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扫盲教育风格独特──兼论扫盲教育的五个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蒋传远[1](1995)在《我国扫盲教育风格独特──兼论扫盲教育的五个特性》文中指出我国扫盲教育风格独特──兼论扫盲教育的五个特性蒋传远编者按:扫盲难,这是个不容争辩的事实。但是建国40多年来,党和国家却在这困难重重的领域创造了非凡的业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刊在此以较长的篇幅发表蒋传远同志撰写的论文,就是期望奋战在扫盲第一线的...
胡亚军[2](2009)在《政策视角下的中国农村扫盲 ——1990年代五莲县扫盲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后,针对我国文盲多的国情,党和国家制定了扫盲政策和切实可行的扫盲规划。自1950年开始组织实施扫盲工作以来,根据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不同情况,扫盲工作开展的不同特点,一些重要的、综合性的农村扫盲政策文件纷纷出台,并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1988年,国务院发布了《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到1980年代末全国扫盲教育取得很大进展。山东省五莲县在国家扫盲政策的指导下,采取可行的措施和实践,扫盲教育成绩显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授予中国山东省五莲县年度娜杰达·克·克鲁普斯卡娅奖。1990年代,新《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的颁布和扫盲教育的深入开展,扫盲教育政策又呈现出新的特点。五莲县依据国家政策和本地实际,将国家政策具体化:制定了实施《义务教育法》的若干规定;实行扫盲工作责任制;制定对农村扫盲教育奖惩制度和办法;各村与所在乡镇签订扫盲合同书;农民扫盲检查验收方案。并且将各项实施细则付诸与实践: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做好扫盲规划;加快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认真实施《义务教育法》;落实“两基”的努力;巩固扫盲成果,对农民进行科学文化教育等。经过五莲县县党委、政府的指导,在各乡镇、村的共同努力下,各阶段工作进展顺利,扫盲实践成果辉煌,取得了明显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1990年代五莲县的扫盲教育受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限制及周边地区的影响,也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1990年代五莲县扫盲教育给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村扫盲以重要的经验和启示:要加强党的领导,制定可行的教育政策;要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管理和成人学校建设;执行教育政策中要根据实际需要确立扫盲方式;把扫除功能性文盲作为扫盲教育的重要任务等等。教基【2002】15号文对中国农村扫盲教育性质和目的的全新界定、对扫盲课程与教学价值取向的全新描述,体现了新世纪中国扫盲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进步,表明中国吸收了国际扫盲教育新理念,预示了中国扫盲教育将以国际扫盲教育理念为指导,进入功能性扫盲的发展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是中国农村扫盲教育乃至中国教育的最终发展方向。
仇小利[3](2021)在《文字何以下乡 ——新中国初期山西省晋中地区的扫盲运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民群体在近代中国革命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主体性意义。从革命动员的角度讲,中国共产党为农民教育付出了极大努力。本文认为农民的扫盲教育便是中共在农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个内容既向外展现出中共对农村工作的理解及为之所作出的实践,其本身又自然体现出一个“运动模式”应有的骨架与血肉。本文探讨了“文字何以下乡”的问题,不仅是受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的启发,更要做进一步的阐发,将文字下乡的可能性条分缕析地呈现出来。具体做法是将新中国初期的扫盲教育放在中共革命实践的体系中,厘清这一场运动的准备条件,包括政策的规限、识字的工具方法、学习的组织形式,师资与经济力量的供应,农民天性中接受教育的可能度等等。这些因素构成了完整的扫盲运动得以实现的环节。封建社会的农民出于其阶级特性,天然地具有革命特性,又由于传统理学在文化上的主导地位,使得农民性格中相信宿命的那一面久久不能褪色。这便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农村与农民的现状。晋中地区的扫盲运动体现了中共面对传统与现实两面的协调性做法。面对庞大又复杂的农村现状,先寻求、推广最适应农民学习需求的方法,再选中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试验,利用报纸等国家媒体的宣传树立学习榜样,最后实行全国性的大学习。本文力图呈现中共如何使扫盲运动达成效果,更在论述的进一步推演中,回答了“文字何以下乡”的问题。树立模范、试点实验、国家力量的入场、对农民地位的肯定都是这场运动不同于传统的新因素。在这些问题得到解决的基础上,肯定扫盲运动对农村与农民文化自主性的发掘。
李传波[4](2008)在《济南市职工扫盲运动研究(1949-1962)》文中研究指明对工厂职工开展业余文化教育一直是济南市政府教育部门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早在1948年11月,济南市就开始开展这项工作。根据教育对象文化水平的不同,职工业余文化教育可分为业余初级教育、中级教育和高级教育。在建国初期的十余年中,职工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初级教育一直是文化教育最重要的方面。而职工的业余初级教育主要是针对职工中的文盲半文盲开展的扫盲识字教育。这项工作从1948年末一直持续到60年代初才基本结束。在这十余年间,济南市各级政府部门密切配合,把扫盲识字教育作为一场长期运动来开展,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到学习文化的热潮中来,最终全市职工中的文盲半文盲基本被扫除。济南市的职工扫盲运动是在中共中央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一步步进行的,同时济南市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通过兴办业余学校、开办识字班、招收文盲职工入学等措施开展扫盲运动,中间有过波折,也有过曲折,但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文按时间顺序把这场扫盲运动划分为解放初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和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四个阶段。力求通过对不同时期扫盲运动开展的过程、出现的问题、相关部门做出的调整、所取得的成果加以介绍,分析其特点,并加以归纳总结,将济南市的职工扫盲运动这一历史经历展现给大家,并希望为今天的职工教育提供借鉴。
和芳芳[5](2015)在《浅析建国初期农民教育的特征》文中研究说明不同的历史阶段,国家对农民的教育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建国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承上启下的一段特殊时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农民教育"破旧立新",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为"五化":教育制度开始走向规范化、教育对象更加广泛化、教育内容更趋向实用化、学习制度更加弹性化、教育过程趋向非均衡化。
杨平[6](2009)在《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西北民族地区这一特定地域和农牧民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对于中国的政治学和政治学学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北民族地区是集贫困问题、环境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三农”问题、教育问题、人口问题、安全问题等诸多中国问题于一身的问题集中区域,这些“问题集合”决定了西北民族地区整体上处在中国现代化时间梯度结构的底层,决定了实现现代化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在这一“问题集合”区域生活的各族农牧民的政治参与不仅对促进当地基层民主政治进程、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公民权利的保障与实现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国家安全、政治稳定、民族和谐具有特殊的价值。为了对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进行深入的研究,论文对现有的文献资料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分析,对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省区选样村庄和乡镇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的总体特征,并且分析了影响其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由于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的主要社会空间集中在村庄、乡镇、民间组织,为了全面了解和研究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的政治参与,论文对村庄、乡镇、民间组织三个不同场域中的农牧民政治参与状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由于,本课题的研究不能脱离国家现代化战略的背景,因而,从现代化视角思考扩大农牧民有序政治参与也是论文要论及的重要问题。论文由八个部分构成一个逻辑体系。第一章为导论,主要对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的思路、方法等问题进行了介绍。第二章分别从参与主体、参与意识、参与场域、参与态度、参与目的、参与途径、参与层次、参与效果八个方面总结概括了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的总体特征;第三章分析了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教育水平、民族和宗教因素、传统文化因素等方面,对农牧民政治参与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第四章基于对西北民族地区汉族村庄、少数民族村庄和多民族村庄的样本分析,对不同民族类型村庄中的农牧民政治参与的一般特点和差别进行了概括;第五章分析了不同参与主体在村庄场域中进行政治参与采取的行动策略、原因以及对村治的影响,提出了完善农牧民在村庄场域中政治参与的措施;第六章揭示了在乡镇场域农牧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的思路;第七章分析了农牧民在民间组织场域参与的样态,论述了民间组织对农牧民政治参与的正面功能和负面影响,分析了民间组织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第八章从中国现代化尤其是政治现代化的视野审视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提出研究西北民族地区现代化和农牧民政治参与的定位和原则,揭示这一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的价值,提出了扩大农牧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途径。本文认为: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处在初级阶段,表现出众多初级阶段的特征,而这一状况是西北民族地区自然和人文环境、历史和现实条件形塑的结果;和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西北民族地区的农牧民政治参与集中在村庄、乡镇、民间组织三个场域,从这三个场域中去观察、分析才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农牧民政治参与的状况;村庄是农牧民政治参与主要的场域,农牧民在村庄场域的政治参与需要更多的指导、规范和帮助;乡镇场域的农牧民政治参与要和乡镇体制改革密切结合,在构建“合作型”乡镇政权的过程中,使这两个目标在一个共时段中寻求解决;民间组织是农牧民政治参与日益重要的场域,民间组织需要健康的发展;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必须和国家现代化的发展相适应,必须把农牧民的政治参与纳入到国家现代化尤其是政治现代化的整体框架中,保持现代化和扩大农牧民有序政治参与进程同步。
甘锋[7](2007)在《全球治理视野中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为研究单元,以全球治理理论和信息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从微观层次研究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及其如何发挥作用,以期从宏观层次上说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对当代国际关系实践和理论的影响以及全球治理的价值和发展趋势。目前,学界对全球治理的理论建构尚处于争论之中,概而言之,对全球治理的理解有肯定和否定两派之分。本文通过对这两派理论观点的争论要点的比较,厘清全球治理的理论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将全球治理界定为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一个多行为体参与互动的过程和一个重要的理论分析框架。由此,将国际非政府组织纳入全球治理的研究视野。全球治理以国际制度为基础、以应对全球性问题为导向,倡导从超越地方、国家乃至地区治理的多层次、网络化的治理结构并以此来解决全球性公共问题,而正是这样的全球治理结构为理解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视角。在本文中,主要从全球和地方两个层次的治理来研究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国际非政府组织缺乏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强制力量,也没有跨国公司拥有的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物质资源,却在全球治理的各个层次上发挥着作用,如何来解读这一现象?本文尝试从信息的视角来解读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及其影响。信息革命特别是因特网的发展使许多原先处于边缘位置的团体具备了挑战现状的能力。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容易,从而使可获得信息的数量大大增加。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非政府组织获得了新的资源以及政治活动的空间。国际非政府组织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提取、分析、解释等方式提供给专门机构,能够帮助国家处理伴随着全球化正在大量出现的信息流,向决策者提供能够被便捷使用的信息,使国家能应对伴随着全球化大量出现的信息流的影响。因此说,国际非政府组织把信息作为一个重要手段来影响国家行为。在全球治理理论和信息理论的基础上,本文从多层治理结构中的全球和地方两个层面来分析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如何发挥作用。首先,在全球层次上,尝试从信息的视角来解读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缺乏传统权力(军事和经济力量)的情况下如何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参与国际制度的安排,缓解世界在政治上的分裂状态(民族国家或主权国家国际关系体系)和生态上的整体性(不论那个国家的居民都生活在一个地球之上)之间的矛盾,从而有效地推动全球治理。简要说来,可以总结为“一个工具,两种策略”。“一个工具”就是国际非政府组织借助信息工具影响全球治理。国际非政府组织就相关政策抉择方案的成本和收益,向决策者提供可信的、新颖的信息,影响国家决策者的投票表决策略,从而影响国家的外交决策和国际制度的安排,最终影响全球治理。结合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地球之友”在保护臭氧层的活动的案例来检验这一分析。“两种策略”就是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借助信息工具时采用的“内部人”和“局外人”策略。“内部人”策略是通过提供政策解决方案和专家建议,与谈判者合作来获得影响力。“局外人”策略是通过游行、抗议、集会、联合抵制等方式,向谈判者、政府和目标团体施压以影响政治结果。结合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京都议定书》的三个机制中制定过程中的活动的案例来检验这一分析。其次,在地方层次上,坚持从信息的视角来解读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如何来参与地方治理的。治理本质上是地方性的。也就是说在全球、跨国区域组织乃至国家及政府层次上做出的政治决策,常常需要在民族国家内的各级次国家政府组织及地方公众中获得广泛的政治认同和一致,才能协力解决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地方层次上的活动主要是运用信息工具监督国际制度的有效实施。通过收集、分发、公布有关遵守和破坏国际制度的新颖、可信度高的信息,造成舆论压力,影响地方政府的公共决策,与地方政府形成互动而影响地方层次上的治理。此外,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还通过提供资金、项目和培训方式与地方政府进行合作、交流,在功能上形成互补关系而参与和影响地方治理。以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活动来检验上述分析。本文的导论部分简要的描述了论文的技术信息。正文部分包括第2-5章。首先梳理相关理论的发展脉络,厘清相关概念涵义,奠定本文的理论基础。然后从全球治理的两个层次切入,分析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如何发挥作用。结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作简要总结之后,提出一些既带有某些总结性又具有提问性的看法。
李久生[8](2004)在《环境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实施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范围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国际环境教育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中国的环境教育起步较晚,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相对滞后,特别是环境教育的原创性理论研究和“本土化”实践研究明显薄弱。本项研究采用文理结合的跨学科综合研究方法,理论探讨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视角,对环境教育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活动两个基本层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在理论研究层面,本项研究根据环境保护运动和环境教育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将国际环境教育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六个阶段,将中国环境教育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本项研究建构了环境教育学的理论原点和发展基石框架,论证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当前和未来环境教育发展的基石,指出了从环境教育的理论原点出发应特别注意在环境教育中倡导关注环境系统的环境教育理念,特别注意在环境教育中做到教学性与教育性的统一;本项研究建构了环境教育学理论框架下的三维体系,对环境教育的基本实施途径分别从时间、空间和形式三个维度进行了详细分析。 在实践研究层面,本项研究对江苏省的环境教育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就社会公众的环境素养、环境行为和对环境教育的总体认识,以及学校环境教育、家庭环境教育和社区环境教育的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当前正在开展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课程标准进行了环境教育解读,提出了课程改革中环境教育融入的三条基本原则;提出了创建“绿色大学”的内涵、原则、基本理念以及着重处理好的关系;提出了创建“绿色社区”的功能定位和目标选择;提出为了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教育之路,必须大力开展具有本国、本地区特色“本土化环境教育”的命题。 地理科学始终将环境系统、全球环境问题、人地关系问题等作为学科研究的主要任务,面向可持续发展、关注环境系统则自然成为地理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地理科学工作者理应关注环境问题与环境教育,而重视并实践环境教育应该是地理教育未来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
兰玉[9](2020)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强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谈话、批示和回信,对加强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新时代高校思政观就是围绕这一系列新部署新观点新论断构成的系统全面的新思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承担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政观的思想内涵和价值意蕴,对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聚焦于“新时代高校思政观研究”这一现实命题,分析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观的理论内涵与构成内容、现实背景与理论渊源、主要特征及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新时代高校思政观作为指导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的理论观点,有其指代的对象范畴,本文先从阐述新时代高校思政观的相关概念,核心内涵与理论定位入手,全面梳理总结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观的内容,提出了地位观、目标任务观等十个“观”,旨在厘清该研究对象“是什么”这一问题。紧接着从历史性角度,论述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观作为一种发展着的科学理论,是立足于当前的国际大背景与国内境遇,并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有关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成果与中国传统道德教化的思想智慧发展而来的理论体系。其次,从现实角度,分析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高校思政观与时俱进,发展出的具体理论特性,将其置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语境下考察,阐述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观的五个特性。同样,面对新机遇与新挑战,新时代高校思政观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因此本文从理论、实践两个维度论述了它的重要价值意义。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依据,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科依托,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系统归纳等研究方法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观进行整体研究,有助于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局、指导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发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
彭章凤[10](2016)在《小学校外教育中的NGO作用及其能力提升研究 ——以深圳市盐田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也日趋加快,生存的压力迫使父母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工作上,而孩子们的校外业余时间成了父母监护人没空管、学校社区没法管、学生自己没能力管的“三不管”地带,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与之产生的随父母进城读书的劳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从国内外NGO参与小学校外教育的案例和情况可看出,NGO在小学校外教育这一领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援助作用。如成立于1958年的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目前约有200名志愿者在中国贫困地区的学校担任英语教师。再如香港乐施会、美国福特基金会及英国救助儿童会每年在中国大陆对援助教育、健康等方面的资金预算从1千万到8千万不等,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教育中的资源匮乏问题。中国国内的“美在心灵”大学生支教志愿团、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及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等都在用实际行动对教育进行援助。但相对与我国的巨大人口数量来说,他们的行动好比杯水车薪,力量实在有限。而在深圳市盐田区,NGO参与小学校外教育是对政府在校外教育中功能缺失的有力补充。现实中大量的学生家长在小学校外教育中都需要更多的NGO对他们进行教育援助。通过初步调查发现,盐田区内具有较高公信力而又正规的教育类NGO主要有三家。鉴于NGO在小学校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本区教育类NGO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大差距供需矛盾,笔者选择本课题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课题基于深圳市——这一新型的现代化移民城市,主要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小学阶段的校外教育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以及NGO参与此类小学生的校外教育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思考。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数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及个案研究来讨论小学校外教育中NGO的重要作用。调查和分析教育类NGO参与小学校外教育的现状,深圳市盐田区NGO参与小学校外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今后NGO参与小学校外教育的设想和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前人未作深入研究的“小学校外教育中的NGO作用及其能力提升”入手,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调查并在借鉴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小学校外教育的重要性及NGO参与小学校外教育的现状进行归纳和分析。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力求找出提升NGO在小学校外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二、我国扫盲教育风格独特──兼论扫盲教育的五个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扫盲教育风格独特──兼论扫盲教育的五个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2)政策视角下的中国农村扫盲 ——1990年代五莲县扫盲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1990年以前的国家扫盲政策及其五莲县执行结果 |
(一) 新中国成立到1980年代末全国扫盲教育的基本情况 |
(二) 五莲县针对国家文件颁布的措施及执行效果和成功原因 |
二、1990年代的国家扫盲政策及在五莲县的执行结果 |
(一) 1990年代的国家扫盲政策 |
1、简要的历史回顾 |
2、新《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的颁布和扫盲教育的深入开展 |
(二) 1990年代国家的扫盲政策及在五莲县的实施结果 |
1、1990年代五莲县农村扫盲教育的基本情况 |
2、五莲县依据本地实际将国家政策具体化 |
3、五莲县贯彻国家政策进行扫盲教育的实践 |
三、对五莲县扫盲教育的反思 |
(一) 五莲县扫盲教育的实施效果评价 |
1、所取得的成效和意义 |
2、还存在的问题 |
(二) 五莲县的扫盲教育对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教育的启示 |
1、加强党的领导,制定可行的教育政策 |
2、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管理和成人学校建设 |
3、坚持九年义务教育政策 |
4、执行教育政策中要根据实际需要确立扫盲方式 |
5、把扫除功能性文盲作为扫盲教育的重要任务 |
6、完善中国扫盲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国扫盲教育培训网 |
7、时时抓管,结合致富 |
8、加强扫盲后继续教育 |
9、实施农村教育的综合改革 |
10、推广终身教育 |
11、资助关于成人文盲的心理特征与学习心理及教育对策方面的分类具化研究 |
四、展望和预期 |
(一) 新世纪扫盲教育新理念 |
(二) 中国扫盲教育前瞻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文字何以下乡 ——新中国初期山西省晋中地区的扫盲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 |
四、文章框架 |
五、史料说明 |
第一章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关于扫盲教育的论述与理解 |
一、中共关于农民教育的理论源泉与政策表述 |
二、扫盲运动与农民教育的关系 |
三、扫盲运动在晋中地区的起点 |
第二章 祁建华“速成识字法”的在地化实践 |
一、祁建华“速成识字法”作为一种方法 |
二、在地化实践:“速成识字法”实验在三个典型村庄的展开 |
三、 “速成识字法”推广的经验与问题 |
第三章 晋中地区扫盲运动中的师资问题 |
一、扫盲教师的来源和选拔办法 |
二、扫盲教师的构成和条件品质 |
三、扫盲教师的集训与动员策略 |
四、教师待遇:最关键的环节 |
第四章 晋中地区扫盲运动中的教材问题 |
一、扫盲教材编写的历史问题 |
二、扫盲教材的文本解读:以晋中地区的典型教材为例 |
三、扫盲教材的特质和效用 |
第五章 晋中地区扫盲运动的组织形式与管理方式 |
一、冬学、民校作为主要组织形式 |
二、冬学的实施方针与组织管理经验 |
三、扫盲运动中的识字标准和奖励模范 |
第六章 扫盲运动中的现实与经验问题 |
一、扫盲中的“盲扫”:强迫命令、形式主义的现象 |
二、 “掉队”与“赶队”:扫盲运动中的张力与合力 |
三、扫盲运动中的农民心态与性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济南市职工扫盲运动研究(1949-196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建国初期济南市开展职工扫盲运动的背景 |
(一) 建国初济南市的职工文化程度状况 |
(二) 解放初期济南市职工扫盲运动的初步开展 |
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济南市的职工扫盲运动 |
(一) 中央政府职工扫盲政策的制定 |
(二) 济南市建国初期职工扫盲运动的初步开展 |
(三) 祁建华“速成识字法”的推行 |
三、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职工扫盲运动 |
(一) “一五”前期(1953年-1954年末)的职工扫盲运动 |
(二) “一五”后期(1955年-1957年末)的职工扫盲运动 |
四、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扫盲运动 |
(一) “大跃进”期间职工扫盲运动的迅速发展 |
(二) “二五”后期职工扫盲运动的调整 |
五、结语 |
(一) 济南市职工扫盲运动的巨大成就 |
(二) 济南市职工扫盲工作成功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浅析建国初期农民教育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育制度开始走向规范化 |
二、教育对象更加广泛化 |
1. 分布的区域广 |
2. 学习的时间安排广 |
3. 年龄的差距范围广 |
4. 工作的行业类别广 |
三、教育内容更趋向实用化 |
1. 在政策上, 大力提倡教育内容的实用化 |
2. 在实践上, 教育内容要与生产相结合 |
四、学习制度更加弹性化 |
五、教育过程趋向非均衡化 |
1. 地区的差异 |
2. 年龄、性别的差异 |
3. 政策执行力度的差异 |
4. 教育形式的差异 |
(6)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一) 选题的缘起 |
(二) 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思路、主要内容和概念 |
(一) 研究的思路 |
(二) 主要内容 |
(三) 主要概念 |
四、研究的方法、创新和不足 |
(一) 研究的方法 |
(二) 可能的创新点 |
(三)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的总体特征 |
一、参与主体:精英主导下的大众参与 |
(一) 乡村选举活动中精英更容易当选 |
(二) 村庄管理中精英发挥着主导作用 |
(三) 群体参与行动中精英发挥着组织作用 |
二、参与意识:臣民、草民、教民、公民的复杂混合 |
(一) 根深蒂固的臣民意识 |
(二) 广泛存在的草民意识 |
(三) 程度不同的教民意识 |
(四) 萌生发展的公民意识 |
三、参与场域:乡镇、村庄、民间组织的密切结合 |
四、参与态度:被动与主动的条件选择 |
(一) 利益的考量 |
(二) 动员者权威的大小 |
(三) 乡村舆论的评价 |
五、参与目的:理性与盲从中的投机倾向 |
(一) 投机——个人利益的理性算计 |
(二) 投机——盲目参与的侥幸心理 |
六、参与途径:制度性和非制度性共生 |
(一) 制度性参与不断完善 |
(二) 非制度性参与有扩大的趋势 |
七、参与层次:村落为主的底层政治 |
(一) 农牧民缺乏参与高层次政治的诉求和素质 |
(二) 农牧民欠缺广泛参与高层政治的制度性条件 |
八、参与效果:形式与内容一定程度的分离 |
(一) 选举形式化现象依然存在 |
(二) 民主管理流于形式 |
(三) 潜规则盛行 |
第三章 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 |
一、广袤的国土与恶劣的自然环境 |
(一) 恶劣的自然条件制约农牧民政治参与水平的提高 |
(二) 特殊地域环境下的生态经济影响农牧民政治参与的发展 |
(三) 治理半径大制约农牧民的政治沟通与信息传递 |
二、贫困的经济 |
(一) 经济贫困导致支撑农牧民政治参与的物质条件欠缺 |
(二) 沉重的生计压力影响农牧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
(三) 生活水平低下造成农牧民手段性参与普遍存在 |
三、落后的教育 |
(一) 教育落后制约了农牧民政治认知水平的提高 |
(二) 教育落后制约了农牧民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技能的提高 |
四、交织的民族与宗教问题 |
(一) 民族意识的强化使农牧民政治参与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和排外倾向 |
(二) 有些民族宗教人士和组织的行为影响了农牧民政治参与的正常进行 |
(三) 民族宗教的差异性可能导致政治参与缺乏宽容与信任的环境 |
(四) 多样的民族语言影响有效的沟通和协商 |
(五) 民族分裂势力和非法宗教势力对农牧民政治参与的负面影响 |
五、多元的传统政治文化 |
(一) 宗教文化对农牧民政治参与的影响 |
(二) 民族习俗文化对农牧民政治参与的影响 |
(三) 传统儒家文化对农牧民政治参与的影响 |
第四章 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样本类型分析 |
一、汉族村样本:新庄村 |
(一) 较强的正式组织认同 |
(二) 较强的家族、宗族影响 |
(三) 农耕文化的深远影响 |
(四) 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的主导作用 |
(五) 利益竞争的隐性化 |
(六) 制度性与非制度性参与并存 |
(七) 参与结果的多种可能性 |
二、少数民族村样本:赛日托村 |
(一) 强烈的民族认同 |
(二) 宗教组织和宗教人士的广泛影响 |
(三) 民族、宗教文化的熏染 |
(四) 政治精英和宗教精英的合作与制衡 |
(五) 特殊的利益界分 |
(六) 非制度性参与较为普遍 |
(七) 参与结果的可预期性 |
三、多民族村样本:玉堂村 |
(一) 多元文化和习俗和平共处 |
(二) 民族交往程度高 |
(三) 汉族的特殊作用 |
(四) 界分清晰的民族利益 |
(五) 多元民族构成导致的村庄民主 |
(六) 较强的制度性参与 |
(七) 参与结果的均衡性 |
第五章 村庄场域的农牧民政治参与 |
一、村民自治在西北民族地区的实践 |
(一) 制度建构 |
(二) 村民自治实践 |
二、西北民族地区村庄场域中的行动者 |
(一) 普通村民:自治的主体还是游离在外的边缘人? |
(二) 乡镇干部:指导者还是有力行动者? |
(三) 村干部:双重关系结构中的行动者 |
(四) 经济能人:捧场的人还是拆台的人? |
(五) 村庄传统权威:文化习俗的守护者还是利益的表达者? |
三、结论与问题:现实状况与理想图景的差距 |
四、村庄场域农牧民政治参与的完善:建议和措施 |
(一) 正确发挥乡镇的引导监督作用 |
(二) 提高村庄的社会整合能力 |
(三) 健全和认真落实村民自治的各项制度 |
(四) 大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
(五) 大力发展乡村民间组织 |
第六章 乡镇场域的农牧民政治参与 |
一、西北民族地区乡镇政权的历史变迁 |
(一) 民国以前的乡镇政权 |
(二) 民国期间的乡镇政权 |
(三) 新中国成立后的乡镇政权 |
二、乡镇场域农牧民政治参与的现状 |
(一) 参与的主体 |
(二) 参与的范围 |
(三) 参与的途径 |
三、西北民族地区乡镇自身面临的问题 |
(一) 权威不高 |
(二) 严重的财力不足 |
(三) 权责配置不合理 |
(四) 人员素质较低 |
四、乡镇场域农牧民政治参与的改进措施 |
(一) 构建“合作型”乡镇政权 |
(二) 科学界定乡镇职能 |
(三) 建立和完善乡镇场域农牧民政治参与的制度 |
(四) 逐步推进农牧民有序参与乡镇管理活动 |
(五) 促进村民自治 |
第七章 民间组织场域的农牧民政治参与 |
一、概念和分类 |
(一) 民间组织的概念 |
(二) 乡村民间组织的分类 |
二、西北民族地区民间组织场域农牧民政治参与的样态 |
(一) 通过经济性民间组织的参与奠定政治参与的物质基础 |
(二) 通过民间组织协调各种利益关系 |
(三) 通过民间组织参与乡村正式组织决策 |
(四) 通过民间组织监督公共权力的运行 |
(五) 通过民间组织的参与活动提高参政能力 |
(六) 通过乡村民间组织弥补乡村公共产品的不足 |
三、民间组织对西北民族地区乡村政治的负面影响 |
(一) 民间组织的活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基层正式组织权威弱化 |
(二) 民间组织的参与有可能导致村庄内部的不合作 |
(三) 某些民间组织的活动对社会稳定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
四、西北民族地区乡村民间组织自身存在的问题 |
(一) 发展缓慢且不平衡 |
(二) 对政府依赖性过强 |
(三) 实力不强 |
(五) 公信欠缺 |
五、对策与建议 |
(一) 正确认识乡村民间组织的作用和地位 |
(二) 加强乡村民间组织的能力建设 |
(三) 努力营造民间组织健康发展的环境 |
(四) 加强对民间组织的引导管理 |
(五) 建立农(牧)民协会 |
第八章 现代化进程中的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 |
一、定位与原则:西北民族地区现代化面临的选择 |
(一) 现实原则 |
(二) 实践原则 |
(三) 内生原则 |
(四) 和谐原则 |
二、一般和特殊: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价值 |
(一) 有利于国家安全 |
(二) 有利于国家政治稳定 |
(三) 有利于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
(四) 有利于农牧民自身的现代化 |
三、任务与途径:扩大农牧民有序政治参与 |
(一) 大力发展市场经济 |
(二) 充分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 |
(三)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
(四) 加强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 |
(五) 有效整合乡村的各种社会资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课题问卷及统计结果 |
附录二、主要访谈对象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全球治理视野中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2.1 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对于本研究的启示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整体框架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问题 |
1.3.4 研究框架 |
1.3.5 研究创新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1 方法论简评 |
1.4.2 具体研究方法 |
2. 全球治理与信息革命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影响 |
2.1 研究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几个国际关系理论视角 |
2.1.1 多元主义(Pluralism):压力集团和利益代表 |
2.1.2 跨国主义(Transnationalism):参与政治进程的个体行为体 |
2.1.3 集体社会行动(Collective Action):作为转型中介的社会运动 |
2.1.4 跨国倡议网络(Transnational Advocacy Network):信息和劝服 |
2.2 全球治理的学术争论 |
2.3 全球治理:结构、过程与理论分析框架 |
2.3.1 “全球治理”:一种结构 |
2.3.2 “全球治理”:一种过程 |
2.3.3 “全球治理”:一种分析架构 |
2.4 全球治理:信息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意义 |
2.4.1 一个新的转向与旧有的日程 |
2.4.2 信息的影响力及其限度 |
2.4.3 互联网络与信息工具 |
2.4.4 信息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意义 |
3.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
3.1 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蓬勃发展 |
3.1.1 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影响力及其限度 |
3.1.2 非政府组织的界定 |
3.1.3 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界定 |
3.1.4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定义及其分类 |
3.2 全球多元治理结构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 |
3.2.1 全球治理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 |
3.2.2 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活动为“全球治理”客观性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
3.3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
3.3.1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比较优势 |
3.3.2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活动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
3.3.3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
4.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治理中的活动工具与策略 |
4.1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信息工具 |
4.1.1 国际非政府组织与信息工具 |
4.1.2 信息非政府组织与全球治理 |
4.2 地球之友和臭氧层破坏问题 |
4.2.1 地球之友概况与臭氧层问题 |
4.2.2 政府的责任及其与工业界的关系 |
4.2.3 地方的就是全球的:公民和消费者的责任 |
4.2.4 地球之友的信息工具 |
4.2.5 地球之友在不同国度活动的考察 |
4.3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两种策略:内部人策略与局外人策略 |
4.3.1 不同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不同的策略、资源和目标 |
4.3.2 气候谈判中的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 |
4.4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与《京都议定书》中的三个机制 |
4.4.1 参与谈判及代表权 |
4.4.2 遵约机制的创立 |
4.4.3 《京都议定书》中的三个机制:汇的规则、灵活性机制与遵约机制 |
4.4.4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影响 |
4.4.5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加强气候演化的机会 |
4.4.6 简单的小结 |
5.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实践考察:地方治理视角 |
5.1 地方治理中的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 |
5.1.1 地方治理的基本要义 |
5.1.2 地方政府与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 |
5.2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中国 |
5.2.1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现状 |
5.2.2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发展所发挥的作用 |
5.3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活动方式 |
5.4 简单的小结 |
6.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环境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实施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目录 |
前言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 研究内容和目标 |
三、 研究方法和实际工作 |
四、 主要成果与结论 |
第一篇 环境教育的发展轨迹追溯 |
第一章 国际环境教育发展轨迹 |
一、 早期环境教育发展时期(1962年以前) |
1 萌芽阶段(1948年以前) |
2 诞生阶段(1948-1961年) |
二、 第一代环境教育时期(1962-1986年) |
1 前期发展阶段(1962-1974年) |
2 快速发展阶段(1975-1986年) |
三、 第二代环境教育时期(1987年至今) |
1 酝酿阶段(1987-1991年) |
2 成熟阶段(1992年至今) |
四、 对国际环境教育发展轨迹的认识 |
五、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环境教育发展历程 |
一、 起步阶段(1972-1982年) |
二、 成长阶段(1983-1991年) |
三、 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至今) |
四、 对中国环境教育发展历程的认识 |
五、 小结 |
第三章 环境教育走势分析 |
一、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范例 |
二、 环境教育必须定向于可持续发展教育 |
1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价值分析 |
2 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
三、 从弱到强--两种可持续发展范式及中国环境教育的目标定向 |
1 弱可持续性范式 |
2 强可持续性范式 |
3 对两种可持续发展范式的思考 |
4 中国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可持续发展教育 |
四、 小结 |
第二篇 环境教育的理论解析 |
第四章 当前和未来环境教育的基石--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
二、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深刻内涵 |
1 代表性论点 |
2 关注点和关键点 |
三、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环境教育 |
1 可持续发展是环境教育发展的理论支撑 |
2 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石的环境教育的基本特征 |
四、 小结 |
第五章 环境科学视野中的环境教育 |
一、 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
1 关于环境概念的界定和认识 |
2 关于环境问题的认识 |
3 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
二、 环境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功能分析 |
1 环境系统的界定与结构模式 |
2 环境系统的功能分析 |
三、 人类环境行为分析 |
1 从环境心理学和行为科学分析人类的环境行为 |
2 人类行为与环境关系的讨论 |
3 人类的行为模式与环境行为分析 |
四、 环境科学理论与环境教育 |
1 学科内涵更加深刻 |
2 研究内容更加丰富 |
3 研究方法更加多样 |
五、 关注环境系统的环境教育理念 |
1 培养环境意识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基础 |
2 建构关注环境系统的理念是实施环境教育的根本 |
六、 小结 |
第六章 教育科学视野中的环境教育 |
一、 始终关注人的发展的教育科学理论 |
二、 支持环境教育发展的教育科学理论 |
三、 环境教育的学科性质辨析与课程模式建构 |
1 环境教育的学科性质辨析 |
2 环境教育的课程模式建构 |
四、 环境教育的教学性与教育性讨论 |
1 环境教育的教学性 |
2 环境教育的教育性 |
3 环境教育必须走向教学性与教育性的统一 |
五、 小结 |
第七章 哲学视野中的环境教育 |
一、 环境系统中的人类自然观变革 |
1 听命自然--“拜物自然观” |
2 自然优势--“自然中心论” |
3 征服自然--“人类中心论” |
二、 中国古代自然观与西方自然观之比较 |
1 “道法自然说”与“环境决定论” |
2 “天人互胜说”与“环境可能论” |
3 “人定胜天说”与“人类决定论” |
4 “天人合一说”与“人地协调论” |
三、 可持续发展理论所倡导的自然观 |
1 发展观 |
2 持续观 |
3 公平观 |
4 系统观 |
5 和谐观 |
四、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学科对环境教育的贡献 |
一、 生态学与环境教育 |
二、 地理学与环境教育 |
三、 小结 |
第九章 环境教育三维体系建构 |
一、 时间维度 |
1 儿童环境教育 |
2 中学环境教育 |
3 大学环境教育 |
4 终身环境教育 |
二、 空间维度 |
1 学校环境教育 |
2 家庭环境教育 |
3 社区环境教育 |
三、 形式维度 |
1 课堂环境教育 |
2 非课堂环境教育 |
四、 小结 |
第三篇 环境教育的实施案例研究 |
第十章 江苏省环境教育现状调查 |
一、 调查目标与方法 |
1 目标定位 |
2 问卷设计 |
3 抽样方法 |
4 统计分析方法 |
二、 调查数据与样本分析 |
三、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1 公众对环境教育总体认识的分析与讨论 |
2 关于学校环境教育的分析与讨论 |
3 关于家庭环境教育的分析与讨论 |
4 关于社区环境教育的分析与讨论 |
5 关于环境素养和环境行为的总体分析与讨论 |
四、 小结 |
第十一章 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环境教育实践 |
一、 学校概况 |
二、 “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项目概况 |
三、 学校行动计划的设计与实践 |
1 成立“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项目领导小组 |
2 确定“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项目总目标 |
3 明确“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项目的具体目标和途经 |
4 “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项目的具体内容和进程 |
四、 小结 |
第十二章 新课程标准环境教育解读 |
一、 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环境教育理念 |
二、 新课程标准中的环境教育理念 |
1 案例1--语文课程 |
2 案例2--物理课程 |
3 案例3--历史与社会课程 |
4 案例4--艺术课程 |
三、 实施新课程标准中的环境教育融入 |
1 主体性与渗透式相结合 |
2 模块教学与专题教学相结合 |
3 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
四、 小结 |
第十三章 创建“绿色大学”行动研究 |
一、 “绿色大学”的内涵 |
1 营造和谐氛围是先导 |
2 倡导绿色教育是关键 |
3 共建社区环境是保障 |
4 建设绿色校园是基础 |
二、 创建“绿色大学”的原则 |
1 整体性原则 |
2 全员性原则 |
3 全程性原则 |
4 特色性原则 |
三、 创建“绿色大学”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
1 学校领导“绿色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要求之间的关系 |
2 学校基础条件与“绿色大学”标准之间的关系 |
3 校园环境建设与创建“绿色大学”之间的关系 |
四、 创建“绿色大学”的基本理念 |
1 整体设计,确定校园总体规划 |
2 改建结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3 以人为本,努力建设生态校园 |
4 良性互动,发挥创建整体效益 |
五、 小结 |
第十四章 创建“绿色社区”行动研究 |
一、 “绿色社区”的背景分析 |
1 国际背景 |
2 国内背景 |
3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
二、 “绿色社区”的功能定位 |
1 人文关怀的时空体现 |
2 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 |
3 公众参与的重要形式 |
4 环境教育的有效载体 |
三、 “绿色社区”的目标选择 |
1 按照绿色理念营建绿色建筑,创设生态健康的人居环境 |
2 完善社区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
3 加强社区绿化、美化和净化,构建现代绿色生活模式 |
四、 小结 |
第十五章 结论与讨论 |
一、 关于环境教育的发展轨迹 |
1 关于国际环境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 |
2 关于中国环境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 |
二、 关于环境教育的理论建构 |
1 关于环境教育学的理论原点和发展基石 |
2 关于环境教育实施途径的三维体系建构 |
三、 关于环境教育的实施案例 |
1 关于江苏省环境教育现状调研 |
2 关于中学环境教育案例研究 |
3 关于新课程标准与环境教育案例研究 |
4 关于创建“绿色大学”行动 |
5 关于创建“绿色社区”行动 |
6 关于“本土化环境教育” |
四、 本项研究的主要特点和贡献 |
五、 深入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环境教育调查问卷 |
附录2: 环境教育调查统计分析一览表 |
附表2-1 学生与成人对环境教育认识状况的比较 |
附表2-2 学生与成人对学校环境教育认识状况的比较 |
附表2-3 学生与成人对家庭环境教育认识状况的比较 |
附表2-4 学生与成人对社区环境教育的认识状况比较 |
附表2-5 学生与成人在环境素养、参与意识及行为等方面调查结果的比较 |
附表2-6 学生与成人获取环保信息和接受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比较(%) |
附表2-7 学生与成人对我国当前环境问题产生最主要原因的看法比较(%) |
附表2-8 学生与成人对解决我国环境问题最重要途径的看法比较(%) |
附表2-9 不同年级学生对环境教育认识状况的比较 |
附表2-10 不同年级学生对学校环境教育认识状况的比较 |
附表2-11 不同年级学生对家庭环境教育认识状况的比较 |
附表2-12 不同年级学生对社区环境教育认识状况的比较 |
附表2-13 不同年级学生在环境素养、参与意识及行为等方面的比较 |
附表2-14 不同年级学生获取环保信息和接受环境教育主要途径的比较(%) |
附表2-15 不同年级学生对我国当前环境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的看法比较(%) |
附表2-16 不同年级学生对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最重要途径的看法比较(%) |
附录3: 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9)新时代高校思政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观的理论阐释 |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观的内涵界说 |
1.思政观与高校思政观 |
2.新时代高校思政观 |
3.新时代高校思政观的理论定位 |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观的内容构成 |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地位观 |
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任务观 |
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制观 |
4.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观 |
5.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课程观 |
6.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观 |
7.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师观 |
8.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观 |
9.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观 |
10.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根本保证观 |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观形成的现实境遇与理论渊源 |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观形成的现实境遇 |
1.新时代高校思政观形成的国际背景 |
2.新时代高校思政观形成的国内境遇 |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观形成的理论渊源 |
1.新时代高校思政观的理论基础 |
2.新时代高校思政观的思想资源 |
3.新时代高校思政观的思想借鉴 |
三、新时代高校思政观的主要特点 |
(一)时代性 |
(二)人本性 |
(三)继承性 |
(四)创新性 |
(五)实践性 |
四、新时代高校思政观的现实意义 |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观的理论意义 |
1.深化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
2.阐释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学理 |
3.奠定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 |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观的实践意义 |
1.阐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地位和引领作用 |
2.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3.提出了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
4.确立了大思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 |
5.阐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小学校外教育中的NGO作用及其能力提升研究 ——以深圳市盐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NGO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
1.2.2 国外关于NGO的研究 |
1.2.3 国内关于NGO的研究 |
1.2.4 国内外关于教育类NGO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点 |
1.4 相关理论概述 |
1.4.1 第三部门理论 |
1.4.2 罗尔斯的正义论 |
1.4.3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章 校外教育中的NGO作用:一个概述 |
2.1 校外教育与NGO |
2.1.1 校外教育的含义界定 |
2.1.2 校外教育的重要性 |
2.1.3 NGO参与校外教育的情况 |
2.2 NGO在校外教育中的利弊分析 |
2.2.1 NGO在校外教育中的优势 |
2.2.2 NGO在校外教育中的劣势 |
2.3 NGO在校外教育中作用发挥所需条件 |
2.3.1 理念条件:需要转变政府、公众及NGO自身的观念 |
2.3.2 制度条件:NGO在校外教育中发挥作用需要国家制度与政策的保障 |
2.3.3 体制条件:NGO在校外教育中发挥作用需要改革登记注册管理体制 |
2.3.4 机制条件:NGO在校外教育中发挥作用需要良好互动的合作机制 |
2.3.5 管理条件:NGO在校外教育中发挥作用有赖于提升NGO内部管理和服务绩效 |
第3章 国内外教育类NGO参与小学校外教育的现状 |
3.1 国外教育类NGO参与小学校外教育的情况调查 |
3.1.1 国外教育类NGO参与小学校外教育的现状 |
3.1.2 国外教育类NGO在参与小学校外教育中的优势与劣势 |
3.1.3 国外教育类NGO在参与小学校外教育中所给的启示 |
3.2 国内教育类NGO参与小学校外教育的情况调查 |
3.2.1 国内教育类NGO参与小学校外教育的现状 |
3.2.2 国内教育类NGO在参与小学校外教育中的优势与劣势 |
3.2.3 国内教育类NGO在参与小学校外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
第4章 盐田区NGO参与小学校外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
4.1 盐田区各小学的学生情况介绍 |
4.1.1 生源类型 |
4.1.2 学生的在校时间 |
4.1.3 学生的校外时间 |
4.2 各校学生在校外时间的生活和学习方式的情况调查 |
4.3 盐田区NGO情况介绍 |
4.3.1 各类NGO的规模 |
4.3.2 教育类NGO的情况介绍 |
4.4 盐田区NGO参与小学校外教育的现状 |
4.4.1 现状 |
4.4.2 优势与劣势 |
4.4.3 成果 |
4.5 盐田区NGO在参与小学校外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
4.5.1 观念认识问题导致公众对教育类NGO的认可度、满意度和信任感低 |
4.5.2 教育类NGO缺乏资金来源 |
4.5.3 教育类NGO在与政府的合作中受到政府的干预和政策的掣肘 |
4.5.4 教育类NGO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合作及有效的合作机制 |
4.5.5 教育类NGO内部自身管理欠缺科学性、透明化 |
第5章 提升NGO在小学校外教育中的作用与能力的思路及对策 |
5.1 NGO在校外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政府的支持 |
5.1.1 中央政府应加强法制化和制度化建设 |
5.1.2 地方政府应做好完善地方NGO的制度和监督工作 |
5.1.3 学校应提供相应的师资、信息或场地等资源 |
5.1.4 家庭应给予NGO充分的信任和认可 |
5.2 NGO需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 |
5.2.1 NGO应提高自身的管理、组织能力和宣传能力 |
5.2.2 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
5.2.3 要有资金和人才的来源 |
5.2.4 资金的管理要透明化 |
5.3 NGO参与小学校外教育需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 |
5.3.1 多媒体宣传项目 |
5.3.2 招纳人才、资金等要通过多种渠道 |
5.3.3 合作方式、合作内容、合作对象可多样化、多层次化、多元化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我国扫盲教育风格独特──兼论扫盲教育的五个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扫盲教育风格独特──兼论扫盲教育的五个特性[J]. 蒋传远. 山西成人教育, 1995(12)
- [2]政策视角下的中国农村扫盲 ——1990年代五莲县扫盲教育研究[D]. 胡亚军. 曲阜师范大学, 2009(10)
- [3]文字何以下乡 ——新中国初期山西省晋中地区的扫盲运动研究[D]. 仇小利. 山西大学, 2021
- [4]济南市职工扫盲运动研究(1949-1962)[D]. 李传波. 山东大学, 2008(02)
- [5]浅析建国初期农民教育的特征[J]. 和芳芳.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09)
- [6]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研究[D]. 杨平. 陕西师范大学, 2009(07)
- [7]全球治理视野中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研究[D]. 甘锋.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4)
- [8]环境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实施案例研究[D]. 李久生. 南京师范大学, 2004(01)
- [9]新时代高校思政观研究[D]. 兰玉. 长安大学, 2020(06)
- [10]小学校外教育中的NGO作用及其能力提升研究 ——以深圳市盐田区为例[D]. 彭章凤. 南昌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