化装置初步设计研究 |
5.1 电容去离子装置处理反渗透浓水再生效果研究 |
5.1.1 再生液水质对电容去离子技术处理反渗透浓水的效果影响 |
5.1.2 再生液pH对电容去离子技术处理反渗透浓水的效果研究 |
5.2 电容去离子工业化装置初步设计研究 |
5.2.1 设计基础及理念 |
5.2.2 构造设计 |
5.2.3 装置参数设计 |
5.2.4 工作程序设计 |
5.2.5 装置特点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柴油射流控制柴/汽油预混合气压燃相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能源与环境现状 |
1.1.2 高效清洁燃烧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柴油型PCCI模式 |
1.2.2 汽油型HCCI模式 |
1.2.3 低温燃烧模式 |
1.2.4 低温预混合压燃 |
1.2.5 燃料方案 |
1.2.6 存在的挑战 |
1.3 课题的提出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JCCI概念及试验系统 |
2.1 JCCI概念 |
2.1.1 高压气体射流控制压燃 |
2.1.2 点火室高温射流控制压燃 |
2.1.3 双直喷型柴油射流控制压燃 |
2.2 发动机台架试验系统 |
2.2.1 喷油系统 |
2.2.2 燃烧室 |
2.2.3 测控系统 |
2.3 发动机台架试验方法 |
2.3.1 缸压数据处理 |
2.3.2 放热分析 |
2.3.3 试验用燃料及相关定义 |
2.4 不确定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柴油JCCI模式发动机试验研究 |
3.1 CDC模式试验结果 |
3.2 JCCI模式可行性试验研究 |
3.3 JCCI模式负荷特性试验研究 |
3.3.1 柴油射流正时对JCCI模式的影响 |
3.3.2 预喷射能量比对JCCI模式的影响 |
3.3.3 预喷射正时对JCCI模式的影响 |
3.3.4 预喷射压力对JCCI模式的影响 |
3.3.5 预喷射燃料中柴油比例对THC排放的影响 |
3.3.6 两次预喷射策略及JCCI模式满负荷运行 |
3.4 本章小结 |
4 JCCI模式三维模拟研究 |
4.1 三维计算模型 |
4.1.1 几何模型与定解条件 |
4.1.2 基本控制方程 |
4.1.3 湍流模型 |
4.1.4 破碎模型 |
4.1.5 燃烧与排放模型 |
4.2 模型验证 |
4.2.1 网格敏感性 |
4.2.2 燃烧与排放结果验证 |
4.3 JCCI模式两阶段高温放热过程 |
4.4 JCCI模式排放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预喷射燃料对JCCI模式的影响 |
5.1 预喷射喷雾可视化研究 |
5.1.1 喷雾可视化试验系统 |
5.1.2 喷雾可视化试验方法 |
5.1.3 喷雾可视化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 煤油对混合燃料喷雾特性的影响 |
5.3 煤油对JCCI模式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缩略词 |
攻读博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生物柴油制备、喷雾、燃烧及非常规排放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能源问题 |
1.1.2 汽车排放法规与环境问题 |
1.2 生物柴油的特点和适用性研究现状 |
1.2.1 生物柴油的特点 |
1.2.2 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适用性研究现状 |
1.3 生物柴油制备、喷雾、燃烧及非常规排放的研究现状 |
1.3.1 生物柴油制备的研究现状 |
1.3.2 生物柴油喷雾及燃烧特性的研究现状 |
1.3.3 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非常规排放研究现状 |
1.3.4 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在柴油机上应用存在的问题 |
1.4 生物柴油原料组成对其使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生物柴油的制备研究 |
2.1 数学方法介绍 |
2.1.1 小波变换基本理论 |
2.1.2 逐步回归基本理论 |
2.1.3 BP神经网络基本理论 |
2.2 生物柴油制备试验设备与材料 |
2.3 大豆油生物柴油的制备试验结果及最优工艺分析 |
2.3.1 大豆油生物柴油制备的均匀设计试验方案 |
2.3.2 大豆油生物柴油制备的产率分析 |
2.3.3 大豆油生物柴油制备的转化率分析 |
2.3.4 基于产率最大化的大豆油生物柴油最优制备工艺参数计算 |
2.4 大豆油生物柴油产率影响因素作用规律及机理分析 |
2.4.1 基于小波消噪的大豆油生物柴油产率回归分析 |
2.4.2 大豆油生物柴油产率影响因素间交互作用的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物柴油的物性研究 |
3.1 生物柴油和石化柴油理化性质比较 |
3.1.1 生物柴油的质量标准比较 |
3.1.2 生物柴油的理化指标特性分析 |
3.2 生物柴油物性试验设备与材料 |
3.3 商用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物性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商用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表面张力 |
3.3.2 商用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运动粘度 |
3.3.3 商用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理化指标分析结论 |
3.4 自制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物性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1 自制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表面张力 |
3.4.2 自制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运动粘度 |
3.4.3 自制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抗磨性 |
3.4.4 自制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丁腈橡胶溶胀性和氧化稳定性 |
3.4.5 自制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理化指标分析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物柴油的喷雾特性研究 |
4.1 喷雾试验设备与燃料 |
4.1.1 喷雾试验设备 |
4.1.2 喷雾试验燃料 |
4.2 喷孔内部流动状态的仿真分析 |
4.2.1 仿真分析的理论基础 |
4.2.2 仿真分析的网格划分及数学模型 |
4.2.3 仿真分析的结果及分析 |
4.2.4 喷孔内部流动状态仿真结论 |
4.3 喷雾试验条件及分析方法 |
4.3.1 喷雾试验条件 |
4.3.2 喷雾分析方法 |
4.4 喷雾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1 燃料对喷雾贯穿距离及喷射速度的影响 |
4.4.2 背压对喷雾特性的影响 |
4.4.3 轨压对喷雾特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物柴油在内燃机中的燃烧过程研究 |
5.1 基于实测示功图的内燃机放热规律计算 |
5.1.1 基于MATLAB和AVL BOOST的内燃机放热规律的计算 |
5.1.2 柴油机燃烧特性曲线和参数定义 |
5.2 燃烧试验设备与燃料 |
5.3 燃烧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1 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理论空燃比 |
5.3.2 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 |
5.3.3 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燃烧过程参数 |
5.3.4 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放热规律分析 |
5.4 试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内燃机燃用生物柴油的常规与非常规排放研究 |
6.1 排放试验设备与燃料 |
6.2 排放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1 一氧化氮(NO)排放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2 甲烷(CH_4)排放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3 二氧化氮(NO_2)排放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4 氨(NH_3)排放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5 甲醛(HCHO)排放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6 乙烯(C_H_4)排放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7 芳香烃(AHC)排放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8 1,3-丁二烯(C_4H_6)排放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9 硫化羰(COS)排放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10 乙烷(C_2H_6)排放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11 甲腈(HCN)排放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12 二氧化碳(CO_2)排放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13 氮氧化物(NO_x)排放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14 水(H_2O)排放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15 一氧化碳(CO)排放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16 一氧化二氮(N_2O)排放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17 二氧化硫(SO_2)排放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18 乙炔(C_2H_2)排放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19 正辛烷(NC_8)排放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20 丙烯(C_3H_6)排放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21 乙醛(MECHO)排放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22 丙烷(C_3H_8)排放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23 异氰酸(HNCO)排放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24 甲酸(HCOOH)排放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25 柴油类碳氢(HCD)排放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26 非甲烷类碳氢(NMHC)排放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27 总碳氢(THC)排放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28 碳烟排放试验结果及分析 |
6.3 排放物的数量级分布情况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生物柴油的内燃机工作性能试验研究 |
7.1 内燃机工作性能试验设备与燃料 |
7.2 内燃机工作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
7.2.1 燃用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有效功率和有效扭矩分析 |
7.2.2 燃用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燃油消耗量分析 |
7.2.3 燃用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有效燃油消耗率分析 |
7.2.4 燃用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有效热效率分析 |
7.2.5 燃用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排气温度分析 |
7.2.6 燃用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机油温度分析 |
7.2.7 燃用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机油压力分析 |
7.3 试验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复方氨敏虎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提取浓缩技术 |
1.2.1 常用的提取方法 |
1.2.2 提取的种类和特点 |
1.2.3 提取的过程 |
1.3 中药的提取、浓缩及喷干技术 |
1.3.1 提取浓缩及喷雾干燥设备 |
1.3.2 中药提取的工艺研究 |
1.3.3 常用的中药成方制剂 |
1.3.4 中药制剂的发展方向 |
1.4 复方氨敏虎杖胶囊 |
1.4.1 复方氨敏虎杖胶囊制剂介绍 |
1.4.2 虎杖和千里光的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的内容 |
1.5.2 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虎杖的提取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虎杖水提取的工艺研究 |
2.2.1 实验试剂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试验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千里光的提取工艺筛选 |
3.1 引言 |
3.2 千里光水提的工艺 |
3.2.1 实验试剂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优选虎杖、千里光的喷雾干燥工艺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4.2.3 实验思路 |
4.2.4 试验的技术方案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胶囊生产最佳处方和工艺的优选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产品总述 |
5.2.2 实验试剂和材料 |
5.2.3 实验仪器和设备 |
5.2.4 试验内容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复方氨敏虎杖胶囊的放大生产和稳定性考察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试剂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6.2.3 实验内容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产品全项检测结果 |
6.3.2 稳定性考察 |
6.3.3 含量稳定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喷雾碰壁模型及柴油机冷起动的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内燃机中的喷雾碰壁现象 |
1.2.1 喷雾碰壁的作用与危害 |
1.2.2 液滴碰壁的各种形态 |
1.2.3 喷雾碰壁的试验研究 |
1.2.4 喷雾碰壁的数值研究 |
1.3 柴油机冷起动的研究 |
1.3.1 国外对柴油机冷起动的研究 |
1.3.2 国内对柴油机冷起动的研究 |
1.4 本课题的来源和意义 |
1.4.1 课题的来源 |
1.4.2 课题的意义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喷雾模拟及喷雾碰壁模型的评估 |
2.1 喷雾碰壁的动力学试验介绍 |
2.1.1 低压喷雾碰壁试验 |
2.1.2 高压喷雾碰壁试验 |
2.2 KIVA程序介绍及喷雾的模拟 |
2.2.1 KIVA程序的主体结构 |
2.2.2 化学流体力学基本控制方程 |
2.2.3 控制方程的离散求解 |
2.2.4 喷雾的模拟方法及相关子模型 |
2.3 喷雾碰壁的动力学模型介绍 |
2.3.1 Naber-Reitz模型 |
2.3.2 O’Rourke-Amsden模型 |
2.3.3 其他的喷雾碰壁模型 |
2.3.4 油膜的运动模型 |
2.4 喷雾碰壁动力学模型的评估 |
2.4.1 壁面喷雾整体运动 |
2.4.2 碰壁液滴的速动分布 |
2.4.3 壁面液滴的大小分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喷雾碰壁动力学模型的开发与验证 |
3.1 对现有模型的分析 |
3.1.1 模型开发试验来源的差异 |
3.1.2 喷雾碰壁形态的差异 |
3.1.3 喷射压力高低的定义 |
3.2 喷雾碰壁动力学模型的开发 |
3.2.1 壁面射流子模型的开发 |
3.2.2 滑行液滴升力子模型的开发 |
3.2.3 碰壁液滴飞溅比例子模型的开发 |
3.3 喷雾碰壁的动力学模型验证 |
3.3.1 碰壁液滴运行轨迹的验证 |
3.3.2 垂直碰壁运动形态的验证 |
3.3.3 倾斜碰壁运动形态的验证 |
3.3.4 碰壁飞溅质量比例的验证 |
3.4 关于模型适用性的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喷雾碰壁热力学模型的开发与验证 |
4.1 喷雾碰壁的热力学试验介绍 |
4.2 喷雾碰壁的热力学模型 |
4.2.1 Eckhause-Reitz模型 |
4.2.2 O’Rourke-Amsden模型 |
4.3 喷雾碰壁热力学模型的开发 |
4.3.1 对现有模型的分析 |
4.3.2 喷雾碰壁热力学模型的开发 |
4.4 喷雾碰壁热力学模型的验证 |
4.4.1 与Wolf和Cheng等的试验结果的对比 |
4.4.2 与Senda等人的试验结果的对比 |
4.4.3 与Booth的试验结果的对比 |
4.4.4 与Arcoumanis和Chang等的试验结果的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喷雾碰壁模型在柴油机冷起动模拟中的应用 |
5.1 模型的验证 |
5.1.1 计算网格与模型的选择 |
5.1.2 模型的验证结果 |
5.2 模拟工况参数设置 |
5.3 缸内燃油状态分析 |
5.3.1 缸内燃油状态变化 |
5.3.2 壁面油膜的对比 |
5.4 缸内燃烧放热预测 |
5.4.1 缸内压力和温度的预测 |
5.4.2 放热率的预测 |
5.5 排放物的预测 |
5.5.1 对HC排放的预测 |
5.5.2 对CO排放的预测 |
5.5.3 对NO_x排放的预测 |
5.5.4 对Soot排放的预测 |
5.6 优化喷射策略的探讨 |
5.7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及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1(国外部分) |
致谢 2(国内部分) |
(8)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烟道蒸发缓蚀实验及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脱硫废水氯离子腐蚀实验及机理分析 |
2.1 引言 |
2.2 腐蚀研究方法 |
2.3 腐蚀实验 |
2.4 腐蚀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脱硫废水氯离子缓蚀实验及机理分析 |
3.1 引言 |
3.2 缓蚀实验 |
3.3 缓蚀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脱硫废水烟道喷雾蒸发模型构建与模拟 |
4.1 引言 |
4.2 模型的基本假设 |
4.3 初始加热阶段模型构建 |
4.4 等速蒸发阶段模型构建 |
4.5 降速蒸发阶段模型构建 |
4.6 干燥阶段模型构建 |
4.7 蒸发干燥模型与模拟 |
4.8 本章小结 |
5 全文总结及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进一步工作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均质EGR及基于排气回流的分层EGR在GDI发动机部分负荷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汽油机技术发展 |
1.2.1 汽油机的发展概况 |
1.2.2 制约汽油机经济性进一步提高的若干问题 |
1.3 EGR在汽油机上的技术应用 |
1.3.1 均质EGR在汽油机上的应用 |
1.3.2 分层EGR在汽油机上的应用 |
1.3.3 废气回流的EGR实现方式研究现状 |
1.4 缸内气流运动及工质分布的主动控制 |
1.4.1 发动机燃烧室内的气流运动 |
1.4.2 缸内工质分布的主动控制 |
1.5 发动机研究手段 |
1.5.1 数值计算 |
1.5.2 光学测量 |
1.6 本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平台搭建 |
2.1 汽油机试验平台搭建 |
2.1.1 试验用发动机及外围测试设备 |
2.1.2 发动机电控系统开发 |
2.2 计算仿真平台搭建 |
2.2.1 几何实体模型逆向获取 |
2.2.2 计算网格划分 |
2.2.3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设置 |
2.2.4 数学模型及计算算法 |
2.3 光学测量平台搭建 |
2.3.1 PLIF光学测量系统的搭建 |
2.3.2 单缸光学发动机的设计与改装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均质EGR协同不同耦合策略对汽油机部分负荷性能的影响 |
3.1 不同EGR引入方式对汽油机部分负荷性能的影响 |
3.1.1 不同EGR回路改装及EGR率定义 |
3.1.2 低压EGR回路的发动机性能 |
3.1.3 高压EGR回路的发动机性能 |
3.1.4 不同EGR回路性能对比 |
3.2 均质热EGR对汽油机部分负荷性能的影响 |
3.2.1 高温进气对汽油机性能的改善潜力 |
3.2.2 热EGR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3.3 均质EGR耦合含氧燃料对汽油机部分负荷性能的影响 |
3.3.1 含氧燃料的制备 |
3.3.2 EGR汽油机燃用不同比例含氧燃料的性能差异 |
3.4 均质EGR耦合不同滚流强度对汽油机部分负荷性能的影响 |
3.4.1 滚流强度促进汽油机燃烧的微观分析 |
3.4.2 不同滚流强度的实现 |
3.4.3 不同进气滚流强度对废气再循环汽油机性能的影响 |
3.5 不同EGR组分对汽油机部分负荷性能的影响 |
3.5.1 不同EGR组分的应用潜力及研究必要性 |
3.5.2 不同EGR组分的试验方案 |
3.5.3 不同EGR组分的发动机性能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排气回流的EGR分层效果计算研究 |
4.1 应用EGR分层理论的柔性可控燃烧室 |
4.2 利用排气回流实现EGR分层的设计思想与研究方案 |
4.2.1 设计思想 |
4.2.2 研究方案 |
4.2.3 EGR分层评价标准 |
4.3 排气门二次开启控制参数对EGR分层效果影响的数值计算 |
4.3.1 排气门二次开启时刻对EGR分层效果的影响 |
4.3.2 排气门二次开启持续期对EGR分层效果的影响 |
4.3.3 排气门二次开启升程对EGR分层效果的影响 |
4.4 排气门二次开启行为参数与不同转速和负荷的适应性 |
4.4.1 不同转速的排气门二次开启行为参数优化 |
4.4.2 不同负荷的排气门二次开启行为参数优化 |
4.5 滚流强度主动控制对EGR分层效果的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排气回流实现EGR分层的PLIF光学研究 |
5.1 PLIF光学测量方法的理论描述 |
5.2 PLIF测试系统搭建及标定 |
5.2.1 示踪剂与激光波段选择 |
5.2.2 滤光片选择 |
5.2.3 PLIF标定系统搭建及时序同步设置 |
5.2.4 气相池标定实验 |
5.2.5 标定图像分析 |
5.3 利用PLIF方法测量回流废气缸内分布的方案设计及平台搭建 |
5.3.1 实验方案设计 |
5.3.2 基于排气回流的PLIF测试平台搭建 |
5.3.3 图像后处理 |
5.4 EGR分层测试结果及分析 |
5.4.1 排气门二次开启规律影响回流废气分布的光学测量及分析 |
5.4.2 进气压力影响回流废气分布的光学测量及分析 |
5.4.3 滚流强度影响回流废气分布的光学测量及分析 |
5.5 测量结果与计算结果的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应用排气回流EGR分层汽油机的燃烧特性 |
6.1 当量比进气模式下排气回流分层的燃烧过程及分析 |
6.1.1 数学模型及模型验证 |
6.1.2 排气回流分层优化结果的初步燃烧计算 |
6.1.3 回流废气缸内不同分布位置的燃烧差异性 |
6.1.4 回流废气不同浓度梯度的燃烧差异性 |
6.1.5 潜在爆震风险的抑制措施 |
6.2 燃油缸内喷射模式下排气回流分层的燃烧过程及分析 |
6.2.1 多空喷油器喷雾特性 |
6.2.2 计算喷雾模型标定 |
6.2.3 喷射参数对燃油分层分布的影响规律 |
6.2.4 排气回流分层耦合燃油分层的燃烧和排放特性 |
6.3 应用排气回流EGR分层的光学单缸机燃烧改善 |
6.3.1 试验方案设计 |
6.3.2 排气回流分层的单缸机燃烧特性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7.1 研究内容总结 |
7.2 研究内容的创新点 |
7.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及成果简介 |
致谢 |
(10)脱硫废液在高温荒煤气中的热解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脱硫废液的产生 |
1.2.1 焦炉煤气脱除硫化氢的目的 |
1.2.2 HPF脱硫废液的生成 |
1.3 目前脱硫废液的处理方法 |
1.3.1 提盐法 |
1.3.1.1 蒸发结晶法 |
1.3.1.2 分步结晶法 |
1.3.1.3 离子交换法 |
1.3.1.4 膜分离法 |
1.3.1.5 沉淀法 |
1.3.2 昆帕库斯法(Compacs) |
1.3.3 希罗哈克斯法(Hirohax) |
1.3.4 配煤炼焦法 |
1.4 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利用回收现状 |
1.4.1 上升管高温荒煤气特性 |
1.4.2 上升管汽化冷却技术回收荒煤气余热 |
1.4.3 导热油夹套技术回收荒煤气余热 |
1.4.4 换热技术回收荒煤气余热 |
1.4.5 直接利用荒煤气余热回收技术 |
1.5 脱硫废液的蒸发和热解研究 |
1.5.1 脱硫废液在荒煤气中的蒸发研究 |
1.5.1.1 液滴蒸发的数学模型 |
1.5.1.2 液滴群蒸发的分布模型 |
1.5.1.3 喷雾在流动气场中的蒸发 |
1.5.2 脱硫废液的热解研究 |
1.6 课题的选择、意义和研究内容 |
1.6.1 课题的选择和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脱硫废液的组成和性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实验方法及实验流程 |
2.3 脱硫废液中混合盐的表征分析 |
2.3.1 脱硫废液固体混合盐的XRF分析 |
2.3.2 脱硫废液固体混合盐的XRD分析 |
2.3.3 脱硫废液固体混合盐的FT-IR分析 |
2.3.4 脱硫废液固体混合盐的SEM分析 |
2.4 脱硫废液中主要无机物与有机物组成 |
2.4.1 脱硫废液中主要无机物组成 |
2.4.2 脱硫废液中主要有机物组成 |
2.5 脱硫废液盐浓度与沸点的关系 |
2.6 脱硫废液盐的热稳定性 |
2.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脱硫废液和煤共热解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装置 |
3.2.2 仪器与试剂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热解终温对脱硫废液与煤共热解的影响 |
3.3.2 升温速率对脱硫废液与煤共热解的影响 |
3.3.3 脱硫废液掺配比例对脱硫废液与煤共热解的影响 |
3.3.4 煤的种类对脱硫废液与煤共热解的影响 |
3.3.5 脱硫废液与煤共热解时硫的迁移规律 |
3.3.6 热解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脱硫废液蒸发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装置 |
4.2.2 实验方法 |
4.3 数值模拟模型 |
4.3.1 模型的建立 |
4.3.2 气相模型 |
4.3.3 雾滴运动方程 |
4.3.4 雾滴蒸发方程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喷雾蒸发对上升管内流场的影响 |
4.4.2 荒煤气温度对蒸发的影响 |
4.4.3 喷雾流量对蒸发的影响 |
4.4.4 液滴粒径对蒸发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单上升管热解脱硫废液基础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和试样 |
5.2.2 实验装置 |
5.2.3 分析检测 |
5.3 脱硫废液混合盐在荒煤气中的热解特性 |
5.4 脱硫废液喷洒时间的优化 |
5.4.1 上升管中荒煤气的温度分布 |
5.4.2 喷洒时间对荒煤气温度的影响 |
5.4.3 喷洒时间对荒煤气中H2S和HCN含量的影响 |
5.5 脱硫废液喷洒位置的优化 |
5.6 脱硫废液喷洒量的优化 |
5.6.1 废液喷洒量对上升管荒煤气出口温度的影响 |
5.6.2 单上升管最大废液处理量的确定 |
5.6.3 废液喷洒量对硫氰酸铵浓度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大型焦炉热解脱硫废液工艺的核心设备研制 |
6.1 引言 |
6.2 工艺流程 |
6.3 脱硫废液的精细过滤系统研制 |
6.4 脱硫废液恒压、连续输送系统开发 |
6.5 脱硫废液的喷射器及分喷射器控制系统研制 |
6.5.1 选用耐高温高压和耐高温腐蚀特种材料 |
6.5.2 定角度、精细雾化技术 |
6.5.3 高温高压防滴漏技术 |
6.5.4 介质自动切换连续喷射技术 |
6.5.5 系统自控技术 |
6.6 预热器及预热技术开发 |
6.7 上升管的高温切割和内衬砖无损伤打孔等改造设备研制 |
6.7.1 打孔技术 |
6.7.2 上升管改造 |
6.8 总控制系统研制 |
6.9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大型焦炉热解脱硫废液工业系统运行实践 |
7.1 前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试剂和试样 |
7.2.2 实验装置 |
7.2.3 分析检测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对煤气成分的影响 |
7.3.2 对焦油的影响 |
7.3.3 对脱硫液成分的影响 |
7.3.4 对生化系统的影响 |
7.3.5 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
7.3.6 经济效益与技术优势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和建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介绍一种自制喷雾蒸发锅(论文参考文献)
- [1]车用IBE/柴油混合燃料喷雾和燃烧特性研究[D]. 李刚. 长安大学, 2019(01)
- [2]电容去离子技术在反渗透浓水回用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杨超.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3]柴油射流控制柴/汽油预混合气压燃相位研究[D]. 礼博.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4]介绍一种自制喷雾蒸发锅[J]. 高怀民. 中草药通讯, 1976(05)
- [5]生物柴油制备、喷雾、燃烧及非常规排放的试验研究[D]. 马林才. 浙江大学, 2015(12)
- [6]复方氨敏虎杖工艺研究[D]. 王杰. 河北科技大学, 2010(03)
- [7]喷雾碰壁模型及柴油机冷起动的数值研究[D]. 邓鹏. 湖南大学, 2016(02)
- [8]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烟道蒸发缓蚀实验及模拟研究[D]. 李昊.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9]均质EGR及基于排气回流的分层EGR在GDI发动机部分负荷的应用研究[D]. 韩林沛. 吉林大学, 2016(08)
- [10]脱硫废液在高温荒煤气中的热解特性研究[D]. 李超. 太原理工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