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编辑政策的进展

物理学编辑政策的进展

一、《物理学进展》编辑方针(论文文献综述)

韩正昌[1](2020)在《广饶县道路地下病害雷达探测工程应用与管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中型城市爆发道路塌陷事故的频率逐步加大。地下采空区、疏松体、富水体等道路地下病害的存在,对工程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路面过载、施工、管线渗漏等外界因素等均可导致病害产生。目前,高效率、成果直观、释译简单的探地雷达技术已普遍用以道路地下病害检测。由于泛在的雷达信号干扰源的存在,对道路地下病害存在判别难、标准不一等问题,且仍缺乏系统的工程实例和管理方案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重点研究探地雷达技术在道路地下病害探测中的工程技术管理与应用方法,内容涵盖探地雷达检测原理,道路地下病害探测施工管理、道路地下病害分类与干扰因素分析、地下病害治理对策和建议,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介绍了典型的城镇道路人行道及主路面开展探地雷达法的地球物理前提条件,重点介绍了探地雷达技术的探测原理和测量方法以及探地雷达的硬件和软件系统。(2)根据城镇道路地下病害探测工程情况,重点分析了地下道路病害探测工程综合管理办法,有针对性的从施工管理策略、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设备管理、技术管理等方面展开详细论述,为开展地下病害探测与治理提供了科学管理思路。(3)选取广饶县城区乐安大街位于主路面、人行道范围内的排水管线周边区域作为研究区域,基于EKKO-PRO探地雷达进行检测,并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各测线探地雷达探测成果剖面图。(4)综合多源因素对病害判别解释,对测区内的道路病害分为典型的四类并给出了划分依据。建立了风险评估体系,给出了具体的地下病害治理的对策和意见,有效减少道路病害造成的路面塌陷所导致的损失。

马峥[2](2020)在《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期刊出版是科研成果向社会经济生产转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在学术期刊的识别、监测、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学术期刊评价理念与方法不能适应学术期刊发展、学术期刊评价思想落后于出版融合概念下的多元化发展态势、科技管理单位和科研绩效评估单位在实践中滥用、误用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和结果、学术期刊片面追求单项和关键评价指标数值而导致的学术不端和出版诚信问题。这些问题从情报学研究角度看,可以归结为学术信息集合的静态和动态的定量测度问题。信息熵正是解决信息度量问题的经典理论。本研究基于信息熵研究科技学术期刊在知识传播中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本研究的理论假设是:对于一个孤立知识系统,信息的引入降低了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可以理解为通过学术期刊为系统引入负熵的作用,实现了系统的熵降低。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被看作一个信息引入过程,若论文被更广泛地传播,就表明学术期刊所供给的信息内容具有更大价值,也就更加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知识系统的有序性,体现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趋于明朗和一致,对未知领域的错误理解趋于降低和消除。在期刊评价领域,知识系统可以看作期刊所提供的内容(论文)集合。对知识系统整体而言,显示度水平(概率)越高,意味着内容价值越大,也就是学术期刊为知识系统提供负熵的贡献越大。基于此假设,可以将信息熵变化作为一个定量测度信息价值水平的指标用于科技期刊评价工作。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描述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模型;以能源研究领域为样本实证计算一个以期刊论文集合构成的知识系统信息熵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信息熵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探索从测度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所贡献的“负熵”的全新角度,构建对学术期刊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的新方法。本研究采用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大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最终成果将为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实用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本研究采取的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引文分析方法、标准化归一法来研究由学术期刊出版行为对学科知识系统所带来的信息熵变化量。采用文献调研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信息熵分析法、比较研究方法,将SCI数据库和E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新能源领域的学科作为样本对信息熵变化量监测方法进行验证。采用层次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专家调查法构建科技学术期刊评价的准则层指标,并以我国出版的、经期刊管理部门认定为科技学术期刊进行大样本实证分析。本研究的创新点一是在学术期刊的评价思路上采用“评价知识贡献来替代评价质量”的逻辑。该定量方法与传统的引文分析方法为主的定量分析方法相比,在评价角度有所突破。二是本研究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是从信息熵评价角度出发,选择描述不确定性的相关指标。在评价方法的操作性上,针对现实存在的各类问题,从信息熵这个宏观系统状态量的测度出发进行评价,既符合我国学术期刊管理评价的实际需求,又能科学有效地对学术期刊的评价和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特别是研制了“红点指标”“竞争强度”等创新指标。本研究提出了知识系统中信息熵的概念,并设计了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数学模型:因为学科发展具有显着的系统属性,因此可以把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作为一个孤立系统进行研究。在本研究中,这个知识系统就是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集合。在这个孤立系统中,对未能明确的研究观点,存在不同的预判,即不确定性状态。这种不确定性通过这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来表达。而随着研究发展,不断有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引入,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知识系统的信息熵向着降低方向发展,也就是系统不确定性在降低。通过能源科学学科的实证研究,验证了随着时间进展,能源科学领域知识系统信息熵值呈现减少的趋势,表明该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在减少。学术期刊通过同行评议发表的论文,减少对科学问题的不明确认识,为知识系统输入有价值研究成果,也就是输入负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术期刊的贡献。本研究设计了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状态量和变化量的基本方法。为此设计了基于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确定指标体系结构和权重。该评价指标系统共包括7个准则层指标(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4年公布认定的3713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实证研究的样本。

谢卓娟,李山有,吕悦军,徐伟进,张愉玲,刘雯歆[3](2020)在《中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及其完整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地震目录是开展活动构造、地震区划、地震预测和防震减灾等工作的重要基础,对地震目录的完整性、可靠性进行分析是地震学研究的基本前提之一。目前,中国海域及邻区统一的地震目录编纂及其完整性分析尚属空白。基于此现状,文中广泛收集了中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台网、全球地震台网的分布情况和地震资料,并基于此开展了以下工作:1)研究了不同海域、不同时段的地震观测能力; 2)分析了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震中定位精度的时、空分布特点; 3)采用正交回归方法拟合了中国海域及邻区面波震级、体波震级与矩震级之间的转换关系式,建立了中国大陆地震台网与中国台湾地区地震台网ML震级、中国大陆地震台网与菲律宾地震台网MS震级的转换关系式,并最终建立了中国海域及邻区统一震级标度的地震目录; 4)基于震级累积频度(N-T)关系分析了中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不同范围、不同震源深度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本研究是中国国内首次针对海域地震活动特征进行的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的编制工作,填补了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编制的空白,为中国海域及邻区活动构造、地震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了基础,为编制海域地震区划图以及海域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此外,文中对地震监测能力的分析可为今后地震台网的优化布局提供科学参考。

周勇[4](2020)在《叶企孙与中国科学课程改革核心难题》文中研究说明因无人懂科学,中国科学课程改革曾长期不得要领。到1913年,夏元瑮主持北京大学理科课程改革,才发现核心难题乃是如何提高基础自然科学教育质量,对接西方基础自然科学前沿赛道。但夏元瑮没有条件破解难题,直到1925年叶企孙在清华大学创办物理学系,中国才真正开始在熟悉世界自然科学前沿进展基础上切实破解长期被搁置的科学课程改革核心难题。叶企孙的课程改革努力让中国短期内便拥有了可以赶超西方科学前沿的一流科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并为新中国研制"两弹一星"培养了必需的品行一流的基础科学人才。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方面,叶企孙也曾编写中学物理实验教材,同时设法优化中小学科学师资。叶企孙的系列努力能为优化当前科学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基础自然科学教育质量提供有益的历史参照。

王竞[5](2020)在《自然合作期刊办刊现状的调查与探析》文中认为从合作平台、出版内容和稿件资源等方面介绍自然合作期刊的出版合作概况。结合ISI Web of Knowledge以及SCImago Journal & Country Rank(SJR)等数据库信息,对已被SCI收录的自然合作期刊的影响因子、SJR指数、h指数、总被引频次以及国际合作论文比例等主要文献计量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自然合作期刊在多个SCIE小领域学科崭露头角;集约化出版平台具有数字化发行的优势,也优化了出版发行程序;专业的编辑团队和优质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推动了期刊的高质量发展。

王伟[6](2019)在《《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文中指出《科学》杂志的创刊发行在近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1915年1月到1949年5月,35年间《科学》杂志共出版31卷,合计350期,留下了约3000万字的宝贵思想财富。从20世纪90年代起,对《科学》杂志的相关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时至今日,关于它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从传播学的视角剖析其科学传播理念形成、内容变迁和特色效果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研究基于1915-1949年的《科学》杂志的传播活动和发刊内容,将其置于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与时代变动及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之下,运用科学传播最新理论,从传播主体自身行为和社会行为的角度,在梳理杂志自身科学传播活动的基础上,分析多元化的传播主体社会角色的形成和变迁,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和演化路径,科学传播内容与实践的互动变迁关系,以及科学传播采用的方式和策略,最后对科学传播的效果进行考察。本研究主旨是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过程、传播主体、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策略以及传播效果的全方位考察,力图展示中国近代科学传播活动从知识价值传播到科学文化建构演变的一个缩影,为当代科学传播活动提供思想指导和历史借鉴,既具一定的历史意义,又具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研究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理论概念、思路方法和观点内容,进而指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2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以《科学》杂志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传播目标入手,通过对杂志不同时期传播发展过程背后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因素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活动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经历了一个传播观念表达、传播范式形成、传播优先解谜、传播危机反应和传播理念转型的发展过程。第3章,《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通过选取《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编辑部长群体和撰稿科学家群体中的代表人物,对其在科学传播实践过程中的教育背景、发刊情况、发刊内容和传播特点进行量化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是一场由留美学生为主体的自然科学家群体发起,由政治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共同参与并推动的一场致力于科学启蒙的传播实践活动。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在推进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发展的同时,在共同具有的“精神特质”的指引下,自身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得以确立,并普遍经历了一个从科学传播、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到科学管理的多重社会角色变迁历程。第4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及发展过程分析,指出“求真致用”的科学传播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特征与科学文化价值特征的融合统一。《科学》杂志在推进科学传播理念的实现过程中,通过栏目体裁和内容编排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客观展示了科学名词本质观念和科学社会兴趣的变迁过程;通过传播思想和传播内容等具体的实践,“求真”理念推进了科学本质观念在社会的变迁,“致用”理念推进了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具体实践。第5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以1915-1949年《科学》杂志的发刊内容为基础,按照科学传播实践与社会互动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四个不同的时期,在对发刊概况、出刊内容等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在发刊内容变迁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思想、“抗战救国”下的传播思想和“科学建国”下的传播思想等不同特征。第6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和策略选择。通过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探讨、“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传播和科学的“科学”的思想传播,推进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通过积极回应社会热点、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创设科学传播机构,推进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通过推进科学在共同体内部传播、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和科学与国际传播交流的实践,实现科学传播在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第7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从当代科学与传播实践中面临的“危机”入手,通过对《科学》杂志在传播实践中产生的“科学主义”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科学主义”忽视了传播作为人的社会活动现实,从而使科学自身与传播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冲突的必然。这种内在的冲突启示当代科学传播既要遵循科学原则,更要遵循传播原则,应该走一条科学与人文发展的实践道路。最后,在对第2-7章研究结论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对本研究做出整体的评价,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胡升华[7](2019)在《从“学术独立”到“国家科学” 兼及中国物理学会和《物理学报》的历史观察》文中研究指明考察近百年来我国科学观的变化,认为期间大体经历四个阶段:科学共同体追求"学术独立"目标的自由研究阶段;学习苏联模式,倡导为人民服务的计划科学;在市场经济驱动下,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的科技体制变革;全球科技竞争背景下的"国家科学"。以科学价值观的变化为线索,同时考察了中国物理学会的宗旨变化和《物理学报》的发展历程,分析目前我国科技期刊落后的历史原因,并提出发展对策。

臧公瑾[8](2019)在《复杂地电模型瞬变电磁三维正演中的建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实中,地质异常体的空间分布形态异常复杂,在瞬变电磁数值模拟过程中,限于建模水平,往往用规则的球体、柱体、正方体等简单模型来代替复杂的实际地电模型,由此导致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地电模型真正的瞬变电磁场响应特征存在较大偏差,影响资料解释的可靠性。为了解决复杂地电模型瞬变电磁数值模拟问题,本文基于多种建模平台,建立复杂地电模型。同时为避免对大量空间数据进行繁琐的手工处理,本文定义一系列瞬变电磁观测系统文件,并通过程序开发快速获得地电模型的点、线、面等空间组合信息,与观测系统的空间信息相融合,根据Delaunay四面体剖分原理对融合后的模型进行剖分,获得非结构化网格离散空间,最终采用矢量有限元法实现了复杂地电模型的瞬变电磁法三维正演模拟。本文通过设置不同网格剖分参数以探究网格剖分质量对瞬变电磁三维正演精度的影响。优化网格剖分质量的方式包括设置合理的四面体最小二面角,最大半径-边比例,特定区域的体积约束大小。结果表明,以上因素均会对正演模拟精度产生一定影响。同时考虑到网格质量优化带来的计算负载的增大,如何平衡计算精度与计算效率是复杂模型瞬变电磁三维正演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最后建立陷落柱、岩溶发育区、断层破碎带、双重逆冲构造、三维巷道采空区、海相火山岩型矿床模型等多种复杂地电模型,并进行基于矢量有限元的瞬变电磁三维正演模拟,分别研究其响应特征。以实例证明复杂地电模型的建立与正演模拟可以实现,且可以促进瞬变电磁三维正演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该论文有图57幅,表9个,参考文献101篇。

曾睿[9](2019)在《统一速度融合建场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今地震资料的获取途径越来越多,得到的资料在类型、精度等方面存在各种差异,这对于后期的处理以及解释都带来了影响。对于由多个工区组合而成的大范围区域,其中必然存在来自多个工区的不同速度资料,不同工区间往往存在一定范围的重叠区域,如何有效利用这些零散的速度资料建立全区统一的速度场已经成为实际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在资料品质都有一定保障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每个有效速度信息在速度场构建中的影响和作用,才能更精确的体现地下背景速度场的真实情况。这对于后续的处理及解释等环节都至关重要。因此,将获得的地震速度资料进行统一建场和管理有非常重要的实际价值,可以对后续的全区连片处理及地震解释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本论文的研究,旨在通过统一速度场交互管理平台的构建和速度融合策略的研究基础上,基于Qt开发环境研发一套包括克里金插值技术、不同期、不同类型速度资料有效融合及三维可视化等功能在内的统一速度场交互管理平台软件系统,并运用于实际资料中,形成统一的地球物理速度模型,便于统一速度对比分析和成像。通过大量的研究,建立了横、纵向速度融合策略和统一速度场交互管理平台,研发了一套集速度文件管理、纵横向速度融合统一建场和速度三维可视化为一体的统一速度交互管理平台软件系统,提高了速度统一建场的精度和效率,进一步改善了偏移处理的成像质量,并在实际资料几千平方公里的速度融合和成像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速度融合和成像效果,验证了所研究方法及开发的软件模块的有效性。

聂选华[10](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提出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二、《物理学进展》编辑方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物理学进展》编辑方针(论文提纲范文)

(1)广饶县道路地下病害雷达探测工程应用与管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章节组成
2 工程概况和工作方法
    2.1 工程概况
    2.2 物理介质条件
    2.3 探地雷达探测原理
    2.4 测量方式
    2.5 探地雷达数据系统介绍
    2.6 本章小结
3 道路地下病害探测施工的系统性管理方法
    3.1 工程施工管理策略
    3.2 数据采集方法
    3.3 工程质量管理
    3.4 施工安全管理
    3.5 项目成本核算管理流程及控制
    3.6 仪器设备管理
    3.7 技术方法管理
    3.8 本章小结
4 道路地下病害的解析分类与治理评估
    4.1 探测干扰源分析与解决办法
    4.2 病害解释与分类
    4.3 地下病害治理对策和建议
    4.4 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
    1.5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科技学术期刊传播规律的研究
        2.1.1 学术期刊传播模式的研究
        2.1.2 基于引文分析探索学术期刊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研究
        2.1.3 基于知识扩散理论的期刊信息传播研究
        2.1.4 数字化时代给学术期刊传播方式带来的变化和相关问题研究
    2.2 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的研究
        2.2.1 基于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评价办法
        2.2.2 基于传统计量学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2.2.3 基于替代计量学(Altmetrics)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2.2.4 期刊评价活动长期存在的挑战
    2.3 熵的概念与研究应用
        2.3.1 热力学熵概念
        2.3.2 玻尔兹曼熵概念
        2.3.3 信息熵概念
        2.3.4 信息熵概念的发展
        2.3.5 信息熵的应用
    2.4 小结
第3章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测度
    3.1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概念
        3.1.1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出版研究
        3.1.2 学术传播的系统属性
        3.1.3 知识系统不确定性的构成
        3.1.4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定义
    3.2 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原理
        3.2.1 构造指标矩阵
        3.2.2 标准化处理
    3.3 以能源领域为样本测度一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
        3.3.1 数据来源
        3.3.2 知识系统信息熵数学模型
        3.3.3 指标计算
        3.3.4 实证:以能源领域论文为样本
    3.4 小结
第4章 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贡献的测度模型
    4.1 研究假设和思路
        4.1.1 研究假设
        4.1.2 测度思路
    4.2 学术期刊对相应知识系统的贡献的测度
        4.2.1 学科分类体系划分
        4.2.2 各学科高频关键词统计
        4.2.3 计算各学科领域由期刊论文所构成的知识系统的信息熵背景值
        4.2.4 计算被评价期刊缺位状态下对应知识系统的信息熵的虚拟值
    4.3 测度学术期刊贡献的实证
        4.3.1 实证测算
        4.3.2 结果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指标评价体系和实证
    5.1 构建指标体系
        5.1.1 准则层构建
        5.1.2 指标(二级指标)选择和研制
        5.1.3 原创指标之一:红点指标的研制
        5.1.4 原创指标之二:竞争压力指标的研制
    5.2 确定指标的权重
        5.2.1 专家邀请和调查
        5.2.2 调查结果的一致性检验
        5.2.3 计算权重
    5.3 实证:以中国3713 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样本
        5.3.1 样本的特点
        5.3.2 采集数据计算各项指标
        5.3.3 计算期刊加权评分
        5.3.4 实证结果的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和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和比较优势
        6.2.1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6.2.2 基于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方法相对于以往方法的比较优势
        6.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优势
    6.3 讨论
        6.3.1 未来研究展望
        6.3.2 研究局限性
        6.3.3 研究成果的应用场景
参考文献
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3)中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及其完整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中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的编目
    1.1 编目范围和资料来源
    1.2 编目的原则与方法
    1.3 编目的成果及概况
2 中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监测能力分析
    2.1 地震台网分布和相应的监测能力
    2.2 地震震中定位精度分析
        2.2.1 各类地震定位精度随时间的变化
        2.2.2 不同区域的地震定位精度评估
3 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震级的转换和震级标度的统一
    3.1 正交回归方法的原理
    3.2 MS,China与MW,GCMT、MW,NIED的经验关系
    3.3 mB,China、mb,China与MW,GCMT、MW,NIED的经验关系
    3.4 中国大陆ML与中国台湾地区ML、中国大陆MS与菲律宾MS的震级转换式
    3.5 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震级标度的统一
4 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完整性分析
    4.1 删除前震、余震数据
    4.2 地震目录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
    4.3 中国海域及邻区各地震带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
5 结论和认识

(4)叶企孙与中国科学课程改革核心难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科学课程改革的核心难题是什么
二、先让中国拥有世界一流科学研究与教育中心
三、有心但却无力提高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

(5)自然合作期刊办刊现状的调查与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自然合作期刊出版概况
    2.1 平台优势
    2.2 专业化的出版内容
    2.3 高质量的稿件资源
3 自然合作期刊出版现状分析
4 结 语

(6)《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1.3 研究评述与意义
    1.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1.2.1 理论概念
        1.2.2 基本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3 本课题研究主要观点及内容
        1.3.1 主要观点
        1.3.2 主要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1.4.1 重点难点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
    2.1 以“科学救国”为价值信念的缘起
    2.2 以“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为解谜的实践
        2.2.1 传播观念表达阶段(1915-1918):首倡“科学”和“民权”
        2.2.2 传播范式形成阶段(1919-1927):“科学家”与“革命家”联姻
        2.2.3 传播优先解谜阶段(1928-1937):中国科学化运动的实践
        2.2.4 传播危机反应阶段(1938-1945):为“抗战救国”服务
        2.2.5 传播理念转型阶段(1946-1949):“科学建国”的观念表达
    2.3 小结:有目的的社会行动,未预料到的结果
第3章 《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
    3.1 《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评析
        3.1.1 理事会会长(社长)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3.1.2 董事会会长群体代表评析
    3.2 《科学》杂志的编辑部长(主编)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3.2.1 首任编辑部长杨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2 任职最长编辑部长王琎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3 首个专职编辑部长刘咸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4 代理编辑部长卢于道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5 “最后一任”编辑部长张孟闻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 《科学》杂志的撰稿科学家(编辑)群体代表评析
        3.3.1 胡明复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2 秉志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3 李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4 小结: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形成与“精神特质”
        3.4.1 作为职业的自然科学家群体的社会角色的形成
        3.4.2 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精神特征”
第4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
    4.1 理念与科学传播理念
        4.1.1 理念
        4.1.2 科学传播理念
    4.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和演进
        4.2.1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传统价值源泉
        4.2.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科学价值源泉
    4.3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表现形式
        4.3.1 内容的编排:科学名词本质观念的变迁
        4.3.2 栏目的体裁:科学名词社会兴趣的变迁
    4.4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演变与实现路径
        4.4.1 “求真”理念下推进科学本质观念的演变
        4.4.2 “致用”理念下推进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演变
    4.5 小结:科学传播理念与科学主义
第5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
    5.1 《科学》杂志的传播内容概述
    5.2 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转变的《科学》杂志(1-6 卷)
        5.2.1 出刊概况
        5.2.2 出刊内容
        5.2.3 传播特点: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
    5.3 传播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转变的《科学》杂志(7-18 卷)
        5.3.1 出刊概况
        5.3.2 出刊内容
        5.3.3 传播特点: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实践思想
    5.4 传播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转变的《科学》杂志(19-25 卷)
        5.4.1 出刊概况
        5.4.2 出刊内容
        5.4.3 传播特点:“抗战救国”下的传播实践思想
    5.5 传播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的《科学》杂志(26-31卷)
        5.5.1 出刊概况
        5.5.2 出刊内容
        5.5.3 传播特点:“科学建国”思想的全面表达
    5.6 小结:“全方位”的科学普及与启蒙
第6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与策略选择
    6.1 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
        6.1.1 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解答
        6.1.2 对“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全面传播
        6.1.3 对科学的“科学”思想的传播
    6.2 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
        6.2.1 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建构话语权威
        6.2.2 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建构知识权威
        6.2.3 创设科学传播机构,建构体制权威
    6.3 科学传播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
        6.3.1 推进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交流
        6.3.2 推进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交流
        6.3.3 推进科学向国际社会的传播交流
    6.4 小结:科学传播的方法学派特征评介
第7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
    7.1 当代科学传播实践的双重危机
        7.1.1 “科学”的危机
        7.1.2 “传播”的危机
    7.2 科学传播实践中对科学的重构
        7.2.1 从传统传播理论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7.2.2 从现代传播媒介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7.3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与融合
        7.3.1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
        7.3.2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融合
    7.4 小结:科学传播实践,回归“科学”与“人文”
结语及下一步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科学》杂志第1卷索引详目(示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从“学术独立”到“国家科学” 兼及中国物理学会和《物理学报》的历史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术独立”的意义
二中国物理学会和《中国物理学报》的创设
三“人民科学”与中国物理学会和《中国物理学报》宗旨的变化
四对外开放与市场经济下的科技体制变革
五“国家科学”时代及其期刊出版价值观

(8)复杂地电模型瞬变电磁三维正演中的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复杂三维模型建模与自适应网格剖分理论与方法
    2.1 三维建模理论
    2.2 瞬变电磁三维正演观测系统的建立
    2.3 基于Tetgen的自适应网格剖分研究
    2.4 三维建模与网格剖分中的难点
    2.5 本章小结
3 网格剖分质量对瞬变电磁三维正演的影响
    3.1 矢量有限元理论与算法验证
    3.2 不同因素下剖分网格质量对计算精度的影响研究
    3.3 本章小结
4 复杂地电模型的瞬变电磁三维正演响应研究
    4.1 基于平移算法的全区视电阻率定义
    4.2 模型边界不同时的正演响应研究
    4.3 复杂岩溶发育区
    4.4 断层破碎带
    4.5 双重逆冲构造
    4.6 三维巷道模型
    4.7 海相火山岩型矿床模型
    4.8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统一速度融合建场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数据插值方法
        1.2.2 统一速度融合建场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3.1 统一速度场建立
        1.3.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散点数据的插值方法研究
    2.1 三角剖分法
    2.2 反距离插值法
    2.3 径向基函数插值法
    2.4 克里金插值法
第三章 纵、横向不同速度融合技术研究
    3.1 纵向不同类型速度资料融合方法研究
        3.1.1 速度融合步骤
        3.1.2 融合数据准备和界面选择
        3.1.3 速度场初步融合方法
    3.2 横向不同工区速度资料融合方法研究
第四章 基于Qt开发环境的统一速度场交互管理平台构建
    4.1 基于Qt的跨平台开发环境
        4.1.1 软件开发环境配置调试
    4.2 平台速度场数据管理
        4.2.1 速度文本信息管理
        4.2.2 速度文件编辑
        4.2.3 segy文件格式分析
        4.2.4 omega文件格式分析
        4.2.5 速度场文件格式转换
    4.3 速度融合及统一建场
    4.4 速度场三维可视化
第五章 实际资料应用及效果对比评价
    5.1 克里金插值误差分析
        5.1.1 单一工区插值误差分析
        5.1.2 两工区融合插值误差分析
    5.2 纵向速度融合适应性分析
    5.3 横向速度融合适应性分析
        5.3.1 不同工区叠加速度场融合测试
        5.3.2 不同工区叠前偏移速度场融合测试
    5.4 统一速度场交互管理平台系统在某凹陷的应用
        5.4.1 工区概况
        5.4.2 工区应用实例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一、气象灾害
        二、地震灾害
        三、地质灾害
        四、疫疾灾害
        五、农作物病虫害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致谢

四、《物理学进展》编辑方针(论文参考文献)

  • [1]广饶县道路地下病害雷达探测工程应用与管理分析[D]. 韩正昌.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4)
  • [2]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D]. 马峥. 南京大学, 2020(10)
  • [3]中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及其完整性分析[J]. 谢卓娟,李山有,吕悦军,徐伟进,张愉玲,刘雯歆. 地震地质, 2020(04)
  • [4]叶企孙与中国科学课程改革核心难题[J]. 周勇. 教育发展研究, 2020(10)
  • [5]自然合作期刊办刊现状的调查与探析[J]. 王竞. 出版科学, 2020(02)
  • [6]《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D]. 王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7]从“学术独立”到“国家科学” 兼及中国物理学会和《物理学报》的历史观察[J]. 胡升华. 科学文化评论, 2019(04)
  • [8]复杂地电模型瞬变电磁三维正演中的建模研究[D]. 臧公瑾.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9]统一速度融合建场方法及应用研究[D]. 曾睿.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10]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标签:;  ;  

物理学编辑政策的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