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饲料工业标准将随畜牧业发展作适当修改(论文文献综述)
王莉莉[1](2020)在《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研究(1949-1956)》文中提出座落于吕梁山地区的兴县曾在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时期被誉为晋西北的“小延安”,其连续经历了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和国共内战时期的土地改革,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等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15年的发展历程完整而生动地再现了党在农村的基本改革政策及实践努力。本文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详细考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兴县开展互助合作运动的历史进程,并注重从细节出发再现历史真相,探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如何组合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期对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剖析。本文共分六部分4章内容,具体分述如次:绪论部分叙述了本文研究缘起,梳理了学界先前相关研究状况,阐明了研究内容与方法,介绍了运用的基本资料情形。第一章和第二章梳理了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行途进路,认为新中国初期兴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是与晋绥边区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一脉相承的,其间经历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由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发展为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社,最终组织为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合作社。第三章阐述了兴县农业合作化时期生产责任制的演进过程,认为随着合作组织的组织形式日益复杂化和高级化,其生产方式亦发生了改变,即互助组阶段从临时喊工到统一排工、初级社从临时包工到常年包工、高级社从“三定”包工到劳动定额管理且农田劳动生产随之更有计划性。第四章讨论了兴县农业合作化时期收益分配制度的变革情形,认为收获物分配关切农民一年收入及一家人生活水平,且是农民参与互助合作组织的主要动力之一。因此,在工分制中,一个合理的评工记分方式至关重要,它是公平等价交换的关键。结语部分是全文总括,认为兴县地区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始终在党或国家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推进,但有其自身发展的特色和逻辑。首先,兴县的互助合作运动具有先行性,初级农业合作社作为个体经济迈向集体经济的重要步骤,其典型模式在兴县得到较早的探索与实践。其次,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具有可实践性,不断完善的制度安排和有效发力的政策执行决定了互助合作运动发展的可持续性。进一步说,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初衷在于解决农户生产中的困难,此乃生存需要,而最终实现的个体所有制经济向集体所有制经济过渡则是生活需要,无论农民出于何种动机加入合作组织;农户之间互补不足是双赢,集体利益与个人需求达成统一更是双赢,两者共同建构了兴县农业互助合作中的互利双赢关系。
樊孝东[2](2020)在《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研究(1944-1958)》文中认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史学界长期关注的重要课题。以往有关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研究,在研究范畴和视角上,多从宏观层面着眼,微观和个案的考察较为欠缺;在研究时段上,常以1949年为界将边区时期的互助合作运动与1950年代的合作化运动割裂开来。然而,对于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农业合作化运动而言,一方面,宏观、微观和个案研究应该结合起来,三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考察中共乡村治理的历史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很多制度在边区时期已经进行过实验或已形成雏形,因此不能将两个时期连接起来就不能完整地展现集体化时期中共的乡村治理政策和实践。本文以河北省饶阳县五公村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1944—1958)为个案,按照纵向时序对其进行了较长时段的追踪和考察。从建立冀中抗日根据地第一个“土地合伙组”开始,到“农业合伙组”阶段的急剧扩张和退组事件,到“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合并小社成立全村大社与整社,再到尝试向集体农庄过渡和转为高级社的完整发展历程进行了“解剖麻雀”式的研究。主要探析了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历程中每一阶段的变化和特征,包括中共合作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合作社本身的发展变化,社员入社、退社心态的变化等。并通过对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各个时期的经营管理和收益分配的考察,进而探析合作社与国家、社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认为,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个别特例到全国典型的变迁过程。耿长锁及其农业生产合作社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农业合作化的标志性人物和示范性村庄,一方面是以耿长锁为代表的乡村精英人物的努力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合作社本身的发展契合了其时国家的政策需要和农民理想。但是,在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被树立成典型后,随着国家改造和重塑合作社的力度和进程逐步加大和深化,国家与合作社之间的管理边界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合作社的经营与管理自主权逐步收缩,特别是关系到社员切身利益的地劳分红比例的变化更直接影响到合作社的经营发展与收益分配,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万政钰[3](2013)在《我国草原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草原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巨大的自然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在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的今天,草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不容忽视。早在1987年世界资源研究所就曾指出,全世界已有60%以上的草原存在严重的恶化问题,而我国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状况更令人担忧。据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存在不同程度退化、沙化、盐渍化、石漠化问题的草原已经占到了全国草原总量的90%,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引发了草原生态功能减退、沙尘暴频发、湿地面积缩减、生物多样性减少和草原文化丢失等一系列生态和社会问题。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人为因素导致的草原破坏,其二是自然因素引起的草原退化。其中前者是人类自身有能力改变的,而且是主要的;后者则是人力目前所难以扭转的。过去我国关于草原的保护主要集中于自然科学技术领域,近年来才逐步认识到,草原的保护既需要自然科学技术手段的“修补”,又需要社会科学制度的保障,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保障。法律具有其他社会制度所无法比拟的强制性,与此相比,政策、经济、教育等均属于“软”手段。由于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来自于人的行为,而法律又是调整人的行为的更为强有力的手段,所以适用法律规范人的行为以保护草原,应当是人类明智的选择。回溯我国草原法制的发展历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相对完整的草原立法,这一点在早期的历史朝代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当时草原保护的法律规范主要依附于畜牧业的相关法律,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西夏时期的《天盛律令》,时至元朝时期才出现了全国性的草原立法,即成吉思汗颁行的《大札撒》。此后的明清时期,草原立法多为地方性法规且内容较为松散。新中国成立后,草原立法才进入了萌芽、发展、逐步完善时期,1985年《草原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草原保护结束了无法可依的局面,2003年《草原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草原保护真正步入了法制化时代。2003年《草原法》堪称我国草原法制的核心,该部法律较好地反映了我国草原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基本要求,明确了草原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增强了草原法律责任追究的可操作性,增加了草原建设的专项规定,扩展了草原保护和利用的内容。然而,2003年《草原法》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没能完全彻底的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这是导致人的行为成为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的根源;草原立法内容不够完整,缺少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草原生态补偿和草原保护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具体规定;草原立法技术略显粗疏,表现为刑事责任适用性差和行政责任范围狭窄等;草原立法与《环境保护法》等部门法的规定存在冲突。由此,我国草原立法尚需完善。由于法制的完善离不开实证调研,所以本文选取了内蒙、新疆、四川、云南、宁夏和吉林六大省区作为调研区域,这些区域涵盖了我国南北方的主要草原省份。通过对草原破坏的行为及其主体、草原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草原犯罪构成与刑罚裁量等方面进行调研,得出的结论与上述理论分析具有实质的一致性,例如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人的行为和草原犯罪立法可操作性较差等。综上,我国现行的草原立法已初具规模,草原法制保护也初见成效,然而草原的总体状况仍然是“局部改善,总体恶化”,这种局面的形成尽管是多种原因所致,但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我国的草原法制还不能完全满足草原保护建设的实际需要,实证调研也佐证了这一观点。正是基于对我国草原立法的理论分析与草原法制保护的实证调研,并借鉴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域外国家在草原立法理念和立法内容等,特别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补偿和草原有效监管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草原立法提出以下完善对策:其一,转变草原立法理念,包括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立法理念,坚定可持续发展的立法目的,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全面彻底地融入草原立法、司法与执法的全部进程。其二,健全草原立法内容,包括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的强化、生态补偿以及公众参与制度的补充与增设,增加《宪法》、《环境保护法》、《草原法》中相关内容,同时出台相应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法》等专门立法;其三,提高草原立法技术,包括细化草原保护相关法律责任规定,实现草原立法技术的规范化;其四,增进草原立法与相关立法的协调性,协调草原立法与相关法律的关系,同时提升地方草原立法的具体适用性,包括增强地方草原立法的先行性和可操作性,尊重草原地区民族习惯等。
程华(LISATTEUR LILIANOU)[4](2011)在《老挝水电站项目和谐移民研究》文中指出移民安置作为水电站项目建设的必然产物并引发了越来越严重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宗教文化问题,成为制约水电站项目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引起了各国政府、环境保护护者、社会学家及其他学术界等的非常重视,同时随着老挝政府的发展工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政策的实施。因此,有科学的针对性对老挝水电站项目和谐移民安置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不仅关系到移民是否能搬得出去,安置是否能安地稳,移民能否逐步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而且直接关系到水电站建设的成败。目前,国内外对水电站项目建设移民安置研究的目标大部分都集中在于:(1)移民安置评估;(2)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3)经济社会评价几大类问题。他们的研究方法大部分是应用传统的理论与一些统计计算方法,并没有用到数学模型来预测、没有用数学作为工具来量化衡量其研究的效果。为此,本论文以项目管理与持续创新发展的角度作为出发点,为实现水电站项目建设与和谐移民对策研究为目标,运用到目标导向项目规划、数学模型和指标体系,对水电站项目建设与和谐移民的研究,同时研究分别为以下几个部分:(1)以和谐移民为目标,即为了实现移民搬迁能搬得出去、安置能安的稳、恢复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达到或超过搬迁前水平、尽快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同时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2)建立三个系统指标体系,如:经济指标体系、社会指标体系和环境指标体系,来衡量该水电站项目建设的和谐移民目的;(3)定性研究、即将应用到目标导向项目规划的方法,对各具体问题进行规划、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4)定量研究、即将应用到一些数学方法,例如:微分方程,灰色模型等的数学模型知识对的移民进度监测、恢复生产生活和环境等问题进行量化对策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三点,即:(1)移民的生产、生活目标;(2)目标导向项目规划在水电站项目建设问题分析中的运用;(3)数学模型和指标体系的建立。将这三点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系统地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对水电站项目建设和谐移民安置的具体规划、分析、计算、预测、研究和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等。本论文是以老挝Nam Theun 2 Hydroelectric项目为例,其研究的内容包括:(1)研究移民搬迁进度及有关问题的分析、解决方法;(2)研究恢复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和其相关问题的政策、规划、落实建设等;(3)研究移民的社会服务体系和相关的问题进行规划、解决方案措施等;(4)研究Nakai水库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包括该水库捕鱼的规划与管理和水库水污染物的监测治理等;(5)研究移民安置周边地区的森林与陆地野生动物和其相关的气候等的规划管理措施;(6)财政投入与对策措施。从而本论文共分为八章。
李新[5](2010)在《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发展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还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古语有云“牧以畜为体,畜以饲为天”,饲料对于牲畜的重要作用正如食物之于人类,不可轻忽。营养物质在“土壤—植物—动物—人”之食物链中的流向与转移,不但是农业生产的根本基础,也是农业生产的最终目的。现代农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营养物质在食物链中的快速和高效转移与回流。动物营养学正是一门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包括生产)之间关系的科学。因此,动物营养学不但是动物生产的理论基础,也是生命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回顾总结其百年的发展历程对于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中国驯养动物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勤劳智慧的中国人积累了许多畜禽饲养方面的经验,其中不乏饲料选择与如何喂养的内容,这在古代农书中多有涉及。然而,那只是建筑在长期生产实践基础上的经验积累,并非以科学试验为依据,所以还称不上动物营养科学。回顾我国动物营养科学史,大体上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到如今已然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到1949年的肇始与奠基阶段;第二阶段,1949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曲折发展;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的转折与蓬勃发展阶段。当中国动物营养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我们的祖国正处于内忧与外患并存之际,晚清以来的衰颓局面未见好转,频繁的战争和连年的自然灾害使得民生凋敝,国家经济几近破产;就是在危机之中,畜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出来,也由此备受重视。而较之中国传统的基于感性经验的畜牧饲养方式,西方利用科学试验得来的现代技术,对于增产增收效果更好,动物营养科学恰是近现代科学畜牧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于是这门科学开始在中国扎根发芽并成长起来。虽然当时此方面的科研教育机构乃至学会组织等还大都蕴含在大畜牧之中,但无疑已作为大畜牧科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被提及,甚至专门成立这方面的专门系组从事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这对于科学畜养风气的形成颇有助益,同时也为此后中国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研究、管理经验,为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中国动物营养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受国内政治经济大背景的影响,我国动物营养科学虽走了些弯路,但也有曲折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动物营养科学终于迎来它发展的春天,开始了蓬勃发展的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动物营养专业正式设立并发展完善,1980年成立了专业学会,1989年本专业学术刊物创刊发行,至此,一个学科独立的三个标志已经全部具备。30多年来,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在养殖业及饲料工业上的普遍应用,使得我国肉、蛋、奶等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全国人民膳食结构得到极大改善。在诸多因素的影响推动下,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经过百年发展,终于取得了现在来之不易的成绩;同时它的发展也深刻影响着人民的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将会使人们对动物营养科学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对于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来讲既是挑战也是希望。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研究正经历着从常量到微量,从静态到动态,从整体到组织,从表观到内涵,从单因子对比到多因子互作的深入发展。由描述为主的科学向控制科学转变,由“分析时代”进入“系统时代”已然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整体趋势,中国自不能例外。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动物营养科学还是要根据国情,在继承传统,重视当下,学习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本身就具有世界意义!论文正是以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的基础和背景,之后分别从组织机构、相关书刊、人才队伍以及科研内容和成果等方面对中国动物营养学在20世纪前、后50年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进而对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动因和社会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一章总结了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经验,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秦占国[6](2009)在《国内外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食品安全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受到各国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兽药残留同农药残留、人畜共患病病原、环境污染物、加工和贮藏过程污染一道,组成了动物源食品质量和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兽药残留对人和动物造成极大的危害,解决兽药残留问题是提高动物源食品质量,保障其安全的关键环节。兽药残留监控工作是解决兽药残留问题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养殖业产品质量、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乃至维护社会稳定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动物源食品的安全在我国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是加快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的捷径之一。本文对国内外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目的在于了解主要发达国家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异同,进而提出我国完善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建设的理论性建议,推动我国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描述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从兽药残留限量及其制订方法、兽药休药期标准及其制订方法、残留检测技术现状及其有关规定、残留检测机构及其管理、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对美国、欧盟、加拿大和我国的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进行系统研究以及对国际组织(WHO、FAO、CAC、OIE和JECFA)对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的安全管理作用和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我国完善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理论性建议。研究发现:美国、欧盟和加拿大国家兽药残留限量标准涉及的动物种类多,组织多,限量规定得较细,对每种药物的残留标示物都有明确的规定,修订及时;制订的标准涉及药物数量越来越多,涉及品种越来越全面;标准中指标更苛刻、分类更细致,并且残留限量总体上严格于其他国家,对靶动物、靶组织的分类也更具体、更细致。兽药休药期标准制订具有规范性,科学性。欧盟(以英国为代表)制订的休药期涉及药物数量最多,药物涉及品种最全面,且多数药物休药期长于其他国家,这有利于保障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消除,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其次是美国休药期药物数量、品种较我国全面。残留检测技术呈现出速度化、系列化、精确化等特点。美国、欧盟和加拿大国家通行的做法是,按一定的规范对受检产品在非实验室条件下在现场进行筛检,进行快速检验,如果检验结果为阳性,受检食品就不允许上市。对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向多组分方向发展。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多残留分析方法主要有美国FDA的多残留方法、加拿大多残留检测方法,这就对残留限量要求越来越低,对检测方法的精确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残留检测机构设置及其管理更具有科学性。美国参与残留监控捡测任务的机构主要是FSIS官方实验室和各州具备资格的实验室进行检测,大部分日常检验工作由指定的州一级实验室完成。FSIS官方实验室对肉、禽及蛋产品的化学、微生物学和病原生物开展食品安全性检测。欧盟的残留检测机构主要是残留检测实验室,欧盟的残留检测实验室分为三级,即欧共体基准实验室(CRLs)、成员国国家基准实验室(NRLs)和常规实验室(RFLs),它们共同形成了欧盟残留监控的实验室检测系统。加拿大残留检测机构主要设在加拿大食品检验署下面的实验室。食品检验署的主要工作包括食品安全、动物健康和植物保护。美国、欧盟和加拿大国家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以强大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并且法律法规的制定以科学的风险分析为基础,预防原则为核心,修订及时,公众参与,透明度高;政府监管部门机构庞大、执行力强,手段先进,保障有力。国际组织在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中作用也各有特点。WHO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是通过建议和协助成员国减少食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及有害化学物质(包括兽药残留)的污染,减轻食源性疾病的负担。1948年的WHO宪章中规定了与食品安全有关的特别职责中特别强调制订食品国际标准和协助在大众中宣传食品安全。FAO和WHO兽药残留安全性评价、残留限量的确立等技术工作由其兽药专门代理机关JECFA和CAC负责。FAO和WHO仍保留和行使相关决议权,并由二者联合颁布其职能机关制定的国际公认的兽药安全相关标准,推行兽药合理使用规范。CAC主要职责是在FAO/WHO食品标准计划下制定食品标准、指南和相关文件。OIE工作范围涉及动物产品安全,开展了系列工作包括预防和控制由动物源风险所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JECFA处理FAO/WHO成员国委托的食品污染物安全评价及风险分析任务,为FAO和WHO的食品标准计划服务。其工作宗旨是评估那些有意或无意地成为食品成分的化学物质的安全性,其中包括兽药残留;其任务是分析人类食用的食品中污染物及兽药残留的化学、毒理学及其它方面的性质。相比而言,我国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及其休药期的制订需要以科学的风险分析作为指导;残留检测方法标准制订需要进一步加速。残留检测机构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管理制度也需要进一部完善。本研究提出完善我国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建设的理论建议:加强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建设;加强休药期标准建设;制定及完善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加强国家级、部级、省级兽药残留检测机构的管理;完善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着力构建更加完善有力的兽药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提升管理力度,建立政府各监管机构间分工明确、协调一致的食品安全体制,完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和公开、及时与畅通的信息发布制度,建立风险分析机制,完善动物源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等;建立避免兽药残留的数据库,提高兽药残留监控效率;加强兽药残留的舆论监督与宣传教育。从现有资料来看,本课题对国内外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进行系统研究尚属首次。通过对美国、欧盟、加拿大、中国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研究以及国际组织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作用以及日本肯定列表制度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分析,首次系统地对各国最高残留限量标准、兽药休药期标准、残留检测技术现状及其有关规定、残留检测机构及其管理以及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发现了我们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不足,这是本研究的特点和创新点所在。本文资料系统、详实,为合理制订我国兽药使用规范,指导养殖者临床实践中合理使用兽药提供重要参考;对管理人员合理制订进出口贸易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作用;同时也为政府主管部门建立和完善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动物安全管理制度提供依据和参考。
郑军[7](2008)在《生态农业集群理论与区域实践研究》文中认为生态农业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性诉求,代表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已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从产业集群视角寻求实现生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对于有效解决当前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中存在的诸多突出问题或矛盾,增强生态农业产业竞争力,统筹城乡发展、繁荣区域特色经济,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内容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诊断部分。在对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进行系统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视角—生态农业集群;第二部分:系统构建部分。从集群体系层面提出了生态农业集群的基本架构,分析了生态农业集群的作用机理,构建了生态农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三部分:系统考察部分。从实证分析的层面对德州市发展生态畜牧业集群的状况(市域)和栖霞市发展生态果业集群的状况(县域)进行了实践考察,为所构建的生态农业集群理论体系提供了现实基础;第四部分,系统优化部分。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现阶段加快我国生态农业集群建设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结论)是:⑴生态农业建设应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动态的演绎过程,是多环节、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不能就生态农业而生态农业,其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和战略选择应根据不同经济区域或同一区域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条件与要求来进行适时规划、设计、组装、运行及更新,这是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此外,我国现阶段生态农业发展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基点:即市场导向和区域优势,如果离开了这两点来盲目发展生态农业,实践中很难行得通,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理性的。⑵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作为20世纪60年代之后世界工业领域兴起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现象,是产业组织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已取得了广泛的成功。产业集群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应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不仅存在于高新技术产业,也存在于传统产业。培育和打造区域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产业集群由工业领域向农业领域的渗透或转变将是一种历史的必然。⑶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缓慢或推广受阻的关键原因在于生态农业建设依然处于一种分散的、无序的状态,属于典型的“政府主动+农户被动”型,表现为与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很不相适应,尚不能应付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同其它一般农业产业相比也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缺乏生产效率。分析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切入点或突破口应从生态农业组织建设入手,认为生态农业集群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生态农业组织建设的有效路径。⑷生态农业集群发展本质上是一个拥有独特组织结构的博弈参加者的“集体行动”,集群拥有自身的效用函数(农户、农业龙头企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厂商(组织)、消费者、政府等)。其中农户是生态农业集群的基础构件,农业龙头企业是生态农业集群的核心构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厂商(组织)是生态农业集群的辅助构件,消费者是生态农业集群的源动力,而政府则是生态农业集群的宏观调控者。各主体之间是一个紧密联系、密切合作的有机整体。⑸探讨了生态农业集群的作用机理。分析认为,农业资源禀赋差异是生态农业集群的诱因;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是生态农业集群的重要力量;集群学习效应是生态农业集群优势的持续动力;合作与博弈是生态农业集群的内在机制;路经依赖是生态农业集群成长的基础。并指出,在指导生态农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五个方面是同时发挥作用的,而决非孤立地存在着。在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机理的侧重点也应当有所不同,相互间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矛盾或冲突。但随着集群阶段的不断演进,作用机理不同层面间的耦合也必将进一步深化,作用机理的效应也必将进一步显现。⑹构建了生态农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结果表明,对生态农业集群一级指标而言,影响最大的是主体层,然后依次是效益层、产品层、要素层和组织层。其次,从每个一级指标(准则层)所反映的二级指标(指标层)来看,农业龙头企业和政府在主体层中的地位与作用最为重要;经济效益在生态农业集群效益层中所占的权重最大。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其一,生态农业集群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在于能否拥有和形成一支按照集群理念从事生态农业经营的主体队伍。其二,尽管我国生态农业在发展目标定位上一再强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性与同时性,但实事上,要做到三者的同步进行是较为困难的,生态农业所体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建立在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前提的基础之上的,如果离开经济效益片面追求所谓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是很难行得通的。⑺案例分析和调查结果表明,一方面,生态农业集群理念在实践中已有成功的雏形,竞争优势也日渐显现;另一方面,农户集群意识淡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农户合作组织涣散、政府激励与监督机制的缺失等,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区域生态农业集群建设的速度和质量。⑻现阶段加快生态农业集群建设应注重做好以下工作:要搞好生态农业集群建设的战略规划;要提升与培养生态农业集群各参与主体的生态经营意识;要注重对生态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与培育;要加强农户合作组织建设;要做好生态农业集群产品质量与品牌建设;要加强与生态农业集群相关的政策法规与制度建设。
董国新[8](2007)在《我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研究 ——基于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增长迅猛,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导致农业生产资源不断流入非农业部门,特别是引起耕地大量流失;同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且继续增长,导致粮食需求不断增长。因此,在我国人多地少、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保证国内粮食总量和区域供求均衡非常重要,这也使得我国粮食增产的压力不断增大。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粮食政策改革,因而很有必要重新评估新的政策环境下我国粮食供求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这将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未来我国粮食可能存在的供求缺口,并采取适当政策措施来保障未来国内粮食供给安全,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居民食品消费结构,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比较系统地分析有关我国粮食供求问题及其分析方法等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构建区域粮食供求均衡表对1992年以来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及全国三种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供求的历史变化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然后通过构建区域Nerlove供给反应模型和AIDS面板数据模型,着重从粮食生产者行为和消费者行为微观角度,分别实证分析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和需求的微观因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局部均衡理论通过构建区域供求均衡分析模型(GSDM模型)和设计低增长率、基准、高增长率三种情景方案,从全国和地区两个层次上对未来20年我国粮食供求变化趋势进行模拟分析,据此发现未来我国区域粮食可能出现的产需余缺,提出如何实现我国区域粮食供求均衡的相关政策措施。本文研究的主要框架如下:(1)文献综述。本文比较详细地综述了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学者对我国粮食供求进行的预测及其预测方法,粮食生产者行为研究及其分析方法,和我国居民食品消费行为研究及其分析方法等国内外主要研究文献。(2)我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状况分析。本文主要通过构建区域粮食供求均衡表,分析全国和各个地区三种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的生产、消费、贸易和年度节余状况。(3)我国粮食生产的微观影响因素研究。本文着重通过构建三大地区三种粮食的Nerlove供给反应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价格、生产投入、政策、技术、风险、城镇化、自然灾害和灌溉等微观生产者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问题,从中发现微观生产因素对区域粮食生产的作用。(4)我国食品消费的微观影响因素研究。本文着重通过构建三大地区城镇和农村居民食品需求的AIDS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食品价格、居民收入和家庭规模、就业人口、教育等微观消费者行为因素影响问题,从中发现微观消费因素对粮食需求的影响。(5)我国粮食供求区域变化趋势分析。在上述我国粮食供求均衡状况、微观粮食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区域供求均衡分析模型,设计低增长率、基准、高增长率三种情景方案,从全国和地区两个层次上对未来20年我国三种粮食的产量、食用消费、饲料消费、工业消费、用种和损耗等进行模拟分析,估计未来我国区域粮食可能出现的产需余缺。(6)根据上述研究结果,从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缩减粮食产需缺口、提高粮食自给率等角度,提出实现我国粮食区域供求均衡的政策启示。本文可能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学术创新:(1)在理论上,本文通过从微观层次上对我国粮食供求区域变化的量化实证分析,及在此基础上通过基于局部均衡理论构建的GSDM模型模拟分析,揭示了我国粮食供求区域变化的微观机理及未来趋势,这突破了现有研究主要从宏观角度探讨我国粮食供求变化的局限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粮食经济理论。(2)在方法上,本文使用大量现有统计数据资料,对粮食生产和需求数据采用各种科学合理的分解方法,构建了1992-2005年分省区的粮食供求均衡表,对我国主要粮食供求区域变化历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分别通过构建三种不同品种粮食区域Nerlove模型和基于Moschini提出的“修正的Stone价格指数”的城乡居民食品消费AIDS模型,一方面从微观角度上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区域粮食生产的生产者行为因素及其影响效应,另一方面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区域粮食需求的消费者行为因素及其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基于局部均衡理论构建了一个涉及大米、小麦和玉米的GSDM模型,设计三种不同情景方案的模拟分析,研究未来我国粮食区域供求变化趋势。对影响我国粮食区域供求的微观和宏观因素进行的实证分析,有助于提高研究我国粮食供求问题的科学性,因而具有较大的方法创新。(3)在实践上,本文通过大量科学规范的数量分析及构建的我国三种粮食区域供求均衡模型,对我国不同省区不同品种粮食供求的历史变化、影响生产和消费的微观因素以及未来粮食区域供求变化趋势等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深入研究,据此得出的大量有关我国粮食区域供求变化的多种信息及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的有关“充分发挥市场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建立有效耕地保护制度”和“促进区域粮食贸易”等政策启示,可为政府有关部门合理判断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变化趋势和制定粮食安全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颜景辰[9](2007)在《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基础更加稳固,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农产品数量更加充裕,种类更加丰富,居民生活更加殷实。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与农村经济出现了必须向纵深发展的内在要求,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拓宽农村经济发展领域,几乎成为各地和各级政府的现实需求。与此同时,面对农业资源的日益短缺,农业生态环境的日渐恶化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对生态产品、绿色产品的要求也日趋增强。为此,畜牧业发展尤其是与生态环境关联并协调起来的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便成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必然要求,也成为实现畜牧业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内在必然。本文的研究框架和基本内容主要分为10章。第一章为导言,主要对本文所涉及的基本内容和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第二章是将生态畜牧业研究领域所关联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总结,为论文研究的进行和深入提供理论铺垫。第三章是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的轨迹及历程进行回顾,以寻找畜牧业发展进程中可能存在的一般规律。第四章则围绕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问题,对其目前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解析,以客观判断现实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特点与特征表现,为后面的进一步深入分析推广背景信息。第五章则以开放的思维,探究世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在对其现存模式进行梳理并对几个典型的国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其中所存在的一般规律和能够对我国形成借鉴价值的有益经验。第六、七、八章则对我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情况,依照畜牧业产业特征和地域分类标准分别对农区、草原和城市郊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各自的内在特性和适宜采取的微观操作方案。第九章则是对生态畜牧业产品的贸易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这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所必须关注的市场导向原则。第十章则对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目标和政策支撑体系进行了全面设计,为今后推进生态畜牧业快速发展提供宏观思路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我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问题,并赋予了生态畜牧业以新的内涵。本文的研究除关注畜牧业本身外,还十分重视生态畜牧业链条的延伸和功能定位,强调应该依据不同的市场需求、不同的自然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从市场需求、产业化发展和资源利用效率出发,来合理科学地安排产业规模和延伸产业链条,同时还注意到了四种转变,即在经营方式上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在增长方式上由单一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在技术方式上由传统经验型向技术依托型、在利用方式上由资源开发型向生态建设型的转变,以在满足人们对畜产品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使之能够在产业系统形成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价值的增加,而且能够尽可能地降低对系统外的负效应,使资源利用效率得以有效提高。第二,归纳和总结了世界不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模式。本文在系统总结和全面分析世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之上,根据当前世界生态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归纳出集约化生态畜牧业模式、草原生态畜牧业模式和农户小规模生态畜牧业模式,并分别对采用这三种发展模式的典型国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对比,提出了对发展我国生态畜牧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第三,提出并系统分析了我国农区、草原和城郊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本文根据生态畜牧业功能特征和产业优势区域,将畜牧业产业研究与生态经济学紧密结合,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我国农区、草原和城郊生态畜牧业的特征、发展现状和模式,并分别提出了其发展对策和措施。特别是在城郊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方面,提出了以农副产品加工和生态旅游为中心的两种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这对我国发展城郊生态畜牧业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借鉴意义。第四,全面设计了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战略重点和技术支撑体系。本文在全面分析世界和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以生产目标、消费目标、贸易目标和生态目标为主体的目标体系,提出了以产品战略、结构战略、市场战略和技术战略为重点的战略思路,构建了以生态饲料生产技术、资源高效转化和循环利用生产技术、洁净畜牧业生产技术、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和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等为核心的技术支撑体系,这对今后推进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浦华[10](2007)在《动物疫病防控的经济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物卫生经济学是最近在欧美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可以为政府制定动物疾病防控方案和财政支持政策措施提供经济学支持,其分析结果已逐步成为各国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结合国外动物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发展历程,通过动物疾病防控经济学研究,可以为我国政府优化动物疾病防控措施,制定畜牧业扶持政策等提供经济学支持,也为我国兽医管理尽快与国际接轨奠定基础。从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一直比较严峻。特别是2004年以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相继暴发,给我国动物防疫体系再次敲响了警钟。为了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流行,保护畜牧业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我国的动物防疫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为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提供良好的组织体系保障。但由于动物防疫体系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在短时间内还难以解决,我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滞后的问题还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存在。重大动物疫病对畜牧业危害非常严重。以2004年暴发的禽流感疫情为例,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家禽上下游产业遭受严重冲击,损失严重;家禽产品出口严重受阻;部分农民畜牧业和打工收入受到损失;对公众生活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家禽产品消费减少。论文运用社会总福利理论,测算出禽流感疫情给我国的社会总福利带来的损失为120.90亿元。通过分析在禽流感暴发和传播各影响因素,我们发现免疫水平是影响禽流感防控效果的首要因素,以推广标准化饲养小区为重要形式的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在有效控制疫病传播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饲料质量水平与家禽机体的免疫抗病力密切相关;疫情暴发后,迅速采取措施,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屏障,及时构建人工屏障,也会在禽流感防控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在重大动物疫病暴发时,国外发达国建或地区多采取仅扑杀感染动物及疑似动物的政策,而在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则多采用扑杀加强制疫苗免疫相结合的防控政策。通过对我国不同家禽饲养规模化程度地区感染禽流感的家禽数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疫苗免疫覆盖率和高风险持续时间对禽流感防控效果具有明显的影响。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取得明显的成效,在增强重大动物疫病控制能力、促进畜产品出口贸易、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无疫区建设的直接收益现值为48.31亿元(折现率按10%计算),成本收益率为7.95,可以拉动物流业、冷藏业和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32.56亿元间接收益。发达国建或地区为了减缓动物疫病对本国畜牧业的冲击,通常会采用一系列财政支持政策,也给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投入不断增加。通过成本收益分析,2004~2008年实施的我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设期各年的财政投资的成本收益率为8.54~14.78,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口蹄疫强制免疫和扑杀政策(2002年~2011年)的累计净现值为16.80亿元。本文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进行动物卫生经济学研究,提高政府决策支撑能力;完善动物防疫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动物疫病能力;推行健康养殖,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强基础免疫工作,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加大对无疫区建设投入,建设畜产品出口基地:借鉴先进畜牧业国家经验,健全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政策。
二、我国饲料工业标准将随畜牧业发展作适当修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饲料工业标准将随畜牧业发展作适当修改(论文提纲范文)
(1)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学术史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运用的资料 |
第一章 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进路(上) |
第一节 农村旧有的各种劳动互助形式 |
第二节 抗日根据地时期的互助合作运动 |
第三节 解放区时期的互助合作运动 |
小结 |
第二章 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进路(下) |
第一节 互助组: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合作组织 |
第二节 初级社: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组织 |
第三节 高级社: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组织 |
小结 |
第三章 兴县农业合作化时期生产责任制的演进 |
第一节 互助组:从临时喊工到统一排工 |
第二节 初级社:从临时包工到常年包工 |
第三节 高级社:从“三定”包工制到劳动定额管理 |
小结 |
第四章 兴县农业合作化时期收益分配制度的变革 |
第一节 互助组的收益分配方式 |
第二节 初级社的收益分配制度 |
第三节 高级社的收益分配制度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研究(1944-195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重点、难点与创新 |
四、主要人物、概念及相关说明 |
第一章 饶阳县与五公村的自然环境 |
第一节 饶阳县的基本情况 |
一、饶阳县的建置沿革 |
二、饶阳县的自然条件 |
三、饶阳县的人地关系 |
四、自然环境制约下的农家经营行为 |
第二节 五公村的基本情况 |
一、五公村的建置沿革和自然条件 |
二、五公村的人地比例关系和土地分配关系 |
小结 |
第二章 “合伙组”时期的自发组织(1944-1949) |
第一节 从打绳组到土地合伙组 |
第二节 合伙组的迅速扩张与退组风波 |
第三节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后合伙组的发展 |
小结 |
第三章 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的省、国模范(1950-1951) |
第一节 从“合伙组”到“农业生产合作社” |
第二节 从河北省农业劳模到全国丰产模范 |
小结 |
第四章 一波三折的大社(1952—1955年) |
第一节 初建“大社” |
第二节 “整社” |
第三节 恢复“大社”与尝试向“集体农庄”过渡 |
小结 |
第五章 平稳过渡的高级社(1956-1958) |
第一节 成立高级社 |
第二节 高级社的巩固与发展 |
小结 |
第六章 制度与绩效: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
第一节 合伙组时期的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
第二节 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的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
第三节 大社和高级社时期的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
一、社员入社、出社 |
二、组织系统和干部选举 |
三、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我国草原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现状 |
三、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四、主要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我国草原资源概述 |
一、我国草原概况 |
(一)草原的概念 |
(二)我国草原概况 |
二、我国草原恶化状况 |
(一)草原恶化现状及其危害 |
(二)草原恶化原因及其保护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草原立法沿革 |
一、建国以前相关草原立法 |
(一)《大札撒》之前相关草原立法 |
(二)《大札撒》之后相关草原立法 |
二、建国以后相关草原立法 |
(一)1979 年《环境法》之前相关草原立法 |
(二)1979 年《环境法》之后相关草原立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草原立法评析 |
一、我国草原立法亮点 |
(一)单列专章规定监督检查 |
(二)加强草原法律责任规范 |
(三)补充增加草原建设章节 |
(四)扩展草原利用自成一章 |
二、我国草原立法不足 |
(一)草原立法理念相对滞后 |
(二)草原立法内容不够完整 |
(三)草原立法技术略显粗疏 |
(四)草原立法与相关法律存在冲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草原立法调研 |
一、调研情况概述 |
(一)调研目的与范围及其对象 |
(二)调研方式与过程及其问卷 |
二、调研统计分析 |
(一)草原破坏行为与行为主体反映的问题 |
(二)草原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反映的问题 |
(三)草原犯罪构成与刑罚裁量反映的问题 |
(四)草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反映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草原立法完善 |
一、转变草原立法理念 |
(一)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立法理念 |
(二)坚定可持续发展的立法目的 |
二、健全草原立法内容 |
(一)强化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 |
(二)补充明确草原生态补偿制度 |
(三)增设草原保护公众参与制度 |
三、提高草原立法技术 |
(一)细化草原法律责任相关规定 |
(二)实现草原立法技术的规范化 |
四、增进草原立法与相关立法的协调性 |
(一)协调草原立法与相关法律的关系 |
(二)提升地方草原立法的具体适用性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与导师科研工作 |
在学期间参与学术活动 |
致谢 |
附录 |
(4)老挝水电站项目和谐移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老挝概况 |
1.1.2 国内外水电站项目建设的简历 |
1.1.3 水库移民安置的发展历程 |
1.1.4 水电站项目建设和谐移民的必要性及作用 |
1.2 国内外水库移民安置概况 |
1.2.1 老挝的水库移民安置 |
1.2.2 中国和一些其他国家的水库移民安置 |
1.2.3 水库移民与和谐移民的区别 |
1.3 论文研究的核心理论 |
1.3.1 目标导向项目规划 |
1.3.2 数学模型 |
1.4 论文选题和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1 论文选题来源和案例的选择 |
1.4.2 选题的重要意义 |
1.4.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5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1.5.2 本论文研究的方法 |
1.5.3 本论文研究的问题树分析过程 |
1.5.4 本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指标体系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水电站项目建设移民搬迁进度研究 |
2.1 Nam Theun 2项目建设概况 |
2.1.1 Nam Theun 2项目建设的项目干系人 |
2.1.2 Nam Theun 2项目建设概况 |
2.1.3 Nam Theun 2项目建设移民概况 |
2.1.4 Nam Theun 2项目建设移民选址 |
2.1.5 Nam Theun 2项目建设移民安置规划 |
2.2 项目移民搬迁进度的理论研究 |
2.2.1 Nam Theun 2项目移民搬迁的问题分析 |
2.2.2 Nam Theun 2项目移民搬迁的问题树分析 |
2.2.3 Nam Theun 2项目移民搬迁的目标树 |
2.2.4 Nam Theun 2项目移民搬迁进度时间表 |
2.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2.3.1 数学模型的基本概念 |
2.3.2 微分方程理论基础 |
2.3.3 建立移民搬迁进度数学模型 |
2.4 数学模型求解及计算 |
2.4.1 移民进度模型的分析与求解 |
2.4.2 对模型的解进行其稳定性证明 |
2.4.3 对模型的解进行计算和验证结果 |
2.4.4 数学模型结果的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恢复移民的生产生活研究 |
3.1 恢复移民生产生活的问题分析 |
3.2 移民土地规划与分配 |
3.2.1 移民土地规划与分配原则 |
3.2.2 移民土地规划 |
3.2.3 移民新村公共基础设施规划与土地分配 |
3.2.4 移民农业土地规划与分配 |
3.2.5 移民森林土地规划与分配 |
3.2.6 移民畜牧业土地规划与分配 |
3.3 移民房屋重建 |
3.3.1 移民房屋重建政策 |
3.3.2 移民房屋重建规划与设计 |
3.3.3 移民房屋重建实施 |
3.3.4 移民房屋移交 |
3.3.5 公共基础设施设计与移民房屋建设资金投入 |
3.4 移民农业生产 |
3.4.1 农业水利灌溉系统 |
3.4.2 农业种植规划与理论研究 |
3.4.3 农作物种植与生产 |
3.4.4 畜牧业 |
3.4.5 项目开发前后移民的农业经济收入 |
3.4.6 数学模型预测农业生产和经济收入 |
3.5 小规模商业、手工艺品和贸易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移民社会服务体系研究 |
4.1 移民的社会服务体系问题分析 |
4.2 教育 |
4.2.1 NT2项目开发前移民的教育情况 |
4.2.2 教育规划与理论研究 |
4.2.3 小学、中学和职业培训的内容与教师来源 |
4.2.4 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
4.2.5 到2008年移民子女受教育情况 |
4.3 医疗卫生 |
4.3.1 医疗卫生的理论依据 |
4.3.2 医疗卫生的基础设施建设 |
4.3.3 移民的身体健康状况 |
4.3.4 移民的生活用水卫生 |
4.3.5 移民的生活卫生 |
4.4 道路、供水、供电和通信服务 |
4.4.1 道路规划与建设 |
4.4.2 供水规划与建设 |
4.4.3 供电规划与建设 |
4.4.4 通信规划与建设 |
4.4.5 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
4.5 劳动、社会和医疗保障 |
4.5.1 劳动与社会保障 |
4.5.2 医疗保障 |
4.6 宗教与文化 |
4.6.1 宗教信仰 |
4.6.2 文化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akai水库捕鱼及水质研究 |
5.1 Nakai水库捕鱼及水质的问题分析 |
5.2 Nakai水库地区淹没情况 |
5.2.1 建设大坝之前每年水淹没情况 |
5.2.2 建设大坝之后的水淹没情况 |
5.2.3 Nakai水库简介 |
5.3 水库鱼类种群 |
5.3.1 建设大坝之前鱼类种群 |
5.3.2 建设大坝之后鱼类种群受到影响程度 |
5.4 Nakai水库捕鱼 |
5.4.1 捕鱼的理论研究 |
5.4.2 Nakai水库周边的捕鱼对策措施 |
5.4.3 Nakai水库捕鱼对策研究 |
5.4.4 水库捕鱼与管理控制数学模型 |
5.5 Nakai水库水质研究 |
5.5.1 Nakai水库污染来源 |
5.5.2 Nakai水污染问题的理论分析与逻辑解决 |
5.5.3 Nakai水库水质问题的数学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森林与陆地野生动物保护研究 |
6.1 森林与陆地野生动物保护问题分析 |
6.2 Nakai水库及周边地区的气候 |
6.2.1 建设大坝之前的日光照射与气温 |
6.2.2 建设大坝之后的日光照射与气温 |
6.2.3 建设大坝之前的年降雨量 |
6.2.4 建设大坝之后的年降雨量 |
6.3 水土流失 |
6.3.1 水土流失的产生 |
6.3.2 水土流失保护与对策措施 |
6.4 Nakai水库与移民安置地区的森林情况研究 |
6.4.1 Nakai水库与移民安置周边地区的森林情况 |
6.4.2 Nakai水库淹没森林情况 |
6.4.3 移民安置利用森林面积与其利弊所在 |
6.4.4 保护森林理论研究 |
6.4.5 利用和保护森林的数学模型 |
6.5 陆地野生动物 |
6.5.1 陆地野生动物的种类概况 |
6.5.2 陆地野生动物保护的理论研究 |
6.5.3 陆地野生动物保护数学模型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财政与对策措施 |
7.1 财政投入与组织管理结构 |
7.2 对策措施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评价和建议 |
8.1 社会结论 |
8.2 经济结论 |
8.3 环境结论 |
8.4 财政与对策措施的结论 |
8.5 评价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图 |
(5)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四、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的基础和背景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畜牧业发展概况与家畜饲养管理经验 |
一、中国古代畜牧业的发展概况 |
二、中国古代在家畜饲喂方面的主要技术 |
三、中国古代家畜饲喂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畜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及传统畜牧业面临的危机 |
一、鸦片战争以来的战乱影响了农牧业现代化进程 |
二、国外畜禽饲养管理技术被引介到中国 |
三、中国传统饲养方式的延续与面临的危机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动物营养学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
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历程 |
二、中国现代畜牧业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 |
三、动物营养学日益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力量 |
第二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动物营养学的发展 |
第一节 相关组织和机构的建立 |
一、相关科研机构的建立 |
二、相关教育机构的建立 |
三、相关学会组织的建立 |
第二节 动物营养学相关学术着作与刊物 |
一、相关刊物的刊行 |
二、相关书籍的出版 |
第三节 中国动物营养学先驱人物及其贡献 |
一、陈宰均先生—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的奠基者 |
二、王栋先生—通研植物动物生产的畜牧大家 |
三、许振英先生—为祖国工作六十年的动物营养科学先驱 |
第四节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动物营养研究内容和成果 |
一、动物营养及营养生理研究 |
二、科学饲养方式与传统习惯饲养方式效果比较研究 |
三、国内各种常见廉价饲料的畜禽肥育效果研究 |
四、不同饲料饲用效能比较及替代试验研究 |
五、中外不同品种家畜比较饲养试验研究 |
第三章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动物营养学的发展 |
第一节 相关组织和机构的建立 |
一、1978年以前相关的科研机构和学会组织 |
二、1978年以后动物营养学会组织和科研机构等的独立设置 |
三、畜牧教育资源的调整重组和动物营养专业的设置 |
第二节 动物营养学重要书刊的出版和刊行 |
一、动物营养学重要书籍的出版 |
二、动物营养学相关刊物的刊行 |
第三节 动物营养学人才队伍 |
一、成名于此时的几位主要动物营养学大家 |
二、几支重要的动物营养学研究队伍 |
第四节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动物营养研究主要内容和成果 |
一、1949~1978年间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
二、20世纪80年代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
三、20世纪90年代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
第四章 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动因分析及社会影响 |
第一节 中国落后的畜牧业亟待改进 |
一、中国畜牧业落后情形日显 |
二、国外先进动物营养科技的直接影响 |
第二节 国家政策和本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了动物营养学发展 |
一、国家政策因素的重要影响 |
二、科技投入和本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影响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动物营养学发展空间拓展 |
一、粮食有余和畜牧业的大发展 |
二、饲料工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急需动物营养学的跟进 |
第四节 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对我国畜牧业和饲料业的影响 |
一、动物营养科学改变着中国传统的养殖观念和养殖方式 |
二、动物营养科学直接影响着饲料工业的发展 |
第五节 动物营养科学在改善人民膳食的同时影响着农业结构 |
一、动物营养科学为提高人民的膳食水平做出了贡献 |
二、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对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第六节 动物营养科学与畜牧业污染 |
一、现代化畜牧业的污染问题 |
二、动物营养在解决畜牧业污染问题上的作用 |
第五章 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经验启示和未来发展趋势 |
第一节 中国动物营养学历史进程及经验总结 |
一、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的阶段划分及特征 |
二、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经验启示 |
第二节 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动物营养相关问题及需求 |
一、缓解饲料资源紧缺需要动物营养学发挥作用 |
二、解决畜牧业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动物营养学方法加以调控 |
三、改善畜产品品质依赖动物营养新技术新产品 |
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动物营养研究改变传统观念 |
第三节 未来中国动物营养科学发展趋势 |
一、研究领域和视野的扩展与目标思路的调整转变 |
二、中国动物营养科学研究发展趋势 |
三、中国动物营养研究与实践一定要走自己的路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国内外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方法 |
2.2 资料来源 |
3 美国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研究 |
3.1 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及其形成 |
3.1.1 兽药最高残留限量 |
3.1.2 兽药最高残留限量的形成 |
3.2 兽药休药期及形成 |
3.2.1 兽药休药期 |
3.2.2 兽药休药期的形成 |
3.3 残留检测技术现状及其相关规定 |
3.4 残留检测机构及其管理 |
3.4.1 残留检测机构 |
3.4.2 管理 |
3.5 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3.5.1 法律法规 |
3.5.2 管理机构 |
3.5.3 相关政策 |
3.5.4 安全标准 |
4 欧盟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研究 |
4.1 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及其形成 |
4.1.1 兽药最高残留限量 |
4.1.2 兽药最高残留限量的形成 |
4.2 兽药休药期及其形成 |
4.2.1 兽药休药期 |
4.2.2 兽药休药期的形成 |
4.3 残留检测技术现状及有关规定 |
4.3.1 残留检测技术现状 |
4.3.2 有关规定 |
4.4 残留检测机构及其管理 |
4.4.1 欧盟残留检测机构 |
4.4.2 管理 |
4.5 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4.5.1 法律法规 |
4.5.2 管理机构 |
4.5.3 相关政策 |
4.5.4 安全标准 |
5 加拿大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研究 |
5.1 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及其形成 |
5.1.1 兽药最高残留限量 |
5.1.2 兽药最高残留限量的形成 |
5.2 残留检测技术现状及其有关规定 |
5.2.1 残留检测技术现状 |
5.2.2 有关规定 |
5.3 残留检测机构及其管理 |
5.3.1 残留检测机构 |
5.3.2 管理 |
5.4 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5.4.1 法律法规 |
5.4.2 管理机构 |
5.4.3 相关政策 |
5.4.5 安全标准 |
6 我国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研究 |
6.1 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及其形成 |
6.1.1 兽药最高残留限量 |
6.1.2 兽药最高残留限量的形成 |
6.2 兽药休药期及其形成 |
6.2.1 兽药休药期 |
6.2.2 兽药休药期的形成 |
6.3 残留检测技术现状及相关规定 |
6.3.1 残留检测技术现状 |
6.3.2 相关规定 |
6.4 残留检测机构及其管理 |
6.4.1 残留检测机构 |
6.4.2 管理 |
6.5 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6.5.1 法律法规 |
6.5.2 管理机构 |
6.5.3 相关政策 |
6.5.4 安全标准 |
7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 |
7.1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简介 |
7.1.1 肯定列表制度的背景 |
7.1.2 肯定列表制度的法律依据 |
7.1.3 肯定列表制度的措施内容 |
8 国际组织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作用 |
8.1 世界卫生组织(WHO) |
8.1.1 简介 |
8.1.2 WHO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 |
8.1.3 WHO全球食品安全战略 |
8.2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 |
8.2.1 简介 |
8.2.2 组织机构 |
8.2.3 粮农组织的工作重点 |
8.2.4 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安全相关管理 |
8.3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
8.3.1 CAC的历史、机构与职责 |
8.3.2 CAC章程 |
8.3.3 有关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标准和准则 |
8.4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 |
8.4.1 OIE简介 |
8.4.2 主要目标 |
8.4.3 动物源食品安全相关工作 |
8.5 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 |
8.5.1 简介 |
8.5.2 JECFA安全性评价概况 |
8.5.3 兽药残留风险评估 |
9 讨论 |
9.1 国内外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比较分析 |
9.1.1 关于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及其形成 |
9.1.2 关于兽药休药期及其形成 |
9.1.3 关于残留检测技术现状及其规定 |
9.1.4 关于残留检测机构及其管理 |
9.1.5 关于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9.2 关于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及其限量标准 |
9.2.1 对检测结果判断方法问题 |
9.2.2 平均值问题 |
9.2.3 残留限量标准 |
9.3 关于国际组织的作用 |
9.4 完善我国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的建议 |
9.4.1 加强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建设 |
9.4.2 加强休药期标准建设 |
9.4.3 制订及完善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 |
9.4.5 加强国家级部级省级兽药残留检测机构的管理 |
9.4.6 完善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9.4.7 建立避免兽药残留的数据库提高兽药残留监控效率 |
9.4.8 兽药残留的舆论监督与宣传教育 |
10 结语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美国兽药最高残留限量 |
附录2 美国兽药休药期 |
附录3 欧盟兽药最高残留限量 |
附录4 英国兽药休药期 |
附录5 加拿大兽药最高残留限量 |
附录6 我国兽药最高残留限量 |
附录7 我国兽药休药期 |
附录8 个人简介 |
附录9 答辩主要问题的回答与论文修改 |
(7)生态农业集群理论与区域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基点 |
1.4 论文的内容结构体系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分析 |
2.1 制度变迁理论 |
2.2 波特钻石理论(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 |
2.3 循环经济理论 |
2.4 缪尔达尔循环积累因果原理 |
2.5 农业产业链理论 |
2.6 小结 |
3 现阶段生态农业发展新思路:生态农业集群的提出与界定 |
3.1 生态农业集群的概念界定与特征 |
3.2 现阶段发展生态农业集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3.3 小结 |
4 生态农业集群的基本架构 |
4.1 农户:生态农业集群的基础构件 |
4.2 农业龙头企业:生态农业集群的核心构件 |
4.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厂商(组织):生态农业集群的辅助构件 |
4.4 消费者:生态农业集群的源动力 |
4.5 政府:生态农业集群的宏观调控者 |
4.6 小结 |
5 生态农业集群的作用机理 |
5.1 农业资源禀赋差异:生态农业集群的诱因 |
5.2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生态农业集群的重要力量 |
5.3 集群学习效应:生态农业集群优势的持续动力 |
5.4 合作与博弈:生态农业集群的内在机制 |
5.5 路经依赖:生态农业集群成长的基础 |
5.6 小结 |
6 生态农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 生态农业集群竞争力的内涵与实质 |
6.2 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AHP) |
6.3 生态农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4 生态农业集群竞争力判断矩阵的构造及一致性检验 |
6.5 结论与讨论 |
7 德州市生态畜牧业集群实践考察(市域) |
7.1 德州市生态畜牧业集群的发展背景 |
7.2 德州市生态畜牧业集群的基本架构 |
7.3 德州市生态畜牧业集群效益(竞争力)分析 |
7.4 简要评析 |
8 栖霞市生态果业集群实践考察(县域) |
8.1 栖霞市生态果业集群的发展背景 |
8.2 栖霞市生态果业集群的基本架构 |
8.3 栖霞市生态果业集群效益(竞争力)分析 |
8.4 简要评析 |
9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现阶段加快我国生态农业集群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我国城乡居民食品安全消费状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
(8)我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研究 ——基于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粮食 |
1.2.2 生产者行为 |
1.2.3 消费者行为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主要方法、技术路线和数据来源 |
1.4.1 研究主要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4.3 数据来源 |
1.5 研究主要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主要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2 我国粮食供求相关文献综述 |
2.1 粮食供求问题的文献综述 |
2.1.1 粮食供求预测文献综述 |
2.1.2 主要粮食供求预测文献综述 |
2.1.3 粮食预测模型结构和变量选择 |
2.1.4 小结与评述 |
2.2 国内外粮食生产者行为研究 |
2.2.1 粮食生产者行为研究 |
2.2.2 粮食生产者行为的分析方法 |
2.2.3 小结与评述 |
2.3 我国食品消费者行为研究 |
2.3.1 有关我国食品消费者行为和消费结构的研究 |
2.3.2 食品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方法 |
2.3.3 小结与评论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状况分析 |
3.1 分析基础 |
3.1.1 分析结构与项目 |
3.1.2 计算原理 |
3.1.3 区域划分 |
3.2 数据来源和项目计算 |
3.2.1 生产数据来源和计算 |
3.2.2 消费数据来源和计算 |
3.2.3 贸易数据来源和计算 |
3.3 粮食供求均衡状况分析 |
3.3.1 三种粮食供求均衡状况分析 |
3.3.2 大米供求均衡状况分析 |
3.3.3 小麦供求均衡状况分析 |
3.3.4 玉米供求均衡状况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粮食生产的微观因素研究—基于Nerlove模型 |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2 变量设置 |
4.2.1 被解释变量 |
4.2.2 解释变量 |
4.3 理论基础与模型设置 |
4.3.1 生产者行为理论 |
4.3.2 理论模型 |
4.3.3 实证模型 |
4.4 粮食供给反应实证结果与分析 |
4.4.1 稻谷供给反应实证结果与分析 |
4.4.2 小麦供给反应实证结果与分析 |
4.4.3 玉米供给反应实证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我国食品消费的微观因素研究—基于AIDS模型 |
5.1 数据来源和处理 |
5.2 变量设置 |
5.2.1 被解释变量 |
5.2.2 解释变量 |
5.3 理论基础和模型设置 |
5.3.1 理论基础 |
5.3.2 AIDS模型 |
5.4 食品消费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支出份额分析 |
5.4.2 家庭特征变量对居民食品消费行为的影响分析 |
5.4.3 食品消费支出和收入弹性分析 |
5.4.4 食品自价格弹性分析 |
5.4.5 食品交叉价格弹性分析 |
5.4.6 AIDS模型约束条件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我国粮食供求区域变化趋势研究—基于GSDM模型 |
6.1 理论基础与分析模型 |
6.1.1 理论基础 |
6.1.2 分析模型 |
6.2 情景方案设计 |
6.2.1 基准方案 |
6.2.2 情景比较方案 |
6.3 粮食供求变化趋势研究 |
6.3.1 三种粮食供求变化趋势研究 |
6.3.2 三种粮食供求变化趋势研究小结 |
6.3.3 大米供求变化趋势研究 |
6.3.4 大米供求变化趋势研究小结 |
6.3.5 小麦供求变化趋势研究 |
6.3.6 小麦供求变化趋势研究小结 |
6.3.7 玉米供求变化趋势研究 |
6.3.8 玉米供求变化趋势研究小结 |
7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
7.1 主要结论 |
7.1.1 有关我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状况分析的主要结论 |
7.1.2 有关我国粮食生产的微观因素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3 有关我国食品消费的微观因素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4 有关我国粮食供求区域变化趋势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9)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目的与意义 |
1.1.1 生态型畜牧业是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所追求的更高层次 |
1.1.2 生态畜牧业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最佳方式 |
1.1.3 生态畜牧业有利于第一性生产与第二性生产的良好衔接 |
1.1.4 生态畜牧业是增强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选择 |
1.1.5 发展生态畜牧业有利于保护环境和保障居民健康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生态产业研究 |
1.2.2 生态农业经济 |
1.2.3 畜牧业经济研究 |
1.2.4 生态畜牧业研究 |
1.3 研究的指导思想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指导思想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的基本结构与基本内容 |
1.5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2章 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畜牧业经济一般理论 |
2.2 生态畜牧业的理论基础 |
2.2.1 生态经济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有机畜牧业理论 |
2.3 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经济学原理 |
2.3.1 供需均衡理论 |
2.3.2 循环经济理论 |
2.3.3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4 生态畜牧业的基础理论述评及发展趋势 |
第3章 中国畜牧业发展:轨迹描述与历程分析 |
3.1 我国畜牧业发展的轨迹分析及其基本特征 |
3.1.1 产品总量不断增长 |
3.1.2 人均畜产品占有量大幅度提高 |
3.1.3 产品结构逐步优化 |
3.1.4 集约化的农区畜牧业发展日益明显 |
3.2 畜牧业生产发展的轨迹分析 |
3.2.1 恢复性发展时期(1949-1957) |
3.2.2 曲折发展时期(1958-1978) |
3.2.3 改革开放的大发展时期(1979-1996) |
3.2.4 新阶段的全面发展时期(1996年至今) |
3.3 中国畜牧业技术演变轨迹分析 |
3.3.1 以家庭副业和从属于农业为特征的发展阶段(1979年以前) |
3.3.2 向支柱产业演进的全面快速发展阶段(1979年以后) |
3.4 中国畜牧业经营方式演变历程 |
3.4.1 20世纪80年代的商品化、专业户化、企业化发展阶段 |
3.4.2 20世纪90年代的规模化、企业化、产业化发展阶段 |
3.4.3 21世纪初的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阶段 |
第4章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
4.1 中国生态畜牧业形成的基本背景 |
4.1.1 生态农业与生态畜牧业的衍生 |
4.1.2 生态畜牧业提出的基本背景分析 |
4.2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 |
4.2.1 生态畜牧业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 |
4.2.2 生态畜牧业的功能定位与种类划分 |
4.2.3 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模式 |
4.2.4 我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
4.3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受计划经济和短缺时代的惯性影响,导致发展的起点相对较低 |
4.3.2 受人们认识上的局限,生态畜牧业发展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 |
4.3.3 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较低,导致生态畜牧业发展与养殖规模较小 |
4.3.4 科技进步速度较慢,畜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不高 |
4.4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障碍的技术因素分析与制度透视 |
4.4.1 科技研发与推广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生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
4.4.2 确保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制度与保障体系尚不完善 |
4.4.3 传统观念的制约 |
第5章 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的比较及启示 |
5.1 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
5.1.1 世界畜牧业生产的基本现状 |
5.1.2 世界主要畜产品贸易现状 |
5.1.3 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
5.1.4 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
5.2 以集约化发展为特征的生态畜牧业模式及其启示 |
5.2.1 美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
5.2.2 加拿大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
5.3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 |
5.3.1 澳大利亚的生态畜牧业 |
5.3.2 新西兰生态畜牧业发展 |
5.4 农户小规模饲养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 |
5.4.1 日本畜牧业的基本概况 |
5.4.2 日本畜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
5.4.3 日本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措施 |
5.5 世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5.5.1 提高并强化认识,加强对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
5.5.2 加快生态畜牧业生产技术体系的完善和普及推广 |
5.5.3 加大培育国内和国际生态畜产品市场 |
第6章 中国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分析 |
6.1 农区生态畜牧业的基本特征与制约因素 |
6.1.1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
6.1.2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
6.2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问题解构 |
6.2.1 我国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6.2.2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6.3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分析及路径选择 |
6.3.1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模式 |
6.3.2 发展农区生态畜牧业的路径选择 |
第7章 中国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分析 |
7.1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及实施条件 |
7.1.1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
7.1.2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与建设的实施条件 |
7.2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问题探究 |
7.2.1 草地退化严重 |
7.2.2 草原畜牧业生产力落后 |
7.2.3 草原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 |
7.2.4 草原保护制度还不完善 |
7.2.5 产后环节薄弱,产业化经营发育迟缓 |
7.3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典型模式分析 |
7.3.1 季节轮牧模式 |
7.3.2 家庭生态牧场模式 |
7.4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
7.4.1 建立完善的科技投入机制,加快科技创新和科技转化 |
7.4.2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实现草原畜牧业生产结构合理化 |
7.4.3 实施动物保护工程 |
7.4.4 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 |
7.4.5 加快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
7.4.6 科学合理地利用草地 |
第8章 中国城郊地区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分析 |
8.1 城郊生态畜牧业的特点及其发展条件 |
8.1.1 城郊生态畜牧业的特点 |
8.1.2 城郊生态畜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
8.2 城郊地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模式选择 |
8.2.1 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中心,发展生态畜牧业 |
8.2.2 以旅游为中心,发展生态畜牧业 |
8.3 城郊地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
8.3.1 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 |
8.3.2 做好畜牧企业的布局规划 |
8.3.3 高度重视优良品种 |
8.3.4 广泛应用新技术 |
8.3.5 实施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计划 |
8.3.6 建立科学的生产体系 |
第9章 中国生态畜产品市场消费与贸易分析 |
9.1 中国畜产品市场消费与贸易现状 |
9.1.1 中国畜产品市场供给与需求情况分析 |
9.1.2 中国畜产品贸易情况分析 |
9.1.3 中国生态畜禽产品市场发展现状 |
9.2 影响中国生态畜产品市场消费与贸易的因素分析 |
9.2.1 中国生态畜产品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
9.2.2 中国生态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
9.3 促进生态畜产品市场消费和贸易的对策分析 |
9.3.1 国家应加强对生态畜产品相关知识的科学宣传 |
9.3.2 严格绿色畜产品认证、监测制度 |
9.3.3 创新生态畜产品流通模式 |
9.3.4 制定合理的生态畜产品价格 |
9.3.5 建立规范化的技术应用及推广网络 |
9.3.6 建立生态畜产品生产体系 |
第10章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及政策选择 |
10.1 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设计与战略重点思考 |
10.1.1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设计 |
10.1.2 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
10.2 中国生态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的构建 |
10.2.1 生态饲料生产技术体系 |
10.2.2 资源高效转化和循环利用的生产技术 |
10.2.3 研究开发和推广畜牧业洁净生产的技术体系 |
10.2.4 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体系 |
10.2.5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体系 |
10.3 提升中国生态畜牧业产业水平和效益的对策措施 |
10.3.1 加快生态畜牧业集约化发展 |
10.3.2 加快生态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
10.3.3 大力发展外向型生态畜牧业 |
10.4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
10.4.1 加强生态畜牧业宏观管理体制与法制建设 |
10.4.2 强化优势生态畜牧业区划布局 |
10.4.3 加强生态畜产品生产的质量控制 |
10.4.4 深化和完善兽医管理体制改革 |
10.4.5 引导生态畜产品消费,开拓畜产品市场 |
10.4.6 加大对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 |
致谢 |
(10)动物疫病防控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动物疫病已成为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
1.1.2 动物疫病严重影响了我国畜产品的出口 |
1.1.3 动物疫情暴发的风险不断加大 |
1.1.4 动物疫病对公共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动物疫病经济损失评估 |
1.2.2 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经济学分析 |
1.2.3 动物疫病流行的风险分析和预警预测 |
1.3 研究目标 |
1.3.1 研究的创新点 |
1.3.2 研究的难点 |
1.4 研究方法 |
1.4.1 多准则决策方法 |
1.4.2 成本收益分析 |
1.4.3 双差异比较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动物疫病经济学分析理论和发展趋势 |
2.1 动物卫生经济学的发展现状 |
2.1.1 动物卫生经济学的发展 |
2.1.2 动物卫生经济学在疫病防控决策的运用 |
2.1.3 动物卫生经济学分析中的目标选择 |
2.2 动物经济学主要研究方法及运用 |
2.2.1 成本收益分析 |
2.2.2 决策支持系统 |
2.2.3 总剩余理论 |
2.3 动物疫病防控经济学分析的的发展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动物疫病流行情况及防疫体系现状分析 |
3.1 我国主要动物疫病流行情况 |
3.1.1 我国的主要动物疫病 |
3.1.2 我国动物疫病发生情况 |
3.2 我国动物防疫体系现状 |
3.2.1 动物防疫体系相关法律法规 |
3.2.2 动物防疫管理体系 |
3.2.3 动物防疫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物疫病暴发的经济社会影响分析 |
4.1 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
4.1.1 对经济的影响 |
4.1.2 对社会的影响 |
4.2 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成本分析 |
4.2.1 禽流感防治技术措施成本构成 |
4.2.2 疫点的防治成本分析 |
4.3 动物疫病对社会总福利的影响 |
4.3.1 理论研究 |
4.3.2 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物疫病暴发和传播影响因素分析—以禽流感为例 |
5.1 动物疫病传播影响因素分析 |
5.1.1 疫苗免疫 |
5.1.2 饲料质量 |
5.1.3 饲养管理 |
5.1.4 传播媒介 |
5.1.5 自然状况 |
5.1.6 流行病学分析 |
5.2 影响禽流感暴发和传播因素的重要性排序 |
5.2.1 指标选择 |
5.2.2 分析 |
5.2.3 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动物疫病防控策略选择 |
6.1 国内外实施的动物疫病防控策略 |
6.1.1 以扑杀为主的防治策略 |
6.1.2 以扑杀与疫苗免疫相结合的防治策略 |
6.1.3 我国采用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策略 |
6.2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措施经济优化 |
6.2.1 决策方案与方法 |
6.2.2 结果与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的经济学评估 |
7.1 我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的背景 |
7.1.1 我国建设无疫区的基本情况 |
7.1.2 我国建设无疫区的财政投入情况 |
7.1.3 无疫区建设的主要成就 |
7.2 我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的经济学评估 |
7.2.1 评估方法 |
7.2.2 评估指标分析 |
7.2.3 评估结果 |
7.3 无疫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政策 |
8.1 发达国家或地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财政支持政策 |
8.1.1 财政补偿政策 |
8.1.2 财政援助政策 |
8.1.3 主要借鉴 |
8.2 我国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财政支持政策 |
8.2.1 财政支持现状 |
8.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8.3 动物防疫财政支持的经济学分析 |
8.3.1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经济学分析 |
8.3.2 口蹄疫防控财政支持的经济学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我国饲料工业标准将随畜牧业发展作适当修改(论文参考文献)
- [1]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研究(1949-1956)[D]. 王莉莉. 山西大学, 2020(03)
- [2]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研究(1944-1958)[D]. 樊孝东. 河北大学, 2020(03)
- [3]我国草原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 万政钰.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5)
- [4]老挝水电站项目和谐移民研究[D]. 程华(LISATTEUR LILIANOU).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5)
- [5]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研究[D]. 李新.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6]国内外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研究[D]. 秦占国. 华中农业大学, 2009(S1)
- [7]生态农业集群理论与区域实践研究[D]. 郑军.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2)
- [8]我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研究 ——基于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分析[D]. 董国新. 浙江大学, 2007(07)
- [9]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D]. 颜景辰.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3)
- [10]动物疫病防控的经济学分析[D]. 浦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