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私学文化与现代民办学校(论文文献综述)
仇叶[1](2021)在《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市场监管研究》文中指出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的市场潜力巨大,行业前景一片光明,与此同时我国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行业的经营乱象却层出不穷。在我国现行的民办教育法律规制体系中,民办培训机构属于民办学校的一类分支,同后者一样具有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划分。我国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行业当前的乱象,实质是因为法律法规对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这一特殊的市场主体缺乏针对性的监管而导致的。通过对经济法相关理论的研究,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的经济法主体地位与市场属性显而易见,推进完善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的市场监管制度对保护消费者权益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积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如何构建切实可行的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市场监管制度,建立在对教育公益性理论与我国教育分类体系的充分研究之上。国外学界与实务中,对私立教育与补习教育采用截然不同的理论与监管模式,而这对于我国构建自己的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市场监管制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其在教育领域引入营利性概念的前车之鉴也为我国民办教育市场监管制度的构建敲响了警钟。如何把握教育公益性与市场营利性的冲突与平衡,进行清晰的教育体系分类,是构建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市场监管制度的核心要素,也是保障我国民办教育行业健康长足发展的基石。
徐雪莲[2](2020)在《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 ——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为代表的考察》文中指出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滥觞于清朝末期,勃兴于民国前期和中期,此后趋于式微并走向转型。在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下,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欲挽救濒于亡国灭种边缘之国家,必先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民众。于是,各种旨在改善民生的教育思潮风起云涌,如: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三民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生活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思潮、民众教育思潮、生产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乡村教育思潮、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潮等,其中皆包含教育救民、济民、惠民的思想追求。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俞庆棠的民众教育、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等思想,都有大量关于教育功能、受教育权、教育对象、教学内容的见解以及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造性运用等,体现出教育民生思想。本研究聚焦于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教育民生思想,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三位教育家为代表,对其产生的社会背景、目标内涵、演化历程及其实践影响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理清其逻辑理路和思想特征,并分析其局限性及现实启示。论文共包括六个部分:导论部分述及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缘起、界定教育民生的相关概念、论述相关研究现状和本研究的意义、目标、内容、方法等。第一章阐述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中国近代政治的沉沦、经济的衰微、文化的鸿沟、教育的维艰和民生的凋弊,是其产生的社会背景;西方科学与民主思想、平民主义教育思想是其产生的外部渊源。以此发现,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国近代教育家对教育的民生功能的重新认识与期求。第二章考察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形成和演进的历程。从1905年到1949年,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经历了一个初潮形成期、高潮勃发期以及由三民主义教育民生思想向新民主主义或国际主义教育民生思想转轨的发展历程。第三章以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俞庆棠的民众教育、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等思想为代表,分析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并考察教育民生实践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无论是教育家们教育宗旨的树立、教育对象的划定、教育路径的选择和教育实践的内容都体现出对民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其推行的教育活动中,不分男女老幼、贫富贵贱,人人都可以成为教育对象;凡是能够改善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文字、生计、卫生、健康、休闲等,都成为他们的教育内容;他们的教育路径始终与民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聚焦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三位教育家的教育民生思想并进行比较。三人的教育民生思想不仅有很多相同之处,也存在着不同之处,体现了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丰富性和实践的灵活性。第四章对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进行梳理,并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对其作出评价。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且以民为本,在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采用上均以生活为本位;由于产生于特殊的时代,知识分子急于找到一条救国救民之路,加之教育家们自身的局限,导致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误解国弱民穷的根源;过于抬高教育的民生功能;对现存腐败、独裁政府抱有幻想;具有一定的唯心主义色彩;无力弥补理想与现实间的断裂地带。第五章论述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社会影响,探讨其对当下教育民生建设的启示。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是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等一大批教育家殚精竭虑,对国家、对民众的热爱与自身教育智慧相结合的产物。尽管存在某些历史局限,但瑕不掩瑜,其对教育与人的关系的深刻认识,对教育民生功能的独特见解和创造性发挥,在国内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教育本身,都产生了诸多影响,其不仅更新了民众的教育观念,丰富了教育理论,促进了教育变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的生活;在国外,不仅受到了关注与盛赞,也成为指导许多国家教育民生工作的蓝本;在目前我国的教育民生事业建设中,要踏实推进新时代全民教育,完善并切实执行教育民生政策,要更加关注教育的精神向度,努力消弭民间反智主义对教育民生的阻障,教育家办学应具有民生情怀。
孙琳[3](2020)在《越南华文教育发展历史与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外华人历来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华文教育是越南华人社会的重要活动。越南自古深受汉文化影响,这是越南华文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先天优势。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南的华文教育作为一种外侨教育伴随着大批中国移民进入越南谋生而产生,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造成许多中国文教人士赴越避难,他们在越南和当地华人华侨共同努力,兴办了大批华校,华校的办学层次也日益提高。这一时期也是越南华文教育发展的巅峰期。1954年以后,越南分为越南共和国(南越)和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南北双方的政府出于意识形态和外交形势的考虑,开始采用不同的手段打压和同化华文教育,华文教育开始走向衰落。至1975年恢复统一后,越南政府大肆排华,华文教育几乎陷入停滞。1986年越南政府推行革新开放政策是越南的华文教育重生的契机,但其内涵已经发生了完全的变化。当代越南华文教育本质上已彻底转变为一种外语教育。越南华文教育的兴起既受越南尊儒的历史传统影响,又是近代华人经济和华人社团繁荣发展的产物。近代法国殖民政府虽对其处处设限但从未禁绝也为越南华文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早期的越南华文教育是以私塾为载体,随后受法殖政府创办新式学校影响,越南华人也陆续创办正规的华文学校教育,其目的是为了保持越南华侨子女的中华民族特性。因此这一时期的华文教育是一种母语教育。在此之后越南华文教育经历了由兴起到繁荣,由繁荣走向衰落,衰落之后又再度复兴的过程。这种发展变化与华人经济地位状况、越南政府对华文教育的态度、中越两国外交关系的演变密切相关。当代越南华文教育为了适应越南国情已以保证得以生存发展下去已经转变为一种外语教育。未来伴随着中越两国贸易深入发展,越南政府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也会继续支持华文教育的发展,因此越南华文教育的发展前景还是较为乐观的。越南华文教育作为越南华侨华人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与现状的演变从文教层面上折射出越南华人华侨地位的历史变化,间接展现了东南亚华人社会文化发展的曲折历史,是研究中越文化交流和中越关系的重要参考内容。
蔡靖文[4](2020)在《城市中学编外教师的学校归属感提升策略研究 ——以益阳市赫山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教师的学校归属感是衡量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研究和培养教师群体的学校归属感,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而且还对提高教育质量起到重要推进作用。本研究将综合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面对面访谈法等,研究当前城市中学编外教师学校归属感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编外教师学校归属感的提升策略。首先,本文采用问卷法作为测试工具,从对学校的依恋感、成就感、认同感、收获感等维度出发,对市区三所较大规模公立中学的编外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结论为:城市中学编外教师对学校的依恋感不强,工作成就感和收获感较少,认同感也较低。此外,教师先天条件和后天阅历的个体差异,也会对教师的学校归属感产生深远影响。其次,深入分析城市公立中学编外教师学校归属感缺失的原因,主要从四个方面切入:城市中学编外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狭窄、职业压力偏大、职业收益偏低以及职业地位不高等因素。最后,提出解决方案,从提升编外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增加职业的收获感和强化职业的荣誉感三个方面着手,编外教师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存以及工作中的压力,完善各自职业规划。学校方面,要有针对性地改善教学和生活条件,确保编外教师的物质和精神福利,为编外教师们创造更多提升机会,营造提高教师幸福感的氛围;社会各界要创造和谐友好的社会环境,对城市编外教师进行精准定位,抛弃对编外教师超越实际的要求;要改善教师编制管理制度,健全编外教师权益保障机制。促进城市编外教师专业发展,完善现有教师管理制度,有效改善城市编外教师学校归属感现状,这不仅对于教师本身,对于学生、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周小天,王馨悦[5](2020)在《历史时期陕西私学发展对民办教育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文章梳理了陕西私学的发展脉络,从私塾和经馆两个层次阐述了私学的教学内容和组织方式。分析了陕西私学的发展特点,克服官学弊端,促进经济发展,普及了知识和文化。阐明陕西私学对当今民办教育发展的启示,政府以政策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社会组织助力民办教育发展,民办学校探索特色教育方式。
张艳双[6](2020)在《大连市民办教育的政府监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大连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大连市民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与公办教育相对应的民办教育在市政府的依法管理和大力扶植下,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民众对民办学校的认可程度在逐步提高。但是,一方面,由于我国民办教育国家立法和规章处在一个初步探索阶段,对民办教育的定位和性质仍存在模糊认识,造成民办教育在兴办和管理中不断地出现新的问题和困难;另一方面,民办学校自身在管理和发展中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和瓶颈,也期待通过政府监管而帮助解决。本文旨在从政府监管的角度入手,以民办教育国家法规为基准,借鉴国内、国外先进的民办教育政府监管的经验,对大连市政府如何促进和推动大连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完善大连市民办教育政府监管的对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更系统、更深入的思考与探索。本文以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服务理论和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具体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案例研究法、对比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大连市民办教育政府监管的成绩与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如监管职能不健全、监管政策不完备、扶植力度不够大、监管过程没到位、监管机制没形成等);总结了国内温州、上海、北京和日本、韩国政府监管民办教育的先进措施和经验;在此基础上,为促进大连民办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对大连市民办教育政府监管提出如下对策:转变并完善政府监管民办教育的管理、指导、服务、协调和平衡等多种职能;针对国家政策冲突、政策模糊、政策漏洞等问题,地方政府需要建立并健全相应的地方政策细则与体系;从加大实质宣传、增加财政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学校、确保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落实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教师间交流等多渠道积极扶植民办教育;从准入严格、过程严肃和退出严谨等三个维度进一步明确民办教育政府监管规制;从恢复政府监管部门、提高政府监管人员素质、提高政府监管协调能力、积极培植中介监管组织、创设民办教育服务平台等多个方面完善民办教育政府监管机制。
王冬雪[7](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贫困是造成人类生活不幸的罪恶本源,是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障碍和藩篱。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努力实现的理想,是国际社会一致认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和政治承诺。开发式扶贫是党和政府在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实践中始终坚持的根本方针。开发式扶贫的本质在于将自食其力和社会帮扶结合起来,将扶贫资源与贫困群体需求有效对接,更大程度地激发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帮助贫困群体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冲破贫困藩篱,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由内而外彻底摆脱贫困。要想从根本上彻底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单纯地进行物质救济式帮扶是有限的,而且容易助长贫困群体等靠要的思想。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只有通过发展贫困地区教育,提高贫困群体科学文化素质,帮助他们树立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脱贫致富的信心,通过坚持学习、努力奋斗才能彻底改变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教育扶贫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体系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断显现,并被赋予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历史使命。一直以来,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兴学赈灾是民间社会的应尽责任。作为社会扶贫的重要主体之一,社会组织有责任有义务参与教育扶贫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农村扶贫开发也相应地进入到脱贫攻坚阶段,社会组织扶贫成为国家扶贫开发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上升到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对于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教育扶贫中的作用有着不言而喻的深远影响。为此,论文围绕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选题,运用历史研究、系统研究、综合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详细论述了我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理论资源、实践探索、实践模式等内容,以此明确了我国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扶贫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深刻探讨了我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基本经验、发展机遇、发展挑战和发展路径等问题,以助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实现教育扶贫教育脱贫的总体目标。具体来说,论文在结构安排上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现状、论文研究思路及在此过程中运用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结构及论文创新和不足之处,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概述。本章主要阐释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概念、现实背景、发展脉络、总体成效。以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现实背景为出发点,爬梳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发展脉络,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1978年—1989年探索阶段、1990年—2000年展开阶段、2001年—2011年深化阶段、2012年以来攻坚阶段。并从缓解了政府教育扶贫财政压力、填补了政府教育扶贫工作空隙、促进了政府教育扶贫效率提高、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负担等四个方面阐释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取得的总体成效。第三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理论资源。本章主要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以及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相关理论四个方面对论文的理论资源进行归纳,为第四章到第六章的实践探索、模式分析和未来展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第四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探索。本章主要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以资育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六个方面概括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涉足的主要领域和实践的具体内容。第五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本章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实践模式大体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其中,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又包括筹款工具模式、项目运行模式、组织资助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又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又包括社会企业模式、公益创投模式、影响力投资模式。第六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趋向。这一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明确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论文科学合理地将社会组织在教育扶贫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定位为扶贫资源的链接者、扶贫服务的提供者、扶贫能力的建设者、扶贫行动的倡导者和扶贫工作的合作者。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提出要发扬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经验。论文从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四个方面深刻总结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四十年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经验,为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指导意见。第三部分分析了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发展机遇,即经济与社会转型激发社会组织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提供发展时机、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社会组织承接工作、制度创新为社会组织创造发展环境四大机遇。第四部分检视了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所遇到的挑战。论文分析指出,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存在法律缺失、社会组织外部管理僵化、普遍资源短缺和内部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亟需尽快解决。第五部分建设性地提出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优化性路径选择。论文提出,为继续推进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良性发展,必须构建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法律体系、改善社会组织外部治理环境、落实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并加强社会组织内部能力建设。总之,通过全面总结和分析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情况,论文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归纳概括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包括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三种基本模式。其中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包括筹款工具模式、项目运行模式、组织资助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包括社会企业模式、公益创投模式、影响力投资模式。二是鉴于社会组织在大扶贫格局下社会扶贫中的重要主体地位,明确定位了中国社会组织在2020年后农村教育扶贫中的五种角色,即资源链接者、服务提供者、能力建设者、行动倡导者和扶贫工作合作者。三是高度总结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四十年来的基本经验,包括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四个方面,为2020年后解决农村相对教育贫困问题提供了指导意见。四是全面分析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在当前以及2020年后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建设性地提出了优化性路径选择。
娄诚[8](2019)在《官私学视角下校园园林的研究与当代启示》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园林文化源远流长。在丰富多彩的园林文化中,校园园林具有独特的历史韵味与研究价值,尤其是两宋时期创立的书院体系,更是研究校园园林绕不开的丰碑。与此同时,官学、私学作为我国教育的两大体系,从上古时代传承至今,其校园园林设计特点也有所不同。但目前尚未有学者从官学、私学两大体系的角度出发,探索二者对校园园林传承发展的不同影响,更少有相关的定量分析。论文首先梳理了传统官、私学校园园林的发展历程。然后对官、私学数量和分布特点进行定量分析,并分析了宋元时期与明清时期的官、私学校园园林的选址、地形及规模、布局形态、空间构成、构景要素等方面的差异;最后,论文从官学、私学两大体系的视角,重新审视我国校园园林的建设。结果表明,官、私学园林长期并存,官学化园林比例逐渐增大;但是,官学化并非线性发展,而是分成未官学化的唐与五代时期,初步官学化宋、元时期,高度官学化的明、清时期三个阶段,而且三个阶段差异较大,层次分明;总体上看,我国官、私学校园园林可分为两条脉络。官学园林选址上倾向于在城市内部或城郊建设;地形较为平坦,亲近自然的氛围较弱;基址面积和高差相对较小;整体布局较为拘谨,强调秩序性;空间构成中更强调功能性,教学区、祭祀区、斋舍区重要性较强,藏书区和园林区重要性较弱;更偏向修建人工山水,景观精致,辅以植株点缀。私学园林择胜而建,依托自然山水;基址面积和高差相对较大;整体布局较为灵活、自由、开放,相对更注重因地制宜;空间构成中更强调精神追求,各分区之间较为平衡;更倾向改造自然山水,景致自然,植株成片。建议当代高校城内老校区更多的借鉴官学园林,在有限的空间内经营人工山水,辅以精致景观与植株点缀,较好的利用空间与城区便利的环境;建议城郊新校区更多的借鉴私学园林,因地制宜,展现地域特色,融合自然山水,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论文的研究,对中国校园园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对当代公立、私立高校的校园园林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陈四雨[9](2019)在《荀子音乐思想研究 ——以《乐论》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荀子是先秦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中音乐思想在他整个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荀子的《乐论》是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音乐思想的文章,荀子的音乐思想是对孔子所开创的儒家音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本文从先秦音乐整体概况入手,分析了儒家音乐思想的发展脉络,其中孔子和孟子的音乐思想是荀子音乐思想的重要来源。在荀子音乐思想体系内部,首先分析了对其音乐思想产生哲学依据的天人观和人性论。其次在荀子音乐美学思想中,对乐的产生、乐的审美进行了论述。再次是讨论了荀子乐教的内容。儒家一向非常重视乐教,以“乐”作为教化民众的重要手段。乐教内容丰富,主要包含“诗”“礼”“乐”三部分,这三部分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着各自的侧重。接下来讨论了乐的功能,对个人修为和对社会的功能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将荀子的音乐思想和其它音乐思想进行了对比,包括比较了同时代的道家、墨家音乐思想,也和后世影响较大的音乐专着:《乐记》和《声无哀乐论》进行了对比。《乐记》内容直接来源于《乐论》;而《声无哀乐论》则是在《乐论》中的儒家音乐观相反观点上展开的。本文最后一部分论述了荀子音乐思想在后世的影响与启示。在近现代的音乐思想和教育中,仍有着荀子音乐观的延续。虽然荀子的时代已距今久远,但在当今研究荀子音乐思想仍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刘洁[10](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工具选择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治理已走过四十余年。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政府的政策息息相关,政策目标的达成与否又与政府工具的选择密切相关。政府工具理论是以技术理性为指导,倡导转变政府施政形式,促进政府目标有效实现的手段与方法。因此,恰是的政府工具选择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选用冯德尔多兰对政府工具限制性与扩展性的划分方式,结合萨拉蒙将政府工具划分为直接政府、社会规制、经济规制、经费支持、政府支持、政府支持企业以及福利券的划分类别,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下发的政府文件进行文本的定量与定性分析。以期对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工具的选择运用增添一种新的理解与分析方式。通过对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部门下发的关于民办高等教育治理相关的包括办法、法律、方案、复函、纲要等12种文件类型,总数为70份的相关政府下发文件的整理、梳理与分析,对我国改革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以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为节点,分析前后两个历史阶段我国在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工具选择的特点。发现前一个阶段颁布的政府工具选择总数为288条,包含32份政府文件,占总文件数的45.71%。后一个阶段的政府工具选择总数为346条,包含38份政府文件,占总文件数的54.29%,文件数量相对持平,文件中政府工具的选择运用更加丰富。且前一阶段的治理主要以传统的行政手段为主,限制性政策工具占整个工具选择的94.09%,扩展性政府工具的使用仅占5.91%,且包含最多的为宏观政策的鼓励,缺乏实际操作的政策指导。后一阶段中拓展性政策工具的使用明显增多,其数量为前一阶段的三倍,占总拓展性政策工具(19822019)选择数的75%。从而得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工具的选择在总体上是由限制性政府工具的使用向扩展性政府工具的使用转变。在对两个时期工具选择的类别分析中,发现后一个时期的工具选择增加了经费支持中的政府拨款、直接贷款、税收;政府支持工具中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与政府购买;政府支持企业工具类型中大力发展了独立学院。除此之外,在对地方政府相关文件的梳理中发现,从下发的文件时间与类型可以看出,中央政府相关文件的下发相对地方文件的下发具有先行性与导向性。同时,我国地方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工具选择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存在一定的地域特征。此外,部分地区在工具选择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除此之外,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政府工具的属性特征不清晰或残缺,信息服务供给不足等。因此,本研究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四点政府建议:不断完善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工具的属性特征,同时政府工具选择适当的协调地域差异。加强政府工具中信息服务工具的供给,同时依据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特点不断创新政府工具,提供更多、更高效的政府工具选择。
二、古代私学文化与现代民办学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代私学文化与现代民办学校(论文提纲范文)
(1)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市场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我国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的市场现状 |
1.1 我国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行业概述 |
1.1.1 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概念的界定 |
1.1.2 民办培训机构的发展历史与行业前景 |
1.2 我国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的市场乱象 |
1.2.1 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的市场经营状况混乱 |
1.2.2 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的治理新规难以落实 |
1.2.3 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乱象分类梳理 |
第2章 我国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市场监管的问题及成因 |
2.1 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市场监管的问题 |
2.1.1 监管分工重心问题: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 |
2.1.2 法律定位问题:教育公益属性与市场属性并存 |
2.2 我国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市场监管问题的成因 |
2.2.1 分类标准过于单一 |
2.2.2 历史遗留问题依然存在 |
第3章 完善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市场监管的理论探索 |
3.1 经济法主体概念的引入 |
3.1.1 经济法主体相关理论梳理 |
3.1.2 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取得经济法主体资格的论证与意义 |
3.2 教育分类理论其一:教育公益性与市场营利性的平衡 |
3.2.1 公益的发展与定义 |
3.2.2 教育公益性概念的界定 |
3.2.3 教育公益性与营利性的冲突与平衡 |
3.3 教育分类理论其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差异 |
3.3.1 我国教育体系的分类 |
3.3.2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概念的区分 |
3.3.3 区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重要性 |
第4章 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市场监管的借鉴与完善 |
4.1 国外民办培训机构监管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
4.1.1 私立学校与培训机构的概念差异 |
4.1.2 培训机构管理制度设计的经验 |
4.1.3 在教育领域引入营利性概念的前车之鉴 |
4.2 我国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市场监管的思路调整 |
4.2.1 强调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的市场主体地位 |
4.2.2 尊重并保障民办教育的社会公益属性 |
4.3 我国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市场监管的制度改进 |
4.3.1 设置公益性、学历性、营利性等分类监管模式 |
4.3.2 完善市场监管与教育监督相结合的事前监管制度 |
4.3.3 建立消费者维权和企业追责的事后监管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 ——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为代表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中国古代教育民生思想源远流长 |
(二)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内涵丰富但缺少系统整理研究 |
(三) 中国当代教育民生建设及理论研究的现实需要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民生 |
(二) 教育民生 |
(三) 教育民生思想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四、研究意义 |
(一) 为教育民生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
(二) 为我国当前教育民生建设提供历史镜鉴 |
五、研究思路 |
六、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
1. 已有研究的学术贡献 |
2. 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本研究的努力方向 |
七、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比较研究法 |
(三) 个案研究法 |
八、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领域的开新 |
(二) 研究范式的创新 |
第一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产生背景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
一、政治的沉沦 |
二、经济的衰微 |
三、文化的下行 |
四、教育的维艰 |
(一) 教育政策朝令夕改,教育改革成效甚微 |
(二) 教育观念陈旧,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
(三) 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失学罢课现象频发 |
(四) 文盲人数众多,教育机会严重不平等 |
五、民生的凋敝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外部渊源 |
一、科学与民主思想的引入 |
(一) “西学东渐”为近代中国点燃科学与民主思想的火种 |
(二) 科学与民主催发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 |
二、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引入与传播 |
(一) 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
(二) 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形成与演进 |
第一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萌芽潮起(1905-1912年) |
一、教育民生观点的提出 |
二、教育方针及规章制度中教育民生思想的出现 |
第二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高潮勃发(1913-1937年) |
一、教育民生论说层见叠出 |
二、教育家办学的兴起 |
(一) 社会对新式人才的需求 |
(二) 改良派教育舆论与实践的影响 |
(三) 政府政策的支持 |
(四) 教育家办学的涌现 |
(五) 教育家办学的社会影响 |
三、教育民生实践此行彼效 |
第三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式微与转轨(1937-1949年) |
一、抗战教育思潮云屯席卷 |
二、教育民生实践举步维艰 |
三、教育民生思想的转轨 |
(一) 三民主义教育民生思想向新民主主义教育民生思想的转轨 |
(二) 三民主义教育民生思想向国际主义教育民生思想的转轨 |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及实践探索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 |
一、教育民生宗旨观 |
(一) 晏阳初的教育民生宗旨观 |
(二) 俞庆棠的教育民生宗旨观 |
(三) 邰爽秋的教育民生宗旨观 |
二、教育民生对象观 |
(一) 晏阳初的教育民生对象观 |
(二) 俞庆棠的教育民生对象观 |
(三) 邰爽秋的教育民生对象观 |
三、教育民生内容观 |
(一) 晏阳初的教育民生内容观 |
(二) 俞庆棠的教育民生内容观 |
(三) 邰爽秋的教育民生内容观 |
四、教育民生路径观 |
(一) 教育民生的方法选择 |
(二) 教学组织形式的运用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实践探索 |
一、开展教育研究与实验 |
(一) 教育心理研究与实验——解决谁可以受教育的问题 |
(二) 文艺研究与实验——满足民众日常生活所需,提供民众接受教育的工具 |
(三) 生计教育研究与实验——改善民众物质生活 |
(四) 卫生教育研究与实验——增强民众体质,改善民众生活环境 |
(五) 公民教育研究与实验——改变民众的精神面貌 |
(六) 休闲教育研究与实验——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唤起农民“向上的意识” |
二、编写教材和民众读物 |
(一) 编写教材——编辑符合民情的教学内容 |
(二) 编辑民众读物——传播知识,提升道德品质,丰富精神生活 |
三、出版学术期刊 |
(一) 教育理论类学术期刊——传播教育民生思想与理论,交流教育民生工作经验 |
(二) 教学辅导类学术期刊——提高学习效果,传授民生知识 |
四、教育成果推广 |
(一) 实验区内各项教育的推广 |
(二) 实验区的拓展 |
第三节 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教育民生思想比较分析 |
一、教育民生宗旨观的异同 |
(一) 相同之处 |
(二) 相异之处 |
二、教育民生对象观的异同 |
(一) 相同之处 |
(二) 相异之处 |
三、教育民生内容观的异同 |
(一) 相同之处 |
(二) 相异之处 |
四、教育民生路径观的异同 |
(一) 相同之处 |
(二) 相异之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与价值澄明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 |
一、实现救国济民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起点 |
二、大教育观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中枢 |
(一) 大教育的概念 |
(二) 中国近代教育家对大教育的追求 |
三、追求民主与科学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主线 |
四、精神生活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延展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价值澄明 |
一、在继承与吸收中不断创新的历史价值 |
(一) 从新的视角解读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
(二) 对古代教育民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三) 对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吸收与创新 |
二、以民为本、教育济民的社会价值 |
(一) 强调教育为民服务 |
(二) 重视民众的主体性 |
三、以民生为本位的教育价值 |
(一) 平民教育的民生本位取向 |
(二) 民众教育的民生本位取向 |
(三) 民生本位教育的民生取向 |
第三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历史局限 |
一、误解国弱民穷的根源 |
二、过于抬高教育的民生功能 |
三、对现存腐败、独裁政府抱有幻想 |
四、具有一定的唯心主义色彩 |
五、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外在制约 |
(一) 政治因素的制约 |
(二) 经济因素的制约 |
(三) 文化因素的制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历史影响与当代启示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历史影响 |
一、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社会影响 |
(一) 更新了民众的教育观念 |
(二) 彰显了教育的民生功能 |
(三) 改善了民众的生活状况 |
二、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教育影响 |
(一) 促进教育民生政策的生成 |
(二) 丰富了教育理论和教育研究 |
三、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国际影响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扎实推进新时代全民教育 |
二、完善并推进实施教育民生政策 |
三、关照教育民生的精神向度 |
四、消弭民间反智主义对教育民生的阻障 |
五、倡导教育家办学的民生情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3)越南华文教育发展历史与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原因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问题、思路与方法 |
四 相关概念界定 |
五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越南华文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 越南华文教育产生与发展的背景 |
一 古代儒学教育的普及 |
二 近代越南华侨经济的发展 |
三 近代越南华侨社团的发展 |
四 近代中国民族民主运动的鼓励 |
五 法殖政府对华文教育的的影响 |
第二节 越南华文教育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
一 越南华文教育的兴起 |
二 越南华文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同一时期的越南本土教育和华文教育对比 |
第二章 越南华文教育的衰落 |
第一节 二战后越南华文教育的“短暂春天” |
第二节 越南华文教育初显衰态 |
第三节 南北统一后越南华文教育名存实亡 |
一 华文教育名存实亡的原因 |
二 越南政府打压华文教育的具体措施 |
第四节 越南华文教育衰落带来的影响 |
第五节 近现代越南华文教育发展特点 |
第三章 当代越南华文教育的复兴 |
第一节 当代越南华文教育复兴的原因 |
一 内部因素 |
二 外部因素 |
第二节 当代越南华文教育发展情况 |
一 越南各级普通学校的华文教育 |
二 越南普通中小学里的华文中心 |
三 越华双语学校 |
四 社会上创办的其他华文培训机构(包含华文夜校) |
第三节 当代越南华文教育的特点 |
第四章 目前越南华文教育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目前越南华文教育出现的问题 |
一 越文学习与华文学习存在矛盾 |
二 华文教育的定位仍然模糊 |
三 华文教育的评量缺乏统一的标准 |
第二节 目前制约越南华文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 |
一 经济因素 |
二 政治因素 |
三 民族主义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城市中学编外教师的学校归属感提升策略研究 ——以益阳市赫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城区编外教师基数巨大 |
二、教育事业发展对稳定师资队伍的刚性需求 |
三、编外教师面临待遇相对较低、流动性大的现实困境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编外教师 |
二、归属感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对城市编外教师归属感的相关研究成果 |
(一)国内城市编外教师的发展历史研究 |
(二)国内城市编外教师的归属感现状研究 |
(三)国内城市编外教师归属感缺失成因研究 |
(四)国内城市编外教师归属感缺失提升对策研究 |
二、国外关于城市编外教师归属感的相关研究 |
(一)国外城市编外教师的起源与发展研究 |
(二)国外学者对编外教师归属感的综合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案例研究法 |
第二章 城市中学编外教师归属感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内容 |
四、问卷设计 |
第二节 调查过程 |
一、调查步骤 |
二、调查过程。 |
第三节 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一、城市公立中学的编外教师的基本情况 |
二、城市公立中学的编外教师归属感分析 |
(一)城市中学编外教师对学校的依恋感现状分析 |
(二)城市编外教师对自我的认同感现状分析 |
(三)城市编外教师对对工作的成就感、获得感现状分析 |
第四节 访谈结果及分析 |
一、校领导:积极想办法安抚编外教师 |
二、编内教师:对编外教师的同理心 |
三、编外教师:自嘲身份显得太尴尬 |
第三章 城市中学编外教师归属感缺失原因追溯 |
第一节 城市中学编外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狭窄 |
第二节 城市中学编外教师的职业压力偏大 |
一、社会因素 |
二、学校因素 |
三、个人因素 |
第三节 城市中学编外教师的职业收益偏低 |
一、编制教师的优势 |
二、非在编教师 |
第四节 城市中学编外教师的职业地位不高 |
第四章 城市中学编外教师学校归属感的提升策略 |
第一节 经济策略:扶持编外教师,提升职业的幸福感 |
一、物质激励提高工作积极性 |
二、精神激励挖掘教师潜能 |
三、实行同工同酬制度 |
第二节 社会策略:认同编外教师,提升职业的荣誉感 |
一、提高编外教师待遇 |
二、提升编外教师社会地位 |
三、外部环境的优化与支持认同 |
四、引导编外教师对自我的认同感 |
第三节 文化策略:关怀编外教师,提升职业的依恋感 |
一、构建和谐校园氛围 |
二、尊重教师,依靠教师 |
三、欣赏编外教师,发掘编外教师们的优点 |
第四节 管理策略:善待编外教师,提升职业的存在感 |
一、扩展编外教师的发展渠道 |
二、减轻编外教师工作压力 |
三、要改变唯分数论的绩效评价方式 |
四、减轻编外教师伏案工作的压力 |
五、加强人性化管理,建立健全和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城市中学编外教师学校归属感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关于“城区中学编外教师归属感研究”的访谈提纲 |
后记 |
(5)历史时期陕西私学发展对民办教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私学的兴起 |
二、陕西私学的教学内容 |
1、私塾教学内容 |
2、经馆教学内容和组织方式 |
三、陕西私学的发展特点 |
1、克服官学弊端 |
2、促进经济发展 |
3、普及了知识和文化 |
四、陕西私学对当今民办教育发展的启示 |
1、政府以政策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
2、社会组织助力民办教育发展 |
3、民办学校探索特色教育方式 |
(6)大连市民办教育的政府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民办教育 |
2.1.2 政府监管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公共服务理论 |
2.2.3 治理理论 |
3 大连市民办教育政府监管现状 |
3.1 大连市民办教育政府监管举措与成效 |
3.1.1 民办教育政府监管的举措 |
3.1.2 民办教育政府监管成效 |
3.2 大连市民办教育的政府监管中出现的问题 |
3.2.1 监管职能不健全 |
3.2.2 监管政策不完备 |
3.2.3 扶植力度不够大 |
3.2.4 监管过程没到位 |
3.2.5 监管机制没形成 |
4 国内外民办教育政府监管的经验借鉴 |
4.1 国内民办教育政府监管概况 |
4.1.1 温州市:破解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瓶颈 |
4.1.2 上海市:多元主体参与民办教育治理 |
4.1.3 北京市:民办教育办学资金链畅通 |
4.2 国外民办教育政府监管概况 |
4.2.1 日本:政府强制监管 |
4.2.2 韩国:系统监管私立教育与公立教育 |
4.3 国内外民办教育政府监管的经验借鉴 |
4.3.1 兼顾两种管理模式 |
4.3.2 确保政策法规落地 |
4.3.3 积极扶植非营利性民办学校 |
5 完善大连市民办教育政府监管的对策 |
5.1 完善民办教育政府监管职能 |
5.1.1 依法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 |
5.1.2 适度强化政府的指导职能 |
5.1.3 努力加大政府的服务职能 |
5.1.4 恰当行使政府的协调职能 |
5.1.5 稳妥实现政府的平衡职能 |
5.2 优化政府监管政策体系 |
5.2.1 建立与国家法规配套的地方政策体系 |
5.2.2 制定规避上级政策冲突的地方新政 |
5.2.3 明晰上级政策模糊的地方新政细则 |
5.2.4 完善补充上级政策漏洞的地方新规 |
5.3 创新政府扶植民办教育方式 |
5.3.1 广泛实质宣传民办教育 |
5.3.2 逐步增加财政投入民办义务教育 |
5.3.3 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民办教育 |
5.3.4 确保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落实到位 |
5.3.5 鼓励教师在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间交流 |
5.4 确保政府监管过程执行到位 |
5.4.1 准入标准严格 |
5.4.2 过程监管严肃 |
5.4.3 退出机制严谨 |
5.5 建立民办教育政府监管机制 |
5.5.1 恢复教育行政监管部门 |
5.5.2 提高政府监管人员素质 |
5.5.3 提高政府监管协调能力 |
5.5.4 积极培植中介监管组织 |
5.5.5 创设民办教育服务平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框架结构和创新及不足 |
1.4.1 框架结构 |
1.4.2 创新之处 |
1.4.3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概述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社会组织 |
2.1.2 教育扶贫 |
2.1.3 社会组织教育扶贫 |
2.2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现实背景 |
2.2.1 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有待开发 |
2.2.2 社会组织服务社会优势凸显 |
2.2.3 精准扶贫要求多元力量参与 |
2.3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历史进程 |
2.3.1 1978 年—1989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探索阶段 |
2.3.2 1990 年—2000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展开阶段 |
2.3.3 2001 年—2011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深化阶段 |
2.3.4 2012 年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攻坚阶段 |
2.4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总体成效 |
2.4.1 缓解了政府教育扶贫财政压力 |
2.4.2 填补了政府教育扶贫工作空隙 |
2.4.3 促进了政府教育扶贫效率提高 |
2.4.4 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负担 |
第3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理论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3.1.1 发展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3.1.2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
3.1.3 教育同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3.2.1 发展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举措 |
3.2.2 发展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 |
3.2.3 发展教育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根本之策 |
3.3 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 |
3.3.1 人力资本理论 |
3.3.2 文化贫困理论 |
3.3.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3.4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相关理论 |
3.4.1 有教无类——教育的普惠性 |
3.4.2 治乱学说——教育的教化性 |
3.4.3 经学致用——教育的实用性 |
3.4.4 教养兼施——教育的公益性 |
第4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探索 |
4.1 基础教育 |
4.1.1 学前教育 |
4.1.2 义务教育 |
4.1.3 普通高中教育 |
4.1.4 特殊儿童教育 |
4.1.5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
4.2 职业教育 |
4.2.1 发展农村中高等职业教育 |
4.2.2 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
4.2.3 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
4.2.4 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
4.3 普通高等教育 |
4.3.1 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 |
4.3.2 指导城市返乡青年创业 |
4.4 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
4.4.1 学前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2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3 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4 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5 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5 以资育人 |
4.5.1 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自立自强 |
4.5.2 通过人文助困树立学生积极心态 |
4.5.3 通过感恩教育培育学生责任意识 |
4.6 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
4.6.1 改善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
4.6.2 提高农村学校信息化水平 |
第5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 |
5.1 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 |
5.1.1 筹款工具模式 |
5.1.2 项目运行模式 |
5.1.3 组织资助模式 |
5.2 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模式 |
5.2.1 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
5.2.2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
5.3 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 |
5.3.1 社会企业模式 |
5.3.2 公益创投模式 |
5.3.3 影响力投资模式 |
第6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趋向 |
6.1 明确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 |
6.1.1 扶贫资源的链接者 |
6.1.2 扶贫服务的提供者 |
6.1.3 扶贫能力的建设者 |
6.1.4 扶贫行动的倡导者 |
6.1.5 扶贫工作的合作者 |
6.2 发扬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经验 |
6.2.1 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 |
6.2.2 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 |
6.2.3 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 |
6.2.4 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 |
6.3 抓住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机遇 |
6.3.1 经济与社会转型激发社会组织发展 |
6.3.2 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提供发展时机 |
6.3.3 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社会组织承接工作 |
6.3.4 制度创新为社会组织创造发展环境 |
6.4 正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挑战 |
6.4.1 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法律缺失 |
6.4.2 社会组织外部管理僵化 |
6.4.3 社会组织普遍资源短缺 |
6.4.4 社会组织内部能力不足 |
6.5 优化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路径选择 |
6.5.1 构建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法律体系 |
6.5.2 改善社会组织外部治理环境 |
6.5.3 落实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 |
6.5.4 加强社会组织内部能力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8)官私学视角下校园园林的研究与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旧中国时期传统校园园林研究 |
1.3.2 改革开放后传统校园园林研究 |
1.3.3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资料查阅 |
1.6.2 收集数据,定量分析 |
1.6.3 比较研究 |
1.7 研究框架 |
第2章 传统官、私学校园园林发展沿革 |
2.1 夏商周时期传统官学园林的雏形 |
2.2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园林的雏形 |
2.3 汉代的官、私学园林 |
2.3.1 汉代官学园林的体系成型 |
2.3.2 汉代官学园林的选址 |
2.3.3 汉代官学园林的建筑及规模 |
2.3.4 汉代私学园林的精神内核 |
2.3.5 汉代私学园林的选址 |
2.3.6 汉代私学园林的建筑 |
2.3.7 汉代私学园林的空间布局 |
2.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私学园林 |
2.4.1 魏晋南北朝官学园林发展的停滞 |
2.4.2 魏晋南北朝私学园林的体系成型 |
2.4.3 魏晋南北朝私学园林的选址 |
2.4.4 魏晋南北朝私学园林的规模 |
2.4.5 魏晋南北朝私学园林的建筑 |
2.5 隋唐时期的官、私学园林 |
2.5.1 隋唐时期科举制与官学的结合 |
2.5.2 隋唐时期官学园林“庙学合一”的雏形 |
2.5.3 隋唐时期书院园林的萌芽 |
2.6 五代十国时期的官、私学园林 |
2.6.1 五代十国时期官学园林的发展 |
2.6.2 五代十国时期私学书院的制度化、规范化 |
2.7 两宋时期的官、私学园林 |
2.7.1 两宋时期官学园林“庙学合一”的体系成型 |
2.7.2 两宋时期书院的官学化 |
2.7.3 两宋时期书院的选址 |
2.7.4 两宋时期书院的轴线布局 |
2.7.5 两宋时期书院的景观——四方纳景为主 |
2.8 元代书院园林 |
2.8.1 元代书院的区位分布 |
2.8.2 元代书院的官学化 |
2.9 明代书院园林 |
2.9.1 明代书院的选址 |
2.9.2 明代书院的轴线布局 |
2.9.3 明代书院的景观——作山理水为主 |
2.10 清代书院园林 |
2.10.1 清代书院的选址 |
2.10.2 清代书院的轴线布局 |
2.10.3 清代书院的景观——人工山水主导 |
2.11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书院官学化及区位分布的定量分析 |
3.1 书院官学化的定量分析 |
3.2 书院园林的分布趋势 |
3.3 官、私学对书院园林区位分布的影响 |
3.4 官、私学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
3.4.1 私学的优势 |
3.4.2 官学的优势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传统官、私学校园园林的差异和特点 |
4.1 选址 |
4.1.1 选址的官学化、城市化 |
4.1.2 选址官学化、城市化的普遍性 |
4.1.3 选址官学化、城市化的特殊性 |
4.1.4 “礼”与“乐”的对立统一 |
4.2 地形及规模 |
4.2.1 地形 |
4.2.2 园林规模 |
4.3 布局形态 |
4.3.1 “礼”与“乐”的对比 |
4.3.2 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 |
4.4 空间构成 |
4.4.1 教学区 |
4.4.2 藏书区 |
4.4.3 祭祀区 |
4.4.4 斋舍区 |
4.4.5 园林区 |
4.5 构景要素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传统官、私学校园园林对当代校园园林的启示 |
5.1 传统官、私学园林与当代校园园林的异同 |
5.1.1 相同之处 |
5.1.2 差异之处 |
5.2 计划经济年代公立为主的校园园林 |
5.2.1 规模、尺度问题 |
5.2.2 轴线、组团等布局问题 |
5.3 改革开放后的校园园林 |
5.3.1 选址——吸取书院依山傍水,择胜而建的理念 |
5.3.2 人造山水——效仿书院将自然山水园林化 |
5.3.3 植物组团——效仿官学精致植株 |
5.4 传统官、私学校园园林对当代新老校区园林规划的启示 |
5.4.1 对老校区园林建设的启示 |
5.4.2 对新校区园林建设的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荀子音乐思想研究 ——以《乐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荀子音乐思想的渊源 |
第一节 先秦音乐整体概况 |
一 音乐的起源 |
二 西周礼乐文化 |
三 东周“礼崩乐坏” |
第二节 先秦儒家音乐思想 |
一 孔子音乐思想简述 |
二 孟子音乐思想简述 |
三 郭店楚简中的儒家音乐思想 |
第二章 荀子音乐思想体系 |
第一节 荀子音乐的哲学基础 |
一 天人相分,明分使群 |
二 性本恶,性伪合 |
第二节 荀子音乐的美学思想 |
一 “乐者乐也,乐以道乐” |
二 “美善相乐,中和之美” |
第三节 乐教内容“诗礼乐” |
一 诗 |
二 礼 |
三 乐 |
第四节 乐的功能 |
一 “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 |
二 “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
第三章 荀子音乐思想与同期其它学派比较 |
第一节 墨子的“非乐” |
第二节 老子的“大音希声” |
第三节 庄子的“至乐无乐” |
第四章 荀子音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 |
第一节 《乐论》与《乐记》 |
第二节 《乐论》与《声无哀乐论》 |
第三节 对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工具选择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工具选择的文本分析 |
(一)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工具选择的分析框架 |
(二)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工具选择的政府文件选择 |
(三)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文件外部属性分析 |
(四)建构分析编码表 |
(五)定义分析单元与类目 |
(六)信效度评估 |
(七)数据统计分析 |
二、研究结论 |
(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工具选择特点 |
(二)我国地方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工具选择的特点 |
(三)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工具选择的价值取向 |
三、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工具选择的优化 |
(一)不断完善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工具的属性特征 |
(二)政府工具选择需要协调地域差异 |
(三)加强政府工具中信息服务工具的提供 |
(四)依据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特点不断创新政府工具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类 |
(三)硕博论文类 |
致谢 |
四、古代私学文化与现代民办学校(论文参考文献)
- [1]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市场监管研究[D]. 仇叶.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2]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 ——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为代表的考察[D]. 徐雪莲.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3]越南华文教育发展历史与现状研究[D]. 孙琳. 郑州大学, 2020(03)
- [4]城市中学编外教师的学校归属感提升策略研究 ——以益阳市赫山区为例[D]. 蔡靖文.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历史时期陕西私学发展对民办教育的启示[J]. 周小天,王馨悦. 新西部, 2020(15)
- [6]大连市民办教育的政府监管研究[D]. 张艳双.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D]. 王冬雪. 吉林大学, 2020(08)
- [8]官私学视角下校园园林的研究与当代启示[D]. 娄诚. 天津大学, 2019(01)
- [9]荀子音乐思想研究 ——以《乐论》为中心[D]. 陈四雨.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政府工具选择探究[D]. 刘洁. 西南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