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董事长关心土家青年的成长

华董事长关心土家青年的成长

一、华主席关怀土家族青少年成长(论文文献综述)

李振军[1](1977)在《学习华主席光辉的教育革命实践》文中研究说明 湖南是毛主席的故乡,是华主席工作过多年的地。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生前非常重视教育事业,为我党制定了一整套无产阶级教育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英明领袖华主席,坚定不移地按照毛主席关于教育工作的各项指示办事,在湖南工作期间,无论是主持县和地区的工作,还是主持省的工作都亲自管教育,为发展湖南的教育事业,建设好毛主席家乡,倾注了心血,赢得了全省人民的衷心爱戴。事实充分说明,华主席是无限忠于毛主席教育思想的崇高典范,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

李振军[2](1977)在《学习华主席光辉的教育革命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明领袖华主席,今年六月二十日,亲笔为教育部主办的《人民教育,杂志题写了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这不仅是时《人民教育》编辑部的极大鼓舞和期望,而且也是时我们整个教育战线的同志们的巨大教育和鞭策,充分体现了英明领袖华主席村人民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喜讯传来,我省师生员工欢欣鼓舞,兴高采烈,热烈庆祝华主席为《人民教育》题字。华主席亲笔题字的《人民教育》今年第一期已于红十月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期《人民教育》内容十分丰富,它以揭批"四人帮"为纲,认真地论述了毛主席的教育思想体系,透彻地阐明了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刻地批判了"四人帮"在教育阵地推行反革命政治纲领的罪行。这对于我们在揭批"四人帮"的激烈斗争中实现教育大治,真正搞好无产阶级教育革命,很有指导意义。本刊特从这期《人民教育》的重要文章中转载了《学习毛主席的教育思想体系,搞好教育革命》、《学习华主席光辉的教育革命实践》、《一株反党乱校的大毒草-批判相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教育革命的方向不容慕改>》等三篇文章。请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广大师生员工认真学习,弄清思想,搞好我们的工作。当前,根据党中央的战斗部署,全省教育战线已经打响揭批"四人帮"的第三个战役。我们一定要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乘胜前进,紧密联系实际,切切实实地打好这一仗。让我们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紧跟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大路线,把揭批"四人帮"的政治大革命进行到底,为教育大治快上英勇战十,夺取抓纲治校的更大胜利。

龙山县第三中学党支部[3](1977)在《华主席关怀土家族青少年成长》文中研究说明 在深入学习两个重要文件,认真落实华主席提出的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的热潮中,我们龙山县第三中学的革命师生回忆起华主席亲切接见、看望学校部分革命师生的动人情景,心情格外激动。华主席啊,华主席,您是毛主席亲自选定的最理想的接班人,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英明领袖。您和全国人民心连心,和我们土家族人民心连心,您把党的阳光雨露洒到了我们土家族青少年的心坎上。日出东方霞满天,土家山寨尽朝晖。一九七○年五月,华主席带着党的温暖来到洛塔公

王鹏[4](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李青[5](2016)在《长阳山歌的文化生态研究 ——基于1973至1984年八角庙山哥的考察》文中指出文化是人地相互作用的产物和综合表现,研究文化与自然及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究文化在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下的形成过程是了解文化产生及变迁的重要途径。长阳山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文艺形式,是与长阳地方民众生活紧密相关的日常文化,它与长阳地方文化生态环境之间有着比其他文化现象更为密切而久远的关系。基于这一点,本文选取长阳山歌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借助其所倡导的整体性、互动性研究思维,对文化生态环境在长阳山歌形成、发展及传承过程中的复合作用,以及长阳山歌作为能动的主体性因素对其所处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此考察长阳山歌历时性的延续与变迁、共时性的结构和功能与地方文化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论文共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梳理了长阳山歌的历史发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了三个历史阶段,即1973年以前的传承、演变阶段,1973至1984年的繁荣阶段以及1984年以后的衰落阶段,提出八角庙村(原乐园公社地区)山歌演唱活动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繁荣得益于山歌与自然、社会、文化三者间的良性互动这一理论预设。第二章从自然环境、生计方式、社会文化传统三个层面详细论述了长阳山歌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1)乐园地区的自然环境以高山、半高山地形和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气候为显着特征,地理位置偏远;2)20世纪中后期,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下,以人民公社为载体的集体化经济模式取代了以家庭为载体的小农经济模式,农村经济被纳入计划经济轨道;3)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高压环境中,以家本位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念被弱化,人们普遍遵循集体的、革命的、无产阶级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方式。在环境、人类、文化三者有机互动的理论框架下,第三、四章将文化生态环境与长阳山歌分解成若干要素,逐一阐述了自然地理、经济生活、政治倾向、歌唱传统、族群心理等一系列环境因素对长阳山歌的本体特征以及演唱语境、地域分布的决定性影响,说明了长阳山歌作为一种民间文艺形式,对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协调社会关系、丰富地方民俗文化内涵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最后的结论部分对长阳山歌在地方文化生态环境中的运行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乐园地区,特定的自然环境、物质生产(经济生活)、社会组织结构和意识形态为山歌的发展构建了一个平衡的文化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内部,各要素以山歌为中心作有序的内聚式运行,使山歌在特定的时空域内呈现出了稳态延续态势以及自我壮大、自我繁殖等一系列发展潜势。有鉴于此,当长阳山歌的传承和发展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遭遇困境时,我们不能一味地为其现实境遇吟唱挽歌,而更应该考量山歌与各项文化生态要素之间的整体关系,把握山歌与文化生态环境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协调性,因时而变,随事而制,从而使山歌的传承和发展获得持久动力。

李旺[6](2013)在《1976前后文学异同研究(1971-1979)》文中指出论文从文革与新时期文艺刊物的生产,文学编辑机制的惯性因素在文革与新时期文学中的作用、无产阶级文艺创作主体——工农兵业余作者、无产阶级群众文艺的代表形式——革命故事、文革与新时期对十七年文学传统的接受与变异、文革结束后作家形象塑造的意识形态性六个层面探讨1976年前后(1971——1979)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异同性。论文第一章探讨1971至1979年间文艺刊物生产方式的延续与变异。试刊号、复刊号、征文、抄袭、读者意见调查表是本章论述的五个关键词。对于1971年以来出版的文艺刊物来说,安全避开政治地雷是求得生存的首要条件,而1976年后文艺刊物面对的问题是如何避免政治尴尬,即1971——1976年间的办刊经历,复刊号如何讲述刊物的文革原罪是新时期伊始最富有意识形态症候的文学现象。征文是文革和新时期文艺刊物的一个重要栏目,同时它也是文艺刊物进行政治动员的重要举措。对待作品抄袭的态度反映出文革时期和文革结束后文学生态的变迁。读者角色从文革到新时期的变迁通过读者意见调查表内容的调整表现出来。论文第二章讨论1971年后编辑机制在文革主流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生产中的独特作用。已有研究关注文革与新时期作者群的跨界性,并未注意文学编辑机制的延续性。本章以叶至善、鲁秀珍对肖复兴稿件的修改,何启治对陈忠实的热情鼓励,谢泉铭对张抗抗、赵丽宏、王小鹰等知青作者的指导为例,分析文革文学编辑对十七年文学编辑惯性的继续发挥:修改稿件、介入作品生成过程,敏感的政治嗅觉,与作者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在完全政治化的文革社会,编辑与作者的私人友谊也延伸为另外一种形态: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情恩义伦理”对专制体制微弱的抵抗。作为文学编辑机制中的重要因素——作者——在文革时期也表现出独特的创作心理。对时代风气的追随与以写作改变命运的功利理性影响了文革时期开始写作的作者心态,本章以叶辛为例探讨这一问题。论文第三章在回顾左翼文学传统基础上讨论文革时期工农兵业余作者写作问题。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教旨主义理解,使得1949年后主流文学对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农民和作为国家机器的解放军的写作潜能表现出巨大的期待热情,并付诸行动进行培养训练。1949年后,主流文学赋予工农兵业余作者写作以政治意义经历了两个阶段:对资产阶级文学堡垒的攻占,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后者开启了文革时期工农兵业余作者的写作热潮。文革结束后,工农兵业余作者从舆论中心跌落,遭遇何去何从的身份难题。论文第四章在左翼文学以“文艺”取代“文学”的演进脉络中讨论故事这一民间文艺形式在十七年时期、特别是文革和新时期的演变史。从旧书到革命故事,从旧说书人到革命故事员,故事经历了革命意识形态的彻底改造。文革结束后,故事的去革命化成为主导舆论,但故事的性质定位遭遇新的难题。论文第五章探讨十七年文学中的农村题材小说与叙事诗在文革与新时期的变异与发展。作为十七年期间最为重要的叙述模式,农村题材小说在文革中继续存在,新时期伊始,农村题材小说成为备受瞩目的创作潮流,本章以陈忠实、周克芹、叶蔚林、古华、孙健忠五位作家为例,分析他们从十七年到文革再到新时期的创作演变。十七年叙事诗传统在文革与新时期的延异则以梅绍静诗歌中信天游的抒情功能演变为对象进行探讨。论文第六章讨论作家形象塑造在文革与新时期转换过程中发挥的独特作用。本章首先考察文革当红作家浩然在文革结束后的形象塑造问题,其次探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批判的作家新时期伊始的文革记忆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合谋。

张志国[7](2009)在《《今天》与朦胧诗的发生》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新诗发展方向的一座分水岭、当代大陆诗坛上最引人瞩目的文化景观、一代乃至几代青年读者热情追捧的诗歌经典,朦胧诗自出现迄今已有30年。30年来,这一聚讼纷纭的话题,始终受到诗坛与学界的关注。然而与这种热议极不相称,在研究领域,有关朦胧诗的历史叙述存在严重缺陷。迄今为止尚未有一部系统的朦胧诗史专着,究其缘由,其中最难攻克的正是朦胧诗的发生问题。本文立足于丰富的原始资料,采取诗歌文体学与文学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对朦胧诗缘何发生、如何发生的问题作出系统而深入的剖析。朦胧诗的发生研究,必须以考察《今天》为原点。《今天》诗歌经历了生发、生变、生成三个历史时期,命运漂泊诗、戏剧对抗诗与日常生活诗三种诗歌形态。《今天》诗歌吸纳了古今中外思想与艺术资源,推动《今天》诗人建构起多元化的个体“自我”意识,促发了现代艺术形式的自觉。《今天》诗歌走向公共空间时,面对不同的发表语境,至少经历了三次形象重塑,终而被纳入国家“整一”意识形态的构建中。《今天》诗歌中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自我”观、个体受难不屈的怀疑求索意志、以“隐喻”为核心的艺术表现形式沉积下来,成为普遍认同的朦胧诗核心。朦胧诗潮的发生,是社会文化层面上“个体”意识与“整一”文化在新的时代语境中对话与争执的结果,在诗歌本体层面上是一场扞卫与冲破既定诗质格局的角力。在朦胧诗确立的过程中,求真求变的社会文化心理与历史逻辑是基本前提,民间力量的崛起及重置诗坛权力格局的冲动是诗潮涌动的内在动因,官方场域的权力争执所带来的诗坛裂隙是诗潮涌现的渠道,而朦胧诗自身蕴涵的现代“自我”诗质与新异诗艺成为催生新的社会话语的对象,学院力量由此介入进来,以全新的话语阐释框架,依靠概念的逻辑力量,动摇了“权力话语”体制的美学合法性。学院与民间结盟开辟出与官方相区别的批评空间,民间与大学生读者广泛持久地传播朦胧诗的新话语,官方、学院、民间、商业市场与国际力量打造着“朦胧诗”的经典品牌,从而置换了整套诗歌话语体系,改变了中国当代诗歌的艺术背景。

彭子珊[8](2011)在《时代的歌者 ——白诚仁的音乐创作及其音乐思想初探》文中指出白诚仁,我国当代着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历任湖南省歌舞团演员、声乐教员、作曲、团长,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音乐生涯中,他始终将自己的音乐活动与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对湖南民族民间音乐的抢救、挖掘、整理和创作做出了很大贡献。研究这样一位音乐家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和丰富经验,对于深入认识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作曲家个人在此发展进程中所体现出的独特追求和贡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共三章,前有绪论,后有总结。绪论部分综述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探讨本文选题、研究价值及个人的见解等问题。第一章从白先生的生平、音乐作品等方面对其音乐之路进行详细梳理。第二章将白先生的音乐创作分为四个时期,对各时期代表作品进行文本分析,概括其音乐创作的艺术特色。第三章以白先生的学术讲座手稿为主要依据,结合其音乐创作特点,探讨其音乐创作思想和音乐教育思想。结语部分对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及其启示作了进一步总结。

戴丹妮[9](2019)在《《人民日报》中的教师形象及其演变研究》文中提出公共舆论时常爆发有损教师形象的“污名化”报道,教育理论界也曾对教师形象做过诸多探讨,且已从纯粹的理论建构逐渐转向教师形象的实证研究,但对于《人民日报》一级的主流媒体在教师形象塑造方面的表现及作用,相关研究却不多见。本文由此选取《人民日报》数据库中建国至今的各类教师报道作为考察对象,结合历史变迁及教育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将《人民日报》的教师形象塑造分为三个主要时段:1949至1966年、1977至1999年、2000年至今。通过对各阶段的教师报道展开梳理和分析,本文发现,建国初期17年间,《人民日报》塑造呈现的教师形象主要表现为“在困境中辛勤办学的人民教师”,这一形象具有高度政治自觉,即使学历不够,专业基础缺乏,也能在党的信仰和教育方针引导激励下,克服重重困难成为办学成绩优秀的“人民教师”。1977年开始的第二阶段,《人民日报》仍重视通过树立典型来重建一度失落的教师形象,国家也通过设定节日、颁布法律等方式大力提倡“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这一时期《人民日报》在教师形象重建方面十分重视通过报道“扎根山村”和“牺牲自我”的教师,凸显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将教师形象“崇高化”。且在塑造崇高教师的同时,《人民日报》也留意从社会处境、物质待遇、“下海潮”等层面反映教师的现实状况及问题,使得这一时期的教师形象总体呈现为“崇高”而“无奈”的受尊状态。2000年新课程改革以来至今,《人民日报》中的典型报道并没有着重塑造“专业化”的教师形象,而是一面继续以扎根乡村的教师形象作为典型加以歌颂,一面呈现教师世俗、多元、复杂的一面,其中既有教师谋利而产生的被作为监督和批判对象的“贪婪”教师,也有对于教师身心健康问题的关注和诸多“压力”的揭示。三个时段的纵向考察已大体揭示了《人民日报》教师形象塑造的历史演变情况,如果再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最熟悉的隐喻入手展开分析,不仅可以进一步印证《人民日报》教师形象塑造的上述总体历史演变,而且能够看出围绕教师形象产生的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互动,以及官方教师形象话语对于民间教师形象话语的影响。考察《人民日报》中的教师形象塑造,揭示其历史演变,不仅可以丰富拓展教育理论界已有的教师形象研究,而且有利于反思优化主流媒体的教师形象塑造,为主流媒体在重构和整合教师形象、凝聚教师形象共识上发挥更大作用,提供有益历史参照。

刘小华[10](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78-) ——基于若干重要问题的探析》文中指出教育关乎国民素质的高下,决定国家各项事业的兴衰及生命个体的全面发展,任何怀有希望的民族,都必须重视教育发展。作为教育顶级阶段的高等教育,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论文选取湖南省为个案研究对象,该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可视为中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典型代表。本文试图运用历史文献法、调查访谈法、图表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深层次解读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生态,为探析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作必要的铺垫;在此基础上,探讨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湖湘文化、社会流动的内在关联;将改革开放前、后的湖南高等教育进行纵向比较;将湖南高等教育与邻近的湖北、江西两省的高等教育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凝炼出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个性特征;评析湖南高等教育的绩效,总结其历史经验,展望其未来发展,以期在全球化背景下为条件类似的其他省区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借鉴。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研究时限及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该部分重点在于介绍相关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客观评论。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首先,论文从历史根基、社会氛围、人才压力及政策保障等四个层面阐述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生态;在此背景下,详细考察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遵循共和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论文将湖南高等教育发展分为拨乱反正(1978—1984)、探索改革(1985—1991)、深化改革(1992—1998)及“弯道超车”(1999至今)等四个历史阶段。第二章主要探讨湖南高校的办学定位问题。文章以办学定位为视角,论述了湖南大学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抽样选取湖南18所本科院校的发展规划文本,探析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中存在的问题;在详细剖析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探寻湖南高校办学定位的路径选择。第三章探究了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与湖湘文化的双向互动。研究得出: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着极强的正相关性;长沙“堕落街”与“岳麓山大学科技园”是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密切关联的典型案例;湖南高等教育与湖湘文化之间交互耦合,共生共存。第四章主要探究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联。论文首先介绍社会流动的相关理论。接着,论文从宏观角度研究,指出:在“精英”时代,高等教育是实现社会向上流动的最佳途径,在“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功能大为减弱。最后,文章以湖南理工学院三个时期的毕业生就业为例,微观剖析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之关联。第五章探析了湖南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文章介绍了公平及高等教育公平的理论;从高等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三方面对湖南高等教育的不公进行现状考察;在此基础上,探讨湖南高等教育公平之路径。第六章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从教育属性、人才培养、战略地位、管理体制、发展模式及投资方式等方面纵向比较改革开放前、后的湖南高等教育;进而将其与邻近的湖北、江西两省的高等教育进行横向比较;以此为基础,凝练出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个性特征。第七章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绩效问题。首先,论文从宏观层面解析了湖南高等教育所获得的辉煌业绩;接着,以吉首大学为例,从微观层面探析湖南高等教育所取得的绩效;最后,对湖南高校所取得的骄人成绩进行一番客观评价。结语部分主要总结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强调指出:高等教育不能成为政府机构的附属物;高校办学要科学定位;高等教育要稳步发展、“本土化”发展;并探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湖南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向。

二、华主席关怀土家族青少年成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主席关怀土家族青少年成长(论文提纲范文)

(4)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一、“墙外开花”
        二、“墙内凋敝”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5)长阳山歌的文化生态研究 ——基于1973至1984年八角庙山哥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相关理论及研究评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术语
    第三节 田野点概述
第一章 长阳山歌的历史状貌
    第一节 1973年以前:承嬗离合
    第二节 1973至1984年:未艾方兴
    第三节 1984年至今:进退触籓
    小结
第二章 长阳山歌的文化生态环境
    第一节 长阳山歌的自然环境
        一、空间区位
        二、地貌与气候
        三、自然资源
    第二节 长阳山歌的生计环境
        一、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类型
        二、“大集体”式的生产组织形式
        三、评工记分的分配方式
    第三节 长阳山歌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日常生活方式
        二、传统价值观念
        三、“泛政治化”取向
    小结
第三章 地方文化生态环境对长阳山歌的影响
    第一节 地域分布
    第二节 歌者及传承方式
    第三节 内容及艺术特征
    小结
第四章 长阳山歌在地方文化生态环境中的功能
    第一节 在生产活动中的积极效应
    第二节 在社会关系中的协调作用
    第三节 与其他文艺形式的相互浸染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6)1976前后文学异同研究(1971-197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文革与新时期文艺刊物的生产方式
    第一节 文革文艺刊物的政治试探:试刊号
    第二节 新时期文艺刊物的复刊之路:如何讲述文革原罪
        一、“四人帮”的阴谋与“我们斗争性不强”
        二、为刊物正名:回归“十七年”与文艺刊物的“伤痕”叙事
    第三节 文革与新时期文艺刊物的政治动员:“征文”
        一、文革征文:无产阶级文艺新军的培养与政治博弈的论证
        二、新时期征文:新时期总任务的集合令与“去曲艺化”
    第四节 “抄袭”在文革与新时期的遭遇:
        一、资产阶级名利思想与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对立
        二、新时期: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垒思想的弱化
    第五节 读者意见调查在文革与新时期的作用:群众还是读者
第二章 从文革到新时期:编辑机制惯性与跨界文学生产
    第一节 编辑的职业惯性与文革文学和新时期文学
        一、1949年后的文学编辑:组织化文学的生产者
        二、文革:组织化文学编辑机制的延续与“人情伦理恩义”的反作用力
    第二节 文革时期的发表语境与知识青年的创作心理
第三章 无产阶级文艺创作主体——工农兵业余作者谱系
    第一节 1949年之前关于工农作者的讨论与实践
        一、文学大众化与工农通讯员
        二、农民文艺与工人文艺
    第二节 1958、1966、1976:工农兵业余作者的写作实践
        一、1958——1966:拿下“文学堡垒”与通向共产主义
        二、1966—1976:无法完成的文化大革命与永远长不大的工农兵业余作者
    第三节 新时期:工农兵业余作者何去何从
第四章 无产阶级文艺的胜利与难题:革命故事在文革与新时期文学的定位
    第一节 革命故事与革命故事员:民间文艺的革命化与组织化
    第二节 新时期:重述故事传统与新故事的提出
第五章 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中的十七年小说、诗歌传统
    第一节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在文革与新时期的延异
        一、陈忠实:文革与新时期的十七年作家
        二、周克芹:社会主义新人塑造的贯穿性
        三、叶蔚林:歌词创作与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对话
        四、古华:风俗的挤压与释放
        五、孙健忠:乡土味中的民族性
    第二节 十七年叙事诗传统在文革与新时期的变异与发展
        一、《兰珍子》:“文革”诗歌与“十七年”民歌体叙事诗传统
        二、“兰珍子”与“我就是你的梅”:革命后代与落难学生
        三、陕北与延安:从革命圣地到母亲、祖国以及民族
        四、梅绍静的信天游:从革命形式到故事重述
第六章 告别文革,走向新时期:1976—1979作家形象形塑的意识形态性
    第一节 文革主流作家:浪子回头金不换
    第二节 文革中被贬抑的作家:霜叶红于二月花
结论
参考文献

(7)《今天》与朦胧诗的发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导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的提出
上编
    第一章 《今天》的诗歌构型与编选逻辑
        第一节 构型方式与作品呈现(一)
        一 创刊号:"温情"与"冷峻"的双重世界
        二 第二期:历史回溯与日常生活
        三 诗歌专刊:个体悼亡与民族象征
        第二节 构型方式与作品呈现(二)
        一 四至六期:艺术传承与创新危机
        二 诗歌专号:青春新生与原初开创
        三 第九期与"文学资料":剥离诗学与明暗并存
        第三节 刊物设计与个人诗集
        一 个人诗集与美术设计
        二 发表语境与作为策略的时间标注
        结语 编选逻辑、场域占位与诗学演变
    第二章 《今天》的诗歌家族与历史经验
        第一节 诗歌家族、生命体验与内在真实
        第二节 命运漂泊诗与《今天》诗歌的生发
        第三节 戏剧对抗诗与《今天》诗歌的生变
        一 话语体系的反叛与"自我"的裂变
        二 意象色彩的革命与"自我"的反抗
        第四节 日常生活诗与《今天》诗歌的生成
        结语 诗歌家族、自我建构与艺术演变
    第三章 《今天》的精神启蒙与艺术谱系
        第一节 思想启蒙与文艺资源
        一 哈耶克的整体颠覆:"通向奴役的道路"
        二 共产主义运动与制度的反思:从"被背叛了的革命"到"新阶级"
        三 存在主义、人道主义与艺术资源
        第二节 中国新诗传统与翻译体诗歌
        一 《今天》诗歌的生发与"浪漫/象征"传统
        二 《今天》诗歌的生变与"戏剧化"传统
        三 《今天》诗歌的生成与"现实/理想"传统
        第三节 《今天》诗歌的修改与现代美术
        一 从《巴黎公社》到《回答》:印象主义与表现主义绘画
        二 "读画诗"《风景画》:《今天》杂志的开篇诗作
下编
    第四章 《今天》的诞生与传播空间的生成
        第一节 场域的裂隙与《今天》传播空间的搭建
        一 《启蒙》的出场与《今天》的入场
        二 《今天》的传播与公共空间的开辟
        第二节 大学场的积极介入与《这一代》的大学生诗歌
        第三节 官方诗坛的迎拒轨导与学院派的崛起力争
        一 《安徽文学》:树立典范的"新人三十家诗作初辑"
        二 《福建文艺》:以舒婷为靶子的"关于新诗创作问题的讨论"
        三 《星星》:以艺术民主推介"新星"的"诗坛新一代"
        四 《诗刊》:寻求沟通的《新人新作小辑》与"青春诗会"
        第四节 轨导的多副面孔与《今天》诗人的表态
        一 公刘的位置、标准与责任
        二 艾青的忧虑、坚守与恩怨
        三 《上海文学》:精神文明建设与《今天》诗人的表态
    第五章 《今天》诗歌的阅读与朦胧诗的发生
        第一节 《今天》的读者类型、趣味区隔与阅读方式
        第二节 公开诗坛:朦胧诗概念的历史构成与确立
        一 "引导"论读者与"朦胧"的印象
        二 "崛起"论读者与"朦胧诗潮/新诗潮"
        三 批评视点的转移与"朦胧体诗"
        第三节 诗歌家族与朦胧体诗的类型
        一 思辨体小诗:智力的游戏与晦涩
        二 梦幻诗:朦胧的意识与晦涩
        三 朦胧的表达方式:隐喻、含蓄与晦涩
        (一) 语法惯例与语法晦涩
        (二) 变形失真与意象晦涩
        (三) 整体统一与结构晦涩
    第六章 《今天》诗歌合法化与朦胧诗的经典化
        第一节 《今天》诗歌合法化进程与评奖制度
        一 中国作家协会、出版社与全国评奖制度
        二 《星星》诗刊与"星星诗歌创作奖"
        第二节 朦胧诗经典化:诗歌选集与文学史书写
        一 出版社、学院与诗歌选集的命名
        二 大学课程、科研机构与文学史书写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一:《今天》书刊目录
    二 《今天》书刊图片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8)时代的歌者 ——白诚仁的音乐创作及其音乐思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动态及自己的见解
第一章 白诚仁的音乐之路
    第一节 成长求学时期(1932—1955)
    第二节 佳作倍出时期(1956—1996)
    第三节 "还歌于民"时期(1997—至今)
第二章 白诚仁的音乐创作初探
    第一节 白诚仁的音乐创作概况及主要作品分析
        一、早期创作(1955—1960)
        二、中期创作(1961—1976)
        三、后期创作(1977—1996)
        四、晚期创作(1997—至今)
    第二节 白诚仁音乐创作的艺术特色
        一、时代—生活—人民
        二、灵活运用湖南民族民间音乐素材
        三、丰富多样的衬词
        四、形象鲜明 感情真挚
        五、彰显湘楚文化气质
第三章 白诚仁的音乐思想初探
    第一节 白诚仁的音乐创作思想
        一、提倡"三功"——重视作曲家的自身修养
        二、"推陈出新"——致力于湖南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三、"齐头并进"——探索词曲结合的有效方式
    第二节 白诚仁的音乐教育思想
        一、"以我为主,借鉴他人"
        二、"以学生为本"
        三、"乐观、进取、奉献"
        四、"弘扬湘楚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白诚仁创作年谱初编
    二 笔者采访白诚仁编目
后记

(9)《人民日报》中的教师形象及其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相关研究
        (二) 国外相关研究
    三、研究设计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目标与内容
        (三) 研究思路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在困境中辛勤办学的人民教师(1949-1966)
    一、困难重重、非议众多—教师的现实境遇
    二、忠诚于党、信仰于党—解决困难的直接驱动力
    三、自我提升,贯彻方针—改善教学的实施路径
    四、创造成绩、获得认可—辛勤办学的最终结果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崇高”而“无奈”的受尊教师(1977-1999)
    一、扎根山村的奉献教师
    二、牺牲自我的“殉道”教师
    三、受辱与受尊的弱势教师
    四、徘徊“海边”的现实教师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歌颂与监督下的难为教师(2000-2018)
    一、继续坚守山区的爱心教师
    二、金钱利益中的贪婪教师
    三、在现实中挣扎的压力教师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师形象演变: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例
    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出现的总体统计分析
    二、官方话语中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及其演变
    三、民间话语中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及其演变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一、《人民日报》中的教师形象
        (一) 教师形象及演变
        (二) 塑造教师形象的话语力量及效果
    二、主流媒体教师形象的重构与整合
        (一) 重构与整合怎样的教师教师形象
        (二) 如何重构与整合教师形象
    三、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改进
参考文献
附录:《人民日报》中与教师相关报道篇目(1949-2018)
后记

(10)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78-) ——基于若干重要问题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二、选题研究时限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现状及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生态
        一、根基:改革开放前湖南高教发展的历史概况
        二、氛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社会生态的确立
        三、压力:改革开放初湖南人才缺乏的严峻事实
        四、保障:制定多方位推进高教发展的法律法规策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
        一、湖南高教的拨乱反正时期(1978—1984)
        二、湖南高教的探索改革时期(1985—1991)
        三、湖南高教的深化改革时期(1992—1998)
        四、湖南高教的“弯道超车”时期(1999—至今)
第二章 湖南高校办学定位探究——兼论特色人才之培养
    第一节 办学定位:湖南高校发展之“瓶颈”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丛生
        二、办学定位:湖南高等教育发展之“瓶颈”
    第二节 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
        一、办学定位:一种历史的动态系统
        二、典型案例:湖南大学的人才培养特色
    第三节 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中的问题表征——基于18所本科院校发展规划文本的分析
        一、发展规模上“求大、求全”
        二、发展目标上“求高、求综”
        三、学科发展上“大干、快上”
        四、专业设置上“模仿、趋同”
    第四节 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之路径选择
        一、基本要求:精准适中
        二、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之可行路径
第三章 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湖湘文化互动探析
    第一节 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互动发展
        一、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逻辑关联
        二、湖南高校资源地理分布的描述
        三、经济视域下湖南高校存在问题及其归因
        四、“两型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径
    第二节 湖南高等教育与湖湘文化的交互耦合
        一、湖湘文化及其内涵
        二、湖湘文化与湖南高等教育的交互耦合
第四章 湖南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探究
    第一节 社会流动的相关理论阐释
        一、社会流动的概念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
        三、社会流动的功能
    第二节 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宏观解析
        一、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
        二、建国以来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的历史变迁
    第三节 湖南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微观探析——以湖南理工学院(岳阳师专)为例
        一、确定调查对象的依据
        二、三个典型案例分析
第五章 湖南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探析
    第一节 公平及高等教育公平的涵义
        一、公平的涵义
        二、高等教育公平的意蕴
    第二节 湖南高等教育不公平的现状考察
        一、高等教育不公平之表征
        二、湖南高等教育的起点不公
        三、湖南高等教育的过程不公
    第三节 湖南高等教育公平路径之构建
        一、国家政策层面
        二、民众自身层面
第六章 湖南高等教育之比较分析:若干指标的对比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后湖南高教发展之比较
        一、教育属性:从“政治属性”转为“多重属性”
        二、人才培养:从“专才”转向“通才”
        三、战略地位:从“从属地位”转为“战略地位”
        四、管理体制:从“高度集中”转向“自主办学”
        五、发展模式:从“粗放式”转向“内涵式”
        六、投资方式:从“统收统支”转向“成本分担”
    第二节 湘鄂赣高等教育之比较分析:若干指标的对比
        一、湘鄂赣三地比较之缘由
        二、湘鄂赣高等教育若干指标之比较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之特征
        一、起步晚,发展快,高校数量多,教育总量大
        二、民办高校创办最早,发展迅速,影响全国
        三、湖南女性高等教育颇具特色,走在全国前列
        四、湖南高等教育与湖湘文化良性互动
        五、湖南高等教育与湖南经济发展稳步协调
第七章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绩效探析
    第一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宏观成效之表征
        一、形成主动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学科体系
        二、高校地理布局日趋合理,与经济发展基本协调
        三、高等教育各项改革齐头并进,有序推进
        四、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师素质显着擢升
        五、高校创新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双提升
    第二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绩效的微观解析——以吉首大学为例
        一、选择吉首大学的理由阐释
        二、吉首大学办学绩效之描述
    第三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成效评价
        一、湖南高等教育发展之整体评估
        二、湖南高等教育取得辉煌业绩之缘由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华主席关怀土家族青少年成长(论文参考文献)

  • [1]学习华主席光辉的教育革命实践[J]. 李振军. 人民教育, 1977(01)
  • [2]学习华主席光辉的教育革命实践[J]. 李振军. 湖南教育, 1977(11)
  • [3]华主席关怀土家族青少年成长[J]. 龙山县第三中学党支部. 湖南教育, 1977(04)
  • [4]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 [5]长阳山歌的文化生态研究 ——基于1973至1984年八角庙山哥的考察[D]. 李青.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2)
  • [6]1976前后文学异同研究(1971-1979)[D]. 李旺. 南京大学, 2013(05)
  • [7]《今天》与朦胧诗的发生[D]. 张志国. 暨南大学, 2009(02)
  • [8]时代的歌者 ——白诚仁的音乐创作及其音乐思想初探[D]. 彭子珊. 湖南师范大学, 2011(12)
  • [9]《人民日报》中的教师形象及其演变研究[D]. 戴丹妮.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10]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78-) ——基于若干重要问题的探析[D]. 刘小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华董事长关心土家青年的成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