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的汉字标音法(论文文献综述)
温军超[1](2020)在《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要素导入研究——以中国文化通论(英文)课程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外语类课程本身存在的环境需要思政因素的导入,国家的政策导向大环境也决定了它需要思政因素的导入。外语类专业国家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和质量标准也作出了相应的限定。以中国文化通论(英文)课程为例,将思政要素纳入该课程的所有环节,包括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的调整、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教材的改变、教学方法的更改和学习评价与考核的细化等,能够形成可推广的教学改革经验,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任华军[2](2012)在《论日本的文化民族主义》文中认为日本,作为一个东亚岛国,一向善于吸收、消化、融合异族文明。早在古代便出现了加藤周一所认为的“文化国民主义”的表现形态,它坚守日本文明的独特性和优越性,时而贬低中华文化,时而轻视西洋文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文化国民主义作为加强政治上的国民主义的工具,受到日本政权的积极支持,并以空前的庞大规模被加以强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并起到了建设性或破坏性的作用。现在看来,即文化民族主义。本文主要研究日本文化民族主义在各个历史阶段的表现形态与影响,尤其是在以中华文化和西方文明为“他者”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的自我构建过程中以及古代文化共同体向近代政治共同体转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当下讲求“多元共存”、“和而不同”、“融合与共生”的国际社会环境中,特别是在东北亚各国之间,使我们能客观地看待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文化现象,有利于采取正确的方式予以应对极端的文化民族主义行为。全文共分五章,绪论和结论分别为第一章和第五章。其中二至四章为主体内容:第二章分别对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进行正确的理论分析,为论述日本文化民族主义作理论铺垫。第三章主要以民族主义的理论范式历史地探求日本文化民族主义的发展脉络,通过对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呈现的表现形态的分析指出中国始终是日本民族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一个“他者”,与中国对抗并以此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华夷秩序”是连结日本古代与近代民族主义的内在纽带。而古代文化共同体向近代政治共同体转变过程即是当日本面对西方“他者”时民族主义逆反的心态和自我认同意识的调适过程,也就是个人、民族和国家之间同一性的实现过程。第四章是在前几章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近现代的民族共同体意识,指出其影响与问题之所在:一方面,对内强调统一性、对外强调独立性,给政府统合民众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过分的坚守民族的自尊性、特殊性和优越性而导致的危机意识也奠定了日本近现代民族主义非理性思潮的基础,并给当下日本造成一以贯之的影响,严重妨碍了东北亚地区国家关系的正常发展。
宋桔[3](2011)在《《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以19世纪北京官话口语教材《语言自迩集》(Yu-yen Tzu-erh Chi, A progressive course designed to assist the student of colloquial Chinese, as spoken in the Capital and the Metropolitan department,1867/1886/1903)的文献版本和语法阐释内容为研究对象,汇集了汉语语法、汉语史、中西语言接触、对外汉语教学史和清代史学等各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理论方法。针对现有研究版本调查不足、语法本体研究缺位、评价分析体系混淆的现状,本文在史料钩沉、文本爬梳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该书的成书历程、实物流通等文献情况,考据出相关中国协作者的生平行迹;进一步明晰了16—19世纪西人汉语语法研究的整体背景,界定出该书的文献性质并建立起立体多维的评价体系;进一步探究了编写者的语法观、语料观念与《自迩集》内在的西方语法话语体系,完成了该书三版中英文资料的考订比勘。文章分为“绪论”、“版本文献考订”、“语料与语法观念定位”、“语法体系与时代价值整理”、“结语”和“附录”六个部分。各部分之间相互照应、层层推进,具有逻辑关系上的体系性与主题内容上的自足性。兹将各章节安排与内容简述如下:“绪论”部分就《自迩集》所处的历史环境与学术思潮进行了整体回顾,就本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与反思。“绪论”第一部分以16—19世纪西人的汉语语法研究情况为背景,以论着性质、作者情况、叙述语言、出版方式等项目为坐标,准确定位《自迩集》在西人汉语研究文献体系内的位置,还原《自迩集》以真实的历史语境。第二部分综述《自迩集》研究已有成果,探索进一步深入与拓展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并从版本调查、语法研究、评价定位几个方面简要交代了本文的观察视角与展开脉络、。第二章是《自迩集》相关其人其书的考据研究,旨在明晰该书的编写背景与各章节、各版本的成书历程。章节第一部分全面梳理了中西编写人员的相关背景与任务分工;围绕威妥玛学习和研究北京官话之经历整理其生平行迹;考据威氏的汉语教师、《自迩集》协作者应龙田的生平背景及其对该书的具体贡献。借此点面结合的模式描绘出一支中西合作、精益求精的编写团队,构建集体性的“编写者”概念。第二部分明确了《自迩集》的藏本与版本概况,细致描摹洋装、线装等各类存世文献的具体形态,并以历史印迹为线索推演出当时的书籍实物流通路径。同时,查考溯源各版本、各章节的撰写背景与成书过程,据此界定出各部分的内容差异和语言特征。第三章以19世纪中期的官话语言背景和《自迩集》的教材的性质为切入点,分析编写者的语料观与语法观,明确该书内部语料之定性。章节第一部分考察了历史背景和文本语言两个维度,调查并证实《自迩集》教学的目标语言是“文雅礼貌的19世纪中期北京官话口语”,进而明确了这一封闭语料作为近代汉语共时资料的性质与价值。第二部分结合威氏的教学理念与《自迩集》的教材特征,以西方的语法研究话语体系为基点,挖掘、分析威氏的汉语语法观念。第三部分以“元语言”理论为工具,厘清威氏心目中汉语特有的那个语法分析体系与其理论话语模式(即西方传统语法体系)间的矛盾与统一,分类归纳了《自迩集》显性与隐性两套汉语语法阐释形式。第四章以《自迩集》的汉语语法阐释内容为核心,以威氏提出的“汉语如何表现西方语言通过屈折变化表达的语义”为线索,挖掘出《自迩集》教材之中浸透着的编写者对汉语本质的认识,对汉语句法的解读,构建起文本之下潜藏的一个以实用性为主导的汉语语法分析体系。该体系涵盖了汉语如何指称和区分事物、列举数目、描述事物的性质和程度,如何体现动作的时体态、性数格等内容。在论述中,我们尤为注重:●全面爬梳:以隐性语法论述整理为重点,版本比对、内容比勘为要旨;●条分缕析:以语法功能为纲整合全书内容,深入个别词汇用法个案;●语料印证:以原书语料和同时代白话语料为语法观点的共时印证材料;●比较评价:以早期西人语法论着与当下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为基点建立《自迩集》的立体评价体系,探讨其语法观点与论述方式的继承性、创新性与前瞻性。“结语”部分概述了本文在《自迩集》文献版本和语法阐释方面之所得,总结、评价了本个案的研究方法,从中提取出应用此类早期西人汉语语法文献的经验,以期实现个案与整体的关联。“附录”分为三个部分,包括《自迩集》三版各卷书影、三版“序言”及“出版说明”中译和注释和2002年出版的中译本的校正条目择录。
孟威[4](2010)在《一、二、三、四等的来源、特点与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等”是汉语等韵学的核心概念,也是汉语音韵学这一重要分支的灵魂。古人分等为四,具体在韵图中的一、二、三、四等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将各时期的特点有机连接可以掌握“等”产生、演化、消失的整个过程。本文从等韵源起入手,并通过《守温韵学残卷》、早期等韵图、宋元等韵图的历史比较,运用统计法、共时参证来描绘“等”的来源、特点、演化、及最后被“呼”所替代的发展轨迹,还利用明清时期声韵学家的“等呼”观点来印证“等”“呼”消变的实际现象,完成对一、二、三、四等的纵向梳理,也有利于我们把握汉语语音的发展规律。
徐天池[5](2009)在《音译及其在英汉、汉英翻译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音译是英汉、汉英翻译中常用的一种翻译手段,既用于专有名词的翻译,也用于普通名词的翻译。应用音译应该遵循"约定俗成"的原则。在英汉翻译中应该避免音译的中文译文引起不必要的联想,、在将英文中音译的日文专有名词翻译成汉语时应使用其相应的日文汉字。在汉英翻译中应该采用汉语拼音方案来拼写中文的专有名词,但对于少数由于历史原因而形成的已被广泛接受的专有名词的音译则可以保留原来的拼写方法。
邹彭[6](2009)在《语言学概论语音部分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学概论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本论文已经是第二届了。通过两届的研究,在有关网络精品课程以及语言学概论网上精品课程的普遍共性认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各自侧重内容的不同,因此结构和方法等方面各有所长。本论文所讨论的语音学章节在内容组织上把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层次、联系以及区别用图像、表格和流程图形式等进行深入挖掘和阐述,做到各级关系条理清晰,一目了然,同时补充和延伸了前者的研究;在结构上,重点突出,扩展合理,第一章是概述,第二、三章是核心详解,第四章是扩展部分,向语音教学和实验语音学方向扩展,既可以对今后的多媒体语音教学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补充解释了Praat语图等;在方法上,广泛应用了WAV音频、FLASH动画文件、实验语音学语图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育信息技术和实验语音学技术,系统、科学地开展《语言学概论》(语音部分)的网络课程教学,以达到生动直观地理解语音学基础知识,了解国内语音学研究内容和语音学的研究方法,了解汉语语音教学研究和应用的目的,同时继续加强并推进《语言学概论》的精品课程建设,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总结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方法和步骤以及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二部分重点探讨语音部分的网络课程建设的原则、具体步骤和素材的建设以及语音部分的教学脚本设计;第三部分把课题向实践性强的语音教学和实验语音学方向扩展,加强课题的延伸性。最后结论部分对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
马重奇[7](2004)在《1998-2003年汉语音韵研究综述(下篇)》文中研究指明 二、1998-2003年中古音研究概述(一)声母研究1、关于《切韵》声母系统研究主要论文有:时建国《曾运乾的<切韵>五十一纽说》(《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47-51),陆志韦《证<广韵>五十一声类》(《陆志韦语言学着作集》,中华书局,1999年3月版:373-431),陆志韦《试拟<切韵>声母之音值——并论唐
王兴佳[8](2001)在《古代的汉字标音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但是为汉字标音的方法古已有之。最早的汉字标音法主要有下列几种。(一)譬况的说法。如公羊宣八年《传》,何休注云:"言‘乃’者内而深,言‘而’者外而浅。"(二)使用假借字。《说文解字》中说,假借就是"本无其字,依声托字"。即借代表某一个词的字书写与它音同或音近的另一个字。假借字只借字音,不管原意,如借"羽"为"翌",借"风"为"凤"等。因为汉字是表音的,不是音节符号,所以不能因假借而产生歧义。汉末刘熹
孙昊[9](1998)在《贵州民间珍藏家谱提要》文中指出 本文所言民间珍藏家谱,指我们在搜集、整理、研究谱牒学的过程中,在普通老百姓那里所搜集到的家谱。凡四十种,均为各家族修谱或续谱的抄本。贵阳花溪竹林寨《班氏谱系》民国六年正月(1917),班氏第十三代孙班永恒,以谱失,得于姑母处之旧谱续修。据谱,其先祖班壹,扶风人,避于楼烦。后复至陕西扶风郡,元朝时由扶风迁入江西广信府,元顺帝二十五年(1357)入黔。明洪武六年
戴正德[10](1996)在《古汉语音韵问答》文中研究说明 1.什么叫音韵学?汉语音韵学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内部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它有着悠久的历史。音韵学共分三个部类:一、今音学;二、古音学;三、等韵学。
二、古代的汉字标音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代的汉字标音法(论文提纲范文)
(1)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要素导入研究——以中国文化通论(英文)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外语类课程思政要素导入的必要性及要求 |
(一)思政要素的定义 |
(二)外语类课程思政要素导入的环境 |
(三)对中国文化通论(英文)课程的要求 |
二、中国文化通论(英文)课程思政要素导入的尝试 |
(一)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的调整 |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
(三)教学方法的更改 |
(四)学习评价与考核的细化 |
三、中国文化通论(英文)课程思政要素导入实践的反思 |
(2)论日本的文化民族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文化民族主义理论分析 |
2.1 什么是民族主义 |
2.2 何谓文化民族主义 |
第三章 日本文化民族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
3.1 古代的文化民族主义萌芽 |
3.1.1 文字的发明和文学的创造 |
3.1.2 原初神道与外来佛教的“融合” |
3.2 中世、近世的文化民族主义 |
3.2.1 神国思想的自觉性建构 |
3.2.2 日本中心主义的产生 |
3.2.3 神道的“脱儒” |
3.2.4 近世国学与文化认同 |
3.3 近代的文化民族主义 |
3.3.1 近代天皇制和国民意识的构建 |
3.3.2 国民的文化统合 |
3.3.3 日本文化优越论 |
第四章 近现代日本文化民族主义的表现及其影响 |
4.1 近代日本民族主义思潮分析 |
4.2 对华文化侵略的问题 |
4.3 战后的日本文化论流变 |
4.4 当今日本文化发展战略及其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表格目录 |
插图目录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凡例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整体与个案:早期西人语法研究与《自迩集》的定位 |
一、早期西人汉语语法研究文献的历史背景与分类系统 |
二、三维度:性质、作者、出版方式 |
三、《自迩集》的坐标定位 |
第二节 综述与反思:《自迩集》研究的洞见、未见与创见 |
一、洞见:《自迩集》的价值发掘与应用性研究 |
二、未见:版本调查的偏颇与价值评价的失衡 |
三、创见:本文的观察视野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探考与爬梳:《自迩集》文献版本与实物流通 |
第一节 其人:19世纪北京官话的权威见证人 |
一、威妥玛:外交官式的汉语教育者 |
二、其他编写者:中西合璧的编写团队 |
三、协作者应龙田考辩 |
第二节 其书:三易其版的19世纪北京官话口语教材 |
一、概览:出版信息与三版间修订 |
二、溯源:各章内容与成书过程 |
三、价值:存世版本与实物流通 |
第三章 素材与基点:《自迩集》语料特征与语法观念 |
第一节 语料观:《自迩集》的语料特征与性质 |
一、特征:文雅的19世纪中期北京官话口语 |
二、性质:可信的近代汉语共时语料 |
第二节 语法观:威氏的语法观与汉语教学理念 |
一、汉语语法观念与西方话语体系 |
二、语法教学理念与教材实用导向 |
第三节 论述元语言:矛盾的化解与多元论注体系 |
一、"元语言"理论与本领域的应用 |
二、《自迩集》内在的元语言冲突 |
三、元元语言:作为底本的西方教学语法教材 |
四、论述元语言:中英的不完全对译 |
五、形式元语言:显性与隐性并举 |
六、隐性的词法、句法、语用阐释法辨析 |
七、术语选择的窘境与术语的沿袭、创制 |
第四章 条分与缕析:《自迩集》的语法体系与时代价值 |
第一节 框架:"神气"、"句法"与"虚实死活"构建的主体 |
一、语法概念:Grammar与"神气"、"层次"、"句法". |
二、词类观念:"虚实死活"的继承与革新 |
第二节 汉语如何指称人和物:名词与对其的区分 |
一、名词:指称与结构分析 |
二、冠词:功能与鉴别方式 |
三、如何区分名词的"性" |
四、如何区分单数和复数 |
五、如何体现"格"差别 |
第三节 汉语如何指代事物:代词 |
一、指代人:人称代词及敬称系统 |
二、称代不确知的人和物:疑问代词 |
三、表现小句和词汇的关系:关系代词 |
四、称代"每个人"与"自己":个体代词与反身代词 |
五、指别:指示代词及其组合形式 |
第四节 汉语如何列举数目:数词 |
一、基数词的表示方法 |
二、序数与约数的表示方法 |
第五节 汉语如何描述动作:动词及其时体态 |
一、动词的构成及结构分析 |
二、表达五种语气与分词 |
三、表达不同的时态 |
四、时态标记词举例 |
第六节 汉语如何协助动词表意:助词 |
一、英文卷的"auxiliary"与助词词类自觉 |
二、结构助词"的"与"得" |
三、后助助词"来"、"去"及其复合式 |
第七节:汉语如何描述事物的性质和程度:形容词及其比较级 |
一、形容词及补语修饰 |
二、表示比较级和最高级 |
第八节:汉语如何论述动作的方式、时间、程度:副词 |
一、副词的构成 |
二、表示时间概念:时间副词 |
三、描述程度强度:程度副词 |
四、表示否定:否定副词 |
第九节:汉语如何连接单位成分:连词与介词 |
一、表达连词语义的汉语形式 |
二、表达介词语义的汉语形式 |
三、"给"的给予义和受害义 |
第十节:汉语表达情绪的方式:语气副词与感叹词 |
一、界定语气:语气副词 |
二、描述语气:感叹词 |
第十一节:《自迩集》的量词研究 |
一、量词的实质与功能 |
二、前人基础上的量词词表与论述特色 |
第十二节:汉语如何表示被动含义 |
一、被动的实质与两类实现方式 |
二、实现被动的有标记方式:动词与助动词 |
三、表被动的无标记结构 |
第十三节:特殊疑问句:反问句与正反问句 |
一、实现无疑而问:反问句 |
二、并列肯定与否定:正反问句 |
第五章 结语 |
总结:《自迩集》汉语语法研究成果与思路方式 |
拓展:个案基础上探索早期西人汉语研究文献之应用 |
期待:更真实、更深入的《自迩集》汉语世界 |
附录 |
附录一:《自迩集》三版书影 |
附录二:《自迩集》"序言"及"出版说明"中译 |
附录三:《自迩集》中译校订条目择录 |
基本文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一、二、三、四等的来源、特点与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本课题所需要的语言材料 |
第三节 研究本课题所采用的语言理论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本课题的学术意义 |
第二章 等韵学的源流、性质与作用 |
第一节 等韵学的源流 |
一 "等韵"的由来 |
二 等韵学的兴起与发展 |
第二节 等韵学的性质 |
一 "等"的概念 |
二 关于"等"的划分 |
第三节 等韵学的作用 |
一 等韵图的作用 |
二 等韵学的地位 |
三、等韵学的功能 |
四、等韵原理的应用 |
第三章 早期等韵图一、二、三、四等韵的来源与特点 |
第一节 早期等韵图一、二、三、四等韵的来源 |
一 早期等韵图《韵镜》、《七音略》和《守温韵学残卷》简介 |
二 《守温韵学残卷》与《韵镜》、《七音略》之关系 |
第二节 论早期等韵图的一、二、四等韵特点 |
一 《韵镜》和《七音略》一等韵的特点 |
二 《韵镜》和《七音略》二等韵的特点 |
三 《韵镜》和《七音略》四等韵的特点 |
第三节 论早期等韵图的三等韵特点 |
一 《韵镜》和《七音略》非重纽三等韵的特点 |
二 《韵镜》和《七音略》重纽韵的特点 |
第四章 宋元等韵图一、二、三、四等韵的特点与演化 |
第一节 宋元时期几种等韵图的简介 |
第二节 宋元韵图一等韵的特点与演化 |
一 《四声等子》一系韵图与早期韵图一等韵列字之比较 |
二 《四声等子》一系韵图一等韵的特点 |
第三节 宋元等韵图二等韵的特点与演化 |
一《四声等子》一系韵图与早期等韵图二等韵列字之比较 |
二 《四声等子》一系韵图二等韵的特点 |
第四节 宋元等韵图三等韵的特点与演化 |
一 《四声等子》一系韵图与早期等韵图三等韵列字之比较 |
二 《四声等子》一系韵图三等韵的特点 |
第五节 宋元等韵图四等韵的特点与演化 |
一 《四声等子》一系韵图与早期等韵图四等韵列字之比较 |
二 《四声等子》一系韵图四等韵的特点 |
第五章 明清等韵学家关于等呼的论述 |
第一节 明清等韵学家吕维祺、江永、熊士伯、夏燮关于"等"的论述 |
第二节 明清等韵学家吕维祺、江永、夏燮、潘耒关于"呼"的论述 |
第三节 明清等韵学家江永、潘耒、夏燮、陈澧关于"等呼关系"的论述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总论 |
第一节 一、二、三、四等的来源、特点与演化结论 |
第二节 "等"与"呼"的消变与转化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语言学概论语音部分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2 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
1.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 语音部分网络课程的基本开发 |
2.1 开发的原则和理论基础 |
2.2 开发步骤 |
2.3 素材的建设 |
2.4 技术手段 |
2.5 网络课堂的利用 |
3 语音部分网络教学内容设计 |
3.1 语音是语言的听觉形式 |
3.2 音素 |
3.3 音位 |
3.4 音位系统 |
3.5 语音系统 |
4 语音部分扩展建设 |
4.1 语音教学 |
4.2 实验语音学 |
4.3 总结 |
5 结论 |
5.1 取得的成绩 |
5.2 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1998-2003年汉语音韵研究综述(下篇)(论文提纲范文)
二、1998-2003年中古音研究概述 |
(一)声母研究 |
1、关于《切韵》声母系统研究 |
2、关于反切上字研究 |
(二)韵部研究 |
1、关于反切下字研究 |
2、关于韵文用韵研究 |
3、关于等韵构研究 |
(三)声调研究 |
(四)综合研究 |
1、关于《切韵》音系性质研究 |
2、反切、直音、声训研究 |
3、中古韵书研究 |
4、切韵构拟 |
5、其他研究 |
三、1998-2003年近代音研究概述 |
(一)声母研究 |
(二)韵部研究 |
1、诗歌用韵研究 |
2、词用韵研究 |
3、曲韵研究 |
4、韵书韵部研究 |
(三)声调研究 |
(四)综合研究 |
四、古代的汉字标音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要素导入研究——以中国文化通论(英文)课程为例[J]. 温军超.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 [2]论日本的文化民族主义[D]. 任华军. 延边大学, 2012(02)
- [3]《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D]. 宋桔. 复旦大学, 2011(12)
- [4]一、二、三、四等的来源、特点与演化研究[D]. 孟威.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2)
- [5]音译及其在英汉、汉英翻译中的应用[A]. 徐天池. 外国语文论丛(第2辑), 2009
- [6]语言学概论语音部分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研究[D]. 邹彭. 湖南师范大学, 2009(11)
- [7]1998-2003年汉语音韵研究综述(下篇)[J]. 马重奇.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12)
- [8]古代的汉字标音法[J]. 王兴佳. 文史知识, 2001(01)
- [9]贵州民间珍藏家谱提要[J]. 孙昊. 文献, 1998(04)
- [10]古汉语音韵问答[J]. 戴正德. 中文自修, 199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