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学的突破

阳明学的突破

一、阳明学研究的一个突破(论文文献综述)

向卿[1](2020)在《我国学界关于江户日本身份建构问题的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日本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抬头,我国学术界开始将研究的目光投向日本的江户时代,并重新审视江户日本和近代日本之间的关联,围绕日本人的身份建构而对江户时代的武士道、神道、日本式情绪及自他认识等重要问题展开了研究。这些研究表明,江户时代是日本知识界开始有意识地与中国相区分的时代,他们通过发现日本和发现中国的方式重构了日本的历史和文化。相关研究虽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却缺少系统而整体的研究,同时也存在缺乏他者意识、历史意识和研究主体性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克服对于我国的江户日本身份建构研究乃至日本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唐亚萍[2](2019)在《刘宗周道德实践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刘宗周是宋明时期儒学的殿军人物,是明末最后一位儒学大家,他融合理气论、心性论、“慎独”工夫论以及“诚意”修养论创立了他的道德实践思想体系。宗周思想从阳明思想而来,他于阳明思想的态度一生发生了三次变化,由始而疑,中而信,到终不遗余力为其进行辨难,体现了宗周思想的变化历程。宗周的道德实践思想是对宋明理学的继承与发展,其道德实践思想展开为三部分,即道德实践的依据、路径以及目标。理气论在宗周的学说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提出“盈天地间一气”的说法,认为理气不可二分。宗周是明末心学的终结者,因此,他的理气论是为其心性论服务的。他还提出了“义理之性”即“气质之性”的性善论和“人心”“道心”实为一心的说法,这都属于心性论的范畴。在宗周整个道德实践思想中“独体”起着最基础的作用,是“慎独”之本,他将“独体”提升到本体论的高度。同时,宗周还强调“意体”,“意”为心之所存,非所发,是心之主宰。“意体”通为“独体”,“意体”的好恶便是“独体”的好恶,故而“意体”也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宗周道德实践思想的核心为“慎独”工夫论和“诚意”修养论。宗周以“诚意”来修正阳明后学流弊,力图恢复传统儒学的正统地位。基于此,宗周对阳明“良知”说进行了批判,推翻了阳明对“意”的解读。“慎独”工夫论强调道德主体的高度自律,宗周将“独”的本体性与“慎独”工夫合一,进而强调“敬”的修养工夫,所以“慎独”是最重要的修养方式。宗周终将“慎独”与“诚意”统合到一起,完成了他实践工夫最重要的一步。宗周道德实践的目标是实现内圣外王和君子的人生理想。人需以“慎独”“诚意”的工夫修养方式实践人的内修,完成圣人理想。宗周在追求内圣外王理想的一生中,坚韧不屈,终以绝食殉国,体现了其超越生死的“君子”高尚人格。宗周的道德实践思想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慎独”“诚意”的内省修养方式仍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实现人自身的发展,提升人的自主意识以及发展诚信社会,都可从宗周道德实践思想得到许多启示。但需要注意的是宗周道德实践思想也具有时代局限性,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是不能忽视这一点的。

田翔辉[3](2019)在《李贽“真心”思想及其伦理价值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是由梳理李贽“真心”思想出发,探讨李贽“真心”思想下的伦理价值。笔者就李贽“真心”思想的探讨由“真”开始,首先“真”这个字在道家看来是具有超越性质的,“真”与“道”相通。“心”在经过宋明理学家吸收道家的“真”的内涵,将“真心”提出来之后,“心”也变成了具有超越性质的“真”之下的心,成了“道心”。例如耿定向认为“真心”是“为仁为义为礼矣”,要求人要超越现实存在的“生生”之欲到那个理想的“天理”中去。而“心”的本来含义即具有自然感情的“人心”,就成了应该格去的了。李贽不认同这样的“真心”观点,他认为“真心”本身就包含着“人心”的内涵。他的“童心说”就是要将“真心”从“天理”的神圣性中拉回到当下现存的物质世界中来。他说“夫童心者,真心也”,也即是说具有物质利欲的心、具有自然感情的心就是“真心”,因此李贽用“童心”扩充了原来的“真心”内涵。由于“童心”要向外生发,个人私心和个人私利必然会出现。为保护此种私心、私利,李贽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个人要主动行动,因为“一物各具一乾元,是性命之各正也,不可得而同也”,二是要有自己的主见,不可盲目跟从别人,他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同时也要相信自己,因为“天下无一人不生知,无一物不生知,亦无一刻不生知者,但自不知耳,然又未尝不可使之知也”。进一步的,为解决依赖“童心”而出现的“恶”的问题,李贽在功利主义倾向的理论架构中,用两种方式来解决。其一是人性是“无善无恶”的,进而“童心”是无善恶的,所以只要发挥“童心”,不受外在的熏染,就不存在“恶”的问题,因而“童心”就是“真心”。其二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应该通过主动作为和坚守平等观念的方法来解决。而这两种解决方式,因为缺失了对“德性善”的讨论,遭到同期士人们的批评,但也正是这两个方向中蕴含的现代价值观值得我们探讨。李贽的“真心”思想要求人要认可并按照“童心”行动,那么就要承认并接纳“自我”。所以李贽将“自我”提了出来,以论证“人”的价值,反驳“天理”对人的束缚。同时,李贽的“自我”是有所限定的“自我”,是指在“真空”中求“道”的自我,这种“自我”是根基于当下的自然而又有所超越的自我,他内部蕴含着人的“主体性”价值。“真心”通过对人的“自我”、人的主体性价值的认可,所引出的“个体性”伦理价值,正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翟奎凤[4](2018)在《王阳明论《大学》“至善”》文中研究指明阳明反对朱子于事事物物上寻求至善、寻求所谓"定理"之说,他针锋相对地提出"至善是心之本体"的观点,认为"至善只是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便是,更于事物上怎生求"。在《亲民堂记》《大学问》中,阳明对《大学》三纲领及其关系有系统整体的阐发,提出"至善是明德亲民之极则"的观点,这体现了阳明至善观的深化与发展;阳明生命的最后几年更多地从万物一体、仁体的角度来诠释明德亲民与至善,没有再强调"至善是心之本体",这是阳明至善观的一个突破,对此,其不少弟子未能予以充分注意。万物一体、仁体、至善与良知的贯通体现了阳明最后思想之化境。至善根源于天命之性,但其发见处在吾心,至善在心,心外无理,心外无善,至善良知有自我开显的主动性、能动性,这是阳明学富有鼓舞性、感染力的重要原因。

戴美玲[5](2018)在《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书院是中国独特且具有完备制度的文化教育组织。虽然中国书院并非自孔子时代就产生,但其文化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却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时代,并且在其产生以后的一千年历史上,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思想与实践中做出传承与创新,是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现代化的研究被认为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所在,文化现代化又被认为是现代化中涉及面最广、最为复杂、最为深层的变迁过程。本文在文化现代化视野下,对中国书院这一富含中国文化元素和文化基因的载体进行分析,帮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教育组织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的延续与更新,在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理论与实践,了解中国书院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从而寻求对中国现代化与未来发展以些许启示。本文将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近代中国书院的改革,现代中国书院的变迁与转型,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追赶与超越、特点与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等论题置于文化现代化视野之下,重点在于分析中国书院在不同时代不断形成的文化传统,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的回应与更新以及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最新发展,以此观察文化现代化特性下中国书院传统、历史直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文将“传统”与“现代”作为一组相互参照的概念,认为中国书院作为文化教育组织形态,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是中国文化现代化从启蒙到不断更新转型,吸收包容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文化进程中的传承与创新的传统。本文运用中国现代化的解释框架,认为在文化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书院由“传统”转化到“现代”,反映了中国文化的近现代化过程。回顾近现代化的社会大变局,最为突出的表征就是西学东渐的文化冲击,中国文化的更新与重构。虽然在此前的中国历史文化中,中外文化的交流对话一直都在进行之中,在理性思考与借鉴中,中国书院的文化交融也有丰硕成果。明清时期真正开始了全球格局下的文化碰撞,在鸦片战争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文化主体自信受到冲击。以中国书院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发挥了富有包容性和维新性特点,在中外文化交流的逆境中不断寻求变革,探索中国文化的新生与重构。近代以来,文化在西化与现代化之间的摇摆不定甚至出现全盘西化的主张,中国书院进行了整体性的改制,仍然以中国文化符号的形式作为中国文化精神载体存在与坚守。虽然改制以后的中国书院依然没有完成近代文化转型,但是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尝试性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围绕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和现代”、“西方与中国”之间的主线,重点以当代的中国书院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中国书院当代的复兴可以作为文化现代化最新的表征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在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现代化乃至后现代议题的再度深入,中国当代书院再度兴起。本文梳理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的历程,发现其中从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到民间社会的热潮,再到官方的肯定,当代书院呈现出多元主体共同促进,注重文化传承与转化等诸多书院现代化转型的特点,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以现代书院的代表——厦门赏筜书院为例,重点分析了现代化书院的国学活动、运营管理体制、现代化的特色进而再深入思考当代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最后,在全球化的时代形势与背景下,在民族现代化与文化自信的进程中,思考当代的中国书院如何与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如何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中国书院如何在现代社会真正成为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现代转化的象征,同时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社会、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予以更多的思考。本文可以说在大量历史梳理、当代的实践调研、访谈和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中国书院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古今中西的对比分析,首次系统的运用文化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对中国书院进行学术研究的长篇论文。本文的论文选题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开创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同时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期待通过中国书院的研究对于正在进行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各方面实践以理论的启示与实践的指导。

张桂萍[6](2018)在《技进乎道 ——论工匠精神及其培育》文中研究说明培养工匠精神与培养创新精神合力成为教育的时代主题,甚至正在成为教育的时代精神。但凡精神的存在都与文化和传统休戚相关。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视角,通过历史和比较研究,揭示和梳理“工匠精神之源”和“工匠精神之流”,在此基础上,通过典型案例访谈,立足职业教育现实,探讨了“工匠精神之育”的路径问题。本文的研究重点探讨了以下问题并得出了相应观点。一、描述和概括了近代以来我国工匠精神失落的诸多现象,并揭示了其背后原因,为本课题的现实针对性和时代切实性立论。二、揭示“工匠精神”具有文化特性,即不同的文化背景会生长出不同的精神内涵。在中国讨论工匠精神,不能无视中国传统文化之积极和消极影响。中国传统之工匠,虽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社会定位,导致高手主要在“民间”而非“庙堂”,但却强调“技进乎道”。“天人合一”思想下的“道技合一”、“道器合一”是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思想内核;“不诚无物”、“心无旁骛”的至诚模式是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心灵状态。西方工匠精神是西方文化的直接表达,其文化基因深蕴“理性至上”、“天职神圣”的精神“血脉”,其心灵状态表现为“为技术而技术,为艺术而艺术”的至纯模式。三、工匠精神的断续是文化的断续,工匠精神的培育是文化的培根,现代工匠精神孕育不仅在民间具有广阔的天地,在“庙堂”——即国家正规职业教育制度安排里更要突显其不可小觑的地位。德国、日本的成功经验是积极的参考,中国工匠文化依然式微已成“血色”教训。学校、企业、家庭、社会由“合育”而“和育”,是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机制,社会整体的制度建设是时代的任务。四、制度规约,文化践行,“工匠精神”之培育路径,既是现代的,也要沁入“中国文化”气息。观念上要遵循“实干兴邦”、“知行合一”、“做中学”;方法上要遵循惟精惟一的“至诚”功夫;师资上要形成“双师型”的整体和个体特性;方式上要凸显“师徒制”;制度设计上要将“个性化成长”和“家族传承”等合理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制度框架之中;平台上要将“校企合作”作为协同育人的依托。

周建刚[7](2017)在《周敦颐诞辰1000周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6月23日至24日,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召开了"周敦颐诞辰1000周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中、韩两国学者100余人参加了会议。学术研讨会由中共永州市委、永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由中共道县县委、道县人民政府、湖南科技学院、湖南省濂溪学研究会承办。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正值周敦颐先生诞辰一千周年的千载难逢之际。周敦颐诞生以来

李训昌[8](2017)在《程朱王刘之辨:黄宗羲对蕺山之学的阐释及其问题》文中研究指明程朱王刘之辨是明末清初学人论学的一大节目,黄宗羲作为心学主将之一,也参与其中。宗羲程朱王刘之辨的最大特点,在于他以阐发蕺山之学为主要目的:会通王刘,借阳明学以申师说;贬抑程朱,又借朱子之语以封攻诋蕺山、阳明者之口舌。黄宗羲此论,虽在借古人之说以申己义,却也遮蔽了其师的甘泉渊源,使蕺山晚年对理学和心学、甘泉学与阳明学的综合,折入阳明心学一途。

李海超[9](2017)在《阳明心学与儒家现代性观念的开展》文中研究表明阳明心学具有维护前现代观念与敞开现代性可能性之两面性。这表现在:一方面,阳明心学是竭力维护三纲五常、忠孝一体等帝国价值观及其相应制度规范的儒学;另一方面,阳明心学又是衍生出引领中国早期启蒙思潮之学术流派的儒学,是为20世纪现代新儒学理论建构提供主要思想资源的儒学,是在近代中国及亚洲其他地区改革、革命活动中最受追捧的儒学。关于阳明心学所表现出的与现代性相关联的种种现象以及阳明心学所蕴含的与现代性观念相近似的观念,以往学者均有较多的研究。但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是:(1)没能深入考察现代性的内涵及其观念架构,以致在阳明心学与现代性观念的比较研究中,对现代性观念理解不准确,且没有厘清阳明心学中的观念与现代性观念在"相似"背后的根本区别。(2)没能集中考察阳明所生活的明代中期新旧两种生活方式之交错、冲突及其对阳明心学之两面性的影响。(3)没能揭示阳明心学在主体性哲学建构上的内在矛盾或不彻底性,因而无法指出其具有两面性的理论根源。(4)没能详细探讨阳明心学之现代性可能性的充分开展对宋明道学理论范式的颠覆性影响。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展开如下研究:一、深入探究现代性的内涵及其基本观念架构。关于现代性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有的学者将现代性看做现代现象背后的单一本质,有的学者将现代性看做现代现象的诸多特性,还有的学者将现代性看做构成现代现象的基本观念。本文认为,现代现象没有单一的本质,它只是诸多观念凑泊在一起所体现的样态。在构成现代现象的诸多观念中,有一些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观念——这些观念未必都是近代以来新产生的观念,它们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就表现出了现代性的基本特征。所以,现代性不是某一个观念可以代表的,它是通过特定的观念架构呈现的。本文通过西方主流启蒙哲学探究现代性的基本架构,但亦注意到西方现代性观念架构存在的问题,并不完全以西方启蒙时代所建立的现代性模式为终极标准。西方主流的启蒙哲学是以理性为现代性基础观念,以个体、自由、平等为现代性基本观念,建构起现代性基本架构的。但经过后现代主义者和一些情感主义者的反思,我们发现,这样的现代性架构存在严重的问题,它最终会导致对个体的束缚和压制,会走向启蒙价值的反面。经过深入分析,本文认为,西方现代性架构的根本问题在于对情感之基础地位的忽视。事实上,现代性观念的建构有其情感基础,并且情感应居于比理性更优先的地位。由此,本文得出一种比西方现代性架构更为健康的现代性架构模式:(?)在上图中,情感和理性是现代性基础观念,个体、自由、平等是现代性基本观念。其中,情感是现代性观念建构的动力源泉,理性是现代性观念建构的实现工具,个体是现代性观念的主体载体,自由是现代个体的根本属性,平等是现代个体间的根本关系。可见,所谓现代性观念架构,实质是对现代人的基本理解。当然,现代人对自身的一切理解,都渊源于现代生活方式。二、集中考察明代中期的社会生活状况及其对阳明心学的影响正如黄玉顺所说,生活是一切的大本大源。阳明心学所具有的维护前现代价值和敞开现代性可能性的两面性,实质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状况的反映。周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两次大转型:一次是王权列国时代向大一统帝国时代的转型,这次转型大约开始于春秋时期;一次是帝国时代向民权时代的转型,根据学者们的研究,这次转型最早可以追溯到帝国时代后期,即唐宋之际。从宋到清,中国的商品经济和市民生活方式出现了两次发展高峰,一次是南宋,一次是明代中晚期。王阳明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第二次大转型(或现代性转型)的第二次发展高峰来临前夕。此时,虽然商品经济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了一定的转变,但新生力量在各方面都小于前现代力量。王阳明作为这一时期的贤者,在贬谪龙场以后,性情逐渐由张狂转向中道。因此他能够将自己的本真生活感悟既不保守也不激进的呈现到学术活动中,使他的心学思想如实的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正因如此,阳明心学才出现了维护传统观念与包容新生事物的两面性,并且由于新旧两种生活方式在实力上的差距,阳明心学虽然努力包容新生的现代性因素,但本质上依然是维护前现代观念的儒学。三、探讨阳明心学开展出现代性观念的可能性,并揭示其两面性的理论根源由于对新生现代性因素的包容,阳明心学敞开了现代性的可能性。这表现在:阳明心学将外在的天理摄入个人的本心,许诺普通个人亦可以拥有纯粹的良知体验,从而为个体主体性的张扬提供了可能。由于良知是一切是非判断的根据,是至善的准则,是行为的头脑,因此个人可以完全依照自己的良知去行事,不必服从任何外在的权威,这为现代性自由观念的开展提供了可能。阳明心学承认每个人的良知本来都是圆满俱足、凡圣无别的,因此每个人的人格原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现实的社会分工中,阳明主张"四民异业而同道",反对行业歧视;这为现代性平等观念的开展提供了可能。阳明心学虽然没有强调理性的作用,但其中蕴含着理性主体性,因为良知观念本身蕴含着天理——价值理性,良知的实现需要理智的运用和知识的学习——工具理性,这为人们正视理性的地位提供了可能。阳明心学敢于"以情证性"、不反对"称爱为仁",注重情感的价值,为人们正视本真情感的地位提供了可能。阳明心学之所以具有上述可能性,根本原因在于,它实现了儒家哲学由以理学为代表的客体性形而上学向以心学为代表的主体性形而上学的转变。在这方面,阳明心学比象山心学和甘泉心学都更为彻底。但是,若与西方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相比,阳明心学并不是彻底的主体性形而上学。阳明虽许诺个人本心、良知的可靠性,但良知的可靠性依然在理想主体(圣贤)与普通主体(常人)之间徘徊,他并未将良知的可靠性真正落实到现成的普通人心。良知安置上的摇摆不定,使得阳明心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圣贤、天理的权威,维护前现代价值观,另一方面又可以张扬个人的主体性,为现代性的开展提供可能。但这两个方面在理论上并不能够同时开展,这是阳明心学本身内在的矛盾。若欲解决此矛盾,真正开展出现代性基本观念,必须对阳明心学的理论架构进行改造。四、考察阳明心学现代性可能性的后世开展及其对宋明道学的影响在儒学史上,由阳明心学所引出或激发的现代性实现方案——落实阳明心学现代性可能性的方案——主要有三种,即泰州学派"惟情为本"的激进主义方案,明清之际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情感与理性相即"的折中主义方案,以牟宗三等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之"以先天德性主宰理性"的保守主义方案。作为阳明后学,泰州学派大胆改造了师说,主张"良知现成",从而解决了阳明心学的内在矛盾,将圆满的良知真正落实到现成的人心。正因如此,泰州学派真正建构起彻底的主体性哲学,并对现代性观念的建构做了初步尝试。泰州学派提出了蕴含现代性个体、自由、平等观念的诉求,但这些观念和诉求并没有以冷静的、较强的体系性的方式表述出来。因为泰州学派用以建构现代性基本观念的基础只是情感,他们是就着情感的涌动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和见解的。由于没有充分重视理性的作用,其诉求和见解的表达显得过于冲动和叛逆。由于肯认现成良知,宋明道学的核心问题——工夫论或修养论——被消解,儒学的核心问题转移到伦理道德、制度规范之合法性的探讨;由于注重情感,以情感为基础校准、更新"天理"的内涵,形而上之天理的优先性被否定,宋明道学的根基被动摇。因此,泰州学派对阳明心学现代性可能性的落实,客观上造成了宋明道学理论范式的颠覆。泰州学派的"惟情主义"遭到了明清之际顾、黄、王三大儒的批评。为了拨乱反正,三大儒注重理性,提倡实事求是的学术研究方法,侧重制度规范的建构,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现代性意义的制度原理和制度规范,使儒家的现代性观念建构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展。但由于三大儒对情感与理性关系的认识,本质上是一种"折中主义",即认为两者同等重要、相互制约,因而没有凸显情感的优先地位(也因此没能正视理性应有的地位),没能充分肯认个体主体性,这限制了他们在现代性观念建构上的进一步突破。在西学东渐的形势下,以牟宗三等为代表的心学派现代新儒家全面接受现代性,试图以儒家心学、特别是阳明心学为本开出科学与民主,实现儒学与现代性的接榫。他们真正肯定了理性的作用,实现了儒家哲学的理性化、形式化,但并没有在根本上改变宋明道学的道德形而上学架构——依然保留了先天德性的绝对优先性。因此,他们实现阳明心学现代性可能性的方案,乃是一种保守主义方案。由于对阳明心学理论架构的保守,牟宗三等现代新儒家的形而上学与现代性的形而下学之间存在着不可弥平的鸿沟,因而无法为现代性观念建构提供充分的动力。五、探讨阳明心学现代性可能性的呈现及其后世开展的启示阳明心学现代性可能性的呈现及其引出、激发的三种不成功的现代性实现方案,为儒学的现代化提供了如下启示:儒学的现代化,需要以生活为一切观念建构的本源,需要走出宋明道学的理论范式,需要厘清情感与理性的关系。换句话说,需要以超越或非宋明道学理论范式的方式,重新认识人的心灵,重新思考人类心灵与生活、与人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重新探索个体心灵内部各功能之属性及其关系以及个体心灵与伦理、政治观念之关联,等等:即需要建构一种新型儒家心灵哲学。

刘哲[10](2017)在《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及其思想文化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理论从《内经》成书,至后世历代的发展,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变化特点,这样的发展特点同当时的思想文化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本研究从思想文化的视角,由源及流的解析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医理论本来面目,厘清中医理论的发展现状,总结中医理论的发展规律,对我们判别中医理论研究的根本走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以思想文化对中医理论的建构是否起到直接作用作为宏观的历史分期的标准,将中医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分为五个阶段。前四个阶段,就中医理论发展特点同传统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研究部分,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梳理各阶段的传统思想文化背景和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探讨中医理论发展特点同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第五阶段,就中医理论发展特点同西方科学文化的相关性研究部分,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梳理该阶段的思想文化背景,从框架理论角度系统梳理当代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框架及其演变特点,探讨当代中医理论发展特点同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综合以上研究内容总结思想文化视域下,中医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分别考察了中医理论与传统思想文化以及中医理论与西方科学文化的相关性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提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第二部分为导论,对"中医理论及其发展特点""思想文化"及二者的关系进行界定,规定了本研究重点关注受思想文化深刻影响的医学理论发展特点,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了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思路与方法。第三部分,总结了先秦两汉的思想文化背景,以《黄帝内经》为先秦两汉中医理论发展的代表,以《内经》的核心观念即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内涵及象思维的思维模式为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代表,对上述内容在先秦诸子着作中进行溯源。认为《内经》的精气学说源于古代哲学(以道家哲学、易学哲学为代表)对事物本源的认识,阴阳学说源于以《周易》《道德经》为代表的对阴阳的认识,五行学说源于以《尚书》为代表的对事物属性及关系的思考,象数思维模式源于以《周易》为代表的象数推理方法。先秦时期思想文化影响中医核心理论形成的原因是诸子之学与作为方技类的中医学根源于共同的自然道德的哲学背景,阴阳五行思想归本于自然道德的哲学,是天地人之间整体相应关系的规律性总结,圣人合道顺德为自然道德的哲学的见证者和核心传承者,也是医学核心理论的构建者。第四部分,总结了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以医经的类编、注释与基础理论的发展;方剂和本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临床医学分科发展迅速,临床医学形成体系;养生学形成体系,服石解散为特色;"医者意也"的思维方式复兴为魏晋至隋唐时期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代表。对"魏晋南北朝医学理论发展与名学的相关性探讨"、"中医理论的发展与玄学"、"中医理论的发展与晋唐道教"、"中医理论的发展与晋唐佛教"进行专题讨论。认为晋唐时期名学、玄学相继兴起,佛教传入、道教形成促成了这一时期相对自由的学术氛围,晋唐时期行医的主体门阀士人、道士、僧人等受这一时期思想文化濡染,对医学理论发展产生相应的影响。第五部分,总结了宋明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以重视经典理论、提倡运气学说、新学肇兴与学派争鸣为宋明时期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代表。对宋明医学本经典、用运气、重求理受理学学风的影响,命门学说、节欲养生受理学理论影响进行了专题阐发。宋明理学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原因包括宋明时理学盛行创造了理学为主导的思想文化氛围,自北宋时开启了儒医传统,医者通儒学是将理学思想融于医学理论的必须条件。第六部分,总结早中期清代的思想文化背景,以重视医学经典理论研究为清代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代表。对医学尊经崇古的学风及考据的治学方法受清代学术思潮影响进行了专题阐发。认为朴学盛行的思想文化氛围,儒医及清儒做医学理论研究是清代思想文化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原因。第七部分,总结了清末至今思想文化背景,以统编中医教材为清末至今的中医理论共识性代表,梳理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包括了白话文表达,学科分化发展、重构了理论体系、中西医结合理论和中西医理论配合。就重构的理论体系而言,从古医籍至新的学科范式,以"中基"教材为例,当代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发展演变有以下特点:建立了"中基"的理论范式;区分哲理与医理、二者各自发展;相关概念、范畴被强化和弱化;建立了脏腑功能、气、血、津液、精、阴、阳的框架。文言文变白话是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学科划分和学科分化与西方科学技术影响有直接关系,重构的理论体系发展演变与西方的概念思维、西医学影响有关,中医理论也受到唯物辩证观的影响。认为西方科学文化影响中医理论发展的原因包括:西方科学文化以及西医学逐渐成为社会主流、传统思想文化被边缘化,中医学为求生存需参照西方科学标准来发展;教材编写专家及学生皆接受了西方科学文化教育,西方的概念思维模式成为主导思维模式,因此对中医理论的发展是在概念思维指导下进行的。第八部分,从思想文化的视角探讨了中医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中医理论发展呈现了三个"高峰"期——先秦两汉、宋明、清末至今,和两个"承平"期——晋唐和清代。先秦两汉的思想文化因直接影响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构建,因此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关键条件,其后的思想文化驱动了中医理论的发展,体现在影响理论发展重心,丰富理论具体范畴,影响理论核心框架构建,影响思维方式,影响治学方法五个方面。医家在思想文化影响中医理论形成、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传统思想文化氛围中,中医理论体系核心范畴和主导思维方式相对稳定传承,西方科学文化氛围中,中医理论体系核心范畴统摄地位有降低趋势,概念思维强化。本文的创新点:从纵向上梳理历史各阶段的思想文化、总结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横向联系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以此为基础,对中医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行探讨。为实现遵循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为基础、完善其理论体系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提供历史的、思想的借鉴。不足之处:因研究覆盖的时间跨度大、涉及的思想文化面较广、囊括的中医理论浩繁纷杂,因此提取出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及其思想文化基础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中医理论同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研究进行深入细致地挖掘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二、阳明学研究的一个突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阳明学研究的一个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2)刘宗周道德实践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依据和目的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目的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重难点、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重难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创新点
2 刘宗周简介
    2.1 刘宗周生平
    2.2 刘宗周学术思想渊源及着作
        2.2.1 学术思想渊源
        2.2.2 着作
3 刘宗周道德实践思想的依据
    3.1 “盈天地间一气”的理气论
    3.2 “心性不可言分合”的心性论
        3.2.1 从“盈天地间皆心”到“盈天地间一性”的心性合一
        3.2.2 “义理之性”即“气质之性”的性善论
        3.2.3 “人心”与“道心”
    3.3 “心之所存”的意识论
        3.3.1 “意”的内涵
        3.3.2 “意”为心之存主
        3.3.3 “意”与“诚意”
    3.4 “独之外别无本体”的独体论
        3.4.1 何谓“独体”
        3.4.2 “独体”之本体性与心性论
4 刘宗周道德实践思想的路径
    4.1 “慎独”工夫论
        4.1.1 “慎独”的含义
        4.1.2 “独”为本体与“慎独”工夫合一
        4.1.3 “慎独”与“主敬”
        4.1.4 “慎独”工夫论的意义
    4.2 “诚意”道德实践修养论
        4.2.1 “诚意”的含义
        4.2.2 “诚意”与“良知”说
        4.2.3 内圣外王的“诚意”道德实践论
    4.3 “诚意”即“慎独”
5 刘宗周道德实践思想的目标
    5.1 内圣外王的人生理想
    5.2 超越生死的大儒气象
6 刘宗周道德实践思想评价
    6.1 刘宗周道德实践思想的历史价值
    6.2 刘宗周道德实践思想对当今道德建设的启示
    6.3 刘宗周道德实践思想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李贽“真心”思想及其伦理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李贽简介
    第二节 李贽“真心”思想研究综述
        1.2.1 李贽思想研究概观
        1.2.2 李贽“真心”思想研究综述
        1.2.3 本文研究着重点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第二章 李贽“真心”思想来源
    第一节 李贽“真心”思想来源分析
        2.1.1 以人为本与“道”
        2.1.2 从心学到泰州学派
        2.1.3 道家的“天人合一”与佛家的“真空”
    第二节 对李贽思想中个体性概念的澄清
第三章 李贽“真心”思想研究
    第一节 “真心”概念探讨
    第二节 李贽“真心”思想的具体表现
        3.2.1 任性自然
        3.2.2 “真空”
        3.2.3 求“道”
    第三节 李贽“真心”思想的经验性分析
第四章 李贽“真心”思想的学术意义及伦理价值探究
    第一节 李贽“真心”思想的学术意义探讨
    第二节 李贽“真心”思想的伦理价值探究
        4.2.1 李贽“真心”思想对个体意识的启发
        4.2.2 李贽“真心”思想的社会伦理价值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王阳明论《大学》“至善”(论文提纲范文)

一、至善:心之本体, 无善无恶
二、至善:明德、亲民之极则
三、至善与仁体、良知

(5)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路径
        一、相关论题研究现况
        二、分析路径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核心概念界定
        一、理论框架
        二、核心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文献梳理与文本解读
        二、理论梳理与理论探索
        三、田野调查与个案分析
第二章 传承与创新: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
    第一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萌动
        一、书院是对私学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二、书院最初的形态与功能
        三、书院文化萌动中的交流、融合与转向
    第二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生成
        一、书院文化正式兴起的背景
        二、书院运行规制的形成与创新
        三、书院文化精神的巩固与推广
    第三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兴盛与流变
        一、近代化中国何时开始: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准备
        二、书院的兴盛与流变:未完成的近代文化转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冲击与适应:近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第一节 文化冲击下的中国书院改革
        一、文化现代化起步的前奏:知识进步与西学东渐时期的书院
        二、文化现代化起步:鸦片战争前后思想的进步与书院改革
    第二节 文化冲击下的适应:中国书院改制
        一、维新变法与书院改革的探索
        二、文化制度的进步与转型:书院改制与科举废除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变迁与转型:现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第一节 书院现代化变迁的背景:五四前后的中国文化现代化
        一、传统的变迁:从“中体西用”到“西化”
        二、现代化的启蒙:关于“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的论争
        三、思想的进步:五四前后中国现代化思想启蒙的演变
    第二节 “国学”兴起与载体的最初探索
        一、“国学”的兴起与争论
        二、“国学”实践载体的最初探索
    第三节 中国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索
        一、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讨
        二、书院现代化转型的实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统的复兴: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
    第一节 文化现代化下当代中国书院发展的背景
        一、全球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文化与“国学”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书院的转型延续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分期
        一、1949-1977年间计划时期的中国书院
        二、1978-2001年间改革时期的中国书院
        三、2002-2007年间追赶时期的中国书院
        四、2008-2017年间飞跃时期的中国书院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新特点与新问题
    第一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建设的特点
        一、多重主体、多种力量参与到当代书院建设之中
        二、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新模式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一、功能、目标如何定位
        二、机制、体制如何创新
        三、建筑、环境如何再造
        四、教育内容、方式如何施行
        五、书院团体的联盟化如何发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传承与创新—以厦门筼筜书院为例
    第一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概况
        一、筼筜书院的创院历程
        二、筼筜书院的文化传承与时代思考
        三、筼筜书院的环境再造与建筑创新
    第二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日常国学实践活动
        一、讲学:全面尝试力求经典的国学课程
        二、礼乐:丰富多彩力求修身的国艺教习
        三、活动:形式多样力求底蕴的文化活动
        四、出版:努力恢复力求提升的文库出版
    第三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现代化运营与管理
        一、学生管理
        二、课程与师资管理
        三、“学田”与产业化的经营
        四、宣传推广的平台
    第四节 厦门筼筜书院现代化的特色与问题
        一、现代化的功能定位
        二、高校的合作与联动
        三、参与地区书院建设
        四、当前所面对的问题与选择
    第五节 当代新型书院现代化发展再思考
        一、坚持以国学经典教育为中心
        二、设置适合现代人需求的课程
        三、争取多方面力量联合办学
        四、加强书院之间的交流互动
        五、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建设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一、史料集
    二、研究着作
    三、研究论文
    四、其他资料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技进乎道 ——论工匠精神及其培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二、现有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框架
    四、研究方法
    五、核心概念界定
第二章 工匠精神之源
    第一节 中国先秦工匠精神之源
        一、先秦“工匠精神”之源
        (一)夏商周时代的工匠
        (二)百家之言工匠
        二、先秦工匠的特征
        (一)国之四民,百工居一
        (二)工必尚巧,巧亦有度
        (三)官民区别,层次不一
        (四)管理分流,伦理自洽
        (五)子承父业,师徒相传
        三、先秦工匠精神之蕴
        (一)天人合一,民胞物与
        (二)技进乎道,心合于道
        (三)备物致用,器利天下
        (四)惟精惟一,知行相须
        小结
    第二节 西方“工匠精神”之源
        一、西方“工匠精神”之源
        (一)古希腊神话的工匠神:赫淮斯托斯
        (二)希腊至中世纪的“工匠精神”
        (三)“工匠”到“天才”: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工匠精神”
        二、工匠的特征
        三、西方“工匠精神”的表达
        (一)为艺术而艺术:理性至上之精神
        (二)工匠信仰:职业神圣的天职观
        (三)皮格马利翁效应:至诚如神的创造精神
        小结
第三章 工匠精神之流
    第一节 中国工匠精神之流
        一、转折——现代对传统的冲击
        二、战争——不堪一击的婴孩
        三、出路——培育制器之才
        四、追逐——欲速则不达的恶果
        小结
    第二节 德国工匠精神之流
        一、诞生——工匠社会
        二、哺育——民族文化
        三、成熟——天职神圣
        四、传承——教育培养
        小结
    第三节 :日本工匠精神之流
        一、母体——文化孕育匠人
        (一)匠人文化
        (二)简素与崇物
        (三)尊崇科技与实学精神
        二、内核——宗教信仰
        三、动因——近代工业化发展
        四、传承——家育与职业教育
        小结
第四章 工匠精神之育
    第一节 工匠精神培养所面临的困境
        一、历史维度:传统与现在的断裂
        二、哲学维度:庸俗的唯“物质”主义
        三、文化维度:固化劳心与劳力的鸿沟
        四、教育维度:人才培育模式未触及根本
    第二节 :何为现代工匠精神
        一、工匠精神的时代背景
        二、工匠精神的当代表达
        (一)职业精神:尽人之性,成己之道
        (二)践行精神:事上磨、做中学
        (三)企业家精神:与古为新,创造精进
    第三节 :如何培育现代工匠精神
        一、家庭
        二、社会
        三、学校
        (一)理念:全环节渗透“工匠精神”
        (二)课程:培育工匠精神的根本
        (三)师资:工匠精神的传承者
        (四)校企合作:工匠精神的培养皿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依波精品(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先生
附录二 访谈深圳市金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先生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周敦颐诞辰1000周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周敦颐的文献学研究
二、周敦颐与佛道教的关系
三、周敦颐与理学历史
四、周敦颐的哲学思想
五、周敦颐思想的其他方面
六、结语

(8)程朱王刘之辨:黄宗羲对蕺山之学的阐释及其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子刘子行状》:开始会通王刘
二、《孟子师说》:转入贬抑程朱
三、甬上证人书院与海昌讲学:借阳明学以申师说、借朱子之语以封攻诋蕺山、阳明者之口舌
四、《明儒学案》:会众合一的蕺山之学

(9)阳明心学与儒家现代性观念的开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关于什么是现代性的问题
    三、关于阳明心学与现代性的问题
第一章 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及其问题
    第一节 前人的相关研究
        一、关于阳明心学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研究
        二、关于阳明心学与现代性基本观念之个体观念的研究
        三、关于阳明心学与现代性基本观念之自由观念的研究
        四、关于阳明心学与现代性基本观念之平等观念的研究
        五、关于阳明心学与现代性基础观念之理性观念的研究
        六、关于阳明心学与现代性基础观念之情感观念的研究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及其解决方案
        一、前人研究存在的问题
        二、本课题的方法论问题
        三、写作思路
第二章 阳明心学与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转型
    第一节 明代社会的时代转型
        一、帝国时代后期的社会转型
        二、明代中期的社会生活状况
        三、阳明心学与当时社会生活的关联
    第二节 阳明的人生心迹
        一、前期的狂者气质
        二、后期的中道气质
        三、气质变化与生活感悟
        四、人生心迹与学术
第三章 阳明心学与现代性基本观念之"个体"观念
    第一节 个体是现代性观念的主体载体
        一、现代性个体观念的基本特征
        二、维护现代性个体观念的基本理论
        三、对现代性个体观念的反思
    第二节 阳明心学开展出现代性个体观念之可能
        一、阳明心学提供了个体主体性的超越根据
        二、阳明心学增强了个体改造世界的勇气
        三、阳明心学拉近了理想个体与普通个体的距离
        四、阳明心学开展出现代性个体观念所需之改进
第四章 阳明心学与现代性基本观念之"自由"观念
    第一节 自由观念是现代性个体自身的根本属性
        一、现代性自由观念的基本特征
        二、维护现代性自由观念的基本理论
        三、对现代性自由观念的反思
    第二节 阳明心学开展出现代性自由观念之可能
        一、阳明心学加强了精神自由与现实生活的关联
        二、阳明心学极大的彰显了个体的"意志自由"
        三、阳明心学蕴含消极自由和社会自由的因子
        四、阳明心学开展出现代性自由观念所需之改进
第五章 阳明心学与现代性基本观念之"平等"观念
    第一节 平等是现代性个体之间的根本关系
        一、现代性平等观念的基本特征
        二、维护现代性平等观念的基本理论
        三、关于现代性平等观念的争论
    第二节 阳明心学开展出现代性平等观念之可能
        一、阳明心学肯认人格在本体上的平等
        二、阳明心学推进了人格在现实上的平等
        三、阳明心学促进了社会各行业间的平等
        四、阳明心学开展出现代性平等观念所需之改进
第六章 阳明心学与现代性基础观念之"理性"观念
    第一节 理性是现代性观念的实现工具
        一、西方启蒙时代的理性观
        二、维护启蒙理性的基本理论
        三、对启蒙理性的反思
        四、理性与现代性观念的建构
    第二节 阳明心学正视理性地位之可能
        一、阳明心学蕴含着理性主体
        二、阳明心学蕴含着价值理性
        三、阳明心学蕴含着工具理性
        四、阳明心学正视理性地位所需之改进
第七章 阳明心学与现代性基础观念之"情感"观念
    第一节 情感是现代性观念建构的动力源泉
        一、现代性观念建构的情感基础
        二、情感为理性奠基
        三、爱是最本源的情感
        四、仁爱与博爱
    第二节 阳明心学正视情感地位之可能
        一、阳明心学缩小了性与情的差距
        二、阳明心学缩小了仁与爱的差距
        三、阳明心学反对以博爱释仁
        四、阳明心学正视情感地位所需之改进
第八章 阳明心学现代性可能性的三种实现方案
    第一节 泰州学派的激进主义方案
        一、现代性基本观念的初步开展
        二、情感作为现代性基础观念之地位的确立
        三、泰州学派现代性架构的缺陷
    第二节 顾黄王三大儒的折中主义方案
        一、现代性观念的进一步开展
        二、"情理相即"的现代性观念基础
        三、顾黄王三大儒现代性架构的缺陷
    第三节 现代新儒家的保守主义方案
        一、现代性观念的全面接受
        二、理性作为现代性基础观念之地位的确立
        三、现代新儒家现代性架构的缺陷
第九章 阳明心学现代性之可能及其开展的启示
    一、儒学现代化应肯认生活的本源地位
    二、儒学现代化应走出宋明道学理论范式
    三、儒学现代化应厘清情感与理性的关系
    四、儒学现代化应建构新型心灵哲学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及其思想文化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中医理论与传统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2. 中医理论与传统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研究思考
        2.1 缺乏整体把握
        2.2 对传统思想文化及中医理论存在误读
    3. 中医理论与西方科学文化相关性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3.1 中医基础理论
        3.2 中医诊断学
        3.3 中医内科学
        3.4 中医外科学
        3.5 中医妇科学
        3.6 中医儿科学
        3.7 总论教材编写模式
    4. 中医理论与西方科学文化相关性研究的思考
    参考文献
导论
    1. 研究范畴的界定与解析
        1.1 中医理论及其发展特点
        1.2 思想文化
        1.3 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关系
    2.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部分 先秦至两汉时期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相关性
    1. 先秦两汉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概要
    2. 先秦两汉时期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
    3. 先秦两汉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思想文化基础
        3.1 《黄帝内经》精气学说溯源
        3.2 《黄帝内经》阴阳学说溯源
        3.3 《黄帝内经》五行学说溯源
        3.4 《黄帝内经》象思维溯源
    4. 先秦两汉思想文化影响中医核心理论形成的原因分析
        4.1 自然道德的思想文化背景
        4.2 圣人为医学核心理论的缔造者
    小结
第二部分 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相关性
    1.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概要
    2.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
        2.1 医经的类编、注释与基础理论的发展
        2.2 方剂和本草理论的发展
        2.3 临床医学分科发展迅速,临床医学形成体系
        2.4 养生学形成体系,服石解散为特色
        2.5 "医者意也"的思维方式复兴
    3. 魏晋南北朝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思想文化基础
        3.1 魏晋南北朝医学理论发展与名学的相关性探讨
        3.2 中医理论的发展与玄学
        3.3 中医理论的发展与晋唐道教
        3.4 中医理论的发展与晋唐佛教
    4. 晋唐思想文化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原因分析
    小结
第三部分 宋明时期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相关性
    1. 宋明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概要
    2. 宋明时期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
        2.1 重视经典理论与提倡运气学说
        2.2 新学肇兴与学派争鸣
    3. 宋明时期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思想文化基础
        3.1 宋明时期医学理论发展特点与理学学风的影响
        3.2 宋明医学理论受理学理论的影响举隅
    4. 宋明时期思想文化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原因分析
    小结
第四部分 清代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传统思想文化的相关性
    1. 清代的思想文化背景概要
        1.1 明清实学、乾嘉朴学、今文经学思潮跌起
        1.2 传教士单方面传入西学
    2. 清代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
    3. 清代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思想文化基础
        3.1 清儒对医学经典理论的整理
        3.2 医家对医学经典理论的整理
        3.3 对医学经典理论传承的意义
    4. 清代思想文化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原因分析
    小结
第五部分 清末至今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相关性
    1. 清末至今的思想文化背景概要
        1.1 西学的全面引进和儒学各派的兴衰沉浮
        1.2 西学与传统
    2. 清末至今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
        2.1 语言表达由文言文变白话文
        2.2 医学学科划分和学科分化
        2.3 重构的理论体系
        2.4 中西医结合理论和中西医理论配合
    3. 清末至今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思想文化基础
        3.1 文言文变白话与新文化运动
        3.2 学科划分、学科分化与西方科学文化
        3.3 重构的理论体系与西方科学文化
        3.4 中医理论受唯物辨证观影响举隅
    4. 清末至今思想文化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原因分析
    小结
第六部分 中医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探讨
    1. 中医理论发展呈现三个"高峰"期和两个"承平"期
    2. 思想文化影响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关键条件
    3. 思想文化驱动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
    4. 思想文化影响中医理论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医家发挥主体作用
    5. 传统思想文化氛围中,中医理论体系核心范畴和主导思维方式相对稳定传承
    6. 西方科学文化氛围中,中医理论体系核心范畴的统摄地位有降低趋势,概念思维强化
结语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古籍文献目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阳明学研究的一个突破(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学界关于江户日本身份建构问题的研究综述[J]. 向卿. 南开日本研究, 2020(00)
  • [2]刘宗周道德实践思想研究[D]. 唐亚萍.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6)
  • [3]李贽“真心”思想及其伦理价值研究[D]. 田翔辉.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4]王阳明论《大学》“至善”[J]. 翟奎凤. 哲学研究, 2018(07)
  • [5]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D]. 戴美玲. 厦门大学, 2018(12)
  • [6]技进乎道 ——论工匠精神及其培育[D]. 张桂萍. 深圳大学, 2018(08)
  • [7]周敦颐诞辰1000周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周建刚. 船山学刊, 2017(05)
  • [8]程朱王刘之辨:黄宗羲对蕺山之学的阐释及其问题[J]. 李训昌. 现代哲学, 2017(05)
  • [9]阳明心学与儒家现代性观念的开展[D]. 李海超. 山东大学, 2017(08)
  • [10]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及其思想文化基础研究[D]. 刘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阳明学的突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