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南岛盾牌蟹属一新种(甲壳纲:短尾类)(论文文献综述)
董栋[1](2011)在《中国海域瓷蟹科(Porcellanidae)的系统分类学和动物地理学研究》文中指出瓷蟹科在世界的地理分布非常广泛,除南北极以外的所有海域都有分布,尤其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中生物量大,物种丰富度高,共生共栖种多,是海洋物种多样性评估的重点研究类群之一。瓷蟹主要生活在200米以浅的浅海沿岸区,栖息环境多样,如潮间带岩石缝隙、泥沙质海底、珊瑚礁中以及与其它海洋物种共生等。我国沿海各海区都有瓷蟹分布,之前有过零散的地方性种属研究报道,但尚没有针对中国整个海域的完整而系统的形态学和动物地理学研究。因此,进行相关的总结性研究显得十分有必要。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中收藏了1000余号瓷蟹科标本,这些标本来自建国以来的多次全国性海洋普查、专题性海洋生物资源调查以及个人采集等,采集地点遍布全国沿海各地,而采自南海的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海南岛等地的瓷蟹标本数量尤为丰富。本文采用传统的形态分类学方法,整理了海洋生物标本馆内馆藏的所有瓷蟹科标本、后续补充采集的标本以及部分国际交流标本,共鉴定出了12属62种,其中7个新种,9个中国海域新纪录种,确定了1个种的属的转移,恢复了1个种的有效分类学地位,确定了3个种的同物异名。文中描述了各属各种的形态特征,列出了中国属、种检索表,绘制了各物种的形态线条图,总结了其生活环境特点和分布,讨论了各种属之间的形态区别,研究概况等。同时对比周边地区的瓷蟹科分类与分布,初步分析了中国、印度-西太平洋以及世界范围内瓷蟹科的种属的迁徙、演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本论文不仅补充和增添了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内容,而且纠正和修订了中国近海及周边海域瓷蟹科形态分类中存在的错误,为动物志的编写以及后续瓷蟹科甚至整个十足目的形态学、系统发育、生态学、生物资源保护和海洋环境评价等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陈惠莲[2](1977)在《海南岛盾牌蟹属一新种(甲壳纲:短尾类)》文中研究表明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多次到广东省海南岛进行海洋生物调查,获得了相当丰富的蟹类标本,在整理方蟹科盾牌蟹属(Percnon)标本中,发现采自海南岛的3个标本与已知种有显著不同,经鉴定,确定为一新种。 中华盾牌蟹(新种)Percnon sinense sp.nov.(图版Ⅰ) 模式标本:正模1♂(头胸甲长31.2毫米,宽28.7毫米)。配模1♀,抱卵(头胸甲长32.0毫米,宽30.0毫米),C00634,海南岛三亚,1957年6月29日;副模1♂(头胸甲27.0毫米,宽25.0毫米),C00756,海南岛三亚,1957年6月12日。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原帅[3](2012)在《围胸总目、短尾次目(甲壳动物亚门)DNA条形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类学是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但发展相对较慢,上世纪80年代之前,分类学界主要还是依据物种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但是由于趋同进化,趋异进化,幼体形态难以捕捉,自然因素导致的形态标准难以描述等因素,给基于形态特征的分类学带来了弊端。80年代之后,分子分类学飞速发展,2000年,DNA分类应用而生,近十几年,已有各个领域的学者对DNA分类展开探索,取得了喜人的成果。Heber的分类阈值,即种内小于2%,种间大于10%也为分子分类学界认可。甲壳类动物多样性极高,而且包括很多的经济类动物,比如虾蟹等等;还包括一些污损生物,比如藤壶类。本文的研究将使甲壳类系统分类更加完善,为甲壳类DNA条形码数据库提供数据支持,且给一些地区和人员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共采集甲壳动物标本89个,其中包括藤壶总目48个,短尾次目41个,经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专家任先秋研究员、蒋维博士形态鉴定后,全部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本文主要工作分两部分:(1)围胸总目隶属于甲壳纲鞘甲下纲,是甲壳纲中最低等的物种,它们生活在潮间带,外形奇特,曾一度被认为属于双壳类,物种之间常常由于海水泥沙的冲刷,形态不可辨认。本文利用DNA分子作为分类手段测定了藤壶科3亚科的多个代表种的线粒体基因COI,16S和12S的部分序列,结合GenBank中藤壶科其它物种的12S,28S和18S等基因序列,比较了不同基因片段作为鉴别藤壶科物种的条形码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联合16S和12S序列初步分析了藤壶科各亚科之间的一些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COI基因的种间和种内遗传距离有明显的间隔区,COI最小种间距离为0.122,远大于最大种内距离0.023,而16S基因的种间与种内距离存在覆盖,最小种间距离为0.018,小于最大种内距离0.023,因此表明了,线粒体基因COI能更准确地鉴定藤壶科种间以及种内关系,并得出阈值为种内差异小于0.023,种间差异大于0.1。同时ML和BI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支持4亚科的分类系统;巨藤壶亚科形成明显单系群,支持率很高,而两种纹藤壶和管藤壶聚成一枝,形成一个单系,本结果支持Newman & Ross(1976)的假说,即纹藤壶属和管藤壶属应合并。(2)短尾次目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是甲壳纲中最高等的物种,生活在潮间带,短尾次目是甲壳类系统发育上最进化,多样性最高的类群,个体形态常常发生趋同进化、趋异进化,使其系统发育关系到目前仍然是错综复杂,基于形态特征的分类工作难以进行,本文利用DNA信息作为分类手段测定了短尾次目5总科的代表物种的线粒体COI基因的部分序列,初步分析了短尾次目各科之间的一些亲缘关系,结果表明,BI树,NJ树,MP树结果基本一致显示5总科的分类系统与现行的形态学分类系统一致;除了几个个别物种,短尾类属内种间的遗传距离最小10.1%,大于10%,而种内遗传距离最大1.2%,小于2%,且种间与种内的遗传差异形成一个明显间隔,证明了DNA分类同样适用于甲壳纲中多样性较高的类群,同时也表明Hebert关于DNA条形码分类的阈值同样适用于甲壳纲短尾类;根据种内种间遗传距离的计算和系统树的构建发现三斑强蟹Eucrate tripunctata Campbell种内存在隐存种。来自海南临高的标本与来自广西的标本聚在一枝,而来自广西的另外4个标本聚为一枝,两枝均有较高支持率,且两枝物种之间的遗传差异高达8.9%,而每枝的姐妹种之间的遗传差异只有0,而海南临高海域与广西北海海域均属于同一海域区系北部湾区系,排除了趋异进化的可能,即本结果揭示出三斑强蟹种内存有隐存种;基于COI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MP、NJ、BI三棵树均显示相手蟹科物种双齿近相手蟹Perisesarma bidens与方蟹总科中的侧足厚蟹聚为一枝,且遗传距离为0.133,而与沙蟹总科的相关物种的遗传距离均大于0.2,双齿近相手蟹与方蟹总科的亲缘关系较之沙蟹总科更近,故本文支持Martin和Davis(2001)和Ng(2008)将相手蟹科归于方蟹总科下的观点;而BI树和NJ树中显示,浓毛拟闭口蟹Paracleistostoma crassipilum与方蟹总科的物种聚为一枝,与沙蟹总科中其他类群的平均遗传距离均大于与方蟹总科中其他类群的平均遗传距离,支持毛开云(2010)的观点,即认为该种属于方蟹科和尚蟹属的短指和尚蟹Mixtyris brevidactylus在BI树中与方蟹总科的各类群聚在一起,置信度达到0.80,而在平均遗传距离的分析中,和尚蟹科与方蟹总科和沙蟹总科的遗传差异相当,而三棵树中只有BI树支持和尚蟹归属于方蟹总科,其余两棵树均显示和尚蟹自成单系,想要彻底搞清楚和尚蟹科到底应该归属于方蟹总科还是沙蟹总科还需要大量的扩大标本进行试验论证,本文的结果支持吉诺特Guinot,1978的分类系统,即将和尚蟹科提升为总科,并列与沙蟹总科和方蟹总科。
蒋维[4](2006)在《中国海豆蟹科Family Pinnotheridae分类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收藏的豆蟹科标本和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中国海域豆蟹科的分类学研究。作者克服了豆蟹科分类难度大,研究积累较少,种的界限不清等困难,在短期内初步查清了中国海域豆蟹科种类及分布情况,共记述5亚科12属40种。发现4新记录属,9新记录种,和豆蟹属1未定种Pinnotheres sp.,丰富了中国海豆蟹科区系内容,列出了共栖种中国海域全部记录过的宿主。 作者对鉴定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中型三强蟹Tritodynamia intermedia Shen,1935是否为霍氏三强蟹Tritodynamia horvathi Nobili,1905的同物异名”进行了细致比较、研究,否定了通行多年的Sakai(1976)的“T.intermedia Shen为T.horvathi Nobili的次异名”的结论,肯定了二者均为有效种。 对中国海域豆蟹科种类地理分布初步研究表明其分布与日本海域和东南亚海域都有相似之处,但有显著不同:仅发现于中国海域而未见于日本海域的豆蟹属Pinnotheres多达8种:涨腹豆蟹Pinnotheres excussus Dai et al.,1980,球豆蟹Pinnotheres pilulus Dai et al.,1980,锯颚豆蟹Pinnotheres serrignathus Shen,1932,宽豆蟹Pinnotheres dilatatus Shen,1932,青岛豆蟹Pinnotheres tsingtaoensis Shen,1932,海阳豆蟹Pinnotheres haiyangensis Shen,1932,钝颚豆蟹Pinnotheres obtusidentata(Dai et al.,1980),光豆蟹Pinnotheres luminatus Dai et al.,1980);仅发现于中国海域的三强蟹属Tritodynamia有4种:福建三强蟹Tritodynamia fujianensis Chen,1979,长腿三强蟹Tritodynamia longipropodum Dai et al.,1980,宽身三强蟹Tritodynamia dilatatum Yang et Sun,1996和海南三强蟹Tritodynamia hainanensis Dai et al.g,1980;而未发现于中国海域的日本特有种多达13种。结果表明这一类群由于共栖和地域分化程度较高乃至地区性特有种数显著较多。 论文通过对豆蟹科系统分类和初步的动物地理学研究,搞清了中国海豆蟹科的种和分布、多样性及其宿主等基本情况。为今后研究豆蟹科种类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提供了基础资料。
二、海南岛盾牌蟹属一新种(甲壳纲:短尾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南岛盾牌蟹属一新种(甲壳纲:短尾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海域瓷蟹科(Porcellanidae)的系统分类学和动物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瓷蟹科概述 |
1.1.1 瓷蟹科形态特征 |
1.1.2 栖息环境与分布 |
1.1.3 亲缘关系 |
1.1.4 经济价值 |
1.2 瓷蟹分类学的研究历史 |
1.2.1 国外研究历史 |
1.2.2 中国海域瓷蟹种属记录及中国瓷蟹科分类工作回顾 |
1.2.3 前景展望 |
1.3 材料与方法 |
1.3.1 研究材料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成果和创新点 |
2 中国海域瓷蟹科的分类学研究 |
异瓷蟹属 Aliaporcellana Nakasone & Miyake, 1969 |
拟豆瓷蟹属 Enosteoides Johnson, 1970 |
光滑瓷蟹属 Lissoporcellana Haig, 1978 |
新岩瓷蟹属 Neopetrolisthes Miyake, 1937 |
厚螯瓷蟹属 Pachycheles Stimpson, 1858 |
岩瓷蟹属 Petrolisthes Stimpson, 1970 |
豆瓷蟹属 Pisidia Leach, 1820 |
多指瓷蟹属 Polyonyx Stimpson, 1858 |
瓷蟹属 Porcellana Lamarck, 1801 |
小瓷蟹属 Porcellanella White, 1852 |
拟小瓷蟹属 Pseudoporcellanella Sankarankutty, 1961 |
细足蟹属 Raphidopus Stimpson, 1858 |
3 中国海域瓷蟹科的动物地理学研究 |
3.1 中国海域瓷蟹科物种名录及其在世界地理分布 |
3.2 中国近海瓷蟹的地理分布类群 |
3.3 中国沿海瓷蟹的环境栖息类群 |
3.4 瓷蟹科各属在世界范围内的区系分布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已发表及接收的论文 |
致谢 |
(2)海南岛盾牌蟹属一新种(甲壳纲:短尾类)(论文提纲范文)
中华盾牌蟹(新种)Percnon sinense sp.nov.(图版Ⅰ) |
Percnon sinense sp.nov. |
图版Ⅰ |
(3)围胸总目、短尾次目(甲壳动物亚门)DNA条形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甲壳动物概述 |
1.1.1 围胸总目生物学特性以及分类地位 |
1.1.2 短尾次目生物学特性以及分类地位 |
1.2 分子系统学概述 |
1.2.1 常用分子标记(molecularmarker)技术 |
1.2.2 分子系统树构建 |
1.3 DNA 分类和 DNA 条形码 |
1.3.1 DNA 分类 |
1.3.2 DNA 条形码 |
1.3.3 DNA 分类和 DNA 条形码的关系 |
1.4 甲壳动物的分子系统学及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来源 |
2.2 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 |
2.2.1 实验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DNA 提取与检测 |
2.3.2 PCR 扩增及克隆 |
2.3.3 PCR 产物测序 |
2.4 数据处理 |
2.4.1 序列特征分析 |
2.4.2 遗传距离及系统发育分析 |
3 甲壳类 DNA 条形码研究 |
3.1 基于藤壶科验证筛选 DNA 条形码分子标记 |
3.1.1 基于 5 种 barcoding 序列特征分析 |
3.1.2 碱基组成 |
3.1.3 藤壶科物种种间及种内的遗传距离 |
3.2 围胸总目 DNA 条形码研究 |
3.2.1 围胸总目 COI 条形码序列特征分析 |
3.2.2 围胸总目 COI 条形码序列遗传距离分析 |
3.2.3 围胸总目系统发育的初步分析 |
3.3 短尾次目 DNA 条形码研究 |
3.3.1 短尾次目 COI 条形码序列特征分析 |
3.3.2 短尾次目 COI 条形码序列遗传距离分析 |
3.3.3 几个争议种 |
3.3.4 短尾次目系统发育初步分析 |
3.4 COI 基因作为 DNA 条形码在甲壳动物鉴定中的有效性分析 |
3.5 DNA 条形码序列用于甲壳动物的系统发育的可行性分析 |
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4)中国海豆蟹科Family Pinnotheridae分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第一章 概论 |
1.1 豆蟹科分类地位和形态特点 |
1.2 豆蟹科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豆蟹科分类系统 |
1.4 研究的材料和方法 |
第二章 豆蟹科系统描述 |
2.1 异额蟹亚科 Subfamily Anomalifrontinae |
2.1.1 异颚蟹属 Genus Anomalifrons |
2.2 倒颚蟹亚科 Subfamily Asthenognathinae |
2.2.1 倒颚蟹属 Genus Asthenognathus |
2.2.2 三强蟹属 Genus Tritodynamia |
2.3 巴豆蟹亚科 Subfamily Pinnotherelinae |
2.3.1 巴豆蟹属 Genus Pinnixa |
2.3.2 方壳豆蟹属 Genus Tetrias |
2.4 豆蟹亚科 Subfamily Pinnotherinae |
2.4.1 拟豆蟹属 Genus Pinnaxodes |
2.4.2 豆蟹属 Genus Pinnotheres |
2.4.3 酒井蟹属 Genus Sakaina |
2.4.4 棱边蟹属 Genus Xanthasia |
2.4.5 砗磲豆蟹属 Genus Tridacnatheres |
2.5 短眼蟹亚科 Subfamily Xenophthalminae |
2.5.1 短眼蟹属 Genus Xenophthalmus |
2.5.2 新短眼蟹属 Genus Neoxenophthalmus |
第三章 豆蟹科区系成分与地理分布特点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已完成文章 |
致谢 |
图版 1—10 |
四、海南岛盾牌蟹属一新种(甲壳纲:短尾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海域瓷蟹科(Porcellanidae)的系统分类学和动物地理学研究[D]. 董栋.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1(08)
- [2]海南岛盾牌蟹属一新种(甲壳纲:短尾类)[J]. 陈惠莲. 动物学报, 1977(04)
- [3]围胸总目、短尾次目(甲壳动物亚门)DNA条形码研究[D]. 原帅. 山西师范大学, 2012(10)
- [4]中国海豆蟹科Family Pinnotheridae分类学研究[D]. 蒋维.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