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压板抗皱拉伸模

定压板抗皱拉伸模

一、固定压板防皱拉伸模(论文文献综述)

徐以光[1](1990)在《冲压加工技巧(基础篇)》文中指出 第五章精密冲裁§5.1 精密冲裁的方法精密机械的凸轮、齿轮等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切口断面的要求很高,用普通冲裁法达不到要求,必须经过修边等后序加工,成本很高。

刘林强,田福祥[2](2003)在《特种拉伸工艺及模具结构》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特种拉伸成形的工艺特点,给出了其拉伸模结构,并阐述了其应用范围。

杨希震[3](1967)在《固定压板防皱拉伸模》文中提出 我厂以前生产图1所示零件时,由于当时无双动压力机,而单动压力机的行程又都不够,因此长期以来采用焊接加工,质量差,加工时间也特别长,成为生产中的一个关键。通过活学活用毛主席着作,同志们解

杨宝顺[4](2006)在《锅盖落料拉伸冲孔切边复合模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分析了不锈钢锅盖成形工艺,确定了用一副复合模完成落料、浅球形的正向拉伸和低锥形的反向拉伸、冲孔和切边的工序过程。同时也阐述了复合模工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杨莉[5](2014)在《伺服驱动压边力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伺服电机驱动的数控技术已广泛用于现代制造行业,并已成为核心技术,其用于成形制造领域也成为必然趋势。由于成形过程中的载荷大、成形工序种类多,伺服驱动技术至今还未能广泛地用于成形制造领域。将伺服驱动技术应用于拉深过程的压边力控制,可根据冲压工艺的特点和工艺需要,使压边力随行程变化,达到最优的控制目标。新的压边力控制技术将对冲压成形的自动化、柔性化和智能化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也体现了更精、更快、更省的成形理念,是先进冲压成形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了伺服驱动压边力控制方法,将伺服电机与六杆机构复合,作为控制系统的动力和机械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设计研制了新的压边力控制系统。对该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控制系统中的机械系统和数控系统的参数优化、软件开发和控制过程的实现等关键技术,以及相关的工艺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平面应力假设条件下,对轴对称拉深成形问题,采用能量原理导出了法兰区起皱临界压边力的计算式,绘制了临界压边力随拉深过程变化曲线。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和分别采用平面应力假设、平面应变假设以及等效应变与质点位置半径成反比三种假设条件下的理论分析方法,分析了法兰区的应变分布情况,验证了平面应力假设条件下的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更接近。然后,采用复合伺服驱动设计方案,设计了应用于正装模具结构的双滑块六杆机构的压边力执行机构。分析给出了六杆机构的运动方程,以额定工作行程内传动比、机构传动角等为约束条件,以机构总体尺寸最小为优化目标,优化确定了杆系尺寸。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对压边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分别在恒定压边力和变压边力情况下,验证了复合伺服驱动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调整电机速度,实现了变压边力加载控制。分析表明,采用复合伺服驱动设计方法,产生200kN的压边力只需不超过2kW功率的电机。还分析了杆系尺寸加工误差对压料板运动精度的影响,并给出了杆件尺寸公差选择方法,为压边机构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对倒装模具结构,采用双滑块六杆机构与伺服电机复合的设计方案,综合考虑了伺服跟随系统的刚性位移和弹性位移对输出速度的影响,建立了压边力执行机构的输入与输出关系的数学模型。以伺服跟随机构中的压料板的速度与给定的压力机滑块速度之差最小及机构尺寸最紧凑为优化目标,在保证工作行程和最优传力效果的条件下,按某拉深工艺给定的压边力与滑块位移关系曲线,优化确定了机构参数。对压边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电机按预先设定的输入速度运动时,输出的压边力达到了预定的要求。输入的压边力曲线和输出压边力曲线非常接近,压边力最大相对误差小于4.7%(压边力>100kN时)。仿真分析表明,当最大压边力为194kN时,所需电机的最大转矩为36.6N×m,中小功率的电机即可满足要求。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六杆机构与伺服电机复合的设计方法,实现拉深过程的变压边力控制是可行的。进而根据数控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压边力控制的总体要求,设计了压边力数控系统的硬件系统。选用伺服电机和运动控制器为系统的主要部件,根据控制系统功能的要求,设计开发了相应的软件。对压边力控制系统的伺服驱动系统、机械系统进行建模,采用Simulink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最后,设计研制了伺服驱动压边力控制的机械系统和数控系统,分别实现了用于正装模具结构的恒定压边力和变压边力加载。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伺服驱动压边力控制方法,可以达到工艺设定的压边力要求。实验结果还显示,在施加大约200kN压边力的情况下,电机的转矩、功率等都小于其额定值。

谷云飞[6](2011)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成形工艺研究》文中认为在环境、资源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燃料电池的出现为能源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希望,成为21世纪首选的发电装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性能良好的、有远大发展前途的燃料电池,更是受到很多的关注和研究。但是目前有很多因素制约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普及,双极板的制造成本就成为其中一个很大的障碍之一。本文采用两种不同的成形方法,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来比较两种方法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成形工艺的影响,选择出最适合批量生产双极板的方法,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首先,深入了解了拉深工艺的成形方法。对拉深过程的变形分析、拉深中坯料内部的应力与应变状态以及拉深过程中的力学分析进行细致的研究,并且简单地了解了拉深件的起皱和防止措施。另外,对于模具圆角的设计也做了进一步地研究,为后面建立有限元模型打好基础。其次,在熟悉LS-DYNA软件的基础上,建立了刚性模具冲压双极板单根流道的有限元模型。为了研究流道参数对整个极板成形工艺的影响,分别对流道开口斜度、上圆角、下圆角的不同情况做了分析比较,最后得出最理想的流道几何参数。同时得到一些发现:开口斜度的增大有利于极板的成形;上圆角的增大会降低双极板的最大应力应变;下圆角取合适的圆角大小,能使薄板的填充能力更好。在软模成形冲压分析中,以优化的流道参数为基础,建立软模冲压有限元模型,也成功冲压出流道形状,并和传统的刚性模具冲压成形方法做了比较。双极板的两种成形工艺,在成形方法、成形过程、冲压载荷、经济使用度方面都做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软模冲压成形可以节约设计时间和模具制造成本,适合较小流道深度的双极板冲压,可以为中小型工厂批量生产金属双极板节约成本。

杨飞[7](2012)在《汽车覆盖件拉延方向的确定与优化》文中认为随着现代汽车工业发展,对汽车覆盖件设计和成形要求越来越高。一般汽车覆盖件零件具有形状复杂,零件较大的特点,拉延方向是汽车覆盖件工艺设计的首要问题。它不仅影响汽车覆盖件拉延成形质量,而且与压料面等工艺设计有关。本论文在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资助下,研究了汽车覆盖件拉延方向确定和优化的有关理论和实施方法,为汽车覆盖件后续工艺设计和模具设计奠定基础。为此,本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影响拉延方向的工艺分析。影响拉延方向的工艺有:毛坯尺寸的选择,压料面,工艺补充面设计,拉延筋设置等。不同冲压方向,使板料形变程度不同,需增加毛坯的尺寸随之变化,选择合适的毛坯板料尺寸有利于节省材料。设计合适的压料面和工艺补充部分,为拉延方向确定提供良好的拉延条件,有效防止拉延破坏。设置合理的拉延筋为在不同的拉延方向下不同部位提供所需的材料流动阻力。2.拉延方向的原则与方法研究。拉延方向的选择原则是要确保汽车覆盖件能够一次冲压实现,不存在拉延闭角问题,还要确保毛坯和凸模有很好的接触状态和材料流动。本论文用特征图法确定拉延方向,把三维空间覆盖件拉延闭角问题转化为二维平面直线求交的问题,运用图形学和几何分析,生成几何模型,建立拉延方向特征图。通过图形几何变换,提供空间方向调整算法,分析调整特征图,利用调整算法,得出合适的拉延方向。3.拉延方向的优化研究。考虑了凸模与覆盖件毛坯接触面积大小,初始接触点的分布均匀程度,接触点的分散程度,拉延深度和拉延筋阻力的因素,建立了优化目标函数。各个因素不同的加权系数,对函数进行优化分析,取得最优的拉延方向。4.拉延方向实施方法与仿真研究。利用UG/Open开发接口结合C++编程工具建立需要的分析覆盖件截面中线和拉延方向的分析模块的方法,分析避免拉延闭角的条件,绘出拉延方向特征图,通过调整特征图,实现对拉延方向的确定。把确定的拉延方向经过加工工艺分析的优化函数,优化计算,得出最优的拉延方向,借助AUTOFORM仿真分析,对这一确定的最优冲压方向进行仿真分析,验证特征图法的有效性,可靠性。特征图法确定拉延方向快速,方便,有利于后序工序的进行,便于冲压方向修正调整,有利于模具的制造。

毛桂香[8](2013)在《《模具供应商手册》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随着模具方面的国际合作加强,社会对从事模具翻译译者的需求迅速增加。可是,当今从事模具翻译的人才人比较缺乏。加之,当今学术界对模具翻译的研究不多,可指导模具翻译实践的理论更是稀缺。笔者接到项目后,也因缺乏模具翻译方面的理论指导、行业知识积累不足等原因而受挫,意识到模具翻译确实是一项复杂而又高难度的任务。为提高今后的模具翻译效率,同时也为了完成笔者本身的毕业论文,笔者决定就此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对《模具供应商手册》翻译实践进行案例分析,将所遇到的困难进行归类并探讨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同时,也探讨了功能对等理论对此次模具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根据委托方的要求,笔者力求翻译时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语言精炼简洁。结合此要求及原文的文本特点,笔者发现该任务一定程度上适合并需要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于是,笔者借助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利用新永旭五金模具厂工人的专业知识、该厂现有的模具参考书等一系列材料,完成了此次翻译实践。本文通过对此次翻译实践的探讨分析得知:模具翻译可以批判性地运用功能对等理论进行指导,同时还需要译者有很强的模具专业知识、良好的双语能力、翻译技巧及作为译者该有的职业道德与素养。本文首先做了一个简单的任务描述,包括任务背景、委托方深圳新永旭模具有限公司及其翻译要求等。然后谈及了此次翻译实践的任务准备工作,包括原文文本的阅读与分析、翻译计划以及质量控管方案的制定、要用到的翻译辅助工具、基本模具知识等。接着,从词汇层面、句法层面及篇章层面三个层面分析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之后,在理论的指导下,就各个层面遇到的困难总结出解决办法并对此次翻译实践进行了反思。最后则是对整篇论文的一个总结。从理论的角度来说,该研究为今后的模具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说,运用理论指导模具翻译对从事模具翻译的译者工作效率的提高、模具行业的发展无疑有一定的帮助,比如能促进中外有关模具方面的经济、技术交流、促成经济合作等。

蔡小琳[9](2020)在《小分子反应性增容PLA/PBS共混物结构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乳酸(PLA)是一种高模量、高强度的生物可降解热塑性聚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环保材料之一,但性脆,结晶速率慢,限制了它在各领域的应用。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力学性能优异,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与PLA共混在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的同时又能保证生物降解性。然而,PLA与PBS相容性差,使材料在应用方面受到限制。本论文通过在PLA/PBS共混体系中添加小分子作为反应性增容剂,共混过程中原位形成多官能团聚合物,实现PLA/PBS共混体系的增容,是一种简便高效、易于实现工业化的途径。本文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作为小分子反应性增容剂加入PLA/PBS共混体系。GMA在180℃混炼过程中先热聚合生成多官能团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PGMA上的环氧基团与PLA或PBS的端基官能团反应生成PLA–PGMA–PBS交联或支化结构,提高了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但GMA热聚合产物复杂,随GMA的增多,混炼过程中形成大量副产物充当“增塑剂”,降低了材料强度,却也同时增容了PLA/PBS共混体系。添加10%的GMA使PLA/PBS(70/30)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达465%,拉伸强度降至32MPa。形态学研究表明PBS颗粒在PLA基体中的尺寸减小,两相界面粘附增强。同时GMA的加入也降低了共混物中PLA和PBS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并促进了PLA与PBS结晶。为使PLA/PBS/GMA共混体系中产生更多的PGMA多官能团聚合物,提高增容效率,在其中加入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DCP在高温下分解为自由基,由于GMA含有双键且小分子运动能力强,优先进行加聚反应生成一定长度的PGMA自由基,与此同时,DCP分解的自由基从PLA或PBS的α-碳原子上提取氢原子生成新的自由基。三种自由基进行均相或非均相耦合反应,且PLA、PBS的端基官能团与环氧基团反应,使体系中生成更为复杂且庞大的PLA–PGMA–PBS交联或接枝共聚物,最终增大了共混物的强度和模量,并使两相相容性得到进一步改善。当DCP含量为0.3%时,体系粘弹性最好,两相界面粘附情况最好,综合力学性能最佳。通过XRD和DSC发现,体系中的交联或支化结构能作为成核点促进PLA结晶成核,但大大降低了PLA分子链的运动能力,不利于分子链重排,抑制晶体生长,此外,体系中过多的交联或支化结构主要表现为抑制PLA结晶。

二、固定压板防皱拉伸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固定压板防皱拉伸模(论文提纲范文)

(2)特种拉伸工艺及模具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软模拉伸
    2.1 软凸模拉伸
        (1)液体凸模拉伸。
        (2)橡胶凸模拉伸。
    2.2 软凹模拉伸
        (1)橡皮凹模拉伸。
        (2)充液拉伸。
3 差温拉伸
4 径向加压拉伸
5 高能成形
6 旋压成形
7 结束语

(4)锅盖落料拉伸冲孔切边复合模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工艺分析
3 模具结构和工作过程
4 模具设计和制造应注意的问题
    4.1 模具设计应认真判断零件拉伸的类型
    4.2 注意压边圈预压力的调整
5 结束语

(5)伺服驱动压边力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数控重载驱动技术及其在成形中的应用
    1.3 压边力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3.1 研究现状分析
        1.3.2 压边力控制方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复合伺服驱动压边力控制方法简介及研究意义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轴对称拉深成形压边力变化规律研究
    2.1 轴对称拉深成形的基本方程
        2.1.1 微分平衡方程
        2.1.2 板材成形中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的定义
        2.1.3 几何协调方程
        2.1.4 塑性方程及应力和应变的参数表达形式
    2.2 轴对称拉深成形凸缘变形区应力的解析解
        2.2.1 假设条件
        2.2.2 方程及求解
    2.3 板坯厚度变化对应力和应变分布的影响规律
    2.4 应力分布规律的有限元模拟验证
    2.5 临界压边力与理想压边力行程曲线
        2.5.1 能量法求解基本方程和皱纹假设模型
        2.5.2 平面应力假设条件下起皱失稳的变形能
        2.5.3 平面应力假设条件下的临界压边力和理想压边力行程曲线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伺服驱动压边力控制方法和执行机构
    3.1 复合伺服驱动压边力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组成
        3.1.1 复合伺服驱动压边力控制方法
        3.1.2 压边力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及系统组成
    3.2 压边力执行机构设计
        3.2.1 双滑块六杆机构运动方程
        3.2.2 六杆机构杆系尺寸优化
    3.3 伺服驱动压边力控制机械系统仿真分析
        3.3.1 仿真模型
        3.3.2 变压边力加载仿真分析
    3.4 机构运动精度分析
    3.5 复合伺服驱动压边装置设计
        3.5.1 复合伺服驱动压边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5.2 复合伺服驱动压边装置参数的选取和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伺服跟随压边力控制机械系统仿真及优化
    4.1 应用于倒装模具的伺服驱动压边力执行机构
        4.1.1 应用于倒装模具的压边力执行机构的特点和要求
        4.1.2 应用于倒装模具的伺服驱动压边力执行机构
    4.2 机构输入输出关系数学模型的建立
        4.2.1 复合伺服驱动压边机构及运动方程
        4.2.2 考虑机构和弹性元件弹性变形的输入输出关系
    4.3 双滑块六杆机构杆系尺寸优化
        4.3.1 设计变量及目标函数
        4.3.2 约束条件
    4.4 六杆机构杆系优化结果分析
        4.4.1 六杆机构拉深压力机
        4.4.2 伺服驱动六杆机构优化设计结果分析
    4.5 复合伺服驱动压边力控制机械系统仿真分析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伺服驱动压边力数控系统
    5.1 引言
    5.2 压边力数控系统的结构
    5.3 压边力数控系统硬件设计
    5.4 压边力数控系统软件设计
        5.4.1 压边力数控系统控制过程
        5.4.2 压边力数控系统软件功能模块
    5.5 压边力控制系统建模及动态性能分析
        5.5.1 压边力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5.5.2 压边力控制系统特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伺服驱动压边力控制实验研究
    6.1 实验目的
    6.2 实验方案
    6.3 伺服驱动压边力控制系统的研制
        6.3.1 数控系统的研制
        6.3.2 机械系统的研制
    6.4 压边力控制系统调试
        6.4.1 驱动器功能参数设置
        6.4.2 运动控制器功能参数设置
        6.4.3 运动控制器 PID 参数调节
    6.5 伺服驱动压边力控制加载实验
        6.5.1 压边力施加方法
        6.5.2 恒力加载
        6.5.3 变压边力加载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6)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成形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燃料电池的概述
        1.1.1 燃料电池的发展
        1.1.2 燃料电池的概念及特点
        1.1.3 燃料电池的分类和性能
    1.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1.2.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发展
        1.2.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1.2.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构件
    1.3 PEMFC双极板
        1.3.1 双极板的特点
        1.3.2 双极板的分类
        1.3.3 金属双极板的成形方法
    1.4 课题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金属双极板冲压成形工艺
    2.1 引言
    2.2 拉深变形过程分析与坯料的应力、应变状态
        2.2.1 拉深变形过程分析
        2.2.2 拉深过程中坯料内的应力与应变状态
    2.3 拉深过程中的力学分析
        2.3.1 凸模变形区的应力分布
        2.3.2 拉深时的拉深力
    2.4 拉深件的起皱与防止措施
    2.5 模具圆角设计
        2.5.1 凹模入口圆角半径
        2.5.2 凸模底部圆角半径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极板冲压成形工艺分析
    3.1 引言
    3.2 ANSYS/LS-DYNA软件的功能特点
        3.2.1 LS-DYNA的特点
        3.2.2 LS-DYNA的应用和分析流程
    3.3 双极板模型建立的前处理
    3.4 双极板冲压成形参数设计
        3.4.1 斜度的研究
        3.4.2 圆角的研究
        3.4.2.1 上圆角的研究
        3.4.2.2 下圆角的研究
        3.4.2.3 极板参数的确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软模成形的研究和比较
    4.1 引言
    4.2 软模成形工艺概述
        4.2.1 软模成形特点
        4.2.2 软模成形存在的问题
        4.2.3 软模材料的选择
    4.3 软模成形数值仿真
        4.3.1 模型的建立
        4.3.2 接触定义
        4.3.3 边界条件和载荷的设定
        4.4.4 仿真模拟结果
    4.4 两种冲压方法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汽车覆盖件拉延方向的确定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汽车覆盖件冲压概况
        1.2.1 汽车工业发展的现状及背景
        1.2.2 汽车覆盖件应满足的结构特点
        1.2.3 合理的汽车覆盖件应具备的因素
    1.3 现阶段拉延方向的方法及现状
    1.4 课题来源及意义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
2 影响拉延方向的工艺分析
    2.1 拉延原理及拉延板料毛坯尺寸
        2.1.1 拉延过程的原理以及变形的分析
        2.1.2 覆盖件零件的毛坯尺寸
    2.2 压料面作用力及变形极限图
        2.2.1 压料面作用力
        2.2.2 拉伸成形极限图与材料变形状态图
    2.3 覆盖件拉深过程中拉深筋的设计
        2.3.1 拉深筋在汽车覆盖件拉延时的作用
        2.3.2 拉深筋数学模型建立
        2.3.3 合适拉深筋的设计
    2.4 工艺补充面的影响
        2.4.1 工艺补充面及设计原则
        2.4.2 常用有利的工艺补充面
    2.5 压料面的设计
        2.5.1 压料面的概念
        2.5.2 设计压料面原则
3 拉延方向的确定方法
    3.1 拉延方向选择原则及拉延闭角
        3.1.1 选择覆盖件拉延方向应有的原则
        3.1.2 闭角的概念及出现的情况
    3.2 汽车覆盖件冲压方向研究方法
        3.2.1 基于网格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方向分析
        3.2.2 基于平均法线法覆盖件冲压方向分析
        3.2.3 特征图法覆盖件拉延方向确定
    3.3 特征图表示覆盖件拉延的方向闭角问题
        3.3.1 冲压闭角问题的表示方法
        3.3.2 冲压中心
        3.3.3 闭角特征图的表示方法
    3.4 冲压方向调整算法
        3.4.1 空间角度变换
        3.4.2 冲压方向的空间变换
4 确定拉延方向的工具开发
    4.1 基于 UG 的二次开发方法
    4.2 确定拉延方向功能模块设计
5 方向的优化及仿真分析
    5.1 拉延方向的优化方法
        5.1.1 目标函数的确定
        5.1.2 建立评价函数
        5.1.3 冲压方向的优化
    5.2 基于 AUTOFORM 对冲压方向分析
        5.2.1 AutoForm 概述
        5.2.2 基于网格的冲压方向的仿真分析
        5.2.3 平均法线法生成冲压方向仿真分析
    5.3 利用特征图法获得冲压方向仿真分析
        5.3.1 选择模型
        5.3.2 载入求得的冲压方向用 AutoForm 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模具供应商手册》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ontents
Introduction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1.1 Task Background
    1.2 Task Commissioner
    1.3 Task Requirements
Chapter 2 Task Preparation
    2.1 Analysis of the Supplier Manual
        2.1.1 Linguistic Features
        2.1.2 Functional Features
    2.2 Schedule Making and Quality Control Planning
    2.3 Translation Media
    2.4 Basic Tooling Knowledge
        2.4.1 Tooling Structure
        2.4.2 Tooling Features
        2.4.3 Tooling Process
Chapter 3 Analysis of th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3.1 Difficulties at Lexical Level
        3.1.1 Single Tooling Terms
        3.1.2 Compounding Tooling Terms
        3.1.3 Abbreviations
        3.1.4 Linguistic Signs
    3.2 Difficulties at Syntactical Level
        3.2.1 Passive Voice
        3.2.2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3.2.3 Improper Expression in Source Text
    3.3 Difficulties at Textual Level
        3.3.1 Cohesion and Coherence
        3.3.2 Special Format Treatment
        3.3.3 Linguistic Style Treatment
    3.4 Causes for the Difficulties
        3.4.1 Lack of Tooling Experience & Knowledge
        3.4.2 Unqualified Bilingual Ability
        3.4.3 Unqualified Computer Application Ability andResponsibility
    3.5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Translation Task
        3.5.1 Overview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3.5.2 Applicability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ToolingTranslation
Chapter 4 Solutions by Adopting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4.1 Solutions at Lexical Level
        4.1.1 Combining Tooling Knowledge to Identify Single Terms
        4.1.2 Analyzing the Semantic Relations of Compounding Terms
        4.1.3 Using Translation Tools to Deal with Abbreviations
        4.1.4 Consulting Professional Sources and Non-translation
    4.2 Solutions at Syntactical Level
        4.2.1 Conversion for Passive Voice
        4.2.2 Division for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
        4.2.3 Analysis of Syntactical Structure for Improper Expression
    4.3 Solutions at Textual Level
        4.3.1 Addition and Omission
        4.3.2 Thinking Deeply and Broadly
        4.3.3 Unification of Linguistic Style
    4.4 Reflection on Translation Task
        4.4.1 Findings of the Task
        4.4.2 Unresolved Problems of the Task
        4.4.3 Suggestions from the Task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1 Tooling Terminology
Appendix 2 Translation Certificate
Acknowledgements
中文详细摘要

(9)小分子反应性增容PLA/PBS共混物结构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生物降解材料概述
    1.2 PLA概述
        1.2.1 PLA的结构与性能
        1.2.2 PLA的改性
        1.2.3 PLA的应用
    1.3 PBS概述
        1.3.1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结构与性能
        1.3.2 PBS的应用
    1.4 PLA/PBS的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1.4.1 PLA/PBS简单共混
        1.4.2 PLA/PBS的增塑改性
        1.4.3 利用非反应型共聚物增容PLA/PBS共混体系
        1.4.4 利用反应性共混增容PLA/PBS共混体系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与实验设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设备
    2.2 共混材料的制备
        2.2.1 PLA/PBS共混物的制备
        2.2.2 GMA改性PLA/PBS共混物的制备
        2.2.3 DCP/GMA复合改性PLA/PBS共混物的制备
        2.2.4 测试样条制备
    2.3 测试与表征
        2.3.1 力学性能测试
        2.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
        2.3.3 动态力学性能(DMA)测试
        2.3.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测试
        2.3.5 X射线衍射(XRD)测试
        2.3.6 流变性能测试
        2.3.7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第3章 PLA/PBS/GMA共混体系
    3.1 前言
    3.2 PLA/PBS共混物力学性能研究
    3.3 PLA/PBS/GMA共混物结构分析
    3.4 PLA/PBS/GMA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研究
    3.5 PLA/PBS/GMA共混体系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3.5.1 GMA对 PLA/PBS共混体系动态模量的影响
        3.5.2 GMA对 PLA与 PBS之间相容性的影响
    3.6 PLA/PBS/GMA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研究
        3.6.1 动态流变曲线分析
        3.6.2 Cole–Cole 曲线分析
    3.7 PLA/PBS/GMA共混体系的晶体结构研究
    3.8 PLA/PBS/GMA共混体系的热性能及结晶行为研究
    3.9 PLA/PBS/GMA的共混体系的相形态研究
    3.10 小章总结
第4章 DCP改性PLA/PBS/GMA共混体系
    4.1 前言
    4.2 DCP改性PLA/PBS/GMA共混体系转矩流变曲线分析
    4.3 DCP改性PLA/PBS/GMA共混物结构分析
    4.4 DCP对 PLA/PBS/GMA共混体系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4.4.1 不同含量DCP对共混物动态模量的影响
        4.4.2 不同含量DCP对 PLA与 PBS之间相容性的影响
    4.5 DCP对 PLA/PBS/GMA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研究
        4.5.1 动态流变曲线分析
        4.5.2 Cole–Cole曲线分析
        4.5.3 Han曲线分析
    4.6 DCP对 PLA/PBS/GMA共混体系的热性能及结晶行为研究
    4.7 DCP对 PLA/PBS/GMA共混体系的晶体结构研究
    4.8 DCP对 PLA/PBS/GMA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研究
    4.9 DCP对 PLA/PBS/GMA共混体系的相形态研究
    4.10 小章总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固定压板防皱拉伸模(论文参考文献)

  • [1]冲压加工技巧(基础篇)[J]. 徐以光. 锻压机械, 1990(03)
  • [2]特种拉伸工艺及模具结构[J]. 刘林强,田福祥. 模具制造, 2003(12)
  • [3]固定压板防皱拉伸模[J]. 杨希震. 锻压机械, 1967(01)
  • [4]锅盖落料拉伸冲孔切边复合模设计[J]. 杨宝顺. 模具制造, 2006(01)
  • [5]伺服驱动压边力控制技术研究[D]. 杨莉. 燕山大学, 2014(11)
  • [6]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成形工艺研究[D]. 谷云飞.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9)
  • [7]汽车覆盖件拉延方向的确定与优化[D]. 杨飞. 西华大学, 2012(02)
  • [8]《模具供应商手册》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 毛桂香. 中南大学, 2013(03)
  • [9]小分子反应性增容PLA/PBS共混物结构和性能研究[D]. 蔡小琳.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定压板抗皱拉伸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