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原子时和协调时之差(论文文献综述)
惠恬[1](2021)在《铯原子钟数据噪声处理及时间尺度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时间尺度算法是建立时间基准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不同领域对时间尺度的精度要求不同,但尽可能提高时间尺度的精度,是所有学者研究的共同目标。原子钟数据降噪是计算时间尺度之前的必要环节,本文从分析铯原子钟的性能入手,对原子钟降噪模型和时间尺度算法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本文在研究原子钟噪声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铯原子钟的数据特性,针对传统经验模态分解降噪造成的信号缺失,导致数据失真的情况,提出了基于小波阈值的改进经验模态分解方法,结合实例,通过该方法对铯原子钟数据进行合理的降噪,能够降低有用信号在计算过程中的损耗,进一步提高铯原子钟的短期频率稳定度。从多个角度对降噪结果进行对比,改进经验模态分解方法的评价指标均优于其他方法,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简述了国内外常见时间尺度算法的基本思想和算法原理,包括AT1算法、ALGOS算法、Kalman算法。通过对比,AT1算法具有良好的实时性,更适用于样本数量有限、类型单一的小规模原子钟钟组。针对主钟选择及权重分配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AT1算法,通过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对权重进行动态分配,能够及时发现钟组内原子钟的突发情况,使得主钟在时间尺度的计算中保持最优的状态,获得准确、稳定的时间尺度。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改进AT1算法的合理性。
郭维[2](2021)在《北斗B1I信号的模拟与捕获算法研究》文中指出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交通、高精度测量、军事应用等领域;同时,用户对于导航的时效性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卫星导航信号的模拟与快速捕获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首先,介绍了北斗导航系统的组成,北斗导航系统对应的坐标系统与时间系统及其与其它坐标系统、时间系统之间的转换,北斗B1I信号的具体结构,且从测距码、导航电文和载波等方面详细描述了信号的产生、调制过程等。其次,研究分析了扩频通信系统原理及其在北斗导航系统中的优势,深入研究了北斗导航信号的捕获原理,对串行时域捕获算法、基于FFT的并行频率捕获算法、基于FFT的并行码相位捕获算法、匹配滤波器等传统捕获算法进行理论推导与比较,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并通过Matlab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通过Simulink平台实现了对于北斗导航信号系统的仿真搭建,而且通过改变测距码模块相关部分的设置,可以产生不同的卫星信号;在对传统捕获算法的验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PMF-FFT的改进的捕获算法。在传统PMF-FFT的基础上加窗函数达到了减少扇贝损失的目的,使接收信号并行通过多个匹配滤波器且将结果进行FFT运算,实现了在信号的时域、频域上同时搜索捕获,该算法提高了算法的检测概率、减少了捕获时间,使得捕获性能得到了改善。
管勇[3](2020)在《铯喷泉钟冷原子碰撞频移评定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时间单位“秒”,是通过铯-133原子的基态超精细能级之间的量子跃迁频率来定义的。铯原子喷泉钟作为实现秒定义的装置,在守时系统中标校着守时型原子钟的频率,是标准时间产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频率不确定度是原子钟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可以用来衡量铯原子喷泉钟标校其他原子钟的性能。对所有可能引起偏离定义频率9 192 631 770 Hz值的频移项进行精确测量,获得每项频移的频移量,和评定该项频移量的不确定度,将各项不确定度合成为总的频率不确定度,作为表征铯原子喷泉钟性能的指标。铯喷泉钟以冷原子团(μK量级)为工作介质,通过垂直上抛的原子样品两次与微波场相互作用的方式来运行。随着温度的降低,原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变大,铯原子之间的碰撞与常温下的碰撞有本质上不同,表现出显着的量子效应:自旋状态的交换,导致了原子能级的移动和跃迁频率的变化。在决定铯原子喷泉钟不确定度性能的各项系统频移项中,冷原子碰撞频移是最主要的系统频移项之一。本文围绕冷原子碰撞频移展开工作,对碰撞频移的物理机制与评定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开展了技术研究,实现了冷原子碰撞频移的精确评定,具体内容如下:1. 冷原子碰撞频移的物理机制与测量方法分析。根据冷原子频移与密度的关系,确定了差分法测量碰撞频移的统计不确定度和系统不确定度。采用单变量拉比法制备高低不同密度的原子团并测量碰撞频移,对照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分析了频移与原子密度比例的线性关系。参照理论分析结果分析研究了可能因为偏离线性关系而造成的各种系统误差因素。2. 绝热绝热跃迁方法测量碰撞频移理论与实验研究。为了获得冷原子碰撞频移测量的不确定度,分析了绝热跃迁过程中的原子状态随时间演化的过程以及精度偏差,得出了误差演化方程,从而可以更简明地分析该方法的误差来源、参数设置要求以及改进脉冲的设计。对脉冲形状参数、时间参数、频率参数,逐一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确定不同因素对误差影响的可能性,确定实际参数可能选取的范围。对影响该方法精度的四种因素逐一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首先,参数设置不当可能使得演化过程偏离量子绝热条件,产生误差。系统的误差研究指明了脉冲的功率幅度和调频幅度的合适范围。为了确定时间参数,精确测量分析了原子到达激励腔的精确时间,此结果同时可以用来确定利用干涉开关测量微波泄漏频移的时间参数设置。其次,脉冲中心频率与原子谐振频率偏差可能导致误差。实验分析测量了选态微波腔附近的磁场环境,采用短脉冲锁定原子跃迁来准确测量选态脉冲结束的空间位置的谐振频率,消除了一项主要影响绝热跃迁方法测量精度的因素。第三,对边带效应,确定了可以有效抑制边带效应的磁场值。第四,原子团中存在部分不是由选态过程引入的本底原子数,影响了原子数比例,造成误差。实验确定了该因素的基本性质,并能在消除该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测量了绝热跃迁方法的不确定度。3. 双变量拉比法测量冷原子碰撞频移研究。在既有的冷原子碰撞频移测量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选态均匀性标准的适度修改,从制备跃迁几率均匀一致的选态方法,改为对跃迁几率比值的均匀性,重新评估了双变量拉比法在冷原子碰撞频移测量中的适用性。通过方案设计,找到同时调整微波强度和频率,寻找合适参数的方法,改进后的方法可以得到任意密度比值的原子团,并有良好的均匀性。通过数值分析和实验测量,研究了双变量拉比方法原子总数比例的稳定性,并通过整体参数的改变评估了原子团局部均匀性,对利用此方法测量碰撞频移的精度做出了评估,并报告了一组测量结果。4. 实现了铯原子喷泉钟与世界协调时的比对。在每次一个月的三组比对中,对比不确定度2.9×10-15,部分验证了喷泉钟各项频移评估的准确性。
罗城仔[4](2020)在《BDS/INS组合导航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卫星导航系统能够提供长时可靠的导航定位服务,但是易受环境干扰,造成定位漂移,惯性导航系统不依赖电磁信号,具有短时间内提供高精度定位的能力,但是误差随时间而积累,不能长时工作。为了得到长时可靠的导航定位方案,卫星导航系统与惯性导航系统组合而成的组合导航系统的相关研究已趋于成熟,但多以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作为研究基础,随着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逐渐完善,北斗导航系统也融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研究开发具有我国独立自主权的BDS/INS组合导航系统对我国军、民领域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提出了将北斗导航系统与惯性导航系统相结合的组合导航系统,并提出了一种提高导航定位精度的DS-SVR算法,该算法基于证据理论对北斗导航系统与惯性导航系统进行信息融合,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算法对惯性导航系统定位误差进行建模预测;对北斗导航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建立了计算机仿真模型,为算法的仿真验证提供了数据来源;编写了DS-SVR算法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验证,证实了算法程序的有效性;搭建BDS/INS组合导航系统验证平台,利用跑车实验所得的实测数据对组合导航系统进行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的BDS/INS组合导航系统可行性和DS-SVR算法的优越性。
李响[5](2020)在《GNSS单站授时技术及精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不仅能够提供导航定位服务,而且还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时间同步以及卫星授时等服务,通过GNSS系统进行单站授时具有覆盖范围广、精度高的优点,为广大用户实现本地接收机的定位定时提供了方便。本文围绕GNSS单站授时技术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并对影响授时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文章介绍了授时技术的相关理论基础,并对引起授时误差的因素进行了说明;围绕单站授时终端的总体设计方案,设计了六层授时硬件板卡,并对硬件设计做了详细介绍;在确保硬件设计稳定可靠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授时终端所使用的相关软件以及算法设计,包括FPGA数字鉴相单元设计,通过采用粗测量与细测量的方式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并且完全在FPGA内部所实现;卡尔曼滤波算法对FPGA数字鉴相所得时间间隔数据进行滤波处理,主要是为了滤除定位芯片输出秒脉冲信号(PPS,Pulse Per Second)的抖动;将ARM解算的钟差数据以及时间间隔数据转换为PID调节值,通过自适应PID调节算法调整微型铷钟,形成一个闭环的负反馈系统。在授时终端设计中,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互为基准修正的方法,充分发挥本地微型铷钟输出频率信号具有高精度且稳定的特点,提高了授时终端输出PPS信号的精度;在完成同步授时的基础上,增加了守时设计的方案,旨在设计一套集授时守时为一体的授时终端。在搭建好整体设计框架后,对设计的授时终端做了相关测试实验,并给出了所使用到的测试设备以及测试方法。经过验证,授时终端输出信号相对于校正过的本地基准频率源精度在±15ns以内。最后在测试结果的基础上,对影响授时精度的可能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朱江淼,王星,高源,王世镖,张菁,赵伟博[6](2020)在《综合多家实验室的原子时标发布系统设计》文中提出综合多家实验室的原子时标发布系统,是根据国内8家守时实验室提供的原子钟数据进行模块化设计而完成的。该系统包括原子钟数据预处理,原子时标计算和原子时标数据发布3个模块;采用MATLAB进行数据处理与时标计算,用GUI进行数据可视化设计;具有算法流程清晰,功能模块简洁,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等特点。实际数据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设计的综合原子时标与UTC的时间偏差优于±10 ns,数据发布内容可满足国内相关领域科研的需求。
杨帆,杨军,张然[7](2019)在《本地标准时间频率的产生与保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地方协调时UTC(BIRM)守时能力稳步提升,截至目前,UTC(BIRM)与UTC的相对频率偏差优于3E-14,时间偏差优于20ns。本文概括介绍了守时系统的组成,本地频率驾驭与主备同步技术,以及TA(BIRM)算法研究等。
刘金健[8](2019)在《多系统GNSS联合定位的精密单点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PPP)是基于状态空间域改正信息的高精度定位方法,PPP技术是利用单台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与相对定位相比可以不用顾及测站间距离,提高了 GNSS进行精确定位的灵活性。目前PPP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水汽预测、精密授时、长距离动态定位等相关领域。但是,在城市建筑群、山区以及露天矿区等恶劣环境下,单系统PPP因为可见卫星数目较少、卫星几何结构较差无法实现高精度定位,而随着各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卫星数量逐步增加,多系统卫星联合定位能够很好解决恶劣观测环境下卫星数目不足、几何结构差问题。鉴于此,本文从多系统GNSS联合角度出发对精密单点定位模型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GNSS多系统观测值的统一表达。在介绍多系统联合定位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时空基准差异,推导了 GNSS多系统观测值的统一表达方程。最后给出了 GNSS导航定位中涉及到的相关误差来源以及其改正方法。(2)多系统联合PPP定位模型的构建。在分析精密单点定位常见函数模型的基础上,依据GNSS多系统观测值统一表达式建立了多系统联合定位的PPP函数模型;综合高度角定权法和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法确定了多系统联合PPP的随机模型。同时介绍了参数估计的三种方法,本文程序使用的参数估计方法为卡尔曼滤波。(3)多系统联合PPP收敛性能分析。利用IGS站点数据,分别使用UofC函数模型和UD函数模型对三种系统的七种不同组合方式进行精密单点定位性能分析。在UofC模型中,组合系统收敛率高于单系统。BDS收敛时间最长在65min左右,三系统GPS/GLONASS/BDS组合系统收敛时间最短为15min左右。在UD模型中,组合系统收敛率优于单系统,BDS单系统收敛率最低。三系统GPS/GLONASS/BDS组合收敛时间最短在30min左右,单系统BDS收敛时间最长,时间在60min左右。(4)多系统联合PPP定位精度分析。在定位精度方面,两种函数模型的单天解定位精度都可以达到亚毫米级。在UofC模型中,组合系统精度高于单系统,其中最优的三系统组合单天均方根误差水平方向在1cm以内,天顶方向在2cm左右。最差的单系统BDS单天均方根误差水平方向在2cm左右,天顶方向在5cm左右。在UD函数模型中,BDS系统在N(北)、E(东)、U(天)三个方向定位精度相对较差,水平方向在2cm左右,天顶方向在5cm左右。三系统GPS/GLONASS/BDS组合定位精度最高,单天解均方根误差也在1cm以内,天顶方向均方根在2cm左右。UofC模型定位性能优于UD型,主要由于UofC模型相对于UD模型降低了组合观测值的噪声水平。图[27];表[8];参[80]
陈焕剑[9](2019)在《基于激光SLAM的室内外背包移动测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经过多年的发展,车载移动测量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其将GNSS/INS定位定姿、三维激光扫描、近景影像等多种技术手段融为一体,可在快速移动过程中实时获取周边地物的点云及影像信息。然而,此类系统只能对街道或建筑外层进行扫描,无法深入建筑内部对室内、地下等特殊环境进行精细扫描,因此背负式移动测量技术逐渐成为测绘学科的研究热点,其核心是定位定姿技术。GNSS/INS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导航信息,背包移动测量系统通过位姿与激光雷达等数据融合实现高精度制图。然而在室内或者GNSS信号长期失锁的观测环境下,制约了 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无法满足高精度制图。同步定位与制图技术(Simultaneous Location and Mapping,SLAM)是一种相对定位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利用激光雷达获取周边环境信息,再通过点云特征提取、匹配等算法的计算获取载体的POS来实现相对定位。近年来,随着激光SLAM技术的发展,基于激光SLAM的背负式移动测量系统应运而生。针对背包移动测量系统在弱GNSS信号区域中高精度定位的难题,本文基于激光SLAM的室内外背包移动测量系统,对该系统涉及的背包多传感器时间同步技术、多传感器的空间位置关系标定技术、激光SLAM技术等内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背包多传感器时间同步技术。时间同步技术是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重要技术,精确的时间同步是背包移动测量系统实现高精度制图的前提。本文阐述了背包移动测量系统上核心传感器的时间同步方法,在作业过程中通过引入GPS时间系统,能够实现多传感器高精度的时间同步。(2)背包多传感器的标定技术。背包移动测量系统的标定包括载体与激光扫描仪之间的相对空间关系和两个激光扫描仪之间的相对空间关系。本文采用基于面约束模型对载体与激光扫描仪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行标定,并对标定的精度进行分析,标定后的残差中误差为0.051m;采用基于平面转换模型的外参数标定方法获得了两个激光雷达(VLP-16)之间的相对空间关系,并对标定的精度进行评估,转换后点到平面的均方根误差均小于2cm,精度较好。(3)激光SLAM技术。将激光SLAM技术与背包移动测量技术相结合,对基于图优化的激光SLAM理论进行了梳理。结合传感器的特点与实际项目需求,自主研发3D激光SLAM背包移动测量系统,通过该系统在室内和室外场景下进行实验,都获得了与实际场景相吻合的三维点云数据和地图,最后通过精度实验分析,该系统在室内的相对精度达到0.027m,室外的相对精度达到0.037m,满足大项目测量任务。
王星[10](2019)在《远程联合钟组原子时标公报发布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统一的独立自主的时间频率系统是维护国家安全、保持强大国防力量的基础,是国家科技、军事、航天等综合实力的体现。为了构建我国统一的独立自主的时间频率系统,实现国内时间尺度的统一,充分利用我国原子钟的有限资源,本文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守时实验室(NIM)为基础,整合了国内其他守时实验室的原子钟资源,构建了远程联合钟组原子时标公报发布系统,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研究了远程联合钟组原子时标的算法。获取国内各家守时实验室的原子钟数据和卫星比对数据,剔除离群值和补偿缺失值,完成频差的转换,实现动态权重分配,得到了远程联合钟组原子时标。第二,提出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钟差预测算法。仔细分析了线性回归与支持向量机两种预测算法的特点,发现线性回归预测算法的准确度较低但适应性强,支持向量机预测算法的准确度较高但适应性较低,若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降低其规划的维数以提高适应性,则提出了算法性能较优的所谓“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钟差预测算法”。第三,制定了远程联合钟组原子时标时间公报的发布规范。根据国内各领域对时间频率的需求和借鉴国际时间公报的实例,定义了全部文件的含义,制定了时间公报发布规范,并规范了时间公报发布的相关数据内容和格式。第四,设计并实现了远程联合钟组原子时标公报发布系统。该系统以MATLAB为开发工具,分别设计并实现了系统的组成模块:远程联合钟组原子时标计算模块、钟差预测模块、时间公报发布模块。系统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达到了设计的目标。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统一的独立自主的时间频率系统提供了统一的数据文件规范、可借鉴的设计方法和时间公报发布平台。
二、F.原子时和协调时之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原子时和协调时之差(论文提纲范文)
(1)铯原子钟数据噪声处理及时间尺度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原子钟噪声模型的研究现状 |
1.2.2 原子时的研究现状 |
1.2.3 时间尺度算法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原子钟噪声模型与时间尺度算法原理 |
2.1 原子钟噪声模型 |
2.1.1 原子钟输出信号模型 |
2.1.2 原子钟噪声信号模型 |
2.1.3 原子钟噪声辨识 |
2.2 原子钟频率稳定度及其表征 |
2.2.1 频率稳定度 |
2.2.2 Allan方差(Allan Variance) |
2.2.3 重叠Allan方差(Overlapping Allan Variance) |
2.2.4 修正Allan方差(Modified Allan Variance) |
2.3 时间尺度算法原理及衡量标准 |
2.3.1 时间尺度算法的基本原理 |
2.3.2 时间尺度算法的衡量标准 |
2.4 常见时间尺度算法及其原理 |
2.4.1 AT1 算法基本原理 |
2.4.2 ALGOS算法基本原理 |
2.4.3 Kalman算法基本原理 |
2.4.4 各种时间尺度算法对比分析 |
2.5 小结 |
3 原子钟数据降噪方法及改进 |
3.1 引言 |
3.2 原子钟数据降噪方法改进 |
3.2.1 小波阈值降噪法 |
3.2.2 传统经验模态分解法 |
3.2.3 改进经验模态分解方法 |
3.3 实证分析 |
3.3.1 铯原子钟性能简单分析 |
3.3.2 不同阈值选取去噪效果比较 |
3.3.3 不同分组去噪效果比较 |
3.3.4 不同方法去噪效果比较 |
3.4 小结 |
4 AT1 时间尺度算法的改进及应用 |
4.1 引言 |
4.2 基于遗传算法的AT1 时间尺度算法原理 |
4.2.1 算法原理 |
4.2.2 最大权的限定 |
4.3 实证分析 |
4.3.1 参与钟的选取 |
4.3.2 权重的分配 |
4.3.3 原子钟数据降噪前后对时间尺度的影响 |
4.3.4 钟组大小对时间尺度的影响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北斗B1I信号的模拟与捕获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与现状研究 |
1.2.2 卫星导航信号捕获算法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信号结构 |
2.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成 |
2.1.1 空间段 |
2.1.2 环境段 |
2.1.3 地面段 |
2.1.4 用户段 |
2.2 时间系统与坐标系统 |
2.2.1 时间系统 |
2.2.2 坐标系统 |
2.3 北斗B1I信号结构 |
2.3.1 北斗B1I信号组成 |
2.3.2 北斗B1I信号的测距码 |
2.3.3 北斗B1I信号的导航电文 |
2.4 本章小结 |
3 北斗导航信号的传统捕获算法研究 |
3.1 扩频通信原理 |
3.1.1 香农定理 |
3.1.2 扩频通信系统的组成 |
3.1.3 常用的伪随机序列 |
3.2 北斗导航信号的捕获原理 |
3.2.1 多普勒效应 |
3.2.2 捕获中频率步长的确定 |
3.2.3 捕获门限的确定 |
3.3 传统的捕获算法 |
3.3.1 串行时域捕获算法 |
3.3.2 并行频率捕获算法 |
3.3.3 并行码相位捕获算法 |
3.3.4 基于匹配滤波器的捕获算法 |
3.4 本章小结 |
4 改进的捕获算法研究 |
4.1 捕获算法性能的评价指标 |
4.1.1 虚警概率和检测概率 |
4.1.2 平均捕获时间 |
4.2 基于Simulink的北斗二代导航信号仿真 |
4.2.1 测距码仿真模块 |
4.2.2 数据码仿真模块 |
4.2.3 NH码仿真模块 |
4.2.4 噪声仿真模块 |
4.2.5 17 号北斗卫星系统信号仿真 |
4.3 PMF-FFT捕获算法 |
4.3.1 PMF-FFT捕获算法原理 |
4.3.2 PMF-FFT算法分析 |
4.3.3 PMF-FFT捕获算法仿真 |
4.4 改进的PMF-FFT捕获算法 |
4.4.1 改进的捕获算法原理 |
4.4.2 改进的捕获算法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铯喷泉钟冷原子碰撞频移评定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铯原子喷泉钟与秒定义 |
1.2 铯原子喷泉钟在守时系统中的作用 |
1.3 铯原子喷泉钟的研究现状 |
1.4 章节安排 |
第2章 铯原子喷泉钟的原理与结构 |
2.1 铯原子喷泉钟的原理与工作过程 |
2.1.1 铯原子与微波场的相互作用理论 |
2.1.2 工作过程 |
2.2 铯原子喷泉钟的性能表征 |
2.2.1 频率稳定度 |
2.2.2 频率不确定度 |
2.3 铯原子喷泉钟的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冷原子碰撞频移的理论及相关因素研究 |
3.1 碰撞频移的理论分析 |
3.1.1 两体碰撞 |
3.1.2 原子碰撞的总频移 |
3.2 影响碰撞频移测量的相关因素的实验研究 |
3.2.1 原子团的速度分布与空间分布 |
3.2.2 激励腔微波功率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
3.2.3 原子团上抛轨迹的精确测量 |
3.2.4 腔牵引频移 |
3.3 差分法 |
3.3.1 差分法的不确定度分析 |
3.3.2 减小碰撞频移系统不确定度的途径 |
3.3.3 有效密度与选态 |
3.4 冷原子碰撞频移的模拟 |
3.5 拉比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绝热跃迁方法与双变量拉比法的研究 |
4.1 绝热跃迁方法 |
4.1.1 Jaynes-Cummings模型 |
4.1.2 缀饰态的态矢量空间 |
4.1.3 量子绝热条件 |
4.1.4 绝热跃迁的实验实现 |
4.1.5 绝热跃迁方法的误差演化方程 |
4.1.6 绝热跃迁法的实验测量 |
4.1.7 全脉冲参数的实验研究 |
4.1.8 半脉冲参数的实验研究 |
4.1.9 绝热跃迁方法的不确定度分析 |
4.2 双变量拉比法 |
4.2.1 理论分析 |
4.2.2 双变量拉比法均匀度的实验测定 |
4.2.3 双变量拉比法锁定测量碰撞频移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铯原子喷泉钟与UTC的比对 |
5.1 NTSC-F1的总不确定度 |
5.2 比对方法 |
5.3 比对方法与结果 |
5.4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BDS/INS组合导航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导航系统的基本理论 |
2.1 引言 |
2.2 北斗导航系统 |
2.2.1 导航系统的时间系统 |
2.2.2 北斗导航系统的基础知识 |
2.2.3 北斗导航系统的定位原理 |
2.2.4 北斗导航系统的误差分析 |
2.3 惯性导航系统 |
2.3.1 空间坐标系及其变换 |
2.3.2 惯性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 |
2.3.3 惯性导航系统的解算方法 |
2.3.4 惯性导航系统的误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融合算法 |
3.1 引言 |
3.2 DS理论 |
3.2.1 基础定义 |
3.2.2 合成规则 |
3.3 SVR算法 |
3.3.1 基本概念 |
3.3.2 核函数 |
3.4 DS-SVR算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仿真分析 |
4.1 引言 |
4.2 飞行轨迹仿真 |
4.3 组合导航系统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系统设计与测试 |
5.1 引言 |
5.2 组合导航实验平台设计 |
5.3 组合导航实验平台设备构成 |
5.4 测试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GNSS单站授时技术及精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安排 |
第二章 GNSS授时基本理论 |
2.1 卫星导航系统时间体系 |
2.1.1 时间参考系 |
2.1.2 GNSS系统时间 |
2.2 GNSS授时技术及方法 |
2.2.1 RNSS单向授时 |
2.2.2 RDSS授时 |
2.3 GNSS授时误差 |
2.3.1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
2.3.2 与卫星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 |
2.3.3 与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NSS单站授时终端硬件设计 |
3.1 授时终端总体设计方案 |
3.2 授时终端硬件板卡设计 |
3.2.1 电源转换单元设计 |
3.2.2 多模定位芯片外围电路设计 |
3.2.3 微型铷钟外围电路设计 |
3.2.4 FPGA电路设计 |
3.2.5 ARM处理器单元选型设计 |
3.2.6 SPI通信 |
3.3 硬件可靠性设计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授时终端软件设计与算法研究 |
4.1 FPGA数字鉴相单元 |
4.1.1 时间间隔粗测-高频脉冲计数 |
4.1.2 时间间隔细测-延时单元 |
4.2 卡尔曼滤波算法 |
4.2.1 卡尔曼滤波器基本原理 |
4.2.2 卡尔曼滤波的应用 |
4.3 自适应PID调节 |
4.4 互为基准修正与守时方案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授时终端测试及精度分析 |
5.1 授时终端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
5.1.1 测试平台 |
5.1.2 测试方法及相关设备 |
5.2 多模定位芯片精度测试 |
5.3 微型铷钟性能测试 |
5.3.1 频率准确度测试 |
5.3.2 频率稳定度测试 |
5.4 授时功能测试分析 |
5.4.1 ublox芯片输出PPS精度测试 |
5.4.2 相对于基准频率源的定时精度测试 |
5.4.3 授时终端输出1PPS测试 |
5.5 守时功能简单测试 |
5.6 授时精度误差分析 |
5.6.1 卫星信号传输过程误差 |
5.6.2 多模定位芯片输出信号精度 |
5.6.3 时间间隔测量模块误差 |
5.6.4 硬件板卡设计引起的误差 |
5.6.5 其他因素带来的误差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工作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综合多家实验室的原子时标发布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系统总体设计 |
3 钟差数据预处理 |
3.1 数据格式的统一 |
3.2 粗差剔除与缺失值补偿 |
4 原子钟权重分配 |
4.1 哈德玛方差 |
4.2 动态权重分配 |
5 原子时标计算 |
6 数据比对发布 |
7 系统构建与实现 |
8 结论 |
(7)本地标准时间频率的产生与保持(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BIRM守时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
3 关键技术 |
3.1 时间比对和数据处理技术 |
3.1.1 内部时间比对 |
3.1.2 外部时间比对 |
3.2 原子时算法技术 |
3.3 UTC(BIRM)驾驭技术 |
3.4 主备同步技术 |
4 UTC(BIRM)的保持情况 |
5 结束语 |
(8)多系统GNSS联合定位的精密单点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精密单点定位模型的研究 |
1.2.2 多系统组合PPP的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
2 GNSS定位理论基础 |
2.1 GNSS观测方程 |
2.1.1 测码伪距观测值及其线性化 |
2.1.2 载波相位观测值及其线性化 |
2.2 时间系统和坐标系统 |
2.2.1 时间系统 |
2.2.2 坐标系统 |
2.3 GNSS时空基准 |
2.3.1 GNSS时间基准 |
2.3.2 GNSS坐标基准 |
2.4 GNSS观测值的统一表达 |
2.5 误差与改正 |
2.5.1 与接收机和测站有关的误差 |
2.5.2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
2.5.3 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 |
2.6 小结 |
3 多系统组合精密单点定位 |
3.1 PPP常见函数模型 |
3.1.1 常规模型 |
3.1.2 UofC模型 |
3.1.3 非差非组合 |
3.1.4 无模糊度模型 |
3.2 PPP多系统函数模型 |
3.2.1 多系统PPP UD模型 |
3.2.2 多系统PPP Uofc模型 |
3.3 多系统PPP随机模型 |
3.4 参数估计方法 |
3.4.1 间接平差 |
3.4.2 序贯最小二乘平差 |
3.4.3 卡尔曼滤波算法 |
3.5 小结 |
4 多系统联合精密单点定位实验与分析 |
4.1 实验数据与方案 |
4.2 定位精度分析 |
4.3 收敛性能分析 |
4.4 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基于激光SLAM的室内外背包移动测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结构编排 |
2 背包式移动测量系统的组成与定位原理 |
2.1 移动测量系统总体框架 |
2.2 背包式移动测量系统的核心传感器 |
2.3 背包式移动测量系统中的坐标系统 |
2.4 背包式移动测量系统的几何定位原理 |
2.5 本章小节 |
3 多传感器实时同步数据采集技术 |
3.1 时间系统 |
3.2 时间同步的重要性 |
3.3 核心传感器的同步控制方法 |
3.4 本章小节 |
4 多传感器系统整体标定 |
4.1 基于面模型激光扫描仪的绝对标定 |
4.2 多个激光LiDAR的空间关系标定 |
4.3 算例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5 激光SLAM算法研究 |
5.1 SLAM问题的数学表达 |
5.2 二维栅格地图表示 |
5.3 基于图优化的激光SLAM |
5.4 算例分析 |
5.5 本章小节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远程联合钟组原子时标公报发布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3.1 课题来源 |
1.3.2 课题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公报发布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2.1 原子时标 |
2.1.1 时标 |
2.1.2 原子时 |
2.1.3 国际原子时 |
2.1.4 世界协调时 |
2.2 远程联合钟组原子时标 |
2.3 公报发布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2.3.1 总体方案设计基本要求 |
2.3.2 总体方案基本框架 |
2.3.3 总体方案系统结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时标计算子系统 |
3.1 钟差数据获取 |
3.1.1 原子钟钟差数据 |
3.1.2 原子钟钟差数据处理 |
3.1.3 GPS钟差数据 |
3.1.4 GPS钟差数据处理 |
3.2 频差数据处理 |
3.2.1 主钟选取 |
3.2.2 频差数据归算 |
3.2.3 频差数据处理 |
3.3 远程联合钟组原子时标计算 |
3.3.1 原子钟权重分配 |
3.3.2 原子时标计算 |
3.4 时标计算子系统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钟差预测子系统 |
4.1 钟差预测的意义 |
4.1.1 原子时标算法的应用 |
4.1.2 时间频率驾驭的应用 |
4.2 线性回归预测算法 |
4.3 支持向量机预测算法 |
4.4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算法 |
4.4.1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原理 |
4.4.2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参数选取 |
4.5 预测算法比较与分析 |
4.6 钟差预测子系统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时间公报发布子系统 |
5.1 时间公报现状分析 |
5.2 时间公报文件 |
5.3 时间公报发布子系统结构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公报发布系统的实现 |
6.1 实现方案的总体设计 |
6.1.1 系统总体设计目标 |
6.1.2 基于功能的模块化设计 |
6.2 远程联合钟组原子时标的主界面 |
6.2.1 基本功能 |
6.2.2 模块设计 |
6.2.3 模块实现 |
6.3 时标计算子系统的模块实现 |
6.3.1 基本功能 |
6.3.2 模块设计 |
6.3.3 模块实现 |
6.4 钟差预测子系统的模块实现 |
6.4.1 基本功能 |
6.4.2 模块设计 |
6.4.3 模块实现 |
6.5 时间公报发布子系统的模块实现 |
6.5.1 基本功能 |
6.5.2 模块设计 |
6.5.3 模块实现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F.原子时和协调时之差(论文参考文献)
- [1]铯原子钟数据噪声处理及时间尺度算法研究[D]. 惠恬.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2]北斗B1I信号的模拟与捕获算法研究[D]. 郭维. 中北大学, 2021(09)
- [3]铯喷泉钟冷原子碰撞频移评定技术研究[D]. 管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2020(01)
- [4]BDS/INS组合导航算法研究[D]. 罗城仔.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20(10)
- [5]GNSS单站授时技术及精度分析[D]. 李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6]综合多家实验室的原子时标发布系统设计[J]. 朱江淼,王星,高源,王世镖,张菁,赵伟博. 计量学报, 2020(02)
- [7]本地标准时间频率的产生与保持[J]. 杨帆,杨军,张然. 宇航计测技术, 2019(05)
- [8]多系统GNSS联合定位的精密单点模型研究[D]. 刘金健.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9]基于激光SLAM的室内外背包移动测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陈焕剑.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10]远程联合钟组原子时标公报发布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王星.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