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地磁标本的野外采集工作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侯林[1](2020)在《西侯度遗址文化层的磁性年代及古气候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侯度遗址是我国境内发现的第一个属于早更新世时期的旧石器文化遗址,关于其文化层年代学和古气候环境的研究对探讨东亚早期人类的演化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考虑到西侯度遗址文化层属于河湖相埋藏环境,产出文化层的砂砾石层显示出复杂的水动力条件,许多学者对文化层上方的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和其下方的河湖相沉积也有不同认识,加之对文化层采用的测年方法不一,不同方法获得的年代值有出入,同一方法获得的年代值也多没有反复验证,这些都使得学者们对文化层未达成统一的年代框架;而关于西侯度遗址文化层对应的古气候环境研究,长期以来主要是借助文化层中出土的古脊椎动物群化石来重建的,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为能更好地厘清西侯度遗址文化层的年代和对应的古气候环境,本文研究过程中先是通过野外沉积地貌调查,在安里剖面找到了与产出文化层的砂砾石层同期同套的砂砾石层,借助这一发现,进一步摸清了文化层上覆下伏沉积体的特征,而后通过古地磁极性测年法和地层孢粉分析法对西侯度遗址文化层开展了磁性年代和古气候环境研究。野外采样样品的热退磁数据显示,产出文化层的砂砾石层上方出现了完整的贾拉米洛正极性亚带,其位于剖面31.2-36.5米深处,厚5.3米,涵盖了S10、S11、S12古土壤及其间黄土,而产出文化层的砂砾石层位于该正极性亚带底界下方8.1米处。根据国际标准古地磁极性年表(GPTS)可知贾拉米洛正极性亚带横跨的年代范围为0.99Ma-1.07Ma,本文研究过程中视黄土-古土壤的沉积速率是稳定不变的,就此可计算出贾拉米洛正极性亚时期间的黄土-古土壤沉积速率平均为(5.3×100)/(0.8×1000)=6.625cm/ka,故砂砾石层的沉积年代约为:(8.1×100)/(6.625×1000)+1.07≈1.21Ma;所以得出西侯度遗址文化层的磁性年代约为1.21Ma。另一方面,在西侯度遗址文化层对应的地层孢粉样品中鉴定到了木本花粉和草本花粉两类,其中木本花粉主要是松属和栎属,草本花粉有蒿属、紫菀属以及禾本科。整体而言,草本花粉百分比含量为92%,木本花粉百分比含量为8%,草本花粉中蒿属跟禾本科含量占有绝对优势;从花粉浓度来看,木本花粉中的松属花粉浓度为1粒/克,栎属花粉浓度为2粒/克,而草本花粉浓度要好于木本花粉浓度,其中蒿属花粉浓度为15粒/克,禾本科花粉浓度为12粒/克,紫菀属花粉浓度为3粒/克;其次,利用花粉-气候指数计算的乔木/非乔木(AP/NAP)值小于0.3,松属/蒿属(P/A)值小于0.05。对镜检统计到的孢粉类群进行的生物群区化分析显示,与采样样品中孢粉类群匹配的生物群区主要集中在温带落叶阔叶林(TEDE)、温带针阔混交林(TEMX)、温带常绿针叶林(TEEG)、温带草原(TEGR)、温带干旱灌丛(TEXE)以及禾草类草原(POGR);在此基础上,根据相似性指数公式计算出的得分最高的与样品中孢粉类群匹配的生物群区类型为温带草原。最终,综合生物群区化分析结果和花粉百分比含量、花粉浓度以及花粉-气候指数值等因素,得出西侯度遗址文化层对应的古气候环境为温带疏林草原。
郭树新[2](1980)在《古地磁工作方法》文中研究说明 古地磁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解决地质和矿产的有关课题方面已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因此,掌握其工作方法对提高地质工作质量和效率是不可缺少的。本文仅就我们在海相磷矿成矿远景预测中,开展古地磁研究所涉及到的有关古地磁标本的野外采集、室内作图等有关工作方法作一介绍。
徐永[3](2010)在《吕梁山西麓新近纪红粘土的磁性地层及古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土高原新近纪红粘土堆积蕴含着丰富的古环境变化信息,它真实而详细地记录了东亚季风的发展演化过程和亚洲内陆干早化的历史,对进一步探讨青藏高原的隆升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载体。在黄土高原东部粉尘堆积的起始时间和西部秦安地区相差较大,而且直接不整合覆盖在中生代砂岩之上,所以粉尘堆积的研究有利于了解黄土高原东部鄂尔多斯地块中上新世的构造运动。黄土高原的红粘土堆积被普遍认为是风成堆积,所以较老的风成堆积可以为季风的早期演化和长尺度的古气候变迁提供证据。在吕梁山前红粘土堆积中时常夹杂有砂砾石层、湖相层和化石层等典型的水成物质,这些物质良好地记录了晚新生代以来吕梁山山前盆地的演化,中上新世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及气候变化事件。在详细调查研究区新近纪地层的基础上,选择了位于吕梁山西麓中部的石楼,复兴和卫家洼3个红粘土剖面,对其进行详细的岩石磁学、磁极性地层、粒度、磁化率、沉积速率、古生物等方面的工作,并和北部保德和府谷地区的红粘土堆积进行对比,研究吕梁山西麓红粘土的古地磁年代、沉积环境、形成过程等,进而探讨吕梁山以及鄂尔多斯地块晚新生代的沉积演化,黄土高原中-上新世的环境变迁。吕梁山西麓红粘土上部颜色较深,呈深红棕色或紫红色,成壤作用较强,较下部质地均一,纯净。下部颜色稍浅,呈浅棕红色、淡红色、黄色,其间常夹杂有灰白色砂层、砂砾石层,灰绿色、灰白色的湖相层和数层化石层。这套红土序列的起始年龄集中在7-11Ma。野外岩性特征以及粒度、磁化率、石英颗粒的微形态等方面的研究表明石楼地区红粘土和黄土高原其他地区典型红粘土堆积显示出相似或者相同的特征,判断石楼地区红粘土为风成沉积,而详细的磁性地层研究显示其底界年龄约为11Ma,这是黄土高原东部发现最老的风成物质。复兴和卫家洼红粘土的下部则含有粗颗粒物质,甚至砂层、砂砾石层,磁化率也极低,部分层段还有层理等明显水流作用的痕迹,表明其形成过程中有水流作用的参与。根据红粘土的粒度、磁化率和沉积速率的变化,结合岩性特征和古生物化石,我们将东亚季风演化分为出现并剧烈波动(11.0-8.0Ma),相对加强(8.0-6.5Ma),极度变化(6.5-4.8Ma)和进一步增强(4.8-2.6Ma)四个阶段。
钱方,马醒华,吴锡浩,浦庆余[4](1982)在《羌塘组和曲果组磁性地层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75年以来,我们对东昆仑山地区和唐古拉山地区的第四纪地质和地貌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同时采集了古地磁标本。现将这些标本所做出的磁性地层学资料,整理成文,予与报导。
杨帅[5](2015)在《数子地质填图技术探讨及其在战备村幅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项公益性质的基础地质工作,几十年来在支持我国经济发展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信息化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发展日趋成熟,这也推动了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的发展,运用计算机等信息化技术进行区调工作优势明显,已经被广泛应用,应用数字化地质填图技术有助于不同行业对地质类信息的共享使用,也有助于对所掌握数据的更新、管理,对提高区调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大有帮助。近年来,国内的数字地质填图工作已经逐步在地质工作中推广普及,但在系统设计和操作易用性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这对于区调工作的数字化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结合黑龙江省战备村等1: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总结了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与方法,同时结合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的基本理论,总结出了项目工作过程中室内、室外资料处理和1:5万地质图数据库建库这几方面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数字地质填图工作中的PRB过程,适合本项目工作区地质特征的PRB字典库设计及部分数据表结构设计,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方法,数据精度控制,剖面自动生成等问题。在地质图数据库建设方面,使用数字填图系统的建库方法理论,完成了实际材料图中自动为要素类数据赋值、空间数据属性自动继承,输入空间属性数据等建库工作。按照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国家标准,完成了1:5万战备村等两幅空间数据库的建库工作,探讨了适用于本工作区的工作方法和数据结构设计。数字地质填图技术优于传统区域填图方法,但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缺点,本文结合地质图数据库建设探讨了对数据质量的控制方法和生成实测剖面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分析这方面的问题,可以为更多参与数字地质填图的工作人员用以借鉴,提高数字地质填图效率,为高质量完成填图工作提供保证。
钱方,马醒华,吴锡浩,浦庆余[6](1979)在《羌塘组和曲果组磁性地层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75年以来,我们对东昆仑山地区和唐古拉山地区的第四纪地质和地貌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同时采集了古地磁标本。现将这些标本所做出的磁性地层学资料,整理成文,予与报导。
吴松[7](2014)在《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区中—晚侏罗世磁性地层年代研究》文中认为羌塘盆地是我国侏罗纪海相地层最为发育的地区,也是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和钾盐找矿最有希望取得重大突破的地区。针对羌塘盆地侏罗系磁性地层年代序列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的现状,本文重点对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区侏罗系进行了系统的岩石磁学和磁性地层年代研究,为精细化特提斯海、区域构造和沉积环境演化等研究提供重要年代学资料。通过岩石磁学研究,结合交变退磁和热退磁结果,确定了雁石坪地区侏罗系各组磁性矿物组合:雀莫错组和夏里组的携磁矿物以低矫顽力磁铁矿和高矫顽力赤铁矿为主;布曲组的磁性矿物主要是低矫顽力细颗粒磁铁矿,并含有铁的硫化物(胶黄铁矿、磁黄铁矿)和高矫顽力针铁矿;索瓦组灰岩和碎屑岩的主要载磁矿物均是磁铁矿,其也是特征剩磁(ChRM)的携磁矿物,且部分灰岩样品的特征剩磁(ChRM)以细颗粒磁铁矿为主要载磁矿物,灰岩样品中还含有大量的胶黄铁矿、磁黄铁矿。此外,天然剩磁(NRM)的数学统计结果显示,布曲组样品NRM普遍高于其余各组(平均值为2.2×10-4A/m)、索瓦组样品NRM次之(平均值为4.4×10-5A/m)、而雀莫错组和夏里组样品的NRM相对较低(两者基本相当,平均值为2.2~2.4×10-5A/m),结合对各组磁性矿物组合的分析研究,认为布曲组NRM增强的主要原因是细颗粒磁铁矿含量增加。通过磁性矿物组合与古水深和沉积相的变化对比分析,发现两者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表明磁性矿物组合变化主要受该区沉积环境变化的控制。不同类型的磁性矿物组合可揭示不同沉积环境,以低矫顽力磁铁矿(灰色地层)和高矫顽力赤铁矿(红色地层)为主的磁性矿物组合,代表潮汐周期性作用的潮坪环境产物(如夏里组、雀莫错组中段);以高矫顽力赤铁矿占优势的磁性矿物组合,代表陆源碎屑快速供给、处于氧化环境的三角洲相沉积(如雀莫错组下段、上段);以低矫顽力磁铁矿和铁的硫化物为主的磁性矿物组合,代表了稳定碳酸盐台地还原沉积环境(如布曲组、索瓦组)。通过对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区侏罗系高密度磁性地层年代的测量,结合前人羌塘盆地中晚侏罗世雁石坪群古生物方面的研究成果,建立了雁石坪地区中-上侏罗统磁性地层年代序列:雀莫错组年龄约为≥172.4~166.4Ma,属中侏罗世巴柔期;布曲组年龄为166.4~162.6Ma,属中侏罗世巴通期;夏里组年龄为162.6~159.2Ma,属中侏罗世卡洛期-牛津期;索瓦组年龄为159.2~156.4Ma,属晚侏罗世牛津期。并且雀莫错组沉积速率呈明显三段式变化特征,分别是300 m/Ma、223.43 m/Ma、206.16 m/Ma;布曲组沉积速率为169.75 m/Ma;夏里组沉积速率也有明显的三段式变化特征,分别是181.53 m/Ma、131.92 m/Ma、228.17m/Ma;索瓦组的沉积速率为152.41 m/Ma。
林秀伦[8](1983)在《古地磁标本的野外采集工作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古地磁研究工作,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较快,已在解决地质构造,地层划分与对比等工作上,日益显示出其优越性,在地质学研究中,已引起普遍重视。我院在毕业实习,生产实习中也在逐步开展这一工作。
莫宴情,施央申[9](1987)在《海南岛地体及其毗邻陆缘晚中生代—新生代古地磁研究和构造演化》文中指出本文叙述了对海南岛及其毗邻大陆边缘白垩纪到第四纪地层岩石进行古地磁研究的全部工作过程。通过分析岩石中剩余磁矢量的磁偏角及磁倾角的变化,提出海南岛白垩纪以来经历的构造演化模式如下:早期伴随顺时针旋转而向南迁移,后期伴随逆时针转动并向北运移。联系该地区及邻区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海南岛上述的构造地体运动提出以下认识:北部湾内早期有一拉张作用,主要是该作用使湾内地壳显着伸长减薄,形成北部湾盆地。从而导致了海南岛的早期构造运动,而海南岛后期的构造运动则主要是受南海海底扩张的影响。海南地体运动规律的阐明对于了解北部湾油气盆地的形成演化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侯育红[10](2007)在《1:2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建立一个能够随意提取、满足不同层次用户需要、且可以不断更新的全国性地质图件和地质图数据库,有助于实现国家范围内空间地理信息共享,并可以推进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减少大量GIS产业的重复性投入,也为“数字地球”提供地质部分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料。全国1:2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是国家地质调查基础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我国的基础地质调查、资源评价及相关行业的科研工作采集信息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同时也为社会公益应用提供服务。本文围绕1:25万数据库建设的基本原理,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GIS和数字填图系统软件RGMAP在1:25万地图数据库工程中的应用,从建库的技术方法,实施路线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并依据数据库建设的现状将数据的综合、更新、建库集成等各阶段的工作协调统一起来,制定较完备、实用化的1:2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综合策略。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有:1.通过概念信息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的分析与研究基础上获得数据模型建模方法,建立了由15个基本要素类、8个综合要素类、12个对象类组成的地质图空间数据模型,并给出了地质图实体、实体间联系及有关语义约束规则的形式化描述,对数据模型规定数据的内容、结构、行为和语义进行描述。2.研究空间粒度、描述粒度、语义粒度、存储粒度的相互关系与分割技术,以及语法结构与语义粒度所构成的描述地质图的结构方式和关系,通过数据模型的组织,解决要素与对象的结构方式与关系,实现了与比例尺无关的地质图数据模型。3.运用了与数字填图系统一体化的空间数据库建库工具,研究和解决了自动继承实际材料图要素类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要素类、对象类数据输入、选择产状合并到空间数据库、自动给要素类赋ID值等建库过程中的实际问题。4.研究1:25万数字化地质图在有属性和无属性情况下,以及1:25万数字地质图各自的建库流程,并解决建库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5.按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建设1:25万笔架山幅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和元数据库,研究并解决建库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二、古地磁标本的野外采集工作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地磁标本的野外采集工作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西侯度遗址文化层的磁性年代及古气候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西侯度遗址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特征 |
2.3 现代气候特征 |
2.4 现代植被特征 |
第3章 西侯度遗址沉积剖面及关联典型沉积剖面概况 |
3.1 黄土-古土壤风尘堆积相沉积与河湖相沉积 |
3.2 西侯度遗址沉积剖面特征 |
3.3 关联典型沉积剖面特征 |
3.3.1 西瑶珂剖面 |
3.3.2 西王辽剖面 |
3.3.3 安里剖面 |
3.4 研究区域内各沉积剖面间的关联性 |
第4章 西侯度遗址文化层古地磁极性年代研究 |
4.1 古地磁学基本原理与应用 |
4.2 古地磁样品野外采样与实验室处理 |
4.2.1 野外采样 |
4.2.2 实验室样品处理 |
4.3 样品热退磁数据分析 |
4.4 西侯度遗址文化层古地磁极性年代判定 |
第5章 西侯度遗址文化层对应古气候环境的孢粉记录研究 |
5.1 地层孢粉记录的生态指示意义 |
5.2 野外采样与实验室处理 |
5.2.1 野外采样 |
5.2.2 样品实验室前处理 |
5.2.3 样品镜检结果 |
5.3 孢粉数据生物群区化分析 |
5.4 西侯度遗址文化层对应古气候环境的重建结果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创新与展望 |
6.1 结论与讨论 |
6.2 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吕梁山西麓新近纪红粘土的磁性地层及古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中国北方晚新生代红粘土研究进展 |
1.2.1 红粘土的沉积成因 |
1.2.2 磁性地层学的研究进展 |
1.2.3 粒度研究进展 |
1.2.4 磁化率研究进展 |
1.2.5 生物地层研究进展 |
1.2.6 其他方面的进展 |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思路 |
1.3.1 选题依据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研究内容、实物工作量及创新性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实物工作量 |
1.4.3 创新性 |
第二章 吕梁山西麓新近纪红粘土地层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吕梁山西麓红粘土的分布及地层特征 |
2.3 石楼剖面地层特征 |
2.4 复兴剖面地层特征 |
2.5 卫家洼剖面地层特征 |
2.6 地层小结 |
第三章 吕梁山西麓红粘土的磁性地层学研究 |
3.1 磁性地层学基础及原理 |
3.1.1 铁磁性物质的存在及其对古地磁场信息的记录 |
3.1.2 磁性地层学研究的基本假设和原则 |
3.1.3 磁性地层学的原理 |
3.2 样品采集与测量 |
3.3 吕梁山西麓红粘土的岩石磁学性质 |
3.3.1 K-T,J-T曲线 |
3.3.2 磁滞回线 |
3.3.3 热剩磁特征 |
3.4 磁性地层结果 |
3.4.1 石楼剖面 |
3.4.2 复兴剖面 |
3.4.3 卫家洼剖面 |
3.5 吕梁山西麓其他剖面的磁性地层结果 |
3.5.1 保德冀家沟剖面 |
3.5.2 保德剖面 |
3.5.3 府谷剖面 |
3.6 磁性地层与生物地层对比 |
3.6.1 复兴、卫家洼和石楼剖面 |
3.6.2 吕梁山西麓其他地区的化石层 |
3.7 磁性地层小结 |
第四章 吕梁山西麓新近纪红粘土的粒度和磁化率特征 |
4.1 石楼剖面 |
4.2 复兴剖面 |
4.3 卫家洼剖面 |
4.4 北部府谷剖面 |
4.5 粒度和磁化率小结 |
第五章 吕梁山西麓红粘土的沉积特征及其记录的构造和环境演化信息 |
5.1 吕梁山西麓红粘土的形成过程 |
5.1.1 石楼红粘土的形成过程 |
5.1.2 复兴和卫家洼红粘土的形成过程 |
5.1.3 红粘土的成因讨论 |
5.2 吕梁山西麓红粘土的最早堆积时间 |
5.3 吕梁山西麓红粘土所记录的气候环境变化 |
5.3.1 粒度和磁化率的古气候意义 |
5.3.2 石楼剖面记录的中上新世黄土高原的古气候环境 |
5.3.3 吕梁山麓其他地区的响应 |
5.4 吕梁山山前盆地新近纪沉积演化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数子地质填图技术探讨及其在战备村幅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数字化填图方法的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区域概况 |
2.1 位置交通 |
2.2 自然经济地理 |
2.3 区域地质概况 |
2.4 区域研究程度 |
2.5 前期资料收集及数据准备 |
2.6 遥感解译特征 |
第三章 工作内容及方法 |
3.1 数字地质填图系统的应用基础 |
3.2 数字地质填图中PRB过程 |
3.3 建库内容 |
第四章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 |
4.1 建库基本理论 |
4.2 本次 1:5 万建库技术特点 |
4.3 PRB字典库 |
4.4 表结构设计 |
4.5 数据库建设实践 |
4.5.1 建库流程 |
4.5.2 属性数据建库 |
4.5.3 元数据建库 |
4.5.4 完成的工作量 |
4.6 建库操作常见问题 |
第五章 数据资料处理 |
5.1 室外部分 |
5.1.1 野外地质路线数据采集准备 |
5.1.2 野外地质路线调查 |
5.1.3 剖面测制 |
5.2 室内部分 |
5.2.1 实测剖面校正 |
5.2.2 特殊岩层的厚度计算问题 |
5.2.3 剖面图分层界线问题 |
5.2.4 剖面生成模块 |
5.2.5 实际操作中常见问题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区中—晚侏罗世磁性地层年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羌塘盆地侏罗系研究现状 |
1.1.1 羌塘盆地侏罗纪地层划分 |
1.1.2 羌塘盆地侏罗系古生物化石研究 |
1.1.3 羌塘盆地侏罗纪沉积环境与古气候 |
1.1.4 羌塘盆地侏罗纪构造演化过程 |
1.1.5 羌塘盆地侏罗系年代学研究 |
1.2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目标和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剖面地层及样品采集 |
2.1 区域构造格架 |
2.2 研究区侏罗纪地层划分及研究剖面地层特征 |
2.3 样品采集及室内处理 |
第三章 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区中-上侏罗统岩石磁学特征研究 |
3.1 常见磁性矿物的磁性特征 |
3.1.1 磁性物理参数 |
3.1.2 常见造岩磁性矿物的磁性特征 |
3.2 雁石坪剖面中-上侏罗统岩石磁学研究 |
3.2.1 样品的选取及实验 |
3.2.2 磁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 |
3.2.3 磁滞回线 |
第四章 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区中-晚侏罗世磁性地层年代序列 |
4.1 古地磁样品测试及数据处理方法 |
4.1.1 基本退磁方法 |
4.1.2 退磁结果分析方法 |
4.2 雁石坪剖面退磁结果及磁性矿物组合 |
4.2.1 雁石坪剖面退磁结果 |
4.2.2 雁石坪剖面磁性矿物组合特征及其意义 |
4.3 雁石坪剖面特征剩磁数据稳定性检验 |
4.3.1 褶皱检验 |
4.3.2 反向检验 |
4.3.3 Jack-knife检验 |
4.4 雁石坪剖面磁性地层年代序列的建立 |
4.4.1 雁石坪剖面古生物化石宏观年代 |
4.4.2 雁石坪剖面磁性地层年代序列 |
第五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5.1 结论 |
5.2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1:2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2 地学数据库建设和社会化服务 |
1.3 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技术路线 |
1.4 依托科研项目和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数字填图系统 |
2.1 地图制图技术的发展 |
2.1.1 地图制图技术的发展 |
2.1.2 数字地图制图技术 |
2.1.3 GIS在地图制图技术中的应用 |
2.2 地理信息系统(GIS) |
2.2.1 GIS的应用研究 |
2.2.2 GIS是数据库技术质的飞跃 |
2.3 遥感(RS)技术 |
2.3.1 RS应用概述 |
2.3.2 RS在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 |
2.4 数字填图系统(RGMAP) |
2.4.1 RGMAP系统简介 |
2.4.2 RGMAP系统组成和主要功能 |
2.4.3 国内外RGMAP技术应用现状 |
第三章 1∶25万地质图数据库建设总体技术探讨 |
3.1 建库基本理论 |
3.1.1 数据模型概念与研究现状 |
3.1.2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趋势与技术特点 |
3.1.3 本次1∶2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组织模型 |
3.1.4 质量监控体系 |
3.1.5 统一的系统库和代码库 |
3.2 技术路线 |
3.2.1 1∶25万地质图建库资料来源 |
3.2.2 不同数据来源的1∶25万建库流程与质量控制 |
3.2.3 建库资料准备 |
3.2.4 空间数据整理 |
3.2.5 空间属性库建设 |
3.2.6 元数据库建设 |
第四章 1∶25万笔架山幅数据库建设实践 |
4.1 建库资料准备 |
4.1.1 收集资料 |
4.1.2 检查原图数据组成、地图参数及图层划分等 |
4.1.3 数据分离与错误检查及记录 |
4.2 MAPGIS图形数据误差校正与投影转换 |
4.2.1 误差校正 |
4.2.2 投影转换 |
4.3 系统库转换并导入RGMAP系统 |
4.3.1 系统库转换 |
4.3.2 导入RGMAP系统 |
4.5 属性数据建库 |
4.5.1 基本要素类和综合要素类属性录入 |
4.5.2 对象类属性数据录入 |
4.5.3 从PRB实际材料图库继承空间、属性数据 |
4.5.4 合并图层 |
4.6 元数据建库 |
4.6.1 部分TEXT格式的元数据文档 |
4.6.2 部分XML格式的元数据文档 |
结论 |
5.1 结论 |
5.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古地磁标本的野外采集工作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西侯度遗址文化层的磁性年代及古气候环境研究[D]. 侯林.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古地磁工作方法[J]. 郭树新. 西北地质, 1980(03)
- [3]吕梁山西麓新近纪红粘土的磁性地层及古环境研究[D]. 徐永. 西北大学, 2010(09)
- [4]羌塘组和曲果组磁性地层的研究[J]. 钱方,马醒华,吴锡浩,浦庆余.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1982(01)
- [5]数子地质填图技术探讨及其在战备村幅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D]. 杨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1)
- [6]羌塘组和曲果组磁性地层的研究[A]. 钱方,马醒华,吴锡浩,浦庆余.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4)——第四纪地质·冰川, 1979
- [7]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区中—晚侏罗世磁性地层年代研究[D]. 吴松. 兰州大学, 2014(04)
- [8]古地磁标本的野外采集工作方法[J]. 林秀伦. 地质科技情报, 1983(04)
- [9]海南岛地体及其毗邻陆缘晚中生代—新生代古地磁研究和构造演化[J]. 莫宴情,施央申.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7(03)
- [10]1:2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D]. 侯育红. 长安大学, 2007(04)