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烃分析方法及其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意义

轻烃分析方法及其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意义

一、轻烃的分析方法及其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程斌[1](2016)在《原油和烃源岩中C5-C13轻烃馏分定性定量分析及分子标志物探索》文中研究表明C5–C13轻烃馏分是原油及烃源岩中烃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分析手段的局限,该部分烃类中C8–C13馏分一直是有机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的空白。本博士论文研究借助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建立了原油中C5–C13轻烃馏分的分离分析方法,通过标样共注、标样对比及文献对比共检测C5–C13轻烃馏分中的化合物127个,其中包括:1)对C8–C10轻烃馏分的48个化合物进行定性并计算保留指数;2)验证前人C5–C8、C10–C13轻烃馏分化合物的定性结果,并分别计算C5–C8、C10–C13轻烃馏分中的53个、26个化合物在当前实验条件下的保留指数。自主研制真空球磨振动粉碎-加热解析-氦气吹扫-冷阱捕集-气相色谱在线分析装置,借助该装置建立了烃源岩中C5–C13轻烃馏分的提取分析方法。应用典型原油及烃源岩样品对装置及实验方法进行平行试验,结果表明分析平行性理想。C5–C13轻烃馏分中单萜烃的定性-定量分析表明:在4个大型沉积盆地(塔里木盆地、渤海湾盆地、北部湾盆地、东海盆地)的96件原油样品中普遍存在2,6-二甲基辛烷、2-甲基-3-乙基庚烷、1,1,2,3-四甲基环己烷、反-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1-甲基-3-异丙基苯和1-甲基-4-异丙基苯6种单萜烃,且其含量存在2,6-二甲基辛烷>2-甲基-3-乙基庚烷>1,1,2,3-四甲基环己烷>1-甲基-3-异丙基苯>反-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1-甲基-4-异丙基苯的大小关系。高等植物精油及其催化加氢产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2,6-二甲基辛烷、1,1,2,3-四甲基环己烷、反-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和1-甲基-4-异丙基苯均可由高等植物成因的单萜类化合物演化生成,而2-甲基-3-乙基庚烷和1-甲基-3-异丙基苯则可能具有不同的来源或/及演化途径。根据全油及馏分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类异戊二烯类、甾烷类及藿烷类等生物标志物特征,结合原油样品的地质背景提出:新分子标志物参数C10单萜烷比值(2-甲基-3-乙基庚烷/2,6-二甲基辛烷)可以有效区分海相、陆相成因原油。定量研究揭示,海相、陆相成因原油C10单萜烷比值的差异源于其2-甲基-3-乙基庚烷含量的不同,参数C10单萜烷比值及2-甲基-3-乙基庚烷的含量可以作为判断源岩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新指标:C10单萜烷比值>0.4、2-甲基-3-乙基庚烷含量>3.5 mg/g全油反映偏还原性的沉积环境;C10单萜烷比值<0.3、2-甲基-3-乙基庚烷含量<2.5 mg/g全油反映偏氧化性的沉积环境。该参数对于生标匮乏的轻质油及凝析油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判断十分重要。烷基苯类分子极性高于链烷烃和环烷烃,其在全油样品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中因为具有更高的二维保留时间而与链烷烃和环烷烃完全分离。研究发现,原油样品中普遍存在苯、甲苯及C2–C5烷基苯化合物共43个,其分布受有机质输入、成熟度、沉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基于C0–C4烷基苯碳数分布、C4烷基苯异构体分布所分别构建的C3-4/C0-2烷基苯比值、(对-+间-)/邻-丙基甲苯和(3,5-+3,4-)/(2,5-+2,4-乙基二甲苯)比值可以有效反映成熟度对烷基苯分布的影响。根据正烷烃、姥鲛烷和植烷、甾烷类、藿烷类等生标特征及全油、馏分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结合样品的地质背景提出:比值1,2,3,5-/1,2,3,4-四甲基苯可有效区分源自偏还原性、偏氧化性沉积环境源岩的原油:前者具有相对较低的1,2,3,5-/1,2,3,4-四甲基苯值(<1.0),后者则具有相对较高的1,2,3,5-/1,2,3,4-四甲基苯值(>1.5)。定量数据表明,两类原油间1,2,3,5-/1,2,3,4-四甲基苯值的差异源于1,2,3,5-四甲基苯含量的不同,即源于偏氧化性沉积环境源岩的原油含有更为丰富的1,2,3,5-四甲基苯。因此,1,2,3,5-/1,2,3,4-四甲基苯可以作为判断源岩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新分子标志物参数。它可以作为C10单萜烷比值之外的另一个判断源岩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新指标。

段毅,赵阳,姚泾利,张伯祥,吴应忠,曹喜喜,徐丽[2](2014)在《轻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文中提出轻烃分析是油气地球化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回顾国内外学者对轻烃理论和应用的研究,系统总结了轻烃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认为目前在轻烃的形成机理方面主要存在2大理论体系,即热裂解成因论和催化成因论。前者强调在轻烃形成过程中热动力占据主导作用,后者强调过渡金属的催化作用是形成轻烃的主要机制。但是,目前轻烃成因理论的研究仍然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热裂解成因论忽视了沉积岩中催化物质对轻烃形成的促进作用,而催化成因论则忽视了热力学作用对催化物质活性的激发影响。在应用方面,轻烃在天然气成因、有机质类型与形成环境和成熟度的判识,以及油气源岩对比和油气藏次生变化、油气运移和油气藏保存条件与连通性判识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未来轻烃地球化学理论研究趋势是加强轻烃成因理论的基础研究,并重视吸纳其他学科的理论优点;在轻烃地球化学应用研究方面,则应与单体烃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方法结合,并充分考虑地质等因素和轻烃分析测试方法的影响。

吴传璧[3](2009)在《中国油气化探50年》文中研究表明分探索、调整、发展、创新4个时期回顾了20世纪中国油气化探的发展历程。根据所掌握的文献和资料,就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勘查方法与技术系列建立、分析技术改进与推动作用、数据处理与解释的进展,对中国油气化探的发展做了技术评述。就油气化探发展的经验与教训阐述了笔者的观点。

陈建平,孙永革,钟宁宁,黄振凯,邓春萍,谢柳娟,韩辉[4](2014)在《地质条件下湖相烃源岩生排烃效率与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烃源岩排烃研究是油气地球化学研究中最薄弱的环节,而排烃效率又是准确评价常规油气与非常规页岩油气资源的关键参数。目前对于烃源岩排烃效率的认识差异很大,尚未建立完整的各种类型有机质湖相烃源岩在地质条件下生排烃效率与模式。本文以中国渤海湾、松辽等4个大型湖相含油气盆地以及酒泉青西凹陷、泌阳凹陷等9个中小型湖相富油盆地/断陷为对象,通过15000余个湖相烃源岩样品在自然热演化过程中热解生烃潜力指数的变化研究,揭示了湖相烃源岩在地质条件下的生排烃特征,构建了湖相烃源岩在地质条件下的生排烃效率与模型。无论是大型湖相沉积盆地还是中小型断陷盆地,甚至是盐湖相沉积盆地,烃源岩生排烃特征基本一致。随着成熟度的增高,湖相烃源岩排烃效率逐渐增高,在低成熟阶段排烃效率较低,在成熟与高成熟阶段具有高或很高的排烃效率。Ⅰ型、Ⅱ型有机质类型烃源岩排烃模式相似,相对排烃效率在低成熟阶段小于45%,成熟生油高峰时达85%90%,至生油窗下限时达90%以上;累积排烃效率在低成熟阶段小于10%,生油高峰时达50%60%,生油窗下限时达75%85%,主要的排烃阶段在镜质组反射率0.7%1.2%之间,生油窗阶段生成并排出了绝大部分烃类。湖相Ⅲ型有机质烃源岩排烃效率明显低于Ⅰ、Ⅱ型有机质烃源岩,生油窗阶段累积排烃效率仅为50%左右,主要生排烃阶段在镜质组反射率0.8%2.0%之间。控制湖相烃源岩排烃量和排烃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而盆地类型、断裂发育程度、烃源岩沉积环境、相邻输导层孔渗条件等因素均不影响烃源岩排烃与排烃效率。

史鸿祥[5](2006)在《轮南奥陶系潜山油气藏的形成机制》文中指出轮南奥陶系古潜山位于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中东段,长期处于隆升状态,是油气运移的指向区,油气主要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研究区奥陶系潜山埋藏深,烃源岩年代久远,生烃时间早,油气成藏时间早,加之受多期构造演化的影响,聚集油气物性差异较大,成藏规律难以掌握,加之地震资料品质受限,储集层非均质性强,预测难度大,勘探风险高。 为了寻找更多的油气储量,有必要对轮南地区奥陶系油气藏成藏及分布规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对轮南地区油气的来源进行重新认识。本论文以含油气系统为理论指导,以油气藏地球化学为研究手段,主要针对轮南潜山奥陶系油气藏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在油气源正确判识的基础上,将已有的构造演化、储层孔隙演化成果和油气运聚地球化学证据有机结合起来,组成一条动态主线,进行油气成藏规律的综合研究,弄清楚有工业性价值的油气聚集的期次、聚集规律和不同物性原油的成因,建立油气成藏及分布模式,并根据综合研究成果进行区带预测,指明勘探方向。 论文具有以下创新点: 1、突破了生物标志化合物作为传统的、唯一的和最可靠的油源对比标准的禁锢,对其在油源对比中的作用提出了挑战,对多期油气运移聚集区的油气判识建立了一套完整判识的方法和理论基础。 2、首次系统的对轮南的油气源进行了仔细的研究,确立了寒武系—下奥陶统是主要的油气源,这对轮南地区的油气勘探是最重大的成果,这种认识更能解释轮南的油气分布规律,对该区的油气勘探生成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3、首次发现轮南地区不同物性的原油受断裂控制。

张纪智[6](2017)在《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以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奥陶系天然气、原油为研究主体,在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原油物性、轻烃、甾烷萜烷生物标志化合物、碳同位素、芳构化类异戊二烯烃、中分子量烃等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区天然气和原油的基本地球化学特征;结合成藏地质条件,研究了天然气和原油的成因及来源,建立了适用于台盆区奥陶系的油~源、油~油对比指标;分析了油气的成藏期次,研究了油气成藏过程;总结了研究区油气的分布特征、主控因素以及成藏模式。取得了以下认识:(1)研究区奥陶系天然气为成熟的油藏伴生气,以及高~过成熟的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均为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来源。(2)研究区原油及凝析油均为腐泥型母质来源的成熟~高成熟油;轻烃普遍存在散失,说明成藏时间较早;轻烃配对参数均具有很好的相似性,与中~上奥陶统烃源岩不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原油及凝析油和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质量色谱检测均发现了指示强还原、厌氧沉积环境的芳构化类异戊二烯烃,中~上奥陶统烃源没有检测出芳构化类异戊二烯烃;原油及凝析油的中分子量烃配对参数均具有很好的相似性;为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来源。(3)通过对台盆区奥陶系各区块原油及凝析油的油~源、油~油对比,以原油的轻烃配对参数、芳构化类异戊二烯烃、中分子量烃配对参数这三项油~源、油~油对比方法,建立了适用于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奥陶系的油~源、油~油对比指标。(4)通过对台盆区奥陶系各研究区块储层包裹体分析,储层薄片观察,地球化学分析,明确了研究区各区块油气的成藏过程。哈拉哈塘奥陶系存在三期成藏过程,分别为:①晚加里东~早海西期的油气聚集和破坏;②晚海西期油气的补充;③喜山期天然气的充注。轮南地区奥陶系存在四期成藏过程,分别为:①晚加里东~早海西期奥陶系油气的聚集和破坏;②晚海西期奥陶系油气的补充和破坏;③印支~燕山期油气的补充;④喜山期天然气的充注。塔中Ⅰ号断裂带上奥陶统存在三期成藏过程,分别为:①晚加里东~早海西期的油气聚集和破坏;②晚海西期油藏的调整转移和油气的补充;③喜山期天然气的充注。和田河奥陶系存在三期的成藏过程,分别为:①晚加里东~早海西期油气的聚集及破坏;②晚海西期天然气的补充与散失;③喜山期次生气藏的形成。(5)通过绘制台盆区奥陶系原油密度、原油含蜡量,天然气干燥系数等值线图,总结了台盆区奥陶系油气的分布特征。塔北隆起带原油密度由南至北总体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原油含蜡量在轮南断垒带、桑塔木断垒带和哈拉哈塘南部深埋区相对较高;天然气干燥系数总体由南至北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塔中隆起带靠近Ⅰ号断裂带Ⅰ区域的原油密度相对较低;原油含蜡量较高部位主要分布在Ⅰ号断裂带与走滑断裂共同作用的交互带;天然气干燥系数总体呈远离Ⅰ号断裂带逐渐变小的趋势。(6)分析了研究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主要有:①优质烃源岩的分布及热演化史对油气分布的控制;②古隆起及其构造演化对油气分布的控制;③断裂~裂缝体系对油气分布的控制;④储层(缝洞体)分布对油气分布的控制。(7)总结了研究区各区块的成藏模式。分别为:①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油气藏早期成藏并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中期补充~后期轻微调整的成藏模式;②轮南地区奥陶系油气藏早期聚集并破坏~中期补充~晚期调整的成藏模式;③塔中Ⅰ号断裂带上奥陶统油气藏早期聚集并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中期补充~晚期调整的成藏模式;④和田河地区奥陶系气藏早期聚集并破坏~中期补充与散失~晚期成藏的成藏模式。

腾格尔,蒋启贵,陶成,郑伦举,谢小敏[7](2010)在《中国烃源岩研究进展、挑战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油气工业发展60年历经两次大飞跃:第一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初,实现了陆相油气勘探重大发现并建立了陆相石油地质理论;第二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实现了海相碳酸盐岩层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并形成了中国特色海相石油地质理论。这些成果基于从中元古界到新近系均有发育的丰厚烃源岩基础,其中新生界陆相烃源岩和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生成了主要的石油储量,发现了大庆油田、渤海湾富油区和塔河等大油田;石炭—二叠系和侏罗系烃源岩构成了天然气储量主体,探明了苏里格、克拉2和普光等大气田。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油气勘探更呈现出"三海一陆"并进、石油稳定发展、天然气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继上世纪60年代大庆和渤海湾油气大发现以后,全国年均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再次突破10×108t大关,新增探明天然气储量也以年均5000×108m3的速度增长。该成果的取得与优质烃源岩、多元生烃的认识及陆相岩性地层油气藏、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理论的提出等理论认识的重大突破,以及不断进步的钻探、物探和有机地球化学等勘探技术密不可分。目前,我国烃源岩研究仍面临着找到了大油气田主力烃源岩尚未明确、深层油气生成及其保存机制尚不清楚和资源潜力预测仍存在不确定性等亟待解决的众多挑战,其未来发展必须借助于油气勘探稳定发展的良好时机,把握生烃成藏的核心问题和勘探开发实际需求,切实将成烃与成盆、成藏作为一个含油气系统来动态研究烃源岩问题。

卢双舫,陈国辉,王民,李进步,王新,单俊峰,胡英杰,毛俊莉[8](2016)在《辽河坳陷大民屯凹陷沙河街组四段页岩油富集资源潜力评价》文中提出页岩油具有高密度、高粘度以及低孔、低渗的特征,开采难度较大,因此对资源丰度相对较高、开采难度相对较小的富集资源进行评价十分必要。利用热解烃S1与有机碳含量(TOC)的"三分性"关系确定TOC大于4%为靶区页岩油富集资源划分标准。热解烃S1存在轻、重烃损失现象,在利用其进行资源评价前,需进行轻烃、重烃恢复。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抽提后页岩样品的裂解烃S2普遍降低,说明S2中包括一部分残留烃,而该部分残留烃在氯仿抽提过程中已被去除。利用抽提前、后S2的差值ΔS2对S1进行重烃恢复,重烃恢复系数随成熟度的增大而增大。假设页岩在排烃过程中轻烃和重烃等比例排出,利用生烃动力学原理对页岩生成各烃类组分的比例进行评价,进而根据该比例对S1进行轻烃恢复,轻烃恢复系数随着成熟度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测井评价页岩有机质非均质性(TOC和S1)的基础上,对富集资源进行划分,并利用S1的轻烃、重烃恢复结果,对页岩油富集资源进行资源评价。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大民屯凹陷E2s4(2)亚段页岩油富集资源量约为2.2×108t。

郭睿波[9](2020)在《开鲁盆地陆东凹陷九佛堂组上段页岩含油性评价与可动性预测》文中研究指明陆东凹陷位于内蒙古开鲁盆地次级负向构造单元陆家堡坳陷中,发育了交力格和三十方地两个主要的生油洼陷。九佛堂组上段(九上段)页岩分布面积广、有效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在以往的研究中,九佛堂组主要被视作纯粹的生油岩而进行研究,而将其作为页岩油层段所开展的针对性工作几乎为零。论文建立了陆东凹陷九上段页岩油聚集模式,预测了页岩油资源与可动油资源,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揭示了交力格洼陷与三十方地洼陷九上段古环境差异及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交力格洼陷页岩有机质来源为藻类,沉积时期处于贫氧—还原的半咸水环境,古生产力、水体环境、沉积速率共同控制了有机质的富集。三十方地洼陷页岩有机质为藻类与高等植物混合来源,整体处于氧化—贫氧的淡水—微咸水环境,洼陷中心水体偏咸,沉积速率、水体环境与有机碳含量相关性较差,较高的古生产力控制了有机质的富集。提出了交力格洼陷与三十方地洼陷页岩双洼差异生烃演化机制。三十方地洼陷页岩生烃演化特征遵循Tissot干酪根生烃模型。交力格洼陷页岩存在藻类及生物类脂物在低熟阶段生油与生油窗内热降解生油两个阶段。两个洼陷间的有机质差异演化特征受生源与古环境的影响。揭示了含油性主控因素,构建了页岩含油性评价体系。基于氯仿沥青“A”与热解游离烃(S1)两种恢复模型,定量评估九上段页岩滞留油量为0.05%~0.91%(氯仿沥青“A”)和1.02~14.26mg/g(Si),Si轻、重烃恢复模型计算得到的滞留油量偏大。TOC、成熟度、岩相、排烃效率、孔隙度为页岩含油性影响因素。纹层状页岩相含油性较好,层状粉砂质页岩相含油性受页岩发育位置影响存在分异性。建立了陆东凹陷双洼分异型页岩油聚集模式,预测了页岩油可动资源。富有机质岩相、成熟度及含油性是陆东凹陷页岩油聚集的主控因素。两个洼陷深部均发育了赋存于纹层状页岩相的富游离烃基质型页岩油,交力格洼陷浅部发育了赋存于块状粉砂质泥岩相的低熟富吸附烃基质型页岩油,三十方地洼陷浅部发育了赋存于层状粉砂质页岩相的富吸附烃基质型页岩油。从陡坡带到洼陷中心,游离态页岩油赋存机制由裂缝控烃向基质储烃转变。页岩总可动油率为12.815%~17.137%,可动油量为0.704~2.693×10-3t/m2。运用体积法预测九上段页岩油资源量约为1.4459×108t,页岩油可动资源量约为0.18×108 t。论文分析了九上段页岩含油性、聚集模式与页岩油资源量,丰富了陆相页岩油基础地质理论研究,对我国中小型陆相盆地页岩油勘探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刘四兵[10](2010)在《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流体成因与天然气动态成藏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针对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超致密、超大埋深、超高压力以及圈闭形成历史、油气富集规律复杂的特点,从基础资料入手,在研究区成藏基本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流体地化特征的精细研究、对比,明确了研究区天然气的成因及来源,分析了其纵向变化的运移机制,明确了研究区地层水的来源,探讨了水岩相互作用机制;在地层剥蚀厚度恢复的基础上,通过主力烃源岩生排烃史、包裹体均一温度以及K/Ar测年等多种方法综合确定主要气藏的成藏年代;最后通过典型气藏解剖,分析了研究区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的动态过程,总结了天然气的成藏模式。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及创新性成果如下:(1)须家河组烃源岩具有厚度大、分布范围广、有机质丰度高、成熟度高、类型单一(主要以Ⅲ型为主)的特点。(2)须二段天然气与其他层段天然气相比具有甲烷碳同位素相对较高、乙烷碳同位素相对较低的特征,显示须二段天然气经历了更高的成熟度演化并来源于更好的母质类型,可能暗示了早期古油藏裂解气的混合。(3)天然气纵向上的规律性变化主要体现了天然气成熟度和运移过程中分馏作用的影响。原、次生气藏纵向上的运移机制具有较大的差异:上侏罗统天然气主要由下部须家河组天然气窜层渗流运移而来,断裂是其最重要的运移通道;中侏罗统天然气运移方式复杂,部分气藏由须家河组气源沿高速运移通道运移而来,而部分气藏是通过下部气源以水溶相的方式运移聚集成藏;须四段天然气以扩散运移方式为主,反应该层段天然气成藏时储层已相对致密;须二段天然气则以渗流方式为主,断裂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4)气源对比表明,合兴场地区侏罗系天然气主要来源于须五段烃源岩,中侏罗统源岩是其有力的补充;洛带地区侏罗系天然气主要来自于须五段和中下侏罗统源岩,须四段源岩有一定的贡献;金马地区侏罗系天然气主要来自中、下侏罗统;新场地区侏罗系天然气主要来自于须五段源岩,中、下侏罗统源岩是其有力的补充,须四段源岩对其有一定的贡献;鸭子河地区侏罗系气源为须四段烃源岩;中江地区侏罗系天然气主要来源于须五段烃源岩。丰谷地区须四段天然气主要来自于其自身烃源岩,须三段烃源岩对其有一定贡献;新场地区须四段天然气主要由须四源岩提供气源,表现为自身自储的性质;高庙子地区须二段天然气由小塘子-马鞍塘组和须二段源岩共同提供气源;新场地区须二段天然气主要来源于须二段和小塘子-马鞍塘组源岩;中江和合兴场地区须二段天然气则主要来源于小塘子-马鞍塘组烃源岩。而对于须四段天然气表现出的自生自储的性质,应主要与天然气样主要为须四上亚段的缘故,须三段源岩对下亚段天然气应具有较大的贡献。(5)研究区须家河组地层水总体表现为大气淡水背景,后期有海相地层水的入侵,泥页岩及煤层压实水对水性质影响巨大。须二段和须四段地层水地化特征相似性不仅是由于跨层流动造成的,共同来源的海相地层水和泥页岩压释水是根本原因,两者地层水的差异性主要是两者不同的水岩作用体系造成的,须四段相对须二段具有更为开放的水岩作用体系。(6)喜山期地层平均剥蚀厚度达到了1400m左右,在平面上具有如下变化特点:龙门山前从北往南剥蚀厚度逐渐变小,大邑地区具有相对最小的剥蚀厚度;从龙门山前往东,剥蚀厚度逐渐减小;从北往南地层剥蚀厚度逐渐减小;从西往东,则表现为先变小后变大的特征,鸭子河地区剥蚀较强、往东到马井地区剥蚀厚度变小,再往东到中江剥蚀厚度又变大。(7)研究区大量样品、尤其是裂缝样品的包裹体均一温度远远超过地层所经历的古地温,顺断裂、裂缝而来的热液应是造成其温度偏高的主要原因。(8)须二段天然气具有持续充注的特点,主要有3个重要的成藏期:分别为须五段-早侏罗统沉积时期、中侏罗统-早白垩沉积时期和喜山期,其中中侏罗统-早白垩沉积时期为最主要的成藏阶段,其余两个相对次要;须四段天然气同样具有持续充注的特点,其对应的主要成藏期有:须五段沉积中期-早侏罗统沉积时期、晚侏罗统-早白垩沉积时期和喜山期,晚侏罗统-早白垩沉积时期为最重要的成藏时期,喜山期主要对早期原生气藏进行改造。(9)须二段天然气富集主控因素为:1)现今构造控制了局部构造的气水分异,是油气富集的关键,古今构造高部位是天然气聚集的最有利区;2)断裂是气藏晚期调整的关键。裂缝,尤其是高角度裂缝是气藏高产的关键,同时也是地层水纵窜入侵的主要通道;3)储层的非均质性是气层非均质性分布的根本原因;4)有利的沉积微相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基础。(10)须四段天然气富集主控因素为:1)古今构造是气、水分布的基础;2)裂缝和有利沉积相对控制的优质砂岩储层的叠加是须四下亚段高产、稳产的关键;3)保存条件,尤其是成藏关键时期的保存条件是形成须四上亚段目前气水分布局面的最主要因素。

二、轻烃的分析方法及其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轻烃的分析方法及其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原油和烃源岩中C5-C13轻烃馏分定性定量分析及分子标志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支持
        1.1.1 选题依据
        1.1.2 项目支持
    1.2 选题相关研究现状
        1.2.1 原油中轻烃馏分的定性定量研究
        1.2.2 岩石中轻烃馏分的分离分析
        1.2.3 轻烃馏分的成因与地球化学应用
        1.2.4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在原油分析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样品描述
    2.1 标样
    2.2 原油样品
        2.2.1 塔里木盆地原油样品
        2.2.2 渤海湾盆地原油样品
        2.2.3 北部湾盆地原油样品
        2.2.4 东海盆地原油样品
    2.3 高等植物精油样品
第3章 样品预处理与仪器分析
    3.1 样品预处理
        3.1.1 标样
        3.1.2 原油样品
        3.1.3 高等植物精油样品
    3.2 仪器分析
        3.2.1 气相色谱分析(GC)
        3.2.2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
        3.2.3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GC×GC-TOFMS)
    3.3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稳定性检测
    3.4 原油保存过程中轻烃馏分的挥发验证
第4章 原油中C_5–C_(13)轻烃馏分的检测定性
    4.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4.2 C_5–C_(13)轻烃馏分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检测
        4.2.1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的工作原理
        4.2.2 C_5–C_(13)轻烃馏分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方法
    4.3 标样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定性结果
        4.3.1 单一标样的定性
        4.3.2 混合标样的定性
    4.4 C_5–C_(13)轻烃馏分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定性结果
        4.4.1 C_5–C_8轻烃馏分的分离定性
        4.4.2 C_8–C_(10)轻烃馏分的分离定性
        4.4.3 C_(10)–C_(13)轻烃馏分的分离定性
第5章 烃源岩中C_5–C_(13)轻烃馏分的提取分析
    5.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5.2 装置组成及工作原理
    5.3 装置分析实验方法及操作流程
    5.4 装置分析平行性检测
    5.5 装置应用初探
    5.6 装置局限性与改进
第6章 原油中单萜烃的分布及地球化学意义
    6.1 原油中单萜烃的研究进展
    6.2 原油中单萜烃的检测定性
    6.3 原油中单萜烃的来源与演化-高等植物精油催化加氢模拟实验
    6.4 分子标志物参数C_(10)单萜烷比值的建立及地球化学意义
        6.4.1 原油样品及其地质-地球化学背景
        6.4.2 C_(10)单萜烷比值用于区分海、陆相成因原油
        6.4.3 C_(10)单萜烷比值用于指示源岩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
        6.4.4 原油次生改造作用对C_(10)单萜烷比值的影响
        6.4.5 C_(10)单萜烷比值指示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验证
第7章 原油中C_0–C_5烷基苯的分布及地球化学意义
    7.1 原油中C_0–C_5烷基苯的研究进展
    7.2 原油中C_0–C_5烷基苯的检测定性
    7.3 原油样品及其地质-地球化学背景
        7.3.1 渤海湾盆地原油样品
        7.3.2 北部湾盆地原油样品
        7.3.3 塔里木盆地原油样品
    7.4 结果与讨论
        7.4.1 烷基苯的分布与来源
        7.4.2 次生改造作用对样品中烷基苯分布的影响
        7.4.3 热演化对原油中烷基苯分布的影响
        7.4.4 分子标志物参数 1,2,3,5-/1,2,3,4-四甲基苯的建立及应用
        7.4.5 1,2,3,5-/1,2,3,4-四甲基苯指示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验证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2)轻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轻烃形成机理
2 轻烃地球化学应用
    2.1 天然气成因判别
    2.2 有机质类型和沉积环境判识
    2.3 油气成熟度判识
    2.4 油气源对比
    2.5 油气藏次生变化判识
    2.6 油气运移和油气藏保存条件与连通性判识
3 轻烃地球化学研究趋势
    3.1 加强轻烃成因理论的研究
    3.2 通过模拟实验探索新的轻烃理论
    3.3 结合油气藏地质特征完善轻烃指标
    3.4 提高测试技术的预处理技术
    3.5 研究不同赋存状态轻烃的提取技术
    3.6 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技术
4 结论

(3)中国油气化探5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历史回顾
    1.1 探索时期
    1.2 调整时期
    1.3 发展时期
        1.3.1 积极发展期
        1.3.2 蓬勃发展期
    1.4 创新时期
2 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进展
3 勘查方法的研制改进和技术系列的建立
    3.1 烃类测量法
    3.2 水化学法
    3.3 井中化探
    3.4 间接指标法
    3.5 同位素法
    3.6 方法组合及综合运用
4 分析技术的进展和对化探发展的推动
    4.1 仪器设备的更新和微机化
    4.2 制样和操作的改进与规范
    4.3 实验室管理的信息化
5 数据处理和解释方法的进展
    5.1 数学方法与数据处理
    5.2 油气化探数据库建设
    5.3 数据处理与地质依据
6 总结与展望

(4)地质条件下湖相烃源岩生排烃效率与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烃源岩排烃效率定义
    1.1 相对排烃效率
    1.2 累积排烃效率
2 对排烃效率的已有认识
    2.1 地质剖面中的相对排烃效率
    2.2 烃源岩生烃潜力与排烃效率
    2.3 烃源岩厚度、地层压力与排烃效率
    2.4 烃源岩排烃效率与页岩油气
3 大型湖相沉积盆地烃源岩生排烃特征
    3.1 渤海湾盆地古近系烃源岩
    3.2 松辽盆地上白垩统青山口组烃源岩
    3.3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烃源岩
    3.4 准噶尔盆地二叠系烃源岩
4 中小型富油凹陷湖相烃源岩生排烃特征
    4.1 中小型白垩纪盆地/凹陷
        4.1.1 酒泉盆地青西凹陷
        4.1.2 二连盆地
        4.1.3 海拉尔盆地
    4.2 中小型古近纪盆地/凹陷
        4.2.1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
        4.2.2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
        4.2.3 南海北部湾盆地
        4.2.4 南海珠江口盆地
5 古近纪—新近纪盐湖相沉积盆地
    5.1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
    5.2 柴达木盆地西部坳陷
6 排烃效率计算方法与排烃门限
    6.1 排烃效率的计算方法
    6.2 湖相烃源岩排烃门限与残留烃模型
7 地质条件下湖相烃源岩排烃效率与排烃模式
    7.1 湖相烃源岩生烃与排烃量
    7.2 湖相烃源岩的排烃效率与排烃模式
    7.3 不同残留烃量排烃效率及排烃模式比较
        7.3.1 最大残留烃量与平均残留烃量排烃模式比较
        7.3.2 不同轻烃损失量排烃效率比较
8 控制湖相烃源岩排烃的主要地质因素
9 结论

(5)轮南奥陶系潜山油气藏的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序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方面的进展
        1.2.2 油气成藏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论文研究创新点
    1.5 论文分析工作量
2 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勘探现状和油气分布
        2.1.1 地理位置
        2.1.2 研究区勘探现状和油气分布
    2.2 构造特征
        2.2.1 构造的形成与演化
        2.2.2 轮南潜山断裂特征
    2.3 储层特征
        2.3.1 奥陶系储层
        2.3.2 寒武系储层
3 烃源岩评价
    3.1 寒武系烃源岩
        3.1.1 烃源岩分布
        3.1.2 有机质丰度和类型
        3.1.3 寒武系烃源岩的热演化
    3.2 中上奥陶统烃源岩
        3.2.1 烃源岩分布
        3.2.2 有机质丰度和类型
        3.2.3 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的热演化
    3.3 国内外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
4 油气源研究
    4.1 油源研究
        4.1.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4.1.2 油和储层沥青的饱和烃分布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4.1.3 油的轻烃破坏特征
        4.1.4 油的中分子量烃特征
        4.1.5 碳同位素特征
    4.2 天然气研究
        4.2.1 天然气组成特征
        4.2.2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4.2.3 天然气研究小结
5 不同物性的原油的成因及分布
    5.1 重油的形成原因
    5.2 凝析油的形成原因
    5.3 高蜡油的形成原因
    5.4 高凝固点油的形成原因
    5.5 油气分布规律
6 轮南地区奥陶系油气成藏模式
    6.1 油的运移时间
    6.2 油的运移方向
    6.3 轮南地区奥陶系油气成藏模式的建立
        6.3.1 油气聚集的多期性
        6.3.2 寒武系烃源岩作为主要烃源岩的地质、地球化学证据
        6.3.3 中上奥陶统烃源岩作为主要烃源岩的不利因素
        6.3.4 断裂对油气控制的地球化学机理
        6.3.5 轮南地区奥陶系油气成藏模式
7 结论及勘探建议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6)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油气成因与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1.2.1 油气成因研究现状
        1.2.2 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1.2.3 油气源对比研究现状
        1.2.4 油气成藏时期研究现状
        1.2.5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关键技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3 关键技术
    1.4 论文投入的主要工作量
    1.5 论文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研究区位置
    2.2 构造分区及特征
        2.2.1 构造分区
        2.2.2 构造演化
    2.3 地层发育与分布
    2.4 各研究区块油气勘探现状
第3章 烃源岩特征
    3.1 烃源岩分布与热演化史
        3.1.1 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分布
        3.1.2 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分布
        3.1.3 烃源岩热演化史
        3.1.4 烃源岩地球化学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第4章 储层特征
    4.1 塔北地区储层特征
        4.1.1 储层岩性
        4.1.2 储集空间类型
        4.1.3 物性特征
    4.2 塔中地区储层特征
        4.2.1 储层岩性
        4.2.2 储集空间类型
        4.2.3 储层物性特征
    4.3 和田河气田储层特征
        4.3.1 储层岩性
        4.3.2 储集空间类型
        4.3.3 物性特征
第5章 台盆区奥陶系油气地球化学研究
    5.1 台盆区奥陶系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5.1.1 天然气组成特征
        5.1.2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5.2 台盆区奥陶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5.2.1 原油物性特征
        5.2.2 原油轻烃特征
        5.2.3 甾、萜烷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5.2.4 原油碳同位素
第6章 台盆区奥陶系油~源、油~油对比及对比指标的建立
    6.1 台盆区奥陶系油~源、油~油对比
        6.1.1 甾、萜烷生物标志化合物
        6.1.2 原油碳同位素
        6.1.3 轻烃特征
        6.1.4 芳构化类异戊二烯烃
        6.1.5 中分子量烃配对参数
    6.2 台盆区奥陶系油~源、油~油对比指标的建立
        6.2.1 台盆区奥陶系油~源、油~油对比方法适用性论述
        6.2.2 台盆区奥陶系油~源、油~油对比指标
第7章 台盆区奥陶系油气成藏研究
    7.1 台盆区奥陶系油气成藏基本特征
    7.2 台盆区奥陶系油气成藏期次及成藏过程过程分析
        7.2.1 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油气藏
        7.2.2 轮南奥陶系油气藏
        7.2.3 塔中Ⅰ号断裂带上奥陶统油气藏
        7.2.4 和田河地区奥陶系气藏
    7.3 台盆区奥陶系油气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总结
        7.3.1 油气分布特征
        7.3.2 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7.4 台盆区奥陶系油气藏成藏模式
        7.4.1 哈拉哈塘、轮南奥陶系油气藏成藏模式
        7.4.2 塔中Ⅰ号断裂带上奥陶统油气藏成藏模式
        7.4.3 和田河奥陶系气藏成藏模式
        7.4.4 总结
第8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索引

(7)中国烃源岩研究进展、挑战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中国油气勘探思路的演进及两次质的飞跃
    2.1 第一次飞跃
    2.2 第二次飞跃
3 中国大油气田的形成及烃源基础
    3.1 大油气田的基本分布特征
    3.2 不同时代有效烃源岩及资源潜力
        3.2.1 中上元古代烃源岩
        3.2.2 寒武纪烃源岩
        3.2.3 奥陶纪烃源岩
        3.2.4 志留纪烃源岩
        3.2.5 泥盆纪烃源岩
        3.2.6 石炭—二叠纪烃源岩
        3.2.7 三叠纪烃源岩
        3.2.8 侏罗纪烃源岩
        3.2.9 白垩纪烃源岩
        3.2.10 古近纪烃源岩
4 21世纪初主要进展
    4.1 生烃成藏理论
        4.1.1 优质烃源岩的认识
        4.1.2 多元生烃的认识
        4.1.3 陆相岩性地层油气藏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理论的形成
        4.1.4 成盆成烃成藏的新理论思维与有限空间生烃模式的提出
    4.2 实验测试技术
        4.2.1 烃类组分色谱质谱分析技术
        ① 轻烃分析技术
        ② 全二维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4.2.2 气体同位素分析技术
        ① 色谱-同位素质谱联用技术
        ② 元素仪-同位素质谱仪联用技术
        ③ 稀有气体同位素分析技术
        4.2.3 高热演化有机质的催化加氢热解技术
        4.2.4 仿真地层条件下生排烃模拟实验技术
5 挑战及展望
6 结语

(8)辽河坳陷大民屯凹陷沙河街组四段页岩油富集资源潜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2 实验及结果
    2. 1 实验仪器
    2.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3. 1 泥页岩有机质非均质性测井评价
    3. 2 页岩油富集段划分
    3. 3 泥页岩含油性参数校正
    3. 4 页岩油富集资源潜力评价
4 结论

(9)开鲁盆地陆东凹陷九佛堂组上段页岩含油性评价与可动性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4.1 实物工作量
        1.4.2 研究分析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2 地质背景及样品来源
    2.1 陆东凹陷研究区概况
        2.1.1 基础地质背景
        2.1.2 地层发育情况
        2.1.3 沉积与构造演化
    2.2 样品信息
3 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古环境分析
    3.1 页岩矿物组成
    3.2 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2.1 主量元素
        3.2.2 微量元素
        3.2.3 稀土元素
    3.3 页岩古沉积环境判别
        3.3.1 水体氧化还原性质
        3.3.2 古气侯
        3.3.3 古盐度
        3.3.4 有机质富集影响因素
4 陆东凹陷页岩生烃条件及演化模式
    4.1 页岩有机地球化学
        4.1.1 有机质类型
        4.1.2 有机质丰度
        4.1.3 有机质成熟度
        4.1.4 页岩生烃潜力评价
    4.2 页岩抽提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4.2.1 页岩抽提物族组分
        4.2.2 饱和烃组成与分布
        4.2.3 芳香烃组成与分布
    4.3 页岩生烃演化模式
        4.3.1 实验仪器与过程
        4.3.2 生烃过程模拟及其参数变化
        4.3.3 热模拟实验结果可靠性分析
        4.3.4 液态烃族组成
        4.3.5 页岩生烃演化模式
5 页岩含油性评价
    5.1 页岩含油性评价
        5.1.1 页岩含油性定性评价与分级标准建立
        5.1.2 页岩含油性定量评价
    5.2 页岩含油性影响因素
        5.2.1 页岩岩相
        5.2.2 总有机碳(TOC)
        5.2.3 有机质成熟度
        5.2.4 排烃作用
        5.2.5 孔隙度
        5.2.6 脆性矿物
6 页岩油聚集模式与可动性
    6.1 陆东凹陷页岩油聚集模式
    6.2 页岩油可动性与可动资源量
        6.2.1 页岩油可动性
        6.2.2 页岩油可动资源预测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流体成因与天然气动态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2 发展趋势
        1.2.3 研究区勘探开发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构造背景
    2.2 地层发育特征
第3章 烃源岩地化特征
    3.1 平面展布特征
    3.2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3.2.1 有机碳含量
        3.2.2 氯仿沥青“A”含量
        3.2.3 岩石热解特征
    3.3 有机质类型
    3.4 有机质成熟度
    3.5 烃源岩综合评价
第4章 天然气特征与成因
    4.1 天然气基本特征
        4.1.1 组分特征
        4.1.2 碳同位素特征
        4.1.3 氢同位素特征
        4.1.4 轻烃特征
    4.2 天然气成因类型划分
        4.2.1 利用碳同位素划分成因类型
        4.2.2 利用氢同位素划分成因类型
        4.2.3 利用轻烃划分成因类型
        4.2.4 利用稀有气体划分成因类型
    4.3 气源对比
        4.3.1 δ~(13)C_1~Ro 关系
        4.3.2 轻烃指纹对比
        4.3.3 稀有气体特征
        4.3.4 气源综合评价
    4.4 原生、次生气藏天然气特征对比及运移机制探讨
        4.4.1 烃类组分特征对比
        4.4.2 非烃特征对比
        4.4.3 碳同位素特征对比
        4.4.4 天然气运移机制探讨
第5章 地层水成因与来源
    5.1 地层水基本特征
    5.2 地层水微量元素特征
    5.3 地层水纵向变化特征
    5.4 地层水成因与来源
        5.4.1 原始沉积水
        5.4.2 海相地层水入侵
        5.4.3 泥页岩及煤层压释水
        5.4.4 后期大气淡水渗入
    5.5 水-岩相互作用
        5.5.1 HCO_3~-浓度变化
        5.5.2 Ca~(2+)-Mg~(2+)-Fe~(2+)离子组合
        5.5.3 Caexcess~Nadeficit 关系
        5.5.4 K~+~Cl~-关系
        5.5.5 Li~+-Cl~-~δ~(18)0 组合
第6章 成藏年代分析
    6.1 主力烃源岩生排烃史
        6.1.1 剥蚀厚度恢复
        6.1.2 主力烃源岩生烃演化
    6.2 包裹体均一温度定年
        6.2.1 自身矿物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
        6.2.2 裂缝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
    6.3 同位素定年
    6.4 成藏年代综合分析
第7章 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探讨
    7.1 典型气藏解剖
        7.1.1 新场须二气藏
        7.1.2 新场须四气藏
        7.1.3 成藏条件配置关系
    7.2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7.2.1 须二段
        7.2.2 须四段
    7.3 成藏模式探讨
        7.3.1 气水分布模式
        7.3.2 成藏模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轻烃的分析方法及其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原油和烃源岩中C5-C13轻烃馏分定性定量分析及分子标志物探索[D]. 程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2)
  • [2]轻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 段毅,赵阳,姚泾利,张伯祥,吴应忠,曹喜喜,徐丽.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4(12)
  • [3]中国油气化探50年[J]. 吴传璧. 地质通报, 2009(11)
  • [4]地质条件下湖相烃源岩生排烃效率与模式[J]. 陈建平,孙永革,钟宁宁,黄振凯,邓春萍,谢柳娟,韩辉. 地质学报, 2014(11)
  • [5]轮南奥陶系潜山油气藏的形成机制[D]. 史鸿祥. 西南石油大学, 2006(01)
  • [6]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D]. 张纪智.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4)
  • [7]中国烃源岩研究进展、挑战与展望[J]. 腾格尔,蒋启贵,陶成,郑伦举,谢小敏. 中外能源, 2010(12)
  • [8]辽河坳陷大民屯凹陷沙河街组四段页岩油富集资源潜力评价[J]. 卢双舫,陈国辉,王民,李进步,王新,单俊峰,胡英杰,毛俊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6(01)
  • [9]开鲁盆地陆东凹陷九佛堂组上段页岩含油性评价与可动性预测[D]. 郭睿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10]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流体成因与天然气动态成藏特征研究[D]. 刘四兵.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轻烃分析方法及其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