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烈度异常区的地面脉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首培休,袁雨亭,安绍思[1](1983)在《烈度异常区的地面脉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叙述河北省玉田和天津市宁河烈度异常区的地面脉动测试情况,并指出由功率谱得到的卓越周期与零交法得到的平均周期并不总是一致的,用后者来描述场地的频率特性更为适当。其次,从脉动记录分析中还将看到,水平分量显示出土质条件的区域性差异,垂直分量可反映表层土的局部构造情况。作者用平均周期、最大合矢量振幅及不同方向的频率差值作场地土质条件评定的指标分别对两个测区按地震效应的好坏进行等级划分,结果与实际震害基本相符。
李孝波[2](2014)在《基于谱元法的玉田震害异常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田低烈度异常区位于河北省玉田县的中、北部地区,该区在1679年三河–平谷8.0级特大地震和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中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低烈度异常现象,是典型的低烈度异常区。唐山大地震以后,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其异常的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作为一种探索,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谱元法对异常原因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谱元法属于广义有限元法,是一种新的地震动数值模拟方法,具有计算精度高、收敛快以及易于实现并行运算等优点,用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能大大减少内存需求和计算时间。近年来,该法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已成为进行大尺度、复杂地质结构模型地震动数值模拟分析的重要工具。破坏性地震震害异常机理的探索是进行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影响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为震害异常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这一工作对促进震害异常机理以及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在对震害异常产生原因和研究进展进行详细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对玉田低烈度异常区已有研究成果和收集资料的分析,重点从基岩地形和土层特性两个方面,对玉田地区3个计算剖面的地震动反应进行了谱元法模拟,研究了玉田低烈度异常区的异常机理,得到了若干有意义的结论。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玉田地区105m深度内的土层波速结构模型。根据收集的68个钻孔数据,从钻孔深度、覆盖层厚度、土层剪切波速以及场地类别4个方面对玉田地区土层的波速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拟合得到了黏性土、砂土和碎石土剪切波速随深度变化的经验公式,再结合不同土层的波速特征,以平均剪切波速做为分类指标对玉田地区的土体进行了分层统计,建立了该区105m深度内的土体波速结构模型。(2)研究了基岩地形特征对地表地震动强度的影响。在对简单基岩凸起模型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简单基岩地形模型的谱元法分析,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基岩凹陷或凸起地形对地表地震动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岩凹陷或凸起地形的存在改变了地震波的入射角度,在使其出现多次折射与反射现象的同时,也使传播至凹凸变化区域的地震波向内汇聚或向外发散,从而导致与该区域相对应地表处的地震动强度整体得到加强或减弱,形成地震动强度相对增强区或减弱区。地震动强度相对增强区的范围较基岩凹陷区小,两者的比值随着基岩凹陷地形陡度和覆盖层厚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地震动强度相对减弱区的范围较基岩凸起区大,两者的比值随着基岩凸起地形陡度和覆盖层厚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3)研究了玉田地区基岩地形对震害异常的影响。通过对玉田地区3个剖面6个基岩地形模型的谱元法分析,探讨了各剖面中基岩地形的变化对地表地震动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田地区地表地震动的强度受基岩地形凹凸变化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在玉田地区的南北方向上表现得较为明显。玉田县城下基岩凸起地形的存在,降低了城区内大部分区域的地震动强度,形成了地震动强度相对减弱区;而县城以北区域下基岩槽形洼地的存在,则增大了该区的地震动强度,形成了地震动强度相对增强区。相对增强区内的地震动强度为相对减弱区的2倍左右。地震动强度相对减弱区与震害异常区相对应,且其范围较基岩凸起区大。(4)研究了玉田地区土体对震害异常的影响。通过对玉田低烈度异常区内外土体模型的谱元法分析,从地震动强度和频谱特性两个方面,探讨了同一地震作用下异常区内外土体地震动反应的异同。结果表明,在0~105m的深度范围内,玉田异常区内外土体的地震动强度相差不大,且都具有大致相同的频谱特性。异常区内外土体对较低频段(异常区内为0.67~3.17Hz,异常区外为0.67~2.94Hz)地震波都具有明显的放大作用,而对高频段(6Hz左右)地震波则都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并且这种放大、吸收作用在水平方向上表现的尤为明显。(5)研究了玉田地区基岩地形和土体对震害异常的共同影响。通过对玉田地区3个实际剖面的谱元法分析,综合分析了基岩地形和土体对震害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岩地形与土体的共同作用,在增大地表地震动强度的同时,更显着地加强了基岩凸起(凹陷)地形对地震波的发散(汇聚)作用,表现出了明显的低烈度异常现象。低烈度异常区的范围,较基岩凸起区大,但与震后现场调查得出的0.2等震害指数包线相比,其在南北向的范围较小,东西向则相差不大。综上所述,在合理考虑介质各向异性、地质构造背景以及场地条件等多种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建立正确的计算模型,利用谱元法进行震害异常机理研究是可行、有效的。玉田低烈度异常区的出现,是基岩地形与土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玉田地区基岩地形的凹凸变化,在加强玉田县城以北区域地震动强度的同时,也降低了玉田县城内大部分地区的地震动强度,从而使县城内大部分地区的地震动强度相对更低;玉田地区深厚覆盖层的存在,导致土体的卓越频率主要位于较低频段,这与唐山地震时区内建(构)物自振频率较高的特点正好相反,避免了共振现象的产生,降低了玉田地区建(构)物的破坏程度。基岩地形和土体的共同作用,使玉田城区内大部分区域的震害程度相对更低,从而形成了典型的低烈度异常区。
李平[3](2013)在《汶川特大地震汉源震害异常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5月12日在汶川发生的8.0级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这起历史罕见的地震灾害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举国震惊,举世关注。距震中近250km的汉源县城为这一特大地震Ⅵ度区内唯一的Ⅷ度异常区,是十分典型而又罕见的远震高烈度异常区。汶川地震发生后,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探索汉源县城震害异常成因,总结其形成条件和地震动特征,对促进场地条件工程抗震影响的研究以及提高工程抗震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就这一问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本文全面系统地归纳、总结和评述了当前本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在整理汶川地震汉源科学考察资料基础上,利用现场震害调查、震后科学考察、勘察测试所获得的资料,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给出了汉源震害异常的原因的初步解释,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工作。(1)开展了汉源县城的震害调查、科学考察和场地勘察工作。汶川地震发生后防灾科技学院组织部分教师组成科考队对汉源震害异常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野外考察获得了汉源县城详细的震害、地质构造、地震地质灾害、地形地貌、强震台站资料等数据信息;通过场地勘察及试验,获得了场地土层结构和土动力学参数资料。结合震害调查资料,本文采用经验公式法对汉源县城建筑物的自振周期进行分析,得到其破坏较严重结构类型建筑物的自振周期大致范围为0.1s0.6s。(2)提出了汉源场地输入地震动的确定方法。本文采用人工合成地震动和强震记录反演两种方法来确定汉源县城输入地震动。在人工地震动合成方法中拟合了汶川地震发震断层下盘的基岩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衰减关系。分析表明,本文的衰减关系较好的反应了汶川特大地震发震断层下盘的基岩峰值加速度及反应谱衰减规律。根据所得的衰减关系本文确定汉源场地的峰值加速度及其反应谱值。结合相关的经验参数,人工合成给出了5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本文提出利用强震记录反演场地输入地震动的方法,其做法是把距汉源最近的九襄强震台站作为反演台站,由于位于汉源县城附近22km的九襄强震台有详细的建台资料,并且在汶川地震中获取了宝贵的强震记录,本文利用这些资料,采用一维等效线性化频域分析方法反演得到水平向EW和NS基岩场地输入地震动时程。分析表明,反演的基岩地震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以作为汉源县城输入地震动。(3)研究了土层结构对汉源震害异常的影响。本文在汉源县城场地通过工程地质勘察获得了场地土层以及土动力学参数试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一维等效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分别研究了表层土厚度、卵石层埋深、卵石层厚度、卵石层剪切波速以及最不利工况组合等对汉源县地表地震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汉源县城特殊土层结构具有显着的放大效应,该放大效应对汉源县城震害异常有着重要的影响。(4)研究了地形效应对汉源震害异常的影响。根据汶川地震科学考察现场调查资料,本文分析了汉源县的地形地貌特征,实际测绘出汉源三维地形图,采用二维有限差分方法及人工透射边界的原理对地形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各个观测点的传递函数幅值谱并利用场地传递函数幅值表示放大效应。计算结果表明,汉源县城地形对地震动的放大效应比较明显,地形放大效应显着是汉源震害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5)研究了断裂构造对汉源震害异常的影响。采用二维有限差分和透射边界理论方法分析了断裂破碎带与研究点的距离和九襄断裂对汉源县城震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汉源震害异常可能有影响的断裂为九襄断裂。这是因为,九襄断裂做为一条隐伏断裂,是否通过县城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如果这一断裂通过汉源县城,对频带在49Hz之间的地震动放大效应更加显着。综上所述,造成汉源震害异常的主要原因是土层结构、地形效应和断裂对地震动的放大效应。计算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在汉源的放大效应在2.010Hz频段内更显着。放大的地表峰值加速度值超过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规定的汉源县城罕遇地震的峰值加速度。这使汉源县城的建筑物遭受了超过设计规范的地震惯性力,导致建筑物的破坏,同时其放大效应显着频带与建筑物的自振周期吻合,产生了共振效应更加重了震害,致使汉源县城震害异常。破坏性地震的震害异常现象综合反映了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响应的程度,它既与场地条件密切相关,又与地震波的传播过程和震源物理过程密不可分,是一极具探索性的研究课题。本文利用汶川地震后现场调查和科学考察获得的部分资料,对汉源震害异常的现象做了初步的总结和解释。由于震害异常现象的复杂性,本文的认识是粗浅的,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薄景山,李孝波,孙有为,齐文浩,李平,门妮[4](2013)在《中国大地震烈度异常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发生的大地震中有两种烈度异常现象值得研究,一是唐山大地震中的玉田Ⅵ度低烈度异常现象;二是汶川特大地震中的汉源Ⅷ度高烈度异常现象。在回顾地震烈度异常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详细总结了玉田、汉源烈度异常区的地质构造背景、震害特征以及烈度异常的形成原因,并从多个方面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对比分析。还对进一步研究烈度异常的形成原因、分布规律等提出了建议,以供今后全面开展地震烈度异常研究工作参考。
陈达生[5](1981)在《中国地震学会1981年地震小区划学术讨论会概况综述》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篇是学术讨论会概况综述,介绍了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会期间地震小区域划分学术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地震烈度区域、烈度分布与烈度异常、地震小区划与场地选择、地面运动计算分析、砂土液化与土动力学特性和地面脉动;特别是对唐山地震时玉田县的低烈度异常,从平均剪切模量,地质构造、土质条件等方面作了分析。
吕桂林,艾买提,尹力峰,白超英[6](1988)在《乌鲁木齐市地面脉动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地震小区划的80个地面脉动观测点所得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地面脉动具有明显的频谱特征,而且这种特征与场地土类型密切相关,随着场地土不同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根据谱型把市区分为四个小区。
首培烋[7](1987)在《地面脉动在大连市地震小区划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叙述了大连市的地面脉动观测情况,并用卓越周期和最大合矢量振幅作为指标进行了场地土的分类。
刘曾武[8](1993)在《一种简易的城市地震小区划方法——场地指数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提出了以模糊推论的综合评判方法导出的场地指数作为地震小区划的尺度进行地震小区划的方法。文中介绍了场地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场地指数与震害和地震动参数的关系。最后以唐山地震时该地区实际震害的分布与小区划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场地指数小区划方法的可靠性。
薛捷,王郑睿,王蕾[9](2014)在《用地脉动测试的方法对地裂缝场地的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叙述西安市地裂缝场地的地面脉动测试情况,阐述了地裂缝场地卓越频率的测定及其在场地评价中的应用。其次,从脉动记录分析中还将看到,水平分量显示出场地条件的区域性特征,垂直分量可反映土层的局部构造情况。最后,用地脉动反应谱分析及不同方向的频率差值作场地条件评定的指标分别对西安地区二级台地的地裂缝场地进行评定,为西安市的抗震设防提供理论依据。
李春光[10](2013)在《基于汶川强震资料的渭河盆地场地动力特征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强震观测技术的发展,局部场地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盆地作为一种特殊的场地,它的地震反应又有其自身的特点。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而距离汶川地震震中500800km的渭河盆地上发现了建筑物不同程度的破坏,根据灾后调查显示,陕西省西安市、宝鸡市陈仓区分别位于Ⅵ、Ⅶ烈度异常区。本文以渭河盆地为背景,汶川强震记录为资料,分析了渭河盆地的场地动力特征。具体工作如下:1、分析了渭河盆地各台站的傅里叶谱、反应谱,采用参考台站法、单台谱比法计算了各台站下方土层场地的卓越频率及放大倍数。通过对反应谱的分析,发现盆地内将近有一半台站的反应谱的下降段超过了设计反应谱,在某些台站的平台段也超出了设计反应谱,使得按抗震规范进行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在此次地震中处于危险。盆地内长周期成分主要是由于面波的存在而导致的。场地基阶卓越频率的范围在0.10.4Hz之间,并以相对放大能力的强弱给出了场地放大能力较强的台站有西安、渭南、陈仓、蒲城。其中,西安、陈仓与灾后调查给出的烈度异常区相对应。2、基于多重滤波原理提取渭河盆地瑞利面波的群速度频散曲线。在计算源台之间的频散时考虑了有限断层的影响,通过画径向与垂直向的运动轨迹是否满足逆进椭圆的关系来寻找面波的传播方向。源台之间在所提取的群速度基本为常值,约为2.8km/s。利用双台互相关原理,得到面波的格林函数,并计算两台之间的群速度频散关系。对比频散曲线的结果,我们能够准确地提取到周期为1030s的瑞利面波的群速度频散曲线。在这个带宽内,群速度的变化范围从1.63.6km/s,约在20秒附近时群速度出现极小值。3、利用双台之间群速度频散曲线进行反演。反演时采用阻尼最小二乘法,通过对计算模型的理论频散曲线与实测的频散曲线的拟合来最终得到地球构造。反演结果显示,在40km深度处都有明显的波速分界层,即莫霍面。西安-临猗、户县-大荔、草滩-万荣、咸阳-吝店、阎良-合阳、蒲城-河津台站在莫霍面处的剪切波速值分别为4.4km/s、4.5km/s、4.1km/s、4.4km/s、4.2km/s、4.3km/s;在20、30、40km处反演得到的剪切波速值与前人在该地区采用P波反演的结果相差不大,表明我们的反演结果基本合理。
二、烈度异常区的地面脉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烈度异常区的地面脉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谱元法的玉田震害异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震害异常形成原因 |
1.2.1 地形条件 |
1.2.2 土层特性 |
1.2.3 断层影响 |
1.2.4 土层结构 |
1.2.5 地下水位 |
1.3 震害异常研究进展 |
1.3.1 现场宏观考察与测试 |
1.3.2 强震记录分析 |
1.3.3 数值模拟分析 |
1.4 玉田低烈度异常区 |
1.4.1 异常区概况 |
1.4.2 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1.6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玉田异常区地质背景 |
2.1 引言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质构造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5 第四系地层 |
2.5.1 钻孔资料 |
2.5.2 波速结构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震动数值模拟中的谱元法 |
3.1 引言 |
3.2 谱元法理论 |
3.2.1 弹性波动方程及其弱形式 |
3.2.2 空间离散 |
3.2.3 单元内插函数及积分 |
3.2.4 全局聚合计算 |
3.2.5 震源时间函数 |
3.2.6 边界条件 |
3.2.7 时间离散 |
3.2.8 精度与稳定性 |
3.3 谱元法的应用 |
3.4 程序来源及应用平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岩地形对震害异常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理论分析 |
4.3 数值分析 |
4.3.1 模型建立 |
4.3.2 时程分析 |
4.3.3 PGA 值分析 |
4.3.4 影响范围分析 |
4.4 计算模型 |
4.4.1 剖面 1 计算分析 |
4.4.2 剖面 2 计算分析 |
4.4.3 剖面 3 计算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体对震害异常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计算模型 |
5.3 计算结果分析 |
5.3.1 地震动强度分析 |
5.3.2 频谱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综合基岩地形和土体对震害异常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剖面 1 计算分析 |
6.3 剖面 2 计算分析 |
6.4 剖面 3 计算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3)汶川特大地震汉源震害异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高烈度异常 |
1.3 震害异常研究的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汉源震害现场调查 |
2.1 汶川特大地震 |
2.1.1 地表破裂 |
2.1.2 地震动特点 |
2.1.3 地震地质灾害 |
2.1.4 地震灾害损失 |
2.2 汉源县震害调查 |
2.2.1 地震应急救援期间的调查结果 |
2.2.2 地震科考期间的复核结果 |
2.3 震害调查结果分析 |
2.4 建筑自振周期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输入地震动的确定 |
3.1 引言 |
3.2 常用的方法 |
3.2.1 比例法 |
3.2.2 数值方法 |
3.2.3 地震动记录的匹配方法 |
3.3 发震断层下盘衰减关系 |
3.3.1 选取数据及台站介绍 |
3.3.2 衰减模型 |
3.3.3 水平向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 |
3.3.4 绝对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 |
3.4 合成输入地震动 |
3.5 强震记录反演 |
3.5.1 强震台站的选取 |
3.5.2 台站场地条件 |
3.5.3 基岩地震动的确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层结构对震害异常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汉源土层结构 |
4.2.1 地层岩性及分布特征 |
4.2.2 场地条件勘察 |
4.2.3 土动力学参数 |
4.3 土层地震反应分析 |
4.3.1 表层土厚度的影响 |
4.3.2 卵石层埋深的影响 |
4.3.3 卵石层厚度的影响 |
4.3.4 剪切波速的影响 |
4.4 土层结构的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形效应对震害异常影响 |
5.1 引言 |
5.2 汉源地形地貌特征 |
5.3 地形效应计算方法 |
5.4 计算模型及计算参数 |
5.5 地形效应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断裂构造对震害异常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汉源断裂构造概况 |
6.3 计算模型及相关参数 |
6.4 计算结果 |
6.4.1 断裂破碎带的影响 |
6.4.2 九襄断裂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成果 |
7.3 以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4)中国大地震烈度异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地震烈度异常的研究现状 |
1.1 现场宏观考察与测试 |
1.2 强震记录分析 |
1.3 数值模拟 |
2 玉田低烈度异常区 |
2.1 玉田异常区的地质构造背景 |
2.2 玉田低烈度异常的主要特征 |
3 汉源高烈度异常区 |
3.1 汉源异常区的地质构造背景 |
3.2 汉源高烈度异常的主要特征 |
4 地震烈度异常原因分析 |
4.1 玉田低烈度异常原因分析 |
4.2 汉源高烈度异常原因分析 |
4.3 玉田和汉源烈度异常形成原因比较 |
5 讨论与结论 |
(10)基于汶川强震资料的渭河盆地场地动力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的背景以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分析 |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安排 |
第二章 渭河盆地场地地震动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理论与方法 |
2.2.1 加速度记录的基线修正 |
2.2.2 地震反应谱 |
2.2.3 谱窗 |
2.3 数据的选取及台站资料的介绍 |
2.4 记录分析 |
2.4.1 记录校正 |
2.4.2 峰值加速度 |
2.4.3 反应谱 |
2.4.4 盆地边缘效应 |
2.5 小结 |
第三章 渭河盆地场地卓越周期的确定 |
3.1 引言 |
3.2 理论与方法 |
3.2.1 单台谱比法 |
3.2.2 参考台站法 |
3.3 场地卓越周期的计算 |
3.3.1 渭河盆地台站选取 |
3.3.2 基岩台站 |
3.3.3 傅里叶谱 |
3.3.4 RSM 计算场地卓越频率 |
3.3.5 EHV 计算场地卓越频率 |
3.3.6 基于芦山地震的场地卓越频率校正 |
3.3.7 场地卓越频率计算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渭河盆地面波频散曲线的提取 |
4.1 引言 |
4.2 理论与方法 |
4.2.1 多重滤波法的基本原理 |
4.2.2 互相关方法原理 |
4.2.3 瑞利面波的频散方程 |
4.3 面波频散曲线的提取 |
4.3.1 面波传播方向的确定 |
4.3.2 三台法的相速度测量 |
4.3.3 基于单台法的群速度频散曲线计算 |
4.3.4 基于互相关原理的群速度频散曲线计算 |
4.4 小结 |
第五章 渭河盆地地壳速度结构的反演 |
5.1 引言 |
5.2 理论与方法 |
5.2.1 反演方程的一般解法 |
5.2.2 阻尼最小二乘法 |
5.3 面波反演 |
5.3.1 初始模型的建立 |
5.3.2 频散曲线的反演 |
5.3.3 反演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 |
四、烈度异常区的地面脉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烈度异常区的地面脉动研究[J]. 首培休,袁雨亭,安绍思. 地震研究, 1983(S1)
- [2]基于谱元法的玉田震害异常研究[D]. 李孝波.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4(02)
- [3]汶川特大地震汉源震害异常研究[D]. 李平.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3(12)
- [4]中国大地震烈度异常研究[J]. 薄景山,李孝波,孙有为,齐文浩,李平,门妮. 世界地震工程, 2013(03)
- [5]中国地震学会1981年地震小区划学术讨论会概况综述[J]. 陈达生. 国际地震动态, 1981(10)
- [6]乌鲁木齐市地面脉动特征[J]. 吕桂林,艾买提,尹力峰,白超英. 内陆地震, 1988(01)
- [7]地面脉动在大连市地震小区划中的应用[J]. 首培烋. 地震研究, 1987(05)
- [8]一种简易的城市地震小区划方法——场地指数法[J]. 刘曾武. 自然灾害学报, 1993(01)
- [9]用地脉动测试的方法对地裂缝场地的评价[J]. 薛捷,王郑睿,王蕾. 国土资源导刊, 2014(10)
- [10]基于汶川强震资料的渭河盆地场地动力特征研究[D]. 李春光.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