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陵山地区的淡水软体动物(论文文献综述)
邓智勇,肖调义[1](2020)在《小水电工程对大鲵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的影响及对策(上)》文中研究说明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5年设立,1996年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行政区域涉及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源区、慈利县、桑植县,常德市石门县和怀化市辰溪县等3市6县(区),总面积14,285hm2。保护区范围均为水域,以河道常水位为界,涉及澧水、锦江、沱水三大流域,保护河流干流及支流共计745条,保护区功能区划河段共计815处,
周伟[2](2019)在《基于转录组学的池蝶蚌系统发育与遗传分析》文中指出池蝶蚌(Hyriopsis schlegelii)、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和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育珠蚌,其中以三角帆蚌和池蝶蚌育珠效果最佳。在池蝶蚌的相关研究中,有以下两个关键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第一,池蝶蚌和三角帆蚌的亲缘关系一直存在争议;第二,已有研究表明池蝶蚌在生长速度、育珠性能和抗病性等方面都优于三角帆蚌,但其背后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致力于从转录组学的角度研究池蝶蚌在生长发育、育珠和抗病性等方面的分子机制及其与其它淡水珠蚌的亲缘关系。本研究通过Illumina测序平台对池蝶蚌、三角帆蚌、褶纹冠蚌和背角无齿蚌四种淡水珠蚌的转录组进行了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和de novo组装。将这四种蚌的Unigenes翻译成蛋白质序列后比对到EggNOG数据库进行功能注释,注释结果表明这四种育珠蚌的蛋白质直系同源簇(Clusters of orthologous groups of proteins,COG)类别分布大致相同,其中,富集基因最多的两个分类是“功能未知(S:Function unknown)”和“信号转导机制(T:Signal transduction mechanisms)”。在四种淡水珠蚌中共鉴定到29468个潜在的同源基因家族,其中四个物种共享的16001个同源基因家族构成了淡水珠蚌核心基因集,这些核心基因参与广泛的基础活动,几乎在每一个GO功能中都有分布。只存在于池蝶蚌和三角帆蚌中的同源基因家族有5175个。另外,池蝶蚌、三角帆蚌、褶纹冠蚌和背角无齿蚌四种育珠蚌间各自特有的基因家族数量分别为12个、11个、9个和15个。为了更深入地对淡水珠蚌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本研究对池蝶蚌及其三个近缘物种三角帆蚌、褶纹冠蚌和背角无齿蚌的转录组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它们共有单拷贝同源基因进行多序列联配后计算这四种淡水珠蚌之间的遗传距离,结果表明池蝶蚌和三角帆蚌的遗传距离只有0.00746(小于1%),而其它淡水珠蚌之间的遗传距离几乎是它的10倍(平均大于6%)。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小方蚌亚科与无齿蚌亚科大约在5144万年前发生分歧,而池蝶蚌和三角帆蚌发生分化的时间大约在424万年前。进一步的遗传差异分析鉴定了池蝶蚌转录组中的潜在特有基因,GO注释结果表明有很多潜在特有基因与池蝶蚌的优良性状相关,如与发育相关的生长发育、系统发育、动物器官发育等生物学过程,以及与免疫相关的免疫系统过程、抗原处理和呈递等生物学过程。同时,本研究通过对池蝶蚌潜在特有基因所在的通路进行分析,发现了多个与池蝶蚌生长发育、免疫以及抗病等相关的通路,其中KEGG通路富集的结果表明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免疫细胞膜分子和蛋白消化吸收等通路上。通过荧光定量PCR对池蝶蚌中部分潜在特有基因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与转录组分析的结果相符。此外,本研究还对池蝶蚌中的蛋白消化和吸收代谢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进行了预测。以上结果表明,池蝶蚌和三角帆蚌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它们可能是同一物种的不同亚种或不同种群,这对淡水珠蚌种质资源的保护和遗传育种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此外,相比于三角帆蚌,池蝶蚌可能具有一些与生长发育及免疫相关的潜在特有基因,这为探究相关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线索。
王剑平[3](2018)在《洞庭湖蚬属的系统分类与生殖特征研究》文中认为蚬属(Corbicula)种类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人类重要的副食品和中药材,亦是禽畜类及鱼类的天然饵料,长期以来深受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和韩国民众的青睐。近年来因在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量逐渐增长,蚬属资源的经济价值逐渐上升,故而被大量的捕捞。过度捕捞加上栖息生境破坏招致蚬属的天然资源量减少,严重制约了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分别以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CO I)和细胞色素b(Cyt b)基因部分序列为分子标记,通过构建洞庭湖126个蚬样品的系统进化树,对洞庭湖蚬属进行系统分类,并分别从性腺组织学和精子形态方面分析研究洞庭湖蚬属的生殖特征,从而为洞庭湖蚬属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如下所示:(1)洞庭湖126个蚬样品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531 bp)中共检出5个单倍型(DTH1-5)(MG546299-MG546303);线粒体CO I基因序列(614 bp)中亦检出5个单倍型,分别为:hap1-4(MG595699-MG595702)和hap5(KT893357)。根据洞庭湖蚬属的线粒体Cyt b和CO I基因构建的最大拟然树(ML)结果显示,5种单倍型均聚为2支,其中线粒体Cyt b基因单倍型DTH1和DTH5个体对应CO I基因单倍型hap1(n=72);线粒体Cyt b基因单倍型DTH2-4个体则对应CO I基因单倍型hap2-5(n=54)。通过构建CO I基因系统进化树,发现洞庭湖蚬属存在2个谱系,其中CO I单倍型hap1基因序列与环纹蚬Corbicula leana的CO I基因序列相匹配一致,而CO I单倍型hap2-5基因序列与河蚬Corbicula fluminea的CO I基因序列相同。结果表明,洞庭湖中可能存在2个种,分别为环纹蚬C.leana和河蚬C.fluminea。该两个谱系蚬属个体的壳长、壳高和壳宽之间没有显着差异。(2)洞庭湖蚬属样品的性腺组织学和精子形态分析显示,54个河蚬C.fluminea中,雌雄同体31个(57.4%),雌性12个(22.2%)和雄性9个(16.7%),以及2个无法确定(3.7%),在河蚬C.fluminea单倍型hap4-5个体中发现均仅雄性个体;72个环纹蚬C.leana中,雌雄同体52个(72.2%),雌性13个(18.1%)和雄性7个(9.7%)。洞庭湖两种蚬的雌雄同体个体中71个个体均为双鞭毛精子,12个个体无法确定鞭毛数。河蚬C.fluminea单倍型hap2雄性个体为双鞭毛精子,而单倍型hap3-5雄性个体却均为单鞭毛精子;环纹蚬C.leana雄性个体均为双鞭毛精子,不存在单鞭毛精子。在两种蚬中有6个雄性个体无法确定其鞭毛数。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中两种不同的蚬:环纹蚬C.fluminea和河蚬C.leana均是雌雄同体个体占主导地位,其次依次为雌性和雄性个体,它们的繁殖方式大部分营雄核生殖,少数个体营有性生殖,但是河蚬C.fluminea的单倍型hap4-5个体却仅存在雄性个体,仅营有性生殖。
楚克林[4](2017)在《中国大陆溪蟹科淡水蟹分类、多样性分布和保护研究》文中指出论文描述了溪蟹科淡水蟹2新属4新种:鸡足山弓肢溪蟹Arquatopotamon jizushanense gen.n.,sp.n.,临沧半圆溪蟹Semicirculara lincangense gen.n.,sp.n.,花坪亚热溪蟹 Yarepotamon huapingense sp.nov.和保康华溪蟹 Sinopotamon baokangense sp.nov.。为城口华溪蟹Sinopmotaon chengkuense Huang,Luo&Liu,1986 指定新模,并对该物种进行了重新描述。鸡足山弓肢溪蟹第三颚足外肢无鞭;G1长,末节和末二节的末端成弓形,末节舌形,明显向腹侧弯曲(腹面观)。临沧半圆溪蟹第三颚足外肢无鞭;G1末节半圆形,末端具一向腹面弯曲的半圆形突起。花坪亚热溪蟹第三颚足外肢具棒状短鞭;Gl细长,末节近末端具向背内方的三角形突起,末节末端尖锐。保康华溪蟹指端匙形;雄性第一腹肢(G1)长,末节背叶具背内方的半圆形突起,末节背叶的内末角突出成半圆叶状。城口华溪蟹第三颚足外肢具鞭;G1粗壮,末第二节约当末节长的4.7倍,末节稍弯向背内方(腹面观),末节两叶合抱,末缘中部稍凹。详细记述了每个物种的生境和地理分布信息。论文还对中国溪蟹科淡水蟹部分属种的分类进行了梳理,厘定3个同物异名物种。经过系统梳理,汇编“中国淡水蟹分类与分布名录”,收录中国淡水蟹类2科44属、307种(包括分布于台湾的41种)。其中,拟地蟹科1属27种,溪蟹科43属280种及亚种;特有属36属,占81%;特有种298种,占总数的97%。中国已成为全球淡水蟹类多样性和特有性的分布中心。中国大陆溪蟹科淡水蟹共包括42属239种和亚种,占总数的90%。本研究汇总了本课题组从2000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中国21个省区开展淡水蟹类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所获的标本、生境信息等记录。通过标本鉴定,我们采集到24属131种,超过5000号溪蟹科淡水蟹类标本。根据本课题组16年来在将近700个野外调查样点所获标本和数据,并汇总文献记录的标本相关采集数据,我们获得了覆盖中国大陆溪蟹科全分布区、建立在标本水平上的总计1,665个样点的淡水蟹调查数据,并依此对物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出5个物种多样性分布中心。其中,位于长江中上游的巫山和大巴山东部地区物种多样性最高,有29种。对物种分布区面积的GIS分析识别出129种狭域分布物种,占中国大陆溪蟹科物种总数的54.4%。对狭域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分析识别出2个狭域物种的多样性分布中心,一是玉龙雪山东南部和云南高原中部地区,分布有21种;另一是武夷山中东部地区,有16种。对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淡水蟹类多样性分布的比较分析发现,长江流域淡水蟹类多样性最高。综合流域物种多样性在近几十年来的变化,可以发现,长江流域淡水蟹类多样性已显现持续衰退的趋势。本研究基于已建立的淡水蟹调查数据集,依据《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3.1版),对中国大陆溪蟹科淡水蟹类共计222种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9种濒危、27种易危、5种近危、88种无危,另93种数据缺乏。本次评估揭示中国大陆溪蟹科淡水蟹类的受胁种共有36种、占总数的16.2%,接近全球淡水蟹类受胁种占比的平均值(16.3%)。与早期的评估结果相比,有83个物种的评估状况发生了改变。其中,2种受胁程度提升,另2种降低。此外,79种曾被评估为数据缺乏的物种得到重新评估,8种为濒危、22种为易危、4种为近危、45种为无危。在调查的21个省区中,有9个省区的淡水蟹类物种多样性已受到明显威胁。其中,受胁程度最严重的是云南省(15种受胁),其次是贵州和湖南两省(各有4种受胁)。在本次被评估为数据缺乏的93种淡水蟹类中,有超过75%的物种其分布区极为狭窄(分布区面积不足1000 km2)。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物种的生存现状,本课题组对其中24种据记载分布于七个省的淡水蟹类进行了多次野外调查,但结果均未查获。可以推测,中国大陆溪蟹科淡水蟹类物种多样性的受胁程度已超过全球淡水蟹类受胁的平均水平。对致危因素的深入分析显示,栖息地退化或丧失、人为干扰和外来物种入侵是导致淡水蟹类受胁的主要因素。列入数据缺乏等级的物种在地理分布上主要集中于华南沿海地区(50种)和云南省(10种)等地(占此类物种总数的61%),表明目前对这些地区淡水蟹类物种多样性的现状仍缺乏了解,需要加强野外调查以积累必要的基础数据。同时,我们提倡在全国范围系统性地开展淡水蟹类及其生境的多样性观测和评估,编研《中国淡水蟹类物种红色名录》,以期建立合理、合法的保护措施,加强对淡水蟹类多样性及其依赖的淡水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
管强,刘吉平,武海涛,吕宪国,卢明珠,宋洋[5](2016)在《中国自然湿地螺类生态学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螺类是软体动物腹足纲的通称,是湿地生态系统大型无脊椎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螺类在维持湿地生物多样性和复杂食物网结构,保障湿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从基本组成、生活型、功能群方面归纳了螺类群落结构特征;分析了螺类的时空分布格局;重点讨论了影响螺类群落结构的温度、盐度、底质等非生物因子和植被、物种间影响等生物因子以及人类对螺类的影响;概述了湿地演替过程中螺类群落的变化和螺类的环境指示功能。依据目前中国自然湿地螺类的研究特点和国际研究动态,展望了未来我国螺类群落的生态学研究的重点。
王桂苹[6](2015)在《长江中下游典型湖泊蚬的系统分类与谱系地理研究》文中指出蚬属Corbicula,为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的双壳贝类。作为重要的经济物种和广泛的入侵类群,由于其贝壳形态、染色体倍性、生殖方式的多样性及其特殊的雄性单性生殖现象,导致蚬属的分类与系统进化尚未准确厘定。本研究在通过对长江中下游不同地理种群的蚬属物种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全面评估蚬属物种谱系地理格局的基础上,拟采用形态学(传统形态参数和几何形态参数)、组织学(性腺组织学)、细胞生物学(染色体倍型分析与精子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线粒体与细胞核基因DNA barcoding)四个水平的综合分析方法,对大通湖现存的两种不同壳色形态的蚬进行系统分类和其相关生物学信息研究,探讨该蚬属物种的正确分类地位,并揭示长江中下游这种特殊地理结构对蚬属物种谱系分布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线粒体DNA的COI基因序列对来自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和淀山湖6个群体蚬属样品进行种群谱系地理结构分析。结果显示,130条mtDNA-COI (614-bp)序列共45个单倍型,107个变异位点。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737~0.949、0.01069~0.04425,表明长江中下游蚬属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资源日益匮乏,应采取相关措施保护及合理利用蚬属资源。分子方差分析(AMOVA)揭示49.14%遗传变异来自种群间,50.86%来自种群内。6个蚬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基因流(Nm)和种群间净遗传距离结果均表明洪泽湖分别与淀山湖、太湖群体分化不大,可能存在基因交流(Fst<0.5,Nm>1);洞庭湖与鄱阳湖,巢湖、太湖与淀山湖在遗传上属同一群体。NJ系统树显示蚬属分为5个谱系(谱系A-E),单倍型网格图显示清晰的地理结构。Tajima’s D和Fu’Fs中性检验中4个谱系(A,B,C,E)均显示负值,且核苷酸错配分布呈单峰,揭示蚬属物种大约在0.08-0.38 Mya前经历瓶颈效应后发生了急剧的群体扩张事件。(2)采用综合分析法,从传统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线粒体DNA的COI基因序列、28S rDNA基因序列)两方面探究大通湖现存的两种不同内壳色(白色和紫色)的蚬(n=60)的系统分类关系。结果显示两种不同壳色蚬的壳高/壳长、壳宽/长及壳宽/壳高比值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分析样品中发现4种线粒体COI单倍体型(DT-1、DT-7、DT-19和DT-31),4种单倍体型在两种壳色中均有分布,且各单倍型形态参数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单倍型DT-1、DT-7、DT-19和DT-31的基因序列分别与已报道的FW1、FW5、FW4及FW3相同,由RFLP酶切实验显示仅有单倍型DT-7被SacI酶酶切为200/500的两个片段;系统发育树中DT-7与其他3种单倍体型为姐妹枝,且基因序列信息与日本的Corbicula leana完全一致。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不同壳色蚬及4种单倍型在所分析的形态特征方面无显着差异,由线粒体COI基因序列信息及RFLP酶切实验分析大通湖可能存在C. leana和C.fluminea这两种不同的蚬种。(3)以组织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大通湖现存的两种不同壳色形态(白色和紫色)的蚬种的性腺、染色体倍型及精子形态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大通湖蚬仅存在雌雄同体和雌性个体,未发现雄性个体单独存在,且雌雄同体个体在两种壳色中均有分布;雌雄同体的蚬属个体个体其性腺发育过程中其雌雄生殖细胞发育不同步,且二者之间的发育及生长历程不受影响,推测大通湖蚬种可能存在性逆转现象;染色体倍性分析揭示大通湖可能同时存在二倍体(2n=36)和三倍体(3n=54)的蚬种;精子形态观察显示大通湖的蚬种其精子为等长的双鞭毛精子,表明大通湖蚬属物种中可能存在雄性单性生殖现象。对进行组织学、细胞学分析的蚬种样品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分析,存在4种单倍型(DT-1、DT-7、DT-31、DTI-3);分子系统树中DT-7与其他4种单倍体型互为姐妹支。
周颖[7](2014)在《喀什兰干水库鱼类寄生虫病病原种类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喀什地区水产业的大力发展,鱼类寄生虫病时有爆发,给当地渔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但该地区,没有相关的前期工作积累。为收集喀什地区相关资料,本文选择喀什兰干水库作为样本,进行了鱼类寄生虫病原调查。按照鱼类寄生虫区系研究工作方法,于2013年5月和9月分春秋两季对喀什兰干水库鱼类进行采样,收集鱼类7种,计446尾,获得寄生虫标本若干。本次调查旨在摸清喀什水库鱼类的不同寄生虫病的病原种类、危害、流行情况及用药后的防治效果。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对采集的446尾鱼类进行了调查,鱼类分别为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 Temminck etSchlegel,1842)277尾、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 (Hedinichthys) yarkandensis (Day)]69尾、鲫鱼[Carassius auratus (Linnaeus)]43尾、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1844]26尾、鲤鱼[Cyprinus carpio (Linnaeus),1758]20尾、散鳞镜鲤(Songpu mirror carp)10尾、武昌鱼(Carnis Megalobramae)1尾;按照鱼类寄生虫学调查方法分别进行剖检采集寄生虫。(2)调查结果显示,共发现寄生虫14种,分别为显着车轮虫(Trichodina nobilis),三代虫(Gyrodactylus sp.),具麟指环虫(Dactylogyrus squameus),伸展指环虫(Dactylogyrus extensus),页形指环虫(Dactylogyrus lamellatus),北京指环虫(Dactylogyrus pekinensis),指环虫未定种(Dactylogyrus sp.),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sp.),舌状绦虫(Ligulidae sp.),毛细线虫(Capillariasp.),嗜子宫线虫(Philometra sp.),复口吸虫囊蚴(Trematoda larva),鲺(Caligus sp.),鳋(Ergasilus sp.)。隶属于4门,6纲,9目,10科,10属。(3)根据数据分析显示,采集的鱼类里,麦穗鱼和叶尔羌高原鳅均为野杂鱼,但其感染寄生虫的比例较高,14种寄生虫中,麦穗鱼感染了7种,叶尔羌高原鳅感染了6种,其中感染麦穗鱼的麦穗鱼嗜子宫线虫也感染了叶尔羌高原鳅。14种寄生虫在寄主鱼的寄生情况,复口吸虫和页形指环虫的感染率相对较高,分别为33%和38%,其中复口吸虫的感染强度最高,寄生在草鱼眼部的高达93只/尾,通过优势度计算得出复口吸虫为优势虫种。(4)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寄生在麦穗鱼和叶尔羌高原鳅体内的嗜子宫线虫进行了鉴定,测定其18S rDNA序列并与GenBank中同科虫种序列进行了比对,结果显示与麦穗鱼嗜子宫线虫的18S rDNA序列同源性为99.14%,对其达到了种的鉴定。(5)从寄生虫的组成和感染情况等方面阐明了喀什兰干水库鱼类寄生虫的区系特点并讨论了鱼类寄生虫病对本地区渔业的影响,给出可行的防治方案,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刘益搏[8](2013)在《赣江下游南昌段淡水蚌类分布格局及对水文特征的适应》文中研究说明淡水蚌类是淡水生态系统中一类重要的水生生物,它们运动缓慢,生活区域相对固定,对环境变化的耐受能力弱,是最易受到威胁的类群之一。赣江是江西省第一大河流,淡水蚌类物种丰富。作者于2010年的11月-2011年2月和2012年10月对赣江下游南昌段蚌类进行调查,分析了该江段淡水蚌类种类组成、分布和生物量及其对水文特征的适应,同时提出资源保护措施和对策,为淡水蚌类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记录赣江下游南昌段淡水蚌类12属29种。圆顶珠蚌、中国尖嵴蚌和卵形尖嵴蚌为该区域的优势种,它们的相对丰度分别为35.13%、14.65%和10.76%。8个断面平均生物量和密度为44.90±3.43g/m2和4.65±0.43ind./m2。2.采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研究淡水蚌类多样性。数据显示,它们分别在断面Ⅳ(南昌大桥)、断面Ⅶ(香槟广场)和断面Ⅷ(生米大桥)指数较高,在断面I(八一大桥)均低;生态优势度指数显示,断面Ⅰ(八一大桥)较高,表明该断面群落内物种数量少且分布不均匀,优势种群占主导地位。3.区系相似性分析表明,8个断面可分为3类。断面Ⅱ(新龙大厦)、V(赣江公园)、Ⅶ(香槟广场)为一类,该类断面环境相似,底质主要是沙底,种类组成较相似;断面Ⅰ(八一大桥)和Ⅷ(生米大桥)为一类,它们冬季多干旱或水较浅,夏季水流较急,底质比较复杂,并且定量采集多为空壳;Ⅲ(秋水广场)、Ⅳ(南昌大桥)、Ⅵ(音乐广场)为一类,这三个点流速为平缓或较缓,底质主要是淤泥底。4.对21种蚌类种群结构分析表明,6种蚌为增长型,12种蚌处于稳定型,3种为衰退型,高顶鳞皮蚌和橄榄蛏蚌未采到活体,为稀有种。5.分析了环境因子对蚌类物种数和现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深<2.0m,蚌类物种数较多,生物量和密度较高,水深>6.0 m则较少;淤泥底质蚌类物种数较多,生物量和密度较高,硬泥底质则较少;流速为0-0.3 m/s,蚌类物种数较多,生物量和密度较高,0.4-0.7m/s时较少;透明度<50 cm时蚌类种数较多,在65-80cm时生物量和密度较高,当透明度>80cm物种数较少,生物量和密度较低。初步表明水深小于2m、流速为0-0.3 m/s、透明度为65-80cm,且底质为淤泥的水体可能是蚌类适宜栖息地。
欧阳解秀[9](2011)在《中国蚌科动物的分子系统进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蚌科(Unionidae)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真瓣鳃目(Eulamellibranchia),是淡水生态系统中大型的底栖动物之一,也是受到威胁最严重的生物类群之一,它们分布于全世界各地,全球有142属600多种,其中北美和亚洲种类较多。由于其生态学、经济上的重要性,以及其复杂的生活史和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现象引起了动物生态学家、分类学家、保护生物学家、贝类学家和遗传学家的广泛兴趣。中国蚌科物种丰富,以往物种的鉴定及种上阶元的分类主要依据贝壳的形态特征,由于贝壳的形态特征往往会随着环境变化而有差异,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而容易导致分类上的混乱,一些物种的分类地位也需进一步研究。对我国蚌科的分子系统学和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将能完善我国蚌科的分类系统,也能提供蚌科动物的群体遗传学研究和种质资源保护的分子遗传学基础。本研究以中国蚌科21个物种为材料,应用测序的方法,对各个种的单个个体的线粒体基因(包括CO1和ND1)和核核基因组DNA的内转录间隔区(包括ITS1和ITS2)序列进行分析,同时应用11对引物,对其中的8个种,240个样本进行了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构建了中国蚌科动物的分子系统发育树,并揭示了8个蚌种的遗传多样性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线粒体基因CO1、ND1序列的蚌科系统学与遗传多样性研究测序所得的CO1、ND1两个线粒体基因部分DNA片段的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这一结果与前人报道的淡水贝类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线粒体基因CO1序列的碱基转换与颠换的比值(R)略比ND1的小,分别为1.4和1.6。基于CO1和ND1两个基因同源序列分析的种内遗传距离结果表明,在CO1基因序列中,橄榄蛏蚌的种内遗传距离最大,为0.0639,可能是因为其样本地理来源不同(来源于江西省和湖北省两个省)造成的,因为其它物种的样本都来自于江西省。其次,圆顶珠蚌和洞穴丽蚌两个种的种内遗传距离也较大,分别为0.0622和0.0408,说明圆顶珠蚌和洞穴丽蚌这两个物种种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较大,即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已被列入动物保护名录中的濒危动物微红楔蚌的种内遗传距离最小,为0.0001,说明微红楔蚌种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较小,即缺乏遗传多样性。基于CO1和ND1两个基因同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基因的种间平均遗传距离都为种内平均遗传距离的10多倍,说明CO1和ND1两个基因的DNA序列均能够对被研究的蚌科动物进行有效的物种鉴定。在两个基因中,蛏蚌属(包括河蛏蚌、三角蛏蚌、橄榄蛏蚌和龙骨蛏蚌)和无齿蚌属(包括蚶形无齿蚌、圆背角无齿蚌和椭圆背角无齿蚌)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种间遗传距离。同时在ND1基因中,射线裂脊蚌与蛏蚌属的遗传距离也较大。依据两个基因可知,种间遗传距离小于平均种内遗传距离的物种为:三角蛏蚌和河蛏蚌的种间遗传距离,中国尖嵴蚌和卵形尖嵴蚌的种间遗传距离。而圆背角无齿蚌和椭圆背角无齿蚌之间的遗传距离则介于种间平均遗传距离和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之间,表明对这两个亚种的分类地位是合理的。而在ND1中,矛蚌属各物种间的遗传距离比较小。用NJ法建立的两个基因的分子系统树结果基本一致。各物种明显形成三个分支。珠蚌属、楔蚌属、裂脊蚌属、尖丽蚌属、矛蚌属、尖嵴蚌属形成一支;无齿蚌属单独形成一支;蛏蚌属、帆蚌属和丽蚌属的洞穴丽蚌形成一支。这三支分别隶属于珠蚌亚科、无齿蚌亚科和小方蚌亚科,其中珠蚌亚科和无齿蚌亚科形成姐妹群,而小方蚌亚科是珠蚌亚科和无齿蚌亚科共同的姐妹群。在蛏蚌属内,河蛏蚌和三角蛏蚌二者的种间距离小于种内距离,且分子树显示两个物种也聚在一起,说明这两个物种可能是一个物种。同时系统树也显示,橄榄蛏蚌和龙骨蛏蚌关系较近,而河蛏蚌、三角蛏蚌与橄榄蛏蚌、龙骨蛏蚌的关系均较远。2.基于内转录间隔区ITS1、ITS2序列的蚌科系统学与遗传多样性研究通过测定内转录间隔区ITS1和ITS2的部分序列,分析了蚌科动物这两个基因的碱基组成,种内与种间遗传距离,并应用NJ建树法建立了蚌科动物的两个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被研究的蚌科动物在这两个基因中的碱基组成均是GC含量高于AT含量,符合动物内转录间隔区这部分基因序列的特征。平均种间距离大于种内距离,能对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作出准确的判断。基于ITS1和ITS2部分同源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研究的21种蚌科动物属于三个亚科,分别为珠蚌亚科,包括珠蚌属、楔蚌属、裂脊蚌属、尖丽蚌属、矛蚌属、尖嵴蚌属;无齿蚌亚科,即无齿蚌属;小方蚌亚科,包括蛏蚌属、帆蚌属和丽蚌属。其中,珠蚌亚科和无齿蚌亚科形成姐妹群,而小方蚌亚科是珠蚌亚科和无齿蚌亚科共同的姐妹群。这与基于线粒体DNA基因CO1和ND1的序列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虽然在属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上,两个基因有所差异,但两个基因基本都能对蚌科动物的系统发育和遗传多样性作出明确的判断,因而也是较好的分子标记。对于蛏蚌属的分类地位,基于ITS1和ITS2的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结果与基于CO1和ND1这两个线粒体基因部分同源序列分析结果也基本一致。3.基于微卫星标记的蚌科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学分析采用11对微卫星标记对蚌科的8个物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圆顶珠蚌、洞穴丽蚌和中国尖嵴蚌的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558、0.533和0.497)和多态信息含量值(分别为0.512、0.443和0.429)相对较高,这三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丰富,适应能力较强。而橄榄蛏蚌的观测杂合度(0.467)和多态信息含量(0.351)都较低,说明其遗传多样性较低,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弱,需要重点保护。另外,鱼尾楔蚌、三角帆蚌、短褶矛蚌、椭圆背角无齿蚌这4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居于中等位置,属于较稳定的物种。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8个物种分为三支,分别属于三个亚科,即椭圆背角无齿蚌属于无齿蚌亚科;洞穴丽蚌、三角帆蚌和橄榄蛏蚌属于小方蚌亚科;鱼尾楔蚌、圆顶珠蚌、短褶矛蚌、中国尖嵴蚌属于珠蚌亚科。种间关系中,椭圆背角无齿蚌与橄榄蛏蚌的关系最远(遗传距离为1.7843),短褶矛蚌与中国尖嵴蚌的关系最近(遗传距离为1.0722)。
熊六凤[10](2011)在《鄱阳湖区淡水蚌类资源现状、多样性格局及其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响应》文中认为淡水蚌类是淡水生态系统中一类非常重要的水生生物,它们运动缓慢,生活区域相对固定,对环境变化的耐受能力较弱,是淡水生物类群中分布最广、最易受到威胁的类群之一。淡水蚌类是食物链上的重要环节和淡水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作为小型动物、底层鱼类和一些鸟类的食物。淡水蚌类作为滤食者,通过滤食营养物质、有机物和浮游生物来改良水质。淡水蚌类在淡水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生物量和密度往往都在底栖动物中占优势,如果淡水湖泊或是河流中的淡水蚌类消失,将会引起一系列的生态问题。鄱阳湖区生境复杂,淡水蚌类物种繁多、资源丰富,但人类活动严重地破坏淡水蚌类的生境。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对鄱阳湖的淡水蚌类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但基本是定性采集和分析,所以对鄱阳湖的淡水蚌类资源进行定量调查显得很有必要。本文分不同湖区、不同用途类型湖泊、不同生境对淡水蚌类进行系统的定量采集和调查,并分析说明了淡水蚌类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响应状况,为鄱阳湖淡水蚌类的种类组成和资源状况提供了资料,对鄱阳湖淡水蚌类的资源利用和保护、以及拟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可能对淡水蚌类带来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鄱阳湖淡水蚌类有13属42种,中国特有种有32种;优势种为圆顶珠蚌和洞穴丽蚌,它们在各采样湖区都有分布。每个采样湖区标本所含属数、种数和相对丰度相差较大;各属所含种数和相对丰度差异较大;各采样湖区、各属之间生物量和密度存在较大差异。全湖淡水蚌类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0.28±0.22)ind/m2和(4.08±3.96)g/m2。在种群结构方面,舟形无齿蚌、褶纹冠蚌、背瘤丽蚌、鱼尾楔蚌、猪耳丽蚌、扭蚌、中国尖嵴蚌、真柱矛蚌、洞穴丽蚌、背角无齿蚌、圆背角无齿蚌、刻裂丽蚌、绢丝丽蚌和圆头楔蚌属于增长型;短褶矛蚌、射线裂脊蚌、蚶形无齿蚌和圆顶珠蚌属于稳定型;多瘤丽蚌、椭圆背角无齿蚌、球形无齿蚌和棘裂脊蚌属于衰退型。2.青岚湖是天然湖泊,淡水蚌类有11属35种,中国特有种有28种;优势种为圆顶珠蚌、洞穴丽蚌和中国尖嵴蚌,它们在每个季节标本中都占较大的比例。淡水蚌类属、种数在每个季节相差不大,以秋季11属、21种为最多;标本各属所含种数差异较大,以丽蚌属9种、无齿蚌属8种最多;夏季生物量和密度最大,分别为22.75 g/m2和0.81 ind/m2;秋季生物量和密度最小,分别为10.00g/m2和0.31 ind/m2;全年平均生物量为(15.94±5.26)g/m2,全年平均密度为(0.59±0.21)ind/m2。在种群结构方面,球形无齿蚌、射线裂脊蚌、楔形丽蚌、圆背角无齿蚌、扭蚌和蚶形无齿蚌属于增长型;圆顶珠蚌、洞穴丽蚌、中国尖嵴蚌、褶纹冠蚌、短褶矛蚌和棘裂脊蚌属于稳定型;河无齿蚌、三角帆蚌、真柱矛蚌、卵形尖嵴蚌、椭圆背角无齿蚌和鱼尾楔蚌属于衰退型。3.军山湖是增殖湖泊,淡水蚌类有9属16种,中国特有种有9种;优势种为圆顶珠蚌和洞穴丽蚌,它们的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0.10 ind/m2和0.24g/m2、0.04 ind/m2和0.26g/m2,分别占全湖密度和生物量的52.47%和31.07%、21.30%和33.83%。标本各属所含种数差异较大,以无齿蚌属4种、矛蚌属3种最多。青岚湖淡水蚌类密度和生物量分别是军山湖的大约3倍和20.70倍,两湖群落相似系数为41.67。作为天然湖泊的青岚湖比作为增殖湖泊的军山湖面积小很多,但青岚湖淡水蚌类资源比军山湖丰富,说明人工增殖对军山湖淡水蚌类资源有较大的影响。4.大湖池、神塘湖和东湖都是鄱阳湖区的浅水湖泊,太子河是一条河沟,饶河、修河、信江、赣江都是鄱阳湖的重要水系。这些采样区域淡水蚌类共有14属40种,中国特有种有32种,洞穴丽蚌、圆顶珠蚌和蚶形无齿蚌在各采样区域都有分布。太子河淡水蚌类有10属23种,中国特有种有16种;饶河淡水蚌类有8属17种,中国特有种有10种;大湖池淡水蚌类有4属7种,中国特有种有3种;神塘湖淡水蚌类有5属6种,中国特有种有2种;东湖淡水蚌类有3属7种,中国特有种有2种;修河的淡水蚌类有10属14种,中国特有种有7种;信江的淡水蚌类有12属27种,中国特有种有22种;赣江的的淡水蚌类有13属29种,中国特有种有21种。河道淡水蚌类的属数、种数、中国特有种数、密度和生物量均大于浅水湖泊,各属在河道的种数总体多于在浅水湖的种数,说明河道的淡水蚌类资源比浅水湖泊丰富。5.淡水蚌类对不同的环境因子产生不同的响应。在淤泥底质中的淡水蚌类平均种数最多,达5.67种;水草底质最少,为1.84种。淤泥底质的密度和生物量最大,分别为0.62 ind/m2和13.42g/m2;水草底质最小,分别仅为0.002 ind/m2和0.044g/m2。水深<2.0m的水体中蚌类平均种数最多,达5.71种;水深>6.0 m最少,为1.14种。水深<2.0 m的水体中密度和生物量最大,分别为0.71 ind/m2和13.09 g/m2;水深>6.0 m最小,分别仅为0.04 ind/m2和0.62g/m2。流速较缓的水体中蚌类平均种数最多,达5.18种;流速平缓最少,为1.92种。流速较缓的水体中密度和生物量最大,分别为0.63 ind/m2和13.74 g/m2;流速平缓最小,分别只有0.004ind/m2和0.086g/m2。透明度30-50cm的水体中蚌类平均种数最多,达5.83种;透明度>70cm最少,为1.63种。透明度30-50cm的水体中密度和生物量最大,分别为0.73ind/m2和16.33g/m2;透明度>70 cm最小,分别只有0.08 ind/m2和1.64g/m2。6.不同淡水蚌类干露死亡的半数有效时间ET50(d)长短不一,总的趋势是:洞穴丽蚌>中国尖嵴蚌>褶纹冠蚌>扭蚌>射线裂脊蚌>短褶矛蚌>真柱矛蚌>圆背角无齿蚌>蚶形无齿蚌>球形无齿蚌,说明贝壳比较厚的蚌类比贝壳比较薄的蚌类更耐干旱。规格不同的同种蚌类,呈现出大规格蚌类比小规格蚌类更耐干旱的趋势,并且规格相差越大,这种趋势越明显,说明成年蚌比幼蚌有更强的耐干旱能力。
二、武陵山地区的淡水软体动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陵山地区的淡水软体动物(论文提纲范文)
(1)小水电工程对大鲵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的影响及对策(上)(论文提纲范文)
1 张家界市水电项目建设开发现状 |
2 涉大鲵保护水电项目 |
2.1 大鲵保护区水电项目摸底调查 |
2.2 大鲵保护区水电项目整改情况 |
3 水电项目对水生生物影响调查 |
3.1 浮游动物 |
3.2 大型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 |
3.3 鱼类 |
(2)基于转录组学的池蝶蚌系统发育与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池蝶蚌分类学研究进展 |
1.2 蚌科系统发育学研究进展 |
1.2.1 全球蚌科系统发育学研究概况 |
1.2.2 我国蚌科系统发育学的研究 |
1.3 池蝶蚌优势性状研究概况 |
1.4 比较转录组学及其应用 |
1.4.1 比较转录组学简介 |
1.4.2 比较转录组学在贝类中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四种淡水珠蚌转录组的初步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品收集 |
2.1.2 总RNA的提取 |
2.1.3 RNA质量的检测 |
2.1.4 cDNA文库建库及测序 |
2.1.5 测序数据质控 |
2.1.6 转录组的de novo组装和功能注释 |
2.1.7 鉴别直系同源基因及基因(蛋白)家族聚类 |
2.2 实验结果 |
2.2.1 总RNA提取 |
2.2.2 测序数据及其质量控制 |
2.2.3 转录组的de novo组装 |
2.2.4 转录组的功能注释 |
2.2.5 直系同源基因的鉴定及基因家族聚类 |
2.3 讨论 |
第3章 池蝶蚌与其它贝类的系统发育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四种淡水珠蚌的遗传距离 |
3.1.2 通过单拷贝同源基因构建物种进化树 |
3.1.3 物种分歧时间的估算 |
3.1.4 基因家族收缩和扩张分析 |
3.2 研究结果 |
3.2.1 物种遗传距离的计算和进化树的构建 |
3.2.2 池蝶蚌与其它贝类动物分歧时间的评估 |
3.2.3 基因家族扩张和收缩情况的分析 |
3.3 讨论 |
第4章 池蝶蚌与三角帆蚌的转录组比较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池蝶蚌潜在特有基因富集分析 |
4.1.2 池蝶蚌潜在特有基因KEGG通路预测 |
4.1.3 池蝶蚌部分潜在特有基因的验证 |
4.2 研究结果 |
4.2.1 池蝶蚌潜在特有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 |
4.2.2 池蝶蚌部分潜在特有基因的验证 |
4.2.3 池蝶蚌蛋白消化吸收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的预测 |
4.3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洞庭湖蚬属的系统分类与生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蚬属简介 |
2 蚬属生态及经济价值 |
2.1 生态价值 |
2.2 经济价值 |
3 蚬属系统分类研究 |
3.1 传统形态学分类 |
3.2 分子标记技术 |
3.3 基于分子标记的系统分类 |
4 生殖特征研究 |
4.1 组织学研究 |
4.2 精子形态研究 |
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基于Cyt b和CO I基因分子标记的洞庭湖蚬属的系统分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采集 |
1.2 实验设备 |
1.3 形态学测量 |
1.4 DNA提取与检测 |
1.5 PCR扩增与测序 |
1.6 数据处理及进化分析 |
1.7 系统分类分析 |
2 结果 |
2.1 Cyt b和CO I基因的单倍型和种群分析 |
2.2 系统进化分析 |
2.3 系统分类 |
3 讨论 |
3.1 单倍型分布和种群分析 |
3.2 系统进化分析 |
3.3 洞庭湖蚬属的系统分类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洞庭湖蚬属的生殖特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设备 |
1.3 精子形态分析 |
1.4 组织学分析 |
2 结果 |
2.1 组织学分析 |
2.2 精子形态 |
3 讨论 |
3.1 洞庭湖中蚬属的性别机制 |
3.2 洞庭湖中蚬属雄核生殖的研究 |
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中国大陆溪蟹科淡水蟹分类、多样性分布和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国淡水蟹分类研究概况 |
1.1.1 淡水蟹科级分类研究概述 |
1.1.2 中国溪蟹科淡水蟹研究历史回顾 |
1.2 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 |
1.3 生物多样性状况评估 |
第二章 中国大陆溪蟹科淡水蟹分类和新种记述 |
2.1 中国溪蟹科淡水蟹的分类现状 |
2.1.1 研究方法 |
2.1.2 结果 |
2.1.2.1 华溪蟹属Sinopotamon Bott,1967 |
2.1.2.1.1 保康华溪蟹Sinopotamon baokangense Chu,Sun&Sun,2017 |
2.1.2.1.2 城口华溪蟹Sinopotamon chengkuense Huang,Luo &Liu.1986新模标本指定 |
2.1.2.2 南海溪蟹属Nanhaipotamon Bott,1968 |
2.1.2.3 中印溪蟹属Indochinamon Yeo & Ng,2007 |
2.1.2.4 东方溪蟹属Eosamon Yeo&Ng,2007 |
2.1.2.5 泽蟹属Geothelphusa Stimpson, 1858 |
2.1.2.6 亚热溪蟹属Yarepotamon Dai&Turkay, 1997 |
2.1.2.6.1 花坪亚热溪蟹Yarepotamon huapingense sp.n. |
2.2 横断山区溪蟹科淡水蟹系统发生和2新属2新种记述 |
2.2.1 材料和方法 |
2.2.1.1 标本观察和分子数据获取 |
2.2.1.2 系统发育分析 |
2.2.2 结果和讨论 |
2.2.2.1 系统发生分析 |
2.2.2.2 鸡足山弓肢溪蟹Arquatopotamon jizushanense Chu,Zhou& Sun,2017,gen.n.,sp.n |
2.2.2.3 临沧半圆溪蟹Semicirculara lincangense gen.n.,sp.n. |
2.3 中国淡水蟹分类与分布名录 |
第三章 中国大陆溪蟹科淡水蟹多样性分布和保护研究 |
3.1 中国大陆溪蟹科淡水蟹多样性分布格局 |
3.1.1 材料和方法 |
3.1.1.1 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 |
3.1.1.2 标本鉴定 |
3.1.1.3 文献信息收集、汇总和数据集构建 |
3.1.1.4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 |
3.1.2 结果 |
3.1.2.1 数据集构建 |
3.1.2.2 野外调查样点数和新种发表数量的时间分布关系 |
3.1.2.3 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 |
3.1.2.4 物种多样性随经纬度和海拔的变化趋势 |
3.2 长江流域淡水蟹多样性现状及变化趋势 |
3.2.1 区域概况和分析方法 |
3.2.1.1 区域概况 |
3.2.1.2 分析方法 |
3.2.2 结果 |
3.2.2.1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物种多样性现状 |
3.2.2.1.1 黄河流域淡水蟹物种多样性现状 |
3.2.2.1.2 珠江流域淡水蟹物种多样性现状 |
3.2.2.1.3 长江流域淡水蟹物种多样性现状 |
3.2.2.2 长江流域淡水蟹多样性变化趋势 |
3.3 中国大陆溪蟹科淡水蟹多样性状况评估 |
3.3.1 评估等级与标准 |
3.3.2 评估结果与分析 |
3.3.2.1 总体结果 |
3.3.2.2 受威胁物种分析 |
3.3.2.3 致危因素分析 |
3.3.2.3.1 栖息地衰退 |
3.3.2.3.2 外来物种入侵 |
3.3.2.4 数据缺乏物种分析 |
3.3.3 讨论和建议 |
第四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中国自然湿地螺类生态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湿地螺类群落组成和时空分布格局 |
1.1 自然湿地螺类组成 |
1.1.1 优势种 |
1.1.2 生活型 |
1.1.3 功能群 |
1.2 自然湿地螺类的时空分布格局 |
2 自然湿地螺类群落的主要影响因子 |
2.1 非生物环境因子 |
2.2 生物环境因子 |
2.3 人类活动对自然湿地螺类的影响 |
3 自然湿地螺类群落演替和主要生态功能 |
3.1 自然湿地螺类群落演替 |
3.2 自然湿地螺类的主要生态功能 |
3.2.1 生态服务功能 |
3.2.2 环境指示功能 |
4 国际研究重点和我国研究展望 |
4.1 湿地螺类多样性基础调查和不同类型自然湿地螺类研究 |
4.2 湿地螺类生态演替和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研究 |
4.3 湿地螺类典型生态过程和功能研究 |
4.4 湿地螺类对湿地水文情势的响应 |
4.5 湿地螺类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
(6)长江中下游典型湖泊蚬的系统分类与谱系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蚬属系统分类与谱系地理的研究方法 |
1.1.1 形态学方法 |
1.1.2 组织学方法 |
1.1.3 细胞学方法 |
1.1.4 蛋白质方法 |
1.1.5 分子生物学方法 |
1.2 蚬属的谱系地理学研究进展 |
1.3 蚬属的分类学研究进展 |
1.3.1 国外蚬属分类研究 |
1.3.2 国内蚬属分类研究 |
1.3.3 蚬属的系统发育研究 |
1.4 小结与展望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长江中下游典型湖泊蚬属谱系地理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采样区域、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2 实验设备 |
2.1.3 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与序列测定 |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实验结果 |
2.2.1 蚬属群体COI基因序列变异 |
2.2.2 蚬属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3 蚬属群体的系统进化及种群动态分析 |
2.3 讨论 |
2.3.1 蚬属群体遗传多样性及资源保护 |
2.3.2 蚬属物种全球性生物地理学研究 |
第三章 大通湖两种不同壳色形态蚬的分类与系统发育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采样区域、样品采集与处理 |
3.1.2 形态测量与分析 |
3.1.3 实验设备 |
3.1.4 基因组DNA提取 |
3.1.5 PCR扩增与序列测定 |
3.1.6 RFLP酶切分析 |
3.1.7 数据分析 |
3.2 实验结果 |
3.2.1 形态学比较 |
3.2.2 分子生物学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大通湖蚬属性腺切片、染色体及精子形态初步观察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采样区域、样品采集与处理 |
4.1.2 组织学分析 |
4.1.3 细胞生物学分析 |
4.1.4 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与序列测定 |
4.1.5 实验设备 |
4.2 实验结果 |
4.2.1 组织学水平 |
4.2.2 细胞学水平 |
4.2.3 分子生物学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论文发表情况 |
(7)喀什兰干水库鱼类寄生虫病病原种类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鱼类寄生虫病研究概况 |
1.1.1 我国鱼类寄生虫病研究概况 |
1.1.2 大水面养殖鱼类寄生虫现状 |
1.1.3 新疆鱼类寄生虫研究现状 |
1.1.4 喀什兰干水库鱼类资源及渔业 |
1.2 鱼类寄生虫病流行病学 |
1.2.1 鱼类寄生虫病的传染源 |
1.2.2 鱼类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 |
1.3 寄生虫和宿主之间的关系 |
1.3.1 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 |
1.3.2 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 |
1.4 鱼类寄生虫概况 |
1.4.1 寄生原生动物门 |
1.4.2 寄生扁形动物门 |
1.4.3 寄生线形动物门 |
1.4.4 寄生甲壳类 |
1.5 鱼类寄生虫病 |
1.5.1 原虫病 |
1.5.2 蠕虫病 |
1.5.3 甲壳动物病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喀什兰干水库鱼类寄生虫区系调查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3.1 鱼类寄生虫种类组成特点 |
2.3.2 水库鱼类养殖风险与鱼类寄生虫的关系 |
第3章 喀什兰干水库鱼类寄生虫流行病学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采集和虫种鉴定 |
3.1.2 实验方法 |
3.1.3 统计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鱼类全年采集种类及数量 |
3.2.2 寄生虫种类及感染情况 |
3.2.3 鱼类寄生虫季节变化 |
3.3 讨论 |
3.3.1 鱼类采样季节变化 |
3.3.2 鱼类寄生虫感染情况 |
3.3.3 寄生虫季节动态 |
第4章 麦穗鱼嗜子宫线虫(Philometroides pseudorasbori)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标本的采集 |
4.1.2 线虫玻片标本的制作 |
4.1.3 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虫体 18S rDNA 序列电泳结果 |
4.2.2 嗜子宫线虫 18S rDNA 序列同源性比较 |
4.3 讨论 |
第5章 水库鱼类寄生虫病的防治 |
5.1 预防 |
5.1.1 彻底清塘 |
5.1.2 鱼体消毒 |
5.1.3 饵料消毒 |
5.1.4 流行季节前的药物预防 |
5.1.5 增强鱼类营养 |
5.2 治疗 |
5.2.1 原虫病的治疗 |
5.2.2 单殖吸虫病的治疗 |
5.2.3 复口吸虫病的治疗 |
5.2.4 绦虫病的治疗 |
5.2.5 线虫病的治疗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附录Ⅰ常用试剂的配制 |
附录Ⅱ部分鱼(虫)体标本 |
(8)赣江下游南昌段淡水蚌类分布格局及对水文特征的适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淡水蚌类生活史特点 |
1.2 淡水蚌类在河流生态系统功能 |
1.2.1 河流生态系统特征 |
1.2.2 淡水蚌类生态功能 |
1.3 影响淡水蚌类分布的因素 |
1.3.1 栖息地 |
1.3.2 天敌 |
1.3.3 扩散 |
1.3.4 食物 |
1.4 淡水蚌类的分布及濒危状况 |
1.4.1 世界淡水蚌类的物种及分布 |
1.4.2 中国淡水蚌类的物种及分布 |
1.5 水文特征对淡水蚌类的影响 |
1.5.1 影响湖泊及河流水文过程的因素 |
1.5.2 淡水蚌类对水文特征的适应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采样点设置 |
2.2.2 野外采集 |
2.3 标本处理 |
2.3.1 标本鉴定 |
2.3.2 形态参数测定 |
2.4 多样性测定 |
2.5 数据处理 |
第3章 赣江下游南昌段淡水蚌类分布格局 |
3.1. 种类组成与分布 |
3.2. 生物量和密度 |
3.3. 种群大小的估算 |
3.4. 相对丰度及优势种 |
3.5. 淡水蚌类多样性指数及相似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赣江中下游淡水蚌类种群结构分析 |
4.1 引言 |
4.2 采样方法 |
4.3 种群结构 |
4.3.1 赣江中下游淡水蚌类种群结构 |
4.3.2 赣江下游南昌段淡水蚌类种群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赣江下游南昌段淡水蚌类对不同环境因子的适应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环境因子的分类方法 |
5.2.2 环境因子的测定 |
5.3 不同环境因子对蚌类分布和丰度的影响 |
5.3.1 不同水深对蚌类现存量及物种数的关系 |
5.3.2 不同流速对蚌类现存量及物种数的关系 |
5.3.3 不同透明度对蚌类现存量及物种数的关系 |
5.3.4 不同底质对蚌类现存量及物种数的关系 |
5.3.5 不同水深对蚌类各属现存量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讨论 |
6.1 蚌类组成与分布 |
6.2 水文特征对蚌类的影响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中国蚌科动物的分子系统进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蚌科研究概况 |
1.1 蚌科动物的生活习性与生态功能 |
1.1.1 栖息地与食性 |
1.1.2 生活史和繁殖生物学 |
1.1.3 生态学功能和经济学意义 |
1.2 蚌科系统学研究 |
1.2.1 全球蚌科各亚科之间的关系 |
1.2.2 中国蚌科动物各亚科之间的关系 |
1.3 蛏蚌属的分类及存在的问题 |
2 分子系统学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
2.1 分子标记及其在蚌科系统学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2.1.1 DNA序列分析 |
2.1.2 基于PCR的分子标记 |
3 分子系统学、遗传多样性二者与保护生物学之间的关系 |
3.1 分子系统学与生物保护学之间的关系 |
3.2 遗传多样性与生物保护学之间的关系 |
4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方法 |
4.1 最小进化(Minimum-Evolution,ME)法 |
4.2 邻接法(Neighbor-JoiningMethod,NJ) |
4.3 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MP) |
4.4 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 |
4.5 构建分子系统树的软件 |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基于线粒体基因序列的蚌科系统学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
1 基于线粒体基因CO1序列的蚌科系统学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
1.1 材料和方法 |
1.1.1 材料 |
1.1.2 方法 |
1.1.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1.1.2.2 PCR扩增 |
1.1.2.3 PCR产物序列测定 |
1.1.2.4 数据分析 |
1.2 结果分析 |
1.2.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1.2.2 PCR扩增 |
1.2.3 测序结果 |
1.2.4 碱基组成及序列变异 |
1.2.5 种内与种间遗传距离的分析 |
1.2.6 分子系统树分析 |
1.3 讨论 |
1.3.1 CO1序列变异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
1.3.2 各亚科之间的关系 |
1.3.3 各属间的关系 |
1.3.4 蛏蚌属的分类地位 |
2 基于线粒体基因ND1序列的蚌科系统学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分析 |
2.2.1 PCR扩增结果 |
2.2.2 测序结果 |
2.2.3 ND1基因的碱基组成及序列变异 |
2.2.4 种内与种间遗传距离的分析 |
2.2.5 分子系统树分析 |
2.3 讨论 |
2.3.1 ND1序列变异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2 各亚科之间的关系 |
2.3.3 各属间的关系 |
2.3.4 蛏蚌属的分类地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序列的蚌科系统学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基因组D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
1.2.2 ITS1和ITS2部分序列的PCR扩增和测序 |
1.2.3 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
2 结果分析 |
2.1 PCR扩增结果 |
2.2 测序结果 |
2.3 ITS1基因的碱基组成及序列变异 |
2.4 ITS2基因的碱基组成及序列变异 |
2.5 ITS1基因的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2.6 ITS2基因的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2.7 分子系统树分析 |
3 讨论 |
3.1 序列变异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 亚科与属间关系的分析 |
3.3 蛏蚌属的分类地位 |
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蚌科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学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
1.1.2 PCR扩增 |
1.1.3 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 |
1.1.4 电泳结果检测 |
1.1.5 数据的统计分析 |
2 结果和分析 |
2.1 PCR扩增结果 |
2.2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 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 |
3 讨论 |
3.1 蚌的群体遗传多样性 |
3.2 各种蚌的系统发育关系 |
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1 中国蚌科的系统发育关系 |
2 中国蚌科的遗传多样性特征 |
3 蛏蚌属的种间关系 |
4 不同基因序列研究结果的比较 |
5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图版1 蚌科各物种外形图 |
附录1 部分物种测序结果的截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鄱阳湖区淡水蚌类资源现状、多样性格局及其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淡水蚌类的生物学 |
1.1.1 形态和习性 |
1.1.2 生活史特点 |
1.1.3 繁殖特征 |
1.2 淡水蚌类的生态功能及经济价值 |
1.2.1 生态功能 |
1.2.2 经济价值 |
1.3 淡水蚌类的资源现状 |
1.3.1 世界淡水蚌类的资源现状 |
1.3.2 我国淡水蚌类的资源现状 |
1.4 淡水蚌类的衰退机制 |
1.4.1 淡水蚌类的濒危状况 |
1.4.2 生态环境因子对淡水蚌类的影响 |
1.4.3 人类活动对淡水蚌类的影响 |
1.4.4 外来物种入侵 |
1.4.5 淡水蚌类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
1.5 鄱阳湖概况 |
1.5.1 地理环境 |
1.5.2 水文特征 |
1.5.3 水生生物物种多样性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鄱阳湖淡水蚌类资源现状和时空尺度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采样湖区的设置 |
2.1.2 采样时间和工具 |
2.1.3 采样方法 |
2.1.4 形态参数测定 |
2.1.5 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 |
2.1.6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种类组成与分布 |
2.2.2 区系分析 |
2.2.3 生物量和密度 |
2.2.4 相对丰度 |
2.2.5 形态学参数和形态特征 |
2.2.6 种群结构 |
2.2.7 群落结构 |
2.2.8 聚类分析 |
2.2.9 多样性指数 |
2.3 讨论 |
2.3.1 淡水蚌类群落结构差异 |
2.3.2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淡水蚌类的影响 |
2.3.3 人类活动对淡水蚌类的影响 |
第3章 青岚湖淡水蚌类的群落结构和时空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采样点的设置 |
3.1.2 采样时间和工具 |
3.1.3 采样方法 |
3.1.4 形态参数测定 |
3.1.5 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 |
3.1.6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种类组成与分布 |
3.2.2 区系分析 |
3.2.3 生物量和密度 |
3.2.4 相对丰度 |
3.2.5 形态学参数和形态特征 |
3.2.6 种群结构 |
3.2.7 群落结构 |
3.2.8 聚类分析 |
3.2.9 多样性指数 |
3.3 讨论 |
3.3.1 淡水蚌类物种多样性受到威胁 |
3.3.2 优势种地位和资源季节性波动 |
3.3.3 鱼类资源对蚌类资源的影响 |
第4章 鄱阳湖区湖泊不同用途类型对淡水蚌类资源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采样湖泊的主要特征 |
4.1.2 采样点的设置 |
4.1.3 采样时间和工具 |
4.1.4 采样方法 |
4.1.5 形态参数测定 |
4.1.6 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 |
4.1.7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种类组成与现存量 |
4.2.2 区系分析 |
4.2.3 形态学参数和形态特征 |
4.2.4 种群结构 |
4.2.5 群落结构 |
4.2.6 聚类分析 |
4.2.7 多样性指数 |
4.3 讨论 |
4.3.1 两湖淡水蚌类资源的差异分析 |
4.3.2 淡水蚌类对生态系统的警示作用 |
4.3.3 加强对淡水蚌类的保护 |
第5章 鄱阳湖区不同类型水体淡水蚌类的多样性格局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采样浅水湖泊的主要特征 |
5.1.2 采样点的设置 |
5.1.3 采样时间和工具 |
5.1.4 采样方法 |
5.1.5 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 |
5.1.6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种类组成与分布 |
5.2.2 现存量 |
5.2.3 区系分析 |
5.2.4 群落结构 |
5.2.5 聚类分析 |
5.2.6 多样性指数 |
5.3 讨论 |
5.3.1 河道和湖泊淡水蚌类物种多样性 |
5.3.2 淡水蚌类类群分布的均衡性 |
5.3.3 不同湖泊淡水蚌类物种分布与分析 |
第6章 淡水蚌类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响应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环境因子的分类方法 |
6.1.2 环境因子的测定 |
6.1.3 干露实验 |
6.1.4 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 |
6.1.5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底质 |
6.2.2 水深 |
6.2.3 流速 |
6.2.4 透明度 |
6.2.5 干露 |
6.3 讨论 |
6.3.1 生态因子对淡水蚌类的影响 |
6.3.2 生态因子的优化组合 |
6.3.3 干露对淡水蚌类的影响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武陵山地区的淡水软体动物(论文参考文献)
- [1]小水电工程对大鲵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的影响及对策(上)[J]. 邓智勇,肖调义. 当代水产, 2020(12)
- [2]基于转录组学的池蝶蚌系统发育与遗传分析[D]. 周伟. 南昌大学, 2019(01)
- [3]洞庭湖蚬属的系统分类与生殖特征研究[D]. 王剑平. 湖南农业大学, 2018(09)
- [4]中国大陆溪蟹科淡水蟹分类、多样性分布和保护研究[D]. 楚克林.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5]中国自然湿地螺类生态学研究进展[J]. 管强,刘吉平,武海涛,吕宪国,卢明珠,宋洋. 生态学报, 2016(09)
- [6]长江中下游典型湖泊蚬的系统分类与谱系地理研究[D]. 王桂苹.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7]喀什兰干水库鱼类寄生虫病病原种类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 周颖. 新疆农业大学, 2014(05)
- [8]赣江下游南昌段淡水蚌类分布格局及对水文特征的适应[D]. 刘益搏. 南昌大学, 2013(02)
- [9]中国蚌科动物的分子系统进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 欧阳解秀. 南昌大学, 2011(06)
- [10]鄱阳湖区淡水蚌类资源现状、多样性格局及其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响应[D]. 熊六凤. 南昌大学,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