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熬夜“英雄”的红绿灯(论文文献综述)
西门杏庵[1](2020)在《世间已无纯粹,但是还有书籍——观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有所思》文中认为我们所有人都在物的世界中塑造我们自己,这个物的世界被认为是一个中介。通过它,(我们)意识到能彼此了解和交流。——房龙写在前面艺术的最高境界,亦即其最难之处,不在于让人哭笑,让人动情或发怒,而是要得自然之道,使人遐想。读书亦如是。陆游说:"酒是解愁药,书是引睡媒。"一本好书,值得细细咂摸,爱不释手。问题在于,在现代的"95后""00后""10后"群体中,能够安静地读
李坤刚[2](2020)在《基于情境感知的车载HUD安全提示信息界面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抬头显示器(Head-up display,HUD)作为一种新型辅助驾驶系统,可通过车辆传感器对各类情境进行感知,自适应地推送安全信息以预先提示驾驶者潜在危险情况,进而有效的提升驾驶安全性。然而,驾驶情境具有实时动态性、多维复杂性,单个情境可能触发多个主动交互信息,其中,安全提示信息出现以技术通用图标指代多个交互内容现象,造成系统的概念模型与用户的心智模型具有一定差异性,缺乏精准性、优先性的信息推送将导致用户不能及时捕捉当下情境的关键信息提示,造成用户视觉通道注意力资源分配不合理与认知分心,增大发生情境认知错误的概率。因此,本文结合人因工效学与设计学方法,以动态、复杂驾驶情境下情境感知信息传达关系与规律为理论基点,以用户实际驾驶信息需求为驱动力,明晰化自适应安全提示信息类型与权重,探索能够提升驾驶情境意识的主动交互方式、符合驾驶者认知规律的HUD辅助驾驶人机交互界面。首先,在理论研究部分,进行了计算机系统情境感知与人的情境认知过程研究,从用户情境、车辆情境与环境情境交互三要素构建了基于人-机-环的驾驶情境信息传达关系模型。通过对车载HUD人机界面设计信息分类、优先级、内容、布局、形式等方面进行解构与分析,归纳了辅助驾驶安全系统界面应当遵循的人机交互设计原则,并以用户为中心提出了基于情境的辅助驾驶HUD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流程。其次,在设计实践部分,通过用户研究对各类驾驶情境信息需求进行整合与功能转化,构建了层次化HUD安全提示信息模型,并据此确定了信息权重,完成了HUD的信息组织、系统交互自适应策略、界面视觉设计与应用。最后,应用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从用户认知绩效、危险反应能力与系统体验满意度三方面进行界面设计可用性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情境感知类型划分的信息组织与相似功能整合的视觉设计拥有更出色的认知绩效表现;面对复杂驾驶情境下多个主动交互信息显示时,具有优先级排序的自适应安全提示信息交互系统拥有更高的危险反应能力;以用户为中心构建的HUD信息系统拥有更高的用户使用满意度、更好的驾驶体验感。本论文有图42幅,表17个,参考文献112篇。
胡倩[3](2020)在《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活着的100个理由》、《魅力董卿》;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为保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而奋斗》、《信念》、《白夜》、《每天进步一点点》》文中指出
李师江[4](2020)在《做作业》文中指出对于当今中国父母来说,陪孩子做作业是一种煎熬。老师留下的奇葩作业,孩子做作业中的各种奇葩表现,把父母气得头疼、胃疼、心口疼,甚至有人心梗发作住院。作者笔下的做作业,又会有哪些新奇之处?
徐青[5](2019)在《基于实体交互的健康办公家具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就业结构产生很大改变,越来越多的办公职员从事脑力劳动。在数字信息时代,使用电子设备处理事务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但是相对固定并且长时间的坐姿办公已成为影响办公室白领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国内外家具行业都为此做出了努力与实践,各种健康办公家具也相继问世。但是纵观这些产品,其交互方式依旧以按钮和屏幕交互为主,缺乏创新性。科技的进步带来许多新的交互方式,语音识别、多通道输入等交互方式给产品设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设计思路。本文主要从交互设计的角度来探索健康办公家具的设计方法。将实体交互应用在健康办公家具设计之中,帮助用户获得更好的人机体验,引导用户养成健康的工作方式,预防和减轻在使用办公家具时造成的机体疲劳损伤,进而拥有健康的办公生活。本文首先对实体交互及交互式办公家具进行相关文献研究,了解其相关理论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论文切入点。其次,为确保研究的准确性,采用定性用户访谈与定量问卷调查结合的方法探索办公人群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挖掘用户需求,总结产品设计概念点。之后,借助层次分析法对产品功能进行优先级排序确定产品目标功能。再后,根据用户需求及文献研究总结健康办公家具设计原则并构建实体交互设计理论模型,并使用卡诺模型对设计原则进行分析以提高用户满意度。最后,通过设计实践对文中提出的设计原则及设计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实体交互作为充分整合数字世界和物理环境的范例,具有充分发挥人类触觉优势的特点。应用实体交互,能从交互的角度为健康办公家具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让用户在享受科技的同时,更能体会到操作物理实体带来的真实体验及乐趣。
刘旭[6](2019)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是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是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从单一的物质满足到文化、安全、居住、环境等多方面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弘扬,成为指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理想、目标和准则。话语是人的实践过程中,为满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而产生的物质载体,充当信息交流的媒介,话语在价值观传播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首先,核心价值观话语主体所掌握的话语权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领导权。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全球性金融危机、环境问题、贫富不均等,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意图推行话语霸权,鼓吹资本主义民主与人权。因此中国共产党需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传播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正确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中国形象,构筑中国力量中国价值中国精神。其次,价值观话语是人的精神需要的表达方式。新时代人民不再局限于物质生活的富足,更需要追求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符合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与国家的奋斗目标、社会的价值旨归与个人的价值准则相映成趣。此外丰富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话语内容,还需要发挥人的主体性,从生产生活中汲取灵感,创作与核心价值观指向一致的新词汇、新表达、新故事。再次,全媒体时代,多种传播媒介融合深度发展,共同创新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载体。灵活运用传统媒体、电子媒体、新兴媒体,发挥深度、准度、广度、速度的话语特点,搭建传媒平台,培养传媒人才。自媒体、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的也应当成为核心价值观话语的全新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是一个多方面、多领域的有机整体,包括话语主体、话语受众、话语内容、话语载体、话语方法等构成要素,同时涉及多个研究角度和学科背景,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语言学、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并运用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结合、实证研究等方法,构建话语体系。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包括: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基础理论研究。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是话语主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为内容,在全媒体上采用话语释义、转化、认同等话语方法,向话语受众交流、传播、教育,以扩大影响力、传播力、意识形态领导力为效果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新时代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凸显了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和处事准则,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话语体系包括话语主体、话语受众、话语内容、话语载体、话语方法、话语效果六个构成要素。第二,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关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导权、人的自由发展理论和思想宣传方法论奠定话语体系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成为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话语体系的文化积淀。第三,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首先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方面建设话语主体;其次培养核心价值观话语的党员干部受众、学生受众和群众受众;再次,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学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阐发新时代核心价值观话语内容;复次,全媒体时代,运用传统媒体、电子媒体、新兴媒体作为核心价值观话语的载体,扬长避短相得益彰。最后创新核心价值观话语方法。话语释义方法,运用解释方法、修辞方法、叙事方法,将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阐释得通俗易懂;话语转化方法,将宣教话语与传播话语、理论与实践话语、大众话语与精英话语相互转化,实现话语主体间相互交融、多向参与;话语践行方法,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真正实现核心价值观话语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百姓日用而不自知的目标。第四,从实践出发,以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建设现状为课题,总结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成就与不足,针对既存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直面挑战,为构建新时代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探寻机遇。第五,确立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基本策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话语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夯实人民在话语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扣新时代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价值观话语表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寻求价值观共识;加深话语体系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建设学术话语体系;加强党对话语体系建设的领导地位,确保话语体系的政治方向。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全面、系统的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理论,丰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人的价值理论和话语生产传播规律;既有利于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树立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形象,又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情感认同与精神信仰,传播中国价值,践行中国价值。
李师江[7](2019)在《做作业》文中认为1马达达二三年级的时候,处于语言叛逆期,热衷于屎尿屁。到了四年级的时候,话题就辐射到成人世界,口味也更重了。小伙伴之间,也是经常语不惊人死不休。"我吃过老鼠。"张子轩起的话头,特别自豪。自从跟妈妈去大金湖旅游,
吕铮[8](2019)在《无所遁形》文中认为与怪物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怪物。当你远远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尼采1.瞎猫冬至之前,海城迎来了几场雨,稠稠密密的夹着冰碴,和经久不散的雾霾裹在一起,像个巨大的罩子一样笼罩在城市上空。天气很冷,街上几乎看不到人,反倒显得医院检查室里格外温暖。黎勇躺在检查床上,大睁着眼睛盯着手电筒,耳畔响起雨打玻璃的声音。"这里模糊吗?这里。"女医生戴着口罩,眉
谢真真[9](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汉字识字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体系之一,记载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经脉。汉字是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具有系统性、分析性和表意性的特征。作为表意体系的汉字,它的超时空性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汉字识字教学活动是使汉字一代代流传下去的重要途径之一,科学高效的识字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学生智力、语言能力、阅读写作能力的发展,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汉字的能力。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汉字识字教育从汉字识字教学方法与汉字识字群体以及汉字识字教材方面进行研究,并详细阐述研究典型汉字识字教材的意义,最后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汉字识字教学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文章首先介绍了选题缘由和意义,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简述研究内容与汉字识字教育的现状,对改革开放以来有关汉字识字教育的历程进行了探索。在汉字识字群体与汉字识字方法层面上,介绍了识字运动中的识字群体和汉字识字教学方法。对识字运动中的儿童识字和成人识字(包括妇女识字和青壮年识字)进行了描述。详细叙述了集中识字、分散识字、字族文识字、字理识字、部件识字等其他各种识字教学方法,简要介绍了各种汉字识字教学方法的优点与缺点。指出“六书”理论对汉字识字教学方法的指导意义。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汉字识字教材的研究上,选取了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与《发展汉语(第二版)》《国语》《21世纪现代中国语文》这六套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对这六套汉字识字教材生字表中的汉字进行字种与字量的统计分析。把六套教材的汉字字量与字种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六套教材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常用字表》进行对比分析。在汉字识字教学方法与汉字识字教材研究方面,研制出三个新的字表,筛选出汉字识字教材中出现的一些生僻字。提出适应新时代的汉字识字教育方法。在汉字学习与汉字识字教材编写、汉字识字教学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改革开放以来汉字识字教学取得的成就与不足从识字教材、识字方法和教师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写出取得的成就对现行识字教育的借鉴意义,提出改进识字教学不足之处的方法。
张利蕊[10](2019)在《欧美留学生汉语有标复句习得研究》文中提出在汉语语法体系中,有标复句运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但由于其句法语义的复杂性、句型句式的多样性以及内部成员的繁复性,使其成为留学生汉语学习中极易产生偏误的难点,也使得学界对有标复句的习得研究相当薄弱。复句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较大的差异,常规句式与关联标记的使用都不尽相同,这些差异给欧美留学生习得汉语有标复句带来了很大的干扰。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在前人对汉语有标复句和英语关联标记研究的基础上,以欧美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汉语有标复句的习得做了系统的调查与深入的分析。重点讨论了欧美留学生汉语有标复句的习得顺序、书面语偏误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口语中有标复句使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教学大纲的不足与有标复句的教学方法问题。文章全面勾勒出欧美留学生汉语有标复句的习得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提高欧美留学生汉语有标复句的教学与学习效果。习得顺序的研究基于60万字的欧美留学生的自然语料和诱发语料,采用正确使用相对频率法和蕴含量表法分析欧美留学生对12类汉语有标复句的习得顺序,依次是:因果句、转折句、假设句、条件句、递进句、并列句、目的句、推断句、让步句、选择句、假转复和连贯句。但从具体句式的习得顺序来看,欧美留学生对52个汉语有标复句句式的习得顺序为:Y1>Z1>Y2>Z2>T3>M1>X1>JZ2>D1>B4>T5>Z3>Z4>Z6>B2>J2>T2>TD2>T1>Y4>Y3>TD1>B1>M4>B3>R2>R1>JZ1>J1>L5>L1>M2>Z5>M3>X4>X2>T4>T6>L2>J5>X3>J3>J4>R3>D4>L3>X6>L4>D2>M5>D3>X5。从研究结果来看,句类和具体句式的习得顺序没有必然联系;有标复句的习得是一种渐进、动态的过程,具体的句式习得没有清晰的界线,而是多个句式同步进行、相互交叉、互相渗透;随着语言水平和等级的提高,对句式的理解和掌握也随之提升;对比其它国别留学生的习得顺序研究结果,不同国别的留学生对某一语法点的习得情况也不尽相同。本研究重点考察了书面语中关联标记的使用情况与偏误情况。我们首先将欧美留学生与汉语母语者使用关联标记的情况做了一个对比分析。统计的样本为433847字的欧美留学生作文和433467字的中国中小学作文。对两种语料中97个较为常见的关联标记进行统计显示,欧美留学生共计使用关联标记9163次,中国中小学生共计使用关联标记4847次,前者为后者的1.89倍。这一结果和对外汉语一线教师对留学生有标复句的使用情况预估有较大的出入。基于真实、自然语料的研究结果表明,为了确保表达准确性和逻辑性,使自己的话语更容易被理解,欧美留学生比汉语母语者更倾向于使用有标复句。这一结论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可以给面向对外汉语的复句教学一些启示。然后我们调查了书面语料的偏误情况。我们借助欧美留学生的书面语语料所做的定量分析。通过对近43万余字语料进行调查,共收集到有标复句的偏误用例1868例。并将这些偏误细分为关联词错搭、关联词错用、关联词缺失、关联词误加、关联项失当、关联词错位和标点不当等7种类型。最后基于这7种偏误类型,我们对43万多字语料样本的12类复句做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并对每一类有标复句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联标记进行了逐一调查,分析高频复句的偏误情况。口语中有标复句的使用情况的调查基于对10名欧美留学生开展的中英文访谈,和对5名汉语母语者的访谈。从访谈语料中识别出13个有标复句中的17个关联标记,统计出欧美留学生在口语中最常使用的5个关联标记依次是:“但是”、“所以”、“因为”、“然后”和“如果”。还有一些关联标记如“再说”、“比如”、“还有”、“尤其”在对外汉语教学大纲未被收录,但在欧美留学生的口语交际中却很常用,其原因是真实语言环境的影响和关联标记自身的语言功能所造成的。与习得顺序的研究结果相比,常用的关联标记Y1、Z1处于习得顺序的第1和第2位,D1处于第9位,J2和B1分别位于第16和23位,而L1、X2和X3分别位于第31、36和41位,这说明欧美留学生口语和书面语中对有标复句的掌握情况是有差异的。与汉语母语者相比,欧美留学生对于“所以”、“或者”、“而且”、“虽然”、“那(么)”这5个关联标记的使用呈现出显着性差异性。差异分析显示,母语迁移、学习年限和学习者个人语言使用习惯是欧美留学生使用关联标记的显着的影响因素。在偏误类型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从汉语自身语法结构的影响和母语干扰因素以及学习者因素三个方面对欧美留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进行了深度分析。并对教学大纲的建议和对汉语教师的建议两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我们将偏误分析中所有高频关联标记的使用频率进行汇总,然后对照五部常用的对外汉语教学大纲,发现有些高频词存在未被录入或出现顺序与我们的考察结果不一致的现象,通过比对分析,我们对大纲编写提出了合适的修改建议。综合对有标复句的习得顺序、书面语中的偏误情况、口语中的使用情况、偏误原因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我们针对教师提出四点建议:丰富自身的复句语法知识、科学安排复句教学的顺序、合理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大力强化课堂内外的实践练习。在综合分析了欧美留学生汉语有标复句的偏误情况和偏误原因之后,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本研究尝试将“产出导向法”引入对外汉语课堂中有标复句的教学。实验教学持续了两周8个课时,共有22名留学生参与,在严格按照“产出导向法”的“驱动”、“促成”、“评价”三个教学环节完成教学任务后,笔者对实验组和对比组在前测、即时后测、延时后测中所有的成绩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针对两个组别所使用的关联标记的复杂度和准确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产出导向法”在有标复句的教学效果方面没有明显优势,但在促进留学生有标复句的使用复杂度和准确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表现出远超传统教学的优势。
二、熬夜“英雄”的红绿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熬夜“英雄”的红绿灯(论文提纲范文)
(1)世间已无纯粹,但是还有书籍——观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有所思(论文提纲范文)
写在前面 |
1.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
2.点燃更多人对于书的兴趣 |
3.关于电影《芙蓉镇》的杂思 |
4.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5.当你老了,何处安放焦虑孤寂 |
(2)基于情境感知的车载HUD安全提示信息界面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问题与解决思路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组织形式 |
2 情境感知与情境认知研究 |
2.1 情境感知概述 |
2.2 情境认知概述 |
2.3 情境感知与情境认知关系研究 |
2.4 驾驶情境下人-机-环境信息传达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3 HUD辅助驾驶系统交互界面分析 |
3.1 人-车交互信息内容分析 |
3.2 车载HUD人机界面解构 |
3.3 HUD辅助驾驶人车交互界面设计原则 |
3.4 基于情境的汽车辅助驾驶界面设计流程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4 车载HUD安全提示信息交互界面设计 |
4.1 用户研究 |
4.2 信息组织 |
4.3 信息主动交互设计 |
4.4 系统界面视觉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系统设计验证与评价 |
5.1 实验研究 |
5.2 实验设计 |
5.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4 实验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附录8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活着的100个理由》、《魅力董卿》;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为保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而奋斗》、《信念》、《白夜》、《每天进步一点点》(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语料介绍 |
(一)汉译维 |
1.《活着的100个理由》选段介绍 |
2.《魅力董卿》选段介绍 |
(二)维译汉 |
1.《为保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而奋斗》介绍 |
2.《信念》介绍 |
3.《白夜》介绍 |
4.《每天进步一点点》选段介绍 |
二、译文 |
(一)汉译维 |
1.《活着的100个理由》选段译文 |
2.《魅力董卿》选段译文 |
(二)维译汉 |
1.《为保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而奋斗》译文 |
2.《信念》译文 |
3.《白夜》译文 |
4.《每天进步一点点》选段译文 |
三、原文 |
(一)汉译维 |
1.《活着的100个理由》选段原文 |
2.《魅力董卿》选段原文 |
(二)维译汉 |
1.《为保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而奋斗》原文 |
2.《信念》原文 |
3.《白夜》原文 |
4.《每天进步一点点》选段原文 |
结语 |
致谢辞 |
(4)做作业(论文提纲范文)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5)基于实体交互的健康办公家具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办公人群的健康状况 |
1.1.2 新科技带来新兴交互方式 |
1.1.3 对“屏幕统治生活”的反思设计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交互式办公家具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实体交互研究现状 |
1.2.3 健康设计理念发展概述及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用户研究法 |
1.4.2 文献研究法 |
1.4.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 |
1.4.4 案例分析法 |
1.5 论文组织框架 |
第2章 健康办公家具与实体交互概述 |
2.1 健康办公家具综述 |
2.1.1 健康理念引入办公家具 |
2.1.2 人性化的办公家具设计 |
2.1.3 人机工程学与办公家具 |
2.1.4 设计心理学与办公家具 |
2.1.5 办公家具设计国家标准 |
2.2 实体交互综述 |
2.2.1 实体交互的源起 |
2.2.2 实体交互的定义 |
2.2.3 实体交互的框架 |
2.2.4 实体交互的理论模型 |
2.2.5 实体交互的应用程序域 |
2.2.6 实体交互的优势和局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办公人群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办公人群健康状况调研分析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方法 |
3.1.3 调研对象 |
3.1.4 目标用户访谈 |
3.1.5 问卷调查 |
3.2 办公人群健康问题影响因素总结 |
3.2.1 环境因素 |
3.2.2 人机因素 |
3.2.3 工作因素 |
3.3 办公人群面临职业病危害及改善措施 |
3.3.1 视觉功能疾病 |
3.3.2 神经系统疾病 |
3.3.3 消化系统疾病 |
3.3.4 肌肉骨骼疾病 |
3.4 产品设计概念点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健康办公家具功能分析 |
4.1 质量功能展开 |
4.2 层次分析法 |
4.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4.2.2 构造判断矩阵 |
4.2.3 单层次权向量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
4.2.4 综合层次权向量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
4.3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健康办公家具功能权重排序 |
4.3.1 产品功能预选 |
4.3.2 构建健康办公家具层次结构模型 |
4.3.3 准则层权值计算 |
4.3.4 措施层权值计算 |
4.3.5 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构建健康办公家具设计原则及实体交互设计理论模型 |
5.1 健康办公家具设计原则 |
5.1.1 动态可调原则 |
5.1.2 交互宜人原则 |
5.1.3 友好智能原则 |
5.2 基于卡诺模型的健康办公家具设计原则分析 |
5.2.1 卡诺模型简述 |
5.2.2 用户需求归类识别方法 |
5.2.3 健康办公家具设计原则分析过程 |
5.3 构建实体交互FCABM设计理论模型 |
5.3.1 确定产品目标功能(Function) |
5.3.2 功能使用语境分析(Context) |
5.3.3 功能实现动作分析(Action) |
5.3.4 建立目标行为库(Behavior) |
5.3.5 动作功能映射(Mapping) |
5.4 实体交互的健康办公家具设计步骤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健康办公桌设计实践 |
6.1 健康办公桌产品功能 |
6.2 功能设计过程 |
6.2.1 灯光功能 |
6.2.2 久坐提醒功能 |
6.2.3 规划工作任务功能 |
6.2.4 桌面可调节功能 |
6.3 健康办公桌实践结果 |
6.3.1 产品设计模型 |
6.3.2 功能介绍 |
6.3.3 健康办公桌尺寸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附录1 访谈记录表 |
附件2 调查问卷设计 |
附录3 健康办公家具功能重要度评价表 |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一)理论背景 |
(二)现实背景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进一步探讨、发展或者研究的空间 |
三、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基本理论阐释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概念厘定 |
(一)价值观与话语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构成要素 |
(一)话语主体 |
(二)话语受众 |
(三)话语内容 |
(四)话语载体 |
(五)话语方法 |
(六)话语效果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特征 |
(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二)先进性与群众性的统一 |
(三)稳定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
(四)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
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意义 |
(一)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
(二)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时代化 |
(三)有助于构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
(四)有助于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影响力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思想探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价值观话语体系的论述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价值观话语主体的论述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价值观话语内容的论述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价值观话语载体的论述 |
(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价值观话语方法的论述 |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价值观话语体系的理论成果 |
(一)中国共产党掌握价值观的话语权 |
(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是价值观话语的主要内容 |
(三)大众化是价值观话语方法论的主要特征 |
三、关于价值观话语体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 |
(一)关于价值观话语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 |
(二)关于价值观话语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 |
(三)关于价值观话语方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主体建设 |
(一)核心价值观话语的国家主体 |
(二)核心价值观话语的社会主体 |
(三)核心价值观话语的人民主体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受众培养 |
(一)核心价值观话语的党员干部受众 |
(二)核心价值观话语的学生受众 |
(三)核心价值观话语的群众受众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内容阐发 |
(一)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话语内容 |
(二)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话语内容 |
(三)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话语内容 |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载体运用 |
(一)运用文字媒体作为核心价值观话语载体 |
(二)运用电子媒体作为核心价值观话语载体 |
(三)运用新媒体作为核心价值观话语载体 |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方法创新 |
(一)核心价值观话语的释义方法 |
(二)核心价值观话语的转化方法 |
(三)核心价值观话语的践行方法 |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现实境遇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现状 |
(一)目前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成就 |
(二)目前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 |
(三)目前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既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挑战 |
(一)价值多元化对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影响 |
(二)西方话语霸权对核心价值观话语内容释译的影响 |
(三)新兴媒体的兴起对核心价值观话语传播方式的影响 |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机遇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话语体系建设提供机遇 |
(二)党和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为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
(三)全媒体时代为核心价值观话语创新拓展空间 |
第五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基本策略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话语体系建设的指导理论 |
(二)发挥马克思主义在话语体系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
(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话语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
二、坚持人民在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 |
(二)保障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话语创作权和表达权 |
(三)促进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生活化 |
三、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建设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 |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成为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新时代背景 |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国际背景 |
四、深化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 |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术话语体系 |
(二)深化核心价值观的学术话语研究内容 |
(三)创新核心价值观的学术话语研究方法 |
五、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优化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 |
(一)学习世界优秀文明关于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成果 |
(二)学习世界优秀文明关于价值观话语内容的表达方式 |
(三)学习世界优秀文明关于价值观话语传播的实践经验 |
六、加强党对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领导 |
(一)夯实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话语权 |
(二)改善党对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领导方式 |
(三)提高党对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领导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7)做作业(论文提纲范文)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8)无所遁形(论文提纲范文)
1. 瞎猫 |
2. 疯魔 |
3. 城市博览会 |
4. 银行抢劫案 |
5. 老炮儿 |
6. 组队 |
7. 地下停车库 |
8. 谈判 |
9. 时间空间逻辑 |
1 0. 识别眼镜 |
1 1. 外援 |
1 2. 设局 |
1 3. 鹰眼 |
1 4. 动作识别 |
1 5. 名捕 |
16.九转十八弯 |
17.合作 |
18.师徒 |
19.别墅盗窃案 |
20.人皮面具 |
21.线索 |
22.暗影人 |
23.捕影者 |
24.小A |
25.移交 |
26.专家 |
27.事故 |
28.猫与老鼠 |
29.飞鸟 |
30.收网 |
31.完败 |
32.旧案 |
33.重装上阵 |
34.指纹 |
35.点线面 |
36.后门 |
37.视频忽略 |
38.诱饵 |
39.天网 |
40.陷阱 |
41.直播 |
42.无所遁形 |
(9)改革开放以来汉字识字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内容 |
三、识字教育研究现状分析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汉字识字教育历程探索 |
第二节 识字运动中的识字群体与汉字识字教育方法 |
一、识字运动中的识字群体 |
(一) 成人识字 |
(二) 儿童识字 |
二、汉字识字教育方法 |
(一) 集中识字法 |
(二) 分散识字法 |
(三) 集中法与分散法相结合 |
(四) 其他识字方法 |
(五) “六书”理论对识字教学法的指导意义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典型汉字识字教材分析 |
一、改革开放以来典型汉字识字教材统计分析 |
(一) 小学语文人教版生字表字量、字种统计分析 |
(二) 小学语文苏教版生字表字量、字种统计分析 |
(三)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生字表字量、字种统计分析 |
(四) 《发展汉语(第二版) 》生字表字量、字种统计分析 |
(五) 《国语》生字表字量、字种统计分析 |
(六) 《21世纪现代中国语文》生字表字量、字种统计分析 |
二、改革开放以来典型汉字识字教材对比分析 |
(一) 识字教材识字量的对比分析 |
(二) 识字教材识字字种的对比分析 |
(三) 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字种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常用字表》对比分析 |
(四) 各汉字识字教材字种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常用字表》的对比研究 |
第四节 识字教材研究分析的意义 |
一、对汉字识字教材编写的意义 |
(一) 为教材编写识字量的多少提供参考 |
(二) 为教材编写识字字种、字序的选择提供参考 |
(三) 使汉字教材的编写在字种选择上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
二、对汉字识字方法的借鉴意义 |
三、对文化传承的意义 |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来汉字识字教育的成就与不足 |
一、改革开放以来汉字识字教育的成就与影响 |
(一) 识字教材方面的成就 |
(二) 识字教学方法方面的成就 |
(三) 师资的进步 |
(四) 成就的影响及借鉴价值 |
二、改革开放以来汉字识字教育的不足与改进方法 |
(一) 识字教材方面的不足 |
(二) 识字方法方面的不足 |
(三) 师资方面的不足 |
(四) 不足的原因及改进方法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论文 |
三、硕士论文 |
四、研讨会和科研成果汇编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欧美留学生汉语有标复句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体内容与研究目标 |
1.2.1 主体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3.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研究方法 |
1.4 基本假设与研究思路 |
1.4.1 基本假设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句类与句式 |
1.5.1 研究句类 |
1.5.2 研究句式 |
1.6 语料来源与语料加工 |
1.6.1 语料来源 |
1.6.2 语料加工 |
第二章 研究现状 |
2.1 国内复句的研究现状 |
2.1.1 第一阶段: 滥觞期 |
2.1.2 第二阶段: 奠基期 |
2.1.3 第三阶段: 探索期 |
2.1.4 第四阶段: 创新期 |
2.1.5 第五阶段: 拓展期 |
2.2 海外研究现状 |
2.2.1 海外关于汉语复句的研究 |
2.2.2 海外对英语关联标记和衔接词的研究 |
2.2.3 海外对非母语者习得英语关联标记的研究 |
2.2.4 海外对儿童习得连词的研究 |
2.3 研究评价 |
2.3.1 取得的成绩 |
2.3.2 研究的不足 |
第三章 有标复句句式选定及习得顺序 |
3.1 句式选定 |
3.1.1 考察对象 |
3.1.2 考察结果 |
3.1.3 结果分析 |
3.1.4 大纲中句式的选定 |
3.2 研究方法 |
3.2.1 正确使用相对频率法 |
3.2.2 蕴含量表法 |
3.3 研究结果 |
3.3.1 正确使用相对频率法研究结果 |
3.3.2 蕴含量表法研究结果 |
3.3.3 正确使用相对频率法复句类型习得顺序研究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书面语中有标复句的偏误分析 |
4.1 关联标记连接小句的基本模式 |
4.1.1 单用 |
4.1.2 对用 |
4.1.3 连用 |
4.1.4 复用 |
4.1.5 套用 |
4.2 有标复句的偏误类型 |
4.3 各类有标复句的偏误情况 |
4.3.1 因果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2 推断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3 假设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4 条件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5 目的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6 并列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7 连贯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8 递进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9 选择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10 转折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11 让步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12 假转复句的偏误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口语中有标复句使用情况调查 |
5.1 调查对象 |
5.2 数据收集 |
5.2.1 汉语访谈及结果 |
5.2.2 英语访谈及结果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与习得顺序的关系 |
5.3.2 与汉语母语者使用情况对比 |
5.4 差异显着关联标记分析 |
5.4.1 “所以”的使用情况 |
5.4.2 “那么”的使用情况 |
5.4.3 “虽然”和“而且”的使用情况 |
5.4.4 “然后”的使用情况 |
5.4.5 “因为”的使用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偏误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
6.1 汉语自身的影响 |
6.1.1 关联标记多义现象多 |
6.1.2 易混淆词多 |
6.1.3 有标复句句型多变 |
6.2 母语的干扰 |
6.2.1 母语对关联词错搭的影响 |
6.2.2 母语对关联词错用的影响 |
6.2.3 母语对关联词缺失的影响 |
6.2.4 母语对关联词误加的影响 |
6.2.5 母语对关联项失当的影响 |
6.2.6 母语对关联词错位的影响 |
6.2.7 母语对标点不当的影响 |
6.3 学习者因素的影响 |
6.3.1 基本描述统计 |
6.3.2 出错原因与个体关联性卡方分析 |
6.3.3 小结 |
6.4 应对策略 |
6.4.1 对五部大纲的审视与建议 |
6.4.2 针对教师的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汉语有标复句教学实践研究 |
7.1 研究设计 |
7.1.1 实验目的 |
7.1.2 实验对象 |
7.1.3 实验过程 |
7.1.4 数据收集与分析 |
7.2 讨论 |
7.2.1 POA对有标复句教学情况的影响 |
7.2.2 POA对学生有标复句使用情况的影响 |
7.2.3 学生对POA的评价 |
7.2.4 实验组和对比组的教学差异 |
7.2.5 POA模式下汉语教学思考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习得顺序 |
8.1.1 句类和句式的习得顺序 |
8.1.2 不同级别的习得顺序差异 |
8.1.3 不同国别的习得顺序差异 |
8.2 书面语偏误分析 |
8.2.1 欧美留学生与汉语母语者使用关联标记情况对比 |
8.2.2 对书面语料的偏误分析 |
8.3 口语中有标复句使用情况 |
8.3.1 总体情况 |
8.3.2 口语和书面语中有标复句的习得情况对比 |
8.3.3 和汉语母语者口语中有标复句使用情况对比 |
8.4 偏误原因的分析及应对策略 |
8.4.1 偏误原因的分析 |
8.4.2 应对策略 |
8.5 针对有标复句的教学实验 |
8.5.1 “产出导向法”对有标复句教学情况的影响 |
8.5.2 “产出导向法”对学生有标复句使用情况的影响 |
8.6 本文的创新 |
8.6.1 实证研究 |
8.6.2 从母语角度深度分析偏误原因 |
8.6.3 把标点符号纳入复句的偏误 |
8.6.4 将“产出导向法”引入复句教学 |
8.7 本研究的不足 |
8.7.1 语料样本的不足 |
8.7.2 教学实验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四、熬夜“英雄”的红绿灯(论文参考文献)
- [1]世间已无纯粹,但是还有书籍——观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有所思[J]. 西门杏庵. 南腔北调, 2020(07)
- [2]基于情境感知的车载HUD安全提示信息界面设计研究[D]. 李坤刚.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活着的100个理由》、《魅力董卿》;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为保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而奋斗》、《信念》、《白夜》、《每天进步一点点》[D]. 胡倩. 新疆大学, 2020(07)
- [4]做作业[J]. 李师江.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20(01)
- [5]基于实体交互的健康办公家具设计研究[D]. 徐青.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研究[D]. 刘旭.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7]做作业[J]. 李师江. 福建文学, 2019(11)
- [8]无所遁形[J]. 吕铮.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9(04)
- [9]改革开放以来汉字识字教育研究[D]. 谢真真.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10]欧美留学生汉语有标复句习得研究[D]. 张利蕊.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