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渗漏测试仪

水田渗漏测试仪

一、水田土壤渗漏量测定器(论文文献综述)

刘德利[1](2021)在《寒区稻田灌溉水肥耦合机制与数值模拟》文中指出为探索东北地区不同水肥处理方式下最佳的灌溉施肥时机,本试验将东北水田的土壤、水分和水稻有机地结合为整体进行研究,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撒施(CK)、灌水0~2h内灌液体肥(T1)、灌水2~4h内灌液体肥(T2)和灌水4~6h内灌液体肥(T3),以田间测量的数据和实验室测定的资料为基础,并使用HYDRUS-3D进行模拟,研究不同水肥处理方式下不同施肥时机对田间肥料分布均匀性、水氮迁移转化以及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探寻出最佳的水肥管理措施,并得出以下结论:(1)与CK相比,灌水0-2h、4~6h液施处理施肥均匀性高5.63%~21.65%,其中灌水0~2h液施的方式(T1)最有助于形成较佳的肥料空间分布状态。(2)水肥耦合的液施方式的株高比撒施方式增加6.37%-6.53%。灌水0-2 h液施和灌水4~6 h液施的方式分蘖数和干物质量分别较撒施与灌水2-4 h液施处理高11.25%~23.17%和5.75%~8.48%,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撒施与灌水2~4 h液施处理方式高13.73%~17.46%和14.15%~17.47%,其中灌水0~2h液施(T1)处理最优。(3)降雨中铵态氮及硝态氮量较高,不但可以提高田间氮素含量(增加24.69%-47.77%)而且对氮素分布均匀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提高5.81%~34.47%)。(4)施肥均匀度高的处理土壤铵态氮及硝态氮量在乳熟期高于分蘖期。而施肥均匀度差的处理土壤铵态氮及硝态氮量在乳熟期低于分蘖期(相关系数在0.9以上)。在产量方面,水肥耦合施肥方式产量明显高于撒施方式,且施肥均匀度与产量均匀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95)。(5)综合考虑肥料分布均匀性与增产节水效益得出,灌水0~2 h液施(T1)处理是最佳的施肥方式。(6)HYDRUS软件能较好地反应土壤水氮的动态变化,RMSE在0.1以下,NSE在0.65以上,拟合结果较好。模拟结果显示施肥后铵态氮平均含量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到9 mg/kg左右后逐渐下降到2 mg/kg,而硝态氮会在最初的2 mg/kg左右逐渐升高到6mg/kg,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一致。(7)从纵向看,以20~-30 cm深度铵态氮及硝态氮含量最高在7.5 mg/kg~12.5 mg/kg范围内。从施肥量看,施肥量增加,各土层铵态氮、硝态氮量有增加趋势增幅在12%~18%。从施肥均匀度方面看,相同施肥量不同施肥均匀度条件下各土层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均值较接近,但均匀度越低,氮素分布越离散,最终对植物的生长越不利。

张刚[2](2020)在《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制农田秸秆还田综合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稻麦两熟制是我国太湖流域主要的种植制度之一,秸秆还田是实现当地农田可持续高产稳产的重要农业措施。然而,秸秆还田也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明确秸秆还田的综合效应(经济和生态效益)有利于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筛选适宜秸秆还田模式。本研究以始于2009年6月的土柱模拟试验和2012年6月的田间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和氮肥用量(W、R、WR,N0、Nr、N1、N2分别代表稻季麦秸还田、麦季稻秸还田、稻秸麦秸双季均还田,不施氮、氮肥减量、推荐施氮、常规施氮)对农田的经济效益和土壤肥力变化、氮磷径流流失、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及基于秸秆的吸附特性探讨了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秸秆还田模式的综合效应进行评价。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秸秆还田原状土柱试验结果表明,麦秸还田配施适量氮肥较单施化肥处理水稻增产约2.48%~12.8%,其中WN1(稻季麦秸还田+推荐施氮)处理产量最高;水稻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秸秆还田能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其氮肥农学效率和表观利用率较单施化肥处理分别提高1.4~3.4 kg grain/kg N和1.8%~4.0%;稻季氨挥发损失量、氮肥的淋溶损失量和土壤残留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施氮量240 kg N/hm2时,秸秆还田较单施化肥处理氨挥发损失量增加18.2%,但土壤残留氮量增加10.1 kg/hm2,氮素淋溶损失量减少30.9%,氮肥总损失率降低6.0%。因此,在稻麦两熟地区采用WN1处理即可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增加水稻产量,又可降低氮肥损失。(2)秸秆还田田间试验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秸秆还田增加水稻产量,以RN1(麦季稻秸还田+推荐施氮)和WRN1(稻秸麦秸双季均还田+推荐施氮)模式下水稻增产幅度较高,而小麦产量随秸秆还田年限呈“减产-稳产-增产”的变化趋势;稻秸麦秸均还田下推荐施氮处理下水稻和小麦周年产量较常规施氮增产2.71%。秸秆还田增加稻季氮肥利用率,但降低麦季氮肥利用率,周年利用率呈增加趋势。与WN1模式相比,RN1和WRN1模式显着增加氮肥的周年利用率。还田秸秆的周年农学利用率、增产率、边际产量分别以RN1、WRN1、RN1模式最高,RN1模式对作物产量的周年增产效果高于WRN1模式。整体而言,推荐施氮和秸秆还田增加稻田的周年净效益,以水稻净收益为主,占周年净收益的68.9%~79.4%;RN1、WRN1、WN1较N1模式周年净收益分别增加4825、4149、1676yuan/hm2,WRN1和RN1处理的周年新增纯收益率显着高于WN1处理,增幅分别为13.3%和16.9%。因此,从农民经济收益角度来看,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应采用RN1或者WRN1模式。(3)秸秆还田进行3个稻麦连作周期后,耕层土壤理化性质监测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条件下,推荐施氮处理下土壤肥力优于常规施氮处理。推荐施氮条件下,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均提高稻田耕层土壤肥力。较不还田模式,耕层土壤容重和pH分别降低0.09 g/cm3和0.26个pH单位;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和C/N比分别增加9.62%、3.19%、13.0%、33.9%、17.8%、6.49%。本试验中,WRN1和RN1模式对土壤肥力的改善效果高于WN1模式。(4)基于秸秆还田田间试验,监测了一个稻麦连作周期的田面水和径流水中N、P养分浓度。结果表明,与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显着降低了稻季和麦季的N径流风险,稻季田面水中NH4+-N和NO3--N浓度分别降低31.5%和47.1%,麦季分别降低19.6%和11.7%;秸秆还田增加了稻季和麦季的P径流风险,分别增加17.8%和30.0%。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中,RN1模式下稻田田面水中可溶性总N(DTN)和可溶性总P(DTP)浓度均低于WRNI和WN1模式,其中DTN浓度显着高于不还田模式,而DTP浓度与不还田模式没有差异。稻秸麦秸均还田条件下,与常规施氮相比推荐施氮处理下作物产量和田面水中DTP浓度没有显着变化,但田面水中DTN浓度降低12.4%。因此,在保证周年产量的前提下,在稻麦两熟地区采用RN1模式可以有效防控稻田的周年N、P径流损失。(5)基于秸秆还田田间定位试验,监测了不同还田模式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监测结果表明,CH4集中在水稻分蘖期排放,占稻季总排放量的54.2%~87.5%,N2O集中在穗肥期,占稻季总排放量的46.7%~51.4%。CH4增温潜势(GWP)占稻季总GWP的87.5%~98.5%,是稻季温室效应的主要贡献者。秸秆还田处理下,稻田N2O排放量降低,但CH4排放量显着增加,最终导致总GWP显着增加。WN1、WRN1和RN1处理下稻田总GWP分别是N1处理的3.45、3.73和1.62倍,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分别是N1处理的3.00、2.96和1.52倍。在3种秸秆还田处理下,RN1模式的GWP和GHGI显着小于WN1和WRN1模式,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最小。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推荐施氮处理可以保持水稻高产稳产,但稻田GWP和GHGI显着低于常规施氮处理,降幅分别为16.5%和30.1%。因此,在本区域采用RN1模式有有利于减缓秸秆还田带来的温室效应。(6)基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盆栽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水稻籽粒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向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添加秸秆可以改善水稻的生长发育,提高水稻产量,本试验中半量秸秆还田(5.0 t/hm2)处理产量显着高于不还田处理,增产约21.0%。秸秆还田下土壤有机质增加10.0%,pH略有降低,Eh显着降低。秸秆还田加强了污染土壤对Cr、Cu、Ni、Pb的固持,土壤渗漏水中重金属含量显着降低,降低了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水稻籽粒Cr、Cu、Ni、Pb含量较对照处理分别降低7.14%、9.77%、30.1%、8.65%。从水稻产量、土壤对重金属的固持和籽粒重金属含量来看,秸秆还田措施在增加水稻产量的同时可以降低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降低水稻籽粒重金属污染风险。本试验中半量秸秆还田处理的效果优于秸秆全量处理。(7)基于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的监测数据,以水稻和小麦产量效益、土壤养分、稻季田面水N、P浓度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秸秆还田模式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评价指标中生态效应指标权重为0.741,高于产量效应指标权重。在施用推荐施氮量下,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均增加稻田的综合效益,其中稻秸还田模式的综合效应指数最高(0.808),稻秸麦秸均还田模式次之(0.716),麦秸还田模式最低(0.511);在稻秸麦秸均还田条件下,过量施氮降低稻田的综合效益,较推荐施氮处理综合效应指数降低0.195。因此,在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中,建议当地政府推广“麦季稻秸还田+推荐氮肥”(RN1)模式,这一模式的综合效益最高,能够兼顾作物产量与生态环境效益。

付伟章[3](2013)在《南四湖区农田氮磷流失特征及面源污染评价》文中提出南四湖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必经之地,其水质直接影响东线调水工程的成败。南四湖属富营养湖类型,富营养化主要是氮、磷、悬浮物和其他有机物大量入湖引发的。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关停了一大批污染企业,点源污染治理取得显着成效。近年来,由于沿南四湖区规模化禽畜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畜禽粪便的产生量迅猛增加,农田施用成为消纳畜禽粪便的主要方式,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有效地控制有机肥料的氮磷流失,对于控制农田面源污染、保障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南四湖沿岸的典型区域,采用田间径流试验、小流域监测、模拟降雨试验及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小麦-玉米、玉米-大蒜两种种植模式下有机肥料的肥效及盈亏,探讨了不同有机肥种类、施肥方式对氮磷流失的影响,明确了作物对有机肥中的养分利用率与农田氮磷流失的主要特征;并通过对典型闭合小流域的水质监测,对面源污染进行了初步评价;主要结论如下:1.有机肥的当季利用率较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并受栽培季节的影响。小麦-玉米种植模式下小麦季鸭粪处理的N、P表观利用率平均分别为14.10%、6.03%,牛粪处理的N、P表观利用率平均分别为9.25%、4.97%;大蒜-玉米模式下大蒜季腐熟鸡粪处理的N、P表观利用率平均分别为9.17%、4.03%。小麦-玉米模式下玉米季鸭粪处理的N、P表观利用率平均分别为27.29%、15.99%,牛粪处理的N、P农学利用率平均分别为17.58%、13.20%,大蒜-玉米模式下玉米季腐熟鸡粪处理的N、P表观利用率平均分别为26.40%、13.92%。2.农田消纳有机肥增加土壤中养分的积累,有机肥中N、P在土壤中的表观积累量及其占施肥量的比例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N、P表观积累量占施肥量的比例受有机肥种类、施用方法的影响。在小麦-玉米种植模式下,牛粪处理N、P积累量占施肥量的比例平均分别为39.06%、63.59%,鸭粪处理N、P积累量占施肥量的比例平均分别为26.37%、60.49%,在大蒜-玉米种植模式下腐熟鸡粪土壤N、P表观积累量占施肥量比例平均分别为33.52%、60.70%;牛粪沟施N、P表观积累量占施肥量的比例大于表施,有机肥沟施可增加养分在土壤的积累。3.农田消纳有机肥造成部分养分的损失,有机肥中N、P的表观损失量及其占施肥量的比例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N、P表观积累量占施肥量的比例受有机肥种类、施用方法的影响。在小麦-玉米种植模式下牛粪N、P表观损失量占施肥量的比例平均分别为15.35%、13.84%,鸭粪N、P表观损失量占施肥量的比例平均分别为19.29%、18.07%,在大蒜-玉米种植模式下腐熟鸡粪N、P表观损失量占施肥量的比例平均分别为16.32%、14.96%;牛粪沟施土壤N、P表观损失量占施肥量的比例要小于表施,有机肥沟施可减少养分的损失。4.施肥量显着影响地表径流液和侵蚀泥沙中总氮浓度,施肥量增加,浓度增高;表层追施有机肥后短期内降雨会明显增加地表径流液和侵蚀泥沙中总氮浓度,但对渗漏液总氮浓度影响不大。施肥量明显影响地表径流液和侵蚀泥沙中总磷浓度,施肥量增加,浓度升高;表层追施有机肥后短期内降雨会明显增加地表径流液和侵蚀泥沙中总磷浓度,但对渗漏液总磷浓度影响不大。一定降雨条件下,追施相同量的有机肥,条施处理比表施处理径流总氮、侵蚀泥沙总氮、径流总磷、侵蚀泥沙总磷降低,但渗漏液总氮升高、渗漏液总磷浓度差异不大。相同施肥方式等量施肥的条件下,施用牛粪处理的地表径流液、渗漏液和侵蚀泥沙中TN、TP浓度均比施用鸭粪处理的偏低,但差异并不显着。5.径流总氮流失是总氮流失的主要途径,平均径流总氮流失占总氮流失量的50.83%,其次为渗漏氮流失,占35.37%,土壤侵蚀造成的总氮流失量相对较低,占13.8%。侵蚀泥沙磷流失是总磷流失的主要途径,平均侵蚀泥沙磷流失占总磷流失量的49.90%,其次为径流磷流失,占33.35%,渗漏造成的总磷流失量相对较低,占16.75%。6.在不同降雨强度和相同施肥水平条件下,不同施用方式中混施能够显着降低不同氮素形态的流失浓度,且降雨强度越大,其降低幅度越大,总氮、硝态氮、铵态氮、颗粒态氮和水溶性有机氮的降幅均为120mm/h降雨强度最大,分别为31.66%、24.94%、22.43%、24.49%、24.17%。在不同降雨强度和相同施用方式条件下,随施肥水平的提高,地表径流汇中不同形态氮素流失浓度均增大,其增幅均随降雨强度的增强而增大,均在120mm/h降雨强度时最大,分别为47.21%、61.93%、35.17%、56.93%、33.01%。在不同降雨强度之间,地表径流各形态氮素所占总氮百分比变异不显着。在相同施肥水平条件下,混施施用方式不同形态氮素占总氮流失百分比的总变化量均是在低施肥水平时低于表施施用方式,在高施肥水平时高于表施施用方式,最高变化量分别为-3.13%和2.58%,其中在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均增加铵态氮占总氮流失浓度百分比变化量,最高达4.29%;在相同施用方式,地表径流不同形态氮素占总氮百分比的变化量均随施肥水平的提高而变化各异,其中在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均增加硝态氮占总氮百分比变化量,最高达10.00%。7.在相同施肥水平条件下,混施施用方式比表施施用方式能够降低总磷、水溶性无机磷、水溶性有机磷、水溶性总磷和颗粒态磷流失浓度平均分别降低35.79%、27.01%、33.95%、27.96%、39.08%;在相同施用方式条件下,施肥水平提高一倍时,总磷、水溶性无机磷、水溶性有机磷、水溶性总磷和颗粒态磷流失浓度分别平均提高了106.00%、47.87%、57.15%、48.82%、150.55%。相同施肥水平条件下,混施施用方式不同形态磷素占总磷百分比的总变化量基本上高于表施施用方式,平均总变化量增加25.91%;在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混施施用方式与表施施用方式各种形态磷素占总磷百分比的变化量在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各不相同,但均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在相同施用方式条件下,除了颗粒态磷外,各形态磷素占总磷百分比变化量均随着施肥水平的升高而降低,各形态磷的总变化量平均为降低56.87%,其中颗粒态磷占总磷百分比变化量随施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平均增加21.06%。8.水质指标与下垫面要素相关性较大。土地利用结构对流域面源污染方面,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强度有所不同。其中,农村居民点用地对水质的影响最大,耕地次之,林地和湖泊自然水面影响最小。南四湖地区闭合小流域氮磷输出主要源自种植业与居民生活两个方面,流失总氮、总磷量分别为1494.26kg、55.63kg,降雨产生的径流水质达到中—富营养或富营养化水平。

陈建国,张杨珠,曾希柏,谭周进,周清[4](2011)在《平衡施肥对缺磷红壤性水稻土的生态效应》文中指出为了研究平衡施肥对缺磷水稻土的生态效应,对长期缺施磷肥水稻土进行了3.5a平衡施肥试验。试验采取盆栽水稻的方式,在长期缺施磷肥的红壤性水稻土上比较不施磷肥(NK)、平衡施用氮磷钾无机肥(NPK)、无机氮磷钾肥配施硅肥(NPKSi)、无机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无机肥占3/5)、NPK基础上增施磷肥(NKhP)、NPKM基础上增施磷肥(NKhPM)处理的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特性、土壤磷的渗漏量以及地上部水稻产量、养分利用率、磷肥利用率的变化。试验表明,平衡施肥处理NPK、NPKSi、NPKM、NKhPM显着提高水稻产量,比不施磷肥(NK)平均增产147%,其中NPKM提高152%;能提高土壤肥力,比不施磷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18.5%,其中NPKM提高30.1%;显着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比不施磷肥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平均提高57.2%,其中NPKM提高87.1%;提高氮素、钾素养分利用率,比不施磷肥平均分别提高120.3%、33.6%,其中NPKM分别提高152%、43%。而长期重施无机磷肥处理(NKhP)虽然水稻产量比不施磷肥处理提高125.1%,但因土壤中磷酸根离子含量过高影响土壤微生物正常生长,土壤微生物活度比不施磷处理降低9.4%,土壤微生物量碳(MBC)降低2.4%,稻田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质量劣化。此外,重施磷肥处理(包括NKhP、NKhPM)易导致稻田水体的磷污染。各处理比较,NPKM综合生态效应最佳,以下依次是NKhPM、NPKSi、NPK,NKhP,NKhP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产生负效应。根据试验结果,平衡施肥是恢复缺磷水稻土的有效措施,其中在平衡施用氮磷钾化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或硅肥效果较好。

林忠成[5](2010)在《太湖地区土壤-作物系统氮素利用的综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太湖地区是我国着名的农业高产区之一,以稻麦两熟为主,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太湖水系水体氮、磷偏高,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农业面源污染受到广泛关注。该农区稻麦两熟种植体系中,氮肥投入量一直较高,过量施肥普遍,不仅肥料利用率低,而且在土壤—作物系统中氮素持续盈余,导致土壤背景氮较高。因此,从土壤—作物系统中研究氮素利用与平衡特点,以及高产与环境改善的要求,研究适宜的土壤背景氮和适宜的施氮量,对于太湖地区稻麦两熟氮素养分科学管理,降低氮素面源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针对太湖地区土壤高背景氮的现状,通过施氮与不施氮耗竭的定位试验,研究施氮量与土壤背景氮对作物产量、土壤剖面氮素积累与运移、氮肥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影响,期望明确维持地力、环境保护与稻麦高产、氮高效协调的适宜施肥量。试验于2007-2009年进行,2007年麦季在太湖周边地区的吴江、溧阳、宜兴、武进、常熟和相城(太湖地区农科所)等代表性农田,按020cm、2040cm、4060cm、6080cm和80100cm土壤剖面分层取样,研究了土壤剖面养分特征和对无机氮素的吸附特性。在此基础上,2007-2009年在太湖地区典型农区吴江市,进行3年5季(第1、2、3、4、5季分别为稻、麦、稻、麦、稻季,第6季小麦仍在进行中)稻麦轮作不施氮耗竭与施氮的组合3年定位试验,设养分不施氮耗竭区(不施氮肥区)、施氮肥区(5个水平)。以稻麦周年施纯氮量,施氮肥区全年施纯氮量分别为0(不施氮肥区,即耗竭区)、175、350、525、700、875 kg/hm2,水稻和小麦的施氮量分别占57%和43%,即稻季分别为0、100、200、300、400、500 kg/hm2,麦季分别为0、75、150、225、300、375 kg/hm2。氮肥均用尿素。水稻的氮肥运筹方式为基肥、分蘖肥、穗肥分别在倒4叶期与倒2叶期四次等量施用,小麦的氮肥运筹方式为基肥与拔节孕穗肥,二者比例为6:4。试验过程为2007年进行第一季水稻试验,以稻麦为一周年单位,第一年度(2007年)设置不施氮肥耗竭区和施氮肥区(5个水平);第二年度(2008年)施氮肥区仍按上年度施氮水平继续进行,而经1年(2008年5月份小麦收获后)的不施氮肥耗竭区上分别设置不施氮肥耗竭区和施氮肥区(5个水平);第三年度(2009年),施氮肥区、不施氮耗竭1年后再施氮的小区仍按上年度施氮水平继续进行,而经2年(2009年5月份小麦收获后)的不施氮肥耗竭区上分别又设置不施氮肥耗竭区和施氮肥区(5个水平)。不施氮耗竭区面积在2007年按3年定位试验所需提前规划好。与此同时,在扬州大学试验基地运用土壤渗漏池(Lysimeter),系统研究了在砂土和黏土上稻麦两熟土壤—作物系统中田面水氮、氨挥发、氮素渗漏、作物吸收和土壤剖面氮素累积等氮素行为与数量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太湖流域各县市的耕地土壤氮素含量高于省平均值,其中上层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含量最高,土壤氮素含量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各种土壤的不同剖面对铵态氮的吸附量不同,黏土的吸附能力高于砂性土壤,下层土壤的吸附能力高于上层;随着铵态氮浓度的增大,土壤对铵态氮吸附量都表现为增大的趋势。2、稻季氨挥发量取决于施氮后田面水NH4+-N浓度,与当次施氮量有关,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在施氮后13天左右达最大值,田面水NH4+-N浓度和氨挥发峰值同步出现,施氮后一周是减少氨挥发、防止径流氮损失的关键期;黏性土壤的氨挥发损失比例要低于砂性土壤,黏土氨挥发总损失量为10.4987.06 kg/hm2,占施氮量的比例10.92%21.76%,砂土氨挥发总损失量为11.32102.43 kg/hm2,占施氮量的比例11.32%25.61%;各次施氮后氨挥发损失量的大小依次为分蘖肥>倒4叶穗期>基肥>倒2叶穗肥,发现稻季施氮量300 kg/hm2时氨挥发量比200 kg/hm2跃增。氮素渗漏主要泡田引起,以NO3--N为主,NH4+-N很少,砂土NO3--N的渗漏多于黏土,高氮处理NO3--N的渗漏要高于低氮处理,渗漏量大的土壤要高于渗漏量小的土壤。3、土壤—作物系统不同施氮量持续施用,以及不施氮耗竭1、2年后施氮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各季水稻产量对当季不同施氮量的响应有明显的差异,呈现出土壤背景氮对产量的效应明显,水稻持续施氮处理当季施氮量为100 kg/hm2和200 kg/hm2时,3年水稻产量呈降低趋势,说明土壤不施氮耗竭使背景氮减小,水稻不能获得高产;当施氮量为300 kg/hm2时,持续施氮和不施氮耗竭1、2年后施氮均能获得最高产量;而高于300 kg/hm2时均引起水稻倒伏减产,所以土壤的水稻高产适宜施氮量趋于当季300 kg/hm2、周年525 kg/hm2,可以维持水稻高产的土壤背景氮。水稻累积吸氮量也呈一定的土壤背景效应,氮肥利用率随当季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与土壤背景氮关系不密切。4、小麦季土壤剖面中无机氮素含量不仅与当季施氮量有关,还与土壤肥力背景值有关,各个生育期土壤剖面无机氮素主要集中在030 cm土层,且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30100 cm土层无机氮素对施氮量300375 kg/hm2有明显地响应,拔节期以后已有明显的淋溶效应;施氮量300375 kg/hm2土壤中无机氮素的残留量一直较高,小麦成熟期土壤无机氮量与播种期相比,施氮量375 kg/hm2处理仍在增加,施氮量小于300 kg/hm2处理均有所减少;小麦—土壤系统氮素表观损失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施氮处理75 kg/hm2和375 kg/hm2的损失量和损失率(占相应施氮量的比例)分别为26.20 kg/hm2、34.93%,168.64 kg/hm2、44.97%。从小麦各个生育阶段氮素的损失情况来看,播种至返青期氮素表观损失最多,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因此要控制前期基肥的施用量;拔节至开花期小麦吸肥量最多,低氮处理(75 kg/hm2和150 kg/hm2)出现氮素亏缺,而高氮处理(300 kg/hm2和375 kg/hm2)氮肥表观损失依然较高,土壤中一直存在着较多的无机氮素;小麦施氮量不超过225 kg/hm2较为适宜。5、土壤剖面氮素含量主要在耕作层,土壤氮素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在土壤层次4050cm处达到最小值,尔后略有增大趋势,不施氮处理土壤剖面氮素含量要比试验前减小,呈现氮素养分耗竭的作用;一旦施氮土壤耕作层的氮素含量对氮肥有响应,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下层土壤氮素也增大,低氮处理(年施氮量为175 kg/hm2和350 kg/hm2)增加较少,而高氮处理(年施氮量为700 kg/hm2和875 kg/hm2)土壤剖面氮素含量显着增大;第五季作物水稻收获后不施氮耗竭2年后施氮处理的土壤剖面氮素含量要低于不施氮耗竭1年后施氮处理和持续施氮处理的相应处理;小麦季土壤剖面氮素含量特别是上层土壤要显着低于水稻季,耗竭效应对旱季小麦的产量影响作用较大;当季施氮均能改变土壤氮素含量,且与施氮量相关。本研究在稻麦较高产的条件下,兼顾氮肥利用效率,综合考虑水稻季施氮后氨挥发效应、土壤氮素渗漏特点和小麦季土壤剖面无机氮素的变化等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流域获得当前生产上水稻目标产量9750 kg/hm2和小麦目标产量6000 kg/hm2,水稻的适宜施氮量为225300 kg/hm2,小麦的适宜施氮量为180225 kg/hm2,较有利于维持地力、稻麦高产、氮相对高效和生态安全。

李成芳[6](2008)在《稻田生态种养模式氮素转化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氮(N)是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然而过量的N肥施用不仅带来肥效的降低,而且导致一系列不良的环境反应,研究稻田N素的转化及动态规律,对提高N的有效利用及其降低N的环境危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野外采样、室内分析测定、室内培养试验和田间小区实验,利用静态箱技术、自制测渗计技术和密闭式酸吸收法等手段,对稻鸭和稻鱼共作生态系统稻田N的矿物固定与固定态铵的释放;稻田土壤可溶性有机N的生态学效应;田面水N库与土壤N库相互转化;作物生长与N素转化的联系及其系统N素损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相对于常规稻作,由于鸭和鱼的存在,稻鸭、稻鱼共作降低了土壤pH,显着提高了0.02-1mm的砂粒和细砂粒含量,显着降低了<0.002mm粘粒的含量,使得稻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数量增加,土壤团聚化程度加强,因此改善了土壤质地。稻鸭、稻鱼共作提高了土壤全N、全P含量,增幅分别为4%~7%和4%~13%,显着地增加了土壤NH4+、速效P含量,而对土壤NO3-影响不大。2、土壤固定态铵受鸭、鱼活动,施肥和水稻生长多种因素影响。施肥促进土壤对铵的固定,土壤固定态铵含量随着土壤交换性NH4+和pH增加而增加;相对于常规稻作,鸭和鱼的存在显着地提高了土壤固定态铵含量,其增幅为4%~5%;土壤固定态铵含量与>0.2mm.的砂粒含量和<0.002mm的粘粒含量成极显着或显着相关;水稻吸N量与土壤固定态铵呈显着负相关,与土壤固定态铵的释放量呈显着正相关,水稻吸收促进土壤固定态铵的释放。因此,相对于常规稻作,稻鸭、稻鱼共作提高了土壤N含量和水稻吸N量,降低了土壤固定态铵的释放,为创造了一个对作物潜在有效的N库。3、在水稻全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N表现为先升后降,并于成熟期有所回升;土壤脲酶、脱氢酶和蛋白酶活性表现为先升后降,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不大。相对于常规稻作,由于鸭子和鱼的活动及其生活粪便作用,稻鸭、稻鱼共作显着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N含量、土壤脲酶活性、脱氢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其增幅分别为7%~8%、8%~13%、13%~17%和10%~14%。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N与土壤速效N、土壤全N、全P和水稻吸N量之间不相关,土壤脲酶和脱氢酶活性与土壤速效N负相关,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全N、全P不相关,土壤脲酶、脱氢酶和蛋白酶活性与水稻吸N量呈显着相关,土壤微生物量N与土壤酶活性不相关。4、稻田土壤SON是水稻吸收、微生物吸收和N淋失的交互作用的综合反映。在水稻全生育期,土壤SON与土壤无机N呈显着正相关,与水稻吸N量呈显着负相关;而由于水稻对N的吸收和N的下渗淋失,土壤SON与土壤微生物量不相关。相对于常规稻作,由于鸭和鱼的存在,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土壤SON含量显着降低了7%-12%。DON是稻田渗漏水的主要N形态。相对于常规稻作,稻鸭、稻鱼共作减少了土壤SON的潜在淋失。5、NH4+是田面水无机N素的主要形态;同时,相对于处理常规稻作,稻鸭稻鱼共作显着降低田面水pH,显着提高NH4+浓度,而TN浓度有所增加,而对NO3-无明显影响;稻鸭共作显着提高了DO浓度,而稻鱼共作显着降低了DO浓度。田面水中NH4+/TH在施肥后第3天达到最大,随后降低,而所有处理NH4+/TN的均值相当,表明稻鸭、稻鱼共作不会增加TN中NH4+的比重,因此不会提高氨N为形态的相对流失潜力。渗漏水中NO3-是无机N淋失的主要形态;相对于处理常规,稻鸭、稻鱼共作渗漏水NO3-和TN浓度降低,而渗漏水NH4+无明显变化。稻鸭、稻鱼共作肥料N潜在淋失率分别为2.72%、2.58%,低于处理常规稻作(2.99%),表明稻鸭、稻鱼共作可以减少施入N肥潜在的下渗淋失,同时稻鱼共作减少N肥淋失的效果好于稻鸭共作。6、由于鸭子和鱼的存在,相对于常规稻作,稻鸭、稻鱼显着提高稻田田面水总P浓度、溶解P浓度和土壤速效P含量及水稻植株对P的吸收,而土壤全P有所增加。在水稻全生育期,稻鸭、稻鱼共作系统田面水总P浓度、溶解P浓度、土壤全P和速效P含量在施肥后达到最大值,此后随水稻的生长逐渐降低,表明施P肥后一周是控制稻田P流失的关键时期;同时,对P的环境效应分析表明,在稻鸭、稻鱼共作期间,要注意避免农田排水和防止因降雨引起的田面水外溢。此外,由于鸭子和鱼的活动提高了土壤有效养分含量,降低化肥的施用量,进而降低了化肥损失所造成的环境危害。7、各处理N2O排放具有类似的变化模式;N2O排放峰值出现在施肥后2星期和稻田落干期。与常规稻作相比,由于鸭鱼的存在,稻鸭共作生态系统N2O释放量显着增加为8%-13%,稻鱼共作生态系统N2O释放量则显着减少了4%-5%。在稻田淹水期,N2O排放与温度变化不相关,与土壤有效N和pH相关;稻田排干后,N2O排放与温度变化、土壤有效N和pH不相关,表明在稻田淹水期,N2O排放受土壤氧化-还原层的硝化-反硝化作用影响,而在稻田落干期,N2O排放受土壤温度、水分含量和pH共同影响。稻鸭共作提高了系统N2O的增温效应,而稻鱼共作降低了系统N2O的增温效应。8、尿素的施用促进NH3的挥发,尿素施用后一周NH3挥发量占总挥发量的79%-87%,说明了施肥后一周是控制NH3挥发的关键时期。对影响NH3挥发的因子分析表明,NH3通量与土壤pH、田面水pH、田面水NH4+浓度呈显着或极显着相关,与温度和土壤脲酶活性不相关。相对于常规稻作,由于鸭子和鱼的存在降低了田面水pH,稻鸭、稻鱼共作降低了稻田NH3挥发。因此,稻田养鸭养鱼能够降低N肥的损失率,进而提高N肥的利用率。9、施肥和水稻吸N是影响N平衡最主要的因素,NH3挥发、降雨和灌溉水也是影响N平衡的重要因素,而N2O释放、N淋失和鸭和鱼N的输出对平N衡的贡献不大。与常规稻作不同,稻鸭和稻鱼共作N平衡为正,表明了鸭和鱼的存在加速了土壤有机养分的周转,显着地提高了水稻N的输出。

谢立群,刘艳华,陈晓飞[7](2007)在《沈阳市灌区水田耗水量的试验与计算》文中研究说明对沈阳市十个主要水田灌区进行了两方面研究:彭曼-蒙特斯公式水田需水量的计算、水田渗漏量的试验和计算。最后得出沈阳市十个主要灌区的水田需水量、渗漏量和耗水量结果,为灌区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依据。

郑淑红[8](2007)在《沈阳市主要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和水田耗水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渠系水利用系数和水田耗水量都是灌区的规划管理、合理运行、水资源的合理调配等方面的重要基础资料,是综合反映灌区渠系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编制用水计划和进行水量平衡计算的一个主要技术参数。但是到目前为止,沈阳市所属各灌区还没有切合实际的资料。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确定了沈阳市十个主要灌区(石佛寺灌区、沈抚灌区、祝家堡灌区、浑蒲灌区、毓宝台灌区、八一灌区、大闸灌区、辽蒲灌区、浑南灌区和浑北灌区)各级典型渠道和水田的土壤质地,并进行了分类命名;通过田间双环入渗实验测定了以上十个灌区各级渠道和水田的渗透系数,并计算出渠道的渗漏量和水田渗漏量;采用彭曼—蒙特斯公式,以当地的1995年~2005年的气象资料为依据,分别计算出平水年以上各灌区各个生育阶段及整个生育期的水稻需水量;利用同期的气象资料计算出各级渠道平水年的蒸发损失;最后分别计算出沈阳市以上十个主要灌区各级渠道的渠道水利用系数、渠系水利用系数和水田的耗水量。最终将研究结果采用Photoshop和Excel以图表的形式分析和归纳出来,简明扼要,以便于沈阳市水利系统的各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进行灌区的合理运行、管理以及水资源优化利用和调配时作为基础数据参考和使用。

张刚[9](2007)在《太湖地区主要类型稻田氮磷面源污染通量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选择了太湖地区主要水稻土类型(白土、黄泥土和乌栅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了氮、磷养分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和稻季的径流养分损失及缓冲带对氮磷养分的拦截效果,并利用水田渗漏仪方法测定了不同土壤中稻田养分的渗漏通量,为研究区的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宏观决策提供基本参数和科学依据。本文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Lysimeter模拟试验得出黄泥土类型水稻田渗漏水中氮磷养分的迁移规律。渗漏水中氮磷养分浓度与施肥量呈线性正相关,不同处理下的氮磷养分浓度在施肥初期差异显着;NO3--N浓度在土壤剖面中呈现上低下高的分布特点,最大值出现在低层。NO3--N是稻田氮素淋失的主要形态,其淋洗量占施氮总量的1.04%-1.93%;NH4+-N集中分布在稻田土壤表层,易被土壤胶体所吸附,稻季淋洗量极少,对环境影响不大;磷肥施入土壤后,易被固定,迁移能力很小,但配施猪粪,可以延长磷素释放时间,促进磷的迁移。(2)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得出水稻生长期间表层水中养分变化规律。表面水中NH4+-N、NO3--N浓度与施氮量呈线性正相关;NO3--N浓度最大值的出现时间滞后于NH4+-N,因此表层水中NH4+-N(NO3--N)/T-N可以反映氮素转化与流失潜能的相对水平;NH4+-N/T-N的比值在施肥后1-2天内达到最大值,约97.79%,随后此比值随着时间呈下降的趋势,NO3--N/T-N变化趋势相反,表明施肥初期以NH4+-N为氮素流失的重点监测对象,施肥后期则以NO3--N为主要监测项目。(3)利用中国科学院常熟野外生态站的径流场进行了水稻田径流养分中氮磷损失的研究,结果表明,径流中氮磷的损失除与施肥量和施肥时期相关外,主要受降水量及降水强度的影响;稻季常熟试验田NH4+-N的径流流失通量为0.223 kg hm-2,NO3--N流失通量为0.145 kg hm-2,NH4+-N流失通量高于NO3--N,NH4+-N为氮肥径流损失的主要形式,应该加强对NH4+-N的流失的监控;磷肥的施用增加了磷素流失的潜能,稻季常熟实验田的溶解性总磷(DTP)径流流失通量为0.030 kg hm-2,具有诱发附近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DTP是监测稻田径流养分流失的一个重要项目。(4)通过对比不同施肥水平对水稻产量及生态系统中水环境的影响,可以发现优化施肥与常规施肥水稻产量相当,但优化施肥比常规施肥减少氮肥用量22%,减少氮素径流损失30%~40%,氮素渗漏损失32.3%;常规施肥水稻田表层水中氮素浓度高于优化施肥,渗漏水中氮浓度变化也有相似的规律,但远低于表层水;施肥后表层水中保持较高的磷浓度,可达15.7 mg L-1,存在诱发附近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改进施肥方法,适当减少化肥用量,加强水肥管理,可有效地降低农田氮、磷排出量,是控制农田面源污染的重要措施。(5)利用缓冲带控制水稻田面源污染的研究表明:缓冲带与施肥大田当年的水稻产量没有显着差异,缓冲带不会造成水稻减产;渗漏水中的氮、磷在土壤剖面中呈现上高下低的趋势,稻田生态系统具有吸附固定氮、磷养分的功能,可有效减少氮、磷的淋失;缓冲带能显着地拦截径流养分,稻季拦截的DTN和DTP分别为20.6~51.8 kg hm-2和4.7~5.1 kg hm-2,而且对渗漏水中N、P养分的水平迁移具有明显的拦截效果,是一种有效地减少农田面源污染的措施。(6)利用水田渗漏仪对太湖地区三种主要水稻土的稻田渗漏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稻田水渗漏量随时间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并呈显着的线性负相关性,在整个稻季白土稻田水渗漏量最大值为3067 m3 hm-2,高于乌栅土的渗漏量1564 m3 hm-2,而黄泥土稻田基本没有渗漏量;对同一类型的水稻土,水稻田中部的渗漏量明显高于水稻田进水头和上水头区域;白土类型水稻田的稻季养分渗漏通量为NO3--N 8.73 kg hm-2,NH4+-N 1.57 kg hm-2,NO3--N渗漏通量高于NH4+-N,为稻田氮肥渗漏损失的主要形式,DTP的稻季渗漏通量0.90 kg hm-2。乌栅土类型稻田的稻季养分渗漏通量低于白土上发生的养分渗漏量,白土稻季上发生的NO3--N、NH4+-N、DTP渗漏通量分别是乌栅土渗漏量的3.32倍、1.38倍和1.70倍。

谢立群,陈晓飞,汤先彬,王禹[10](2007)在《毓宝台灌区水田耗水量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沈阳市毓宝台灌区水田进行了三方面研究:彭曼-蒙特斯公式水田需水量的计算、水田渗漏量的试验和计算、水田土壤部分物理性质指标测试。最后得出沈阳市毓宝台灌区的水田需水量、渗漏量和耗水量结果,为沈阳灌区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依据。

二、水田土壤渗漏量测定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田土壤渗漏量测定器(论文提纲范文)

(1)寒区稻田灌溉水肥耦合机制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水肥耦合技术研究进展
        1.2.2 国内水肥耦合技术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预期成果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2.2 土壤特征参数测定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5 评价指标
    2.6 数据处理
第3章 不同水肥耦合灌溉方式对水稻生长及水肥分布的影响
    3.1 水肥耦合作用对稻田土地中水肥分布的影响
        3.1.1 稻田水分运动规律
        3.1.2 2019年水肥耦合试验肥料运移规律
        3.1.3 2020年水肥耦合试验肥料运移规律
        3.1.4 乳熟期各处理田间铵态氮、硝态氮分布
    3.2 不同水肥耦合处理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3.2.1 不同的水肥耦合处理方式对于水稻作物重量的影响
        3.2.2 不同水肥耦合处理方式对水稻株高及分蘖的影响
        3.2.3 不同灌溉施肥处理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2.4 水稻产量与田间氮肥分布的相关分析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HYDRUS的土壤水氮运动模型
    4.1 基本方程
        4.1.1 水分运动基本方程
        4.1.2 根系吸水模型
        4.1.3 溶质运移基本方程
    4.2 数值模拟条件设置
        4.2.1 模型初始条件设置
        4.2.2 模型的边界条件和参数的设定
        4.2.3 模拟时间设置
        4.2.4 模型验证
    4.3 HYDRUS数值模拟与验证
        4.3.1 模型校准和验证
        4.3.2 模型应用
        4.3.3 误差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制农田秸秆还田综合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我国秸秆资源及利用方式分析
    1.2 秸秆还田的产量效应
    1.3 秸秆还田的生态环境效应
        1.3.1 秸秆还田和土壤培肥
        1.3.2 秸秆还田和农田氮磷养分流失
        1.3.3 秸秆还田和稻田温室气体
        1.3.4 秸秆还田和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
        1.3.5 秸秆还田和农田病虫草害
    1.4 秸秆还田综合效应研究
    1.5 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秸秆还田的科学问题
    1.6 研究内容、目标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目标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麦秸还田与施氮量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及损失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区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4 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2.2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2.2.3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2.2.4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稻田氮素淋溶损失的影响
        2.2.5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氮肥土壤残留量的影响
        2.2.6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稻田氮肥总损失量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麦周年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2 产量测定
        3.1.3 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水稻小麦周年产量的影响
        3.2.2 秸秆还田模式对秸秆利用率的影响
        3.2.3 秸秆还田模式对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3.2.4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田收益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2 样品采集和测定
        4.1.3 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4.2.2 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4.2.3 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pH的影响
        4.2.4 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C/N比的影响
        4.2.5 稻秸麦秸均还田下施氮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田氮磷径流风险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
        5.1.2 样品采集和测定
        5.1.3 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季田面水氮素浓度的影响
        5.2.2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季田面水磷素浓度的影响
        5.2.3 秸秆还田模式对麦季径流水氮磷浓度的影响
        5.2.4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水稻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田温室气体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设计
        6.1.2 气样采集和测定
        6.1.3 全球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计算
        6.1.4 土壤分析和水稻产量测定
        6.1.5 数据计算与统计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6.2.2 秸秆还田模式对稻季CH_4排放通量的影响
        6.2.3 秸秆还田模式对稻季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6.2.4 稻秸麦秸均还田下施氮量对稻季CH_4和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6.2.5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季CH_4和N_2O温室效应的影响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材料
        7.1.2 试验设计
        7.1.3 样品采集和测定
        7.1.4 数据计算与统计
    7.2 结果与分析
        7.2.1 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7.2.2 秸秆还田对土壤渗漏水中DOC的影响
        7.2.3 秸秆还田对土壤溶液pH和Eh的影响
        7.2.4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和pH的影响
        7.2.5 秸秆还田对土壤渗漏水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7.2.6 秸秆还田对水稻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7.2.7 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秸秆还田模式综合效应评价
    8.1 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秸秆还田模式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和正向化处理
        8.2.2 秸秆还田模式各项评价指标的隶属度
        8.2.3 秸秆还田模式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8.2.4 秸秆还田模式的综合效应评价
    8.3 讨论与小结
第九章 结论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不足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3)南四湖区农田氮磷流失特征及面源污染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表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况
        1.1.2 水体富营养化
        1.1.3 农业氮磷流失与水体富营养化
    1.2 氮磷流失研究概况
        1.2.1 农田氮磷流失途径
        1.2.2 农田氮磷流失特征
        1.2.3 影响农田氮磷流失的主要因素
    1.3 氮磷流失特征的研究方法及存在问题
        1.3.1 不同作物及轮作农田环境效应的研究
        1.3.2 野外实地监测研究
        1.3.3 人工模拟实验
    1.4 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的评价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水文状况
        2.1.4 土壤与母质
        2.1.5 南四湖水环境现状
        2.1.6 南四湖滨湖区农业生产情况
    2.2 施用有机肥农田氮磷流失试验
        2.2.1 小麦-玉米种植模式下施用有机肥农田氮磷流失试验
        2.2.2 玉米-大蒜种植模式下施用有机肥农田氮磷流失试验
        2.2.3 室内模拟降雨条件下施用有机肥氮磷流失试验
        2.2.4 小流域尺度下氮磷流失量监测试验
    2.3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2.3.1 土壤样品的采集
        2.3.2 土壤样品的处理
        2.3.3 水样的采集
        2.3.4 水样的分析
        2.3.5 水样和土壤养分的分析方法
        2.3.6 生物量测定
    2.4 计算方法
        2.4.1 产流速率的计算方法
        2.4.2 各实验点位流失水量与氮磷流失量
        2.4.3 养分利用率指标计算
3 不同作物种植模式下有机肥的利用率研究
    3.1 有机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3.1.1 小麦-玉米种植模式下不同施肥处理作物产量
        3.1.2 大蒜-玉米种植模式下不同施肥处理作物产量
    3.2 不同作物种植模式下有机肥氮磷效应
        3.2.1 小麦-玉米种植模式下不同施肥处理氮磷效应
        3.2.2 大蒜-玉米种植模式下不同施肥措施氮磷效应
    3.3 不同作物种植模式下不同施肥处理养分盈亏状况
        3.3.1 小麦-玉米种植模式下不同施肥处理氮磷盈亏状况
        3.3.2 大蒜-玉米种植模式下不同施肥处理氮磷盈亏状况
    3.4 小结
4 有机肥施用农田氮磷流失特征
    4.1 不同管理措施下径流与渗漏以及侵蚀流失特征
        4.1.1 小麦-玉米种植模式下施肥方式对流失量的影响
        4.1.2 大蒜-玉米种植模式下施肥方式对径流与渗漏发生量的影响
    4.2 径流液与渗漏液以及侵蚀泥沙中氮磷流失规律
        4.2.1 不同流失方式下农田氮磷流失浓度特征
        4.2.2 各流失方式下农田氮磷流失形态特征
    4.3 总氮总磷流失总量
    4.4 结论
5 模拟降雨条件下施用有机肥氮磷的流失特征
    5.1 不同处理对地表径流氮素流失浓度的影响
        5.1.1 不同处理对地表径流总氮流失浓度的影响
        5.1.2 不同处理对地表径流硝态氮流失浓度的影响
        5.1.3 不同处理对地表径流铵态氮流失浓度的影响
        5.1.4 不同处理对地表径流颗粒态氮流失浓度的影响
        5.1.5 不同处理对地表径流水溶性有机氮流失浓度的影响
    5.2 不同处理对地表径流各形态氮素所占总氮比例的影响
        5.2.1 40mm/h降雨强度条件下各形态氮素占总氮比例
        5.2.2 80mm/h降雨强度条件下各形态氮素占总氮比例
        5.2.3 120mm/h降雨强度条件各形态氮素占总氮比例
    5.3 不同处理对地表径流不同形态磷素流失浓度的影响
        5.3.1 40mm/h降雨条件下各形态磷素流失浓度特征
        5.3.2 80mm/h降雨条件下各形态磷素流失浓度的特征
        5.3.3 120mm/h降雨条件下各形态磷素流失浓度的特征
    5.4 不同处理对各形态磷素所占总磷比例的影响
        5.4.1 40mm/h降雨强度条件下各形态磷素占总磷的比例
        5.4.2 80mm/h降雨条件下各形态磷素占总磷的比例
        5.4.3 120mm/h降雨条件下各形态磷素占总磷的比例
    5.5 小结
6 小流域尺度下氮磷流失量与风险评价
    6.1 闭合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价
        6.1.1 研究区域概况及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6.1.2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与污染风险分级
        6.1.3 下垫面要素基本统计特征
        6.1.4 监测流域下垫面要素对水质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6.2 污染风险分级
    6.3 闭合小流域氮磷输出总量分析及评价
        6.3.1 闭合小流域氮磷污染评价
        6.3.2 闭合小流域氮磷排放总量分析
    6.4 结论
7.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1.1 不同种植模式下有机肥养分利用率
        7.1.2 大田自然降雨条件氮磷流失特征
        7.1.3 室内模拟降雨条件下氮磷流失特征
        7.1.4 小流域尺度下氮磷流失与面源污染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4)平衡施肥对缺磷红壤性水稻土的生态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壤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1.3.1 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
        1.3.2 植物样品采集方法
        1.3.3 渗漏液采集方法
        1.3.4 测定方法
        1.3.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平衡施肥处理对长期缺施磷肥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2.2 不同平衡施肥处理对长期不施磷肥退化水稻土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2.2.1 对微生物区系及活度的影响
        2.2.2 对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2.3 不同平衡施肥对长期缺施磷肥水稻土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效应
        2.3.1 对缺磷水稻土水稻各生育期生物量的影响
        2.3.2 对缺磷水稻土水稻产量的影响
        2.3.3 对缺磷水稻土水稻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2.4 对缺磷水稻土磷的渗漏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平衡施肥与缺磷水稻土水稻产量及水稻养分利用率的关系
    3.2 不同平衡施肥与缺磷水稻土微生物生态系统及功能的关系
    3.3 不同处理磷的渗漏流失
    3.4 不同平衡施肥处理对缺磷土壤的生态效应比较
    3.4 本试验需说明的问题
4 结论

(5)太湖地区土壤-作物系统氮素利用的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太湖流域概况
        1.1.2 太湖水污染现状
    1.2 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氮肥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作用
    2.2 氮肥施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2.3 土壤-作物系统氮素缓冲能力的研究进展
    2.4 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去向的研究进展
    2.5 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循环及转化规律
        2.5.1 农业生态系统的氮素输入
        2.5.2 土壤中氮素的运移和转化规律
        2.5.3 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的输出
    2.6 我国主要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的研究进展
    2.7 农田生态系统肥水管理与改进措施
        2.7.1 确定适宜的氮肥施用量
        2.7.2 适宜的氮肥施用时期
        2.7.3 适宜的氮肥施用方法
        2.7.4 排水农田氮肥管理
        2.7.5 高产条件下小麦的氮肥管理措施
    2.8 氮素行为研究存在问题与展望
        2.8.1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8.2 氮素行为研究展望
    2.9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太湖地区主要土壤类型的养分特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样品
        3.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3.1.2.1 土壤养分含量测定方法
        3.1.2.2 土壤吸附量的测定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农田土壤剖面氮素含量
        3.2.2 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农田土壤养分特点
        3.2.3 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农田土壤对氮素吸附特性
    3.3 讨论
    3.4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不同土壤背景氮下水稻产量与氮素利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4.1.3.1 土壤养分的测定
        4.1.3.2 田面水 NH_4~+-N 浓度的测定
        4.1.3.3 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和含氮量的测定
        4.1.3.4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氮肥作基肥、分蘖肥和穗肥施用后对田面水 NH_4~+-N 浓度的影响
        4.2.2 不同施氮量对田面水中 NH_4~+-N 含量及其占施氮量比例的影响
        4.2.3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4.2.4 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对水稻产量变化的比较
        4.2.4.1 各施氮处理间水稻产量的比较
        4.2.4.2 持续施氮和耗竭1 年后施氮的水稻产量与三季不施氮的水稻产量的比较
        4.2.4.3 持续施氮处理 2008 年水稻产量与 2007 年水稻产量的比较
        4.2.4.4 持续施氮的水稻产量与耗竭1 年后施氮的水稻产量的比较
        4.2.5 不同施氮处理对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2.6 不同施氮处理对水稻植株吸氮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4.3 讨论
    4.4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小麦-土壤系统氮素利用与平衡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5.1.2 试验设计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5.1.3.1 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
        5.1.3.2 土壤剖面样品无机氮素测定
        5.1.3.3 土壤剖面样品含水率和容重的测定
        5.1.3.4 小麦植株干重和氮素测定
        5.1.3.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测定
        5.1.4 数据分析及计算公式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施氮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5.2.2 不同施氮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5.2.3 不同施氮量对小麦氮素积累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5.2.4 不同施氮量对小麦各生育期土壤剖面无机氮素的影响
        5.2.5 不同施氮量对小麦-土壤系统氮素平衡和土壤无机氮素累积效应的影响
    5.3 讨论
    5.4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土壤剖面氮素对施氮的响应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设计
        6.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6.1.2.1 测定作物的产量
        6.1.2.2 测定土壤剖面样品全氮含量
        6.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三年定位施氮条件下作物产量的响应
        6.2.2 三年定位不同施氮条件下对土壤剖面氮素的影响
        6.2.2.1 第一、二季作物持续施氮土壤剖面氮素含量的变化
        6.2.2.2 第三、四、五季作物持续施氮土壤剖面氮素含量的变化
        6.2.2.3 耗竭1 年后施氮处理土壤剖面氮素含量的变化
        6.2.2.4 耗竭2 年后施氮土壤剖面氮素含量的变化
        6.2.3 第五季水稻收获后土壤剖面氮素含量的分析
    6.3 讨论
    6.4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水稻-土壤系统氮素利用与损失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设计
        7.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7.1.2.1 土壤肥力及土壤剖面氮素的测定
        7.1.2.2 田面水无机氮素的测定
        7.1.2.3 土壤渗漏液无机氮素的测定
        7.1.2.4 氨挥发的测定
        7.1.2.5 水稻植株氮素和产量测定
        7.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两类土壤不同生育时期施氮后稻田面水 NH_4~+-N 浓度的动态变化
        7.2.2 两类土壤不同生育时期施氮后氨挥发量的动态变化
        7.2.3 两类土壤不同生育时期对施氮后氨挥发量及其占施氮量的比例和氨挥发峰值与田面水铵态氮峰值的影响
        7.2.4 两类土壤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7.2.5 两类土壤不同施氮处理对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7.2.6 两类土壤不同施氮处理对水稻成熟期土壤剖面氮素含量的影响
        7.2.7 土壤原位渗漏溶液中氮素的变化情况
    7.3 讨论
        7.3.1 关于水稻季氨挥发的研究
        7.3.2 关于水稻季土壤中氮素渗漏的研究
    7.4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1.1 持续施氮和耗竭 1、2 年后施氮对稻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8.1.2 太湖地区水稻季不同生育时期施氮对田面水 NH_4~+-N 浓度和氨挥发的影响及土壤氮素渗漏的特点
        8.1.3 不同施氮处理对小麦季土壤剖面无机氮素的影响
        8.1.4 太湖地区不同施氮处理对土壤剖面氮素的影响
        8.1.5 太湖地区稻麦适宜的施氮量
    8.2 讨论
        8.2.1 太湖地区适宜施氮量的研究
        8.2.2 关于作物高产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可行的田间管理措施
    8.3 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内容与展望
    8.4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稻田生态种养模式氮素转化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稻鱼生态种养模式
        1.2.2 稻鸭生态种养模式
        1.2.3 田面水N素
        1.2.4 土壤固定态铵
        1.2.5 土壤可溶性有机N
        1.2.6 土壤微生物量N
        1.2.7 土壤酶活性
        1.2.8 N素损失
        1.2.9 土壤N矿化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3.1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3.2 本研究的思路、内容及其技术路线
    1.4 项目来源
第二章 稻鸭、稻鱼共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地点和土壤
        2.2.2 试验材料
        2.2.3 田间设置及管理
        2.2.4 田间取样及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土壤pH
        2.3.2 土壤NH_4~+
        2.3.3 土壤NO_3~-
        2.3.4 土壤全N
        2.3.5 土壤速效P
        2.3.6 土壤全P
        2.3.7 土壤质地
    2.4 讨论
        2.4.1 稻田土壤pH
        2.4.2 稻田土壤N变化
        2.4.3 稻田土壤P变化
        2.4.4 稻田土壤质地变化
    2.5 结论
第三章 稻鸭、稻鱼共作对稻田土壤固定态铵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点和土壤
        3.2.2 试验材料
        3.2.3 田间设置及管理
        3.2.4 田间取样及分析方法
    3.3 结果
        3.3.1 温度
        3.3.2 水稻吸N
        3.3.3 稻田土壤固定态铵动态及相关性分析
    3.4 讨论
        3.4.1 土壤温度对土壤固定态铵的影响
        3.4.2 土壤pH对土壤固定态铵的影响
        3.4.3 土壤粘粒
        3.4.4 稻田土壤固定态铵含量的动态变化及释放
        3.4.5 土壤固定态铵与水稻吸N的相关性
    3.5 结论
第四章 稻鸭、稻鱼共作对土壤微生物量N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点和土壤
        4.2.2 试验材料
        4.2.3 田间设置及管理
        4.2.4 田间取样及分析方法
    4.3 结果
        4.3.1 土壤微生物量N
        4.3.2 土壤酶活性
        4.3.3 水稻吸N
        4.3.4 相关性分析
    4.4 讨论
        4.4.1 稻田土壤微生物量N动态及其与土壤养分、水稻吸N量的相关性
        4.4.2 稻田土壤酶活性动态及其与土壤养分、水稻吸N量的相关性
        4.4.3 稻田土壤微生物量N与土壤酶的相关性
    4.5 结论
第五章 稻鸭、稻鱼共作对稻田土壤可溶性N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地点和土壤
        5.2.2 试验材料
        5.2.3 田间设置及管理
        5.2.4 田间取样及分析方法
    5.3 结果
        5.3.1 土壤无机N
        5.3.2 土壤可溶性有机N
        5.3.3 渗漏水不同形态N
        5.3.4 稻田土壤SON库
        5.3.5 土壤SON与水稻吸N量的相关性
        5.3.6 土壤SON与无机N的相关性
    5.4 讨论
        5.4.1 稻田土壤SON动态变化
        5.4.2 土壤SON的淋失
        5.4.3 土壤SON与土壤微生物量N的相关性
    5.5 结论
第六章 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田面水N素动态变化及淋溶损失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点和土壤
        6.2.2 试验材料
        6.2.3 田间设置及管理
        6.2.4 田间取样及分析方法
    6.3 结果
        6.3.1 田面水pH
        6.3.2 田面水DO
        6.3.3 田面水NH_4~+,NO_3~-,TN
        6.3.4 渗漏水NH_4~+,NO_3~-,TN
    6.4 讨论
        6.4.1 田面水pH和DO
        6.4.2 田面水N素
        6.4.3 铵态N/总N的变化
        6.4.4 渗漏水N素的变化
        6.4.5 N的淋失量
    6.5 结论
第七章 稻鸭、稻鱼共作对稻田磷素动态变化的影响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地点和土壤
        7.2.2 试验材料
        7.2.3 田间设置及管理
        7.2.4 田间取样及分析方法
    7.3 结果
        7.3.1 田面水P
        7.3.2 土壤P
        7.3.3 植株P
        7.3.4 相关性
    7.4 讨论
        7.4.1 稻田田面水P素变化
        7.4.2 稻田土壤P素变化
        7.4.3 稻田田面水P素的潜在环境效应
        7.4.4 水稻植株吸P量变化及其与各形态P的相关性
    7.5 结论
第八章 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氧化亚氮排放的研究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试验地点和土壤
        8.2.2 试验材料
        8.2.3 田间设置及管理
        8.2.4 N_2O采集及测定
        8.2.5 田间取样
        8.2.6 分析方法
    8.3 结果
        8.3.1 土壤温度
        8.3.2 田面水DO
        8.3.3 田面水pH
        8.3.4 土壤无机N
        8.3.5 稻田N_2O
        8.3.6 N_2O释放量
        8.3.7 相关性分析
    8.4 讨论
        8.4.1 稻田N_2O排放
        8.4.2 稻鸭和稻鱼共作生态系统N_2O的增温效应
    8.5 结论
第九章 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NH_3挥发的研究
    9.1 引言
    9.2 材料与方法
        9.2.1 试验地点和土壤
        9.2.2 试验材料
        9.2.3 田间设置及管理
        9.2.4 NH_3采集及测定
        9.2.5 田间取样及分析方法
    9.3 结果
        9.3.1 土壤和田面水pH
        9.3.2 田面水温度
        9.3.3 田面水NH_4~+
        9.3.4 稻田土壤脲酶
        9.3.5 稻田NH_3挥发
        9.3.6 NH_3挥发量
        9.3.7 相关性分析
    9.4 讨论
        9.4.1 稻田NH_3挥发
        9.4.2 稻田总的N损失量
    9.5 结论
第十章 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N素平衡的研究
    10.1 引言
    10.2 材料与方法
        10.2.1 试验地点和土壤
        10.2.2 试验材料
        10.2.3 田间设置及管理
        10.2.4 N_2O采集及测定
        10.2.5 NH_3采集及测定
        10.2.6 N淋失
        10.2.7 田间取样及分析方法
    10.3 结果与讨论
        10.3.1 降雨
        10.3.2 灌溉水
        10.3.3 土壤全N
        10.3.4 N_2O释放
        10.3.5 NH_3挥发
        10.3.6 N淋失
        10.3.7 鸭和鱼的N输出
        10.3.8 水稻N输出
        10.3.9 产量
        10.3.10 水量平衡
        10.3.11 N平衡
    10.4 结论
第十一章 总结与讨论
    11.1 研究结果
        11.1.1 土壤常规养分
        11.1.2 土壤铵的固定与释放
        11.1.3 土壤微生物量N和土壤酶活性动态
        11.1.4 土壤可溶性有机N
        11.1.5 稻田田面水N素变化
        11.1.6 稻田P素变化
        11.1.7 稻田N_2O释放
        11.1.8 稻田NH_3挥发
    11.2 本研究创新点
        11.2.1 研究手段和方法有创新
        11.2.2 研究思路有创新
        11.2.3 研究结果有创新
    11.3 本研究的不足及改进设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沈阳市主要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和水田耗水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河渠渗漏量的研究
        1.2.2 水面蒸发的研究
        1.2.3 需水量的研究
        1.2.4 作物需水量的测定
        1.2.5 水田渗漏量的研究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计算方法
    2.1 沈阳市主要灌区概况
    2.2 灌区气象资料的分析
    2.3 土壤质地与分类命名的方法
    2.4 渠系水利用系数的研究方法
        2.4.1 渠道渗漏损失的测定方法
        2.4.2 渠道渗漏损失的计算方法
        2.4.3 水面蒸发量的计算方法
        2.4.4 渠系水利用系数的计算方法
    2.5 水田耗水量的研究方法
        2.5.1 水稻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2.5.2 水田渗漏量的测定方法
        2.5.3 水田渗漏量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 土壤质地与分类命名的研究结果
    3.1 土壤的颗粒分析曲线及分类命名
        3.1.1 石佛寺灌区
        3.1.2 沈抚灌区
        3.1.3 祝家堡灌区
        3.1.4 浑蒲灌区
        3.1.5 毓宝台灌区
        3.1.6 八一灌区
        3.1.7 大闸灌区
        3.1.8 辽蒲灌区
        3.1.9 浑南灌区
        3.1.10 浑北灌区
    3.2 土壤容重的研究结果
第四章 渠系水利用系数的研究结果
    4.1 渠道渗漏量的计算结果
        4.1.1 石佛寺灌区各级渠道渗漏量的计算结果
        4.1.2 沈抚灌区各级渠道渗漏量的计算结果
        4.1.3 祝家堡灌区各级渠道渗漏量的计算结果
        4.1.4 浑蒲灌区各级渠道渗漏量的计算结果
        4.1.5 毓宝台灌区各级渠道渗漏量的计算结果
        4.1.6 八一灌区各级渠道渗漏量的计算结果
        4.1.7 大闸灌区各级渠道渗漏量的计算结果
        4.1.8 辽蒲灌区各级渠道渗漏量的计算结果
        4.1.9 浑南灌区各级渠道渗漏量的计算结果
        4.1.10 浑北灌区各级渠道渗漏量的计算结果
    4.2 渠系水利用系数的计算结果
第五章 水田耗水量的研究结果
    5.1 水田需水量的计算结果
        5.1.1 参考作物需水量(ET_0)的计算结果
        5.1.2 作物系数
    5.2 水田耗水量的研究结果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太湖地区主要类型稻田氮磷面源污染通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
    1.2 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施用及养分流失
        1.2.1 农田生态系统的养分投入
        1.2.2 农田生态系统的氮磷流失
    1.3 农田养分流失的环境效应
        1.3.1 水体富营养化
        1.3.2 硝酸盐的累积
    1.4 控制农田氮磷流失的生态工程研究进展
        1.4.1 缓冲带技术
        1.4.2 人工湿地
        1.4.3 植物浮床技术
        1.4.4 其它生态工程方法
    1.5 稻田渗漏量的研究进展
        1.5.1 水田渗漏仪测定法
        1.5.2 平衡模型和动力学模型测定法
        1.5.3 其它常用测定方法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条件
    2.2 研究区经济条件与环境问题
    2.3 研究区的农田氮磷流失
第三章 太湖地区稻田养分迁移规律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2 水样采集与测定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渗漏水中NH_4~+-N浓度的动态变化
        3.2.2 渗漏水中NO_3~--N浓度的动态变化
        3.2.3 渗漏水中DTP浓度的动态变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太湖地区稻田径流养分损失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2 水样采集与测定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水稻田表层水中NH_4~+-N、NO_3~--N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
        4.2.2 水稻田表层水中NH_4~+-N/T-N、NO_3~--N/T-N的动态变化特征
        4.2.3 水稻田表层水中DTP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
        4.2.4 径流池中养分变化
        4.2.5 施肥与降雨对水稻田径流养分流失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太湖地区稻田化肥减量化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试验设计
        5.1.2 水样采集与测定
        5.1.3 田间管理与产量测定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水稻产量比较
        5.2.2 表层水中氮素的动态变化
        5.2.3 渗漏水中氮素的动态变化
        5.2.4 表层水中磷素的动态变化
        5.2.5 渗漏水中磷素的动态变化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太湖地区稻田缓冲带在减少养分流失中的作用
    6.1 研究方法
        6.1.1 试验设计
        6.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6.1.3 产量测定
    6.2 结果与讨论
        6.2.1 缓冲带与施肥大田的产量比较
        6.2.2 缓冲带与施肥大田表层水中氮素含量比较
        6.2.3 渗漏水中氮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6.2.4 表层水中磷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6.2.5 土壤渗漏水中磷素浓度变化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太湖地区稻田渗漏量和养分淋失通量研究
    7.1 研究方法
        7.1.1 试验设计
        7.1.2 稻田水渗漏量的测定
        7.1.3 渗漏水样采集与测定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宜兴白土稻田渗漏量
        7.2.2 常熟乌栅土稻田渗漏量
        7.2.3 常熟黄泥土稻田渗漏量
        7.2.4 宜兴白土稻田渗漏水中养分浓度
        7.2.5 常熟乌栅土稻田渗漏水中养分浓度
        7.2.6 稻田养分渗漏通量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全文结论
    8.2 本研究的创新点
    8.3 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的论文

四、水田土壤渗漏量测定器(论文参考文献)

  • [1]寒区稻田灌溉水肥耦合机制与数值模拟[D]. 刘德利.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制农田秸秆还田综合效应研究[D]. 张刚. 南京林业大学, 2020
  • [3]南四湖区农田氮磷流失特征及面源污染评价[D]. 付伟章.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
  • [4]平衡施肥对缺磷红壤性水稻土的生态效应[J]. 陈建国,张杨珠,曾希柏,谭周进,周清. 生态学报, 2011(07)
  • [5]太湖地区土壤-作物系统氮素利用的综合研究[D]. 林忠成. 扬州大学, 2010(11)
  • [6]稻田生态种养模式氮素转化规律的研究[D]. 李成芳.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
  • [7]沈阳市灌区水田耗水量的试验与计算[J]. 谢立群,刘艳华,陈晓飞. 辽宁农业科学, 2007(03)
  • [8]沈阳市主要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和水田耗水量的研究[D]. 郑淑红. 沈阳农业大学, 2007(06)
  • [9]太湖地区主要类型稻田氮磷面源污染通量的研究[D]. 张刚.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5)
  • [10]毓宝台灌区水田耗水量研究[J]. 谢立群,陈晓飞,汤先彬,王禹. 农业与技术, 2007(02)

标签:;  ;  ;  ;  ;  

水田渗漏测试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