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对论中的因果律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家德[1](1997)在《再论修正的相对论》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修正的狭义相对论进行了补充讨论,并建立了修正的广义相对论,它在超光速情形不出现逻辑诡辩
吕晓蓉[2](2003)在《相对时序:因果律与超光速运动》文中提出在相对论中 ,应区分“相对时序”不同于因果律。通常为满足因果律而限制运动速度不能超光速的论断 ,实质上是将“相对时序”误解为因果关系。如果时序是相对性的 ,相对论在理论上应允许超光速运动的存在 ,而且存在超光速运动并不违反因果律。近年来的物理实验支持物质的超光速运动 ,尤其在天体物理中有更直接的观测结果显示出天体的超光速膨胀运动。
王家德[3](1996)在《修正的狭义相对论》文中认为本文建立了修正的狭义相对论,文中所有的物理定律在光速情形均不出现虚数。
杨松如[4](1991)在《相对论中的因果律问题》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讨论了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的因果律问题,
江泽方[5](2019)在《相对论流体力学中含纵向加速流效应的解析解及其在RHIC以及LHC上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相对论流体力学模型是研究高能重离子碰撞中产生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及其物理性质的重要方法之一。相对论流体力学模型提供了一个核子碰撞形成热密介质及介质演化的简单时空图像,它使得人们在无需任何微观模型的细节下就能描述介质膨胀的各个阶段:从初始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形成,介质膨胀中的热力学演化,一直到最后的后冷冻强子化逸出等等。相对论流体力学解析解及大量的理论模型提供了丰富的观测量来研究QGP的运动特性和行为,特别是诸如粘滞作用,集体流效应,介质与喷注相互作用等等。相对论流体力学模型自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叶发展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经得到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本文主要讨论相对论流体力学中含纵向加速流行为(longitudinal accelerated flow)的演化过程及理论模型发展。通过在一个可以计算固有加速度的坐标系(或称之为Rindler coordinate)中求解流体力学守恒方程,利用不同的速度场假设,得到多个新的含纵向加速流行为的解析解和微扰解。利用这些包含了纵向加速流行为的解,结合Cooper-Frye冻结条件,本文推导得到了多个关于末态粒子多重数的分布谱,并将其中的赝快谱与RHIC和LHC能区不同核-核碰撞以及核子-核子(p+p)碰撞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QGP的非匀速演化和粘滞性与粒子末态分布谱的深刻联系。使用相对论理想流体力学的CNC(Csorgo-Nagy-Csanad)解析解和Buda-Lund粒子分布模型,我们估算了 QGP介质演化初期热力学量大小。对比经典的Bjorken初态能量密度估计模型,我们讨论了纵向加速流存在情形下对介质热力学演化中初始体积,热力学演化以及流体元快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流体膨胀中存在纵向加速流效应,STAR/PHENIX以及ALICE利用Bjorken模型进行的初态能量密度估计会略小于不考虑纵向加速流效应的结果。这些关于初态热力学估计的结果与修正模式还需要与更精确的Latttice QCD结果进行综合研究才能确定。CNC模型所需要的状态方程比较特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不采用CNC模型中利用泰勒展开方式处理微分方程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了我们首次发现的满足一般性状态方程、含所谓“冲击波”特征、在有限中心快度区域有效的CKCJ(Csorgo-Kasza-Csanad-Jiang)解析解。利用这个新的精确解,我们分析了LHC能区质子-质子碰撞末态产物赝快度分布谱。在小系统中,是否具备形成了QGP的条件仍然富有争议且充满了未知性,这里我们的结果仅仅从能动量守恒和流体力学方向给出了理论-实验对比。通过对比两种含纵向流行为的解析解结构发现,CNC解析解实际上是CKCJ精确解解的特殊情况之一,并且CKCJ模型计算得到的末态谱对状态方程的依赖程度与CNC模型中采用的状态方程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在CKCJ理想流体力学模型解的基础上,我们还求解了含有Navier-Stokes近似的相对论粘滞流体力学方程,得到了一个可以讨论粘滞性和纵向加速流效应的微扰解。研究这个微扰解,我们发现这个解可以有效分析介质中同时存在纵向含加速度效应与粘滞效应时的演化行为,特别是观测到介质的热力学演化会受到这两种完全作用的相互影响(加速效应会加快介质热力学演化,粘滞效应会减缓介质热力学演化)。粘滞效应的影响和纵向加速流的影响最终在最终的末态产额分布上体现出了不同。利用这个微扰解,我们还推导出了末态带电粒子多重数的横动量谱,快度谱以及赝快度谱。利用得到的含粘滞流体力学模型,我们成功描述了 RHIC以及LHC上最中心碰撞的实验结果。通过对目前RHIC以及LHC实验上的Cu+Cu,Au+Au,Pb+Pb,Xe+Xe赝快度分布结果进行分析,本文给出了一个对于纵向流效应的简单描述模型。同时,由于一阶粘滞的微扰近似做法是一个长程有效理论,我们在文中还给出了含有二阶粘滞(Israel-Stewart)的数值解结果。基于纵向速度扰动提出的微扰法也可以被认为是对相对论情形下流体力学方程的一种近似求解方式,这种方法可以广泛应用到其它包含了纵向加速流及其它效应的模型中去。在以上已发表的流体力学工作基础上,在第五章中给出了我们目前对三个新方向的研究结果,分别是含粘滞的哈勃型流精确解与数值解,快部分子在介质中传播行为,以及含横向均匀磁场的流体力学精确解(数值解)。这些课题大大加深了我们对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以及相对论流体力学研究领域的认知。
孙文起,万陵德,薛晓舟[6](1997)在《粒子物理学中的因果性问题》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简要论述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及量子力学关于因果性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和评述量子场论和粒子宇宙学的因果性问题,从而对时间单向性与因果律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见解
邹成效[7](1983)在《物理学中的质量概念》文中指出 不论是在经典物理学中或是在近代物理学中,质量都是最基本的物理概念。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推动下,几个世纪以来,随着物理学理论的发展,质量这个最基本的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对这个概念的内容和它
刘福[8](2020)在《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当代解析》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理论创作中的“自然”概念,虽然未像商品、货币、资本和利润那样构成一个完整的、最后用《资本论》这样的巨着形式公诸于世的科学体系,但是作为一个基础性的重要概念,它贯穿于马克思许多的论着之中,并在马克思的理论建树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位置。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涉及到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历史发展,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理论维度,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理论地位以及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当代价值。在马克思的理论创作史上,对自然概念的研究和阐述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以下简称《博士论文》)及其以前时期马克思在对古代自然哲学的研究中表现出的对自然、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二是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等着作中,马克思对唯心主义和直观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批判,奠定了从实践生存论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阶段;三是体现在《资本论》以及作为《资本论》创作的1857-1858年手稿、1861-1863年手稿等准备性着作中,马克思将自然概念同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相结合,从劳动、生产、自然与社会的精细化结构等方面来对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可以从多重维度对其作出哲学审视。一是作为本体论维度的物质自然。“物质自然”或者说“天然自然”可以看作是马克思在最为广义上来表述自然概念的基本内涵,由此表明马克思所阐发的自然具有客观实在性、客观规律性和物质统一性。二是作为实践论维度的人化自然。马克思“人化自然”的提出,意味着人与自然在现实的劳动实践中获得了统一,从而将人与自然这对主、客体关系放到了适宜的位置,实现了对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自然观的超越。三是作为历史论维度的社会自然。自然不仅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在社会历史中生成的,而历史本身也是人类通过生产劳动而自我形成的自然过程。四是作为生态论维度的生态自然。从现实的人、人的实践性以及社会历史性出发,马克思自然概念科学地回答了自然的本质、人类诞生的由来,正确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人类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类化”,揭示了人对自然依赖性以及人在自然中的生态地位。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理论维度与他所创建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及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协调一致的。自然概念构成了他整个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而为理解和透析马克思的理论学说提供重要的逻辑线索。首先,建构在实践生存论基础上的自然概念构成了马克思科学哲学的一个理论要素。其次,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分析,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最终形成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构成了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提。再次,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与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对于剩余劳动的形成来说,表现为动因、条件和界限。所以,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就成为合理阐释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提出的一个重要性基础概念。最后,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形态的演进与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表现为一种自然历史发展的过程。因此,从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社会历史性维度出发,也可以为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科学性提供有益的解说。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结束了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自然与历史相对立的局面,确定了人的社会自然性以及人与自然在社会生产中历史地统一的理论原则。这就为我们勾勒了一幅自然与人、与社会相互作用和辩证统一的世界图景。因此,作为百年前形成的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对于现时代来说,仍然保持着种种令人深思的力量。这其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以丰富的自然界为对象的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理论物理学(涉及宏观自然与微观自然)、地理科学(涉及环境自然)、人口科学(涉及人的自然与社会的自然),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从更高层次和更广阔的视角为马克思自然概念提供愈益丰富的证明。与此同时,在实践层面,现时代中人类正面临的各种生态危机、社会危机的发生与解决,都无不与马克思的自然理论,尤其是劳动中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生产中的自然物质要素理论息息相关。由此可见,马克思自然概念的丰富内涵对于当代人类科学的发展、生产的进步、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相处方面依然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导向作用。
张宝虎[9](2016)在《相对论流体力学》文中提出当流体的速度很大的时候,就要考虑相对论效应,从而形成了相对论流体力学。近年来相对论流体力学在研究原子核的行为,高能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等方面取得了相当的进展,成为强有力的工具。在低速的情形下,描述物质运动用三个坐标就可以了,但当速度达到高速的相对论情况下时候,就要用四个坐标,时空紧密相连。由三维到四维的推广,张量是可以选择的最好的数学工具,因为它描述物理,工程现象的时候可以保证局部结构上的不变性,成功的对物理工程问题进行自然的推广。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我们加上物理直觉建立了能动量张量,以此为基础来推导流体力学方程。但是给出的能动量张量仅仅是形式上的,如何给出具体的表达式来描述流体的运动规律.很自然的思想就是把能动量张量进行泰勒展开,展开的准则是热力学上的熵增原理和其它一些物理量守恒条件。能动量张量展开到不同的阶次会有不同的方程。展开到零阶就是无粘性的欧拉方程,在忽略粘性的条件下,有两个很重要的模型,它们是Bjiorken模型和Landau模型,可以用来描述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的某些物理行为。进一步当能动量张量展开到一阶时候,就必须考虑粘性的效应了,当展开到一阶对应于相对论性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当过渡到低速时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在工程上有广泛的应用,完全满足工程上的精度需要,但这个方程在工程上还是太复杂了。进一步,能动量张量展开到二阶就是Israel-Stewart理论,Israel-Stewart理论有很复杂的数学结构,在描述核-核碰撞中的集体行为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流体力学方程组建立起来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求解方程,相对论流体力学方程是非线性的偏微分方程,要想获得解析解是很困难的。近年来的主流思想是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给出数值模拟的结果,这种方法发展非常快,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研究解析解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解析解物理意义清晰,能够反映流场的物理本质,是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而流体力学自相似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把流体参数由多维向低维转化,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对于进一步研究解析解有着深层次的意义。
黄志洵[10](2013)在《影响物理学发展的8个问题》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论述影响物理学发展的8个问题:①在波粒二象性理论中,何处是"波有粒子性"的频率(波长)分界;②如何看Newton力学与相对论力学的分歧;③非相对论性量子波方程与相对论性量子波方程是否对立;④狭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究竟有无矛盾;⑤因果性是不是"自然科学家的底线";⑥负速度是什么;⑦超前波、引力波是否存在;⑧基本物理常数会不会变化。本文认为对这些基本问题作梳理和澄清是很重要的,有助于找到物理学界再次陷入迷茫的原因。
二、相对论中的因果律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相对论中的因果律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5)相对论流体力学中含纵向加速流效应的解析解及其在RHIC以及LHC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与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简介 |
1.2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的流体力学发展简介 |
1.3 相对论流体力学模型 |
1.3.1 Landau流 |
1.3.2 Bjorken流与Bjorken标度解 |
1.3.3 Gubser Flow |
1.4 数值流体力学 |
1.5 本文提纲 |
第二章 含纵向加速度行为的CNC解析解及其应用 |
2.1 Rindler坐标系简介 |
2.2 流体力学方程 |
2.3 CNC模型中的快度分布 |
2.3.1 1+1维的快度分布 |
2.3.2 1+3维的快度分布 |
2.4 CNC模型中的赝快度分布及初态能量密度估算 |
2.4.1 赝快度分布 |
2.4.2 与RHIC及LHC实验结果的比较 |
2.4.3 初态热力学量的估计 |
2.5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含纵向加速度的CKCJ解析解及其应用 |
3.1 CKCJ解析解求解 |
3.1.1 Bjorken标度解及其标度函数 |
3.1.2 CNC解析解case(a)和case(e)及其尺度函数 |
3.1.3 CKCJ解析解及其尺度函数 |
3.2 CKCJ模型末态粒子谱 |
3.3 赝快度谱的拟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纵向加速度行为的粘滞流体微扰解 |
4.1 引言 |
4.2 粘滞流体力学方程 |
4.2.1 能动量守恒方程 |
4.2.2 Navier-Stokes方程 |
4.2.3 Israel-Stewart-Muller方程 |
4.3 含加速度参数的守恒方程及求解 |
4.3.1 Navier-Stokes近似下的微扰解析解 |
4.3.2 含加速度参量的Israel-Stewart流体力学方程 |
4.4 计算末态粒子谱 |
4.5 与RHIC以及LHC上实验的对比 |
4.6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流体力学模型的拓展 |
5.1 含粘滞的Hubble流及其应用 |
5.1.1 宇宙中的Hubble流 |
5.1.2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的Hubble型流体 |
5.1.3 小结与讨论 |
5.2 QGP中的马赫锥(Mach cone)研究 |
5.2.1 线性流体力学与含源项分析 |
5.2.2 数值计算结果及讨论 |
5.2.3 小结与讨论 |
5.3 磁流体力学(MHD) |
5.3.1 磁流体力学的方程 |
5.3.2 CNC近似下的解析解 |
5.3.3 含外磁场的数值解及末态谱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8)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当代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研究缘由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价值 |
1.2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目的 |
1.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历史发展 |
2.1 古代自然哲学研究中展开对自然的探索 |
2.1.1 中学时代的作文首次触及“自然”概念 |
2.1.2 伊壁鸠鲁哲学笔记中关于自然的理论 |
2.1.3 《博士论文》中的两种自然哲学差别论 |
2.2 对唯心主义和直观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批判 |
2.2.1 《手稿》中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系统表达 |
2.2.2 自我意识唯心论自然观的清算 |
2.2.3 抽象自然观的摒弃 |
2.3 自然概念的哲学与政治经济学之融合 |
2.3.1 劳动的自然要素 |
2.3.2 自然与商品的分析 |
2.3.3 机器、科学与自然力的应用 |
第三章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多维审视 |
3.1 本体论维度的物质自然 |
3.1.1 自然存在的客观实在性 |
3.1.2 自然存在的客观规律性 |
3.1.3 自然存在的物质统一性 |
3.2 实践论维度的人化自然 |
3.2.1 人化自然是“人类化了的自然界” |
3.2.2 人化自然以劳动实践为中介 |
3.2.3 人化自然的“双重超越” |
3.3 历史论维度的社会自然 |
3.3.1 历史的自然与自然的历史 |
3.3.2 自然史与人类史彼此相互制约 |
3.3.3 “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
3.4 生态论维度的生态自然 |
3.4.1 自然对人的优先地位 |
3.4.2 “物质变换”的生态内蕴 |
3.4.3 “自然生产力”的生态经济学 |
第四章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理论地位 |
4.1 马克思的科学哲学与自然概念 |
4.1.1 马克思对科学的哲学理解 |
4.1.2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实践生存论性质 |
4.1.3 实践生存论是马克思科学哲学与自然概念联结的纽带 |
4.2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与自然概念 |
4.2.1 自然概念与唯物史观的形成 |
4.2.2 自然概念与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 |
4.3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与自然概念 |
4.3.1 人类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演进的自然历史性 |
4.3.2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与自然界矛盾的“真正解决” |
第五章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现代意义 |
5.1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与现代理论科学 |
5.1.1 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为现代理论物理学提供哲学解释原则 |
5.1.2 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论为现代地理学研究提供指导 |
5.1.3 人类自身是自然的理论为现代人口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5.2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与现代物质生产 |
5.2.1 劳动过程进步论科学说明现代科技革命中人与自然的新特点 |
5.2.2 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理论澄清现代信息社会理论的片面性 |
5.3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与现代生态问题 |
5.3.1 揭示当代生态问题的成因 |
5.3.2 提供解决生态问题的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一、 论文发表 |
二、 参与的科研项目 |
三、 获奖情况 |
致谢 |
(9)相对论流体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 |
2.1 能动量张量的建立 |
2.2 能动量张量推导相对论能量方程 |
2.3 能动量张量推导欧拉方程 |
第三章 流体力学模型 |
3.1 Bjorken模型 |
3.2 朗道模型 |
第四章 相对论Boltzmann输运方程 |
4.1 相对论Boltzmann方程的推导 |
4.1.1 相对论Boltzmann方程和经典Boltzmann方程的对比 |
4.2 Boltzmann方程和流体力学方程的关系 |
第五章 相对论粘性流体力学及其在核物理中的应用 |
5.1 相对论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
5.1.1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因果律问题 |
5.2 Israel-Steward理论 |
第六章 相对论流体力学方程组相似解 |
6.1 自相似条件下的相对论流体力学方程 |
6.2 流体力学自相似 |
6.3 经典流体力学边界层相似变换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影响物理学发展的8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何处是“波有粒子性”的频率 (波长) 分界 |
3 怎样看Newton力学与相对论力学的分岐 |
4 非相对论性量子波方程与相对论性量子波方程是否对立 |
5 狭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究竟有无矛盾 |
6 因果性是不是“自然科学家的底线” |
7 负速度是什么 |
8 超前波、引力波是否存在 |
9 基本物理常数会不会变化 |
1 0 结束语 |
四、相对论中的因果律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再论修正的相对论[J]. 王家德. 宁夏工学院学报, 1997(01)
- [2]相对时序:因果律与超光速运动[J]. 吕晓蓉. 甘肃社会科学, 2003(01)
- [3]修正的狭义相对论[J]. 王家德. 宁夏工学院学报, 1996(02)
- [4]相对论中的因果律问题[J]. 杨松如. 黄淮学刊(自然科学版), 1991(S3)
- [5]相对论流体力学中含纵向加速流效应的解析解及其在RHIC以及LHC上的应用研究[D]. 江泽方. 华中师范大学, 2019(12)
- [6]粒子物理学中的因果性问题[J]. 孙文起,万陵德,薛晓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01)
- [7]物理学中的质量概念[J]. 邹成效. 荆州师专学报, 1983(02)
- [8]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当代解析[D]. 刘福. 吉林大学, 2020(08)
- [9]相对论流体力学[D]. 张宝虎.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10]影响物理学发展的8个问题[J]. 黄志洵. 前沿科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