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刺镇痛对大白鼠丘脑内乙酰胆碱含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端木程琳[1](2021)在《激活穴区不同层次神经传入的镇痛机制》文中提出针刺镇痛是针灸疗法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在国内针灸治疗的疾病谱中,与疼痛相关的病种占50%以上,在国外有60%以上的慢性痛患者寻求针灸治疗,可见针灸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然而近年来的国际大样本临床研究表明:真针刺和假针刺镇痛均有效,尤其是以浅刺、小微针刺等作为安慰针刺对照,也取得了很好的镇痛效应,说明深浅针刺均有一定镇痛作用。此外,国外学者也观察到痛阈较高的患者采用真针刺效果较好,而痛阈较低的患者采用真针刺反而加重了疼痛,提示医生可根据患者痛阈的高低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这些研究说明针刺镇痛疗效确切,但镇痛规律不明。影响针刺镇痛的因素主要和针灸临床治疗的复杂性有关。穴位的选择,手法的强弱,刺入的深浅,患者的感受等,均影响到针刺镇痛的临床疗效。针刺取穴方法有“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中病旁取”“以痛为输”等,此外临床医生也非常重视刺激强度、深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在《素问·刺要论》中就有“病有浮沉,刺有浅深”的记载,针刺身形皮、肉、筋、骨、脉等不同层次都和疗效相关。而且对于同一疾病不同时期,相同穴位予以不同深度、不同强度的针刺,疗效也不尽相同。这些古代临床记载和现代临床研究启发了我们深入思考针刺穴位、刺激深浅、刺激强度与针刺效应的关系。远端取穴与局部取穴疗效是否有差异?为什么深浅刺激都有治疗作用?不同针刺强度和深浅的镇痛机制是什么?回答这些问题是阐明针刺镇痛规律,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以往对针刺镇痛机制已经进行了深入研究,涉及针刺启动脊髓闸门产生节段性镇痛、促进内源性镇痛物质的释放、激活上位中枢产生下行抑制作用等等。但是对于激活穴位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神经纤维的镇痛作用,还缺乏深入研究。近年来的一些外周局部镇痛机制研究的新进展,为针刺激活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神经纤维的镇痛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在痛源局部激活皮肤C-纤维的传入,反射性减弱深部炎性肌肉的伤害性传入活动,产生局部镇痛作用;在坐骨神经注射蛇毒破坏A-纤维髓鞘导致C-类伤害性感觉传入增加,并引起局部的神经源性炎性反应,而补充A-纤维刺激则可抑制C-纤维的伤害性感觉传入,说明外周A-纤维的正常活动可对C-纤维传入产生抑制。这些研究表明,在痛源部位的不同层次,感觉神经纤维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为本研究探索针刺深浅和刺激强度的镇痛机制提供了立论依据。综合目前对针刺镇痛的研究,穴位的选择、手法的强弱、刺入的深浅等都是影响针刺镇痛的重要因素。然而,如果逐个开展随机对照针灸临床试验,研究成本较高,周期长,这对多种因素的分析造成一定难度。所以,本研究聚焦针刺镇痛的参数和层次选择,采用动物实验,从影响针刺效应因素入手,选用不同强度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和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作为刺激穴位不同强度和深浅层次的方法,以肌肉炎性痛大鼠作为模型,研究不同穴位(痛源局部取穴、对侧取穴,远端取穴)、不同层次(皮肤、肌肉)、不同强度(激活A-或C-纤维)的刺激对肌肉炎性痛的镇痛效应差异及脊髓机制,为揭示针刺镇痛效应及其机制提供科学基础,也为临床针刺参数的选择提供了技术支撑。1实验目的本研究从影响针刺效应因素如针刺穴位(局部取穴、对侧取穴、远端取穴)、刺激深浅(皮肤、肌肉)和刺激强度(激活A-或C-纤维)入手,系统探讨激活痛源部位穴区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神经纤维的镇痛作用,揭示其在次级传入脊髓背角广动力(wide-dynamic range,WDR)神经元的整合机制。通过两部分实验进行验证。首先比较了激活不同穴位(同侧、对侧及远端穴位)、不同层次(皮肤、肌肉)以及不同种类神经纤维(A-或C-纤维)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抑制作用,探讨不同传入镇痛的差异,筛选出有效的刺激参数。在此基础上,观察激活局部穴位不同层次、不同神经传入对痛行为和异常肌电的抑制作用,明确针刺镇痛效应。其次,观察了不同针刺参数对脊髓背角WDR和LTM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并和行为学进行对照。通过以上两方面的研究,阐明激活穴位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神经纤维的针刺镇痛机制。2实验方法2.1动物模型制备选用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范围200-220g之间。异氟烷吸入麻醉下,在大鼠右侧股二头肌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200μL/只,左侧股二头肌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建立肌肉炎性痛模型。2.2 C纤维反射采用C纤维反射实验确定激活Aδ纤维的阈值(thresholdofA fiber,Ta)和C纤维的阈值(thresholdofC fiber,Tc)。造模后第4天,在异氟烷吸入麻醉下,将记录电极插入股二头肌,刺激电极置于后肢4、5趾外侧,使用Labchart电生理信号处理分析系统记录C纤维反射的肌电图。在股二头肌记录到的肌电图主要由两个成分组成。第一个成分持续时间和潜伏期较短,从潜伏期来看该成分由Aδ纤维介导;第二个成分持续时间和潜伏期较长,从潜伏期来看应该是由C纤维介导。其中,诱发出第一个成分和第二个成分的最小刺激强度,分别定义为Ta和Tc。本研究以伤害性刺激诱发的C纤维反射肌电作为诱发痛的检测指标。采用2Tc强度的刺激诱发出C纤维反射肌电(C-反射伤害性肌电)作为基线。给予电针或TEAS,在干预后的0、1、2、3、4、5分钟使用刺激器分别给予1次2Tc强度的伤害性刺激,使用Labchart电生理信号处理分析系统进行记录,并将结果导入spike2,进行分析与统计,计算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频率变化,并将干预前后的变化进行归一化处理。以干预前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频率为100%,统计干预后0-5分钟内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变化。2.3干预方法及穴位选择分别采用TEAS激活皮肤的A-纤维和C-纤维(TEAS-Ta,TEAS-Tc),电针激活肌肉A-纤维和C-纤维(EA-Ta,EA-Tc)进行干预。分别选择痛源局部梁丘穴(ipsilateral ST34,i-ST34)、对侧梁丘穴(contralateral ST34,c-ST34)及远端合谷穴(LI4)进行不同的电针和TEAS刺激,观察激活不同层次、不同神经传入的镇痛作用。2.4疼痛行为学测定本研究以大鼠双足承重差值作为自发痛的检测指标。采用小动物双足平衡仪检测大鼠双后肢站立时压力传感器的受力情况。双足承重差值=健侧后肢的受力值(左侧)-患侧后肢的受力值(右侧),作为痛行为指标。2.5股二头肌肌电记录在异氟烷吸入麻醉下,暴露右侧股二头肌,将记录电极插入股二头肌,地线插入大鼠尾部,通过常规电生理技术将电信号引入Labchart生物信号处理分析系统。这部分实验首先通过记录大鼠炎性痛肌肉异常肌电的发生率,来观察肌肉痛程度。记录到稳定的异常肌电活动后,给予电针或TEAS干预1min,记录干预前后1min股二头肌异常肌电的发放,记录完成后将结果导入spike2生理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大鼠异常肌电的曲线下面积、放电频率的差异评价电针或者TEAS的镇痛效应。2.6脊髓背角神经元电生理记录手术操作及记录方法:大鼠经乌拉坦麻醉后,于背部正中线切开胸腰段皮肤,暴露出L3-L4脊髓后,去除硬脊膜,将阵列电极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的微推进器上,于脊髓节段L3-4后正中沟旁开1mm上方,垂直缓慢进入脊髓背角。深度范围控制在脊髓表面下900-1000 μm,参考电极插入背部肌肉中。急性脊髓化实验部分:暴露出C8-T1节段脊髓,用生理盐水制成碎冰覆盖于脊髓表面,采用冷冻法阻断脊髓的传递通路。采用多通道电生理采集系统记录,将结果导入NeuroExplorer4进行数字化分析处理。脊髓背角不同种类神经元的鉴别:采用电子压力测痛仪给予肌肉感受野10s不同强度的压力刺激。本实验中将60mN和200mN分别定义为非伤害性刺激和伤害性刺激,只对60mN的压力刺激有反应的神经元为LTM神经元,只对200mN的压力刺激有反应的神经元为NS神经元,对60mN和200mN的压力刺激均有反应的神经元为WDR神经元。脊髓背角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判断标准:在无任何外力因素的干扰下,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超过3min。记录到稳定的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后,给予电针或TEAS干预1min,记录干预前后1min神经元自发放电的频率变化。3结果3.1不同强度的TEAS和电针对肌肉炎性痛模型大鼠的镇痛效应3.1.1 TEAS-Ta和TEAS-Tc干预不同穴位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抑制作用首先,采用C纤维反射确定TEAS激活A-和C-纤维的阈值。其中A-纤维的阈值是1.23±0.31 mA,C-纤维的阈值是3.86±0.92mA,将这两个电流强度分别作为 Ta 强度的 TEAS(TEAS-Ta)和 Tc 强度的 TEAS(TEAS-Tc)。①采用TEAS-Tc干预i-ST34:在干预结束后0-1 min内可以显着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P<0.01,*P<0.05)。②采用TEAS-Tc干预c-ST34:在干预结束后0min(即刻)可以显着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P<0.05)。③采用TEAS-Tc干预LI4:未观察到TEAS-Tc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抑制作用(P>0.05)。采用TEAS-Ta干预i-ST34、c-ST34和LI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均无抑制作用(P>0.05)。以上结果表明,采用TEAS-Tc干预i-ST3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效应优于c-ST34和LI4。提示TEAS-Tc干预局部穴位i-ST34的镇痛作用最强。3.1.2 EA-Ta和EA-Tc干预不同穴位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抑制作用首先,采用C纤维反射确定电针激活A-和C-纤维的阈值。其中激活A-纤维的阈值是1.14±0.34 mA,激活C-纤维的阈值是3.63±0.89 mA,将这两个电流强度分别作为Ta强度的电针(EA-Ta)和Tc强度的电针(EA-Tc)。①采用EA-Ta干预i-ST34:在干预结束后0-1 min内可以显着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P<0.01,*P<0.05)。②采用EA-Ta干预c-ST34:未观察到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抑制作用(P>0.05)。③采用EA-Ta干预LI4:未观察到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抑制作用(P>0.05)。①采用EA-Tc干预i-ST34:在干预结束后0-2 min内可以显着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P<0.01,*P<0.05)。②采用EA-Tc干预c-ST34:在干预结束后0-1 min内可以显着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P<0.01,*P<0.05)。③采用EA-Tc干预LI4:在干预结束后0 min(即刻)可以显着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P<0.05)。以上结果提示,采用EA-Ta和EA-Tc干预i-ST3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有显着抑制作用,并且抑制效应优于c-ST34和LI4,说明EA-Ta和EA-Tc干预局部穴位i-ST34的镇痛作用最强。3.1.3 TEAS-Ta、TEAS-Tc、EA-Ta、EA-Tc 干预 i-ST34 对大鼠痛行为的影响为进一步验证不同强度的TEAS和电针的镇痛效应,我们观察了大鼠双足承重差值的变化。造模前,各组大鼠双足承重差值无差异(P>0.05);造模后第三天,大鼠双足承重差值显着增加(△△P<0.01),提示大鼠出现肌肉痛,造模成功。经过三天的TEAS干预后,TEAS-Tc组双足承重差值显着降低(*P<0.05);采用电针刺激深达肌肉层,干预三天后,EA-Ta组和EA-Tc组双足承重差值均显着降低(*P<0.05),但二者无差异。以上结果表明:采用EA-Ta、EA-Tc和TEAS-Tc干预i-ST34均可改善大鼠双足承重差值,缓解局部肌肉炎性痛。3.1.4 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对大鼠异常肌电的抑制效应根据以上C反射和行为学验证的参数,我们选择在痛源局部i-ST34进行TEAS干预,观察对痛源部位异常肌电的抑制作用。采用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结果显示:TEAS-Tc组自发肌电的曲线下面积和放电频率均显着降低(**P<0.01);TEAS-Ta组自发肌电的曲线下面积和放电频率无改变(P>0.05)。以上结果表明:采用TEAS-Tc干预i-ST34可以减少CFA肌肉炎性痛模型大鼠异常肌电发放,缓解局部肌肉炎性痛。3.1.5 EA-Ta和EA-Tc干预i-ST34对大鼠异常肌电的抑制效应采用EA-Ta和EA-Tc干预i-ST34,结果显示:EA-Ta组自发肌电的曲线下面积和放电频率显着降低(*P<0.05),EA-Tc组自发肌电的曲线下面积和放电频率显着升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采用EA-Ta干预i-ST34对异常肌电的发放具有即刻的抑制作用,缓解了肌肉疼痛。3.2不同强度的TEAS和电针对脊髓背角WDR和LTM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3.2.1不同类型神经元的鉴别、板层分布特点我们采用阵列电极同时记录分布于脊髓背角Ⅰ-Ⅴ板层不同种类的神经元放电活动。鉴定了不同神经元对感受野不同刺激的反应。观察到WDR神经元对60 mN和200mN的压力刺激有增多和减少两种反应,LTM神经元对60mN的压力刺激也有增多和减少两种反应,对200 mN的压力刺激无反应。WDR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脊髓表面下的650-925mm,相当于脊髓背角的第V板层;LTM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脊髓表面下的350-625mm,相当于脊髓背角的第Ⅲ-Ⅳ板层。在CFA肌肉炎性痛模型大鼠上,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增加(*P<0.05),LTM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无明显变化。提示在CFA肌肉炎性痛模型大鼠上,脊髓背角WDR神经元兴奋性增强。3.2.2TEAS-Ta、TEAS-Tc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采用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结果显示:TEAS-Tc干预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以抑制作用为主。我们将干预前后WDR神经元放电频率变化低于20%的视为无反应的神经元,将干预前后WDR神经元放电频率变化高于20%的视为有反应的神经元(兴奋性反应/抑制性反应),剔除无反应的神经元。TEAS-Tc 组 75%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65±0.59 Hz 降至 0.89±0.44 Hz(*P<0.05);25%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81±1.00 Hz 增加到 2.15±1.08 Hz(P>0.05)。TEAS-Ta 组 43.8%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75±0.72Hz 降至 1.35±0.64Hz(P>0.05);56.2%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38±0.39 Hz 增加到 1.91±0.51 Hz(P>0.05)。为了验证TEAS-Tc的镇痛机制,我们观察了脊髓化后,TEAS-Tc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脊髓化后,TEAS-Tc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既有兴奋作用,也有抑制作用。TEAS-Tc组43.3%的WDR神经元放电频率从2.00±0.74Hz降至1.01±0.33 Hz(*P<0.05);56.7%的WDR神经元放电频率 1.86±0.59 Hz 增加到 3.35±0.94 Hz(**P<0.01)。以上结果表明:采用TEAS-Tc干预i-ST34可以显着降低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兴奋性。脊髓化后,采用TEAS-Tc干预i-ST34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有兴奋和抑制双重作用。3.2.3 TEAS-Ta、TEAS-Tc对脊髓背角LTM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采用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结果显示:TEAS-Tc干预增加了脊髓背角LTM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我们将干预前后LTM神经元放电频率变化低于20%的视为无反应的神经元,将干预前后LTM神经元放电频率变化高于20%的视为有反应的神经元(兴奋性反应/抑制性反应),剔除无反应的神经元。TEAS-Tc组48%的LTM神经元放电频率从0.39±0.22 Hz降至0.17±0.10 Hz(P>0.05);52%的 LTM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0.33±0.09 Hz 增加到 0.53±0.12 Hz(*P<0.05)。TEAS-Ta 组 58.3%的 LTM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0.49±0.28 Hz 降至0.26±0.19 Hz(P>0.05);41.7%的 LTM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0.27±0.13 Hz 增加到0.44±0.21 Hz(P>0.05)。以上结果表明:采用TEAS-Tc干预i-ST34可以显着增加脊髓背角LTM神经元的兴奋性。3.2.4 EA-Ta、EA-Tc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采用EA-Ta和EA-Tc干预i-ST34,结果显示:EA-Ta、EA-Tc干预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以抑制作用为主。我们观察到EA-Ta组77.5%的WDR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60±0.53 Hz 降至 0.89±0.36 Hz(**P<0.01);22.5%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64±0.91 Hz 增加到 2.37±1.33 Hz(P>0.05)。EA-Tc 组 68%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1.86±0.92 Hz降至1.15±0.63 Hz(*P<0.05);32%的WDR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36±0.73 Hz 增加到 4.14±1.01 Hz(*P<0.05)。为了验证EA-Ta和EA-Tc的镇痛机制,我们观察了脊髓化后,EA-Ta和EA-Tc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脊髓化后,EA-Ta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以抑制作用为主,EA-Tc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以兴奋作用为主。EA-Ta组70%的WDR神经元放电频率从2.14±0.93 Hz降至0.63±0.43 Hz(*P<0.05);30%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79±0.85 Hz 增加到3.36±1.52 Hz(P>0.05)。EA-Tc 组 34.2%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2.06±0.96 Hz 降至1.11±0.74 Hz(P>0.05);65.8%的WDR神经元放电频率从1.66±0.47 Hz增加到4.84±0.84 Hz(**P<0.01)。以上结果表明:采用EA-Ta和EA-Tc干预i-ST34可以明显降低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兴奋性。脊髓化后,采用EA-Ta干预i-ST34可以明显降低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兴奋性,而采用EA-Tc干预则明显增加了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兴奋性。3.2.5 EA-Ta、EA-Tc对脊髓背角LTM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采用EA-Ta和EA-Tc干预i-ST34,结果显示:EA-Ta、EA-Tc干预对脊髓背角LTM神经元产生不同的影响。我们观察到EA-Ta组52.6%的LTM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0.41±0.11 Hz 增加到 1.08±0.31 Hz(*P<0.05);47.4%的 LTM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0.47±0.17 Hz 降至 0.15±0.45 Hz(P>0.05)。EA-Tc 组 46.7%的 LTM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0.28±0.15 Hz增加到0.56±0.28 Hz(P>0.05);53.3%的LTM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0.50±0.11 Hz 降至 0.16±0.55 Hz(*P<0.05)。以上结果表明:采用EA-Ta干预i-ST34可以明显增加脊髓背角LTM神经元的兴奋性。3.2.6 EA-Ta和TEAS-Tc对脊髓背角WDR和LTM神经元影响的相关性分析为了进一步验证脊髓背角LTM和WDR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观察了同一实验动物中,采用EA-Ta和TEAS-Tc干预后,放电频率增加的LTM神经元和放电频率减少的WDR神经元之间的相关性。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这部分LTM和WDR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率进行分析,以确定LTM和WDR神经元之间是否有关联。EA-Ta组WDR和LTM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的变化率呈现显着的负相关(r=-0.64,P=0.045),表明EA-Ta在兴奋了 LTM神经元的同时,抑制WDR神经元的自发放电。TEAS-Tc组WDR和LTM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的变化率无相关性(r=-0.46,P=0.17)。以上结果表明:EA-Ta可能通过激活LTM神经元,抑制了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从而减轻肌肉疼痛。4研究小结4.1采用TEAS-Tc、EA-Ta和EA-Tc干预i-ST34可以明显缓解局部炎性痛,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TEAS-Tc和EA-Ta干预还可以减少大鼠炎性局部异常肌电发放。4.2 EA-Ta可以通过兴奋LTM神经元,抑制WDR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EA-Tc作为一种伤害性刺激,对WDR神经元有兴奋和抑制双重作用;TEAS-Tc可明显抑制WDR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5结论5.1采用EA-Ta、EA-Tc和TEAS-Tc干预痛源局部穴位的镇痛效应优于对侧穴位和远端穴位。5.2局部镇痛的效果和穴位局部不同层次、不同神经传入密切相关。在肌肉炎性痛局部激活深层的A类神经传入,在皮肤层次激活C类纤维传入可发挥较好的镇痛效应。5.3在痛源局部,EA-Ta是通过兴奋肌肉的A纤维,激活脊髓背角的LTM神经元,从而抑制WDR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发挥镇痛作用。
覃颖[2](2020)在《不同穴位对IBS大鼠肠功能的调节及相关核团神经元放电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选择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作为研究媒介,根据Bristol便型评分评价大鼠粪便性状,采用腹部回撤反射(AWR)、免疫组化检测法、多通道同步记录等技术,观察比较电针“足三里”、“合谷”和“大肠俞”穴对IBS的肠道敏感性和动力两方面的不同症状、结肠内黏膜层和肌层5-HT3A受体的阳性表达的影响,以及大鼠丘脑腹后外侧核(VPL)和迷走神经背核(DMV)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变化,探讨电针这三个不同部位、不同穴性和不同神经节段的穴位对IBS模型大鼠肠道敏感性和动力两方面症状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并研究其相关机制。方法选用新生Wistar健康幼鼠8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对照组、足三里组、合谷组和大肠俞组,每组16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它4组均采用母子分离、醋酸灌肠结合结直肠球囊扩张刺激等方法联合制备IBS模型。2月后,从各组随机选取大鼠在VPL和DMV埋置电极,每组、各核团至少埋置成功3只。术后恢复一周,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不予针刺干预,另外三穴位组分别给予相应穴位的电针刺激,隔日一次,共5次。针刺结束后,根据Bristol评分记录大鼠粪便性状;通过AWR实验记录潜伏期、收缩波个数评价肠道敏感性和动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肠黏膜层和肌层中5-HT3A受体的阳性表达情况;采用在体多通道同步记录技术对大鼠脑内VPL和DMV神经元放电情况进行观察。结果1电针“足三里”、“合谷”、“大肠俞”穴对IBS模型大鼠粪便性状的影响Bristol粪便评分结果显示:电针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与三穴位组的Bristol粪便评分明显升高(P<0.01)。电针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三穴位组的Bristol粪便评分明显降低(P<0.01);与足三里组相比,合谷组的Bristol粪便评分升高(P<0.05);与合谷组相比,大肠俞组的Bristol粪便评分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电针“足三里”、“合谷”、“大肠俞”穴对IBS模型大鼠腹部回撤反射的影响腹部回撤反射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的潜伏期明显缩短、收缩波个数明显增多(P<0.01),足三里组的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合谷组和大肠俞组的潜伏期明显延长、收缩波个数明显减少(P<0.01),足三里组的潜伏期明显延长、波个数出现减少(P<0.01,P<0.05);与足三里组相比,合谷组和大肠俞组的潜伏期出现延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电针“足三里”、“合谷”、“大肠俞”穴对IBS模型大鼠结肠黏膜层5-HT3A受体免疫反应物阳性表达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的结肠黏膜5-HT3A受体表达的平均光密度明显增多(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个电针组的结肠黏膜5-HT3A受体表达的平均光密度明显减少(P<0.01)。与足三里组相比,合谷组的结肠黏膜5-HT3A受体表达的平均光密度明显减少(P<0.01);与合谷组相比,大肠俞组的结肠黏膜5-HT3A受体表达的平均光密度明显增多(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电针“足三里”、“合谷”、“大肠俞”穴对IBS模型大鼠结肠肌层5-HT3A受体免疫反应物阳性表达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的结肠肌层5-HT3A受体表达的平均光密度明显增多(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个电针组的结肠肌层5-HT3A受体表达的平均光密度明显减少(P<0.01);与足三里组相比,合谷组和大肠俞组的结肠肌层5-HT3A受体表达的平均光密度明显增多(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电针“足三里”、“合谷”、“大肠俞”穴对IBS模型大鼠VPL神经元放电的影响Unit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VPL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足三里组与合谷组放电频率出现减少(P<0.05)。UnitⅡ: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VPL神经元放电频率显着增加(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合谷组和大肠俞组放电频率出现减少(P<0.01,P<0.05)。与足三里组比较,合谷组和大肠俞组的放电频率均出现增多(P<0.05)。6电针“足三里”、“合谷”、“大肠俞”穴对IBS模型大鼠DMV神经元放电的影响Unit 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Ⅰ类神经元放电频率明显增加(P<0.01),合谷组与大肠俞组的Ⅰ类神经元放电频率出现增加(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足三里组的Ⅰ类神经元放电频率减少(P<0.05)。UnitⅡ: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Ⅱ类神经元放电频率明显增加(P<0.01),大肠俞组的Ⅱ类神经元放电频率出现增加(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足三里组的Ⅱ类神经元放电频率出现减少(P<0.05)。结论1本实验通过联合制备模型后,IBS模型鼠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其便质稀软不成形、肠道敏感性增高、动力紊乱,提示母婴分离、醋酸灌肠结合结直肠扩张的方法,可成功制备稳定的IBS-D大鼠模型。2电针“足三里”、“合谷”和“大肠俞”穴可改善大鼠粪便性状,抑制IBS模型大鼠的肠道高敏感性和动力异常,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其中“合谷”对肠道敏感性的调节作用最强。“足三里”、“大肠俞”对大便性状的改善以及肠道动力的调节作用明显,且“足三里,”效应优于“大肠俞”。提示具有不同穴性的穴位可以治疗同一疾病的不同病症,但其调节效应存在差异。进一步证实了经穴效应特异性存在且具有相对性和整体性。3 IBS模型大鼠结肠内黏膜层和肌层的5-HT3A受体表达均明显增强,电针“足三里”、“合谷”、“大肠俞”均能降低二者的表达。且“合谷”穴对黏膜层5-HT3A受体的调节优于“足三里”、“大肠俞”穴;“足三里”穴对肌层5-HT3A受体的调节优于“合谷”、“大肠俞”穴。提示5-HT3A受体可能参与介导了 IBS肠道高敏和动力异常的发生,电针能够通过下调其受体的阳性表达缓解IBS腹痛与腹泻症状,其中“合谷”穴的侧重点在于调节腹痛,而“足三里”与“大肠俞”穴治疗腹泻的力度更佳。4IBS模型大鼠VPL、DMV神经元放电模式较正常大鼠发生改变。电针三个穴位对IBS模型大鼠VPL中Ⅰ类与DMV中Ⅰ类、Ⅱ类神经元放电起抑制作用,对VPL中Ⅱ类神经元放电起兴奋作用。其中“合谷”穴对VPL内Ⅰ类、Ⅱ类神经元放电频率的效应最佳;“足三里”穴对VPL内Ⅱ类神经元放电的兴奋作用最差,对DMV内Ⅰ类、Ⅱ类神经元放电频率的抑制作用最强,“足三里”穴对DMV神经元放电的抑制作用优于“合谷”与“大肠俞”穴。进一步从中枢水平证实了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存在。
沈军[3](2019)在《电针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疼痛的脑微观结构及代谢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背景:臂丛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其中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是损伤程度最重的一种类型,伤后不仅患肢遗留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还有较高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率。据报道,约30%-80%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被疼痛困扰,严重影响工作生活,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一个疼痛的患肢,往往比一个无功能的患肢更令患者痛苦,处理也更为棘手。中国传统医学的针刺疗法有两千多年历史,能够治疗各种痛症,国内有学者报道电针能缓解臂丛根性撕脱伤造成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之一可能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但确切的作用方式尚不清楚。本实验中,我们建立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疼痛的大鼠模型,采用电针干预,并与假电针、模型、正常大鼠对比,通过行为学评估电针治疗的有效性,进一步联合运用小动物PET/CT技术和组织形态学,动态研究电针疗法对大脑功能代谢和微观结构的长时程影响,阐明电针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潜在中枢可塑性机制,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寻求最佳方案奠定理论基础。第一部分电针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疼痛的大鼠行为学研究目的:通过对臂丛根性撕脱伤大鼠健侧前爪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的检测,评估电针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方法:清洁级雌性SD大鼠32只,体重180-200g,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假电针组和电针组,每组8只。模型组、假电针组和电针组分别经后路半椎板切除制备右侧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模型。电针组予电针刺激左侧“颈5-颈7夹脊穴”;假电针组浅刺左侧“颈5-颈7夹脊穴”穴位旁开3mm处,不输出电流刺激;模型组和正常组无特殊干预。分别在造模前和造模后不同时间点(3天、1周、2周、3周、1月、2月、3月、4月)检测左前爪的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刺激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评估疼痛造模情况及电针干预的效果。结果:(1)左前爪MWT:基线水平4组间比较未发现显着差异(P>0.05)。造模后3天和1周,模型组显着低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与假电针组比较,左前爪MWT无显着差异(P>0.05)。造模后2周、3周、1月、2月、3月(即开始电针或假电针干预1周、2周、3周、7周、11周),模型组显着低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比假电针组升高(P<0.05)。造模后4月(即停止电针或假电针4周),模型组显着低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显着高于假电针组(P<0.05)。(2)左前爪TWL:基线水平4组间比较未发现显着差异(P>0.05)。造模后3天、1周和2周,模型组显着低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与假电针组无显着差异(P>0.05)。造模后3周、1月、2月、3月(即开始电针或假电针2周、3周、7周、11周),模型组显着低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显着高于假电针组(P<0.05)。造模后4月(即停止电针或假电针4周),模型组显着低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显着高于假电针组(P<0.05)。结论:右侧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大鼠左前爪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均较基线水平显着下降,电针刺激颈5-颈7夹脊穴与假电针相比,可改善中枢痛觉敏化,显着提高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大鼠的健侧前爪的痛觉阈值,从而缓解疼痛,并能维持到电针治疗停止后至少1月。第二部分电针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疼痛的大鼠脑代谢影像学研究目的:通过小动物PET/CT检测,研究电针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大脑功能代谢的长时程变化,探索电针改善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疼痛的中枢机制。方法:清洁级雌性SD大鼠32只,体重180-200g,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假电针组、电针组,每组8只。模型组、假电针组和电针组经颈后路半椎板切除建立右侧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模型。电针组予电针刺激左侧“颈5-颈7夹脊穴”;假电针组浅刺左侧“颈5-颈7夹脊穴”穴位旁开3mm处,不输出电流刺激;模型组和正常组无特殊干预。分别行尾静脉注射18F-FDG后进行大鼠大脑PET/CT扫描,观察相关脑区葡萄糖代谢改变,评估其中枢效应机制。检测时间点:(1)基线水平;(2)造模后1月(开始电针或假电针3周);(3)造模后3月(开始电针或假电针11周);(4)造模后4月(停止电针或假电针1月)。结果:(1)疼痛的神经环路激活:在大脑运动感觉系统中,模型组的右侧梨形皮质、左侧中脑区域、右侧尾壳核代谢较正常组升高。模型组的左侧苍白球、左侧梨状皮质、左侧体感皮质代谢较正常组降低。在疼痛系统相关脑区中,模型组的中缝核群、左侧导水管周围灰质代谢较正常组升高。模型组的右侧脑岛代谢较正常组降低。情绪和认知相关脑区左侧隔部、右侧海马内侧部、右侧海马后外侧部、左侧被盖腹侧区域代谢模型组较正常组增高。右侧海马后外侧部、左侧海马前外侧部、左侧伏核外壳部、右侧下丘脑外侧部、左侧隔部代谢模型组较正常组降低。(2)电针穴位特异性的神经调控:在大脑的运动感觉系统中,右侧体感、右侧运动代谢电针组较假电针组升高。双侧尾壳核、右侧丘脑外侧部代谢电针组较假电针组降低。在大脑疼痛系统相关脑区中,电针组左侧中缝核代谢较模型组降低;电针组的双侧导水管周围灰质代谢较假电针组降低。在大脑情绪和认知相关脑区中,电针组的右侧内侧前额叶皮质、左侧压后皮质、右侧眶额叶代谢较假电针组增高。电针组的左侧海马腹侧、右侧杏仁核、左侧海马前外侧部、左侧海马内侧部代谢较假电针组降低。(3)电针镇痛即时效应的中枢机制:在运动感觉大脑网络中,右侧运动、右侧体感、右侧苍白球、右侧背外侧丘脑、左侧运动、右侧脑岛代谢电针组较模型组增高。左侧丘脑外侧部、左侧丘脑腹内侧部、右侧丘脑外侧部、右侧丘脑中线外侧部代谢电针组较模型组降低。在情绪和认知相关脑区中,右侧杏仁核、双侧内侧前额叶右侧海马腹侧部代谢电针组较模型组增高。右侧隔核、左侧海马腹侧部、右侧压后皮质代谢电针组较模型组降低。(4)电针镇痛后效应的中枢机制:在大鼠的感觉运动网络中,右侧尾壳核、左侧体感、左侧丘脑背外侧、右侧运动、左侧内侧膝状体代谢体电针组较模型组增高;左侧体感、左侧运动、右侧苍白球腹侧部、左侧梨形皮质、右侧体感、左侧丘脑中线外侧部代谢电针组较模型组降低。在情绪和认知相关脑区中,左侧下丘脑内侧部、右侧眶额叶皮质电针组较模型组代谢升高;左侧内侧前额叶皮质、左侧内嗅皮质、左侧杏仁核电针组较模型组代谢降低。(5)电针镇痛的双向调节机制:与假电针组相比,电针组在臂丛神经损伤后1月明显提升了双侧感觉-运动皮质的代谢链接,但是在损伤后3月特别是健侧肢体的感觉运动皮质功能区的代谢连接出现了下降,而在治疗结束后1月(损伤后4月),电针治疗的后效应又表现为患肢的感觉运动皮质相关的代谢连接的增强。假电针组在大鼠代谢连接方面的改变比较有限,仅在损伤后3月时出现非特异性的健侧的背外侧丘脑脑区为中心的代谢连接的增强,其余时间都与模型组的模式相类似。结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大脑感觉运动功能区出现明显功能下降,中缝核群、左侧导水管周围灰质等镇痛脑区的兴奋性下降,情绪认知相关脑区的代谢降低。假电针的中枢效应较为弥散和不典型,电针治疗能诱导感觉运动皮质重塑,促进疼痛大鼠认知功能恢复。第三部分电针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疼痛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研究目的:通过对疼痛相关脑区初级躯体感觉皮质和丘脑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及树突/树突棘的观察,研究电针治疗对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大脑微观结构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雌性SD大鼠75只,体重180-200g,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假电针组和电针组,其中正常组15只,其余各组20只。模型组、假电针组和电针组均建立右侧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模型。电针组予电针刺激左侧“颈5-颈7夹脊穴”;假电针组浅刺左侧“颈5-颈7夹脊穴”旁开3mm处,不输出电流刺激;模型组和正常组无特殊干预。免疫荧光和高尔基染色的检测分为4时间点:(1)基线;(2)造模后3天;(3)造模后1月(即开始电针或假电针后3周);(4)造模后4月(即停止电针或假电针后1月)。每组每个时间点取2只大鼠行免疫荧光检测、3只大鼠行高尔基染色(其中正常组第2个时间点沿用基线数据)。观察电针/假电针干预的即时效应和后效应。在各时间点分别处死大鼠,取脑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检测和高尔基染色观察,通过对比评估电针治疗对大鼠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效应脑区微观结构的作用。结果:(1)免疫荧光检测:(1)S1区:基线水平4组大鼠双侧S1区GFAP、IBA-1表达无显着差异;造模后3天,模型组双侧S1区GFAP、IBA-1表达较正常组显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1月(即开始电针或假电针后3周),模型组双侧S1区GFAP、IBA-1表达较正常组增加(P<0.05),电针组双侧S1区GFAP、IBA-1表达量较假电针组显着降低(P<0.05);造模后4月(即停止电针或假电针后1月),模型组左侧S1区GFAP、IBA-1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右侧S1区IBA-1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右侧S1区GFAP、IBA-1表达低于电针组(P<0.05),左侧S1区IBA-1表达低于电针组(P<0.05)。(2)丘脑区:基线水平4组大鼠双侧丘脑区GFAP、IBA-1表达无显着差异;造模后3天,模型组双侧丘脑区GFAP、IBA-1表达较正常组显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1月(即开始电针或假电针后3周),模型组双侧丘脑区GFAP、IBA-1表达较正常组升高(P<0.05),电针组双侧丘脑区GFAP、IBA-1表达量较假电针组显着降低(P<0.05);造模后4月(即停止电针或假电针后1月),模型组双侧丘脑区GFAP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双侧丘脑区GFAP、IBA-1表达量较假电针组显着降低(P<0.05)。(2)高尔基染色:(1)S1区:基线水平4组大鼠双侧S1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无显着差异;造模后3天,模型组双侧S1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较正常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1月(即开始电针或假电针后3周),模型组双侧S1区树突交点总数较、树突棘密度正常组减少(P<0.05),电针组双侧S1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较假电针组增加(P<0.05);造模后4月(即停止电针或假电针后1月),模型组双侧S1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较正常组减少(P<0.05),电针组双侧S1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表达高于假电针组(P<0.05)。(2)丘脑区:基线水平4组大鼠双侧丘脑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无显着差异;造模后3天,模型组双侧丘脑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较正常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1月(即开始电针或假电针后3周),模型组双侧丘脑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较正常组减少(P<0.05),电针组双侧丘脑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较假电针组增加(P<0.05);造模后4月(即停止电针或假电针后1月),模型组双侧丘脑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较正常组减少(P<0.05),电针组双侧丘脑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表达高于假电针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中枢机制,可能是抑制大鼠双侧初级躯体感觉皮质和丘脑区的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激活,并促进双侧初级躯体感觉皮质和丘脑区神经元发生可塑性变化。
乔丽娜[4](2019)在《背根神经节GABA/SP/卫星胶质细胞交互作用介导电针缓解颈部切口痛的效应》文中认为术后痛属于急性痛的范畴,是临床外科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问题。其发生机制十分复杂。近些年来的研究结果证明局部组织及神经损伤诱发整个机体免疫及神经系统的交互作用,进而引起外周及中枢的敏化反应。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针刺对缓解术后痛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地减轻口腔手术、颈部、四肢及胸腹部手术等所致的术后痛,但是其作用机制还不清楚。我们前期的研究表明电针扶突和合谷、内关穴能明显缓解颈部切口痛,并能明显降低颈段脊髓内痛敏物质如P物质(substance P,SP)、NK-1R、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COX-1、前列腺素E2(prostagladine,PGE2)、5-HT1AR等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影响细胞内痛信号转导,降低细胞内cAMP、CREB表达,也与显着上调颈段脊髓中5-HT2AR的基因与蛋白水平,下调脊髓内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动密切相关,但是电针对术后痛的缓解效应的机制仍需大量工作去深入研究。随着近年来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被许多专家确认为疼痛神经调节的关键治疗靶点,其在感觉调节和痛觉调制过程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电针是否能通过调节DRG内神经细胞的功能而发挥缓解术后痛的效应,尤其是通过DRG内的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SP阳性神经元/卫星胶质细胞(satellite glia cells,SGCs)交流对话缓解术后痛尚未见报道。DRG聚集有绝大部分的初级感觉神经元,是伤害性冲动的起始处,神经元-神经元之间信息交流对痛觉信息进行初步加工和整合,SGCs紧密围绕感觉神经元胞体,是外周神经系统特有的结构特点,为DRG内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基础。本文围绕针刺是否能调动DRG内GABA能调控,通过调节GABARs功能,增强GABA能神经元与伤害性神经元,GABA能神经元与SGCs之间的信息交流,最终减弱伤害性信息向脊髓中枢的传递,而发挥镇痛效应的假说。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在颈部甲状腺区手术造成急性术后痛模型上,应用行为学、免疫荧光组化、荧光定量RT-PCR及免疫印迹等方法,进行四个方面的研究:(1)电针“扶突”穴等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段DRGs内GABA/SP/CGRP阳性神经元活动的影响;(2)电针“扶突”穴等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段DRG内SGCs活动的影响;(3)DRG内GABA受体介导的GABA神经元/肽能神经元/卫星胶质细胞之间的交互作用在针刺缓解颈部切口痛中的作用;(4)DRG内GABA能调控介导针刺缓解颈部切口痛效应的验证,从DRG内神经元-神经元、神经元-SGCs间交互作用角度探讨针刺缓解术后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为更好地揭示针刺缓解甲状腺切除术术后痛机理提供实验依据。一电针“扶突”穴等对颈部切口痛大鼠DRGs内GABA/SP/CGRP阳性神经元活动的影响目的:观察甲状腺区颈部切口疼痛模型大鼠颈DRGs内表达GABA和SP、CGRP的初级感觉神经元是否参与电针镇痛效应。方法:7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突(LI18)组、合谷-内关(LI4-PC6)组,足三里-阳陵泉(ST36-GB34)组,每组15只,采用颈部中线纵行切口及反复的机械分离刺激建立疼痛模型。术后4h、24h、48h,在双侧“扶突”、“合谷-内关”或“足三里-阳陵泉”分别给予电针刺激(2/100Hz,1mA,30min),测量切口局部热痛阈值(pain threshold,PT)。30min后处死大鼠,取颈段(C2-6)DRGs,用免疫荧光(每组8只)和RT-PCR(每组7只)方法测定GABA神经标记物谷氨酸脱羧酶(GAD67)和SP、CGRP的免疫反应性和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痛阈值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扶突组和合谷-内关组痛阈值升高(P<0.05),而足三里-阳陵泉组未见明显的改变(P>0.05);此外,电针扶突和合谷-内关显着抑制了颈部切口诱导的C2-6DRGs中SP、CGRP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并显着上调了GAD67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电针扶突/合谷-内关使颈部切口痛大鼠的痛阈值升高,这可能与下调颈部切口痛大鼠颈DRGs内促痛介质SP/CGRP与上调抑制性递质GABA有关。二电针“扶突”穴等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段DRG内SGCs活动的影响目的:观察电针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DRGs内SGCs活性的影响,探讨针刺缓解术后痛或针刺镇痛行甲状腺手术的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突组、合谷-内关组、足三里-阳陵泉组,每组20只。制作甲状腺区切口痛模型。在术后4h、24h和48h分别电针双侧“扶突”、“合谷-内关”、“足三里-阳陵泉”。测大鼠颈部/切口部位热痛阈;用免疫荧光染色(每组6只)、Real-time PCR(每组6只)、ELISA(每组8只)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每组6只)分别检测颈段(C2-C6)DRGs内SGC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和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mRNA和蛋白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颈部的热痛阈值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扶突组和合谷-内关组大鼠的热痛阈均较模型组显着延长(P<0.05);足三里-阳陵泉组痛阈值与模型组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但明显低于扶突组和合谷-内关组。DRG内GFAP免疫活性及其mRNA表达与IL-1β、TNF-α、IL-6mRNA和蛋白含量在模型组大鼠均明显上调(P<0.05),电针双侧“扶突”、“合谷-内关”穴后GFAP免疫活性和mRNA表达与IL-1β、TNF-α、IL-6mRNA表达均显着下调(P<0.05),扶突组IL-11β、TNF-α与合谷-内关组IL-6蛋白含量也均明显下调(P<0.05),足三里-阳陵泉组大鼠与模型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但IL-11β、TNF-α mRNA表达除外)。结论:电针“扶突”和“合谷-内关”穴可缓解大鼠颈部切口痛,该作用可能与电针下调C2-6DRGs内卫星胶质细胞活性,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相关。三DRG内GABA受体亚型/SP/卫星胶质细胞交互作用在电针缓解颈部切口痛中的作用目的:观察C2-6DRGs GABA受体亚型GABAAαα2R和GABABR1在GABA能神经元/SP神经元/卫星胶质细胞交互作用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方法: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扶突组、合谷-内关组和足三里-阳陵泉组。建立颈切口疼痛模型。术后4h、24h、48h分别给予双侧扶突、合谷-内关或足三里-阳陵泉30min的电针。切口局部热痛阈由热辐射测痛仪检测,取材C2-6DRGs,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进行SP和GABAAα2R,GFAP+GABABR1与NK-1R+GABAAR的免疫荧光双标记,并分析connexin43的免疫反应性(每组6只),用RT-PCR(每组6只)和WB方法(每组6只)检测DRGs内GABAAα2R、GABABR1和Kir4.1蛋白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DRGs内NK-1R mRNA表达水平以及connexin43蛋白表达量。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显示,GABAAα2R与SP+神经元共表达,GABABR1在SGCs有表达,GABAAα2R与NK-1R共表达。电针“扶突”和“合谷-内关”穴明显抑制颈部切口引起的SP、GFAP、NK-1R与connexin43免疫反应性的上调(分别P<0.001,P<0.01;P<0.01,P<0.001;P<0.05,P<0.05),并显着逆转了颈部切口引起的 GABAAα2R和GABABR1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扶突”和“合谷-内关”后Kir4.1通道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显着增加(P<0.05),connexin43蛋白表达量显着下调(P<0.05),而足三里-阳陵泉组大鼠无显着变化(P>0.05)。结论:电针“扶突”穴和“合谷-内关”穴对颈切口痛大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这与其上调颈DRGs中GABAAα2R和GABABR1表达水平,增强对伤害性痛觉性肽能神经元、SGCs以及神经细胞间的缝隙连接的抑制性调节作用有关。四背根神经节内GABA能调控介导电针缓解切口痛的镇痛效应的验证目的:采用GABARs拮抗剂验证DRGs内GABAA受体和GABABR调控DRG内神经细胞信息交流在电针镇痛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DMSO+扶突(LI18)组,NS/DMSO+合谷-内关(LI4-PC6)组,Bicuculine(Bic,GABAAR拮抗剂)/Phaclofen(Pha,GABABR拮抗剂)+扶突穴组,Bic/Pha+合谷-内关组,每组各20只。C3-C6 DRGs局部注射bicuculline(4.6ug/DRG)或phaclofen(110mM),或等体积的DMSO、或生理盐水(1Oul/DRG),术后恢复3天,行颈部甲状腺区切口痛手术,并在切口术后4h、24h和48h电针双侧“扶突”或“合谷-内关”穴,1mA,2/100Hz,30min。热辐射测痛仪测定痛阈值,免疫荧光测定DRG局部应用拮抗剂后C3-C6DRGs内SP、NK-1R(每组6只)和GFAP(每组6只)的免疫反应,RT-PCR方法检测SP、NK-1R(每组6只)、GFAP、IL-1β、IL-6、TNF-α、Kir4.1(每组6只)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用Elisa方法检测IL-1β、IL-6、TNF-α的蛋白含量(每组6只),用WB方法检测Kir4.1蛋白的蛋白表达量(每组6只)。结果:在C3-C6DRG内局部成功注射GABAAR拮抗剂bicuculline和GABABR拮抗剂phaclofen后,与NS/DMSO+扶突组和NS/DMSO+合谷-内关组相比,Bic/Pha+扶突和Bic/Pha+合谷-内关组大鼠的热辐射躲避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0.05);与DMSO+扶突组和DMSO+合谷-内关组相比,Bic+扶突和Bic+合谷-内关组大鼠C3-C6DRGs内SP阳性神经元比率、NK-1R的免疫荧光强度及其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NS+扶突组和NS+合谷-内关组相比,Pha+扶突组和Pha+合谷-内关组大鼠GFAP免疫荧光强度和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IL-1β、IL-6和TNF-α的mRNA和蛋白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kir4.1蛋白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也显着下调(P<0.05)。结论:C3-6DRGs内GABAAR和GABABR被阻断后,逆转了电针扶突和合谷-内关的镇痛效应,电针对肽能SP神经元及其NK-1R的抑制作用减弱,对SGCs活性的抑制作用也减弱,并且GABABR通过Kir4.1蛋白实现对SGCs的抑制作用,说明电针扶突和合谷-内关对颈部切口痛的缓解效应部分是通过DRG内GABAAR和GABABR介导调节GABA神经元与SP肽能神经元,GABA神经元与SGCs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的。
吴艳英[5](2017)在《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的效应和VPL经元放电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实验通过比较电针“合谷”穴、“天枢”穴及“足三里”穴对IBS模型大鼠的大便性状、肠道痛觉敏感性及情绪心理状态的影响,以及结肠5-HT3A受体、丘脑PKMζ的表达水平,并结合大鼠丘脑腹后外侧核(VPL)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变化。探讨不同经脉、不同部位、不同神经节段支配的穴位对同一身心疾病(D-IBS)不同症状的疗效差异,为进一步证实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存在,探讨其相对性与整体性,阐释其外周和中枢相关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新生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合谷组、天枢组和足三里组,每组13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母子分离加醋酸灌肠结合结直肠扩张(CRD)联合制备IBS模型。造模成功者,2月龄时,合谷组、天枢组、足三里组给予电针刺激,20min/次,隔日1次,共5次。观察各组大鼠电针前后的粪便性状,采用Bristol分型标准评分,;腹部回撤反射(AWR)评价内脏痛觉敏感性;高架十字迷宫(EPM)评估情绪心理状态,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5-HT3AR的阳性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丘脑PKMζ的表达水平;采用多通道在体同步记录技术观察丘脑VPL神经元的放电变化。结果1.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大便性状的影响针刺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合谷组、天枢组及足三里组大鼠的粪便含水量多,质地偏软,不成形,Bristol分型评分在5-7分,大便评分均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合谷组、天枢组及足三里组,组间差异均无显着性;与合谷组比较,天枢组评分升高(P<0.05);与天枢组比较,足三里组大便评分降低(P<0.05)。针刺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P<0.01)及合谷组(P<0.05)大鼠的评分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合谷组、天枢组、足三里组的Bristol评分均下降(P<0.01);与合谷组比较,天枢组、足三里组评分降低(P<0.05)。针刺后与针刺前各组自身比较:合谷组(P<0.05)、天枢组(P<0.01)及足三里组(P<0.01)的Bristol粪便评分均明显降低。2.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肠道痛敏的影响腹部回撤反射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P<0.01)、足三里组(P<0.01)、天枢组(P<0.05)的腹抬压力阈值明显降低,收缩波个数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足三里组、合谷组及天枢组大鼠腹抬压力阈值均升高(P<0.01),收缩波个数均减少(P<0.01)。3.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情绪心理行为的影响高架十字迷宫(EPM)结果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合谷组、天枢组EO%明显降低(P<0.01),足三里组EO%降低(P<0.05);模型对照组、天枢组OT%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合谷组、天枢组EO%及天枢组TO%均升高(P<0.05),合谷组OT%及足三里组EO%、OT%均极显着升高(P<0.01)。与合谷组比较,天枢组OT%降低(P<0.05);足三里组OE%升高(P<0.01)。与天枢组比较,足三里组OE%明显升高(P<0.01),TO%升高(P<0.05)。4.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结肠组织5-HT3AR表达的影响结肠5-HT3AR免疫反应阳性表达结果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合谷组、天枢组5-HT3AR免疫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增高(P<0.01),足三里组表达增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合谷组、天枢组及足三里组结肠5-HT3AR免疫阳性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与合谷组相比,足三里组免疫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降低(P<0.01)。与天枢组相比,足三里组免疫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降低(P<0.01)。5.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丘脑PKMζ mRNA表达的影响应用q-PCR检测各组大鼠丘脑PKMζ mRNA表达,结果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天枢组、足三里组PKMζ 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合谷组表达增高(P<0.05),与合谷组相比,天枢组、足三里组PKMζmRNA表达降低(P<0.05)。6.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VPL神经元放电的影响Unit 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P<0.01)、天枢组(P<0.05)、足三里组(P<0.05),VPL神经元放电频率均增加。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合谷组、足三里组放电频率明显减少(P<0.01);天枢组放电频率减少(P<0.05)。与合谷组比较,天枢组、足三里组放电频率均增加(P<0.05)。Unit Ⅱ: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P<0.01)、天枢组(P<0.05)VPL神经元Unit Ⅱ类放电频率均增加。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合谷组、天枢组、足三里组神经元放电频率明显减少(P<0.01);与天枢组比较,足三里组Unit Ⅱ放电频率减少(P<0.05)。结论1.造模后,大鼠的内脏敏感性增高、情绪心理行为异常,肠道动力紊乱,提示本实验采用的母子分离加醋酸灌肠结合结直肠扩张的联合造模法,可成功制备D-IBS大鼠模型。2.电针三穴均能改善IBS大鼠的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及情绪心理障碍。“合谷”穴对内脏痛作用最强。“天枢”,“足三里”穴对大便性状的改善明显,能调节胃肠运动。“足三里”穴对情绪心理的调治具有优势。提示分布于不同部位,不同经脉,具有不同穴性,不同神经节段支配的穴位可以治疗同一疾病不同病症,但存在效应差异。进一步证实了经穴效应特异性存在且具有相对性和整体性。3.IBS模型大鼠结肠5-HT3AR的表达升高,丘脑PKM ζ mRNA表达下降。电针三个穴位均可降低IBS大鼠结肠5-HT3AR的表达,其中以“足三里”穴的效应最强。仅“合谷”穴可影响丘脑PKM ζ mRNA表达。提示5-HT3AR及PKM ζ参与介导了经穴对IBS大鼠内脏感觉及肠道运动的调节。认为从分子生物水平为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存在提供了相关依据。4.IBS模型大鼠疼痛相关脑核团VPL神经元的放电模式发生改变。电针三个穴位均可抑制IBS模型大鼠VPL内A类、B类神经元放电,其中“合谷”穴,对A类神经元放电频率的抑制作用最强,“足三里”对B类的抑制效应优于“天枢”。认为A、B两类神经元均与IBS大鼠的内脏痛调制相关。进一步从中枢水平证实了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存在。
周民涛[6](2017)在《电针超前镇痛在胸科手术围术期镇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主要研究电针针刺内麻点与内关穴超前镇痛在胸科手术围术期镇痛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全麻男性病人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二组,E组(实验组)麻醉诱导前30min用电针刺激,术后再次给予电针刺激;F组(对照组)单纯行全身麻醉处理,术后使用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检测针刺前(T0)、手术后2h(T1)、12h(T2)、24h(T3)和48h(T4)时间点血液标本中β-内啡肽(β-EP)、5-羟色胺(5-HT)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手术过程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维持相同状态下(50-60之间)记录术中使用的麻醉药物量。术后两组患者都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T0、T1、T2、T3和T4各时间点患者的镇痛效果,并记录各时间点疗效等级评定、安全等级评定和不良反应。结果:1、E组患者在T1、T2、T3时间点VAS评分低于F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瑞芬太尼用量E组是(1.83±0.56)mg,相比F组(2.54±0.62)mg显着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镇痛疗效比较:E组在术后2h、12h、24h优于F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安全性等级比较,E组高于F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E组患者血浆中β-EP在T2、T3、T4时间点含量相对于F组显着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血浆中β-EP在E组T1、T2、T3和T4比T0时间点含量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F组T1比T0时间点含量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E组患者血浆5-HT水平在T1、T2和T3时间点含量与F组相比显着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血浆中5-HT在F组T1、T2和T3与T0相比含量显着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HT在E组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E组患者血浆PGE2水平在T1、T2和T3时间点含量与F组相比显着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血浆中PGE2在F组T1、T2和T3与T0相比含量显着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GE2在E组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超前镇痛能为胸部手术提供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和减少术中镇痛药物的用量,可能的机制是电针刺激内麻点和内关穴能增加内源性β-EP产生和抑制炎症介质5-HT以及PGE2的释放。
李冠仪(Guanyi Li)[7](2015)在《电针关元、三阴交对痛经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大鼠进行痛经造模后,采用电针关元、三阴交对其进行治疗,观察其镇痛效果,并尝试阐述其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SPF级雌性Sprague-Dawleg(SD)大鼠(2-3月龄,体重200-250g)将40只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布洛芬组,每组10只。后3组采用已烯雌酚和催产素联合制备痛经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以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处理。电针组给予连续电针刺激三阴交和地机穴十日,每日一次,余组不予针刺,其余操作相同。于第十一日观察并记录各组30min内大鼠扭体反应发生的次数,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内TNF-α、IL-2、5-HT、P物质的含量。结果:1.经治疗后,痛经模型大鼠的疼痛症状明显改善,具体体现在对痛经模型大鼠扭体反应发生率的下降(P<0.01);2.经治疗后,电针组大鼠血清中TNF-α水平、IL-2水平、5-HT水平及P物质水平均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电针关元、三阴交能明显缓解痛经所致疼痛,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杨晓春,杨蕾,蔡宏伟[8](2015)在《针刺膈俞穴、脊中穴对大鼠痛阈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分别针刺膈俞穴、脊中穴对大鼠痛阈的影响。方法将健康Sprague-Dawley(SD)品系雄性大白鼠30只随机分为足三里穴组、膈俞穴组和脊中穴组,分别针刺相应穴位,用华佗牌SDZ-Ⅱ型电子针疗仪给予连续波脉冲刺激30 min,频率2 Hz,输出强度以针刺局部肌肉微微颤动为度。使用电流测痛仪测量各组大鼠针刺前后痛阈。结果足三里穴组痛阈变化为(0.55±0.41)m A,膈俞穴组痛阈变化为(0.63±0.32)m A,脊中穴组痛阈变化为(-0.46±0.37)m A,3组与基础痛阈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膈俞穴组和足三里穴组的痛阈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与脊中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P均<0.01)。结论针刺膈俞穴有与针刺足三里一样的提高痛阈的效果,而针刺脊中穴有降低痛阈的效果。
张玲[9](2014)在《不同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穴区温度及相关疼痛因子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选用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制作类痛经大鼠模型,全身冷冻法制备寒凝证模型,二者结合制成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选用三阴交穴,采用两种不同针刺方法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采用粗针、深刺、行平补平泻手法,刺激量B组(期望“不得气”组)用细针、浅刺、不行手法,测定治疗前后子宫收缩强度,以红外热像技术测定三阴交和血海穴区的左右侧温度变化,检测子宫和脊髓的κ-受体和μ-受体以及海马NMDA受体的表达,评价不同的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的镇痛效应是否存在差异,探讨“得气”的客观评价指标其神经生物学机制,为“得气”对经穴特异性的影响因素研究提供实验数据。研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6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只,分别为:盐水组、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刺激量B组(期望“不得气”组)。除盐水组外均给予大鼠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2U/只,并于第1天至第5天放入-25℃冰柜冷冻,制备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盐水组每日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第10天注射缩宫素后,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和刺激量B组(期望“不得气”组)以不同刺激量进行针刺治疗。记录子宫收缩波个数、峰峰值及子宫活动度;以红外热像技术测定三阴交和血海穴区的左右侧的基础温度和治疗后60分钟内的左右侧温度;以RealTime-PCR法测定子宫和脊髓的κ-受体和μ-受体以及海马NMDA受体的表达。研究结果1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的子宫收缩强度的影响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子宫收缩波个数明显增加(P<0.01),子宫收缩波峰峰值显着升高(P<0.01),子宫活动度显着增加(P<0.01);与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比较,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显着减少了子宫收缩波个数(P<0.01)并降低了子宫活动度(P<0.05);与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比较,刺激量B组(期望“不得气”组)的子宫收缩波个数明显增多(P<0.05)。2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的左右三阴交和血海穴区温度的影响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三阴交穴区的左右体表温度失衡,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粗针、深刺、行平补平泻手法)可显着调节大鼠三阴交穴区左右温度失衡的状态,且调节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针刺后20-40min调节作用较为显着。刺激量B组(期望“不得气”组)(细针、浅刺、不行手法)无明显改变。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血海穴区的左右温度在各个时间点均未见明显异常。3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的子宫和脊髓阿片受体表达的影响与模型组相比,子宫μ受体的表达明显升高(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P<0.01,刺激量B组(期望“不得气”组)P<0.05)。各组间子宫κ受体、脊髓μ受体与κ受体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4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的海马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各组间海马NMDA受体NR1亚型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研究结论:1寒凝证类痛经大鼠表现为子宫痉挛收缩状态,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可明显缓解子宫痉挛状态,刺激量B组(期望“不得气”组)未见此效应,提示刺激量A组针刺效应强于B组。2红外热成像结果表明,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三阴交穴区左右体表温度失衡;针刺强刺激介入后,可调节大鼠三阴交穴区左右温度失衡的状态,该变化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针刺20-40min后调节作用较为显着。而较小的刺激量介入未见明显改变。根据中医理论“气至而有效”论述认为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的模型动物处于较强“得气”状态。3中枢与外周阿片受体基因表达的结果显示,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可调节外周子宫组织μ受体的表达,提示得气状态下针刺效应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调节靶器官μ受体的表达而实现的。而中枢μ、κ及NMDA受体基因表达未见明显改变,可能与动物受到寒冷刺激后机体内环境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有关,其深入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揭示。
陈波,李明月,赵雪,刘阳阳,郭义[10](2014)在《P物质与针灸效应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探索P物质与针刺效应之间的关系,分析近30多年来P物质与针刺效应的研究进展。发现20世纪末,P物质主要集中在循经感传现象的解释和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21世纪后,P物质在针灸作用中的研究仍以针刺镇痛和信息传递为主,基于以往的基础研究,本时期的研究更偏向于临床应用的机制研究,除此之外还发现P物质在针刺免疫调节、胃肠运动调节、神经保护、抗缺血、抗哮喘等方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针刺镇痛对大白鼠丘脑内乙酰胆碱含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刺镇痛对大白鼠丘脑内乙酰胆碱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激活穴区不同层次神经传入的镇痛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1 针刺镇痛的历史溯源 |
2 针刺参数对镇痛效应影响的研究 |
2.1 电针频率对镇痛效应的影响 |
2.2 针刺深浅对镇痛效应的影响 |
2.3 针刺部位对镇痛效应的影响 |
2.4 针刺强度对镇痛效应的影响 |
前言 |
第一部分: 激活不同层次、不同神经传入对炎性痛大鼠的镇痛效应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股二头肌注射CFA引起大鼠双足负重不均衡和局部异常肌电的发放 |
3.2 股二头肌注射CFA引起大鼠局部肌肉组织炎性反应明显 |
3.3 电针和TEAS激活A-(Ta)和C-(Tc)纤维的阈值、潜伏期和持续时间 |
3.4 TEAS-Ta和TEAS-Tc干预不同穴位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
3.4.1 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
3.4.2 TEAS-Ta和TEAS-Tc干预c-ST3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
3.4.3 TEAS-Ta和TEAS-Tc干预LI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
3.5 EA-Ta和EA-Tc干预不同穴位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
3.5.1 EA-Ta和EA-Tc干预i-ST3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
3.5.2 EA-Ta和EA-Tc干预c-ST3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
3.5.3 EA-Ta和EA-Tc干预LI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
3.6 不同强度TEAS和电针干预i-ST34对疼痛行为学的影响 |
3.7 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对大鼠异常肌电的抑制作用 |
3.8 EA-Ta和EA-Tc干预i-ST34对大鼠异常肌电的抑制作用 |
4 研究小结 |
第二部分: 激活不同层次、不同神经传入对肌肉炎性痛大鼠脊髓背角WDR和LTM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不同类型神经元的鉴别 |
3.2 不同类型神经元的板层分布及自发放电频率分布特点 |
3.3 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
3.4 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对脊髓背角LTM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
3.5 脊髓化后TEAS-Tc干预i-ST34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
3.6 EA-Ta和EA-Tc干预i-ST34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
3.7 EA-Ta和EA-Tc干预i-ST34对脊髓背角LTM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
3.8 脊髓化后EA-Ta和EA-Tc干预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
3.9 EA-Ta干预i-ST34对WDR和LTM神经元影响的相关性 |
3.10 TEAS-Tc干预i-ST34对WDR和LTM神经元影响的相关性 |
4 研究小结 |
讨论 |
1 CFA肌肉注射可成功诱导肌肉炎性痛模型 |
2 激活不同穴位的神经纤维传入镇痛效应的差异 |
3 脊髓背角对伤害性信息的整合和调制 |
4 激活深层的A类纤维传入可能通过脊髓机制产生镇痛效应 |
5 激活深层的C类纤维传入可能通过脊髓上机制产生镇痛效应 |
6 TEAS可能涉及局部镇痛机制 |
研究小结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
(2)不同穴位对IBS大鼠肠功能的调节及相关核团神经元放电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与IBS相关脑神经核团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实验部分 |
前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方法 |
4 技术路线图 |
二、实验结果 |
1 电针“足三里”、“合谷”“大肠俞”穴对IBS模型大鼠大便性状的影响 |
2 电针“足三里”、“合谷”、“大肠俞”穴对IBS模型大鼠肠道敏感性和动力的影响 |
3 电针“足三里”、“合谷”、“大肠俞”穴对IBS模型大鼠结肠黏膜层5-HT_(3A)受体免疫反应物阳性表达的影响 |
4 电针“足三里”、“合谷”、“大肠俞”穴对IBS模型大鼠结肠肌层5-HT_(3A)受体免疫反应物阳性表达的影响 |
5 电针“足三里”、“合谷”和“大肠俞”穴对IBS模型大鼠VPL和DMV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
三、讨论 |
1 IBS模型及其评价标准 |
2 足三里、合谷、大肠俞穴的穴性分析 |
3 电针三穴对大鼠不同生理病理改变的影响 |
4 电针“足三里”、“合谷”、“大肠俞”穴对IBS模型大鼠不同脑核团神经电信号的影响 |
5 电针“足三里”、“合谷”、“大肠俞”穴对IBS模型大鼠相关介质因子的影响分析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展望与不足 |
附图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电针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疼痛的脑微观结构及代谢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电针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疼痛的大鼠行为学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设备、材料与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1.4 统计方法 |
2.结果 |
2.1 电针对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大鼠左侧前爪机械痛阈的影响 |
2.2 电针对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大鼠左侧前爪热痛阈的影响 |
3.分析与讨论 |
4.小结 |
第二部分 电针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后疼痛的大鼠脑代谢机制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设备、材料与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不同时间点大鼠全脑代谢组间差异 |
2.2 不同时间点各组间全脑代谢连接比较 |
3.分析与讨论 |
4.小结 |
第三部分 电针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疼痛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设备、材料与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1.4 统计方法 |
2.结果 |
2.1 双侧S1区和丘脑的GFAP表达变化 |
2.2 双侧S1区和丘脑的IBA-1表达变化 |
2.3 双侧S1区和丘脑的树突交点总数变化 |
2.4 双侧S1区和丘脑的树突棘密度变化 |
3.分析与讨论 |
3.1 电针对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疼痛大鼠大脑胶质细胞的影响 |
3.2 电针对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疼痛大鼠大脑神经元形态和结构的影响 |
4.小结 |
创新点 |
研究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电针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疼痛脑重塑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在学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一篇 |
附录三 其余发表论文摘要 |
(4)背根神经节GABA/SP/卫星胶质细胞交互作用介导电针缓解颈部切口痛的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针麻镇痛在甲状腺手术等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
1 针刺复合麻醉镇痛在甲状腺手术术中和术后应用的优势与临床价值 |
2 针刺镇痛在颈、胸腹、四肢和妇科等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
3 针麻镇痛行甲状腺手术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4 电针缓解术后痛效应的内在机制研究进展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背根神经节参与痛觉传递和痛觉调制的研究进展 |
1 背根神 经节内感觉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
2 背根神经节内卫星胶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3 背根神经节内初级感觉神经元与卫星胶质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
4 背根神经节参与痛觉的传递与调制 |
5 针刺通过对背根神经节内神经元、卫星细胞的影响发挥镇痛效应 |
6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背根神经节γ-氨基酸(GABA)及其GABA_(A/B)R参与痛觉调制的研究进展 |
1 背根神经节内GABA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 |
2 背根神经节内GABA_AR的功能及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 |
3 背根神经节内GABA_BR的功能及其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 |
4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电针“扶突”穴等对颈部切口痛大鼠背根节内GABA/SP/CGRP阳性神经元活动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电针“扶突”穴等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段背根节内卫星胶质细胞活动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背根神经节内GABA受体亚型/SP阳性神经元/卫星胶质细胞交互作用在电针缓解颈部切口痛中的作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节 背根神经节内GABA能调控介导电针缓解颈部切口痛镇痛效应的验证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全文总结 |
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5)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的效应和VPL经元放电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研究进展 |
1. 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相关研究 |
2. 经穴效应部位特异性相关研究 |
3. 经穴效应“穴性”特异性的相关研究 |
4. 经穴效应特异性与神经节段相关性研究 |
5. 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相对性与整体性认识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IBS的相关认识及研究概况 |
1. 现代医学对IBS的相关认识及研究 |
2. 中医对IBS的相关认识及研究 |
3. 针灸对IBS的研究概况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与IBS相关神经核团的研究概况 |
1. 与IBS内脏痛相关的神经核团 |
2. 与IBS情绪心理异常相关核团 |
3. 与IBS胃肠动力异常相关神经核团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1. 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大便性状的影响 |
2. 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肠道痛敏的影响 |
3. 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情绪心理行为的影响 |
4. 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结肠组织5-HT_(3A)R表达的影响 |
5. 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丘脑PKMζmRNA表达的影响 |
6. 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VPL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
讨论 |
1. 实验模型的选择及评价 |
2. 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不同病理生理改变的影响 |
3. 不同经穴对IBS大鼠痛觉及肠运动相关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
4. 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VPL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
结语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电针超前镇痛在胸科手术围术期镇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疼痛产生的机制 |
1.1.2 痛觉信息的中枢调制 |
1.1.3 术后疼痛对机体的的影响 |
1.1.4 疼痛的评估 |
1.1.5 术后镇痛的方法 |
1.1.6 术后镇痛的问题与展望 |
1.1.7 引言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1.1 一般资料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主要设备与药品 |
2.2 方法 |
2.2.1 麻醉方法 |
2.2.2 实验组 |
2.2.3 对照组 |
2.3 观察指标 |
2.3.1 观察项目 |
2.3.2 检测 β-EP、PGE_2和 5-HT含量 |
2.3.3 疗效评定标准 |
2.3.4 安全等级标准 |
2.3.5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两组患者术中药物用量比较 |
3.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
3.4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
3.5 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比较 |
3.6 两组患者安全性比较 |
3.7 两组患者血浆 β-EP含量比较 |
3.8 两组患者血浆 5-HT含量比较 |
3.9 两组患者血浆PEG_2含量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胸外科手术后镇痛治疗 |
4.2 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 |
4.3 超前镇痛与针刺镇痛 |
4.3.1 超前镇痛 |
4.3.2 电针与超前镇痛 |
4.4 β-EP、5-HT和PGE_2 |
4.5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词汇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电针关元、三阴交对痛经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西医对痛经的认识 |
一、痛经的发病机理 |
二、西医对痛经的治疗及作用机制 |
第二节 中医对痛经的认识 |
一、痛经的古代文献研究 |
二、痛经的病因病机 |
三、痛经的治法治则 |
四、中药对于痛经的治疗 |
第三节 针灸在治疗痛经中发挥的作用 |
一、中医外治法的起源和发展 |
二、针灸在治疗痛经中的发展和应用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电针对痛经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电针对痛经模型大鼠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电针对痛经模型大鼠血清IL-2水平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节 电针对痛经模型大鼠血清5-HT水平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节 电针对痛经模型大鼠血清P物质水平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针刺膈俞穴、脊中穴对大鼠痛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资料 |
2 结果 |
3 讨论 |
(9)不同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穴区温度及相关疼痛因子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技术路线图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对痛经的认识 |
1.1 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研究 |
1.2 痛经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
2 中医学对痛经的认识 |
2.1 痛经治疗的取穴 |
综述二 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
1 针刺对传入神经的作用 |
2 针刺对脊髓和脑的作用 |
3 神经肽、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
3.1 阿片肽和阿片受体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
3.2 5-HT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
3.3 P物质(SP)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
综述三 阿片受体的研究进展 |
1 阿片肽受体的概念和结构 |
2 阿片受体的分布和作用 |
2.1 阿片受体的分布 |
2.2 阿片受体的作用 |
综述四 得气的客观化研究进展 |
1 得气的生物学机制 |
2 得气的评价标准 |
3 红外热像技术在针灸学研究中的应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针刺用具 |
1.3 主要试剂和药品 |
1.4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模型制备 |
2.3 取穴 |
2.4 针刺方法 |
2.5 大鼠子宫收缩强度 |
2.6 红外热像仪检测 |
2.7 取材与样品基础处理 |
2.8 Realtime-PCR检测 |
3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
实验结果 |
1 子宫收缩强度 |
2 三阴交穴区温度 |
2.1 各时间点三阴交穴区左右两侧温度 |
2.2 各时间点血海穴区左右两侧温度 |
3 阿片受体表达 |
3.1 子宫μ受体表达 |
3.2 子宫κ受体表达 |
3.3 脊髓μ受体表达 |
3.4 脊髓κ受体表达 |
4 海马NMDA受体表达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认识 |
2 动物模型选择 |
2.1 类痛经模型制备 |
2.2 寒凝证模型制备 |
3 中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认识 |
3.1 古代医家对原发性痛经的理论认识 |
3.2 穴位选择 |
4 得气与刺激量 |
5 冷应激对生物体的影响 |
6 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在针灸学研究中的应用 |
7 针刺镇痛 |
7.1 针刺镇痛的机制研究 |
7.2 针刺对阿片受体的影响 |
7.3 针刺对NMDA受体的影响 |
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图 |
1 红外热像图 |
2 Realtime-PCR曲线图 |
查新报告 |
(10)P物质与针灸效应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20 世纪P物质与针刺效应的研究进展 |
1.1 P物质与经络的研究 |
1.2 P物质与针刺镇痛的研究 |
2 21 世纪P物质与针刺效应的研究进展 |
2.1 P物质与针刺镇痛的研究 |
2.1.1 偏头痛 |
2.1.2 躯体痛 |
2.1.3 癌性疼痛 |
2.1.4 内脏痛 |
2.1.5 神经根性疼痛 |
2.2 P物质与针刺信息通路的研究 |
2.3 P物质与针刺免疫调节作用 |
2.4 P物质与针刺胃肠运动调节的研究 |
2.5 P物质与针刺神经保护的研究 |
2.6 P物质与针刺抗缺血的研究 |
2.7 P物质与针灸抗哮喘的研究 |
3 讨论 |
四、针刺镇痛对大白鼠丘脑内乙酰胆碱含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激活穴区不同层次神经传入的镇痛机制[D]. 端木程琳.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2]不同穴位对IBS大鼠肠功能的调节及相关核团神经元放电影响的研究[D]. 覃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电针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疼痛的脑微观结构及代谢机制研究[D]. 沈军.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2)
- [4]背根神经节GABA/SP/卫星胶质细胞交互作用介导电针缓解颈部切口痛的效应[D]. 乔丽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5]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的效应和VPL经元放电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D]. 吴艳英.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5)
- [6]电针超前镇痛在胸科手术围术期镇痛的临床研究[D]. 周民涛. 河南科技大学, 2017(01)
- [7]电针关元、三阴交对痛经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李冠仪(Guanyi Li).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0)
- [8]针刺膈俞穴、脊中穴对大鼠痛阈的影响[J]. 杨晓春,杨蕾,蔡宏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05)
- [9]不同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穴区温度及相关疼痛因子影响的研究[D]. 张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1)
- [10]P物质与针灸效应的研究进展[J]. 陈波,李明月,赵雪,刘阳阳,郭义. 上海针灸杂志,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