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棕皮手记·时间的向度(论文文献综述)
周航[1](2012)在《于坚的“口语化”诗学》文中指出用一个简单的、似是而非的"口语化"概念来统摄于坚较为体系化的诗学主张,这只能是权宜之计。本文之所以仍然如此去做,一是因为在"盘峰论争"中,他被指认为"口语写作"(后被命名为"民间写作")的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二是他在第三代诗歌时期,确实开启了诗歌口语写作的先河(相对而言),或者说激起了新一轮口语诗写作的浪潮。其中
邱食存[2](2017)在《“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后现代性强调人们要以新的思想与行为方式去思考、感知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它主要表现为对现代性的批判、对以统一性与整体性为主体的理性思维的超越以及对差异性与多样性等批判性思维的青睐。1980年代中后期是属于“第三代”诗歌的时代,这一时期氤氲而生的具有后现代特征的时代精神首先为“第三代”诗人所感知、体验并赋予变革性的诗意表达。不再先锋的朦胧诗落潮与“第三代”诗歌异军突起具有某种历史必然性,是当时历史语境以相生相异的诗歌话语形态所展现出来的时代精神变奏曲。本文以后现代性作为切入点,选取崛起于1980年代的“第三代”诗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考察“第三代”诗歌对于以朦胧诗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诗歌的超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对于西方后现代诗歌精神的主体性接受,力图阐明“第三代”诗歌是“第三代”诗人在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语境下、基于自身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感受所创造出来的、具有浓烈后现代性特质的诗歌文本。除去绪论、结语与附录,本文共分五章,大体内容归纳如下:绪论部分首先考察了后现代主义作为中国现当代诗歌理论阐释工具的效度与限度问题,强调“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的重点在于梳理并考察诗人们在何种语境之下基于自身的生命体验和感受给予转换中的时代精神以何种展现以及这种展现背后所生发出来的具体意义。其次,分类梳理并简要评述已颇为丰富的“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的相关着作和论文,指出将“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进一步系统化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最后,对“第三代”诗歌进行概念界定,介绍研究方法与内容并提出研究目标。第一章主要是从社会文化语境转换的背景来考察“第三代”诗歌对朦胧诗的超越以及新诗的后现代性转向。笔者认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的主要差异源自于时代精神的转换,而“第三代”诗人恰恰是“嗅”到了时代精神转换之时某种弥散的后现代氛围,这才发起了一场迅疾而磅礴的中国式后现代诗歌运动。第一节梳理了时代精神转换的时代背景。第二节考察了朦胧诗承接并发扬新诗现代主义传统的重要地位及其局限性。第三节指出“第三代”诗歌对朦胧诗的超越及其对于中国新诗后现代性转向的开创性意义。第二、三两章讨论“第三代”诗歌的文化资源问题。第二章以中国禅宗为例探讨“第三代”诗歌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反文化”是“第三代”诗歌最响亮的口号之一,而禅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反叛意味的文化资源之一,本章主要从中国禅宗文化输出与回流的视角探讨禅宗如何成为“第三代”诗歌的重要资源之一。中国古典诗歌与禅宗的关系非常紧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也受到了禅宗的极大影响,但这些影响与“第三代”诗歌似乎并无多大关系。中国禅宗与后现代主义具有相似性,禅宗中的“离两边”思维与“空无”理念对于美国后现代主义诗人特别是“垮掉派”诗人的反叛精神具有重大影响。而一直处于被抑制被忽视的“第三代”诗人又是在“垮掉派”等后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反叛精神的启发之下祭起反叛大旗的,从而开启了深具中国后现代性特质的“第三代”诗歌运动。通过接受深受禅宗影响的美国后现代诗歌的反叛精神的影响,“第三代”诗歌间接地对禅宗理念进行了吸收和再创造。第三章以“垮掉派”诗歌为例,考察了“第三代”诗歌对于西方后现代主义诗歌精神的主体性接受。一方面,“第三代”诗歌深受西方后现代主义诗歌反叛精神的影响。但另一方面,“第三代”诗歌所呈现出的反叛特质从根本上说还是中国式的,是“第三代”诗人在特定的历史时空基于自身的生命体验和感受所做出的诗意表达。第一节考察了1950至1980年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对于“垮掉派”诗歌的批判以及这些批判对于有着反叛精神的“第三代”诗人所具有的积极意义。第二节考察了“垮掉派”诗歌在反叛精神上对于“第三代”诗歌的巨大影响。第三节主要从反英雄与非英雄的区别以及“第三代”诗歌中的“文革”因素两个方面考察“第三代”诗歌对“垮掉派”诗歌反叛精神的主体性接受。第四章主要从诗歌的文体、形式以及语言等方面的解构维度来阐释“第三代”诗歌的后现代性反叛特质。第一节结合“第三代”诗歌的戏剧化与散文化倾向考察其对于诗歌文体的解构。第二节结合“第三代”诗歌在视觉上的非诗化倾向考察其对于诗歌形式的解构。第三节结合“第三代”诗歌奔突的口语化倾向考察其对于诗歌语言的解构。第五章着重聚焦于“第三代”诗歌的建构维度。第一节结合大量诗歌文本阐释“第三代”诗歌以声音为中心所进行的生命诗学建构。第二节则结合具体诗歌文本阐释“第三代”诗歌在稗史化、俗常化和时间空间化等三个方面上所表现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创作原则。这一系列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在突破以整体性与统一性等理性原则为基调的现代主义诗歌范畴的同时,完成了以多元性与差异性等批判性思维为特征、以普通人俗常人生体验和感受为主题的新的时代精神建构。结语部分进一步强调了“第三代”诗人所采取的某种戏谑的、语言狂欢式的非诗化解构姿态只是他们建构生命诗学以及日常生活审美化创作原则的一种策略。“第三代”诗歌注重于用生命之声来表现日常生活美学,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之外寻求以非隐喻象征性的原生态口语作为言说方式,肯定当下的日常生活,最终形成一种超越艺术崇高性指向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创作原则。“第三代”诗歌创作既有着消解强调统一性与整体性思维的宏大叙事的后现代性解构策略,同时也具有表现审美化的日常生活、倡导差异性与多元性诗歌创作原则建构的一面。附录是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参照,附录比照正文中“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论述线索,主要从“垮掉派”诗歌诞生时的时代背景、“垮掉派”诗人日常生活体验、口语化语言、诗歌中的声音与音乐、形式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粗略的论述,力图证明“第三代”诗歌与“垮掉派”诗歌都是诗人在各自所处的特定历史时空基于自我独特生命体验而做出的本土性诗意表达,其中所呈现出的后现代性特质各具特色,难以通约。
唐小林[3](2004)在《现代汉语诗学与基督教》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汉语诗学与基督教这一课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它是现当代中国思想史的一个重要子课题。现代汉语文学近百年的现代性运动所累积的大量问题,归根到底是价值问题。这个问题到今天不仅绕不过去,而且必须解决,否则许多问题都会纠缠不清。如何解决,路径可以多样。返回现代汉语诗学价值建构源头,厘清意义生成演变过程,考量其价值形态,审理其合法性,应该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现代汉语诗学与基督教的研究,正是进行着这样一种开创性的尝试。 中国之现代性,是后发的、被迫的现代性,是在中西古今文化碰撞交汇中形成的现代性,作为西方思想文化的两个重要源头之一的基督教,无疑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以致于近十年,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基督教的关系,一度成为学术热点,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路易斯·罗宾逊的《两刃剑:基督教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马佳的《十字架下的徘徊:基督宗教文化和中国现代文学》、杨剑龙的《旷野的呼声:中国现代作家与基督教文化》、王本朝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许正林的《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以及刘勇、谭桂林等人的有关论述,都是这方面的重要收获。这些成果,在对现当代文学、现当代作家与基督教历史关系的事实考证与线索梳理,现当代文学作品之基督教文化意蕴的深度阐发,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发掘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如何从汉语诗学之现代性价值建构这个最为核心的问题切入,深入探询其与基督教之间的关系,却留下了较大的开拓空间。本课题的研究,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与方法论自觉。持守带着终极问题进入具体问题,带着当下问题进入历史问题,带着本土问题进入他者问题的立场,运用“现象还原”与“价值判断”,“微观分析”与“宏观整合”相统一的方法,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引论,交代了问题的缘由,研究的范围、方法及具体路径。 第一章,从现代问题与基督教、审美主义与基督教、现代汉语文学与基督教三个方面,从文化、审美到文学,从宏观、中观到微观,透过历史现象,深入学理内部,全面论述了晚清以降,现代白话取代古代文言迄今近百年间,现代汉语诗学得以可能的基督教语境。 第二章,系统勾勒现代汉语诗学与基督教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演进轨迹,运用“伦理话语”、“政治话语”、“宗教话语”这三个关键词,揭示了基督教在现代汉语诗学中身份的三次历史性转换,以及所提供的相应的思想资源;敞现出现代汉语诗学发展与基督教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从而既在事实层面又在价值层面描绘出现代汉语诗学与基督教的整体历史面貌。 第三章至第七章为个案研究。分别论析了鲁迅的启蒙诗学,周作人的普世诗学,冰心的爱的诗学,史铁生的存在诗学,于坚的民间诗学与基督教之间的潜在关系。 第八章,在前面各章立足于历史还原,充分占有史料,以及全面的历史描述和深入的个案研究的基础上,从现代汉语诗学的元叙事、世俗性、超越性和反思性这四个维度,在整体上总结性地论证了汉语诗学的现代性建构与基督教的关系。并得出基督教参与了现代汉语诗学的价值奠基与价值重构,进入了现代汉语诗学价值核心的结论。 结语,从第八章得出的结论推翻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学术“常识”,即所谓基督教对现代汉语文学影响的“边缘说”,并进一步提出,现代汉语诗学的古今转型,是否是因为支撑其价值地基的“终极实在”,在基督教的影响下发生了根本性转换?如果是,“我们”的诗学又如何可能等一系列尚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本研究,从尽可能占有的大量的文化史、思想史、学术史、哲学史、宗教史、美学史、文学史,尤其是诗学史资料出发,在文本阐释、实证分析与逻辑推演的基础上,实现了如下学术创新。1、初步建立起现代汉语诗学与基督教的研究体系,深入揭示了其间的历史关联、逻辑关系,为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2、在现代性的框架内,系统揭示了基督教在现代汉语诗学价值建构、价值重建中的重要作用,敞开了被话语遮蔽的历史真相,推翻了基督教影响的边缘说。 3、系统论述了史铁生存在诗学与基督教之间的内在关联,发现、提炼并阐述了他汲取基督宗教文化思想资源所建构的宗教诗学—可能性诗学,及其在现代汉语诗学史上的意义。 4、发现并深入阐释了于坚民间诗学的神学背景。 5、在微观上,对鲁迅启蒙诗学之“立人”与“立信”关系的剖析;对周作人普世诗学观的发现与命名;对“人的文学”之价值论基础的考论;对“人的文学”、“平民文学”中的关键概念“个人”与“人类”、“平民”与民粹的辩证;对冰心爱的诗学的实质及其动机结构的剔抉;对海子诗学、北村基督宗教诗学内部结构的清理,由于有了全新的视野,都在前人的基础上,或有所补遗,或所拨正,或有所推进。 6、有关现代汉语诗学的现代性运动乃是寻找替代宗教的运动的判断;有关现代汉语诗学的古今转型,是否是因为支撑其价值地基的“终极实在”在基督教的影响下发生了根本性转换?如果是,“我们”的诗学又如何可能等问题的提出,对于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论的
贾鉴[4](2016)在《先锋诗歌的转折:从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当代社会在1990年代初的转型导致了诗学观念及实践的变化,但其内在的动因早在80年代中后期的写作中已经显露出来,其中常为后来者论及的便是“史诗”现象。从朦胧诗开始,“文化史诗”、“大诗”的构想不断出现,表现出巨大的写作激情。这些现象也受到另一些诗人的诟病,被视为80年AI写作作弊病的集中体现。社会变化加速了诗歌自我调整的步伐,在90年代出现了众多的反思性意见,并逐渐建构起明确的“90年代诗歌”意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在看似充满差异的变化中,依然存留着新诗学试图超越的那些对象的特质。这尤其表现于诗歌在语言实验中触及到的某种本质论的语言观念。在这里,语言学转向其实更多地接续了原有的某种“神学”欲望,在语言的虚空中有不出场的神性主宰,对语言的过度迷恋有时不过是乌托邦想象的替换形式。当然,语言并不一定导向同一种结果,在另一些诗人那里,语言问题关乎“我们自身如何被(历史)书写”这样的主题,从一个特别的角度呈现了我们的命运状态。诗歌的语言问题最终要在一种意指层面获得解释,它的运作本身指涉着我们所处时代的基本处境。对于当代中国文学来说,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对历史本身的书写和回应。不是作为题材的宏大历史,而是个人经验层面的,或者遗留在语言缝隙中的历史信息。这在90年代诗歌的“叙事”问题中有最自觉的呈现。其中有关记忆和遗忘的辩证关系,反映了时代意识的某种症候。诗歌写作并不存在本质的模式,诗歌一直处于时代的复杂的交互关系中。对于每一位试图保持写作活力的先锋诗人来说,如何敏锐地感受、体验、认知所置身的历史条件,某种程度决定了现代汉语诗歌的未来可能,这要求诗人首先坚持一种态度:重新做一个陌生人。
刘书景,冷南羲[5](2019)在《于坚日常生活诗学建构的四个关键词》文中提出于坚的诗论是其日常生活诗学的基石。在其诗论中,抚摸、神性、柔软、后退这四个关键词值得注意。抚摸,定义了诗人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为诗人大力创作日常生活诗歌扫除了心理障碍;神性,体现了诗人将日常生活升华的努力,以及对诗歌创作的虔诚;柔软,开启了对附着在语言中的意识形态和知识权力的清理,为日常口语和经验常识进入诗歌提供合法性;后退,传达了诗人对日常生活与现代化进程之间紧张关系的密切关注。虽然这四个词并不能涵盖于坚诗论的丰富内涵,但清晰地展示了于坚日常生活诗学建构的脉络。
赵步阳[6](2004)在《1976年以来诗歌叙事话语的转换》文中指出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经历了从“共名状态”向“无名状态”转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时期文学在整体上呈现出对宏大叙事模式的逐渐突破,并转向更贴近生活本身的个人叙事方式,显示出逐渐明晰的个人化倾向。这一转换过程所折射出来的新时期文学的意义与价值,特别是身处这一时代不同阶段的写作者在精神向度上的整体变迁与不同面貌,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而这样的转换过程与倾向,我们同样可以在1976年以来的诗歌写作中发现其存在。本文即试图在“诗歌叙事话语的转换”这一层面上把握新时期文学这一逐渐明晰的个人化倾向,并据此分析这一倾向对于当代诗歌的发展所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在对1976以来各个时期诗歌叙事话语不同的诗学特征和精神倾向进行逐一的分忻和比较之后,本文指出,1976年以来诗歌叙事话语的转换,与时代的巨大转型对诗人们精神状况所造成的影响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总的来说,90年代之前诗歌中的叙事话语,多呼应着时代的共同主题,多可纳入宏大叙事之列;而随着社会文化空间的日益开放,“共名状态”的逐渐涣散,文学在90年代最终进入“无名状态”,诗歌中的叙事话语也由此相应地向更贴近生活本身的、更个人化的方向转变。1976年以来诗歌叙事话语从宏大叙事向个人叙事的转换,为新时期文学的多元化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时代的“无名状态”下,诗人们的写作立场将更为独立、更为个人化,而诗歌的写作方式也将愈来愈趋向多元。
刘书景[7](2018)在《于坚诗歌的日常生活书写》文中研究说明于坚诗歌的日常生活书写,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往往局限于于坚诗歌日常生活书写的某个方面,如对于坚诗歌中人物、事件、物品的片段式分析,对于坚的诗论进行阐释等,缺乏对于坚日常生活书写的整体考察。作为“第三代”诗人中的重要一员,于坚的创作持续至今,对其日常生活书写的整体考察,不仅可以深化我们对于坚日常生活书写意义的认识,也是对日常生活诗学研究边界的拓展。本文以诗歌文本细读为基础,结合日常生活的相关理论,从日常生活书写的主题、策略和意义三个方面递进式考察于坚诗歌日常生活书写的特点及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于坚日常生活书写的主题,高原人民的日常生活、小市民的日常生活、物的日常诗意,构成了于坚日常生活书写的主要内容。其次从语言、抒情、细节三个方面,分析于坚表现日常生活所采用的策略。最后,分析于坚日常生活的意义,指出于坚的日常工作生活书写不仅树立了日常生活的本体性,重建了日常生活的尊严,更为人们反抗异化,留下了诗意栖居之所。
胡纪功[8](2018)在《论于坚的诗学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于坚是当代中国第三代诗的代表性诗人,他不仅有数量丰富的优秀诗歌作品,而且还形成了一套建基于其创作实践之上的诗歌观念,作为一个既有着丰富创作经验又有着自觉的理论意识的诗人,其诗学思想值得关注。于坚诗论丰富而又分散,本文力图统合他的诗歌文本与论诗文字,对其诗学观念试加提炼评析,力图作出较为系统、完整的阐释。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于坚的诗学观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研究于坚对于诗歌书写场域的探讨。于坚认为以指向“远方”为宗旨的诸种非生活写作都远离了“大地”,从而导致诗歌与人的生活、生存体验的疏离。为使诗歌抵达隐藏在普通人日常生活之下的个人心灵领域,于坚倡导返回日常生活。于坚认为,日常生活真实、形而下,故而返回日常生活,即蕴含着正因为生活如此,我们才要生活的朴素信念,日常生活由此显现了诗意。第二章主要研究于坚回到现场的诗学主张。于坚认为非生活、乌托邦式的写作注目于彼时彼地的精神飞地,却惯常漠视伸手可即的当下。于坚主张通过细节、视觉和具象,逃离乌托邦式的大词与“大诗”,回到现场,回归形而下的真实性存在。第三章主要研究于坚拒绝隐喻的主张。于坚认为汉诗具有隐喻本质,从而导致本真的“失语”与“缺席”,因此提出拒绝隐喻的主张。于坚的拒绝隐喻具有鲜明的论辩性质,且历经从“拒绝隐喻”到“从隐喻后退”的发展过程。拒绝隐喻这一主张本身的复杂性带来了理解上的简单化甚至偏差,需要回到历史语境细加辨析。从“拒绝”到“后退”,均旨在消解隐喻负载的历史文化意义,使事物和存在如其所是地现身和敞开。第四章主要研究于坚口语成诗的主张。诗歌是语言艺术,与返回日常生活的书写场域相呼应,于坚旗帜鲜明地主张口语入诗。于坚认为口语方言因其直接性、原生态而与生活、生命有着本然的联系,但于坚反复强调口语方言本身并不就是诗,使口语成为口语诗的,是语感。语感是因为诗人的生命灌注而形成的有意味的形式,它才是诗。因着语感的中介,写什么和怎么写就这样在于坚的诗学中统一起来了。
康婧[9](2015)在《在诗与“诗”之间 ——论于坚的散文创作》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着重研究的是作为中国当代着名诗人于坚的散文创作,其目的是为丰富除诗歌之外的于坚研究,开拓于坚研究新的学术生长点。从散文研究中梳理出于坚诗学构建的过程,在散文创作中感受诗人于坚的诗意表达。诗和散文对于于坚创作来说,是诗与“诗”之间的相互寻找与依傍,是相互补充和回望。本论文分为三章,分别论述了于坚散文的归属与分类;于坚散文中的诗学观构建与诗意表达;于坚散文的生态写作及其审美指向。第一章:论述于坚的新散文与诗歌的相互寻找。90年代“新散文”的出现,使得于坚作为散文家的身份被大家所熟知,于坚的散文与诗歌创作几乎并行,也正体现了其散文与诗歌的相互呼应与内在关联,并梳理于坚的散文类型。第二章:论述于坚散文中的诗学观构建以及散文创作的诗意表达。在于坚的散文创作中,有很多篇章专门谈及或涉及到其诗歌理论的部分,他的诗学理论大都是通过散文创作完成的。于坚散文所涵盖的诗学及诗性,正是于坚散文独具的魅力。第三章:论述于坚散文的生态写作及其审美指向。于坚的散文题材是丰富的,但是更多偏向于生态写作,而他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生态写作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隐隐的忧虑,以及于坚散文的审美指向都是于坚散文的重要特色。
陈秋娟[10](2008)在《于坚“口语化”诗歌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经历过两次“口语化”诗歌高潮后,中国当代诗坛呈现出一片由“口语”带来的诗歌繁荣。然而,在这一片欣欣向荣的“口语”背后却正潜藏着巨大危机。“口语诗”,被许多人图轻快地实施为张口就是的“口水诗”。与此同时,真正的“口语诗”,也就受到了进一步的误解:中国诗歌界一部分人所追求的“口语化”诗歌,正被逐步解读为“口水化”诗歌。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以为,对“口语化”诗歌写作的发起者、实践者——于坚的“口语化”诗歌主张进行一番梳理,将有助于廓清误解,进而有利于诗歌的发展。本文以于坚“口语化”诗论为研究对象,从“怎么写”和“写什么”两方面对于坚诗论凸显出的“口语入诗”、“拒绝隐喻”、“有意味的形式”、“非升华”等主张进行系统性梳理及简要辨析。全文结构如下:引言: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简要回顾于坚“口语化”诗论的研究情况,确定研究角度。第一章:对于坚“口语入诗”的主张进行综述与评析。“口语入诗”,是于坚“口语化”诗论的一个核心内容。本章着重阐述了于坚“口语入诗”的原因,对备受争议的“硬”的“普通话写作”及“软”的“方言口语”进行了辨析,并指出“口语化”写作作为一种诗学理念,并不只是对不同语言种类进行择取的结果,而是将语言作为诗歌的言说中心,将语言上升到了一个本体论的高度。在本章中,笔者还就于坚关于“口语入诗”观念的表达进行了评析,指出于坚“口语入诗”的主张,能应对诗坛现状的变化及各种误解的出现在表达上进行调整,能与“危”俱进。第二章:对于坚“拒绝隐喻”的主张进行综述与辨析,深入探讨“隐喻”背后的深意。“拒绝隐喻”,是于坚“口语化”诗论的另一个核心内容。在本章中,笔者重点阐述了于坚“拒绝隐喻”背后的深意,指出在于坚这里,“隐喻”是一个具有特殊含义的字眼,代表的是积习的语言暴力。同时,笔者还指出,随着具体语言环境的变化,于坚“拒绝隐喻”的直接针对者也在发生变化。最后,笔者指出在发出“拒绝隐喻”的两年后,于坚“从隐喻后退”的表达,并不是诗人锐气的消解,而是别有深意。第三章:对于坚的“语感”理论进行梳理,同时也对于坚“口语化”诗论的最后一环——“日常生活的诗意”进行探析。“有意味的形式”——语感,是于坚“口语化”诗论的第三个核心内容。在本章中,笔者展示了“语感”由“声音”到“生命”的发展历程,并指出于坚“语感是生命的有意味的形式”和“语感是诗的有意味的形式”等几种表达,并不是“老调重弹”,而是应对诗坛作出的灵活变动。同时,笔者也指明于坚“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诗意”的主张,不仅是“民间写作”和“知识分子写作”的根本分歧,同时也是对诗歌写作既有传统和习惯的颠覆。结语: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及结论,指明于坚的“口语化”诗论具有环环相扣、与时俱进的特质。通过前文的分析,笔者以为,于坚和大多数“新生代”诗人以“口语”作为反抗精英话语的暂时性策略不同,他的“口语诗论”是环环相扣的:于坚的“口语入诗”、“拒绝隐喻”、“有意味的形式”等主张涉及的是“如何写”的诗歌写作方式的问题,最终都服务于“写什么”的诗歌写作态度问题。同时,由于于坚是将“口语化”写作的诗歌语言探索一直延续并不断拓展的,因此,于坚的“口语化”诗论能应对诗坛新状况,审时度势,调整自己对理念的表达,以达到“效用最大化”。这使得其诗论呈现出难得的特质:不但环环相扣,而且能与时俱进!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系统性的理论阐述:不是撷取于坚诗论“之一”、“之二”进行阐述,而是对其主张进行系统观照,并找出各个主张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2)历时性的理论梳理:不再把于坚诗论看成“生来如是”、静止不变的理论,而是将其作为动态的研究对象,寻找于坚诗论在历时20年间所发生的变化,并探究变化背后的深层原因。
二、棕皮手记·时间的向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棕皮手记·时间的向度(论文提纲范文)
(2)“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后现代性理论的效度与限度 |
二、“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述评 |
三、研究对象、方法、内容和目标 |
第一章 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时代精神的转换 |
第一节 时代氛围:转换的背景 |
第二节 朦胧诗:新诗现代主义传统的接续 |
第三节“第三代”诗歌:新诗的后现代性转向 |
第二章“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与传统文化的回流:以中国禅宗为例 |
第一节 以禅入诗之传统 |
第二节 中国禅宗与后现代性 |
第三节 中国禅宗对美国后现代诗歌的影响 |
一、美国后现代诗人对中国禅宗后现代性的接受 |
二、美国后现代诗人对中国禅宗后现代性的运用 |
第四节 中国禅宗对“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的回流性影响 |
第三章“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的外来资源:以“垮掉派”诗歌为例 |
第一节“垮掉派”诗歌批判的反作用 |
第二节“垮掉”精神对“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的影响 |
第三节“第三代”诗人对“垮掉”精神的主体性接受 |
一、反英雄与非英雄 |
二、“文革”式反叛因素 |
第四章“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解构之策略 |
第一节 诗歌文体解构:戏剧化与散文化 |
第二节 诗歌形式解构:视觉上的非诗化 |
第三节 诗歌语言解构:奔突中的口语化 |
第五章“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建构之维度 |
第一节 声音·语感·生命诗学 |
一、语感:“第三代”诗歌生命诗学建构 |
二、声音:“第三代”诗歌生命诗学实践 |
第二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 |
一、稗史化 |
二、俗常化 |
三、时间空间化 |
结语 |
附录 一种参照:“垮掉派”诗歌的后现代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科研学术成果 |
后记 |
(3)现代汉语诗学与基督教(论文提纲范文)
引论:问与思的路向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论域与方法 |
三、思与言的进路 |
第一章 现代汉语诗学的基督教语境 |
第一节 现代问题与基督教 |
1.现代文化与基督教 |
2.现代政治与基督教 |
3.现代伦理与基督教 |
4.现代科学与基督教 |
第二节 审美主义与基督教 |
1.替代宗教说 |
2.审美宗教化 |
3.终结与开启 |
第三节 现代汉语文学与基督教 |
1.作家与基督教 |
2.作品与基督教 |
第二章 现代汉语诗学与基督教的话语逻辑 |
第一节 伦理话语 |
1.亏空与进入 |
2.神格与人格 |
3.创世与创造 |
4.受难与承担 |
第二节 政治话语 |
1.从伦理话语向政治话语转换 |
2.人的成长与信仰改塑 |
3.宗教修辞与政治叙事 |
4.苦难政治与灵魂自救 |
第三节 宗教话语 |
1.大诗与圣诗 |
2.诗学与神学 |
3.信心与写作 |
4.文格与神格 |
第三章 启蒙诗学与基督教 |
第一节 西方启蒙与本土语境 |
第二节 启蒙后果与个体信仰 |
第三节 立人意涵与再度救赎 |
第四节 伪士当去与迷信可存 |
第四章 普世诗学与基督教 |
第一节 普世诗学观 |
1.个人与人类勘定 |
2.平民与民粹辩证 |
第二节 价值论基础 |
1.博爱与兼爱论析 |
2.灵肉一致说疏解 |
第三节 文学与宗教 |
第五章 爱的诗学与基督教 |
第一节 话语建构 |
第二节 思想质料 |
1.神秘的宇宙观 |
2.基督教的博爱 |
3.泛神论思想 |
4.自然人性 |
5.爱的实质 |
第三节 《圣经》索隐 |
第四节 动机结构 |
1.抵抗虚无主义 |
2.解决生死问题 |
3.反抗人间不幸 |
第六章 存在诗学与基督教 |
第一节 极限情景与人的有限 |
第二节 写作之夜与存在之思 |
第三节 神性之域与写作零度 |
第四节 话语仰望与可能世界 |
第七章 民间诗学与基督教 |
第一节 诗的遮蔽 |
第二节 诗的澄明 |
第八章 现代汉语诗学的现代性与基督教 |
第一节 西学意义上的现代性与基督教 |
1.西学意义上的现代性 |
2.现代性与基督教 |
第二节 汉语语境中的现代性与基督教 |
1.汉语语境中的现代性 |
2.汉语现代性语境中的基督教 |
第三节 汉语诗学的现代性建构与基督教 |
1.元叙事与基督教 |
2.世俗性与基督教 |
3.超越性与基督教 |
4.反思性与基督教 |
结语:“我们”的诗学如何可能?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声明 |
后记 |
(4)先锋诗歌的转折:从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论题的提出 |
2 主要方法论 |
3 一点说明 |
第一章 史诗及其失败:对诗歌进入90年代的一种描述 |
第一节 传统”与“个人”的颠倒 |
第二节 颓败:作为一种症候的崇高艺术 |
小结 |
第二章 90年代诗歌面相之一:语言学悖谬 |
第一节 纯文学/纯诗:方法,语义 |
第二节 在词语和自我的边境线上 |
第三节 词的倒逆:半个和一个,多和少 |
第四节“谁在说话”:“制作”的诗及其语言学症候 |
小结 |
第三章 90年代诗歌面相之二:“叙事”、记忆和历史 |
第一节 身体地理学与“间歇”的诗意 |
第二节 诗歌变形记与“幽灵”的出场 |
第三节“名与命”:诗歌叙事,或一种历史记忆形式 |
小结 |
第四章 90年代诗歌面相之三:“日常”以及如何重做“陌生人” |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玄学 |
第二节“拒绝隐喻”的隐喻 |
第三节 雾中的陌生人 |
小结 |
结语 |
两个相关个案:多多和北岛的90年代诗歌 |
一、多多:张望,又一次提高了围墙 |
二、北岛:一生一天一个句子 |
90 年代诗歌大事记 |
主要参考书目 |
致谢 |
(5)于坚日常生活诗学建构的四个关键词(论文提纲范文)
一、抚摸——诗人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
二、神性——诗人升华日常生活的雄心 |
三、柔软——诗人对日常口语与日常经验的推崇 |
四、后退——诗人对现代化的忧虑 |
五、结语 |
(6)1976年以来诗歌叙事话语的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引论 |
一、 有关诗歌的1976年 |
二、 有关诗歌的叙事性,以及新时期以来诗歌叙事性因素的“发端” |
第二章 独特的诗歌精神档案--1976年以来诗歌的叙事话语(上) |
第一节 孤独的叙事努力:诗人穆旦的智慧之树 |
第二节 质疑与呼喊:“寓言”之上的叙事话语 |
一、 牛汉诗作中的叙事话语 |
二、 “朦胧”诗叙事话语探微 |
第三章 独特的诗歌精神档案--1976年以来诗歌的叙事话语(下) |
第一节 “现代史诗”:隐匿在极度抒情之下的叙事话语 |
一、 80年代诗人的“史诗情结”,及其对史诗“客观性”的认识 |
二、 “现代史诗”中叙事话语的基本面貌 |
第二节 叙事话语的隐秘汇合与分流--从80年代走向90年代的诗歌 |
一、 抒情的放逐,或没有深度的现场--韩东、于坚的叙事话语 |
二、 时间停止的院落,或逝去的家园--内敛型诗人的叙事话语 |
三、 汇流与分流,或叙事的狂欢--90年代诗歌的叙事话语 |
第四章 时代的精神状况与诗歌叙事话语的转换 |
一、 时代的变迁对诗人以及诗歌叙事话语的影响 |
二、 从诗歌叙事话语的转换看“无名状态”下的诗歌现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于坚诗歌的日常生活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日常生活的概念 |
二 于坚诗歌日常生活书写的研究现状 |
三 选题意义及研究目的 |
第一章 于坚诗歌日常生活书写的主题 |
第一节 高原人民的日常欢歌 |
第二节 城市小市民的日常画卷 |
第三节 物的日常诗意 |
第二章 于坚诗歌日常生活书写的策略 |
第一节 日常口语策略 |
第二节 日常情境中的抒情 |
第三节 对细节的关注 |
第三章 于坚诗歌日常生活书写的意义 |
第一节 重建日常生活的尊严 |
第二节 重建诗意栖居之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论于坚的诗学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从非生活写作到返回日常生活 |
第一节 非生活写作 |
一、朦胧诗写作中的英雄传奇 |
二、知识分子写作 |
第二节 返回日常生活 |
一、何谓“日常生活”?为何要返回“日常生活”? |
二、日常生活的诗意 |
第二章 从乌托邦写作到回到现场 |
第一节 乌托邦写作 |
一、彼时彼地的精神“飞地” |
二、大词与“大诗” |
第二节 回到现场 |
一、细节、视觉和具象 |
二、逃离乌托邦 |
第三章 拒绝隐喻 |
第一节 汉诗的隐喻本质 |
一、汉语的隐喻性 |
二、诗歌隐喻与存在的“失语”、“缺席” |
第二节 对所指发展的反拨 |
一、从所指“后退” |
二、“拒绝隐喻”:含义与误读 |
三、“拒绝隐喻”:存在的现身与敞开 |
第四章 口语成诗 |
第一节 口语方言的生命感 |
第二节 口语成诗 |
一、口语诗的诗意 |
二、“有意味的形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在诗与“诗”之间 ——论于坚的散文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诗与散文间相互找寻 |
第一节 “新散文”概述 |
一、“新散文”概念及特征 |
二、诗人们的“新散文家”身份 |
三、于坚的“新散文”创作 |
第二节 “破界”的散文创作 |
一、“灵魂深处闹革命” |
二、“试验书写”的试水 |
第三节 “在路上”的“新散文” |
一、旅途中的风景 |
二、“诗意的漫游” |
第二章 散文中的诗学表达 |
第一节 于坚散文中的诗学理念 |
一、以散文为载体的诗学书写 |
二、于坚的诗歌主张 |
三、诗与散文间的相互书写 |
第二节 于坚散文的“诗歌化”特征 |
一、“道法自然”的诗性洞察 |
二、“口语化”的语言策略 |
三、“随意而发”的书写形式 |
第三节 于坚散文的书写语境 |
一、身心的另类境遇 |
二、民间的写作立场 |
第三章 于坚的生态写作及其审美指向 |
第一节 迷失与寻找:走向生态写作 |
一、故乡的丧失 |
二、灵魂的流浪 |
第二节 于坚散文的生态视野 |
一、我观自然与自然观我 |
二、唤醒“沉默的客体” |
三、天人相谐,大美至尊 |
第三节 于坚散文的审美指向 |
一、意象的解构与重建 |
二、情节的虚构与情感的真实 |
三、地域性的史诗营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于坚“口语化”诗歌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引言:口语还是口水,这是一个问题 |
一、危机四伏的"口语"诗歌 |
二、"诗坛一姐"成了"梨花教母" |
三、"口语"理论逐鹿话语权力场 |
四、关于于坚诗论的研究状况及选题意义 |
第一章 "回到语言的路上去" |
第一节 重建诗歌精神 |
一、口语的反叛 |
二、"柔软"的方言 |
第二节 语言是存在的家 |
第三节 与"危"俱进的"表白" |
一、既要"开始",也要"为止" |
二、是口语,不是口水 |
第二章 回到隐喻之前 |
第一节 辨辩"隐喻" |
一、探求"隐喻" |
二、"隐喻"的隐喻 |
第二节 从"拒绝"到"后退" |
一、"随机而动"的拒绝 |
二、前进的"后退" |
第三章 "有意味的形式" |
第一节 从"声音"到"生命" |
第二节 诗与非诗的"活口" |
一、不变的"语感" |
二、作为"活口"的"语感" |
第三节 最后一环:日常生活的诗意 |
结语:环环相扣、与时俱进的子坚诗论 |
一、环环相扣的于坚诗论 |
二、与时俱进的于坚诗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棕皮手记·时间的向度(论文参考文献)
- [1]于坚的“口语化”诗学[J]. 周航. 新文学评论, 2012(02)
- [2]“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D]. 邱食存. 西南大学, 2017(10)
- [3]现代汉语诗学与基督教[D]. 唐小林. 四川大学, 2004(02)
- [4]先锋诗歌的转折:从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D]. 贾鉴. 上海大学, 2016(02)
- [5]于坚日常生活诗学建构的四个关键词[J]. 刘书景,冷南羲.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6]1976年以来诗歌叙事话语的转换[D]. 赵步阳. 南京师范大学, 2004(04)
- [7]于坚诗歌的日常生活书写[D]. 刘书景. 杭州师范大学, 2018(01)
- [8]论于坚的诗学观[D]. 胡纪功.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9]在诗与“诗”之间 ——论于坚的散文创作[D]. 康婧. 黑龙江大学, 2015(08)
- [10]于坚“口语化”诗歌理论研究[D]. 陈秋娟. 厦门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