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双柱定性气相色谱仪的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李晨宵,陈令忠,吴缨[1](2021)在《环境空气与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指出了环境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是形成PM2.5、O3污染等二次污染物的重要前体物,危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总结了10年来环境空气与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样品采集方法和技术特点,归纳了我国颁布的相关检测标准和技术参数,分析了目前的应用现状,并对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展望,以期能为开发更加快速、高效、准确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李重九[2](2021)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进步与农药多残留分析方法的发展(之二)——从低分辨质谱技术的选择性谈起》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低分辨质谱的选择性入手,回顾了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促进多类农药多残留分析技术的发展过程。质谱技术的进步改变了农药残留分析方法:在明确样品干扰物分子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用采集分子结构信息的质谱检测器代替了色谱的选择性检测器;选择离子检测技术和串联质谱技术提高了排除干扰物的能力。基于质谱技术,已建立了可同时对多类农药进行多残留分析的方法。
贾鹏禹[3](2021)在《植物激素与品质高效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大豆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植物激素是作物生长和种子品质形成的重要生命调节物质,种子品质的形成是不同生长历程的最终反馈。调研发现,现行植物激素和品质检测方法很难满足深层次研究需求,大豆植物激素随不同时空、不同胁迫和化学调控的变化规律尚不明确,大豆中重要的品质化合物受化学调控变化研究尚有不足,因此新方法建立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提升检测方法为基础,以目标化合物的变化规律为方法应用目标,在生理方面建立了高效经济的植物激素检测方法,在品质方面建立了快速有效的脂肪酸和植物甾醇测定方法,考察了不同测试方法的检测效果;以黑龙江主栽品种合丰50和垦丰16为研究对象对方法进行了应用,揭示了植物激素含量的时空变化、胁迫变化和化学调控变化规律,探讨了烯效唑调控对大豆脂肪酸和植物甾醇品质形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比较了不同检测方法对4种植物激素(ZT、IAA、GA3和ABA)检测的方法学能力。结果表明,超快速液相色谱较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速度快、灵敏度高,但受检测器灵敏度的限制,样品基体干扰较大;三甲基重氮甲烷衍生结合气质联用具有方法适用性,但仅适用于含羧酸基团的目标化合物;采用液质联用方法灵敏度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样品前处理操作步骤较为繁琐,检测效率受样品前处理影响较大;在线固相萃取方法自动化能力强,检测限在0.20 ng/m L~1.01 ng/m L之间,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在2.54%~4.83%之间,但方法有设备依赖性。2.创建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高效经济检测方法。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处理样品,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目标化合物,改进的Qu ECh ERS方法净化基体,色谱分离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F5色谱柱(50 mm×3.0 mm ID,2.6μm,100?),以甲酸/水体系梯度洗脱目标组分,质谱检测器采用正负同时扫描MRM模式。该方法4种植物激素在3 min内完成分离,各目标组分在0.1 ng/m L~100 ng/m 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测限在0.015 ng/m L~0.078 ng/m 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16%~0.25%之间。方法样品前处理简便经济,检测效率高,样品用量少。3.基于气相色谱结合高压转印样品前处理方式建立了大豆中脂肪酸组成的快速测定方法,采用介质阻挡放电氦等离子体结合短柱恒压分离模式以提升方法的灵敏度、分离效果和分析效率。大豆样品中10种脂肪酸组分在30 min完成高分辨率检测,各目标化合物检测限在0.105μg/m L~0.196μg/m 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04%~1.35%之间。方法所需样品量小,化学试剂消耗少,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测定结果重现性好。4.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建立了大豆中植物甾醇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样品中目标物采用异辛烷萃取,氢氧化钾-乙醇-水体系超声波辅助皂化脂肪,萃取物无需硅烷化衍生直接上机分析。大豆样品中4种植物甾醇检测灵敏度在0.098μg/m L~0.206μg/m 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16%~1.97%之间。所建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无需衍生化处理,能够精确测定植物甾醇含量。5.采用新方法对大豆植物激素进行了时空变化、胁迫变化和化学调控变化规律考察。结果表明,大豆植物激素在日间发生快速和系统性变化,受光温变化敏感;不同植物激素在不同生长时期呈现其独有的时空特性,含量水平随生理部位和个体存在差异;在受到逆境胁迫后,植物激素的平衡被快速打破,不论是低温还是干旱胁迫,促进型植物激素和抑制型植物激素基本表现为相反的变化趋势,其中促进型植物激素含量普遍降低;在烯效唑对大豆生长的调控中,烯效唑发挥延缓作用的关键植物激素是赤霉素和生长素,其调控机制相当于对植物的一种定向胁迫,通过外源生长素和赤霉素可快速解除烯效唑的药效。6.对初花期喷施烯效唑对大豆脂肪酸和植物甾醇品质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烯效唑对不同品种大豆脂肪酸和植物甾醇组成均产生了显着影响。在脂肪酸组成方面,外源烯效唑降低了大豆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烯效唑的调控过程可能参与了脂肪的降解;在植物甾醇含量变化方面,烯效唑的调控显着降低了不同品种大豆中菜油甾醇、豆甾醇和谷甾醇的含量,对不同含油品种的植物甾醇影响略有差异,表现为对高油品种的影响偏弱。烯效唑对品质形成的影响小于品种基因,对大豆生产具有安全性。综合以上结果,本研究通过技术集成创新建立了植物激素、脂肪酸和植物甾醇高效检测方法,利用新方法的技术优势深入揭示了大豆生长发育和化学调控中植物激素与品质变化规律,为大豆栽培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策略和规律认知。
王晓迪[4](2021)在《镍、锰基催化剂用于电催化有机底物的氧化和氢化》文中提出电合成是一种潜在的具有成本效益、可扩展且绿色的方法,可利用可再生电力合成有价值的精细化学品。用电和水代替化学氧化还原试剂是迈向绿色化学过程的必然步骤。高附加值化学物的电催化合成由于其温和的反应条件,环境友好性以及在有机合成化学中的潜在可扩展性应用而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关注。水分子包含一个氧和两个氢原子,使其成为潜在的氧和氢源。使用水作为氧和/或氢供体的电催化有机还原和氧化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和可持续的策略,以取代使用牺牲试剂的传统化学驱动的化学计量反应。以电能为驱动,利用水作为氧和氢源,其中在阳极发生有机底物的氧化,在阴极发生氢还原或者有机底物的还原,从而生产有价值的化学物质,以此作为建立绿色化学合成的一种手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过去的研究表明,锰基催化剂常常被用作化学催化烯烃环氧化,催化效果优良,产物的选择性和产率都较高。但是化学氧化烯烃环氧化的过程会涉及危险试剂并且产生大量副产物。本论文中用现有的技术制备了硼掺杂的氧化锰复合碳纳米管的催化剂B-MnO/CNT,并且以此为工作电极,铂网为对电极,以水分别为氢氧源,阳极氧化环辛烯为环氧环辛烷的同时阴极析出氢气。探究了电压、水的含量和环辛烯的含量对环氧化产物法拉第效率的影响。当施加电压为1.9 V vs.RHE,水和环辛烯浓度分别在12 M和300 mM时,气相色谱分析环辛烯环氧化产物环氧环辛烷的法拉第效率最高为16.5%。阴极析氢的法拉第效率可达90%。本文采用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合成了一种双功能电催化剂NiMn-LDH@CP。以该催化剂作为H型电解池的阴极和阳极,在水相体系中可使得阳极氧化苄胺为苯甲腈,同时阴极还原硝基苯为氧化偶氮苯和苯胺。双金属(NiMn)基氢氧化物(LDH)显示出的催化活性比单一的Ni(Mn)基氢氧化物的更好。由于各个原子之间高效的协同作用,电催化活性得到明显提升。当Ni:Mn=1:1时,催化氧化苄胺的效果最好。在阴极还原硝基苯的过程中,当所施加的还原电压在0.1V-0.4 V vs.RHE之间时,产物以氧化偶氮苯为主;而所施加的还原电压高于0 V vs.RHE时,产物以苯胺为主。
王增芳[5](2021)在《ZIF/LDH多级孔复合材料用于CO2环加成反应研究》文中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极地冰川融化、海洋酸化和物种灭绝等,这些问题正严重威胁着地球生物的生存。CO2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大量存在于空气中,其现有存量之大,仅仅通过自然系统的碳循环已不能消耗掉。将CO2与环氧化物反应,制备环状碳酸脂,既可以有效降低CO2的浓度,又制得了极具有商业价值的化工产品。CO2作为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都很高的惰性分子,需要借助合适的催化剂来降低CO2发生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工业上催化环加成反应应用比较多的催化剂是金属卤化物和季铵盐,但由于催化活性不高,需要在高温高压苛刻的条件下进行,而且反应完成后催化剂回收困难。制备高效、温和、可重复性高的催化剂,是实现CO2环加成反应广泛工业化的重要前提。ZIF/LDH多级孔复合材料能够整合两组分的优点,常温常压下可以高效的将CO2与环氧化物转化成环状碳酸脂,此催化剂的制备也开拓了环加成催化剂的制备思路。本论文基于超薄LDH和ZIF协同催化CO2环加成的思想,快速简捷合成了一系列ZIF/LDH复合材料,将其用于环加成反应,并对最优催化剂进行了性质表征和性能探究。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常规共沉淀法合成的LDH催化环加成反应活性较低的问题,本章采用反胶束法制备了超薄LDH,通过控制水/油比,制备了三种LDH,选择催化性能最佳的LDH-1作为载体,控制ZIF-8的量,得到不同负载量的复合材料。其中ZIF-8/LDH的催化产率最高,常温常压无溶剂条件下反应48 h,产率为87.6%,循环催化4次后,产率在80%左右,总体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2)为了探究负载有混金属ZIF的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合成了Zn Co-ZIF-8/LDH和Zn Ni-ZIF-8/LDH两种催化剂,相同条件下后者的催化产率较高,改变Ni的掺杂比例,探究发现Ni/(Ni+Zn)含量为50%时,产率最佳。可以在常温常压条件下高效催化环加成反应,且催化剂易于分离,Ni的掺杂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巢鑫雨[6](2021)在《基于稻米油精炼副产物混合脂肪酸的单甘酯制备及其结构表征》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稻米油精炼副产物(混合脂肪酸)为主要原材料,通过硼酸保护法、丙酮保护法以及酶法催化精炼副产物与甘油进行酯化反应制备较高纯度单甘酯,实现了对精炼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硼酸保护法合成单甘酯工艺优化及产物结构表征硼酸法合成单甘酯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摩尔比n(硼酸双甘油酯):n(混合脂肪酸)=4:1、酯化温度220℃、酯化时间3.5 h、催化剂添加量2.5%,在此最佳合成条件下,单甘酯得率达到66.5%。气相色谱仪分析了稻米油精炼油脚主要由油酸、亚油酸等五种脂肪酸组成,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液相色谱仪表征产物为单甘酯。(2)丙酮保护法合成单甘酯工艺优化及产物结构表征丙酮法合成单甘酯最佳工艺条件为:基团保护温度79℃、酯化温度142℃、底物摩尔比n(甘油):n(丙酮):n(混合脂肪酸)=1:2:0.8、基团保护时间3 h、酯化时间3 h,在此最佳条件下,单甘酯得率达到79.5%。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飞行质谱仪以及核磁波谱仪表征产物为单甘酯。(3)叔丁醇体系中酶法合成单甘酯工艺优化及产物结构表征酶法合成单甘酯最佳工艺条件为:Lipozyme435酶添加量8.5%、油醇质量比1.5:1、酯化温度54℃、底物摩尔比n(甘油):n(混合脂肪酸)=3.2:1,在此最佳条件下,单甘酯得率为72.89%。试验所用酶重复使用6次,第6次酶催化后单甘酯得率仍有50.5%,说明该酶重复操作性好。最后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飞行质谱仪以及核磁波谱仪表征产物为单甘酯。(4)单甘酯基本理化性质、HLB值测定以及氧化稳定性研究参照有关规定方法对单甘酯产品的理化性质和HLB值进行测定,利用烘箱氧化法研究了单甘酯的储存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合成的单甘酯酸价分别为3.4、2.6和2.5 mg/g,过氧化值分别为1.6、1.1和1.3 mmol/Kg,皂化值分别为168、165和171 mg/g,碘值分别为77、74和75 mg/g,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安全食品质量标准。浊数法测得单甘酯HLB值分别为3.7、4.3和5.2。抗氧化剂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VE和柠檬酸能有效抑制单甘酯产品的氧化作用,正交实验得到复配抗氧化剂的配方为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200mg/Kg、VE 200mg/Kg、柠檬酸175mg/Kg,在此条件下单甘酯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分别为1.09mg/g和1.68mmol/Kg,与空白组对比后证明抗氧化效果好。
潘栋彬[7](2021)在《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射流破碎与注CO2/N2置换联合开采研究》文中提出天然气水合物作为国际公认的新型清洁能源,分布广泛且储量巨大,极具商业开发前景,可望成为我国重要的接替能源,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天然气水合物主要赋存于海洋泥质沉积物中并且水合物储层具有非成岩、弱胶结与渗透性差的特点。基于相平衡“破坏”原理的降压、热激与注化学试剂的水合物开采方法面临工程地质灾害与环境问题的潜在风险。水射流冲蚀、破碎水合物储层后进行管式输送为核心工艺的固体开采法(水射流开采)及基于分子交换原理的CO2置换法能够较好地避免这些问题,保持地层稳定性,并且后者能够实现CO2地质封存。此外,我国南海神狐海域与美国阿拉斯加冻土区的水合物试采工程也分别证实了这两种开采方法的可行性。从安全、环保的方面来看,水射流开采与CO2置换是适合我国海洋水合物的有效开发方式。然而,水射流冲蚀、破碎水合物储层研究处于初步阶段,并且后续如何对储层采空区进行良好地利用与处置尚未形成统一有效的认识。对于置换开采,水合物储层渗透性差的特点会极大地抑制置换介质的扩散,有限的接触面积会降低开采效率,并且现有研究聚焦于纯水合物与砂质沉积物中水合物,泥质沉积物中置换开采水合物机理有待揭示。基于此,考虑两种开采方法的互补效应,本文提出水射流冲蚀、破碎水合物储层形成采空区后注入纯CO2流体或CO2/N2进行置换的联合开采方法;围绕水射流开采与置换开采,开展了水射流冲蚀、破碎含水合物沉积物及CO2/N2置换开采水合物的相关研究。本文首先探讨了水射流与含水合物沉积物耦合机制,通过计算水射流作用下含水合物沉积物表面压力,分析了低压与高压水射流冲击下含水合物沉积物破坏机制,理论研究结果表明:低压水射流冲击含水合物沉积物过程以射流流体与其内部孔隙流体的耦合为主,此类耦合作用是损伤、破坏形成的主要原因;低压水射流能够对低水合物饱和度沉积物产生冲刷破坏与渗透破坏,其中渗透破坏为主要形式,但无法对高水合物饱和度沉积物形成有效破坏。高压水射流与含水合物沉积物作用以射流流体与两相交界面的耦合为主;相较于冲刷破坏,应力波传播对含水合物沉积物造成的损伤与破坏占据主导地位。采用ALE算法,基于Ansys/LS-DYNA分析软件,开展了低压水射流冲蚀含水合物沉积物的数值模拟研究。以冲蚀深度与冲蚀体积为评价指标对射流速度、靶距与喷嘴直径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冲蚀深度对射流速度与靶距更敏感,而冲蚀体积对射流速度与喷嘴直径更敏感。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海洋含水合物沉积物具有胶结强度低、易破碎的特点,其冲蚀效率随射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大,3 mm内的靶距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冲蚀效率。1.8 mm的喷嘴直径能够获得最大的冲蚀深度,并且冲蚀效率随喷嘴直径的增大而提升,喷嘴直径小于1.2mm时以垂向冲蚀为主,大于1.2 mm时径向冲蚀占据主导。射流角度(射流方向与含水合物沉积物顶面法线方向的夹角)增大能够提高径向冲蚀效果,10°以内的射流角度能够取得较大的冲蚀体积。自主研制了高压低温水射流破碎试验系统。该系统由5个子系统组成,可实现多种材料的高压水射流破碎,水射流压力可达200 MPa,能够实时观测破碎过程。进行了高压水射流破碎含不同水合物饱和度沉积物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水合物饱和度沉积物的破碎效果参数,研究了高压水射流作用下含水合物沉积物的破坏机制,结果表明:高压水射流冲击会造成含水合物沉积物的体积破碎,宏观表现为中心破碎坑、顶面环形破坏区与侧面裂纹,内部破坏表现为环向裂纹、径向裂纹与锥形裂纹。随着水射流压力的提高,顶面损伤破坏面积与侧面裂纹数量先增大后减小,裂纹平均倾斜角度线性递减,裂纹平均长度逐渐增大。高压水射流冲击后在含水合物沉积物顶面形成的巨大作用压力会以应力波的形式在其中传播。瑞利波在顶面传播形成的拉伸应力会导致不规则环形破坏面的产生;纵波与横波在内部传播形成的剪切应力、拉伸应力是环向裂纹、径向裂纹与锥形裂纹产生的根由;应力波、反射波之间的干涉能够强化破坏作用,内部裂纹连通、扩展到边界面后便形成了含水合物沉积物的宏观侧面裂纹。考虑我国南海神狐海域水合物赋存特征,试验研究了不同体系泥质沉积物中CO2/N2置换开采CH4水合物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含不同黏土矿物体系:沉积物中高岭石或伊利石对CH4置换率的影响不大,然而,对于含蒙脱石体系,由于矿物颗粒强烈吸水膨胀,其对CH4的产出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CH4置换率较低,并且蒙脱石颗粒层间CO2/N2与CH4水合物的分子交换受到热力学阻碍以及CO2/N2的运移受限也可能是造成CH4置换率较低的原因。沉积物中蒙脱石会显着降低多孔介质中的自由水含量,显着减少CO2/N2混合水合物的生成量,导致含蒙脱石体系中压力几乎不变且CO2封存率显着低于含高岭石、伊利石体系。(2)对于不同黏土含量体系:蒙脱石含量的增大对CH4产出和CO2封存不利,但提高体系中的CO2/N2注入量会增大置换驱动力,因此提高CH4置换率。(3)对于含不同水合物饱和度体系:水合物饱和度的增大会降低CH4置换率,但能够提高纯石英砂、砂岩体系中的CH4置换率。CO2/N2在体系中的扩散是影响CH4产出随水合物饱和度大小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较小的水合物饱和度会显着降低置换介质的扩散阻碍。此外,水合物饱和度变化对CO2封存的影响不大,当水合物饱和度为5.17%~22.6%时,CO2封存率的变化区间为61%~66%。本文最后分析了海洋水合物储层在水射流冲蚀、破碎形成采空区后注入纯CO2或CO2/N2进行置换开采的工程可行性及优势,开展了含采空区储层与完整储层的CO2/N2置换开采CH4水合物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联合开采方法具备工程可行性。对于低水合物饱和度纯砂体系,含采空区储层能够促进CH4产出,提高CH4置换率,但CO2封存率低于完整储层。对于含黏土体系与高水合物饱和度纯砂体系,储层中采空区的存在有利于前期CO2/N2的扩散,同时,在相对更高的CO2/N2-CH4水合物摩尔比率协同作用下,含采空区储层中CH4产出速率与CH4置换率显着高于完整储层;由于CO2/N2与CH4水合物的置换反应对碳封存起到了主导作用,含采空区储层中CO2封存率会高于完整储层。本文提出的联合开采方法可为我国海洋水合物安全、环保与高效开采提供新思路,同时,获得的研究结果可为海洋水合物储层的水射流冲蚀、破碎及CO2/N2置换开采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陈洁[8](2021)在《染料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结构相似轻烃的吸附分离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是一类由金属或金属簇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组装形成的多孔晶态材料。MOFs材料具有超高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结构多样性和可设计性等优点,在吸附分离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MOFs研究重点已经从设计合成新结构MOFs材料进入到发现具有重要工业应用价值的MOFs材料阶段。然而,大多数MOFs材料稳定性较差、原料成本高、合成过程复杂条件苛刻等问题,极大限制了其工业应用潜力。因此,本论文聚焦于稳定性好、原料廉价易得、合成过程绿色且条件温和的染料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设计制备了一系列普鲁士蓝类似物和没食子酸盐类框架材料,考察其对结构相似轻烃的吸附分离性能和作用机理,为MOFs材料在轻烃吸附分离领域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研究普鲁士蓝类似物框架材料Zn3[Co(CN)6]2对己烷异构体的吸附分离热力学及作用机理。单组分平衡吸附结果表明,303~423 K温度范围内,Zn3[Co(CN)6]2选择性吸附直链(正己烷,nHEX)和单支链(3-甲基戊烷,3MP),排阻双支链(2,2-二甲基丁烷,22DMB),实现己烷异构体中双支链组分的筛分分离。在303 K 和 100 mbar 下,Zn3[Co(CN)6]2 具有极高的nHEX/22DMB 和 3MP/22DMB 吸附量比(20.1和19.3),仅次于当前分离效果最好的Al-bttotb(42.8和26.0)。通过固定床穿透实验评价了 Zn3[Co(CN)6]2对等摩尔己烷异构体混合蒸汽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22DMB在Zn3[Co(CN)6]2填充柱中无保留,在相当长保留时间后3MP和nHEX穿透流出,进一步证明双支链组分能从己烷异构体混合物中完全分离。高温X射线粉末衍射实验结果表明,高温条件活化下,Zn3[Co(CN)6]2材料发生结构转变,从立方晶型变为六方晶型,初始大孔尺寸从8.5A变为5.7A,恰好实现动力学直径为6.0 A的双支链异构体从烷烃混合物中的分子筛分。进一步研究了普鲁士蓝类似物框架材料Zn3[Co(CN)6]2对己烷异构体的吸附动力学。一方面,基于脉冲气相色谱,采用矩量分析法计算获得了己烷异构体在普鲁士蓝类似物色谱固定相上的吸附平衡常数和微孔扩散系数。结果表明,双支链烷烃保留时间与不吸附组分接近,基本不保留,与热力学结果一致;相当长保留时间后直链和单支链烷烃出峰,出峰次序与热力学作用强度大小一致。考察了温度及吸附质结构对微孔扩散系数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同种吸附质随着温度升高,微孔扩散系数增加;同一温度下,单支链3MP的微孔扩散系数(0.76×10-2 s-1)小于直链nHEX的(1.91 ×10-2s-1)。另一方面,采用蒸汽吸附仪动力学模块,基于容量法孔扩散传质模型计算获得了微孔扩散系数,结果表明,容量法微孔扩散系数与色谱法测定结果吻合,证明两种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还探究了普鲁士蓝类似物框架材料Cu3[Co(CN)6]2吸附分离烯烃/烷烃的可行性。纯组分静态吸附结果表明,298K和1 bar条件下,该材料对乙烯/乙烷(50:50)和丙烯/丙烷(50:50)IAST选择性分别高达78.5和16.1,高于许多已报道的明星MOF材料。此外,该材料对乙烯和丙烯的吸附热分别为37和27kJ·mol-1,远低于典型的配位不饱和金属位点MOFs材料M2(dobdc)(M=Mg,Mn,Fe,Co,Ni,Zn)(大于40kJ·mol-1)。固定床穿透实验进一步确认Cu3[Co(CN)6]2对等摩尔C2H4/C2H6和C3H6/C3H8气体混合物具有良好的分离性能。采用吸附CD3CN的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吸附质静电势能计算探究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Cu3[Co(CN)6]2中含有大量不饱和配位铜金属位点,易与含有C=C双键π电子、具有较高的电子云密度的乙烯和丙烯分子相互作用,而与乙烷和丙烷分子相互作用力弱,是选择性吸附分离乙烯/乙烷和丙烯/丙烷的主要原因。研究了没食子酸盐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gallate(M=Mg,Co,Ni)对顺反异构体的吸附分离热力学及作用机理。该类材料具有合适的椭圆形孔穴尺寸,与反式-间戊二烯分子的最小截面尺寸完美匹配,同时排阻尺寸稍大的顺式-间戊二烯,通过择形筛分,实现反式/顺式-间戊二烯高效分离。单组分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Mg-gallate对反式-间戊二烯吸附作用力强,298 K和100 mbar下,反式/顺式-间戊二烯吸附量比高达4.22。固定床穿透实验进一步确认M-gallate不仅有突出的反式/顺式-间戊二烯分离性能,同时可以与5A分子筛串联,将反式-间戊二烯/顺式-间戊二烯/异戊二烯三组分混合物分离为纯组分。采用负载反式-间戊二烯分子的Ni-gallate单晶X射线衍射,从分子水平证明吸附质与框架材料间强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氢键、超分子相互作用和弱的范德华相互作用,阐明了 M-gallate对反式-间戊二烯的高效吸附机理。
戈燕红,喻继超[9](2021)在《大气VOCs自动在线监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一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国家已经把它列入到环境空气监测名录中,而我国大气VOCs自动监测技术还不太成熟,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此,本文对现有的大气VOCs自动监测技术按方法原理进行了整理分类,并对目前行业内常用的方法进行介绍,探讨了各技术的优缺点,并对不同的方法都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分析。
李文斌[10](2021)在《易燃气体模式识别气敏器件的构建及响应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氧化物半导体基气体传感器由于其响应快、灵敏度高、成本低等优点在易燃易爆气体的检测中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在实际气体检测应用中,该种气敏器件易受到其它还原性气氛干扰,而产生误检、误报等检测异常。因此,如何实现氧化物基半导体气敏器件对复杂成分易燃气体的有效识别与检测成为目前研究中的重大挑战。本研究工作试图使用模式识别技术对多个气敏元件的差异性响应信号进行分析,实现对复杂气体成分的判定与检测。针对H2、CO、CH4三种还原性模型气体,首先,我们构建了不同种类、不同形貌的氧化物纳米材料,研究了材料响应行为的交叉敏感性。其次,利用Pd、Au纳米颗粒对Sn O2、ZnO纳米材料进行表面修饰,提高了气敏材料对H2、CO、CH4气体的响应辨识度。使用Pd/Sn O2纳米片、Au/Sn O2纳米颗粒、Au/ZnO片球和Pd/ZnO纳米棒构建气敏元件,对不同浓度的H2、CO、CH4及其混合气体进行大量气敏测试,并收集其特征数据。利用Python软件编辑的气体分析程序对所得大量特征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再对主成分分析结果进行神经网络训练,实现对混合气体的成分识别及组分浓度判定。利用上述四种气敏元件及分析程序构建电子鼻检测系统,初步评价了该系统对不同浓度混合气体的识别与检测能力。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对H2、CO、CH4在10-3000 ppm浓度范围互混气氛的有效成分识别及含量检测,且组分浓度检测准确率大于90%。本研究工作为设计和开发阵列式气敏器件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二、一种双柱定性气相色谱仪的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双柱定性气相色谱仪的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空气与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样品采集方法 |
2.1 吸附管采样法 |
2.2 气袋采样法 |
2.3 苏玛罐采样法 |
3 样品分析方法 |
3.1 气相色谱法 |
3.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3.3 在线监测 |
4 检测技术标准 |
4.1 我国现行检测技术标准 |
4.2 我国颁布标准的应用 |
5 结论与展望 |
(2)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进步与农药多残留分析方法的发展(之二)——从低分辨质谱技术的选择性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1 以生物化学性质、理化性质为基础的传统分析方法 |
2 色谱-质谱联用仪用于农药残留分析的基础研究 |
2.1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改进——针对分子类型排除干扰物 |
2.2 农药质谱数据库及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 |
3 选择离子扫描及农药多类多残留检测方法的探讨 |
4 串联质谱技术的发展使农药多类多残留分析进入实际应用领域 |
5 目前的问题及展望 |
(3)植物激素与品质高效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大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1 早期检测方法 |
1.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2.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1.2.4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1.2.5 样品前处理方法 |
1.3 部分品质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1 气相色谱法测定大豆中脂肪酸的含量 |
1.3.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大豆中植物甾醇的含量 |
1.4 大豆生长发育特点和常见的非生物胁迫 |
1.5 生长调节剂烯效唑对植物激素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
1.5.1 烯效唑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和效果 |
1.5.2 烯效唑对植物激素的调控效应 |
1.5.3 烯效唑对大豆相关品质的调控效应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本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7.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7.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剂与材料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供试样品品种及实验基地情况 |
2.4 检材培养方法 |
2.5 实验设计与方法 |
2.5.1 液相色谱测定植物激素的方法 |
2.5.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方法 |
2.5.3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方法 |
2.5.4 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方法 |
2.5.5 快速样品前处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方法 |
2.5.6 气相色谱测定大豆中脂肪酸的方法 |
2.5.7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大豆中植物甾醇的方法 |
2.5.8 不同生长状况下大豆植物激素的测定 |
2.5.9 烯效唑调控下大豆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
2.5.10 烯效唑调控下大豆中植物甾醇含量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液相色谱测定植物激素的含量 |
3.1.1 方法的系统适应性比较 |
3.1.2 不同分离通道对植物激素测定的比较 |
3.1.3 超快速液相色谱系统的优化 |
3.1.4 检测方法学比较 |
3.1.5 检测性能比较 |
3.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含量 |
3.2.1 系统适应性 |
3.2.2 衍生化方法的选择和优化 |
3.2.3 方法学考察 |
3.3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含量 |
3.3.1 系统适应性 |
3.3.2 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检测系统的优化 |
3.3.3 方法学考察 |
3.4 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含量 |
3.4.1 系统适应性 |
3.4.2 在线SPE柱的选择和分离系统的优化 |
3.4.3 在线SPE与检测系统阀切换的优化 |
3.4.4 方法学考察 |
3.5 快速样品前处理-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含量 |
3.5.1 系统适应性 |
3.5.2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
3.5.3 溶剂效应对目标化合物响应的影响 |
3.5.4 方法学考察 |
3.6 气相色谱测定大豆中脂肪酸的含量 |
3.6.1 不同载气输送模式下的系统适应性考察 |
3.6.2 不同检测器的灵敏度比较 |
3.6.3 快速测定方法的系统优化 |
3.6.4 方法学考察 |
3.7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大豆中植物甾醇的含量 |
3.7.1 系统适应性 |
3.7.2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
3.7.3 方法学考察 |
3.8 植物激素测试方法的应用及其含量变化 |
3.8.1 不同生长时期大豆叶片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 |
3.8.2 大豆功能叶片中植物激素日间含量变化 |
3.8.3 低温胁迫下大豆苗期叶片植物激素含量变化 |
3.8.4 干旱胁迫下大豆苗期植物激素含量变化 |
3.8.5 烯效唑对大豆苗期植物激素的调控及其恢复 |
3.9 脂肪酸测试方法的应用及其含量变化 |
3.10 植物甾醇测试方法的应用及含量变化 |
4 讨论 |
4.1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的建立 |
4.1.1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效能的比较和影响因素 |
4.1.2 目标化合物与仪器配置要素的关系 |
4.1.3 样品处理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
4.1.4 自动化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
4.1.5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的最优化策略 |
4.1.6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的检测流程 |
4.2 大豆品质检测方法的建立 |
4.3 不同生理状态下大豆植物激素的变化规律 |
4.4 脂肪酸的调控响应变化规律和影响 |
4.5 植物甾醇调控响应及变化规律 |
4.6 大豆植物激素与品质的内在联系 |
5 结论 |
6 创新与展望 |
6.1 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镍、锰基催化剂用于电催化有机底物的氧化和氢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电催化水分解 |
1.3 电催化加氢 |
1.3.1 电催化加氢的机理 |
1.3.2 硝基苯(NB)及其衍生物的氢化 |
1.3.3 糠醛的电氢化 |
1.4 电催化氧化 |
1.4.1 烯烃的电催化氧化 |
1.4.2 HMF的电催化氧化 |
1.4.3 醇的电催化氧化 |
1.5 以水为氢源和氧源的配对电解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B-MnO/CNT用于电催化氧化环辛烯协同阴极析氢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所用药品试剂 |
2.2.2 分析测试仪器 |
2.2.3 碳纳米管的前处理 |
2.2.4 碳纸的前处理 |
2.2.5 电催化剂的制备 |
2.2.6 电极的制备 |
2.2.7 复合催化剂的表征 |
2.2.8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2.9 产物定量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B-MnO/CNT的形貌 |
2.3.2 B-MnO/CNT的电催化环氧化性能 |
2.3.3 环氧环辛烷的法拉第效率研究 |
2.3.4 阳极氧化动力学研究 |
2.3.5 氢气的法拉第效率研究 |
2.3.6 B-MnO/CNT用于电催化氧化苯乙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NiMn-LDH催化剂用于电催化氧化苄胺协同硝基苯还原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所用药品及试剂 |
3.2.2 分析测试仪器 |
3.2.3 电极的制备 |
3.2.4 电极的表征 |
3.2.5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3.2.6 产物定量分析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电极表征 |
3.3.2 NiMn-LDH@CP电催化阳极氧化苄胺性能研究 |
3.3.3 Ni、Mn比例对BAEOR的影响 |
3.3.4 苯甲腈的法拉第效率研究 |
3.3.5 NiMn-LDH@CP电催化阴极还原硝基苯性能研究 |
3.3.6 单独NiMn氢氧化物的硝基苯还原 |
3.3.7 氧化偶氮苯和苯胺的法拉第效率研究 |
3.3.8 NiMn-LDH@CP用于电催化阳极氧化苄胺协同阴极硝基苯还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5)ZIF/LDH多级孔复合材料用于CO2环加成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水滑石简介 |
1.3 水滑石的制备 |
1.3.1 块状LDH的制备 |
1.3.2 超薄LDH纳米片的制备 |
1.4 水滑石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 |
1.4.1 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
1.4.2 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 |
1.4.3 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
1.5 MOF用于CO_2环加成 |
1.6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ZIF-8/ZnAl-LDH复合材料用于CO_2环加成反应研究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部分 |
2.2.1 ZnAl-LDH的制备 |
2.2.2 ZIF-8/ZnAl-LDH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3 微米ZIF-8的制备 |
2.3 基本表征 |
2.3.1 复合材料ZIF-8/LDH的X-射线粉末衍射研究 |
2.3.2 复合材料ZIF-8/LDH的红外谱图研究 |
2.3.3 复合材料的ZIF-8/LDH的N_2吸附及比表面积分析 |
2.3.4 复合材料ZIF-8/LDH的孔径分布 |
2.3.5 复合材料ZIF-8/LDH的形貌分析 |
2.4 性能研究 |
2.4.1 复合材料ZIF-8/LDH的CO_2吸附性能研究 |
2.4.2 复合材料ZIF-8/LDH的催化性能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金属掺杂的ZIF-8/ZnAl-LDH复合材料用于CO_2环加成反应研究 |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试剂 |
3.2 实验部分 |
3.2.1 ZnAl-LDH的制备 |
3.2.2 混金属ZIF/LDH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3 混金属ZIF的制备 |
3.3 基本表征 |
3.3.1 复合材料的X-射线粉末衍射研究 |
3.3.2 复合材料的红外研究 |
3.3.3 复合材料的N_2吸附 |
3.3.4 复合材料的孔径分布 |
3.3.5 复合材料ZnNi-ZIF/LDH的形貌分析 |
3.4 性能研究 |
3.4.1 复合材料ZIF-8/LDH的CO_2吸附性能研究 |
3.4.2 混金属ZIF-8/LDH的催化性能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稻米油精炼副产物混合脂肪酸的单甘酯制备及其结构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概述 |
1.2 单甘酯的结构及其性质 |
1.2.1 单甘酯的结构 |
1.2.2 单甘酯的性质 |
1.2.3 单甘酯的应用 |
1.2.4 单甘酯的合成方法 |
1.3 单甘酯的分离纯化方法 |
1.3.1 柱层析法 |
1.3.2 溶剂结晶法 |
1.3.3 分子蒸馏法 |
1.3.4 薄层色谱法 |
1.4 单甘酯的检测方法 |
1.4.1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4.2 气相色谱法 |
1.4.3 红外光谱法 |
1.4.4 核磁共振法 |
1.5 单甘酯氧化稳定性研究进展 |
1.5.1 单甘酯氧化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
1.5.2 抗氧化剂作用机制 |
1.6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1.6.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硼酸保护法合成单甘酯工艺研究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1 主要材料 |
2.1.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 |
2.2.2 单因素试验设计 |
2.2.3 脂肪酸转化率的测定 |
2.2.4 单甘酯产率的测定 |
2.3 混合脂肪酸具体组成分析 |
2.3.1 脂肪酸甲酯化方法 |
2.3.2 气相色谱仪分析检测方法 |
2.4 单甘酯产物结构表征 |
2.4.1 傅里叶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官能团 |
2.4.2 液相色谱法测定甘油酯组成 |
2.5 结果和讨论 |
2.5.1 单因素结果分析 |
2.5.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2.5.3 验证实验结果 |
2.5.4 精炼油脚中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 |
2.5.5 产物结构测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丙酮保护法合成单甘酯工艺研究 |
3.1 材料和仪器 |
3.1.1 试验主要材料 |
3.1.2 试验主要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 |
3.2.2 油脚中脂肪酸转化率测定方法 |
3.2.3 单甘酯产率测定方法 |
3.2.4 单因素试验设计 |
3.2.5 响应面试验设计 |
3.3 产物结构表征 |
3.3.1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测定官能团 |
3.3.2 飞行时间质谱仪(TOF-MS)分析产物结构 |
3.3.3 ~1HNMR分析产物结构 |
3.4 结果和讨论 |
3.4.1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3.4.2 响应面优化实验 |
3.4.3 产物结构测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叔丁醇体系中酶法合成单甘酯工艺研究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试验主要材料 |
4.1.2 试验主要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脂肪酶种类筛选 |
4.2.2 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 |
4.2.3 脂肪酸转化率的测定 |
4.2.4 单甘酯得率的测定 |
4.2.5 单因素试验设计 |
4.2.6 响应面试验优化工艺 |
4.2.7 酶稳定性试验 |
4.3 产物结构表征 |
4.3.1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测定官能团 |
4.3.2 飞行时间质谱仪(TOF-MS)分析产物结构 |
4.3.3 ~1HNMR分析产物结构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酶催化剂种类的选择 |
4.4.2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4.4.3 响应面优化 |
4.4.4 产物结构测定 |
4.4.5 有机溶剂体系中酶稳定性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单甘酯产品理化性质及其氧化稳定性研究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1 实验主要材料 |
5.1.2 实验主要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理化指标测定 |
5.2.2 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的计算 |
5.2.3 氧化稳定性研究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理化指标分析 |
5.3.2 单甘酯样品HLB值 |
5.3.3 氧化稳定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7)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射流破碎与注CO2/N2置换联合开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天然气水合物及其开采方法 |
1.2.1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历程 |
1.2.2 结构特征与基本性质 |
1.2.3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方法 |
1.3 水射流冲蚀、破碎机理研究 |
1.3.1 水射流分类 |
1.3.2 水射流破岩破土机理研究 |
1.3.3 水射流冲蚀、破碎含水合物沉积物 |
1.4 天然气水合物置换开采实验研究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水射流与含水合物沉积物耦合机制 |
2.1 水射流与含水合物沉积物耦合作用探讨 |
2.2 低压水射流作用下含水合物沉积物破坏机理 |
2.2.1 水射流作用下含水合物沉积物表面压力分布 |
2.2.2 不同水合物饱和度下含水合物沉积物破坏规律 |
2.3 高压水射流作用下含水合物沉积物破坏机理 |
2.3.1 高压水射流冲击含水合物沉积物的应力波效应 |
2.3.2 高压水射流作用下流体在含水合物沉积物中的渗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含水合物沉积物的低压水射流冲蚀效果 |
3.1 数值计算方法概要 |
3.1.1 算法选取 |
3.1.2 ALE算法控制方程 |
3.1.3 对流算法 |
3.1.4 流固耦合算法 |
3.2 含水合物沉积物的水射流冲蚀数值模型 |
3.2.1 几何建模 |
3.2.2 网格划分与边界约束 |
3.2.3 水的模型 |
3.2.4 含水合物沉积物模型 |
3.3 模拟方案设计 |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1 冲蚀深度敏感性 |
3.4.2 冲蚀体积敏感性 |
3.4.3 冲蚀效果的单因素分析 |
3.4.4 数值模拟结果试验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水合物沉积物的高压水射流破碎机理 |
4.1 高压低温水射流破碎试验系统 |
4.1.1 系统组成 |
4.1.2 主要装置及技术参数 |
4.2 试验方案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步骤 |
4.2.3 计算方法 |
4.2.4 操作流程 |
4.2.5 试验方案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含水合物沉积物破碎效果 |
4.3.2 含水合物沉积物的破坏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泥质沉积物中CO_2/N_2置换开采CH_4水合物动力学特性 |
5.1 试验装置 |
5.2 试验方案与方法 |
5.2.1 方案设计 |
5.2.2 试验材料 |
5.2.3 试验步骤 |
5.2.4 计算方法 |
5.3 不同黏土种类沉积物中CO_2/N_2置换动力学规律 |
5.3.1 置换开采过程中体系温压变化 |
5.3.2 气相与水合物相中多组分演化过程 |
5.3.3 CH_4置换率与CO_2封存率 |
5.4 不同黏土含量沉积物中CO_2/N_2置换动力学规律 |
5.4.1 水合物合成过程中体系温压变化 |
5.4.2 气相与水合物相中多组分演化过程 |
5.4.3 CO_2封存率与CH_4置换率 |
5.5 不同水合物饱和度沉积物中CO_2/N_2置换动力学规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含水射流采空区储层CO_2/N_2置换开采CH_4水合物动力学特性 |
6.1 含水射流采空区储层置换开采与碳封存的优势 |
6.2 试验方案与方法 |
6.2.1 试验装置与试验材料 |
6.2.2 方案设计 |
6.2.3 试验步骤 |
6.2.4 计算方法 |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1 气相与水合物相中多组分演化过程 |
6.3.2 低水合物饱和度砂质储层中CH_4产出与CO_2封存动力学规律 |
6.3.3 泥质储层中CH_4产出与CO_2封存动力学规律 |
6.3.4 高水合物饱和度砂质储层中CH_4产出与CO_2封存动力学规律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染料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结构相似轻烃的吸附分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
1.2.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发展 |
1.2.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应用领域 |
1.3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轻烃吸附分离中的应用 |
1.3.1 直链和支链烷烃异构体的吸附分离 |
1.3.2 烯烃和烷烃的吸附分离 |
1.3.3 立体异构体的吸附分离 |
1.4 吸附动力学研究方法 |
1.4.1 脉冲气相色谱法 |
1.4.2 容量法 |
1.4.3 零长柱法 |
1.4.4 重量法 |
1.4.5 核磁法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普鲁士蓝类似物框架材料吸附分离直/支链己烷异构体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2.4 材料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材料基础表征 |
2.3.2 材料结构和分离示意图 |
2.3.3 单组分平衡吸附 |
2.3.4 分离选择性评价和吸附热 |
2.3.5 吸附作用机理 |
2.3.6 固定床吸附分离性能 |
2.3.7 材料稳定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普鲁士蓝类似物框架材料对己烷异构体的吸附动力学 |
3.1 前言 |
3.2 理论基础 |
3.2.1 脉冲气相色谱法 |
3.2.2 容量法 |
3.3 实验部分 |
3.3.1 实验试剂 |
3.3.2 实验仪器 |
3.3.3 实验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脉冲气相色谱谱图 |
3.4.2 色谱法平衡常数影响因素 |
3.4.3 色谱法传质系数影响因素 |
3.4.4 容量法传质系数影响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符号说明 |
第四章 普鲁士蓝类似物框架材料吸附分离C_2-C_3烯烃和烷烃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2.4 材料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单组分平衡吸附 |
4.3.2 分离选择性评价和吸附热 |
4.3.3 吸附作用机理 |
4.3.4 固定床吸附分离性能 |
4.3.5 材料稳定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没食子酸盐类框架材料吸附分离顺/反-间戊二烯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2.4 材料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材料结构 |
5.3.2 单组分平衡吸附 |
5.3.3 分离选择性评价和吸附热 |
5.3.4 吸附作用机理 |
5.3.5 固定床吸附分离性能 |
5.3.6 材料稳定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大气VOCs自动在线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电离-质谱法 |
2.1 进样模块 |
2.2 离子源 |
2.3 质量分析器 |
3 富集脱附-气相色谱法 |
3.1 富集 |
3.1.1 超低温富集 |
3.1.2 固体吸附剂富集 |
3.2 热脱附 |
3.2.1 气体加热脱附 |
3.2.2 电加热脱附 |
3.3 脱水方式 |
3.4 气相色谱法 |
3.4.1 分离原理 |
3.4.2 检测器 |
3.5 应用实例分析 |
4 方法比较 |
5 结论 |
(10)易燃气体模式识别气敏器件的构建及响应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气体的检测 |
1.3 金属氧化物基气体传感器的检测原理 |
1.4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气体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
1.4.1 形貌调控金属氧化物基气体传感器 |
1.4.2 贵金属修饰金属氧化物基气体传感器 |
1.4.3 核壳结构金属氧化物基气体传感器 |
1.4.4 金属掺杂金属氧化物基气体传感器 |
1.5 金属氧化物基气体传感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金属氧化物形貌调控对易燃气体交叉敏感性研究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气敏测试设备工作原理 |
2.3 纳米SnO_2片结构 |
2.3.1 纳米SnO_2片的制备 |
2.3.2 纳米SnO_2片结表征 |
2.3.3 纳米SnO_2片的气敏性能测试 |
2.4 纳米SnO_2颗粒结构 |
2.4.1 纳米SnO_2颗粒的表征 |
2.4.2 纳米SnO_2颗粒的气敏性能测试 |
2.5 纳米ZnO片球结构 |
2.5.1 纳米ZnO片球的制备 |
2.5.2 纳米ZnO片球的表征 |
2.5.3 纳米ZnO片球的气敏性能测试 |
2.6 ZnO纳米棒阵列结构 |
2.6.1 ZnO纳米棒阵列的制备 |
2.6.2 ZnO纳米棒阵列的表征 |
2.6.3 ZnO纳米棒阵列的气敏性能测试 |
2.7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PCA数据分析 |
第三章 金属氧化物表面修饰金属颗粒对易燃气体辨识度研究 |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Pd、Au修饰的SnO_2、ZnO纳米结构的制备 |
3.3 Pd、Au修饰的SnO_2、ZnO纳米结构的表征 |
3.4 Pd、Au修饰的SnO_2、ZnO纳米结构气敏性能测试 |
3.4.1 气敏器件的温度特性 |
3.4.2 气敏器件的气敏特性 |
3.5 贵金属修饰金属氧化物对气敏性能影响机理 |
第四章 CH_4-CO-H_2电子鼻分析系统研究 |
4.1 CH_4-CO-H_2电子鼻主成分分析原理 |
4.2 CH_4-CO-H_2电子鼻神经网络原理 |
4.3 CH_4-CO-H_2混合气氛成分识别与含量检测分析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一种双柱定性气相色谱仪的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空气与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李晨宵,陈令忠,吴缨. 绿色科技, 2021(22)
- [2]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进步与农药多残留分析方法的发展(之二)——从低分辨质谱技术的选择性谈起[J]. 李重九. 质谱学报, 2021(05)
- [3]植物激素与品质高效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大豆中的应用[D]. 贾鹏禹.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1)
- [4]镍、锰基催化剂用于电催化有机底物的氧化和氢化[D]. 王晓迪. 辽宁大学, 2021(12)
- [5]ZIF/LDH多级孔复合材料用于CO2环加成反应研究[D]. 王增芳. 辽宁大学, 2021(12)
- [6]基于稻米油精炼副产物混合脂肪酸的单甘酯制备及其结构表征[D]. 巢鑫雨.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7]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射流破碎与注CO2/N2置换联合开采研究[D]. 潘栋彬. 吉林大学, 2021(01)
- [8]染料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结构相似轻烃的吸附分离性能研究[D]. 陈洁. 浙江大学, 2021(01)
- [9]大气VOCs自动在线监测技术研究[J]. 戈燕红,喻继超. 广东化工, 2021(05)
- [10]易燃气体模式识别气敏器件的构建及响应性能研究[D]. 李文斌.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