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菏泽电视台 在改革中奋进(论文文献综述)
梁卫国[1](2021)在《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宗教信息的功能研究是宗教社会学结构功能论的一个深化研究,也是宗教学与网络社会学、网络传播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相交叉而进行的前沿研究。互联网宗教信息与学界常用的“网络宗教”这一概念有较多重合之处,在本文主要指作为信仰文化的宗教在互联网上活跃存在、规律运动的信息群(如宗教活动的网络直播等);这些信息群对于社会、组织、个人等发挥的各种作用,被称为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认识宗教在互联网上的快速传播,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技术对宗教的影响等问题引起越来越多专家的关注。但在对这些热点的活跃研究中,存在“宗教学学术背景的研究者较少”、“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负面评价过多”、“对互联网宗教信息’碎片化’研究较多而整体性研究缺乏”等问题。本文尝试解决此问题,并把研究重点放在互联网宗教信息的社会功能上,希望通过研究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这个时代命题能够阐释、回应现实之需,将宗教功能论,宗教社会学,甚至将宗教的本质和历史、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等宗教学基础理论研究推向深入,同时也试图为构建中国特色宗教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作出些许贡献。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指导下,论文通篇都在回答“在增加了互联网这个变量群后,宗教功能有何变化?”这一核心问题,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在理论层面,一是创建了一个逻辑清晰的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理论框架,运用信息论、数学、词源学等理论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逻辑推演、哲学基础、发展阶段、技术属性等进行总体性、体系化、深入化研究;二是利用哈里约之窗、语言哲学、结构功能论(AGIL模型)等理论具体分析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参照拉斯韦尔信息传播的5W理论(who、what、which、whom等),从教职人员、宗教信众的宗教群体和宗教组织等主体为“人”的角度,从互联网宗教信息传播内容的“语言形式和事件内容”等“事”的角度,从互联网宗教信息媒介工具“物”的角度,分别将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讨论推向深入。在实践层面,围绕互联网宗教功能这一核心问题设计了一套30多个子问题的问卷,在对回收到的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7129份样本的分析基础上,对有关可定量分析的理论和判断给予验证,并对网民在互联网宗教功能上的认知和行为等进行研究。论文主要采用了定性、定量、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我们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总体来说,在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时代,因人的生理属性、文化属性等基本属性没有被根本改变故宗教那种赋予人生意义、整合社会秩序等社会层面的基本功能没有被改变,但互联网的出现对宗教发挥作用具有突破性改变:一是因互联网宗教信息更易被人获取而造成宗教在更多人那里发挥作用;二是虚拟教堂等带给人们新的甚至前所未有的视听感受和宗教体验,从而创生出一些新的宗教功能;三是正如有了货币人们逐渐减少对金银的使用一样,人们会越来越多使用互联网宗教信息而减少非互联网宗教信息,而这使得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在物质世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具体来说,就主体(人)角度来看,互联网宗教信息能够挖掘、诠释新自我,弱化“我们”与“他们”的二元对立,更好满足人类情感和理智沟通,还会形成网络信仰共同体,造成陌生信众心灵交往悖论等;就内容(事)角度来看,互联网宗教信息开放性造就网络宗教市场,弥散性传统宗教可能会被互联网宗教信息瓦解,信众能够借助互联网可更全面、更有效地把握复杂世界;就媒介(物)角度来看,媒体私人化造成宗教信息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宗教实现祛魅和复魅的神圣性流动,去中心化技术给信众更多自由空间,网络媒介虽然拉开了宗教神圣帷幕,但只是改变了传统宗教与现实不适应的外衣,而其核心功能仍然存在;就问卷结果来看,互联网宗教信息主体是20—40岁间、已经结婚、以企事业单位职员为主的男性公民,年龄、性别、学历等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认知具有一定相关性。从更深层次看,论文是在当代和未来科技快速发展的语景下宗教、科学、哲学三者间的对话。在面对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和量子互联网等新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和挑战下,对于“如何发挥互联网宗教信息的正面功能、防范其负面功能、研究其暂时没能认清的功能”,“人工智能的哪些因素会导致人的属性改变,进而导致宗教功能的变化”等问题,我们不可能从马克思等先哲那里得到现成答案,而只能是汲取他们的理论营养并结合实际,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作出我们自己的回答。
杨春艳[2](2021)在《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文中认为1958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数十万复转官兵、支边青年等组成的热血团队,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北大荒这块千里亘古的荒原上,拉开了大面积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序幕。为了丰富单调的垦荒生活,协助文化宣传工作,多才多艺的青年们就地取材,创作了质朴的版画。晁楣是最早一批以北大荒为题材创作版画的北大荒艺术工作者。本文把晁楣版画艺术风格演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的起源、发展和完成三个时期,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早期即1958年之前的艺术学习与军旅生涯;中期即1958年前往北大荒至1978年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版画艺术创作转型;后期即1978年至2006年最后一幅版画创作完成。着重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版画艺术风格特点,在研究中结合史实立足作品本身的形式,包括访谈录、日记及文献资料,兼顾历史影像资料等。晁楣版画艺术风格演变的研究,是对晁楣版画风格演变脉络的梳理以及版画风格演变规律的整理,是对北大荒版画风格研究的有力补充和完善,是对北大荒版画风格传承的推动和理论支持。确立了晁楣在北大荒版画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作为代表者和组织者的重要地位,最终引领北大荒版画的艺术风格的发展潮流。对于中国版画而言,晁楣版画不应停留在风格和形式层面,他构建的北大荒的现实生活图像的价值远远超出作品本身。全文共分为五章,按时间顺序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选题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提出了问题点与研究难点,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研究过程中运用的方法。第一章介绍了晁楣艺术风格形成的背景,分别阐述了晁楣版画艺术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晁楣艺术生涯的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第二章为晁楣早期版画风格的形成,即通过早期的艺术学习和工作、生活经历促成的早期版画创作实践。第三章分析了晁楣版画中期的主导风格,以及这时期风格对其他人的影响。第四章重点分析了晁楣晚期版画中城市题材、工业题材以及形式探索中形成的版画艺术风格,对代表作品进行具体的形式分析,提出晁楣晚期版画风格由繁至简的简约性特点。第五章论述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在演变中的规律,生活与环境的变化,艺术追求的不断提升,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支持是艺术家个人艺术风格改变的原因。最后部分是结论,阐述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的分期依据,以及各个时期版画风格的艺术特点,探讨了个人艺术风格变化的客观规律,生活环境的改变艺术风格随之改变,个人艺术素养和观念的改变艺术追求随之改变,艺术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吸收,艺术风格不断变化。
谢媛[3](2021)在《改革开放的影像化记忆建构 ——新世纪改革题材电视剧创作研究》文中指出
朱杰[4](2020)在《处方药品流通环节监管问题研究 ——以菏泽市为例》文中指出
张雷[5](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马丽丽[6](2019)在《批评教育的德育价值及其实施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批评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是学校教育最常规的教育方式,亦是学校道德教育不可逃避的伦理责任。批评教育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的生成,有效推动教师德育能力的提升,进而提升学校德育之实实在在的成效。然而,在“赞扬教育”“迁就教育”“无批评教育”大行其道的当下,学校批评教育备受争议,遭受着内涵不清、旨趣不明的理论困境以及难以摆脱的“缺席”“失范”乃至不合时宜的现实困境。故此,从教育生态学的视域出发,厘清批评教育的真正内涵,摸清当前学校批评教育的真实状况,进而探讨批评教育的德育价值及其实施路径,不仅是把握批评教育本质、理解批评教育实质、构建良好批评教育生态的根基性工作,也是一项以学校批评教育为抓手、深入剖析目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窥视问题背后德育论学科体系建设实况之迫在眉睫的学术任务。通过对多个地市区县的中小学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深度访谈,结果发现:当前的学校批评教育之所以陷入纷繁复杂的多重窘境,一方面是由于有关教师批评权的法律法规和救济机制不够完善,使得作为批评者的教师要么走向“随意批评”的误区,要么踏入“批而不评”的弯路;另一方面,作为被批评者,学生又常对外界的批评怀有某种畏惧或抗拒心理,加之其又未养成自我批评、改过迁善的习惯,客观上加剧了批评教育生态的恶化。因之,要使学校批评教育摆脱当下的困顿之境、彰显其德育价值,必须“三管齐下”:既要保证教师批评权的顺利实施,又要赋予学生反批评的权利,通过与家庭教育的“联姻”,做好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的角色转换,逐步构建开放、互动的批评教育生态。
鞠忠美[7](2018)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中华传统文化,并提出要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加强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实现机制研究,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关于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研究,而且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当前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工作的开展。论文在从理论基础、理论需求和现实需要三个方面阐释应加强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实现机制研究的基础上,从主体协同机制、环境协调机制、多路径协同机制和全方位保障机制四个方面对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实现机制问题进行了研究与阐发。加强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实现机制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根据与价值意义。包括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的文化发展理论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是理论基础。此外,协同论和文化生态学也提供了理论资源。中华传统文化“双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传统文化转化发展为新文化;二是转化发展为新文化的传统文化被人们所掌握,并成为指导人们实践的思想文化。基于这一解读,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工作是一个包含有目标、条件、路径、原则、保障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相互协调。实现机制是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系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是制约“双创”能否进行、能否顺利进行和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是对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当前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工作有成绩也有问题,其中机制因素是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当前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仍在文化主体、工作定位、工作过程、工作环境等方面存在着问题。在文化主体方面主要是存在文化主体参与程度参差不齐的问题。在工作定位方面主要是存在工作内容认识不足、工作目标不明确和工作性质定位不准的问题。工作过程中存在同质化现象。工作环境方面主要是仍存在着不利于文化创造与创新的环境因素。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机制方面来说主要是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工作各环节、各要素之间以及各要素组成成分之间的协同配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各文化主体在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工作中的地位与责任虽各不相同,但应相互配合、协同一致。在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过程中,党和政府居于主导地位,要做好顶层设计工作;传统文化工作者是骨干,应发挥好中坚支撑作用;人民群众是主体,要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基础作用。同时,在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过程中,要注重不同文化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形成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合力。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需协调文化系统内外环境因素。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环境因素有文化系统外因素,也有文化系统内因素。从当前世界形势看,文化在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有助于发挥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提升中的作用,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从国内发展情况来看,中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继承与弘扬、转化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文化系统内部来看,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力、同化力以及文化系统内不同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推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同时,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也是总结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思考现实发展问题的结果。当然,在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各环境要素中,内部因素是主要的,外部因素要通过内部因素发生作用,要正确处理内外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并要注重采取措施构建有利的环境。不同形态和不同层次的传统文化“双创”路径虽不同,但可相互配合。不同形态、不同层次的传统文化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双创”的路径会有所不同。要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需要实现多路径的相互配合。中华传统文化“双创”主体的分工协作为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不同路径的相互配合提供了条件,要实现自在与自觉的结合,以发挥不同文化主体在中华传统文化“双创”中的作用。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不同路径之间目标与基础的相通性,也为不同路径的相互配合提供了条件,要实现传承与发展的结合,文化转化发展与文化主体活动的结合,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需要构建全方位保障机制。从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工作特点和当前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实际来看,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工作需进一步加强社会思想保障、法治保障、主体保障和体制保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正确历史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正确认识中华文化的内涵与发展有助于保障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正确方向和立场。文化主体正确传统文化观的确立、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创新意识与能力提高是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对主体的要求。同时,还需坚持法治和全面改革为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创造有利的条件。中华传统文化“双创”是一项系统工作,包含有目标原则、路径方法、条件保障等一系列要素;涉及范围广泛,有文化系统内部的因素也有文化系统外部的因素。要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就要注重实现不同环节、不同要素的相互配合。
谷永威,曹清雅,郭笑,郑涛,崔秀娜[8](2018)在《影像见证山东变迁 山东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摄影展开幕》文中认为11月19日,"勇立潮头走在前列"——山东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摄影展,在山东书城五楼山东出版美术馆隆重开幕。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件件档案实物、一段段影像画面,全景式展示40年来山东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推进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生动再现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改革创新,带领全省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伟大壮举。
王英,宋凯,董大正[9](2018)在《消防人激情燃烧的岁月》文中提出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瞬,却记录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极其辉煌的历程。作为服务社会发展、保障公共消防安全的一项事业,中国消防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相伴相随,其成长变迁深深融入了改革开放大潮之中。
杨柳[10](2018)在《“泉城之秋”音乐会文艺会演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泉城之秋”音乐会是由政府主导,大众参与的大型“文艺会演”活动,是一段时期以来山东省的音乐艺术盛会。其会演活动主体自1981年起在山东省会济南举行后,每隔两年举办一届,共举办三届。每届突出一个重点,将当时的复苏创作、弘扬民歌、繁荣舞蹈等主题巧妙地贯穿其中。本文基于对三届“泉城之秋”音乐会的研究,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元背景,对“泉城之秋”的举办情况及其历史影响及贡献作出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文章分为绪论、结语和四个章节,分别以“起、承、转、合”四方面贯穿介绍“泉城之秋”音乐会演的举办情况,并对其作以分析。绪论,从课题缘起到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做了多方面的疏理与调查。第一章“起”——对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举办的几次文艺会演进行概述,分别梳理了1957年山东省第一届文艺会演、山东省1959年跃进歌舞会演、1964年山东省群众歌舞会演等早期的山东地方代表性文艺汇演情况;第二章“承”——具体分析了第一届“泉城之秋”音乐会的举办情况,收获与不足;第三章“转”——对第二届“泉城之秋”音乐会以及第三届“泉城之秋”音乐舞蹈节分别进行了梳理与研究,指出这两届会演的特点,及其与首届会演的不同,并从转型方面分析了会演的突破与改变;第四章“合”——全面总结了三届“泉城之秋”音乐会的收获与影响,历史意义与遗憾。文章最后得出结论:“泉城之秋”文艺会演,不仅是音乐界的盛会,还是集新作品推广、人才选拔、教育繁荣、民众参与等为一体的大众文艺活动,是与群众文化息息相关的音乐文化生活。泉城之秋音乐会的举办,推出了一批优秀的具有山东风格的音乐作品,造就了一批当代优秀的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同时也提升了山东省专业音乐的教育水平,在很长一段时期丰富了本省人民的文化生活。听新歌、看新舞、赏新作,使人民群众在学习工作之余得以接受音乐的娱乐、熏陶。“泉城之秋”音乐会在举办了三届之后便销声匿迹,本文通过对大量史料的分析,对其戛然而止的原因作了一定探讨,以期引发文化管理部门及艺术从业者对这一问题更加深入的思考。
二、山东菏泽电视台 在改革中奋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菏泽电视台 在改革中奋进(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的现状和问题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和术语辨析 |
(一) 互联网宗教信息 |
(二) 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 |
(三) 互联网与人工智能 |
四、核心观点、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五、研究方法:定性、定量、质性相结合 |
第一章 框架与技术:理论层面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总探讨 |
第一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逻辑框架 |
一、互联网成为宗教功能的革命性变量 |
二、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逻辑推演 |
三、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一些基本判断 |
第二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哲学辨析 |
一、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在宗教学中的定位 |
二、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内涵和外延 |
三、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分类 |
第三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技术属性 |
小结 |
第二章 群体与组织:从主体角度看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 |
第一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中的主体 |
一、在线信仰者(群体)的概念 |
二、在线信仰者(群体)的主要特征 |
三、在线宗教组织的分类与结构 |
第二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客体互动 |
一、用哈里约之窗对信众和教职人员互动的分析 |
二、互联网宗教信息中的群体与组织之间的互动 |
第三节 主体视角下,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定性判断 |
一、挖掘、表达、诠释新自我 |
二、弱化“我们”与“他们”的二元对立 |
三、更好满足人类的情感、理智沟通 |
四、形成多元化的网络信仰共同体 |
五、陌生信众造成心灵交往悖论 |
六、网络“牧养”信徒、培养义工 |
小结 |
第三章 语言与事件:从传播内容角度看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 |
第一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内容的形式:新语言形塑新世界 |
一、作为“在”而在的互联网宗教语言 |
二、信息的社会意义和心理意义被改变 |
第二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内容的特定“内容”:事件及其他 |
一、概念和分类:应然性悄然转向实然性 |
二、宗教复兴运动成互联网宗教信息内容之源头活水 |
三、突发性事件和常规性事件造就宗教复杂功能 |
第三节 内容角度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定性判断 |
一、开放性造就网络宗教市场 |
二、一些弥散性传统宗教可能会被互联网宗教信息瓦解 |
三、帮助信众全面、有效地把握复杂世界 |
小结 |
附录 非理性破坏性膜拜团体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特征和原因 |
第四章 工具与模型:从媒介角度看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 |
第一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在媒介工具上的体现 |
一、宗教网络媒体的概念、分类、特征 |
二、宗教类网站:从快速发展到理性发展 |
三、宗教类博客:个性展示、互动交流的宗教信息平台 |
四、宗教类微博:即时信息的收发与碎片化 |
五、宗教类微信:整合效应和孤独并存 |
六、宗教类数据库:经典教义纸书被可扩张的数据所取代 |
第二节 结构功能论(模型)对网络宗教媒介的分析 |
一、结构功能论概述 |
二、AGIL模型对互联网宗教媒体的分析 |
第三节 媒介工具下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定性判断 |
一、自媒体时代宗教信息市场竞争更激烈 |
二、实现流动的神圣性:祛魅与再魅 |
三、去中心化技术给信众更多自由空间 |
四、媒介综合功能:拉开的帷幕与温暖的照耀 |
小结 |
第五章 问卷与认知:实践层面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探讨 |
第一节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一、问卷在可信度上处于较高区间 |
二、在解释原变量信息方面效度较高 |
第二节 关注互联网宗教信息的人员情况及其认知 |
一、关注互联网宗教信息的人员情况 |
二、网民对互联网宗教信息的认知和态度 |
三、希望整治封建迷信、网络诈骗问题 |
四、互联网信息管理较好,养生保健等作用发挥较好 |
第三节 性别、年龄、学历与网民对宗教功能认知的相关性 |
结论: 宗教与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科技关系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问卷 |
附录二 问卷调查结果 |
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社会认知、原因探究及发展趋势 |
附录三 个案实例:北京市宗教类网站、微信情况统计一览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 |
(2)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
(一)研究的对象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问题点与难点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成果现状综述 |
(二)国外研究成果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晁楣艺术风格形成背景 |
一、晁楣版画艺术的时代背景 |
(一)北大荒开发前概略 |
(二)北大荒垦建与党的文艺方针 |
(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目标 |
二、晁楣艺术生涯的三个阶段 |
(一)第一阶段:军旅生活与艺术学习 |
(二)第二阶段:生活历练与艺术创新 |
(三)第三阶段:时代浪潮与艺术升华 |
小结 |
第二章 晁楣早期版画风格(1950—1958 年) |
一、艺术学习与训练 |
二、早期版画创作实践 |
(一)军人形象与“斗争性”的延续 |
(二)军人形象与新时代的接轨 |
三、早期版画风格的形成 |
(一)题材创新 |
(二)艺术语言(构图、刀法、颜色) |
(三)套色木刻 |
(四)早期风格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晁楣中期版画风格(1958-1978 年) |
一、开创北大荒版画主导风格 |
二、中期版画风格案例分析 |
(一)林业题材 |
(二)工业题材 |
(三)农业题材 |
三、中期版画风格的艺术特色 |
(一)大景加小人创作模式 |
(二)具有现实主义写实性 |
(三)重色版和副版 |
(四)崇高历史风格的凸显 |
小结 |
第四章 晁楣后期版画风格(1978—2006 年) |
一、城市题材的版画风格 |
(一)由农村到城市 |
(二)由垦荒到城市 |
(三)由叙事到抒情 |
二、工业题材的版画风格 |
三、形式探索的版画风格 |
(一)雪松系列:《雪松》、《松谷》、《天柱》 |
(二)大树系列:《冬晨》、《傲霜》、《大树》 |
(三)几何系列:《春曲》、《新居》、《留君不住》 |
四、晁楣后期版画风格的简约性 |
(一)由繁至简的成因 |
(二)后期风格简约性的特征 |
(三)由繁至简的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晁楣版画风格演变中的规律探讨 |
一、生活与环境的变化 |
二、艺术追求的不断提升 |
三、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支持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晁楣年表 |
附录2 晁楣版画事记 |
附录3 晁楣版画作品年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批评教育的德育价值及其实施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缘由 |
1.批评是教育的应有内涵 |
2.日常德育活动的进行离不开批评 |
3.当下批评教育的开展遭遇多重困境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批评 |
2.批评教育 |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五)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3.创新之处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访谈法 |
一、批评教育的内涵与本质 |
(一)批评教育的概念厘定 |
1.批评教育的概念与运行系统 |
2.批评教育与惩罚教育的异趣 |
3.批评教育与赏识教育的共生 |
(二)批评教育的多维视域 |
1.关爱意义的批评教育 |
2.指导意义的批评教育 |
3.督促意义的批评教育 |
4.矫正意义的批评教育 |
二、批评教育的依据与分类 |
(一)批评教育的依据 |
1.批评教育的教育学依据 |
2.批评教育的心理学依据 |
3.批评教育的社会学依据 |
(二)批评教育的分类 |
1.基于批评对象的划分 |
2.基于批评取向的划分 |
3.基于批评时机的划分 |
三、批评教育的道德教育价值 |
(一)批评教育有利于学生道德人格的生成 |
1.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 |
2.深化学生的道德认识 |
3.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 |
4.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 |
5.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
(二)批评教育有益于教师德育能力的提高 |
四、学校教育实践中批评教育的现实困境 |
(一)批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时有“缺席” |
(二)批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失范”现象频发 |
1.批评教育深陷“泛化”误区 |
2.批评教育滞于“批而不评” |
3.批评教育“不合时宜” |
(三)开放互动的批评教育生态尚未得以构建 |
1.当前的批评教育生态缺乏开放性 |
2.当前的批评教育生态缺乏互动性 |
五、学校批评教育遭遇多重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学生害怕外界批评且不愿进行自我批评 |
1.学生害怕外界批评 |
2.学生不愿进行自我批评 |
(二)教师害怕承担批评的法律后果和道德风险 |
1.教师害怕承担批评的法律后果 |
2.教师害怕承担批评的道德风险 |
3.大众媒体对批评后果关注过度、推波助澜 |
(三)家长对批评教育的理解容易走向极端 |
1.“溺爱型”家长很少对子女进行批评教育 |
2.“严苛型”家长过多对子女进行批评教育 |
六、学校批评教育摆脱现实困境的实施路径 |
(一)国家层面:保证教师批评权的有效行使 |
1.完善教师批评权的立法 |
2.健全教师批评权的救济机制 |
(二)社会层面:构建开放互动的批评教育生态 |
1.建设开放的批评教育生态 |
2.建设互动的批评教育生态 |
(三)个人层面:做好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的角色转换 |
1.做一个理想的批评者 |
2.做一个合格的被批评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B:学生访谈提纲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学界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和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实现机制的基本问题 |
一、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实现机制的重要概念 |
(一) 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
(二) 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内涵 |
(三) 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实现机制的内涵 |
(四) 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实现机制的构成要素 |
二、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实现机制研究的理论支撑 |
(一)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 |
(二) 理论资源:协同论与文化生态学 |
三、实现机制在中华传统文化“双创”中的价值意义 |
(一) “双创”系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 |
(二) 制约“双创”能否进行、能否顺利和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 |
(三) “双创”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
第二章 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工作的突出问题及其机制原因 |
一、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工作的突出问题 |
(一) 文化主体参与程度参差不齐 |
(二) 工作定位清晰度不够 |
(三) 工作过程存在同质化现象 |
(四) 工作环境尚需进一步优化 |
二、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工作突出问题的机制原因 |
(一) 各环节间不协调 |
(二) 各要素间不相称 |
(三) 各要素内协同程度不够 |
第三章 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主体协同机制 |
一、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各主体的地位 |
(一) 党和国家的主导地位 |
(二) 传统文化工作者的骨干地位 |
(三) 人民群众的基础地位 |
二、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主体责任 |
(一) 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 |
(二) 传统文化工作者的中坚推动 |
(三) 人民群众的基础支撑 |
三、三位一体的主体协同机制 |
(一) 主体协同机制构建的依据 |
(二) 文化主体相互配合与协同一致 |
第四章 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环境调节机制 |
一、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环境要素 |
(一) “双创”系统外部环境要素 |
(二) “双创”系统内部环境要素 |
(三) 各要素的有机统一 |
二、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现实环境 |
(一) 国际环境因素 |
(二) 国内环境因素 |
三、建构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有利环境 |
(一) 各环境要素的合力 |
(二) 各环境因素的整合 |
(三) 环境构建举措 |
第五章 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多路径协同机制 |
一、不同形态传统文化的“双创”路径 |
(一) 保护、研究与开发:物态文化的“双创” |
(二) 抛弃、借鉴与扬弃:制度文化的“双创” |
(三) “旧瓶新酒”与“新瓶旧酒”:行为文化的“双创” |
(四) 拓展、借用与发展:心态文化的“双创” |
二、不同层面传统文化的“双创”路径 |
(一) 选择、借鉴与建构:国家层面传统文化的“双创” |
(二) 认可、调整与践行:社会层面传统文化的“双创” |
(三) 重拾、重构与推导:家庭层面传统文化的“双创” |
三、点面结合形成多路径相互配合 |
(一) 自在与自觉的结合 |
(二) 传承与发展的结合 |
(三) 文化转化发展与文化主体活动的结合 |
第六章 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全方位保障机制 |
一、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思想保障机制 |
(一) 思想建设的意义 |
(二) 社会思想的内容 |
(三) 社会思想的培养 |
二、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法治保障机制 |
(一) 法治建设的意义 |
(二) 法治保障的原则 |
(三) 法治建设的举措 |
三、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人才保障机制 |
(一) 主体素养价值 |
(二) 主体素养诉求 |
(三) 主体素养内容 |
(四) 主体素养培养 |
四、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体制保障机制 |
(一) 全面改革提供体制保障 |
(二) 体制建设原则 |
(三) 体制建设举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消防人激情燃烧的岁月(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消防改革从未止步 |
消防事业发展前所未有 |
消防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
队伍和装备建设突飞猛进 |
消防安全责任体系不断完善 |
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蓬勃发展 |
人民消防爱人民 |
可爱的消防“哥” |
令人感动的“背桥” |
高黎贡山战雪魔 |
红门“记者”的逐梦青春 |
有一种英雄叫消防英烈 |
一门双烈 |
遗体仍然抱着水枪战斗姿态 |
他们保住了半个西安 |
412名群众安全撤离, 他们再没回来 |
牺牲最大的一场战斗 |
(10)“泉城之秋”音乐会文艺会演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由来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起——拉开历史大幕 |
第一节 新中国文艺会演简述 |
第二节 山东省文艺会演概况 |
第二章 承——首届“泉城之秋”音乐会始末 |
第一节 “泉城之秋”音乐会缘起 |
第二节 第一届“泉城之秋’音乐会举办情况梳理与分析 |
第三章 转——“泉城之秋”音乐会的成熟与蜕变 |
第一节 第二届“泉城之秋”音乐会演研究 |
第二节 “泉城之秋”蜕变——第三届“泉城之秋”音乐舞蹈节 |
第四章 合——“泉城之秋”的历史评价与历史意义 |
第一节 “泉城之秋”音乐会的收获与影响 |
第二节 “泉城之秋”音乐会的历史意义与遗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山东菏泽电视台 在改革中奋进(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研究[D]. 梁卫国.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2]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D]. 杨春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改革开放的影像化记忆建构 ——新世纪改革题材电视剧创作研究[D]. 谢媛. 南昌大学, 2021
- [4]处方药品流通环节监管问题研究 ——以菏泽市为例[D]. 朱杰. 东华大学, 2020
- [5]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6]批评教育的德育价值及其实施路径[D]. 马丽丽.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7]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机制研究[D]. 鞠忠美. 山东大学, 2018(02)
- [8]影像见证山东变迁 山东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摄影展开幕[J]. 谷永威,曹清雅,郭笑,郑涛,崔秀娜. 山东画报, 2018(11)
- [9]消防人激情燃烧的岁月[J]. 王英,宋凯,董大正. 中国消防, 2018(10)
- [10]“泉城之秋”音乐会文艺会演调查与研究[D]. 杨柳. 山东艺术学院,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