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家的双重人格

论作家的双重人格

一、也谈作家的双重人格(论文文献综述)

王守雪[1](1996)在《也谈作家的双重人格》文中指出也谈作家的双重人格王守雪双重人格作为许多作家在心理、行为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早已有人提出,现在逐渐成为被人们公认的事实。元遗山评潘岳:“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识安仁拜路尘。”①恩格斯说歌德:“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

徐挥[2](1994)在《作家双重人格及其成因探析》文中认为双重人格是许多作家在心理、行为上的一个重要特征。作家双重人格的形成,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常常交织在一起。现代作家比古代作家更多地表现出双重人格的特点,浪漫派作家比古典派作家更容易具有双重人格,生活在社会历史新旧交替的、充满矛盾时代的作家比生活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比较稳定的时代的作家更多地体现出双重人格。

徐挥[3](1994)在《作家双重人格及其成因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双重人格是许多作家在心理、行为上的一个重要特征。作家双重人格的形成,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常常交织在一起。现代作家比古代作家更多地表现出双重人格的特点,浪漫派作家比古典派作家更容易具有双重人格,生活在社会历史新旧交替的、充满矛盾时代的作家比生活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比较稳定的时代的作家更多地体现出双重人格。

徐安[4](1993)在《生活态度与世界观中的矛盾——作家人格的心理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作家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对“作家世界观中的矛盾”这一命题进行改造:一是把“世界观”这一哲学范畴,换成“人格”这一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而剃除过去的一些准心理学的东西:二是对作家人格中的“矛盾”,进行社会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的分析。首先把这一“矛盾”,理解为作家

陈莉[5](2017)在《黑孩是莫言双重世界的自画像》文中认为莫言与黑孩有着相似的备受虐待的童年,养成了他们对现实世界听之任之、逆来顺受的习惯和怪异的性情。在幻觉世界或者叫艺术世界中,黑孩与莫言却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者。他们有着常人没有的感觉能力,他们完全沉浸在幻想中,以隐的方式对抗着那个丑陋不堪的现实世界。黑孩是莫言的自画像,也是很多中国人的自画像。

王守雪[6](1996)在《论作家的双重人格》文中研究指明论作家的双重人格王守雪双重人格作为许多作家在心理、行为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早已有人提出,逐渐成为被人们公认的事实。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三十首》中评潘岳:“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识安仁拜路尘?”恩格斯说歌德:“歌德有时非常伟...

初金一[7](2019)在《纳博科夫《绝望》中的“模仿欲望”》文中认为本文是以模仿欲望和复制性为切入点对纳博科夫的早期小说《绝望》的一篇文本细读。通过揭示纳博科夫与瓦尔特·本雅明关于机械复制的理论和勒内·吉拉尔的"模仿欲望"理论的呼应,作者试图证明,《绝望》表现了这样一个典型的现代主义主题,即赫尔曼的谋杀和写作都是对现代复制性社会的象征性复仇。纳博科夫用在外在的技术现代性与内在的欲望模仿性双重重压下的赫尔曼的故事,荒诞化了现代人对所谓的独创性和本真性的追求。

邬震婷[8](2014)在《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身份意识的三重解读 ——以非虚构类文集为中心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当代加拿大最负盛名的女性作家之一。她勤奋而多产,在诗歌、小说、文学评论、儿童文学等方面都有极高建树,并在国际上屡获大奖,从而引起世人瞩目。国内学术界对阿特伍德的研究在2000年之后逐渐形成高潮,大多数研究者都集中于对她长篇小说的探讨,也有少部分成果对她的短篇故事和诗歌进行了分析,但对她非虚构类作品的研究却屈指可数。迄今为止,阿特伍德己发表了十部非虚构类文集,包括文学评论、历史性着作、演讲集,及文论合集等。本论文首次综合阿特伍德这十部非虚构类文集进行专题研究,旨在分析她作为一位加拿大女性作家所表现出来的强烈身份意识。以对阿特伍德非虚构类文集的解读为中心,本论文从以下三方面追寻她身份意识的发生、发展和流变的轨迹,实际上是对她深邃文学思想的探索和整理。首先,论文的第一大部分探讨了阿特伍德的民族身份意识的萌生和发展。从她早年所受的课堂教育、到美国求学的经历以及去欧洲旅行的遭遇可以得知,阿特伍德是逐渐意识到加拿大在国际上受到忽视和加拿大文学几乎“不存在”的事实,而她的民族身份意识也是在这一过程中得以萌生并逐步加强。在这种思想意识的驱使下,阿特伍德积极参与加拿大民族身份的建构,她不仅以持久旺盛的精力在各个文学领域进行创作实践,更通过总结加拿大文学主题和分析加拿大英语文学中的北方意象,来凸显和强调加拿大英语文学区别于英美文学的特质与魅力。与她同时代的许多加拿大作家一道,阿特伍德为加拿大民族身份的建构和加拿大民族文学的崛起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次,论文的第二大部分是对阿特伍德女性身份意识进行的分析。阿特伍德家族中的女性成员从小为她树立了坚韧不拔、独立自强的女性行为榜样,特别是她母系家族中的女性亲戚,大都个性鲜明,天资聪颖,意志坚强,并具有非凡的进取心。而她生活中经历的一些特殊片段也让她深刻体会到了社会对男女两性加以区别对待的事实。另外,二十世纪中期西方社会上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和文学领域里女性主义思潮的蓬勃发展,也对阿特伍德的思想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在社会潮流的推动与她自身女性意识的引导下,阿特伍德通过为女作家写作书评及主持有关女性话题的讲座等方式,表达了对女性问题的热切关注。她不仅对西方白人女性在社会上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号召社会对女性不完美之处的宽容,同时也将目光投向穆斯林国家妇女的生存状态。而对于男女两性关系的处理,她更倾向于采取一种中间的道路,寄希望于两性的和谐共生,而不是绝对对立。最后,论文的第三大部分是针对阿特伍德作家身份意识的讨论。阿特伍德一方面通过论述作家的双重性、为艺术所要作出的牺牲、以及作家的权力与社会道德责任,来强调作家与众不同的身份特质,另一方面她还探讨了与作家身份紧密相关的创作动机与创作过程以及作家的理想读者,从而丰富了对她作家身份的认识。正是出于对作家身份特质的认同,阿特伍德在创作过程中坚持履行自己身为作家的社会道德责任,她不仅在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之际积极对问题进行思考,指导人们如何从文化与思维的层面化解当下的危机,更是通过对包含科幻小说及其所有次类型的SF这种文学形式进行分析,特别是通过论述乌恶托邦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来展示她对现代科学技术过度发展进行的反思和对人类未来走向所表示的深切关注。

宋振佳[9](2006)在《梦与现实主义 ——关于Φ.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一种研究》文中提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总结自己的创作时,称自己为“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以区别于当时广泛流行的“自然派”的现实主义。这源于陀氏“发现人身上的人”的创作理想,也决定了其创作的重点由外在世界转向了人的内心世界。由此,陀氏采用了与传统现实主义不同的创作手法,而梦境描写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手法。但陀氏毕竟是位现实主义者,其创作基本上是遵循现实主义传统的。本文在综合考察陀氏创作中梦境描写的基础上,力图证明,梦境描写在陀氏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与其“现代主义先驱”和基督教作家的身份也有紧密的联系。 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梦境描写与人物性格的塑造。现实主义文学塑造人物的原则,是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即力求达到艺术上的逼真,这就要求现实主义的艺术家,要尽量揭示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某些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是通过梦境描写得以揭示的:通过梦境描写,作家揭示出了人物性格隐藏或鲜有表现的另一个侧面(或阴暗的,或高尚的),而这特别体现出陀氏对人性问题的关注。 其次,梦境描写与社会现实的反映。对社会现实进行如实的描写和刻画,是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之一。作为现实主义者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其作品当然也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陀氏反映社会现实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某些作品中的梦境描写,就是一种反映现实的独特手法:或对现实直观呈现,或表达自己的理想(宗教思想:对“黄金时代”的向往),间接表达对现实的批判。 最后,梦境描写与作品情节的关系。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反映社会现实,因而对作品的情节叙述也有特殊的要求,即作品的情节要符合人们的日常经验,超出生活经验的情节便被视为虚假或不真实。但陀思妥耶夫斯基却在情节的叙述上使用了梦境描写,丰富了现实主义创作的手法。应该说,这种叙述情节的手法,同样也能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

于红冈[10](2009)在《异化小说家的自我探索——评电影《尼姆岛》》文中研究说明根据温迪·奥尔(Wendy Orr)畅销小说改编而成的2008年美国奇幻冒险影片《尼姆岛》通过对影片人物历险小说家亚历山德拉的人物刻画,再现了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下"异化"的都市人,其双重人格的不断抗争以及对自我存在的不懈寻求和完整人格的热切渴望。

二、也谈作家的双重人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也谈作家的双重人格(论文提纲范文)

(4)生活态度与世界观中的矛盾——作家人格的心理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5)黑孩是莫言双重世界的自画像(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实世界中相似的处境与性情
二、感觉世界中的黑孩与莫言惊人相似
三、为什么会形成双重人格

(8)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身份意识的三重解读 ——以非虚构类文集为中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阿特伍德国外研究综述
        一、文献回顾
        二、作品教学状况简述
    第二节 阿特伍德国内研究综述
        一、起步期(1990-1995年)
        二、发展期(1996-2000年)
        三、高潮期(2001年至今)
    第三节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方法、预期目标
        一、选题依据及对研究对象的总体介绍
        二、研究意义、方法、论文框架及预期目标
第一章 民族身份之一:阿特伍德对加拿大民族身份的建构
    第一节 早期加拿大民族身份的缺失
    第二节 阿特伍德民族身份意识的觉醒
    第三节 阿特伍德的文学活动与加拿大民族主义运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族身份之二:阿特伍德对民族文学的贡献
    第一节 《生存》:阿特伍德对加拿大文学主题的概括
    第二节 《奇景》:阿特伍德论加拿大英语文学中的北方意象
        一、北方冰雪女神
        二、灰色猫头鹰
        三、雪怪温迪戈
        四、油污洞穴——女作家笔下的传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女性身份之一:阿特伍德女性意识的缘起
    第一节 家庭影响
        一、女祖先玛丽·韦伯斯特
        二、外祖母基兰
        三、母亲玛格丽特·基兰
        四、姨妈凯瑟琳和乔伊斯
    第二节 生活经历与时代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女性身份之二:阿特伍德对女性问题的关注
    第一节 为女性作家写作书评
    第二节 有关女性主题的学术讲座、公开演说及其他
        一、阿特伍德谈作家与女权主义运动的关系
        二、阿特伍德谈文学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三、阿特伍德谈女作家塑造男性人物的困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作家身份之一:阿特伍德对作家身份的界定
    第一节 你以为你是谁?——作家的身份特质
        一、作家的双重性
        二、作家为艺术做出的牺牲
        三、作家的权力与社会道德责任
    第二节 你为什么写作?——作家的创作动机与过程
    第三节 你为谁而写?——作家的理想读者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作家身份之二:阿特伍德为经济危机开出的良方
    第一节 《偿还》的撰着背景
    第二节 《偿还》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主流媒体报导及学术期刊评价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作家身份之三:阿特伍德对人类未来的思考
    第一节 SF的基本元素
    第二节 SF的神学意义及文类分析
    第三节 走向疯狂的科学
        一、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方向及其后果
        二、追求永生的梦想——现代科技发展的深层原因
        三、疯狂科学家——现代科技发展的推动者
    第四节 乌恶托邦(Ustopia)
        一、乌托邦地理位置的变迁
        二、乌托邦与恶托邦的对立统一关系
        三、阿特伍德对自己笔下乌恶托邦的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一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年谱简编
附录二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作品目录
附录三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研究着述目录
附录四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所获奖项与荣誉
附录五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作品汉译情况总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梦与现实主义 ——关于Φ.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一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问题的由来及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部分 梦境描写与人物性格的塑造
    一、梦境描写揭示人物性格的阴暗面
    二、梦境描写揭示人物性格的高尚面
第二部分 梦境描写与社会现实的反映
    一、梦:对现实问题的直观呈现
    二、梦:对未来现实问题的预示
第三部分 梦境描写与作品情节关系问题
    一、作为情节发展推动力的梦境描写
    二、梦预示未来情节的发展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10)异化小说家的自我探索——评电影《尼姆岛》(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影人物的双重人格
二、荒诞的“异化”都市人
三、心灵的自我探索之路
    1. 双重人格的激烈碰撞
    2. 自我认同—双重人格的融合
    3. 自我意识的统一与完整人格的重塑

四、也谈作家的双重人格(论文参考文献)

  • [1]也谈作家的双重人格[J]. 王守雪. 哈尔滨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1)
  • [2]作家双重人格及其成因探析[J]. 徐挥.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3)
  • [3]作家双重人格及其成因探析[J]. 徐挥.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3)
  • [4]生活态度与世界观中的矛盾——作家人格的心理学分析[J]. 徐安. 外国文学研究, 1993(04)
  • [5]黑孩是莫言双重世界的自画像[J]. 陈莉. 社会科学论坛, 2017(06)
  • [6]论作家的双重人格[J]. 王守雪. 殷都学刊, 1996(01)
  • [7]纳博科夫《绝望》中的“模仿欲望”[J]. 初金一. 俄罗斯文艺, 2019(02)
  • [8]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身份意识的三重解读 ——以非虚构类文集为中心的研究[D]. 邬震婷.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9]梦与现实主义 ——关于Φ.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一种研究[D]. 宋振佳. 首都师范大学, 2006(12)
  • [10]异化小说家的自我探索——评电影《尼姆岛》[J]. 于红冈. 电影文学, 2009(21)

标签:;  ;  ;  ;  ;  

论作家的双重人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