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于夸张意味的介词to(论文文献综述)
徐静[1](2018)在《永修方言虚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永修位于江西省北部,县域方言属于赣方言昌靖片。本文主要运用描写语言学的方法,对以涂埠镇为代表的县域方言中的虚词进行描写和研究。全文共分6个部分,包括绪论、语气词、助词、介词、副词、连词。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鉴于各种原因,我们把代词放在了附录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永修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概况,简要描写了永修方言的声韵调系统;系统地梳理了赣方言语法研究现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且对本文写作的基本情况做了简单的说明。第二部分语气词。永修方言语气词丰富,该部分选取了“啊、呢、哒1、哈、嗬、罢、啰、哩、也、唦、哦、么、个、话”这14个最常用的语气词作为研究对象,确定了每个词的基本语气义及其语气功能变体。在关注语气词句末语气义的同时,也注重句中用法的探讨。多数语气词我们还进行了语法化分析和历时探源。通过共时和历时的研究,我们发现永修方言语气词从来源上看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和普通话同源的,如“啊、呢、哦”;一类是本方言自身的,如“哒1、嗬、哈、啰、话”;还有一类是古汉语遗留的,如“么、罢、也”等。第三部分助词。本部分主要涉及的是结构助词和体貌助词。结构助词中定语标记有“个1”“滴”,状语标记有“个2”“里1”,转指标记是“个3”,补语标记是“得”,状态形容词标记包括“里2”“子”“个4”“里个”。“个”的功能最丰富,使用频率最高。补语标记“得”的用法和普通话中“得”完全一致。我们几乎穷尽性地研究了永修方言中体貌助词的用法和来源,这些助词有:“到、着、刮、哒2、来着、去着、来、去、得、过、看”。永修方言中绝大部分体貌助词有多个语法功能,同一个语法功能可以通过不同的助词来表现。同一语法范畴内的语法形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句法分布和细微的语法意义两个方面。从来源上看,很多体貌助词都由趋向动词虚化而来,如“来着、去着、来、去、过”。第四部分介词。这个部分选取了“得、跟、来、找、到、走、和、捉、等、驮、拿、哒到”这12个常用介词进行探讨。永修方言绝大部分介词都具有多功能性。在单个介词的研究中,我们把介词和特殊句式结合在一起,比如“跟”与比较句,“拿”与处置句和被动句,“驮”与被动句,“捉”与处置句等。第五部分副词。永修方言副词种类丰富,本部分系统地描写了总括副词、统计副词、限定副词、程度副词、时间副词、类同副词、语气副词、否定副词、频率副词、累加副词、情状副词中主要副词的用法。第六部分连词。永修方言连词的数量和类型比较少。这个部分简要地讨论了联合类和偏正类的主要连词的用法。“该”是永修方言中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连词,它所表达的语义类型很丰富,我们对“该”由代词虚化为连词的语法化过程进行了分析。
柴晶[2](2020)在《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气词是汉语区别于印欧语系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在现代汉语的词类系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人们表达思想,抒发情感态度的重要语法手段。汉语语气词研究经历了从静态的语法层面到动态的语用层面的发展过程,在研究方法和理论方面已较为丰富并且还在不断创新。汉语中有不同的方言分区,而分区之间对于语气词的使用也各不相同。鄂尔多斯汉语方言属于晋语区,晋语区对语气词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成果较多,而关于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的专项研究则几乎没有。因此,本文选择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为研究对象,在大量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比较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共时的角度对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的类型、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描写,并且将与普通话语气词、晋语语气词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凸显出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的特色,同时也有助于弥补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研究的短缺和丰富其研究内容。论文主要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包括四节内容:第一节介绍鄂尔多斯的人文地理概况和方言概况;第二节介绍语气词的研究现状,包括共同语中语气词的研究、晋语语气词的研究以及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的研究;第三节对文章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语料来源等进行了简单介绍;第四节对鄂尔多斯汉语方言的声韵调系统进行了描写说明。正文部分,包括四个章节:第一章从语气词分类的角度对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进行系统详细的描写分析和总结归纳;第二章从语音和句法的角度对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的结构以及语气词连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第三章从语用的角度对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的表义功能、完句功能和篇章功能进行了分析说明;第四章运用比较的方法,将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与普通话语气词、晋语方言语气词以及语气词的代际使用差异进行比较,凸显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的独特性。结语部分,对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的特点进行了总结以及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张晓静[3](2014)在《河北武邑方言语法研究》文中指出武邑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武邑方言属于冀鲁官话石济片赵深小片。本文借用“参考语法”的研究理念,对武邑方言的语法结构及其特点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共时描写。本文分十二章依次描写了武邑方言的词缀、重叠、时体1、时体2——咾、嗹的异同及其同现、时体3——“着”的语法功能、时体4——D变韵、代词、数词和量词、副词、介词和连词、语气词和叹词、特殊结构和句式。其中以下章节比较有特色:词缀:儿化词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闪音型儿化词和普通型儿化词。重叠:形容词和动词有种特殊的重叠式:A/V咾个A/V。时体2——咾、嗹的异同及其同现:“咾”的用法比较复杂。时体3——“着”的语法功能:“着”的动态助词用法、动词用法、介词用法、时体4—-D变韵:出现的句法环境和语境较为复杂。代词:指示代词分为“这”(近指)、“乜”(中指)、“那”(远指)三套,其中“这”、“乜”虚化出了语气词的用法,“乜”、“那”虚化出了连词的用法等。另外,复数标记“们”可以用在所有类型的体词性成分之后,还可以和数量定语兼容,具有类型学意义,值得关注。语气词:“哩”、“唵晻”、“办”、“啊”、“嗳”、“呗”、“嘛的”、“可”。特殊结构和句式:没个不X、还有个不X、“有”字疑问句、“V不出个好儿来”、拷贝结构、可能式、“弄”字处置式、“着”字被动式、反复问、紧缩复句。
殷相印[4](2006)在《微山方言语法研究》文中提出山东方言包括胶辽官话、冀鲁官话和中原官话,分为东西两区:东区有东莱片和东潍片,西区有西齐片和西鲁片。东区即胶辽官话,西齐片即冀鲁官话,西鲁片即中原官话。微山方言属于山东方言西区的西鲁片,为北方官话的中原官话。微山方言内部有差异,分为三片:北片、南片和西片。本文研究微山方言语法。 微山共18个乡镇,本文分片调查了14个。调查研究表明,微山各片方言语法同大于异。微山方言语法的共同特征集中体现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及特殊的短语、句式和复句类型上,对此,本文作了整体论述。微山方言语法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副词、代词、介词、语气词、叹词、数词、量词等词类上,本文则按方言片分别介绍。在描写各类方言现象时,以普通话语法为参照进行比较,以揭示微山方言语法的规律和特点。 本文认为,微山方言共同的语法特征主要有: 1.从构词构形上看,微山方言内部语法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构词构形能力比普通话强。如形容词特殊构形形态AAAA式,微山三片方言广泛运用;名词后缀“子”,构词能力比普通话强。词缀语素丰富、使用频率高,是微山方言构词构形的重要特点。 2.微山方言的副词、介词、语气词和量词丰富,表现出“数量大、形式多样,意义和用法复杂”的特点。如程度副词“真、宁、稀、血”分别修饰感情色彩不同的词语。 微山方言语法的内部差异主要有: 1.同一语法意义用不同的语法形式来表达。在不同方言点,语法格式内部的标记、结构方式不同。如同是表示处置意义,南片各点用介词“连”,西片和北片各点用“来”。 2.新派老派的语法差异,加大了微山方言语法和普通话语法的差别。如比较句“A+(还)不子+B+比较的结果”结构,只见于南片的老派,新派不用。
许红菊[5](2012)在《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文中指出依据现代修辞学的观点,只要是在运用语言,就涉及到修辞的问题,修辞即等同于语言的表达和运用。汉语词汇的发展与修辞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词义的演变、词语形式的产生及替换等都是在修辞的作用和影响下发生的。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探索修辞对词汇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非常有价值的课题。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建立了汉语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理论体系;(2)论述了各种具体修辞方式及修辞现象影响词汇发展的原理和表现;(3)考察了具体词汇在修辞作用下的历时演变过程,并对同一修辞方式作用下的词汇发展演变情况进行了搜集、归纳和总结;(4)对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总结。全文共有12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材料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对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的关系的理论总述,包括“修辞理论基础”、“汉语词汇发展理论基础”、“语言运用、修辞创新、词汇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修辞现象转化为词汇现象的条件和过程”等。接着我们分为积极修辞和一般性修辞上下两篇对修辞与词汇发展的关系加以了论述。第三章到第八章为上篇,分别论述了夸张、移就、转类、仿拟、双关、断取、连及、通感这八种积极修辞方式与汉语词汇发展的关系。第九章到第十一章为下篇,分别从“词语的搭配组合”、“句式的选用”、“汉语韵律修辞”三个方面论述了一般性修辞对词汇发展的影响。最后一章为总结,包括研究得出的结论、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一般性规律、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首次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的关系,建立了相对完整意义上的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体系。本文将“修辞”定义为“语言的运用”,并将这一思想贯穿于全文,做到了理论和实际应用的一致性。首次将一般性修辞对词汇发展的影响也纳入到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体系中,以期构建完整的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系统。积极修辞部分作为对前人研究的补充重点考察了以往在词汇发展方面被关注不多的辞格,如夸张、双关、移就、断取、连及等等。2.注重从历时角度描述揭示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具体过程。本文不仅仅限于将各种修辞方式作用下的词汇现象进行罗列归类,而是致力于探索具体词汇在修辞作用下的动态演变历程,以词汇发展各个阶段的历时语料作为依据,注意对修辞行为发生伊始时的原始语境的挖掘,力求将修辞作用下的具体词汇发展演变过程客观呈现出来。3.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提出了具有一定新意的观点和想法。如我们主张将动词、形容词在词形不变即不增加任何形式标记的前提下用作主宾语且意义发生变化的情况视作为动词、形容词转类为名词,并将这种类型纳入到修辞转类的范畴。又如我们对仿拟修辞与仿拟造词法加以了区分,认为两者在运用的目的与动机、创造出的形式的性质、概念表达的情况、关联类型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由此而导致它们影响词汇发展的方式、过程和程度均有所不同。我们指出仿拟造词法是由仿拟修辞发展而来的,其近些年来的盛行有各方面因素的作用,并预测其在未来汉语词汇发展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还对过去认为的一些双关影响词义发展的例证加以了否定,指出它们要么是通过隐喻引申形成的,要么只是象征意义而并非词汇本身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了双关影响词汇发展的条件和范围,并以具体例证论证了真正由双关引起的词汇发展的现象。关于“连及”修辞现象,我们分析了其与偏义复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指出不是所有的偏义复词都是由“连及”发展而来的。如“动静”一词就并不像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存在一个“连及”的过程,它实际上是由反义并列词组通过概括正反两极的意义固化而来的,“动静”偏义是在其已经完成词汇化以后。我们还首次把韵律因素纳入到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体系中,将韵律修辞分为了积极韵律修辞和一般性韵律修辞,并分别对它们影响词汇发展的情况加以了分析与论述。
侯超[6](2013)在《皖北中原官话语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皖北绝大部分地区处于中原官话区,只有淮河沿岸部分方言点处于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过渡区域。皖北中原官话(统称皖北方言)分属商阜片、信蚌片和徐萧片三个小片。皖北方言在语法上具有不少一致性特征,如丰富的“子”缀词、程度补语“很得很”、特殊格式“非VP”等。皖北方言各小片又各自特色,如徐萧片的反复问句可用“VP吗/不”;商阜片西北部有“不粘”等说法;信蚌片西南部可在句末用“在”表示进行。本文从词缀、程度、体貌、疑问和句式五个方面对皖北中原官话的语法现象做了比较详细的描写和分析,得出的关于皖北方言语法的主要结论有:(1)词缀系统包括前缀、中缀、后缀,有些词缀具有方言特点,如前缀“老”、后缀“乎”、“子”以及贬义后缀“不拉唧的”等;存在中缀“不/巴”、“不子/巴子”,这组中缀的主要功能是增加贬抑色彩;“子”缀词特别丰富,可构成名词和数量结构。“子”缀具有“成词”、“转类”、“变义”、“增义”功能。(2)程度表达有加程度词缀(词法)、重叠(词法)、加程度状语和程度补语四种手段。程度缀有前缀,也有后缀;有高量级的,也有低量级的。重叠、程度状语和程度补语主要表达高程度量。比较特别的程度状语有“死”、“血”、“镇(么)”、“恁(么)”等,述程式有“X得很”、“X狠唠”、“X得很得很”、“X得很得很得很”等,后两种形式是一种超常规表达方式,“狠唠”可修饰行为动词,程度量为“超量”。(3)体貌方面:实现体采用“了”的音变形式“唠/喽”;持续体有两种标记:子(中东部),住(北部);尝试体标记有:看、看看、瞧、瞧瞧、试试,可表达“警告”的语用意义;"VV"、"VVV"可表示动作反复持续进行;“来”可表示进行,有的方言点可表示实现(如阜阳),金寨、霍邱可在句末用“在”表示进行。(4)反复问有"FVP"、"VP-neg-VP"、"VP+疑问语气词”三种形式,前两种形式可共存,可VP”问句形式复杂,句末语气词可显示体貌信息;“可是”问句是一种偏向是非问;是非问有语调是非问句、偏向“吗”问句和“可是”问句三种形式;特指问与普通话的差异表现为疑问代词的不同;无关联词语的紧缩式选择问为常用形式。(5)“非VP不X”中的“非”已演变为情态副词,式中“不X”隐现的规律主要受制于语义特征、语法化程度和句法格式,省略式“非VP”为常用格式;“PP+X+啥+PP+X”是一种框式结构,意义是“否定”和“制止”;受事主语句表被动是常见格式,被动标记主要用“叫”、“让”、“给”,处置标记主要用“叫”、“把”、“给”,其中“叫”、“给”为被动、处置共用标记。
穆亚伟[7](2016)在《辉县方言语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词、短语和句子三个层面对辉县方言的语法现象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与总结,论文共十一章。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绍了辉县与辉县方言的基本情况、方言语法与辉县方言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语料来源与体例说明。第二章:语缀。辉县方言语缀丰富而且特殊,本章按前缀、中缀、后缀的顺序分成三节,对辉县方言各个语缀的语法意义和具体用法分项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描写和说明。第三章:重叠。本章根据基式与重叠式的特点,与普通话的重叠进行比较,对辉县方言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和量词重叠的形式、意义和功能进行详细的描写和分析。第四章:副词。辉县方言中的副词数量极其丰富,用法形式多样。我们结合副词的传统分法,根据辉县方言的实际情况,将辉县方言中的副词分为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情状副词、时间副词、频率副词、语气副词、肯否副词七类,并对其进行详细地分类和描写,我们还将相近用法的副词或与普通话的近义副词进行对比分析和历时考察。第五章:助词“叻”。我们对结构助词“叻”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了穷尽式的描写,力图展现他的基本面貌。第六章:“X人”结构。本章主要对辉县方言中的自感结构“X人”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且结合邢福义先生“两个三角”的理论框架,对“X人”结构进行了系统详细的考察。第七章:比较句。我们采用语法学界对比较句的传统分法,把辉县方言的比较句分为四类:差比句、极比句、递比句和等比句。本章主要介绍辉县方言中特有的比较句,讨论了各类比较句的构成形式,并结合普通话比较句的句型特征进行对比分析,重点考察了独具辉县特色的“比”字句的句法语义特征。第八章:疑问句。本章结合辉县方言中表达疑问的手段,对辉县方言的疑问句系统进行详细地分析、总结。我们主要讨论了是非问句、选择问句、特指问句和反问句的句法形式和语义特征,并将辉县方言的疑问句与普通话的疑问句进行了对比,发现辉县方言正反问省略式的使用频率最高,同时还发现辉县方言疑问语气词在疑问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第九章:被动句。这一章考察了辉县方言中的无标被动句和有标被动句,并对有标被动句中的“叫”字句、“给”字句以及“叫”、“给”连用的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与分析。第十章:处置句。本章介绍了辉县方言处置句的类型,进一步对被动句、处置句和使役句的歧义现象进行探讨。并且结合“叫”字句与“给”字句、“把”字句的套合使用情况,具体分析了处置句、被动句和使役句的歧义现象。第十一章:结语。这一章是对全文的基本认识和有待研究的问题,并且阐述关于方言研究的一些思考。本文拟弥补辉县方言研究范围的不足,充实辉县方言的研究内容,为进行更为系统、全面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材料。
刘红妮[8](2009)在《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文中认为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是语言演变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当今国内外学界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语法化研究蔚为大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词汇化研究却还方兴未艾,处于发展阶段。近年来,虽然词汇化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很多薄弱地带和空白领域,还远远没有深入。对于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研究较多,国内也有学者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而对于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大多只是零散、个别或宽泛的研究,在本文之前,迄今为止这方面还没有比较具体、系统的专门性研究。“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与“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相对,指的是两个没有直接组合关系、而只在句子线性序列上相邻的成分序列经由词汇化而成为一个独立的词的语言演变过程。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是词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即以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从汉语的实际出发,立根于扎实的语言文献,采用共时和历时、词汇和语法,特别是传统语言学和现代西方理论相结合的方法,以概论和典型个案专论考察相结合的形式,在这个封闭的范围和系统内具体考察了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研究中关注较少或虽有关注但还需进一步探讨的10个类别、30多个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现象。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首次比较系统、深入地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研究背景、范围、种类、共性与个性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机制、规律和影响因素等,提出了“多元词汇化”等观点,力图找出特点,揭示一定的规律,力图尝试对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研究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事实和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的研究不但具有词汇化本体研究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语言教学、辞书编纂、中文信息处理等多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全文前有绪论,后有结论,主体部分共包括14章,可分为4个部分。第一章是全文论题的背景部分。理清语法化和词汇化的概念、国内外研究概况、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界限、汉语双音虚词的演变归属等热点和难点问题。认为汉语非句法结构形成实词的就是词汇化,形成双音虚词的则很多是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重合,还有的演变是词汇化和语法化相继发生,本文主要侧重于从非句法结构的成分序列到成词的词汇化角度,但其中也自然会牵涉到语法化或功能的演变。第二章是全文的基础部分。在讨论汉语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及其主要的几种构成方式之后,重点讨论汉语非句法结构概念的提出、研究现状、范围与性质、分类标准及类别等等。除了前人已经深入研究过的类别和个案外,将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共分为10个类别,具体探讨了30多个非句法结构形成的词语,其中不少是虚词,也包括一些实词。这10个类别分别体现在第三章-第十三章中。第三章到第十三章这11章是全文的主体部分。每一部分采取总论和专论的形式,旨在揭示现象,发掘规律。第三章探讨“动+助”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X着/了/过”的典型个案是“算了”“X的/地/得”的典型个案是“免得”。“算了”的词汇化后又发生语法化,具有情态和话语标记两种功能。“免得”经由多种词汇化途径分别演变为连词和动词,是“多元词汇化”。本章主要侧重于助词并入和附缀化。第四章探讨“动+介(于)”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副词“终于”和连-介兼类词“由于”。这一类演变都是发生在句法演变后,即介词“于”后面的宾语由名词性成分扩展为谓词性成分之后,介词“于”和其前动词相继发生去范畴化,介词并入,完成词汇化。“由于”还有一定的个性。介词并入在这类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五章探讨“动/形+介(以)”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加以”和“难以”。它们的形成都是由于介词“以”后的宾语由名词性成分扩展为谓词性成分而导致的,因此都多少具有一些助动词的性质。“加以”的连词用法和形式动词用法是经由不同的途径、在动词“加”不同的义项基础上分别演化成的。这是一种“多元词汇化”模式。“难以”的词汇化说明其是“半助动词或边缘助动词”。本章主要侧重于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的“多元词汇化”模式和句法演变的影响。第六章探讨“动+连”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继而”“进而”。这一类演变主要都是与动词的非范畴化尤其是整个句子的句法结构的简化有关。另外,这一类演变结果一般都兼有副词和连词两种特征。非范畴化、句法结构的简化在词汇化中的作用值得重视。第七章探讨“形+连、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幸而”“甚而”“甚至”。“幸而”的演变途径为:非句法结构→副词。“甚而”的演变途径为:非句法结构→连词→副词。“甚至1”是并列短语句法结构的词汇化演变为形容词,“甚至2”最基本的连词用法演变过程和“甚而”相似:非句法结构→连词→副词,而后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一系列的用法和功能。这一类演变都与句法演变尤其是结构简化有关。第八章探讨“副+连”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时而”“忽而”。这一类词汇化的演变都是和“而”的附缀化有关,还和相应或相近的叠用格式的构式化、同义或近义的这一族词内部的调整、分工有关。附缀化、特异性、构式化等是这一类词汇化的特点。第九章探讨“连+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则已”和“以期、以免、以便”等“以V”类词。“则已”的词汇化和“不V则已”特定构式化、“则”和“已”的去范畴化、主观化和韵律有关。“以V”1类除了和非范畴化等有关外,还和连词“以”的附缀化及强化机制有关,“以V1”词语内部的不同则是和V的语素义不同有关。另有特殊的“以V2”演变,其形成则是和介词“以”的宾语省略,介词功能悬空有关。主要侧重于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非范畴化、构式化、语素义、附缀化等的互动与影响。第十章探讨“反诘副+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连词“哪怕”和副词“何须”。语用推理在这一类词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还和句法环境、动词的非范畴化、主观性等因素有关。“哪怕”在词形上有“那怕”的问题。“何须”的词汇化有“何”功能需要强化的因素。因为语用推理的作用,“反诘副+动”词汇化后都表示“不V”的语义,有的词汇化程度高的还会更进一步,表示假设、非现实的情况。本章主要侧重于语用推理的影响。第十一章探讨“名/动+副”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其实”“势必”“想必”“谅必”。认为“其实”是“代词‘其’+副词‘实’”非句法结构形成的。“势必”“想必”的形成与表义差异与各自的语素义有关。“谅必”由“想必”类推成词。“势、想、谅”和“必”的语素义决定了词汇化后的词语推测性高低强弱。语素义在词语词汇化中的作用需要重视。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探讨一类经由实词省缩形成的比较特殊的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分别是“再不”“之后”“从中”;“据说、据称、据云”“据悉”“按说、照说”“据传、据闻”“照办”“听说”等。连词“再不”是经“再不然”省缩“然”词汇化形成的,“之后”是“X之后”的X省缩后形成的。副词“从中”是在“X,从(X)中VP”的句法环境中,“从X中”语用省略凝缩为“从中”。它们的形成都和语用有关。“据说、据称、据云”是“据X说/称/云”结构中省缩X词汇化整合成词。“据悉”是“据X(Y)悉”经过二重隐含和省缩形成的。“据传”“据闻”和“照办”,均有两种以上的省缩成词路径,比较特殊。“按说”是“按X说”省缩形成,X一般是“规矩、(道)理”等表常理或常规性的词语。“听说”是“听(X)说”中兼语省缩的结果。这与语言的经济性、整合、创新等分不开的。本章主要侧重于省缩形成的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的语用、整合等因素。总之,每一章都围绕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进行论述,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第十四章是全文的总结部分。通过对10类非句法结构的30多个典型个案的深入考察,总结出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总体特点和规律,共性与个性,形成动因和机制,互动影响的因素,学术价值和意义等方面。并且探讨了英语中类似的同类现象,揭示了本文研究的类型学意义,最后指出了以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最后是附录。附录1:《现代汉语词典》(2005)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虚词词表;附录2:《现汉》(2005)后缀派生式、重叠形成的复合虚词以及联绵虚词;附录3:《现汉》(2005)非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词语列表;附录4:本文词条索引。
郑玉贵[9](2017)在《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肯定否定的极性视角切入,运用结构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式对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的相关问题做了较为全面地探讨。全文由十三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理论背景及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说明语料来源。第二章到第六章是在宏观层面上对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进行研究。第二章重点考察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与类别。本章首先探讨极性词语与否定极性词语的概念,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否定极性副词”,接着对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进行探讨,提出界定该类副词的三个重要标准进而框定出其范围与具体成员。最后分别根据该类副词成员在语法意义和对否定结构的依赖程度等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特征进行类别划分,为进一步展开考察打下基础。第三章重点对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在句法和语义方面表现出的共性和差异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在句法特征方面,主要从其句法功能、修饰成分、句法分布与辖域范围、对否定词的选择限制以及与否定词的共现语序等方面进行描写和解释。在语义特征方面,重点对该类副词成员具有的极量特征进行描写和分析,初步从极量角度探寻了该类副词倾向于与否定结构结合的内在机制。第四章在根据此类副词语法意义的分类基础上分别考察各类成员与含“不”“没(有)”“别”否定结构的分布组合情况。虽然同为否定极性副词甚或是内部的同一小类,其组合情况也并不完全一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第五章首先引介学界对情态的定义以及大致的分类,然后据此对各种否定结构可能包含的情态语义类型做分析,最后集中通过描写分析该类副词成员对否定结构的情态语义的选择限制进而考察否定极性副词内部各成员呈现出的情态语义特征。第六章详细描写部分否定极性副词与肯定结构的组合分布状况进而归纳出可共现的肯定结构具有的一些特征,并尝试解释一些肯定结构可以允准部分否定极性副词使用的原因。最后对否定极性副词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和总结。第七章到第十章是在微观层面上对否定极性副词进行研究,分别从程度类、时间类、范围类和语气类四类否定极性副词中各选取一个词语进行个案研究,分别是“丝毫”“始终”“一概”和“万万”。各章首先利用北大语料库对这4个副词的语例进行定量调查和分析,为它们能否成为否定极性副词成员进行定性。接下来根据语料从它们与否定结构的强制性程度、与否定词的组合位置、组合自由度以及间隔距离等角度考察分析它们作为否定极性词语所表现出来的极性特征。然后调查它们的语境分布状况,重点分析与否定结构搭配时表现出的各种句法格式特征和语法意义、与之共现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的选择限制规律以及在句中表达的语用功能等进行考察。最后提出观点,认为这些副词的语境分布之所以受到限制是其自身的极量语义特征、强调的语用功能以及梯级逻辑等因素相互协调的结果。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是对汉语和日语中都存在的否定极性副词进行对比研究。第十一章是在宏观层面对汉日否定极性副词分别从句法分布、语义特征等方面进行对比。首先确立界定标准并框定出拟对比的汉日否定极性副词成员,然后分别从词语的构成方式、在实际使用时共现成分的类型差异、与否定词的语序及辖域关系、量性特征以及该类副词的形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考察,总结并归纳出它们之间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第十二章是在微观层面对汉日否定极性副词中的日语“决して”与汉语“并”和“决/绝”进行个案对比分析。它们在各自的语言中都是典型的否定极性副词且语义上具有相通性。本章分别从否定的类型归属、各自的语义背景及用于否定句的语法意义、否定量域、共现成分的选择与限制等方面对比分析它们的异同之处,总结彼此对应及不对应的状况并尝试解释原因。第十三章是结语。
兰俊莹[10](2020)在《《元曲选》宾白陈述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元曲选》由明代臧晋叔编纂而成,是我国现存影响最大,收罗最丰富的一部元杂剧选集。它是研究近代汉语口语的重要资料,其宾白部分能反映当时的口语面貌。论文以《元曲选》宾白中的陈述句爲研究对象,对其作数据统计,分析其陈述内容、句式结构以及语气词使用的不同和变化,总结《元曲选》宾白陈述句的自身特点。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爲绪论,简述《元曲选》宾白陈述句研究的选题缘起,介绍陈述句的研究现状,说明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对象。第二章研究陈述句的分类,把《元曲选》宾白中的陈述句分爲判断句、描写句、叙述句和主观句等四种类型,并分析其陈述内容的不同和表述方式的特徵。第三章研究陈述句句式,主要对《元曲选》宾白中的“是”字句、处置式、被动式、兼语式和连谓式等五种句式作详细考察,总结其在结构方面的特点和发展变化。第四章研究陈述句语气词,考察了上古汉语遗留语气词“也、矣、耳”等,近代汉语新兴语气词“哩、了、的、来、咱、者、便了、波、罢、罢了”等,并通过历时对比,分析其语法功能和变化过程。此外,还考察“了也、了罢、者波”等语气词连用的情况。第五章是结论部分,结合全文的研究内容,总结《元曲选》宾白陈述句的特点,分析其在汉语陈述句发展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用于夸张意味的介词to(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于夸张意味的介词to(论文提纲范文)
(1)永修方言虚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永修概况 |
1.2 永修方言 |
1.2.1 永修方言单字音系 |
1.2.2 永修方言研究现状 |
1.3 赣方言语法研究现状 |
1.3.1 赣方言语法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现状分析 |
1.3.3 赣方言语法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价值、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语料的来源 |
1.6 体例说明 |
2 语气词 |
2.1 啊[a~0] |
2.1.1 “啊”的句法分布 |
2.1.2 “啊”的语气义 |
2.2 呢[IE~(212)]/[IE~0] |
2.2.1 “呢”的句法分布 |
2.2.2 “呢”的语气义 |
2.2.3 “呢”的来源 |
2.3 哒_1 [ta~0] |
2.4 哈[xa(?)~0] |
2.4.1 “哈”的句法分布 |
2.4.2 “哈”的语气义 |
2.5 嗬[xo(?)~0] |
2.5.1 “嗬”的句法分布 |
2.5.2 “嗬”的语气义 |
2.6 罢[pa~(33)] |
2.6.1 “罢”的句法分布 |
2.6.2 “罢”的语气义 |
2.6.3 “罢”的来源 |
2.7 啰[luo~0] |
2.7.1 “啰”的句法分布 |
2.7.2 “啰”的语气义 |
2.8 哩[li~0][li~(33)] |
2.8.1 “哩”的句法分布 |
2.8.2 “哩”的语气义 |
2.8.3 “哩”的来源 |
2.9 也[iE~0] |
2.9.1 “也”的句法分布 |
2.9.2 “也”的语气义 |
2.9.3 “也”的来源 |
2.10 唦[sa~0] |
2.10.1 “唦”的句法分布 |
2.10.2 “唦”的语气义 |
2.10.3 “唦”的来源 |
2.11 哦[o~0] |
2.11.1 “哦”的句法分布 |
2.11.2 “哦”的语气义 |
2.12 么[mo~0] |
2.13 个[ko~0] |
2.14 话[ua~0] |
2.14.1 “话”的句法分布 |
2.14.2 “话”的语气义 |
2.14.3 “话”的来源 |
2.15 小结 |
2.15.1 语气词的句法分布 |
2.15.2 语气词的语气义 |
3 助词 |
3.1 结构助词 |
3.1.1 个[ko~0] |
3.1.2. 滴[ti~0] |
3.1.3 状语标记“里_1[li~0]” |
3.1.4 状态形容词后缀“里_2”“子”“里个” |
3.1.5 补语标记“得[tE~0]” |
3.2 体貌助词 |
3.2.1 到[tau~(33)] |
3.2.2 着[to(?)~0] |
3.2.3 刮[kua(?)~0] |
3.2.4 哒_2[ta~0] |
3.2.5 来着[lai~(55)to(?)~0] |
3.2.6 去着[t(?)iε~(34)to(?)~0] |
3.2.7 来[lai~(55)] |
3.2.8 去[t(?)iε~(34)] |
3.2.9 得[tE~0] |
3.2.10 过[kuo~(34)] |
3.2.11 看[k~han~(34)] |
3.3 小结 |
4 介词 |
4.1 介词的类型 |
4.2 得[tE~0] |
4.3 跟[kEn~(33)] |
4.4 来[lai~(33)] |
4.5 找[tsau~(212)问[uen~(35)] |
4.6 到[tau~(33)] |
4.7 走[tsEu~(212)] |
4.8 哒到[ta~(33)tau~0] |
4.9 和[uo~(33)] |
4.10 拿[la~(35)] |
4.10.1 “拿”的介词用法 |
4.10.2 “拿”字处置句 |
4.10.3 “拿”字被动句 |
4.11 捉[tsuo~(31)] |
4.11.1 “捉”的介词用法 |
4.11.2 “捉”字句 |
4.12 等[tEn~(212)] |
4.12.1 “等”的介词用法 |
4.12.2 “等”字句 |
4.13 驮[t~huo~(35)] |
4.13.1 “驮”的介词用法 |
4.13.2 “驮”字句 |
5 副词 |
5.1 总括副词 |
5.1.1 一齐[i(?)~5t(?)i~(35)] |
5.1.2 一下[i(?)~5xa~(31)] |
5.1.3 一概[i(?)~5kai~(35)] |
5.1.4 尽[t(?)in~(33)] |
5.2 统计副词 |
5.3 限定副词 |
5.3.1 只_1[tsη~(33)] |
5.3.2 光[kuaη~(55)] |
5.3.3 就_1[t(?)i(?)u~(34)] |
5.3.4 “只_1”“光”“就_1”的比较 |
5.4 类同副词 |
5.5 程度副词 |
5.5.1 稍微[s(?)u~(33)ui~(24)] |
5.5.2 蛮[man~(33)] |
5.5.3 好[xau~(212)] |
5.5.4 几[t(?)i~(212)] |
5.5.5 恶[ηo~(33)] |
5.5.6 伤[saη~(22)] |
5.5.7 死[sη~(212)] |
5.5.8 结撒好[ke(?)~5 sa~0 xau~(31)] |
5.5.9 更加[kEn~(31) ka~(212)] |
5.5.10 程度副词间的比较 |
5.6 时间副词 |
5.6.1 一径丫[i(?)~5t(?)iaη~(55)ηa~0] |
5.6.2 一了里[i(?)~5liau~(212)li~0] |
5.6.3 一向[i(?)~5(?)ioη~(22)] |
5.6.4 向来[(?)inη~(22)lai~(22)] |
5.6.5 紧[t(?)in~(212)] |
5.6.6 只_2[ts(?)~(31)] |
5.6.7 一将[i(?)~5t(?)iaη~(55)] |
5.6.8 裂时[liε~(31)s(?)~0] |
5.6.9 咂声下[tsaη~5saη~0η~0] |
5.6.10 眨巴眼[tsa~(31)pa(?)~5an~(212)] |
5.6.11 等丫子[tEn~(212)ηa~0ts(?)~0] |
5.6.12 晏滴[ηan~(31)ti~0] |
5.6.13 时间副词间的比较 |
5.7 语气副词 |
5.7.1 祈使语气 |
5.7.2 肯定、强调语气 |
5.7.3 推测语气 |
5.7.4 庆幸语气 |
5.7.5 质疑语气 |
5.7.6 违逆语气 |
5.8. 否定副词 |
5.8.1 不[pu~(31)] |
5.8.2 有[mau~(34)] |
5.8.3 不消[pu~(31)(?)iau~(33)] |
5.9 频率副词 |
5.9.1 总_2 总是_2□[xaη~(24)]丫[ηa~0] |
5.9.2 动不动 |
5.9.3 再三 |
5.10 累加副词 |
5.10.1 还[xai~(24)] |
5.10.2 又[i(?)u~(34)] |
5.10.3 再[tsai~(33)] |
5.11 情状副词 |
5.11.1 发丫[fa~5ηa~0] |
5.11.2 好生子[xau~(212)saη~(33)tsz(?)~0] |
5.11.3 一路[i(?)~5lu~(34)] |
5.12 小结 |
6 连词 |
6.1 联合连词 |
6.1.1 并列关系 |
6.1.2 顺承关系 |
6.1.3 解说关系 |
6.1.4 递进关系 |
6.1.5 选择关系 |
6.2 偏正连词 |
6.2.1 因果关系 |
6.2.2 转折关系 |
6.2.3 条件关系 |
6.2.4 假设关系 |
6.2.5 目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代词 |
附录二 发音合作人情况简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2)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符号说明 |
绪论 |
第一节 鄂尔多斯及鄂尔多斯汉语方言概况 |
一、鄂尔多斯人文地理概况 |
二、鄂尔多斯汉语方言概况 |
第二节 语气词研究概述 |
一、现代汉语共同语语气词研究 |
二、晋语语气词研究 |
三、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研究现状 |
第三节 选题缘由、对象及语料来源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语料来源 |
第一章 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分类研究 |
第一节 语气词的分类标准 |
第二节 鄂尔多斯汉语方言事态语气词 |
第三节 鄂尔多斯汉语方言情态语气词 |
第四节 鄂尔多斯汉语方言疑问语气词 |
第五节 鄂尔多斯汉语方言暂顿语气词 |
第六节 小结 |
第二章 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的结构与连用 |
第一节 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的语音结构 |
一、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的声母特点 |
二、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的韵母特点 |
三、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的声调特点 |
第二节 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的句法结构 |
一、既是主语也是话题 |
二、是话题但不是主语 |
三、既非主语也非话题 |
第三节 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的连用 |
一、事态语气词与事态语气词的连用 |
二、事态语气词和情态语气词的连用 |
三、情态语气词与情态语气词的连用 |
四、疑问语气词与疑问语气词的连用 |
第三章 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的功能 |
第一节 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的表义功能 |
一、传信功能 |
二、传疑功能 |
第二节 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的完句功能 |
一、去掉语气词后句子不成立 |
二、去掉语气词后句子成立,但语气发生了改变 |
第三节 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的篇章功能 |
一、停顿功能 |
二、照应功能 |
第四章 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比较研究 |
第一节 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与普通话语气词的比较 |
一、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的”与普通话语气词“的”的比较 |
二、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呀”与普通话语气词“啊”的比较 |
三、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来兰”与普通话语气词“来着”的比较 |
第二节 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与晋语方言语气词的比较 |
一、语音方面的比较 |
二、语气词类别的比较 |
第三节 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代际使用差异比较 |
一、情态语气词“着”的代际使用差异 |
二、暂顿语气词“似介”的代际使用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河北武邑方言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武邑概况 |
第二节 武邑方言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河北方言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 |
第五节 语料来源和体例说明 |
第六节 武邑方言的音系 |
第一章 词缀 |
第一节 前缀 |
第二节 后缀 |
第三节 中缀 |
第四节 “子”尾词 |
第五节 儿化词 |
第六节 形容词的儿化 |
第七节 “子”尾词和儿化词的关系 |
第二章 重叠 |
第一节 名词的重叠 |
第二节 数词重叠 |
第三节 量词、数量短语重叠 |
第四节 形容词的重叠式 |
第五节 动词的重叠 |
第六节 副词重叠式 |
第七节 拟声词的重叠 |
第三章 时体1 |
第四章 时体2——咾、嗹的异同及其同现 |
第一节 “咾”的语法功能 |
第二节 “嗹”的语法功能 |
第五章 时体3——“着”的语法功能 |
第一节 动态助词“着[tsau]” |
第二节 动词“着[tsau~(53)]” |
第三节 介词“着” |
第六章 时体4——D变韵 |
第一节 D变韵与单字韵对应表 |
第二节 D变韵的语法功能 |
第七章 代词 |
第一节 人称代词 |
第二节 指示代词(上) |
第三节 指示代词(下) |
第四节 疑问代词 |
第五节 武邑方言的复数后缀“们” |
第六节 武邑方言的连类复数标记 |
第八章 数词和量词 |
第一节 数词 |
第二节 量词 |
第九章 副词 |
第一节 时间频率副词 |
第二节 程度副词 |
第三节 范围副词 |
第四节 肯定否定副词 |
第五节 情状副词 |
第六节 语气副词 |
第七节 武邑方言的程度表示法 |
第十章 介词和连词 |
第一节 介词 |
第二节 连词 |
第十一章 语气词和叹词 |
第一节 语气词 |
第二节 叹词 |
第十二章 特殊结构和句式 |
第一节 特殊结构 |
第二节 处置式 |
第三节 被动式 |
第四节 比较式 |
第五节 疑问句 |
第六节 复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微山方言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山地理人文概况及历史沿革 |
1.2 微山方言概况 |
1.3 微山方言的特点 |
1.4 微山方言音系 |
第二章 名词 |
2.1 名词的构词和构形概说 |
2.2 名词的构词 |
2.3 名词的构形 |
第三章 动词 |
3.1 动词的构词 |
3.2 动词的体貌 |
第四章 形容词 |
4.1 形容词的构词 |
4.2 形容词的构形 |
4.3 形容词的生动形式 |
4.4 形容词级的表示法 |
第五章 副词 |
5.1 程度副词 |
5.2 范围副词 |
5.3 时间副词 |
5.4 情态方式副词 |
5.5 语气副词 |
5.6 肯定否定副词 |
5.7 副词的特殊重叠形式 |
第六章 代词 |
6.1 人称代词 |
6.2 疑问代词 |
6.3 指示代词 |
第七章 介词 |
7.1 表示被动、给予的介词 |
7.2 表示处所、时间、方位的介词 |
7.3 表示方式、方法和依据的介词 |
7.4 表引进行为对象的介词 |
7.5 表示听任和比较的介词 |
第八章 语气词和叹词 |
8.1 语气词概说 |
8.2 疑问语气词 |
8.3 情态语气词 |
8.4 连用的语气词 |
8.5 叹词 |
第九章 数词和量词 |
9.1 概数 |
9.2 序数 |
9.3 物量词 |
9.4 动量词 |
9.5 量词的特殊重叠形式 |
9.6 特殊的数量结构 |
第十章 特殊的短语类型 |
10.1 表特定语义的短语结构 |
10.2 中补结构 |
第十一章 句式 |
11.1 处置式 |
11.2 被动式 |
11.3 正反问句 |
11.4 比较句 |
第十二章 复句 |
12.1 并列复句 |
12.2 偏正复句 |
12.3 紧缩复句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5)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材料与语料来源 |
2 理论总述: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的关系 |
2.1 修辞理论基础 |
2.2 词汇发展理论基础 |
2.3 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的关系 |
上篇:积极修辞与词汇发展 |
3 夸张与词汇发展 |
3.1 夸张辞格概述 |
3.2 夸张的分类 |
3.3 夸张辞格与词汇发展的关系 |
3.4 小结 |
4 移就与词汇发展 |
4.1 移就辞格概述 |
4.2 “移就”对词汇发展的影响 |
5 转类与词汇发展 |
5.1 “转类”辞格概述 |
5.2 “转类”修辞的具体类型 |
5.3 “转类”对词汇发展的影响 |
6 仿拟与词汇发展 |
6.1 仿拟辞格概述 |
6.2 仿词修辞研究 |
6.3 仿词修辞对词汇发展的影响 |
6.4 从仿词修辞到仿词造词法 |
6.5 小结 |
7 双关与词汇发展 |
7.1 双关辞格的基本介绍 |
7.2 “双关”的类型 |
7.3 “双关”与词汇发展 |
8 其它积极修辞方式与汉语词汇的发展 |
8.1 断取与词汇发展 |
8.2 连及与词汇发展 |
8.3 通感与词汇发展 |
下篇:一般性修辞与词汇发展 |
9 词语的搭配组合与词汇发展 |
9.1 词语搭配组合概说 |
9.2 词语的搭配组合与汉语词汇发展 |
10 汉语句式的选用与词汇发展 |
10.1 一般性修辞之汉语句式的选用 |
10.2 句式的选用影响词汇发展的原理 |
10.3 “有”字句与词汇发展 |
10.4 连动句式与词汇发展 |
11 汉语韵律修辞与词汇发展 |
11.1 汉语韵律修辞概说 |
11.2 韵律修辞与汉语词汇发展 |
12 结语 |
12.1 本课题研究的两个结论 |
12.2 汉语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
12.3 本文的创新点、不足与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 2 “夸张”词汇发展表 |
附录 3 “移就”词汇发展表 |
附录 4 “转类”词汇发展表 |
附录 5 “仿拟”词汇发展表 |
(6)皖北中原官话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0.1 皖北地区地理和方言概况 |
0.2 皖北中原官话的主要特点 |
0.3 相关研究述评 |
0.4 研究意义、内容、目标、方法和语料 |
第一章 皖北中原官话的词缀研究 |
第一节 现代汉语词缀的相关研究 |
1.1.1 汉语词缀及其判定标准 |
1.1.2 汉语词缀的功能 |
1.1.3 汉语中缀问题 |
1.1.4 汉语词缀的分类 |
第二节 皖北中原官话词缀例析 |
1.2.1 皖北中原官话的前缀 |
1.2.2 皖北中原官话的后缀 |
1.2.3 皖北中原官话的中缀 |
第三节 皖北中原官话“子”缀研究 |
1.3.1 皖北中原官话“子”缀词概况 |
1.3.2 皖北中原官话“子”缀词的义类分布 |
1.3.3 皖北中原官话“子”缀词的结构分析 |
1.3.4 皖北中原官话“子”缀的功能分析 |
1.3.5 关于“子”缀的发展和扩散 |
小结 |
第二章 皖北中原官话的程度表达方式 |
第一节 皖北中原官话表程度的形容词 |
2.1.1 前加式 |
2.1.2 后加式 |
2.1.3 重叠式 |
第二节 皖北中原官话的程度状语 |
2.2.1 前加程度副词 |
2.2.2 前加程度指代词 |
第三节 皖北中原官话的程度补语 |
2.3.1 述程式的相关问题 |
2.3.2 皖北中原官话程度补语例析 |
小结 |
第三章 皖北中原官话的体貌系统 |
第一节 实现体 |
3.2.1 “了_1”和“了_2” |
3.2.2 唠_1/喽_2 |
3.2.3 唠_2/喽_2 |
3.2.4 “唠”的来源 |
3.2.5 来 |
第二节 持续体 |
3.2.1 子 |
3.2.2 住(着) |
3.2.3 V(子/住)V(子/住) |
第三节 进行体 |
3.4.1 正 |
3.4.2 来 |
3.4.3 在 |
第四节 经历体 |
3.5.1 过 |
3.5.2 完、罢、了 |
第五节 尝试体 |
3.6.1 看、看看 |
3.6.2 试试、趟趟 |
3.6.3 瞧、瞧瞧 |
3.6.4 尝试体的语用特点 |
第六节 其它体貌 |
3.7.1 反复体 |
3.7.2 起始体 |
3.7.3 继续体 |
3.7.4 未然态 |
小结 |
第四章 皖北中原官话的疑问系统 |
第一节 反复问句 |
4.1.1 “可”类问句 |
4.1.2 “VP-neg-VP”、“VP吗_2”、“VP吗_4”、“VP不” |
第二节 是非问 |
4.2.1 语调是非问 |
4.2.2 偏向“吗”问句 |
4.2.3 “可是”问句 |
第三节 特指问 |
4.3.1 谁、谁个 |
4.3.2 啥 |
4.3.3 哪 |
4.3.4 咋 |
4.3.5 早晚、好晚、多昝(子)、好昝(子) |
4.3.6 好 |
第四节 选择问 |
4.4.1 选择问的形式 |
4.4.2 选择项的构成 |
4.4.3 选择项之间的语义关系 |
小结 |
第五章 皖北中原官话的几个句式 |
第一节 “非VP不X”句式 |
5.1.1 “非VP"类句式的句法特点 |
5.1.2 “非VP"类句式的语义特点 |
5.1.3 “非VP不X”中“不X”的隐现 |
第二节 “PP+X+啥+PP+x”句式 |
5.2.1 “PP+X+啥+PP+X”的句法特点 |
5.2.2 “PP+X+啥+PP+X”结构的语义特征 |
5.2.3 “PP+X+啥+PP+X”的省略式及相关句式的比较 |
第三节 被动句和处置句 |
5.3.1 被动句 |
5.3.2 处置句 |
5.3.3 被动、处置标记共用问题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主要发言人信息表 |
后记 |
(7)辉县方言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辉县与辉县方言 |
1.1.1 辉县概况 |
1.1.2 辉县方言 |
1.2 本题研究现状 |
1.2.1 方言语法研究现状 |
1.2.2 辉县方言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语料来源与体例说明 |
1.4.1 语料的采集 |
1.4.2 发音合作人 |
1.4.3 体例说明 |
第二章 语缀 |
2.1 前缀 |
2.1.1 老 |
2.1.2 小 |
2.1.3 初 |
2.1.4 第 |
2.1.5 洋 |
2.1.6 土 |
2.1.7 圪 |
2.1.8 忽 |
2.1.9 不 |
2.1.10 骨 |
2.1.11 顶 |
2.1.12 二 |
2.1.13 把 |
2.2 后缀 |
2.2.1 儿 |
2.2.2 都 |
2.2.3 们 |
2.2.4 把 |
2.2.5 气 |
2.2.6 家 |
2.2.7 个 |
2.2.8 拉 |
2.2.9 迄 |
2.2.10 货 |
2.2.11 实 |
2.2.12 头 |
2.2.13 娃儿 |
2.2.14 形容词叠音后缀 |
2.3 中缀 |
2.3.1 圪 |
2.3.2 下 |
2.3.3 里 |
2.3.4 骨 |
2.4 小结 |
第三章 重叠 |
3.1 相关概念 |
3.2 名词重叠 |
3.2.1 重叠形式 |
3.2.2 语法意义 |
3.2.3 语法功能 |
3.3 动词重叠 |
3.3.1 重叠形式 |
3.3.2 语法意义 |
3.3.3 语法功能 |
3.4 形容词重叠 |
3.4.1 重叠形式 |
3.4.2 语法意义 |
3.4.3 语法功能 |
3.5 副词重叠 |
3.5.1 重叠形式 |
3.5.2 语法意义 |
3.5.3 语法功能 |
3.6 量词重叠 |
3.6.1 重叠形式 |
3.6.2 语法意义 |
3.6.3 语法功能 |
3.7 小结 |
第四章 副词 |
4.1 程度副词 |
4.1.1 镇、恁 |
4.1.2 怪 |
4.1.3 死 |
4.1.4 血 |
4.1.5 通 |
4.1.6 可 |
4.1.7 很 |
4.1.8 太 |
4.1.9 紧 |
4.1.10 大 |
4.1.11 生 |
4.1.12 傻 |
4.1.13 好 |
4.1.14 不昨 |
4.1.15 显 |
4.1.16 捏个 |
4.1.17 不老 |
4.1.18 稀忽儿 |
4.1.19 差乎儿 |
4.1.20 险门儿 |
4.1.21 毁 |
4.1.22 些儿 |
4.2 范围副词 |
4.2.1 光 |
4.2.2 净 |
4.2.3 清 |
4.2.4 就 |
4.2.5 满共 |
4.2.6 起码 |
4.2.7 一起儿 |
4.3 情状副词 |
4.3.1 很 |
4.3.2 强 |
4.3.3 旋 |
4.3.4 干 |
4.3.5 贸 |
4.3.6 胡乱 |
4.3.7 只管 |
4.3.8 死活 |
4.3.9 就是 |
4.3.10 亏光 |
4.3.11 赖好儿 |
4.3.12 单门儿 |
4.3.13 一气儿 |
4.3.14 一股儿 |
4.3.15 一星儿 |
4.3.16 明打明 |
4.3.17 正儿八经 |
4.4 时间副词 |
4.4.1 将 |
4.4.2 看 |
4.4.3 行 |
4.4.4 就 |
4.4.5 老早 |
4.4.6 眼看 |
4.5 频率副词 |
4.5.1 老 |
4.5.2 肯 |
4.5.3 回儿回儿 |
4.5.4 成天 |
4.5.5 十里半辈儿 |
4.6 语气副词 |
4.6.1 硬 |
4.6.2 可_2 |
4.6.3 就 |
4.6.4 才 |
4.6.5 清 |
4.6.6 咋 |
4.6.7 情 |
4.6.8 总 |
4.6.9 瞎板 |
4.6.10 半年 |
4.6.11 真个儿 |
4.6.12 正儿八经 |
4.6.13 敢 |
4.6.14 管 |
4.6.15 只帮 |
4.6.16 弄么 |
4.6.17 不羌 |
4.6.18 况么儿 |
4.6.19 八成儿 |
4.6.20 大约摸儿 |
4.7 肯否副词 |
4.7.1 可得 |
4.7.2 保准 |
4.7.3 清门儿 |
4.7.4 (?) |
4.7.5 并 |
4.7.6 没得 |
4.7.7 不得 |
4.8 小结 |
第五章 助词“叻” |
5.1 表示定中关系 |
5.1.1 名词+叻 |
5.1.2 动词+叻 |
5.1.3 形容词+叻 |
5.1.4 代词+叻 |
5.1.5 介词短语+叻 |
5.2 表示状中关系 |
5.2.1 形容词+叻 |
5.2.2 副词+叻 |
5.2.3 数量词重叠+叻 |
5.3 表示述补关系 |
5.3.1 叻+程度补语 |
5.3.2 叻+状态补语 |
5.3.3 叻+可能补语 |
5.4 “叻”字短语 |
5.5 “叻”字格式 |
5.5.1 “A叻B叻” |
5.5.2 “A呀B叻” |
5.6 关于“叻”的思考 |
第六章 “X人”结构 |
6.1 结构概说 |
6.2 语表形式 |
6.3 语里意义 |
6.4 句法功能 |
6.5 语用价值 |
6.6 普方比较 |
第七章 比较句 |
7.1 比较句概说 |
7.2 差比句 |
7.2.1 A+比+B+X |
7.2.2 胜+A+X |
7.2.3 A+比过+B |
7.2.4 A+赶+上+B+X |
7.2.5 A+超过+B+X |
7.2.6 A+有+B+X |
7.3 极比句 |
7.3.1 B+A十最+X |
7.3.2 B+数+A+X |
7.3.3 A+比+B+都+X |
7.4 递比句 |
7.4.1 一+量+X+似+一+量 |
7.4.2 一+量+比+一+量+X |
7.4.3 一+量+不胜+一+量 |
7.4.4 一+量+赶+一+量+X |
7.5 等比句 |
7.5.1 A+跟+B+一样+叻 |
7.5.2 Z+(都)+—样+X |
7.5.3 A+跟D+B+一般+X |
7.5.4 A+跟D+B+样似+X |
7.5.5 A+(都)有+B+X |
7.6 小结 |
第八章 疑问句 |
8.1 疑问表达的手段 |
8.1.1 语音手段 |
8.1.2 词汇手段 |
8.2 疑问句的类型 |
8.2.1 特指问句 |
8.2.2 是非问句 |
8.2.3 反复问句 |
8.2.4 选择问句 |
8.2.5 反问句 |
8.3 普方比较 |
8.3.1 疑问表达手段的比较 |
8.3.2 疑问句类型的比较 |
8.4 小结 |
第九章 被动句 |
9.1 被动句概说 |
9.2 无标被动句 |
9.2.1 无标被动句的句法形式 |
9.2.2 无标被动句的语义分析 |
9.3 有标被动句 |
9.3.1 “叫”字被动句 |
9.3.2 “给”字被动句 |
9.3.3 “叫”“给”连用的被动句 |
第十章 处置句 |
10.1 处置句的类型 |
10.1.1 “叫”字处置句 |
10.1.2 “把”字处置句 |
10.1.3 “给”字处置句 |
10.2 “叫”“把”“给”连用的处置句 |
10.3 “叫”字歧义句 |
10.4 “叫”字的方言分布 |
10.5 小结 |
第十一章 结语 |
11.1 本文的基本认识 |
11.2 有待研究的问题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8)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对象、内容与选题来源 |
2.研究目的、创新点和意义 |
3.研究方法和角度 |
4.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一章 语言演变的两个重要方面:词汇化和语法化 |
1.1 语法化 |
1.1.1 语法化概念的基本一致 |
1.1.2 语法化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 词汇化 |
1.2.1 词汇化概念的多义性 |
1.2.2 词汇化的有关研究概况 |
1.3 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的不平衡性 |
1.4 词汇化与语法化的关系、界限等问题 |
1.4.1 国外关于词汇化与语法化关系的观点 |
1.4.2 国内关于词汇化与语法化关系的讨论 |
1.4.3 汉语双音虚词演变现象的归属问题 |
1.4.4 我们的思考和观点 |
1.5 小结 |
第二章 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概说 |
2.1 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
2.1.1 句法结构 |
2.1.2 句法结构词汇化的构成方式 |
2.2 非句法结构词汇化概念的提出 |
2.2.1 “跨层结构”及其词汇化 |
2.2.2 “跨层非短语结构”及其词汇化 |
2.2.3 “非句法构词”、“非结构”及其他说法 |
2.2.4 “非句法结构”及其词汇化 |
2.3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2.3.1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研究现状 |
2.3.2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 |
2.4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范围与性质 |
2.4.1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范围 |
2.4.2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性质 |
2.5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分类标准及类别 |
2.5.1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分类标准 |
2.5.2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类别 |
2.6 小结 |
第三章“动+助”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
3.1 概论 |
3.2 非句法结构“算了”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
3.2.1 引言 |
3.2.2 “算了”的词汇化 |
3.2.3 “算了”的语法化和情态功能的形成 |
3.2.4 “算了”的进一步语法化和话语标记功能的形成 |
3.2.5 现代汉语中“算了”的句法分布和功能 |
3.2.6 结论和余论 |
3.3 助词并入、附缀化与“免得”类的词汇化 |
3.3.1 引言 |
3.3.2 讨论前提:带“得”的状态补语结构的产生与发展 |
3.3.3 “免+得”的最初连用 |
3.3.4 从“免+得+C”到连词“免得” |
3.3.5 从“免+得+(O)”到句中和句尾的动词“免得2” |
3.3.6 连词“省得”的成词及其和连词“免得”的竞争 |
3.3.7 结语 |
3.4 小结 |
第四章“动+介(于)”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
4.1 概论 |
4.2 “终于”的词汇化 |
4.2.1 引言 |
4.2.2 “终于”词汇化的历程 |
4.2.3 “终于”词汇化的动因和机制:去范畴化和介词并入 |
4.2.4 “X 于”的词汇化 |
4.2.5 结语 |
4.3 连-介兼类词“由于”的词汇化 |
4.3.1 引言 |
4.3.2 “由于”的词汇化历程 |
4.3.3 “由于”演变的类型学特点 |
4.3.4 “由于”演变的机制和动因 |
4.3.5 从词汇化角度看“由于”和“因为”的异同 |
4.3.6 结语 |
4.4 小结 |
第五章 “动/形+介(以)”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
5.1 概论 |
5.2 “加以”的“多元词汇化”研究 |
5.2.1 引言 |
5.2.2 “多元词汇化”研究及其意义 |
5.2.3 “加”和“以”的词义引申发展路径 |
5.2.4 先秦时期的“加以” |
5.2.5 “加以”连词功能的产生与发展 |
5.2.6 “加以”形式动词用法的产生及发展 |
5.2.7 小结 |
5.3 半助动词“难以”的词汇化 |
5.3.1 引言:已有成果所提出的问题 |
5.3.2 “难”的两种最主要的句法位置和功能 |
5.3.3 先秦时期“难以”连用的多样性 |
5.3.4 “难以”在先秦以后的历时发展 |
5.3.5 结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动+连”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
6.1 概论 |
6.2 “继而”的词汇化和结构简化 |
6.2.1 引言 |
6.2.2 唐代以前的“继而” |
6.2.3 “继而”在唐宋的成词与结构简化的作用 |
6.2.4 “继而”及其搭配格式在明清的发展 |
6.2.5 现代汉语“继而”的新旧用法 |
6.2.6 结语 |
6.3 “进而”的词汇化和结构简化 |
6.3.1 引言 |
6.3.2 “进”和“而” |
6.3.3 先秦的“进+而” |
6.3.4 结构简化和副词“进而”的形成 |
6.3.5 “进而”从副词到连词的演变 |
6.3.6 结语 |
6.4 小结 |
第七章 “形+连/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
7.1 概论 |
7.2 “幸而”的词汇化 |
7.2.1 引言 |
7.2.2 先秦时期的“幸+而” |
7.2.3 汉魏六朝时期的“幸+而/幸而” |
7.2.4 唐代及其后世的副词“幸而” |
7.2.5 “幸而”、“幸亏”、“幸好”和“幸喜” |
7.2.6 结语 |
7.3 “甚而”的特殊词汇化路径及其演变 |
7.3.1 引言 |
7.3.2 先秦、两汉时期的“甚而1”、“甚而2”与“甚则” |
7.3.3 宋元时期“甚而2”的使用与渐趋成词 |
7.3.4 明清时期成熟的连词“甚而”及其在现代的功能扩展 |
7.3.5 “甚而”连词→副词的特殊演变路径 |
7.3.6 与“甚而”相关的“甚而至于” |
7.3.7 结论 |
7.4 “甚至”的“多元词汇化”与多种功能的形成 |
7.4.1 引言 |
7.4.2 述补短语的词汇化与“甚至1” |
7.4.3 连词“甚至”(“NP+ VP1+甚至VP2”)的形成 |
7.4.4 连词“甚至2”(“S′1+ 甚至S′2”)用法的形成 |
7.4.5 连词“甚至2”(“X1+ 甚至X2”)用法的形成 |
7.4.6 副词“甚至”(“NP+甚至VP”)用法的形成 |
7.4.7 “甚至”的多种句法语义功能的演变路径与联系 |
7.4.8 结语 |
7.5 小结 |
第八章 “副+连”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
8.1 概论 |
8.2 “时而”的词汇化和特异性 |
8.2.1 引言 |
8.2.2 “时…时”与“有时…有时” |
8.2.3 先秦时期的“时而” |
8.2.4 汉代——明代的“时而”和“有时而” |
8.2.5 “时而”在清代的突然成词 |
8.2.6 “时而”词汇化的一般性和特异性 |
8.2.7 结语 |
8.3 “忽而”的词汇化及其叠用格式的构式化 |
8.3.1 引言 |
8.3.2 “而”的附缀化与“忽而”的词汇化 |
8.3.3 词汇系统的调节与“忽而 |
8.3.4 结语 |
8.4 小结 |
第九章 “连+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
9.1 概论 |
9.2 助词“则已”的词汇化和构式语法化 |
9.2.1 引言 |
9.2.2 “则已”的历史来源 |
9.2.3 “则已”的历时发展 |
9.2.4 “则已”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 |
9.2.5 余论 |
9.3 “以便”和“以免”的词汇化对比研究 |
9.3.1 引言 |
9.3.2 “以便“的词汇化 |
9.3.3 “以免”的词汇化 |
9.3.4 “以便”和“以免”词汇化的共性与个性 |
9.3.5 结语 |
9.4 “以期”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兼论“以V”的词汇化、共性与个性 |
9.4.1 引言 |
9.4.2 “以期”的词汇化:共时和历时的考察 |
9.4.3 附缀化、语素义、非范畴化与强化在“以期”词汇化中的作用 |
9.4.4 “以V”的词汇化:共性与个性 |
9.4.5 结语 |
9.5 小结 |
第十章 “反诘副+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
10.1 概论 |
10.2 “哪怕”的词汇化——兼论语用推理在词汇化中的作用 |
10.2.1 引言 |
10.2.2 “哪”和“那”的词性和词形 |
10.2.3 “哪怕”的成词和历时发展 |
10.2.4 “哪怕”词汇化的动因和机制 |
10.2.5 结论和余论 |
10.3 “何须”的词汇化 |
10.3.1 引言 |
10.3.2 “何须”在现代汉语共时平面的使用特点 |
10.3.3 “何须”的历时考察 |
10.3.4 “何须”及“何V”类词汇化的动因和机制 |
10.3.5 结语 |
10.4 小结 |
第十一章 “代/名/动+副”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
11.1 引言 |
11.2 “其实”词汇化的源结构 |
11.3 也谈“势必”的词汇化 |
11.4 “想必”的词汇化 |
11.5 “谅必”的词汇化 |
11.6 小结 |
第十二章 实词省缩形成的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一) |
12.1 概论:实词省缩形成的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多种表现 |
12.2 “再不”的语义、语用功能及其词汇化 |
12.2.1 引言 |
12.2.2 “再不”的句法特点 |
12.2.3 “再不”的语义特征 |
12.2.4 “再不”的语用功能、衍生及动因 |
12.2.5 “再不”的词汇化及对共时用法的影响 |
12.2.6 “再不”与相关词语的比较 |
12.2.7 结论 |
12.3 口语中表连接的话语标记“之后” |
12.3.1 引言 |
12.3.2 “之后”在共时平面用法的多样性 |
12.3.3 “之后”适用文体的多面性及其语义的多义性 |
12.3.4 “之后”的历时发展考察 |
12.3.5 句首弱化连词、话语标记的“之后”的出现 |
12.3.6 从“之后”看“之X”类词 |
12.3.7 结语 |
12.4 语用省略与“从中”的词汇化 |
12.4.1 引言 |
12.4.2 “从中”与“用来”类词汇化的不一致性 |
12.4.3 “从中”最初连用的多义性 |
12.4.4 副词“从中”的形成 |
12.4.5 结语 |
12.5 小结 |
第十三章 实词省缩形成的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二) |
13.1 概论 |
13.2 “据说”类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
13.2.1 “据说”的词汇化 |
13.2.2 “据称”的词汇化 |
13.2.3 整合、省缩与“据云”的形成 |
13.2.4 “据悉”的省缩词汇化 |
13.3 “据传”“照办”类多重途径的词汇化 |
13.3.1 “据传”的多重词汇化 |
13.3.2 “据闻”的词汇化 |
13.3.3 “照办”的词汇化 |
13.4 实词性介宾的省缩与话语标记“按说”的形成 |
13.4.1 引言 |
13.4.2 话语标记“按说”在共时语料中的使用 |
13.4.3 “按说”的历时发展考察 |
13.4.4 “按说”成词的理据和使用场合 |
13.4.5 结语 |
13.5 兼语省缩与“听说”的形成 |
13.5.1 引言 |
13.5.2 先秦“听说”:“听说(shuì)” |
13.5.3 中古“听说”:“听我说” |
13.5.4 近代“听说”:“听人说” |
13.5.5 兼语省缩及其原因 |
13.5.6 结语 |
13.6 小结 |
第十四章 结论 |
14.1 引言 |
14.2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特点和规律 |
14.3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动因和机制 |
14.4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影响因素 |
14.5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研究的价值和理论意义 |
14.6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研究的类型学意义 |
14.7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14.8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现代汉语词典》(2005)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虚词词表 |
附录2 《现汉》(2005)后缀派生式、重叠形成的复合虚词以及连绵虚词词表 |
附录3 《现汉》(2005)非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词语列表 |
附录4 本文词条索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关注现代汉语否定现象的缘由 |
1.1.2 将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作为研究对象的考虑 |
1.1.3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考虑 |
1.2 研究对象和语料来源 |
1.2.1 研究对象 |
1.2.2 语料来源 |
1.3 研究方法和意义 |
1.3.1 研究方法 |
1.3.1.1 描写和解释相结合 |
1.3.1.2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
1.3.1.3 归纳和对比相结合 |
1.3.1.4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背景 |
1.4.1 极性词语的梯级模型理论 |
1.4.2 关联理论 |
1.4.3 预设理论 |
1.4.4 主观性与主观化 |
1.4.5 标记理论 |
1.5 相关研究动态 |
1.5.1 否定极性词语相关研究概况 |
1.5.1.1 国外的否定极性词语研究 |
1.5.1.2 国内的否定极性词语研究 |
1.5.2 否定极性副词相关研究概况 |
1.5.2.1 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员与类别 |
1.5.2.2 微观层面的对比研究与历时考察 |
1.5.3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与类别 |
2.1 引言 |
2.2 否定极性词语概念的提出 |
2.2.1 极性词语与否定极性词语 |
2.2.2 否定范畴与否定句的界定 |
2.2.3 否定极性词语的类别 |
2.3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与界定 |
2.3.1 否定极性副词的范围 |
2.3.2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界定与判定标准 |
2.3.2.1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界定 |
2.3.2.2 否定极性副词的判定标准 |
2.3.3 与否定极性副词相关的几点说明 |
2.4 否定极性副词的分类 |
2.4.1 按照语法意义的分类 |
2.4.2 根据对否定性语境依赖程度的类别划分 |
2.4.2.1 严格否定极性副词 |
2.4.2.2 非严格否定极性副词 |
2.4.3 根据与否定词组合自由度的类别划分 |
2.4.3.1 自由组合类 |
2.4.3.2 不自由组合类 |
2.4.3.3 限制组合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否定极性副词的句法语义特征及成因 |
3.1 引言 |
3.2 否定极性副词的句法特征 |
3.2.1 句法功能的单一性和附属性 |
3.2.2 句法分布与辖域范围 |
3.2.3 对否定词的选择 |
3.2.4 对句类的选择 |
3.2.4.1 对陈述句的选择限制 |
3.2.4.2 对感叹句的选择限制 |
3.2.4.3 对祈使句的选择限制 |
3.2.4.4 对疑问句的选择限制 |
3.3 否定极性副词的语义特征 |
3.3.1 语义弱化或虚化 |
3.3.2 语义指向特征 |
3.3.3 极量特征 |
3.4 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因 |
3.4.1 极量否定极性副词的形成机制 |
3.4.1.1 自然语言的肯定与否定公理 |
3.4.1.2 违背肯定与否定公理的语言现象 |
3.4.1.3 关联标记模式对极量与肯否极性关系的解释 |
3.4.2 非极量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与否定结构的组合分布特征分析 |
4.1 引言 |
4.2 与含“不”否定结构的组合 |
4.2.1 否定极性副词+不+VP |
4.2.2 否定极性副词+不+助动词+VP |
4.2.3 否定极性副词+V+不+X+(O) |
4.2.4 否定极性副词+不+AP |
4.2.5 否定极性副词+A+不+X |
4.2.6 与含“不”否定结构的组合特征 |
4.3 与含“没(有)”否定结构的组合 |
4.3.1 否定极性副词+没(有)+VP |
4.3.2 否定极性副词+没(有)+AP |
4.3.3 否定极性副词+没(有)+NP |
4.3.4 与含“没(有)”否定结构的组合特征 |
4.4 与含“别”否定结构的组合 |
4.4.1 时间类成员 |
4.4.2 程度类成员与范围类成员 |
4.4.3 语气类成员 |
4.4.4 与含“别”否定结构的组合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否定结构情态语义的选择限制考察 |
5.1 引言 |
5.2 情态的定义和类型 |
5.2.1 情态的定义 |
5.2.2 情态的类型 |
5.3 否定结构的情态类型 |
5.3.1 具备情态义的否定结构 |
5.3.2 不具备情态义的否定结构 |
5.4 对否定结构的情态语义选择 |
5.4.1 时间类成员 |
5.4.2 程度及范围类成员 |
5.4.3 语气类成员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与肯定结构的组合状况及语用功能分析 |
6.1 引言 |
6.2 与肯定结构组合的否定极性副词 |
6.2.1 强否定极性副词 |
6.2.2 弱否定极性副词 |
6.3 可共现肯定结构的特征 |
6.3.1 与隐性否定动词连用 |
6.3.2 与隐性否定副词连用 |
6.3.3 与隐性句否定表达共现 |
6.3.4 与其他词形成固定搭配 |
6.3.5 与非典型动词的连用 |
6.3.6 语境中临时获得消极否定语义 |
6.3.7 其他 |
6.4 可用于肯定结构的原因 |
6.4.1 语言的动态性 |
6.4.2 语言使用的个性差异 |
6.4.3 肯定结构与否定含义 |
6.5 否定极性副词的语用功能 |
6.5.1 增强语气 |
6.5.2 提高否定等级,凸显否定 |
6.5.3 主观性功能 |
6.5.4 反预期功能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丝毫”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
7.1 引言 |
7.2 “丝毫”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
7.2.1 严格否定极性副词 |
7.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
7.2.3 非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
7.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
7.3 “丝毫”的句法特征 |
7.3.1 “丝毫”的语法功能及词性探讨 |
7.3.1.1 作状语的“丝毫” |
7.3.1.2 做定语的“丝毫” |
7.3.1.3 做宾语的“丝毫” |
7.3.2 副词“丝毫”的句法格式特征 |
7.3.2.1 丝毫+否定动词+NP |
7.3.2.2 丝毫+否定副词+(助动词)+VP |
7.3.2.3 丝毫+V+否定词+C+(NP) |
7.3.2.4 否定词+助动词+丝毫+VP |
7.3.2.5 丝毫+否定词+AP |
7.3.2.6 丝毫+A+否定词+C |
7.4 “丝毫”的语用功能分析 |
7.4.1 通过焦点表述加强否定语气 |
7.4.2 通过强调“反预期信息”加强否定语气 |
7.4.3 通过全量否定加强否定语气 |
7.4.4 通过凸显主观性加强否定语气 |
7.5 “丝毫”与否定亲和的语用认知阐释 |
7.5.1 基于客观世界肯定否定公理的解释 |
7.5.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
7.5.3 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始终”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
8.1 引言 |
8.2 “始终”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
8.2.1 倾向性否定极性副词 |
8.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
8.2.3 非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
8.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
8.3 “始终”的各层面分析 |
8.3.1 “始终”的语义分析 |
8.3.1.1 表主观长时 |
8.3.1.2 表持续 |
8.3.2 “始终”的句法分布 |
8.3.2.1 “始终”位于主谓语之间 |
8.3.2.2 “始终”位于句首 |
8.3.2.3 “始终”与其他词的连用 |
8.4 “始终”的语境分布状况 |
8.4.1 “始终”与肯定结构共现分析 |
8.4.1.1 “始终”与状态动词 |
8.4.1.2 “始终”与动作动词 |
8.4.1.3 “始终”与变化动词 |
8.4.1.4 “始终”与形容词 |
8.4.2 “始终”与否定结构共现分析 |
8.4.2.1 “始终”+没(有)+(助动词)+VP∕AP |
8.4.2.2 “始终”+不+(助动词)+VP∕AP |
8.4.2.3 “始终”+V不 C |
8.5 “始终”的极性分布规律 |
8.5.1 “始终”与[+持续性]谓语情状类型 |
8.5.2 “始终”与[-持续性]谓语情状类型 |
8.6 “始终”的语用功能分析 |
8.6.1 主观评价 |
8.6.2 客观描述 |
8.6.3 焦点表述 |
8.6.4 对预期的否定 |
8.6.4.1 “始终”搭配肯定结构的否定作用 |
8.6.4.2 “始终”搭配否定结构的否定作用 |
8.7 “始终”极性特征隐现的语用认知阐释 |
8.7.1 基于标记模式理论的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
8.7.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 |
8.7.3 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 |
8.7.3.1 “始终”的扩域和增强信息度的功能 |
8.7.3.2 “始终”隐藏极性特征的原因 |
8.7.3.3 “始终”显现极性特征的原因 |
8.8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一概”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
9.1 引言 |
9.2 “一概”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
9.2.1 倾向性否定极性副词 |
9.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
9.2.3 非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
9.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
9.3 “一概”的语境分布特征 |
9.3.1 “一概”与显性否定表达共现 |
9.3.1.1 格式“一概+否定词+VP” |
9.3.1.2 格式“一概+否定词+AP” |
9.3.1.3 格式“一概+其他+否定词+其他” |
9.3.1.4 格式“否定词+一概+VP” |
9.3.1.5 格式“否定词+其他+一概+VP” |
9.3.2 “一概”与隐性否定表达共现 |
9.3.2.1 与词语否定表达共现 |
9.3.2.2 与句否定表达共现 |
9.3.3 “一概”与肯定表达共现 |
9.4 与“一概”有关的语义问题 |
9.4.1 否定量域 |
9.4.1.1 全量否定 |
9.4.1.2 部分否定 |
9.4.2 “一概”的语义特征分析 |
9.4.2.1 表统括整体 |
9.4.2.2 表方式 |
9.4.2.3 表定量 |
9.4.3 语义特征对句法的制约 |
9.4.3.1 “一概”不能离谓的定位特征 |
9.4.3.2 “一概”不能直接被否定词否定 |
9.5 “一概”的语用功能分析 |
9.5.1 焦点表述 |
9.5.2 凸显主观性 |
9.5.2.1 主观评价 |
9.5.2.2 主观视角和主观情感 |
9.5.2.3 主观倾向 |
9.5.3 突出强调反预期信息 |
9.5.3.1 “一概”搭配否定表达的否定功能 |
9.5.3.2 “一概”搭配肯定表达的否定功能 |
9.6 “一概”与否定相亲和的允准动因 |
9.6.1 基于标记模式理论的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
9.6.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 |
9.6.3 主观增量 |
9.7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万万”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
10.1 引言 |
10.2 “万万”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
10.2.1 强制性否定极性副词 |
10.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
10.2.3 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
10.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
10.3 “万万”的语义分析 |
10.3.1 副词“万万”的句类分布 |
10.3.2 副词“万万”句的句式语义 |
10.3.2.1 “万万”+不+(助动词)+VP |
10.3.2.2 “万万”+V不 C |
10.3.2.3 “万万”+没(有)+VP |
10.3.2.4 “万万”+没(有)+NP |
10.3.2.5 “万万”与其他否定词 |
10.3.3 副词“万万”的语法意义 |
10.3.3.1 “万万”与否定词的共现语序规律 |
10.3.3.2 “万万”的语法化过程 |
10.3.3.3 “万万”的语境分布演变 |
10.4 副词“万万”的语用功能分析 |
10.4.1 传信评价 |
10.4.2 焦点表述 |
10.4.3 凸显主观性 |
10.5 “万万”与否定结构相亲和的语用认知阐释 |
10.5.1 基于标记模式理论的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
10.5.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
10.5.3 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
10.6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对比分析 |
11.1 引言 |
11.2 相关研究概况 |
11.3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员与构词方式 |
11.3.1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员及数量 |
11.3.2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构词方式 |
11.4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极性敏感特征 |
11.4.1 否定极性副词的允准成分类型 |
11.4.2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极性敏感分类 |
11.4.2.1 极强否定极性副词 |
11.4.2.2 强否定极性副词 |
11.4.2.3 弱否定极性副词 |
11.5 与否定词的语序及辖域关系对比 |
11.5.1 与否定词的语序关系 |
11.5.2 宽域型和窄域型否定极性副词 |
11.6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量性特征 |
11.6.1 极小量否定极性副词 |
11.6.2 极大量否定极性副词 |
11.6.3 极大量与极小量之间的流动关系 |
11.7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对比分析 |
12.1 引言 |
12.2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否定类型 |
12.2.1 汉语界对“否定的性质与类型”的观点 |
12.2.2 日语界对“否定的性质与类型”的观点 |
12.2.3 “并”“决/绝”的否定类型归属 |
12.2.4 “决して”的否定类型归属 |
12.3 从否定类型看“决して”与“并”“决/绝” |
12.3.1 作用于“语义否定”的“决して”与“决/绝” |
12.3.2 作用于“语用否定”的“决して”与“并”“决/绝” |
12.3.2.1 语境预设 |
12.3.2.2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语义背景 |
12.4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语法意义 |
12.4.1 “决して”的语法意义 |
12.4.2 “决/绝”“并”的语法意义 |
12.5 “决して”与“并”“决/绝”表达的否定含义 |
12.5.1 完全否定 |
12.5.2 部分否定 |
12.5.2.1 “决して”与部分否定 |
12.5.2.2 “并”与部分否定 |
12.6 对共现成分的选择与限制 |
12.6.1 对形容词的选择与限制 |
12.6.2 对句类的选择与限制 |
12.6.3 与“预设否定”专用表达呼应的“决して” |
12.7 本章小结 |
第十三章 结语 |
13.1 基本观点与结论 |
13.2 本文的特点与创新 |
13.3 今后的研究课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元曲选》宾白陈述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陈述句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方法和对象 |
第四节 陈述句的界定及分类 |
第二章 《元曲选》宾白陈述句分类 |
第一节 判断句 |
第二节 描写句 |
第三节 叙述句 |
第四节 主观句 |
第三章 《元曲选》宾白陈述句句式 |
第一节 “是”字句 |
第二节 处置式 |
第三节 被动式 |
第四节 兼语式 |
第五节 连谓式 |
第四章 《元曲选》宾白陈述句语气词 |
第一节 上古汉语遗留语气词 |
第二节 近代汉语新兴语气词 |
第三节 语气词的连用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用于夸张意味的介词to(论文参考文献)
- [1]永修方言虚词研究[D]. 徐静. 江西师范大学, 2018(12)
- [2]鄂尔多斯汉语方言语气词研究[D]. 柴晶.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河北武邑方言语法研究[D]. 张晓静.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1)
- [4]微山方言语法研究[D]. 殷相印.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5]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D]. 许红菊.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7)
- [6]皖北中原官话语法研究[D]. 侯超. 南京师范大学, 2013(11)
- [7]辉县方言语法研究[D]. 穆亚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8]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D]. 刘红妮. 上海师范大学, 2009(07)
- [9]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研究[D]. 郑玉贵.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10]《元曲选》宾白陈述句研究[D]. 兰俊莹. 兰州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