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GIS业务发展概况初探

我国GIS业务发展概况初探

一、初论我国GIS事业发展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任君宇[1](2020)在《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文中认为张库大道因连接张家口和库伦(今乌兰巴托)而得名,其向南延伸至湖北、福建,向北达恰克图、莫斯科,形成了跨越欧亚大陆,距离逾万里的“万里茶道”。万里茶道是草原丝绸之路衰落后连接欧亚大陆的又一重要陆上通道,对清朝至民国时期中蒙俄三地的交流和沟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万里茶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保存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和历史资料,是中蒙俄三国共有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是连通中俄的“世纪动脉”。作为一个拥有着重要文化、政治和经济价值的域跨多国的线性文化遗产,万里茶道正在积极申报加入世界文化遗产(简称“申遗”)。张库大道作为万里茶道在内蒙古境内的中路,是万里茶道在中国北方极具代表性的线路,其拥有张库官马大道即张家口驿站、张库商道、张库汽车路及张库邮政路四种不同功用的路线,是万里茶道进入蒙俄地区的重要中转站,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万里茶道的申遗、科研、遗产保护及沿线经济的开发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持。目前学界对张库大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贸易往来、行商文化、兴衰变迁等方面,从考古学角度对张库大道的路线、沿线遗址点及沿线环境等进行调查和研究仍属空白。张库大道所涵盖区域十分广袤,整体面积将近6万平方公里,交通线路距离达一千多公里,而且所属区域地理环境复杂、人烟稀少,十分不利于对其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因而需采用遥感考古学的手段对该线路进行调查分析。遥感考古虽在我国出现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已广泛的应用到考古勘探和文物保护中。因其具有耗费时间和财力人力较少、调查范围广、对遗存破坏小、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十分适用于对张库大道此类线性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及保护。本文根据对室内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并结合卫星遥感影像的解译和目视判读,确定了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实地田野考古调查的区域和疑似遗址点,并依据在田野考古调查中采集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张库大道路线图,进行了相关的空间GIS分析,进而解析张库大道线路的环境概况,同时通过田野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分析了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的特点。本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介绍了遥感考古的起源、发展及理论基础,对国内遥感考古的研究成果和应用进行梳理。同时分析了线性遗产与万里茶道申遗的内在联系及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的需求,为张库大道进行遥感考古调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第三部分介绍了张库大道暨万里茶道的形成背景,从交通线路的角度对张库大道的变迁和兴衰进行了详细论述,阐明了研究张库大道的重要历史作用和意义,论证了对其进行考古调查和研究的必要性。第四部分通过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地图资料的分析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初步确定张库大道的调查范围和疑似遗址点。同时对该区域内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地理环境进行概括,为之后的GIS空间分析提供相关的论证支持。第五部分运用ArcGIS软件对老地图中张库大道的台站路线和汽车道进行矢量化,确定卫星遥感影像的采集区域和目视判读疑似遗址点的标准,继而通过对Google Earth卫星影像的解译和目视判读,确定待调查的疑似遗址点,为田野考古调查提供数据支持。第六部分对疑似遗址点、拟调查区域和拟调查的重点村镇进行实地田野考古调查,并依据田野调查收集的资料,总结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点的特点。同时以伊林驿站考古发掘为例,对目视判读疑似遗址点的标准和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点的特点和环境进行验证。其后,依据田野调查中采集到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张库大道路线图,并对张库大道进行水文、人口、坡度进行了GIS空间分析,继而解析张库大道沿线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情况。第七部分对本文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对不足和以后的工作展望进行了陈述。

阮氏清水(NGUYEN THI THANH THUY)[2](2020)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深入,学习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早在西汉时期,汉语就传入了越南,随后不断与越南历史、文化、社会相融合。新中国成立之后,越南是最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两国在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等领域不断相互交流,汉语自然就成为越南重要的外语之一。汉字(ch?Hán)、汉喃辞(t?Hán N?m)、汉越词(t?Hán Vi?t)成为越南语言中不可缺失的部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中越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对汉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研究工作也就备受重视。然而,当前越南汉语教学仍然停留在对教学技巧的强调,对相关理论研究、教学模式研究、线上与线下(O2O)的教学融合,以及如何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与高速发展,极大地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面对这一深刻变化,如何寻求一条适合越南学生的有效汉语学习新途径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针对越南高校学生汉语学习的自主能力较低、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探索构建一个适用于越南高校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O2O(Online/Offline)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探讨适合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学习环境、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的设计,以及具体的案例研究。紧紧围绕研究问题的重点,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构建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通过对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现状、越南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及O2O教学模式的文献分析,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新建构主义理论,依托O2O教学原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以及结合越南高校本土教学实情,构建了面向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同时提出了两个假设:一是O2O教学模式适合越南的对外汉语教学;二是学生习得汉语的过程中,线上线下设计好的学习活动将从不同的维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个过程将会降低不利因素的干扰、激发有利因素作用的发挥,从而逐渐培养和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制定了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案,为后续模式验证提供相应的评价标准。(2)设计实施O2O对外汉语的学习环境及学习活动。本研究基于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以及模式架构,从教师教学的视角,创设了支撑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且利于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环境。同时对学习环境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针对O2O汉语教学模式的线上线下两环境的功能、架构及具体的学习活动进行了设计。(3)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案例教学实践。为了验证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了Edmodo作为线上教学平台,选择河内首都大学外语系汉语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言文化》为例开展案例研究实践。采用设计研究的思路,开展了包括模式的初步应用、模式的细化应用、模式的强化应用三轮迭代案例实践。通过三个学期教学模式迭代设计和教学活动调整,对187名学生的线上跟踪、课堂观察、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得出:大多数学生不仅较好地适应了新的教学模式,而且在汉语学习观念、自我意识、信息素养、社区归属感和学习成绩等方面都得以提升,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得到了显着提升,从而也验证了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对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性。互联网教育应用在越南刚刚兴起,必然会挑战各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模式,汉语教学也不例外,创新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互联网时代知识爆炸,更加凸显了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利用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期他们能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要求。尽管本人在越南高校长期从事汉语教学,深感汉语教学远比其他语言的教学难度大得多。选择这样的研究题目,也是一种挑战、一种探索、一种提升。期望自己的研究不仅能促进自己未来汉语教学的提升,也为他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V(?) Thi Minh Pung(武氏明凤)[3](2016)在《越南李陈禅诗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越南李陈的禅师、帝王、文人三大创作群体的禅诗,就其内容及功能共分为15类进而探讨诗的特色。李陈两朝禅诗的搜集范围主要以《禅苑集英》与《李陈诗文》为依据。本文的核心问题是越南李陈时期禅诗中贯穿的中心思想,而以不同创作者禅诗的各别内容进行分类,以其表现手法为切入点。撰写过程中,本文从佛教史与文学史两个层面为出发点,先从佛教禅宗的源流,进而就偈、诗、禅诗的融入与结合,概括出李陈禅诗的内容与艺术表达手法。探讨李陈禅诗中的中心思想及其社会背景、文学地位与价值,进而说明与唐禅诗的关系。通过本文的研究,提出五点看法:1、每位禅师一生平均只流传两首诗:诗追溯其本源是由“情动”于心而形之于外的诗词;而“动”之前状态是“静”,故“静”乃音声、诗歌等发源之地。自此可以推论,若一人达到清静的程度是不会创作诗的。如果创作,是为了使人得其清平之心、性情之正。考察李陈时期的禅师、帝王,得知一位禅师的一生平均只创作两首,一首在生平另一首在即将临终时完成。这个发现与中国唐代的禅师约有98%的禅师平均只流传两首诗偈是相当一致的。2、只有两种创作群体即“开悟者”与“未开悟者”:本文由禅诗的禅师、帝王、文人三大创作群体中切入,只是初步探讨的方式。进而从诗中的内容指出只有两种创作者:开悟者与未开悟者——对生活的“无常、苦、无我”的体会而感慨体悟者。其中,“无我”——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就是“空性”另一说法,亦称之为“佛性”,而六祖慧能更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为禅宗乃进一步在铺陈此理。正因为生活的无常、苦与无我,故出仕与归隐为人从来犹豫的选择。如果“山林”为仕与隐的界限分明的选择,那“爱欲”是凡夫与圣者、菩萨、佛的分别点。“爱欲”与“无常、苦、无我”为本文结论。3、“心如画工师”:每一首诗不外乎发源自人的内心所构思进而创作出来。其中,一首诗的结构、表现手法以及每一物象符号的意象,皆是诗人的内心世界转化而成,此乃所谓“心如画工师,画种种五蕴。一切世间中,莫不从心造”。4、没有李陈禅诗与唐禅诗之间的界限:“一首有意义及听后能使人心得平静的诗”都可以称之为禅诗。本文在探讨“越南李陈禅诗”与“中国唐禅诗”的关联性时,发现这两个空间与时间的范围逐渐模糊了,每当我们体会认出:如果“禅”的目的是扭转人心,使其回归纯真本性,则任何时代与地域空间、任何人种、任何身份所创作的诗,都可以泛称之为“禅诗”。这种情况下“禅诗”与孔子所界定的“诗,思无邪”的区别界线也就没有了,“禅诗”不再是特别的专称,而是属于所有诗歌的总称。5、佛法的随缘方便法门:自佛陀所留传的“无常、苦、无我”到六祖慧能的“直指人心”为中国禅顿悟的核心点,至越南陈仁宗创立“竹林禅派”以“入世精神”为越南民族性色彩,乃至近代太虚大师所倡导的“人生佛教”。这些后人的概念有时乍看来似乎背离佛陀的教导,其实它是原来佛陀的引导披上一件大外套,是为了适应不同时代的生活环境是比公元前六世纪(佛陀时代)的生活环境所发展出来对应的方便法门之一。

张晓东[4](2018)在《基于遥感和GIS的宁夏盐池县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地质灾害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地质事件,制约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宁夏盐池县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基于RS和GIS技术,定量地揭示了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分析了4个年份(1989年、1999年、2006年、2014年)植被覆盖度和景观格局的变化;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遥感生态指数探讨了区域25年间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及其原因;采用多种模型对地质灾害的敏感性、危险性和风险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初步探索了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并提出了灾害防治建议,主要成果如下:(1)利用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建立地质灾害解译标志,共解译滑坡125处、崩塌84处、泥石流19处、地面塌陷3处;灾害点主要分布在麻黄山乡、大水坑镇和惠安堡镇,表现出沿苦水河沟、李家大湾沟、彭家沟等6条北西向沟谷呈线性分布的特征;空间分布具有区域聚集特征,灾害点密度整体呈南高北低的特点,且南部聚集,北部分散。(2)利用像元二分法探讨了盐池县25年来植被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整体表现出东部相对较高、西部覆盖低的特点,25年间植被表现为恢复—退化—恢复的过程,总体处于恢复趋势;各类景观的破碎化程度整体减轻,异质性有所改善;植被斑块重心在西北方向出现退化,而东南、东北方向出现扩张;植被景观格局的变化是植被恢复治理措施与降水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的遥感生态环境指数监测结果表明4个年份RSEI均值分别为0.41、0.54、0.51、0.56,生态环境质量呈上升-下降-上升且整体变好的特征;25年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转好和明显变差的面积分别占全县面积的20.55%和1.43%,总体上生态环境质量向好的方向发展;生态环境质量受气候因子(降水、气温)影响明显。(4)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和阐述了地质灾害与其评价因子之间的关系。分别采用信息量模型+逻辑回归模型和确定性系数模型+逻辑回归模型2种组合模型对盐池县地质灾害敏感性进行评价。ROC精度检验结果表明信息量模型+逻辑回归模型精度更高,且该组合模型评价出的高敏感区约占全县面积的4.43%,主要分布在麻黄山地区及西南部的惠安堡镇。(5)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利用层次分析法、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地理加权回归和支持向量机4种模型对盐池县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和区划。4种模型得到的灾害点密度均表现出整体由极低危险区到极高危险区增加的趋势,且GWR模型ROC精度最高,该模型评价出高和极高危险区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18.24%和6.78%,主要集中分布在麻黄山地区、道路周边以及河流两侧。(6)研究区地质灾害高和极高风险区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17.64%和3.32%,主要分布于麻黄山乡的沟谷两侧、道路两侧区域以及盐池县城、大水坑镇等各村镇人口密度相对较高的地区。在此基础上,初步探索了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并提出了灾害防治建议。

徐凌玉[5](2018)在《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整体性保护策略》文中认为长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分布最广的建筑遗存,但由于长期受到自然侵蚀、人为破坏、管理不善等问题的困扰,遭到大规模破坏甚至快速消逝,其保存状况令人堪忧。目前,社会各界对长城文化遗产仍缺乏整体性认知,从“防御体系”概念出发的保护意识与保护策略付诸阙如,亟待采取措施,加强整体性保护研究与实践工作。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是由长城本体、屯兵系统、烽传系统与驿传系统共同构成的具有层次性、系统性、整体性的复杂防御体系。论文基于对明长城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认知,以军事防御体系为研究对象,对其整体性保护策略与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基于长城相关历史资料、资源调查数据、实地考察测绘成果等,运用GIS空间分析、数据处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明长城防御体系整体性保护所涉及的信息采集、价值评估、保护划界、修复策略、保护大纲编制等问题进行详细探讨。1)从空间人文视角,获取全面、真实的遗产信息,建构多层次、多维度的明长城防御体系基础信息系统,进行明长城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2)构建完整的明长城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体系,对其内在价值进行定性描述,对其保存价值进行等级评定,对其经济价值进行量化评估,详细制定评价内容、分类依据、评价标准、工作流程;3)从宏观层面上,提出基于历史分区层次性的跨区域的保护管理划界,和基于明长城防御体系系统性的保护范围界定方法;4)对明长城修复的理念与方法进行讨论,从微观层面上提出基于详细测绘与残损分析的长城修复设计方法;5)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总结明长城保护规划大纲的总体原则,以河北地区明长城防御体系为例,从保护对象、价值评估、跨区域规划策略、系统性保护范围划定、保护修缮原则以及展示利用策略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提出明长城整体性保护策略,是现阶段长城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需求,研究成果为明长城保护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技术支持以及保护管理的重要依据。开展明长城防御体系整体性保护策略的研究,对加强长城真实性、完整性认识,完善长城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与方法,提升长城文化遗产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王琳峰[6](2012)在《明长城蓟镇军事防御性聚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标志性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在特定军事管理制度下具有高度整体性及层级性的军事防御体系。以往关于“明长城蓟镇”的研究和保护多关注于某一地段或某种防御设施类型的研究,缺乏针对蓟镇防御体系整体及其聚落的系统研究。本研究以明长城蓟镇为对象,在明代北部边疆的历史背景下,从整体性视角梳理蓟镇的军事建置沿革、战略地位转变、防御范围演变等问题;揭示蓟镇防御体系的构成及功能;绘制出明长城蓟镇军事聚落空间分布图,研究蓟镇军事聚落的空间分布及变迁规律,归纳军事聚落的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长城军事聚落具有时空跨度大、涉及领域多、信息量巨大等特征,传统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难以满足研究需要。因此本文引入GPS、GIS、RS等空间信息技术,建立面向“蓟镇聚落整体性研究”的聚落空间数据库,整合聚落的空间及属性数据,进一步探索建立传统聚落空间数据库的技术路线。在建立蓟镇聚落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结合GIS空间分析针对蓟镇聚落的历史演变过程、景观环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多视角的空间相关性分析,对蓟镇防御体系及军事聚落进行历史地理和规划层面的解析。同时探索基于传统聚落空间数据库平台的空间定性与量化分析整合的聚落研究方法。

王瑷玲[7](2006)在《区域土地整理时空配置及其项目后评价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自国家重新提出土地整理以来,全国广泛开展了土地整理实践,并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我国初期的土地整理以增加耕地为主要目标。随着土地整理事业发展,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等目标逐渐得到重视,但是由于耕地质量、生态环境的区域差异性及难以量化性,区域土地整理规划对其难以定量要求。科学的区域土地整理应在综合分析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定量确定土地整理时空分布基础上进行。随着土地整理实践的开展,目前已有大量项目竣工验收进入运行阶段,这些项目决策是否正确、预期目标和效益是否实现等尚不明确,急需进行后评价。因此进行区域土地整理时空配置及其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定量地进行区域土地整理目标时空配置、土地整理模式空间配置和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已成为当前提高区域土地整理规划水平和项目决策管理水平,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持我国土地整理事业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数学定量评价模型对区域土地整理时空配置及其项目后评价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在系统分析、总结国内外土地整理研究动态和相关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土地整理时空配置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区域土地整理时空配置的理论基础,认为配置内容包括土地整理目标时空配置和土地整理模式空间配置。2、提出了当前我国开展土地整理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体包括五个子目标: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和景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利用GIS技术和数学模型,研究了区域土地整理目标时空配置的理论和方法:以地貌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叠置划分评价单元;根据土地整理措施对土地整理目标的影响,分目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土地整理措施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和评价指标对土地整理目标的影响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根据土地整理的目的和成本效益最大化原则,建立单因子评价隶属函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指数和法的综合评价模型。研究提出区域土地整理在空间上分为整理区和不整理区,整理区在时间上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根据土地整理目标评价结果将区域土地整理划分为四区三期:近期土

李超[8](2008)在《基于GIS与模型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评价》文中认为农业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区域的发展。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生态环境是经济活动的载体,为经济发展提供各种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而良性的经济发展又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本文针对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生态经济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将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农业生态经济评价相结合,综合考虑环境、社会、经济的整体效益,以江苏省为研究案例,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对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进行综合评价,并依据协调发展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江苏省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建议。1.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容载力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和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经济评价的新体系,分别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子系统和农业生态经济子系统进行评价;基于农业生态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度,对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2.构建了较完整的、多级别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前者包括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指数(目标层)、自然环境状况、生态状况和环境污染状况(准则层)和16个指标(指标层):≥10℃活动积温、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植被覆盖率、土地复种指数、水土流失量、土壤代换量、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土壤速效磷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农药使用强度、化肥使用强度、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工业废气排放强度、SO2排放强度;后者包括区域农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目标层)、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农业社会状况、农业经济状况(准则层)和13个指标(指标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区域人口密度、农村劳动力比例、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单位农业总产值周电量、科教事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万人拥有学生的人数、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土地生产率、区域人均农业GDP、人均粮食占有量、单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3.①基于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模型,以县域为评价单元,利用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在某时间段内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及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对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进行时空动态分析;②基于农业生态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将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与农业生态经济评价指数结合,利用区域农业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协调度,评判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现状及能力。4.以江苏省为案例,在对典型年份植被覆盖度、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环境单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1996-2005年江苏省徐连、两淮、宁镇扬、沿江、太湖和沿海6大经济区的农业生态系统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1996年到2000年,江苏省平均植被覆盖度由54.74%下降为50.42%,轻度级以上的水土流失总面积比例由8.12%下降为6.76%;1996-2005年,江苏省沿江、沿海和两淮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发展水平高于徐连、宁镇扬和太湖经济区,大部分经济区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均有提高,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在1996-1999年间呈波动上升后逐年下降,但仍保持良好或优质协调状态。

阮玉明(Nguyen Ngoc Minh)[9](2020)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凭借其独特的思想价值与艺术造诣不仅大力推动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还走出国门流传到国外,在世界文坛上具有巨大的影响。自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传入越南至今,中国现当代作品对越南文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选题以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文献学、统计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梳理大量作品译本及其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最真实的场景。论文由导论、正文六章和结语构成。导论部分概括选题缘起与时间界定、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等内容。第一章阐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基本状况与特征。总体上以越南各重要的历史阶段为背景,首先介绍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年前的传播与接受,说明法国殖民文化的统治对传播与接受过程的抵制,提及以康有为、梁启超、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的初步传播与接受情况;然后讲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至1975年期间的传播与接受,指出越南翻译家在抗法、抗美战争中对传播工作所作出的努力,涉及毛泽东文艺思想在越南的重要影响;最后述评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75年之后的传播与接受,其中包括中越战争对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所造成的困局以及中越复交对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所带来的新貌。虽然,该传播与接受过程起步并发生在越南战争时期,有过坎坷,但最后已经突破困局并获得非常巨大的成就。第二章和第三章探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途径与机制。其中,第二章从中国社会历史的角度论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包括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前、毛泽东时代的1949至1976年期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等阶段的具体译介与接受情况。第三章则谈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的评论与研究,分别述评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家和批评家的成果,涉及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的重要出版社、报刊杂志社及其传播成就,通过对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撰和作家作品选编以及越南学生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科研活动等内容做总体上的探究,指出中国现当代文学对越南外国文学教育的重要地位。第四章论述中国现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家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分别谈论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以及越南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吴必素与南高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等内容。相较于其他中国现代文学作家,鲁迅在越南文学史上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对越南文化、社会、教育等领域起着积极的作用,其创作风格与艺术表现还熏陶不少越南作家并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五章阐述中国当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新生代作家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情况,谈及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以及阮玉姿、杜黄耀、武氏好等越南新时期文学几位代表作家对莫言文学的接受与借鉴等内容。在被传播到越南的中国当代作家当中,莫言最受越南读者喜爱。他凭借自己的创作特色长时间内轰动了越南文坛,引起社会的积极反响,引导越南不少当代作家走向民主、自由、开放的创作道路,为新时期越南文学的革新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第六章探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成就、问题与展望,分别陈述中越两国的文学与文化交流领域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指出传播与接受过程中所存在的偏向和误区。通过对各种问题做的评价与剖析,在确定好导致这些偏向和误区的根源之后,进一步为参与传播与接受过程各方拟定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和方案。这是需要管理部门、译者队伍、读者群众等人群共同努力,携手完成的任务。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如果做到全面扩大传播对象、严格把关译作质量、尽量提高阅读品位等要求,在下一个发展阶段定能换上全新的面貌。结语部分对论文所论述的内容作概括和总结,通过列举论文所做到的内容项目,指出研究的创新点以及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是个持续着的历史进程。因此,本选题既是对过去的回顾与总结,又是对未来的展望与建议,有着持久的价值,值得中越专家学者进一步深入探讨。

李慧亚[10](2016)在《基于历史信息整合的近代厦门城市空间研究(1902-1937)》文中指出近代时期,厦门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城市经济与文化得到了极大的繁荣,且其城市空间变化显着。近代厦门城市建设区局促在岛屿西南沿海的平原地带,20世纪初期伴随着商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城市建设用地的缺少、房屋的不足、交通的不便使得厦门城市空间急需改造。在侨汇和地方财政的支持下,1930年代厦门基本完成了路网、公园、骑楼、新区、市场等多方面的建设,并初步形成了延续到今天的城市格局。将这一时期的城市空间情况进行复原,并探讨20世纪初期厦门的城市空间演变情况,有助于进一步深入近代厦门的城市研究。本次研究以历史地图和文字史料为核心,选取1902-1937年厦门本岛的城市建设情况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法、基于史料整合的城市空间转译法、历史地图叠加分析法探究其城市空间的变迁情况。具体操作方式是通过对于1908和1938年的两张历史地图进行深入的解读,将图中信息转译到ArcGIS软件平台中,分别形成一系列记载单一历史信息的数字化地图,并将这一时期的文字史料中记载的城市空间信息,通过综合定位的方式填充到相应的数字信息图中。之后将不同年代或者不同类型的城市空间信息进行叠加、对比,探讨20世纪初期厦门城市空间在商业格局、城市交通、公共空间和城市住区四个层面所经历的变化。以往的近代厦门城市研究多关注其城市建设的历史分期及特征,笔者将城市复原研究与经济、社会、人口、教育等方面的统计史料进行结合,使得城市空间研究能够与其背后的经济、文化和产业演变紧密联系。

二、初论我国GIS事业发展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初论我国GIS事业发展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遥感考古的发展与应用
    2.1 遥感考古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2.1.1 遥感考古的起源与发展
        2.1.2 遥感考古在中国的研究概况
        2.1.2.1 研究成果综述与分析
        2.1.2.2 研究机构
        2.1.3 遥感考古在中国的应用
    2.2 遥感考古的理论与展望
        2.2.1 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2.2.2 遥感考古的优势与展望
    2.3 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调查的需求
        2.3.1 线性遗产概念的由来和形成
        2.3.2 我国线性遗产和万里茶道的申遗
        2.3.3 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调查需求
第3章 张库大道的形成与变迁
    3.1 张库大道的形成
        3.1.1 草原丝绸之路与茶叶之路
        3.1.2 中俄贸易
        3.1.3 万里茶道与张库大道
    3.2 张库大道的道路及变迁
        3.2.1 张库大道的路况及运输工具
        3.2.1.1 张库大道的路况
        3.2.1.2 主要的运输工具
        3.2.2 官马大道
        3.2.3 张库商道
        3.2.4 张库公路
        3.2.4.1 商办汽车运输公司
        3.2.4.2 筹办西北行驶汽车事宜处
    3.3 张库大道的贸易兴衰
第4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室内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4.1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区域概况
        4.1.1 地形与水文
        4.1.2 气候
    4.2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的文献及地图资料收集
        4.2.1 文献资料
        4.2.1.1 官马大道
        4.2.1.2 张库商道和张库汽车路
        4.2.2 地图资料
第5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影像收集与解译
    5.1 老地图的数字化及研究区域的确定
    5.2 卫星影像的目视判读及分析
第6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田野调查和GIS空间分析
    6.1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田野调查与分析
    6.2 伊林驿站田野发掘
        6.2.1 伊林驿站
        6.2.2 伊林驿站考古发掘
    6.3 制图及GIS空间分析
        6.3.1 张库大道路线图的绘制
        6.3.2 张库大道线路的GIS空间分析
        6.3.2.1 水资源分析
        6.3.2.2 人口聚居情况分析
        6.3.2.3 地势地貌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对外汉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亟待关注
        1.1.2 O2O教学模式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支持
        1.1.3 越南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自主学习能力
        2.1.1 自主学习能力概念演进
        2.1.2 自主学习能力的制约因素、培养途径及评价标准
    2.2 对外汉语教学
        2.2.1 世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现状
        2.2.2 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2.2.3 信息化对外汉语教学
        2.2.4 对外汉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关研究
    2.3 越南的汉语教学与研究
        2.3.1 越南汉语教学发展足迹
        2.3.2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概况
        2.3.3 越南高校汉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现状
    2.4 O2O教学模式
        2.4.1 O2O教学模式诞生的背景
        2.4.2 O2O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2.4.3 O2O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2.4.4 O2O教学模式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支持
3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构建
    3.1 理论基础
        3.1.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1.2 新建构主义理论
    3.2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设计
        3.2.1 O2O模式设计原则
        3.2.2 O2O教学模式模块及功能
        3.2.3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模型设计
    3.3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学习环境设计
        3.3.1 O2O对外汉语学习环境
        3.3.2 基于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学习活动的设计
    3.4 O2O对外汉语教学:实施流程与条件
        3.4.1 教学流程
        3.4.2 教学条件
    3.5 O2O教学模式评价设计
        3.5.1 评价目标
        3.5.2 评价维度设计
        3.5.3 评价方案
4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案例研究
    4.1 案例简介
        4.1.1 案例简介
        4.1.2 案例研究过程设计
        4.1.3 案例评价方案
    4.2 第一轮实践:模式的初步应用
        4.2.1 对象简介
        4.2.2 实施策略与过程
        4.2.3 实践结果分析
        4.2.4 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
    4.3 第二轮实践:模式的细化
        4.3.1 对象简介
        4.3.2 实施策略与过程
        4.3.3 实践结果分析
        4.3.4 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
    4.4 第三轮实践:模式的强化
        4.4.1 对象简介
        4.4.2 实施策略与过程
        4.4.3 实践结果分析
    4.5 案例总结与讨论
        4.5.1 案例总结
        4.5.2 讨论
5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论文的贡献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越南文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学生使用EDMODO平台之前相关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越南高校汉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于汉语教学的调查问卷
    附录三 :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的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越南李陈禅诗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Tóm t?t
绪论
    第一节 越南李陈禅诗的研究综述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范畴与方法
        一 研究的范畴
        二 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李陈禅诗及其创作概况
    第一节 禅诗与文学
    第二节 禅诗与佛教
        一、佛教传入越南之说
        二、越南四大禅派
        (一)毗尼多流支禅派(6 世纪)
        (二)无言通禅派(9 世纪)
        (三)草堂禅派(11世纪)
        (四)竹林禅派(13世纪)
    第三节 李陈禅诗的创作背景
        一、自主初期的禅诗创作背景
        二、李朝禅诗的创作背景
        (一)政治背景
        (二)社会背景
        (三)思想背景
        三、陈朝禅诗的创作背景
        (一)政治背景
        (二)社会背景
        (三)思想背景
第二章 李陈禅诗的分类
    一、传法偈
    二、示法诗
    三、无常诗
    四、发愿诗
    五、示寂偈
    六、咏自性诗
    七、乐道诗
    八、佛事诗
    九、感怀诗
    十、题赠诗
    十一、咏物诗
    十二、记行诗
    十三、记事诗
    十四、预言诗
    十五、山居诗
第三章 李陈禅师禅诗的创作概况
    第一节 李朝禅师创作的禅诗
        一、毗尼多流支派禅师创作的诗偈
        (一)传法偈
        (二)示法诗
        (三)示寂诗
        (四)预言诗
        (五)题赠诗
        二、无言通派禅师创作的禅诗
        (一)传法偈
        (二)示法诗
        (三)发愿诗
        (四)示寂诗
        (五)乐道诗
        (六)题赠诗
        三、其他禅派创作的诗偈
        佛事诗
        小结
    第二节 陈朝禅师创作的禅诗
        一、示法诗
        二、示寂诗
        三、乐道诗
        四、感怀诗
        五、咏物诗
        六、记行诗
        七、山居诗
        八、记事诗
        九、题赠诗
        小结
第四章 李陈帝王创作的禅诗
    第一节 李朝帝王创作的禅诗
        一、示法诗
        二、记事诗
        三、题赠诗
        小结
    第二节 陈朝帝王创作的禅诗
        一、示法诗
        二、无常诗
        三、发愿偈
        四、咏自性诗
        五、乐道诗
        六、感怀诗
        七、咏物诗
        八、记行诗
        九、题赠诗
        小结
第五章 李陈文人创作的禅诗
    第一节 李朝文人创作的禅诗
        一、佛事诗
        二、感怀诗
        三、预言诗
        小结
    第二节 陈朝文人创作的禅诗
        一、佛事诗
        二、感怀诗
        三、题赠诗
        四、咏物诗
        五、记行诗
        六、记事诗
        小结
第六章 李陈禅诗与唐禅诗的关系
    一、就创作动机而言
    二、就形式与手法而言
    三、就思想与社会方面而言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基于遥感和GIS的宁夏盐池县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遥感技术与地质灾害
        1.1.3 研究意义
    1.2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研究现状
        1.2.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现状
        1.2.3 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研究现状
    1.3 盐池县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研究区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1.3.2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盐池县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概况
    2.1 概况
    2.2 自然地理
        2.2.1 气候条件
        2.2.2 地形地貌
        2.2.3 水文特征
        2.2.4 人类工程活动
    2.3 区域地质背景
        2.3.1 地层岩性
        2.3.2 地质构造
    2.4 区域地质环境
        2.4.1 岩土体类型及特征
        2.4.2 地下水类型及水文地质特征
        2.4.3 地震
第3章 基于遥感的地质灾害解译及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3.1 数据源
    3.2 数据预处理
        3.2.1 大气校正
        3.2.2 几何校正
    3.3 地质灾害遥感解译
        3.3.1 解译方法
        3.3.2 解译标志
    3.4 解译结果
        3.4.1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3.4.2 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3.4.3 地质灾害时间分布规律
    3.5 小结
第4章 基于Landsat影像的植被景观格局特征变化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像元二分模型
        4.1.2 植被覆盖度等级划分
        4.1.3 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等级划分
        4.1.4 景观格局指数
        4.1.5 植被重心迁移模型
    4.2 植被变化分析
        4.2.1 植被覆盖度时空格局变化
        4.2.2 植被覆盖度年度变化
        4.2.3 植被覆盖度面积变化
        4.2.4 植被转换过程
        4.2.5 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4.3 植被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4.3.1 景观水平的植被景观格局特征
        4.3.2 类型水平的植被景观格局特征
        4.3.3 植被重心迁移距离
    4.4 原因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生态环境质量遥感动态监测
    5.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5.2 遥感生态指数评价指数
        5.2.1 遥感生态指数评价指标提取
    5.3 遥感生态评价指数的构建
    5.4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5.5 结果与分析
        5.5.1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评价
        5.5.2 生态质量动态监测
        5.5.3 盐池县乡镇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5.5.4 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成因分析
    5.6 小结
第6章 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
    6.1 地质灾害敏感性
    6.2 研究方法
        6.2.1 信息量模型(I)
        6.2.2 确定性系数模型(CF)
        6.2.3 逻辑回归模型(LR)
        6.2.4 流程图
    6.3 评价因子的选择和分级
        6.3.1 评价单元
        6.3.2 评价因子
    6.4 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
        6.4.1 评价因子I值和CF值的计算
        6.4.2 评价因子共线性诊断
        6.4.3 评价因子权重值的计算
    6.5 评价结果及检验
        6.5.1 敏感性评价分区与评价结果
        6.5.2 敏感性评价结果检验
        6.5.3 乡镇地质灾害敏感性
        6.5.4 地质灾害敏感性分区
    6.6 小结
第7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7.1 地质灾害危险性
    7.2 研究方法
        7.2.1 层次分析法(AHP)
        7.2.2 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7.2.3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
        7.2.4 支持向量机模型(SVM)
        7.2.5 流程图
    7.3 评价因子的选择和分级
        7.3.1 评价单元
        7.3.2 评价因子
    7.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7.4.1 层次分析法(AHP)
        7.4.2 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OLS)
        7.4.3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
        7.4.4 支持向量机模型(SVM)
        7.4.5 模型评价结果对比
    7.5 乡镇地质灾害危险性
    7.6 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
    7.7 讨论
    7.8 小结
第8章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
    8.1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8.1.1 风险与地质灾害风险
        8.1.2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内容与评价系统
        8.1.3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类型与评价方法
        8.1.4 盐池县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8.2 承灾体易损性评价
        8.2.1 易损性评价方法
        8.2.2 易损性评价指标的选取
        8.2.3 盐池县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
        8.2.4 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8.2.5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
    8.3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8.3.1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8.3.2 乡镇地质灾害风险特征
    8.4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8.5 盐池县地质灾害风险管理
    8.6 盐池县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区划
        8.6.1 临界降雨量的确定及气象预警级别
        8.6.2 气象预警区划
    8.7 盐池县地质灾害防治
        8.7.1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8.7.2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建议
    8.8 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整体性保护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保护长城文化遗产的紧迫性
        1.1.2 长城保护工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1.1.3 长城文化遗产的珍贵价值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界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概念辨析
        1.2.3 研究范围界定
    1.3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1.3.1 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基础性研究
        1.3.2 长城保护历程研究
        1.3.3 国内外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体系
        1.3.4 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发展
        1.3.5 现阶段研究的不足与有待完善之处
        1.3.6 课题组已有研究成果及未来发展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材料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材料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1 系统建立明长城防御体系基础信息数据库
        1.5.2 建立明长城文化遗产价值的评估体系
        1.5.3 划定明长城防御体系分区域、分层级的保护范围
        1.5.4 探讨明长城相关遗迹保护与修复方法
        1.5.5 确立明长城整体性保护策略中跨区域协同的管理模式
    1.6 研究创新
        1.6.1 空间人文视角下的明长城防御体系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
        1.6.2 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明长城价值评估体系
        1.6.3 基于明长城真实性与完整性的防御体系保护范围界定
        1.6.4 基于精细测绘与残损分析的明长城遗迹保护与修复策略
    1.7 研究框架
第2章 明长城防御体系系统构成与数据库建设
    2.1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层次体系研究
        2.1.1 明长城军事防御制度
        2.1.2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层次体系布局
    2.2 明长城文化遗产要素构成
        2.2.1 明长城文化遗产要素认知与分类
        2.2.2 明长城相关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与构成
        2.2.3 明长城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与构成
    2.3 明长城防御体系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
        2.3.1 明长城防御体系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背景
        2.3.2 明长城防御体系数据库的总体构成
        2.3.3 明长城防御体系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
        2.3.4 明长城防御体系基础信息数据库应用及发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明长城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体系研究
    3.1 文化遗产价值评估内容及方法
        3.1.1 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的内容及发展
        3.1.2 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方法
    3.2 明长城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意义及框架
        3.2.1 明长城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意义
        3.2.2 明长城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框架
    3.3 明长城文化遗产内在价值评估
        3.3.1 明长城文化遗产突出普遍价值认定(OUV)
        3.3.2 明长城文化遗产内在价值分类评估
    3.4 明长城文化遗产保存价值评估
        3.4.1 明长城遗产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3.4.2 明长城环境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3.4.3 明长城保存价值评估过程与结论
    3.5 明长城文化遗产经济价值评估
        3.5.1 明长城经济价值调查问卷设计
        3.5.2 明长城经济价值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明长城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
    4.1 基于文化遗产完整性与真实性的长城保护原则
        4.1.1 完整性保护概念
        4.1.2 真实性保护概念
        4.1.3 明长城防御体系完整性与真实性保护原则
    4.2 明长城文化遗产保护总体原则
        4.2.1 明长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规条例
        4.2.2 长城文化遗产保护总体性原则
    4.3 明长城保护区段划分原则与方法
        4.3.1 基于明长城防御体系层次性的保护区段划分方法
        4.3.2 明长城文化遗产跨区域的协同保护办法
    4.4 明长城保护范围界定办法
        4.4.1 相关法规条例中对于明长城保护范围的界定
        4.4.2 基于层次体系的明长城保护范围划定
        4.4.3 明长城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范围界定示意
        4.4.4 长城保护区划范围内的已有违规建筑与构筑物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明长城遗迹遗存残损分析及修复方法研究
    5.1 明长城遗迹遗存的破坏原因
        5.1.1 明长城遗迹遗存自然因素的残损
        5.1.2 明长城遗迹遗存人为因素的残损
    5.2 明长城遗迹遗存修复基本原则
        5.2.1 现有长城保护维修基本准则
        5.2.2 国外遗迹遗存修复基本理念
        5.2.3 明长城遗迹遗存修复原则探讨
    5.3 明长城物质遗存维修情况与展示方法
        5.3.1 长城物质遗存维修的基本情况
        5.3.2 明长城物质遗存病害类型及维修方法
        5.3.3 明长城文化遗产的展示技术与策略
    5.4 明长城军事防御工事修复设计研究——以徐流口敌台为例
        5.4.1 明长城防御工事修复设计思路与理念
        5.4.2 徐流口地区长城遗址历史与区域分析
        5.4.3 徐流口地区长城防御工事残损分析与保护方法
        5.4.4 长城遗址保护与修复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明长城保护规划大纲专题研究——以河北地区为例
    6.1 明长城保护规划大纲研究背景及总体原则
        6.1.1 明长城保护规划大纲研究背景
        6.1.2 现阶段长城保护规划大纲与省级保护规划存在问题
        6.1.3 明长城保护规划大纲编制的总体原则
    6.2 长城保护规划编制的内容及基本框架
        6.2.1 长城保护规划编制的内容要求
        6.2.2 省级长城保护规划编制的基本框架
    6.3 河北长城概况及其保护发展
        6.3.1 河北省明长城概况
        6.3.2 河北省长城保护发展
    6.4 河北地区明长城保护规划大纲内容分析
        6.4.1 河北地区明长城保护对象界定
        6.4.2 河北明长城文化遗产价值评估
        6.4.3 河北明长城规划策略
        6.4.4 河北明长城保护范围划定
        6.4.5 河北明长城保护修缮原则
        6.4.6 河北明长城展示利用策略
    6.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附录A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数据库聚落数据逻辑图
附录B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经济价值评价问卷调查
附录C 徐流口地区明长城保护修复设计
附录D 河北明长城保护规划大纲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明长城蓟镇军事防御性聚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缘起
        (1) “长城”概念认识的误区
        (2) 长城军事聚落保存的现状
        1.1.2 研究意义
        (1) 长城军事聚落的研究价值
        (2) 填补长城蓟镇整体性研究的缺环
        (3) 突破传统聚落研究方法的局限
        (4) 构建长城遗产保护的信息平台,促进长城整体保护
    1.2 研究对象
        1.2.1 “蓟镇”的概念
        (1) “边”与“镇”的意义
        (2) “蓟镇”的概念
        1.2.2 “蓟镇军事防御性聚落”的范围界定
        (1) 时间范围
        (2) 空间范围
    1.3 研究现状
        1.3.1 明长城“九边”研究现状
        (1) 历史地理学界
        (2) 建筑规划学界
        (3) 文物博古学界
        1.3.2 明“蓟镇”研究现状
        (1) 分地段研究——缺乏整体性
        (2) 分类型研究——缺乏系统性
        1.3.3 问题分析及启发
    1.4 研究材料
        (1) 正史、政书类
        (2) 奏疏、文集类
        (3) 舆地图籍类
        (4) 地方志类
    1.5 研究内容及核心问题
        (1) 梳理明代“九边”之一的蓟镇及其聚落发展脉络
        (2) 研究军事制度下的长城构成要素与功能体系
        (3) 解析层级体系中的蓟镇聚落空间与结构特征
        (4) 归纳建立传统聚落空间数据库的技术路线
        (5) 结合GIS分析方法探索蓟镇聚落景观环境特征
    1.6 研究方法
        (1) 史料论证与实地考察相辅助
        (2) 历史现象与地理空间相结合
        (3) 基于GIS的数据储存与管理
        (4) 定性研究与量化分析相综合
    1.7 研究框架
    1.8 研究创新与未尽事宜
        1.8.1 研究创新
        (1) 厘清蓟镇历史发展脉络、构成与功能等历史存疑
        (2) 绘制蓟镇军事聚落空间分布图,从整体角度揭示其内在结构
        (3) 构建蓟镇聚落空间数据库,验证结合GIS的聚落空间分析方法
        (4) 提出长城保护的新依据——“长城军事缓冲区”
        1.8.2 未尽事宜
第二章 明“九边”及蓟镇聚落建置研究
    2.1 明代北边形势与“九边”建置
        2.1.1 洪武年间——“安内攘外”与“七大防区”
        2.1.2 永乐到正统年间——“防线内移”与“九边建立”
        2.1.3 嘉靖之后——“通贡互市”与“九边演变”
    2.2 明代“九边”体系中的蓟镇
        2.2.1 明代“九边”建镇标准之争
        2.2.2 蓟镇建镇时间辨析
        (1) 蓟镇建镇于永乐年间说
        (2) 蓟镇建镇于宣德年间说
        (3) 蓟镇建镇于嘉靖年间说
        (4) 蓟镇建镇时间辨析
        2.2.3 蓟镇军事地位的转变
        (1) “靖难之役”
        (2) “永乐迁都”
        (3) “庚戌之变”
        (4) “无印之帅”
        2.2.4 蓟镇防御范围的演变
        (1) 地域范围
        (2) 防御分区
    2.3 蓟镇“边”与“镇”的关系
        2.3.1 “镇”之兴建——集中于洪武、永乐时期
        2.3.2 “边”之修筑——集中于嘉靖至万历年间
        2.3.3 “步步为营”之战略思想
        (1) 建“镇”先于修“边”
        (2) 建“镇”重于修“边”
        (3) “织网”与“锁边”
        (4) 佐证“长城起源于列城”说
    本章小结:边疆形势下的蓟镇聚落建置
第三章 蓟镇防御体系构成及功能研究
    3.1 蓟镇的军事制度
        3.1.1 基本军事制度及设置
        (1) 都司卫所与总兵镇守制度
        (2) 蓟镇的卫所设置
        3.1.2 变革中的军事领导制度
        (1) 从“大将镇守”到“塞王守边”
        (2) 从“塞王守边”到“总兵镇守”
        (3) 从“总兵镇守”到“督抚与总兵并制”
    3.2 蓟镇防御体系的构成
        3.2.1 边墙敌台
        (1) 边墙
        (2) 空心敌台
        3.2.2 传烽墩台
        3.2.3 军事聚落
        3.2.4 驿站
    3.3 蓟镇防御体系的功能
        3.3.1 屯兵与建营
        (1) 军户与屯兵类型
        (2) 编伍与兵力分布
        (3) 军户制与里坊制
        3.3.2 屯田与屯所
        (1) “伍”的资源意义
        (2) 蓟镇的屯田
        (3) 蓟镇的屯所
        3.3.3 粮饷与仓储
        (1) 蓟镇的粮饷
        (2) 蓟镇的仓储
        3.3.4 抚赏与贸易
        (1) 岁给赏赉
        (2) 茶马互市
    本章小结:屯戍结合的蓟镇防御功能
第四章 蓟镇聚落空间分布及结构研究
    4.1 蓟镇聚落的层级控制
        4.1.1 蓟镇的官职与官府驻城
        (1) 武官体系
        (2) 文官体系
        4.1.2 蓟镇的层级体系
        (1) 总兵镇守制下的层级体系
        (2) 都司卫所制下的层级体系
        4.1.3 蓟镇聚落的分级
        (1) “镇、路、卫、所”分级方法的问题
        (2) 长城军事聚落的层级
    4.2 蓟镇聚落的空间分布
        4.2.1 蓟镇聚落分布特征
        (1) 蓟镇聚落分布的阶段性
        (2) 蓟镇聚落空间分布图
        (3) 蓟镇各路所辖聚落分布
        (4) 蓟镇聚落空间分布特征
        (5) 长城“区域防御”特征
        4.2.2 蓟镇中心聚落——“镇府三迁”
        (1) 桃林口——洪武年间的镇城
        (2) 狮子峪——永乐至景泰年间的镇城
        (3) 三屯营——天顺至崇祯年间的镇城
    4.3 蓟镇聚落的内在结构
        4.3.1 “众星拱卫”的放射结构
        4.3.2 “横向分段、纵向分层”的线性结构
        4.3.3 “秩序叠加”的网络结构
    4.4 蓟镇聚落分布的影响因素
        4.4.1 历史背景与边疆形势
        4.4.2 自然地形与景观环境
        4.4.3 军事制度与战备资源
        4.4.4 传统文化与宗教观念
        4.4.5 军事聚落分布的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层级结构中的蓟镇聚落分布
第五章 基于GIS的蓟镇聚落数据库构建
    5.1 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与技术优势
        5.1.1 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5.1.2 GIS数据库的技术优势
    5.2 引入空间信息技术的意义与目标
        5.2.1 空间信息技术的引入突破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
        5.2.2 空间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景观环境分析
        5.2.3 建立蓟镇聚落研究的数字化平台
        5.2.4 对明长城蓟镇聚落进行空间分析
        5.2.5 为聚落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5.3 蓟镇聚落空间数据获取与信息化
        5.3.1 蓟镇聚落空间数据
        (1) 数字高程地图
        (2) 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
        (3) 历史地图
        (4) GPS数据
        5.3.2 蓟镇聚落时间及属性数据
    5.4 面向聚落时空分布研究的数据库建立
        5.4.1 属性数据库的构建
        5.4.2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1) 多元图形数据的统一
        (2) GPS数据图形化
        (3) 聚落数据库的建立
        5.4.3 建立聚落空间数据库的技术路线
        (1) 聚落空间数据库的技术优势
        (2) 建立传统聚落空间数据库的技术路线
    本章小结:传统聚落空间数据库的构建
第六章 结合GIS的蓟镇聚落空间分析
    6.1 结合GIS的空间分析方法
        6.1.1 聚落空间分析的渊源
        6.1.2 GIS空间分析的功能与目标
        6.1.3 面向聚落分布研究的GIS分析方法
        (1) 缓冲区分析
        (2) 叠置分析
        (3) 距离分析
        (4) 密度分析
        (5) 表面分析
        6.1.4 面向聚落分布研究的GIS分析框架
    6.2 聚落演变过程分析
        6.2.1 蓟镇聚落建置过程
        6.2.2 蓟镇镇城演变
    6.3 聚落景观环境分析
        6.3.1 聚落分布——高程
        (1) 蓟镇聚落整体高程分布
        (2) 山海路——聚落平均海拔最低的路
        (3) 曹家路——聚落平均海拔最高的路
        6.3.2 聚落选址——坡度
        6.3.3 聚落选址——坡向
        6.3.4 聚落环境——水域
    6.4 聚落分布规律分析
        6.4.1 聚落分布与长城军事缓冲区
        6.4.2 聚落戍守密度
        6.4.3 聚落分布距离
        6.4.4 聚落等级与规模
    本章小结:蓟镇聚落空间分布规律
结语
    1. “历史史实”的挖掘——蓟镇及其军事聚落的整体性研究
    2. “历史数据”的验证——基于GIS数据库的蓟镇聚落空间分析
    3. “基础研究”的深入——促进长城保护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附录
    附录一:明朝年号表
    附录二:蓟镇聚落建置、模统及现状统计表
    附录三:蓟镇边城、墙台、空心敌台统计表
    附录四:蓟镇聚落分路分布统计表(嘉靖万历年间)
    附录五:蓟镇路列关城统计表(万历年间)
    附录六:明蓟镇军事大事年表
    附录七:蓟镇聚落GPS数据统计表
    附录八:遗存较好的蓟镇聚落现状
    附录九:蓟镇聚落碑刻统计
    附录十:蓟镇聚落门额刻石统计
    附录十一:昌镇边城、空心敌台统计表
    附录十二:昌镇聚落建置统计表
    附录十三:昌镇卫所设置统计表
参考文献
    1. 史籍方志
    2. 现当代书籍
    4. 学位论文
    5. 期刊
    6. 外文文献
    7. 主要参考网站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区域土地整理时空配置及其项目后评价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进展
    2.1 土地整理概况
    2.2 区域土地整理研究进展
    2.3 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研究进展
3 区域土地整理时空配置理论与方法
    3.1 区域土地整理时空配置的内涵
    3.2 区域土地整理时空配置研究的意义
    3.3 区域土地整理时空配置的理论基础
    3.4 区域土地整理时空配置的内容
    3.5 区域土地整理时空配置的方法论
4 区域土地整理目标时空配置研究
    4.1 区域土地整理目标及其层次体系研究
    4.2 区域土地整理目标实现的影响因素分析
    4.3 区域土地整理目标时空配置的指标体系研究
    4.4 区域土地整理目标时空配置方法研究
    4.5 区域土地整理目标时空配置的实现
    4.6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区域土地整理目标时空配置中的应用
5 区域土地整理模式空间配置研究
    5.1 土地整理模式内涵
    5.2 土地整理模式的分类研究
    5.3 土地整理模式的适用性分析
    5.4 GIS 支持的区域土地整理模式空间配置方法研究
6 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研究
    6.1 项目后评价概述
    6.2 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的涵义
    6.3 土地整理项目特点及其后评价的意义
    6.4 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内容研究
    6.5 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6.6 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方法研究
    6.7 成功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7 土地整理目标时空配置应用研究
    7.1 青州市概况
    7.2 青州市土地整理目标时空配置的指标体系
    7.3 青州市土地整理目标时空配置指标数据库建立
    7.4 青州市土地整理目标时空配置评价单元划分
    7.5 青州市土地整理目标时空配置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7.6 青州市土地整理目标时空配置单因子评价
    7.7 青州市土地整理目标综合评价及时空配置
    7.8 青州市土地整理目标时空配置结果应用
8 土地整理模式空间配置应用研究
    8.1 青州市土地整理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8.2 青州市土地整理模式影响因素GIS 空间属性数据库建立
    8.3 青州市土地整理模式的适用性分析
    8.4 青州市土地整理模式空间配置与结果分析
    8.5 青州市土地整理模式空间配置结果应用
9 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应用研究
    9.1 伏山项目概况
    9.2 伏山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指标的选取与量化
    9.3 伏山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数据获取与处理
    9.4 伏山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成功度等级确定
    9.5 伏山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9.6 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模糊分布
    9.7 单一指标评价
    9.8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9.9 评价结果与分析
10 结语
    10.1 主要研究结论
    10.2 主要创新之处
    10.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科研课题和获奖情况

(8)基于GIS与模型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1.1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2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和模型
        1.3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预测
    2 农业生态经济评价研究进展
        2.1 农业生态经济评价的研究水平
        2.2 农业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3 农业生态经济评价模型
        2.4 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3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经济评价中的应用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研究理论、内容与方法
    1 研究理论
        1.1 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经济评价的理论基础
        1.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1.2 环境容载力理论
        1.1.3 生态经济学理论
        1.1.4 系统控制理论
        1.2 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经济评价的概念框架
    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3 研究方法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1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3.1.2 农业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3.2 评价方法和模型的确定
        3.2.1 生态环境单因子评价模型
        3.2.2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经济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模型
        3.2.3 农业生态环境-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模型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1 研究区概况
        1.1 自然资源特点
        1.2 农村社会与经济基本情况
        1.3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 评价单元与资料收集
        2.1 评价单元
        2.2 资料收集
    3 生态环境单因子分析
        3.1 植被覆盖遥感分析
        3.2 水土流失变化监测分析
    4 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4.1 指标体系确定
        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4.2.1 自然环境子系统指标权重
        4.2.2 其他指标权重
        4.3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4.3.1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计算及分析
        4.3.2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等级图的生成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区域农业生态经济评价
    1 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综合评价
        1.1 指标体系确定
        1.2 指标权重的确定
        1.3 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1.3.1 两淮经济区
        1.3.2 徐连经济区
        1.3.3 沿海经济区
        1.3.4 沿江经济区
        1.3.5 宁镇扬经济区
        1.3.6 太湖经济区
    2 区域农业生态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
    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及生态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2 区域农业生态系统评价模型构建
        1.3 江苏省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经济综合评价
        1.4 本研究创新之处
        1.5 研究展望
    2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已录用和已投稿论文
致谢

(9)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时间界定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基本状况与特征
    第一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年前传播与接受的情况
        一、法国殖民文化统治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的抵制
        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近现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三、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初步传播与接受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年至1975年间的传播与接受
        一、越南民族国家的建立与战争环境对中国文学传播的影响
        二、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在越南的广泛传播与接受
        三、毛泽东文艺思想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75年后传播与接受的困局与新貌
        一、中越战争与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困局
        二、中越复交与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新貌
第二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途径与机制(上)
    第一节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1949年前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第二节 毛泽东时代中国文学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一、小说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二、诗歌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三、戏剧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四、报告文学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五、文学理论批评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第三节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作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一、文学理论批评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二、现代作家作品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三、文革后作家作品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四、新生代与网络作家作品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第三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途径与机制(下)
    第一节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的评论与研究
        一、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家的文学研究
        二、越南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家的文学评论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媒介考察
        一、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的重要出版社及其传播成就
        二、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的重要报刊及其传播成就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与越南的外国文学教育
        一、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撰与选本研究
        二、越南学生关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的科研活动
第四章 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
        一、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
        二、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研究
    第二节 越南20世纪文学作家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一、吴必素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二、南高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小结
第五章 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
        一、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
        二、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研究
    第二节 越南当代作家对莫言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一、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接受概况
        二、越南当代作家对莫言及其作品的接受与借鉴
    小结
第六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成就、问题与展望
    第一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所取得的成就
        一、中越文学交流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二、中越文化交流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所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中存在的偏向
        二、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中存在的误区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展望
        一、全面扩大传播对象
        二、严格把关译作质量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译作列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基于历史信息整合的近代厦门城市空间研究(190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城市历史信息整合的重要性
        1.1.2 统计史料对于近代城市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对象
        1.2.1 时间范围
        1.2.2 空间范围
    1.3 史料综述
        1.3.1 文字史料
        1.3.2 图像类史料
    1.4 研究既有成果综述
        1.4.1 国内近代厦门研究
        1.4.2 国外近代厦门研究
        1.4.3 基于史料转译的城市复原研究
    1.5 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1.5.1 相关概念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与研究意义
        1.6.1 创新点
        1.6.2 研究意义
第2章 近代厦门城市发展综述
    2.1 近代厦门城市发展背景
        2.1.1 城市区位与地理特征
        2.1.2 厦门近代城市发展简述
        2.1.3 城市人口与职业
        2.1.4 华侨与侨汇
        2.1.5 城市商业特征
    2.2 近代厦门的城市建设
        2.2.1 城市空间概况
        2.2.2 近代厦门城市规划与管理
        2.2.3 鼓浪屿近代城市建设
    2.3 城市建设的阶段性特征
        2.3.1 萌芽期(1902-1920年)
        2.3.2 繁盛期(1921-1937年)
        2.3.3 衰落期(1938-1949年)
    2.4 总结
第3章 1910年代厦门城市空间复原
    3.1 城市空间布局
        3.1.1 路头的分布
        3.1.2 祠庙建筑的分布
        3.1.3 早期的城市中心
    3.2 交通路网结构
        3.2.1 古城格局的延续
        3.2.2 自然生长的路网
        3.2.3 小结
    3.3 城市产业格局
        3.3.1 城市商业的萌芽
        3.3.2 早期的教育事业
        3.3.3 早期金融业
        3.3.4 早期工业
    3.4 总结
第4章 1930年代厦门城市空间复原
    4.1 城市空间布局
        4.1.1 警署和住区的分布
        4.1.2 公共空间的分布
        4.1.3 码头的分布
        4.1.4 新区的开发
    4.2 近代都市结构
        4.2.1 古城格局的解体
        4.2.2 路网的形成
        4.2.3 堤岸的建设
    4.3 城市产业格局
        4.3.1 金融业的兴盛
        4.3.2 住宿业的繁盛
        4.3.3 建筑业高速发展
        4.3.4 报刊业的兴起
        4.3.5 娱乐行业的多元化
    4.4 总结
第5章 近代厦门城市空间变迁分析
    5.1 城市商业格局变化
        5.1.1 1902-1920年间厦门城市商业格局特征
        5.1.2 1921-1937年间厦门城市商业格局特征
        5.1.3 小结
    5.2 城市交通演变
        5.2.1 城市路网的变化
        5.2.2 城市交通设施的提升
        5.2.3 城市交通的管理
    5.3 城市公共空间演变
        5.3.1 室外公共空间
        5.3.2 新式文娱建筑
    5.4 城市住区变化
        5.4.1 新式住宅的萌芽
        5.4.2 住区模式多元化
        5.4.3 街巷内部的住区结构未变
    5.5 总结
第6章 结论
    6.1 近代厦门的城市特征
    6.2 近代城市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
    6.3 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图表目录
附录B:主要历史地图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初论我国GIS事业发展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D]. 任君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2]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D]. 阮氏清水(NGUYEN THI THANH THUY).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3]越南李陈禅诗之研究[D]. V(?) Thi Minh Pung(武氏明凤).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 [4]基于遥感和GIS的宁夏盐池县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 张晓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7)
  • [5]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整体性保护策略[D]. 徐凌玉. 天津大学, 2018(06)
  • [6]明长城蓟镇军事防御性聚落研究[D]. 王琳峰. 天津大学, 2012(08)
  • [7]区域土地整理时空配置及其项目后评价研究与应用[D]. 王瑷玲. 山东农业大学, 2006(12)
  • [8]基于GIS与模型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评价[D]. 李超.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
  • [9]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阮玉明(Nguyen Ngoc Minh).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10]基于历史信息整合的近代厦门城市空间研究(1902-1937)[D]. 李慧亚. 华侨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我国GIS业务发展概况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