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对水稻叶片激素含量和籽粒发育的影响

MET对水稻叶片激素含量和籽粒发育的影响

一、MET对水稻叶片及发育籽粒激素含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刘光明,赵灿,蒋岩,赵凌天,廖平强,王维领,霍中洋[1](2022)在《施氮量对水稻源库协同衰老特征的影响》文中指出为探究施氮量对水稻源库器官协同衰老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本试验测定了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结实期天数、全生育期天数、叶面积指数(LAI)、叶片SPAD值、籽粒灌浆特性、叶片与籽粒的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2019—2020年,高氮水平(345 kg·hm–2)下水稻的结实期和全生育期分别比低氮水平延长13.3~16.3 d和16.0~18.7 d, LAI、叶片SPAD值和籽粒灌浆活跃期较高,而叶面积衰减率较低。高氮水平的水稻剑叶和籽粒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均显着较高,而膜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显着较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水稻施氮量与抽穗后叶片和籽粒不同生育阶段的抗氧化酶活性呈正相关,而与MDA含量呈负相关。综上所述,高氮水平下水稻源库的抗氧化酶系统酶活性较强,能减少MDA的积累,提高叶片持绿天数和籽粒灌浆活跃期,从而延缓了水稻源库协同衰老进程。

徐国伟,赵喜辉,江孟孟,陆大克,陈明灿[2](2021)在《轻度干湿交替灌溉协调水稻根冠生长、提高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文中认为【目的】干湿交替灌溉是水分高效利用的有效措施,但是适宜的干湿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不同干湿交替灌溉下水稻根系及地上生长发育的差异,以探讨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以‘徐稻3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传统灌溉(保持23 cm浅水层,CI)、轻度干湿交替灌溉(-20 kPa,AWMD)和重度干湿交替灌溉(-40 kPa,AWSD) 3种灌溉方式,研究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Oryza sativa L.)根长、根重、根冠比、根系伤流量、根系细胞分裂素含量、地上部重量、叶片光合速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运转及籽粒中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轻度干湿交替灌溉显着增加了根长、根重、根冠比、根系伤流量、根中细胞分裂素含量,如抽穗期比传统灌溉分别提高13.3%、6.7%、10.8%、8.1%、7.4%;茎鞘中NSC向籽粒运转率提高23.3%,同时提高籽粒中ATP酶活性16.3%18.4%、提升主要生育期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10.9%44.0%,增加成熟期植株的吸氮量。最终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显着增加,重度干湿交替灌溉则显着减少根长、根重,抑制根系活性及合成细胞分裂素的能力,如抽穗期分别比传统灌溉降低30.1%、20.8%、40.5%、34.4%,降低地上部的生长,显着降低主要生育期叶片的光合速率,抽穗期降低26.4%,虽促进NSC的运转,但是较低的花后干物质积累与籽粒库活性,导致水稻产量降低32.8%(2018年)与31.6%(2019年);同时重度干湿交替灌溉下,植株吸氮量显着减少,叶片硝酸还原酶的活性降低19.2%,氮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及偏生产力分别降低18.0%、34.7%及31.8%。【结论】轻度干湿交替灌溉能够改善根系形态,提高根系代谢功能,协调地上部生长,提高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重度干湿交替灌溉不利于水稻根系生长,抑制代谢,不宜采用。

谢方[3](2021)在《玉米种子DA-6和复硝酚钠拌种处理的田间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DA-6、复硝酚钠是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种子活力,促进幼苗生长发育,对多种农作物具有显着的增产、抗逆、抗病、改善品质、提早成熟等功效。现有研究中关于DA-6和复硝酚钠应用主要是通过叶面喷施,直接应用于种子的研究较少,而且在种子处理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苗期,对全生育期田间效应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用不同浓度的DA-6和复硝酚钠对玉米种子拌种处理,研究DA-6和复硝酚钠拌种处理对种子活力、田间出苗特性、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DA-6和复硝酚钠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适宜浓度的DA-6拌种处理可有效提高玉米种子活力,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对郑单958、先玉335、邦玉339使用150 mg/L的DA-6拌种处理后,三个玉米品种的种子活力指数较对照分别显着提高13.9%、13.7%、8.2%,并显着高于其它处理,幼苗根长和单株干重较其它各处理和对照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三个玉米品种的种子经150mg/L浓度的DA-6拌种处理后,田间的出苗率和苗重较对照和其它各处理提高幅度最大。各处理浓度对灌浆初期玉米植株的株高和穗位高影响不显着。DA-6拌种处理可明显提高玉米各个生育时期的叶面积指数,显着提高叶色值,增强了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能力,有助于植株干物质积累的提高,浓度为150 mg/L时效果最好。DA-6拌种处理显着提高了玉米籽粒的千粒重,提高了玉米产量,150 mg/L DA-6拌种处理下郑单958、先玉335较对照分别增产2.3%、2.49%。2、适宜浓度的复硝酚钠拌种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的调控效果和DA-6拌种处理效果相似,复硝酚钠在拌种浓度为200 mg/L时处理效果最佳。200 mg/L的复硝酚钠拌种处理后,三个玉米品种的种子活力指数较对照分别显着提高15.9%、12.4%、6.7%,并显着高于其它处理。200 mg/L的复硝酚钠拌种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玉米幼苗的根长和单株干重,显着提高了三个玉米品种田间出苗率和苗重,显着提高了三个玉米品种拔节期到灌浆期的叶色值,显着提高三个玉米品种各个生育时期的地上干物质量。200mg/L的复硝酚钠拌种处理下,郑单958和邦玉339的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2%和2.1%。3、DA-6、复硝酚钠两者复配拌种处理对郑单958、先玉335、邦玉339三个玉米品种在种子活力、出苗特性、农艺性状和增产也均有影响,在100+100 mg/L时促进效果最好。但是在本试验条件下DA-6和复硝酚钠复配施用不如单独施用的效果好,对于DA-6和复硝酚钠复配施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张娟,牛百晓,鄂志国,陈忱[4](2021)在《水稻胚乳发育遗传调控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胚乳是被子植物双受精产物之一,为种子发育提供营养;同时,水稻胚乳也是人类口粮的重要来源。胚乳组织约占水稻种子干质量的70%以上,其发育直接影响稻米产量和品质。目前我们对水稻胚乳发育调控的分子机制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克隆了一些重要基因,同时发现表观遗传调控在胚乳发育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以水稻为例,同时穿插拟南芥和玉米等植物的相关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胚乳细胞化、糊粉层细胞分化、储藏物质积累等胚乳发育重要生物学事件的遗传调控机制。最后我们也指出了关于胚乳发育过程中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以期能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郑小龙,周菁清,滕颖,章林平,邵雅芳,胡培松,魏祥进[5](2022)在《粳稻穗部不同部位籽粒产量相关性状差异及其与内源激素的相关性》文中认为【目的】根据灌浆期水稻内源激素水平解析稻穗不同部位籽粒产量性状的差异。【方法】以相同环境下种植的嘉58等6个浙江省常规粳稻品种为实验材料,将稻穗籽粒按一次枝梗在主穗上的节点划分为稻穗上部、中部和下部籽粒,测定了不同部位籽粒水杨酸(SA)、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和生物量的动态变化及收获后籽粒千粒重、整精米率、长宽比、胶稠度和碱消值等相关性状。【结果】籽粒在灌浆期内0~35 d处于持续增重状态,且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花后35 d各品种不同部位籽粒生物量的变异系数为1.66%~10.26%,35 d以后不同部位籽粒生物量的差距逐渐缩小但仍有差异,籽粒成熟后千粒重仍表现为上部籽粒(25.08~33.88g)>中部(24.04~32.49 g)>下部(23.46~31.78 g);不同部位间籽粒整精米率与长宽比略有差异,且千粒重与长宽比呈极显着正相关(r=0.89, P<0.01),与整精米率呈极显着负相关(r=-0.68, P<0.01);在胶稠度、碱消值方面,品种间的差异显着大于部位间的差异;三种内源激素在不同部位籽粒中的差异均较为显着,且SA差异最为稳定,全周期不同部位间籽粒SA含量变异系数为0.59%~25.90%,ABA和IAA变异系数依次为1.35%~66.25%和0.16%~81.04%。不同部位SA含量在灌浆初期与末期正相反,前期表现为上部籽粒>中部>下部,末期却表现为下部籽粒>中部>上部。【结论】不同部位籽粒的内源激素及产量等相关性状差异均较为显着,激素含量差异以SA最为稳定。SA与ABA和IAA分别呈显着正相关(r=0.54, P <0.05)和极显着正相关(r=0.59, P<0.01),与千粒重呈显着负相关(r=-0.53, P <0.05),其与长宽比和整精米率也分别为极显着负相关(r=-0.66, P <0.01)和极显着正相关(r=0.95, P <0.01)。

曲兆凯[6](2021)在《宁夏稻渔模式水肥调控、放蟹密度和饲料投喂量对水稻及鱼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

俞聪慧[7](2021)在《氮磷钾肥配施对水稻养分吸收、碳水化合物积累转运及产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

侯均昊[8](2021)在《苏北黄河故道带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苏北黄河故道带以沙土土质类型为主,保水、保肥性差,水稻生育后期养分供应不足,导致产量和稻米品质降低。控释肥具有养分释放时间长、养分利用率高等优点,施用控释氮肥能否减弱沙土土壤对水稻生产的不利影响,亟待需要深入研究。试验于2018-2019年在扬州大学校外基地江苏省泗阳县李口镇进行,前茬为小麦;以中熟中粳水稻品种南粳505和苏秀867为试验材料,采用控释天数分别为80天、100天和120天3种树脂包衣尿素,在施氮量270kg hm-2条件下,设置控释肥和尿素复混全部基施(BC)与控释肥和尿素复混基施+穗肥施用尿素(BC+PU)2种施肥方式,以常规尿素定量分施(CK)为对照,系统研究了控释尿素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产量形成、养分吸收利用特征、叶片光合特性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苏北黄河故道带地区水稻优质生产的肥料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相同肥料运筹方式下,80天控释肥处理产量>100天控释肥处理>120天控释肥处理。相同释放天数控释肥处理下,BC+PU处理产量高于BC处理。所有处理中80BC+PU处理的增产效果最好,显着高于CK,这主要归因于其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提高了总颖花量和结实率。此外80BC+PU处理的水稻生长中后期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量均较高,能较好的协调干物质积累和转运,增加了抽穗后干物质积累,进而实现高产。120BC和120BC+PU各生育阶段的茎蘖数、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均显着低于CK,最终的单位面积穗数和群体颖花量显着低于CK,产量明显下降。100BC和100BC+PU前中期茎蘖数发生量小于CK,有效穗数、穗粒数和颖花量与CK相当,虽然后期能保持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重,但因群体颖花量不高,产量无法提高。2.抽穗后,控释肥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FV/FM、Y(Ⅱ)均高于CK。除80BC处理外,其余控释肥处理,抽穗后叶绿素含量均显着高于CK。80BC+PU和100BC+PU的净光合速率(Pn)均在抽穗后21d后显着高于 CK,抽穗后 28d-35d,120BC、120BC+PU、80BC+PU 和 100BC+PU 处理的Y(Ⅱ)值显着高于CK。同时,BC+PU运筹方式比BC进一步增强了水稻的光合特性。其中80BC+PU处理的SPAD值显着高于80BC处理,达2.16%~9.06%。说明控释期较长的肥料类型如120天控释肥以及控释期较短的80天、100天控释肥配合BC+PU施肥方式,均有利于提高水稻生育中后期叶绿素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和Y(Ⅱ),延缓水稻植株衰老。3.配施一次保花肥的80BC+PU处理,在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氮素总积累量显着高于CK,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的阶段积累量分别较CK分别高5.62%~8.3%和7.15%~18.53%。氮肥回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偏生产力随着控释肥控释天数的增加而减小,80天控释肥的应用效果要优于100天和120天控释肥。两种施肥方式相比,采用一基一追(BC+PU)两次施肥法的80天和100天控释肥处理,氮肥回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偏生产力比相应的全基施处理(BC)有小幅提升,其中80BC+PU的处理氮肥回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较CK均显着提升,分别达 9.19%~12.90%、12.96%~14.46%和 5.36%~6.21%。4.在加工品质方面所有处理间均无显着差异。外观品质和营养与蒸煮食味品质方面,80BC和80BC+PU与CK相比没有显着差异。80BC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食味值较CK有所提高;RVA谱特征值中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崩解值上升,回复值降低,蒸煮食味品质较好。100天控释肥和120天控释肥处理的蛋白质含量均增加,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降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下降,RVA谱特征值中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崩解值下降,蒸煮食味品质较差。与BC处理相比,BC+PU处理稻米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有所提升,蒸煮食味品质降低。

张盛楠[9](2021)在《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和油菜耐镉砷胁迫的诱抗效应及生理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保障粮食、蔬菜安全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土壤Cd、As污染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威胁粮食、蔬菜品质和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水稻和油菜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农田Cd、As污染严重制约着其产量和品质,并给人体健康带来风险。因此,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降低农作物对Cd、As的吸收累积,保障农作物的安全生产,是当前土壤及环境领域的重要工作内容。本研究以水稻品种中嘉早17和油菜品种圣达为试验材料,通过种子萌发试验、水培试验、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利用荧光染料活体染色和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分析了在不同浓度Cd、As胁迫下,外源添加褪黑素(MT)、表油菜素内酯(EBL)和茉莉酸(JA)对水稻和油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Cd、As吸收转运以及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物种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萌发试验结果表明,Cd、As胁迫下水稻植株生物量显着降低,Cd、As在根中大量积累,MDA和ROS的含量随Cd、As浓度的提高而显着增加,POD、CAT活性降低,加剧了脂质膜的氧化应激损伤。外源添加MT、EBL和JA显着降低了MDA含量,抗氧化酶(POD、SOD、CAT)活性显着增强,膜脂过氧化程度有所缓解,水稻幼苗地上部与根系Cd、As积累量显着降低,其中Cd含量降低了26.2%~77.9%,As含量降低了5.3%~43.2%。说明添加这三种外源植物激素可缓解Cd、As对水稻幼苗的胁迫。2.水培试验结果表明,外源添加MT、EBL和JA使水稻地上部和地下部Cd含量分别降低了14.5%~51.6%和38.9%~85.3%,地下部As含量降低了13.4%~33.3%,同时降低了Cd、As胁迫下MDA、H2O2和·O2-的含量,显着提高了水稻体内的POD和CAT活性,增加了5.6%~93.9%。这表明外源MT、EBL和JA可通过诱导抗氧化物酶活性来增强水稻的抗氧化能力,清除过量的ROS,从而缓解Cd、As对水稻的毒害。3.通过盆栽试验发现,外源喷施和根施MT、EBL和JA均可有效地降低水稻旗叶和籽粒中Cd的含量,喷施100μmol·L-1MT、0.2μmol·L-1EBL和0.2μmol·L-1JA使籽粒中Cd含量比对照处理下降74.1%、68.7%和61.7%;根施0.2μmol·L-1JA、500μmol·L-1MT和20μmol·L-1EBL使水稻籽粒中Cd含量分别比对照处理降低60.7%、50.4%和76.2%,水稻籽粒中As含量分别下降68.0%、65.7%和71.3%。不过无论是喷施还是根施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和生物群落物种构成无任何影响。4.大田试验结果显示,外源喷施MT、EBL和JA可有效地降低了水稻根、茎、旗叶和籽粒中Cd以及籽粒中的As含量。其中喷施0.2μmol·L-1EBL、500μmol·L-1MT和20μmol·L-1JA效果更好,使水稻籽粒中Cd含量下降30.3%、45.0%和29.6%,As含量分别下降33.0%、25.7%和36.2%。100μmol·L-1MT显着降低了Cd从旗叶向籽粒的转运,转运系数下降了71.4%。5.通过盆栽试验叶面喷施比较不同外源植物激素MT、EBL和JA对Cd、As胁迫下油菜生理指标及其吸收积累Cd、As的影响,发现喷施200μmol·L-1的MT和JA均显着地提高油菜叶片的叶绿素SPAD值,而喷施20μmol·L-1的EBL显着降低油菜叶片的叶绿素SPAD值。与CK处理相比,喷施20μmol·L-1EBL使油菜叶片中MDA含量降低了52.3%,同时使油菜叶片SOD活性提高了88.2%。喷施200μmol·L-1MT导致油菜地上部Cd含量比CK处理降低了27.8%,而喷施20μmol·L-1的EBL和200μmol·L-1的JA却使油菜地上部As含量提高136.8%和159.8%。以上研究结果阐明了三种外源植物激素MT、EBL和JA缓解Cd、As毒性的重要机制,可作为一种绿色安全的途径减少作物对Cd、As吸收累积,为Cd、As复合污染农田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袁凯[10](2021)在《氨基酸和钙镁磷肥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南方酸性土壤中,来自土壤和农业投入品中的镉(Cd),容易在水稻营养体中富集并转运到稻米中,经由食物链进入人体,威胁人类健康。因此,探索能有效降低稻米Cd含量的方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要义。本论文研究了叶面喷施氨基酸的降Cd效应及机理以及钙镁磷肥和氨基酸对水稻镉积累特性的影响,以期为Cd污染农田的水稻安全生产技术及降镉叶面肥研发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氨基酸和营养元素含量是影响稻米Cd含量的关键因素。稻米中的氨基酸和营养元素含量在早稻和晚稻品种间有显着差异,谷氨酸(Glu)、丙氨酸(Ala)、苯丙氨酸(Phe)、甘氨酸(Gly)和苏氨酸(Thr)等5种氨基酸的含量与稻米Cd含量密切相关。当水稻在轻度镉污染农田中种植时,高镉积累品种(HCA)的Glu含量显着高于低镉积累(LCA)品种,当水稻在重度Cd污染农田中种植时,稻米中的Glu含量显着下降,HCA和LCA品种之间的Glu含量不再有明显差异。稻米中的Cd对Glu和其它氨基酸的合成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当稻米Cd含量小于0.40 mg·kg-1时,Glu起主要的解毒作用,当稻米中Cd含量在0.40-1.16 mg·kg-1范围内时,Mn起主要的解毒作用。2.喷施氨基酸叶面肥能显着降低稻米Cd含量。在Cd污染农田中,水稻扬花期喷施1.0 g·L-1·m-2蛋氨酸,0.4 g·L-1·m-2异亮氨酸,1.0 g·L-1·m-2甘氨酸,0.2 mg·L-1·m-2色氨酸,0.1 g·L-1·m-2苯丙氨酸,0.1 g·L-1·m-2丝氨酸和1.0 g·L-1·m-2苏氨酸可以显着降低早稻和晚稻籽粒、穗轴和穗节的Cd含量;同时使籽粒、穗轴、穗节和穗下茎中Mn和Zn含量下降。3.根施钙镁磷肥(CMP)能显着促进根系发育和降低稻米Cd含量。田间施用0.1-0.5 kg·m-2的CMP肥均可以增加早稻和晚稻根系总量,基施0.3 kg·m-2的CMP使早稻和晚稻根系总量增加了185.0%和61.6%,细根占比分别增加了28.7%和9.7%;使晚稻细根的表面积和铁膜含量分别增加92.7%和63.2%,使细、中和粗根内的Cd含量分别下降21.7%、27.9%和23.2%;使晚稻籽粒、穗轴、穗颈、穗节、旗叶和茎基Cd含量分别降低了75.9%、76.4%、79.8%、83.5%、45.2%和61.3%。4.增施CMP显着降低了稻米蛋白质组分中的Cd含量。和对照相比,增施0.3 kg·m-2的CMP使稻米蛋白质组分中的Cd和Zn含量降低了85.7%和21.6%,K含量增加了67.7%;使稻米的N和P含量增加了389.9%和182.3%,总氨基酸含量增加了24.8%。增施CMP对稻米淀粉组分中的Cd含量以及其他元素含量的影响较小。5.在根际环境中提高磷酸盐浓度可以显着抑制根系对Cd的吸收及向地上部的转运。在含Cd营养液中提高KH2PO4浓度可以使中早35和T215水稻叶片中N和P元素含量显着升高;添加10 mmol·L-1 KH2PO4使中早35和T215中N含量分别升高了61.2%和61.4%,P含量分别升高了38.4%和71.4%,水稻幼苗地上部Cd含量降低45.3%和22.9%,根系Cd含量降低32.9%和74.6%。与此同时,中早35和T215幼苗地上部分Ca含量分别增加24.4%和28.5%;根系Ca含量分别增加11.3%和60.6%,Mn含量分别减少50.2%和74.9%,Zn含量分别减少30.8%和36.4%;水稻幼苗地上部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增加了34.3%和130.3%,根系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降低了42.8%和56.1%。综上所述,水稻营养体和籽粒中的氨基酸代谢和必需元素的富集能力与水稻品种的镉积累特性及其耐镉能力密切相关;叶面喷施特定浓度的氨基酸能显着降低穗轴和稻米中的Cd含量;增加根际环境中的磷酸盐浓度,能够有效增加根系数量、根表面积和铁膜含量,抑制水稻对镉的吸收和转运。这些结果对于完善水稻降镉农艺措施和叶面肥产品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二、MET对水稻叶片及发育籽粒激素含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ET对水稻叶片及发育籽粒激素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施氮量对水稻源库协同衰老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采集和测定
        1.3.1 生育期和叶面积
        1.3.2 SPAD值
        1.3.3 灌浆参数
        1.3.4 抗氧化酶和丙二醛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2.2 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LAI和叶面积衰减率的影响
    2.3 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冠层叶片SPAD值的影响
    2.4 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灌浆特性的影响
    2.5 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剑叶衰老特性的影响
        2.5.1 SOD活性的影响
        2.5.2 POD活性的影响
        2.5.3 CAT活性的影响
        2.5.4 MDA含量的影响
    2.6 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籽粒衰老特性的影响
        2.6.1 SOD活性的影响
        2.6.2 POD活性的影响
        2.6.3 CAT活性的影响
        2.6.4 MDA含量的影响
    2.7 水稻叶片和籽粒衰老特性与施氮量的相互关系
3 讨论
    3.1 施氮量对水稻生育期、LAI、SPAD值和灌浆参数的影响
    3.2 施氮量对水稻剑叶和籽粒抗氧化酶的影响

(3)玉米种子DA-6和复硝酚钠拌种处理的田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
    1.2 DA-6对种子活力和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1 DA-6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1.2.2 DA-6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3 复硝酚钠对种子活力和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3.1 复硝酚钠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1.3.2 复硝酚钠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4 种子处理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DA-6和复硝酚钠处理方式
        2.2.2 标准发芽试验
        2.2.3 田间试验
        2.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DA-6拌种处理的效果分析
        3.1.1 DA-6拌种处理对玉米种子活力的影响
        3.1.2 DA-6拌种处理对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影响
        3.1.3 DA-6拌种处理对玉米叶片特性的影响
        3.1.4 DA-6拌种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2 复硝酚钠拌种处理的效果分析
        3.2.1 复硝酚钠拌种处理对玉米种子活力的影响
        3.2.2 复硝酚钠拌种处理对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影响
        3.2.3 复硝酚钠拌种处理对玉米叶片特性的影响
        3.2.4 复硝酚钠拌种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3 DA-6和复硝酚钠复配拌种处理的效果分析
        3.3.1 DA-6和复硝酚钠复配拌种处理对玉米种子活力的影响
        3.3.2 DA-6和复硝酚钠复配拌种处理对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影响
        3.3.3 DA-6和复硝酚钠复配拌种处理对玉米叶片特性的影响
        3.3.4 DA-6和复硝酚钠复配拌种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DA-6和复硝酚钠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4.2 DA-6和复硝酚钠对玉米叶片特性的影响
    4.3 DA-6和复硝酚钠对玉米地上干物质量的影响
    4.4 DA-6和复硝酚钠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4.5 DA-6和复硝酚钠复配施用效果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水稻胚乳发育遗传调控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胚乳的发育过程
2 胚乳早期发育的遗传调控
3 胚乳细胞分化的调控机制
4 胚乳细胞内储藏物质积累的调控
5 激素介导的水稻胚乳发育调控
    5.1 IAA对胚乳细胞化和储藏物质积累的影响
    5.2 ABA对胚乳灌浆的调控
    5.3 其他激素和胚乳发育
6 水稻胚乳发育的表观遗传调控和基因组印记
7 总结与展望

(5)粳稻穗部不同部位籽粒产量相关性状差异及其与内源激素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田间管理
    1.3 取样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部位籽粒鲜质量动态变化
    2.2 不同部位籽粒千粒重差异
    2.3 不同部位籽粒整精米率与长宽比
    2.4 不同部位籽粒胶稠度与碱消值
    2.5 不同部位间籽粒水杨酸含量的变化及差异
    2.6 不同部位籽粒脱落酸的差异及变化
    2.7 不同部位籽粒吲哚乙酸含量的差异及变化
    2.8 内源激素、产量与品质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不同部位稻米品质的差异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3.2 不同部位内源激素的差异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8)苏北黄河故道带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进展
        1.1.1 控释肥概念及类型
        1.1.2 缓控释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1.1.3 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1.1.4 缓控释肥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1.5 缓控释肥对水稻氮肥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1.1.6 缓控释肥对稻田环境的影响
    1.2 本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苏北黄河故道带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产量和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2.2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茎蘖动态的影响
        2.2.3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优质食味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2.2.4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2.2.5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各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及比例的影响
        2.2.6 控释尿素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群体生长率、光合势和净同化率的影响
    2.3 小结与讨论
        2.3.1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3.2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和光合生产能力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3章 苏北黄河故道带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抽穗后光合及荧光特性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控释和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剑叶SPAD值的影响
        3.2.2 控释和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抽穗后剑叶光合参数的影响
        3.2.3 控释和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抽穗后剑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3.3 小结与讨论
        3.3.1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剑叶光合能力的影响
        3.3.2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剑叶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4章 苏北黄河故道带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控释和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主要生育时期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4.2.2 控释和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阶段气素积累量和吸收速率的影响
        4.2.3 控释和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各器官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4.2.4 控释和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抽穗后茎鞘叶氮素转运的差异
        4.2.5 控释和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4.3 讨论
        4.3.1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氮素积累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4.3.2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氮素转运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5章 苏北黄河故道带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控释尿素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加工品质的影响
        5.2.2 控释尿素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外观品质的影响
        5.2.3 控释尿素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蒸煮食味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5.2.4 控释尿素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5.3 讨论
        5.3.1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5.3.2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食味值和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产量和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6.1.2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抽穗后光合及荧光特性的影响
        6.1.3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6.1.4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6.2 本研究创新点
    6.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和油菜耐镉砷胁迫的诱抗效应及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1.1.2 我国土壤Cd、As污染现状
        1.1.3 湖南省农田土壤Cd、As污染背景分析
    1.2 土壤Cd、As污染的危害
        1.2.1 土壤Cd、As污染对动物的危害
        1.2.2 土壤Cd、As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1.2.3 土壤Cd、As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3 Cd、As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1.3.1 物理化学修复
        1.3.2 生物修复
        1.3.3 农业生态修复措施
    1.4 外源植物激素缓解Cd、As污染对植物胁迫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主要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Cd、As胁迫下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置
        2.2.3 测定方法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 Cd、As 胁迫下水稻幼根幼芽基本生长指标的影响
        2.3.2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Cd、As胁迫下水稻幼根幼芽中MDA含量的影响
        2.3.3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Cd、As胁迫下水稻幼根幼芽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2.3.4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 Cd、As 胁迫下水稻幼根幼芽中活性氧含量的影响
        2.3.5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Cd、As胁迫下水稻幼根幼芽中Cd、As的影响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Cd、As胁迫下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设置
        3.2.3 测定方法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Cd、As胁迫下水稻幼苗基本生长指标的影响
        3.3.2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Cd、As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3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Cd、As胁迫下水稻幼苗MDA含量的影响
        3.3.4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Cd、As胁迫下水稻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3.3.5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Cd、As胁迫下水稻幼苗活性氧含量的影响
        3.3.6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Cd、As胁迫下水稻幼苗Cd、As含量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Cd、As在水稻中的转运和积累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设置
        4.2.3 测定方法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喷施与根施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吸收积累Cd、As的影响
        4.3.2 喷施与根施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相邻器官间Cd、As转运的影响
        4.3.3 喷施与根施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4.3.4 喷施与根施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物种构成的影响
        4.3.5 田间叶面喷施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籽粒重量的影响
        4.3.6 田间叶面喷施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各器官吸收积累 Cd、As 的影响
        4.3.7 田间叶面喷施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田间水稻相邻器官间Cd、As转运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油菜生理指标及其吸收积累Cd、As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设置
        5.2.3 测定方法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油菜生物量及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
        5.3.2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油菜叶片中POD和 SOD活性的影响
        5.3.3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油菜叶片中MDA和 H_2O_2含量的影响
        5.3.4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重金属胁迫下油菜中Cd、As含量的影响
        5.3.5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油菜植株Cd、As富集系数的影响
    5.4 讨论
    5.5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氨基酸和钙镁磷肥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镉污染现状及来源
    1.2 镉污染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1.3 镉污染对稻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1.3.1 Cd污染对必需元素含量的影响
        1.3.2 Cd污染对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1.4 磷及钙镁磷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1.4.1 磷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1.4.2 钙镁磷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1.5 磷及钙镁磷肥对稻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1.6 降镉叶面肥的研究进展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1.8 研究内容
    1.9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镉污染程度对稻米营养元素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植物材料和试验设计
        2.2.2 植物和土壤采集及镉含量测定
        2.2.3 氨基酸含量测定
        2.2.4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农田镉污染对稻米镉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3.2 氨基酸对稻米镉含量的影响
        2.3.3 营养元素对稻米镉含量的影响
        2.3.4 氨基酸和营养元素联合效应对稻米镉含量的影响
    2.4 讨论
        2.4.1 镉污染增加健康风险并抑制稻米氨基酸合成
        2.4.2 稻米镉积累消耗谷氨酸
        2.4.3 Mn和Glu对稻米镉积累的相互作用
    2.5 小结
第三章 叶面喷施氨基酸对稻米镉含量及部分营养品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植物材料和试验设计
        3.2.2 Cd及营养元素含量测定
        3.2.3 氨基酸分析
        3.2.4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大田喷施氨基酸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
        3.3.2 大田喷施氨基酸对水稻营养元素的影响
        3.3.3 大田喷施氨基酸对稻米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3.4 大田喷施氨基酸种类与稻米氨基酸含量的相关性
        3.3.5 叶面喷施蛋氨酸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
        3.3.6 叶面喷施蛋氨酸对水稻营养元素的影响
        3.3.7 叶面喷施蛋氨酸对稻米氨基酸含量和穗轴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4 讨论
        3.4.1 喷施氨基酸抑制水稻籽粒和营养体内Cd的转运
        3.4.2 喷施氨基酸影响水稻籽粒和营养体内营养元素转运
        3.4.3 喷施氨基酸影响水稻籽粒和营养体内的氨基酸代谢
        3.4.4 喷施氨基酸调控Cd转运机理
    3.5 小结
第四章 钙镁磷肥对镉污染农田水稻根系发育和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植物材料和试验设计
        4.2.2 铁膜测定
        4.2.3 蛋白质和淀粉的分离
        4.2.4 Cd和营养元素含量测定
        4.2.5 元素相对原子百分比测定
        4.2.6 氨基酸含量测定
        4.2.7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钙镁磷肥对根系数量及镉含量的影响
        4.3.2 钙镁磷肥对稻米及营养器官镉含量的影响
        4.3.3 钙镁磷肥对蛋白质和淀粉中镉含量及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4.3.4 钙镁磷肥对稻米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4.4 讨论
        4.4.1 钙镁磷肥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抑制根内Cd积累
        4.4.2 钙镁磷肥抑制营养器官Cd转运
        4.4.3 钙镁磷肥促进稻米中氨基酸合成
    4.5 小结
第五章 磷酸盐对水稻幼苗镉吸收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植物材料和试验设计
        5.2.2 样品处理
        5.2.3 Cd及营养元素含量测定
        5.2.4 元素相对原子百分比测定
        5.2.5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磷酸盐对水稻幼苗镉含量的影响
        5.3.2 磷酸盐对水稻幼苗营养元素的影响
        5.3.3 磷酸盐对水稻幼苗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5.4 讨论
        5.4.1 磷酸盐抑制水稻幼苗内镉的吸收和转运
        5.4.2 磷酸盐影响水稻幼苗内营养元素的转运
        5.4.3 磷酸盐促进水稻幼苗地上部叶片内氨基酸的合成
    5.5 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
    6.1 主要结论
        6.1.1 农田镉污染抑制稻米氨基酸合成
        6.1.2 叶面喷施氨基酸显着降低稻米镉含量
        6.1.3 钙镁磷肥显着降低稻米镉含量和促进氨基酸合成
        6.1.4 磷酸盐降低水稻幼苗镉吸收并促进地上部氨基酸合成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MET对水稻叶片及发育籽粒激素含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施氮量对水稻源库协同衰老特征的影响[J]. 刘光明,赵灿,蒋岩,赵凌天,廖平强,王维领,霍中洋. 植物生理学报, 2022
  • [2]轻度干湿交替灌溉协调水稻根冠生长、提高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J]. 徐国伟,赵喜辉,江孟孟,陆大克,陈明灿.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1(08)
  • [3]玉米种子DA-6和复硝酚钠拌种处理的田间效应研究[D]. 谢方.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水稻胚乳发育遗传调控的研究进展[J]. 张娟,牛百晓,鄂志国,陈忱. 中国水稻科学, 2021(04)
  • [5]粳稻穗部不同部位籽粒产量相关性状差异及其与内源激素的相关性[J]. 郑小龙,周菁清,滕颖,章林平,邵雅芳,胡培松,魏祥进. 中国水稻科学, 2022
  • [6]宁夏稻渔模式水肥调控、放蟹密度和饲料投喂量对水稻及鱼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曲兆凯. 宁夏大学, 2021
  • [7]氮磷钾肥配施对水稻养分吸收、碳水化合物积累转运及产质量的影响[D]. 俞聪慧.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8]苏北黄河故道带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侯均昊. 扬州大学, 2021
  • [9]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和油菜耐镉砷胁迫的诱抗效应及生理机制[D]. 张盛楠.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10]氨基酸和钙镁磷肥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D]. 袁凯.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标签:;  ;  ;  ;  ;  

MET对水稻叶片激素含量和籽粒发育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