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柯萨奇病毒和ECHO病毒感染

关于柯萨奇病毒和ECHO病毒感染

一、关于Coxsackie病毒和ECHO病毒感染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顾柳芬,杨爱平,汪敏,杨文娟[1](2021)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肠道病毒流行病学分析和基于VP1基因分型的巢式RT-PCR方法学评价》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肠道病毒流行病学特点,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及特异的肠道病毒VP1基因分型巢式RT-PCR检测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该院肠道病毒通用引物阳性的64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应用巢式RT-PCR进行肠道病毒分型,PCR阳性产物测序分析鉴定,明确肠道病毒流行病学特征和主要基因型。结果 640例阳性样本中,313例测序成功,其中EV71型男性检出率为5.75%(18/313),女性检出率为3.51%(11/313);CA16型男性检出率为8.63%(27/313),女性检出率为7.67%(24/313);CA6型男性检出率为17.89%(56/313),女性检出率为10.86%(34/313);CA10型男性检出率为9.58%(30/313),女性检出率为11.50%(36/313);CA2型男性检出率为1.92%(6/313),女性检出率为1.92%(6/313);CA4型男性检出率为3.19%(10/313),女性检出率为2.88%(9/313);其他型男性检出率为8.31%(26/313),女性检出率为6.39%(20/313)。不同性别患儿肠道病毒CA6型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56,P<0.05)。按照年龄分组,萧山地区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病例以1~岁最常见,占阳性例数的30.67%。测序分型的型别包括EV71型29例(9.26%),CA16型51例(16.29%),CA6型90例(28.75%),CA10型66例(21.08%),CA2型12例(3.83%),CA4型19例(6.07%),CB1型14例(4.47%),CB3型9例(2.87%),CB5型12例(3.83%),Echo11型5例(1.59%),Echo30型6例(1.92%)。结论肠道病毒感染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其优势基因型为CA6型和CA10型,基于VP1基因分型的巢式RT-PCR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艾远航[2](2021)在《2019年遵义地区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暴发的病原学及临床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明确遵义地区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和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HA)的病原学特征,分析不同基因型肠道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结果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7月就诊于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HFMD和HA确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医院病例信息系统收集患者临床诊疗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数据。肠道病毒CVA16/EV71基因型采用商品化的RT-q PCR试剂盒进行鉴定,通过VP1片段测序和序列比对对非CVA16/EV71基因型肠道病毒基因型进行鉴定。根据患者分型结果及相关临床信息分析不同肠道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差异。最后,利用MEGA 6.0软件对当地部分流行肠道病毒株进行亲缘性分析。结果:1.823例HFMD中,非EV71/CVA16型肠道病毒感染病例750例(91.1%,750/823);在554例HA中,非EV71/CVA16型肠道病毒感染病例539例(97.3%,539/554)。2.216例非EV71/CVA16肠道病毒所致的HFMD病例中,CVA6、CVA2、CVA5是前三位的病毒基因型,分别占62.0%,4.2%和2.3%;156例非EV71/CVA16型肠道病毒所致的HA病例中,CVA6、CVA2、CVA5也是前三位的病毒基因型,,分别占25.0%,14.7%和12.8%。3.本研究分析的四种基因型中,CVA6在HFMD患者中的检出率显着高于其在HA患者中的检测率(P<0.001),而CVA2(P<0.001)、CVA4(P<0.01)、CVA5(P<0.001)在HA患者中的检出率则明显高于其在HFMD患者中的检出率。4.临床特征分析结果显示,CVA2、CVA5和CVA6感染所致的重症患者比例,以及出现发热、高热和CRP水平均显着高于CVA16感染(P<0.05);CVA5感染患者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比例显着高于CVA2感染患者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比例,而淋巴细胞比例则显着低于CVA2感染患者(P<0.05)。5.CVA6、CVA2和CVA5的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遵义地区分离的肠道病毒株与广州、天津、上海等地的分离毒株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与1992、2009年的山东分离毒株和2007年的北京分离毒株则亲缘关系较远。结论:CVA6、CVA2和CVA5为引起2019年遵义地区HFMD/HA暴发的非CVA16/EV71肠道病毒主要基因型,这三种毒株易引起重症感染且与目前国内流行的相应血清型毒株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魏真妮[3](2021)在《柯萨奇病毒A组4型小鼠主动免疫保护模型的建立及候选疫苗体内效力评估》文中认为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在全球流行比较广泛的疾病。主要病原体包括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A组的2、4、5、6、7、9、10、16以及EV-A71,B组的1、2、3、4、5和埃可病毒等。自2012年以来,我国由非EV-A71和非CV-A16的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HFMD的爆发越来越多。在湖南、广州、北京、福州和山东等省市超过50%,有些地区达到了80%。2017年EV-A71疫苗上市后,重症和死亡病例明显降低,但发病人数并未显着降低。为了降低HFMD的发病率,研发多价HFMD疫苗是非常有必要的。CV-A4病毒自首次分离以来,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均出现了流行。在中国台湾出现了两次CV-A4的大流行;在2012-2013湖北武汉占比13.9%,是HFMD第四大病原体;在2011-2015年福建省,CV-A4在非EV-A71、非CV-A16病原体中占6.8%,排名第三;在2012年宁德地区,CV-A4是最主要病原,占比15.1%;2012年江苏省余愉县,占比例为16%,排名第二。在福建、云南、广州等多地出现了由CV-A4导致的重症。另出现了CV-A4与其他多种血清型之间重组现象,这可能导致更严重的HFMD流行。研发CV-A4单价疫苗或者包含CV-A4在内的多价HFMD疫苗对于HFMD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此外,建立合适的CV-A4小鼠模型,对于CV-A4的致病机理研究以及候选疫苗体内效力评价极其重要。为了制备CV-A4相关检测性抗体。本研究表达了CV-A4的VP1结构蛋白,然后将CV-A4的VP1和全病毒颗粒分别免疫日本大耳白兔,获得了特异性良好的Rb-α-VP1、Rb-α-virion,为病毒鉴定及抗原的定性定量分析提供了试剂。本研究将CV-A4病毒RD细胞分离株在小鼠鼠脑和RD细胞交替传代,经过多次反复交替传代适应获得致死14日龄小鼠的CV-A4-M14-RP3,该病毒株可通过腹腔、口服和颅内三种途径感染昆明鼠。挑取8个克隆株比较了小鼠的体内毒力,获得了强毒株CV-A4-M14-613131,弱毒株CV-A4-M14-623131。对两个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发现有8个核苷酸存在差异,其中有4个核苷酸差异导致了氨基酸的差异,可能与病毒毒力有关,分别为VP1-T2778G/D112E、3D-C5973G/I3M、3D-T7175A/W404R和3D-A7181G/K406R。通过细胞工厂培养的方式制备了攻毒库,并测定了LD50。本研究通过高感染复数传代的方式将CV-A4从RD细胞适应至Vero细胞,筛选适合作为疫苗候选株的克隆株。并在体外人工合成CV-A4疫苗候选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连接到p BR322质粒,构建CV-A4感染性c DNA克隆,通过T7体外转录试剂盒,获得CV-A4全长RNA,成功转染了Vero细胞,获得了无RD细胞遗传背景的CV-A4疫苗候选株。通过比对CV-A4 RD细胞分离株和Vero适应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发现RD细胞分离株和Vero适应株序列存在几处不同,其中同义突变的核苷酸对应位置分别为VP2-C1144T和2C-C4783T;错义突变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及位置分别为:VP2-G1361A-A1362G/E137R;VP3-A2417G/I233V;VP1-G2930T/D164Y;VP1-A3354G/H305R;3D-A7322C/M454L,这些位点改变可能与细胞嗜性相关。培养病毒,纯化后得到CV-A4的空心颗粒(EP)以及实心颗粒(FP)。通过TEM、SDS-PAGE和WB对纯化的病毒颗粒的形态、纯度和特异性进行了鉴定,分别以CV-A4 EP、CV-A4 FP、CV-A4 EP+FP(EP=19.23%,FP=80.77%)、CV-A4 VLP为抗原,加入铝佐剂(终浓度为1.05 mg/m L),制备成候选疫苗。分别以0.5μg、1.5μg、4.5μg剂量,在0和14天免疫小鼠,检测各时期血清中和抗体滴度。结果显示4种抗原均可诱导产生较高水平中和抗体,CV-A4 FP和CV-A4 EP+FP免疫原性结果无显着性差异,均优于CV-A4 EP和CV-A4 VLP。CV-A4 EP、CV-A4 FP和CV-A4 EP+FP的免疫持久性良好,均优于CV-A4 VLP。各种抗原出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和剂次效应,1.5μg为较为合适的剂量。本课题还研究了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小鼠血清中、PBS、佐剂对照组和候选疫苗组之间活细胞中CD4+和CD8+T细胞、细胞因子无显着差异。但抗原对免疫后的肾脏细胞再刺激后,由CD4+和CD8+T细胞分泌的几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水平显着升高,表明CV-A4候选疫苗接种小鼠后,刺激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触发Th1和Th2免疫反应),能够活化B细胞,然后分泌抗体,刺激T细胞增殖。并能产生记忆细胞,经再次刺激后,记忆细胞迅速反应,分泌各种炎性因子。最后,评估了CV-A4单价灭活疫苗的体内效力。结果显示CV-A4 FP和CV-A4EP+FP两种疫苗可以有效诱导机体产生高水平的中和抗体,能够完全抵御CV-A4病毒的致死攻击,保护率达到100%。CV-A4 VLP制备的疫苗保护率为60%。免疫组化、组织病理切片和各组织器官病毒载量结果显示CV-A4 FP和CV-A4 EP+FP制备的疫苗对小鼠的保护作用机理,疫苗接种及攻毒后的安全性良好,且保护作用优于CV-A4VLP。本课题成功制备了CV-A4候选疫苗,建立了CV-A4主动免疫保护评价模型,并使用主动免疫保护模型评价了CV-A4候选疫苗的体内效力。结果显示,CV-A4候选疫苗对小鼠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本研究为CV-A4单价疫苗或者手足口病多价疫苗的研发建立了方法、奠定了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杨森,代晓玲,张臻,赵碧英,张祎俐,崔岚巍[4](2021)在《柯萨奇病毒感染和1型糖尿病的风险关系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系统评价柯萨奇病毒感染与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的风险关系。方法按照PICOs原则构建检索问题,使用主题词和自由词全面检索Pubmed、EmBase、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0年5月28日。使用Newcastle Ottawa Scale评价纳入文献质量;Revman 5.3软件包绘制森林图和漏斗图。通过随机效应模型(I2>50%)或固定效应模型(I2<50%)计算纳入文献的比值比(odd ratios,OR)和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 95%CI)。评价结果包括柯萨奇病毒感染感染及各亚型(1~6型)和1型糖尿病的风险关系,不同研究地区、不同年龄和不同柯萨奇病毒感染检测方法检测方法对柯萨奇病毒感染和T1DM风险关系的影响。结果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检索到372篇文献。剔除与研究主题不相关的文献312篇,浏览全文后排除36篇试验设计不严谨的文献。最终,对24篇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其中1篇文献无数据可利用。总样本量为3 306例,病例组1 693例,对照组1 613例。分析结果显示T1DM患者感染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的风险是对照组的5倍(OR=4.49,95%CI:2.69~7.50,I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DM患者感染柯萨奇病毒B组1型的风险是对照组的1.56倍(OR=1.56,95%CI:1.20~2.03,I2=0%),柯萨奇病毒B组的检测方法对结果影响较大。结论目前证据提示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与T1DM发病有统计学相关性,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可能是T1DM发病的一个病因或促进T1DM的发生。

中国医院协会,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国家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2020)在《抗病毒药物在儿童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的合理应用指南》文中研究指明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儿童的生命健康。在临床工作中,如何规范合理地应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是每一位医院管理者、药学工作者及儿科医护人员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指南从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儿童抗病毒治疗核心问题及策略、儿童抗病毒治疗临床用药基本原则、常见抗病毒药物及其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研发前景与展望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各级医疗机构合理、规范地使用抗病毒药物提供指导和参考。

覃菲,黑明燕[6](2020)在《新生儿ECHO病毒11型感染诊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Echo11病毒为常见的引起新生儿感染的肠道病毒之一。Echo11病毒感染与细菌性感染的临床表现相似,且在病情早期往往症状不明显,因此其早期识别存在难度,容易引起新生儿病房内的暴发。本文就Echo11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国内毒株的变迁、诊治、感染防控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范耀春[7](2020)在《内蒙古肠道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及肠道病毒71型/轮状病毒联合疫苗研究》文中认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EV71)和轮状病毒(Rotavirus,RV)均是长期以来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病原体,二者均为肠道病毒,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易感人群均为5岁以下儿童。EV71是一种嗜神经病毒,常引起儿童发热、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临床症状,严重者可导致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脏病,甚至死亡。RV主要引起儿童病毒性腹泻,全球每年约有48~64万婴幼儿死于轮状病毒感染。为了控制以上两种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从上世纪70~80年代,已开始研发针对两种病毒的预防性疫苗,到目前为止,已有3种EV71灭活疫苗和7种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上市。3种EV71灭活疫苗均产自中国,于2016年才上市,接种覆盖率相对较低,接种的数量比较有限,对该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持久性评价仍需一定时间。世界首款轮状病毒疫苗于1998年在美国上市,但因其与小儿严重不良反应肠套叠有较大关联性而被迫停止使用。从2000年中国上市轮状病毒活疫苗罗特威到现在,全球先后共上市了6种口服减毒的轮状病毒疫苗。但由于轮状病毒疫苗在中国尚未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范畴,属自愿自费接种的二类疫苗,因此接种的人群仍然有限。目前,对现有轮状病毒活疫苗是否可再次引起小儿肠套叠等严重不良反应还不能定论。鉴于上述情况,亟需开发新的EV71疫苗和RV疫苗,以避免出现现有疫苗发生重大副作用而无法使用的空窗问题,本课题针对EV71和RV两种病毒的诸多相似之处,通过嵌合重组蛋白表达技术,探索研究一种新型的EV71/RV联合疫苗,通过一系列免疫学实验,取得了预期成果。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1.内蒙古地区主要肠道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检测技术,监测并分析了内蒙古地区2014~2018年5年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和EV71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基于内蒙古最大的儿童医院-内蒙古妇幼保健院、综合性医院-内蒙古人民医院和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部队医院-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县级综合医院-内蒙古托克托县医院开展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调查和病原的检测,分析轮状病毒流行特征;通过现场采样、实地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在内蒙古所有地市开展了5岁以下健康儿童携带肠道病毒情况,分析了健康儿童携带肠道病原特征。2.小鼠动物模型建立。通过连续传代,培养EV71和RV的小鼠适应株,利用小鼠适应毒株,构建两种病毒的动物模型。3.细胞免疫学机制研究。通过小鼠适应株EV71 C33λ转染Vero细胞,探索细胞水平上的免疫学机制。4.重组联合疫苗的构建和免疫学性质研究。基于轮状病毒高度保守的组抗原蛋白VP6,成功构建了携带vp6基因的表达载体,从EV71主要抗原蛋白VP1和VP2上分别筛选出一个抗原性较强的表位SP70和SP28,插入VP6内部构建并表达基于VP6的两个嵌合重组蛋白VP6/SP70和VP6/SP28。两个重组蛋白作为联合疫苗免疫动物后,通过ELISA、中和试验、动物保护实验等方法进行验证。本研究研究结果和结论1.掌握了内蒙古2014~2018年期间手足口病发病特征,5年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70,601例,年平均发病率达56.48/10万。实验室诊断病例6561例,其中EV71检出率为32.57%,占引起手足口病所有病原体的第一位,主要流行于6~7月。5岁及以下儿童发病最多,5年间共报告59,890例,占总发病数的84.83%。通过分子进化分析,内蒙古流行的EV71全部为C4亚型,与国内株同源。2.通过4家大型医院和1家县级医院的患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的分析,发现轮状病毒为引起5岁以下儿童的最主要病原,占比达30.76%,主要集中在较寒冷季节,11月~次年2月期间发病数占59.22%。分析了内蒙古地区RV毒株的血清型(G型)和基因型(P型),共检出5种G型,其中G9型为主要流行血清型,占82.55%;4种P型,P[8]型为主要流行基因型,占88.04%。3.内蒙古地区5岁以下健康儿童的肠道病毒携带率达7.50%,共检出5种肠道病毒,包括EV71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4.获得了EV71和RV的小鼠适应株,多次传代后的EV71和RV毒株可感染小鼠,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利用昆明小鼠,构建成功了EV71和RV两种病毒的动物模型。5.细胞免疫学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在EV71感染的Vero细胞中能检测到免疫相关因子基因表达水平的上调。6.成功构建了基于RV VP6蛋白的嵌合蛋白表达载体,获得了VP6/SP70和VP6/SP28两个重组蛋白。经过检测,重组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在免疫小鼠获得的抗血清中能检测到EV71和RV VP6的特异性Ig G抗体;获得的抗血清可有效中和EV71病毒,中和抗体滴度达1:64~1:128。两个重组蛋白也具有较强的刺激细胞免疫能力,免疫后的小鼠体内可检测到IFN-γ、CD4、CD8和IL-1β四种免疫因子表达的上调。在小鼠体内口服和肌肉注射两种接种途径效果相当。氢氧化铝佐剂可有效增强本研究中重组联合疫苗的效果。重组联合疫苗可有效抵抗EV71和RV两种病毒的感染,保护水平较高。

吕建利[8](2020)在《心脏磁共振成像在儿童急性暴发性心肌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 心脏磁共振成像在儿童急性暴发性心肌炎中的诊断和随访价值目的总结儿童急性暴发性心肌炎(acute fulminant myocarditis,AFM)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探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成像对儿童AFM的诊断与随访价值。方法对我院小儿心脏科收治的20例AFM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心肌损伤标志物、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以及治疗过程中CMR的动态变化等。结果20例AFM患儿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16岁,首发症状以腹痛、呕吐、乏力及晕厥、抽搐多见。病原学检查6例支原体抗体阳性,3例抗0阳性,1例EB病毒感染,1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1例EB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混合感染。所有患儿超敏肌钙蛋白T(hypersensitive cardiac troponin T,hs-cTnT)及 N 末端 B型利钠肽原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均显着升高。心电图表现除了非特异性ST-T改变外,有10例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室性心动过速。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腔内径增大者15例,左室射血分数减低17例。CMR检查有16例患儿结果异常,主要有T2加权像(T2-weighted image,T2WI)高信号13例(65%),钆对比剂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14 例(70%),心肌变薄5例,心肌动度减低6例,心包积液6例,心肌灌注缺损3例。在发病后14天内接受CMR的患者中,T2WI和LGE的敏感性和阳性诊断率均高于14天后接受CMR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MR随访10例,7例随访时检查结果正常,3例仍有持续LGE,其中1例4月后发展为炎症性扩张型心肌病,另外2例仍在随访观察中。所有患儿均应用大剂量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其中1 1例合用糖皮质激素,8例安装临时起搏器,1例应用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机械循环支持,无 1 例死亡。糖皮质激素组的hs-cTnT峰值显着高于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组(分别为2853.4±2217.2 pg/ml 和 1124.7±527.3 pg/ml),但二者住院时间和 LVEF 恢复正常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CMR成像不仅可以显示心肌损伤的位置,还可以显示心肌炎症的程度和范围以及炎症后纤维化修复情况,有利于早期识别儿童AFM。LGE的持续存在可能是AFM发展为炎症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不良因素,通过CMR检查对AFM患儿病程进行动态观察及随访,有利于指导临床决策,评估预后。第二部分心脏磁共振成像对儿童急性暴发性心肌炎与扩张型心肌病的鉴别诊断价值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成像对儿童急性暴发性心肌炎(acute fulminant myocarditis,AFM)与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11至2020-01在我院小儿心脏科住院并行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检查的 20 名 AFM 和 10 名 DCM 儿童,分为两组:AFM组与DCM组,观察其首发症状、心脏生物标志物、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以及CMR心肌形态、心功能以及心肌组织相关的结果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FM与DCM首发症状均以腹痛、呕吐多见,NYHA心功能分级AFM组以Ⅲ、Ⅳ级为主,而DCM组以Ⅰ、Ⅱ级为主。AFM组超敏肌钙蛋白T(hypersensitive cardiac troponin T,hs-cTnT)及 N 末端 B型利钠肽原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显着高于 DCM 组,其中 hs-cTnT 诊断 AFM 的临界值为663.95pg/ml。AFM心电图主要表现为房室传导阻滞和广泛ST-T改变,DCM组主要为室性早搏。AFM与DCM组胸片显示心脏扩大发生率均为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FM组与DCM组左室射血分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AFM组CMR扫描结果:13例T2加权像(T2-weighted image,T2WI)高信号,14例钆对比剂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其中12例呈斑片状强化,2例呈条带状强化),5例心肌变薄,6例心肌动度减低,3例心肌灌注缺损,6例心包积液。DCM组CMR扫描结果:7例LGE(其中2例呈斑片状强化,5例呈条带状强化),6例心肌变薄,7例心肌动度减低,6例肌小梁增多,1例心肌灌注缺损,4例心包积液。AFM组与DCM组在T2WI高信号、肌小梁增多以及LGE形态三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s-cTnT显着升高(>663.95pg/ml),心电图显示房室传导阻滞,CMR显示T2WI高信号,LGE呈斑片状,提示AFM,而心功能Ⅰ或Ⅱ级、心电图显示室性早搏,CMR显示肌小梁增多,LGE呈条带状,则提示DCM。心脏磁共振成像能够为儿童AFM与DCM提供有效的鉴别诊断信息。

崔博沛[9](2020)在《柯萨奇病毒溶瘤作用和抗原检测试剂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溶瘤柯萨奇病毒的筛选与评价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是一类单股正链RNA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埃可病毒等,能够导致手足口病(HFMD)、疱疹性咽峡炎、脊髓灰质炎等疾病。因EV的复制周期较短,能够迅速感染某些肿瘤细胞系产生细胞病变效应并使其死亡。目前已报道多种具有溶瘤作用的EV,如柯萨奇病毒A21等,但大多用于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等欧美地区高发的肿瘤,应用于肺癌、肝癌等亚太地区高发肿瘤类型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发现一株能应用于肺癌治疗的溶瘤病毒CV-B5/Faulkner(Gen Bank:AF114383),并对溶瘤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用CV-B3/Nancy,CV-B3/112,CV-B5/Faulkner,CV-B5/JS417,CV-A6/Gdula分别感染肺癌细胞系、正常肺组织细胞系、肝癌细胞系、正常肝细胞系和宫颈癌细胞系后,仅CV-B5/Faulkner和CV-B5/JS417具备选择性感染肺癌细胞而不感染正常肺组织细胞的双重特性。使用梯度稀释的CV-B5/Faulkner可在肺癌细胞(A549、H1299、NCI-H460)上表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使用100 MOI的CV-B5/Faulkner感染正常肺组织细胞系(MRC-5、KMB-17、2BS)后的细胞活性与正常细胞对照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印迹实验和流式细胞术结果均表明,CV-B5的主要受体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受体(CAR)只表达于肺癌细胞表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CV-B5的选择感染能力。应用人肺癌细胞A549、H1299、NCI-H460建立了BALB/c裸鼠的荷瘤动物模型。当肿瘤直径达到4-5mm时,通过连续五次瘤内给予(每次5×106TCID50)CV-B5/Faulkner,可以完全抑制乃至治愈H1299肿瘤(P<0.01),显着抑制A549肿瘤(P<0.05),但对NCI-H460肿瘤无明显效果(P>0.05)。应用不同针次治疗H1299肿瘤的结果表明,仅使用一针次或三针次病毒就可完全抑制直径4-5mm或8-9mm的H1299肿瘤,并且能延长小鼠30-90天的生存时间。为验证CV-B5的远端治疗靶向性构建了双侧生长A549或H1299细胞的裸鼠模型,发现单侧给予CV-B5可以明显抑制对侧肿瘤的生长,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CV-B5治疗后小鼠脑、肺、肝、胰腺、脾、肾脏、心脏等主要脏器未发现明显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为CV-B5作为溶瘤病毒的安全性提供了数据。此外,本研究表明CV-B5/Faulkner溶瘤作用依赖于病毒诱导的凋亡途径的级联活化。单独应用0.1MOI CV-B5/Faulkner在细胞水平不能明显溶瘤NCI-H460细胞。将多种信号途径抑制剂分别与CV-B5联用,在细胞水平筛选出了蛋白激酶B(PKB)通路的抑制剂可以显着增强CV-B5的溶瘤作用(P<0.05)。研究发现CV-B5/Faulkner毒株可能通过CAR受体途径特异性感染并溶解肺癌细胞系,体内溶瘤实验显示良好的溶瘤效果,通过病毒诱导凋亡途径的级联活化发挥溶瘤作用,PKB通路抑制剂可增强CV-B5对不敏感肿瘤细胞的溶瘤作用,显示CV-B5/Faulkner具有进一步研发成为溶瘤疫苗的潜力。第二部分柯萨奇病毒A组16型通用抗原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与验证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是EV A组成员之一,可引起轻症和重症HFMD。目前国内多家企业致力于CV-A16疫苗的研发。CV-A16抗原含量的定量测定是疫苗研发、质控和评价的关键环节。目前全球缺乏通用的CV-A16抗原定量检测方法,为疫苗研发和评价提出挑战。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建立CV-A16通用抗原定量检测方法。筛选到一株构象性单克隆抗体16E1,可以中和CV-A16 B1b和B2b亚型毒株(滴度≥9600);广泛结合CVA16 B1a,B1b和B2b等亚型抗原(S/CO>30);应用10μg/g 16E1可以100%保护乳鼠免于致死剂量CV-A16/BJCA08病毒攻击。本研究通过摸索相关参数,以CV-A16国家抗原标准品(CV-A16 NS)为参考物质,建立了以16E1为包被抗体,一株兔源多抗(中和效价为1:6144、结合效价为106)为二抗的检测体系,并采用平行线分析法统计结果。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本检测试剂不与EV-A71等其他肠道病毒交叉反应,线性范围为12.5-200U/ml,不同浓度标准品的回收率为80-115%,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CV值均小于15%,以上参数均满足药典相关要求。适用性研究纳入了国内六个CV-A16灭活疫苗研发企业,毒株类型包含B1a、B1b、B2a、B2b等,由各企业独立完成原液、收获液、纯化液的抗原检测。结果表明,6个不同CV-A16疫苗原液的平行性和线性与CV-A16 NS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且不同样本拟合曲线的斜率波动较小(-0.85-1.25),说明本方法可用于检测不同工艺、毒株的疫苗原液中的抗原含量。此外,同一厂家的收获液、纯化液和原液的平行性与线性与CV-A16 NS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且三条曲线的斜率差异较小(-0.97-1.04),说明本检测体系不易受到样本中其他成分的干扰,可用于检测不同工艺阶段产品中的有效抗原含量。本研究采用具有高效价和广谱中和能力的CV-A16构象单抗,通过单抗-多抗双抗体夹心法建立了CV-A16疫苗抗原检测试剂盒,经方法学验证,特异性、重复性、精密度良好,经6个实验室、3个工艺阶段制品适用性研究,证明该试剂盒对不同基因型、不同工艺制品均具有良好适用性,可作为CV-A16疫苗抗原通用试剂盒,可保证CV-A16灭活疫苗抗原活性、有效性评价的准确性、重复性及可比性,为促进我国CV-A16疫苗研发提供工具。

禹玉婷[10](2020)在《柯萨奇病毒A2病毒样颗粒的制备及小鼠体内保护效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主要在夏秋季节流行的病毒性疾病,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曾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多次暴发。目前,临床前研发的预防HFMD的主要候选疫苗为细胞基质全病毒灭活疫苗和病毒样颗粒(VLP)疫苗。然而,灭活疫苗中除EV-A71和CV-A16外,其它主要血清型病毒难于在人用疫苗基质细胞中生长。VLP具有产量大、易富集和易纯化的特点,是疫苗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目前在人用疫苗和兽用疫苗的研究领域都应用广泛。因此研究昆虫细胞杆状病毒Bac-to-Bac表达系统,制备CV-A2 VLPs,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肠道病毒对热极其敏感,温度升高容易诱导病毒粒子衣壳构象改变,从而影响疫苗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力。因此,研发一种具备较好耐热特性的手足口病疫苗,将有效提升手足口疫苗的质量。本论文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主要讨论了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来构建病毒颗粒以及免疫学研究和疫苗候选株热稳定株的筛选及免疫学的初步研究。第一部分:昆虫病毒杆状系统兼有真核表达系统和原核表达系统的优势,最大的优点是,可以产生大量的重组蛋白,另外还可以同时在一个载体上表达多种重组蛋白,这使得它在未来药物研发、生物医药、疫苗生产、农业杀虫剂等方面均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部分主要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来构建病毒样颗粒及其免疫学的研究作了详细的阐述,以期为疫苗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本部分研究结果包括四章的内容:第一章:包括部分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中2.1、2.2和2.3的内容。第二章: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了重组质粒病毒pFastBacDual-P1/3CD,转化了DH10 BacTM感受态细胞,并转染昆虫细胞Sf9,成功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acCVA2-P1/3CD,并传代鉴定。重组病毒感染细胞后,经纯化后,通过间接免疫荧光(IFA)、SDS-PAGE电泳、Western-Blot和透射电镜等方法鉴定了重组rCV-A2 VLPs(insect)。第三章:由于肠道病毒VLP与肠道病毒感染细胞后的空心颗粒有相似的结构,因此制备CV-A2病毒颗粒样品,与前面描述的rCV-A2 VLPs(insect)的免疫原性进行比较。本研究用CV-A2 1580毒株在10层细胞工厂感染RD细胞,收获了病毒液。经过超滤浓缩、20%蔗糖垫底和CsCl等密度梯度离心精纯等一系列操作,获得较高纯度的病毒实壳和空壳两种颗粒。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对收获的颗粒进行了验证,为动物免疫原性提供了必要的病毒颗粒抗原。第四章:通过应用纯化的rCV-A2 VLPs(insect)、CV-A2 VLP(yeast cell表达的参考品)和CV-A2-1580R4/CHN XY/2017疫苗免疫Balb/c小鼠,对其免疫原性进行初步评价。分别用rCV-A2 VLPs(insect)、CV-A2 VLPs(yeast)、CV-A21580 EP和CV-A2 1580 FP抗原对昆明鼠在第3日龄第10日龄时进行免疫,之后使用CV-A2 1388强毒株昆明鼠进行病毒攻击实验。验证了rCV-A2-VLPs(insect)和CV-A2-VLP(yeast)疫苗免疫乳鼠后的保护作用。第二部分:良好的疫苗有强的免疫力,对热稳定,易于保存。如何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疫苗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本部分主要在热选择的压力下,对候选株进行了筛选,为研发热稳定性良好的疫苗候选株奠定了基础。本部分研究结果包括四章的部分内容:第一章:包括部分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中2.4、2.5和2.6的内容。第五章:在热选择压力下,挑选出CV-A2 2703-5株和CV-A2 2703-52株为热处理株。在39.5℃-65℃范围内,对CV-A2 2703-5株和CV-A2 2703-52株进行了耐热处理能力的测试,对CV-A2 2703-52的10株克隆株及CV-A2 2703-5株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并与CV-A2-1580R4/CHN XY/2017序列比对,找到了影响热稳定的突变位点。第六章:用CV-A2 2703-5和CV-A2 2703-52毒株在10层细胞工厂感染RD细胞,成功扩增了抗原并收获了病毒液。经过超滤浓缩、20%蔗糖垫底和CsCl等密度梯度离心精纯等一系列操作,获得EP和FP的两种颗粒。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对收获的颗粒进行了验证,为动物免疫提供了必要的抗原蛋白。第七章:通过应用纯化的CV-A2 2703-5和CV-A2 2703-52疫苗免疫Balb/c小鼠,对其免疫原性进行初步评价。验证了CV-A2 2703-5和CV-A2 2703-52疫苗免疫乳鼠后的保护作用。

二、关于Coxsackie病毒和ECHO病毒感染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Coxsackie病毒和ECHO病毒感染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肠道病毒流行病学分析和基于VP1基因分型的巢式RT-PCR方法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肠道病毒分子诊断
        1.2.2 肠道病毒RNA提取
        1.2.3 引物设计
        1.2.4 肠道病毒RNA逆转录
        1.2.5 巢式PCR反应体系
        1.2.6 巢式PCR扩增产物的鉴定
        1.2.7 肠道病毒分型检测
        1.2.8 巢氏RT-PCR特异性试验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型别患儿临床特征情况
    2.2 不同性别患儿病原体流行特点
    2.3 不同年龄组儿童肠道病毒流行特点
    2.4 巢式RT-PCR扩增结果
    2.5 测序比对结果和进化树分析
3 讨论

(2)2019年遵义地区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暴发的病原学及临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柯萨奇病毒A组4型小鼠主动免疫保护模型的建立及候选疫苗体内效力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创新点概述
博士学位论文主要研究成果的发表或获奖情况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技术路线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细胞、菌株、质粒、毒株、引物
        1.2 实验动物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仪器
        1.5 主要试剂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兔抗CV-A4 VP1、VP2、VP3、全病毒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检测
        2.2 细胞培养
        2.3 病毒传代
        2.4 病毒滴定
        2.5 CV-A4 致死14 日龄昆明鼠攻毒株的获得
        2.6 CV-A4 疫苗候选株的获得和免疫原性研究
        2.7 CV-A4 疫苗候选株免疫原性研究
        2.8 建立CV-A4 主动免疫保护模型
    3 统计分析
第二章 CV-A4 Rb-α-VP1、VP2、VP3和Rb-α-virion的制备及应用
    1 实验结果
        1.1 p GEX-6p-1 表达载体的构建
        1.2 CV-A4 VP1、CV-A4 VP2、CV-A4 VP3 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1.3 CV-A4 全病毒抗原的纯化制备
        1.4 Western blotting鉴定多克隆抗体
        1.5 IFA鉴定多克隆抗体
    2 小结
第三章 CV-A4 致死14 日龄小鼠攻毒株的选育
    1 实验结果
        1.1 14 日龄昆明鼠致死模型的建立
        1.2 CV-A4 感染不同日龄昆明鼠的生存曲线
        1.3 CV-A4-M14-RP3 感染14 日龄昆明鼠最优的感染途径选择
        1.4 小鼠品系的选择
        1.5 CV-A4-M14-613131,CV-A4-M14-623131 两克隆株毒力比较
        1.6 CV-A4-M14-613131,CV-A4-M14-623131 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1.7 CV-A4-M14-613131 小鼠攻毒株LD_(50)测定
    2 小结
第四章 CV-A4 疫苗候选株的选育
    1 实验结果
        1.1 CV-A4 克隆株313422 的获得
        1.2 pBR322-CV-A4-313422 重组质粒构建及线性化
        1.3 疫苗候选株的获得
        1.4 疫苗候选株CV-A4-313422-VP3 的鉴定
        1.5 CV-A4-313422-VP3 全序列测定和分析
    2 小结
第五章 CV-A4 候选疫苗的制备及免疫原性研究
    1 实验结果
        1.1 CsCl等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CV-A4 病毒颗粒
        1.2 SDS-PAGE、WB鉴定纯化的CV-A4 病毒颗粒
        1.3 TEM 鉴定 CV-A4 病毒颗粒
        1.4 CV-A4 毒种(stocks)的滴度测定和鉴定
        1.5 CV-A4 候选疫苗的体液免疫应答
        1.6 CV-A4 免疫血清与CV-A4 RD细胞株、EV-A71 的交叉中和反应
        1.7 CV-A4 EP、FP、EP+FP、VLP细胞免疫应答
    2 小结
第六章 主动免疫-攻毒后的疫苗效力评估
    1 实验结果
        1.1 疫苗保护效力及耐受性
        1.2 病毒载量测定
        1.3 主动免疫保护实验血清中和抗体效价测定
        1.4 组织病理切片分析
        1.5 免疫组化分析
    2 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柯萨奇病毒感染和1型糖尿病的风险关系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遵循的原则
    1.2 检索方法
    1.3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4 研究质量评估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纳入文献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柯萨奇病毒与T1DM患病率Meta分析结果
        2.3.2 纳入研究的亚组和亚型分析
    2.4 敏感度分析
    2.5 质量评价
    2.6 发表偏倚
3 讨 论

(6)新生儿ECHO病毒11型感染诊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生儿Echo11感染流行病学
2 国内Echo11毒株的变迁
3 新生儿Echo11感染的诊断
    3.1 临床诊断
    3.2 实验室诊断
        (1)Echo11病毒分离培养
        (2)血清特异性Echo11病毒抗体检测
        (3)Echo11病毒的RNA检测
4 新生儿Echo11感染的治疗
    (1)对症和支持治疗
    (2)关于Echo11感染后的丙种球蛋白应用
    (3)抗病毒药
    (4)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
5 新生儿Echo11病毒的感染防控

(7)内蒙古肠道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及肠道病毒71型/轮状病毒联合疫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EV71 和 RV 流行病学及疫苗研究进展
    1.1 EV71研究概述
        1.1.1 EV71病原学特征
        1.1.2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流行病学概况
        1.1.3 EV71疫苗研究进展
        1.1.3.1 已上市疫苗
        1.1.3.2 减毒活疫苗
        1.1.3.3 灭活疫苗
        1.1.3.4 核酸疫苗
        1.1.3.5 病毒样颗粒疫苗
        1.1.3.6 亚单位及多肽疫苗
        1.1.4 基于EV71的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1.2 轮状病毒研究概况
        1.2.1 轮状病毒(Rotavirus,RV)病原学特征
        1.2.2 RV流行病学
        1.2.3 RV疫苗研究进展
        1.2.4 基于VP6的嵌合蛋白/重组疫苗的研究进展
        1.2.5 轮状病毒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内蒙古地区主要肠道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1 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细胞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内蒙古地区手足口病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2.2.1.1 手足口病病例监测
        2.2.1.2 手足口病病例诊断
        2.2.1.3 手足口病病例流行病学统计分析
        2.2.1.4 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
        2.2.1.5 EV71序列测定和分析
        2.2.2 内蒙古地区儿童病毒性腹泻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2.2.2.1 儿童病毒性腹泻研究对象
        2.2.2.2 病原学检测
        2.2.3 内蒙古地区5岁以下健康儿童肠道病毒携带情况的调查分析
        2.2.3.1 标本采集要求
        2.2.3.2 肠道病毒分离
        2.2.3.3 病毒RNA提取
        2.2.3.4 RT-PCR、测序及分析
    2.3 结果
        2.3.1 内蒙古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
        2.3.1.1 内蒙古地区手足口病季节分布
        2.3.1.2 内蒙古地区手足口病地区分布
        2.3.1.3 内蒙古地区手足口病年龄分布
        2.3.1.4 内蒙古地区EV71毒株进化关系分析
        2.3.2 内蒙古地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2.3.2.1 内蒙古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年龄分布
        2.3.2.2 内蒙古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季节分布
        2.3.2.3 内蒙古地区检出轮状病毒分型结果
        2.3.3 内蒙古地区5岁以下健康儿童肠道病毒携带情况调查结果
        2.3.3.1 健康儿童肠道病毒进化分析结果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3.1 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动物
        3.1.2 毒株、细胞系
        3.1.3 主要试剂
        3.1.4 主要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EV71小鼠模型的建立
        3.2.1.1 EV71小鼠适应株传代
        3.2.1.2 C33λ株感染性滴度测定
        3.2.1.3 小鼠攻毒实验
        3.2.2 RV小鼠动物模型建立
        3.2.2.1 RV小鼠适应株传代
        3.2.2.2 小鼠攻毒实验
        3.2.3 EV71 C33λ株入侵Vero细胞的转录组测序研究
    3.3 结果
        3.3.1 EV71小鼠适应株的获得
        3.3.2 EV71C33λ株感染性滴度测定结果
        3.3.3 EV71C33λ株攻毒小鼠后结果
        3.3.4 RV小鼠适应株的获得
        3.3.5 SA11株、Wa株感染性滴度测定结果
        3.3.6 RV SA11 株和Wa株攻毒小鼠后结果
        3.3.7 EV71 C33λ入侵Vero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
        3.3.7.1 转录组测序数据质控
        3.3.7.2 样品相关性与PCA分析
        3.3.7.3 差异基因的分析与统计
        3.3.7.4 差异基因KEGG分类统计
        3.3.7.5 细胞免疫分子基因表达结果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EV71/RV嵌合重组蛋白的表达及免疫学性质研究
    4.1 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细胞、病毒、质粒和动物
        4.1.2 实验菌株和载体
        4.1.3 主要试剂
        4.1.4 主要仪器设备
        4.1.5 常用溶液配制
    4.2 实验方法
        4.2.1 细胞培养与病毒增殖
        4.2.1.1 细胞培养
        4.2.1.2 病毒的增殖
        4.2.2 EV71RNA的提取
        4.2.3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4.2.3.1 RV vp6、EV71 vp1和EV71 vp2 gene的克隆
        4.2.3.2 RV vp6、EV71 vp1和EV71 vp2 gene的双酶切
        4.2.3.3 RV vp6、EV71 vp1和EV71 vp2 gene与 p ETL载体连接
        4.2.4 p ETP6Bv载体的构建
        4.2.5 p ETP6Xv载体的构建
        4.2.6 重组表达质粒PETP6B/SP70 的构建及鉴定
        4.2.7 EV71 VP1、EV71 VP2、RV VP6、VP6/SP70、VP6/SP28 重组蛋白表达
        4.2.8 EV71 VP1、EV71 VP2、RV VP6、VP6/SP70、VP6/SP28 重组蛋白纯化及复性
        4.2.9 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
        4.2.10 动物免疫
        4.2.11 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表达蛋白
        4.2.12 中和试验
        4.2.13 血清Ig G抗体ELISA检测
        4.2.14 细胞炎性因子的测定
        4.2.15 小鼠保护实验
        4.2.15.1 小鼠被动免疫保护实验
        4.2.15.2 母传抗体保护性实验
    4.3 实验结果
        4.3.1 重组载体的构建
        4.3.1.1 vp6、vp1和vp2 gene PCR扩增
        4.3.1.2 vp6、vp1和vp2 gene PCR产物和p ETL载体双酶切
        4.3.1.3 p ETP6、p ETL/vp1、p ETL/vp2 重组载体构建
        4.3.2 p ETP6Bv载体的构建
        4.3.3 p ETP6Xv载体的构建
        4.3.4 重组表达质粒p ETP6B/SP70、p ETP6X/SP28 的鉴定
        4.3.5 重组蛋白表达与纯化
        4.3.5.1 RV VP6、EV71 VP1、EV71 VP2、VP6/SP70和VP6/SP28 重组蛋白表达
        4.3.5.2 RV VP6、EV71 VP1、EV71 VP2、VP6/SP70和VP6/SP28 重组蛋白纯化
        4.3.6 蛋白质浓度测定
        4.3.7 重组蛋白Western blot检测
        4.3.8 中和试验结果
        4.3.9 血清Ig G抗体ELISA检测结果
        4.3.10 细胞炎性因子的测定
        4.3.11 小鼠保护实验结果
        4.3.11.1 小鼠的被动免疫保护实验结果
        4.3.11.2 母传抗体保护性实验结果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着)和获批的研究项目
附录

(8)心脏磁共振成像在儿童急性暴发性心肌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心脏磁共振成像在儿童急性暴发性心肌炎中的诊断和随访价值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心脏磁共振成像对儿童急性暴发性心肌炎与扩张型心肌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图表
    参考文献
总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大会发言
外文论文Ⅰ
外文论文Ⅱ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柯萨奇病毒溶瘤作用和抗原检测试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1.前言
        1.1 溶瘤病毒研究概况
        1.2 主要机制和类型
        1.3 机遇和挑战
        1.4 肠道病毒溶瘤作用概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技术路线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3.1 溶瘤柯萨奇病毒在细胞水平的筛选和验证
        3.1.1 溶瘤柯萨奇病毒在细胞水平的筛选
        3.1.2 细胞水平溶瘤作用的进一步证实
        3.1.3 CAR及 DAF的表达情况
        3.2 柯萨奇病毒B组5型对肺癌荷瘤小鼠的治疗效果评价
        3.2.1 动物模型的建立
        3.2.2 肿瘤早期的溶瘤治疗
        3.2.3 肿瘤早期和肿瘤中晚期不同针次的溶瘤治疗
        3.2.4 远端靶向治疗效果评价
        3.2.5 联合GM-CSF的疗效评价
        3.2.6 组织病理学结果
        3.3 柯萨奇病毒B组5型溶瘤机制的相关研究
        3.3.1 凋亡通路
        3.3.2 信号通路抑制剂的筛选
        3.3.3 PKB通路
    4.讨论
    5.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1.前言
        1.1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1.2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疫苗研究进展
        1.3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抗原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及重要意义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技术路线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3.1 方法的建立
        3.1.1 单克隆抗体筛选和评价
        3.1.2 多克隆抗体的评价
        3.1.3 反应条件的优化
        3.2 方法的验证
        3.2.1 特异性
        3.2.2 线性范围
        3.2.3 准确度
        3.2.4 精密度
        3.2.5 耐用性
        3.3 适用性研究
    4.讨论
    5.小结
    参考文献
总结
综述
    肠道病毒溶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疫苗及抗原定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附件

(10)柯萨奇病毒A2病毒样颗粒的制备及小鼠体内保护效力(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背景
    2 CV-A2的生物学特征
    3 手足口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4 病毒样颗粒(VLPs)的研究进展
    5 肠道病毒免疫原性的研究
    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技术路线
第一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细胞
        1.2 毒株、质粒
        1.3 试剂
        1.4 仪器设备
        1.5 主要试剂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柯萨奇病毒A2病毒样颗粒的构建及鉴定
        2.2 CV-A2-1580R4/CHN XY/2017 株抗原蛋白的制备及鉴定
        2.3 rCV-A2 VLPs(insect)动物免疫效果评价
        2.4 热稳定株的筛选及鉴定
        2.5 CV-A22703-5和CV-A22703-52 抗原蛋白的制备及鉴定
        2.6 热稳定株动物免疫效果评价
第二章 柯萨奇病毒A2病毒样颗粒的构建及鉴定
    1 实验结果
        1.1 目的基因的获得
        1.2 重组质粒p Fast Bac Dual-P1/3CD的鉴定
        1.3 CV-A2 P1/3CD重组Bacmid的构建
        1.4 重组杆状病毒r Bac CVA2-P1/3CD的构建及扩增
        1.5 重组杆状病毒r Bac CVA2-P1/3CD基因及表达产物的鉴定
    2 小结
第三章 CV-A2-1580R4/CHN XY/2017 株抗原蛋白的制备及鉴定
    1 实验结果
        1.1 CV-A21580毒株感染RD细胞
        1.2 CV-A21580 毒株滴度测定(CCID_(50)/ml)
        1.3 CV-A21580毒株抗原蛋白的纯化与鉴定
    2 小结
第四章 r CV-A2 VLPs(insect)动物免疫效果评价
    1 实验结果
        1.1 佐剂Al(OH)_3吸附率检测
        1.2 重组rCV-A2 VLPs(insect)免疫原性的初步研究
        1.3 重组rCV-A2 VLPs(insect)疫苗免疫保护效果评价
    2 小结
第五章 热稳定株的筛选及鉴定
    1 实验结果
        1.1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毒株的热稳定特性
        1.2 克隆株的热处理
        1.3 CV-A22703-5和CV-A22703-52 的耐热处理曲线
        1.4 CV-A22703-5和CV-A22703-52 与热稳定的相关位点
    2 小结
第六章 CV-A22703-5和CV-A22703-52 抗原蛋白的制备及鉴定
    1 实验结果
        1.1 CV-A22703-5和CV-A22703-52 抗原感染RD细胞
        1.2 CV-A22703-5和CV-A22703-52 抗原滴度测定(CCID_(50)/ml)
        1.3 CV-A22703-5和CV-A22703-52 抗原的纯化与鉴定
    2 小结
第七章 热稳定株动物免疫效果评价
    1 实验结果
        1.1 佐剂Al(OH)3吸附率检测
        1.2 CV-A22703-52 株和CV-A22703-5 株免疫原性的初步研究
        1.3 CV-A22703-5和CV-A22703-52 疫苗免疫保护效果评价
    2 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1.1 柯萨奇病毒A2病毒样颗粒的构建及鉴定
        1.2 CV-A2-1580R4/CHN XY/2017 株抗原蛋白的制备及鉴定
        1.3 rCV-A2 VLPs(insect)动物免疫效果评价
        1.4 热稳定株的筛选及鉴定
        1.5 CV-A22703-5和CV-A22703-52 抗原抗原蛋白的制备及鉴定
        1.6 热稳定株动物免疫效果评价
    2 创新点
    3 展望
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四、关于Coxsackie病毒和ECHO病毒感染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肠道病毒流行病学分析和基于VP1基因分型的巢式RT-PCR方法学评价[J]. 顾柳芬,杨爱平,汪敏,杨文娟. 中国妇幼保健, 2021(22)
  • [2]2019年遵义地区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暴发的病原学及临床特征研究[D]. 艾远航.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3]柯萨奇病毒A组4型小鼠主动免疫保护模型的建立及候选疫苗体内效力评估[D]. 魏真妮.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2021(01)
  • [4]柯萨奇病毒感染和1型糖尿病的风险关系Meta分析[J]. 杨森,代晓玲,张臻,赵碧英,张祎俐,崔岚巍.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1(05)
  • [5]抗病毒药物在儿童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的合理应用指南[J]. 中国医院协会,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国家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19)
  • [6]新生儿ECHO病毒11型感染诊治研究进展[J]. 覃菲,黑明燕.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0(18)
  • [7]内蒙古肠道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及肠道病毒71型/轮状病毒联合疫苗研究[D]. 范耀春. 内蒙古大学, 2020(04)
  • [8]心脏磁共振成像在儿童急性暴发性心肌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 吕建利. 山东大学, 2020(08)
  • [9]柯萨奇病毒溶瘤作用和抗原检测试剂研究[D]. 崔博沛.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2020(02)
  • [10]柯萨奇病毒A2病毒样颗粒的制备及小鼠体内保护效力[D]. 禹玉婷.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2020(01)

标签:;  

关于柯萨奇病毒和ECHO病毒感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