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酸枣叶片治疗冠心病85例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李柳骥[1](2007)在《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心绞痛是因心肌暂时的缺血、缺氧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95﹪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致。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等影响因素的变化,疾病谱较之过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心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逐渐增高,危害性越来越大,因此开展对该类疾病的综合研究,对于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冠心病心绞痛作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典型表现及类似记载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自先秦至民国时期,历代医家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方药、预防调摄等方面均积累了大量的理论认识与临床经验;现代以来,中医对该病更为重视,在逐步完善其病因学、证候学、治疗学等理论的同时,当代医家在继承发挥古代医家观点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各种新的研究手段以及现代医学观点,就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治疗等提出了许多新思路,积累了众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本文在系统搜集古今中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文献学方法为主,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及现状,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的辨治经验。力图全面反映历代医家诊治该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为辨治冠心病心绞痛提供丰富而翔实的参考资料,也必将有助于开拓该病的研究和治疗思路。本文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为古代文献研究,重在阐述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分别论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名、病因病机、病证分类、治则治法、预防调摄等的学术发展概况,同时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对古代胸痹心痛处方及医案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心绞痛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阐发,提出了新的治疗观点。下篇为现代文献研究,重在反映冠心病心绞痛的当代研究概况,全面总结了1949年以来国内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特点、各家论治观点、名医治疗经验、处方用药进展、各类治疗方法等,并旁及基础研究及国外相关研究。对于全面把握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现状、促进本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入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对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论述,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分析了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现实意义;在继承古今医家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心绞痛治疗当重扶阳、调气的观点,并举出了温阳散寒、补气助阳、通阳宣痹、回阳救逆的“扶阳四法”,认为从肺脾二脏入手调理气虚、气滞病机,扶助正气,壮大阳气,祛除阴邪,是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之关键,从而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153医院科研组[2](1976)在《酸枣叶片治疗冠心病85例疗效观察》文中提出 酸枣(Zizy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usBge.)分布全国各地,药源丰富。我们在用酸枣叶防治慢性气管炎过程中,发现对冠心病有一定的疗效。药理试验初步证明,酸枣叶对心肌缺血的改善及提高耐缺氧时间有较好效果。经临床验证冠心病患者85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范维琥,吴宗贵,施海明[3](2018)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国专家共识》文中认为麝香保心丸是目前我国最常使用的一种芳香温通类中成药,其功能主治为"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心前区疼痛、固定不移;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绞痛、心肌梗死见上述证候者"[1]。1981年在我国批准上市以后,最初主要用于即刻缓解冠心病心绞痛发作,进一步用于预防心绞痛发作。为正确使用麝香保心丸,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对其药理作用和迄今为止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证据进
付彩[4](2020)在《基于肠道菌群的酸枣叶总黄酮抗氧化作用研究》文中提出选题依据:酸枣叶为鼠李科枣属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Bunge)Hu ex H.F.Chou的干燥叶(LZJS),资源丰富,缺乏有效的利用途径而被浪费。酸枣叶又名棘叶,始载于《本草纲目》,具有“敛疮解毒,治胫臁疮”之功效。酸枣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皂苷、氨基酸、核苷类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酸枣叶具有明显的镇静安神、抗氧化和保护肝脏等多种保健功效。改善睡眠、抗氧化作用的研究是酸枣叶研究领域热点之一。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酸枣叶中总黄酮含量可高达8.04%,并且对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了酸枣叶总黄酮部位(纯度41%,得率10%)。对总黄酮部位进行表征发现酸枣叶中黄酮类成分多以黄酮醇类(槲皮素、山奈酚)为苷元,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活性。以槲皮素和山奈酚为苷元的化合物不以原型入血,经肠道菌转化为活性物质,被人体吸收利用。因此本研究提出“酸枣叶总黄酮(LZJSF)是否在人体肠道菌群的代谢转化作用下产生了抗氧化活性产物,其在体内是否具有抗氧化作用,作用机制是什么?”的研究假说。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对LZJSF的充分开发利用。目的:建立快速、准确、高效的LZJSF质量控制方法;比较LZJSF经正常人肠道菌液转化前后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以期阐明LZJSF的抗氧化活性产物;以D-gal诱导的氧化损伤大鼠为研究对象,从经典药效学,代谢组学及肠道菌群的角度阐明LZJSF改善D-gal诱导的氧化损伤大鼠的多途径、多靶点作用机制。方法:1.建立基于多反应监测扫描-数据依赖性获取-增强子离子扫描(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Information dependent acquisition-Enhanced product ion scanning,MRM-IDA-EPI)模式对LZJSF中6种成分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并且对其进行方法学考察;采用已建立的方法测定3批样品中6个成分的含量。2.采用体外离体粪便温孵法对LZJSF进行转化,利用LC-Q-Orbitrap-MS/MS技术对肠道菌转化前后样品中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从化学水平采用DPPH·、O2-和Fe3+还原方法及细胞水平采用过氧化氢诱导PC12细胞对转化前后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3.体内腹腔注射D-gal建立氧化损伤大鼠模型,以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LZJSF对D-gal诱导的氧化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并考察了LZJSF对D-gal诱导的氧化损伤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丙二醛(MDA,Malondialdehyde)等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应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对D-gal诱导的氧化损伤大鼠血清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及代谢途径进行分析,并考察LZJSF对内源性小分子及代谢途径的调节作用。最后,从肠道菌群的角度考察LZJSF对D-gal诱导的氧化损伤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1.建立了一种基于MRM-IDA-EPI模式的LC-MS/MS同时测定LZJSF中6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在检测灵敏度高、定量准确的MRM基础上,进一步联合EPI扫描在较低浓度条件下生成二级子离子全扫描图,同时定性定量分析,防止出现假阳性峰干扰判断。其中quercetin-3-O-Rob、quercetin-3-O-Rut、quercetin-3-O-β-D-Gal、quercetin-3-O-β-D-Glu、quercetin-3-Rha、querceti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4%,8.3%,0.1%,0.3%,0.2%,0.00 5%。2.成功建立了离体粪便温孵体系,并建立了UPLC-Q-Orbitrap/MS分析LZJSF经肠道菌群转化前后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以槲皮素和山奈酚为母核的苷类化合物经过肠道菌水解为苷元,苷元随后水解为小酚酸类化合物。在转化0 h、1 h、2 h的样品中quercetin-3-O-Rut、quercetin-3-O-Rob、quercetin-3-O-β-D-Glu、quercetin-3-O-β-D-Gal、quercetin-3-Rha、kaempferol-3-O-Rut含量高;转化4 h、6 h样品中苷元类化合物quercetin、taxifolin、kaempferol含量高;转化24和48 h样品中主要含有小酚酸类化合物3,4-dihydroxyphenylacetic acid、3-hydroxyphenylacetic acid、4-hydroxyphenylacetic acid、m-hydroxyphenylpropionic acid、3-phenylpropionic acid、4-hydroxybenzoic acid、p-hydroxyphenylpropanoic acid。对转化前后样品的化学活性测定发现其对DPPH·、O2-的清除能力4 h、6 h>0 h、1 h、2 h>24 h、48 h,对Fe3+的还原能力4 h、6 h>0 h、1 h、2 h>24 h、48 h。在H2O2诱导PC12细胞损伤也发现相同的趋势,MDA、ROS的含量24 h>0 h>4 h、6 h。3.LZJSF干预D-gal致氧化损伤大鼠的代谢组学与肠道菌群研究(1)LZJSF对D-gal大鼠的干预作用,与Control大鼠比D-gal组大鼠在原平台象限活动路程、活动时间、穿越原平台的次数及游泳速度均小于Control,说明模型成功。比较LZJSF的行为学、血清及脑生化指标,结果表明LZJSF(200 mg/kg)能高效地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修复生物体的氧化应激损伤,使氧化损伤大鼠的学习记忆力提高。(2)LZJSF对D-gal大鼠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通过OPLS-DA模型的VIP>1值并结合t-test的发现D-gal组大鼠12个代谢物发生显着变化,给药后组使valine、isoleucine、leucine和acetic acid等11个代谢物回调。MetPA结果显示LZJSF(200 mg/kg)主要通过调节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和丙酮酸代谢途径发挥作用。(3)LZJSF对D-gal大鼠的肠道菌群影响。Alpha多样性分析发现,LZJSF(100 mg/kg)和LZJSF(200 mg/kg)组使菌群Alpha多样性恢复,LZJSF(200 mg/kg)组可以通过影响门(Firmicutes、Bacteroidetes、Firmicutes/Bacteroidetes)、科(Lactobacillaceae、Coriobacteriaceae、Bacteroidales-S24-7)、属(Unclassified S24-7、Lctobacillus)水平的菌群丰度而对氧化损伤大鼠的肠道菌群起到调节作用。(4)菌群与差异化合物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发现与氧化损伤相关的差异代谢物与肠道菌群的调节具有正相关性或负相关性。结论: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MRM-IDA-EPI模式6种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LZJSF中6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鉴别了LZJSF肠道菌转化后样品中18种原型成分及7种代谢产物,阐明了LZJSF中以槲皮素和山柰酚为母核的糖苷类化合物的转化规律;4 h和6 h为总黄酮代谢转化的关键时间点,糖苷类化合物含量显着降低,而苷元明显升高;且其在化学水平及细胞水平抗氧化活性均最强。LZJSF(200 mg/kg)可改善D-gal诱导的氧化损伤大鼠的记忆损伤及氧化应激作用;LZJSF(200 mg/kg)主要通过调节(1)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2)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3)丙酮酸代谢发挥抗氧化损伤作用;LZJSF(200 mg/kg)可通过影响门、科、属水平的菌群丰度而对氧化损伤大鼠的肠道菌群起到调节作用。与氧化损伤相关的差异代谢物与肠道菌群的调节具有正相关性或负相关性。
姜文睿[5](2018)在《基于生物分子网络的活血化瘀组分配伍药物干预稳定性心绞痛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对患者的疾病的不良转归具有重大的意义,而血瘀是其基本病机之一。大量临床文献表明,应用活血化瘀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临床应用药物多为中药饮片、中成药或单一中药有效成分。中药饮片制剂存在作用成分、机制不清楚的缺点,中成药针对证型及症状较为单一,目前单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新剂型虽有确切的临床效果,但不能充分发挥中药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优势。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中药方剂的研究要做到说清作用成分、作用靶点、作用环节。而组分配伍方剂作为时代背景下的先进产物,能够解决现临床中饮片质量不齐、作用成分、机制不清楚的确定,同时相比较于单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新剂型更能发挥中药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优势。中药组分配伍方剂的运用,是中药研究的新途径,对中医提高疗效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生物分子网络可以从基因转录、蛋白质互作用、生物代谢以及信号转导网络四个层面进行研究,是系统生物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可以解决现实中相互割裂的研究模式,可以对方剂进行系统、整体、尽量全面的分析。因此基于生物分子网络运用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实现在基因层面的共表达网络构建,从基因分子改变到信号通路的改变,全面认识药物作用机制。本研究拟通过严格的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验证活血化瘀组分配伍药物丹参通络胶囊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然后利用网络药理学预测丹参通络胶囊的作用靶点,并抽取部分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高通量测序,构建lncRNA-mRNA互作用网络,并进行GO及KEGG分析,挖掘药物作用机制。本研究将为组分配伍方剂的临床应用以及机制研究提供一定依据。1.文献综述:本部分对58篇临床文献以及30篇组分配伍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别从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进展、组分配伍药物的研究及活血化瘀组分配伍药物的选择两个方面进行综述。2.临床研究目的:通过RCT临床试验,应用活血化瘀法组分配伍药物丹参通络胶囊及其模拟剂进行治疗,运用相应的疗效评价方法评价丹参通络胶囊的临床疗效,并对安全性指标进行观测。方法: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制定,心绞痛分级诊断标准参照《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修订(1979年9月,上海)》制定,心绞痛症状轻重分级标准参照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制定,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制定,中医症状分级参照本次研究标准。本次研究患者来源于广安门医院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的门诊患者,经筛选符合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的患者共40例,随机进入治疗组或对照组。干预措施:两组均维持基础治疗西药,治疗组服用丹参通络胶囊(规格:0.4g/粒)进行治疗,用量为1粒/次,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服用模拟剂(规格:0.4g/粒)进行治疗,用量为1粒/次,每日3次,口服;两组导入期均为1周,疗程为4周。观察指标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疗效指标包括:(1)心绞痛总有效率、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以及心绞痛积分;(2)硝酸甘油用量、硝酸甘油停减率;(3)心电图疗效;(4)中医证候疗效及症状疗效。安全指标包括生命体征、血、尿、便常规以及肝功能、肾功能。试验结果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用卡方检验进行检验。结果:首先对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做基线比较,治疗组20例,其中男患者12例,女患者8例,年龄范围56-70,平均年龄62.15±4.66。对照组20例,其中男患者13例,女患者7例,年龄范围54-69,平均年龄61.2±4.57。两组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方面:(1)心绞痛总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2)心绞痛发作次数:两组治疗后治疗组疼痛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3)心绞痛积分: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硝酸甘油用量(mg):治疗前后两组间硝酸甘油用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70%;(6)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0%,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50%,两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在胸闷、胸痛、乏力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较好;(7)两组前后两次的血常规、DIC、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等理化检查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内。3.实验研究:3.1网络药理学研究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活血化瘀组分配伍药物丹参通络胶囊的可能作用靶点,并通过对靶点的GO及KEGG分析初步预测丹参通络胶囊的治疗靶点基因,可与下一步高通量测序结果进行共同分析。方法:搜索OMIM以及TTD数据库,搜索词为“稳定性心绞痛”“心绞痛”,可获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相关疾病基因以及已知药物作用靶点,得到目标基因靶点集,命名为“CHD”;在TCMSP数据库中,将丹参通络胶囊的药物有效成分相应的化学物质,根据ADME相关特性一一进行确定并搜索,可获得相应化学物质分子模型文件,下载其相应的“.mo12”文件,并将所得“.mo12”文件应用PharmMapper数据库进行药物相似性分析,得到可能作用预测靶点集,命名为“Yao”;将两组靶点集的基因名称在Uniprot数据库中进行统一,具有多个命名的取第一个名称,将统一命名后的两组靶点集制作韦恩图,“CHD”及“Yao”的交集即为本次网络药理学实验预测丹参通络胶囊的作用靶点。将所得靶点应用GeneMANIA网络软件分析可以看出几个靶点基因见物理相关性及共表达特征。再运用MAS3.0进行分析,即可得到靶点基因功能、靶点作用通路及靶点间相互作用网络。结果:通过OMIM及TTD数据库搜索得到“CHD”靶点集,包含204个靶点基因;通过TCMSP、PharmMapper数据库预测得到“Yao”靶点集,包含286个八点基因。两个靶点集取交集后得到3个预测丹参通络胶囊的作用靶点,分别为IL10、F2、AR。GeneMANIA分析这3个八点基因发现3者显示出了 67.64%的物理相关性,但只有13.5%的共表达特征。应用MAS 3.0分析3个靶点基因功能,结果发现参与GO功能20个,参与KEGG通路12个。GO功能中排在前五位的为生理过程(G0:0065007)、细胞过程(G0:0009987)、生物调节(G0:0050789)、物理过程(G0:0007582)和结合(G0:0005488),占所有功能的50.8%。KEGG通路中主要参与了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补体途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相互作用等信号通路。3.2分子生物学实验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实际检测患者血液样本中转录组信息,构建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从lncRNA对mRNA的靶向调控方面,全面的分析本次研究中已被注释以及未被注释的lncRNA,并通过分析有共表达关系的靶基因的GO功能及KEGG通路,挖掘丹参通络胶囊的作用机制。方法:血液样本的采集:通过血液白细胞提取方法提取患者血液中的白细胞并冻存。本次实验研究选取的血液样本为治疗组及对照组随机各抽取6个患者治疗前后的2个血液样本,共计24个血液样本。实验分组及目标基因组确定:实验首先分为A、B两大组,A组为治疗组,B组为对照组;每个大组又分为治疗前后两个小组,即A组分为A1(疗前组)、A2(疗后组),B组分为B1(疗前组)、B2(疗后组)。A、B两组差异基因组名分别为A1-A2以及B1-B2,两组差异基因取交集后,A1-A2组中需去除交集基因,所得基因组命名为A1-A2unique,为本次研究运用的差异基因组。差异基因筛选及确定:对24个血液样本进行质检,质检合格后进行高通量测序,利用hisat2、bowtie2、eXpress软件,运用FPKM算法,将测序结果与参考基因进行对比计算,从3方面进行表达水平检测,同时进行样品相关性检测。利用DESeq软件计算差异倍数,规定|log2FoldChange|>1且pvalue<0.05的差异基因为本次实验所要差异基因,lncRNA及mRNA均为此种筛选方法。共表达计算:将差异lncRNA及mRNA运用皮尔森相关系数进行计算,规定相关系数不低于0.8且p value<0.05的关系对为具有共表达关系。GO、KEGG富集分析:根据上一步具有共表达关系的差异基因,统计每个GO条目及KEGG通路中所包含差异基因个数,并运用超几何分布检验方法计算每个GO条目及KEGG通路中差异基因富集的显着性(Enrichment Score);GO功能使用topGO进行分析,并对BP、CC及MF三大功能为主的top10条目进行详细说明;KEGG则选取冠心病相关通路、炎症相关通路、以及富集基因较多的通路进行分析。结果:血液样本质量检测以及测序质量检测均达到相关标准,证明后续分析准确有效。差异基因筛选得到差异lncRNA共计181个,其中98个为上调基因,83个为下调基因;筛选得到差异mRNA共计312个,其中172个为上调基因,140个为下调基因。lncRNA及mRNA存在共表达关系有333对,其中226对为正相关108对为负相关。对其进行GO分析发现,基因功能主要集中在氧气运输以及维持氧稳态、细胞膜运输、与成肌细胞分化及丝状伪足形成以及免疫过程方面。对其信号通路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有显着基因差异改变的信号通路共有5个,其中cGMP-PKG信号通路(has 04022)以及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has 04620)均是与冠心病密切相关通路,另外3个为与两通路同时相关的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has 04010)、P13K-AKT信号通路(has 04151)以及细胞凋亡信号通路(has04210)。cGMP-PKG信号通路中存在CREB上调以及PDE3下调,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中存在p38下调,MAPK信号通路中存在DAXX、p38下调,P13K-AKT信号通路中存在CREB上调、Bim下调,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中存在DAXX、p38下调。4.结论:活血化瘀组分配伍药物丹参通络胶囊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降低硝酸甘油用量及次数,安全性好,无不良反应;基于生物分子网络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发现,共表达的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MAPK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以及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中,证明活血化瘀组分配伍药物丹参通络胶囊具有心脏保护功能,同时可以缓解炎症反应;其心脏保护功能可能通过DAXX/ASK1/p38以及cAMP/PKA/CREB信号过程实现;在cGMP-PKG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中存在的cAMP/PKA/CREB信号过程以及DAXX/ASK1/p38信号过程存在类似共同调节以及正反馈调节的改变,或可从侧面体现组分配伍药物的中医相须、相使的配伍思想;网络药理学的预测结果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虽未完全吻合,但预测基因可通过间接作用抑制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证明网络药理学预测药物作用靶基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体现在间接作用于相关信号通路。
李可建[6](2007)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筛选优势治法与推荐方药。方法:全面收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临床试验,制定选择标准,筛选合格研究;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合格研究质量;对相关效应指标进行同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结果:检索相关文献5087篇,纳入合格研究236项,涉及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清热法、活血化痰法、活血清热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等治法28种,包括汤剂、丸剂、散剂、注射剂等方药74种,统计分析总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对危险度及率差、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加权均数差、需治疗病人数,并计算99%可信区间(统计结果见附录2)。结论: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本研究认为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为优势治法;首先推荐的益气方药为黄芪注射液,其次为刺五加注射液;首先推荐的益气养阴方药为参麦注射液,其次为生脉注射液;首先推荐的活血方药为灯盏花注射液,其次依次为三七制剂、蚓激酶、葛根素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银杏叶制剂;首先推荐的益气活血方药为补阳还五汤,其次为通心络胶囊;推荐的清热养阴活血方药为脉络宁注射液。
赵婷[7](2012)在《冠心病心绞痛中西医评价结局动态变化特征研究》文中指出研究思路:中医学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主张“司外揣内”,无论是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疾病发生发展规律,还是评价治疗效果,都十分重视患者的“不适”症状。中医传统古籍及理论体系中虽未有疗效评价的概念,但并不缺乏预后结局与疗效评价内容的记载,而当前人们也普遍认为在中医药临床疗效中,证候的改善程度应是评价指标的内容。虽然证候已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中,但是证候评价的对象在疾病结局层面的定位上目前却并不明确。我们认为分析中医评价结局——证候的动态变化特征,并比较与西医评价结局变化特征的异同,对于明确证候评价的疾病结局层面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本课题选择了中医药有明确治疗优势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为例,选择体现中医药治疗特色的中西医评价结局指标——中医证候评分、心绞痛评分以及硝酸甘油使用量做为待分析的疗效评价指标,在对既往完成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中药新药临床试验项目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冠心病心绞痛中西医评价结局——中医证候评分、硝酸甘油使用量及心绞痛评分(即西医症状评分,包括心绞痛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发作频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构建中医证候评分、硝酸甘油使用量与心绞痛评分的变化曲线模型,并通过小样本前瞻性序列研究进行验证,明确冠心病心绞痛中西医评价结局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目的:以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为例,对中西医评价结局指标随时间的变化特征进行探索性研究,构建中医证候评分、硝酸甘油使用量及心绞痛评分变化曲线模型,最终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评价提供新思路与方法,为明确证候评价的结局层面奠定基础。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研究内容一:回顾性分析。以1190例既往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临床试验数据为基础,所有的临床试验均为严格的随机、双盲、多中心、平行对照研究,所有受试者均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且辨证为心血瘀阻证的患者,心功能为Ⅰ、Ⅱ、Ⅲ级。对于原有数据库进行整理及合并,将其转换为纵向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广义估计方程等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中医证候评分、硝酸甘油使用量及心绞痛评分三个变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构建心血瘀阻证中医证候评分、硝酸甘油使用量及心绞痛评分变化曲线模型,明确冠心病心绞痛中西医评价结局动态变化特征。研究内容二:前瞻性验证。在研究内容一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中西医评价结局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连续定向收集100例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且辨证为心血瘀阻证,心功能为Ⅰ、Ⅱ、Ⅲ级。对于所有纳入患者进行中医药治疗,疗程为6周,访视点为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6周,评价的指标包括中医证候评分、硝酸甘油使用量及心绞痛评分,对于这三个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广义估计方程等统计分析方法,验证研究内容一的结论。研究结果:(1)研究内容一:通过对于1190例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临床试验的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可以看出:①描述性统计分析:不论是单个药的数据库分析,还是合并后的数据库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均显示:中医证候总分、心绞痛评分、硝酸甘油每日使用总量这3个变量的平均值有随着时间点而明显减小的变化趋势,但是不同药的数据库,这三个变量下降的幅度不尽相同。②趋势分析:不论是单个药的数据库分析,还是合并后的数据库,将数据转换为纵向数据,结果均显示:中医证候总分、心绞痛评分、硝酸甘油每日使用总量这3个变量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很明显存在的,但是对所有个体而言,都有均数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并呈线性减少的趋势。③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间密切程度的一种方法,而反应两个变量间关系强弱程度和方向的的统计量称作相关系数(coefficient of correlation)。为分析中医证候评分变化与其他西医结局指标变化的特征及相关性。进行了如下分析:对每一个患者,将其中医证候总分相邻两次观察时点、用药前和用药4周后作差得到中医证候的差值分别与心绞痛评分的差值、硝酸甘油每日使用总量差值计算配对的相关系数,并计算显着性水平。统计结果显示:无论是用药前与用药后4周,用药前与用药后2周以及用药后2周与用药后4周相关系数均有显着意义,说明中医证候总分变化与心绞痛评分变化、中医证候总分变化与硝酸甘油每日使用总量变化之间都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不是很高。④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在此模型分析中因变量为中医证候总分、心绞痛评分以及硝酸甘油每日使用总量,这三个指标是一个在用药前、用药后2周和用药后4周三个时间点重复测量3次的指标。设定重复测量指标变量为用药后时间点(TIME)。因此相应的影响因素有两个:不同药种类数据库(Database)、用药后时间点(TIME),将其作为定性变量(因素)纳入模型,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中医证候总分、心绞痛评分以及硝酸甘油每日使用总量这三个指标而言,用药后时间点和药种类数据库的系数都通过了显着性检验,说明这两个指标对个体中医证候总分、心绞痛评分以及硝酸甘油每日使用总量都有影响,并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中医证候总分、心绞痛评分以及硝酸甘油每日使用总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⑤广义估计方程(GEE)分析: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 GEE)是在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 GLM)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专门用来分析纵向数据,其优点在于可区分群体效应和个体内部的各个变量随时间变化趋势,因此,通过GEE模型,分析中医证候评分、硝酸甘油使用量及心绞痛评分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结果显示:观察时间点和药种类数据库对中医证候总分、心绞痛评分以及硝酸甘油每日使用总量有影响,并且相对于用药后4周的患者而言,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各个患者的中医证候总分、心绞痛评分以及硝酸甘油每日使用总量都有下降趋势。(2)研究内容二:通过连续定向收集102例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描述性统计分析:中医证候总分、心绞痛评分的平均值有随着用药时间延长而明显减小的变化趋势,但从用药4周后到药6周后的时间段中平均值的减小趋势趋缓。②趋势分析:对所有个体而言,中医证候总分、心绞痛评分都有均数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并呈线性减少的趋势,但是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下降的趋势减缓,而硝酸甘油每日使用总量仅在用药前至用药2周后呈现出下降的趋势。③相关分析:中医证候总分变化与心绞痛评分变化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不是很高。中医证候总分变化与硝酸甘油每日使用总量变化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④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对于中医证候总分、心绞痛评分而言,用药后时间点系数通过了显着性检验,说明这指标对中医证候总分、心绞痛评分有影响,并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有下降的趋势;对于硝酸甘油每日使用总量而言,用药后时间点系数通过了显着性检验,说明这指标对硝酸甘油每日使用总量有影响,但用药2周后至用药6周后硝酸甘油每日使用总量变化不大。⑤广义估计方程(GEE)分析:对于中医证候总分、心绞痛评分而言,用药时间对其有影响,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中医证候总分、心绞痛评分有下降的趋势;用药后时间点对硝酸甘油每日使用总量有影响,但用药2周后至用药6周后硝酸甘油每日使用总量变化不大。结论:通过以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为例,分析中医结局评价指标——中医证候评分,西医结局评价指标——心绞痛评分、硝酸甘油使用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可以看出:(1)用药时间及干预措施效应是冠心病心绞痛中西医评价结局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2)冠心病心绞痛中西医评价结局都有随着时间延长而呈减少的趋势,其中,中医证候总分、心绞痛评分在用药前至用药2周后变化最大,而从用药4周到用药6周后减小趋势趋缓。(3)治疗6周后,中医证候总分、心绞痛评分仍在下降,提示评价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6周的治疗周期仍显不足。
王斯玥,高海亮,张聪,姜婷婷,张梦培,刘畅,朱文涛[8](2019)在《基于系统评价的银杏叶片治疗高血压病、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文献数据,系统评价银杏叶片治疗高血压病、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检索1993年1月1日-2018年4月18日中英文数据库,采用Rev Man 5. 3软件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合各治疗方案的成本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有效性分析结果显示,银杏叶片组治疗高血压病、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可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银杏叶片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银杏叶片组治疗以上3种疾病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6. 85、49. 0、2. 45。结论银杏叶片在高血压病、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有效性更好,安全性更高,可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李玉峰[9](2003)在《黄芪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疾病。我国冠心病发病率虽然仍低于西方工业化国家,但从流行病学研究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北方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都发现本病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并已成为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冠心病的防治目前仍是医学研究的焦点之一。10年来,心脏介入术、血管重建术的发展,提高了医疗水平,降低了死亡率,但与此同时却大大增加了医疗费用。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在国内临床实践中有较好的体现,许多冠心病患者选用中医药疗法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并从中受益使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学“胸痹”范畴。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多因年老体衰、劳倦内伤、久病之后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运血无力,血滞心脉,其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则因寒邪侵心、七情太过、饮食过于肥甘厚腻,使心胸清明之区,诸阳不展,心脉闭阻,多为瘀血、气滞、痰浊、寒凝。由于标本同病,虚实夹杂,因此在治疗上应予标本兼顾,虚实同治。本病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气虚而致瘀血、痰浊内生,阻于脉中,又加重气虚,而使瘀血、痰浊益甚。所以,紧扣“气虚”、“血瘀”,以补为通,以通为补,通补兼施,以益气活血化瘀为冠心病基本治法,使其补而不壅塞、通而不伤正。黄芪丹参滴丸基本组方为黄芪、丹参、三七、降香,主要作用益气活血。本课题按照药物临床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7,第三辑)中的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具体参照标准进行临床研究设计。结合具体临床实际,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对照的方法,以本院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为主要观察对象,以养心氏片作对照药,对黄芪丹参滴丸和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了对比观察。本研究共纳入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临床一般性资料方面无显着性差异。经过4周的治疗,临床疗效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心电图有效率、硝酸甘油停减率分别为78.3%、48.3%和83.3%,优于对照组的72.5%、42.5%和75%,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变学方面,两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浆粘度与疗前比较均有改善,且有显着性差异(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在中医症状疗效方面,两组均能改善胸痛、胸闷等气虚血瘀型心绞痛主症及心悸等气虚表现,但气短,乏力等气虚症状的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方面,没有观察到明显或有严重后果的不良反应。通过以上临床研究表明,认为本药是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一个安全、有效的制剂,同时提示益气活血法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农一兵[10](2005)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十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在治疗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进展,发展了溶栓、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术,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剂等治疗方法,而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则为这些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随着这些方法的应用,AMI急性期病死率已经降低到4%—6%,远期预后也取得了一定改善,但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AMI的临床研究已有多年的历史,在再灌注治疗之前曾得到广泛的重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降低了病死率,在防治AMI并发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这些研究的质量和疗效尚未得到系统地评价;另一方面,中医药临床研究整体来说对方法学重视程度不够,还没有符合循证医学要求的临床试验证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研究结果的推广和应用。因此,本文对近几十年来中医药治疗AMI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了一次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并进行了一项较大样本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用以探讨早期中药干预对AMI远期预后的影响,试图为中西医结合治疗AMI提供基于循证医学的依据。 一、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文献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方法:①以(中文标题:心肌梗塞or心肌梗死)and(全部检索条目:中医or中药or中西医结合)的检索式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年限为1978年1月至2004年11月。②由2位研究者按照文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意见不同者通过讨论解决。③获取文献的相关研究特征资料,并加以评价。④对合格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定量的Meta分析。 结果:①共检索到1621个文献。②经两次筛选,剔除不符合要求以及重复报道的文献,最终共有252篇文献入选评价。③按照现代临床流行病学的观点,中医药治疗AMI的临床研究存在遵循标准的程度不足、研究设计缺陷较明显(特别是随机、盲法和统计学方法)、观察指标选择不尽理想(特别是缺乏远期预后指标)等问题。对提到“随机”的文献进行Jadad评分,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3—5分)只有1篇,仅仅得到3分。而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质量评分结果,也没有1篇得分超过6分(总分是12分)。④只有8篇文献可以进入Meta分析程序,总病例数仅738例,Meta分析显示与常规西药相比,加用中药进行干预对AMI患者死亡率的影响没有统计学差异(P=0.24),临床总有效率(P=0.17)和心律失常发生率(P=0.07)也没有差异,但中药干预组再梗率、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分别为0.007和0.01),治疗后左室EF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1)。 结论:总体来说中医药治疗AMI的临床研究文献质量存在较多问题,极大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Meta分析显示中药对减少再梗和心力衰竭、提高左室EF射血分数有益,但仅以本项Meta分析为基础,对于中医药治疗AMI的疗效目前尚不能得出最终的结论。
二、酸枣叶片治疗冠心病85例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酸枣叶片治疗冠心病85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古代文献研究 |
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与概念考辨 |
1.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
1.1.1 病名萌芽期 |
1.1.2 病名内涵充实期 |
1.1.3 病名内涵争议期 |
1.1.4 病名初步统一期 |
1.2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概念考辨 |
1.2.1 心痛与胸痛、膈痛 |
1.2.1.1 心痛 |
1.2.1.2 胸痛与膈痛 |
1.2.2 胸痹与心痹、胸痹心痛 |
1.2.2.1 胸痹与心痹 |
1.2.2.2 胸痹心痛 |
1.2.3 厥心痛与真心痛 |
1.2.3.1 厥心痛 |
1.2.3.2 真心痛 |
1.2.4 卒心痛与久心痛 |
1.2.4.1 卒心痛 |
1.2.4.2 久心痛 |
1.2.5 九种心痛 |
1.2.6 心胃痛(心脾痛)与心疝、心中寒 |
1.2.6.1 心胃痛(心脾痛) |
1.2.6.2 心疝与心中寒 |
1.2.7 病名之辨 |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2.1 病因认识 |
2.1.1 风寒为首,外邪侵袭 |
2.1.2 思虑过度,七情内伤 |
2.1.3 饮食不节,痰饮由生 |
2.1.4 劳逸失度,气血不调 |
2.1.5 脏腑虚弱,他脏及心 |
2.2 病机分析 |
2.2.1 心痛发作机理 |
2.2.1.1 不通则痛 |
2.2.1.2 牵引作痛 |
2.2.1.3 不荣则痛 |
2.2.2 疾病产生机理 |
3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与证候分类 |
3.1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分类 |
3.2 冠心病心绞痛的证候分类 |
3.2.1 《金匮要略》之辨证 |
3.2.1.1 胸痹之辨证 |
3.2.1.2 心痛之辨证 |
3.2.2 病因辨证 |
3.2.3 八纲辨证 |
3.2.3.1 寒热辨证 |
3.2.3.2 虚实辨证 |
3.2.4 气血辨证 |
4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则治法 |
4.1 治则概述 |
4.1.1 辨证治则 |
4.1.1.1 阴阳辨证治则 |
4.1.1.2 表里辨证治则 |
4.1.1.3 虚实辨证治则 |
4.1.1.4 寒热辨证治则 |
4.1.1.5 气血辨证治则 |
4.1.1.6 脏腑辨证治则 |
4.1.2 胸痹心痛辨病治则 |
4.2 治法概述 |
4.2.1 药物疗法 |
4.2.1.1 祛邪诸法 |
4.2.1.2 扶正诸法 |
4.2.1.3 扶正祛邪诸法 |
4.2.1.4 心病专药 |
4.2.2 针灸、按摩与导引 |
4.2.2.1 针灸 |
4.2.2.2 按摩 |
4.2.2.3 导引 |
4.2.3 其他疗法 |
4.2.3.1 外治法 |
4.2.3.2 食疗药膳 |
4.2.3.3 心理疗法 |
5 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调摄 |
5.1 心绞痛的预防 |
5.1.1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
5.1.2 起居有常,寒温适宜 |
5.1.3 饮食有节,戒烟限酒 |
5.1.4 不妄作劳,动而中节 |
5.2 心绞痛的调摄 |
5.2.1 精神 |
5.2.2 饮食 |
5.2.3 运动 |
5.2.4 禁忌 |
6 冠心病心绞痛的专题研究 |
6.1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处方用药研究 |
6.1.1 研究意义与入选标准 |
6.1.2 古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小方概况 |
6.1.2.1 汉唐时期 |
6.1.2.2 宋元时期 |
6.1.2.3 明清时期 |
6.1.3 讨论 |
6.1.3.1 汉唐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1.3.2 宋元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1.3.3 明清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2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医案研究 |
6.2.1 研究意义及入选标准 |
6.2.1.1 研究意义 |
6.2.1.2 入选标准 |
6.2.2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医案分析 |
6.2.2.1 元明时期医案 |
6.2.2.2 清~民国时期医案 |
6.2.3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证治规律探讨 |
6.2.3.1 元明时期与清~民国时期用药规律比较 |
6.2.3.2 证治规律 |
7 冠心病心绞痛相关问题探讨 |
7.1 肝心痛意义探讨 |
7.1.1 概念源起与发展 |
7.1.2 现代应用 |
7.1.2.1 理论阐述及辨证分型 |
7.1.2.2 临床研究 |
7.1.3 意义探讨 |
7.2 扶阳在心绞痛治疗中的地位 |
7.2.1 阴阳关系,阳为主导 |
7.2.2 心痛病机,“阳微”为主 |
7.2.2.1 心阳虚 |
7.2.2.2 肺阳虚 |
7.2.2.3 脾阳虚 |
7.2.2.4 肾阳虚 |
7.2.3 治重阳气,古今一贯 |
7.2.4 扶阳含义,“温补通回” |
7.2.4.1 温阳散寒 |
7.2.4.2 补气助阳 |
7.2.4.3 通阳宣痹 |
7.2.4.4 回阳救逆 |
7.3 论心绞痛祛邪首当调气 |
7.3.1 心痛标证,其“本”在气 |
7.3.2 调气之法,重在脾肺 |
7.4 热证心痛辨析 |
7.4.1 古籍所载,郁热为多 |
7.4.2 今人发挥,痰热郁毒 |
7.4.2.1 理论上,阐发郁热伤络、热毒学说 |
7.4.2.2 临床上,审证应用清法治热证心痛 |
7.4.3 评述 |
下篇 冠心病心绞痛的现代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
1.1 概述 |
1.2 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
1.3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1.3.1 心绞痛的临床特征 |
1.3.2 心绞痛的临床分型 |
1.4 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1.4.1 心绞痛的诊断 |
1.4.2 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
1.5 心绞痛的治疗 |
1.5.1 抗心肌缺血的综合防治 |
1.5.2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1.5.3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研究 |
2.1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2.1.1 心绞痛的病因 |
2.1.2 心绞痛的病机 |
2.2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 |
2.2.1 宏观辨证 |
2.2.2 微观辨证 |
2.2.2.1 脂质代谢方面 |
2.2.2.2 心功能方面 |
2.2.2.3 微循环方面 |
2.2.2.4 血小板形态与功能方面 |
2.2.2.5 血液流变学方面 |
2.2.2.6 氧自由基方面 |
2.2.2.7 血管活性物质方面 |
2.2.2.8 免疫功能方面 |
2.2.2.9 激素方面 |
2.2.2.10 同型半胱氨酸方面 |
2.2.2.11 其他方面 |
3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论治 |
3.1 辨证分型治疗 |
3.1.1 分3 型治疗 |
3.1.2 分4 型治疗 |
3.1.3 分5 型治疗 |
3.1.4 分6 型治疗 |
3.1.5 分7 型治疗 |
3.1.6 分8 型治疗 |
3.1.7 分10 型治疗 |
3.2 各家论治观点研究 |
3.2.1 从八纲论治 |
3.2.1.1 从虚实论治 |
3.2.2 从病邪论治 |
3.2.2.1 从痰湿论治 |
3.2.2.2 从瘀血论治 |
3.2.2.3 从痰瘀论治 |
3.2.2.4 从火邪论治 |
3.2.2.5 从毒论治 |
3.2.2.6 从郁论治 |
3.2.3 从脏腑论治 |
3.2.3.1 从肾论治 |
3.2.3.2 从脾论治 |
3.2.3.3 从肝论治 |
3.2.3.4 从肺论治 |
3.2.3.5 从胆论治 |
3.2.3.6 从胃论治 |
3.2.3.7 从五脏六腑论治 |
3.2.4 其他 |
3.2.4.1 从阴虚论治 |
3.2.4.2 从络论治 |
3.2.4.3 从营卫失调论治 |
4 名老中医治疗经验 |
4.1 冉雪峰:利膈通络消症散结治心绞痛 |
4.2 曹惕寅:重疏导心经逆气,用药贵乎轻灵 |
4.3 蒲辅周:主用两和散治心痛 |
4.4 李斯炽:法遵辨证论治,扶正兼以祛邪 |
4.5 岳美中:心痛病因阳虚受寒,化瘀辅以通阳行气 |
4.6 秦伯未:气血不利为病机,养血扶阳以治本 |
4.7 张伯臾:注重心肾并治,推崇膏方调治、散剂善后 |
4.7.1 病机认识 |
4.7.2 治疗大法 |
4.7.3 临床用药特点 |
4.8 赵锡武: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胸痹 |
4.9 宋孝志:脏腑分型论治心绞痛 |
4.10 袁家玑:重视痰邪致病,通阳化痰为治 |
4.11 任应秋:辨证论治冠心病,扶阳通营为先务 |
4.12 郭士魁:主以通法治心痛 |
4.13 俞慎初:治心痛不离“补虚”、“通脉” |
4.14 邓铁涛:治重调脾护心、益气除痰 |
4.15 万友生:自拟丹络蒌薤汤疗胸痹 |
4.16 董建华:辨病辨证相结合,理气活血基本方 |
4.17 陆芷青:病机气阴痰瘀,辨证舌脉为凭 |
4.18 路志正:胸痹治从脾胃、肝 |
4.19 颜德馨:心痛分三期,法用温、通、补 |
4.20 方药中:重视心肾,阴阳平调 |
4.21 周信有:自拟心痹一号方,益气温肾祛痰瘀 |
4.22 高辉远:辨证兼用自拟方 |
4.23 焦树德:辨证虚实,心肺并调,气血同治 |
4.24 张琪:辨证八法治心痛 |
4.25 印会河:胸痹治同肝着,方用旋覆花汤 |
4.26 周次清:祛邪为主,常法有四 |
5 冠心病心绞痛的固定方加减与中成药治疗 |
5.1 固定方加减治疗 |
5.1.1 祛邪诸法 |
5.1.1.1 活血化瘀法 |
5.1.1.2 疏肝行气法 |
5.1.1.3 温阳散寒法 |
5.1.1.4 行气活血法 |
5.1.1.5 通阳活血法 |
5.1.1.6 消积化滞法 |
5.1.1.7 软坚破结法 |
5.1.1.8 化痰祛瘀法 |
5.1.1.9 化痰通阳法 |
5.1.1.10 活血通鼻窍法 |
5.1.1.11 散寒息风通络法 |
5.1.2 扶正诸法 |
5.1.2.1 益气温阳法 |
5.1.2.2 益气养阴法 |
5.1.2.3 益气养心法 |
5.1.2.4 温通心阳法 |
5.1.2.5 益气健脾法 |
5.1.2.6 益气补肺法 |
5.1.2.7 补肾法 |
5.1.2.8 调补心肾法 |
5.1.2.9 滋阴益气补肾法 |
5.1.3 扶正祛邪诸法 |
5.1.3.1 益气活血法 |
5.1.3.2 滋阴活血法 |
5.1.3.3 温阳活血法 |
5.1.3.4 通络益气法 |
5.1.3.5 益气化痰祛瘀法 |
5.1.3.6 益气温阳活血法 |
5.1.3.7 益气养阴活血法 |
5.1.3.8 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 |
5.1.3.9 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法 |
5.1.3.10 补肾涤痰法 |
5.1.3.11 补肾活血法 |
5.1.3.12 温肾化痰祛瘀法 |
5.1.3.13 补脾和胃法 |
5.1.3.14 健脾活血祛痰法 |
5.1.3.15 养心化痰通络法 |
5.1.3.16 补心益肾祛瘀法 |
5.1.3.17 补脾益肺、理气活血法 |
5.1.3.18 补心益肾、化痰祛瘀法 |
5.2 中成药治疗 |
5.2.1 丸剂 |
5.2.1.1 滴丸 |
5.2.1.2 微丸与浓缩丸 |
5.2.2 散剂 |
5.2.3 煎膏剂与流浸膏剂 |
5.2.4 片剂 |
5.2.5 胶囊剂 |
5.2.6 合剂(口服液) |
5.2.7 颗粒剂(冲剂) |
5.2.8 注射剂 |
5.2.9 气雾剂、喷雾剂 |
5.2.10 软膏剂 |
5.2.11 膏药 |
5.2.12 其他剂型 |
6 冠心病心绞痛的单味药物治疗 |
6.1 根类 |
6.1.1 三七 |
6.1.2 丹参 |
6.1.3 西洋参 |
6.1.4 当归 |
6.1.5 麦冬 |
6.1.6 刺五加 |
6.1.7 黄芪 |
6.1.8 葛根 |
6.1.9 缬草 |
6.2 根茎类 |
6.2.1 大蒜 |
6.2.2 川芎 |
6.3 果实类 |
6.3.1 山楂 |
6.3.2 刺蒺藜 |
6.4 花类 |
6.4.1 红花 |
6.4.2 鸡冠花 |
6.4.3 蒲黄 |
6.5 叶类 |
6.5.1 茶叶 |
6.5.2 银杏叶 |
6.6 茎藤类 |
6.6.1 桑寄生 |
6.7 全草类 |
6.7.1 长白瑞香 |
6.7.2 回心草 |
6.7.3 灯盏细辛 |
6.7.4 红景天 |
6.7.5 苦碟子 |
6.7.6 香青兰 |
6.7.7 穿心莲 |
6.7.8 绞股蓝 |
6.7.9 益母草 |
6.7.10 淫羊藿 |
6.8 动物类 |
6.8.1 水蛭 |
6.8.2 地龙 |
6.8.3 熊胆 |
7 冠心病心绞痛的针灸、穴位、推拿、气功治疗 |
7.1 针灸疗法 |
7.1.1 体针疗法 |
7.1.1.1 辨证分型治疗 |
7.1.1.2 固定处方治疗 |
7.1.2 耳针疗法 |
7.1.2.1 耳穴电针法 |
7.1.2.2 耳穴贴压法 |
7.1.3 头针疗法 |
7.1.4 腕踝针疗法 |
7.1.5 第二掌骨侧针法 |
7.1.6 温针疗法 |
7.1.7 电针疗法 |
7.1.8 灸法 |
7.1.8.1 艾条灸法 |
7.1.8.2 隔物灸法 |
7.1.9 刺血疗法 |
7.1.10 其他针灸疗法 |
7.1.10.1 信息治疗仪穴位治疗 |
7.1.10.2 微波针灸治疗 |
7.1.10.3 指穴敏感点治疗 |
7.1.11 综合疗法 |
7.1.11.1 电耳针配合体针、穴位注射 |
7.1.11.2 针刺配合灸法 |
7.1.11.3 针刺配合耳穴埋针 |
7.2 穴位疗法 |
7.2.1 穴位注射法 |
7.2.1.1 西药注射 |
7.2.1.2 中药注射 |
7.2.2 穴位埋植法 |
7.2.2.1 穴位埋线法 |
7.2.2.2 穴位埋藏微型助压器 |
7.2.3 穴位贴压法 |
7.2.3.1 辨证取穴贴压 |
7.2.3.2 固定穴位贴压 |
7.2.4 其他穴位疗法 |
7.3 推拿疗法 |
7.3.1 压痛点推拿 |
7.3.2 心区局部推拿 |
7.3.3 足反射区推拿 |
7.3.4 全身推拿 |
7.4 气功疗法 |
7.4.1 治疗原理 |
7.4.2 治疗冠心病功法简介 |
7.4.3 冠心病辨证施功 |
7.4.3.1 治疗虚证功法 |
7.4.3.2 治疗实证功法 |
7.4.4 临床应用 |
7.4.4.1 内气疗法 |
7.4.4.2 外气疗法 |
7.4.4.3 内气与外气结合疗法 |
8 冠心病心绞痛的综合疗法 |
8.1 中药与非药物疗法结合治疗 |
8.1.1 中成药与药浴、刮痧、体疗结合法 |
8.1.2 中成药与针灸结合法 |
8.1.3 汤剂与体针、耳针结合法 |
8.1.4 汤剂与针灸、气功结合法 |
8.1.5 汤剂与耳穴贴药结合法 |
8.2 西药与针灸结合治疗 |
8.3 非药物疗法相互结合治疗 |
8.3.1 拔罐、贴敷、温灸结合法 |
8.3.2 温灸、拔罐、穴位注射结合法 |
8.3.3 穴位注射与食疗结合法 |
8.3.4 针灸与氧疗结合法 |
8.3.5 穴位按摩与耳压结合法 |
9 冠心病心绞痛的食疗与护理 |
9.1 冠心病心绞痛的饮食疗法 |
9.1.1 冠心病辨病与辨证食疗 |
9.1.1.1 冠心病食疗方 |
9.1.1.2 冠心病的辨证食疗 |
9.1.2 临床应用 |
9.1.2.1 单味食品治疗冠心病 |
9.1.2.2 辨证配膳治疗冠心病 |
9.2 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 |
9.2.1 冠心病护理常规 |
9.2.1.1 环境安排 |
9.2.1.2 起居护理 |
9.2.1.3 情志护理 |
9.2.1.4 服药护理 |
9.2.1.5 饮食护理 |
9.2.1.6 排泄护理 |
9.2.2 疾病护理 |
9.2.2.1 危重期护理 |
9.2.2.2 缓解期护理 |
9.2.3 心绞痛辨证施护 |
10 国外中医药治疗心绞痛相关研究 |
10.1 针灸 |
10.1.1 针灸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 |
10.1.2 针刺对心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10.2 中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I.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急症诊疗规范 |
II. 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III. 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
IV.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危险度分层 |
V.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试行标准 |
VI.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 |
VII.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 |
(3)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国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麝香保心丸的研制、成分和作用机制 |
1.1 来源与成分 |
1.2 作用机制 |
1.3 麝香保心丸的化学组成和代谢 |
2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
2.1 终止心绞痛发作 |
2.2 预防心绞痛发作 |
2.3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
3 麝香保心丸的安全性 |
4 麝香保心丸的临床应用进展 |
4.1 稳定性心绞痛的长期治疗 |
4.2 老年人心绞痛的治疗 |
4.3 与冠脉血运重建的联合应用 |
4.4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治疗 |
4.5 合并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的心绞痛的治疗 |
4.6 冠脉微血管病变和慢血流、心脏X综合征的治疗 |
5 结语 |
(4)基于肠道菌群的酸枣叶总黄酮抗氧化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图及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图 |
1.2.3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酸枣叶的保健功能及产品开发研究进展 |
2.1.1 国内研究进展 |
2.1.2 植物来源及分布 |
2.1.3 化学成分 |
2.1.4 药理作用 |
2.1.5 酸枣叶茶的开发 |
2.1.6 酸枣叶综合产品开发 |
2.1.7 总结与展望 |
第三章 LZJSF的质量控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MRM-IDA-EPI模式对LZJSF中6 种成分定性和定量分析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结果与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ZJSF经正常人肠道菌转化前后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
4.1 引言 |
4.2 LZJSF经正常人肠道菌转化前后化学成分变化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3 LZJSF经正常人肠道菌转化前后抗氧化活性评价 |
4.3.1 实验材料 |
4.3.2 实验方法 |
4.3.3 结果及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ZJSF对 D-半乳糖诱导氧化损伤大鼠保护作用及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LZJSF对 D-gal诱导氧化损伤大鼠保护作用研究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 基于~1H-NMR代谢组学的LZJSF对 D-gal氧化损伤大鼠机制研究 |
5.3.1 实验材料 |
5.3.2 实验方法 |
5.3.3 实验结果 |
5.4 LZJSF对 D-gal氧化损伤大鼠的肠道菌群影响 |
5.4.1 实验材料 |
5.4.2 实验方法 |
5.4.3 实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6.1 结语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基于生物分子网络的活血化瘀组分配伍药物干预稳定性心绞痛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中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
1 古代活血化瘀方剂的临床应用 |
1.1 古代治疗“胸痹”活血化瘀方剂的研究 |
1.2 古代活血化瘀方剂现代临床应用研究 |
2 自拟活血化瘀方剂的临床应用 |
3 现代活血化瘀新药临床研究 |
4 小结 |
第二节 组分配伍药物的研究及活血化瘀组分配伍药物的选择 |
1 组分配伍 |
1.1 组分配伍的理论基础 |
1.2 组分配伍的配伍原则与方法 |
1.3 组分配伍的主要目标 |
1.4 组分配伍的意义 |
2 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活血化瘀组分配伍药物 |
2.1 活血化瘀组分配伍药物的组方模式及用药 |
2.2 活血化瘀组分配伍药物的组分选择 |
3 小结 |
第二章 临床试验部分 丹参通络胶囊对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1 诊断标准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1.3 疗效评价标准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病例纳入情况 |
3.2 一般情况比较 |
3.3 疗效评价 |
4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一节 丹参通络胶囊的网络药理学靶点预测 |
1 实验步骤 |
2 实验结果: |
2.1 丹参通络胶囊(DSTLJN)的ADME相关特性 |
2.2 冠心病相关基因及靶点 |
2.3 预测药物的潜在靶点 |
2.4 共同作用靶点预测 |
2.5 运用GeneMANIA分析 |
2.6 GO以及KEGG通路分析和网络构建 |
3 小结 |
第二节 丹参通络胶囊干预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患者的生物分子网络靶标研究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1 临床材料 |
1.1 实验对象及分组 |
1.2 实验对象的入选与排除标准 |
2 实验采集 |
2.1 一般情况采集 |
2.2 血样采集 |
3 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 |
3.1 实验主要试剂 |
3.2 实验主要仪器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1 外周血白细胞分离与提纯 |
2 全转录组总RNA的提取 |
3 全转录组总RNA的质量检测 |
4 全转录组RNA测序检测 |
5 原始数据以及测序数据产出统计分析 |
6 转录组表达水平分析 |
7 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
第三节 实验结果 |
1 转录组原始数据及测序数据产出统计 |
2 差异mRNA、lncRNA筛选结果 |
2.1 差异mRNA筛选结果 |
2.2 差异lncRNA筛选结果 |
3 差异mRNA、lncRNA共表达结果 |
4 小结 |
讨论 |
1 活血化瘀药临床常用中药及发展方向 |
2 活血化瘀组份配伍药物DSTLJN临床研究的意义 |
3 DSTLJN的作用机制分析 |
4 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与高通量测序结果对比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查新报告 |
(6)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文献检索及其结果合并 |
1.1 文献检索 |
1.1.1 检索范围 |
1.1.2 检索策略 |
1.2 检索结果合并 |
1.2.1 合并策略 |
1.2.2 关键类 |
2 文献选择 |
2.1 文献选择标准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文献选择方法 |
2.2.1 初筛 |
2.2.2 二次筛选 |
2.2.3 三次筛选 |
3 文献分组、分类、编号、登记 |
3.1 文献分组 |
3.2 文献分类 |
3.3 文献编号 |
3.4 文献登记 |
4 文献质量评价 |
5 文献信息收集 |
6 统计分析方法 |
6.1 Q统计量检验法 |
6.2 固定效应模型 |
6.3 随机效应模型 |
6.4 漏斗图分析 |
6.5 敏感性分析 |
6.6 失效安全数 |
7 效应指标 |
7.1 相对危险度、率差、加权均数差 |
7.2 需治疗病人数 |
结果 |
1 扶正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 益气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1 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2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3 黄芪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统计结果 |
1.2 益气养阴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2.1 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2.2 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 祛邪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 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1 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2 丹参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3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4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5 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6 红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7 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8 蚓激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9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10 其他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2 清热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2.1 安宫牛黄丸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3 数种祛邪治法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 扶正祛邪方药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1 益气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2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3 其他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2 清热养阴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2.1 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3 其他扶正祛邪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讨论 |
1 临床疗效分析 |
1.1 有效治法筛选 |
1.2 有效方药筛选 |
1.2.1 扶正方药筛选 |
1.2.2 祛邪方药筛选 |
1.2.3 扶正祛邪合用方药筛选 |
2 安全性分析 |
2.1 不良反应分析 |
2.2 恶化/病死情况分析 |
3 统计结果稳定性分析 |
4 优势治法、推荐方药筛选 |
5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机假说 |
6 影响系统评价结论的可能因素 |
6.1 纳入研究质量 |
6.2 发表性偏倚 |
6.3 临床异质性 |
6.4 待评价研究 |
6.5 证候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体系 |
7 后续研究 |
7.1 动态更新系统评价 |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
7.3 推广应用系统评价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查新报告 |
附录1 文献检索与选择结果一览表 |
附录2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统计结果一览表 |
附录3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纳入研究基本特征一览表 |
附录4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待评价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
附录5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排除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
详细摘要 |
(7)冠心病心绞痛中西医评价结局动态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证候疗效评价的应用现状及其问题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价指标及标准的文献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价指标 |
2.2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价标准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中西医评价结局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目标 |
3 数据来源及冠心病心绞痛数据库简介 |
4 统计分析软件及方法 |
4.1 统计分析软件 |
4.2 统计分析内容及方法 |
5 结果 |
5.1 一般情况概述 |
5.2 对不同数据库中西医评价结局动态变化探索性数据分析 |
5.3 4个数据库合并后中西医评价结局动态变化的探索性数据分析 |
5.4 4个数据库合并后中西医评价结局动态变化相关分析 |
5.5 构建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中西医评价结局动态变化特征 |
5.6 通过广义估计方程分析中西医评价结局动态变化特征 |
6 讨论 |
7 结论 |
第三部分 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中西医评价结局动态变化特征前瞻性验证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设计 |
2.1 总体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3 统计分析软件 |
4 统计分析方法 |
5 结果 |
5.1 一般情况概述 |
5.2 入选患者人口学及疾病一般情况分析 |
5.3 102例中西医评价结局动态变化的探索性统计分析 |
5.4 102例中西医评价结局动态变化相关分析 |
5.5 构建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102例冠心病心绞痛中西医评价结局动态变化特征 |
5.6 通过广义估计方程(GEE)分析102例冠心病心绞痛中西医评价结局动态变化特征 |
6 讨论 |
7 结论 |
结语 |
附件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
(8)基于系统评价的银杏叶片治疗高血压病、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1.3 文献质量评价 |
1.4 数据提取 |
1.5 有效性、安全性评价方法 |
1.6 药物经济性评价方法 |
2 结果 |
2.1 检索结果及质量评价 |
2.2 Meta分析结果 |
2.2.1 银杏叶片治疗高血压Meta分析结果 |
2.2.2 银杏叶片治疗脑梗死Meta分析结果 |
2.2.3 银杏叶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Meta分析结果 |
2.3 安全性评价结果 |
2.4 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 |
2.4.1 成本效果分析 |
2.4.2 敏感性分析 |
3 结论 |
(9)黄芪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英汉对照 |
第一部分 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 |
1 病因病机 |
2 治疗研究 |
3 实验研究 |
4 中医药治疗心绞痛的现代认识 |
5 结语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 |
2 发病机制 |
3 危险性评价 |
4 治疗研究 |
5 进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黄芪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 |
1 病例来源 |
2 诊疗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临床资料分析 |
5 治疗结果 |
6 疗效分析 |
7 讨论 |
8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词表 |
文献综述 |
第一部分、急性心肌梗死的现代治疗进展回顾 |
第二部分、急性心肌梗死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综述 |
第三部分、预后研究的方法学探讨 |
临床研究 |
第一部分、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文献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前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早期中药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文献评价表 |
附件二、早期中药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影响的回顾性研究观察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酸枣叶片治疗冠心病85例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D]. 李柳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2]酸枣叶片治疗冠心病85例疗效观察[J]. 153医院科研组. 人民军医, 1976(01)
- [3]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国专家共识[J]. 范维琥,吴宗贵,施海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02)
- [4]基于肠道菌群的酸枣叶总黄酮抗氧化作用研究[D]. 付彩. 山西大学, 2020(01)
- [5]基于生物分子网络的活血化瘀组分配伍药物干预稳定性心绞痛的作用机制研究[D]. 姜文睿.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8(01)
- [6]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D]. 李可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5)
- [7]冠心病心绞痛中西医评价结局动态变化特征研究[D]. 赵婷.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01)
- [8]基于系统评价的银杏叶片治疗高血压病、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经济学分析[J]. 王斯玥,高海亮,张聪,姜婷婷,张梦培,刘畅,朱文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04)
- [9]黄芪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D]. 李玉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3(01)
- [10]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D]. 农一兵.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