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遥调电力定量器(论文文献综述)
宋宗耘[1](2018)在《大气污染防治背景下的电力需求侧管理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工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资源的消耗不断增加,大气污染问题逐渐凸显,特别是2012年入冬以来,我国京津唐、长三角、东北地区等重工业地区空气质量指数频繁爆表,大气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电力行业燃煤电厂排放、终端用户散煤燃烧排放、燃油汽车尾气排放等,其中电力行业电煤燃烧排放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2016年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34.6%,电力行业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37.68%,碳排放量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50%。现阶段,我国亟需采用先进的电力需求侧管理理念辅助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落实和深化。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采取有效的经济、技术、行政或引导措施,通过多方协作优化用户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电力使用效率,具有削峰填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环保等多重效益。但是在智能电网迅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紧迫、可再生能源配额制不断完善、用户环保意识提升等多种背景下,电力需求侧管理理论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基于以上考虑,本文立足我国当前面临的大气污染问题背景,从电力需求预测、分时电价、调峰调度、政策激励机制、管理优化建议方案等方面对电力需求侧管理方法进行优化。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如下:(1)对大气污染防治背景下的电力需求预测进行研究,构建基于高斯扰动萤火虫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用电量预测模型和基于密度K-medoids聚类和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误差修正优化贝叶斯网络的日负荷预测模型。针对用电量预测,充分考虑炼铁、炼钢、水泥等重点产品的去产能政策影响量化值对用电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高斯扰动萤火虫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对电网近儿年总体用电需求水平进行预测,通过高斯扰动萤火虫算法对支持向量机参数进行优化,较大地提高了用电量的预测精度;针对日负荷预测,选取空气质量指数、炼铁、炼钢、水泥等重点产品日产量作为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日量化因素用于日峰值负荷预测,运用密度K-medoids聚类挖掘算法将预测样本分为三个聚类簇,采用贝叶斯神经网络模型对各簇分别进行预测,再将预测结果输入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进行误差修正,较大地提高了日峰值负荷和24点负荷的预测精度。(2)对大气污染防治背景下基于电力需求预测的绿色分时电价机制进行优化研究,构建基于动态拓扑双期作用力微粒群算法的绿色分时电价优化模型。基于绿色分时电价机制的运行机理和主体成本获利原理,分析了用户绿色证书认购心理,采用效用理论量化绿色证书认购行为,结合峰谷分时电价用户反应状态,构建了绿色分时电价用户反应函数,并采用模糊快速中心点聚类算法对负荷曲线进行时段划分。在用户行为识别和时段划分的基础上,以峰谷差为优化目标,构建兼顾发电公司、电网公司和电力用户三方效益的绿色分时电价优化模型,通过动态拓扑双期作用力微粒群算法求解得到最优绿色分时电价方案。优化结果显示,绿色分时电价机制能更好的调动起电力用户改变用电习惯的积极性,起到更为有效的削峰填谷的作用,并且随着负荷的优化配置和发电效率的提高,煤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较基本电价削减量大幅度上升,节能减排效益非常明显。(3)对大气污染防治背景下基于预测与电价的多能互补联合调峰调度优化管理进行研究,构建基于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联合调峰调度优化模型,并采用变权理论-物元可拓的综合评价模型对多能互补联合调峰调度系统整体效益进行综合评判。本文优选出与风速频率分布直方图最贴合的分布函数拟合风速随机序列的概率分布,精确刻画风电出力。在此基础上,剖析蓄热式电锅炉和电动汽车这两种储能设备调峰作用机理,提出多能互补联合调峰调度优化模型,采用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求解优化模型,得到蓄热式电锅炉和电动汽车最优接入策略。随后,本文从电网内部的安全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电网外部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四个方面搭建多能互补联合调峰调度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权理论-物元可拓评价模型对联合调峰调度系统整体效益进行综合评判。优化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多能互补联合调峰调度系统在负荷曲线平抑、出力优化、节能减排、经济优化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越性。(4)对大气污染防治背景下电力需求侧管理政策激励机制进行优化设计,提出基于动态演化博弈模型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政策激励过程优化分析方法。本文梳理了电力需求侧管理政策激励机制的作用脉络,明确政府、电网企业、电力用户在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过程中的主要角色和任务,分析政府-电网企业、政府-电力用户间的博弈行为。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模拟电力需求侧管理政策激励过程各方博弈行为,得出最优博弈策略组合及博弈系统动态演化路径,并剖析影响博弈主体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及作用机理。基于博弈分析结果,本文将激励措施与目标约束相结合,从电力需求预测、绿色分时电价和联合调峰调度等方面分别设置针对电网企业和电力用户的政策激励措施。本文将激励措施嵌入齿轮动态分析模型,形成联动、闭环的激励系统,实现电力需求侧管理政策激励机制的优化。(5)提出大气污染防治背景下的电力需求侧管理优化建议方案。基于大气污染防治背景下的电力需求预测优化、电力需求响应绿色电价优化、多能互补联合调峰调度系统优化、电力需求侧管理政策激励机制优化等研究内容,针对当前电力需求侧管理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空白或不足之处,提出建设性的管理建议方案。
张惟[2](2012)在《智能电网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功能拓展及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智能电网的提出,以及智能传感器和现代信息通信等技术的发展,电力需求侧管理被赋予了一些新的内涵。智能电网强调互动,首先体现在电网与用户间信息上的互动。电网公司需要“途径和手段”及时掌握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而分析预测用户的需求,为系统规划和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依据,而用户也需要“途径和手段”获得电网公司的信息,包括当前的电价、供需形势等信息,从而实现科学合理用电,降低用电成本,同时产生资源优化的良好社会效益。需求响应作为增强电网与用户良好互动性的重要手段,正成为智能电网研究的焦点。而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电力需求侧管理和需求响应的重要技术支持手段。本文以智能电网建设为背景,分析了我国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及运行管理应用现状,总结了该系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设计了智能电网环境下我国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拓展功能,并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开发需求响应资源可在更大程度上合理使用一次能源和电力资源,本文选取北京地区为研究对象,根据该地区电力消费特点,深入分析用电负荷特性,在空调负荷和负荷响应分析模型研究基础上,提出负荷响应参与度的概念,测算了北京地区空调负荷响应资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及激励机制建议。
谭刚[3](2003)在《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又称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一个集现代化管理、计算机应用、自动控制、信息等多学科技术于一体,实现电力营销监控、电力营销管理、营业抄收、数据采集和网络连接等多种功能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对用电负荷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可改善负荷曲线,提高发供电设备的利用率,可防止拉闸限电,避免影响社会生产和生活。负荷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是电力企业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趋势,对当前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92年,重庆电网缺电情况十分严重,拉闸限电非常频繁,严重制约了工农业发展及对人民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为此,当时重庆市经委、重庆市电业局决定在重庆市科委、四川省电力局立项,开展负荷控制系统的建设工作,原能源部也将重庆市纳入负荷控制系统的实施范围,重庆市是国家规定1993年要基本实现电力负荷控制到户的35个城市之一。 重庆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始建于1992年,到1996年时,已建成了一个由NOVELL网络构成的控制中心、6个双向中继转发站、2个单向转发站、各类型终端1260多台,覆盖原重庆电业局所辖供电区域。系统规模在当时全国各大中城市建立的电力负荷系统中居首位。 根据形势的需要,重庆市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改造成重庆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目前共建立了具有主中心系统、四个中继站,七个分中心和三个二级分中心,共有各种用户采集终端2820台。又根据需要及可能,系统在功能方面又扩大到变电站抄表和公用配变的测量和监测上,建立了供电局变电站负荷电能量管理系统和公用配变电量集中采集系统。因此又增加了变电站抄表终端105台、公用配变监测终端714台这样一个较大规模的系统。 这三大系统的建设,实现了电力销售各个环节的数据采集工作的,极大地促进营销业务在多方面的进步,成为了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信息技术支持。 在这三大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开展了旁路替代算法的研究工作,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在现有的条件下有效地解决了旁路替代的识别问题。 采用了建立原始数据库、应用数据库,增加数据转换模块的方法,设计了供电局变电站负荷电能量管理系统的数据应用体系,成功地建立了供电局变电站负荷电能量管理系统的数据应用体系。 设计、建设了全公司营销数据采集中心交换网,实现了利用五对频点满足六个供电局负荷管理系统的数传需求,成功解决了供电局主站对用户终端的数据收集和控制管理问题。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研究制定了自己的负荷控制系统通讯规约,在系统数据传输的效率、系统信道上的管理、巡测的响应速度、事件的及时性等多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优越性。
徐延卿[4](2002)在《大庆油田自动抄表系统技术开发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大庆油田电力系统为对象,结合大庆用电营销实际,建立了大庆电力自动抄表系统。主要完成了以下的研究工作: 分析了国内外电能计量、用电营销、自动抄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根据大庆电力系统机构与能量分布特点,建立了大庆油田电力自动抄表系统,重点研究了电力调度中心主站和采油八厂二级站的构成方案,保证系统具有实时性、准确性、科学性、灵活性和先进性。 研究了油田临时变电能表及其自动抄表的通信技术。探讨了电力自动抄表系统的通信技术,重点研究了组网技术,低压电力线通信技术,扩频通信技术,提出了在大庆电力自动抄表系统中利用公众电话网通过调制解调器自动拨号、电力载波和无线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相结合的数据传输方案。 为了监视自动抄表营业系统、接口系统和人工台通信的路由状况,提出了状态监控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实现了对路由和主要进程的监控,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最后,研究了直扩通信的组网方式,提出了系统参数和测试方法,分析了直扩通信技术在大庆自动抄表系统中的应用状况。
孙莹,张莉[5](1996)在《单片微机无线遥调分时段电力定量器》文中提出介绍一种由单片微机实现无线遥调分时段电力定量器,详述其工作原理、电路结构和软件程序。该定量器结构简单、造价低,可分时段定量,并可方便地远方调整定量器的各时段定值,也可用作遥控负荷控制器。
李聪,耿欣,蒋桂霞[6](1993)在《新型遥调电力负荷定量器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一种用于对用户电力负荷进行智能管理的新型的遥调电力定量器的研制。叙述了其工作原理、电路结构和程序设计。
马会亭,孙莹,黄占起[7](1992)在《新型遥调电力定量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遥调电力定量器,评述了它的工作原理、电路结构和程序框图.
潘文,沐扣晓,杜极生[8](1991)在《电力负荷控制用户终端》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电力负荷控制终端。该终端兼容了电力定量器功能,遥讯、遥测、遥调功能强,人机对话方便。文中对终端的几个关键技术和主要特点作了较全面的介绍。
二、新型遥调电力定量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遥调电力定量器(论文提纲范文)
(1)大气污染防治背景下的电力需求侧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气污染防治现状 |
1.2.2 电力需求侧管理 |
1.2.3 绿色电力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电力需求侧管理相关理论 |
2.1 电力需求侧管理框架 |
2.2 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手段 |
2.2.1 经济手段 |
2.2.2 技术手段 |
2.2.3 行政引导手段 |
2.3 分时电价理论 |
2.4 电力系统调峰调度理论 |
2.5 电力需求预测理论 |
2.5.1 直接类电力需求预测模型 |
2.5.2 间接类电力需求预测模型 |
2.6 电力需求侧管理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作用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气污染防治背景下的电力需求预测分析 |
3.1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量化 |
3.1.1 去产能政策 |
3.1.2 去产能政策量化模型 |
3.2 计及政策影响的GDFA-SVM电网用电量预测分析 |
3.2.1 高斯扰动萤火虫算法 |
3.2.2 基于GDFA-SVM的预测模型 |
3.2.3 计及政策影响的GDFA-SVM预测流程 |
3.2.4 实例分析 |
3.3 计及政策影响的DKM-BNN-GARCH电网日负荷预测分析 |
3.3.1 基于密度的K-medoids聚类挖掘算法 |
3.3.2 基于DKM-BNN-GARCH的预测模型 |
3.3.3 计及政策影响的DKM-BNN-GARCH预测流程 |
3.3.4 实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气污染防治背景下基于电力需求预测的需求响应绿色分时电价优化分析 |
4.1 绿色分时电价框架 |
4.1.1 绿色分时电价机制 |
4.1.2 主体成本获利原理分析 |
4.2 绿色分时电价优化模型 |
4.2.1 用户心理响应模型 |
4.2.2 峰谷平时段划分模型 |
4.2.3 基于DNW-TSF-PSO的绿色分时电价优化模型 |
4.3 绿色分时电价的正外部性分析 |
4.3.1 绿色分时电价对日负荷曲线的平缓作用 |
4.3.2 绿色分时电价对煤耗的节约作用 |
4.3.3 绿色分时电价对大气污染物(含CO_2)排放的削减作用 |
4.4 实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气污染防治背景下基于预测与电价的多能互补联合调峰调度优化管理 |
5.1 电能替代政策与风电消纳政策 |
5.2 风力发电不确定性分析及刻画 |
5.3 多能互补联合调峰调度优化模型 |
5.3.1 联合调峰调度系统介绍 |
5.3.2 数学建模及流程 |
5.3.3 实例分析 |
5.4 基于变权理论-物元可拓的多能互补联合调峰调度效益综合评价 |
5.4.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5.4.2 综合评价方法及优选 |
5.4.3 变权理论-物元可拓的综合评价模型 |
5.4.4 实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气污染防治背景下电力需求侧管理政策激励机制优化设计 |
6.1 DSM政策激励机制概述与各主体间博弈行为分析 |
6.1.1 DSM激励机制概述 |
6.1.2 DSM政策激励工具评价 |
6.1.3 DSM项目各主体间博弈行为分析 |
6.2 基于动态演化博弈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政策激励过程分析 |
6.2.1 演化博弈基本理论 |
6.2.2 动态演化博弈的实现 |
6.2.3 DSM政策激励过程动态演化博弈分析 |
6.3 电力需求侧管理政策激励机制优化设计 |
6.3.1 DSM政策激励措施 |
6.3.2 DSM政策激励齿轮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大气污染防治背景下的电力需求侧管理优化建议方案 |
7.1 问题分析 |
7.2 建议方案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智能电网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功能拓展及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电力负荷管理技术的发展概况及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发展概况及现状 |
1.2.2 国内发展概况及现状 |
1.3 智能电网的提出及发展 |
1.3.1 智能电网的提出 |
1.3.2 智能电网的发展 |
1.3.3 智能电网对电力负荷管理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我国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现状及分析 |
2.1 电力负荷管理与电力需求侧管理 |
2.1.1 电力需求侧管理 |
2.1.2 有序用电 |
2.1.3 需求响应 |
2.1.4 节约用电 |
2.2 我国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建设 |
2.2.1 系统组成及网络结构 |
2.2.2 系统建设和运行管理模式 |
2.3 我国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应用 |
2.3.1 系统功能 |
2.3.2 系统运行情况 |
2.3.3 系统对电网企业经营管理和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 |
2.4 系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智能电网环境下我国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拓展功能分析与设计 |
3.1 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
3.1.1 电力负荷管理技术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
3.1.2 电力负荷管理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 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新功能拓展设计 |
3.2.1 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负荷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
3.2.2 新形势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功能拓展设计 |
3.3 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成本效益分析 |
3.3.1 电网公司经济效益 |
3.3.2 电网公司管理效益 |
3.3.3 社会效益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智能电网环境下北京地区电力负荷响应资源分析 |
4.1 北京地区电网负荷特性分析 |
4.1.1 月最大负荷特性曲线 |
4.1.2 地区负荷率和峰谷差率 |
4.1.3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和利用率 |
4.1.4 供冷/热季节周、月负荷曲线 |
4.1.5 日负荷曲线 |
4.2 基于智能互动的空调负荷响应资源分析方法 |
4.2.1 空调负荷测算方法 |
4.2.2 空调负荷响应资源分析方法研究 |
4.3 北京地区空调负荷响应资源计算及结果分析 |
4.3.1 最大空调/降温负荷计算与分析 |
4.3.2 空调/降温负荷响应资源计算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智能电网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实施及建议 |
5.1 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体系 |
5.2 电力负荷管理技术发展方向 |
5.3 电力需求响应技术研究与实践 |
5.4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推广应用的职责分工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3.1 三大数据采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1.3.2 三大数据采集系统的特点 |
1.3.3 在三大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建设中解决的技术关键难点 |
1.4 论文背景 |
2 负荷控制技术概述 |
2.1 负荷控制系统的意义和主要功能 |
2.1.1 建设负荷控制系统的意义 |
2.1.2 负荷控制的效益 |
2.1.3 负荷控制的主要功能 |
2.2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系统简介 |
2.2.1 几种典型系统结构 |
2.2.2 负荷控制系统的管理中心 |
2.3 国内外负荷控制系统的发展情况和现状 |
2.3.1 负荷控制系统在国外的发展情况 |
2.3.2 负荷控制系统在国内的发展历程 |
2.3.3 目前国内负荷控制技术的现状 |
2.3.4 负荷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
3 重庆市负荷控制系统分析 |
3.1 重庆市负荷控制系统的建设历程 |
3.2 重庆市负荷控制系统的现状简介 |
3.3 重庆市负荷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 |
3.3.1 系统组成: |
3.3.2 系统主要任务: |
3.3.3 系统的基本功能 |
3.3.4 重庆市负荷管理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
3.4 拓扑结构 |
3.4.1 系统拓扑结构 |
3.4.2 市公司控制中心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
3.4.3 重庆无线数据传输通道组网设计 |
3.5 用户终端 |
3.5.1 终端的组成及原理 |
3.5.2 终端软件功能 |
3.5.3 终端收集各种信息 |
3.5.4 用户终端结构 |
3.6 重庆市负荷管理系统目前主要采用的两种终端的介绍 |
3.6.1 WJ201N双向终端介绍 |
3.6.2 WJ301SJ双向终端介绍 |
4 供电局变电站负荷电能量管理系统 |
4.1 供电局变电站负荷电能量管理系统简介 |
4.2 系统设计 |
4.2.1 系统构成 |
4.2.2 系统设计指标 |
4.2.3 系统设计原则 |
4.2.4 系统功能要求 |
4.3 主站技术 |
4.3.1 主站的管理功能 |
4.3.2 主站软件设计 |
4.4 终端技术 |
4.4.1 变电站集中采集数据终端的组成 |
4.4.2 主要技术指标和技术参数 |
4.5 电测与组网设计 |
4.6 系统数据应用技术部分 |
4.6.1 数据应用设计 |
4.6.2 供电局数据应用 |
4.6.3 市局数据应用 |
5 公用配电变压器数据采集系统 |
5.1 引言 |
5.2 利用负荷管理系统实现公用配变数据集中收集的原因与条件 |
5.3 公用配变数据集中收集系统 |
5.3.1 电能量数据采集技术特点 |
5.3.2 系统设计 |
5.3.3 通信体系 |
5.3.4 通信组网方式 |
5.3.5 系统现状 |
5.4 配变数据终端 |
5.4.1 配变数据终端主要特点 |
5.4.2 终端主要功能 |
5.4.3 终端安装 |
5.5 初步实现的数据应用 |
5.6 与其它技术方式的比较分析 |
6 系统设计、建设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
6.1 供电局变电站负荷电能量管理系统中的旁路替代算法研究 |
6.1.1 解决旁路替代问题的重要性 |
6.1.2 旁路替代问题的说明 |
6.1.3 常规的旁路替代算法及遇到的问题 |
6.1.4 旁路替代算法研究 |
6.2 供电局变电站负荷电能量管理系统的数据应用体系设计 |
6.2.1 数据应用体系设计的重要性 |
6.2.2 数据应用体系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
6.2.3 解决问题的思路 |
6.2.4 数据应用体系设计的实现 |
6.2.5 设计的数据应用体系的优越性 |
6.3 市公司数据交换中心的设计 |
6.3.1 问题的提出 |
6.3.2 问题分析 |
6.3.3 市公司数据交换中心的设计 |
6.3.4 建立营销数据采集的数据交换中心的优越性 |
6.4 负荷控制系统通讯规约的制定 |
6.4.1 负荷控制系统中通讯规约的重要性 |
6.4.2 通讯规约的需求分析 |
6.4.3 重庆负荷控制系统通讯规约的研究 |
7 论文总结 |
7.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7.2 下一步的打算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大庆油田自动抄表系统技术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大庆电网自动抄表系统设计 |
1.1 自动抄表系统设计基础 |
1.2 大庆油田自动抄表系统设计 |
第二章 临时变电所专用电能表研究 |
2.1 电能计量仪表的类别 |
2.2 电能表的发展趋势 |
2.3 临时变电所专用电能表设计方案 |
第三章 临时变电所电能自动抄表通信系统 |
3.1 临时变电所电能自动抄表通信系统方案 |
3.2 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的研究 |
3.3 GSM通信系统 |
3.4 油田临时变电所电量远传通讯系统设计 |
第四章 电力自动抄表通信方式 |
4.1 组网技术 |
4.2 低压电力线通信技术 |
第五章 状态监控软件的实现 |
5.1 总体设计 |
5.2 系统监视模块的设计 |
5.3 系统接收模块设计 |
5.4 图形界面模块设计 |
5.5 运行结果 |
第六章 电力自动抄表扩频通信技术的应用 |
6.1 直扩通信组成方式 |
6.2 直扩通信系统参数设置及测试 |
6.3 扩频通信在自动抄表应用中的性能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新型遥调电力定量器(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气污染防治背景下的电力需求侧管理优化研究[D]. 宋宗耘.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8(04)
- [2]智能电网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功能拓展及实施研究[D]. 张惟. 华北电力大学, 2012(12)
- [3]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与研究[D]. 谭刚. 重庆大学, 2003(03)
- [4]大庆油田自动抄表系统技术开发研究[D]. 徐延卿.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2(01)
- [5]单片微机无线遥调分时段电力定量器[J]. 孙莹,张莉. 中国电力, 1996(08)
- [6]新型遥调电力负荷定量器的研制[J]. 李聪,耿欣,蒋桂霞. 山东建材学院学报, 1993(02)
- [7]新型遥调电力定量器[J]. 马会亭,孙莹,黄占起. 电工技术, 1992(01)
- [8]电力负荷控制用户终端[J]. 潘文,沐扣晓,杜极生. 电测与仪表, 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