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蛉引起食物中毒的报告

散蛉引起食物中毒的报告

一、由分散广泛杆菌(Panloca dispersa)引起的食物中毒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陈若婵[1](2021)在《浙江省兽医事业研究(1949-1966)》文中指出

杜良庆[2](2020)在《内生真菌Chaetomium globosum S108产β-D葡萄糖醛酸苷酶的发酵过程优化及酶的克隆表达》文中研究说明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GAMG)作为甘草酸(glycyrrhizin,GL)的衍生物,其生物利用度和生理活性均强于GL,且甜度是GL的5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实验室前期筛选到一株能够产β-D葡萄糖醛酸苷酶(β-D-Glucuronidase,GUS)的东乡野生稻内生真菌菌株Chaetomium globosum S108,其产生的GUS能够高效定向催化GL生成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 monoglucuronide,GAMG)。但是由于GUS酶的产量低,限制了其工业化应用。因此,为了提高C.globosum S108产GUS的活力,降低GAMG催化生产的成本,本论文以C.globosum S108为研究对象,以β-D葡萄糖醛酸苷酶活力为主要指标初步开展了C.globosum S108产GUS的250 m L摇瓶和5 L发酵罐的发酵条件优化。此外,还对该GUS基因进行了克隆及表达,研究结果如下:1.开展了C.globosum S108摇瓶培养产GUS的碳源优化,发现蔗糖为C.globosum S108产GUS的最适碳源,在5 g/L蔗糖浓度条件,酶活可达198 U/m L。2.开展了C.globosum S108摇瓶发酵产GUS的氮源优化,发现蛋白胨为C.globosum S108产GUS的最适氮源,其最适浓度为7 g/L。3.在5 g/L蔗糖和7 g/L蛋白胨条件下,C.globosum S108发酵产GUS酶活达到645 U/m L,较之优化前提高3.3倍左右。进一步观察C.globosum S108菌体形态,发现以蛋白胨为氮源培养条件下,C.globosum S108菌体形态为少刺的椭球状,而不同碳源对菌体形态无明显影响。4.在5 L发酵罐上,筛选了搅拌器类型,并优化了搅拌转速,结果表明。箭叶型搅拌器类型为适合类型,在转速200 r/min条件下,GUS酶活力可达792U/m L。5.利用PCR方法从C.globosum S108基因组DNA中成功克隆到编码GUS的基因cg-GUS,该基因全长1893 bp,编码631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分子量约为70 KDa。构建GUS的原核表达载体p EASY-Blunt-gus8902,并转化入E·coli BL21(DE3)内,经诱导表达该重组GUS,重组GUS能够转化GL生成GAMG,但活力明显偏低。

邓熙[3](2020)在《河源市旅游团队餐饮安全监管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河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作为广东省新兴的旅游城市,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往,带动了餐饮的蓬勃发展,餐饮经营单位不断的增多为餐饮的安全监管提出了新的难题。此外,虽然河源市的旅游业不断发展,但就其整体经济现状而言,仍是一个欠发达的粤东北山区。对餐饮的安全监管不到位,各类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譬如:依然存在一些食品违法违规行为、公众对食品安全及监管缺乏信任、食品安全监管难于做到全流程全方位覆盖等。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学者并没有人进行过系统性的研究,仅有的研究也只是将旅游团队餐饮安全与普通的餐饮安全监管混为一团,这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旅游团队餐饮安全到底应当如何监管还处于摸索阶段,为此,笔者希望通过研究河源市旅游团队餐饮的安全监管现状,并结合国内外监管的优秀经验,从而得出可以改善河源市旅游团队餐饮安全监管的良策。旅游团队餐饮的安全监管问题得到了解决,可以进一步提升整个河源市旅游服务质量,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刺激经济增长。本文结合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访谈法对河源市旅游团队餐饮安全监管现状进行研究,发现河源市旅游团队餐饮安全监管存在政府监管无针对性、业内不良竞争导致企业在餐饮安全上简配、监管处于事后阶段、监管部门监管能力有限的问题,而问题的原因是对旅游团队餐饮安全监管的法律规制不足、市场竞争不规范、监管不足、旅游团队餐饮管理技术手段有限、社会对团队餐饮监督参与较少。本文基于HACCP理论建立了河源市旅游团队餐饮安全预警体系,基于这一体系提出了河源市旅游团队餐饮安全监管的建议,即建立贯穿HACCP团队餐饮安全预警体系的全方位监督流程、引进先进技术提升预警信息采集水平、以地方性法规建设作为预警信息分析的支撑、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建立危机预警机制。

李邝[4](2019)在《功能纳米粒子改性蛋白基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质材料因为具有产量丰富、可再生和生物降解等优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大豆蛋白作为农林产品加工的产物,是自然界产量最丰富的植物蛋白,在我国产量巨大,开发利用意义重大。本论文以蝶形花科大豆分离蛋白为主要原料,采用功能化金属纳米团簇和石墨烯等纳米材料改性,研究开发系列高性能大豆分离蛋白基复合薄膜材料,如食品包装以及活性抗菌材料等,为扩大大豆蛋白用途与附加值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金属纳米团簇改性制备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薄膜。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基物,加入二价阳离子的硫酸铜和氯化锌,通过络合作用与大豆分离蛋白配位,设计并合成出水溶性铜纳米团簇和锌纳米团簇的分散液;通过透射电镜和紫外吸收光谱分析金属纳米团簇的形貌特征,证明溶液中的铜纳米团簇的尺寸约为5 nm,而锌纳米团簇约为20 nm;铜纳米团簇改性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增加到4.91 MPa,而锌纳米团簇改性复合薄膜的断裂伸长率304.05%;通过金属释放量测试,证实改性后的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薄膜中释放的金属元素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2.通过壳聚糖与微晶纤维素进一步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薄膜。经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膜的表面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发现金属纳米团簇可以显着提高壳聚糖与大豆分离蛋白之间的生物相容性,使复合薄膜具有更均匀的结构特征;壳聚糖和锌纳米团簇改性复合膜的水接触角得到显着增加,证明其可以进一步提高其表面的疏水性;壳聚糖和铜纳米团簇改性的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增加到 5.01 MPa 和 197.50 MPa。3.石墨烯/纤维素纳米晶体改性制备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薄膜。采用在牛血清蛋白溶液中采用超声处理的方法,制备出稳定的石墨烯水分散液。使用带阳离子的聚乙烯亚胺对纤维素纳米晶体进行改性,改性后带正电荷的纤维素纳米晶体可以与带负电的石墨烯纳米片产生较强的电荷作用,有效提高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薄膜的致密性;改性后的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增加到7.49 MPa,水蒸气透过率和吸水性分别降低13.49%和47.18%。4.多巴胺改性制备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薄膜。根据贻贝粘附蛋白启发的仿生原理,采用多巴胺对碳纳米管进行化学修饰,利用具有独特功能性的石墨烯纳米片与界面增强作用的碳纳米管,对大豆分离蛋白薄膜进行改性,制备出高性能蛋白基复合膜材料。由于大豆分离蛋白中的氨基酸和聚多巴胺分子中含有共轭双键的苯环结构,所以改性后的纳米复合薄膜对紫外线辐射展现出更强的吸收作用;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增加到10.15 MPa;复合薄膜疏水性得到提升,水接触角由38.15°增加到了 52.78°;复合薄膜最大热降解速率时的温度也由308℃提升到312℃,表明改性后的蛋白基纳米复合薄膜具有更优良的热稳定性,有望应用于耐热型包装材料的制备。5.银纳米粒子改性制备蛋白基复合薄膜。利用多巴胺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和多巴胺中儿茶酚与银的配位作用,通过原位还原的方法制备了出银纳米粒子,用于蛋白基复合薄膜改性。改性后复合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和吸水率分别降低了 51.60%和30.98%,表现出优良的阻隔性能和耐水性;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分别增加到35.99 MPa和71.31%;而最大热降解速率时的温度也由310℃提升到319℃,证明其热稳定性得到显着增强;同时复合膜抗菌性显着改善,表现出对革兰氏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革兰氏阴性的大肠杆菌较为明显的抗菌作用,有望应用于新型活性抗菌材料。

邹灯超[5](2019)在《NMR纳米传感器制备工艺优化及其在沙门氏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对人类健康有严重的危害,而传统培养法、免疫学法和分子生物学法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的需求,故建立高效、快速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磁性纳米颗粒在接近共振的水质子时,能有效改变质子所处的局部磁场,缩短水质子的横向弛豫时间T2。同时,纳米颗粒表面还有丰富的功能基团,在偶联剂EDC/NHSS的作用下,纳米颗粒共价偶联沙门氏菌特异性抗体从而具备靶向性。本研究拟以修饰有特异性抗体的磁性纳米颗粒作为探针和弛豫信号转换的媒介,同时结合NMR技术构建一套全新的NMR纳米传感器对沙门氏菌进行快速检测。各章节内容分述如下:第一章:介绍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其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事件,简要介绍了纳米颗粒基本组成和基于纳米技术、免疫技术和核磁共振技术的NMR传感器在生物样品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第二章:不同种类NMR纳米探针制备及其表征。为了比较不同修饰方法制备的NMR纳米探针对NMR传感器核磁信号输出的影响,故采用EDC/NHSS法分别合成Fe3O4 MNP-Antibody、Fe3O4 MNP-SA和Fe3O4 MNPC-SA探针。DLS的数据显示,与裸磁珠相比,Fe3O4 MNP-Antibody和Fe3O4 MNP-SA探针的水化粒径分别增加了29 nm和12 nm,表明抗体和SA已经成功修饰到纳米颗粒表面。利用PLL制备纳米粒子簇时,最佳的PLL的添加量为8μg。通过EDC/NHSS法将SA修饰到纳米粒子簇上时,纳米粒子簇的水化粒径增加了118 nm,Zeta电位由-30.57 mV增加到-25.63 mV,表明SA已经成功修饰到纳米粒子簇表面。通过对纳米颗粒进行弛豫分析,发现构建的纳米粒子簇由于粒径太大而使得通过的水质子存在“扩散受限”的现象,即对水质子横向弛豫时间的影响能力降低。第三章:基于纳米颗粒磁学信号的NMR纳米传感器快速检测沙门氏菌。以酶标板为固相载体,同时结合Elisa中的双抗夹心法固定目标菌和磁性纳米探针,然后在洗脱剂的作用下将纳米探针洗脱下来,通过测定洗脱液的NMR信号对目标菌进行快检测。通过优化,得到最佳的参数:包被抗体0.5μg/mL、生物素化抗体0.5μg/mL、磁珠使用量为10μg、孵育时间30 min、最佳的洗脱剂为甘氨酸-HCl(0.05 M,pH=2.6)。在最优的参数下,该NMR纳米传感器能在150 min对沙门氏菌进行有效检测,检测限为105CFU/mL,有很好的特异性且能应用于实际牛奶样品中检测,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快速检测方法。

苗攀登[6](2019)在《基于功能化金纳米颗粒的亚硝酸盐纳米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防腐和着色。亚硝酸盐也是一种剧毒物,近年来,与亚硝酸盐有关的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然而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还不够完备,因此本课题在传统比色法的基础上,将对氨基苯硫酚和萘基乙二胺盐分别修饰到金纳米颗粒上,通过与NO2-的重氮化耦合反应,使金纳米颗粒发生聚集,改变其光学性质,并且改变程度与NO2-的浓度呈正相关,达到检测NO2-的目的。相比于传统比色法,新型检测方法的显色更加明显,可用于裸眼检测,检测线更低,适用于食品中微量亚硝酸盐的快速检测。以亚硝酸钠为研究对象,本课题基于金纳米颗粒的不同的制备方法,建立了三种检测方法:对氨基苯硫酚修饰到水相金纳米颗粒,萘乙二胺反应连接到谷胱甘肽功能化金纳米颗粒上,组成第一种检测方法。标准曲线:y=0.7186x+0.0038,R2=0.9992;对氨基苯硫酚修饰到水相金纳米颗粒,萘乙二胺反应连接到巯基丙酸功能化的金纳米颗粒上,组成第二种检测方法。标准曲线:y=0.767x+0.0029,R2=0.9978;对氨基苯硫酚修饰到水相金纳米颗粒,萘乙二胺反应连接到包被过的油相金纳米颗粒上,组成第三种检测方法。标准曲线:y=0.4634x+0.0403,R2=0.995。三种检测方法的检测限分别为3.06 ng/mL、4.82 ng/mL、10.14 ng/m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96-102.76%、94.42-103.29%、93.09-104.7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是3.76%、3.81%、4.60%。三种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稳定性以及抗干扰能力。用三种检测方法对腌辣白菜的亚硝酸盐含量进行了30天的追踪记录,发现辣白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过程,在10天达到最高200μg/g之后逐渐降低,在第23天亚硝酸盐含量降低到18μg/mL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对本校周边部分小吃店做了抽样调查,发现50%左右的商家存在亚硝酸盐超标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且有亚硝酸盐成倍超标的情况。

王硕,刘敬民[7](2018)在《基于功能纳米材料的食品安全分析新技术》文中认为食品安全是探讨在食品加工、贮存、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和防范食物中毒等的跨学科领域。面对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准确可靠、行之有效、方便快捷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至关重要。针对现存的和不断发现的食品污染物、有害物质残留,识别、监测和量化新衍生并发现食品有害物质,传统的分析方法如常规质谱、常规色谱、常规光谱等技术,在特异性、灵敏度、重现性及效率方面已无法满足复杂样品的基质分析。随着先进功能纳米材料的出现,新型的分析化学手段如比色法、荧光传感、表面增强拉曼、电化学等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表现出高灵敏度、高精密度、高特异性、高通量、简便快速、高效低成本等优势。本文简述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对后续先进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的开发做展望;提出基于纳米成像技术的食品安全实时无损研究手段,用以针对生物体内的食源性有害物质的分布代谢转化过程和致病机理研究,有望拓展创新性和先进性的食品安全分析方法和研究理念。

胡振[8](2018)在《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文献综述食品安全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广西实际,研制科学可行、符合广西实际的食品安全治理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14个市进行现状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法与密切值法对各地食品安全治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主要影响因素。基于SWOT分析法,提出完善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战略策略,提出对策建议。研究方法1.通过文献研究,归纳食品安全治理与评价等理论,总结国内外食品安全治理研究进展与实践经验,提出食品安全治理评价指标框架。2.通过文献研究、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等方法,构建广西食品安全治理评价指标体系。3.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调查表,对广西食品安全治理现状进行现况调查,并进行分析讨论。4.在现状研究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广西食品安全治理综合评价模型,量化评价和深入分析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主要影响因素。采用密切值法对各地食品安全治理情况优劣排序,并对比因子分析法综合排序结果。5.在现状调查和综合评价基础上,基于SWOT分析法,阐述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优势、劣势、机会和障碍,并提出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完善策略和对策建议。研究结果1.广西食品安全治理评价指标的构建本研究运用德尔菲(Delphi)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两轮专家权威系统均大于0.7;两轮专家协调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专家意见趋同;第二轮咨询各指标变异系数介于0.069-0.166之间。经过两轮咨询,评价指标体系保留有3个层次,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39个。2.广西食品安全治理现状调查研究结果2.1政府治理方面,各地对食品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已初步构建相对独立、统一权威、专业高效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全系统核定人员编制10822个,是改革前2012年的3.34倍。万人口拥有食品安全人员编制数2.16个。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规范化建设成效显着,但仅有21.30%的乡镇拥有食品安全执法机动车。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逐步健全,但技术支撑能力仍不强。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查办案件数量明显增加。2017年广西各地查处食品安全案件9407件,是2014年3990件的2.35倍。2.2市场治理方面,广西各地餐饮量化分级率稳定提升,网络订餐平台主动落实主体责任,但通过各地查处不同类型的食品安全案件数量看,发现食品从业者在严格落实良好行为规范、按标准规范生产经营食品、依法依规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等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方面做的还不够。2.3社会治理方面,近3年,广西各地投诉举报信息受理总量年均增长率40.19%;明厨亮灶完成率由2015年8.62%增加到2017年42.23%;基层食品安全协管员对农村集体聚餐指导率达到82.54%,百万人口宣传教育活动场次达65.81场次。2.4食品安全状况方面,2017年度全区食品抽检合格率96.57%,比2015年增长了0.37个百分点;食品安全状况持续稳定向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守住了没有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底线。全年有17件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在学校,占全区的41.46%。2.5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方面,14个市平均满意度为69.08%。农贸市场、互联网订餐和小摊贩、小餐饮、小作坊总体满意度均低于70%。群众对食品安全形势向好转变的乐观程度占75.98%。3.基于因子分析法和密切值法的广西食品安全治理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估模型为:F综合得分=0.474*F监管执法+0.266*F组织领导+0.155*F群众满意+0.106*F群防群控。模型包括监管执法、组织领导、群众满意度和群防群控等4个公因子,这提示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构建需要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社会公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需要以人民是否满意为工作标准,围绕群众高度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实施严格监管和综合治理。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密切值法对14个市食品安全治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以三分位数为界值,分为“弱”、“中”和“强”三个等级。治理能力为“强”的设区市均为南宁、桂林、柳州、玉林和河池5个。治理能力为“弱”的设区市均为崇左、贺州、北海、贵港和防城港等5个市,来宾、钦州、百色、梧州等4个市的治理情况为“中”。在具体排序秩次上但基本相符,与现状调查结果相关指标所反映的现实情况基本相符合。4.基于SWOT的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分析本研究基于SWOT模型,运用策略配对方法,通过绘制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SWOT矩阵表进行策略分析,提出构建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SO战略、WO战略、ST战略、WT战略,并提出具体的对策与建议。一要以食品安全法为准则,严格落实不同治理主体的责任。主要包括严格落实党委政府及监管部门的责任、督促生产经营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和引导社会公众落实参与责任。二要以新机构改革为契机,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治理机制,特别是要完善最严谨的法规标准、最严格的全程监管制度和最广泛的社会公众参与制度。三要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为抓手,推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在大市场监管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针对食品安全治理的综合性、系统性和专业性,强调要强化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并提出食品安全“严管”加“巧管”的理念。结论1.通过文献研究,系统回顾了食品安全理论、治理理论和食品安全治理理论,提出了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框架和机制,为课题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2.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运用Delphi法确定了广西食品安全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基本达成了共识。专家积极性、权威性、协调性、一致性都较好,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3.现状调查实证研究显示,广西在食品安全治理方面,党政同责落到实处,组建了一支完整统一的机构队伍,监管治理能力稳步上升,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逐步落实,社会共治格局初步形成,监管效能充分发挥,但也存在食品安全风险日益复杂,技术支撑能力尚难以满足有效监管需求,监管队伍与监管任务矛盾仍然突出,食品生产经营者自我质量安全管理能力不足,主体责任尚未完全落实等问题。食品安全状况持续稳定向好,守住了没有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底线,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还有待提升,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构建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4.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综合评估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综合评价排序及分档结果与现状调查、密切值法基本相符,与现实情况也基本相符合,说明综合评价模型的选择具有较好的全面性和合理性。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5.基于SWOT法对完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进行策略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徐雨晨[9](2016)在《食品安全监管的公民参与研究 ——以南昌市调查为例》文中认为"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与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有关系,会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同时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一直以来我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中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管,推进食品安全创建的示范行动,要推行依法行政和治理方式的创新,建立重大政策的问责制度,开展第三方评估"。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也提出了新的监管方式,即要加入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食品的消费者、食品安全行业协会与新闻媒体的监管,由它们组成"五元治理模式"。然而,实际上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成效并不理想,食品安全问题仍然频繁发生,严重的威胁着公民的生命。为了解食品安全监管公民参与的现状,本文以对南昌市公民的调查为例,通过相关问卷的设计和样本选择,运用SPSS软件对食品安全监管公民参与中的公民关注度、满意度、参与意愿和参与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调查了解到南昌市公民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很高,但是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很低。此外,也对南昌市公民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的参与意愿和参与能力做了调查,发现公民参与的意愿很高,但是参与能力很低。由此可见,食品安全监管公民参与的现状并不让人满意。我国已经进入社会建设的重要时期,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关系着公民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因此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意义。根据调查了解到的食品安全监管公民参与的现状,为更好的实现公民参与,提出了以下几点完善公民参与的对策。首先,公民自身参与能力是提高公民参与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提高公民自身的能力。其次,公民参与要有一个完善的参与机制保障,所以要构建一个食品安全监管公民参与的新机制。第三,公民要掌握了食品市场的信息才能有效的参与监管,因此要完善食品安全社会公示制度,保障公民信息的获取。第四,要完善公民参与的技术手段,公民可以利用网络论坛参与食品安全监管。最后,新闻媒体是公民参与的有力后盾,因此要加强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促进食品安全监管的公民参与,改善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钟志文[10](2016)在《广州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研究》文中提出2013年的下半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的研究制定,正式拉开了广州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帷幕。至此,广州市“九龙治水”式的食品安全分段监管模式宣告终结。然而现阶段,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仍处于探索和不断完善过程中,未来的发展走向仍不够明朗,在这样的背景下,系统科学地对广州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为进一步完善和建立与广州市地区食品安全环境相适应的监管体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而且可以为我国“大部制”改革和国内其他大中型城市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提供参考价值和经验总结。本文以广州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等概念的界定,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调查问卷采集的各项数据,对广州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借鉴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国外发达国家,以及国内“南北派”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先行城市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经验,从中得到启示: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统一的监管权责;清晰的问责制度;协调高效的职能划分;良好的监管约束制度;信息透明、消费者教育和全社会参与的监管大环境是广州市乃至全国食品安全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提出广州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未来改革的方向:在继续完善和夯实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基础上,尝试探索实行把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全部交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单一型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二、由分散广泛杆菌(Panloca dispersa)引起的食物中毒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由分散广泛杆菌(Panloca dispersa)引起的食物中毒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内生真菌Chaetomium globosum S108产β-D葡萄糖醛酸苷酶的发酵过程优化及酶的克隆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球毛壳菌简介
    1.2 甘草简介
        1.2.1 甘草的概述及药用价值
        1.2.2 甘草的主要活性成分
        1.2.3 微生物转化甘草酸的研究进展
    1.3 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的概述
        1.3.1 GAMG的结构、活性及应用
        1.3.2 GAMG生物转化的研究进展
    1.4 β-D葡萄糖醛酸苷酶概述
    1.5 β-D葡萄糖醛酸苷酶的产酶条件研究
    1.6 β-D葡萄糖醛酸苷酶的发酵罐生产
    1.7 β-D葡萄糖醛酸苷酶基因克隆的研究现状
    1.8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1.8.1 研究意义
        1.8.2 研究内容
        1.8.3 技术路线
第2章 生产培养基的成分优化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材料与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1.4 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GAMG的标准曲线绘制
        2.2.2 摇瓶发酵培养
        2.2.3 菌体干重测定
        2.2.4 GUS的提取及酶活测定
        2.2.5 总糖的测定方法
        2.2.6 Chaetomium globosum S108 的宏观形态观察
        2.2.7 总氮的测定方法
        2.2.8 碳、氮源的优化
        2.2.9 5L发酵罐放大试验
    2.3 研究结果
        2.3.1 GAMG的测定方法建立
        2.3.2 UPLC检测方法验证
        2.3.3 不同碳源对C.globosum S108 发酵产酶的影响
        2.3.4 蔗糖浓度对C.globosum S108 发酵产酶的影响
        2.3.5 不同氮源对C.globosum S108 发酵产酶的影响
        2.3.6 蛋白胨浓度对C.globosum S108 发酵产酶的影响
        2.3.7 不同氮源下C.globosum S108 的宏观形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GUS的发酵罐发酵优化
    3.1 实验材料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培养基
    3.2 实验方法
        3.2.1 种子制备
        3.2.2 5L发酵罐培养
        3.2.3 发酵液成分检测
        3.2.4 5L发酵罐搅拌控制相关实验
    3.3 研究结果
        3.3.1 不同类型搅拌器对C.globosum S108 发酵产酶的影响
        3.3.2 不同类型搅拌器对C.globosum S108 菌体形态的影响
        3.3.3 不同类型搅拌器对C.globosum S108 菌体生长的影响
        3.3.4 不同类型搅拌器对C.globosum S108 菌体糖、氮代谢的影响
        3.3.5 不同类型搅拌器对发酵体系pH的影响
        3.3.6 不同搅拌速率对C.globosum S108 发酵产酶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β-D-葡萄糖醛酸苷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4.1 实验材料
        4.1.1 菌株和质粒
        4.1.2 β-D-葡萄糖醛酸苷酶克隆引物
        4.1.3 主要试剂
        4.1.4 培养基
        4.1.5 常用溶液
        4.1.6 主要仪器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大肠杆菌原核表达cg-Gus
    4.3 研究结果
        4.3.1 β-D葡萄糖醛酸苷酶基因的克隆表达
        4.3.2 β-D葡萄糖醛酸苷酶原核表达体系的构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河源市旅游团队餐饮安全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二、基本概念和理论
    (一)基本概念
        1.旅游团队餐饮
        2.食品安全监管
    (二)基本理论
        1.危机管理理论
        2.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理论
三、国内外旅游团队餐饮安全监管发展沿革及启示
    (一)餐饮安全监管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
    (二)国内餐饮安全监管的模式
        1.1949-1979年:以各主管部门管理为主,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为辅
        2.1980-2008年:以卫生行政部门为主导的监管模式
        3.2009-2012年:以“分段监管”为主、并辅之以“品种监管”
        4.2013年至今:统一监管模式
    (三)国内餐饮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1.监管滞后
        2.检测能力低下
    (四)国外餐饮安全监管的做法
        1.美国模式
        2.加拿大模式
        3.日本模式
    (五)国外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1.缺乏信用机制,问题商家能够长期存在
        2.缺乏社会监督
    (六)国内外安全监管的启示
        1.从分散监管走向集中监管
        2.完善的检测体系是监管的技术支撑
        3.完善配套的法律规范
四、旅游团队餐饮安全监管预警体系探讨
    (一)基于HACCP的团队餐饮安全预警体系框架
        1.旅游团队餐饮安全预警框架
        2.团队餐饮安全预警流程
        3.团队餐饮安全预警原则
    (二)预警信息采集系统
        1.预警信息采集范围
        2.预警信息采集对象
        3.预警信息采集分工
        4.预警信息采集指标
    (三)预警信息分析系统
        1.评价指标预警等级
        2.数据库结构
        3.预警辅助决策
    (四)预警信息反应系统
        1.预警通报
        2.信息发布制度
        3.快速反应制度
五、河源市旅游团队餐饮安全监管现状
    (一)团队旅游概况
    (二)团队餐饮概况
    (三)团队餐饮食材特点
    (四)团队餐饮监管机构
    (五)团队餐饮监管现状
        1.受访者基本情况
        2.团队游游客对河源市团队餐饮安全的看法
        3.团队游客就餐场所及关注点
        4.游客对旅游团队餐饮安全监管的看法
        5.对旅游团队餐饮经营者的访谈
        6.对旅游团队餐饮监管部门的访谈
六、河源市旅游团队餐饮安全监管问题以及成因
    (一)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1.政府对旅游团队餐饮安全监管无针对性
        2.业内不良竞争导致企业在餐饮安全上简配
        3.旅游团队餐饮安全监管处于事后阶段
        4.监管部门监管能力有限
    (二)河源市旅游团队餐饮安全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
        1.对旅游团队餐饮安全监管的法律规制不足
        2.市场竞争不规范,监管不足
        3.旅游团队餐饮管理技术手段有限
        4.社会对团队餐饮监督参与较少
七、完善河源市旅游团队餐饮安全监管的建议
    (一)建立贯穿HACCP团队餐饮安全预警体系的全方位监督流程
        1.建立风险识别和评估组织
        2.制定风险识别和评估方案
        3.开展现场监督检查和检测
        4.进行风险评估和整改
    (二)引进先进技术提升预警信息采集水平
        1.充分应用电子监管系统功能
        2.加强硬件建设,建立三级快检网络系统
        3.提升监管机构信息化水平
    (三)以地方性法规建设作为预警信息分析的支撑
        1.面向旅游团队餐饮供应者的信用档案法规建设
        2.面向旅游团队餐饮监管部门的约谈法规建设
    (四)发挥社会力量监督预警信息反应工作
        1.个人监督
        2.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团体监督
        3.新闻媒体监督
八、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功能纳米粒子改性蛋白基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生物质薄膜
        1.2.1 蛋白基薄膜
        1.2.2 淀粉基薄膜
        1.2.3 纤维素薄膜
        1.2.4 壳聚糖薄膜
    1.3 大豆蛋白的研究概况
        1.3.1 大豆蛋白的提取方法
        1.3.2 大豆蛋白的结构
        1.3.3 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
    1.4 大豆蛋白的成膜机理
    1.5 蛋白膜的分类
        1.5.1 大豆蛋白薄膜
        1.5.2 小麦蛋白薄膜
        1.5.3 玉米蛋白薄膜
        1.5.4 乳清蛋白薄膜
        1.5.5 明胶蛋白薄膜
    1.6 大豆蛋白的改性方法
        1.6.1 物理改性
        1.6.2 化学改性
        1.6.3 表面复合改性
        1.6.4 共混改性
        1.6.5 酶法改性
    1.7 目前蛋白薄膜研究存在的问题
    1.8 本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8.1 研究的意义
        1.8.2 研究的内容
2 金属纳米团簇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薄膜的制备与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制备Cu NCs和Zn NCs
        2.2.3 制备金属纳米团簇改性的大豆蛋白复合薄膜
        2.2.4 表征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金属纳米团簇的形貌特征
        2.3.2 金属纳米团簇的化学结构特征
        2.3.3 金属纳米团簇改性蛋白膜的红外光谱
        2.3.4 金属纳米团簇改性蛋白膜的X射线衍射图
        2.3.5 金属纳米团簇改性蛋白膜的机械性能
        2.3.6 金属纳米团簇改性蛋白膜的表面疏水性
        2.3.7 金属纳米团簇改性蛋白膜的气体透过率和金属释放量
    2.4 本章小结
3 微晶纤维素/壳聚糖改性大豆蛋白纳米复合薄膜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微晶纤维素/壳聚糖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薄膜的制备
        3.2.3 表征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微晶纤维素/壳聚糖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薄膜的红外光谱
        3.3.2 微晶纤维素/壳聚糖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薄膜的XRD图谱
        3.3.3 微晶纤维素/壳聚糖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薄膜的微观形貌
        3.3.4 微晶纤维素/壳聚糖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薄膜的机械性能
        3.3.5 微晶纤维素/壳聚糖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薄膜的热稳定性
        3.3.6 微晶纤维素/壳聚糖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薄膜的接触角
        3.3.7 微晶纤维素/壳聚糖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薄膜的耐水性
    3.4 本章小结
4 石墨烯/纤维素纳米晶体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薄膜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石墨烯分散液的制备
        4.2.3 PEI改性CNC胶体悬浮液的制备
        4.2.4 石墨烯/PCNC改性SPI基薄膜的制备
        4.2.5 表征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石墨烯、CNC和PCNC的原子力显微镜图像
        4.3.2 石墨烯、CNC、PCNC的Zeta电位分析
        4.3.3 石墨烯/纤维素纳米晶体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薄膜的红外光谱
        4.3.4 石墨烯/纤维素纳米晶体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薄膜的XRD图谱
        4.3.5 石墨烯/纤维素纳米晶体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薄膜的微观形貌
        4.3.6 石墨烯/纤维素纳米晶体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薄膜的光学性质
        4.3.7 石墨烯/纤维素纳米晶体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薄膜的机械性能
        4.3.8 石墨烯/纤维素纳米晶体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薄膜的热稳定性
        4.3.9 石墨烯/纤维素纳米晶体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薄膜的接触角
        4.3.10 石墨烯/纤维素纳米晶体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薄膜的耐水性
    4.4 本章小结
5 多巴胺改性碳纳米管/石墨稀/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石墨烯的制备
        5.2.3 PDA对CNTs进行表面改性
        5.2.4 石墨烯/PDCNTs改性SPI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
        5.2.5 表征测试方法
    5.3 结果和讨论
        5.3.1 石墨烯和PCNTs的表面形貌表征
        5.3.2 PCNTS的化学结构分析
        5.3.3 PDCNTs/石墨烯/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薄膜的红外和XRD图谱
        5.3.4 PDCNTs/石墨烯/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薄膜的微观形貌
        5.3.5 PDCNTs/石墨烯/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质
        5.3.6 PDCNTs/石墨烯/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薄膜的机械性能
        5.3.7 PDCNTs/石墨烯/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薄膜的热稳定性
        5.3.8 PDCNTs/石墨烯/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薄膜的接触角
        5.3.9 PDCNTs/石墨烯/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薄膜的耐水性
    5.4本章小结
6 银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蛋白基复合薄膜的制备与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银纳米粒子(Ag NPs)的制备
        6.2.3 多巴胺改性氧化石墨烯(PGO)的制备
        6.2.4 制备明胶/纳米纤维素复合薄膜
        6.2.5 表征测试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AgNPs表面形貌与化学结构的表征
        6.3.2 GO和PGO的表面形貌表征
        6.3.3 GO和PGO的化学结构分析
        6.3.4 Ag NPs/氧化石墨烯改性纳米复合薄膜的化学结构分析
        6.3.5 Ag NPs/氧化石墨烯改性纳米复合薄膜的微观形貌
        6.3.6 Ag NPs/氧化石墨烯改性纳米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质
        6.3.7 Ag NPs/氧化石墨烯改性纳米复合薄膜的机械性能
        6.3.8 Ag NPs/氧化石墨烯改性纳米复合薄膜的热稳定性
        6.3.9 Ag NPs/氧化石墨烯改性纳米复合薄膜的接触角
        6.3.10 Ag NPs/氧化石墨烯改性纳米复合薄膜的耐水性
        6.3.11 Ag NPs/氧化石墨烯改性纳米复合薄膜的抗菌性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论文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NMR纳米传感器制备工艺优化及其在沙门氏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索引
第一章 引言
    1.1 前言
    1.2 沙门氏菌简介及其与食品安全
        1.2.1 沙门氏菌生物学特性
        1.2.2 沙门氏菌的致病性及其危害
        1.2.3 沙门氏菌与食品安全
    1.3 核磁共振快速检测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1.3.1 磁性纳米颗粒简介
        1.3.2 核磁共振快速检测技术简介
        1.3.3 核磁共振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NMR纳米传感器探针制备
    2.1 前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主要实验材料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Fe_3O_4 MNP-Antibody合成
        2.3.2 Fe_3O_4 MNP-SA合成
        2.3.3 Fe_3O_4 MNPC-SA合成
        2.3.4 Fe_3O_4 MNPC弛豫性能分析
        2.3.5 材料表征
    2.4 结果与讨论
        2.4.1 Fe_3O_4 MNPC制备条件优化
        2.4.2 Fe_3O_4 MNPC弛豫性能分析
        2.4.3 材料表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纳米颗粒磁学信号的NMR纳米传感器快速检测沙门氏菌
    3.1 前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主要实验材料
        3.2.2 主要仪器设备
        3.2.3 实验菌株
        3.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Biotin-Antibody合成
        3.3.2 菌株的培养
        3.3.3 NMR检测系统构建
        3.3.4 探针种类优化
        3.3.5 包被抗体使用量优化
        3.3.6 生物素化抗体使用量优化
        3.3.7 纳米探针添加量优化
        3.3.8 纳米探针孵育时间优化
        3.3.9 洗脱剂种类优化
        3.3.10 特异性检测
        3.3.11 NMR纳米传感器检测限
        3.3.12 NMR纳米传感器检测牛奶中的沙门氏菌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探针种类优化
        3.4.2 包被抗体使用量优化
        3.4.3 生物素抗体使用量优化
        3.4.4 纳米探针使用量优化
        3.4.5 纳米探针孵育时间优化
        3.4.6 洗脱剂种类优化
        3.4.7 特异性检测
        3.4.8 NMR传感器检测限
        3.4.9 NMR纳米传感器检测牛奶中的沙门氏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试剂
附录B 仪器设备
附录C 实验菌株
个人简介
攻读学位期的研究成果

(6)基于功能化金纳米颗粒的亚硝酸盐纳米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亚硝酸盐概述
        1.2.2 亚硝酸盐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1.2.3 金纳米颗粒及其功能化应用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功能化金纳米颗粒的制备以及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试验材料
        2.1.1 主要试验试剂
        2.1.2 主要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原理
        2.2.2 功能化水相金纳米颗粒
        2.2.1.1 水相金纳米颗粒的制备
        2.2.1.2 ρ-ATP修饰水相金纳米颗粒
        2.2.3 油相金纳米颗粒的制备以及包被
        2.2.4 NED修饰(水、油)金纳米颗粒
        2.2.5 三种检测方法的建立
    2.3 试验结果
        2.3.1 功能化金纳米颗粒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
        2.3.2 功能化金纳米颗粒的紫外吸收图谱
        2.3.3 功能化金纳米颗粒的粒径和电位表征
        2.3.4 功能化金纳米颗粒的琼脂糖电泳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种检测方法的研究
    3.1 试验材料
        3.1.1 主要试验试剂
        3.1.2 主要试验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三种检测方法的标准曲线及其检测限
        3.2.2 三种检测方法的稳定性试验
        3.2.3 三种检测方法的加标回收试验
        3.2.4 亚硝酸盐传统比色法
    3.3 试验结果
        3.3.1 第二种检测方法的标准曲线以及检测限
        3.3.2 第二种检测方法的标准曲线以及检测限
        3.3.3 第三种检测方法的标准曲线以及检测限
        3.3.4 三种检测方法的稳定性
        3.3.5 三种方法的加标回收试验
        3.3.6 三种检测方法与传统比色法的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种检测方法的应用研究以及与传统比色法的比较
    4.1 试验材料
        4.1.1 试验原料
        4.1.2 试验试剂
        4.1.3 试验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样品前处理方法
        4.2.2 白菜的腌制过程和取样
        4.2.3 学校周边小吃店调查取样
    4.3 试验结果
        4.3.1 腌辣白菜的亚硝酸盐含量追踪记录
        4.3.2 学校周边小吃店调查取样检测结果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基于功能纳米材料的食品安全分析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贵金属纳米材料的比色法
    1.1 基于纳米金的比色法
    1.2 基于纳米银的比色法
2 基于发光纳米材料的荧光检测法
    2.1 基于半导体量子点的荧光检测法
    2.2 基于金属纳米团簇的荧光检测法
3 基于先进纳米材料的分子印迹手段
4 基于先进纳米材料的色谱方法
5 基于贵金属纳米材料的表面增强拉曼技术
6 基于先进纳米材料的电化学方法
7 结论与展望
    1) 基于纳米成像的食源性有害菌体内代谢分布的实时无损研究
    2) 基于荧光开关探针的食源性小分子有害物质体内含量分布的实时原位检测
    3) 基于荧光纳米载体的体内可视化输送, 用于食源性疾病的诊疗一体化

(8)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
    3.研究内容
    4.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实践
    1.食品安全
        1.1 食品安全的内涵
        1.2 食品安全的特殊属性
    2.治理和食品安全治理
        2.1 治理
        2.2 食品安全治理
        2.3 食品安全治理框架
    3.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构建的国外经验借鉴
        3.1 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发挥作用
        3.2 严谨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
        3.3 健全的风险评估交流机制
        3.4 完善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3.5 食品安全治理透明度较高
    4.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构建实践
        4.1 食品安全政府元治理体系的构建
        4.2 食品安全市场自我规制治理体系的构建
        4.3 食品安全社会多元治理体系的构建
        4.4 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广西食品安全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研制
    1.研究方法
        1.1 文献法
        1.2 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
    2.研究结果
        2.1 评价指标初步选择
        2.2 德尔菲法筛选修订指标
第四章 广西食品安全治理现状调查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表
        1.3 调查方法
        1.4 质量控制
        1.5 调查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
    2.调查结果
        2.1 食品安全政府治理现状调查结果
        2.2 食品安全市场治理现状调查结果
        2.3 食品安全社会治理现状调查结果
        2.4 食品安全状况现状调查结果
        2.5 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结果
    3 讨论分析
第五章 广西食品安全治理综合评价
    1 因子分析法
        1.1 研究方法
        1.2 研究结果
    2.密切值法
        2.1 研究方法
        2.2 研究结果
    3.讨论分析
        3.1 影响食品安全治理的因素分析
        3.2 广西食品安全治理情况综合评价分析
第六章 完善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政策建议
    1.基于SWOT的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分析
        1.1 构建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独特优势(Strengths)
        1.2 构建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内在劣势(Weaknesses)
        1.3 构建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重要机会(Opportunities)
        1.4 构建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外部挑战(Threats)
    2.基于SWOT的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构建的策略分析
        2.1 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的 SO 战略
        2.2 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内部劣势的 WO 战略
        2.3 依靠内部优势,迎接外部挑战的 ST 战略
        2.4 减少内部劣势,迎接外部挑战的 WT 战略
    3.完善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
        3.1 以食品安全法为准则,严格落实不同治理主体的责任
        3.2 以新机构改革为契机,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治理机制
        3.3 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为抓手,推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
第七章 全文总结
    1.研究主要结论
    2.研究主要特色与创新性
    3.研究局限性及待完善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食品安全治理评价研究的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调查表
    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食品安全监管的公民参与研究 ——以南昌市调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公民参与
        2.1.2 市场失灵
        2.1.3 政府失灵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公共治理理论
        2.2.2 规制理论
        2.2.3 公共决策理论
3 食品安全现状
    3.1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3.1.1 生产环节
        3.1.2 流通环节
        3.1.3 消费环节
    3.2 南昌市食品安全现状
    3.3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3.3.1 食品市场失灵
        3.3.2 政府监管不到位
        3.3.3 公民参与不足
4 食品安全监管的公民参与现状调查——以南昌市为例
    4.1 问卷设计与样本选择
        4.1.1 问卷设计
        4.1.2 样本选择
    4.2 调查内容
        4.2.1 关注度调查
        4.2.2 满意度调查
        4.2.3 参与意愿调查
        4.2.4 参与能力调查
    4.3 公民参与调查结果
        4.3.1 食品安全关注度
        4.3.2 食品安全满意度
        4.3.3 公民参与意愿
        4.3.4 公民参与能力
5 食品安全监管公民参与的障碍因素分析
    5.1 公民社会发展不成熟,参与意识淡薄
        5.1.1 公民社会不成熟
        5.1.2 公民参与意识不强
    5.2 我国行政体制结构的制约
        5.2.1 垂直决策模式仍然居于核心地位
        5.2.2 政府缺乏公共服务意识
    5.3 公民参与权缺乏健全的保障制度
        5.3.1 知情权缺乏保障制度
        5.3.2 决策权缺乏保障制度
        5.3.3 表达权缺乏保障制度
        5.3.4 舆论监督权缺乏保障制度
6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的公民参与对策
    6.1 提高公民自身参与能力
    6.2 构建公民参与的新机制
    6.3 完善食品安全社会公示制度
    6.4 利用网络论坛促进公民参与
    6.5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广州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文献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标和思路、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和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工作基础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概念界定
        2.1.1 食品安全
        2.1.2 食品安全监管
        2.1.3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2.1.4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
    2.2 理论基础
第三章 广州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措施、成效和不足
    3.1 广州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背景
    3.2 广州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措施
        3.2.1 调整分段监管为统一监管
        3.2.2 整合监管队伍和技术资源
        3.2.3 建立食品药品安全“市-区-街镇-社区”的四级监管和协管管理体系
        3.2.4 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的构建
    3.3 广州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成效
        3.3.1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协调性和整体性明显提高
        3.3.2 部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监管和执法效能明显提高
        3.3.3 向基层延伸、向一线下沉,食品领域监管力量显着加强
        3.3.4 监管责任明确,有效避免监管盲区
        3.3.5 公众的食品安全诉求渠道更加明确清晰
        3.3.6 推动社会共治格局的形成
    3.4 广州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存在的不足
        3.4.1 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建设滞后
        3.4.2 监管力量与监管任务不完全适应和匹配
        3.4.3 综合协调和风险评估职能未充分发挥作用
        3.4.4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尚待健全
第四章 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经验
    4.1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
        4.1.1 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
        4.1.2 加拿大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
        4.1.3 日本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
    4.2 国内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先行城市的改革
        4.2.1 南派改革模式
        4.2.2 北派改革模式
    4.3 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启示
第五章 进一步完善广州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对策和建议
    5.1 加快配套性地方性法规制度的建设
    5.2 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监管的综合协调和风险评估职能的作用
    5.3 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和基础设备设施建设
    5.4 加快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建设
    5.5 深入推动实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5.6 积极探索更为集中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5.6.1 监管职能彻底“大整合”
        5.6.2 探索实行单一型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调查 问卷附录
    调查问卷 1
    调查问卷 2
    调查问卷 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四、由分散广泛杆菌(Panloca dispersa)引起的食物中毒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省兽医事业研究(1949-1966)[D]. 陈若婵. 浙江大学, 2021
  • [2]内生真菌Chaetomium globosum S108产β-D葡萄糖醛酸苷酶的发酵过程优化及酶的克隆表达[D]. 杜良庆.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0
  • [3]河源市旅游团队餐饮安全监管问题研究[D]. 邓熙.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4]功能纳米粒子改性蛋白基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李邝.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NMR纳米传感器制备工艺优化及其在沙门氏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D]. 邹灯超. 南昌大学, 2019(02)
  • [6]基于功能化金纳米颗粒的亚硝酸盐纳米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D]. 苗攀登. 河南工业大学, 2019(02)
  • [7]基于功能纳米材料的食品安全分析新技术[J]. 王硕,刘敬民. 中国食品学报, 2018(06)
  • [8]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D]. 胡振. 广西医科大学, 2018(08)
  • [9]食品安全监管的公民参与研究 ——以南昌市调查为例[D]. 徐雨晨. 江西财经大学, 2016(06)
  • [10]广州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研究[D]. 钟志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散蛉引起食物中毒的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