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西区:历史与阶级意识

铁西区:历史与阶级意识

一、《铁西区》:历史与阶级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常爱心[1](2021)在《历史变迁与人的命运 ——论双雪涛、班宇、郑执的铁西叙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双雪涛、班宇、郑执三位东北青年作家在当下严肃文学写作中呈现出异军突起之势,其创作区别于以往“80后”作家相对平面化、非历史化的书写,带有一种独特的历史感。本论文以“历史”作为讨论的核心,从关注他们的集中爆发开始,探寻其故事内外的历史与现实,深入分析作家在文本创作中如何处理和呈现历史,同时以辩证的态度来审视他们当前创作的价值与意义。本论文将分为三个部分来进行研究:第一章试图对“铁西三剑客”“集中爆发”的过程进行梳理,分析双雪涛、班宇、郑执个人的创作情况,以及外界是如何以“群体”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关注与建构的。从话题“东北”具体深入到他们的铁西叙事,探究其作品所展现出的历史感究竟关联着铁西区怎样的创伤历史,他们又是如何通过小说表现出和自身成长休戚相关的城市赤贫者与历史的密切关联。第二章通过深入文本探讨“铁西三剑客”如何处理和呈现历史。首先他们的创作区别于以工人视角写下岗工人,他们是以工二代的视角去观察时代与人,通过少年对生活的感知揭示出个人故事背后的历史隐痛,完成对时代转折背后的历史影响的追溯;其次,他们多以人物记忆的模糊化,曲折离奇的悬念感去营造历史氛围,借用悬疑叙事对老工业区的历史进行想象和重建,试图建构个人意义上的历史,在悬疑故事中恢复那些卑弱者身上的尊严与正义;最后,不同于典型的现实主义对历史真相和社会本质的探寻,其实质在于探讨如何借历史讲故事。他们只在话语层面描述历史,通过虚构的故事与诗意化的结尾,打碎了宏大完整的历史面目。第三章分析“铁西三剑客”作为文学新力量其创作产生了怎样的意义。其一,因创作走红的“铁西三剑客”成为其故乡辽宁沈阳铁西区的一张文化名片,他们的书写不仅将东北—沈阳—铁西区作为新的文学地理坐标,新的文学叙事空间,更在全国的发酵之下,将“东北”推向批评与建构的中心。当然,这种建构也存在问题,即将铁西叙事等同于复杂的东北工业书写,忽略了东北三省之间的多元与差异;其二,在对铁西历史的重新讲述中,既召唤出一个情感共同体,重新追溯出共和国历史的集体记忆,又聚焦一种普遍性的个人命运遭遇,呼唤出一种超越地域性的情感共鸣;其三,从“写什么”到“怎么写”,既有对现实主义精神的呼应,又在叙事技巧层面呈现出先锋性的探索,有效地扩大了“80后”作家群体的写作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文坛对写作长久以来的期待,为文学如何回应生存的时代提供了借鉴。最后本文也将指出他们创作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在不同的读者视角下对于作品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审美错位,对历史的认识也会存在偏差。

徐畅[2](2020)在《国企改制后“厂区电影”的创伤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厂区电影”,指的是20世纪90年代大规模国企改制以来,以国企改制和厂区变迁为背景,展现下岗工人及受此影响的工人后代生活的影片。它是九十年代大规模国企改制以来形成的一种新的电影题材类型。相比于上世纪30年代电影中的工厂影像,和“十七年”时期、改革开放前期的工业题材电影,此类电影与此前最大不同便在于呈现了“创伤叙事”的特征。从纪实性的叙述与言说,到喜剧式的抚慰与和解,再到怀旧式的回望与疗愈,面对国企改制中的创伤记忆,“厂区电影”顺着中国工业改制发展的大势,在叙事上大致勾勒出了一条“暴露创伤—消解创伤—超越创伤”的衍进路径。在创伤叙事的方法之上,“厂区电影”中“空间”和“身体”这两个反复出现的元素通过电影影像对国企改制的创伤记忆进行了重要的表达和叙事,于无声处构成了对于国企改制创伤记忆生动的隐喻。“厂区电影”对工人群体创伤的叙事冲破了以往“遮蔽”与“阵痛”的文化逻辑,呈现了以工人受难者身份为中心的逻辑建构,表达了国企改制后下岗工人迷惘“孤儿”及怀旧“异乡人”的文化心态。“厂区电影”的创伤叙事对于一个时代集体记忆有意识的反顾,在创伤中抵达了更为丰富的现实,也为反思和疗愈这段创伤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但当前的创作仍存在着商业化、媚俗化等一些值得警惕的弊病,有待在体认过往创伤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寻重建和超越创伤的文化因子和精神能量。

车志远[3](2020)在《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文中认为“中国工人”是一个复数概念,其本身包含着中国经济社会构建与转型的特定指向:一类是东南沿海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产生的“新工人”,一类是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老工业基地转型下的“老工人”。20世纪90年代,几千万的国企“老工人”下岗和数以亿计的“新工人”进城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他们始终都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多年来,文学研究者们往往用“底层文学”“打工文学”“农民工文学”等词语来命名“新工人”题材的文学创作,但这种称谓却失去了与“老工人”对照中应有的历史意识,消解了为“新工人”争取劳工权益、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待遇等方面的文化政治意味。如何通过文学实践来表现“新工人”的真实诉求、建构新型的社会文化、想象一个更加平等与公平的未来是本文的切入点和主题。无论是老工人,还是新工人,他们都始终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以一种历史意识来追溯梳理“新工人”的“前生今世”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有“方法论”意义。一方面要从“启蒙话语”“革命话语”“底层话语”三个视角来发现这一群体是如何纳入“政治规划”与“文学想象”的,另一方面,更要看到这些复杂的形象是如何被呈现的。如果我们要从整体上观察新世纪文学,那么,曹征路《那儿》的发表及其讨论所带来的知识界和整个社会关注对象的转变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标志性事件。从《那儿》到《问苍茫》勾连出“底层话语”与“左翼话语”,并以反思“纯文学”,恢复了“文学”与“现实”的关联,文学由“怎么写”转变为“写什么”与“为谁写”和“谁来写”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新世纪“新工人”书写逐渐成为一个重要写作趋向。在《那儿》之后,讲述“新工人”已经由“应不应该讲述”向“如何讲述新工人”转向。在讲述方式上,以人道主义情怀和社会批判为己任的现实主义重新介入转型期社会语境之中,现实主义成为讲述“新工人”的重要方式;在讲述主体上,一方面是从“代言者”以观看“他人”之痛方式聚焦“新工人”,另一方面文学创作主体不断下移,“新工人”也开始表达自身;在讲述空间上,讲述“新工人”离不开城乡关系书写,城与乡不仅是作为有关“新工人”空间想象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另外本论文选取了“新工人”诗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以及“新工人”影像表达作为切入点,来进一步探求其艺术形式的意义、局限及可能性,以期为新世纪文学增添新的文化想象与表现形式,最后我们既要能看到其意义和价值,也要看到其限度和可能,以期“新工人”书写能够为新世纪文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的基点。“新工人”书写不只是特定群体的文学形态,而是一种更具代表性的、回应现代危机的文学表达。对“新工人”的建构与想象既是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有关“人的可能性问题”。在搜集整理分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本文结合社会历史现状探索使用了文化研究等方法,并在行文中有所归纳。

张楠[4](2020)在《生活在别处 ——纪录片中异乡人的角色困境与情感体现》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借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活在别处》中的概念,剖析“异乡人”的社会角色和情感困境。主要对人物的情感利用不同时期的记录影像剖析解读,从影像本身、创作者意图和时代环境、时代思想等方面将《愚公移山》、《上海第三医药商店》、《铁西区》、《流浪北京》、《高三》等纪录片中的人物形象与毕业作品《雅砻》中的主人公从生活困境到精神思想上来联系对比,以时间线为顺序,分成三个阶段将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中国纪录片的时代特色联系具体影片进行论述。纪录片中的人物困境和情感离不开社会语境,从早期纪录片的同期声运用问题到DV时代的纪录片伦理问题都是所在时代的反映。本文对于类似问题进行了与作品相关的讨论,阐明纪录片在表现人物情感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创作问题以及思考和创作感悟,从伊文思、吴文光、周浩等导演的作品中阐明观点,并联系时代发展以历史的眼光分析纪录片中“异乡人”的角色困境与情感体现。相信通过对纪录片中异乡人的探索研究,不仅能让创作者建立起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能通过影像唤醒观众对于纪录片的深层认识,进而关注人本身和对社会和历史的思考。

陈若谷[5](2020)在《东北书写中的语言、知识与现代危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以后,东北地区崛起了一个包含沈阳、抚顺、锦州、长春、哈尔滨等城市的工业群落,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辽宁省以机械能源和军工为主要产业,成为新中国工业建设的重点基地,铁西区更是有"东方鲁尔"的美称。1984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国有企业纷纷探索管理机制改革,计划经济特征突出的沈阳也从1986年开始全面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正是在这一年,铁西区第一家国企倒闭,随之而来的,是整个东北汹涌的下岗潮及大工厂时代的终结。自此,转型后的东北步入了它的历史下半场。

唐元[6](2020)在《中国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中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中国纪录片领域“新纪录片运动”的发起,中国纪录片创作领域的“人文”意识开始生根发芽,区别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前的专题片形式,其人文精神的觉醒体现在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平等关照,对个体内心世界的开掘探索,对精神道义和社会责任的彰显。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也是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浪潮带来的市场改革、商品经济、人口流动等因素,令中国的城市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和异质性,城市社会便成为人文纪录片所关注的重要地理、历史、社会关系的样本。究竟以什么样的视角去探究人文纪录片对于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我们以什么样的视角理解城市空间。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哲学、社会学等领域涌起的“空间转向”思潮下,列斐伏尔把空间看作社会关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强调空间是在历史发展中生产出来的,开辟了空间“三元辨证法”的全新视野,爱德华·索亚将列斐伏尔的空间思想继承和发展为“第三空间”认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辩证且开放的认知城市空间的框架。“空间转向”思潮的理论背景下,本文选取中国当代城市题材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为对象进行文本分析,通过纪录影像对于城市中意象空间、表征空间和异质空间的生产与建构,分析这一阶段的中国人文纪录片所呈现的城市空间的物理性、符号性和社会性,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中国人文纪录片与城市空间相互建构与审视的关系。首先,本文阐释“空间转向”思潮的理论意义,并指明了这一转向为理解中国城市问题提供了科学、合理、开放的理论框架和视角。通过梳理该视域下对本研究有指导意义的空间与城市理论,进一步明确城市空间在本研究中如何界定并区分,为接下来探讨纪录片中城市空间的生产奠定理论基础。接着,本文将人文纪录片看作“景观社会”视域下反映城市空间的视觉样本,细致追踪人文纪录片中城市影像的时空轨迹,通过对中国人文纪录片的“人文”意识萌发的语境、节点、过程进行梳理,力求明确“人文纪录片”的价值和内涵,并考察中国人文纪录片中“空间”视角的流变。然后,本文聚焦1990-2019这一阶段的人文纪录片,考察纪录片中城市空间的生产逻辑,依次对于城市空间的三个层面进行梳理和提炼:第一空间即可感知的意象空间的视角,以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为框架,主要探讨可感可读的城市意象在纪录片中的表达及特征。第二空间即表征性符号空间的视角,借助社会学延伸至传播学中的框架分析方法,通过对样本的内容分析,梳理出中国人文纪录片中所建构的城市空间的八项主要议题,提炼为四类主要阐释性框架和空间话语,即日常空间、流动空间、记忆空间、超级空间,并进一步对这些代表性空间话语进行分析,探讨城市符号空间的建构特点。第三空间即物质与经验交错的异质空间的视角,在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基础上,深入城市空间的社会历史语境中,挖掘代表性纪录片样本的细部,对《铁西区》《大同》《麦收》《流浪北京》《归途列车》五部纪录片做文本细读,呈现出纪录片对于城市历史语境下的工业空间转换、城市拆解与重塑中的权力关系、城市空间中“他者”的边缘化生存等这些交织着复杂社会关系的公共命题的观照。最后,将纪录片文本和城市空间互为参照,对于纪录片创作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做深入思考。综上,本文的主要结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城市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呈现,城市化加速的进程和中国纪录片人文转向的起点具有一定同步性,人文纪录片成为考察、观照现实城市空间图景的媒介样本。将列斐伏尔认识空间生产的“三元辩证法”和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贯彻到对纪实影像空间生产的分析框架中,能够重构一种开放性的空间生产逻辑,可见,纪录片文本的社会空间构建远比物性空间要深邃和广泛得多。纪录片中“第一空间”(意象空间)的生产主要关注标志物、路径、节点、区域、边界等可感知的城市意象;“第二空间”(符号空间)由日常空间、记忆空间、流动空间、超级空间四个主导性话语框架构成;“第三空间”(异质空间)是包含了社会斗争、权力、关系的场域,触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痛点,包括城市中传统工业空间的解体、城市空间重塑中的权力关系、被遮蔽的“他者”的生存困境等等。最后,从纪录片与城市空间的彼此审视中,我们发现纪录片在反映现实城市空间中存在一定失语现象。同时,从纪录片对城市空间规划、日常生活、城乡二元结构等问题的呈现中,引发我们对于城市空间异化和重塑正义城乡空间关系的思考。

徐木[7](2019)在《媒介载体与记忆呈现 ——以沈阳市铁西区的工业变迁为个案研究》文中认为城市靠记忆存在,城市中的人亦是如此,记忆具有强大的力量,它形塑了个体生命的感知与认同,也在发展时空中经由不同的记忆载体与其所处的记忆环境紧密相连。关于记忆理论的研究,从哈布瓦赫提出的“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到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culture memory),从强调个体记忆的社会属性到以文化体系作为记忆的主体,超越个体间非专业化、非组织化的交流,体现了记忆研究不断由微观到宏观的开放性、生成性特点。具体到沈阳市铁西区,其有关于工业变迁的集体记忆,在不同的媒介载体中有着不同的记忆呈现,也同时历经了一个由集体记忆(交往记忆)上升为文化记忆的过程。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铁西区的工业发展由盛转衰再到改造后的新崛起,曾处于工业繁盛的巅峰也历经转型阵痛的低迷,铁西区的工人们曾是“工人阶级老大哥”也曾是被集体甩出去的“下岗工人”,有关沈阳市铁西区工业变迁的记忆也由一代老工人们回忆往昔时的集体记忆(交往记忆),经由《人民日报》新闻报道聚焦“当下”的记忆再现,再由中国工业博物馆将记忆“凝结”并融入中国工业发展史的宏大叙事语境中,上升为一种文化记忆得以存续,同时也在国家媒体报道、个人叙事呈现、博物馆物质展出的不同层面经由不断的形塑而建构出来。本文以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和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为理论支撑,以沈阳市铁西区的工业变迁为问题情境并作为个案研究,探讨铁西区工业变迁的集体记忆在不同的媒介载体中经由怎样的建构与呈现。结构上以沈阳市铁西区的工业变迁历史为时间线索,同时以不同的媒介载体为分析对象,涉及的媒介载体分别包括: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机构性新闻媒体、历经铁西区工业变迁的“工人”及中国工业博物馆这个广义的媒介空间及有形物质载体。以不同的媒介载体为依托,进一步聚焦以下更具经验性的记忆问题:第一,在记忆再现层面,不同媒介载体扮演何种角色?呈现何种记忆景观?第二,在记忆实践层面,不同媒介载体为公众提供了怎样的空间?第三,在记忆维系与延续层面,不同媒介载体提供了怎样的可能性?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介绍选题缘由、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以及相关研究现状;第二章回顾沈阳市铁西区工业变迁的历史脉络;第三章从国家媒体报道层面,探讨《人民日报》主流报刊媒体的记忆呈现;第四章从个人叙事层面,探讨“人”作为记忆的媒介载体所呈现的集体记忆;第五章从博物馆物质展出层面,探讨沈阳市铁西区工业记忆于中国工业博物馆这个记忆的媒介载体由“集体记忆”上升为“文化记忆”的过程;第六章从记忆再现、记忆实践、记忆维系与延续三个维度得出结论。

易晓灵芝[8](2019)在《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工人题材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人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电影自发端以来就从不缺少对工人这一群体的书写,在新中国成立后,工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电影创作中主要的表现对象。工人题材电影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曾经承担了宣扬主流意识形态的任务,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随着经济体制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工人题材电影陷入数量锐减、题材单一的困境。困境同样也是机遇,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大陆工人题材电影在新的书写语境中重新焕发了生机,人物形象更加多样,表现形式也更加多元,审美意蕴更加丰富。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两方面来分析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工人题材电影的生成语境。第二章从人物书写的角度具体分析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工人题材电影中“三线”工人、国企下岗工人、农民工这三类典型的工人形象。第三章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分析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工人题材电影极具特色的空间呈现形式。第四章分析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工人题材电影兼具冷峻写实、诗意怀旧的审美意蕴。最后立足于现如今商业化以及消费主义盛行的市场环境,以综合的眼光来洞照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工人题材电影的价值、局限和发展态势。

颜桂堤[9](2018)在《后革命时代的阶级想象及话语重构》文中提出"阶级"是文化研究一个无法绕开的主题。阶级在文化研究中的复归以及对其理论谱系的考察,必然在相当程度上涉及文化理论内部意味深长的转向。随着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日益严重,"底层"概念再度登陆21世纪中国文学和文化领域,并有效扮演了"阶级"概念的角色。而"铁西区"这个独特的历史空间与符号,则投射出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阶级"分化所造成的阵痛、对都市的想象以及复杂维度。中产阶级的崛起在中国新的社会分层结构之中显得尤为瞩目,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中产阶级的话语空间迅速地扩张。文化研究解除了对阶级、底层概念的本质主义定义,它为我们认识阶级以及新社会分层结构的复杂维度打开了新的视域,从而也开放了更广阔的论述空间。

陈金辉[10](2018)在《王兵纪录电影《铁西区》的纪实美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末实验电影诞生伊始,电影就带有记录的功能和写实的特征。这种记录和写实的特征使学界对电影纪实风格的探讨和研究经久不衰延续至今。20世纪末,“盲流”文化群体在北京出现,催生了以该人群为原始创作素材的独立纪录电影《流浪北京》,随后“新纪录运动”被提出,在成熟阶段,王兵携《铁西区》问世,在国外备受关注,王兵也因此成为国际纪录电影大师。《铁西区》的价值不仅仅是为历史学家、人类学家留存宝贵的影像资料。也是中国独立纪录电影发展程度和中国在国际文化舞台上的地位、文化实力的代表。研究《铁西区》的风格特征,有利于更好的了解王兵的创作理念和技法,有助于促进中国独立纪录电影的发展。多年后,再读《铁西区》,同样从记录与纪实的角度看铁西的历史变迁,又会有怎样的韵味。文章以中国独立纪录电影导演王兵的《铁西区》为分析案例,从影片视听语言、叙事模式和被摄主体、艺术特征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进而确定作品中对真实生活的再现和社会现实的展示的具体表达手法和作品所呈现的纪实性美学风格。在与西方历史上经典电影理论比较的同时,了解王兵纪录电影所体现出的与之相关的特征,通过对《铁西区》的研究,分析作品在视听语言、叙事、被摄主体、艺术特征等方面体现出怎样的美学特征,进一步于美学的层面上发现《铁西区》的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案例分析以及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王兵在新世纪之交,数字技术发展,DV出现,西方电影理论在中国掀起狂潮的时代背景下怎样拍摄和呈现他心目中的“铁西区”,心目中的“人”,将一个时代浓缩的。《铁西区》不仅是宝贵的历史影像资料,也是中国纪录电影的标杆。国内关于王兵的研究文献,相对国外较匮乏,本文以再读《铁西区》为视点,从美学角度切入,对作品,风格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对其创作的经验和艺术现手法的研究,既弥补王兵及其影片在学术研究方面不足的遗憾,挖掘了影片的艺术价值,也为中国纪录电影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二、《铁西区》:历史与阶级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西区》:历史与阶级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1)历史变迁与人的命运 ——论双雪涛、班宇、郑执的铁西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的内容、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溃败的“东方鲁尔”
    第一节 集中爆发的“铁西三剑客”
    第二节 承载创伤的铁西叙事
    第三节 工业废墟中的城市赤贫者
第二章 铭写个人的历史记忆
    第一节 个人故事背后的历史隐痛
    第二节 悬疑叙事下的历史重建
    第三节 未知的历史指向
第三章 介入时代的文学力量
    第一节 地域形象的重新建构
    第二节 超越地域的情感共鸣
    第三节 回应时代的文学探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国企改制后“厂区电影”的创伤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厂区电影”创伤叙事的时代衍进
    第一节 暴露创伤:纪实性的叙述与言说
    第二节 消解创伤:喜剧式的抚慰与和解
    第三节 超越创伤:怀旧式的回望与复现
第二章 “厂区电影”中的空间与身体
    第一节 “厂区电影”中创伤叙事的空间
    第二节 “厂区电影”中创伤叙事的身体
第三章 “厂区电影”创伤叙事的文化观察
    第一节 “厂区电影”创伤叙事的文化心态
    第二节 阵痛与创伤:“伤”叙事背后的文化逻辑
    第三节 “厂区电影”创伤叙事的总体评价与反思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3)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工人”:概念界定、建构与想象
        (一)概念的界定:谁是“新工人”?
        (二)“新工人”文学的建构与想象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内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状况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一)选题依据
        (二)写作路线与方法
    注释
第一章 历史与现实:“新工人”的“前生今世”
    一、有关“新工人”的“发现”与诸种“话语”构建
        (一)启蒙话语:“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二)革命话语:“左翼文学”与“人民文学”
        (三)底层话语:“新左翼”文学与“新人民性”文学
    二、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乡下人”进城
        (一)现代性危机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二)“生产性城市”与“招工进城”
        (三)“现代化想象”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三、当代文学史中“工人”的书写
        (一)英雄的创业者与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
        (二)“改革者”遭遇“现实冲击”的工人书写
        (三)“无名的底层”与“看不见的主体”
    注释
第二章 发现与转向:《那儿》的讨论与新世纪文学书写新变
    一、现实背景:《那儿》与转型期中国社会
    二、作为“事件”的文学——有关《那儿》讨论以及知识界转变
    三、作为方法的《那儿》:社会转型期文学的位置
    四、从《那儿》到《问苍茫》:阶级想象、新左翼话语实践与反思
    注释
第三章 表述与再现: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一、“新工人”书写与作为方法的现实主义
        (一)从“落地”到“生根”——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正反合”
        (二)“主义”之后“新工人”现实书写的“返场”
        (三)困境与可能:“新工人”书写如何现实主义?
    二、从代言到立言: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一)观看“他者”之痛——代言者如何讲述“新工人”
        (二)反观自身之维——“新工人”如何表达自身?
    三、城乡书写与“新工人”空间想象
        (一)城市“他者”的生存苦难
        (二)身份认同危机与精神漂泊
        (三)另类想象与返乡叙事的可能
    注释
第四章 形式与类型:“新工人”诗歌、非虚构与影像表达
    一、“新工人诗歌”与新世纪诗学的新趋向
        (一)诗歌风景——作为问题与方法的“新工人诗歌”
        (二)美学原则——“新工人”何以“诗歌”?
        (三)文化反思——以“我的诗篇”为例
    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与局限
        (一)何以“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
        (二)何是“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出场与生成
        (三)如何“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叙事策略
        (四)反思“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局限及新的可能
    三、影像如何表达转型期的“新工人”与“老工人”形象?
        (一)“静物”与“流动”——厂区“空间”叙事
        (二)“间离”与“互文”——工厂经验的“时间”书写
        (三)“断裂”与“融合”——如何看待“老工人”与“新工人”?
    注释
结语:反思与重构:“新工人”书写的意义、困境与可能
    一、“新工人”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一)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与文学意义
    二、“新工人”书写的困境与可能
        (一)题材热与“类型化”写作困境
        (二)苦难叙事与“现实感”缺乏
        (三)理论建设不足与批评话语窘困
        (四)重构一种新的文学——“新工人”文学建构的可能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生活在别处 ——纪录片中异乡人的角色困境与情感体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中国纪录片的启蒙时期:新闻纪录片与异国视角的中国异乡人
    1.1 尤里斯·伊文思作品里的异乡中国
    1.2 文学性和沉重感
2 当纪录片的眼睛走向万家:国内独立纪录片中的异乡人
    2.1 现代社会催化人的共通情感
3 新时期周浩作品的异乡观察视角
    3.1 新时期国内外纪录片环境
    3.2 周浩作品的异乡人形象:伦理与新闻性的时代视角
4 个人作品《雅砻》的创作方法和原则
    4.1 保留时代属性的生活痕迹
    4.2 真实呈现:个人视角、不摆拍
    4.3 精简配乐对纪录片人物情感的推进作用
    4.4 传达真实
5 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5)东北书写中的语言、知识与现代危机(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业路径里的东北书写
二、阶级语言的获得与失落
三、现代知识和社会危机

(6)中国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中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空间转向”视域下的城市空间思考
    2.1 “空间转向”的背景与脉络
        2.1.1 “空间转向”前的空间认知
        2.1.2 “空间转向”的概念演变
    2.2 “空间转向”视域下的空间与城市思想
        2.2.1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
        2.2.2 福柯的空间思想
        2.2.3 大卫·哈维和曼纽尔·卡斯特尔的空间思想
        2.2.4 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认识论
    2.3 “空间转向”对于解决城市问题的现实意义
    2.4 小结
第3章 中国人文纪录片的时空图景
    3.1 中国人文纪录片之路
        3.1.1 纪录片的双重特性
        3.1.2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概况
        3.1.3 中国纪录片的“人文”转向
    3.2 中国人文纪录片的空间建构
        3.2.1 影像空间的建构策略
        3.2.2 中国人文纪录片的“空间”视角的流变
    3.3 小结
第4章 可感知的城市意象空间
    4.1 城市意象概述
    4.2 纪录片中城市意象的表达
        4.2.1 基于标志物的城市意象表达
        4.2.2 基于路径和节点的城市意象表达
        4.2.3 基于区域的城市意象表达
        4.2.4 基于边界的城市意象表达
    4.3 小结
第5章 表征性的城市符号空间
    5.1 研究设计
        5.1.1 框架理论
        5.1.2 分析样本
    5.2 代表性空间话语分析
        5.2.1 日常空间
        5.2.2 记忆空间
        5.2.3 流动空间
        5.2.4 超级空间
    5.3 小结
第6章 物质与经验交错的城市异质空间
    6.1 城市历史与工业化
        6.1.1 传统工业空间的瓦解
        6.1.2 工人阶级“生活世界”的坍塌
    6.2 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解和重塑
        6.2.1 城市空间拆解中的权力关系
        6.2.2 城市文化形象重塑的辨证意义
    6.3 对城市空间“他者”身份的凝视
        6.3.1 城市乌托邦与“异托邦”
        6.3.2 城市空间中的性别与权力
        6.3.3 城乡二元空间的裂变
    6.4 小结
第7章 纪录片与城市空间的交互审视
    7.1 城市空间话语演化的必然趋势
        7.1.1 地方话语与边缘话语
        7.1.2 命运共同体话语
    7.2 城市空间异化中的伦理审视
        7.2.1 城市规划中空间组织的异化
        7.2.2 消费社会中日常生活的异化
    7.3 城乡关系重组中的正义诉求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城市题材人文纪录片代表作品要目(1990—2019)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7)媒介载体与记忆呈现 ——以沈阳市铁西区的工业变迁为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及核心问题
    0.2 文献综述
        0.2.1 集体记忆相关研究综述
        0.2.2 记忆与媒介载体相关研究综述
        0.2.3 沈阳市铁西区工业记忆相关研究
    0.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不足之处
        0.3.1 研究方法
        0.3.2 研究创新之处
        0.3.3 研究不足之处
1 沈阳市铁西区建国以来的工业变迁
2 国家媒体叙事中的“铁西区”记忆——《人民日报》主流报刊媒体的记忆呈现
    2.1 “光荣”记忆与工业中的“女性”书写(1949—1966 年)
    2.2 “文革”期间铁西区对外展示中的“现代化”修辞(1966—1978 年)
    2.3 工厂破产的系列报道与“替代性”报道(1978—1992 年)
    2.4 工业发展困境时期的“遮蔽性”叙事话语(1992-2002 年)
    2.5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来的记忆再现(2002—2018 年)
        2.5.1 工业报道的“周期性”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作为主导叙事框架
        2.5.2 “共和国工业长子”、“东方鲁尔”作为报道的标签化符号性存在
        2.5.3 “东北现象”、“工人下岗”作为振兴政策成果的比照标度
        2.5.4 消失的“工人”主体
3 个体生命记忆中的“铁西区”——“人”作为媒介所呈现的集体记忆
    3.1 个体记忆作为集体记忆的感性标尺
    3.2 “成为工人”——一种人生的理想
    3.3 “工人之痛”——职业病作为生命的代价
    3.4 “下岗”的宿命:时代转折的职业之殇
    3.5 疏离和断裂:“工人”群体黯淡后的情感与关系
    3.6 个体对于工业变迁的记忆:“带给我的是辉煌,拿走我的也是辉煌”
4 物质载体中的“铁西区”记忆——中国工业博物馆作为“记忆之场”
    4.1 中国工业博物馆:文化记忆的表征
    4.2 博物馆叙事与“记忆之场”
    4.3 中国工业博物馆与记忆留续
5 结论
    5.1 记忆再现:官方与民间的叙事分野
    5.2 记忆实践:有限的记忆实践空间
    5.3 记忆维系与延续:“流动”、“中断”与“凝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8)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工人题材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工人题材电影的生成语境
    第一节 政治经济语境
        一、国企改制带来的下岗潮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民工潮
    第二节 社会文化语境
        一、转型时期大众文化日益繁荣
        二、第六代“底层影像”渐成气候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工人题材电影中的人物书写
    第一节 “三线”的“放逐”者
        一、待深掘的精神世界
        二、回不去的城市故土
    第二节 国企改制后的失业者
        一、生存压力的凸现
        二、精神依托的消隐
    第三节 身份模糊的“新工人”
        一、举步维艰的生存境况
        二、城乡之间的身份困境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工人题材电影中的空间呈现
    第一节 视觉空间的呈现
        一、颓败的生产空间
        二、温情的生活空间
    第二节 听觉空间的呈现
        一、方言:拓宽背景空间
        二、音响:塑造底层空间
        三、音乐:复现怀旧空间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工人题材电影的审美意蕴
    第一节 冷峻而写实的镜语调和
        一、纪实冷色调对人物境遇的呼应
        二、固定长镜头对底层人物的关切
    第二节 怀旧与乡愁的多情感喟
        一、唤醒集体记忆的物件
        二、构建集体记忆的场域
        三、呈现集体记忆的成长母题
    第三节 人物与节奏的双重诗化
        一、人物诗性的塑造
        二、诗意节奏的跃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后革命时代的阶级想象及话语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阶级”在文化研究中重返与复苏
二、底层经验:表述与被表述
三、阶级的再现:现实、想象与影像

(10)王兵纪录电影《铁西区》的纪实美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中国独立纪录电影、导演及其美学风格研究
        (二) 王兵纪录电影研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王兵及其作品概述
    一、导演简介
        (一) 个人经历
        (二) 创作历程
    二、作品概述
    三、王兵纪录电影体现的经典电影理论特征
        (一) 静默式观察:“电影眼睛”
        (二) 降低干预:“直接电影”
        (三) 还我普通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四) 用时间表现真实:“巴赞纪实美学”
第二章 《铁西区》的视听语言分析
    一、《铁西区》内容梗概
    二、《铁西区》镜头语言分析
        (一) 拍摄景别
        (二) 水平视线取景
        (三) 镜头运动下的如影随形
    三、《铁西区》的朴素纪实剪辑风格
        (一) 多线索版块式剪辑
        (二) 时序性剪辑
    四、《铁西区》的声画关系分析
        (一) 同期声的声音空间
        (二) 静照美学:影像中的光线、色调与构图
第三章 《铁西区》的叙事模式与表现主体分析
    一、《铁西区》的生活流叙事形式
    二、《铁西区》的大跨度时空叙事结构
    三、《铁西区》被摄主体分析
        (一) 衰败的工厂
        (二) 工人群体的命运
        (三) 完成使命的“东方鲁尔”
第四章 《铁西区》的美学特征分析
    一、垂死的铁兽:写实性视听语言
        (一) 长镜头下危机四伏的时代
        (二) 现场声里的锈兽嘶鸣
        (三) 烈火喷油下散文化的纪实影像表达方式
    二、破败时代的蚁民:底层关照为主体的美学内容
        (一) 历史变革下的工业发展题材
        (二) 底层书写的人文情怀
    三、心余力绌的壁上客:纪实性表现手法
        (一) 静观的末路美:直接电影手法的借鉴与应用
        (二) 秋毫必察的细微美:镜头下的生活细节展现
        (三) 奋身独步的过程美:注重表现过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铁西区》:历史与阶级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历史变迁与人的命运 ——论双雪涛、班宇、郑执的铁西叙事[D]. 常爱心.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2]国企改制后“厂区电影”的创伤叙事研究[D]. 徐畅. 暨南大学, 2020(08)
  • [3]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D]. 车志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2)
  • [4]生活在别处 ——纪录片中异乡人的角色困境与情感体现[D]. 张楠. 海南大学, 2020(08)
  • [5]东北书写中的语言、知识与现代危机[J]. 陈若谷. 当代作家评论, 2020(03)
  • [6]中国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中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D]. 唐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媒介载体与记忆呈现 ——以沈阳市铁西区的工业变迁为个案研究[D]. 徐木. 辽宁大学, 2019(01)
  • [8]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工人题材电影研究[D]. 易晓灵芝.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9]后革命时代的阶级想象及话语重构[J]. 颜桂堤.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 [10]王兵纪录电影《铁西区》的纪实美学特征研究[D]. 陈金辉.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铁西区:历史与阶级意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