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研究》评介(论文文献综述)
喻琼[1](2021)在《2021年《社会科学动态》总目录》文中认为
连正[2](2021)在《茅盾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文中提出
吴怀友,武晓铮[3](2021)在《2020年国内毛泽东研究热点问题与最新进展》文中指出2020年,国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持续走向深入,呈现许多新视角、新内容、新成果。其中,习近平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反对本本主义》、《新民主主义论》、《寻乌调查》、毛泽东与抗美援朝战争、毛泽东医疗卫生防疫思想、毛泽东传统文化观和文化自信思想、毛泽东矛盾观、毛泽东人民观以及国外毛泽东研究评介等问题,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研究的热点、重点,反映了毛泽东研究的最新进展。
巫云仙[4](2021)在《中国企业史百年研究:融合与分立的发展逻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企业史研究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跨学科企业调研报告。近百年间,中国企业史学科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至1949年之前、1949—1979年,以及1980—2020年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与经济史学科高度融合的企业史研究范式,同时也孕育出自身独立的发展路径,融合与分立成为企业史学科发展的基本逻辑。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企业主体的不断壮大,与经济史相融合的传统企业史研究范式,正在向分科独立的研究范式转型。在新时代,以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企业史学科,可在理论创新、政策制定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凸显中国风格,讲好中国企业的故事。
赖荟如[5](2021)在《他灯自照:莫斯科电影节与中国电影》文中指出政治性赋予了莫斯科电影节生命,又在其发展过程中,主宰着它的艺术生命。这一政治导向性矛盾地促成了莫斯科电影节的开放性,尤其是对于中国电影而言,莫斯科电影节彰显了独特的"他灯自照"意义——没有其他国际电影节像莫斯科电影节一样,能够如此完整地映射出中国电影的历史脉络。通过聚焦莫斯科电影节上的中国电影,我们可以梳理出一条清晰的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线索,中国电影正是在这一现实主义的路径和他方"旅行"中,向现代电影转向。至此,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浮现:我们该如何在现代性背景下去讲述凝聚了中国传统、中国经验的中国故事,以提升我国电影在国际舞台的文化竞争力?
马思妍[6](2021)在《21世纪以来中国缅甸研究的进展》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由于缅甸研究学者对传承与创新的坚持,以及缅甸研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日益凸显,中国缅甸研究主要通过"国别研究学科化"和"学科研究国别化"两条路径,在理论、方法、思想、国际化程度上实现了新突破,逐渐发展为相对规范、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别研究。但是,中国缅甸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整体研究水平不高、高水平研究人员不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应用不娴熟、对某些重大问题或领域缺乏关注、政策研究与基础研究结合不够密切,等等。鉴于此,有必要从内源和外力两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研究人员业务能力,着力培养复合型国别与区域研究人才,提倡运用跨学科和比较区域研究的方法,同时,加强学界内外资源整合,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体制。做好缅甸研究还需具备天下意识与家国情怀,加强与社会科学学科之间的对话,巩固和提升中国缅甸研究的话语和地位,推动非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建构。
瞿静[7](2021)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探析》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要结合中国国情,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文章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以及它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并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期促进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陈艺文[8](2021)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基于学术文献史视角的考察》文中指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研究在经历了20世纪80—90年代的起步、2000—2009年的全面展开和2010年至今的深入发展之后,已经成长为一个非常活跃的学科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成为世界性社会生态转型与环境保护治理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研究正从以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献解读和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潮评介为主的学习阶段,走向一个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新阶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研究在达到历史性高点的同时,也面临着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层面的发展瓶颈或局限。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在于:积极建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知识地图",主动关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着力推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阐发、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反思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建设性互动,在理论与实践的比较分析中构建面向中国社会现实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
王妍[9](2021)在《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经济和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国家政策和影视制作行业的影响,我国乡村题材的影视作品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制作水平、内容创作和主题表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在这类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出现了反映这种社会巨变的思想主题和一系列从传统到现代转化的人物形象,其中最能体现时代思想和艺术变革的是乡村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其具有多元的意识嬗变和形象创新。从二十世纪三十代开始,乡村女性形象在中国影视艺术中是一个常见的形象。与中国乡村社会传统观念和五四新文化启蒙主义思想相纠葛,乡村女性形象具有传统与现代双重意识。新时代与旧时代的文化冲突、思想冲突以及大环境的变迁,都是女性形象变迁的原因。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题材电影和电视剧创作,在新时期同类题材创作的基础上,再次肩负起了反映社会变革和变革中的乡村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的历史重任,呈现出当下中国乡村社会风貌和乡村女性群像。她们是传统文化的现实载体,更是思想解放的主体。我们在梳理和评价这些形象鲜明的乡村女性形象时,不能不思考几个问题:她们在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她们与新时期姊妹们有些什么样的异同?她们的形象塑造具有哪些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作为观众和研究者我们要以什么样的视角去诠释这些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及其塑造方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努力在新世纪以来的乡村影视作品中去寻找相关答案。从社会学和影视创作理论的角度分析并阐述新世纪以来乡村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和呈现方式,以表现对乡村女性群体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注。在新时期改革开放大潮的惯性影响下,新世纪影视剧中乡村女性的形象也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以此其形象的变迁来印证中国改革开放的艰苦历程,并从中看到了乡村女性在人生价值观、道德取向、情感诉求等方面的变化。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乡村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女性的社会处境也发生进一步变化乃至分化。在市场化、都市化和网络化等浪潮冲击下,中国乡村社会结构、道德伦理、人生行为和家庭关系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其中乡村女性的身份、价值和命运的变化最为显着。以乡土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能够充分表征这种时代的新变化,另一方面也能够最适宜表达中国社会传统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对于当下的深层影响。不同于以往或从电影或从电视的单一形式和单部作品的角度分析乡村女性形象的常见方式,本文以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创作为起点进行纵向梳理、以作品中女性形象类型及其特征横向比较的全方位视角,力求从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的发展演变和乡村女性形象谱系的延续中,去溯源乡村题材影视剧对乡土和乡村女性的重新审视和再塑造,同时从中探索新世纪中国乡土社会的变革及其引发的乡村女性社会地位、生活方式、职业身份、价值观念的变化过程。通过梳理乡村题材影视剧的女性形象谱系及其人生历程,发现当下乡村女性形象大致分为两大系列:一类是更加趋于开放和现代的乡村女性形象。她们接受了当代文明的洗礼,也留下了当代文明的伤疤。这类女性通过现实和网络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现代文明和都市文化,并给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她们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勇于挑战传统宗法观念和女性道德,争取自己应有的社会角色和家庭地位。这类女性形象包括乡村女干部、女性创业者和某些大学生女村官等。同时,在现代文明和都市文化的负面影响下,乡村女性形象也发生了现代性的畸变。她们从社会底层冲杀出来寻找自己新的人生之路,这是一种正常的人性需求。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将人性良知、自然身体和个人尊严都变成了改变自己命运的资本,金钱至上、自我中心、纵欲享乐成为其追求的价值观。当代乡村题材影视剧生动地刻画了这些堕落或复杂女性的形象,其中包括乡村女贪官、风尘女和留守情妇等。另一类是受传统道德影响和宗法观念迫害的传统乡村女性形象。中国乡村社会和农民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普遍和最持久的保守者,往往也是最终的受害者。由于乡村社会与现代文明的自然间隔,传统文化对于乡村女性的影响源远流长。这种影响培养和保留了中国乡村女性的传统美德,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表征,具有很高的道德境界和审美价值。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大量出现的贤妻良母形象是其中的代表,她们是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和好邻居。在商品化大潮中,这类形象和这种思想性格成为现实生活的东方女性的楷模,也成为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审美价值中最诱人的艺术魅力。与此同时,贤妻良母式的传统乡村女性形象往往是建构在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的坚忍性格之上的,她们往往是传统道德的崇高者,又是封建道德的殉葬者。因此,除去正常的贤妻良母之外,在传统乡村女性中还有传统道德的牺牲品。新世纪以来,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吸引了大量的农民进城,成为一支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他们抛家舍业辛勤劳作,为城市建设和城里人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支队伍在新时期是人数寥寥的,而进入新世纪之后,迅速壮大,同时也就在乡村社会产生出另外一支数量众多的队伍—留守妇女。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塑造了许多留守妇女这一新的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她们的人生处境在很大程度上重复了过去寡妇和弱女的命运。作品在描写这些人物形象时,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但同时也表现出将其与贤妻良母形象融合的模糊认识。当然,不能简单地将是否走出家庭或乡村作为新旧女性和觉醒蒙昧女性形象的划分依据,因为从新世纪现代社会的发展来看,家务劳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分工,家庭主妇或者全职太太也可能是一种新女性的形象。但是,在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这类的形象和观念还十分鲜见,可能就是因为乡村社会的现实状况和农民意识制约所致。论文在比较全面的对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类型进行了归类、界定的基础上,对于“留守妇女”“风尘女”等形象及其评价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解。这些问题与困惑不仅仅在影视作品创作中会遇到,而且还是“女性形象”在社会变革中必然面临的困惑。因此,以女性形象为理论出发点,将新世纪以来的乡村影视作品创作为背景,探讨未来女性形象塑造的发展新途径,试图为影视剧中的女乡村性形象的创作及批评提出一点有价值的参考。在这两大类乡村女性形象系列之间,还有两种跨界性的女性形象,那就是靠近现代文明的大学生女村官和靠近乡村民间文化的农村“泼妇”形象。大学生女村官严格来说不属于乡村社会中人,但是其中扎根农村就业的女村官从身份和生活来说,具有了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新女性形象特质;而“泼妇”形象既有传统乡村民间文化的源流,又有现代文化的自我意识张扬。应该说,乡村现代女性中的这两类形象大多并不是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才新出现的人物,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新时期文艺中已经登场,但是,在新世纪同类题材影视剧中这些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和鲜明,而且这其中有的是新出现的女性形象。不同于二十世纪的乡村题材影视作品,新世纪同类题材的创作者具有了新的人学思想和美学理念,对于乡村女性形象的塑造手法更加多样,特别是受当代影视艺术观念和技巧的影响,在思想内涵上更加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元性,显示出新世纪中国乡村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复杂性。而在艺术手法上更加注意融会新的视听语言表现方式,特别是将传统的现实主义写实手法与现代主义表现技巧相结合,运用色彩、声音、构图和音乐等多种方式的不同变化来刻画各种女性形象,创造了比以往同类题材作品中更加丰富的乡村女性形象。本文力图从个案研究和文本细读中梳理总结出乡村女性形象并全面地分析其影像作品背后深刻的文化意蕴,结合跨学科跨文化研究方法,将所研究的影视作品放置在新世纪市场化、城市化的叙事语境下,对其进行全景式的解读和阐释,并努力综合社会学、传播学、电影学、政治学等学科领域方法,以尽量扩展当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文中专门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对于乡村女性形象塑造的不同艺术手法进行细致的分区,努力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女性形象建构进行艺术本体分析。新世纪以来的乡村题材的影视作品较之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用艺术形式展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新乡村的新风貌,也引起了全社会对乡村女性群体命运的关注。当然,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女性意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特别是在表达女性内在精神世界和人性的复杂性、丰富性方面还需要做更深入的探讨,进而塑造出具有文艺史价值的典型形象。
刘暖[10](2020)在《“问题与主义”之争研究的历史溯源、主要论域及发展进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问题与主义"之争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一场典型的社会思潮之争,是中共党史学和历史学共同关注的话题。以文献分析法追溯该问题的研究史,可分为"五四"以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及此后至今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主要囿于历史政治的原因偏向于对该问题性质研究的定性上,后一阶段逐渐走向学理性的研究,研究内容不断具体和深化。研究内容包括对该问题的性质界定与评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相关人物研究、价值和意义以及多重学科视域下的研究视角等几大论域。梳理既存研究成果,对该问题的系统性研究以及"论争"的学术价值及意义的挖掘和多学科间的应用研究应为当下学界研究的主要进路。
二、《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研究》评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研究》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3)2020年国内毛泽东研究热点问题与最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习近平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研究 |
二、关于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的研究 |
三、关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研究 |
四、关于毛泽东《寻乌调查》及调查工作的研究 |
五、关于毛泽东与抗美援朝战争的研究 |
六、关于毛泽东医疗卫生防疫思想的研究 |
七、关于毛泽东传统文化观和文化自信思想的研究 |
八、关于毛泽东矛盾观的研究 |
九、关于毛泽东人民观的研究 |
十、关于国外毛泽东研究的评介 |
(4)中国企业史百年研究:融合与分立的发展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肇始于跨学科的企业调研报告 |
(一)政府部门的调研和统计报告中的企业史文献资料 |
(二)运用社会学和管理学方法的社会问题和工厂(企业)调研 |
(三)个人开展的行业调查研究中涉及的企业案例 |
(四)金融企业研究的代表性论着 |
二、运用唯物史观的企业史料编纂 |
(一)汇编整理典型企业文献资料 |
(二)编辑出版上海资本主义典型企业史料丛书 |
(三)厂史资料搜集和撰写的集体行动 |
(四)出版综合性史料辑刊 |
三、融合于经济史学的企业史研究 |
(一)“合二为一”的研究人员 |
(二)经济史与企业史融为一体的成果发表平台和学术机构 |
(三)基于经济史的多元视角研究成果 |
(四)经济史学家与企业史研究的国际化 |
四、企业史研究的学科分立发展趋势 |
(一)设立专门的企业史研究机构 |
(二)彰显企业史特色的研究成果 |
(三)融合管理学的当代企业史研究 |
(四)经济史机构举办的企业史主题研讨活动 |
五、结 语 |
(5)他灯自照:莫斯科电影节与中国电影(论文提纲范文)
一、莫斯科电影节的缘起与发展 |
二、中国电影在莫斯科电影节:现实主义电影的他方“旅行” |
三、“中国故事”之思:如何现代,怎样传统? |
(6)21世纪以来中国缅甸研究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机构与学人:传承与创新共存 |
(一)缅甸研究机构 |
1. 实体性研究机构 |
2. 虚体性研究机构 |
3. 机构活跃程度及影响力 |
(二)缅甸研究学人 |
1. 前辈继续耕耘 |
2. 后学奋起接力 |
二新领域与新平台:学术与现实意义并举 |
(一)拓展缅甸研究新领域 |
1. 学科研究国别化下的案例研究 |
2. 国别研究学科化下的旧题新做 |
(二)圈内外合力搭建新平台 |
1. 构建学术共同体 |
2. 举办开放型研讨会 |
3. 扩大成果发表阵地 |
4. 争取更多国家级项目 |
三新成果与新突破:国别与学科研究融合 |
(一)缅甸研究新成果 |
1. 政治研究 |
2. 军事和安全研究 |
3. 经济研究 |
4. 民族社会问题研究 |
5. 文史研究 |
(二)理论、方法与思想创新 |
1. 国别研究理论自觉性上升 |
2. 利用多国文献重构重要议题 |
3. 破解缅甸学界“冤假错案” |
(三)“走出去”提升国际化程度 |
1.“回归日常政治” |
2. 开展公共外交 |
3. 与缅甸高校、智库合作开展社会调查 |
4. 国际化成果不断涌现 |
四进一步提升中国缅甸研究水平的思考 |
(一)研究主体的思想与能力 |
1. 提高国别研究能力与素质 |
2. 跨学科与比较区域研究 |
(二)学界合作、社会资源与机制体制 |
1. 密切学界合作与社会资源共享 |
2. 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体制 |
(三)天下意识与家国情怀 |
1. 巩固缅甸研究的地位 |
2. 推动“非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建构 |
结语 |
(7)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三、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贡献 |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 |
(8)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基于学术文献史视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诠释与阐发 |
(一)20世纪80—90年代 |
(二)2000—2009年 |
(三)2010年至今 |
二、国外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与批评 |
(一)20世纪80—90年代 |
(二)2000—2009年 |
(三)2010年至今 |
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探索与构建 |
(一)20世纪80—90年代 |
(二)2000—2009年 |
(三)2010年至今 |
四、简要评论 |
(9)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依据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历史谱系 |
第一节 “定量”与“变量”:乡村题材影视剧的理论辨析 |
一、“乡村题材影视剧”和“乡村女性形象”的概念界定 |
二、影视剧对“乡村”的发现、叙述和再造 |
三、“乡村题材影视剧”中的文化之“根” |
第二节 “一体”与“多面”:“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
一、1949-1978 年:在传统女性藩篱内外 |
二、1978-1992 年:革命女性的现代借用 |
三、1993-2000 年:世俗女性的“无名”和“分散” |
第二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身份类型 |
第一节 德性与重负:传统乡村女性形象 |
一、传统的贤妻良母 |
二、被“遗弃”的女性 |
三、留守女童 |
第二节 乡土与城市:由乡入城的乡村女性形象 |
一、“打工妹” |
二、“风尘女” |
三、“泼妇” |
第三节 坚守与新生:乡村新女性形象 |
一、女村官 |
二、创业“女强人” |
第三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主体意识 |
第一节 转型与裂变:乡村女性主体意识的重构与乡村伦理的转向 |
一、乡村传统伦理中的女性意识 |
二、“女性主义”、乡村传统伦理与女性主体 |
第二节 觉醒与新生:乡村女性意识的强化与乡村伦理的弱化 |
一、现代法理精神和女性主体意识的自审 |
二、现代生活和女性主体意识的唤询 |
三、身体爱欲和女性主体意识的激发 |
四、女性传统身份的转变和女性主体意识的超越 |
第四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艺术呈现 |
第一节 女性形象塑造与视听语言艺术手段 |
一、视觉与认知:画面元素交错间乡村女性形象的确立 |
二、听觉与情感:声音元素构架与乡村女性形象的烘托 |
第二节 乡村女性形象的审美意蕴 |
一、时代与环境中呈现的形象之美 |
二、传统与现代交融中的人伦之美 |
三、不同时空交错下的意象之美 |
第五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价值和愿景 |
第一节 困境突围与精神再造:乡村女性形象的两个价值维度 |
一、影视剧的商业困境与乡村题材的突围 |
二、乡村女性形象的精神意义与社会价值体系的完善 |
第二节 愿景与可能性:乡村女性形象塑造的几个维度 |
一、乡村女性道德和价值观念的理性化 |
二、乡村女性故事的现实化 |
三、乡村女性形象的多元化 |
四、乡村女性意识的内面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主要作品辑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问题与主义”之争研究的历史溯源、主要论域及发展进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与主义”之争研究的历史溯源 |
二、“问题与主义”之争研究的主要论域 |
(一)“问题与主义”之争的性质界定与评介 |
(二)“问题与主义”之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
(三)“问题与主义”之争的人物研究 |
(1)对李大钊的专门研究。 |
(2)对胡适的专门研究。 |
(四)“问题与主义”之争的价值和意义 |
(五)学科视域下“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研究 |
三、“问题与主义”之争的既存研究成果评析及发展进路 |
四、结 语 |
四、《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研究》评介(论文参考文献)
- [1]2021年《社会科学动态》总目录[J]. 喻琼. 社会科学动态, 2021(12)
- [2]茅盾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D]. 连正. 河北大学, 2021
- [3]2020年国内毛泽东研究热点问题与最新进展[J]. 吴怀友,武晓铮. 毛泽东研究, 2021(05)
- [4]中国企业史百年研究:融合与分立的发展逻辑[J]. 巫云仙. 东南学术, 2021(06)
- [5]他灯自照:莫斯科电影节与中国电影[J]. 赖荟如. 电影新作, 2021(05)
- [6]21世纪以来中国缅甸研究的进展[J]. 马思妍. 云大地区研究, 2021(01)
- [7]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 瞿静. 时代报告, 2021(09)
- [8]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基于学术文献史视角的考察[J]. 陈艺文. 鄱阳湖学刊, 2021(04)
- [9]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D]. 王妍. 吉林大学, 2021(01)
- [10]“问题与主义”之争研究的历史溯源、主要论域及发展进路[J]. 刘暖.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