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茄抗病基因工程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放[1](2020)在《不同番茄材料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研究》文中提出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 Miller)最早发现于南美洲的亚热带地区,营养价值非常高、果实味道可口、食用方式多样,世界各地均有大量设施栽培番茄种植。番茄的大量种植和生产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包括逆境条件的限制以及病虫害的流行和传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disease,TYLCVD)是影响番茄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害的显着流行特征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来势猛等,大面积发病时会造成栽培地大量减产和绝收,严重影响了番茄的产量和品质。通常采用的防治措施为化学药剂防治,但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等问题,因此并未取得理想防治效果。选育抗病品种优势明显,绿色、环保、高效、针对性强等,是目前可以较好地控制病毒性病害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病害对番茄的影响,对番茄产业的长足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一般来说,新品种的选育技术包括PCR鉴定和自然接种鉴定等。鉴定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可靠性。因此,本研究从抗病表型、生理生化特性、分子三个方面出发,以15份自育的无限生长型番茄材料为试材,抗TYLCVD品种齐达利和感病品种Money Maker(MM)为对照,采用苗期农杆菌接种法,通过TYLCV病毒检测及抗性评价,生理生化特性、抗病基因(Ty-1、Ty-2、Ty-3)检测及表达量的研究,探究了不同时期的抗性变化规律,筛选出了可作为抗TYLCVD的优良番茄品系。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对不同番茄材料进行TYLCV病毒检测和抗性评价发现,所有番茄材料中均检测到病毒存在,853、857、867、齐达利抗TYLCVD能力较强,表现为免疫,817、842表现为高抗。其中病情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除免疫和高抗品系外,其他材料的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均呈上升趋势,20 d到30 d上升趋势最快并在40 d时达到峰值。接种20d时,805、817、819、820、841、842表现为高抗,853、857、867、齐达利表现免疫,证明在感病初期对TYLCVD是有一定抗性的;接种30 d时,感病材料病株率和病情指数上升明显,801、802、806、822、MM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较高,与其它材料有显着性差异(P<0.01,P<0.05);接种40 d时,大部分感病品系病株率和病情指数有缓慢上升并趋于平稳,感病情况较30 d时变化不大,证明在40 d时已经充分发病。801、802、803、806、822、MM病株率和病情指数达到峰值,发病最为严重,与其它材料有显着性差(P<0.01,P<0.05),是非常典型的感病品种。(2)通过对抗病性与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表明,853、857、867、齐达利的抗氧化酶活性、防御酶活性、次级代谢物含量均普遍高于其他材料。供试材料中齐达利的SOD活性、867的CAT活性、853的APX活性较高且同其他材料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853、857、867的防御酶(PAL、PPO、POD)活性在发病初期均达到峰值,其他感病材料酶活性峰值则出现较晚。齐达利的PAL活性、POD活性以及齐达利、857、867的PPO活性较高且同其他材料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853、857、867、齐达利总酚含量较高且在接种20 d时就可达到峰值,其他感病材料则出现较晚。853、齐达利类黄酮含量在接种20 d时出现峰值,857、867类黄酮含量峰值在接种30 d时出现。857的总酚含量和类黄酮含量同其他材料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3)对抗病基因检测及不同时期基因表达量的研究可以得出,含有纯合Ty-1和Ty-3基因的853、857、867对TYLCV抗性更高,同时抗TYLCV基因表达量整体高于其他感病材料。只要含抗病基因(Ty-1、Ty-2、Ty-3)的接种材料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867的Ty-1基因表达量同其他材料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853的Ty-2基因表达量同其他材料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857、867的Ty-3基因表达量同其他材料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4)对上述三个研究内容进行综合判断和联合分析发现,853、857、867表现为免疫,可作为抗TYLCVD的优良材料给予重点关注,817、842表现为高抗,可作为备选材料。
李宗俊[2](2020)在《广西抗病番茄种质资源筛选及优质杂交组合配制》文中研究表明广西番茄产业多是通过引种为主,但是无论是野生种还是栽培种,番茄对环境的反映存在遗传变异,可能丢失抗病基因或者由于气候、土壤环境等原因导致果实品质下降,因此选育出适宜广西地区推广种植的番茄品种对加快广西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具有现实意义。本试验一方面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课题组部分高世代番茄自交系材料检测抗病基因,并调查优良自交系的植物学性状,为广西番茄育种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聚合抗性基因及优良品质配制杂交组合,以期为广西番茄产业发展提供具有价值的材料。高世代自交系抗病性鉴定及果实性状:采用第三代分子标记技术KASP进行抗病性基因检测试验研究,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对自交系材料抗病能力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90份自交系材料中,抗病能力强的材料有9份,分别为FG4、FG19、FG25、FG28、FG36、FG49、FG75、FG77、FG86,其中FG19、FG49、FG75为大番茄,其余为樱桃番茄;抗病能力中等的材料有4份,抗病能力较低的材料有76份。9份自交系材料中,FG4、FG75为有限生长型,其余为无限生长型;果形指数在0.75~1.53之间;樱桃番茄自交系的单果重在13.53 g~21.86 g之间,大番茄自交系的单果重在156.83g~183.52 g之间;果实硬度在0.42 kg·cm-2~0.81 kg·cm-2之间;糖度在4.5%~8.0%之间。杂交组合选配及品质检测:2018年秋配制杂交组合、2019年春调查4个杂交组合田间生长数据,进行抗病基因检测试验、果实品质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个杂交组合皆含有晚疫病抗性基因Ph-3,LC1、LC3、LC4材料含抗黄化曲叶病毒病基因Ty-1、Ty-2、Ty-3,LC2材料仅含抗黄化曲叶病毒病基因Ty-1、Ty-3。LC1材料植株生长期时生长势强,开花数多,单果重较大,果实中磷元素、钾元素、钠元素、钙元素含量较高,抗氧化能力较强,货架期在27天左右;LC2材料为粉果,含糖量高、糖酸比适中,口感较好,果实中氮含量较低,果实纵切面为心形较漂亮;LC3材料植株茎粗较大,长势好、不易倒伏,果实含糖量较高、口感偏甜,果实中抗坏血酸含量较高,番茄红素含量较高,钠元素、镁元素、钙元素含量较高;LC4为后熟材料,果实硬度较大,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较高,钙元素含量较高,代谢活动旺盛,耐贮运。综合品质最高的杂交组合为LC2,其次为LC3、LC1、LC4。
郑金亮[3](2020)在《日光温室早春茬番茄品种比较与综合评价》文中指出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在我国蔬菜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番茄生产国和消费国,番茄生产成为农民增收和出口创汇的重要途经。本研究以32个番茄品种(20个普通番茄品种和12个樱桃番茄品种)为试材,在北京小汤山地区日光温室早春茬栽培条件下,对32个番茄品种的物候期、植株性状、果实性状、营养品质及风味、产量和抗病性等多个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合北京地区早春茬日光温室生产、综合表现好、具有推广价值的优良品种,为早春茬设施番茄新品种栽培和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参试的20个普通番茄中,F-4(百利)、F-12(TLR-04)、F-5(瑞粉882)、F-18(16413)综合评价值排名前四位,适宜在北京地区日光温室早春茬栽培。F-4(百利)综合评价值为0.698,排名第一位;植株田间生长势强,早熟,果实中等(平均单果重118g),果形圆形,果皮厚,品质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6.62%,糖酸比大(8.32),亩产量高(7949.67 kg),抗病性中等,适宜于北京地区推广种植。此外,F-12(TLR-04)果实中等(125.45 g),果皮薄,亩产量高(8753.11 kg),抗病性强;F-5(瑞粉882)坐果率高(100%),果实大(平均单果重229.84 g),亩产量高(9047.11 kg);F-18(16413)果形扁圆,果肉厚(1.11cm),维生素C含量高(16.23 mg/100g),抗病性强,三个品种可作为北京地区日光温室早春茬栽培搭配品种,选择性栽培。2.在参试的12个樱桃番茄中,M-9(TMR-05)综合评价值最高,为0.612。植株田间生长势强,果形长圆,果实硬度适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5%,可溶性糖量高达到5.11%,风味品质佳,产量高,抗病性好,适合在北京地区日光温室早春茬推广种植。品种M-10(TMY-01)综合评价值为0.503,虽然丰产性不如对照M-1(千禧),但是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0%,可溶性糖量高(4.97%),尤其是果色为橘黄色,且果形好(高圆)、坐果率高(86%),可做为特色品种在北京地区进行推广。
黄曼[4](2019)在《番茄SlNBRP1基因的克隆及抗病性研究》文中认为作物病害是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植物通过两种途径来抵御病害,分别是基础抗性(PTI)和基因对基因抗性(ETI),其中在ETI途径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就是抗性基因(R基因),它可以编码产生ETI系统中的免疫受体。利用R基因培育抗性品种是防治作物病害最为直接、环保、有效的手段。大多数的R基因都可以编码含有卷曲螺旋结构、核苷酸结合位点和富含亮氨基酸重复序列(CC-NBS-LRR)结构域的蛋白质。番茄是全世界种植最为广泛的一种经济作物,在果蔬供应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细菌性斑点病对番茄的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深入研究细菌性斑点病的致病机理不仅为改良番茄育种提供了新的线索而且对提高番茄品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番茄中的DDB1作为CRL4泛素连结酶复合体的核心成分,通过靶向修饰不同底物蛋白的丰度和活性参与调控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叶绿体发育、果实大小和抗病应答等。前期的研究发现,番茄的DDB1功能缺失突变体hp1表现出对病原菌高敏感性。为了进一步研究DDB1在番茄中的抗病功能,我们以DDB1为诱饵通过酵母双杂交筛选得到了一个番茄的抗性基因SlNBRP1。通过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和亚细胞定位实验我们得知SlNBRP1在番茄的根、茎、叶、花和果中均有表达,并且定位于细胞质中。通过对SlNBRP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得知它含有抗性蛋白高度保守的CC-NBS结构域。通过免疫共沉淀和酵母双杂交实验进一步证实SlNBRP1与DDB1存在相互作用。通过SlNBRP1的原生质体转化实验我们得知SlNBRP1是受CUL4-DDB1复合体的泛素化调控而降解的。我们推测SlNBRP1可以与DDB1共同参与调控番茄的抗病免疫应答。为了验证抗性蛋白SlNBRP1的功能,我们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121-35S::SlNBRP1,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SlNBRP1基因导入野生型番茄基因组中,得到转基因植株。采用Real-time PCR分析转基因植株中SlNBRP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SlNBRP1的表达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调和下调,即出现了过表达(Over-expression,OE)和共抑制(Co-suppression,COR)。用Pst DC3000侵染野生型和转基因植株发现,共抑制转基因植株抗病性下降且叶片菌量增加,而过表达株系相较野生型则有较强的抗病性,表明SlNBRP1基因正调控植物对病原菌的免疫反应。本研究为遗传育种改良作物抗病性增加了新的分子靶标。
丁玉梅[5](2019)在《黑籽南瓜对枯萎病菌侵染的应答机制及NBS类抗病基因筛选》文中研究表明黑籽南瓜(Cucurbita ficifolia Bouche)是南瓜属一年或多年生瓜类作物,对瓜类枯萎病有较强抗性,已作为嫁接砧木有效控制了瓜类枯萎病的发生和危害。中国是全球瓜类生产大国,枯萎病是影响瓜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为镰孢属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寄生引起的一种真菌土传病害,在世界范围内的瓜类种植区普遍发生,一般使瓜类减产20%60%,而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控该病最经济、最有效和环境友好的途径。有关瓜类对枯萎病菌侵染的免疫应答机制及瓜类-枯萎病菌互作的分子机制至今未完全阐明。利用高通量的测序技术,从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水平上研究黑籽南瓜应答枯萎病菌侵染的分子机制。一方面,可以较系统分析抗性基因和抗性蛋白的差异表达特性,有助于从整体水平上揭示黑籽南瓜应答枯萎病菌侵染的代谢通路、信号传导和分子调控网络,深入解析黑籽南瓜-枯萎病菌互作的分子机制,为阐明瓜类寄主响应枯萎病菌胁迫的抗性机制提供分子生物学基础信息。另一方面,可获得差异基因和差异蛋白表达谱的全景图,有利于筛选和鉴定起关键作用的抗病基因,为瓜类抗枯萎病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可利用的基因资源。基于此,本研究从黑籽南瓜基因组中克隆NBS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GAs),并分析不同抗性品种中NBS同源片段的表达差异,结合枯萎病症状的表现确定抗性基因表达丰度较高的取样时间。在此基础上,选取抗病材料,利用高通量RNA-Seq技术和iTRAQ技术,通过多点时序比较,构建黑籽南瓜应答枯萎病菌胁迫的差异基因和差异蛋白表达谱,分析黑籽南瓜应答枯萎病菌侵染的代谢通路和分子调控网络;锁定和鉴别黑籽南瓜NBS类关键抗病基因,构建NBS类基因的VIGS沉默载体进行基因功能的初步验证。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设计NBS类抗病基因保守结构域的简并引物,从黑籽南瓜基因组中分离了8条RGAs,其中HQRGA2(GenBank ID:MG946756)包含NBS类抗病基因的4个保守模块:P-loop、Kinase-2、Kinase-3a和GLPL区,且具有NB-ARC(nucleotide-binding adaptor shared by APAF-1,R proteins and CED-4)结构,为CC-NBS-LRR类抗病基因序列。HQRGA2与部分抗病基因序列的核苷酸相似性达到87%99%,与中国南瓜抗病蛋白基因SQRGA-13的氨基酸同源性较高,达到96.6%,与其余抗病基因同源性在16.6%43.8%之间。Q-PCR分析显示3个黑籽南瓜品种中HQRGA2的表达均受枯萎病菌胁迫(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的诱导,其中感病白皮品种呈多个升-降的表达趋势,中抗花皮品种呈多个降-升的趋势,抗病绿皮品种HQRGA2的表达水平增加迅速且持续能力强,呈增加-降低的表达特点。结合接种后枯萎病出现和发展特征,确定转录组和蛋白组测序取样时间为接种枯萎病菌后48h(无肉眼可见症状的潜伏期)和96h(病症扩展期)。2.以抗病绿皮品种为材料,采用伤根法加灌根法接种枯萎病菌,对接种后48h、96h和对照(伤根加无菌水灌根后48h)的黑籽南瓜叶片进行RNA-Seq高通量测序,用Trinity软件对Clean reads进行组装,组装获得的Unigene在NR、SWISSPROT、KOG、GO、KEGG数据库中比对得到注释结果,FPKM法计算Unigene表达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功能和Pathway富集分析,研究黑籽南瓜响应枯萎病病原菌侵染过程中同一时间点及不同时间点的差异基因表达变化,构建了黑籽南瓜应答枯萎病菌侵染的转录组表达谱。主要结果如下:(1)黑籽南瓜转录组测序经组装后共获得62,169条Unigene,N50为1,640bp,最长Unigene为15,877bp,最短Unigene为301bp,平均长度为1,160bp。将Unigene和NR、SWISSPROT、KOG、GO和KEGG数据库进行比对,共获得47,521条Unigene(76.44%)的生物信息学注释结果,其中11,676条Unigene(29.40%)能与甜瓜基因组比对上,11,674条Unigene(29.39%)能与黄瓜基因组比对上。另有14,648条Unigene(23.56%)未被注释到,推测该部分序列可能是新转录本,或者是黑籽南瓜区别于其他瓜类作物的特有基因。本研究构建的转录组数据库可为研究其他瓜类抗病机制的基因注释提供参考。(2)通过接种后不同时间点的基因表达量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代谢通路富集,Q-PCR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较为可靠。结果显示:(1)受枯萎病菌侵染后,不同时间点被诱导的大多数Unigene的功能都是常见的,几乎涵盖了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方面。共有25,020条Unigene被富集到25个分子功能家族,其中4,437条Unigene被富集到仅一般功能预测(General function prediction only),是富集基因数最多的一类,其次2,744条Unigene富集到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蛋白质周转(Protein turnover)和分子伴侣(Chaperones),2,368条Unigene富集到信号转导机制(Signal transduction mechanisms),而富集到次生代谢物的合成、运输及分解(Secondary metabolites biosynthesis,Transport and catabolism)与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s)上的基因数分别是837条和228条。(2)枯萎病菌激活的黑籽南瓜差异表达基因随侵染时间的延长而增多。接种后48h和96h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939和2,021个,且下调基因的数量大于上调基因,其中有大量转录因子和抗病R基因发生了上调或下调表达。并集分析显示有721个差异表达基因在2个时间点中共同差异表达,355个基因上调表达,366个基因下调表达;具有相同的表达趋势的有444个,238个持续上调表达,206个持续下调表达。(3)Pathway富集分析显示,接种后48h时差异表达基因参与了细胞程序性死亡(Necroptosis)、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硫胺素代谢(Thiamine metabolism)、淀粉和糖代谢(Starch and sucrose metabolism)、细胞凋亡(Apoptosis)、糖酵解/糖异生(Glycolysis/gluconeogenesis)、溶菌酶(Lysosome)、细胞色素P450代谢(Cytochrome P450 metabolism)、丙酮酸盐代谢(Pyruvate metabolism)、谷胱甘肽代谢(Glutathione metabolism)、抗坏血酸和醛酸盐代谢(Ascorbate and aldarate metabolism)、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Plant hormone signal transduction)等抗病相关代谢途径。接种后96h,除上述代谢途径外,还激活了P53信号、VEGF信号和TNF信号等抗病相关信号途径,枯萎病菌激发了黑籽南瓜体内多种抗病途径、差异表达基因涉及防御反应及信号转导等,显示黑籽南瓜应答枯萎病菌侵染的分子机制受到多基因网络系统的调控。3.在转录组学研究的基础上,以相同处理的材料,利用iTRAQ技术研究黑籽南瓜应答枯萎病菌侵染的差异蛋白表达谱。结果表明:(1)总共鉴定到的可信蛋白数量为1,907个,差异表达蛋白总数为567个,CK-VS-48h处理组的差异表达蛋白有113个,其中60个差异蛋白通过KEGG富集到55个代谢通路;CK-VS-96h处理组有329个,198个富集在82条通路;48h-VS-96h有125个。发现在差异表达蛋白中有4个未知功能蛋白,其中的1个上调蛋白CL11145contig1是gpi锚定的非特异性脂质转移蛋白,对于抵抗非生物胁迫具有重要作用。另一个上调蛋白CL9717contig1为未知蛋白。2个下调的未知蛋白CL29643contig1和CL4168contig1均为假定的Csa蛋白,功能有待研究。(2)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并集分析找到3个处理组中有13个共性差异蛋白,其中与抗性相关的是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1和SAM2),推测SAM合成相关基因也在抗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差异基因和差异蛋白与KEGG通路之间的互作分析表明,接种后48h的基因和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差异比96h大,上调表达的互作基因和蛋白数量比96h多。(3)差异表达基因与差异表达蛋白关联性分析表明,接种后48h和96h与转录组差异基因关联表达的差异蛋白分别有11个和39个;KEGG富集分析表明差异基因、差异蛋白和相关调节基因富集到20个代谢途径,主要参与了核糖体、苯丙素类生物合成、光合生物的碳固定、过氧化物酶体、乙醛酸盐和二羧酸盐代谢和糖酵解/糖异生、半乳糖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以及植物激素信号传导等途径。研究结果为确定需深入研究的代谢通路及鉴定关键抗性蛋白提供依据。4.综合黑籽南瓜接种枯萎病菌后的转录组和蛋白组学中的pathway富集分析数据,提出了黑籽南瓜应答枯萎病菌侵染的抗病信号转导网络,初步明确了黑籽南瓜应答枯萎病菌侵染的分子调控和信号传导途径,为黑籽南瓜抗病基因的进一步挖掘奠定了基础。(1)受枯萎病菌侵染后,黑籽南瓜通过膜锚定的枯萎病菌受体蛋白识别真菌诱导子/PAMPs(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诱导下游信号传导。(2)钙通道的激活和胞质钙的增加触发NADPH氧化酶的激活,导致H2O2的产生和活性氧(ROS)爆发。(3)黑籽南瓜去除根尖后,枯萎病菌快速入侵,病菌的效应因子/无毒基因(AVR)使黑籽南瓜相关基因作出误判,从而导致木质素合成降低、细胞间隙扩大、细胞壁降解、光合速率下降、蜡质合成下降等过程,植株的物理抗性并未发挥作用。(4)随着病原菌的增多,黑籽南瓜通过特定的病原体受体(PRRS)和NBS类抗病蛋白识别病菌效应因子,从而激活MAPK信号转导途径。(5)ABA途径在MYB和NAC等转录因子的参与下,通过提高丙酮酸盐、介导气孔关闭、减少蒸腾作用及细胞程序性死亡来防御病菌。(6)茉莉酸(JA)途径主要是通过茉莉酸甲酯的增加来促进相关转录因子或基因的表达,但其中的基因有上调或下调,预测细胞色素P450和细胞程序性死亡参与了后期的防御;(7)水杨酸(SA)途径作为主要的抗病信号转导途径,通过WRKY和BZIP转录因子激发了PR1蛋白的表达,从而开启系统性防御过程(SAR),调动硫胺素、溶菌酶、细胞程序性死亡,细胞凋亡、吞噬体等过程来清除病菌;(8)产生的ROS通过抗坏血酸-谷胱苷肽循环(ASA-GSH)循环来清除。(9)过氧化物酶体在抗病过程中通过CAT来调节和平衡ROS的产生。5.针对NBS-LRR类基因在黑籽南瓜抗病信号转导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二代转录组Unigene和全长转录组Unigene结合方法对NBS类基因进行了鉴别和筛选。(1)以NB-ARC作为参考氨基酸序列,从黑籽南瓜CDS中鉴定了43条CfNBS(NBS-type gene from C.ficifolia)类基因序列,分属于TNL、CNL、TN、RPW8-N和N类六个亚基因家族,典型的TNL和CNL类分别有2个和13个。进化树分析表明,CfNBS类基因可以分为4大类群,黑籽南瓜的NBS类抗病基因数量较少但其基因分化比其它瓜类物种丰富。(2)与二代转录组进行比对,筛选获得11个差异表达的CfNBS类关键基因,显着富集在防卫反应、谷胱苷肽转运、受体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结合等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富集通路最多的是与TMV抗性蛋白同源的2个基因(CL19588contig1和CL21402contig1),表明这2个基因在抗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接种枯萎病菌后的Q-PCR验证表明,有10个基因表达趋势同转录组数据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表明,在根、茎和果皮中表达量最高的基因分别是CL34065Contig1、CL52011Contig1和CL19588Contig1。6.从黑籽南瓜转录组数据库中获得了HQRGA2片段的全长基因,其Unigene编码为CL7398Contig1,经实体克隆测序该基因全长4,303bp,命名为CfRFN2(Gene Bank ID:MK618462),ORFfinder分析发现其有一个完整的编码框,长度4,092bp,编码1,363个氨基酸。(1)CfRFN2注释为拟南芥抗病蛋白At4g27190类转录突变体X1同源基因。CfRFN2与其他瓜类抗病基因核苷相似性在87%98%之间,保守结构域分析该基因含有1个NB-ARC和2个LRR结构域;推导该基因的信号肽序列在1920个氨基酸之间且不属于分泌蛋白;CfRFN2蛋白与美洲南瓜和中国南瓜的RPS2蛋白同源性亲缘关系最近。(2)从克隆载体pEASY-CfRFN2片段3中扩增415bp的CfRFN2基因片段,连接入VIGS载体pTRV2,构建完成VIGS沉默载体pTRV2-CfRFN2。以含有沉默载体和共转化载体pTRV1的农杆菌同时侵染黑籽南瓜幼苗,28d后以共侵染的植株接种枯萎病菌为处理,以野生型植株接种枯萎病菌为对照,接种7d后,处理植株较对照发病严重,Q-PCR分析显示处理植株中CfRFN2的相对表达量在接种后48h和96h比对照分别减低34.75%和98.27%,初步表明黑籽南瓜CfRFN2基因具有抗枯萎病的功能。
王明琦[6](2019)在《番茄抗病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定及其抗病性分析》文中指出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栽植的园艺植物。近年来,番茄病害的严重发生对番茄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选育抗病性强的品种类型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番茄抗病分子标记的最新进展,选取危害番茄生产的5种常见病害,对一系列番茄种质资源进行相关抗病基因的分子鉴定,并分析8份具有不同基因型番茄品种对黄化曲叶病毒的抗病性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出一套可用于同时检测番茄Ty-1、Ty-3和Mi基因的多重PCR反应体系。使用该体系只需一次PCR反应及凝胶电泳,不需酶切,即可高效、准确地对番茄三种基因的基因型进行检测。应用该体系对96份番茄材料进行分子检测验证,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的吻合度可以达到94%以上。(2)选取Ty-1、Ty-3和Mi三个抗病基因,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8份不同基因型的番茄育种材料进行抗病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番茄材料在受到黄化曲叶病毒侵染后,抗病基因均随着病毒侵染时间的延长而显着上调表达;同时含有Ty-1和Ty-3基因的材料比具有单一抗病基因的材料抗病性显着增强;具有Ty-1/Ty-3基因的杂合材料比纯合材料抗病性显着增强;具有Mi基因的材料与感病对照相比能够显着增强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抗性。(3)对20份番茄材料进行多抗番茄的筛选。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抗番茄黄化曲叶病Ty-1、Ty-2、Ty-3基因,抗根结线虫病Mi基因,抗番茄枯萎病I-2基因,抗番茄烟草花叶病Tm-1基因及抗番茄叶霉病Cf-9基因共7个基因进行检测,从中筛选出5份具有3个抗病基因的材料,7份具有2个抗病基因的材料。该筛选方法及研究结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将对本实验室和相关育种公司后续开展多抗番茄聚合育种工作带来有益帮助。
刘健,刘娜[7](2016)在《番茄抗病育种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番茄抗病育种是番茄病害防治及提高产量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影响番茄产量的主要病害:叶霉病、青枯病、晚疫病及黄化曲叶病的抗病育种工作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曹慧慧[8](2015)在《油菜新型抗菌肽的筛选和一种油菜菌核病防治新策略的设计》文中认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是一种世界性的危害多种作物的重要植物病原菌,其寄主包括世界上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油菜,造成油菜的茎、叶和角果的腐烂,导致严重的产量损失。目前虽然采用“以抗病品种为基础、化学防治为加强措施,辅以其它防治方法”的油菜菌核病综合防治措施,但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完全免疫或者高抗的油菜品种,目前抗病品种的抗病水平远远没有达到生产需求,而化学防治成本高、污染环境、花期人工喷药困难,导致实际喷药防治面积很小,利用微生物源制剂的生物防治技术还未能在生产上推广。油菜菌核病的有效防治需要开辟新的途径,研发新的技术。在油菜菌核病的侵染循环中,油菜叶和茎病斑的90%以上来自于花瓣介导的侵染,而角果的侵染主要由于与被侵染茎叶的接触。如能阻止病原侵染花瓣或在花瓣中杀死病原菌,即能基本阻断菌核病侵染循环,从而提高油菜菌核病的防控水平。针对这个侵染循环,本实验室设计了一种技术路线,即利用花瓣作为生物反应器,在其中特异、高量、持续、稳定地表达抑菌物质,就地杀死病菌,达到阻止病害侵染循环、防治病害的目的。该生物反应器的关键元件是:1)特异、高效、持续表达的油菜花瓣启动子,2)高效的抑菌基因,3)表达产物的有效胞外运输和抗降解能力。本文的研究集中在抗菌肽筛选和元件的组装。主要结果如下。1、油菜高效抗菌肽的筛选。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是一类具有抑菌活性的天然小分子蛋白,广泛存在于生物界,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内外均具有抑菌活性。本研究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手段在油菜全基因组范围内进行抗菌肽基因的预测和分析,初步筛选出40个与已知抗菌肽具有类似序列结构特征的候选基因。然后人工合成并纯化,再装入pET30a-EDDIE-GFP表达载体上,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通过包涵体融合蛋白的体外复性和EDDIE的自我剪切,获得不附加任何多余氨基酸的抗菌肽产物。通过抑菌活性检测实验筛选出32个对细菌具有强抑菌活性的抗菌肽基因,24个对核盘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2、一个新型油菜脯氨酸富集类抗菌肽的获得。脯氨酸富集类抗菌肽最早发现于昆虫和动物中,尚未在植物中发现这一类型的抗菌肽基因。本研究首次在植物中发现了脯氨酸富集类抗菌肽基因,其编码的35个氨基酸序列中含有13个脯氨酸,脯氨酸含量大于35%,我们将它命名为BnPRP1,BnPRP1与来源于猪的脯氨酸富集类抗菌肽SP-B同源性为40.5%,同时在油菜中发现四个同源性序列,在油菜亲本种白菜和甘蓝中各发现两个同源性序列。圆二色谱结果显示BnPRP1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卷曲为主,含有少量α-螺旋结构。抑菌活性检测实验发现BnPRP1具有较强抗细菌和抗真菌活性,对核盘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qRT-PCR检测了BnPRP1基因表达是否受病原侵染的影响(诱导或抑制或不受影响)。结果显示BnPRP1基因的表达受病原侵染的影响。在核盘菌接种后48h,感病品种中表达量显着提高,而在抗病品种中呈现小幅的下降。这些结果表明BnPRP1基因可能在油菜菌核病防御反应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3、花瓣生物反应器初步组装。基于上述思路,首先利用35S启动子、前人已研究较为透彻的萝卜抗菌肽基因Rs以及文献报道的水稻α-淀粉酶信号肽αAmy3SP为元件,构建载体,转化拟南芥。结果表明所克隆的萝卜抗菌肽基因Rs和信号肽αAmy3SP基因大小正确,用信号肽+GFP的实验表明信号肽能将GFP准确定位到细胞间隙;转拟南芥实验结果表明,4个转基因纯系的Rs表达量均显着增加;抗病鉴定结果显示,转基因拟南芥对菌核病的抗性显着增加,同时目标基因的过表达不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与发育。接着以本实验室发现的高效、特异(基于转录组测序和GUS结果)的油菜花瓣启动子P76247、萝卜抗菌肽基因Rs以及信号肽αAmy3SP为基本元件,构建载体,转化拟南芥。结果表明,Rs在花中表达量最高(相对于Actin基因表达量),显着高于叶和茎,也显着高于35S驱动的该基因在花、叶和茎中的表达量。尽管花瓣的抑菌或抗病效果检测尚未完成,但基于其在花中的高表达和35S启动子驱动的转基因抗病性结果,可预期花瓣具有强的抑菌能力。本文的研究对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作物对菌核病的抗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仁明[9](2014)在《粉红番茄抗TYLCV自交系和品种选育》文中认为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是一种重要的蔬菜,因其营养丰富、产量高、用途广泛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但近年来,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在世界范围内爆发流行,给番茄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选育抗病新品种是防治TYLCV的根本措施。目前,国内粉红番茄抗TYLCV品种较少,针对粉红番茄抗TYLCV新品种的选育工作也刚刚起步。粉红番茄比红果番茄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我国大部分居民喜食粉果番茄,选育粉果番茄抗病新品种在保证人们的生活习惯、降低菜农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收入等方面意义重大。因此,选育更多更好的粉红番茄抗TYLCV新品种迫不急待。本试验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与传统育种相结合的育种方式,选育粉红番茄抗TYLCV优良自交系。在此基础上,配制杂交组合,进行了两季(2012年秋季和2013年秋季)杂交组合比较试验,以利于粉红番茄新品种的选育。试验的主要结果:1共收集并选育了90份各世代粉红番茄材料。经过1-3代的田间种植和性状调查,结合抗TYLCV分子标记的抗病性检测,筛选出HG2165混混、F2213-1等性状优良的粉红番茄抗TYLCV自交系以及部分综合性状优良的粉红番茄非抗TYLCV自交系(如HG9、HG10、HG17和F944-1等),还有大批处于分离世代的粉红番茄材料。2以优良的粉红番茄抗TYLCV自交系作父本,以综合性状优良的粉红番茄自交系作母本,采用顶交法配制杂交组合31个,并进行了杂交组合比较试验。通过对各组合的抗病性、植物生长特性、果实性状、果实相关品质指标和产量等方面的调查分析,筛选出FH-6、FH-17、FH-19等综合表现相对较好的3个粉红番茄杂交组合,为进一步的品种选育工作提供依据。3承接师兄王振的抗青枯病番茄材料,配制抗BW和TYLCV的番茄杂交组合20个,并进行了两季(2013年春季和2013年秋季)杂交组合比较试验,筛选出综合表现优良的组合BW-4和BW-14。其中,BW-4抗BW和TYLCV能力强,无限生长型、果形漂亮、果实硬度较高、春季栽培单果重210g左右,中等熟性,可作进一步的生产试验和区域试验。
杨晓慧,国艳梅,王孝宣,高建昌,杜永臣[10](2012)在《番茄抗黄化曲叶病基因与基因工程研究最新进展》文中指出对近年来番茄黄化曲叶病抗病基因挖掘与利用,以及抗病基因工程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二、番茄抗病基因工程育种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番茄抗病基因工程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番茄材料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番茄概述 |
2.TYLCVD概述及研究进展 |
2.1 TYLCVD概述 |
2.2 发病规律、发病特点和症状表现 |
2.3 番茄抗TYLCV基因简介 |
2.4 TYLCV生物学研究进展 |
2.5 TYLCV的检测方法 |
2.6 TYLCVD的抗病鉴定 |
2.7 TYLCVD的防治 |
2.8 番茄抗TYLCVD的育种研究 |
3.植物抗病性与抗氧化酶 |
4.植物抗病性与防御酶 |
5.植物抗病性与次级代谢物 |
6.研究目的和意义 |
7.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7.1 研究内容 |
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番茄材料TYLCV病毒检测及抗性评价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实验设备及试剂 |
1.3 试验方法 |
1.3.1 番茄苗的培养 |
1.3.2 TYLCV-[CN:SH2]载体的农杆菌培养 |
1.3.3 接种病毒 |
1.3.4 DNA提取及PCR检测带毒率 |
1.4 番茄材料发病情况及病情调查分析 |
1.5 数据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 PCR检测结果分析 |
2.2 发病情况及病情调查分析 |
2.2.1 发病情况 |
2.2.2 病情调查分析 |
3.讨论 |
3.1 不同番茄材料PCR检测带毒率 |
3.2 不同时期番茄材料发病情况及病情调查 |
第三章 番茄抗病性与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2 实验设备及试剂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番茄幼苗中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1.3.2 番茄幼苗中防御酶活性的测定 |
1.3.3 番茄幼苗中次级代谢物含量的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 番茄幼苗叶片内抗氧化酶活性与抗病性的研究 |
2.1.1 SOD活性与抗病性 |
2.1.2 CAT活性与抗病性 |
2.1.3 APX活性与抗病性 |
2.2 番茄幼苗叶片内抗防御酶活性与抗病性的研究 |
2.2.1 PAL活性与抗病性 |
2.2.2 PPO活性与抗病性 |
2.2.3 POD活性与抗病性 |
2.3 番茄幼苗叶片内次级代谢物与抗病性的研究 |
2.3.1 总酚含量与抗病性 |
2.3.2 类黄酮含量与抗病性 |
3.讨论 |
3.1 不同时期番茄材料抗氧化酶活性与抗病性 |
3.2 不同时期番茄材料防御酶活性与抗病性 |
3.3 不同时期番茄材料次级代谢物含量与抗病性 |
第四章 番茄抗病基因检测及不同时期基因表达量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实验设备及试剂 |
1.3 DNA的提取及PCR扩增反应体系 |
1.4 Ty-1、Ty-2、Ty-3 基因表达量的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 番茄材料抗病基因的检测与分析 |
2.1.1 Ty-1的检测与分析 |
2.1.2 Ty-2的检测与分析 |
2.1.3 Ty-3的检测与分析 |
2.2 不同时期抗病基因表达量与抗病性的分析 |
2.2.1 Ty-1表达量与抗病性 |
2.2.2 Ty-2表达量与抗病性 |
2.2.3 Ty-3表达量与抗病性 |
3.讨论 |
3.1 不同番茄材料抗病基因检测 |
3.2 不同时期番茄材料抗病基因表达量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2)广西抗病番茄种质资源筛选及优质杂交组合配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番茄概述 |
1.2 国内外番茄育种研究进展 |
1.3 分子标记辅助抗病育种的进展 |
1.3.1 第一代分子标记 |
1.3.2 第二代分子标记 |
1.3.3 第三代分子标记 |
1.4 广西番茄主要病害及其抗病育种研究发展 |
1.4.1 晚疫病的研究进展 |
1.4.2 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
1.4.3 番茄常见病害的研究 |
1.5 番茄品质研究进展 |
1.6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高世代番茄自交系的抗病筛选与植物性状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试剂及仪器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自交系分子标记测定结果 |
2.2.2 自交系筛选与抗性统计 |
2.2.3 优良自交系田间农艺性状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抗病番茄杂交组合比较试验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试剂及仪器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杂交组合分子标记抗病检测结果 |
3.2.2 杂交组合植物学性状 |
3.2.3 番茄果实性状 |
3.2.4 番茄果实货架期 |
3.2.5 番茄果实品质性状 |
3.2.6 杂交组合番茄果实质地性状 |
3.3 杂交材料品质变异系数 |
3.4 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分析筛选优良组合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总结 |
4.1 高世代抗病番茄自交系的筛选 |
4.2 双抗优良品质番茄杂交组合材料比较试验 |
4.3 后续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科研情况 |
科研项目 |
学术论文 |
附录 |
(3)日光温室早春茬番茄品种比较与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设施番茄生产现状 |
1.2 番茄育种研究进展 |
1.2.1 番茄产量育种研究进展 |
1.2.2 番茄品质育种研究进展 |
1.2.3 番茄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
1.3 国内设施番茄种业展望 |
1.3.1 改进生产措施,提高产量 |
1.3.2 加强品种保护力度,创造新种质 |
1.3.3 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定向开发品种 |
1.3.4 推进信息化管理,提高育种效率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普通番茄品种比较与综合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点 |
2.1.2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田间管理 |
2.2.3 调查项目及标准 |
2.2.4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普通番茄品种的生长发育期 |
2.3.2 不同普通番茄品种的植株性状 |
2.3.3 不同普通番茄品种的果实性状 |
2.3.4 不同普通番茄品种的果实风味及营养成分 |
2.3.5 不同普通番茄品种的产量及抗病性 |
2.3.6 综合评价 |
2.4 小结 |
第三章 樱桃番茄品种比较与综合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点 |
3.1.2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田间管理 |
3.2.3 调查项目及标准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樱桃番茄品种的生长发育期 |
3.3.2 不同樱桃番茄品种的植株性状 |
3.3.3 不同樱桃番茄品种的果实性状 |
3.3.4 不同樱桃番茄品种的果实风味及营养成分 |
3.3.5 不同樱桃番茄品种的产量及抗病性 |
3.3.6 综合评价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
(4)番茄SlNBRP1基因的克隆及抗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细菌性菌斑点病 |
1.1.1 细菌性斑点病对番茄的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
1.1.2 丁香假单胞杆菌是细菌斑点病的主要病原菌 |
1.1.3 防治细菌性菌斑点病的研究进展 |
1.2 植物与病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
1.3 植物内CC-NBS-LRR结构分析与研究进展 |
1.3.1 CC-NBS-LRR结构分析 |
1.3.2 CC-NBS-LRR结构抗病蛋白研究进展 |
1.4 植物组织培养原理及其在转基因番茄中的应用进展 |
1.4.1 植物组织培养原理 |
1.4.2 番茄的遗传转化 |
1.4.3 转基因番茄的研究进展 |
1.5 同源共抑制及研究进展 |
1.6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株 |
2.1.3 质粒 |
2.1.4 引物序列 |
2.2 实验中涉及的主要设备和仪器 |
2.3 主要相关试剂 |
2.3.1 分子实验中常用酶 |
2.3.2 常用生化试剂 |
2.4 试剂及培养基配置 |
2.4.1 分子克隆相关试剂培养基配置 |
2.4.2 番茄组织培养相关试剂培养基配置 |
2.4.3 瞬时表达系统相关试剂的配置 |
2.4.4 免疫共沉淀相关试剂配置 |
2.4.5 酵母双杂交实验相关试剂 |
2.4.6 番茄原生质体转化相关试剂配置 |
2.5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
2.5.1 载体构建基本步骤 |
2.5.2 引物设计方法和基本要求 |
2.5.3 番茄总RNA提取 |
2.5.4 目的基因片段的获得 |
2.5.5 连接转化 |
2.5.6 挑克隆 |
2.5.7 质粒DNA提取 |
2.5.8 酶切鉴定 |
2.5.9 DNA测序及核苷酸序列分析 |
2.5.10 质粒酶切 |
2.5.11 切胶回收 |
2.5.12 SlNBRP1 基因与载体连接 |
2.5.13 大肠杆菌DH5α的制备 |
2.5.14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CaCl2法) |
2.5.15 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冻融法) |
2.5.16 阳性克隆的鉴定 |
2.6 番茄组织培养方法 |
2.6.1 种子消毒 |
2.6.2 植物组织预培养 |
2.6.3 农杆菌侵染 |
2.6.4 愈伤组织的筛选 |
2.6.5 转基因植株的生根 |
2.6.6 炼苗与移栽 |
2.7 转基因植株阳性鉴定 |
2.7.1 DNA水平的阳性鉴定 |
2.7.2 RNA水平的阳性鉴定及定量分析 |
2.8 生化实验方法 |
2.8.1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瞬时表达 |
2.8.2 亚细胞定位 |
2.8.3 蛋白质免疫印迹 |
2.8.4 免疫共沉淀 |
2.8.5 酵母双杂交实验 |
2.8.6 原生质体转化 |
2.8.7 病原菌Pst DC3000 的接种方法 |
2.8.8 叶片菌落计数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SlNBRP1 基因的表达模式 |
3.2 SlNBRP1 蛋白表达的亚细胞定位 |
3.3 SlNBRP1 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 SlNBRP1 蛋白与DDB1 蛋白的相互作用 |
3.5 SlNBRP1受UPS系统(Ubiquitin Proteasome System)调控降解.. |
3.6 SlNBRP1 在番茄原生质体中的表达情况 |
3.7 SlNBRP1 基因相关载体的构建 |
3.7.1 番茄SlNBRP1 基因扩增 |
3.7.2 pEASY-Blunt-SlNBRP1 中间载体的构建 |
3.7.3 pBI121-35S::SlNBRP1 转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3.7.4 pBTEX::SlNBRP1-Flag烟草瞬时表达载体构建 |
3.7.5 pART27::SlNBRP1-e GFP亚细胞定位载体构建 |
3.7.6 pEG202::SlNBRP1 酵母双杂交载体构建 |
3.7.7 pTEX::SlNBRP1-Flag原生质体表达载体构建 |
3.8 植物组织培养 |
3.8.1 预培养和共培养 |
3.8.2 愈伤组织的筛选分化 |
3.8.3 生根培养 |
3.9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3.9.1 T0 代转基因植株DNA水平的阳性鉴定 |
3.9.2 T1 代转基因植株DNA水平的阳性鉴定 |
3.9.3 T1 代转基因植株RNA水平的定量分析 |
3.10 转基因植株对Pst DC3000 的抗病响应 |
3.11 转基因植株菌落数量差异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实验结论 |
4.2 讨论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黑籽南瓜对枯萎病菌侵染的应答机制及NBS类抗病基因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黑籽南瓜利用与研究进展 |
1.1.1 黑籽南瓜栽培与资源利用概况 |
1.1.2 黑籽南瓜遗传多样性 |
1.1.3 黑籽南瓜抗逆性及其生理基础 |
1.1.4 细胞生物学及细胞工程 |
1.1.5 基因克隆 |
1.1.6 总结与展望 |
1.2 瓜类枯萎病研究进展 |
1.2.1 枯萎病致病机制 |
1.2.2 尖孢镰刀菌基因组测序及致病相关基因 |
1.2.3 寄主枯萎病抗性遗传及其相关基因 |
1.2.4 瓜类—枯萎病菌互作分子机制 |
1.2.5 总结与展望 |
1.3 转录组学在作物应答病原菌胁迫中的研究概况 |
1.4 蛋白组学在作物应答病原菌胁迫中的研究概况 |
1.5 转录组学与蛋白组学的联合研究 |
1.6 植物NBS类抗病基因(蛋白)研究进展 |
1.6.1 抗病基因(蛋白)的类型 |
1.6.2 NBS-LRR抗病基因(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
1.6.3 NBS-LRR抗病基因(蛋白)对效应分子的识别 |
1.6.4 总结与展望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NBS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 |
3.2.3 主要溶液和培养基 |
3.2.4 实验方法 |
3.2.5 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比较 |
3.2.6 黑籽南瓜室内抗性鉴定 |
3.2.7 NBS类抗病基因序列表达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黑籽南瓜RGAs的克隆 |
3.3.2 RGAs聚类分析及相似性比较 |
3.3.3 HQRGA2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析 |
3.3.4 HQRGA2的保守结构域分析和氨基酸同源性比较 |
3.3.5 系统进化树分析 |
3.3.6 3种黑籽南瓜枯萎病抗性鉴定 |
3.3.7 枯萎病菌胁迫下3种黑籽南瓜NBS同源序列的表达差异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黑籽南瓜应答枯萎病菌侵染的转录组学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及接种方法 |
4.2.2 实验方法 |
4.2.3 测序数据的处理 |
4.2.4 Unigene功能注释 |
4.2.5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4.2.6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 |
4.2.7 Q-PCR验证关键差异表达基因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测序数据统计 |
4.3.2 unigene的功能注释 |
4.3.3 蛋白编码区预测(CDS) |
4.3.4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4.3.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
4.3.6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代谢通路分析 |
4.3.7 抗性相关代谢途径及基因分析 |
4.3.8 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TF家族分析 |
4.3.9 差异基因R基因家族分析 |
4.3.10 差异表达基因的Q-PCR验证及转录组与Q-PCR的相关性 |
4.4 讨论 |
4.4.1 枯萎病菌胁迫下黑籽南瓜的转录组测序 |
4.4.2 关于的生物信息学注释问题 |
4.4.3 硫胺素与抗病性的关系 |
4.4.4 过氧化物酶体与抗病的关系 |
4.4.5 ABA和SA介导黑籽南瓜主要的抗枯萎病信号传导途径 |
4.5 小结 |
第5章 黑籽南瓜应答枯萎病菌侵染的蛋白组学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材料 |
5.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5.2.4 蛋白组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蛋白质检测 |
5.3.2 蛋白质基本鉴定信息 |
5.3.3 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
5.3.4 差异表达蛋白的GO富集分析 |
5.3.5 差异表达蛋白的Pathway富集分析 |
5.3.6 蛋白相互作用(PPI分析) |
5.3.7 差异表达蛋白表达模式聚类 |
5.3.8 差异蛋白和差异表达基因的关联分析 |
5.3.9 黑籽南瓜对枯萎病菌侵染的应答机制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黑籽南瓜NBS类基因的鉴别与关键基因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材料 |
6.2.2 黑籽南瓜三代转录组测序 |
6.2.3 全长转录组的数据分析 |
6.2.4 NBS类抗性基因的鉴别 |
6.2.5 进化分析 |
6.2.6 CfNBS类差异表达关键基因的鉴定 |
6.2.7 差异表达CfNBS类基因的GO功能分析 |
6.2.8 CfNBS类关键基因的Q-PCR验证与组织表达特性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CfNBS类基因的鉴定 |
6.3.2 CfNBS类基因的分类 |
6.3.3 黑籽南瓜CfNBS类基因的进化树分析 |
6.3.4 黑籽南瓜CfNBS类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 |
6.3.5 CfNBS类基因的GO功能分析 |
6.3.6 黑籽南瓜差异表达的CfNBS类关键基因的Q-PCR验证 |
6.3.7 CfNBS类关键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7章 NBS类抗病基因CfRFN2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
7.1 引言 |
7.2 材料和方法 |
7.2.1 材料 |
7.2.2 菌株及载体 |
7.2.3 仪器及试剂 |
7.2.4 黑籽南瓜总RNA提取及反转录PCR |
7.2.5 CfRFN2全长基因序列的克隆 |
7.2.6 CfRFN2全长基因序列分析 |
7.2.7 接种枯萎病菌后CfRFN2表达量检测、组织表达特性分析 |
7.2.8 CfRFN2基因的VIGS体系功能初步验证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黑籽南瓜总RNA的提取 |
7.3.2 黑籽南瓜CfRFN2基因的扩增及拼接 |
7.3.3 CfRFN2的核苷酸相似性分析 |
7.3.4 CfRFN2的保守结构域分析 |
7.3.5 CfRFN2的亲疏水性分析 |
7.3.6 CfRFN2的信号肽分析 |
7.3.7 CfRFN2的蛋白跨膜域预测 |
7.3.8 CfRFN2蛋白进化树分析 |
7.3.9 黑籽南瓜CfRFN2的组织表达特性分析 |
7.3.10 黑籽南瓜CfRFN2的VIGS载体构建 |
7.3.11 VIGS侵染黑籽南瓜的体系有效性验证 |
7.3.12 VIGS侵染黑籽南瓜植株的PCR检测 |
7.3.13 pTRV2-CfRFN2沉默植株观察和Q-PCR分析 |
7.4 讨论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缩写词表 |
致谢 |
(6)番茄抗病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定及其抗病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番茄主要病害及其研究进展 |
1.2.1 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育种研究进展 |
1.2.2 抗根结线虫病育种研究进展 |
1.2.3 抗番茄枯萎病育种研究进展 |
1.2.4 抗番茄烟草花叶病毒病育种研究进展 |
1.2.5 抗番茄叶霉病育种研究进展 |
1.3 PCR技术研究进展 |
1.3.1 多重PCR的开发和应用 |
1.3.2 定量PCR的开发和应用 |
1.4 分子标记的发展和应用 |
1.4.1 分子标记的类型 |
1.4.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番茄TY-1、TY-3和MI基因的多重PCR体系建立及应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引物 |
2.1.3 基因组DNA提取及单对引物扩增 |
2.1.4 多重PCR反应体系的构建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Ty-1 基因分子标记片段的扩增 |
2.2.2 Ty-3 基因分子标记片段的扩增 |
2.2.3 Mi基因分子标记片段的扩增 |
2.2.4 同时检测Ty-1、Ty-3和Mi基因的多重PCR体系的鉴定结果 |
2.2.5 对96 份番茄材料的多重PCR分子鉴定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基因型番茄材料对黄化曲叶病毒的抗病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供试番茄材料的培养与处理 |
3.1.3 供试番茄材料基因组水平的检测 |
3.1.4 供试番茄材料的发病情况调查 |
3.1.5 供试番茄材料的生长情况调查 |
3.1.6 抗病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检测 |
3.1.7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番茄材料的基因型检测 |
3.2.2 不同番茄材料的发病情况调查 |
3.2.3 不同番茄材料的生长情况调查 |
3.2.4 Ty-1 基因的表达分析 |
3.2.5 Ty-3 基因的表达分析 |
3.2.6 Mi基因的表达分析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0份番茄材料的抗病基因分子检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引物 |
4.1.3 番茄材料的准备及DNA提取 |
4.1.4 抗病基因的PCR分子检测 |
4.1.5 PCR产物酶切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Ty-1、Ty-3和Mi基因的多重PCR分子检测 |
4.2.2 Ty-2 基因的分子检测 |
4.2.3 I-2 基因的分子检测 |
4.2.4 Tm-1 基因的分子检测 |
4.2.5 Cf-9 基因的分子检测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8)油菜新型抗菌肽的筛选和一种油菜菌核病防治新策略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油菜菌核病的研究概述 |
1.1.1 油菜菌核病的危害和防治技术 |
1.1.2 油菜菌核病侵染循环的特点 |
1.1.3 油菜抗菌核病遗传育种进展 |
1.2 抗菌肽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
1.2.1 抗菌肽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
1.2.2 植物源抗菌肽 |
1.2.3 抗菌肽数据库 |
1.2.4 抗菌肽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
1.2.5 前景展望 |
1.3 植物启动子的研究进展 |
1.3.1 植物基因启动子的类型 |
1.3.2 启动子的特征 |
1.3.3 克隆启动子的方法 |
1.3.4 启动子在植物中的使用情况 |
1.3.5 展望 |
1.4 信号肽及其在基因工程中的作用 |
1.4.1 信号肽的结构 |
1.4.2 信号肽的功能 |
1.4.3 信号肽在蛋白表达中的应用 |
1.4.4 信号肽的选择与确定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油菜抗菌肽基因的筛选与活性检测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材料 |
2.2.2 菌株和质粒 |
2.2.3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2.4 主要分子生物学数据库和软件 |
2.2.5 主要试剂配制 |
2.3 方法 |
2.3.1 抗菌肽基因的筛选 |
2.3.2 抗菌肽基因的合成表达与纯化 |
2.3.3 抗菌肽细菌抑菌活性检测 |
2.3.4 抗菌肽真菌抑菌活性检测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抗菌肽的筛选 |
2.4.2 抗菌肽基因的人工合成与表达 |
2.4.3 抗菌肽细菌抑菌活性检测 |
2.4.4 抗菌肽真菌抑菌活性的检测 |
2.5 讨论 |
2.5.1 抗菌肽基因的快速筛选 |
2.5.2 抗菌肽基因的合成与纯化 |
2.5.3 抗菌肽的作用机制 |
第三章 油菜新型抗菌肽BNPRP1 的预测筛选与活性检测 |
3.1 引言 |
3.2 材料 |
3.3 方法 |
3.3.1 proline-rich抗菌肽BnPRP1的筛选与进化分析 |
3.3.2 油菜BnPRP1基因的密码子优化与体外合成 |
3.3.3 抗菌肽BnPRP1体外诱导表达与分离纯化 |
3.3.4 抗菌肽BnPRP1的化学合成与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3.3.5 圆二色谱分析抗菌肽BnPRP1的结构特征 |
3.3.6 抗菌肽BnRP1的抑菌活性检测 |
3.3.7 实时定量PCR鉴定BnPRP1基因的表达量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proline-rich抗菌肽BnPRP1的预测与筛选 |
3.4.2 油菜BnPRP1基因的密码子优化与体外合成 |
3.4.3 抗菌肽BnPRP1基因的体外诱导表达与分离纯化 |
3.4.4 抗菌肽BnPRP1的化学合成 |
3.4.5 抗菌肽BnPRP1最低抑菌活性(MIC)的测定 |
3.4.6 圆二色谱分析抗菌肽BnPRP1的结构特征 |
3.4.7 抗菌肽BnPRP1的抑菌活性检测 |
3.4.8 抗菌肽BnPRP1表达对病原接种的反应 |
3.5 讨论 |
3.5.1 脯氨酸富集类抗菌肽的抗菌作用机制 |
3.5.2 脯氨酸富集类抗菌肽的抗菌谱 |
第四章 油菜菌核病防治新策略中花瓣生物反应器的组装 |
4.1 前言 |
4.2 材料 |
4.2.1 植株材料 |
4.2.2 菌株,载体及常用试剂 |
4.2.3 常用溶液试剂的配制 |
4.3 方法 |
4.3.1 基因的合成与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4.3.2 基因枪轰击洋葱表皮观察GFP瞬时表达 |
4.3.3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转化 |
4.3.4 转基因拟南芥的抗性平板筛选 |
4.3.5 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及表型鉴定 |
4.3.6 转基因拟南芥的核盘菌抗病鉴定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萝卜抗菌肽基因的克隆 |
4.4.2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4.4.3 基因枪轰击洋葱表皮观察GFP瞬时表达 |
4.4.4 转基因拟南芥的PCR鉴定 |
4.4.5 转基因拟南芥中Rs基因表达水平的鉴定 |
4.4.6 转基因拟南芥的抗病性鉴定 |
4.5 讨论 |
4.5.1 萝卜抗菌肽 |
4.5.2 核盘菌的作用机制 |
4.5.3 花瓣生物反应器的初步组装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粉红番茄抗TYLCV自交系和品种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课题的提出 |
1.1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分布及为害 |
1.2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病原及传播途径 |
1.3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流行规律 |
1.4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
1.4.1 防治烟粉虱 |
1.4.2 调整栽培措施及加强田间管理 |
1.4.3 选用抗病优良品种 |
2 现代育种 |
2.1 生物信息学在育种中的应用 |
2.2 细胞工程育种 |
2.2.1 花药与花粉培养 |
2.2.2 组织与器官培养 |
2.2.3 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杂交 |
2.2.4 胚胎培养 |
2.3 基因工程育种 |
2.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2.4.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基本概念 |
2.4.2 常用的分子标记的类型 |
2.4.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优越性和存在的问题 |
2.5 杂种优势利用 |
2.5.1 杂种优势的由来 |
2.5.2 杂种优势在番茄生产上的应用 |
3 番茄常见病害及其研究进展 |
3.1 番茄烟草花叶病毒病 |
3.2 番茄根结线虫病 |
3.3 番茄叶霉病 |
3.4 番茄枯萎病 |
3.5 番茄青枯病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粉红番茄抗TYLCV自交系的选育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 |
1.2.2 分子标记检测 |
1.2.3 粉红番茄抗TY自交系选育的技术路线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自交系农艺性状调查 |
2.2 分子标记检测 |
2.2.1 番茄自交系各抗病基因的检测 |
2.2.2 高世代粉红番茄材料各抗病基因的检测 |
3 小结 |
第二章 粉红番茄抗TYLCV品种的选育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田间栽培管理 |
1.2.2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产量及果实品质相关指标测定 |
1.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2012年秋季粉红番茄杂交组合比较试验 |
2.1.1 植物学性状 |
2.1.2 熟性相关性状 |
2.1.3 果实性状 |
2.1.4 番茄产量 |
2.1.5 果实品质性状 |
2.2 2013年秋季粉红番茄杂交组合比较试验 |
2.2.1 植物学性状 |
2.2.2 花的相关性状 |
2.2.3 果实性状 |
2.2.4 番茄产量 |
2.2.5 果实品质性状 |
3 小结 |
第三章 番茄抗青枯病杂交组合比较试验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田间栽培管理 |
1.2.2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产量及果实品质相关指标测定 |
1.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2013春季番茄抗青枯病杂交组合比较试验 |
2.1.1 植物学性状 |
2.1.2 花的相关性状 |
2.1.3 果实性状 |
2.1.4 番茄产量 |
2.1.5 果实品质性状 |
2.2 2013秋季番茄抗青枯病杂交组合比较试验 |
2.2.1 植物学性状 |
2.2.2 花的相关性状 |
2.2.3 果实性状 |
2.2.4 番茄产量 |
2.2.5 果实品质性状 |
3 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1 粉红番茄抗TYLCV自交系的选育 |
2 粉红番茄抗TYLCV品种的选育 |
3 番茄抗青枯病组合比较试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番茄性状调查的标准和方法 |
附录2 CTAB小量法提取番茄DNA的步骤 |
附录3 番茄杂交组合照片 |
致谢 |
(10)番茄抗黄化曲叶病基因与基因工程研究最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抗病基因及其作用机制 |
1.1 抗病基因 |
1.2 抗病基因的抗性表现 |
1.3 抗性机制 |
2 基因工程研究 |
2.1 利用病毒蛋白基因的抗病基因工程 |
2.2 利用非病毒蛋白基因的抗病基因工程 |
2.2.1 Gro EL蛋白 |
2.2.2 人工合成锌指蛋白 |
2.2.3 产生抗性优先表达的蛋白 |
4 问题与展望 |
四、番茄抗病基因工程育种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番茄材料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研究[D]. 刘放.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2]广西抗病番茄种质资源筛选及优质杂交组合配制[D]. 李宗俊. 广西大学, 2020(02)
- [3]日光温室早春茬番茄品种比较与综合评价[D]. 郑金亮. 河南科技学院, 2020(11)
- [4]番茄SlNBRP1基因的克隆及抗病性研究[D]. 黄曼.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5]黑籽南瓜对枯萎病菌侵染的应答机制及NBS类抗病基因筛选[D]. 丁玉梅. 西南大学, 2019(01)
- [6]番茄抗病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定及其抗病性分析[D]. 王明琦.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番茄抗病育种研究进展[J]. 刘健,刘娜. 上海蔬菜, 2016(01)
- [8]油菜新型抗菌肽的筛选和一种油菜菌核病防治新策略的设计[D]. 曹慧慧.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05)
- [9]粉红番茄抗TYLCV自交系和品种选育[D]. 王仁明. 华中农业大学, 2014(09)
- [10]番茄抗黄化曲叶病基因与基因工程研究最新进展[J]. 杨晓慧,国艳梅,王孝宣,高建昌,杜永臣. 园艺学报,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